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黔南州脱贫攻坚工作
黔南州脱贫攻坚工作
简 报
第29期(总第68期)
黔南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9月28日
【工作动态】
☆州委召开州直机关选派到极贫乡镇和深度贫困村所在乡镇挂职
目 录
干部培训动员会…………………………………………………………………1 ☆州扶贫局领导深入平塘县开展脱贫攻坚秋季攻势工作调研……3【工作举措】
☆背篼干部带起来 脱贫方式活起来 致富步伐快起来——长顺县敦操乡脱贫攻坚秋季攻势行动做法…………………………………4 【人物事迹】
☆ 贫穷不可怕,就怕没有自强脱贫的骨气——荔波90后“励志哥”陈文宝自强脱贫的故事…………………………………………………8
【工作动态】
州委召开州直机关选派到极贫乡镇和深度贫困村所在乡镇挂职干部培训动员会
9月27日,州委召开州直机关选派到极贫乡镇和深度贫困村所在乡镇挂职干部培训动员会。会议要求,挂职干部要以总书记的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撸起袖子苦干实干加油干,不辱使命,不负光阴,以优异的成绩回馈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信任。
州委书记唐德智出席会议并讲话;州委常委、州委组织部部长胡志峰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挂职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向党中央看齐、向总书记看齐,坚决服从大局、服从安排,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场建功立业,带着群众一起实干苦干加油干,奋发有为书写精彩人生和无悔人生。要研究问题破解难题,学深吃透中央的重要指示和省、州出台的政策文件,熟悉所在镇(乡)情况,落实好“秋季攻势”各项部署,打通、汇聚各方力量,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推动脱贫攻坚更精准更务实更落实。要发挥党建引领优势,增强乡镇党委班子合力,帮
—1— 助建强村党组织堡垒,探索创新贫困村基层治理模式,深入实施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要强化使命担当,提升政治素养、履职能力,维护班子团结,增强自律意识,维护良好形象,以过硬作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会议指出,州直机关选派干部到极贫乡镇和深度贫困村所在乡镇挂职,是集中火力、集中精力、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选派单位尤其是单位“一把手”要理解和支持组织的安排,自觉服从大局,用最大力气集合单位能量支持挂职干部发挥作用,支持所在乡镇发展生产、脱贫攻坚。所在乡镇要多给挂职干部压担子,多听他们的意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多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州、县组织部门要把这次选派挂职作为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的有利契机,对挂职干部进行跟踪了解,对工作开展有力、脱贫攻坚成效明显、群众满意度高的干部,该提拔重用的要提拔重用;对消极懈怠、不敢担当的干部,要及时提醒、批评或调整;对违规违纪的,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州有关部门和有关县(市)组织部长及州直选派65名副县级和副县级后备干部参加会议。
(黔南日报)
—2— 州扶贫局领导深入平塘县开展脱贫攻坚
秋季攻势工作调研
9月26日,州扶贫开发局党组书记、局长欧天彪深入平塘县甲茶镇、平舟镇开展脱贫攻坚秋季攻势调研。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蒋小祥,县扶贫局、甲茶镇、平舟镇党委主要负责人陪同调研。
调研中,欧天彪首先到甲茶镇听取了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汇报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秋季攻势”行动实施情况等;随后到2017年出列村摆洗村韦作勇、韦作顺、韦作力等贫困户家中与贫困户促膝交谈,详细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成员、家庭经济来源、政策知晓、查漏补缺知晓、产业帮扶及存在的困难等情况;并到村办公楼认真查看了“一户一档”、查漏补缺等扶贫资料;随后到平舟镇京舟村实地查看1600亩的百香果产业种植基地。
欧天彪对平塘开展脱贫攻坚及秋季攻势行动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要求各镇(乡、街道)扶贫云系统要安排责任心强、业务精的同志负责,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并及时更新贫困户的信息,实现系统的有效动态管理,做到线上线下相吻合,纸质与系统数据相统一,确保数据质量;要用“绣花”功夫抓好抓实脱贫攻坚工作,抢抓秋收即将结束时节谋划并实施好秋季产业,以短养长,做到每户贫困户实施的产业达到“一长两短”,多措并举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要加强信息报送工作,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3— 各地都涌现出许多优秀事迹,扶贫部门要及时发现、及时撰稿、及时上报,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将好的经验和做法以文字的方式展示出来;要加大对帮扶责任人和贫困群众的政策培训力度,让贫困户全面了解扶贫方面相关政策,提高贫困户的自我脱贫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加强改变贫困面貌的决心和信心。
(黔南州扶贫开发局)
【工作举措】
背篼干部带起来
脱贫方式活起来
致富步伐快起来
--长顺县敦操乡脱贫攻坚秋季攻势行动做法
摆边组的柏小成今天来不得,格崩组梁乔冉到会场不得,请今晚来到会场的各位大妈、大伯签一下名字,首先给各位大妈、大伯说声对不起,打搅大家了,但也很感谢您们能支持我们的工作。今晚我们来到这里,向大家交流、宣传一下,当前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脱贫攻坚秋季攻势行动一些惠民政策,及乡党委政府发展产业扶贫的相关政策。”尽管暴雨即将来临,敦操村驻村第一书记张荣胜还一边解说政策一边说。
这是长顺县敦操乡开展脱贫攻坚政策大宣传、群众大动员群众会,与贫困群众在田间地头、农户家中面对面交流、宣传政策、解读政策的一个缩影。
—4—近日,为进一步推进脱贫攻坚取得实效,进一步抓紧抓实脱贫攻坚秋季攻势产业扶贫项目落地生根,助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奔小康。该乡在强力推进脱贫攻坚秋季攻势期间,充分利用扶贫夜校、田坎会、院坝会、堂屋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围绕政策落实抓宣传、围绕产业扶贫抓动员、围绕自我脱贫抓教育,开展以“以政策宣传、群众动员、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群众大宣传活动旨在提高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打赢麻山腹地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
围绕政策落实抓宣传
“根据长顺县关于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实施办法,在普通高校本专科(高职)中职学校一至二年级和普通高中就读,具有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的我省农村户籍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可以享受国家扶贫专项助学金补助,今年我乡考取二本以上并顺利进入大学的有30名,今晚在座的有部分也是学生家长,现在我们来向大家宣传教育扶贫政策,主要目的就是同大家一起推进教育扶贫,因为教育扶贫是根本,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是增强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实现麻山同步小康梦最有力的保障,我们争取做到不让一位贫困学生辍学,确保教育资助全覆盖。”敦操乡敦操村脱贫攻坚包村副组长耐心的为群众解说道。
据该乡主要负责同志介绍,为更好更快的把省、州、县定的脱贫攻坚“七大任务”抓好贯彻落实。该乡结合实际,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各村脱贫攻坚队伍及工作职责的通知》将全乡3
—5— 个村62个村民组合理划分成13个片区,每个村由1名正科级干部联系,由2名副科级干部任脱贫攻坚双组长。每个片区除干部个人包保贫困户外的所有工作,由3名乡村干部全权负责。主要围绕教育、医疗、低保、危改、易地扶贫搬迁等方方面面涉及民生的政策,向群众进行宣传讲解,同时,编制成册,分发至乡村组干部和广大群众,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对各项惠民政策的知晓率和包保工作的满意度。
围绕产业扶贫抓动员
“脱贫致富快,全靠产业带。”初秋的九月,漫步走在麻山腹地的乡间小道,不经意间还时常遇见一群小黑猪在路边嬉戏,如不谨慎,还会有几只小蜜蜂来“光顾”一下你。这是常走在麻山腹地的敦操乡常常遇到的场景。为切实让麻山腹地的贫困群众享受“大扶贫”带来的各项惠民政策,进一步助农脱贫保增收。
