第一篇:污水处理厂预防和处理污染事故
污水处理厂预防和处理污染事故方案
为了加强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进行紧急预防和快速有效处理,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危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省环保局有关环境污染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的有关要求,结合污水处理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污染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组织机构
(一)污水处理厂成立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其组成与职责
1、领导小组组成: 组 长:污水处理厂厂长
成 员:办公室主任、安全科科长、污水处理生产主管
2、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对一般污染及较大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的支援和协调工作;
(2)负责污水厂重大、特大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制定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和减轻污染危害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3)及时向当地环保部门和省环保局报告污染事故的发生、危害与处理情况,通报有关部门;
(4)负责对污水厂环境污染事故预防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二)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方案实施组、监测组的组成与分工
1、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污水处理厂办公室主任兼任,在组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任务有:
(1)协助领导小组组织完成各项职责;
(3)协助上级监测部门开展承担的应急事故监测任务。
二、预防污染事故措施:
1、化验人员须严格遵守《化验室规章制度》,做到规范操作,避免事故的发生;
2、化验人员每天须定时抽取进水口、各池体出水及总出水口的水样,避免突发性排放污染物和其它能够造成人与动植物急性中毒损害的剧毒污染物排入水体造成的危害严重事故;
3、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进行操作,严禁带电作业;
4、运行人员、维护人员每班巡视三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不能解决向领导小组汇报解决,厂内部不能解决则请专家解决;
5、领导小组人员须每天巡视一次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察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三、处理污染事故措施:
(一)、实行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分级负责制
污水处理厂厂长负责组织公司营运重大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主要包括:
1、突发性排放污染物和其它能够造成人与动植物急性中毒损害的剧毒污染物,数量较多,范围较大,危害严重的事故;
2、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以及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人员伤亡,直接影响社会安定的污染事故;
3、对周边行政区域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一般污染事故和较大污
现场,指挥应急处理工作。
(4)根据领导小组领导指令和应急需要,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立即协调组织方案实施组和监测组,携带应急物品和监测仪器赶赴现场,必要时由方案实施组组织有关专家现场协助应急处理工作。
2、事故认定与报告
(1)应急队伍到达现场进行紧急处理的同时,应当根据已取得的事故情况和监测数据,提出对事故性质和危害的认定意见,报请领导小组审定。
(2)根据指令和确认的结果,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写文件,向当地环保部门和省环保局报告。
3、现场应急处理
(1)现场应急处理必须坚持以下四条原则:
a、控制污染源,尽快停止污染物的继续排放;
