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的实践思考

时间:2019-05-13 02:27: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的实践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的实践思考》。

第一篇: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的实践思考

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的实践思考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我国农村经济正逐步由资源依附型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组织创新型转变。农业、农村发展需要政府惠农措施的支持、高新科技的支撑、组织管理制度的创新,三者缺一不可。国内外实践表明,农民合作社等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将政策(金融)、科技、管理有机融合于一体的重要平台。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创新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重点。在农业发展日趋市场化、国际化的今天,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并推进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对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农村现代化和建设新农村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竞价销售模式。竞价销售模式一般采取登记数量、评定质量、拟定基价、投标评标、结算资金等方法进行招标管理,农户提前一天到合作社登记次日采摘量,由合作社统计后张榜公布,组织客商竞标。竞标后由合作社组织专人收购、打包、装车,客商与合作社进行统一结算,合作社在竞标价的基础上每斤加收一定的管理费,社员再与合作社进行结算。合作社竞价销售模式有效解决了社员“销售难、增收难”问题,以福建建瓯东坤源蔬果专业合作社为例,通过合作社竞价销售的蔬菜价格,平均每公斤比邻近乡村高出0.3元左右,每年为社员增加差价收入200多万元。

二是资金互助模式。资金互助模式则有效解决了社员结算繁琐、融资困难等问题,目前福建省很多合作社成立了股金部,开展了资金转账、资金代储、资金互助等服务。规定凡是入市交易的客商在收购农产品时,必须开据合作社统一印制的“收购发票”,货款由合作社与客商统一结算后直接转入股金部,由股金部划入社员个人账户,农户凭股金证和收购发票,两天内就可到股金部领到出售货款。金融互助合作机制的创新实实在在方便了农户,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其优点在于农户销售农产品不需要直接与客商结算货款,手续简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农户不需要进城存钱,既省路费、时间,又能保障现金安全;农户凭股金证可到合作社农资超市购买化肥、农药等,货款由股金部划账结算,方便农户;合作社可把社员闲散资金集中,供给资金困难种植户、经营户,起到很好的调剂互助作用。

三是股权设置模式。很多合作社属于松散型的结合,利益联结不紧密,尚未形成“一赢俱赢,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可以在实行产品经营的合作社内推行股权设置,即入社社员必须认购股金,一般股本结构要与社员产品交货总量的比例相一致,由社员自由购买股份,但每个社员购买股份的数量不得超过合作组织总股份的20%。其中股金总额的三分之二以上要向生产者配置。社员大会决策时可突破一人一票的限制,而改为按股权数设置,这样有利于合作社的长足发展。

四是台湾产销班模式。可以借鉴台湾农产品产销班模式,发展农产品产销服务组织,如农产品产销合作社,将传统农业生产扩展到加工、处理、运输,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一方面,生产前做好规划,生产规划迎合消费者的市场需要,做到产供销一体化。农业是弱质产业,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故应重视危机管理和预警体系的建立,生产前有完善的规划,对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市场风险或其它意外,预先采取防范措施。另一方面,拓宽信息来源渠道,了解市场动态需求。通过多种渠道调查市场动态信息,并将信息灵活运用,选择有利的销售渠道。不仅将产品转型为商品,更要提升为礼品或者艺术品,赋予农产品新的价值,凸显新的文化特色,科学阐释养生功能,提升农业的文化层次和综合价值。

五是全程辅导模式。当前许多合作社带头人缺乏驾驭市场的能力,有了项目不懂运作,对市场信息缺乏科学分析预测,服务带动能力不强。可以依托农业科研单位、基层农业服务机构、农业大中专院校等部门,开展从创业到管理、运营的全程辅导。以对接科研单位为重点,开展创业辅导,建立政府扶持的农民合作社“全程创业辅导机制”。结合规范化和示范社建设的开展,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农民合作社进行资质认证,并出台合作社的资质认证办法,认证一批规模较大、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的合作社。在此基础上,依托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建立健全全程辅导机制,进行长期的跟踪服务、定向扶持和有效辅导。

六是宽松经营模式。要放宽注册登记和经营服务范围的限制,为其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凡符合合作组织基本标准和要求的,均应注册登记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营利性合作组织的登记、发照由工商部门办理,非营利性的各类专业协会等的登记、发照和年检由民政部门办理;凡国家没有禁止或限制性规定的经营服务范围,农民合作社均可根据自身条件自主选择。同时,积极创办高级合作经济组织,在省、市、县一级创办农业协会,下设专业联合会,乡镇一级设分会,对农业生产经营实施行业指导,建立新型合作组织的行业体系。

当前,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由单纯追求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增长转变,凸显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推广先进农业科技、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平的重要载体作用。推进农民合作社经营以及管理模式的创新,并以崭新适用的模式辐射推广,必会推进农民合作社的长足发展,而这些也都需要我们根据实情不断地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

(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第二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创新农村经营体制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创新农村经营体制

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曲阳县人民政府

2008年我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目标,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实施整村推进、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重点扶持,科学指导,有力地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目前,全县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45家,共吸纳会员1800户,联结农户5000余户。

主要做法是:

一、广泛宣传发动,引导合作社发展

为提高农民对专业合作社的认同感和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我县积极采取宣传引导和示范引导的“两引”措施,组织电视台开展合作社知识讲座,发挥“新曲阳合作网”的媒体作用,向农民介绍农合、宣传农合,共发放宣传资料5000份,张贴标语200多张,在全县形成鼓励、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氛围和舆论环境。同进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会和推介会,让参合农民真正感受到参加合作社带来的实惠。2008年6月上旬、9月下旬,我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组织部分合作社成员召开了“科学施肥培训会”和“石家庄绿洲肥料有限公司系列产品现场推介会”,发放宣传材 1

料800份,展示各种肥料10余种,现场订货130多吨,真正做到了农合联厂家联农民的纽带作用,进一步扩大了农民合作社的影响力,使农民参合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二、注重因势利导,加快合作社发展

我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多样性发展,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兴起和壮大,逐步形成了齐村乡甲鱼、柴鸡、中华鲟养殖,产德乡烤烟、鸭梨种植、肉奶牛养殖,燕赵镇鸭梨,东旺乡蔬菜,郎家庄乡、范家庄乡、北台乡红枣种植等多产业、多形式的合作社格局:

