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02:18: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第一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渑池三中 王红梅

教学目标: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理解惊异、失声痛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等词语。

2.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相关资料。教学课时 第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渲染感情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所了解的鲁迅先生是怎样的?(生谈: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师:你觉得课文中的哪几件事最能体现鲁迅先生为别人着想的品格?

二、救助车夫(重点)

师:出示“救助车夫”的图片,问:这幅图是哪一件事中的场景?(板书:救助车夫)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四部分,找出文中具体描写“救助车夫”的段落。

师:找到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齐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扎好绷带。)

师:这段话连用了几个动词?是哪些,用你喜欢的方式在文中标记出来(用九个动词──“跑、扶、蹲、半跪、拿、夹、洗、敷、扎”)

请同学们再观察图片,结合课文,想一想先生的哪一个动作最能打动你?

生1:半跪着。生2:半跪着。生3:半跪着。

师:什么样的跪才叫“半跪”’ 生1:双膝盖快接近地面了。

生2:一个脚接触地面,一个脚在站着。

师:孩子,你能试一试吗?(生2上台来演示“半跪着”的动作)这样半跪着,你有什么感觉?

生2:身体变得很低了且比较难受。

师:谢谢你,请回到座位上。孩子们,你要知道现在面对着这位素不相识的黄包车夫,半跪着的可是当时的大文豪,那可是当时的名流之辈,那可是当时受全国人民景仰的鲁迅先生。这一跪,你觉得跪出了什么? 生1:跪出了鲁迅先生对当时人民的关爱。

生2:跪出了鲁迅先生关心劳苦人民和平易近人的品质。生3:跪出了他的热心肠。

师:一个跪字,我们体会到了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体会到他对车夫这样的劳动人民那深深的——生:爱,带着这些感受我们再读第18自然段。

师:让周晔记忆犹新不仅仅是这些细节,还有——(课件出示,齐读)

这时候,······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词,作者一口气,一下子用了两次。生:“清清楚楚”

师:小周晔当时“清清楚楚”的是什么?

生1:小周晔当时“清清楚楚”地看见伯父和爸爸救助车夫的亲情景。

生2:小周晔当时“清清楚楚”地记得伯父严肃的表情。师:(指名读)

师:那变得严肃的表情背后是怎样的一颗心呢?请同学们再读读这段文字,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从鲁迅的表情、动作中去感受那份情感。

资料: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做黑暗时期: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封建礼教的毒害,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践踏„„工人,农民,车夫,报童„„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拼尽苦力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鲁迅先生痛恨这个不公平的黑暗社会。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好吗?先生会想?来——

生1:当时的社会黑暗、腐败,仅仅救助一个车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还有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在受苦受难;

生2: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使全体劳动人民得到解放; 生3:鲁迅先生忧国忧民,所以表情严肃。表现了鲁迅先生同情、关心劳动人民的崇高品质;

生4:表达了先生对旧社会的憎恨。

师:他是在为国家为民族的命运而叹息!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哭泣。此时他的内心思潮起伏,都少忧虑,多少愤慨,都化作了一声深深的叹息!(老师用语言引导学生朗读)

三、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师:从救车夫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怎样的品质?(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关心)

师出示课件(学习方法:读书找疑-互相质疑-合作解疑)1.学生用这种方法学习,深入探究为什么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小组合作自学笑谈“水浒”和“关心女佣”两个故事。(学生读书找疑,用笔勾画,合作解疑。教师深入各小组参与小组学习、引导)

2.教师梳理笑谈“水浒”

(1)伯父知道我读《水浒传》说明什么?(2)为什么伯父的记性比我好?(3)怎样理解“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4)听了伯父的话,我为什么会“羞愧”、“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3.教师梳理“关心女佣”

(1)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方面的意思?(一是鲁迅病的厉害还三更半夜的写文章。他对自己的病一点也不在乎;二是关心女佣阿三劝阿三多休息。)

(2)从阿三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是引导出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四、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鲁迅先生去世了,送挽联,送花圈的有—一(有工人,有学生,各种各样的人都有。)

鲁迅先生一生写了300多万字的文章,尤其到了晚年,他还常常带病熬夜写文章。鲁迅先生为什么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这些真实的事例从不同的方面做了回答。的确: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生齐读:的确,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女佣阿三不会忘记他,那被救助的车夫不会忘记他,千千万万个中国人不会忘记他,这样的人怎能不让人爱戴,这样的人离开了我们怎能不让人悲痛,让我们再次回到万国殡仪馆,回到那感人的情景但中去吧!

