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院长工作报告

时间:2019-05-13 02:21: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保定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院长工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保定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院长工作报告》。

第一篇:保定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院长工作报告

凝心聚力 抢抓机遇

构建转型发展新格局 全面提升学院影响力

——在保定学院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院长

胡连利(2016年11月16日)

尊敬的各位代表、各位来宾、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现在,我代表学院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工会代表、特邀嘉宾和列席代表提出意见。一、五年以来的工作回顾

2011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院紧紧围绕“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目标,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员工,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为目标导向,谋篇布局,真抓实干,培树重大典型,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在六项工作中取得突破性成果。

(一)创新工作思路,凝聚发展合力,迎评促建工作实现新突破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对学院各项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是我院升本以来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学院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在深刻总结学院百余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了“德

业兼修、知行并重”的办学指导思想,明晰了办学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服务面向、特色发展定位,办学优势和特色逐步显现。

合格评估过程中,我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实现了“五个创建”:

一是创建评估与建设总论坛,下设课堂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风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建设等8个分论坛,编辑《评估与建设论坛读本》等学习材料6册,刊发《院校研究动态》8期,共计100余万字,为顺利通过合格评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创建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是评估专家关注的重点,也是大多数受评学校的普遍失分项。我院在补强短板上求突破、出亮点,形成了以“二级督导监控、三方常态监控、四维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监控、五类专项评估”为支撑的质量监控体系,受到专家好评;三是创建了教学质量周报和教学巡评制度,开发了教学质量周报网络平台填报系统,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四是创建了毕业论文选题指导教师答辩制度,提高了毕业论文质量,增强了与评估指标体系观测点的契合度;五是创建了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双轨监控、三级审核模式,在全国高校起到了示范效应。我院在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召开的全国性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并受评估中心委派在山东、河南、重庆等省级培训会上进行了巡讲。

具有保定学院特色的评建工作方式,得到评估专家组的

充分肯定,不仅高质量通过评估,而且实现了保定学院本科办学历史上的新跨越、新突破。

(二)把握历史机遇,谋划科学发展,转型工作实现新突破

1.抢抓机遇,为转型发展开篇布局。转型发展是国务院2014年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当有些高校还在徘徊求证的时候,我院审时度势,瞄准国家战略布局,抢抓这一难得历史机遇,在省政府进行的转型试点遴选中实现突围,成为全省十所试点院校之一。与此同时,我们在申报过程中还形成了300页的《保定学院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建设方案》,进一步厘清办学思路、明晰办学定位,量身打造了符合自身实际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新格局,开启了保定学院发展的新纪元。

2.搞好顶层设计,规划转型发展路径。学院紧紧围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顶层设计方针,制定了《转型发展实施意见》《转型发展试点专业建设工作的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明确了“五个对接、四个转变、三个提升”的转型发展新思路和建设五大专业集群的转型路径,论证确定了14个转型发展试点专业,以点带面,转型工作全面铺开。

3.抓好落实,转型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学院积极探索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核心的转型发展路径,先后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保德集团、同美集团、深圳特蕾新实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合作,截至2015年底,共有校企合作项目83项。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和大学生创客空

间,已有8个项目入驻运行。我院获评“全国校企合作促进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优秀院校”。

(三)深化教学综合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新突破 1.学科专业布局不断优化。新增14个应用型本科专业,21个专业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专业。学院现有本科专业33个,专科专业21个,涵盖理学、文学、工学、教育学、历史学、法学、艺术学、管理学等8个学科门类,初步构建起文理交融、相互支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

2011年以来,获批省级精品课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重点发展学科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2个,省级教改课题21项。“艺术教育”成功上线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网站,成为教育部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完善。学院坚持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确立了“以课程转型带动专业转型、以专业转型推动学院转型”的总体思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地位,突出应用能力培养,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

学院现有实训室47类258个,先后与河北狮鹫航空公司共建“狮鹫航空·保定学院飞行器实验室”,与北京洛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设保定市物流产业大数据服务平台;与河北省地矿中心实验室联合组建岩矿分析平台;与中科院等单位成立“京津冀”科技创新教育联盟;与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等部门合作建立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保定学院工作站;与

同美集团共同建设了“同美商科人才培养平台”;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定分公司共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平台;作为会长单位召集召开保定市工业技术改善促进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大会;积极建设“中国大学生跆拳道示范团培训基地”“河北省知识产权基地”等,逐步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机制更富内涵和弹性。

3.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011年以来,共有1009名本科生考取硕士研究生,2418名专科生考取专接本,336名学生应征入伍,46名学生入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本专科生初次就业率平均达87.06%和87.04%。在“金钟奖”合唱比赛、外语演讲比赛、物理教学技能展评、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多项全国性比赛中,我院学生均取得优异成绩。其中,原创短剧《格桑花开》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短剧小品大赛中获剧本创作、表演、导演等多个奖项,《井冈山红色旅游地图创新设计》被评为全国优秀课题成果,原创独幕话剧《蔡和森的布里梦》入选2014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4.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新进展。学院在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国外培训、推进留学和中外合作办学等方面探索国际化办学新模式。2011年以来,接待国外来访团组12次,与美国黑山州立大学等7所海外院校签署合作协议。6名教师分赴意大利、德国、美国、马来西亚等国家访学、进修,10名师生受国家汉办委派赴国外开展汉语教学。我院合唱团受文化部指派,参加第四届爱沙尼亚流行音乐合唱节,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了保定学院师生的自信和风采,成为办学历史上 的新突破。

(四)适应社会需求,服务地方能力实现新突破 1.产学研合作教育为转型发展奠基,成为人才培养新引擎。学院编制了《“十三五”产教融合工程规划项目建设方案》,将自身的办学优势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产教融合发展路径逐渐清晰;积极寻求与企业、行业的契合点,共同培养符合岗位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助推应用性项目研究与成果推广。学院先后与保定市教育考试院、保定广播电视台、保定中冀汽车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保定维然商贸有限公司、北京东方创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和单位签署协议,合作开发课程,共同开发项目,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不断探索和完善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2.科研成果实现纵向提质、横向增量,科研成果转化率呈螺旋式上升。学院围绕教学改革重点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力打造团队效应,教师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不断提升。2011年以来,共承担国家级课题7项,省部级课题164项,市厅级课题392项,横向课题17项,其中《河北省铁矿和铅锌矿主要类型开发利用考核指标研究》《定兴县地方课程开发研究》《太阳能电池硅片废弃切割液中聚乙二醇(PEG)的回收再利用》项目到位资助经费435.6万元;成立了17个科研团队、拥有19个非实体性研究机构;国内外公开发表各级学术论文2304篇(其中核心论文465篇,被三大检索收录索引72篇),10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122项

成果获市厅级奖励,科研水平实现了由数量积累向质量提升的转变。

3.科研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科研风气明显好转。“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既是高校搞好教学工作的有力支撑,又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源头活水。学院修订、出台了《保定学院科研基金管理办法》《保定学院学术道德行为规范(试行)》等文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科研氛围;积极聘请校外知名专家教授或行业、企业精英来校举办讲座;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参与国际合作研究;鼓励教学科研单位主办国内外学术会议、培训等活动。

(五)文化引领,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

1.加强校本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显著。学院坚持传承校本文化,培育和凝练了“实践育人、百年传承;以文化人、三位一体”的办学特色。充分挖掘校园历史文化,编写出版了《保定学院志(1978-2010)》《保定学院史话》等校史丛书,创作、拍摄了一批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开设校史研究专栏,认真搞好“五讲”主题教育和“五个一”等活动,形成了成果化的校园历史文化体系;创作话剧《蔡和森的布里梦》,形成了“综合素质大课堂”“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四十佳标兵评选”等品牌项目;树立了校训石、总书记回信石,成为师生陶冶情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高地。

学院三次获评“河北省文明单位”,2015年2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校校园文化

建设工作推进现场会上,我院做了专题发言,王军书记的文章在中国教育报头版显要位置发表。在全国大学文化与博物馆建设研讨会上,我院做了典型发言,教育部在其编著出版的《中国高校博物馆建设研究》一书中专设附录,介绍保定学院专题性陈列馆建设的经验,向全国重点推介。几年来,我院多项成果获教育部、河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院团委连续3年被评为河北省五四红旗团委。

2.依法治校扎实推进。学院编印了《保定学院规章制度汇编》,制定了《保定学院章程》,修订了《中共保定学院委员会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保定学院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等文件;认真执行“三重一大”事项党委集体决策制度、校务公开制度;召开了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完成了院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换届工作。

3.强化条件保障,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校园一卡通系统、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清偿债务,目前,新校区建设欠款已全部还清;完成学院饮水、食堂、运动场地等建设和改造,做好设施的管理与维护、校园绿化美化和卫生工作;完成各类资产的登记、清查、处置及物资采购任务;切实做好基建、修缮工程等各类校内审计工作,院审计室被评为“河北省内部审计工作先进单位”。

4.平安校园建设稳步推进。通过安装校园监控设备、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开展消防设施排查等工作,形成防范合力,校园及周边环境得到改善,确保学院安全稳定。我院获评“保

定市十八大安保维稳工作”先进集体。

(六)传承学院精神文脉,培树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全国重大典型

2013年12月以来,我院毕业生十几年如一日扎根西部教书育人的事迹,引发强烈社会反响。2014年五四前夕,总书记给我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回信,赞誉他们“代表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刘延东副总理等各级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中央电视台多次在观众最瞩目的《新闻联播》栏目予以重点报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级媒体以保定学院为题刊发了近260篇文章,对我院进行全方位报道。教育部把学习总书记给保定学院回信精神做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教材之一。教育部、光明日报社领导先后专程来校调研。光明日报社、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等单位在我院联合举办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被中央文明办授予“中国好人”敬业奉献好人群体荣誉称号;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中被评为“特别关注乡村教师支教团体”;2015年5月,获评“中国五四青年奖章集体”荣誉称号。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的先进事迹在省内9个城市和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等高校进行巡回宣讲。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接见宣讲报告团时赞誉,保定学院办得好,是全国高校的一面旗帜。

学院设立了“西部支教爱心救助金”,通过政府支持、校友捐赠、学院自筹等方式筹集善款110万元,已向支教毕业生

发放各类救助、补贴共计43万余元。院领导带领有关部门分赴新疆、西藏、重庆等地看望西部支教毕业生,并多次慰问了他们的父母及家人。

围绕宣传、弘扬西部支教精神,学院整合资源、统筹创新,打造了“七个一”标志性成果,即:一场报告会《安放西部的青春与梦想》、一个主题展览《红旗的召唤》、一部短剧《格桑花开》、一部报告文学《绽放西部的青春与梦想》、一个专题网站《筑梦西部》、一部电影《大漠青春》、一个舞蹈《青春之花在这里绽放》,形成了我院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材和文化育人模式。

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重大典型的培树与宣传,不仅对我院成为全国文明单位形成了强大支撑,而且成为新时期保定学院立德树人的重大育人成果,更为宝贵的是重振了我们这所百年老校的尊严和荣誉。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的五年,在保定学院这个大家庭里,在经历过的艰辛岁月中,我们彼此认同,相互鼓励,攻坚克难,永不放弃,共同坚守和推动着保定学院的发展大业。这份荣誉和自豪属于每一位保定学院人。习总书记在致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的回信中说,“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这不仅是对我院西部支教毕业生优秀群体的高度赞誉,更是对我院在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凝结而成的“保定学院精神”的充分肯定。在此,我谨代表学院党政领导向热爱保定学院、奉献保定学院的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

心和支持学院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谢意!向关心爱护保定学院的老同志们深表敬意!

