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

时间:2019-05-13 02:0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

第一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学设计 当阳干溪中小学 王春梅

刘士忠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才有草长花开的美丽景象。

认字和练习朗读是教学的重点,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12个生字。

2、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感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个性化学习,让学生懂得雨点儿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时间: 2010年11月

教学地点: 教室(一年一班)

教学手段: 利用课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感悟语言文字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课题

1、播放电脑课件,欣赏《小雨沙沙》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会唱的同学请跟着唱。

2、问:看了课件后,你有什么体会?

(此设计意在通过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巧妙地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二、开放时空,自主学习。

1、自由阅读课文

在整体感知课文时,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个别读、引读、轮读、领读、比赛读等),达到读通读舜指目的。

2、交流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巧识字

在生子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观察、交流、总结、书写、评价,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采用激励、期待性的语言:“谁会读?谁读的好?谁有办法记住这些生子?看谁记得最多,写得最好?”

(这一环节力求设计的生动活拨,形式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敢读敢说大胆地表现自己,在交流中提高。)

四、创设情境,体验感悟。

(结合课文语境,理解“数不清、云彩、飘落、问、回答”等词语的意思,并用“数不清、飘落”等练习说话。)

1、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词句。

2、引导学生理解,如“数不清”、“飘落”、“云彩”等词。

(1)出示“数”字,问:在哪儿见过这个字?出示“清”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词语“数不清”,读一读,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数不清。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如天上的星星数不清,秋天的落叶数不清,漫天飞舞的雪花数不清)

(4)认读“云彩”“飘落”。

(播放课件:落叶飘落。)“飘落”就是飘着落下来。再用“飘落”练习说话。

(5)在文中找出带有“数不清”“云彩”“飘落”这三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3、读理解“问”、“回答”。

(1)出示生字“问”,读一读,找一找,文中写的是谁问谁?问什么?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2)交流,指导朗读问句“你要到哪里去?”

(3)读课文找一找,小雨点儿是怎样回答的。出示新词“回答”,指导学生读正确。

(4)小雨点儿回答大雨点儿的话后又问道:“你哪?”引导学生读大雨点的话,把这句话补充完整:“你要到哪里去?”

4、读“方”。

仔细读课文中带有“方”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地方”这个词中“方”读轻声。

5、桌间相互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设计力求借助_课件阅读,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开放课堂,拓展延伸。

1.教师边范读第五自然段,边演示雨过后草长花开的动画,让学生初步感受雨点儿给植物带来的变化。

2.出示句子“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结合动画情景,展开想像,模仿句子说说雨过后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

小花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

3.顺承说话练习形成的语境气氛,让学生在自由练读的基础上,齐读第五自然段。讨论交流:这都是谁的功劳?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

4.你还知道雨会给那些植物带来好处?小组合作探究。

(这一环节的设计就是为了开放课堂,加强学科间的综合,提供学生自主、合作、实践的机会,把学生引向更开阔的天地。本段教学中,让学生理解雨点儿与植物古长间的关系是重点也是难点。设计遵循了学生的思维特声,先让学生欣赏雨过后草长花开的景象,通过具体形象的景观打开学生思维的阀门。再让学生看动画说说雨点儿给草和花带来的变化,教给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的方式方法。接着放手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句式说说雨点儿还给哪些植物带来了什么变化,让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从不同的渠道理解了雨点儿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新的认知建立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使教学潜移默化,水到渠成。)

教学评析:

这节课的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育的讲解分析,以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教师只是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为张扬学生个性,激扬学生灵性服务。落实了创新智能的培养目标。

本节教学的启发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架起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语中主动探究中识字,读懂故事,初步了解雨点儿的作用,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学奥秘产生兴趣。

第二篇:一年级语文上册 雨点儿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 11 个生字,会写“方”。

2.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让他们感悟到大自然的美妙。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和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了解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师板书“雨”)

师:你见过哪些雨?(毛毛雨,小雨,暴雨,雷阵雨„„)2.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跟“雨”有关。(师板书课题“雨点儿”。)