板书: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为自己想得少 笑谈“水浒”——对青少年的关心、爱护 救助车夫 ——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关心 为别人想得多 关心女佣 ——关心别人胜过自己

《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设计

渑池三中 王芳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经过六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初步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理清条理,写出课文的提纲,但这之中也需要老师给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基本都能通过理解重点语句,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内容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首现代诗,描写的是诗人站在铁索桥上,思绪万千,追忆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激烈战斗的场面,展示如今和平美好的生活,高歌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全诗共四节,感情强烈,借景抒情,节奏鲜明,琅琅上口。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本首诗歌主要内容,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事迹;

2、根据诗歌情感的起伏变化及画面展现的特点朗诵诗歌,注意读出感情。

3、感觉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第二小节,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朗读训练,通过读来感悟诗情

六、教学准备:查找泸定桥的资料、观看与课文相关的图片。

七、教学安排: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题

1、同学们,请检查佩带自己的红领巾,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

俗话说,“睹物思人”,每当我们升降国旗的时候,我们会想到鲜艳的五星红旗是有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我们会想起好多关于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让我们再次听听那激烈的枪声,看看那喷射的火舌,一起去感受吧。然后我让大家观看曾经激战过的地方,并告诉大家它就是我们今天的学习课题。出示课题《我站在铁索桥上》,齐读课题。

2、通过预习,你知道本文中的铁索桥指的是哪一座桥?你对它有哪些了解?(铁索桥名为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桥长100多米,宽2.8米,由13根碗口粗的铁索组成,桥身有铁链9根,上铺木板以作桥面,是历史上从内地到藏区的咽喉要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然后让学生了解顾工的相关资料。

3、请看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读通读顺诗句

(2)通过多读,找关键字词,提问等方式引领学习。(3)体会作者对先烈的怀念和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热爱。

(二)组织学生齐读诗歌,然后点读。

(1)提出自学提示:自由朗读诗文,写出每小节的内容,鼓励学生抓关键字词去体会。

(2)出示课件小结,让学生检查自己的总结。

(3)组织学生学习第一小节,提问: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什么?(此时让学生观看课件上的白云和白浪)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让学生很直观的理解问题。(这个环节我只设计了一个能牵动全文的的主问题,通过这个问题简化教学头绪,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避免传统教学中的碎问碎答,一问到底的弊端。)

(4)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体会。

(三)学习第二小节:

(1)、请同学们齐读,然后提出朗读建议。鼓励学生再次朗读(2)、我和同学们一起读诗句,通过分析“高举、冒着、攀、冲破”等词语帮助大家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主要问题,所以我分析时很形象的进行了讲解,目的是让大家能够体会红军当时的坚强和无

(四)过渡: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并做了批注。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大家的学习收获。

(1)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过渡:由诗人看到的、想到的,你体会到什么?把你们的体会告诉老师。

(2)、老师评价,随机出示课件板书。

(五)重点提示:

(1)抓住 “头上云雾、脚下白浪”体会桥险、景美;(2)抓住“冒着、攀着、冲破”等动词,体会到战斗的激烈,体会红军战士英勇顽强、奋不顾身、舍生忘死、不怕牺牲】

(3)补充资料:相关铁索桥的历史故事,作者的背景资料。再次重复铁索桥高高的架在江水之上,桥下水流湍急,别说是用手抓住铁索走过去,就是看一眼也会不寒而栗,可是红军战士个个是英雄好汉,他们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边前进边铺板,冲进了对岸漫天大火的桥头堡,冲破了敌人的火网。真是铁索桥上显威风啊!让我们带着雄壮豪迈的感情读第二小节。(在这一环节教学中我主要运用多读朗读方法。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总结学习重难点:学完课文,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发挥。

九、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看 想 铁索桥 攀铁索 云雾 淋弹雨 白浪 冲破火舌

红军不怕牺牲、大无畏的精神,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渑池三中 赵丽娟

教学目的: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重难点:

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课时:一课时

教具: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教学过程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板书诗

题)

三、讲解

2、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3、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平舌音

4、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生齐读古诗(配乐)

5、明确学习任务,组织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出示学习任务),请读一遍。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习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习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习)(课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

6、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7、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8、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9、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师检查背诵情况