b、尽可能控制和缩小已排放污染物的扩散、辐射、蔓延的范围,把事故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c、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避免人员伤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d、应急处理要立足于彻底消除污染危害,避免遗留后患。
(2)应急队伍到达现场后,应立即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紧急磋商,迅速分析、收集和汇总事故发生和危害的情况。尽快开展现场监测,对事故的性质和危害程度进一步做出确切评估。
(3)对属于以往已有成功处理经验或成熟处理方案的事故,由方案实施组提出意见,经领导小组同意后实施应急处理;对属于尚无成
第二篇:污水处理厂预防和处理污染事故方案
预防和处理污染事故方案
编制单位:南京德诺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012年12月
污水处理厂预防和处理污染事故方案
为了加强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进行紧急预防和快速有效处理,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危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省市环保局有关环境污染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的有关要求,结合污水处理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污染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组织机构
(一)污水处理厂成立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其组成与职责
1、领导小组组成: 组 长:污水处理厂厂长
成 员:办公室主任、运营部长、中控组长、化验组长
2、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对一般污染及较大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的支援和协调工作;
(2)负责污水厂重大、特大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制定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和减轻污染危害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3)及时向当地环保部门和省环保局报告污染事故的发生、危害与处理情况,通报有关部门;
(4)负责对污水厂环境污染事故预防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二)领导小组副组长及方案实施组、监测组的组成与分工
1、领导小组副组长由污水处理厂运营部长兼任,在组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任务有:
(1)协助领导小组组织完成各项职责;
(2)负责污染事故预防措施的检查落实以及污染事故处理预案的演练:
(3)传达和执行领导小组的指令,协调方案实施组,监测组的有关工作。
(4)负责组织事故现场的勘查、警戒、事故原因的调查取证工作;
(5)核定事故危害的损失,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对事故的危害程度和直接损失进行技术鉴定;
(6)根据调查结果和危害损失情况提出对事故部门和人员的处理意见,报领导小组审批;
(7)负责应急装备、应急物资的调度和管理工作;(8)拟办应急事故的信息上报事项。
2、方案实施组由有关部门具备应急处理经验和专业技术的人员组成,污水处理厂厂长任组长。方案实施组的主要任务是:
(1)配合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开展污染事故预防和处理工作;(2)研究拟定污染事故预防方案和处理措施,经领导小组批准后组织实施;
(3)负责建立各类应急事故处理预案库,不断完善和优化各类方案,并积极储备应急物资,做到有备无患。
3、监测组由化验室员工组成,化验室组长为监测组组长。主要任务是:
(1)负责污水处理厂事故预防监测和事故现场应急监测工作,及时向领导小组提供监测数据;
(2)承担事故危害损失鉴定的有关监测事项;
(3)协助上级监测部门开展承担的应急事故监测任务。
二、预防污染事故措施:
1、化验班组须严格遵守《化验室规章制度》,做到规范操作,避免事故的发生;
2、化验班组每天须定时抽取进水口、各池体出水及总出水口的水样,避免突发性排放污染物和其它能够造成人与动植物急性中毒损害的剧毒污染物排入水体造成的危害严重事故;
3、中控班组人员严格按照《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进行操作,严禁带电作业;
4、中控班组人员每小时巡视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如不能解决向领导小组汇报解决,厂内部不能解决则上报公司技术运营部解决;
