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晏子使楚(公开课)教案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所需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文言词句方面的一些特点,识记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角色朗读,能够感悟人物形象的特点:晏子的不卑不亢、机智沉着,楚王的自作聪明、傲慢无礼。引导学生体会个性化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晏子出使楚国时所表现出来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重点:
1.了解晏子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和机智善辩的才能。
2.感悟人物的形象特点,体会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难点 :
感悟人物形象的特点,体会个性化的语 理解文言句式方面的一些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点拨、自学、探究。
一、导入
新课。
古今中外,流传着许多机智善辩的故事,这些故事,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同学们,谁能讲一个机智善辩的故事?
生讲,师评议。
老师最喜欢的一位就是第一位在美国国会上做演讲的的宋美龄,她曾是风靡美国的中国外交家,1943年就是她以娴熟的英文,高雅的气度,善辩机敏的口才、不卑不亢的表现征服了美国,征服了罗斯福。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我国古人机智善辩的故事--《晏子使楚》。
让我们将眼光再投射到遥远的诸侯纷争、战火频仍的春秋时期。去领略一下齐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晏婴的外交风采(板书课题)。
二、诵读课文。
1.一读,读准字音。教师范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做到读音准确、吐字清楚,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感知。
学生活动:
(1)默读或轻声读一遍课文。
(2)标出不认识的生字。(教师板书列出生字:晏(yàn)缚(fù)酣(hān)曷(hé)枳(zhì)熙(xī))
(3)生齐读两遍生字。
2.二读,注意正确的朗读节奏、停顿。教师提示:感受文章简约、优美的节奏;朗读时的停顿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划分。
示例:吏二/缚一人/诣王
缚者/曷为者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学生活动:
(1)生默读。
(2)指定学生朗读。师纠正、评议。
3.三读,做到朗读流畅,尽量读出语气、语调,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大声朗读。
三、译读课文。
1.教师播放短句引导学生立体感知。2.注意古今异义字。
古今异义词
: 方(古:将要
今:方形)
对(古:对上说的话或回答
今:正确)
为(古:相当于“于”
今:作为;做)
坐(古:犯罪
今:坐下)
避席(古:离开座位
今:避:躲开;席:席子)
徒(古:只
今:徒弟)
其实(古:它们的果实
今:实际上)
得无(古:莫非
今:得:得到;无:没有。现代汉语中已经没有“得无”的用法)
病(古:辱
今:疾病)3.注意通假字。通假字:
曷--何
熙--嬉
4.学生自由讨论,质疑,解答。5.完整翻译课文。
四、品读课文
1.在翻译课文的基础上加以合理的想象。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分“解说、晏子、楚王、楚王手下人”四个角色,其他同学准备评议。
3.让学生评议。哪位同学读得较好,哪位同学读得还有待改进,读得好的同学读出了人物的什么特点,读得不够好的同学没有读出人物的什么特点。可再让其他同学读,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感悟人物的形象特点。
在朗读楚王手下的对话时,应让学生体会到楚王手下为讨得楚王欢心,积极出主意以辱晏子,按捺不住激动与兴奋的心态,应设计一种谄媚的语气;对楚王,应设计一种盛气凌人、傲慢无礼的语气;对晏子,应设计一种沉着冷静,不卑不亢的语气。根据学生读的语气,教师总结出人物形象的特点。
板书:
晏子:沉着冷静、不卑不亢、机智善辩
楚王:盛气凌人、傲慢无礼
3.师引导。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可在人物对话时适当加一些描写,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性格。可以先揣摩一下此时人物的心理,然后再想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语气,可以用一个形容词来描绘,一定要突出人物的特点。(教师提示:如“王视晏子曰”,添加一些细节,先揣摩一下楚王此时的心理活动:楚王肯定是幸灾乐祸的心理,可以这样添加:楚王听后,按捺不住内心的窃喜,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右手指有节奏地敲打着桌面,用眼睛的余光偷偷瞟了晏子一眼,然后故作惊讶地说。)
生分组,自选一处,对楚王、晏子、楚王手下进行描述,相临的组最好所选不雷同。然后自由讨论、交流。
生交流,师评议。
(示例:(1)晏子早就对楚王进行察言观色,看到楚王偷偷地瞟了自己一眼,知道楚王不怀好意。当楚王把矛头指向整个齐国人善盗时,晏子的思想正在激烈地斗争着:这明明是对我们齐国的污蔑,可自己又无法证明这个人不是齐国人。想到这次出使的任务,自己又不能失礼,怎么办?晏子突然想到有关橘树和枳树的故事,心头豁然一亮,有了主意。于是晏子慢慢地站起身来,从容地离开座位,向众人扫视了一眼,神色平静,不慌不忙地说道。
(2)楚王听后,脸上红一阵,白一阵,鼻子上沁出密密的汗珠,下意识地玩弄着手里的酒杯,干笑了几声说道。)4.教师小结:晏子的机智善辩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同学们今后也可以多收集一些类似的故事,读后我们会获得思想上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以加强我们自身的修养。
五.拓展延伸:
晏子这种应变的机智,不惧大国,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历经再长的岁月,依然闪烁着熠熠光采。