10、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

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11、结束

师:请大家对照学习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习要求)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习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角度不同观察的 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

《西门豹治邺》教学设计

渑池三中 董景梅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知道古代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学习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精神。

2、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复述这个故事。

3、能力目标 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 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 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 西门豹治邺》,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师:课前同学们已经搜集了相关资料,谁来介绍一下西门豹?(生介绍,师适当补充)西门豹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个无神论者。在他为官期间,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虽然他官职很小,却一直被人称颂。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个历史故事。

二、初读课文,预习探究。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西门豹到了邺地后做了哪几件事?(生读文后概括,师 相机板书:查因

惩恶

开渠)

三、合作探究、品读感悟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9自然段,看看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

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呢?

(1)、从课文哪句话可以看出西门豹—到邺地就进行调查?(找老大爷问怎么回事)

(2)、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儿件事?(①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②是谁要给河伯娶媳妇的?③新娘从哪来?④漳河有没有发大水?)

(3)、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哪些情况?(①河伯娶媳妇是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主要原因。②巫婆和官绅是首恶分子。③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使家里有女孩子的纷纷逃走。④漳河从没有发过大水,倒是年年闹干旱。这四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成为西门豹治邺的可靠事实依据。)

2、出示三个带“闹”的句子:略

3、学生读书总结:一是巫婆和官绅头子以河伯娶媳妇为借口骗取老百姓的钱财,使得没钱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还有一个原因是邺这个地方年年闹旱灾。

师:那么,如果我们说得更简洁些,可以用那个成语来概括?师总结板书:天灾人祸

4、师:看来同学们都已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西门豹明白了吗?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找到了,那么该怎么办呢?我们作这样一个假设,假如当初魏王派往邺的不是西门豹,而是其他官员,该官员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会怎么说,怎么做?(生说)

师:老师也在想西门豹权力不是很大吗?直接派兵把巫婆、官绅抓起来不就行了嘛!西门豹有没有这么做?为什么不这么做?他听了老大爷的话后是怎么说的?你觉得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在哪里? 4.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理解句子含义。

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从表面上看,河伯确实很灵。因为河伯要娶媳妇后的确没有发过大水。但实质是,漳河没有发过水是因为这里降水量少。“年年闹旱灾”就是证明。巫婆官绅恰恰利用了这里的气候条件来欺骗老百姓,西门豹讲这句话时心里已经明白河伯娶媳妇是个骗局。“还真灵啊”是反话,带有讽刺意味。

“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说明西门豹已经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想好了对策。

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即含蓄地总结了上面的调查结果,又引出了下文。暗示西门豹已想好了惩治首恶分子的好办法。)

过渡语:西门豹会怎样做呢?请同学们看课文第(10-12)段。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提出要求,合作学习。

师:接下去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西门豹的说法、做法巧妙在哪里。自己钻研好了的同学可以与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学生朗读,画有关的句子,小组合作学习)2.呈现学习结果,综合训练提高。

师:话说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西门豹带着卫士真的来送新娘了。来到漳河边,西门豹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

生找到相关语句,读一读。师呈现课件: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巫婆叫土地把那个打扮好的姑娘领了来。西门豹一看,女孩满脸泪水。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架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1、齐读一遍,2、课件单独呈现西门豹说的话。

3、师引生读:西门豹一看,女孩儿满脸泪水。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

指名读。点评。(这是西门豹将计就计,为救新娘而找的借口,要让大家信以为真,所以三个“不”读得很坚决。)

(指名读,齐读)

4、师:新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难道西门豹相信真有河伯?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生说西门豹的想法。(西门豹这样说是为了找个理由把巫婆投到河里。说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要“另外选一个漂亮的”,并不是西门豹真的这样认为,而是故意装着认真给河伯娶媳妇,用这些话作借口。“麻烦”是表面上对巫婆说的客气话,实际上是把巫婆投到河里去。)

师:从你们的分析中,我听出了西门豹的话假中有真。那说什么是假,说什么才是真呢? 课件先呈现:

“不行,这个 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课件再呈现:

西门豹说___________是假,____________才是真。西门豹说___________是假,____________才是真。

5、师:哦!我明白了,就算此时新娘是美女西施,西门豹也会说„„

他的目的就是„„

6、师:西门豹巧妙地借助河伯娶媳妇,惩治了巫婆,真是大快人心啊!就这样,西门豹巧妙地借助河伯娶媳妇这件事惩治了巫婆,那他又是如何巧妙地惩治官绅的呢?