5、领导小组人员须每天巡视一次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察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三、处理污染事故措施:
(一)、实行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分级负责制
污水处理厂厂长负责组织公司营运重大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主要包括:
1、突发性排放污染物和其它能够造成人与动植物急性中毒损害的剧毒污染物,数量较多,范围较大,危害严重的事故;
2、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以及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人员伤亡,直接影响社会安定的污染事故;
3、对周边行政区域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一般污染事故和较大污染事故。
污水处理厂厂长在处理污染事故时,应立即上报公司技术运营部,在1小时内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并在其指挥下组织开展应急处理工作,同时应在3小时内向省环保局报告,污水厂可根据应急处理工作需要,决定是否请求环保部门支援。
污水处理厂运行助理负责组织一般污染事故和较大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主要包括:
1、突发性排放一般污染物的事故;
2、突发性排放一类污染物和其它能够造成人与动植物急性中毒损害的剧毒污染物,数量少、范围小、易于处理的事故。
污水处理厂运营部长在组织应急处理时,应在1个小时内向污水处理厂厂长报告,并在3小时内上报公司技术运营部,污水厂可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决定是否请求技术支援。
(二)、污染事故处理工作程序
1、接报与行动
(1)中控组长,化验组长在接到污染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污水厂厂长和运营部长报告,听候指令。
(2)根据污水厂厂长指令,领导小组须立即通过电话或直接安排现场现场工作人员采取措施,对事故发生基本情况进行初步核实后,向运营助理及污水厂厂长汇报。
(3)根据初步核实的情况,属于一般污染事故,领导小组按照污水厂厂长指令组织应急处理工作,运营部长须赴现场指挥应急处理工作,属于重特大污染事故的,污水厂厂长、运行部长应及时赶到现场,指挥应急处理工作。
(4)根据现场应急需要,污水厂厂长应当立即协调组织方案实施组和监测组,查看现场状况及现场取样监测,必要时由运行部长、办公室主任与公司技术运营部沟通,组织有关专家现场协助应急处理工作。
2、事故认定与报告
(1)应急队伍现场进行紧急处理的同时,应当根据已取得的事故情况和监测数据,提出对事故性质和危害的认定意见,报请污水厂厂长审核。
(2)根据指令和确认的结果,由运营部长编写文件,经污水厂厂长及公司技术运营部审批后,向当地环保部门和省环保局报告。
3、现场应急处理
(1)现场应急处理必须坚持以下四条原则:
a、控制污染源,尽快停止污染物的继续排放;
b、尽可能控制和缩小已排放污染物的扩散、辐射、蔓延的范围,把事故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c、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避免人员伤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d、应急处理要立足于彻底消除污染危害,避免遗留后患。(2)现场应急队伍,应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紧急磋商,迅速分析、收集和汇总事故发生和危害的情况。尽快开展现场监测,对事故的性质和危害程度进一步做出确切评估。
(3)对属于以往已有成功处理经验或成熟处理方案的事故,由方案实施组提出意见,经污水厂厂长同意后实施应急处理;对属于尚无成功或成熟方案的,由运营部长及时与公司技术运营部沟通,必要时和专家研究制定应急方案,经污水厂厂长和公司技术运营部审核批准后组织实施。
(4)对于可能给周围环境或流域造成影响和损害的污染事故,应当报告环保部门并立即通知周围相关单位和群众,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避免遭受损失。
(5)在应急处理过程中需要应急物资时,对已有储备的物资,由行政部长负责调用,对储备不足或尚未储备的应急物资,由污水厂厂长商请有关部门组织调运。
(6)对排放污染物毒性剧烈,危害情况紧急的事故,可以通过政府部门请求武警、消防部门、解放军防化部队以及其它专业队伍给予支持。
4、事故调查处理
(1)在进行现场应急的同时,领导小组应当抓紧进行现场调查取证工作,全面收集有关事故发生的原因,危害及其损失等方面的证据和资料,必要时要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鉴定,对于涉及刑事犯罪的,应当请求公安司法部门介入和参与调查取证工作。
(2)现场应急处理工作告一段落后,由污水厂厂长根据调查取证情况,依据相关制度,拟定追究事故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责任的意见,报公司技术运营部审批,对于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篇:处理污水处理厂管理模式探讨