近年来,敦操乡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来抓,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发展蜜蜂养殖、本地黄牛养殖和黑色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通过整合财政扶贫、社会帮扶等资金,以“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和“大户+村集体+贫困户”等模式,大力发展黄牛、黑猪、蜜蜂等产业,利益联结贫困户(村集体),助推脱贫攻坚。截至目前,全乡三个村共发展养殖本地黄牛、黑色生猪或种植玄参配套养蜂集体示范基地(点)18个,利益联结贫困户291户1323人。在大抓产业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该乡以大抓脱贫攻坚秋季攻势群众宣传、动员和教育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正在实施的黑生生猪、本地黄牛、绿壳蛋鸡、中华蜜蜂养殖及种植
—6— 中药材等产业扶贫项目,动员广大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参与“谁先脱贫谁光荣”的“大比武”表彰活动。经全体乡村的同努力,截至目前,已动员178户参与正组织实施的产业扶贫项目,参与“惠农脱贫贷”258户,已发放分红资金109户32.7万元。
围绕自我脱贫抓教育
“扶贫先扶智”,为千方百计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切实改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干部干,群众看,干部着急,群众不急”的现象。该乡大抓群众思想教育,围绕群众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和感恩思想,教育群众要学会感恩,发挥自身能动性,结合当前脱贫攻坚秋季攻势要求,积极开展秋冬种,确保土地不留荒,发展特色产业,保增收,助脱贫,确保特困群众冬春季节生活有保障。参与劳动力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技术水平,拓宽就业渠道,同时,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全民全保工作,确保老有所依、生活无忧。并评议通过村规民约,号召群众积极参与、配合公共事业建设,发挥自身能动性打赢脱贫攻坚战。
截至目前,自开展大抓群众宣传、动员和教育活动以来,该乡全13个片区共召开群众会20余场涉及群众650人次。
(长顺县传媒中心)
—7— 【人物事迹】
贫穷不可怕,就怕没有自强脱贫的骨气
——荔波90后“励志哥”陈文宝自强脱贫的故事
在荔波茂兰大山的深处有一位90后的年青养蜂人,他早年遭受各种不幸,以至一度陷入贫困。但是他不是放弃,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通过辛勤的劳动来改变家庭的境况。
为了照顾体弱多病的母亲,他放弃上学,在家谋生创业,通过自己的摸爬滚打,终于探索出了一条低成本、高回报、绿色、低碳、环保的致富路。
因病致贫 坚强不挠面对坎坷路
2010年,18岁的陈文宝正值高中毕业,当身边所有同龄人正满怀憧憬向往着大学美好生活时,他却放弃了读大学的梦想。看着身患重病的父亲、体弱多病的母亲,作为家中唯一一个劳动力,“养家”,这个本不该让一个高中毕业生承担的责任,他不得不扛在肩上,家庭的变故给陈文宝的生活打来重重的一拳。
放弃学业后,陈文宝一直守护在父亲身边,四处寻医,为父亲治病。不到一年时间,家里仅有积蓄便花光了,只能靠着亲戚朋友的救济维持父亲的医疗费用和家里日常开支。病魔无情,父亲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强忍悲伤,陈文宝面对的是4万元的债务和眼前体弱的母亲。“那个时候,文宝看起来恍恍惚惚没有精神,我们看在眼里也不是滋味”,邻居欧大爷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
—8— 景。再大的沉痛悲伤都压在心底,为了母亲,为了撑住这个家,陈文宝咬牙告诉自己不能退缩,唯有坚强才能撑起这个家。
我要脱贫 自强自立探寻脱贫路
荔波县开展精准扶贫入户识别,得知陈文宝家中因病致贫,母子二人挤在破旧老木屋里,主要靠种植水稻维持生活,家庭经济困难,于是陈文宝家被评议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被评为贫困户后,陈文宝想方设法四处谋生,不等、不靠、不要,第一次致富尝试陈文宝选择了山林养鸡,但却碰了一鼻子灰。“当时政府免费给我们发放鸡苗,我觉得可以尝试下,结果第一次养,掌握的技术不够,鸡死了一半”谈到这次失败,陈文宝叹了叹气。
失败不可怕,山林养鸡失败的同时另一扇致富之门为之而开。一次在家里打扫卫生,无意间陈文欧宝发现自家废旧碗柜内不知何时飞来的蜜蜂筑了巢产了蜜。陈文宝灵机一动,把蜜拿去城里卖了,让他没想到的是,不到十斤的蜂蜜卖掉后竟然赚了2000元钱,刚吃了一鼻子灰的陈文宝尝到了甜头,心想干脆发展养蜂卖蜜,这个想法如一窜小火苗点燃了陈文宝的致富信心。
找准路子 坚定目标走上致富路
蜂蜜给他带来的第一桶金,使他产生了养殖蜜蜂的念头。于是,他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在荔波县境内养殖蜜蜂的人比较少,市场需求量也特别的大。且野生养殖的蜂成本低,技术要求也不高,是一种低成本、低投入,高回报的致富门路,认定养蜂这条道后,他说干就干。在缺乏资金、蜂窝源缺少的情况下,他到野
—9— 外去寻找。并通过各种渠道自学了蜜蜂的养殖技术和分箱扩大技术。利用自家的耕地、林地作为养蜂的实验场,仅用一年的时间他就拥有了八箱蜜蜂,并在这年的养蜂中获得了6000多元的利润。尝到甜头后,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并不断地想方设法扩大养殖规模。经过三年多的发展摸索,陈文宝已找到了养殖蜜蜂的方法和经验,且养蜂技术日益成熟;到2016年他的蜜蜂箱数数就达八十多箱,收入近10万元。到目前为止,他养殖的密蜂箱数以达到了150箱的规模,到2017年底有望发展到200箱的规模。
不忘乡邻 携手共进踏上奔康路
陈文宝不仅懂生产,也懂经营。他为了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加大产品的竞争优势,加快形成品牌效应。他对自产的蜂蜜进行精致包装销售,以“比鸠·陈氏蜂蜜”为产品标识进行包装销售,目前已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面对大好的市场前景,陈文宝想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如今走向脱贫致富的他,不忘乡邻,不存私心;手把手地把他学会的养蜂技术传授给有想加入养蜂脱贫的农户。在他的带动下,目前村里已有近10户加入了蜜蜂养殖的行列,预计今年每户收入2000元以上。
后
记
昔日的陈文宝家庭,因父亲患重病使他们陷入了贫穷,在政策的帮扶下,他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最终他走出了贫困的泥沼。
如今,陈文宝家里所有的欠款已经还清,往日破旧的木房也已拆除,陈文宝也正在改造扩建属于自己的小洋楼,自家的日子慢慢好了起来,这离他现脱贫奔小康的梦又更近了一步。
—10— 目前,荔波县茂兰镇党委、政府把养殖蜜蜂作为比鸠村产业重点项目来抓,把养殖蜜蜂列为比鸠村一品来发展,使蜜蜂养殖成为群众脱贫攻坚路上的一条致富路·······
(荔波县全媒体中心)
报:省扶贫办,唐德智书记、吴胜华州长、罗桂荣副书记,瓦标龙秘书长、陈有德副主任、黎燕萍副州长、张仁德副主席; 送: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党委、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 发:各县(市)扶贫局。
黔南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
共印150份
—11—
第二篇:黔南州脱贫攻坚工作
黔南州脱贫攻坚工作
简
报
第26期(总第65期)
黔南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7年9月15日
目
录
【领导剪影】
☆州委书记唐德智同志到长顺、惠水督导调研秋季攻势行动……1 ☆州委书记唐德智到平塘督导调研脱贫攻坚秋季攻势行动……………2 【工作举措】
☆贵定县“六个山”行动全面决战脱贫攻坚………………………4 ☆荔波县茂兰镇“432”工作机制走出脱贫攻坚新路子……………7 ☆罗甸县“3+”探索党建扶贫新路径…………………………………9 【人物事迹】
☆睡在牛棚里的第一书记——长顺县鼓扬镇岩上村第一书记韦健…………11 【简讯一则】
☆ 黔南州开展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示范培训……………14
【领导剪影】
州委书记唐德智同志到长顺、惠水
督导调研秋季攻势行动
9月7日至9月8日,州委书记唐德智到长顺县、惠水县督导调研脱贫攻坚秋季攻势行动开展情况并看望慰问贫困群众。
唐德智同志一行分别到长顺县长寨街道打扣关绿壳蛋鸡养殖基地、白云山镇易地移民安置点、金山村翁糯组蔬菜基地、但家香酥鸭养殖加工基地和长顺县第四中学,惠水县百鸟河数字小镇、好花红镇、涟江街道大龙村小黄姜种植基地、芦山镇中药材扶贫产业园、王佑镇伙塘村生猪养殖基地及百香果种植基地督导调研。唐德智充分肯定了两县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多种形式迅速贯彻落实全省脱贫攻坚秋季攻势行动暨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启动大会精神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唐德智强调,秋季攻势要突出“精准”方略,项目谋划和实施务必精准到村到组到户,以秋季攻势的精准解决过去的不精准。要采取超常规举措、办法,改变过去按部就班、大水漫灌的传统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做到精准落实、跨越式谋划。要在做好示范点和农业园区这些孵化基地同时,尽快做大量、扩大覆盖面,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把今秋种养业结构大面积调整任务落地落实。