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等了一会儿”并不是真的要等巫婆从漳河里出来,而是做出等了一会儿的样子。“还不回来”,并不是西门豹认为巫婆能回来,而是故意这样说,表面上做出以为巫婆能回来的样子。“麻烦”,是表面上对官绅头子说的客气话,实际上是要严惩这个官绅头子,把他投进漳河里去。)

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师小结:可以看出西门豹当时说这两句话的不同目的,前者是借口让官绅去催一催巫婆而惩治了官绅的头子,后者是利用官绅头子的命运来教训官绅,让他们主动地承认自己的错误。从而让老百姓明白这是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阴谋。西门豹果真用计巧妙地达到了他的目的,你看: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课文上说,在河边看热闹的老百姓“都明白了”。你们明白了吗?那么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官绅抓起来杀掉呢?

(这是因为当时老百姓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巫婆和官绅的真面目,西门豹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使广大百姓利用河伯娶媳妇的现场受到深刻的教育,从迷雾中觉悟过来。所以西门豹将计就计,也若有其事似的参加河伯娶媳妇的仪式。就这样,西门豹用看河伯娶媳妇的办法使老百姓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惩治了危害老百姓的巫婆和官绅。从此“漳河也没有发大水”,说明给河伯娶媳妇与漳河发大水没有关系。用事实教育了那些被巫婆、官绅愚弄的老百姓,破除了迷信。)

师:西门豹不仅巧妙地惩治了巫婆、官绅头子,而且还教育了老百姓,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是骗钱害人的。从而自然而然地破除了迷信。板书:破除迷信。

(2)、设想一下,岸上的人们看了事情的经过会说些什么?请你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对象说一说。(官绅、乡里的书生、老百姓、小孩,你可以说一个,也可以说两个,可以说一句,也可以说几句)

(生选择对象说)

生:小孩说:“呀,原来巫婆说的话是假的。”

生:书生说:“西门豹有胆有识,高明!高明!”

生:农夫说:“哎!以前我们怎么会相信巫婆的鬼话?多亏西门豹大人,以后我们有好日子过了!”

师:虽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但大家说的是同一个意思,都在赞扬西门豹。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师: 经过这一段西门豹惩恶,人祸解决了,那么天灾呢?课文写到了吗?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板书 造福于民

师:西门豹破除迷信后又做了些什么呢?这一段哪些地方与开头照应?“每年的收成都很好”照应了开头“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这种照应方法使前后意思相反,进一步说明西门豹治邺有功。

四、巩固延伸

1、学完了这篇课文,你对西门豹有了全面的了解,你认为西门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善于调查,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为民除害、尊重科学、反对迷信、关心百姓生活 的人,师小结:

正因为西门豹是一个尊重科学、反对迷信、关心百姓生活 的人,所以西门豹治邺的故事流传下来,成为千古佳话。让我们在生活中也做一个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人。

板书设计:

西门豹治邺

调查

天灾人祸

惩恶

破除迷信

开渠

造福于民

第二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936年10月19日,一颗伟大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一时间,成千上万的人们奔走相告,来见他最后一面,来送他最后一程。这个人就是鲁迅先生。他以笔作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板书:鲁迅,提醒学生注意“迅”的笔顺)这位大文豪,作为一位伯父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随本文作者周晔一起走进鲁迅先生。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或者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去解决,边读边想,作者“我”回忆了哪几件关于伯父的事情?

2、出示生字词语 遗体 挽联 致敬 爱抚 团聚 情节 记性 保存 阴暗 低微 寒意 深奥 详细 枯瘦 逝世 文章 咳嗽 失声痛哭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马马虎虎 恍然大悟 北风怒吼 匆匆忙忙 饱经风霜 学生领读

3、再读文,试着用小标题概括文章写的四件事。

4、.指名讲每段的段意。(趣谈水浒 笑谈碰壁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5、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的说一说。(他总是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一段。

大家思考:“我”为什么惊异?(板书“惊异”)

2、讨论。

A.“惊异”,是什么意思?(惊奇,诧异)B.“我”对什么事情感到惊奇、诧异?