各位代表、同志们,当前高等教育面临战略性选择,对区域经济发展和高等学校自身发展都有极为重大的影响。国家“十三五”期间,将高校分为“双一流”大学、地方应用型本科、高职高专三个序列进行重点建设。我们处于第二层次,因此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十三五”的建设与发展,进入全国地方应用型本科序列第一方阵。在这转型的关键时期,学院要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优势,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整体办学特色凝练不足,办学的地方性、应用型特征尚未充分体现。二是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双能型”教师数量不足,师资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是科研风气不浓,标志性成果不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应用型科研项目与成果转化质量更需提高。四是以对外合作交流为宗旨的开放办学渠道亟待拓宽。五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现代大学制度和学院转型发展要求还有不相适应之处。

今年,学院被列入河北省“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向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推荐的四所院校之一,据省发改委口头通知,国家发改委已批准立项,标志着我院的建设发展迎来重大转机。我们要以十八届六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把握国家重点支持的契机,把转型发展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五个坚定不移”,牢固树立学院人的荣誉自信、愿景自信、道路自信和发展自信,筑牢保定学院的发展基石。

二、今后工作思路

(一)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发展,构建产教融合新格局 通过近几年的科学谋划和创新驱动,学院转型工作已经迈出坚实步伐。转型进入攻坚阶段,唯一的出路就是按照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和《河北省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推动改革和创新,使“一个共识、双向促进、三位一体、四方协同”的转型模式成为我们的行动方案。“一个共识”就是要在凝聚产教融合之力,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上形成共识;“双向促进”就是指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形成产业融入专业,专业反哺产业的共赢发展机制;“三位一体”就是指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构建“平台+模块+实践”的应用性课程体系;“四方协同”就是指建设校内联动、校企融合、校地对接、国际合作融贯合一的育人平台。

1.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引领与适应”的关系,要充分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层次结构、类型结构的需求,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继续积极与政府、行业、企业对接,不断扩大合作规模、丰富合作内涵,突破政校企合作瓶颈,寻求深度合作,形成“走进政府-融入行业-进入企业”的合作发展新局面,重点建设多个专业性、生产性、区域性、综合性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示范基地。

2.以项目带转型,构建未来发展平台。我们申报的产教

融合工程项目——保定学院现代实训中心已获国家批准立项,省、市政府也将按有关政策给予配套支持。投资1.7亿元,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现代实训中心将启动建设,成为我院2017年的重点建设工程。学院依托现代实训中心,重点打造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现代实训中心由现代物流、区域生态、通用技能、汽车服务、文化艺术和教师教育等6个分中心组成,共包含19个项目,覆盖学院所有学科专业。现代实训中心不仅是学院以项目建设带动转型发展,促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落地的重要载体,更将成为立足学院、服务保定、辐射京津冀的开放性实践教学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孵化”基地。

3.深化绩效考核改革,激发“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活力和动能。转型发展,转到深处是课程,转到难处是教师。近年来,我院通过下放系部师资专业培训自主权,建立校本、系本培训相结合的院系两级管理机制,形成通识培训与对接专业培训并行的培训模式;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学历、课程等各类进修,逐步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下一阶段,学院将把人力资源增值与规划作为一项重要发展战略,以改革为抓手,调结构,转方向,强考核,增效力。调结构,不仅是调整教师的职称、学历、知识和技能结构,更要调整师资队伍结构,完善“双师双能型”教师引进与培养体系,提高应用型教师比例。转方向,就是要鼓励教师从传统教学型、学术型向应用技能型转变。强考核,不仅要

考核基本工作量,而且要把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贡献作为衡量优秀教师的标准;把教师到企业进行岗位实践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条件;把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纳入绩效奖励范畴;推行积分制,把教职工对转型工作的贡献作为评优评奖的核心要素。增效力,就是通过政策引导、激励,增加内部改革动力和服务社会的效力。

(二)坚定不移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打造实践平台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以专业教育为主的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发展需求,要建立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以通识教育、终身学习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制度,重点是:

1.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成立创新创业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推动开展创新创业教学研究与教学建设;研究制定符合学院实际的政策规定,出台《保定学院转型发展试点专业工作方案》《保定学院转型试点任务书》《保定学院应用型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政策保障;加强与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的联系,助力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和成果转化。

2.培育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 养方案;构建以创新创业基础知识、职业素养、职场能力、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实行多元化考核方式,改进学生学习评价方法,切实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

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打造实践平台,完善指导机制。加强莲池区支点和未来城共计2000平方米的校外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双创”科技园,规划建设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新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建立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逐步建成“教育-服务-扶持”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指导体系。

4.促进“双创”成果孵化,打造创业亮点。依托大学生创客空间,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与转化体系,提高学生自主创新与创业能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理论、方法、经验进行探索,形成理论性的指导和示范模式,发挥已成功孵化的大学生原创手绘项目示范效应,激发更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带动新一轮的自主创新创业。

(三)坚定不移推进“两项建设”,打造跨越发展新亮点

1.争创硕士授权建设单位,提升学院办学层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是学科建设上水平和学院办学上层次的良好契机,对学院的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将为未来十年的跨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再也不能错失2017年的这次机遇,必须把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申报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举全院之力,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

2.把高质量通过审核评估作为重要建设任务。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要求,“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获得‘通过’结论的新建

本科院校,5年后须参加审核评估。”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分为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及自选特色等7个项目,24个要素,64个要点。为切实推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将正式实施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迎评促建方案。

审核评估虽然评的是教学工作,但是涵盖学院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科研、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是对学院综合实力、办学水平和整体发展情况的一次全面检验,既需要学院做好顶层设计、统筹部署,又需要各系部、部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更需要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主动作为。

(四)坚定不移推进“三个对接”,打造政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1.对接保定区域经济发展,做好大文章。保定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

我们作为唯一一所市属本科院校,只有植根保定、融入保定、服务保定、贡献保定,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围绕保定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快建设五大专业集群,对接保定主导产业,在协同中贡献力量;充分利用地处白洋淀科技城核心区域这一区位优势,全面推进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确保横向课题大面积丰收、纵向课题更多突破、高水平代表性科研成果不断增加,在创新中体现价值。

2.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寻找大空间。2015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同时,明确保定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承载地,承接首都部分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和第三产业,这为保定市注入了动力和活力,也为学院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学院要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和自身特点,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色和示范辐射作用的品牌专业,切实提升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契合度;进一步统筹校内教学、科研、技术等资源,积极促进与京津冀地区的高校、科研单位和优质企业的深度合作;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特色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在政策、资金和项目方面的支持。

3.对接国际教育资源,谋求大作为。在省教育厅的指导和支持下,依托五大专业集群中的优势学科,与国外高校合作在我院设立非独立法人的联合办学和研究机构,实现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接,打造我院转型发展的高地和亮点;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指引,规划制定保定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的路线图,积极建设合作交流平台与联合办学机构,拓展国际合作领域;依托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等平台,在学科专业、课程、师资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拓宽与海内外校友的联系渠道,凝聚校友力量,共谋学院发展。

(五)坚定不移推进“五个校园建设工程”,形成保定学院独特品牌和特色

1.建设文化校园。一是把道德文化作为文化校园的灵魂。弘扬和传承总书记给我院西部支教毕业生优秀群体的回信精神,不断强化西部支教精神在全国大学生中的持久影响力;继续发挥西部支教“七个一”成果的育人效力;坚持开展“五讲”和“五个一”主题教育,原创如《音乐家郑律成的长征路》等系列文学文艺作品,形成文化育人的长效机制。二是把科技文化作为文化校园的支撑。充分发挥我院作为“京津冀”科技创新教育联盟会长单位的作用,加强与中科院老干部科技中心和中科创新创业研究院等京津科研机构的合作;邀请更多的科学家和企业家走进校园,办好名家讲坛、博士·教授讲坛等品牌活动;深化产教融合,开展科技发明、技术创新、合作研究等系列活动,开展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走向社会等科技服务活动;依托大学生科协,扶持更多的科技类学生社团,精心组织科技文化节,为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搭建更为广阔的舞台。三是把创新文化作为文化校园的动力。积极培育广大师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塑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浓厚宽松的创新氛围,健全科学的创新机制,打造创新人才的培养平台,通过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创新创业大赛,涌现出一批创新创业典型和创新创业成果,形成创新精神可视化,创业能力可量化的校园文化新元素。四是把书香文化作为文化校园的景观。读书是青年大学生成才的必备素养和重要途径。形成全院读经典、传经典、用经典的浓厚氛围,把“读书节”“读书沙龙”办成广大师生增益知识、深刻思想、涵融修养、提升境界的平台和校园文化品

牌。

2.建设智慧校园。智慧校园是以大数据为中心,将校园教学、生活和管理集为一体的智能化校园方式。一要不断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建成校园有线、无线双网全覆盖;二要稳步增加文献资源数量,建设应用型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平台,建立面向读者的“个人数字馆”和面向系部、学科、课题组的“机构数字馆”,精准推送信息;三要建设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学院信息资源的综合管理和共享;四要依托校园网,建设网络在线课程平台;五要丰富网络文化,搭建网络社区交流平台,推进“网络文明传播”工程。

