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百孝篇原文编辑
百孝篇原文《百孝篇》白水老人
《百孝篇》,又称《百孝经》是白水老人所作,全篇分为七个小章,共八十四句。
一
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 孝顺能生孝顺子,孝顺子弟必明贤 孝是人道第一步,孝子谢世即为仙 自古忠臣多孝子,君选贤臣举孝廉
尽心竭力孝父母,孝道不独讲吃穿 孝道贵在心中孝,孝亲亲责莫回言
二
惜乎人间不识孝,回心复孝天理还 诸事不顺因不孝,怎知孝能感动天
孝道贵顺无他妙,孝顺不分女共男 福禄皆由孝字得,天将孝子另眼观
人人都可孝父母,孝敬父母如敬天 孝子口里有孝语,孝妇面上带孝颜
三
公婆上边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女得淑名先学孝,三从四德孝在前
孝在乡党人钦敬,孝在家中大小欢 孝子逢人就劝孝,孝化风俗人品端
生前孝子声价贵,死后孝子万古传 处世惟有孝力大,孝能感动地合天
四
孝经孝文把孝劝,孝父孝母孝祖先 父母生子原为孝,能孝就是好男儿
为人能把父母孝,下辈孝子照样还 堂上父母不知孝,不孝受穷莫怨天
孝子面带太和相,入孝出悌自然安 亲在应孝不知孝,亲死知孝后悔难
五
孝在心孝不在貌,孝贵实行不在言 孝子齐家全家乐,孝子治国万民安
五谷丰登皆因孝,一孝即是太平年 能孝不在贫和富,善体亲心是孝男
兄弟和睦即为孝,忍让二字把孝全 孝从难处见真孝,孝容满面承亲颜
六
父母双全正宜孝,孝思鳏寡亲影单 赶紧孝来光阴快,亲由我孝寿由天
生前能孝方为孝,死后尽孝枉徒然 孝顺传家孝是宝,孝性温和孝味甘
羊羔跪乳尚知孝,乌鸦反哺孝亲颜 为人若是不知孝,不如禽兽实可怜
七
百行万善孝为首,当知孝字是根源 念佛行善也是孝,孝仗佛力超九天
大哉孝乎大哉孝,孝矣无穷孝无边 此篇句句不离孝,离孝人伦颠倒颠
念得十遍千个孝,念得百遍万孝全 千遍万遍常常念,消灾免难百孝篇
百笑篇
《百笑篇》是月牙山人根据《百孝篇》改编,文字通俗易解,老少皆喜。全篇虽无一个孝字,但满文皆是孝之大道。
一
天地在笑笑当先,一个笑字全家安;微笑能解千般愁,微笑儿郎必近贤[1]。笑是人生第一关,一笑而过即为仙;自古之人笑过直,君欢臣笑上下安。
尽心尽力父母笑,笑道不在吃和穿;微笑贵在心安笑,亲笑友笑见真言。
二
可笑人间不知笑,慧心一笑天理还;诸事不顺因不笑,怎知笑能感动天。
笑道贵顺无他妙,不顶不撞笑声欢;福禄皆由笑字得,天将笑郎另眼观。
人人能笑父母笑,父母一笑如敬天;鼎立男儿有笑语,温良儿媳带笑颜。
三
公婆面前常常笑,欢欢笑笑人称贤;女儿贤淑开口笑,相逢一笑在面前。
笑在四邻人人爱,笑在家中大小欢;好儿逢人赠一笑,知笑严谨人品端。
生来会笑天地笑,死时大笑万古传;处世皆笑众人喜,微笑感动地和天。
四
常笑会笑微微笑,父母一笑祖上安;父母生子愿子笑,谈笑风生好儿男。
为人能让父母笑,下辈儿女笑常还;堂上父母若不笑,不笑受穷莫怨天。
面带微笑平和笑,出入微笑保平安;亲在如若不能笑,亲死难笑后悔难。
五
笑在心笑不在貌,微笑常保不在言;欢笑齐家全家乐,微笑治国万民安。
五谷丰登万物笑,一笑即是太平年;能笑不在贫和富,善体亲心微笑男。
兄弟和睦开心笑,谦让二字笑脸还;笑从难处见笑功,笑容满面承亲颜。
六
父母尚在双双笑,孤寡难笑亲影单;常令父母开心笑,亲在我笑寿由天。
生前能让父母笑,死后一笑心安然;微笑传家笑是宝,温和一笑百味甘。
羔羊跪乳慧心笑,乌鸦反哺笑亲颜;人笑面亲不知笑,不如羔羊笑可怜。
七
百行万善开心笑,当知笑字是真源;戒恶行善笑一生,微笑自然超九天。
大哉笑乎大哉笑,笑啊无穷笑无边,篇篇句句不离笑,离笑人伦颠倒颠。
念得十遍千般笑,念得百遍笑万年,千遍万遍常常笑,养生去病百笑篇。
月牙山人根据《百孝篇》改编
第二篇:百善孝当先
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为人子女应孝顺,不孝之人罪滔天。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报亲恩。世上惟有孝字大,孝顺父母为一端。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穷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侍候莫厌烦。爹娘都调莫违阻,吩咐言语记心间。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敬意面带欢。大小事情须禀命,禀命再行莫自专。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宝局钱场休我往,花街柳巷莫游玩。保身惜命防灾病,酒色财气不可贪。为非作歹损阴德,惹骂爹娘心怎安。