—1— 要注重长短结合,既要大力实施短平快增收项目,更要超前谋划实施带动贫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项目。要充分发挥政府及各类平台公司在产业扶贫中的主导作用,积极探索多元化组织架构、经营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要抢抓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机遇,按照应搬尽搬的要求,进一步摸清底数,加大发动群众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要加强基层的组织发动工作,各级党员干部要主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充分调动群众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参与秋季攻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上热下冷,推动形成打好、打赢秋季攻势的强大合力。要加快探索推广贫困户子女集中到县城接受义务教育的教育扶贫新模式,用优质教育永拔穷根,斩断贫困代际传递。
在督查惠水县好花红镇旅游扶贫情况时,唐德智对好花红镇“脏、乱、差”现象,提出了整改要求。督导调研期间,唐德智还看望慰问了惠水县王佑镇伙塘村驻村工作组和长顺县白云山镇金山村贫困户韩山虎、吴家奇。
(黔南日报)
州委书记唐德智到平塘督导调研脱贫攻坚
秋季攻势行动
9月11日,州委书记唐德智到平塘督导调研脱贫攻坚秋季攻势行动开展情况。唐德智一行先后来到塘边镇塘泥村千亩金丝皇
—2— 菊种植基地、克度镇中心卫生院、克度镇先进村等地就秋季攻势开展情况、产业扶贫、医疗扶贫、饮水安全、“组组通”公路建设等进行督导调研。
唐德智指出,各地要项目化、事项化地谋划好秋季攻势,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下功夫,实干苦干加油干,尤其在产业扶贫全覆盖、种养业结构调整上规模要大、动作要快。要建强产业扶贫主体,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大力引导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参与秋季攻势行动。要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及平台公司在产业扶贫上的主导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整合各类资源,组建工作专班,发动好基层,抓好经营,建好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长期受益。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引入现代经营理念,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设立经济实体,创办公司从事产业扶贫和乡村经营,增强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巩固脱贫成果。要突出精准方略,项目谋划和实施要更精准地落实到村到组到户,对贫困群众的政策宣传、帮扶举措及动态管理、服务工作要常态化、制度化,持之以恒、细而又细、实而又实。要充分发挥基层医疗直接服务群众的基础性作用,在体制机制、运行管理等方面多出改革创新之举,打好医疗扶贫硬仗。
州直有关部门和平塘县主要领导参加督导调研。
(黔南日报)
—3— 【工作举措】
贵定县“六个山”行动全面决战脱贫攻坚
贵定县下辖6镇2街道,95个行政村,国土面积1631平方公里,总人口30.4万,其中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51%。深度贫困村(22个)占全县的23.16%。
为深入贯彻落实贵州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精神,贵定县突出脱贫攻坚“设施建设与产业开发同力”、“物质与精神同进”、“思想扶贫与文明建设同步”、“贫困户扶持与非贫困户促进同抓”、“区域协调发展与生态文明推进同强”为目标,以“六个山”(即,山区公路组组通、山寨公路户户连、山间清泉家家到、山上产业村村有、山乡卫生寨寨美、山中危房栋栋除)为抓手,念好“山字经”、打好“组合拳”决战脱贫攻坚,切实解决和改善广大群众的住、行、用等生产生活条件,着力提高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明确目标,压实任务。按照所有项目今年10月底前全面启动,2018年10月底前全面完工的总体要求,明确“六个山”行动的目标任务。一是围绕“山区公路组组通”,全面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紧盯项目质量、进度和安全,实施193个村寨519.85公里的通组路建设,其中,30户以上390.72公里,30户以下129.13公里,涉及22个深度贫困村189.41公里(30户以上138.01公里,30户以下51.4公里),确保将每个项目都建成“示范工程”。二是围绕“山寨公路户户连”,全面解决群众“走路不湿鞋”的问题。紧
—4— 盯项目质量、管养和发动,突出群众主体地位,投入4000余万元,实施95个村381.67公里的连户路建设,其中,深度贫困村22个127.05公里,一般贫困村29个162.88公里,其他村44个91.44公里。三是围绕“山间清泉家家到”,全面解决群众喝上安全放心水的问题。紧盯自来水普及率、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及安全饮水率等达100%的核心指标,实施173个村寨的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解决10436户4521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其中,30户以上129个9634户41609人,30户以下44个802户3601人,惠及22个深度贫困村和 29个一般贫困村2386户7342人。四是围绕“山上产业村村有”,全面解决群众增收致富的问题。紧盯产销市场,按照南茶蔬、中花果、北烟梨(刺梨)+养殖的产业发展布局,以贵定至昌明同城化干道和309省道为主轴,因村施策,全面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积极培育一批专业示范村,实现2017 年20 个村有产业项目,2018 年全县95 个村村村有产业项目的目标。五是围绕“山乡卫生寨寨美”,全面改善群众人居环境问题。紧盯全面发动、全民参与,覆盖到户、触及到人,年内创建党建引领、产业扶贫、卫生清洁等11类示范村寨60个以上;全面铺开农村垃圾综合整治大行动,确保群众满意;按照“山山寨寨有警句、村村组组树村规、家家户户明家训、老老少少颂党恩、人人时时争先进、事事物物是景观”的要求,强化党建促脱贫,深化思想扶贫工作,确保今年9月每个镇(街)至少创建1个示范点,10月进行观摩比武,年底全面铺开,半年内见成效。六是围绕“山中危房栋栋除”,全面解决群众安全住房的问题。紧盯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聚焦重点、统筹规划,加快推进全县5852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确保2017年完成3357户,2018年完成2495户。
—5—
二、强化保障,序时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坚持深入到每个村、各个组、每个项目点,及时研究解决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细化目标任务。县分管领导和牵头部门分别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按照“管项目要管前期手续、管项目进度、管督促推进、管组织验收、管安全质量”的工作要求,倒排工期,分阶段序时推进。各镇(街)、村(居)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制约发展的短板和问题,全力抓好项目的组织实施。三是抓好资金筹措。加大跑上力度,力争“六个山”项目纳入全省农村公路“组组通”、水利三年大会战、“一事一议”项目和脱贫攻坚小康寨、小康水等六大行动计划总盘子;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扶贫专项资金和上级部门专项资金;加大融资力度,多方筹措资金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三、督查问效,严格奖惩。将“六个山”行动列入综合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单位和干部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严格实行月分析调度、月督查通报、激励惩戒等机制制度,对工作实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嘉奖或重用,对工作不力或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单位和个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严肃问责。
由于采取“六个山”行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截止9月14日,全县共建成通组路778.22公里,覆盖1272个自然村寨,占全县自然村寨总数的86.83%;已建成21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全面启动实施173个自然村寨的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全县有茶园22.61万亩、刺梨 13万亩、中药材1.5万亩、食用菌580万棒;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4座,农村生态污水处理系统56套,今年以来处理53250吨,垃圾
—6— 无害化处理率达91.99%,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1.25%,乡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完成今危房改造1706户。
(贵定县扶贫开发局)
荔波县茂兰镇“432”工作机制走出
脱贫攻坚新路子
荔波县茂兰镇以基层党支部为基点,用“四建三培二帮”的方式,建强支部,扩大产业发展,拓宽帮扶路径,走出脱贫攻坚新路子。
“四建”强堡垒
(一)建强支部班子。配好支部班子,选拔好人、能人、热心人、正派人、威望高的人进入村支两委,通过常态化轮训,提高村支两委工作能力。目前已举办村支两委专题培训班4期,培训200余人次。