一是根据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引导组建以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特色产业为主要经营项目的专业合作社,走依托主导产业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的路子,如产德乡的李家庄、北次曹、郭家店烟农根据当地产业优势,自发组织成立了曲阳县兴农烟叶专业合作社,入股社员达到了70户,带动附近农户400多户。

二是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引导龙头企业组建专业合作社,走依托龙头企业发展合作社的路子,鸿运甲鱼专业合作社依托富农养殖有限公司带动附近500多户发展甲鱼养殖,乐泰肉鸡专业合作社依托乐泰生物养殖有限公司带动120户发展肉鸡养殖。

三是充分发挥专业大户的带动作用,走依托专业大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路子。如曲阳县秋红红枣专业合作社就是利用张进勇专业大户的优势,吸收股民达53户。

三、坚持科学指导,规范合作社发展

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指导、扶持和服务,从规范运营机制和规范服务内容两方面入手,促进合作社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不断完善章程管理机制、组织内部利益互补机制和利润返还机制、民主管理机制等,逐步提高合作社的管理水平,维护社员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统一生产质量安全标准、技术和培训服务,统一品牌、包装和销售服务,统一产品、基地的认证认定服务,统一农业投入品的采购和供应服务,逐步规范合作社的服务内容,增强自我发展活力。2008年,为维护社员利益,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农资市场,我县及时组织、协调合作社,建立了上下贯通的生产资料销售网络体系,利用10家农资专业合作社,销售了全县85%的生产资料,销售总量达到31250吨。

四、加强政策扶持,促进合作社发展

为了切实加快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我县把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实施整村推进、加快“两个周转”及产业化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意见,制定出台了各项扶持政策。在注册登记上,工商、民政部门简化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注册登记手续,酌情减免了登记和年审收费;在信贷支持上,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不断改善信贷服务,简化审批手续;在税收扶持上,按照国家现行政策实行减免优惠,明确农民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享受发展农业产业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民营经济的税收优惠政策;在资金扶持上,扶贫、发改等部门资金适当向农民合作组织倾斜,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为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曲阳县鸿运甲鱼专业合作社,在县、乡、村的指导和扶持下,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努力扩大经营范围,会员发展到了60多户,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户500多户,发展甲鱼大棚550个,仅扶贫资金就向甲鱼养殖户安排100万元;为进一步调动烟农的积极性,农合联积极克服物料上涨的不利因素,多方筹集资金,免费供应种子,无偿提供各种化肥50吨、农药2.4吨,地膜7吨,扶持烟叶生产资金每亩128元,从而保证了烤烟种植面积,仅2008年,产量就达到45万斤。

五、培植示范典型,带动合作社发展

本着产业有特色、发展有潜力、组织有活力的指导原则,在已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认真筛选示范典型,进行重点扶持。通过“典型示范、典型带动”,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在产业上,把市场化、商品化较高的畜禽、蔬菜、林果、水产等作为发展的重点,扶持了曲阳县乐泰肉鸡专业合作社和兴旺蔬菜专业合作社(2008年荣获“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在经营环节上,把合作加工、合作购销作为重点,扶持了曲阳县兴农烟叶专业合作社和金良鸭梨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在区域发展上,把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乡、村作为重点,扶持了鸿运甲鱼技术服务专

业合作社,通过培植示范典型,现身说法,传授经验,带动了全县农民合作社的发展。

六、强化组织领导,推动合作社发展

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服务和引导。我县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划制定、宏观协调和管理服务,由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县社、农业、发改、财政、扶贫、工商、税务、民政、金融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在县社,具体负责解决在发展农民合作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各项切实有效的服务,坚持引导、鼓励、扶持、服务四为主的原则,防止行政干预和行政包办,定期举办合作组织经验交流会及学术研讨会,从而有效推动了农民合作社全面、协调发展。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我县的农民合作社迅速发展壮大,呈现出了合作形式日趋多样化、合作领域日趋广泛、合作层次逐步提高、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带动作用逐步增强的发展趋势。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总量偏少,覆盖面较窄,辐射力不大,运作不规范,有些扶持政策难以落实到位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县将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稳妥地推动农民合作社发展,争取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第三篇: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何起步经营

农村老龄化的到来,中国农业经营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历史时期也随着来临,作为集约化而规模的农民合作社成为这一发展趋势的第一拨主力。目前,近70万家注册在案的合作社可以充分说明问题。但是各合作社的经营上却是存在参差不齐的水平,绝大多数还处在小学一年水平,如何起步是这一部分合作社共同的命题。作为服务全国上万家合作社的专业服务平台,我们总结出一些经验与全国的合作社来分享。

1、合作社等同于公司

1.1 合作社的社长要有这样的意识,合作社等同于公司,经营合作社的方法要学习经营公司的方法。

合作社经营成功的标志是进出良性循环,整体上投资要小于收入,要有利润给社员分配和合作社再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社长一定要有一个公司经营的意识。

1.2合作社的社长要有循环工作的方法,从投入到产出的循环路径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要勾勒清楚,组织社员加入是一个前奏工作,最重点的工作是为成立的合作社勾勒一个众人能够集体运行的投入产出循环路径。

2、起步的起点在于大家都能做什么事情 2.1 选择合作社主要的经营品种

以种植合作社为例,首先选择可以铺开面积的作物品种,如西红柿。合作社通过集约而达到规模化,这一属性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力。如果出现种植品种分散,都不成面积没有大的产量,那么这一规模竞争力就失去了。所以,选择好大家都能种植都愿意种植的品种是起步的关键点。

2.2 选择合作社核心的社员

起步从核心社员开始,树立榜样,其他社员就会自动跟进。核心社员要具备几个特征:

一、有面积;

二、热衷技术;