作为现代人,作为有志于做一名报效国家的外交官,我们确实无比敬佩几千年前的这位外交家,请你对这位古人说一句话:
晏子,我要学习你
提示:高尚的爱国情操、高操的外交技艺、冷静机智的外交风采等等。
布置作业 :把课文改写成500字左右的一个小故事。
资料采撷:其实晏子出使楚国还有两个故事发生了,将这三件事连起来看,我们可以更完整地领略他作为外交家的风采。
1.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2.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板书设计:
晏子:沉着冷静
不卑不亢
机智善辩
楚王:盛气凌人
傲慢无礼
第二篇:《晏子使楚》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训练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了解晏子出使楚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挫败楚国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审题训练明起因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二课晏子使楚。(齐读课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快速找出最能解释课题的一句话(齐王派大夫晏子出使到楚国去)
练说什么是晏子使楚?
2、什么叫出使?(代表一个国家去外国执行外交任务)那么这次晏子出使就代表着(生答:齐国)
3、请同学们边读第二自然段完成练习。(幻灯投影练习题)
①、因为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所以()。
②、如果楚王侮辱了晏子,就不仅(),而且()。
③、如果晏子挫败了楚王,就不仅(),而且()。
4、交流
①、因为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所以(想趁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板书:想显显威风)。
②、如果楚王侮辱了晏子?筒唤觯ㄊ窍粤顺??耐?纾???遥ㄎ耆枇似牍?#?br> ③、如果晏子挫败了楚王,就不仅(灭了楚国的威风),而且(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二)、训练理解句子含义知进过
1、一个要侮辱晏子显显威风,一个要挫败楚王,维护自己和齐国的尊严。(板书:侮辱、挫败)。两人之间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较量,课文哪些自然段就是写他们较量的经过?共有几个小故事?
2、请同学们快速默读35自燃段,用找出晏子是怎样挫败楚王三次侮辱,维护齐国尊严三个重点句。
3、交流:(用幻灯出示三个重点句)
①、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我要是访问狗国,当然在得钻狗洞。
②、放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放问下等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
③、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一到楚国,就做起强盗来,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4、明确学习任务: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练习理解这三句话中含着的意思,来读懂这篇课文。
理解句子含义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我们知道理解句子含义先要从字面上想句子贩意思,再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
5、下面我们先来理解第一名话的含义。
①、齐读句子
②、晏子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楚王关了城门,叫他钻洞)。
楚王为什么这么做?(要侮辱晏子身材矮小。板书:身材矮小)
那晏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你怎么理解?
③、请同学们完成课后习题二⑴,看看你的答案和老师板书的是否差不多。(板书:是个狗国)
④、晏子真了不起,以牙还牙,胜了楚王,谁能把晏子这话读一读。
有感情地练读晏子所说的话。
⑤、师引读,生读晏子的话。(师故意漏读只好二字)
⑥、讨论:为什么只好二字不能漏?请在只好吩咐下这样小黑点,我们等会还要学习。
6、理解第二句话的含义。
⑴、请同学们按刚才联系上下文理解第一句话含义的方法:
①晏子为什么说这话?②楚王这么说是侮辱晏子什么?③晏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⑵、理解第二句话的含义。
要求学生谁想好了,就把含义写到黑板上。
⑶、评议:句子含义谁理解得好?请含义理解最好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不中用
上等国上等人
下等国下等人是下等国
最不中用最下等国
⑷、好,我们就选这位同学的意见,请最好的那位同学板书,其他同学完成课后练习题二(2)。(生板书:不中用,是下等国)
⑸、晏子真是好口才,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又一次挫败了楚王,请大家练读第4自然段,等会请你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大家听。(练读评议)
⑹、分角色朗读。
⑺、请在楚王只好陪着笑下面加上小黑点,楚王是不想笑也得笑,笑得多么勉强,多么,多么无可奈何!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但楚王不肯善罢甘休,一计不成是又生又一计,第三次较量又开始了。
7、理解第三句话的含义
⑴、请同学们按上面的学习方法再理解晏子说的第三句话的含义。
⑵、含义想好了,请自由地到黑板上来写写。
⑶、评评谁的含义写得正确,(请写得正确的同学说理由)
若生第三句理解有困难,则辅助练习:
柑桔在淮南(),在淮北(),原因是()。
齐国人在齐国(),在楚国(),原因是()。
⑷、谁能上来正式板书句子含义?(请同学们完成课后习题二(3)。
⑸、这一回晏子又胜了,真是主人主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们一起来读第5自然段(师适时点评)
⑹、这次楚王不再是陪着笑,而是只好赔不是了,什么是赔不是?(生在只好赔不是下加上小黑点)
(三)、结果练习晓结果。