(二)建好党员队伍。依托农村党员远教平台、农家书屋等现有资源加大党员教育培训力度。以“三亮一创”活动为平台,设置“村容维护岗”、“纠纷调解岗”和“困难帮扶岗”等3类先锋岗,实现有岗有责、有位有为。10个基层党支部30余名农村党员参与岗位认领,帮扶群众2000余人次,调解纠纷300余起。
(三)建强组织阵地。从镇级财政中列支出200余万元、筹集帮扶资金100余万元用于村级办公场所建设,完成10个村级活动室及文化活动场升级改造。
—7—
(四)建立长效机制。采取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立化村党支部大石板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以“订单”方式带动了40名贫困户种植三叶青,实现每户每年增加收入2000元;瑶庆绿色工业创新示范园,采取党支部与龙头企业贵州绿宝石有限公司多种合作收益模式,实现贫困户“抱团脱贫”,目前,全镇5个村91户贫困户,共实现91万元以上收入。
“三培”扩载体
(一)培育规模市场主体。利用村集体所有的资源性资产,发展种桑养蚕、瑶麓小花生种植、黑猪养殖等种养殖,做大“产业+贫困户”;依靠瑶庆绿色工业园为载体,发展桑葚、米酒、小花生等食品加工产业,做实“龙头企业+贫困户”;加强农产品电商平台和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做优“电商+贫困户”。
(二)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围绕药材、林果、养殖等特色产业,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选准一项符合村情实际的特色产业。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引进规模合作社和能人大户,建设高质量有规模的园区,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从政策、资金、技术、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对小经济实体进行扶持,建成产业大户,辐射带动脱贫;抓好种养大户,农场主、科技示范户、农村致富带头人等群体的培育,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目前已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培训班10个,受训人次达1000余人,培养出韦根站、刘盛德、欧崇坤等一大批农村种养殖大户及农村致富带头人。
—8—
“二帮”显实效
(一)帮助增强脱贫信心。运用“道德讲堂”平台,用身边典型事迹引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从扶心扶志入手,解决贫困户“等靠要”的问题,利用夜间入户走访,为贫困群众代办事项、解决实际困难,讲解扶贫政策,增强其脱贫信心。
(二)帮助拓宽增收渠道。引导贫困户融入市场,参与生产发展,鼓励群众把耕地、林地进行承包权流转,因地制宜地发展种养殖,指导群众把扶贫贷款作为股金用于投入产业发展,帮助群众通过流转收益、股金分红、协调劳务输出实现增收脱贫。
(荔波县党建办)
罗甸县“3+”探索党建扶贫新路径
一是“党组织+人才”破瓶颈。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不断创新完善人才体制和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扩大优秀村干部、优秀青年农民招录乡镇公务员比例,全县9个乡镇108名党委委员中具有两年以上乡镇工作经验干部占92.6%。同时,配齐配强村支“两委”,从机关选派16人到贫困村担任支部书记或主任,精准选派“第一书记”16人、同步小康驻村队员532人,招聘特岗扶贫队员102人,壮大脱贫力量,力促各类人才成为基层经济发展的“联络员”、群众致富的“信
—9— 息员”,把“党组织+人才”打造成精准脱贫生力军。
二是“党组织+产业”增动力。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强产业促发展方面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探索“党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挖掘特色资源,选实目标产业,科学规划县城—边阳—罗沙产业党建示范带、沫阳—董架民族文化旅游党建示范带、罗悃—逢亭—木引党员带富示范带及茂井—凤亭—红水河生态移民党建示范带,着力消除软弱涣散班子和经济“空壳村”,鼓实群众“钱袋子”,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有力支撑。截至目前,麻怀村有机蔬菜基地、红河村渔业养殖等村级产业32个,带动1000余名贫困户脱贫致富。
三是“党组织+电商”拓渠道。以党组织为主导,探索发展“党组织+农村电商”模式,整合供销社(电商办)、贵阳银行、贵农网等资源,加快完善物流、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通过湖城电子商务公司统一包装有机蔬果、茶叶、土鸡、砂仁等特色农产品,拓宽群众销售渠道。截至目前,共建设农村4G网络站点17个,完善农村路网315公里,建成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80个,发展基层物流站点20个,农村电商服务站累计产生网络销售额305万余元。
(罗甸县政府办)
—10— 【人物事迹】
睡在牛棚里的第一书记
——长顺县鼓扬镇岩上村第一书记韦健
2015年3月,韦健被选派到鼓扬镇岩上村任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组长、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从一名县教育局机关党支部书记到驻村第一书记,他所面对的不仅仅是角色的转换,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2年多的驻村实践证明,他确实没有辜负组织信任,在脱贫攻坚一线撸起袖子抓党建、办产业,受到了村民和上级领导的好评。2016被长顺县委评为优秀第一书记;2017长顺县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脱贫攻坚路上 “实干家”
韦健所在的岩上村共27个村民组,817户3018人,全村一半是喀斯特地貌,交通闭塞,部分村组饮水困难,生活生产条件恶劣,是鼓扬镇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到村后,他和村“两委”一班人梳理了脱贫攻坚的战略思路,规避产业发展规模小、资金匮乏、没有技术等风险短板,动员一些敢闯敢干有技术的村民领头发展产业,协调下贫困户以国家扶贫资金入股年底分红,加上在合作社和外出打工,很多村民实现了脱贫的梦。
两年来,韦健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完成岩上村产业园110万元配套项目建设,其中修建水池4个,铺设暗管4000多米,新拉电缆400余米;完成关口至冗达2.2公里水泥硬化路建设;完成
—11— 烂田至细密寨至岩上寨105.68万元产业路网建设;完成了5个组共计9.6公里通组硬化路建设;完成红岩田坝蔬菜大棚标准化土地调型工作;两年来,已为贫困户发放黑毛猪500余头,饲料20余吨。协调福建商会、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县教育局、爱心人士罗小辉先生等社会力量,累计协调帮扶资金20余万元;建立健全劳务供求信息和服务体系,劳务输出920人,在产业园区提供常年就业岗位120余个。他所做的一切,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们看到了新时期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苦干实干工作的样子。
脱贫攻坚路上 “好当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不仅仅是打一口井,修一条路,而是要创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通过走访,他采集了近800名群众的信息,完成152户贫困户581人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工作,摸清情况后,大家决定在该村饲养肉牛。按照“合作社+村委+贫困户”的模式,群众每年获取分红赢利。其中由35户贫困户、2户非贫困户通过申请“特惠贷”或个人出资的方式,在获得每户2万元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持后,积极筹集资金200万元,成立“长顺县满堂红肉牛养殖基地”,创立“长顺县满堂红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基地养殖肉牛已达200头,按照“藤缠树”产业扶贫模式,依托岩上村重点打造的“5221”集体分红模式,所参与抱团发展的贫困户除可直接受益外,按每头肉牛2000元/年纯利润计算,每年可创收40万元,村集体积累在4万元以上,贫困群众分红可达8万元以上。
在党员能人的带领下,岩上村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12— 农特产品网络平台公司1个。截至2017年4月,已实现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52户581人项目扶持全覆盖,协调项目资金累计1300余万元。目前,养殖绿壳蛋鸡存栏量7万羽,年产蛋350万枚;种植小米核桃、金钱橘、板栗、杨梅等种植共计1800余亩,出产水果4.8万斤,实实在在拓宽了群众增收脱贫的道路。
“第一书记”是“贴心人”
在扶贫中,他常说,带群众脱贫致富,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奉献爱心,让群众看得见,受到感化。为了把肉牛养殖搞好,他甚至从居住条件较好的村委会搬到了牛棚里居住,就是想时刻看护这些牛宝贝们。他因此被村民们称为“睡在牛棚里的第一书记”。作为第一书记,韦健为群众养殖肉牛、黑毛猪等产业四处奔波。这不,肉牛买进卖出,他都要亲自带领养殖户,经常穿梭在花溪、修文扎佐牛马交易市场,自己俨然成了专门从事贩牛生意的“牛贩子”。工作的繁忙,没了时间陪伴家人,刚读一年级的儿子常常在电话里抱怨他不回家。两年来,由于工作繁忙吃饭饥一顿饱一顿,给自己落下个胃病,体重从160多斤掉到现在的131斤。看着他奔波劳累的样子,贫困户们都心疼地说:“他是为咱村上的事累的,他是贫困户的贴心人!”