三、愿意分享。

3、为所做的事情树立亮点和竞争力

3.1规模种植的整体亮点相对容易形成,如导入绿色、无公害、阳光乔等种植体系,可以让种植农产品有一个区别其他普通种植户的特征。

3.2 起步阶段采用形成亮点的速度要快。品种亮点,设备亮点,种植体系亮点等,起步即有,起步即可区别周边种植户。

4、为所做的事情构建一个积累价值的通道

4.1 农业品牌化是形成价值积累的有效途径。农业领域的生长周期问题是农产品价格过山车的主要形成原因,让农产品持续稳定的获得好的收益,商标经营是合作社重要的工作内容 4.2 商标注册与扩展。商标注册是合作社品牌化的开始,通过农产品内在的品质持续提升来形成商标的实质内涵。有了实质内涵的商标,即使是口碑式扩展数年后也会拉动农产品价格加大幅度的提升。在起步之后,采用更多的品牌拓展渠道,则商标的品牌形成速度会大大加快。

5、亮剑,作品进入市场形成资金回流

5.1 进入市场。选好品种做好种植注册好商标,农产品进入市场合作社就会迎来资金的回流。

5.2 市场的布局。近距离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主要开发的对象,近距离的超市、酒店是另外一个潜在市场,通过互联网进入专业的农产品交易网络平台是获取全国订单的重要通道。

6、产销形成,中间就是管理

6.1 从产到销完成回流后,经营的第一回合就取得了成功。要完成多次循环则需要合作社的管理工作加强,保障这一回流路径不偏离,因此,合作社在管理上需要引入公司化的管理体制。

6.2 引入专业的服务公司辅助管理。目前社会分工细化,合作社在从产到销的各个环节中可以有一些管理工作委托专业的服务公司,如生产体系指导,品牌推广指导,农产品销售渠道搭建等。在发展初级阶段专业的服务可以使合作社发展的更稳更快。

7、产销+管理,起步运营完成

合作社的资金流形成闭环也就意味着合作社的经营完成了起步,剩下的事情就是加大力度,扩展面积和产量,吸引更多的农民入社。合作社的分红制度是合作社后期发展的重要举措,坚守社员土地入股分红,是合作社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该问题将单独文章论述。

第四篇: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情况报告

篇一:水城县新绿叶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汇报 水城县新绿叶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 产业化经营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非常感谢你们百忙之中来对水城县新绿叶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作评审,同时,也真心希望你们常来我们合作社做客,今天,我受理事长吴长敏的委托,向在座的领导,专家汇报我合作社的情况,望各位领导,专家多提宝贵意见。

一、合作社基本情况

水城县新绿叶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水城县发耳镇木角寨村箐口组,是经水城县工商局批准注册登记,报经水城县农业局备案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社由成员12人发起注册,注册资金30万元,设有理事会、理事、监事;下设种植产业部、养殖产业部、培训部、各部门对各同类种养殖基地进行专业化技术管理。各部由合作社统一部署,直接与厂方、市场对接,基本达到管理较为规范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合作社现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一栋,面积200平方余米。合作社基地选择在水城县发耳镇木角寨村箐口组,基地周围环境无污染源,土壤、质地较好、灌溉水源均符合无公害蔬菜产地的环境要求。交通便利,合作社基地距离六盘水市市中心60公里,二级公路从合作社门前经过,距发耳农产品交易中心3公里、发耳火车站2公里,距水盘高速发耳互通出口0.3公里。合作社现有成员22人,其中,农民成员18名,占成员总数的81.8%以上;非农民成员4名。非农民成员及部分农民成员中,高中文化7名,大、中专文化5名,初中文化10名。2012年,合作社成员平均实现利润60000元,带动周边农户186余户,户均多增收800元。

二、合作社产生的背景

发耳镇的基本情况: 水城县发耳镇位于水城县南部,地势四周高,中间低,东接杨梅乡和玉舍镇,西连鸡场镇,南抵新街乡,北邻都格乡,距市中心区76公里;辖15个行政村,154个村民组,11237户,38141人;境内主要居住有汉族、布依族、苗族、彝族等民族,少数民族占全镇总人口的45%,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乡镇;全镇总面积1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210亩,其中水田9810亩,旱地11400亩;北盘江自北向南成为发耳镇、鸡场镇分界线;平均海拔1200米,平均温度18.5℃,平均降雨量1100-1200mm,气候温热,雨量偏低,干湿季节明显,属典型亚热带河谷气候,素有“天然温室”之称;省道、水柏铁路和水盘高速公路从发耳镇境内穿过,交通十分便利;农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生姜、甘蔗、花生、水果、早熟蔬菜、反季节蔬菜为主,养殖以牛、羊、猪、鸡为主。

合作社紧邻水盘高速公路发耳出口,天然水源富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达310天,年日照时数1560小时,年总积温4970℃,年均温17℃,≥10℃有效积温4500~5500℃,年平均降水量1100~1200毫米,平均海拔1200米,小气候特征明显,属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气候区,可发展种植的土地资源7000亩以上,土壤疏松肥沃,酸碱度适中,是发展种植业的理想区域。

但是,发耳的种养殖业在2012年前都是各为其主,随心所欲,虽然有了几家合作社,但也不成规模,这家种一小点,那家养一小窝,品种单一,缺乏创新,不成规模,销售都是坐地销售,等待商贩上门收购,造成种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降低,任上门商贩宰割。看到这种情况,合作社发起人之一吴长敏组织了12户农民,把发耳的现状分析给大家听,希望大家组织起来成立一个比较规范的种养殖合作社,聘请农业经纪人,农业技术顾问,把产品推出去,把新东西引进来,从而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这种想法得到大家的认可,同意组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考虑到今后人们对消费需求的提高,对健康食品的认可,合作社取名“新绿叶”,代表着新鲜、无公害,这样,水城县新绿叶专业合作社就诞生了。

三、合作社种、养殖情况 水城县新绿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猕猴桃300亩、杨梅200亩、梨100亩、现在都全部挂果,2012年蔬菜(小葱)种植300亩,中药材80亩,2012年到9月15日止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98万元。合作社有黑山羊养殖基地一个,有黑山羊350余只。2012年合作社实现猕猴桃销售收入12.28万元,杨梅销售收入6.8万元,蔬菜(小葱)销售收入68万元,全年实现利润72.6万元,合作社成员平均实现利润6.1万元。