处理污水处理厂管理模式探讨
中国建设报2003-01-28 污水处理产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发展规模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水平必然迈向更高的层次。要使污水处理产业管理达到更高的水平,使每位员工的工作觉悟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自愿到自愿,必须加强责任意识教育,完善企业制度,加强相互监督促进机制,使管理水平逐渐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实现全员的自主化管理。
班组管理
1.班组人员管理
2.班组工艺运行控制:
正确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一线班组的职能作用,达到各项工艺运行指标,完成各项生产任务,是管理部门进行集中管理的具体表现。污水处理厂工艺指标多样,包括进水量、出泥量、BOD、SS、排泥量、气水比、回流比、污泥浓度、水压、泥温、产气率、含水率及PH值、发电量等一系列指标。在工艺运行控制方面,班组人员应达到如下要求:
1)必须了解全厂工艺流程及运行现状;
2)必须熟悉掌握管辖范围内的各种构筑物及设施的工艺性能、工艺流程的技术参数及指标,以及工艺的安全性能(通过技能培训);
3)必须具备调整管辖范围内的工艺参数的能力(培训);
4)必须定期巡视、检查各种构筑物、工艺设施的工艺处理效果并作好记录;
5)必须掌握通过现场仪表及中控室数据调整实际工艺参数的方法和技巧,并实时进行调整;
6)对于不能解决的工艺问题,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并作好记录;
7)班组长应定期组织人员分析班组工艺运行情况,解决经常出现的问题,提高工艺参数控制水平。
3.班组设备、设施管理:
污水厂投资最大的设备设施都在一线班组。这些设备设施能否发挥最大功效和是否正确使用都是直接影响运行成本的主要因素。在设备设施管理方面,班组人员应达到如下要求:
1)必须了解全厂设备设施的分布情况及基本功能;
2)必须熟悉掌握管辖范围内的各种设备和设施的技术参数和指标以及安全技术性能;
3)必须具备一定的机械、电气和安全知识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设备操作;
4)必须对设备、设施进行定期巡视检查,观察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作好记录;
5)必须按照设备养护方案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使职工逐步具维护、小修、检修的能力;
6)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并作好记录;
7)班组长应定期组织有关分析设备设施运行情况,使其达到经济运行效果,提高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操作及检修水平;
4.班组建设:
对于一个班组而言,班组建设的水平高低体现了企业管理水平,也是班组长能力的体现。搞好班组建设可以从企业的最基层推广企业文化,使员工从工作态度到精神面貌等方面焕发生机,体现企业凝聚力。
1)通过对班组人员的培训和辅导,提高全组人员的整体素质;
2)通过厂内外的各项培训工作,使班组成员加深了解管辖范围内工艺、设施、设备的性能和各种运行参数,做到设备的合理和科学使用;
3)班组人员必须做到准到交接班,并作好交接记录;
4)通过班前安全会议及定期培训使班组成员加强生产安全意识,熟知用电知识、消防知识及人员急救知识;
5)加大人员思想稳定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6)推广企业文化,使每一位员工提高自身素质树立主人翁责任感;
7)提高班组成员的政治思想觉悟,组织人员定期进行政策学习,对于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要多创造机会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部门管理
1.部门设置
根据污水厂运行的经验,污水厂应由以下几个部门组成:
①生产运行科生产任务的下达及运行管理工作。
②设备动力科设备的大、中修及设备管理工作。
③计划科计划的制定及监督审核工作。
④厂区管理科安全、消防、内保的管理工作。
⑤综合办公室党、政办公室的管理工作。
⑥财务科财务管理工作。
⑦厂长室综合管理工作。
2.部门、班组关系及管理模式:
各部门应团结统一在以厂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周围。一方面通力合作,互相协作;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机制,逐步完善厂法、厂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生产计划、生产运行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日常事务、财务相关的各项工作。下面结合管理模式网络图说明部门、班组的关系。