1、从刚才我们加小黑点三处地方读懂了什么?楚王对晏子越来越尊重和佩服)
2、课文怎么写的?(板书:不敢不尊重)
3、是啊,楚王是完全被晏子征服了,而且是心服口服,那晏子是凭什么征服这个老谋深算的楚王的?(过人智慧)
仅仅凭过人的智慧?(爱国心)
4、练习:
晏子以自己()和(),挫败了楚王的三次侮辱,不但(),而且()。
5、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既锻炼了我们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也读懂了课文,见识了一位才智过人,热爱祖国的人才晏子。真可谓:晏子使楚,不辱使命,勇挫楚王,捍卫尊严。
第三篇:《晏子使楚》教案(公开课)
《晏子使楚》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侮辱、规矩、笑嘻嘻、大臣、柑橘”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晏子说的话,体会晏子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智慧。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
精心朗读晏子与楚王针锋相对的话,了解楚王三次是怎样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反驳的,用心体会人物的语言,加强语言训练。教学难点:
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
课件、课文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美国记者采访周总理时问:“我们美国人走路抬头挺胸,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走路总低着头?”周总理回答说:“因为我们走的是上坡路。”
2、介绍晏子。
3、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认读生字、新词。(课件出示)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
2、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反驳的?
3、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结果怎样?
四、深入阅读,体会智慧。
(一)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一回合较量
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如何反驳?(课件)
2、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认为晏子反驳的话中哪一句最厉害。(让学生自由说理)
3、晏子的这句话具有巨大的威力,分析一下,你认为晏子说明话妙在哪儿?
(二)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二回合较量
1、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文中的句子转变成四字词语:举袖成云、挥汗成雨、摩肩接踵等。
2、面对楚王的再次侮辱,晏子针锋相对,巧妙反驳,这样的场面真是既紧张又精彩。楚王见到了晏子,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同学们,让我们穿越时空,用分角色朗读来再现当时的情景好不好?(四人小组,把你们观察到的晏子和楚王等人神态、语气通过朗读体现出来。)
3、学生朗读,师生点评。
(三)研读晏子和楚王间的第三回合较量
1、学生自读、自悟,自由交流学习体会。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
2、理解“水土不同”,并说说齐国人为什么“水土不同”?
五、理解晏子
从晏子的语言中,我们感受到了他能言善辩的口才和超人的智慧,请大家用一个词语来夸夸你们心目中的晏子。
六、拓展阅读
七、作业布置
1、摘录晏子反驳楚王的话;
2、试着排练课本剧。板书设计:
晏子使楚
经过 起因:显显国威
入城前
狗洞——狗国 进城后
没人才——下等国 酒席上
没出息——水土不结果:不敢不尊重晏子
第四篇:《晏子使楚》公开课教案
五年级语文公开课案例
时间:2月23日
地点:本校远教室
主讲人: 陈启刚
教学主题:第11课、晏子使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侮辱、安居乐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精神,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4、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2、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教学策略与手段:
朗读体悟法,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词句去理解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简单推理去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查询、学习晏子的故事。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介绍背景,推出晏子。
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很多有学问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政治、军事的杰出人才。今天老师将向你们介绍一个人,他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他就是“晏婴”,人们都尊称他为“晏子”。
2、引导理解“子”。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他的文章——《晏子使楚》(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4、“使”是什么意思?课题又是什么意思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激发学生兴趣,读文:
晏子作为外交使节出使楚国,理应受到尊重,情况是不是这样呢?楚王又是怎样一次次地侮辱晏子的呢?
2、学生展示读文。注意:(1)引导学生正音,识记词语,把课文读通顺。(2)想想楚王是怎样一次次地侮辱晏子的,画出有关语句?