四、农业技术培训情况

2102年,合作社受水城县阳光办委托,共培训农民农业技术人员500人,涉及的乡镇有水城县滥坝镇、发耳镇、董地乡、杨梅乡、龙场乡;培训的专业有:村级动物防疫员、精品水果、沼气工、茶叶园艺工、玉米栽培技术。本次培训得到各界的好评,水城电视台、水城报都作了报道。2013年,合作社与水城百花苑合作办学,计划在培训农业技术人员600人,现培训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

五、合作社未来规划

合作社计划在2012年至2017年五年中,大力发展以中药材(板蓝根)为主的主导发展产业。到2015年新绿叶种养殖农民合作社将组织种植中药材(板蓝根)1000亩,养殖黑山羊达到1000余只,对现有的猕猴桃、杨梅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管理,新种植精品水果李子100亩、樱桃100亩。准备试种红梨、橄榄、蓝莓、人参果60亩。到2018年实现合作社销售年收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实现利润500万元以上。发展合作社成员100名以上。

合作社未来发展目标:重点接收种养殖大户及农产品加工企业、超市、民营科技组织和人员加入我社,建成科学种养殖标准化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链条式发展。

重点对合作社成员及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形成一支具有一定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的农民队伍,使我社发展的农产品生产成本低、质量优,具有较好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全力打造贵州西部的中国农业品牌,从而成为创建“四在农家”的农村又一新亮点。

争取在两年内被选定为国家?农超对接试点单位,共同实施农超对接试点项目,实现售卖、采集、物流、信息等优势,架设水城农民专业合作社优质农产品与各地大型超市之间的对接桥梁,铺设优质农产品与市场终端的快速通道。最终实现水城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农产品直供基地,使农产品进入进出口贸易市场,早日实现中国梦。

水城县新绿叶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2013年9月7日篇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汇报 强化扶持 深化服务

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区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加快培育一批、努力规范一批、着力提升一批”的思路,落实扶持措施,加强引导服务,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发展现状

截止2010年底,全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02个,农民成员总数3500多人,带动农户7000多户。综观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发展步伐逐步加快。依法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和服务力度,培育典型,抓好示范,激励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的2007-2010年四个中,我区分别成立合作社2家、10家、18家和72家。

二是专业特色十分明显。绝大多数合作社立足于本地优势特色产业组建,与特色产业互相促进,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纽带。我区专业化生产程度和商品率较高的蔬菜、果茶、生猪、禽类、水产等本地主要特色产业都有一定数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三是发展形式多种多样。我区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类型除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外,还包括农产品加工、农业病虫害防治服务、农业旅游等多个方面。从创办类型看,大体有农户自发创办型、村级组织牵头创办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等,最主要的是农村能人领办型。在区农业局的协调、指导下,由几个示范社牵头,召集20多家合作社联合创办了以销售成员单位产品为主营业务的产销联合社,提高了合作社群体发展资源利用率和产品统一销售率,增大与超市对接口径。

四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多或少兴办了成员急需的服务项目,多数合作社由成立初期单纯向成员提供技术、信息服务,逐步延伸到储运、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解决了成员“想的是致富,盼的是服务,缺的是技术,愁的是销路”的实际难题。一些合作社建设了育苗基地,一些合作社建设了产品保鲜冷藏或加工包装项目,还有一些合作社利用财政扶持资金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持续稳定发展打下基础。

二、主要做法

强扶持,重服务,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加快发展中不断规范,在规范发展中不断提升。

(一)强化扶持,推动发展。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战略举措,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突破点来抓。建立“一村一品”以奖代补扶持基金,每年由区财政拿出100万元,对承担“一村一品”项目的村委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奖励。对新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农民成员规模每家给予补助1-3万元启动资金;对注册商标并统一产品包装销售的,给予奖励补助2万元;承担示范项目、获得“三品”认证和参加省级以上展销推介的,都给予一定的奖励补助。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的农业项目优先给予立项扶持,支持合作社在基地建设、新技术应用等方面更好地发挥示范作用。2007年以来,各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00多万元,用于扶持专业合作社发展。

(二)加强宣传,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区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专题调研,专门召开学习贯彻座谈会,区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集中开展了法律精神和专业合作典型的宣传报道。2007年3月份,区政府配合市有关部门在我区召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现场会。2008年以来,连续三年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宣传月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法律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有奖问答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形成关心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培育典型,带动发展。培育典型,靠典型引路,是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有效手段。在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类指导,选择一些产业特色明显、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合作社开展试点示范,突出规范章程、完善运行机制、强化民主管理,指导办好合作社成员急需的服务项目。有4家合作组织承担全国示范项目,6家合作组织被确定为省、市级示范单位。通过总结示范单位的典型经验,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提供样板。我们从抓好示范社民主管理入手,通过典型样板,示范带动更多的合作社规范内部管理。重点抓好“四个一”的落实:一是建立一套内部管理制度,强化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合作社内部规范化管理;二是健全一个权力机构,社内重大事项由社员大会或代表大会讨论决定;三是健全一个财务审核监督机制,由监事会负责实施对合作社发生的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事项进行逐项审查;四是设臵一个社务公务栏,及时公布合作社重要事项,按季公开财务收支明细情况,接受社员监督。

(四)深化服务,促进发展。相关部门依法履行好指导、扶持和服务的工作职能,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进一步提高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区农业局组织数十个合作社参加市首届和第二届特色农产品展销会,并会同工商局等部门多次组织开展“农超对接现场会”,帮助合作社拓展销售渠道。区农业局组织实施“绿色证书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培养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亟需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能人。同时,派出技术人员深入合作社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指导,帮助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农业、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密切配合,狠抓农资市场管理,并积极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市场、技术等信息服务,保证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订单履约率明显提高。区有关部门还多次组织部分合作社负责人参加全国、全省研讨会和培训班学习,并组织到南平市等地考察,进一步开拓了合作社管理人员的视野、学习了先进经验。区农业局、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组织开展专项检查活动,并先后举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培训班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电算化》培训班,着力抓好合作社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区农业局举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培训班,同时组织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专题调研,指导合作社完善章程、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运作机制,使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走上规范化发展轨道。