(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爱戴,我不理解,感到惊奇、诧异。)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父受到许多人的爱戴?找出来读一读。(学生齐读“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C.“失声痛哭”,是什么意思?(控制不住自己放声大哭,说明悲痛到极点。)

D.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是什么原因呢?作者当时年纪还小,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跟随着作者的回忆,我们会找到答案。

(二)趣谈水浒

1、就从离鲁迅去世不久前的一件小事上开始仔细品味,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这里的鲁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风趣幽默)

2、你从哪句话中体会到鲁迅的风趣幽默?(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3、当听完伯父这句话时,“我”的反应是怎样的呢?找出文中的话读一读。为什么“我”会这样?聪明的你,听懂了伯父的话中话了吗?(委婉的批评“我”看书不认真,囫囵吞枣。)

4、一位大文豪,一位大忙人,却如此关心侄儿“我”的生活,从中你感受了什么?(伯父很关心“我”。)

5、请你来评价这位伯父。(慈祥、幽默)

6、就是这么一位慈祥和蔼、风趣幽默的伯父,他去世了,当我站在万国殡仪馆时——(学生读:“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掉下来”)

四、总结课堂

从着作者的第一段回忆,我们看到了一位幽默风趣,慈祥可亲的鲁迅,下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鲁迅,去品味他的风格、精神。

五、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语,给生字组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跟随着鲁迅的侄女周晔的回忆,看到一位怎样的鲁迅先生?(风趣幽默,关心下一代成长)这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近鲁迅,去了解这位受众人爱戴的大文豪。

二、研读课文

(一)笑谈碰壁

1、自由默读课文的第三部分,边读边想,哪些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笔圈圈画画。

2、学生交流。

3、看来这一段中,人物的对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两位的同学站起来,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

4、发出疑问,这里的对话看似轻松愉快,却暗藏着一层深意,你能联系当时历史背景来说说“四周黑洞洞”和“碰壁”的真实含义吗?(四周黑洞洞的是指当时社会一篇黑暗,看不到一片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有。碰壁是指与反动派势力做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

5、面对敌人的打击,社会的黑暗,鲁迅先生有屈服吗?有妥协吗?没有!从这件“笑谈碰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怎样的鲁迅?(有着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

6、就是这样一位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勇敢斗士,悄然与世长辞了,在万国殡仪馆—— 一个秃顶的老人刚走进来站了一下,忽然埋下头低声哭了。另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已经走出了灵堂,却还把头伸进帷幔里面来,红着眼圈哀求道:“让我再看一下吧,这是最后的一次了。”

(二)救助车夫

1、勇敢的战士不仅不怕挫折,不惧迫害,还是一位善良的人,看,那边有一位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默读第四部分,想一想,鲁迅的哪些动作令你感动?用笔画一画,圈一圈。

2、这是一位怎样的车夫?(饱经风霜)由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一张怎样的脸?

3、面对这位饱经风霜的车夫,鲁迅是怎么做的?(扶、蹲、半跪、拿、洗、敷、扎)从中你可以感受到什么?(鲁迅对劳动人民的关切、怜爱、同情)

4、当小侄女周晔提出“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你猜,鲁迅先生会怎么说?

5、这么深奥、复杂的事情,小周晔听得懂吗?当她再次向伯父解释时,她看到了什么?(指名朗读)

6、这里为什么用两个“清清楚楚”?(强调当时情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7、此时鲁迅先生为什么变得如此严肃?他可能在想写什么?拿起笔,把先生想到的写下来。

8、再次感情朗读这两句话。

9、就是这样一位让人动容的鲁迅先生走了,从此劳苦人民再也得不到他的关爱了,怎能不让人落泪呢?(我看见了穿粗布短衫的劳动者,我看见了抱着课本的男女学生,我也看见了绿衣的邮差,黄衣的童子军,还有小商人,小店员,以及国籍不同、职业不同、信仰不同的各种各类的人。在这无数不同的人的脸上,我看见了一种相同的悲戚的表情。这一切的人都是被这一颗心从远近的地方牵引到这里来的。)

(三)关心女佣

1、在关心女佣中,有拨动你心弦的句子吗?谁来读一读?

2、显然,女佣是在回味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给予她的关怀,想着想着,不禁潸然泪下,出示(两个太太埋着头,闭着眼睛,默默地合掌祷告了一会儿。我给她们拉帷幔的时候,我看见了她们脸上的泪痕,然后在帷幔外面响起了悲痛的哭声。)

(四)总结课文

1、感谢周晔,为我们记下了这些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要牢记:“他的垂老不变的青年的热情,到死不屈的战士的精神,将和他的深湛的著作永留人间!”