指名读题目;跟师读(读好儿化音)

二、疏通词语

1.师:这篇课文讲了雨点儿的什么故事呢?请小朋友们翻开书第12课,认真听老师朗读,思考这篇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故事)师板书:“小”“大”

2.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出示词语卡片)数不清、云彩、飘落、地方(注意轻声)、回答(记这2个字的字形)、半空(字形)、问(拼读好前鼻音;字形)

三、教学1-4段

1.课文一共有5段话,请5生分读。其他生认真听,读完后作评价。

(如果“地方”读得不好就出示读好轻声)

爱心

用心

专心 1

2.(出示图片)师:瞧这些雨点儿,它们下得多欢快呀!沙沙沙,沙沙沙!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雨点儿从哪里来吗?(你能用文中的话回答吗?)

出示段1: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1)指名读句子。

(2)师:这一滴一滴的雨点儿飘落下来,数得清吗?

教学“数不清”:数:①拼读字音;

②你还在哪儿见过这个字?(数学)多音字 ③请小老师领读词语。清:①读准后鼻音

②组词

数不清的雨点儿,从哪里飘落下来? 教学“彩”:①记字形;

②请小老师领读词语。

“飘落”:记2个字字形

(3)再请生读段1,读出雨点儿的多。(4)齐读段1(5)师:你们读得真好!雨点儿给你们带来了美丽的图片呢。你看到了什么?请你照着这句话(师手指“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看图说句子。

第一幅图说话:数不清的(),从()飘落下来。第二幅图说话:数不清的(),从()。3.师:看着这幅画,一起背背课文的第一段吧。(生齐背段1)

师:雨点儿飘呀飘呀,它们在半空中相遇了,说着悄悄话呢,听,它们在说什么?(1)生回答,师完成板书。

(出示2-4段)同桌互读

(2)(分角色朗读)师:谁来当小雨点儿?谁来当大雨点儿?

师读旁白,生读说的话,请3组学生(3)男女生配合读

4.(1)为什么大雨点儿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2)假如你是雨点儿,你想去哪里?(生自由说)

四、巩固词语

1.师:你们说的真棒!雨点儿们,让我们一起去花园看一看吧。瞧这些美丽的鲜花,每朵鲜花都藏着一个词语,我请一列小火车读一读。(开火车读;齐读)2.课后“我会读”:指名读3个句子。

爱心

用心

专心 2

五、指导写字

1.观察“方”,注意横折钩的起笔与落笔。2.师范写,生书空。3.生描1个,写1个。板书设计:

小 有花有草的地方

雨点儿

爱心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用心

专心 3

第三篇: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雨点儿人教

《雨点儿》教学反思

城南小学

高霞峰

《雨点儿》是一篇科学童话,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雨水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课文用了拟人的方法,让学生感悟雨点能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创设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地从课间活动转移到课堂中来。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与生字反复见面,从而从整体上把握字形。同时在课上注意渗透一些识字知识和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认识汉字,培养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感悟课文的过程中,我重点让学生理解两个词语:“飘落”和“数不清”为了让学生理解“飘落”一词,我用直观演示法,使学生很快地理解了“飘落”一词,并让学生知道还有哪些东西下落可以用飘落.当学生读到“数不清的雨点从云彩里飘落下来。”一句时,我接着学生问“你们还知道什么东西也是数不清的”?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不同的答案。有的说“落叶”有的说“星星”还有的说“蚂蚁”等。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词语,而且还学会运用这些词语。收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画的展示和句子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有了雨水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草的地方也长出了花草。在理解的基础上,我有设计了一个说话训练:你知道雨点儿还可能到什么地方去,那儿会有怎样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让学生初步懂得与水喝植物生长的关系。

我还注重引导学生整体感悟,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在教学方法上,注重自主合作,重视对话训练,运用了分角色朗读,增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快快乐乐学语文。

课后我觉得本节课有待改进的地方在于:

1、一年级学生小组合作有一定困难,特别是上课的不是自己班的学生由于老师教学方法和习惯的不同,操作起来更有困难。所以小组合作要从一年级培养,而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没有写字教学,只注重了课文的理解与朗读,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有每节课都得给写生写字机会的意识,把一年级写字教学贯穿在每一节课中,扎扎实实落实写字目标。

第四篇: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 雨点儿人教(部编版)

雨点儿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会认字,会写“问、有、半、从、你”5个生字,认识偏旁“彡、穴、刂”。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4.感受雨点儿的可爱,感悟雨点儿给人类、给世界带来的美丽。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

通过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2个会认字,在识字过程中积累识字方法。

2.有兴趣地写“问、有、半、从、你”5个生字,进一步写好汉字的基本笔画。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新课。

1.猜谜语:

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都不见。

(课件)

学生猜谜语,天上为什么会下雨?你见过什么雨?(课件)

2.读课题。让我们一起来亲切地喊它吧!生自由和雨点儿打招呼,师纠正儿化音。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检查识字。(课件)

数 彩 半 空 问 到

方 没 更 绿 出 长

三、随文识字,初识雨点儿。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出示自然段,随机进行生字词语教学)

2.学习第一自然段中的词语。

①出示词语“数不清”,读准字音,文中说什么数不清?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②认读“云彩”“飘落”,说一说生活中你见到过什么东西从空中飘落。

听听雨声,雨娃娃们在说话呢,它们在说些什么呢?你能听得懂吗?(课件)

3.学习第二自然段中的问句。

①读“半空”。

②出示“问”,文中是谁问谁?问什么?指导读好问句。(课件)

4.学习第三自然段中的词语。

①小雨点儿是怎么回答的?

②板书“回答”,指导学生读正确。

③板书“地方”,“方”字读轻声,指导读好句子。

5.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同桌听,互相帮助,把课文读正确。

你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

四、巩固生字,识记字形。(结合课件进行)

生字我们都会读了,字形你记住了吗?看谁的方法最好,速度最快。

五、指导书写。

1.观察“问、有、半、从、你”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课件)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写。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5.字写好了奖励大家一首歌,听唱《小雨沙沙沙》。

六、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写雨的儿歌?(出示课件)

小雨点儿,丁丁丁,唱着歌,真好听。

小雨点,爱干净,马路洗得亮晶晶。

小雨点沙沙沙

小雨点,沙沙沙,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

小雨点,沙沙沙,落在池塘里,鱼儿乐得摇尾巴。

小雨点,沙沙沙,落在田野里,苗儿乐得向上拔。

【板书设计】

8 雨点儿

问 有 半 从 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2.感受雨点儿的可爱,感悟雨点儿给人类、给世界带来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课件,屏幕上出现一幅下雨图,伴随着轻微的下雨声)

师:小朋友,昨天我们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叫——雨点儿,这节课我们要和雨点儿一起去进行一次旅行。

2.想和雨点儿一起去旅行,先要和刚认识的生字朋友打招呼,要不,它们会拦住你们的。(课件)

二、细读课文,感悟雨点儿。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课件)

1.自由读。(可以配上自己认为合适的动作)

2.指名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二)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1.数不清的雨点儿飘落下来,半空中,雨点儿还说起了话来了。

2.出示对话,自由读,找找哪些是小雨点儿说的,哪些是大雨点儿说的。(课件)

3.(对话部分变颜色)你们喜欢当小雨点儿的,就读小雨点儿的话。你们喜欢当大雨点儿的,就读大雨点儿的话。

4.指名读,师随机问:你为什么喜欢小雨点儿?你为什么喜欢大雨点儿?

5.指导朗读。(同桌练习分角色读,指名分角色读,师生分角色读,在读中感悟雨点儿的热情、快乐)(课件)

6.课文学到这儿,你发现了什么?(小雨点儿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课件)

7.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过渡:是呀,他们为什么要到这些地方?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学习第一句。

①小雨点儿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有花有草的地方在哪里呢?小雨点儿落到这些地方会说些什么呢?