三、初步成效

(一)主导产业得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开展技术服务、组织对外销售,调动了农民发展主导产业的积极性。如**蔬菜专业合作社牵头建设紫长茄产地交易市场,推广嫁接紫长茄大棚栽培技术,带动本村及周边村2500多户种植嫁接紫长茄3000多亩,形成了以**村为中心的反季节嫁接紫长茄产业带。**蔬菜专业合作社牵头与龙头公司签订订单,带动本片区农民参与订单生产,当地水果玉米、生菜等订单蔬菜生产很快形成规模。**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与**镇养猪协会密切协作,抓住猪病防治、品种改良、生猪销售等三个制约养猪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开展有效服务,成员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年出栏商品猪千头以上的成员养猪场有190多个。通过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协会等载体建设,示范带动“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全区蔬菜、水果、茶叶、商品猪、家禽、水产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初具规模。

(二)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合作社普遍重视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技术改进工作,促进了科技成篇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报告表

农民专业合作社报告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制

填写须知:

1、本表所填写内容应真实可靠,无虚假成份。经营者应对所填写内容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

2、表中“行政许可情况”是指农民专业合作社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应当取得的相关部门颁发的许可证或批准文件。

3、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选择“ 销售额或营业收入”、“ 盈余总额”、“ 纳税金额”、“ 获得政府扶持资金、补助”、“ 金融贷款”公示或者不公示。

4、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事项发生变化的,应当先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出变更登记决定后,报送报告。

第五篇:关于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三农论坛

加入时间:2010-3-1 16:31:38 驻马店农业信息网

点击:224 作者:陈惠娟

文章来源:作者来稿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近年来,如皋市把发展专业合作社作为创新农业经营制度的重要抓手,作为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充分发挥其促农学技、带农入市、为农争利、助农增收、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积极作用,切实改善了政府、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关系,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一、主要成绩

截止2010年年初,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98家,成员45083个,其中登记在册成员22320个。合作社总数南通第一,全省前茅。带动非成员农户近8万户,成员出资总额2.18亿元,统一组织销售农产品13.74亿元,统一组织购买农业生产投入品5.32亿元,培训社员12.5万人次,总收入14.87亿元,盈余2.41亿元,盈余返还成员总额1.90亿元,占盈余额的78.84%。从产业类别看,种植业222家:其中,粮食类14家、蔬菜类81家、水果类26家、花木类55家、蚕桑类40家,其他种植类6家;畜牧业136家:其中,生猪类43家、家禽类76家,其它养殖17家;水产业27家;服务业13家。从组建形式看,由种养大户或经纪人组建的295家,由事业单位代表牵头组建的16家,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的29家,由村干部带头组建的43家,其它形式的15家。从发展层次看,经国家、省、市及我市认定的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南通市级33家。

如皋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依托花木、果蔬、畜禽、蚕桑四大特色主导产业而建,在推广新品种、应用新技术、开拓新市场等方面受到了广大社员的一致好评,在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带动了产业壮大和结构调优

合作社围绕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户发展专业化生产,建立健全规模化、专业化的农业产业区域和体系,初步营造了主导产业的壮大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良性互动的氛围。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了以如城、桃园为核心的12万亩花木板块,以白蒲、丁堰、林梓等镇为主的年饲养120万头优质生猪板块,以搬经、袁桥等镇为主的千万羽优质黄鸡板块,以磨头、桃园、九华、搬经、袁桥、石庄等镇为主的10万亩外向果蔬板块,以高明、雪岸、柴湾、袁桥等10个镇为重点的10万亩优质蚕桑板块。

(二)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合作社通过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促进了高效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使农民分享加工和流通环节的收益,获得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如城镇孙庄草坪专业合作社带动892个农户,种植草坪2600多亩、花木1200多亩,户均收入3万多元,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2000多元增长到2009年的12000多元,由原来的帮扶村一跃成为小康示范村,并辐射到周边镇村,带动一大批农户通过种植草坪脱贫致富。

(三)推动了品种优化和技术更新

合作社把普及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作为服务的主要内容,引进实验示范传播农业适用技术和科研成果,提高了农民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如皋市利农优质生猪专业合作社通过优良品种引进和标准化的生产技术示范,社员饲养的生猪价格比其他农户饲养的生猪价格每公斤高1.2元,每头猪多收入130元左右,合作社社员养猪规模从成立之初的1.5万头发展到现在的近7万头。如皋市张仙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引进草莓新品种,举办各个种植环节的生产技术讲座,种植水平大大提高,同时套种刀豆等其他蔬菜,亩均收入5800元左右。

(四)发挥了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

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改变了以前单打独斗闯市场的局面,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联接问题,既提高了农产品竞争力和农业效益,又培育了市场竞争主体,同时也有效地抵御了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合作社实行统一生产标准、操作规程、产品质量标准和农资供应,积极注册产品商标,打造优质知名品牌,推广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推广提供了组织保证。下原九庄禽业专业合作社以保护价收购鸡蛋,饲料供应统一采购,一年为成员增加经济效益136.6万元,节约成本58.6万元。合作社积极注册产品商标,打造优质知名品牌,推广绿色农产品,为农业标准化的推广提供了有效的载体。目前,全市仅合作社的农产品注册商标就有25个、绿色食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16个,其中如皋市利农优质生猪专业合作社“天盟”牌优质猪获省“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优秀品牌。

二、主要做法

如皋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政府支持、能人引导、农民参与”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政府“引导不参与、鼓励不包办、扶持不干扰”的基本准则,加快公共政策服务平台建设,提高运行质量,做大合作规模,扩大合作范围,做优合作品牌,提高合作效益,增强带动辐射能力。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行政强势推动,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发展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召开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座谈会,专题听取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合作社发展情况,并对如何发展做出重要指示。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人经常深入合作社了解情况,协调解决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各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农经站明确专人负责服务指导。为了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市每年都召开现场点评经验交流会议,促进合作社规范运行。每年都召开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培训会议,让合作社负责人了解农业农村经济的特点、基本要求和方向,掌握《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让会计人员了解合作社会计核算内容和办法。几年来已培训12批次,参培人数5000多人。同时,积极组织合作社参加展销会、农洽会等大型活动,展示和推销产品,加强产销对接。