3.建设美丽校园。总书记号召,做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美丽校园的第一道风景线就是教师美。美丽教师最美在心,大美在行,体现为心灵之美、言行之美、仪态之美。美丽校园的第二道风景线就是学生美。“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是总书记给大学生提出的殷切希望,也理应成为我院育人的培养目标和全体学生的价值追求、文明风范。美丽校园的第三道风景线就是环境美。推进以“畿辅文化”为主线的文化育人环境建设进程,加快畿辅文化长廊、启玥书廊等文化体系建设;优化校园空间布局,修建有专业集群特色的园路、亭台、长廊、文化石等学习休闲场所;不断规划、完善岩石矿物标本展馆、植物标本馆、畿辅国际视窗、保定作家群文学馆、古代遗存陈列馆、保定民俗体育展馆等

专题性陈列馆,规划、建设大学生活动中心,打造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

4.建设安全校园。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没有安全就没有广大师生的幸福感。一是强化政治安全。高校肩负着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要把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学院工作的首位,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的管理权、话语权和领导权;充分利用课堂、讲坛、校报、宣传栏、广播台及新媒体等方式,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二是保障教学安全。学院一切工作以教学为中心,要确立良好的教学秩序,严肃教学纪律,严防教学事故,保证教学质量。三是师生安全。通过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平安校园,确保师生在校安全。四是管理安全。依法依规建章立制,规范决策与管理程序,管理上不能有漏洞,更不能留存后患,严防严管,保障食品安全;科学调度体育训练中心建设项目,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统筹联动,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形成预防和应急机制,排除安全隐患,化解矛盾纠纷,建设和谐校园。

5.建设成长校园。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成长”。成长教育在教育目标上是培育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生活幸福的人,在教育内容上是对身心各方面素质及智慧的开发和培育。让师生在校园幸福成长是高校理应做出的价值承诺和责任担当。一是根据学生的身心、情感和道德成长需要,设置“成长课程”,激发成长梦想,浓厚成长氛围;二是全面打造以

学生成长为核心的“成长课堂”,建构成长平台,创设成长环境;三是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成长活动”,讲述成长故事,收获成长成果。真正做到学生在生命中成长,教师在育人中成长,学院在使命中成长。

各位代表,同志们:

保定学院是一所具有光辉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学校,一代代学院人砥砺奋斗积淀出红色基因、科学基因和文化基因,成就了一所老学校、一所好学校,更是一所充满希望的学校。保定学院在“十三五”开局之年被列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产教融合工程重点支持院校,对于我们来说既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任务,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市属本科院校,我们没有什么好的条件,更谈不上具有什么优势,因此我们不能在徘徊中思索,必须在前进中探索开创,必须像红军战士一样,用坚定的信念和敢于拼搏的血性,闯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我们坚信,百余年来凝结而成的“保定学院精神”和千余名保定学院人组成的英雄团队是我们最大的历史财富,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坚强力量。我们坚信,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我们的“五个坚定不移”,保定学院进入全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第一方阵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实现!

谢谢大家!

第二篇:2010年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西安邮电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回顾和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明确新一年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这对于做好学校2010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2009年主要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按照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的要求,全校师生员工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调整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为根本,团结一致,扎实工作,求真务实,拼搏进取,圆满完成了学校2009的目标任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1、按照党中央、中共陕西省委、省委教育工委和校党委的安排部署,我们通过学习调研、分析检查和整改提高三个阶段,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不断提高思想认识,积极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学校新班子组建后,在对学校整体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结合省委巡视组提出的八条整改意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定位、提高办学质量、强化办学特色、创新体制机制等重点工作,做出了一系列的工作部署。全院上下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破解阻碍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难题。

2、基层党组织和二级学院(系)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2009年,校党委对研究生部、数字媒体艺术系、后勤服务产业集团等总支委员会进行了调整建设。完成了全校96名中层干部的聘任、轮岗工作及科级干部的选拔配备工作。完善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相关制度,并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了在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中的党员发展工作。

3、政治理论学习常抓不懈,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校党委坚持用党的先进思想理论武装全校师生头脑,开展了党委中心组学习等一系列政治理论学习活动,补充完善了有关学习制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着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对广大干部进行廉政警示教育,召开校院两级民主生活会及各类座谈会,不定期向教职员工通报学校重大事项,听取教职员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了各级干部廉洁从政、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建设。

(二)教学工作稳定有序,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质量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积极做好2009本科新专业申报工作。申报了“电磁场与无线技术”、“广播电视工程”等两个本科新专业。二是搞好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电子商务”专业被确定为2009年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被确定为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三是做好教学成果和教改项目申报工作,加大校内教改项目支持力度。获“2009年陕西普通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2009年陕西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重点攻关项目1项,一般教改2项。组织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和校级优秀课程评选工作,资助校内教学改革项目35项、校内课程建设项目37门,资助金额42.8万元。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2009年国家级教学团队,并被列入国家级教学团队立项建设行列。1人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教师。同时加大了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陕西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的申报工作力度,力争再取得新的突破。

2、实验室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2009年,充分利用08年争取到的中省共建专项资金1000万元及学校自筹450万元,经过项目申报、论证评审,共批准实验室建设立项24个,已完成建设资金874万元。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建设了“td-scdma行业应用联合研究开发中心”、“西邮-中兴cdma联合实验室”、“半导体工艺联合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实验室,使我校实践教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2009年,经过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的共同努力,我校3个中省共建项目获得专项资金900万元。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步深化。学校积极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围绕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强、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改革思路,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了集实践、就业和职业化特色于一体的it应用型人才实训中心,通过与广大企业的直接交流与合作,构建以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受益为动力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对此作了专题报道。同时,学校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坚持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办学道路,广泛搭建校内外实习基地、实践创新平台和素质拓展平台,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科研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2009年共取得纵向科研项目65项,经费达586.81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包括重大专项基金1项、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863项目1项、科技部科技专项1项;省部级项目30项,其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1项、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1项;厅局

级项目29项。横向项目39项,经费2484.04万元。2009年,我校纵横向科研项目总经费达到3071万元,比2008年增长32%。2008发表论文1003篇,其中,核心期刊316篇,三大检索收录82篇。出版著作40部,获得专利授权4项,获得各类各级科研成果奖励16项。获批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信息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支持中心”,陕西省社科联研究基地“西安现代经济与管理研究院”。申报了“陕西省通信网络与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和“陕西省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重点实验室”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在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方面,先后制订完善了多个产业管理规章制度,推进了我校校办产业的规范化进程。

(四)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水平不断提高

1、学科建设取得新成绩。在学校院系调整工作中,积极探索学科专业调整总体方案,优化学科结构,促进各学科间的合理配置,重点支持特色优势学科、专业的建设,努力实现教学、科研、学科等优势资源共享。我们还举全校之力接受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专家组的现场考察。顺利取得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已开始招生。

2、研究生培养工作扎实有效。一是积极调整优化培养方案,强化质量监管体制,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和竞争力。2009年共招硕士研究生199名。二是不断加强研究生指导教师团队建设,建立了校内外双导师制,倡导“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的培养模式,选聘了一批校外高水平专家、学者作为我校的兼职、客座教授,提高了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整体实力。三是加强了研究生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其中校内实习基地6个,工程性较强的实验室(中心)12个,校外实习基地14个,为开展研究生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四是不断完善研究生教育制度建设,先后制订了导师遴选、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就业、质量监控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五)三支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1、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牢固树立“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不拘一格用人才,不为所有,但为所用。以人为本,快乐敬业”的用人原则,广开渠道,招贤纳才,采取多项措施,扎实推进师资队伍建设。2009年,学校共引进博士、教授等各类高层次人才27人,聘请了22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业高级技术人才作为特聘、名誉、兼职和客座教授。进一步加强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积极拓展渠道,鼓励教师国内外进修。

为解决青年教职工的职称晋升问题,09年学校提高了中级职称指标数,并向教师倾斜。经评审,正高级通过18人(教授17人),副高级通过21人(副教授17人,高级实验师2人),中级通过118人(讲师98人),对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干部队伍建设。学校以建设精干、高效、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目标,按照“任人唯贤、宁缺勿滥”的原则,顺利完成了全校96名处级干部的聘任、轮岗工作,逐步完善了对中层干部的任期目标考核,提高了广大干部的工作绩效。

3、后勤保障队伍建设。加强了后勤服务产业集团、基建处、保卫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大了后勤服务、保卫保障和校园基本建设的工作力度,规范了工作流程,服务质量、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六)对外交流与合作更加广泛

1、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的发展思路,紧紧依托行业,突出办学特色,开展校企合作,坚持产学研结合。先后与省通信管理局、邮政管理局和工业和信息化厅等行业主管部门,各大运营商、制造商、集成商、软件开发商等大型企业和电信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同时,围绕国家提出的两化融合的发展战略,与中国智能交通及西安重工等交通、能源等工业行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40余家企事业单位在科学研究、业务咨询、技术支撑、实习基地建设、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同时,学校已全面展开各地校友会的筹建工作,09年已成立西邮校友分会近10个。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广泛而深入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声誉。

2、大力拓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努力提高学校的国际化程度。学校将国际化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在巩固和发展传统友好合作关系和交流合作项目的基础上,扩大交流领域,提高合作层次。积极承担国际合作培训项目,成功举办了“首届东盟+中日韩(10+3)面向农村通信的人力资源开发研修班”和亚太apt技术培训班。在巩固和发展德、法等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与美、英等国多所高校的合作与交流。派出留法研究生28名,与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签署了《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派出了第一批留美学生,今年将引入美国留学生到我校进行短期学习和交流。同时,学校还从美、澳、加等国引入高水平特聘教授3人,与之合作组建科研团队,共同申报课题,努力提高学校科研的国际合作水平和能力。

(七)校内管理体制与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

1、完成了院系机构调整和学科专业调整。新成立了8个学院,进一步理顺了学科、专业关系和课程建设归属。促进了教学、科研、学科等优势资源共享,为建设具有较强实力的以信息技术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的学科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人事分配制度和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绩效工资方案已基本形成,并多次在全院范围内征求了意见,将提交本次教代会深入讨论,征求意见后再作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今年将全面实施。

(八)招生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

1、招生工作。2009年完成硕士研究生招生199名,本科招生3574名,高职招生458名,国防生75名。招收专升本学生60名。目前,在校学生总数为1539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31名,本科生14308名,高职生760名。折合生数15565人。

2、就业工作。学校始终重视学生就业工作,不断加强就业指导和信息化建设,强化就业服务意识,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随着校企合作关系的广泛建立,学校的行业和社会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加之相关职能部门和各院系的共同努力,2009年,我校硕士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达100%,本专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0.02%,在邮电通信行业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的人数占本专科毕业生人数的37.93%。在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截至2009年12月底,全校本专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24.70%,比去年同期就业率16.92%提高近8个百分点。