2、把所有的爱戴集中在一起,为什么有这么多来人来追悼他?向他致敬?

(因为,他总是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

三、作业布置

1、课后去读一读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同学之间交流感受。

第三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习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说出课文的中心思想。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课通过几件具体事例,反映人物品质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积累描写鲁迅神态、动作的词语。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鲁迅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学习重难点】

1、学会给课文加小标题。

2、能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独立阅读教学策略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收集鲁迅逝世前后的资料。

2、熟读课文。

二、激趣导入

1、提起鲁迅先生,我国甚至世界上有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深受人民的爱戴和称颂,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寻找答案。(板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件出示鲁迅像)

2、快速读文,想想文题中的“我”是谁?

3、本文是周晔在鲁迅逝世九周年即一九四五年时写的回忆录。找出描写“我”在灵前行为的句子,指导朗读体会。揭示其与后几段的关系。

三、初读课文

1、自主读书(课文采用隔行分段的方法分为五段,看看各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3、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四、指导列小标题

1、讲列小标题的方法和要求。

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文章的段意概括出最简单的话和词语,二是从文中找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句子和词语。

2、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小标题。

五、拓展练习

老师用课件展示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相关片段,谈谈体会。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导入课文

1、听写生字

2、复述课文

二、深入理解课文,品读感悟

1、回顾文章内容,了解“伯父”是怎样的人,并画出有关句子。

(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2、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1)学习第四段“救助车夫”,了解鲁迅先生是怎样救护、资助车

夫的。

①边读边想,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②从那里可以看出来?

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鲁迅救助车夫的动作语句,想想这一段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

(“扶、洗、敷、扎”等词表现了鲁迅先生关心、爱护劳动人民,憎恨旧社会的感情。)

(2)学习第三段“笑谈„碰壁‟”,体会鲁迅先生为人民群众的解放进行不懈斗争的精神。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边读边想:“笑谈„碰壁‟”这件事反映了鲁迅怎样的品质?你从那里看出来的?

重点学习:“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①读:首先就是要细细地读句子,看看句子明显的意思是什么?

②找:从句子中找出含义特别深刻的关键词——“黑洞洞”、“碰壁”。

③联:联系上下文把句子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去体会深层的意思。启发:光线暗,真的会把鼻子碰扁吗?它是用来比喻什么?(3)自主学习第二和第五段,同学交流。

学习第二段“谈论《水浒传》”,了解鲁迅先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对下一代的深切关心。

(4)默读第五段“关心女佣”,体会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感情。

3、总结伯父的品质

4、学习第一段“深切的怀念”

(1)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一段,了解什么事使“我”惊异。

(2)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鲁迅生前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因此人民爱戴他。)

三、巩固延伸

说说自己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四、作业设计

摘抄描写鲁迅动作,语言的句子进行体会。

五、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深切的怀念

谈论《水浒传》

笑谈“碰壁”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第四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在理解中学习概括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概括能力,是一种捕捉要点的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读书,能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把文章由厚读薄,把长文章读短的能力。但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抓不住要点,要么罗里罗嗦,泛泛而谈,要么照本宣科,不能概括和归纳。中高段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是我校的一个校本课题研究。作为六年级学生,训练学生提炼小标题更是归纳概括能力的集中体现。针对本班学生归纳概括能力薄弱的情况,我的教学思路是:在理解中学习概括。先指导学生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概括,然后运用所学的方法自己概括,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逐步让学生掌握概括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课

昨天我们学习了鲁迅写的《少年闰土》,对鲁迅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学习周晔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对鲁迅做进一步的了解。

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解题

1、知道“伯父”的意思吗?也就是说你管谁叫伯父?

2、根据题目,知道作者周晔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吗?

3、简介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的关系。

4、称鲁迅就是了,为什么在后面加“先生”二字?

5、过渡:其实,不但是他的侄女称他先生,当时,全中国所有正直的人都称他为先生,连毛主席也这么称呼他。这是为什么呢?学习课文后同学们会有所明白。

四、生自渎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并勾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1、读完课文后,不知细心的同学是否发现,这篇课文在格式上有一个什么特点?(自然空行)

2、数一数,空了几次行,把课文分为几部分?

3、过渡:每部分写的是什么?

五、学习“第一部分”,在理解中指导学生概括小标题

1、抽生读第一部分,思考:这部分主要写的是什么?