②你瞧,“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课件)

③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这个句子吧!

2.学习第二句。

①大雨点儿要去哪里?那里美吗?大雨点儿为什么要去那里?

②不久,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件)你看到了什么?

③指导读最后一句。

3.雨点儿还会落在哪里,那儿怎么样?出示句子“雨点儿从云彩里落下来”,结合欣赏到的图片,展开想象,模仿句子说雨后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4.讨论交流:那些花儿、草儿一定很感谢雨点儿们,它们会怎么说呢?

(课件)

三、朗读指导。

1.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师指导:分角色朗读,指的是在一篇课文内,让不同的学生读不同的角色,要读出各个角色的特点。如本文中的大雨点儿要用稍慢的语速读出它的和蔼,小雨点儿要用欢快的语调读出它的活泼、快乐。

2.朗读时注意停顿。(课件)

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

3.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有感情或分角色朗读。

四、课后延伸。(课件)

1.如果你是雨点儿,你想到哪里去?给它们带去什么变化?

2.把刚才说的话写下来,可以写一句,也可以写几句,爱画画的小朋友还可以为你写的句子配上美妙的插图。

【板书设计】

8 雨点儿

有花有草  更红更绿

没花没草  开出长出

【教学反思】

示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相关链接】

为什么植物需要水分

水是组成生命体的重要物质,人体中水分含量达60%以上。植物也不例外,土壤中的有机物等营养物质只有溶解在水里,通过植物根系的吸收作用输入全身,另外水分的输入也促进了植物体的蒸腾作用。

【教学随笔】

第五篇:人教一年级上册教案2

汉语拼音5 g k h 教学目标:

1、学会g、k、h三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g、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4、认识“花、哥、弟、个、画”5个生字,会读儿歌。教学重点、难点:

g、k、h、的发音及三拼音的拼音方法是教学的重难点。课前准备:拼音、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学会g、k、h三个声母,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g、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教学重点:

g、k、h、的发音及与单韵母的拼读。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看卡片认读6个韵母。

2、我们已经学过了几个声母?谁来读?

3、今天,我们要学习第5课,再认识3个声母朋友,比一比看谁最先做到会读、会认、会写。

二、教学声母g

1、看插图由鸽引出 g。

2、教学g的发音,记清字形。

(1)示范发音,仔细听,看口形。

(2)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3)记字形,启发想象,g像什么?(教顺口溜:小9加弯g g g。)

3、指导书写。

(1)观察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和书写笔顺。(2)抄写字母。

三、教学声母k

1、看插图说话由“蝌”引出k。

2、教学k的发音,记字形。

(1)示范发音,讲要领:发音时,嘴要送出一股气,用小纸条示范。

(2)请学生口对手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3)你能在插图上找到k吗?还有什么办法能记住它?(教顺口溜:一把机枪k k k。)

(4)指导书空和书写,k两笔写成。

四、教学声母h

1、看插图说话由“喝”引出h。

2、教学h的发音,记清形。

(1)范读,跟读,齐读。

(2)在图上找找h,记形:一把椅子h h h。

(3)指导书写。

六、拼读g k h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出示音节:ga

ka

ha

ge

ke

he

gu

ku

hu

2、学生拼,老师评价。(指名读,齐读)

七、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声母,它们分别是→g k h,我们不但会认,还学会了书写。下节课,我们还要学习g k h的拼音。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2、认识“花、哥、弟、个、画”5个生字,会读儿歌。教学重点、难点:

三拼音的拼音方法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是难点。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打乱顺序认读6个单韵母的四声,卡片认读声母g k h。

2、认读音节:mó gū、bǔ kè、hú lí,这些音节都是由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两个字母组成的,我们称它们为两拼音。

3、今天,我们要学习拼读由一个声母和两个韵母三个字母组成的音节——三拼音节。

二、教学三拼音节

1、说话引入:小朋友吃过瓜吗?你吃过哪些瓜?

2、音节分析:“瓜”的音节怎么写?板书:guā,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拼音有什么不同?