(二)加强规划引导,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序发展

市相关部门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了“十一五”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划。其目标是:到“十一五”末,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00家以上,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达到5万户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例达到40%以上。通过规划,引导各镇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促进主导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社”、“一镇一业”等农村经济发展新格局。

(三)广泛宣传发动,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发展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后,通过广泛宣传发动,营造声势,着力提高广大干群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其发展。从2008年开始,每年的7月份的第一个休息日确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宣传日,在繁华地段和办公场所显著位置张贴、刷写、悬挂宣传标语条幅,印发宣传资料,开动流动宣传车,在《如皋动态》连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相关知识,在市电视台播放专题片和流动字幕,切实营造学习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浓烈氛围。

(四)构筑服务平台,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弱势产业中弱势群体的联合,它的成长发展需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扶持。市农工办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业务主管部门,按照自愿参加、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要求,大力鼓励专业市场、加工企业和专业大户发挥自身优势,牵头组建专业合作社。选择如皋市光远果蔬专业合作社、如皋市吴窑齐富畜禽专业合作社、如皋市九庄禽业专业合作社、搬经镇宏如蚕桑专业合作社等多家不同类型的典型予以重点指导和扶持,助推其做大规模,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引导合作社通过建章立制来强化内部管理和规范生产经营行为,采取多种形式,实现合作社与社员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市工商部门坚持解放思想热情服务,在合作社注册登记中,第一时间与农工办联合印发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实务手册》,既依法登记,又注意方便基层。市财政部门积极支持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每年拿出专项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项目资金的拨付、使用、管理上强化服务,两年来本级财政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131.9万元。市税务部门根据国家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开展了调查研究,目前已拿出了花木生产、果蔬生产等方面的税收征管办法,方便了一些合作社的经营生产。农林、农机、供销总社等部门也从本单位、本行业出发,积极给予指导和支持。

(五)加强政策扶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市委、市政府把积极引导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作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各镇(区)按照产业优势和专业特色,积极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列入对各镇经济责任制加分考核。对经工商部门登记新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人数50人以上,带动农户300户或种植业基地面积300亩以上,经验收合格的,由政府一次性奖励5000元。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每年按照组织规模、联结程度和带动作用等在如皋全市评选10个优秀“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指导合作社编报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扶持,近年先后有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项目申报,获得中央、省市财政资金扶持和奖励296万元,为合作社发展壮大增添了后劲。

(六)开展“四有”创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

将合作社健康运行、规范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常抓不懈,特别是2009年,在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达到一定数量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及时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重点转移到抓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上来。在全市开展广泛开展争创“四有”示范社和先进镇(区)的活动,要求各镇在发展达到一定数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明确提出:以镇为单位,社员百人以上的合作社数要达40%以上,达到“四有”的合作社个数要达到30%以上。各个合作社要在增加社员人数、增强辐射带动、具有健全的规章制度、经营状况良好并有一定的自身积累等方面狠下功夫,做大做强。对全市各镇(区)争创“四有”合作社和增加成员情况按月上报,并在《如皋动态》公布,2009年9月底开展申报评比,设立争创先进镇(区)奖和优秀“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奖,并由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根据各镇上报,开展竞赛以来,全市共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29617个,新增“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8家。应该说,在其他地区还在重点抓发展的时候,我市已把工作重点放在做大做强和规范化建设上,工作部署上又走在了前列。

三、存在不足和原因分析

近年来,如皋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虽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但总体看来,尚处于发展阶段,与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层面、十个方面:

(一)从外部环境层面看

一是用地瓶颈有待突破。合作社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需要建设临时性用房,虽然是按农用地处理,但不得兴建构造物。省政府对我们苏中地区指导价为650元/亩,但随着我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一部分农民惜地种粮观念根深蒂固,土地流转价格节节攀升,现在一般已达到1000斤大米/年·亩,约1500元/年·亩,偏高的土地流转费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规模化经营。

二是融资难题亟待化解。由于合作社没有足够的固定资产可以抵押或不被金融机构认可,社员难以进行融资,运作差的合作社无法生存,运作好的合作社难以壮大。涉及农业的银行有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和农业银行等,有网点优势的为邮政银行和信用社,但信用社的小额贷款对象有严格规定。邮政储蓄银行如皋支行与市农工办联合发文,加大邮储小额贷款支农、惠农的力度,并推行“借五免一”的优惠,虽降低门槛,但利率偏高。

三是保障机制有待完善。我市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险种有小麦、油菜、水稻、种公猪和能繁母猪,目前,只有一些生猪养殖合作社和极少数的稻米合作社在政策性农业保险之列,而其他如设施农业类、禽业养殖类、水产和特种养殖类合作社还不能享受政策性农业保险阳光的普照,在某些程度上制约了合作社在遭遇风险后恢复生产的能力。

四是政策扶持有待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税收、用电等相关配套政策尚未出台或者政策虽出台但实际操作难,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与壮大。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尽管这两年政府出台了扶持合作社发展的政策,但力度偏小、资金偏少。五是培训指导有待强化。农业科研及有关涉农机构与合作社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难以为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系统的服务支持。合作社成员存在文化素质偏低、合作意识不强等情况,必须通过加强培训指导予以提升。

(二)从内部运作层面看

一是内部运作有待规范。部分合作社仍以技术指导服务为主,实质性经营尚未正常开展;有的盈利能力不强,难以对社员进行二次分红;有的内部机制不健全、不民主,虽然订立了章程,但不按章程办事;有的虽设立了“三会”制度,但重大经营方针少数人说了算,农民社员主体地位尚未真正体现;有的系基层干部“拉郎配”,属于“被发展”,而非农民自愿,主人翁的参与意识不强。

二是合作规模有待壮大。我市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拥有成员低于全省的平均数,带动非成员农户的覆盖率不到30%。合作社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合,一部分相同专业的合作社各自为战,造成不必要的低级竞争,不能获得规模效益或规模效益被打折扣。