(九)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扎实有效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一年来,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宗旨,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教育,促进了广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不断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结构也日趋合理,逐渐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

2、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09年,为599名学生办理了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293万元;累计发放各类奖助学金近800万元,受助学生达4000余人;设立长期勤工助学岗位300多个,发放勤工助学工资29.2万元;切实做好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工作,505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发放毕业生困难补助、地震重灾区学生困难补助和学生临时伙食补贴近100万元。进一步重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开展了心理健康普查,完善了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及时缓解和消除了学生的心理困扰和压力。

3、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各院系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009年,学生在“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类各级科技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58项,其中国家级25项。学生科技立项170项。同时,在陕西省高校运动会、排球联赛和乒乓球联赛中,我校学生团体排名均列参赛陕西高校前列,并分别荣获“精神文明运动队”称号。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成效显著,被团省委评为“优秀组织单位”,2支队伍获得省级“优秀志愿者服务队”荣誉称号。

(十)切实有效地维护了校园的安全稳定

学校高度重视稳定安全工作,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安全稳定工作预案,加强了对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开设了安全教育课,开展了应对突发事件演练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强化了校卫队伍业务规范和能力的培训。特别是在新疆“7•5事件”、60年国庆庆典活动中,及时了解掌握校园及周边稳定安全动态,完善网络信息监控,严格门禁制度,做好学生的思想宣传与教育工作,确保了学校良好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在甲流防控工作中,学校成立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健全了各级防控组织,落实了防控经费、场地、器材及人力,全校上下紧密配合,防控措施扎实有效,有效地控制了疫情在校园的蔓延。

(十一)基本建设进展顺利,后勤服务保障有力

东区基本建设工作全面展开,教职工公寓建设进展顺利。为解决后来青年教工住宅问题,学校及时研究增加了三栋青年教师公寓,工程建设同时进行。新校区田径场已投入使用,并成功举办了第十七届田径运动会。老校区南院家属楼加固工程正在进行之中。同时,经学校研究决定,成立了房地产开发中心,将加大力度做好新老校区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项目,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特别是在甲流防控工作中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为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校园网络环境建设初具成效,网络性能和运行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和优化。

2009年,我们还成功举办了建院50周年校庆典礼和第四届全国邮电高校发展战略高层论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纪念西邮,继承西邮,宣传西邮,发展西邮的目的。进一步密切了邮电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为邮电高校实现整体发展、快速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

各位代表、同志们,以上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全校广大教职员工团结协作、努力工作、无私奉献的结果,它凝聚了大家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大家向全校教职员工和离退休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邮电大学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教学“质量工程”有待进一步提高;干部工作作风、教师教风和学生学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在总体规模和水平上,仍远远不能满足更名大学的指标要求,科研成果转化率还不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有待增强;学科建设水平和研究生教育规模离建设全国知名、国际有影响的现代邮电大学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有待继续完善,特别是节能减排工作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学校的资产使用效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办学经费不足仍然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学校在科学管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规范。这些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分析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

二、2010年的重点工作

2010年,是我校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最后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全局工作,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积极应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关注人才,重视人才,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处理好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办学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努力实现我校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继续大力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进一步加强“质量工程”建设,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新一轮培养方案修订为抓手,突出办学特色,强化实践教学,加强质量监控,培养优良的教风、学风和校风,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院系调整的基础上,认真完成新一轮培养方案的的修订工作,重视相关专业的相互支撑和课程体系的结构完善,加强新办专业的建设,做好专业建设规划。建立和完善适应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争取在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等质量工程方面有新的突破。同时,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整合资源,创新模式,认真总结实训中心的成功经验,建设特色鲜明的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力度,重点加强教学名师、教学骨干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打造更多的优秀教学团队。做好2010年各级各类实验室建设项目的论证、实施和管理工作。

2、继续深化教学管理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校院教学两级管理,实现管理重心下移,确立教学单位的办学主体地位,强化教授治学意识。加强教务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和监督功能。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考核评价制度,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组的监督指导作用,坚持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和教师联系学生制度。鼓励并认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立项研究和课程建设工作,组织教学成果申报,争取大项目、大成果。加强青年教师的人文修养和教学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和创业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上半年,我们将择时召开全校教学工作会议。

(二)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发挥特色优势,紧紧依托行业,加强交流与合作,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特色办学道路,强化校企合作的稳定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提高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我校科研工作上规模、上水平,努力提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1、大力加强科学研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按照教育部提出的地方本科院校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要求,在继续保持和发展电子信息、邮电通信领域特色优势的同时,紧紧抓住国家提出的两化融合战略机遇,积极向工业行业信息化领域拓展。广泛开展高校之间、校企之间、国内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整合各种资源,提高学校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而实现我校科研总量、科技实力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提高学校的科技贡献率。要进一步加大项目的内部培育、课题争取、结题鉴定和成果申报的组织工作力度,力争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科技奖励上有新突破。要继续做好省部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的申报和建设工作。今年,我们还将承办以促进增强亚太地区通信政策研究能力为目的的第五届南半球通信政策研究峰会,各相关部门要积极做好各项筹备工作。下半年我们将召开有关人才战略与科技创新工作会议。

2、通过校企合作,积极引入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校内科技工作管理机制。学校将继续加快改革步伐和力度,加快推进学校研究机构和科技产业的调整与改革,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切实提高校办科技产业效益。积极筹建研究院,以形成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要把校办科技企业发展嵌入到学科建设中,以支撑学科发展,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加大学科建设力度,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1、学科建设工作要积极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论证,结合实际,创新理念,关注动态,做好学校发展的中长期学科规划。要不断完善学科布局,促进各学科专业间的合理配置,凝炼特色,突出特色,强化特色,重点支持特色优势专业和重点学科的建设,把特色专业做强,相关专业做出特色,努力建设具有较强实力的以信息技术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的学科体系。

2、研究生培养工作。今年我校研究生招生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与更名大学和学校发展目标的要求相比还远远不够。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学科点扩充和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提高学校办学层次。我们要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学位管理、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建立有利于研究生成长和创新能力提高的管理机制,提高研究生的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积极作用,提高研究生参与实际科研项目的机会。巩固并不断加强校内外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做好研究生教学督导和质量检查工作,强化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切实提高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着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政策留人、待遇留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强化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意识,努力构建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人才环境。

积极建立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和人才激励的长效机制。不拘一格请人才、用人才。加强青年教师的锻炼与培养,加强海外引智工作力度,创造条件,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引进人才的工作实效。不断完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机制,发挥好学校已聘院士、特聘教授、客座教授和荣誉教授的作用,促进我校教学、科研团队建设。

(五)加强对外交流,强化校企合作,坚持产学研结合继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提高学校国际化程度和社会影响力。

1、丰富校企合作内容,提高校企合作的实效。继续加强电子信息、邮电通信行业的依托和向工业行业信息化领域的拓展。2010年,力争与西北五省及有友好合作基础的其他省份建立起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二级学院(系)的主体作用,推进校企合作取得实质成果,加强产学研办学的有效性和长期稳定性。

2、继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广泛开展国际友好院校间的本专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的联合培养,以学生联合培养为基础,积极组织教师出国访问、进修。加强国际项目合作,办好亚太apt技术培训班和第五届南半球通信政策研究峰会。组织安排好《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留学生的派出、美国学生来校短期学习、中德合作第二期暑期学校和我校学生赴德短期学习(德国daad基金资助)等工作。积极组织学术水平高、科研攻关能力强的专家教授,组建国际化的科研团队,联合申报国际合作项目,加强在信息通信、中外高等教育改革研究等领域的合作研究。

3、继续推进各地校友会筹建工作。在去年各地校友会成立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力争2010年发展到15—20个省份,并适时召开西邮校友总会成立大会。通过校友会网站、校报等方式,加强同各地校友的联系,共谋学校发展大计。

(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办学活力

1、今年我们将实施新的岗位设置和绩效工资制度。以有利于学校人员结构整体优化,有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为基本原则,逐步形成完善的激励、竞争、考核和约束机制,确保改革平稳有序。

2、加快推行校院(系)两级管理改革。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推行校院(系)两级管理,实现责权对称,发挥二级学院(系)管理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管理工作实效。

(七)不断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1、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中央1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要求,深化“两课”教育改革,同时,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着力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认真研究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管理好、利用好网络阵地。做好大学生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工作,尤其要高度关注特殊群体,确保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2、要建立全员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机制,做好专任教师兼职班主任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切实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规范学生管理工作,严格辅导员进公寓制度。积极开展学生管理研究工作,设立学生管理研究课题,支持鼓励学生工作干部积极探索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

3、继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设。要切实落实国家有关资助政策,积极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助工作,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八)继续做好招生就业工作

继续实施招生“阳光工程”,严格执行招生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招生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要树立全员意识,广泛动员,通过网络、校报、招生简章、校友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不断提高生源质量。

继续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大力促进毕业生就业。加大宣传力度和市场拓展力度,加强校企交流合作,提高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认知度。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在维持原有以运营商及信息产业为主的企业联系基础上,逐步跻身人力资源需求密集区域和行业的综合类企业。加强对毕业生在形势政策、就业观念、就业技巧、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积极做好毕业生见习工作,以良好的就业率提高我校的社会影响力。

(九)加强党建工作,强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提高依法治校水平

要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坚持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党校、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校内其他各类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加快学校发展结合起来,把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邮电大学的目标上来。上半年,我们将适时召开校党代会。

大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基本工作机制和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教育广大干部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形成反腐倡廉工作与学校建设发展良性互动、廉洁高效的工作局面。

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建立管理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充分保障广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通过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协调利益,化解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管理队伍作风建设,强化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防范学校经济风险和财务风险,规范学校经济活动,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坚决禁止私设“小金库”等违纪违法行为,防止和杜绝损失浪费现象,提高有限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

(十)切实维护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进一步加强文明校园建设,倡导“包容、协作”精神,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努力构建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要继续牢固树立“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待每一个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每一个职工”的意识,完善后勤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继续完善教职工生活设施,不断提高教职工生活条件。加大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力度,完善校园安全监控系统,提高保卫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规范工作行为,确保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加强基本建设管理。职工住宅建设要在保质量、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速度;加强老校区南院家属楼加固工程的监督,确保高质量如期完成;要尽快处理好绿通苗圃的遗留问题,全面启动东区建设,力争2年完成教学科研设施的建设任务,主体迁移至新校区。同时,积极做好新老校区周边的综合开发利用。