2、在理解中指导拟小标题

(1)知道小标题的意思吗?简介小标题

(2)怎样概括小标题呢?课件出示概括小标题的方法(3)看看这段话主要围绕哪个词来写。(追悼)

(4)理解“追悼”的意思:文中哪些句子是对“追悼”的解释?(5)从这句话你感受到伯父去世后,人们心情怎样?这叫什么“追悼”?(沉痛追悼)

(6)小结:“沉痛追悼”,我们就可以用这个短语作为小标题

(7)“追悼”可以换成哪个词?(悼念)怎样悼念?(沉痛悼念)小结:“沉痛悼念”也可以作为小标题。

(8)人们对鲁迅先生的沉痛悼念,表达了人们对鲁迅先生的什么感情?(怀念)怎样的怀念?(深切的怀念)小结:“深切怀念”也可以作为小标题。

(9)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抓能表达主要内容的重点词句概括出了三个小标题,看看你最喜欢哪一个,选一个写下来。

(10)理解“吊唁”的意思,齐读最后一句话。

3、过渡:伯父是怎样爱抚我呢?

六、学习第二部分

1、学生自读,用学习第一部分的方法概括段意、小标题

2、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的意思(1)哪些句子是对“囫囵吞枣”的解释?

(2)“囫囵吞枣”本来的意思是什么?比喻读书的时候怎样?(3)哪句话是对“张冠李戴”的解释?“张冠李戴”本来的意思是什么?“冠”是什么意思?

3、理解句子“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的含义

(1)假如你就是鲁迅先生的侄女,我就是你们的伯父鲁迅先生,我想问你们一个问题:我可没说你们半个不字啊,我只是夸我的记性好,你怎么说比挨打挨骂还难受呢?

(2)小结:俗话说,锣鼓听声,听话听音,看来我的侄女真聪明,一听就听出了我的话外之音。

(3)齐读这句话: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伯父这个人说话怎样?

(4)小结:伯父说话确实含蓄、幽默、风趣,表面上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意味深长地批评我读书马马虎虎。伯父笑着夸自己记性好,其实就好像在语重心长地对周晔说:“——”(板书:语重心长)

(5)我觉得很奇怪,鲁迅先生为什么不直接批评周晔,而要用这么委婉的话来说呢?

(6)小结:这就是鲁迅先生对周晔的爱抚。相机理解“爱抚”

(7)过渡:是的,鲁迅先生确实非常关心和关爱他的侄女。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引读)

(8)小结:《表》是苏联作家写的童话,《小约翰》是荷兰作家写的童话,这两本书以及其他一些儿童读物,都是鲁迅先生在百忙之中为少年儿童翻译的,他时刻想着“帮帮孩子”“救救孩子”“能为孩子做点什么”。他把爱给予了每一个需要关爱的孩子。伯父送我这两本书,就是希望我以后认真读书,真是“语重心长育后人”啊!(板书:育后人)

(9)齐读:语重心长育后人

(10)难怪伯父去世后,我是那么伤心、难过。回读:我呆呆地——(出示课件)

七、学习第三部分

1、分角色读

2、用学习一、二部分的方法概括段意、小标题

3、理解“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的含义(1)这里说的碰壁,真的是指碰墙壁吗?那指的是什么?(2)出示时代背景,你能从这句话中找到答案吗?(3)“四周黑洞洞的”是什么意思?

(4)鲁迅先生是用什么语气说这件事的?(板书:笑)从这个“笑”字你体会到什么?

(5)小周晔说到鼻子,鲁迅先生就把话题转到什么上?(社会)这叫什么?(借题发挥,板书:借题)借说鼻子来说社会,说社会怎样?(板书:世道昏)其实,鲁迅先生这是在含沙射影地骂(板书:骂),骂谁?(国民党)对,骂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黑暗,骂他们不给人民一点民主和自由,骂他们残酷地迫害我们的革命人士。

(6)齐读:借题笑骂世道昏

(7)小结: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爱憎分明、富有正义感的人!他写了大量的文章,在文章中通过嬉笑怒骂的形式,痛骂国民党反动派,揭露他们的丑恶嘴脸。

(8)所以我们的资料袋这样介绍鲁迅:(多媒体出示80页资料袋最后一段话)

(9)所以——(多媒体出示:伯父去世了......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10)结束语: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节课接着学习。全文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深切怀念

