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题 落花生教学设计分析
课题
落花生
学习目标:
1、会写“亩、尝、吩咐、茅、榨、榴”等7个生字。
2、弄清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花生最可贵的特点。
4、体会作者由落花生悟出的道理,并联系身边的事物领悟到的道理进行小练笔。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1、复习“亩、尝、吩咐、榨、榴”等6个生字。识记“茅”字。
2、弄清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花生最可贵的品质。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我们明白了一个人如果从小受到严格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通过《通往广场的不止一条》明白了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困难不要放弃,通往成功的路有很多条,如果走这条路不行,可以试着走另外一条路试试。今天我们学习落花生这一课,看看又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齐读课题 落花生
二、释题 出示花生的图片
落花生又名花生,花生是豆科植物落花生的种子,因是在花落以后,花茎钻入泥土而结果,所以又称“落花生”,属蝶形花科落花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师:这个题目与本文的作者有联系呢?请阅读课后的资料袋。生读作者简介
三、新授
1、检查预习
新朋友见面
茅亭
老朋友见面
半亩 品尝 吩咐 茅亭 榨油
石榴 师:同学们看看有哪些字写的时候要提醒大家的?
茅字不要少了左下角一撇,榨字 右下角不要漏了里面的两点。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我们和母亲在后园种了花生,并且收获了,后来在一天晚上过了一个收获节。
3、梳理课文
师:课文从哪里到哪里写过收获节的?用”||”标出来。剩下的部分请你们看看怎么分呢?并说说理由。
4、再次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学生边说师边板书
种花生 收花生 谈花生
吃花生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5、师:课文写得最具体的是哪一个内容呢?我们现在先来学习谈花生这部分内容。我们先来分角色读3—14自然段,旁白全班一起读。
6、读完后请大家思考(幻灯出示):花生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用横线画出有关语句,用△标出关键词句,写写自己体会到的花生最可贵的品质。然后与小组交流统一所画句子。交流自己的体会。
学习指导,先交流并统一所画句子,幻灯出示所画句子。并提示有没有哪个地方概括了这一品质的语句。
1、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2、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7、汇报并理解“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师:你们能联系上下理解“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句话吗?
有用是指:
花生的味美
花生可以榨油
价廉物美(生可以补充好处)
不好看是指(先请学生读第十自然段,读完汇报所画关键词)
(果实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 必须挖起来才能分辨有没有果实。)相机理解“分辨”这个词 :辨别的意思
师:这个自然段还用了一个修辞手法?读出有关语句。从这些词句体会到花生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呢?(朴实无华
默默奉献)师:齐读课文地十二自然段,父亲希望我们像花生一样具有怎样的品质呢?(父亲希望我们像花生一样不要虚有其表,应该有内在美,不求名利,默默奉献的品质。)
师:作者从父亲的话里悟出了什么道理呢?这有待于我们下一节课的学习。
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容,明白了花生最可贵的品质是它虽然外表不好看,但是很有用。同时父亲也希望我们像花生一样朴实无华、默默奉献。
第二
课
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文的生字词。
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想想文章哪些部分详写,哪些部分略写?
二、品读课文,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1、出示句子1:
(1)读句子,想想这句话的重点词是什么?花生的可贵之处是什么?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2)在现代社会中,你认为该做怎样的人?
(3)朗读指导,读出赞美的语气。
2、出示句子2: 父亲只是在赞美花生吗?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⑴ 读句子,理解。
⑵ 父亲的希望是什么?
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⑴ 怎样的人是“有用的人”?请举例。
⑵ 怎样的人是“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⑶ “有用的人”与“花生”有什么联系?