3、师生交流:
楚王是怎样一次次地侮辱晏子的?结果怎样? 引导学生理解“不敢不”。
句式变换练习: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4、引导小结:楚王前后会有如此之大的态度转变,不得不尊重晏子,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晏子有出众的()。
三、研读第一个故事。
1、学生仔细读课文,思考:面对楚王的挑畔,晏子是怎样说的?画出有关语句。
2、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3、深入读故事,注意晏子的动作、表情。
思考:晏子给你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印象?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4、小结:是呀,晏子正是以他的睿智和不卑不亢的精神气节,不但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而且还讽刺了楚王。让楚王未见其人,先受其一次迎头痛。你看晏子是多么会说话呀,那么接来的情况,他又是怎样一一化解的呢?
四、拓展、作业:
1、同学之间分角色朗读或表演。
2、继续读文,晏子是怎样面对楚王的挑畔的?
板书设计
11、晏子使楚
楚王 晏子
(侮辱)(反击)结果
钻狗洞 是狗国 只好打开城门
能言善辩、不卑不亢
11《晏子使楚》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企石镇东山小学
授者:黄柱福
通讯员:姚礼光
【设计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1课《晏子使楚》第二课时。【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 “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 “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从人物的语言中感受人物的说话技巧和性格特点,理解人物的爱国情怀。难点是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写法。本课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直面文本,充分读书,积极交流,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结构,接着进行部分细化分析,再进行课文结构首尾呼应的点拨,最后与人物进行心灵对话,品读全文,升华感情。【教学目标】
1、学习楚王与晏子间的第二、三次较量的事例,体会晏子说话的技巧。
2、抓住重点句子的含义,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爱国情怀。
3、了解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教学重点】
1、学习楚王与晏子间的第二、三次较量的事例、体会晏子说话的技巧。
2、体会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领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结构,了解首尾呼应的写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复习导入
本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由哪几个事件组成?
(二)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晏子与楚王的第一次较量,结果楚王没有成功侮辱到晏子,晏子获胜了。难道楚王就此罢休吗?不会的。接着他又想出了两件事例,想侮辱晏子和齐国,晏子是否败下阵来了呢?今天我们继续来学接下来的两次较量。
(设计意图:这是导入课堂的环节,我抓住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利用谈话激趣,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注意力尽快回归课堂。每节课只有40分钟,激趣入课,有利于刺激学生的兴奋点,是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情境,这个激趣属于有效学习。)
二、体会侮辱的原因和结果
(一)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楚王想侮辱晏子的原因的句子。
(二)课件演示想侮辱宴子原因的句子:
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势,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傲慢自大、目中无人)
(三)课件演示楚王改变对宴子的态度的句子: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
(设计意图:文章利用楚王对待宴子的前后两种不同态度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这是一种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这个环节设计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
(四)指导朗读。
(五)晏子最后得到楚王的尊重是楚王自己改变了态度吗?
(晏子依靠自己的机智善辩、不畏强权、不卑不亢的表现,获得了楚王的尊重)
三、交代学习任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一)复习宴子与楚王的第一次较量,总结学习方法
1、请学生复述第一次较量的过程。
2、感受晏子语言的巧妙、体现人物的特点。
课件出示重点句子:“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不卑不亢、将计就计)
3、小结过渡:
晏子不卑不亢,将计就计地挫败了楚王的侮辱计划,取得胜利,接着我们来学习晏子如何挫败楚王的第二次侮辱。
(二)学习晏子与楚王的第二次较量
1、读第二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讨论、交流、整理)起因:楚王想侮辱晏子,借口齐国无人,讽刺晏子无能,讽刺齐国无人才。经过:晏子将计就计,来了个顺水推小舟,按照楚王的逻辑说下来。结果:有力地贬损了楚国,赢得这回较量的胜利。
2、画出描写晏子言语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⑴课件出示重点句:
“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所以派到这儿来了。”(引导学生体会晏子聪明过人,不畏强权。)⑵指导朗读。
⑶找出其他语句,进一步感受人物特点。如:“这是什么话?„„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齐国没有人呢?” ⑷提问:晏子的这次回答的话,你觉得妙不妙?妙在哪里?学生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谈到:晏子将计就计,来了个顺水推舟,按照楚王的逻辑说下来,结果却是有力地贬损了楚国,让楚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⑸小结过渡:
在第二次较量中,楚王没有从晏子身上捞动任何好处,反而被晏子给取笑,他环恨在心特意安排了第三次事件,想一雪前耻,他的计谋能成功吗?下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次较量。