(guā是由声母g,介母u,和带调韵母ā三个字母组成的。u原来我们称它为单韵母,在这里介于声母和单韵母之间,我们叫它介母。由声母,介母,韵母组成的音节叫三拼音。)

3、讲要领,拼读音节。

①三拼音怎么拼呢?(看图)图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猛推卡片)说明三个字母要快速拼读才能读好。讲解三拼音的要领:一是要快、二是连,要一口气连读成一个音节,中间不能中断。顺口溜: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得很顺当。

②拼读三拼音节guā。

4、拼读三拼音节

①出示音节guo kua hua kuo huo ②分析音节:声母、介母、韵母各是什么。③回忆方法。

④拼读音节。(指名拼读,火车读,齐读)

三、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猜一猜》,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

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

5、说说儿歌讲了什么?你能猜一猜谜底吗?

四、看图拼音节,认生字

1、看图说话,图上画了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荷花、哥哥、弟弟,根据拼音读一读,哪些词语的第二个字要读轻声?

3、出示生字:花、哥、弟、个、画。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4、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五、巩固练习

1、拼读音节。

duō

tuō

nuō

kuā guó kuò huó)

2、读儿歌。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新知识,那就是三拼音,大家都学得很认真,不仅会认,而且还会连读三拼音。以后我们将拼读更多的三拼音节。

板书设计

g k h

g—u—a→gua g—u—o→guo k—u—a→kua k—u—o→kuo h—u—a→hua h—u—o→huo

汉语拼音6 j q x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j q x,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2、学会j q x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准确拼读三拼音节。

3、初步掌握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

4、认识5个生字,会读词语儿歌。教学重、难点:

j q x的发音及与单韵母的拼读、识字是教学的重点。j q x与ü相拼时ü上两点省写规则是难点。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拼音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学会j q x三个声母,能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j q、x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准确拼读三拼音节。教学重、难点:

j q x的发音及与单韵母的拼读。教学过程:

一、复习

开火车读:b p d g i

二、看情境图,学语境歌,引出新授内容

1、看情境图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和谁正在干什么?

2、小结图意,出示相关音节。

3、学语境歌:星期天,洗衣裳,洗衣机,嗡嗡响,妈妈洗衣我帮忙。

4、谈话。今天我们要学的三个拼音娃娃就跟星期天的“期”、洗衣机的“洗”和“机”有关。

三、教学声母j q x的读音

1、板书:j q x,你知道哪个娃娃的名字?

2、指名读、相机指导发音。

3、开火车读,正音。

四、教学声母j q x的字形及写法

1、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这三个娃娃?

2、引导编顺口溜: j:i 字加弯j j j。q:左上半圆qqq。x:一个大叉xxx。

3、指导书写

(1)三个拼音娃娃玩累了,该回家了,让我们把他们送回去吧!

(2)说说j q x分别住在四线三格的哪几层。(3)指导:

j:占几格,有几笔?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q:q占哪两格?由几笔构成?先写什么?

x:注意笔顺,先右斜,后左斜。

(4)教师范写。

(5)学生描红,教师巡回指导。

五、拼读音节

1、板书j q x与单韵母相拼的基本音节,引导回顾拼法

2、让学生自己练习拼读。

j—i→ji

j—i—a→jia

x—i→xi

q—i→qi

q—i—a→qia

x—i—a→xia

3、指名小老师领读。

4、开火车检查拼读情况。

五、布置作业

1、抄写j q x。

2、拼读音节词。

第二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j q x与ü组成音节时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

2、认读生字5个,词语三个,会读儿歌。教学重、难点:

拼读音节及识字是教学的重点,j q x与ü组成音节时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是重点。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拼读:lu nu bu pu mu fu du tu gu ku hu lü nü