(长顺县委宣传部)
—13— 【简讯一则】☆黔南州开展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示范培训。9月7日至8日,黔南州开展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示范培训,培训设主会场与分会场形式,主会场参训人员为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同志和业务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各县(市)政府分管扶贫工作副县(市)长,深度贫困村所在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分会场参训人员为各县(市)党委分管扶贫工作的班子成员,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和业务负责人及业务骨干;深度扶贫县党政领导班子和县直部门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深度贫困村所在乡(镇、街道)党政班子其他成员,共计1200余名干部参加此次培训。本次培训班主要是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安排部署,按照《贵州省深度脱贫地区脱贫攻坚行动方案》、《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集中轮训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强化脱贫攻坚干部对全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大会精神的学习。
(黔南州扶贫开发局)
报:省扶贫办,唐德智书记、吴胜华州长、罗桂荣副书记,瓦标龙秘书长、陈有德副主任、黎燕萍副州长、张仁德副主席; 送: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党委、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 发:各县(市)扶贫局。
黔南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
共印150份
—14—
第三篇: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濉溪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濉溪县2014年贫困户13741户,贫困人口36603人,涉及10个镇,建档立卡贫困村22个。今年8月底动态调整结束后,建档立卡贫困户13163户,36715人。2016年实现14773人脱贫,完成任务101.2%,4个贫困村出列,在省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中取得较好位次。2017年,计划完成7810人脱贫,15个贫困村出列。今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重点开展了“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扶贫对象动态调整、脱贫攻坚大排查三项重点工作,有关情况综合汇报如下:
一、关于“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工作推进情况
按照省市“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要求,我县聚焦目标任务,进行“全面查摆、全面诊断、全面整改”,切实提高扶贫开发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制定落实“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实施方案,出台《关于产业扶贫等6个方面存在问题整改落实方案》等14个配套文件。积极开展“精准识别再核查、基层基础再夯实、帮扶措施再推进、政策宣传再深入、监督执纪再强化”专项整改行动,强力推进产业扶贫、健康脱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基础设施扶贫、危房改造、金融扶贫、社保兜底脱贫、社会扶贫九大工程建设,法,建立健全部门横向协调配合、县镇村纵向联动、分工科学合理的大排查责任体系,充分发挥村民小组和村民评议的作用,让群众参与到大排查活动中,与帮扶干部们面对面排查,一对一整改。大排查活动实现了“群众心里亮堂,干部卸掉包袱”。
(一)压实责任“精安排”,确保大排查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周密部署,精准履责。县委、县政府将大排查工作作为脱贫攻坚成效的一次自我检校、自我加压、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重要契机,谋在实处、干在实处。9月28日,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贯彻省排查方案。会议就谁来排查、怎么排查进行了安排部署,全面落实“谁帮扶,谁排查,谁整改;谁签字,谁负责,谁出问题处理谁”的排查工作机制。多次召开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脱贫攻坚大排查推进会等会议,全面部署大排查工作,夯实县镇村三级干部责任,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排查责任体系,形成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全县共有5701名帮扶干部参与大排查工作,充分调动了各级力量。
二是制定方案,精准排查。结合濉溪扶贫工作实际,及时研究制定了《濉溪县脱贫攻坚工作大排查方案》,统一制定了村、户表格。要求各部门统一思想,严格按照“七个不落、一个不少”要求,全面排查各镇、各单位在精准识别、精准退出、政策落实、资金使用、精准帮扶、工作推进与脱贫成效等方面的短板和薄弱
集中宣讲。在田间地头,利用早、中、晚饭和农闲之时,把政策交给群众,让党的好政策直接与群众面对面。通过宣讲,不仅让贫困户知晓健康脱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等政策,也为现场群众答疑解惑,帮助贫困户核实相关信息,监督扶贫领域里优亲厚友、弄虚作假、失职渎职和违规违纪等问题。集中评议。组织205个有扶贫任务的村,以自然庄为单位,利用晚上农忙空闲时间,通过召开村民小组评议会,动员群众参与到大排查工作中,向群众详细宣传扶贫政策、扶贫标准、识别程序等。通过召开评议会,既发现了问题,也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和政策知晓率。
二是加强督查,以督促改。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督查领导小组,制定《全县脱贫攻坚大排查工作督查方案》,明确督查目标、任务和责任。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结合前期县纪委机动式集中巡察发现问题,进村入户进行督查,压实镇村责任。县督查室、县纪委、县扶贫办组成督察组,对镇村排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巡回督查,及时通报督查问题和整改情况,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大排查工作。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分析各镇各单位大排查情况,形成大排查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大排查情况、存在问题及整改落实、相关意见建议等情况。成立由县领导带队的12个大排查复查组,重点检查各镇是否建立排查台账及排查问题整改情况;随机抽查贫困村、贫困户进行复核,复核结果及时反馈。
包村、县镇村三级干部包保贫困户“双包”制度,编制《濉溪县脱贫攻坚应知应会帮扶知识手册》,合计发放10000余册,促进帮扶干部全面系统地掌握精准扶贫知识,推动驻村帮扶工作扎实开展。二是靶向发力精准到位。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党的建设和党员干部工作能力的“试金石”,通过抓基层、建队伍、真包保、严考核,凝聚攻坚合力。通过辞退、查处、招聘、培训等方式促进扶贫工作人员职业化、专业化、年轻化,2017年向22个贫困村增派了以县处级干部任队长的驻村工作队,要求队员工作在村,吃住在村,全面梳理贫困原因,帮助贫困村找准自身优势条件,制定脱贫路线图,全力协调帮助项目谋划、资金争取、项目落实,有效提高贫困户的脱贫致富能力。同时加强对工作队的培训、管理、监督和服务;为全县183个非贫困村每村聘用一名扶贫专干,劳务报酬按村两委副职标准补助,并作为村后备干部优先使用,彻底解决扶贫基层人员人手不足的问题,强化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的政治功能和战斗堡垒作用。三是资金保障精准到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脱贫攻坚中主体和主导作用,统筹整合各类政策资金,制定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并开展重点领域环节的集中整治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县制定的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制定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开展财政扶贫资金检查,规范资金用途及运作程序,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资金利用率明显提高。目前,我县实际支出扶贫资金13682万元。其