1)生产运行科
①生产运行科负责安排班组的运行生产并检查完成情况和运行报表统计工作;
②班组运行中发现的问题直接反馈到生产运行科,工艺的问题运行科自行解决,设备的问题反馈到设备科,根据具体情况有些问题须反馈给副厂长统一解决;
③建立完善的设施、各种工艺管线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做到各种维修有依据、有计划、有分析,各项费用合理准确;
④生活运行科应把工艺运行以及设备设施小修的月计划、季度计划以及年计划呈报计划科,由计划科统筹编制计划;
⑤生产运行科负责把班组设备维修、保养情况和设备的运行台时按时交到设备科进行统计;
⑥生产运行科在日常进行的小修结束时,应把有关设施的维修记录妥善保管,设备的维修记录交到设备科存档。
2)设备动力科
①建立设备管理基础性工作,做到各种维修有依据、有界定、有计划、有记录、有分析,各项费用合理准确;
②设备动力科负责检查班组的设备使用情况及设备维护保养情况和保养记录;
③设备运力科负责给予运行科设备运行、保养、检修、维修中的技术支持;
④设备动力科负责统计设备的工作台时,数据由运行科提供。设备部门还应通过运行数据分析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以及功效,并根据工艺要求摸索出一套设备经济运行方案,以工低运行成本,提高设备使用率和寿命;
⑤设备动力科负责把设备日常养护的月计划、季度计划以及年计划呈报计划科,由计划科统筹编制计划;
⑥设备动力科负责把设备的大修计划及方案呈报计划科;
⑦设备动力科负责把对班组的设备检查情况反映到生产运行科,涉及到班组个人的奖惩情况由生产运行科报到办公室统一处理。
3)计划科
①计划科负责把各科室的计划汇总,统一定制全厂的生产计划及维修改造计划;②计划科负责间接地管理班组,对各科室下达计划任务,实行量化管理;
③计划科负责各项工作量的核定与预、决算的审定并向财务科呈报计划工作量和实际工作量;
④计划科负责监督计划的实施情况,遇到问题应及时反馈给主管副厂长;
⑤计划科负责生产计划、实际完成情况的统计和汇总及分析工作,并反馈给主管副厂长;
⑥计划科负责所有各科室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4)厂区管理科
①建立完善的安全、消防、内保基础性工作,做到定时、定量、定期按计划具有针对性有条不紊地落实安全工作;
②厂区管理科负责检查班组运行中的安全、消防和内保工作,出现问题及时反馈给主管副厂长;
③长区管理科负责监督生产运行科在实施各种维修作业中的安全工作;
④厂区管理科应及时把运行和检修中的安全计划呈报计划科统一安排;
⑤贯彻劳动保护法规、标准,检查执行情况。
5)综合办公室
①综合办公室负责检查班组的出勤情况和全厂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政绩、业绩考察以及办公用品等易耗品的购置、管理、发放;
②综合办公室负责各科室及班组的文件发放工作;
③综合办公室应把各部门之间以及与上级领导单位的往来事务有关问题及时反馈给厂长;
④综合办公室负责把全厂办公用品、办公设备的计划按时呈报到计划科。
⑤根据各科室提供的人员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及人员出勤情况执行相应的奖惩措施,并呈报厂长;
⑥综合办公室负责劳资、人事及接待等日常事务工作。
6)财务科
①财务科直接由上级财务部门领导,负责全厂的财务相关工作。
②财务科负责计划实施的资金支持并监督计划资金的使用情况;
③财务科负责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分析工作,并向主管厂长汇报;
④财务科负责全厂费用的合理使用,作好财务审计工作;
⑤厂内的日常支出须经财务主管、主管厂长、厂长审批后办理。
7)副厂长
①主管生产运行科、动力设备科的副厂长必须管理好部门、班组。严格执行全厂下达的生产计划,统筹安排好生产运行及设备、设施的养护、检修和大中修工作,并保障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②主管计划科和管理科的副厂长必须严格审查生产计划的制订,监督计划的实施,并作好安全、内保、消防等相关工作;
③副厂长应结合总体工作及时把生产与综合管理的相关事宜向厂长反馈。
8)厂长
综合地管理全厂的各种工作。
(作者系创业环保东郊污水处理厂厂长)李玉庆
污水处理厂管理模式示意图
第四篇:污水处理厂运行异常事故应急处理方法
污水处理厂运行异常事故应急处理方法
一、水量不足
当水量不足时,工艺控制如下:
1.提升泵房尽量保持水泵平稳进水,但需避免水泵低液位运行。
2.水量在设计水量的50%以下,污水处理系统单组运行(双组系统)或间歇运行(单组系统),注意监控生化系统运行参数(DO、pH、MLSS等),及时调整工艺。
3.回流比控制在50-100%。
4.二沉池投入一半。
二、水量超过设计负荷
当水量超过设计负荷时,工艺控制如下:
1.提升泵房满负荷生产,但不超过设计负荷的变化系数。
2.粗、细格栅现场连续开启,并及时清除栅渣。
3.水量突增初期,污水处理系统曝气设备全开,注意监控生化系统运行参数(DO、pH、MLSS等),及时调整工艺。
4.加大生化池上清液、二沉池出水及总出水的抽检频次。
5.二沉池全部投入使用。
6.随着生化系统逐渐稳定,DO上升,系统氨氮较低,可考虑减少曝气设备的开启台数及开启频率。
三、污泥膨胀