三是思想观念有待更新。宣传发动还不够深入,合作理念未能深入人心,农民自身的市场意识、协作意识淡薄,社员缺乏持续投资的意识和能力。大多数合作社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不敢发展新项目,更不敢高薪聘请专家能人。合作社大多为村干部、能人或经纪人、龙头企业创办型,有的仍采取经纪人加农户的形式,社员参与管理意识不强,合作社在“组织农民闯市场、合作生产保质量、培养造就新农民、增收致富靠合作”方面切实发挥作用不够。对社员的服务尚处于统一供苗(种)、统一肥料、统一用药等浅层次方面,有的技术还停留在经验阶段,因而吸引力不够。

四是诚信氛围有待营造。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在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销售等方面,还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工作机制。社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社员重权利、轻义务,重得益、轻诚信,重眼前、轻长远,市场行情好抵制合作,市场行情差依赖合作,使合作社的诚信度受到影响。对此,合作社无有力的约束措施。

五是总体层次有待提高。合作社的“能人”是相对于普通农民而言的,但总体上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市文化素质比较高的农民绝大部分已转移到二、三产业,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以“老、弱、妇女”为主,合作社社员文化水平和农技素质普遍偏低,缺乏市场开拓能力和长远发展眼光,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更是严重缺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合作社的产品大多为最原始的农产品,基本没有初加工能力,有自己品牌的更是凤毛麟角,因而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和推进举措

2010年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三周年,我们将深刻领会法律法规和政策意见的精神实质,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调动干部群众参与的热情,促进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江苏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创业结合起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全面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组织形式。

主要目标:到2012年和2020年,全市入社农户加带动农户数占农户总数的比例分别达到60%、80%以上,工商登记率均达100%;100户以上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占总数的60%、80%以上;以镇为单位,市级以上“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占合作社的分别比例达到60%、80%以上;每年重点培育发展具有自主品牌、产业优势明显、经济实力较强、带动农民增收显著、运行规范的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支持示范专业合作社努力扩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力争产生一批在省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基本原则:(1)坚持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政策的基石。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通过推动农户联合和合作为家庭承包经营提供更有效、更全面的服务。(2)发展与规范并重。在发展中加强规范,在规范中加快发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多主体参与,多元化投入,多形式发展,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3)实现互利共赢。以谋求成员的共同利益为根本宗旨,把发挥创办人员的积极性与普通成员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合理确定合作方式和利益分配方式,保障合作各方的利益,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和发展合作社的积极性。(4)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采用农民群众欢迎的方式方法,实行民主管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培训服务,帮助合作社解决实际困难。

对照上述目标要求,我们将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增强规范发展意识,坚持做到宣传发动常态化

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牢固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民促进增收的思想观念,广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普法教育,提高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一是合作意义宣传到位。进一步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手段,尤其是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充分营造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和工作氛围,充分调动起农民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二是政策意见宣传到位。市农工办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相关政策法规和上级有关扶持优惠政策,以及享受优惠政策的条件与程序。财政部门及时公开财政扶持合作社的项目及程序。工商部门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条件、登记手续等。税务部门宣传享受税务有关优惠政策必须具备的硬件条件、具备手续及具体实施流程。三是典型亮点宣传到位。进一步加强对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带头人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的宣传,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突出宣传组织农民闯市场、合作生产保质量、培养造就新农民、增收致富靠合作的好做法、好经验,为广大农民群众树立一批可学可比的典型,让社会各界广泛知晓一批品牌叫得响、质量安全优的知名合作社,进一步扩大合作社的社会影响。

(二)进一步创新思路举措,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加快促进发展体量规模化

鼓励龙头企事业、供销合作社、种养大户、基层干部、大学生“村官”、科技人员等各类主体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继续扶持发展各类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同时,抓住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机遇,积极引导农民进行资本联合,引导工业反哺农业,加大技术和设施投入。加快引导和鼓励合作社从生产领域向加工领域、销售领域等整个产业链拓展,从产品生产领域的“小而全”向规模化专业服务领域拓展,从农业发展领域向非农产业发展领域拓展,从在本地合作发展向合作开发利用外地资源拓展,从合作发展经济向合作兴办农村各项事业、合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拓展。根据我市优势特色产业,择优培育一批经营规模大、服务能力强、质量安全优、民主管理好的示范性专业合作社,使之成为率先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引导和带动更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今年各镇(区)以增加合作社成员数为重点,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规模,提高带动辐射作用,以确保年底每个镇经工商注册登记100人以上的合作社占镇合作社总数40%的目标圆满实现。

(三)进一步注重量质并举,坚持做到规范运作,加快促进效益提升最大化

从我市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业入手,正确处理好政府推动与群众自愿的关系、发展与规范的关系,牢牢把握“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在狠抓总量扩张的同时,更加注重合作社质的提升,积极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一是增强实力,激发活力。结合关于新农村建设和推进“一村一品”、“一村一社”、“一镇一业”的部署和要求,努力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能力和发展活力。指导部分合作社在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成熟的基础上成立合作社联合社,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以项目为载体,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高效农业、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使农民获得更多的加工流通收益。通过促进纵向一体化经营,走“种、养、加、服”相结合的路子,扩大合作社的业务范围,巩固和增强合作社的市场地位。合作社切实增强市场开拓意识,拓宽服务领域,实行生产投入品采购、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培训辅导与技术服务、保护价收购、商标品牌销售和利润返还“六个统一”,在让成员尝到甜头的同时,合作社自身也得到发展壮大。二是依法规范,建章立制。在国家法律政策的基础上,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着重规范合作社工商登记,规范内部的股金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产品交易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坚持合作社以农民为主体,规范运作机制建设、收益分配制度的建设等主要工作环节。三是创建“四有”,提升档次。围绕“有组织活动、有较大规模、有组织手段、有明显效益”的“四有”目标要求,不断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水平,增强合作社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加快构筑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群众的发展格局,确保今年如皋市级以上“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数达到合作社总数30%、每镇创建的示范社不少于2个。今年,以镇(区)为单位,对争创“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先进镇设立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3万元、2万元、1万元。对10个优秀“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2万元、1.5万元、1万元。对年内获得国家、省、南通市“优秀”或“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称号的,分别奖励10万元、5万元、2万元。