规范、健全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不断加强财务预算和监控力度,积极拓宽资金渠道,争取更多资金来源。进一步完善审计跟踪与督查制度,加强资产管理,提高办学效益,保证教职工收入逐年提高。

进一步规范优化校园网络建设。优化基础平台,增强校园网络的稳定性、可用性。加强校园网主页和各单位各部门网页的建设和更新,不断提高教学科研等工作的网络化管理水平,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强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优化图书、期刊、电子文献的购置比例,切实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

2010年,我们还要进一步做好甲流疫情的防控工作,完善预案,强化责任,确保师生健康。

各位代表、同志们,今年是我校各项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关键的一年,也是我们实现更名大学目标关键的一年,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既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深化改革,求真务实,不断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学校的科技贡献率和国际化程度,为早日建成全国知名、国际有影响的现代邮电大学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材料之三

【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材料之三】

金砂湾学校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代表讨论分组安排

讨论第一组: 龚武殷晓燕唐建芬周旋 王美珍

何珊珊

学校领导:龚武

召集人:唐建芬

记录人:殷晓燕

讨论地点:一二年级办公室

讨论第二组:刘绘新 葛火喜 王琴 葛小勇 黎佐琪 学校领导:刘绘新

召集人:葛小勇

记录人:王琴

讨论地点:四年级办公室

讨论第三组:江轶强 陈爽唐文征 邹菊泉徐龙军 周启东 李玲云

学校领导:江轶强

召集人:陈爽

记录人:李玲云

讨论地点:五六年级办公室

讨论第四组:刘春球 刘羽 谭雄兵 阳汗林李秋燕 柳德彬

学校领导:刘春球 召集人:阳汗林

记录人:李秋燕

讨论地点:八九年级办公室

第四篇: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现在向全体教职工代表作学校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过去的一年,我校以科学的发展观把握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走向,以超前的思考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强势启动了学校的发展。我校始终秉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宗旨,追寻“关注每一个人的人生幸福和他们的美好未来”的育人理想,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不断强化学校管理,全面提升办学品位。学校已步入了科学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办学质量显著提高,办学声誉日益攀升。

回首一年来的足迹,我们的步履是从容的、坚实的;我们无怨无悔地付出,我们义无反顾地前行;我们用自己的知识、智慧、情感和最旺盛的精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在此,我代表学校党支部和校委会,对过去一年来为学校发展付出辛勤劳动,做出贡献的全体教职工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下面,我从几个方面简要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

一、德育工作丰富多彩。

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我们坚持“教育在先”的原则,针对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有的放矢,周密策划学校德育工作,月月有主题,有总结,做到了德育工作序列化。通过“国旗下讲话”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感恩家书”活动开展“感恩教育”;通过“消防演练”、“地震知识讲座”、“交警报告会”活动开展“安全教育”;通过“爱心捐赠”活动开展爱心培养和珍爱生命的教育。实行“全员育人”制度。推行“首遇制”和“责任制”,让我们的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位员工都负起责来。树立“管不住学生就是失职”的岗位理念,构建学生品德培养的立体教育网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质量逐年上升。

我们始终把提升质量摆在最为突出的战略位置,建立满足社会要求的教育信任体系。一方面,我们树立全面质量观,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教学管理,提高教学常规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开展“领导包科”活动,推行每月一次的“单元检测、质量分析”制度,抓实抓细教学管理的每个过程。包科领导和备课组长,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专门调研,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指导相关教师的教学。另一方面,我们通过《乔楼中学教学管理条例》的缜密制定和细致落实,将章中人对智慧教育的自觉追求与柔性的规范在课堂教学中融为一体。一年来,通过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初步实现了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的良好局面,乔楼中学的社会声誉越来越好。

三、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我们积极倡导“教师发展学校”的管理理念,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增强教师资源的内在品质。在教育局统一领导下开展了教师课堂达标活动,活动参与率达100%;明星教师、骨干教师每期一节示范课形成制度化;学历达标培训已达100%,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学历提高教育;加大教学研究投入,全校教学教研杂志订阅达300份,人均2份以上;重视校本培训,推行“教师专业文化考试”。

四、行风建设深受好评。

2016年,我们以加强师德建设为核心,以群众广泛参与为基础,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纠建并举,扎实推进行风建设,促进学校依法治教、规范管理,树立了学校新的形象。

五、学校管理科学民主。

建立现代学校管理体制。我们根据学校实际,建立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在同一平面上工作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彻底打破了以往部门领导和部门工作人员“人浮于事”的状态,班子空前团结,干群关系和谐。领导干部靠前指挥,管理重心下移。积极探索管理过程中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负责制的运行途径与方法,赋予他们更多的自主决策权,以此提升精细化管理中检查、反馈与重建等环节的工作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各级干部始终关注人的工作。在全校各部门之间、干部与师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创造“平等对话,合理冲撞”的氛围,从批评走向建设。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员工的心理与需求,积极鼓励广大师生参与学校管理。

六、后勤保障全面优化。

学校完成了教学楼的建设与校园电网的改造;加强了费用收取、发放管理,并进一步规范了物品采购、保管和领用制度,在创建节约型学校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学校卫生与绿化工作也得到进一步加强;教职工食堂越办越好。

七、目标基本完成。一年来,校园内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增加藏书,倡导师生共同重视读书;推动了建设“数字校园”的进程;坚持以人为本、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在我们取得成绩的同时,也看到学校还面临一些问题。比如,进一步加强对外联络与宣传,积极争取关心和支持的问题;和谐、平安、活力校园文化的建设问题;科学、合理的聘用、考核、分配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问题;教师节约意识不强的问题,教职工家属乱丢乱扔垃圾的问题,学校多媒体资源配备和教师多媒体教学滞后的问题;教师队伍业务素质有待整体和快速提高的问题等。

各位代表、各位同志,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乔楼中学的事业发展又重新回到了上升的轨道。但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怎样在纵观教育发展趋势、洞悉教育改革态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推进我校改革与创新,塑造新的生长点,实现新的跨越,成为我们领导班子时刻深入思考的问题。

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现在向全体教职工代表作学校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过去的一年,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坚持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相结合,围绕提高办学水平和促进师生共同成长这一主题,制定适应时代发展的治校方略,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稳步推行人事改革,盘活现有教育资源,努力把握学校教育的制高点,坚持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实施精细化管理,细化管理过程,凸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位,实现学校更高层次的突破与发展。工作思路:

一、深入实施“和谐发展策略”,在管理中追求和谐,着力塑造学校的品牌形象。

1、把准建设“和谐校园”的脉搏。科学设岗,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加强财务管理,坚持校务公开;在提高教师素质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学校民主管理的进程。

2、深掘建设“阳光校园”的内涵。全力塑造“阳光教师、阳光学生”,打造“阳光校园”,建设一个文明向上、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健康校园。

3、提升建设“书香校园”的品位。崇尚良好的校园读书风气,倡导师生共同重视读书,让读书成为全校师生的一种生活方式,育师生儒雅之气。

二、深入实施 “质量立校策略”,聚焦课堂,着力增强教育教学的综合实力。

1、增强整体作战的意识,发挥团队的作用。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要负责组织协调,充分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增加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凝聚力,使大家能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优化教学行为。以校本研究作保证,以实施“有效教学”为突破口,优化常规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关注教师,把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树立“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激励人”的管理理念,积极探索人性化的管理模式,积极营造宽松、和谐、平等、向上的人际环境,将学校工作与个人的幸福、尊严、人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注重提高教师的生命质量。

3、聚焦课堂,向课堂要质量。开展大规模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提高广大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和评课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深入实施“锻造名师策略”,在校本培训中催生骨干,走教师发展学校之路。

1、加强师德建设。把教师的思想道德作为最重要的素质,积极开展师德师风开门评议活动,全面提高师德水平,遵循现代师德建设的规律与特点,大力开展富有创造性、实效性的师德教育活动。促使教师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教风学风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2、改革师资培训。我们要构建新的培训机制,其一,专业引领,让新老教师“联”起来——“盘活”校内名师资源,培植并发挥“本土化”专业骨干力量的作用,建立“名师工作站”,推进“青蓝工程”;其二,创设舞台,让骨干“亮”起来——选派骨干教师奔赴外地学习、培训,鼓励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上研讨课、开专题讲座;其三,多元开放,让全员“动”起来——策划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把教师文化考试制度化、教师教育行为的规范与养成、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作为重点,通过教师全员培训,为教师的发展搭建广阔平台,有效地构建高素质教师梯队。

3、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进行及时奖励,建立有利于教师脱颖而出的培养机制,积极推行优秀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工程,实施骨干教师动态管理措施,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4、抓好班主任工作。开展班主任工作创新和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促使班主任工作向专业化发展,重视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总结、思考与积累,完善班主任的选聘与管理方案。

四、深入实施“管理创新策略”,在人文管理中制度约束,用正确的思想引领和管理学校。

1、建立“相信觉悟不如相信制度”、“检查永远大于信任”的管理理念。致力于学校的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创造和发展学校独特的制度体系,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与调控,强调“过程管理”,强调管理的精细化与精致化,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2、稳步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有效地重组、整合人力资源,充分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层层考核、层层负责、分级管理和同步安排部署、同步督查落实、同步考核奖惩,大力推动学校的管理体制向高层次的方向迈进。

3、健全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和民主监督机制。继续推进依法办学、民主治校、科学决策,完善校务公开制度,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维护学生、教师的合法权益,建立学校法治工作机制,保障学校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4、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强化安全意识,完善安全预警机制和防险救灾应急预案,做好卫生管理和防疫工作,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和安全。

5、推进党建工作。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切实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干部执行力,全力打造了一支学习型、能力型的干部团队。同时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标准,从有利于学校发展的角度,培养优秀教师加入到党组织中来,让这个优秀的群体成为发展学校的中坚力量。

代表们,同志们,成绩已经成为过去,光荣已经铸入历史。当前,正是全国实行义务教育新机制,而配套政策又还未跟上的艰难时期,这更需要全体教职工解放思想,同舟共济,负重奋进,共度难关,继续保持发扬章中的成绩、荣誉。我坚信,我们有决心、有能力,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内抓管理,外树形象,把我们学校建成民主、和谐、兴旺发达的农村中学。

以上报告,请代表们审议!