3、朗读指导四段话。
4、填空:
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但可贵的是()。我们的()不正像花生一样吗?读了课文我明白了人要做(),不要做()。
5、分角色朗读课文。
6、简介作者的笔名:
是的,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使我们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许地山有个笔名叫落华生,他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了他的笔名,他是这样说的,我们来读一读。
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许地山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了著名的教授和作家。
7、读一读,背一背感受最深的自然段。
三、小结文章的写法
1、师:说说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2、生充分交流后,小结:(1)详略得当;(2)借物喻人
四、读写结合,拓展提升
1、拿出许地山的文章纸,让学生读。
2、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作为今天的每日写话内容。附
(一):板书设计
15、落花生
许地山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 议花生 做人 不图虚名 默默奉献 附(2)巩固练习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近义词
近义词:
可惜──()
居然──()
收获──()希望──()便宜──()
可贵──()
爱慕──()
体面──()
第二篇:《落花生》一文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一、背景知识
1、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有一篇课文《落花生》,它是一篇现代优秀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所受的家教。作者许地山,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以朴实洗炼、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感触,常寄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于字里行间。
2、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在表达上颇具匠心,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
二、设计理念
1、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只是示例教学。课堂上对课文内容的处理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加深理解,让学生学得充分,学得深刻。就如《落花生》这篇课文我认为教师应抓住父亲所说的这几句话,作为学习该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要善于质疑,设置悬念,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学生求异性思维。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物喻人,教师可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作者借助落花生比喻哪一类人?也就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一类人具备着落花生的这种精神。同时,新课程理念
(二)提到的关于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问题。我认为《落花生》这篇课文体现的是一种奉献精神。当然我们在评析时要赋予落花生以一种主体性,或者说它是主体精神的某种体现。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到你接触它才能知道。落花生没有努力去炫耀自己,而是默默地生长,在地下结果。炫耀自己是一种自我欲望的满足,而把果子埋在地下,却是十足的贡献。苹果在生长的同时由于其颜色、芳香吸引了羡慕的目光,也就炫耀了自己,在生长和死亡的过程中满足了自我的欲望。但它毕竟还是有果实的。那些只炫耀自己,只满足自己,没有果实,丝毫不贡献的主儿,大概许地山连提也不愿提到它们。也许,落花生的默默奉献并没有要以此贬低别的什么,甚至由此引起纷争、斗争,它也许只要我们品尝它,而不要我们去拿它跟别的植物比较。所以我们如果把这种奉献扩展到人际关系的斗争、社会的贡献,甚至到增加许多道德、伦理的内容进去,那就违背了作者的原意。《落花生》没有要我们把它的哲学当作工具,而只是讲了一种人生的意义,传达一种极高尚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又是那么一种极普遍的植物--花生,那么一块极普通的闲地,普通的父亲母亲,普通的故事所产生出来的。一切都是那么通俗。课文重点是在深入理解文章说的几句话上由落花生的特点进而阐明做人的道理。落花生外表不好看,但它有用,有益于人类,有着内在的美,有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文章否定的是那种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这种东西只会炫耀自己,哗众取宠,而无真才实学,外表好看心灵却不美,对别人、对社会没有好处,甚至有害,那绝不是美的、有价值的东西。
2、我认为在学习该篇课文时,应该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三、设计思路
我在设计这堂课时,把父亲所说的这几句话作为学习该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父亲话的含义,从而抓住课文的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全文思想感情。另外,为了突破本课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具体步骤如下:
(1)、课前,让学生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学生可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获知,课堂上教师可利用课本P48页插图,让学生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
(2)、课堂教学中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几件事。重点从父亲说的这几句话中领悟到做人要做具有花生这种品格的人。
(3)、本文语言浅显,但所说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义。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说明的做人道理的问题上,教师要注意三点:一要保证学生个体进行充分阅读、思考和小组进行交流讨论的时间。二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突破本课教学难点,要对作者的立意有所了解,取得认同。三要尊重学生的不同体验,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用不同方式表述自己的见解。