现扶贫方式由“输血扶贫”到“造血扶贫”的转变。县农林委紧紧依托我县农业资源优势,着力品牌粮食、健康畜禽、平原经济发展特色种养业,根据省农委特色种养业发展意见、任务和要求,编制《濉溪县2017年特色种养业到户帮扶手册》,进一步明确品牌粮食、健康畜禽等特色种养业扶贫主要内容、补助标准和申报流程,支持全县有条件的贫困户自主发展特色种养业项目。县委县政府投入600万元在有扶贫开发任务的镇建立10个特色种养业扶贫园区,构建园区企业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吸纳贫困户创业、就业、入股,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投入440万元用于全县22个贫困村发展特色种养业“一村一品”项目,投入462万元购买农机在22个贫困村组建合作经济组织,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和解决贫困户生产困难;为防范金融风险,设立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同时为每户贫困户购买小额信贷保险,每户每年标准40元。目前,全县发展特色种养业贫困村达标15个,特色种养业贫困户达标2088户,一村一品专业村达标2个,均已完成年初省农委下达的目标任务;2017年我县共投资406.2万元,为200户“三无”贫困户建设了光伏电站,现已全部并网发电。先后举办80余期电商知识普及培训班,带动贫困户开设网店、微商100余人;截至目前,全县产业扶贫项目65个,产业扶贫到村资金3095万元,到户资金4557.2万元,到户项目覆盖率达97.8%。二是抓好教育扶贫。把教育扶贫作为拔除穷根的重中之重,以实施民生工程项目为重点,切实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就学。2017年我县各级
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七是抓好就业扶贫。根据就业扶贫实际,结合农村“三大革命”开发就业扶贫公共服务岗位,截至目前,就业扶贫公共服务岗位在岗1715人,发放补贴1020.38万元。积极开展技能脱贫培训工作,目前技能脱贫培训人数共计473人,超额完成技能脱贫民生工程200人任务额度,发放补贴84.42万元。全县共建设创业扶贫星火园11个,吸纳贫困劳动者就业59人。八是抓好基础设施扶贫。2017年贫困村道路项目总投入3929.42万元扶贫资金,已全面完成。2017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以扶贫工作为主线,整合涉农资金用于农村饮水安全提升,计划新增受益人口2.8671万人;改善受益人口9020人,其中贫困人口2433人,工程投资2352.66万元,年底贫困村将全部实现通水;2017小农水改造提升专项资金项目涉及5个贫困村,工程概算投资404.54万元,目前工程正在紧张施工,计划12月底完工。九是抓好社会扶贫。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各级各部门为全县脱贫攻坚发力的同时,濉溪县坚持社会参与,扎实开展“扶贫日”系列活动,广泛开展扶贫志愿者行动、“巾帼脱贫行动”,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扶贫的积极性,释放着扶贫开发“叠加效应”,营造了更加浓厚的社会氛围。目前我县22个贫困村均有“民企帮村”;爱心圆梦大学活动帮助100余名贫困学生,每人不低于3000元;100例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全部打卡发放。开展青春扶贫进万家行动,针对贫困青少年“一对一”走访慰问。开展“汇爱助成长 点亮微心愿”青春扶贫行动,面向全县困境青
1跟脚对贫困户引导和帮扶,克服“等靠要”思想,通过精神脱贫激发内生动力,把贫困群众的精气神提振起来。三是不断强化考核督导。加大脱贫攻坚工作的督查调度力度,确保重点项目早日建成、早见成效。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坚持动真动硬,对工作落实不力、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数字脱贫的,严肃问责,不断提高脱贫攻坚工作质量,努力实现在全省考核中“争先进位”的工作目标。
2017年12月30日
第四篇: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1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联系的贫困村镇村 2017 年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进行汇报,不妥之处,敬请领导、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村下辖 7 个村民小组,共 292 户 869 人(其中,中共党员 25 名;少数民族2 名;残疾人 4 名),建档贫困户 49 户 157 人,已成功脱贫 42 户 141 人,现有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7 户、16 人。该村耕地面积 982.68 亩,林地 825.6 亩,产业以种植桃子、李子、柚子等经济水果为主,种植面积约 1300 亩。全村道路约 11.5 公里,其中硬化水泥路 11.5 公里。拦河堰 1 处,塘堰 6 口,渠道 3500余米。全村 600 人参加居民医疗保险,350 人参加居民养老保险。计划 2017 年底实现贫困户“1 超 6 有”、贫困村“1 低 5 有的”脱贫目标,成功脱贫“摘帽”。
二、突出推进整村脱贫 首先,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开发。产业开发是贫困村群众的迫切需要,根据区位特点和市场需求,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着力推进村特色产业发展。一是水果种植。针对全村水果以皮球桃为主,品种严重老化,种植技术缺乏、经济效益差的问题。3 月,由市水果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牵头,对接区农业局引进优良李子、樱桃、桃树品种 200 亩,邀请专家做好技术指导。二是蔬菜种植。结合近郊优势,采取林下套种魔芋模式,4 月底前完成魔芋种植约 200 亩。引进业主投资 300 万元,新建大棚种植基地 60 亩、特色水产养殖 40亩。三是经济林木种植。桂花湾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项目投资 500 万元,正在规划种植金槐树特色林木 100 亩及其他经济苗木 100 亩,既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又通过整治提高土地耕作效率。
其次,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产业开发,对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各类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一是加强产业道路建设。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积极向区交运局等部门争取资金,已落实资金 144 万元,11 月底前修建 4 公里坡地产业道路,为果农运输提供便利条件。二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7 月底前,争取 2017 年小农水项目,完成清淤并衬砌硬化整治 5 社约 5 亩的老堰塘和整治 2
社、3 社、4 社、5 社、11 社、12 社灌溉渠道 3 公里,增加灌溉面积 200 亩。规划在 2 社、3 社、4 社、5 社、11 社、12 社新建 6 口蓄水池,在 3 社、4 社、12社新建 3 处集中供水工程,解决 600 人(含易地搬迁安置点 30 人)安全饮水问题。三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为适应村以桃花节为主的乡村旅游发展,对接区旅游局落实旅游公厕项目补助指标,新建固定公厕 3 个,配套建设沼气池 3 个,改善旅游环境。
第三,着力抓好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按照“政府引导、农户自愿、统一规划、综合配套”的原则,逐步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公共服务社会化和农村建设规范化的目标。一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积极争取 2017 年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 377 万元改造旧房风貌 40 户,新建急避难场所 3 处、垃圾库 4个、凉亭 5 个;安装太阳能路灯 15 个。二是实施房屋改造。实施 D 级危房改造30 户(贫困户 6 户、非贫困户 24 户)、C 级危房加固 30 户(贫困户 9 户、非贫困户 21 户)。