谈水浒——语重心长育后人 说碰壁——借题笑骂世道昏 救车夫——多少爱心多少恨 劝女佣——关心他人忘自身

爱憎分明 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多

第五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步阅读,使学生读懂课文写了鲁迅生前的四件事,练习列小标题。

3.通过学习“深切的怀念”、“谈论《水浒》”、“笑谈“碰壁”,使学生初步知道鲁迅是怎样一个人。

4.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生字新词,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2、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导入:

提起鲁迅先生,我国甚至世界上有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深受人民的爱戴和称颂,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寻找答案。

(板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文题中的“我”是作者周晔,是鲁迅的侄女。本文是周晔在鲁迅逝世九周年即1945写的回忆录,记叙了鲁迅晚年的几件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老师先问大家一个小小的问题。请大家认真的读一读课题,然后再认真地想一想,周晔为什么要在“我的伯父”后面还要加上“鲁迅先生”呢?直接用“我的伯父”为题,不是更简洁明了吗?

3教师提示: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特有的称谓(俗称“叠语称谓”)。“伯父”是表明了我和鲁迅的关系,“先生”是我对伯父的尊敬。你看,简短的八个字,不但明白了课文写谁(鲁迅),而且清楚的表明了我和鲁迅的关系,同时还表达了我对伯父的敬意。一读课题,我们就知道周晔是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回忆自己的伯父。这种称谓一般用在比较庄重的场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殡仪馆:供停放灵柩、办理丧事的地方。追悼:对死者表示沉痛的怀念。

失声痛苦:因悲痛过度而哽咽,哭不出声来。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张冠李戴:姓张的帽子戴在姓李的头上了。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黄包车:旧时一种用人力拉的车,主要用来载人。也叫人力车。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的艰难困苦。硼酸水:一种用于消毒防腐的外用药水。

三、逐段阅读课文,讲讲每段的段意,并练习加小标题

1、周晔回忆了伯父鲁迅先生的那几件事?

2、、教师引导:教师讲解拟小标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二是摘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语句作小标题。

(第一段讲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伯父去世或深切的怀念)

第二讲伯父跟“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谈《水浒传》)第三段讲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谈“碰壁”)第四段讲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黄包车工人。(救助车夫)第五段讲阿三对鲁迅先生的回忆。(关心阿三)

四、读第一段“深切的怀念”、,思考并讨论.1.指名朗读第一段。大家思考:“我”为什么惊异了?(板书“惊异”)2.讨论。

“惊异”是什么意思?(惊奇,诧异。)“我”对什么事情感到惊奇、诧异?(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爱戴,我不理解,感到惊奇、诧异。)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父受到许多人的爱戴?找出来读一读。(生齐读“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各式各样的人都有”。)“失声痛哭”是什么意思?(不控制住自己放声大哭,说明悲痛到极点。)

(1)来吊唁的人非常多----数量多,不同的职业(类别多),不同年龄的。(2)花圈、挽联多。

(3)来吊唁的人悲痛----泪流满面、痛苦。

伯父得到这么多的人爱戴,是什么原因呢?作者当时年纪还小,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同学们现在可能也还不大明白。我们读懂了后面的几段课文,对这个问题就会比较清楚了。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4、你能读出人们对鲁迅先生爱戴的心情吗?(自由读)

5、指明读课文。

2、全班齐读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周晔这篇文章,对文章有已有了解,掌握了文章的结构层次,知道了鲁迅先生深受各界人士的爱戴,但是周晔为什么感到“惊讶”,我们下节课继续通过周晔对伯父鲁迅先生几件小事的回忆来解决。

七、作业布置

抄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板书: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深切的怀念 谈《水浒传》 谈“碰壁” 救助车夫 关心阿三

下载《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大连市沙河口区玉华小学张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马跑泉中心小学谢娟娟 2012.1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马跑泉中心小学谢娟娟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1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文章。课文从鲁迅先生的追悼会上“我”看到伯父受到众人的爱戴写起,回忆了“我”所看到和听......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六年级语文组 主备人王坤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会写并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饱经风霜”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之二-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之二 一、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别人着想得多为自己......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唁、浒、囫、囵、佣”5个会认字和“鲁、悼、浒、囫、囵、搞、摊”7个会写字;学握“追悼、水浒传、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等词语。 2.引导学生了......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渲染感情 同学们,上堂课,我们已经初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初读课文,你知道课文讲了鲁迅生前的哪几件事?从这几件事中,我们了解到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