(三)学习宴子与楚王的第三次较量
让学生用学习前两次宴子与楚王较量的方法自学宴子与楚王的第三次较量
1、出示自学提纲:(幻灯片演示)
(1)默读课文,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2)画出晏子的语言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2、学生汇报:
(1)指名回答提纲1题:
起因:楚王利用安排的囚犯借口齐国人在楚国干坏事,侮辱晏子和楚国。
经过:晏子利用推理逻辑,把柑橘变成枳推理出齐国人在楚国干坏事的原因,回敬了楚王,使楚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结果:楚王向晏子赔礼,晏子在第三次较量中又取得胜利。(2)课件出示重点句:
“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体会晏子的机智善辩、不畏强权、热爱祖国)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迁移学法,将学习的行为和主体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阅读乐趣。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指导朗读。
4、提问:你认为这次晏子的回答妙在哪里?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谈到:他的话不但形象生动地点明了齐国人在楚国为盗的原因,而且也回敬了楚王,楚王治国无方,造成楚国社会风气不好,使好人变成盗贼,让楚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5、课件出示最后一句话:从此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⑴提问学生:“不敢不”是什么语气?(双重否定表示肯定)⑵出示句型进行比较: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从这以后,楚王很尊重晏子了。
(让学生比较句型,明白双重否定句的语气要比肯定句强烈,表达效果要好。)
6、总结本文结构,了解首尾照应的写法。
文章一开头交代楚王想侮辱晏子是起因,然后介绍了楚王与晏子的三次较量,谁胜谁负,这是文章的经过,最后文章结尾也说明了楚王改变了对晏子的态度,这也是经过三次较量的结果。这是一种首尾呼应的写法,平时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注意用上这种方法。
(设计意图:总结文章结构,感悟文章写法,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只有一点一滴地做,学生才会像滚雪球似的有所收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日积月累,学生就从读文中悄悄地学会写文了。)
四、回顾与拓展
1、想一想:如果你是宴子,你会怎样跟楚王辩驳呢?
2、想象说话:假如你见到晏子,你会跟他说些什么?
3、课文中的晏子与楚王,你喜欢谁?说一说,为什么?动笔写一写。
(设计意图: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更能体现语言文字回归语文课堂的特色。)
五、朗读全文、感情升华
播放伴乐,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放声朗读全文。
六、作业布置
将《晏子使楚》以讲故事的形式讲给家人听。
七、板书设计
11、晏子使楚
晏子
访狗国钻狗洞
大开城门 下等人访下等国
陪着笑 坏风气产坏人
赔不是
机智善辩
不畏强权
楚王
热爱祖国
第五篇:《晏子使楚》公开课教案讲解
五年级语文公开课案例 时间:2月23日 地点:本校远教室 主讲人: 陈启刚
教学主题:第11课、晏子使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侮辱、安居乐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以及维护齐国尊严的精神,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4、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语言的巧妙,并从他机智的回答中体会人物的特点。
2、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教学策略与手段:
朗读体悟法,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词句去理解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简单推理去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查询、学习晏子的故事。
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1.介绍背景,推出晏子。
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很多有学问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政治、军事的杰出人才。今天老师将向你们介绍一个人,他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他就是“晏婴”,人们都尊称他为“晏子”。
2、引导理解“子”。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他的文章——《晏子使楚》(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4、“使”是什么意思?课题又是什么意思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激发学生兴趣,读文:
晏子作为外交使节出使楚国,理应受到尊重,情况是不是这样呢?楚王又是怎样一次次地侮辱晏子的呢?
2、学生展示读文。
注意:(1)引导学生正音,识记词语,把课文读通顺。(2)想想楚王是怎样一次次地侮辱晏子的,画出有关语句?
3、师生交流:
①楚王是怎样一次次地侮辱晏子的?结果怎样? ②引导学生理解“不敢不”。
③句式变换练习: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4、引导小结:楚王前后会有如此之大的态度转变,不得不尊重晏子,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晏子有出众的()。
三、研读第一个故事。
1、学生仔细读课文,思考:面对楚王的挑畔,晏子是怎样说的?画出有关语句。
2、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3、深入读故事,注意晏子的动作、表情。
思考:晏子给你留下了一个怎样的印象?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4、小结:是呀,晏子正是以他的睿智和不卑不亢的精神气节,不但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而且还讽刺了楚王。让楚王未见其人,先受其一次迎头痛。你看晏子是多么会说话呀,那么接来的情况,他又是怎样一一化解的呢?
四、拓展、作业:
1、同学之间分角色朗读或表演。
2、继续读文,晏子是怎样面对楚王的挑畔的? 板书设计
11、晏子使楚
楚王 晏子
(侮辱)(反击)结果 钻狗洞 是狗国 只好打开城门 能言善辩、不卑不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