当出现污泥膨胀时,值班人员应马上向生产主管汇报,通知化验室立刻采集水样,对水样BOD、COD、MLSS、DO、PH、SV进行测定和进行生物镜检,再根据现场情况初步分析污泥决定采取下列何种措施。污泥膨胀最突出的表现是污泥沉降性能指标SVI大于150%。污水中如碳水化合物较多,溶解氧不足,缺乏氮、磷等养料,水温高或pH值较低情况下,均易引起污泥膨胀。此外,超负荷、污泥龄过长或有机物浓度梯度小等,也会引起污泥膨胀。排泥不畅则引起结合水性污泥膨胀。
针对引起膨胀的原因工艺调整如下:
1.缺氧、水温高等加大曝气量,或降低水温,减轻负荷,或适当降低MLSS值,使需氧量减少等;
2.污泥负荷率过高,可适当提高MLSS值,以调整负荷,必要时还要停止进水“闷曝”一段时间;
3.缺氮、磷等养料,可投加硝化污泥或氮、磷等成分;
4.pH值过低,可投加石灰等调节pH(6-8);
5.污泥大量流失,可投加5-10mg/L氯化铁,促进凝聚,刺激菌胶团生长,也可投加漂白粉或液氯(按干污泥的0.3%-0.6%投加),抑制丝状繁殖,特别能控制结合水污泥膨胀。此外,投加石棉粉末、硅藻土、粘土等物质也有一定效果。
四、污泥解体
当出现污泥解体现象时,表现现象为:处理水质浑浊、污泥絮凝体微细化,处理效果变坏等。
工艺应如下调整:
1.对进水水质进行化验分析,确定是污水中混入有毒物质时,应考虑这是新的工业废水混入的结果,应减少进水水量加大曝气量,尽快使生化系统恢复活性。
2.调整进水量。
3.调整回流污泥量控制MLSS。
4.调整曝气量,控制溶解氧在2.0mg/L左右。
5.调整排泥量。
五、污泥脱氮效果差
污泥在二沉池呈块状上浮的现象,并不是由于腐败所造成的,而是由于在曝气池内污泥龄过长,硝化过程进行充分,在沉淀池内产生反硝化,硝酸盐的氧被利用,氮即呈气体脱出附于污泥上,从而比重降低,整块上浮。所谓反硝化是指硝酸盐被反硝化菌还原成氨或氮的作用。反硝化作用一般溶解氧低于0.5mg/L时发生。
试验表明,如果让硝酸盐含量高的混合液静止沉淀,在开始的30-90mm左右污泥可以沉淀得很好,但不久就可以看到,由于反硝化作用所产生的氮气,在泥中形成小气泡,使污泥整块地浮至水面。在做污泥沉降比试验,只检查污泥30mm的沉降性能。
因此,往往会忽视污泥的反硝化作用。这是在活性污泥法的运行中应当注意的现象,为防止这一异常现象的发生,应采取增加污泥回流量或及时排除剩余污泥,或降低混合液污泥浓度,缩短污泥龄和降低溶解氧浓度等措施,使之不进行到硝化阶段。
六、沉淀池异常
6.1
出水带有大量悬浮颗粒
1.原因
水力负荷冲击或长期超负荷,因短流而减少了停留时间,以至絮体在沉降前即流出出水堰。
2.解决办法
均匀分配水力负荷;调整进水、出水设施不均匀,减轻冲击负荷影响,有利于克服短流;投加絮凝剂,改善某些难沉淀悬浮物的沉降性能,如胶体或乳化油颗粒的絮凝;调整进入初沉池的剩余污泥的负荷。
6.2
出水堰脏且出水不均
1.原因
污泥粘附、藻类长在堰上,或浮渣等物体卡在堰口上,导致出水堰脏,甚至某些堰口堵塞导致出水不均。
2.解决办法
经常清除出水堰口卡住的污物;适当加药消毒阻止污泥、藻类在堰口的生长积累。
6.3
污泥上浮
1.原因
污泥停留时间过长,有机质腐败。
2.解决办法
一是保持及时排泥,不使污泥在二沉池内停留时间太长;检查排泥设备故障;清除沉淀池内壁,部件或某些死角的污泥。二是在曝气池末端增加供氧,使进入二沉池的混合液内有足够的溶解氧,保持污泥不处理于反硝化状态。对于反硝化造成的污泥上浮,还可以增大剩余污泥的排放,降低SRT,控制硝化,以达到控制反硝化的目的。
6.4
浮渣溢流
1.原因
浮渣去除装置位置不当或去除频次过低,浮渣停留时间长。
2.解决办法
维修浮渣刮除装置;调整浮渣刮除频率;严格控制浮渣的产生量。
6.5
污泥管道或设备堵塞
1.原因
二沉池污泥中易沉淀物含量高,而管道或设备口径太小,又不经常工作造成的。
2.解决办法
设置清通措施;增加污泥设备操作频率;改进污泥管道或设备。
6.6
刮泥机故障
1.原因
刮泥机因承受过高负荷等原因停止运行。
2.解决办法
缩短贮泥时间,降低存泥量;检查刮板是否被砖石、工具或松动的零件卡住;及时更换损坏的连环、刮泥板等部件;防止沉淀池表面积冰;调慢刮泥机的转速。
七、生化池泡沫问题
在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当发现生化池中产生大量泡沫时。立刻向生产主管汇报,根据现场情况决定采取何种措施消除泡沫。一般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措施:第一,用自来水或处理后的出水喷洒生化池水面。第二,投加消泡剂,如柴油,煤油。第三,加大回流污泥量,增加生化池中活性污泥的浓度。
八、生物除磷效果差
厌氧区应保持严格厌氧状态,即溶解氧低于0.2mg/L,此时聚磷菌才能进行磷的有效释放,以保证后续处理效果。而好氧区的溶解氧需保持在2.0mg/L以上,聚磷菌才能有效吸磷。因此,当出水出现总磷不达标时(>1
mg/L),则视具体情况可通过调整鼓风机的充氧量和调节回流污泥量使得溶解氧在厌氧区控制低于0.2mg/L,好氧区控制在2
mg/L以上。
第五篇:污水处理厂事故预案说明(范文)
污水处理厂事故预案说明
一、主要污染物控制方案
生活垃圾填埋场在不同的阶段所产生的渗滤液特性液有较大的差别,在填埋初期(一般在前3年内),此阶段内垃圾中易降解的组分会迅速与填埋垃圾所夹带的氧气发生好氧生物反应,此阶段的渗滤液COD相对较高,可生化性相对好,总体特点表现为高COD、高NH3-N、碳源较为充足、可生化性较好;填埋龄超过五年后渗滤液中的营养比例(C:N:P)往往失调,其突出特点是氮含量过高而碳、磷含量不足,需要在后续的好氧处理过程中补充必须的碳、磷,此阶段水质特点总体表现为高COD、高NH3-N、碳源不足、可生化性不好。