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现在,我受校委会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近年来工作回顾

(一)学校管理科学规范

1、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有了新的进展。校长负责制、党支部保证监督、教代会民主参与的学校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学校采纳了广大师生众多的合理化建议,充实完善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教师评估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之更具有科学性、人文性和可操作性;加大了校务公开的工作力度,积极主动接受广大师生、学生家长、社会各职能部门的监督,使学校管理日渐公开化、规范化、民主化。

2、干部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学校组织体系,调整充实了学校领导班子,优化改进了班子成员结构,实施了“领导干部素养提升工程”,做到了职责明确,责任落实,理念领先,管理科学,提高了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

3、全员聘用制收效明显。“按需设岗、层层聘用、双向选择”的聘任办法,激发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校内结构工资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了以工作量、工作过程、工作方法和工作质量并重的计酬办法,使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分配原则落到了实处。

4、师德建设逐步走向序列化、经常化、规范化和人性化。学校紧紧围绕“师德教育”和“学校形象”这两个永恒主题,积极有效开展了多种形式为载体的师德教育活动,使教师的师德水平实现了从质到量的一次大飞跃。

(二)德育工作成效显著

1、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日趋规范。学校德育组织系统体系化,德育领导小组、德育处、年级组、班主任、学生干部,能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班主任队伍不断优化,全员班主任制度得以落实,培养了一大批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班主任,形成了一支敬业、爱岗、实干、奉献的德育工作队伍。

2、德育工作途径得到有效拓展。以革命传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环境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技教育、国防教育为主题,以学科渗透、热点追踪、实践锻炼、团队活动、社区活动、家校联合、校警共建等为途径的立体型德育网络已逐步形成,多管齐下,相得益彰,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3、唱响主旋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情操。通过升降旗仪式、国旗下演讲、为贫困同学捐款、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等形式,着重加强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4、突出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突出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健全了常规检查制度,通过开展“文明礼仪岗”、“日通报制度”、“纪律、卫生流动红旗”、“绿色班级评选”、“新守则、新规范知识竞赛”等活动,强化了学生的养成教育。

5、重视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继续实行学生干部轮流制、值周班长制和值周校长制,使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得到加强。早晚自修、自学课设立班级纪律监督员,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体验,增长才干,学会自律、自强。

6、重视安全工作。学校建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实行了安全日报报告和整改通知书制度,采取有力措施,解除了安全隐患,防止了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7、艺术、体育、卫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质量稳步提升,成绩逐步提高。在济南市合唱比赛、市市声乐、器乐、舞蹈比赛、运动会、足球赛等活动中均取得较好成绩。校园卫生状况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校园整洁、干净。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发展,日见成效。

(三)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1、重视教学理论学习,特别重视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努力更新教学观念。学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大力支持教师外出参观学习,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加深了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理解,使广大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有了根本的改变,有力地推进了我校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实施。

2、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积极开展青年教师拜师活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更新知识结构;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基本功培训和比赛,提高教学技能;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技能评比,提高教师的知名度;积极承担了市市大型教学活动,为教师锻炼、学习提供机会。现在我校有市名师1人,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3、狠抓教学质量管理,以统考、中考和学科竞赛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学校的教学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统考成绩稳中有升,学科竞赛捷报频传,中考成绩创造辉煌,教学质量稳居榜首。

4、全面启动教学技术现代化工程。强化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全员培训,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全面提高教师多媒体运用能力和教学水平,使大部分教师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课堂容量得到扩张,教学过程更加优化,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四)科研工作花繁果硕

1、群众性教研活动生机勃勃。“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果即成长”的教科研理念已深入人心;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的听课、评课、说课、集体备课、个案研讨等活动逐渐成为教学常规;以科研为先导,以科研促管理,以科研提效益的教科研氛围已初步形成。

2、课题研究扎实有效。学校教科研初步形成了以六大基地研究目标为主导,以“创新教育实验”和“四结合实验”为重点,以三项国家级课题、两项省级课题、四项市级课题为主体,以七个市级课题为支干,以研究性学习、新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和普及方式的教科研框架已基本形成。教研组活动“课题化”。教研活动开始走向有主题、有讨论、有调查、有研究的轨道,课题研究逐渐承担起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任务。

3、教育科研硕果累累。教科研活动的扎实有效开展,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取得了显著成效。多个课题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近年来,教师教育教学论文有20多篇在市级以报刊杂志发表或出版,有200多篇在市级以上论文评比中获奖;有35人次在市级以上优质课、说课、电教课评比和素质大赛中获奖,有80多人次在教案、课件评比中获奖。

(五)后勤工作高效有序

1、搞好基本建设,优化办学条件。近几年,学校投资300多万元,建成综合办公楼、校园文化广场、德育长廊、畅想园,改建了植物园、校园围墙,完成了校园环境改造。

2、做好设备添置,建设数字化校园。新建两个微机室,两个语音室,两个书库,三个阅览室,一个电子阅览室,改建一个微机室,完善了校园网络,为数字化校园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3、实施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校品位。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分设施建设、环境建设、文化建设、活动建设和制度建设五个方面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效果。特别是文化建设方面,体现了我校的特色,洋溢着浓浓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全市校园文化现场会因此在我校召开,市委、市政府、教育局领导及与会代表对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4、完善后勤制度,规范管理程序。认真贯彻执行《购物申请和审批制度》、《财物管理制度》,规范收费行为,严格按照省市规定标准,实行收费通知单制度。对学校财产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查,查清财产的数量、价值和存放地点,并登记造册,建立学校实物帐。

5、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总务后勤工作人员深入班级,强化日常管理,及时解决问题,实行服务书面通知制和服务时间承诺制。认真落实后勤工作计划,使学校后勤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强化安全保卫意识,加强值班巡逻,严格交接班制度,为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为学校稳定做出了贡献。

(六)工团工作有声有色

1、充分发挥工会、团委、学生会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体活动,丰富师生课余生活。利用“五一”、“三八”节、教师节,开展大规模的庆典活动,组织篮球、拔河等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娱乐活动,丰富了职工课余生活,活跃了校园氛围,大大增强了全体教职工的集体凝聚力。

2、关心职工生活,关心群众疾苦,深入家庭,走访慰问教职工,热情为教职工排忧解难。遇红白喜事,学校安排专门班子,倾力协调、组织、安排和解决。

3、发挥工会的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职能。校工会参与学校管理制度的修订与完善,先后多次组织教代会代表对我校重大工作进行讨论和表决。积极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同时做好校务公开,使学校管理日趋民主化,规范化、透明化。

二、今后几年的工作目标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我们满怀自豪,展望未来, 我们任重道远。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学校面临的困难将越来越多:如学校发展与办学经费异常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办学压力和竞争越来越大、学校职工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显;我们还将面临教学质量如何进一步提升、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有机融合、办学规模和校园面积如何进一步扩大及办学模式多样化探索等等难题,我们唯有迎难而上,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品牌意识,优化办学环境,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层次,别无选择。

各位代表,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艳阳高照,望未来信心倍增。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发奋图强,创新进取,为把乔楼中学建成中原名校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邵阳学院三届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立足新常态 瞄准新目标 加快学校转型发展与内涵建设步伐

——在邵阳学院三届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院长

陈晓飞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行政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4年主要工作回顾

2014年,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之年,是学校办学条件重大改善之年,也是办学成果全面丰收之年。一年来,学校党委、行政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引领,坚持内涵建设,注重立德树人,着力深化改革,办学结构不断优化,办学质量明显提升,办学实力明显增强,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抓整改,动真碰硬,教育实践活动有新成效

1.紧扣中心抓整改。紧扣教学中心,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投入70万元开展“教风建设年”活动,评选出“我最喜欢的老师”36名、“优秀教学质量奖”34项、“教学创新奖”6项、“教学奉献奖”7项,倡导了“修德修身、敬业精业”的优良教风。

2.突破难点抓整改。将整改作为中心任务,将征求到的整改意见细化为107项具体任务,突出整治18个主要问题,在环境整治、文明单位、后勤保障、平安校园创建等方面有新突破。

3.聚焦热点抓整改。出台了《国内公务接待实施细则》,公开拍卖了6台公车,减少了“三公”经费开支;坚持领导带头、零投入的原则,清理超标准办公用房;改进文风会风,整治“庸懒散”,机关作风建设有成效。

学校被省委活动办确定为活动开展好的五所典型高校之一。中央群众路线教育专题网、经济日报、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等媒体报道了我校教育实践活动的成绩和经验。

(二)抓中心,充实内涵,教学实力有新提升

4.质量工程建设成果丰硕。获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37项,进校经费172万元,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教育实践基地通过教育厅阶段检查评估。

5.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获省级教改项目15项,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等5项,在全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综合改革经验交流会上做了典型发言,教师参加省普通高校课程教学竞赛等,获奖6项;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51项,学校被评为全国计算机考试优秀考点。

6.实践教学得到有效强化。投入实验仪器设备经费1200多万元,新建或扩建13个实验分室,新建多媒体教室70间,新增语音室座位244个、实验项目290个,全年实验开出率99.6%,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优良率为48%。

7.质量监控体系不断完善。完成了2014年本科教学工作基本状态数据的采集填报及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工作,稳步

推进同行评教、网络评教。

8.成教及培训工作切实加强。创新成教办学模式,举办委托培养班,开办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完成各级各类培训项目20个,培训学员3414人。

(三)抓先导,打造平台,科研创新有新成果

9.科研平台建设再创佳绩。获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与北方民族大学共建科研平台3个,获得200余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注重校内前期培育,组建校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校级重点实验室1个。

10.科研项目及成果喜获丰收。获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1项,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81篇,被SCI、人大复印资料等收录103篇,出版专著8部,获国家专利13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11.科研管理进一步规范。修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大幅提高了奖励力度;改进科研项目推评方式,努力构建学术公平机制;接受了省审计厅科研经费专项审计,整治成效明显,被《湖南日报》正面专题报道。

12.研究生教育扎实推进。2014级研究生实现满额招生,遴选硕士生导师12名;完成硕士点的中期考核,“项目承载、校企协同”的模式获省学位办的肯定和推广。新增校级重点学科1个,对4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6个校级重点学科进行了考核。

13.核心期刊建设有新突破。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在全国综合社科期刊排名由第158名提升至第13名。学报(社科版)被评为全

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湖南省“双十佳期刊”。

(四)抓关键,提升素质,队伍建设有新业绩

14.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投入人才引进经费300万元,引进各类人才57人,其中引进、培养博士14人。公费派往国外交流项目师生达19人,1个团队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15.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完善了干部选拔、任用及考核评价机制,30名中层干部顺利转正,完成了全校科级干部聘任工作,党员干部专题培训班集中学习达1400余人次,3名党外人士参加了省级干部培训班学习。