2、认读声母:j q x

二、教学j q x与ü相拼的书写规则

1、出示j q x; 讲故事:有一天,小熊遇见到了好朋友j q x,高兴极了,赶忙伸出手,可是转念一想,不行,我戴着眼镜和别人拉手是不礼貌的,于是小熊赶忙摘下眼镜,先和j拉手,再和q拉手,最后和x拉拉手。(相机板书j-ü—ju、q-ü—qu、x-ü—xu)

2、指名说说ju qu xu后面是什么字母。

3、小结:ju qu xu中的韵母实际上是ü,读音也是ü,只是书写时省了两点。这是因为在普通话里,j q x不和u相拼,即使ü上两点去不写,也不会和u混淆。.4、学生自由拼读。

5、指名拼读。

三、看图学词识字

1、指导看图;问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看图,试着拼读音节词,同桌交流,我会拼哪些音节?我认识了哪些字?

3、指名读词语。

4、开火车读词语,认生字。

四、学儿歌,读拼音

1、找出红色音节带调拼读。

2、儿歌中还有哪些音节自己会读?

3、领读儿歌。

4、组织学生多种形式读儿歌。

五、布置作业

1、抄写音节:ju qu xu

2、练读课文。板书设计

j q x

j—i→ji j—i—a→jia j—ü→ju

q—i→qi q—i—a→qia q—ü→qu x—i→xi

x—i—a→xia x—ü→xu

汉语拼音7 z c s

教学目标:

1、学会z c s三个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z c s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学会zi ci si3个整体认读音节,会读它们的四声。

4、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教学重点、难点:

1、z c s的发音及zi ci si的整体认读、识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z c s的发音是是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拼音卡片。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学会z c s三个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难点:

z c s的发音即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在拼音王国中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你们还记得它们都是谁吗?我们这节课,我们再认识声母z c s3个声母朋友。

二、学习声母z c s的音形

(一)学习声母z的音形

1、出示z的图,学习字母的音

⑴问: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⑵你能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学生试读。

⑶讲:你们可以借助“字”的音来读字母z的读音。发音时,舌尖向前平伸,顶住上牙门齿背,憋住气流,舌尖稍微放松,让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来,注意读得轻短些就是z的音了。自己试试? ⑷教师范读z。

⑸学生练读z,体会发音要领。

2、记忆z的形

⑴问:看看图有什么好办法记住z的形呀?

⑵学生说记忆顺口溜:像个小2z z z。

(二)学习声母“c”的音形

1、出示c的图,学习字母的音

⑴ 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呀?

⑵你能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学生试读。⑶讲:你们可以借助“刺”的音来读字母c的读音。发音的方法基本与z相同,只是从窄缝中挤出的气流比较强。自己试一试?

⑷教师范读c。

⑸学生练读,体会发音要领。

2、记忆c的形

⑴问:看看图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形呀? ⑵学生说记忆顺口溜:半个圆圈c c c。

(三)学习声母s的音形

1、出示s的图,学习字母的音

⑴问:你们看这是什么呀?

⑵你能试着读读这个字母吗?学生试读。

⑶讲:你们可以借助“丝”的音来学习字母s的读音。发音时读得轻短些,舌尖平伸,与上门齿背接近,中间留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来。自己试一试?

⑷教师范读s。

⑸学生练读,体会发音要领;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2、记忆s的形

⑴问:仔细看看图,哪儿像字母s的形呀? ⑵学生说记忆顺口溜:半个8字s s s。

三、指导书写

(1)观察z c s在四线格中的位置,说说发现了什么?(都占中格)(2)让学生观察这三个字母像什么?z像2;c像半圆;s像半个8。(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进行个别指导,注意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3个声母朋友,大家不仅掌握了它们的音形,而且书写得也非常好!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这3个字母与“a e u”组成的音节和整体认读音节。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拼读z c s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2、学会zi ci si三个整体认读音节,会读它们的四声。教学重点、难点:

z c s的发音及zi ci si的整体认读。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抽读学过的声母卡片和带声调的单韵母卡片。

二、学习声母z c s与单韵母a e u组成的音节。

1、出示书中z c s与a e u组成的音节,让学生自己试着拼一拼。

2、同桌互拼,相互纠正。

3、指名拼读,比一比谁拼得最准?