每日清晨来相问,冷热好歹问一番。到晚莫往旁处去,侍奉爹娘好安眠。夏天爹娘要凉快,冬天宜暖不宜寒。爹娘一日三顿饭,三顿茶饭留心观。恐怕饮食失调养,有了灾病后悔难。休说自己劳苦大,爹娘劳苦更在先。人了一日老一日,爹娘一年老一年。劝人及时把孝尽,兄弟虽多不可扳。此篇劝孝逢知己,趁早行孝莫迟延。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贫才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乳恩。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
幼儿咒骂我,我心好喜欢; 父母嗔怒我,我心反不甘。
一喜欢,一不甘,待儿待亲何相悬? 劝君今后逢怒,也将亲作小儿看。
儿辈出千言,君听常不厌; 父母一开口,便道多管闲。
非闲管,亲挂牵,皓首白头多谙练,劝君钦奉老人言,莫敎乳口胡乱言。
夫妻携钱包,买衣又买糕; 罕见供父母,多说饲儿曹。
亲未膳,儿先饱,爱护心肠何颠倒? 劝君多为老人想,供养父母光阴少。
市上检药物,只买肥儿丸; 老亲虽病弱,不买还少丹。
儿固瘦,亲亦残,医儿如何在父先? 割股还是亲的肉,劝君及早驻亲颜。
富贵孝亲易,双亲未曾安; 贫贱养儿难,儿女无饥寒。
一条心,分两般,亲则推贫儿不言; 劝君莫推家不富,薄食先亲自然安。
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孝顺能生孝顺子,孝顺子弟必明贤。孝是人道第一步,孝子谢世即为仙;自古忠臣多孝子,君选贤臣举孝廉。尽心竭力孝父母,孝道不独讲吃穿;孝道贵在心中孝,孝亲亲责莫回言。惜乎人间不识孝,回心复孝天理还;诸事不顺因不孝,怎知孝能感动天。
孝道贵顺无他妙,孝顺不分女共男。福禄皆由孝字得,天将孝子另眼观。人人都可孝父母,孝敬父母如敬天;孝子口里有孝语,孝妇面上带孝颜。公婆上边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女得淑名先学孝,三从四德孝在前。孝在乡党人钦敬,孝在家中大小欢;孝子逢人就劝孝,孝化风俗人品端。
生前孝子声价贵,死后孝子万古传;处事惟有孝力大,孝能感动地合天。孝经孝文把孝劝,孝父孝母孝祖先;父母生子原为孝,能孝就是好男儿。为人能把父母孝,下辈孝子照样还;堂上父母不知孝,不孝受穷莫怨天。孝子面带太和相,入孝出悌自然安;亲在应孝不知孝,亲死知孝后悔难。
孝在心孝不在貌,孝贵实行不在言;孝子齐家全家乐,孝子治国万民安。五谷丰登皆因孝,一孝即是太平年。能孝不在贫合富,善体亲心是子男。兄弟和睦即为孝,忍让二字把孝全;孝从难处见真孝,孝容满面承亲颜。父母双全正宜孝,孝思鳏寡亲影单;赶紧孝来光阴快,亲由我孝寿由天。
生前能孝方为孝,死后尽孝枉徒然;孝顺传家孝是宝,孝性温和孝味甘。羊羔跪乳尚知孝,乌鸦反哺孝亲颜;为人若是不知孝,不如禽类实可怜。百行万善孝为先,当知孝字是根源;念佛行善也是孝,孝仗佛力超九天。大哉孝乎大哉孝,孝矣无穷孝无边;此篇句句不离孝,离孝人伦颠倒颠。念得十遍千个孝,念得百遍万孝全;千篇万篇常常念,消灾免难百孝篇。
第三篇:百善孝当先
百善孝当先”,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是这一美德没有被我们很好地继承下来。
利用这节课母爱是超越生命的爱,她象暖流源源不断的流向儿女,母爱是我们永远说不完的话题。唤起同学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对父母的孝敬。
本节课我们歌颂母亲,颂扬母爱,并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愧疚之情,回去以后,同学们要拿出实际行动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还要拿起自己的笔,写母亲,书母爱,表真情。
书写母爱
从下列三项中任选一题作文
1请写下这节课的感受和体验
2以“母爱”为话题作文
3作文《妈妈,我想对你说》
“妈妈,谢谢你。”“妈妈,我爱你。”5月10日在管城区二里岗小学,聆听着孩子的心声,妈妈们抹起了眼泪,95%的妈妈第一次听到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我们鼓励学生给妈妈一个拥抱,对她说出自己的感激和爱。”该校老师赵骁原说。
要求学生对妈妈说爱的中小学校不在少数,有的还把这布置成了作业。“听到儿子说爱我,我很激动,母亲爱孩子都是不求回报的,有这一句话就足够了。”家长刘兰说。
然而不少中学生表示很难做到,他们觉得跟妈妈说感激和爱的话很“肉麻”,自己会不好意思。