16.后勤保障队伍不断加强。组建后勤服务督查团,后勤督导呈现新常态,着力清理编外用工,有效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

(五)抓根本,立德树人,管理育人有新突破

17.思政教育有新成果。建立新闻中心,运用新媒体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得到加强,在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督查中成绩突出;完成了两校区建筑、道路、景观命名工作,学校大局稳定。

18.学生管理不断加强。修订了《专职学生辅导员考核评优办法修订意见》等4个文件,公开招聘辅导员12名,建设省级特色成长辅导室1个。学校被评为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省高等学校军训工作先进单位、省学生资助研究先进单位。

19.招生就业成绩显著。新生报到4983人,报到率为96.3%,本省录取分数线高出最低控制线14分以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在95%以上,新建了孵化基地,完成了2014年就业质量报告。

20.共青团工作成绩喜人。湖南日报等报道了我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参加省大学生第四届艺术展演获一等奖3项;在全省首届高校校园好声音大赛中荣获冠军;李梅同学获评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唐靖同学赴尼泊尔支教事迹在中央电视台进行了报道。

(六)抓保障,开源节流,办学条件有新改善

21.财源建设稳中有升。实现总收入3.3亿元,科学编制并严格预算执行。完成工程审计项目89个,审计金额8407万元,核减率为9.9%。

22.基础建设如期推进。投入基本建设及改造等费用约6200多万元,教学楼二期工程竣工交付使用,艺术设计大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东校门前坪景观工程、音乐教学实验剧场等工程有序推进,新征地及拆迁工作有新进展。

23.教育信息化建设有突破。被教育部批准为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通过公开竞价,引进银行资金2200多万元建设数字化校园。

24.资产管理规范有序。完成采购计划100余项,采购金额5385余万元,新增纸质图书2万余册,开通了移动图书馆,启动大型贵重仪器设备信息化平台建设,资产日常管理优良率和仪器设备使用率均达90%以上。

(七)抓服务,践行宗旨,民生工程有新亮点

25.职工待遇有较大改善。在职教职工人均总收入有较大幅度

增长,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超过总收入的10℅,离退休人员待遇也相应改善。

26.生活条件有明显改观。千方百计寻求解决教师住房困难的办法,完成教学楼、学生宿舍等维修改造任务40余项,完成李子园校区供水系统改造、教工住宅区油砂路面改造、停车场建设及七里坪校区天然气开通工程和南院食堂煤改电项目,建成学生公寓空气能热水系统、教工候车亭、学生自行车棚、两校区公共健身设施等,购进了高频遥控透视机,改善了师生医疗条件。

27.环境整治有突出成效。建好了教育阳光服务平台,分期投入近300万元建设视频监控二期工程,大力整治校园经营性麻将馆,新设了门禁系统,增设交通警示标志和减速带,规范了校园交通管理,完善校园垃圾收集和转运方式,校园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观。

(八)抓改革,精准管理,发展建设有新动力

28.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步伐加快。大力加强大学章程建设,依法治校全面推进,《邵阳学院章程》报经省教育厅核准,成为全省首批核准的9所高校之一。

29.绩效工资改革稳妥推进。出台了《邵阳学院绩效工资实施暂行办法》,组织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和修改,召开了专门教代会,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新的绩效工资改革方案。

30.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化。引进专业物业公司进行校园物业管理,建设绿色、环保、无公害的蔬菜与大米基地,确保了“舌

尖上的安全”和物价稳定,《经济日报》等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31.目标管理考核日臻完善。完善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优化考核程序,表彰奖励了一批考评先进单位。

32.办学合力明显增强。完善教代会制度,成功申报省教育工会模范职工小家,2人被评为省教育工会芙蓉标兵,获得省教育工会芙蓉标兵岗1个。落实相关政策,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和离退休老同志的积极作用。加入省高校校友工作研究会,新筹建3个校友会,印制了首期《校友通讯》。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的一年,全校师生员工在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各项事业取得了全面丰收。学校被评为全国就业50强,全国“三下乡”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省平安高校、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省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省综治考核优秀单位等等。所有这些成绩,归功于学校党政班子的精诚团结、归功于担当脊梁的在座的各位教学、管理骨干,归功于默默奉献的全体职工,也归功于我们这个风清气正、充满希望的校园!

各位代表,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学校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一是转型发展思路有待廓清,学科专业内涵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协同创新能力还不强,高层次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不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学术领军人物缺乏,师资队伍“双高”人员数量不够,人才引进、培养及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精准管理

还不够到位,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学校基础建设任务还很繁重,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奋力作为,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5年学校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2015年是国家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一年。面对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新常态,党和国家领导人明确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今后一段时期教育工作的大逻辑。我们必须认真分析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新特征。

(一)新常态下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1.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步入新阶段。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水平持续稳步提升,已成为在学规模世界第一的高等教育大国,但还不是高等教育强国。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相适应性日益突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露。这就要求高校把发展重点从过去的拼规模、拼数量转向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拼质量、拼内涵,实现由“以量谋大”到“以质图强”的战略转变,实现高等教育在新常态下更高水平的发展、更可持续的发展。

2.国家创新战略对高等教育提出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随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全社会对高科技和高素质人才需求日益增加,高等教育正在

走向社会的中心,角色定位从过去的支持服务逐步转向服务和引领同步。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坚持需求导向、合理定位,与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化同步”发展的新要求贴紧靠实,通过拓展服务能力和提升贡献力实现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

3.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新任务。从发展环境看,随着国家产业转型升级进程的加快,人才市场的供需关系正由高校为主导的供给驱动变为行业企业为主导的需求驱动。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树立起市场竞争的意识和优胜劣汰的危机感,主动对接行业产业需求,在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引导上主动作为、有所作为。目前,全国有3000多万在校大学生,蕴藏着无穷的创业热情和创造能力,高校要培养他们的兴趣,释放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活力,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二)新常态下学校发展面临的新任务

1.积极推动转型发展。转型发展是适应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也是高校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转型发展的关键是要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凝练办学特色、转变办学方式,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创新能力上来。2015年,教育部将印发转型发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将加快建立高校分类设置、分类拨款和分类评估制度,为转型发展提供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学校必须积极响应教育部的政策调整,深入研究转型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充分利用好国家转型

发展政策,大力推动学校转型发展,进一步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2.大力加快内涵发展。高等学校只有把内涵发展作为指挥棒、作为生命线,以质量求生存、以贡献求支持,才能进入自主发展、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必须深入开展专业综合改革,努力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深入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着力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改进管理方式,强化绩效考核,切实发挥重点学科的示范引领作用;全力申报湖南省“2011计划”,力争今年获得突破;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引进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培养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3.着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就业率、高质量就业离不开高素质的大学生。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749万,为历史最高;我省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31.8万人。新常态给大学生就业增添了不确定性,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今年教育部将发布《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高校更新教育观念,构建创新文化,完善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模式,强化创业实践。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深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大力创建湖南省就业创业示范校,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毕业生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培训,努力培养手

脑并用、知行统一,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4.千方百计提高融资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益。自2012年以来,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国家将进一步坚持教育投入依法增长。但经济新常态对教育投入带来了压力,教育经费投入与事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可能会更加凸显。现在湖南省生均拨款经费标准基本到顶,学校办学规模基本稳定,财政收入估计不会有太多增加,但学校急需花钱的地方很多,学校基本建设任务还很繁重,绩效工资总量每年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两手抓”、“抓两头”,既要善于源头引水,大力筹措更多的经费;又要善于科学安排,精打细算,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努力把“紧日子”过好、过踏实。要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突出支出重点,坚持勤俭办学,认真落实学校财务和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强化经费监管和内部审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和高效。

三、2015年主要工作

2015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总书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瞄准建设大学这一目标,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围绕转型发展这一主线,紧扣内涵建设这一主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校,全力提质增效,全面强化管理,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努力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我们共同的“大学梦”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要抓好以下九个方面46项工作。

(一)坚持突出重点,进一步激发改革发展活力

1.切实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和“回头看”工作,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开展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2.按照省委组织部的安排,开好学校第二次党代会。3.力争年内将学校更名为湖南工程技术学院,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推动与邵阳医专的合并工作。

4.科学编制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推动学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力争通过5~8年的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湖南工程技术大学。

5.保证硕士点验收合格,确保获得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力做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扩点工作,进一步增加学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领域,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

6.切实抓好《邵阳学院章程》的宣传与落实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学校治理结构,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校。

7.努力增加教职工收入,力争教职工人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左右。

(二)坚持教学中心,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8.抓好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抓好已有国家级和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特色专业、教学团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等项目的建设工作;组织开展“十二五”国家级、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总结验收,积极申报国家级和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

范基地和省级精品开放课程等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力争国家级项目达到4个以上;加强专业建设,积极优化专业结构,适度发展地方经济社会、产业发展急需专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组织申报2016新专业,进一步加强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和24个校级重点专业建设;做好湖南省新专业办学水平评估迎评工作;做好教育部中外合作项目的评估验收工作。

9.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展转型发展大讨论,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按照培养应用型、创业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总要求,积极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积极探索学分制改革,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适时启动院系调整,制定学院设置的标准和办法,将有条件的系改成学院;抓好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成果奖的申报、评审及推荐等工作;抓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13项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力争获得5个以上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奖励。

10.大力加强课程建设。投入专项经费110万元,开展“课程建设年”活动,抓好300门课程标准建设,立项精品开放课程50门、“慕课”5门,开展微课竞赛活动,评选30门校级优秀微课。

11.继续强化实践教学。全年预算投入教学仪器设备经费约1600万元(其中争取中央财政专项经费600万元、数字化校园建设专项经费300万元),加强实验室建设及实验项目的规范和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加强实习基地特别是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大力实施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抓实中央财

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工作;强化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

1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教学运行管理,进一步优化教风学风;加强教研室工作,抓好教学研讨活动、教学观摩活动、教学帮扶活动,组织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组织教师参加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现代教育应用技术竞赛活动,力争获奖率超过80%。

13.强化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做好教学督导团的换届工作,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出台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框架文件,启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建设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做好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采集与上报、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等工作。

(三)坚持创新驱动,进一步增强科技竞争力

14.加强科技平台建设。高标准建设好省级重点实验室、社科研究基地、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和科技创新团队,确保各类省级平台通过上级检查与考核;积极推进与北方民族大学合作科研平台的共建工作;大力培育、申报新的科研平台,逐步形成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全力抓好2015年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申报工作,力争获得突破。