第四,加大扶贫到户工作力度。正确处理扶贫“点”与“面”的关系,本着“真扶贫、扶真贫”的工作宗旨,科学制定脱贫计划,针对性地开好“药方子”,切实做到“一户一策、一人一法”。一是因户施策增加收入。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五个一批”要求,产业就业发展 10 人:通过林下魔芋种植、林下畜禽种植产业,采取方式“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 3000 元。通过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提供 3 个就业岗位,带动贫困户年均增收 10000 元;社会保障兜底 4 人:对缺劳力的 3 人贫困户采取低保兜底,解决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帮扶 16 人;教育帮扶 2 人: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和困难补助 2 人。二是继续推进六联机制。完善评比奖励机制,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构建人人互动、心心相连的基层治理格局。三是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在这次村“两委”换届中,选派挂片领导任党支部书记,增设副书记 1 名,选优配强村级干部队伍。抓好青年人才党员和后备干部培养,今年计划发展党员 1 名,储备“五有”后备干部 2名。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希望通过以上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综合措施,使村贫困户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住房安全保障、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村贫困发生率低于 3%,有集体经济收入、有硬化路、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通信网络,保质保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2 根据 8 月 21 日区脱贫攻坚第 9 次领导会议精神,现在将乡村在 2017 年脱贫攻坚终前阶段工作、存在问题、下一步打算三个方面做如下汇报:
一、前阶段所做工作 (一)全面展开: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在 6 月份回头看工作中,对全村77 户 180 人贫困户进行再次精准比对,识别出 2 户,5 人不符合政策的贫困户,现在已经按照政策取消贫困户资格,对于家庭贫困,符合贫困户要求的 3 户,3人增加进入贫困户序列。
(二)基础建设有序进行。1、市级专项财政资金 10 万元,用于整治塘堰 1口、新建 2 个蓄水池,5 月份开工,7 月份已经完成验收。2、新建社道路 2.3公里,5 月份开工,路基已经完工,预计 9 月底全面完成。3、区农办打捆资金62.33 万元,用于新建公路 1 公里、改建厕所、新建水塔,7 月份招标,8 月份开工,预计 9 月底完工。4、区扶贫专项到村资金 18 万元,用于新进塘堰 1 口、整治塘堰 2 口,现在正在招标,预计 9 月底完工。5、市区两级扶贫资金 31.23万,用于新建塘堰 2 口、整治 1 口,建好后作为村集体鱼塘,扩张集体经济收益渠道,现在正在招标,预计 9 月底完工。
(三)易地搬迁工作稳步推进。其中集中安置 17 户,47 人,安置房主体和基础设施已经完工,9 月份可入住;分散安置 1 户,已经建成,达到入住条件;投亲靠友 2 户,已经入住。
(四)产业发展形势大好。在扶贫政策的大力帮扶下,村民干劲十足,17年村上新兴经营主体呈现爆发式发展,村上先后成立了合作社 1 个、家庭农场 4个,对于周围其他村也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全村现在有企业 1 个,合作社 3个,家庭农场 5 个,流转土地 1900 亩,占全村土地的 66.3%。目前村上产业发展呈现处多样化,有菌类种植、水稻种植、特色水果种植,还有油桐种植、牛羊养殖、水产养殖。
(五)四好村、四好户建设深入人心。一是通过广播、村干部入户宣传“四个好”,即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形成好习惯、养成好风气;二是通过“四
好户”、六联示范户评选工作,给予先进户一定的物资奖励,提高村民参与度;三是通过危房改造 16 户、新建房屋 5 户,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四是充分发挥农村公益性岗位的优势,让 10 名贫困户按时打扫社道路,保障道路清洁;五是积极开展农民夜校,请畜牧局、农业局的专家为村民培训种养技术,驻村干部、农技员、第一书记为村民讲解法律法规、扶贫政策、医疗卫生知识等。
(六)村集体经济稳步提升。在 15 年以前,村集体经济为零,16 年达到了24400 元,在 17 年达到 44400 元。17 年的集体收入包括 1.26 万元的分红资金、1 万元的水库租金、1800 元的村办公室租金、2 万元的土地流转服务费用。
(七)多方帮扶消除贫困。一是通过教育扶贫政策,为贫困户中的 26 名学生一共减免各类学杂费 21300 元,减轻了贫困学生的家庭负担;二是通过医疗扶贫为 12 名生病住院的贫困户减免了医疗费用支出 25870 元;三是企业帮扶,鹏达广告出资 1.4 万元,先后 2 次到村慰问贫困户、贫困户学生;四是帮扶单位市体育局、区农业局、区医保局先后组织慰问 45 户贫困户、医保局出资 2 万元、农业局出资 1 万元帮扶贫困户建房、农业局出资 4 万元、医保局出资 10 万元帮助 39 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医保局出资 4400 元为 19 户结对贫困户购买复合肥。
二、存在问题 (一)易地搬迁点:1、集中供水站,无法供水。2、生活燃料问题未解决。3、细节方面有待优化,例如护栏、竹篱笆、杂草问题。
(二)老西路建设缓慢,影响出行。
(三)动力电缺乏,影响村产业发展。向经信局多次申请安装 2 台变压器,无果。
(四)坡行护栏问题。因村地理位置特殊,坡高路陡,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安装坡行护栏 2000 米。
三、下一步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四好村”建设,争取评为省级四好村。
(二)根据上级要求完善软件资料。
(三)在 9 月底前,在建基础设施全面完工。
(四)推进产业发展,特别是滞后产业油桐的发展。
(五)9 月底前完成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的入住工作。
(六)积极拓展村集体收入渠道。
(七)密切联系群众,加紧落实贫困户产业增收。
第五篇: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特别是全省、全市脱贫攻坚整改工作视频会后,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多次召开高规格脱贫攻坚会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统一思想聚共识,集中力量促脱贫,铁心硬手抓整改,政治站位明显提升、问题整改持续深入、攻坚氛围日益浓厚、干部作风明显转变,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
谱好精准识别曲,解决“扶持谁”的问题
自4月20号整改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再识别工作,充分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以“群众评议”为基础,一个村一个村地识别和评议,将贫困人口识别的评判权、决定权交给群众,确保应进尽进,着力扣好精准扶贫“第一粒纽扣”。
一是按照“不落下一人”的要求,确保应纳尽纳。我市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扶贫对象识别标准、方法和程序,认真排查和补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工作中更多地发挥引导和监督作用,尤其是对存疑的贫困户,让群众自己评、自己定,使得评选出来的贫困户既符合政策要求更能得到群众公认,确保“不落下一人”。比如xx区严格按照“一访、两会、三榜、四审”的程序精准把关,“一访”即干部走访所有贫困户;“两会”即村民小组会议、村民代表大会;“三榜”即村级公示榜、乡级公示榜、区级公告榜;“四审”即村委会初审、乡镇复审、大数据核审、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终审,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通过干部访、群众评、数据核,确保实现三个“百分百”全覆盖,即走访所有贫困户百分之百;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对识别的贫困户召开民主评议会,在家村民参会率百分之百;大数据核查“七清四严”百分之百,真正实现“贫困不贫困,群众说了算”,切实提高群众的知晓度和满意度。
二是加强扶贫与民政两项制度衔接。采取“两头清”的办法,把符合建档立卡条件的低保户,全部纳入,没有进入的,逐户分析,除不得不保留的一些政策保以外,取消不规范的低保资格,确保“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如xx县、xx县通过比对衔接,两类人口重合率达80%以上。
二.