“母爱教育形式不必统一,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首先要考虑学生能否真正接受。”102中学老师刘可平说。
新华路小学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学生进行“母爱教育”,让学生们了解妈妈对自己的爱,并用真情和行动回报妈妈。图为该校一位二年级学生向同学讲述与妈妈的故事。
讲故事
学生朗诵关于mu爱的诗歌,名人名言如游子吟、妈妈的爱
演唱烛光里的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歌曲
写给妈妈的话
第四篇:《孝在我心中》原文和读后感
《孝在我心中》原文和读后感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孝的感人事迹,其中在24孝中,有一则是“闵子骞劝父感后母”。感人至深。
闵子骞是周朝时期的人。幼时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室。闵子骞素性讲孝,对待继母像生母一样孝顺。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对闵子骞开始憎恶起来。总是在丈夫面前说子骞的坏话,挑拔子骞与父亲的关系。
冬天到了,天气十分寒冷。后娘为两个亲生儿子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给子骞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一点也不暖和的芦花。芦花是水中生长的芦草,到处飞扬的那个轻飘飘的花,哪里能御寒呢?所以,子骞穿着觉得冷得很,好像没有穿衣一样。而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说:“子骞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骄养了,故意称冷。”
一天,父亲要外出,子骞为父亲驾驶车马,一阵阵凛冽的寒风吹来,子骞冷得得战票不已,手冻得拿不稳马的缰绳,将缰绳掉到了地上,马将车子差点儿拉下了悬崖。父亲大怒,气得扬起马鞭,将子骞猛打。子骞的棉衣被打破了,内面的芦花飞了出来。父亲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责骂后妻,要将狠毒的女人赶出家门,将这个心恶女人休掉。后妻像木头一样,呆呆地立着,羞愧得无话可说。子骞跪在父亲面前,哭着劝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请不要赶走母亲。”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不知让多少人所为之动容,就是闵子骞的继母也被感动后悔不已,从此待闵子骞如亲子,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伟大所在。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现在的我们应该更要孝敬父母,更何况孝道是我们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但事实好象有点相反,历史的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部分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来“孝敬”他们,在他们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要养他们,要为他们做牛做马的观念。只要自己逍遥快活就够了,把他人的苦难置之度外。但他们可否想过十月怀胎的痛苦和把一个小婴儿拉扯大的艰辛,难道这也能让人所忘却吗?如果这些都不能感化他们的铁石心肠,那他们只能得到社会的唾骂和抛弃。
孝心无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时刻谨记,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们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读后感:
常言道:“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是啊!小乌鸦还懂得吧食物吐出来给父母吃,羔羊吃奶的时候还知道跪着想母亲表示感谢;人要是不孝敬他的双亲,就连禽兽也不如啊!