三、创设活动情景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一)学习音节zi

1、请一个学生拿着水枪滋水,让学生说一句话。(xx同学在滋水。)

2、问:“滋”的音节是什么呢?带着z头饰的学生说:z的音节就是我”。说完,师带着i的头饰,说:“z是声母,不是音节,要想给„滋‟注音,必须要我这个单韵母i 来帮忙,就成为了音节zi ”。教师板书:zi

3、师范读声母z 和音节zi,让学生听听有什么区别?

4、教师强调:只要把声母z的音读长些、响亮些就是音节zi的音,这叫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直接读。

5、学生练习读,体会它们的区别。

6、教师板书zi的四声,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7、教师强调:整体认读音节可以直接给汉字注音,注意在i上标声调时要去点。

8、学生练习读zi的四声。

9、用zi的四声调组词或说句子。

(二)学习音节ci si

1、师说:我们都知道c s是声母,不能给汉字注音。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发“刺、词、丝”等的字,要想给汉字注音,怎么办?

2、师板书:ci si。

3、能用学习zi的读音方法试着读读ci si吗?

4、学生练习读,教师纠正。

5、同桌互读,互相纠正。

6、指名读。

7、学习ci si的四个声调,通过组词巩固音节的发音。

四、小结:今天我们又认识了3个声母朋友“z c s”,我们不仅掌握了它们的音形、能够正确书写,而且还学习了整体认读音节并能读准它们的四个声调,真棒!

板书设计

z c s

zī zí zǐ zì za ze zu zuo

cī cí cǐ cì ca ce cu cuo

sī sí sǐ sì sa se su suo

第 三 课 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

2、体会学习和劳动的快乐。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读儿歌。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zi ci si指名读、齐读

2、读z c s与其它字母相拼的的音节

二、看图读词

1.指导看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2、指导学生用字、词练习说话。

3、拼读词卡。

4、提问:说说你在家里做哪些事?

5、表扬:小朋友们真是爱劳动的好孩子,个个都聪明能干!那老师看看你们能不能过桥?

三、读儿歌,识字

1、自由打开书本读儿歌

2、找一找:找出带z c s的音节读一读。

3、指名读儿歌

4、谁来当小老师领读儿歌。

5、师生一起边读读儿歌边做动作。

6、指名表演。

7、那老师再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认不认得这些生字朋友,出示生字,指明开火车认读。

7、给生字组词,练习用生字说话。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不小,我们不但都会了儿歌,而且认识了五个生字。

板书设计 z c s

擦玻璃

拖地

做贺卡

下载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ang-eng-ing-ong-人教

    13 anɡ enɡ inɡ onɡ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后鼻韵母ang、eng、ing、ong、ying,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书写。 能正确拼读声母与后鼻韵母ang、eng、ing、ong组成的......

    2017年新版一年级《雨点儿》教案

    8.雨点儿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问、有、半、从、你”5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点: 认字、练习朗......

    (部编)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学设计 (范文模版)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宣城市第四小学一年级(5)班 魏德凤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你、从、半、问、有”5个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

    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学设计

    《雨点儿》教学设计 南铜冶小学 孙丽贤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字。在识字过程中积累识字方法。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3、理解课文内......

    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教案设计

    《雨点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读准“雨点儿、地方”。2、初步感受雨点儿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1、2、3、4自然段。 4、认识“点、数、清......

    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设计(精选5篇)

    教学理念: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智力,每个人都是用各自独特的组合方式把各自的智力组装在一起的。在教学中,我们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给予每个学生最大限制的发展机会。《语......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jqx_人教新课标

    《jqx》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j、q、x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初步掌握ü上两点省写规则。 3、学会j、q、x与单韵母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准确拼读j、q、x开头的三拼......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

    汉语拼音1 教学目标 1.学会a、o、e三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认识声调符号,掌握a、o、e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声调韵母的音。 3.认识四线格,学习使用四线格。 重点: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