(4)、分清文章的主次是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5)、比喻手法所能体现的总是事物的某一方面,而不是事物的所有方面,所以有句名言说:比喻总是跛足的。比较也是一样。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以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非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父亲说那段话的目的,不曲解课文的本意。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讲一家人议论花生的好处,教育学生懂得不要只讲体面,只求外表美,应该做一个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借助具体事例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4.学会生字新词句。
5.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理解重点段来深入理解全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时间:3课时
板书设计
种花生:买、翻、播、浇
收花生:居然
议花生:姐弟说花生的好处(直接叙述)
父亲说花生的可贵(对比)
做有用的人(引申)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词语、做作业本上的作业
课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五、教案实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朗读课文,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完成作业本第1、3、5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背景知识。
二、简介落花生
通过课本P48页插图让学生知道落花生的生长特点及课题的意思。
三、质疑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设悬念,引导学生读书: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四、自学生字、词,读准多音字。
1.学生按一定的自学方法自学生字、词。
2.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五、指名读课文,分段,把握段意。
六、练习朗读课文。
七、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完成作业本第1、3、5题
3、朗读课文
学生学习方案:
1、通过教师的介绍,了解课文的背景知识。
2、课前了解了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
3、知道课文按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谈花生的顺序写的。
4、通过自学掌握生字、新词。
5、知道这篇课文的分段情况,把握段落大意。
6、练习朗读课文。
7、完成相关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明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找出重点段。
2、细读、理解重点段,理解父亲的话。
3、进行朗读训练。
教学过程:
一、引入本课时,激发兴趣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懂了什么?(让学生回答)
二、抓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单元提示,找出本课的重点段。
三、分析重点段
(一)自己大声读过收获节一段。
1.思考:有谁来参加我们的收获节?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哪个是重点?
2.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二)默读第二段,划出:有哪些人谈花生?怎么谈的?谁谈的重要?(板书:我们谈,父亲谈)
1、回答前两个问题后,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2、回答谁谈的重要?(父亲谈)
3、指名读父亲的谈话内容。思考:父亲的话有几方面意思?(赞花生、学花生)哪方面是重点?(学花生)
4、赞美花生的什么?学花生的什么?
自己读父亲两次说的话,思考以上问题。
5.指名分别读父亲第一、二次说的话,回答:花生的好处很多,它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父亲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在哪一点上赞美了花生?(同桌讨论)
板书:藏而不露
6.指名读父亲第二次说的话,做填空练习:所以你们要像(),它虽然(),可是(),不是()好看而没有()的东西。多读(2遍),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三)这时,我在父亲的启发教育下说齐读一遍,分析这句话的意义,字面意思抓只。在句中理解只的意思。概括这句话的意思。(做有用的人。)
问:什么叫有用?(有真才实学。)对谁有用?(别人、社会、国家。)
谁来举例谈一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你认为哪些人具备了像花生一样品格的人(四人小组讨论)(像解放军叔叔、医院的医生、护士、科学家等等)
师小结:正因为这些人都具备了落花生的这一特点,所以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齐读,体会其中的含义。
(四)、学习句子
通过刚才的学习后,我们再看书上的这句
第三篇:《落花生》教学设计
《落花生》教学设计
(宋体,四号,加粗)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3.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和体会父亲的殷殷深情。
4.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式,并能通过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和体会父亲的殷殷深情。
教学难点:
通过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教学重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预习反馈,巩固字词
1.齐读课题,导入学习。
2.认读词语、课文,检测预习效果,随机纠正读音。
3.了解作者。
板块二 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根据学习任务,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请用几个词概括,写在课文的空白处。
2.学习交流。
(1)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2)在这些内容中,重点写的是什么呢?
3.学习第1、2自然段,(1)读1、2自然段,交流:全家人是什么样的心情,你从哪个词体会到?(居然)
(2)从“种花生”到“收花生”,一般需要经历几个月的时间,作者却只用了四个词——买菜,翻地,播种,浇水。这样的安排合理吗?为什么?