15.抓好科研项目申报与管理工作。创新科研项目申报机制,力争国家级项目立项数量达4项以上;加大横向项目引进力度,争取横向进校科研经费增加30%;严格科研项目管理,完善科 研项目预算评审制度、中期检查制度等。

16.加强科技管理工作。做好高校创新驱动和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组织好2015年省、市科技成果奖的申报工作,力争获得省级二等奖以上奖励;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争取专利数量增长1倍,达30项以上;做好科研工作量核算及校级科技成果奖的评定工作;做好校学术委员会的换届和专家库的遴选工作。

17.加强重点学科引领作用。做好“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考核验收工作,力争2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获得优秀;整合全校资源,做好“十三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申报工作,力争5个重点学科进入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行列;投入专项经费100万,加强研究型实验室建设。

18.加强研究生教育工作。确保获得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投入专项建设经费100万,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办学条件;努力争取扩点,争取联合办班培养研究生;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和研究生专业能力提升工程;逐步建立毕业研究生的质量跟踪和反馈机制。

19.办好学报“魏源研究”、“知识产权法”等特色栏目,扎实推进核心期刊工程,力争进入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

(四)坚持人才强校,进一步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20.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围绕创办大学奋斗目标和转型发展需求,探索新常态下的新路子,创新优秀人才引进、培养、考评和激励机制。实施“引凤工程”,出台《邵阳学院高端人才引进暂行办法》,加大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对于特别优秀的高端人才和领

军团队,不拘一格,不惜重金;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完成学科带头人和博士10人以上的招聘计划,为三年内实现“双百工程”(100名博士、100名教授)奠定坚实基础;实施“名师工程”,以“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为契机,结合院系调整与学科建设,建立师资队伍建设的考评机制、激励机制和倒逼机制,逐步建立教师培养培训、职称晋升及业务提升的综合考评新机制;实施“新苗工程”,精选100名优秀青年教师,制定个性培养方案,不断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创新青年骨干教师、青年拔尖人才的选拔与奖励机制,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

21.加强教师国内外学术交流。做好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人选申报工作,积极选派教学、科研骨干教师赴国内外访学交流,今年计划派出12人。启动“优秀中青年教师海外轮训计划”,选拔10人左右赴国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培训研修;继续实施“海外名师计划”;进一步做好外教聘任、管理与服务工作。

22.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认真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推进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好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及“三育人”先进个人的评选与表彰工作。

(五)坚持立德树人,进一步强化学生教育与管理 23.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好“展翼计划”的第 一期子计划;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4.加强学工队伍建设。扎实推进省级优秀辅导员团队项目建设,开展第四届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进一步优化辅导员队伍结

构,公开招聘13名辅导员;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建设系(院)管理和考核机制。

25.抓好学生管理工作。全面推行学生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学生家校联系机制;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争取年内每个系都建成1个特色成长辅导室;以项目为载体开展学生学风建设专项活动,建立“一帮一”学习帮困制度;加强宿舍文明建设,建立动态的学生宿舍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考核奖励体系;做好学生资助管理、军事训练和征兵等工作。

26.抓好招生与就业工作。做好2015年招生计划编制、招生宣传、招生录取工作,争取2015年本科新生到校5000人以上;完成2015年43名研究生招生计划工作;积极做好留学生招生工作;坚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进一步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举办2015年夏季大型校园招聘会及湖南省湘中地区高校2016届毕业生大型校园供需见面会;举办第七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争取2015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做好2015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工作;做好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编撰与发布工作;积极创建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学校。

27.扎实推进共青团工作。深入开展学习总书记系列重 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活动和“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施“校园先锋”示范引领计划及“和园工程”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活动;拓展

“三下乡”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统筹开展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创优赛事,组织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六)坚持服务教学,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28.加快校园基本建设。做好两校区校园规划的调整与报批工作;全年投入基本建设及改造等费用约5000万元,确保艺术设计大楼、4栋学生公寓、食堂、东大门后广场景观改造、李子园学生活动中心改造及七里坪校区土石方工程等7个项目按时竣工;加快机械大楼建设;完成李子园田径运动场改造工程;做好两校区围墙建设工作;做好七里坪新征地有关工作;完成七里坪校区供电专线改造任务。

29.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步伐。打好基础,搭好平台,做出亮点,扎实推进教育部与教育厅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建设,确保年底通过评估验收;用好用足银行2230万元协议资金,完成好网络改造、数据中心、应用系统、一卡通、无线网络、MOOC平台、标准化考场等15项工程,力争新生入学使用校园一卡通;用好网络学习空间,实现无纸化办公,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管理深度融合,力争将学校建成全国同类高校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加强图书资源建设,完善移动图书馆,进一步发挥图书馆的职能,大力服务“全民阅读”工程。

30.加快教学生活设施提质改造工程。投入300万元,完成两 校区图书馆、李子园校区第3、4栋学生公寓、新实验楼房顶护栏、两校区教工住宅楼梯间公共领域、七里坪校区老住宅供电线路、七里坪校区供电增容等项目维修改造,以及新学生食堂燃气工程

建设工作。完成七里坪主教学楼南广场及人工湖石桥的提质改造等工程;加快推进七里坪校门口民房的拆迁工作。

(七)坚持开源节流,进一步强化经费筹措与管理

31.大力加强财源建设,力争全校总收入达到3.4亿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学校融资中的作用,稳妥采用PPP模式,加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进“阳光财务”,从严控制支出,优化支出结构,严格预算执行;实行新的《邵阳学院差旅费管理办法》,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

32.推进成教与培训工作。努力拓宽成教招生渠道,扩大全日制自考班、委托培养班招生规模,全年力争创收260万元;大力拓展培训业务,争取培训经费200万元。

33.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招标采购行为,确保按要求完成物资设备采购任务;完善大型贵重仪器设备信息化平台建设,努力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妥善做好仪器设备报废处置工作。

34.做好常规审计工作,实施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审计、物资采购审计、财务审计及专项经费使用情况审计等,提高审计质量。

(八)坚持和谐创建,进一步推进幸福校园建设

35.大力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加强对“校歌、校风、学风、师风”等校园文化标识的解读与宣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和校园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凝练校园文化精神,推进文明建设工程;完成校园建筑、道路、景观命名的标注工作。

36.切实提高教职工待遇。巩固绩效工资改革成果,5月份兑现新的绩效工资改革方案;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继续改善教职工待遇,其中住房公积金人均增加5000元,年人均达到12300多元;“老人老办法”住房补贴今年安排300万元(总量需要900万元),学校将通过自筹和争取省财政支持等途径,计划用2~3年时间解决好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做好全校医疗、生育、失业等保险的核算及缴费工作。

37.努力改善教职工住房及医疗条件。积极创造条件,推进教职工住宅建设,加快青年教师公寓立项;改革学校职工住房管理制度,积极推进职工住宅物业化管理;进一步改善校医院就医条件,完成高频遥控X光透视机的安装、测试工作;做好教职员工定期体检工作。

38.做好校园环境整治工作。巩固已有专项整治成果,对乱种乱养和校内无序经营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完成七里坪新大门和东大门门禁系统建设;进一步规范校园交通管理,统一规划好停车位,做好自行车、电动车入棚工作。

39.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以省平安高校、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平安院系”、“平安家庭”、“平安宿舍”创建活动;加快视频监控建设,强化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实行全天候、全区域、网格化及常态化巡逻,力争获得全省平安高校优秀成果奖。

40.继续深化后勤改革。进一步完善新的后勤改革方案;加强学生宿舍管理,探索新的学生宿舍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学生宿舍

园区化管理;推进标准化食堂建设,确保学生饮食安全、伙食质量和物价稳定;推动节能监管平台二期建设,改革水电使用管理办法;加强后勤保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后勤管理水平。

41.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学校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制度,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深入开展“教职工之家”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党外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做好目标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离退休人员信息平台;积极协办2015年湖南省高校湘南片区关工委年会;做好邵阳学院校友会的报批工作,建好校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九)坚持从严治党,进一步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42.认真落实高校党委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责任制,以校新闻中心为依托,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加强校报、微信、校园网等宣传阵地建设,积极传播正能量;建立舆情报告制度,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管,确保网络安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

43.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以第二次党代会为契机,深入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开展好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主旨的“学讲话用讲话”心得录交流活动;加强党支部创新活动的立项和评审,坚持以项目化管理为依托创新基层党建模式;争创省高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示范点;抓好基层党支部书记和中层干部2期专题培训班;制定副 21

科级以上管理人员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强校系两级班子建设,完善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及考核评价机制。

44.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坚持不懈严纪律,持之以恒改作风。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教育阳光服务平台建设工作。

45.加强安全维稳工作。积极筹建邵阳学院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心,建立校园安全群防群治机制,抓好敏感时段、重要节点的安全维稳工作,确保学校大局稳定。

46.加强作风建设。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四风”整治,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要大力倡导敢于担当、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统筹谋划全年工作,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扎实推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跟进解决,确保圆满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同志们,成绩属于过去,奋斗成就未来。我们一定要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立足新常态,迎接新挑战,抢抓新机遇,统一思想,开拓进取,务实担当,不断增强凝聚力,培育创新力,提升执行力,不断加快学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为实现我们的“大学梦”而努力奋斗。

下载保定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院长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保定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院长工作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议程

    永川区特殊教育学校第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议程 准备工作:(10月30日前) 根据上级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和建议,校支部、行政、工会协调制定出“永川区特殊教育......

    板桥中学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工作报告

    规范学校管理 增强办学效益 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板桥中学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工作报告 闫自平板桥中学始建于1969年,现有教学班24个,在校学生930人,教职工90......

    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校工作报告

    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校工作报告 在全国教育战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教育创新,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我校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召......

    教职工代表大会相关制度工作报告

    (3)教职工代表大会相关制度、工作报告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条例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第二届教职工暨第三届工会 会员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12年6月3日通过) 第一......

    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本届代表大会做行政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我校从去年7月份盟委行署决定并宣布重新组建、9月份挂牌开学至今,已历时一年半时......

    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现在代表校长室向第八届教职工代表大会作学校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三年来的工作回顾 过去的三年,我校以科学的发展观把握学校教育事业......

    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工作报告

    第八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工作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来宾: 大家好!今天我校迎来了第八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大会的隆重召开是全校教职员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现在,我受......

    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工作报告

    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工作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来宾: 大家好!今天我校迎来了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全校教职工欢欣鼓舞、内心激动,大会的隆重召开是全校教职员工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