针对以上分析,根据各阶段的采取不同的运行控制措施,以保证渗滤液处理效果,下面针对几个主要的污染物的控制措施加以详细描述。1.1 COD的控制
垃圾渗滤液经过调节池的一定厌氧反应后进入膜生物反应器处理,膜生物反应器由前臵的反硝化池、硝化池及外处臵超滤装臵组成。
在反硝化池,渗滤液的COD作为电子供体硝化池回流的作为电子受体的硝酸根、亚硝酸根离子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构成COD的物质部分被氧化成CO2和H2O,硝酸根、亚硝酸根被还原为氮气。
剩余COD进入硝化池,硝化池通过射流曝气给池内提供充足的氧气,COD在池内被进一步氧化降解。
由于MBR工艺中的超滤系统替代了传统工艺中的二沉池,使得活性污泥完全被截留,污泥浓度提高到15~30g /L,极大地提高了生化池对于COD的去除率,通过超滤的过滤,出水清液不含悬浮物质,使COD降到1000mg/L以下,更多的情况可控制在500mg/L左右。
为了使COD降到60mg/L以下,必须进行深度处理,根据渗滤液的水质特点,本项目采用两级NF系统,每级NF对于COD的去除率维持在80%以上,使得出水COD降到60mg/L以下,达到出水水质要求。
纳滤浓缩液采用混凝沉淀进一步处理。实验表明,使用具有混凝和吸附作用的复合型混凝剂,COD去除率可达60%左右。混凝沉淀后的上清液溢流回调节池再回到生化系统进一步处理,由于其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在生化处理系统中的相对停留时间延长,微生物得到有效驯化,难降解有机物也能部分降解,不会产生难降解有机物在系统中的富集现象。1.2 氨氮的控制
用生化方法处理垃圾渗滤液废水,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氨氮去除的控制。如果氨氮不能有效降解,会导致系统中氨氮水平的不稳定累积,使系统的PH值升高,恶性循环的结果是:游离氨的浓度增加、细菌的活力受到抑制、硝化能力下降、氨氮累积速度加快、系统的PH值更高、游离氨的浓度超过限值、细菌的活力受到严重抑制、系统处理能力下降甚至瘫痪。
成功的硝化工艺必须考虑系统中异样菌始终存在,并和硝化细菌竞争溶解氧的事实。硝化细菌的生物动力特性使它们在溶解氧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同时在竞争需要较高生长速率的空间时,它们很低的生长速率就是一个缺点。
要克服硝化细菌的上述缺点,需要一个很长的泥龄。长泥龄的系统更加适应有毒物质存在的污水,同时对溶解氧和温度的变化也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
膜生物对氨氮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这得益于膜的截留使世代周期长的硝化菌得以富集,高效的曝气系统使得硝化反应更充分,氨氮的去除率基本上维持在99.9%以上,使出水NH3-N降到2mg/L以下,达到出水水质要求。
渗滤液原水进入反硝化池后与硝化池回流液充分混合,把硝酸盐氮还原为氮气而完成生物脱氮过程,并且把氨氮稀释到安全浓度以避免其对活性污泥的抑制作用。溶解的低浓度氨氮从反硝化池溢流到硝化池有被进一步混合稀释并迅速氧化成硝酸盐氮,其达到动态平衡时,硝化池的NH3-N一般不超过2mg/L。1.2 总氮的控制
总氮的控制通过生化反应和膜过滤两种途径实现。
在处理系统中,污水中的氮元素一部分被用于生物反应的细胞合成,其他的氮元素以NH3-N或硝酸盐氮的形式存在,这两种物质也构成了最后处理后出水的总氮。
NH3-N通过膜生物反应器的硝化反应可降低至很低的水平,这在前面的内容中已有充分的论述,可以认为出水的总氮基本由硝酸盐氮构成。
硝酸盐氮通过超滤浓液的回流至前臵反硝化池,或通过冷却系统的循环回流至前臵反硝化池,回流比可达10~30倍,通过该系统的反硝化反应,对硝酸盐氮的去除率超过90%。
同时,适当控制硝化池的反应条件,使得硝化池可同时发生反硝化反应及短程的硝化反硝化反应,提升脱氮效率及脱氮时对碳源的需求。
实践证明,DO浓度直接影响生物脱氧系统的同时硝化反硝化程度。首先,DO浓度应满足含碳有机物的氧化以及硝化反应的需要;其次,DO浓度不宜过高,以保证污泥絮体内缺氧微环境的形成,同时使系统中有机物不至于过度消耗而影响反硝化反应的顺利进行。对于反硝化菌而言,氧气的存在之所以对反硝化过程有抑制作用,并不是由于氧气对反硝化菌本身有抑制作用,而是因为电子受体(O2、NO2-和NO3-)之间争夺电子的能力存在差异,通常O2接受电子的能力高于NO2-和NO3-,在DO较高的条件下,反硝化菌虽未受到抑制,但NO2-和NO3-不易得到电子供体(有机物),因此也难以被还原成N2。
根据在郴州倒窝里垃圾填埋场、佛山狮中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研究及工程系统运行证明,DO浓度控制在1.5~2.5mg/L之间,硝化池中NO2-和NO3-的总浓度是理论上不发生同时硝化反硝化反应的20%左右。
短程硝化—反硝化(Shortcut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是指将硝化控制在亚硝酸盐阶段,然后进行亚硝酸盐的反硝化。该、。脱氮工艺可节省供氧量约25%;可节省反硝化所需要碳源的40%,在C/N值一定的情况下可提高TN的去除率;可减少50%的污泥生成量,也减少了投碱量;缩短了反应时间,相应地减少了反应器容器。