(3)“买菜,翻地,播种,浇水”这四个词语之间作者用的是逗号,可以改成顿号吗?请说明理由。
(4)反复读这两个自然段,加深体会。
作业布置:
1.书写本课生字
2.背诵1、2自然段
板书设计:
2.落花生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和体会父亲的殷殷深情。
2.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式,并能通过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和体会父亲的殷殷深情。
2.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式,并能通过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自主探究,了解花生
1.朗读课文1~2自然段,回顾上节课内容。
2.全家人在尝花生的过程中是怎样议花生的?出示学习任务。
(1)默读课文第3~15自然段,思考花生具有什么特点。认真品读父亲说的话,把自己的理解写在文字旁边。
(2)小组讨论,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有什么不同。然后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第3~15自然段。
3.交流:
(1)花生具有什么样的好处?
(2)在花生这些众多的好处中,最可贵的是什么?指名读父亲的话。
(3)理解“爱慕”的含义。
4.父亲仅仅在说花生吗?齐读父亲的话。
5.再次分角色朗读3~15自然段。
6.小组讨论: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人?
板块二 回归整体,迁移运用
1.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的笔名“落花生”与课文间的联系。
2.再次指名读父亲的话。
3.我们身边“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人有很多,你发现了吗?
4.生活中也有一些事物,像花生一样默默无闻、毫不起眼,如竹子、梅花、蜜蜂、路灯等,由他们你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人?想一想,然后选择其一,用一段话写下来。
竹子:清淡高雅、一尘不染
梅花:高雅谦虚、坚强而有风度
蜜蜂:敬业精业
路灯:默默为别人贡献
5.总结全文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3~15自然段。
2.完成“小练笔”。
板书设计:
2.落花生
花生:默默无闻
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借物喻人
第四篇:落花生教学设计
落花生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吃过花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写花生的课文。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
4.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①种花生、收花生。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③吃花生时的议论。)
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2.汇报交流。
(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2)质疑、解疑。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 ②“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3.指导感情朗读。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交待探究目标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落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的方法。
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3-11自然段)讲议论花生的好处。第二层(12-15自然段)讲从谈花生到论人生。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
3.小组讨论交流。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l)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①投影出示父亲的话。
②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一见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还是_______最可贵。
③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
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
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④教师: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⑤生活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有没有具有花生品质的其他事物?你能用上“爱慕”一词吗?
(2)体会第二层意思
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 ①投影出示父亲的话。②学生齐读,谈理解。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③教师: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④理解“我”说的话: a.齐读 b.讨论交流
“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联系?
c.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d.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三、分清课文的主次
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思考?练习2)种花生→()→()→()
2.思考: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四、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
3.总结: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五、延伸拓展 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
15落花生
精读课文《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侯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课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许地山始终没有忘记父亲对他的教诲和希望,他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并用行动实现了这一心愿,成为优秀的作家。
【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做人不应该只讲体面,应该做到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当然对题目的理解是宽泛的,不应该拘泥于教材。
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并能尝试运用。【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积淀来理解外表和内在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落花生。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同学请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二、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1、分清课文内容的详略。
种花生和收花生虽然最为费时费力,但是作者却用了很少的笔墨来写,而议花生呢?虽然只是一个晚上发生的事而作者居然用了9个自然段来介绍,这样写的目的是使文章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2.种花生、收花生:(略处理)师:谁能给我们读读种花生、收花生这两段内容?利用评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抓住“居然”,为什么用?是什么意思?怎么造句?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意外、欣喜。
3.充分读书、突破重难点:
课文重点介绍了我们边吃边议花生的经过。
(1)分角色读课文(3-11自然段)、边读边给文中写花生的好处的句子做上记号。师:“我”一家人认为花生有什么好处?板书:(好处:味美、榨油便宜)师: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个别读)出示父亲所说的话,全体读。
师: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有什么不同之处?板书:(特点:埋在地里、不好看、但很有用)
师:父亲拿之相比想体现花生的什么特点?(表现花生的内在的可贵之处。)师:父亲仅是想说花生吗?(含有做人的道理)师:你们最欣赏哪一点?
全体同学再读一读,试着背一背。
师:文中的我是否明白了呢?(个别读我的话)理解“体面”的意思。(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师:什么样的人是“有用的人”呢?