(四)进一步突破瓶颈制约,建立健全扶持机制,加快促进政策激励制度化

在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化解矛盾,有效突破制约瓶颈,尽可能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社优惠和方便。一是积极化解“用地难”。对设施农业、规模养殖、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业项目用地,凡不破坏耕作条件的,按照农用地进行管理;对高效农业建设中的管理、仓储用房以及配套服务等附属设施建设用地,按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其用地指标可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置换方式取得,面积控制在农业项目用地规模的3%以内。合作组织兴办加工企业所需的建设用地,由国土部门统筹安排用地计划,积极提供用地服务。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充分发挥镇(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村(社区)土地流转服务站的职能作用,加快建立土地流转价格自然增长机制和财政补助奖励机制,制定实施承包土地流转最低保护价和片区指导价,切实促进土地高效、规范、有序流转。二是积极化解“贷款难”。在经济实力较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建立起规范运作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引导农民资金互助组织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层次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广泛动员和积极支持农业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实体和各类社会资金参与组建担保公司。积极探索仓单质押、农用机械、农作物收获权益质押等多种担保手段,鼓励农民或企业主以养殖水面使用权、经营承包权、经营林权、订单作质押进行融资。加强小企业贷捷通贷款、“公司+农户”保证担保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流动资金贷款和金穗支付通等载体建设,努力完善贷款运作机制,不断提高服务效率。三是积极降低运作成本。税收方面,严格对照《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通知》(苏政发〔2009〕13)要求,最大限度落实相关税收减免政策。用电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果场、林场、蚕场、水产养殖、花圃(电加热)、苗圃、蔬菜种植、茶叶种植以及灯光诱虫、农田排涝、灌溉、打井、打场、脱粒、积肥、育秧、防汛临时用电、现代化或专业化畜禽养殖和孵化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电价政策。流通方面,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国内外超市、物流或配送中心、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销售网络,通过订单形式建立契约关系,优先申领绿色通道通行证。四是积极防控生产和经营风险。严格落实省关于农业保险的各项财政支持政策,积极稳妥地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为合作社发展保驾护航。在巩固水稻、小麦、油菜等主要农作物和生猪保险成效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推进其它经济作物、养殖项目、高效设施农业以及农机、渔船渔民保险试点。按市场化原则尝试建立小额农贷保险,使农村信用社与保险公司形成风险共担的“三农”服务主体。

(五)进一步统筹各方力量,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促进服务指导全程化

政府在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章立制、规范内部运作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增强内部凝聚力、向心力等方面,进一步注重协调沟通、协同作战,共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镇两级政府把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实现农业“第二次飞跃”的重要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搞好统筹规划,明确专人负责,强化检查考核,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业务部门全面落实的组织领导格局。进一步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的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措施。市农工办、各镇农经站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业务指导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加强指导服务,强化辅导培训。市、镇两级财政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农林、农机和供销等部门结合行业特点,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工商、金融、国土、供电等部门创新服务举措,开辟“绿色通道”,降低准入门槛,减化办理程序,减少登记要件,提高办事效率,把对发展合作社的各项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金融信贷支持、规费减免、电价优惠、保障建设用地等政策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位。二是强化资金投入。市财政继续安排专项补助资金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建设,主要用于合作社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中,从事农业新科技新品种的推广应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农业等方面的项目补助。千方百计积极争取上级财政项目,充分发挥支农项目的导向作用,培育新典型、新亮点,各级安排的高效设施农业发展资金、外向型农业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业“三项工程”建设资金和农产品质量建设资金等专项资金,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探索以财政贴息为主要手段,吸附社会资金注入的投入机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各种关系,借助各种平台,创新组织形式,大力推进农业招商引资,把农业招商引资作为增强合作社投入支撑、促进机制创新的重要工作。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两手抓,高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引更多的“三资”投入。三是强化培训辅导。通过农民培训工程,采取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相关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并切实增强社员的合作意识、大局意识和诚信意识。邀请涉农专家学者开展教育培训,引导合作社拓展服务平台,改进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增强服务功能。继续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财务会计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努力造就一支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有奉献精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四是强化督查考核。继续将合作社发展情况作为农业农村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重点考核合作社运行质量和带动辐射能力、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和发展目标的完成情况,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做到阶段性督查考核和年终督查考核相结合、定性督查考核与定量督查考核相结合、条线督查和综合督查相结合、上级评价与群众评价相结合,及时发现、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动真碰硬抓推进,严格奖惩抓落实。健全和完善每月一督查、每季一调研、半年一考评、年终搞总评的督查考评制度,考核结果向社会排名公示,确保工作快速高效推进。(作者系南通市副市长、如皋市委书记)

下载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的实践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模式创新的实践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何起步经营1

    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何起步经营1 核心提示:农村老龄化的到来,中国农业经营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历史时期也随着来临,作为集约化而规模的农民合作社成为这一发展趋势的第一 农村老......

    农民合作社

    三、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条件(一)有一定的产业或产品基础;(二)有乐于奉献的带头人至关重要;(三)至少有5人以上参加并出资,但成员要以农民为主体,应占80%以上,并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订立......

    农贸市场建设和经营管理模式创新汇报材料

    农贸市场建设和经营管理模式创新汇报材料 一、完成六项工作,实施六个创新 1、在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上创新,开展管理者培训,农贸市场管理人员和经营户素质明显提高。实行分级培训,......

    关于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意识的思考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发展已经进入品牌竞争阶段,农业的品牌化发展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今天的市场竞争实质上是品牌的竞争......

    关于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意识的思考

    关于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品牌意识的思考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发展已经进入品牌竞争阶段,农业的品牌化发展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必......

    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服务“四统一”规范

    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服务“四统一”规范一、统一农业投入品的采购和供应:包括农作物种籽、种苗、肥料、农药等,社员凭《社员证》到合作社基地或指定的服务点以低于市场价或成本......

    思考、创新、实践

    《思考、创新、实践》 新学期寄语: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攀登理性之巅,没有一躇而蹴的捷径,只有奋斗拼搏,学好一门知识,不是只学懂,学会,还要学精、会做。力争做一个对......

    林西县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林西县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 实践与思考 林西县创新 “1+3”即“村党组织”+“合作社”+“生产基地”+“示范户”村级发展模式,催生合作社325家,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