是谁给予我们的生命?是谁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们拉扯大?又是谁把我们抚养成人,教给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是父母!他们把我们带到了这美丽、可爱的世界上。特别是母亲,十月怀胎,辛辛苦苦的。自从我们来到这人世间,父母又要给我们换尿布,喂我们吃饭,教我们学说话,学走路。如果有人问我的启蒙老师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父母!”等到大一点,父母就教给我们一些道理,送我们上学,让我们有更好的教育。而且,父母每月还要给我们零花钱。可我们却不知好歹,乱用零花钱,一点都不了解父母的心思。当我们做错事惹父母生气时,父母就会教育我们;当考试取得好成绩时,父母就会奖励我们;当衣服弄脏时,是父母用双手把它洗得干干净净;当我们考试考砸时,父母就会鼓励我们下次再努力;当我们„„
父母给我们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他们在我们身上下的功夫也太多太多了。父母对我们的爱凝聚了他们多少血汗!他们也不希望得到什么,只希望自己的儿女好好做人,父母也就心满意足了!
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父母默默地为我们操劳。如果你很细心,就会发现父母的脸上多了一丝皱纹,父母的头上多了一丝银发。父母对我们的爱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所以,我们现在要好好孝敬父母,哪怕帮妈妈做做家务,给他们沏杯热茶,把好吃的留给父母吃等等。而且现在要好好学习,不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期望,长大以后好好报答父母,好好孝敬父母!
“孝敬”是每个少先队员所要做到的,都应该做到,就像晋朝文学家李密那样,我一定好好孝敬父母!!
第五篇:百 善 孝 为 先
百 善 孝 为 先
王佳睿四年三班
柳河沟学校
听过这样一件事:比尔·盖茨接受杂志社采访,记者问他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他说:
“The world can not wait for things than most honor their parents(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在世界首富眼中,最不能等待的事情,不是时间,也不是金钱,更不是商机,而是行孝。
外国人重视孝,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更是把孝作为亘古不变的真理。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从古至今,孝成为了衡量一个人善良与否的首要标志。她是中华民族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传统美德。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在博大的中华大地上,孝之歌白唱不厌,孝之行人人称赞,孝之德代代相传。
从小,爸爸教育我做个孝顺的孩子。那时我就想孝是什么呢?渐渐地,我在一本本书中找到了答案。孝是子路负米,是朱冲秋“割股为羹”的勇气;是晋代王祥“卧冰求鲤”和三国孟宗哭笋的热泪。是九岁黄香替父蕴暖的被窝,是四岁孔融让出的大梨;孝是沉香排除万难救母亲的赤子之心,是许士林磕红的额头。孝是陈毅执意为母清洗的床单,是毛泽东得知母亲病危后,昼夜兼程的归途。
书中的孝感天动地,生活中的孝更加鲜活。我的母亲,一个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在我年幼的心中一点不逊色于历史上各位孝的典范。
七年前,爷爷查出肝癌晚期,医生估计只能活三个月。哭红眼睛的妈妈,给爷爷的用药到饮食都做了一个细致的计划。每天下班回家,妈妈就陪在爷爷身边,给他按摩,陪他说话,还常常把爷爷扶到小区去散步,不认识的人都以为是爷爷的亲闺女呢。在妈妈的悉心照顾下,爷爷居然多活了两年。在爷爷生命垂危的日子里,妈妈没舒舒服服地睡过一觉。常常和衣而眠,只要听到爷爷房间里有响动,就马上照看爷爷。爷爷走了,走得那么安详,没有意思遗憾。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母亲不仅对爷爷孝敬有加,对隔壁的王奶奶也是关怀备至。王奶奶的儿子儿媳常年在外打工,每到节日,家里冷冷清清,妈妈总会让我去请王奶奶到我家来玩,久而久之,只要家里改善生活,我就主动去请王奶奶。“每个人都会老的。”这是妈妈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如今,我已经是一个六年级的少年,对孝的理解不在停留在故事的感动上。我知道努力学习是孝;煮一碗汤圆端到妈妈床前是孝;为妈妈捶捶背,洗洗脚是孝„„我还在日记中摘抄下这样一段话:当有一天真正变老,因此头脑不灵活想不起来或接不上话
时,请务必怪罪他们。当在吃饭时弄脏衣服,梳头时手开始不停地颤抖,忘记系扣子绑鞋带„„请不要催促他们。当行动不再方便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的时候请紧紧握住他们的手,陪他们慢慢地走,就像当年他们牵着你一样„„
百善孝为先,百事孝先行。无论何时,孝的故事永不落幕。鸦能反哺,羊知跪乳,一个懂得行孝的人,才可能感恩他人,感恩社会。人无孝不立,让用实际行动去学孝,去尽孝,让孝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