生:对国家,对人民做出贡献的人是有用的人。
师:你能具体说一说,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岗位上的人是有用的人吗?生:救死扶伤的医生是有用的人。生:城市的美容师------清洁工人是有用的人。
生:辛勤的园丁------教师也是有用的人。
师:这些人虽然岗位不同,对社会的贡献大小不同,但他们都是有用 的人。
师:什么叫“只讲体面”呢?
生:只讲究身份和面子。
师:你见到或听到过“只讲体面”的人吗?
生:我在公共汽车上看到有的阿姨,打扮得很漂亮,可是看到老年人 坐车,不给让座。这样的人就是只讲体面。
师:我们要不要做这样的人?
生:不要。
师:我们要做-------有用的人。
师:你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什么?(默默奉献、无私奉献、不求名利、朴实无华精神)
师总结:我们要像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
(2)、齐读最后一段。这件事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请个别同学读资料袋。
师总结:最终我成为有名的作家;同学们也要牢记心间,做有用的人。
三、总结写作特点,课后延伸
1、师启示:这篇课文作者由落花生引出了做人的道理,这是“借物喻人”的写法,就是从事物的某个特点上体会做人、做事的道理。(板书:借物喻人。)
2、同学们在我们周围,有许多像落花生这样的人,他们埋头工作,默默奉献,为我们的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结合实际,举例说明。(比如:默默工作的陪练、医务人员、教练,教师,清洁工,维修人员,边防战士,建筑工人,戏台上的配角,歌唱家身边的舞者,栽树的前人...…他们默默的付出,不为名,不图利,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为祖国默默地奉献着!)
3、要你选一样事物来写,从中领悟到了什么?你会选哪一样?(蜡烛、春蚕、太阳等)想一想,与同桌交流一下。
板书:
15落花生
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议花生
好处:味美、榨油、便宜 特点:埋在地里 不好看、但很有用
像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
第五篇:落花生教学设计
《落花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拿出花生)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吧?(剥一个花生米)你来替大家尝尝,好吃吗?味道怎样?花生不是白吃的,你来把花生这两字工工整整,漂漂亮亮地写到黑板上来。(练习)
2.读“花生”,你们想吃吗?那得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才有花生吃,好不好?把你知道的关于花生的了解说说。(生说)
花生又叫什么?(地豆 长生果 番豆 落花生等)
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呢?落(投影2解说)
3.这是一种普通农作物的名字,也是一个人的笔名。(笔名:就是某人发表作品,著书立说时不想用自己的真名而起的名字。)他就是许地山。(投影介绍许地山)
许地山为什么用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呢?请同学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
二、疏通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初读课文
1.请大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做这样的几件事(投影出示)
2.读完了吗?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你们读得怎么样?(指名学生起来读,边读边评议)
3.接下来再来看看同学们的人物完成情况。(结合投影说)
A 同桌位互查自然段标的情况。
B 画文中不认识的字词或不理解的地方。(投影读词语)
C 这篇课文围绕花生写了哪几件事?(投影梳理课文)
哪些地方写种花生收花生,哪些地方写尝花生,议花生?(第一小节写种花生收花生,第二小节写为收获节做准备,剩下的写尝花生议花生),顺序理清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小节,种花生,收花生的事。
4.(投影第一自然段)请大家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因为这段里有不好读得地方哦。要小心驾驭。
用居然造句,在“居然”之前应对原本的想法做简要的介绍,不能简单地造出‘他居然’一类的句子,让人摸不着头脑。
没有种花生经验的我们在荒地上种花生居然收获了,高兴吗?开心吗?激动吗?带着激动的心情读这一段。(读第一段)
5.寥寥数语,作者就交代了种花生和收花生,那如何尝花生,议花生的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三、作业超市(投影)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出示投影(第一、二自然段)齐读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围绕花生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和议花生。而且种花生和收花生及为花生节做准备部分只用了这寥寥数语就概括完了,下面我们来看看我们一家是如何尝花生和议花生的。
2.请同学们读3——15自然段,看哪些地方写尝花生哪些地方写议花生的。(学生读文反馈)
3.根据读文我们知道,文中写尝花生的地方也很少,而议花生却写了很多,所以在这几件事
中哪些事是重点啊?这种写法就是写作上的一大特点,叫主次分明,也叫详略得当。也就是说重点的地方要写的详细具体,而次要的地方则要写的简略。
4.下面我们就直奔重点,看那天晚上,父亲和我们在一起围绕花生都谈论了些什么?(分角
色读)
5.老师听出来了,那天晚上的话题由父亲问我们爱不爱吃花生引起来的,再谈到花生有哪些
好处。姐姐说(),哥哥说(),我说()。除了哥哥姐姐说的好处,花生还有哪些好处?