谱好精准帮扶曲,解决“如何扶”的问题
为解决“如何扶”的问题,我市通过打好“围绕三保障,推进行业扶贫;围绕贫困人口增收,推进产业全覆盖;围绕谁来扶,推进结对帮扶”三套组合拳,精准发力,做到了“因村、因户、因人施策”。
(一)围绕三保障,推进行业扶贫
行业扶贫是落实三保障最重要的抓手。自4月20号整改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推动,针对前期行业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情况,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委会、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多次进行专门研究部署推进行业扶贫工作,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每半个月对行业扶贫部门,特别是围绕落实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政策的行业部门进行全程督查,对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部门,进行通报批评,督促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一是大力推进教育扶贫。围绕实现“16周岁以下的适学人员在义务教育阶段不能辍学以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从幼儿园到大学,有关学杂费减免、补助等政策要落实到位”目标,开展了“助学、劝学、送学”行动,不仅保障贫困学生“有学上”而且“上好学”,圆贫困学生读书梦。开展助学行动。以“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总体目标,以“实现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为基本要求,以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为重点,狠抓落实,加强监督,推进助学行动。如xx县开辟学生资助绿色通道,在全省率先提出“一签式”资助,变“家长跑”为“学校跑”,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享受资助全覆盖,做到应助尽助,从去年以来,xx县共发放各类教育资助金2304万余元,精准资助各类贫困学生41029人。开展劝学行动。我市各地针对贫困户家庭未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学生,派出由乡村干部和教师组成的劝学小分队,动员他们返校学习,并对这些返校的适龄少年,在保留学籍卡的前提下,采取跟班随读或强化培训的办法,做到因生施教。特别是对初中阶段强化学习的学生,专门编制社交礼仪,计算机基础知识,实用电子技术等适合他们的简易教材,让参加强化班的孩子们学到真正实用的知识。开展送学行动。针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贫困家庭子女,组织老师送教上门,让他们在家里就能享受公平的教育。如xx乡贫困户xx患有智障。虽然他一直想读书,但是由于家庭困难,10多岁了一天学也没有上过。村扶贫工作队在对贫困户的走访中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会同教育部门商量对策,采取“因人施教、送教上门”的方案,从今年5月份开始,每周都会安排老师送教到他家中,让他学会更多的知识。
二是大力推进健康扶贫。围绕全面建成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四道保障线”目标,我市启动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医疗费用结算、家庭签约医生等惠民政策,采取一站、一床、一室“三个一”措施,打好组合拳,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一站,即“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实施贫困患者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定点医疗机构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和医疗救助“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贫困患者只需负担总医疗费用的10%以内。xx区从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和方便群众就医报账着手,专门开发健康扶贫系统,各个报账部门数据在系统中能够实现互联互通,患者出院时自动生成各道保障线承担费用的详细结算清单,并联审批,即时结算。贫困群众少了“多个部门跑”的奔波,各相关部门也少了多头开证明的繁琐。目前,这个“一站式”报销服务窗口已经开到了xx区内包括民营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在内的各家医疗机构。一床,即设立一张扶贫床位。在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设立扶贫床位,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免相关费用(“三免四减半”),优化医疗服务。二级、三级医疗机构按总床位的5%左右设置扶贫病床,各乡镇卫生院设置扶贫病床不少于2张,对扶贫病房增挂“扶贫病房”醒目标牌。贫困户患者凭相关证件就可入住。一室,即在每个贫困村建设一所卫生计生室。实现每个贫困村建设一所公有产权标准化村卫生计生服务室,改善村级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条件,7月份,我市召开了卫计、医保、扶贫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全市解决脱贫攻坚健康扶贫等疑难问题协商会,会上,为解决贫困户慢性病确定的在xx县和xx县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普通特殊慢性病患者事核认及医药费报销试点工作,待时机成熟后将在全市进行推广。
三是大力推进安居扶贫。围绕实现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住房安全目标,我们大力推进危旧房改造工程,对全市xx万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全面普查,采取逐步改造落实任务的措施,逐户销号,确保群众住房安全。对C、D级住房,优先安排危房改造指标。对部分经济条件差又有危旧房改造需求的贫困户,根据贫困程度的差异,实行差别化保障政策,通过提高补助标准、发放贴息贷款,或采取“交钥匙工程”,切实解决贫困户危旧房改造问题。
(二)围绕贫困人口增收,推进产业全覆盖
贫困人口中,缺乏产业是最突出的致贫原因,也是规模最大的贫困类型。因此,围绕贫困人口增收,做大做强产业全覆盖是根本之策,也是确保脱贫攻坚可持续的治本之策。我市立足各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探索特色种养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等四大路径,形成各具特色、务实管用的产业扶贫模式。一是特色种养。按照“东柚、西蟹(虾)、南红、北绿、中菜”五大特色种养产业布局,扶持打造了一批以xx为代表的知名产品,通过大户引领,组建各种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带动有劳动能力、劳动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依靠自己的双手实现就地脱贫。xx村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马家柚种植扶贫产业,合作社按照“民办、民管、民收益”的原则,实行产管销统一经营,实现了贫困户帮扶的全覆盖,xx村已俨然成了“马家柚”村。xx乡是红芽芋之乡,该乡把发展红芽芋作为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来抓,通过xx和xx这两大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使300余户贫困户受益。二是光伏扩面。我市在已完成总规模260MW光伏扶贫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光伏扩面工程的推进力度,确保实现对“贫困村、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村、失能的贫困户”三覆盖,目前,这项工作已进入到摸底和选址阶段。三是电商扶贫。我市紧紧抓住“互联网+”发展机遇,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以电商进农村、电商促扶贫为重点,通过强化政策引领、搭建网络平台、打造区域特色等举措,推动扶贫开发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让藏在深山里的名特优农副产品走出山门,走向市场,增加贫困群众收入。xx村通过整合农村淘宝、合作社网店和农村e邮精准脱贫站资源,建立了统一的电商服务平台,开通了集风土人情介绍、农家驿站预订、特色农产品销售为一体的xx微信公众平台,为外来游客吃、住、购物以及了解怀xx村提供了更便利渠道,走出了一条农户生产、合作社下订单、线下销售和线上销售(网店、微店)相结合的路子。四是旅游扶贫。发挥xx丰富“红色”旅游资源、悠久“古色”历史文化、奇特“绿色”自然景观等特色,大力推进全域旅游与精准扶贫的深度融合,将旅游扶贫打造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路径和有力抓手,让更多的贫困农户受益。xx村是省定“十三五”贫困村,也是方志敏清贫故事的发生地,海拔平均在1000米以上,近年来,该村把乡村旅游扶贫与xx开发结合起来,围绕红、绿特色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投资xx亿元建成xx项目,大力引导群众发展民宿经济,目前已挂牌xx家农家驿站,成立各类民宿、农家乐xx家,年接待游客达xx万人次,农家乐平均收入近3万元,经营民宿和从事景区服务使xx村xx户贫困户实现了稳定持久增收。
(三)围绕“谁来扶”,推进结对帮扶
在解决“谁来扶”的问题上,我市按照“单位帮村、干部包户、民政托底、社会参与”的要求,组织全市xx个市、县直单位帮扶了xx个行政村、xx名干部帮扶了xx户贫困户,集中选派xx名党员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单位对行政村结对帮扶的全覆盖,干部对贫困人口的结对帮扶全覆盖,第一书记对行政村派驻的全覆盖;同时,狠抓结对帮扶落地实效,连续几年对单位结对帮扶工作进行考核,召开高规格的会议进行总结部署,市委书记xx同志连续多次出席会议并讲话,并以市委、市政府两办名义对各单位结对帮扶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对表现突出的市直单位进行表扬,对2016年xx家评定为“一般”和“差”的市直结对帮扶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进行了约谈;对条管的帮扶单位以及xx部队,考核评价结果通报其上级单位。市委市政府还规定,驻村工作队员和第一书记提拔重用要征求市、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意见。同时,为加强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派驻和管理,市委组织部和市扶贫和移民办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直单位第一书记选派管理考核工作的通知》,规定除部队等具有工作特殊性的单位外,其它市直单位都应向帮扶村派驻第一书记。
为确保脱贫攻坚基层有人干事、有钱办事,6月5日,市委、市政府专门在xx召开了全市脱贫攻坚基层基础工作现场会,要求选优配强脱贫攻坚基层工作班子和队伍,规范乡站村室户档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设乡镇扶贫工作站xx个,村级扶贫工作室xx个;共配备工作站工作人员xx人,工作室工作人员xx人,实现了有脱贫攻坚任务的乡镇、行政村全覆盖。
三.
谱好精准退出曲,解决“该退谁”的问题
我市不仅持续发力推进解决“扶持谁”、“如何扶”和“谁来扶”的问题,而且也把解决“该退谁”的问题摆上了同等重要位置,自4月20号整改工作启动以来,针对之前个别地方存在的“早退、退早”情况,组织各地严把退出标准,逐村、逐户进行排查核实,对贫困发生率超过2%的39个贫困村和对“三保障”未落实到位的0.81万人贫困人口坚决予以了回退,并认真落实了保障措施使得脱贫攻坚工作真正做到环环相扣、不断向前推进,确保“退的准、真的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