短程硝化的标志是获得稳定高效的HNO2 的积累,即亚硝酸化率(NO2 —N/ NOX —N)>50%。在本系统中,由于反应温度较高(30~35 oC),体现出了在较高温度下硝酸盐细菌的生长速率明显低于亚硝酸盐细菌的特点,在工程项目中观测到了30%~70%的亚硝酸化率。反应器中亚硝化细菌占有优势地位,从而使氨氧化相当程度控制在亚硝酸盐阶段,这对垃圾填埋场运行多年后出现的碳源减少时系统的正常运行有重要意义。
考虑到填埋场中后期的垃圾渗滤液碳源的大幅下降,可将垃圾渗滤液引致处理系统的取水口,由进水泵直接送入处理系统,避免渗滤液在调节池中做长时间的停留而导致的碳源大量流失,保证处理系统的最低碳源需求。
在深度处理阶段,纳滤膜对NOX 体现出了较高的截留率。根据纳滤膜的特点,其对特定一价离子的截留率随着离子浓度的降低而升高,对于小于500mg/L的NOX,其截留率大于90%,使出水的总氮进一步降低,安全满足排放标准。
二、污水处理系统遇事故直接排除应急预案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确保单位、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预防重大环保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处理,根据本工程污水处理工艺特点,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责任”的原则,制定《污水处理系统应急预案》。2.1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本工程设计两条独立的工艺路线,即使遇到事故也不至于造成整个系统的瘫痪,另外,本工程设计了一条昏官回灌填埋场的管路,一旦发生事故,处理量达不到要求时,可考虑回灌填埋场。2.2预案的启动
该预案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宣布启动,在发生以下情况时,该预案启动: 1)发现出水水质超标时; 2)污水水量超过设计标准时; 3)大面积、长时间停电时; 4)主要设备检修期间。2.3应急处理原则
1)及时控制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染物总量;
2)加强运行控制,保证运行正常;
3)加强设备运行维护。2.4事故预防措施
1)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因检查不周或失误造成事故;
2)及时合理的调节运行工况,严禁超负荷运行;
3)加强设备管理,认真做好设备、管道、阀门的检查工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管道、阀门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2.5事故应急措施及注意事项
(1)发现后当班人员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并在事故处理过程中随时保持与领导小组的联系;
(2)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向业主和当地环保部门汇报,并在事故处理过程中随时保持与业主和当地环保部门的联系;
(3)当班人员排查造成事故的原因。2.5.1进水超出设计标准
1)完善数据分析及传递制度,并根据长期的数据分析结果,建立预测制度;
2)立即向主管部门汇报,调整生产计划,保证出水标准;
3)立即对进水水质,工艺运行参数,出水水质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相关工艺流程进行及时调整,保证污水得到及时处理。2.5.2水量超过生化系统设计处理能力
1)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向相关部门通报,分析原因,制定长期措施; 2)调整流程,通过投加适量氧化剂暂时提高处理量; 3)部分污水可考虑外运处臵。2.5.3主要设备故障 1)启动备用设备;
2)召集检修人员加快设备的检修速度,尽快恢复设备的正常使用; 3)系统中的曝气设备、膜组件都是模块化设备,增换简易,立即召集供货商就地提供货源。2.5.4其它突发事件
1)突发暴雨
①根据天气预报,预先对各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完好,组织力量对厂区雨水管线进行疏通,确保畅通;
②各岗位将门窗关紧,防止雨水流入,影响设备运行;
③随时管擦调节池的水位并向领导汇报;
④外出巡视,必须两人一组,注意防滑。
2)突然停电
①将现场设备退出运行状态;
②如何长时间停电超过6小时,则通知上级主管部门及时送电;
③来电后,按操作规程及时开启设备,恢复运行。2.6事故后的恢复和重新进入
由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宣布应急状态结束,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开始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进行事故损失评估,组织力量进行污染区的清消、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