6.花生的好处真的是太多了,读(投影)
7.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在爸爸的眼里,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呢?是味
美?是榨油的好处?还是价钱便宜?或者是其他的什么?请同学们带着这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再次细细品味爸爸的话,看能不能从爸爸的话里感受到花生最可贵的到底是什么?把你感受到了东西批注在书的旁边。
8.通过这种细品,你感受到什么了?谁先来一吐为快。(反馈)
爸爸谈花生,扯上桃子石榴苹果干什么?说曹操曹操到A 嗨,大家下午好,我是桃子小姐,我的好朋友石榴和苹果妹妹也来了,你们说,我们是不是很漂亮啊?用个你们现在时髦的成语就叫国色天香啊!(是的,你们真有眼光,(“如果有人抗议”什么?你们也太没欣赏的眼光了吧,)你看我们旁边站着的这个矮矮的,长的很寒酸这个,不用说你们自己看吧!)
9.同学们,论外表客观地讲,谁漂亮?是的,你们很会用事实说话,但是论实用,谁实用?是的啊,他们都很实用啊,他们都有好处啊?那你们说说,爸爸扯上这些漂亮的果实和普通的花生到底比什么的呢?你们看,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长在树上,让人一看就生(爱慕之心),而花生呢?(矮矮地长在地上,直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她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你们认为那种果实更低调?用哪些成语可以形容这种低调呢?(默默无闻(花生成熟了也不向人们炫耀他的成果,这叫什么?)不图虚名)这就是爸爸给我们说的花生的最为可贵的品质这就是:读 默默无闻 不图虚名..9.父亲的这段话不是说桃子苹果石榴不好,他们不仅有亮丽的外表对社会也很有好处。他这
样比较其实是在教育我们:即使没有好看的外在,也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像花生那样不图虚名,为社会默默奉献的人。
10.花生的这种精神实在是可敬可佩,让我们带着这份对花生的敬佩之心再来读读这段话!(齐
读)
11.聪明的许地山理解父亲的这份苦心,他说(投影)
A什么是体面?(长的好,工作好,条件好)讲体面好不好?关键是不能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其实父亲是在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怎样的人?(有用的人)
12.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花生一样的人很多,看似不体面,但是对社会很有用,谁能来说一说,我们的身边哪些人很像花生,默默奉献不图虚名的。(投影)我们做人就要做——
不要做——
13.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了许地山的心里,他始终谨记父亲的教诲,所以他出国留洋多年不抽
烟不喝酒,大部分的收入用来买书,在香港大学任教时,他作为一个系的主任每周还上20小时的课,抗日战争时期,他为抗战事业奔走呼号,终因操劳过度而病逝,他曾说过(投影)
14.现在知道许地山为什么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笔名了吧。
15.这篇文章写的是花生,讲的却是做人的道理,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人。我们在第二单元学
过陈慧瑛的《梅花魂》读((投影))这要是借物喻人的写法,借梅花比喻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借物喻人的文章很多,今天老师推荐几篇,课后可以找来读读,感受下借物喻人的写法。如(投影)
16.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学生说
17.好,今天这节课我们没有虚度!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