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7的乘法口诀练习课教学设计与反思(推荐)
《7的乘法口诀练习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
有关7的乘法口诀练习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含义,并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流利地背出1—7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生活的实际计算问题。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1—7的乘法的计算技能。教学难点:
进一步巩固7的乘法口诀计算。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孩子们,今天一早,从童话世界里传来一个消息:白雪公主被可恶的魔女抓走了,我们去救救她,好吗?不过,我们必须闯过魔女设置的三关,有信心接受考验吗?
二、第一关:基础练习:
1、背口诀: 同桌之间互背1------7的乘法口诀。
2、开火车口算:先说口诀,再说得数。
7×4= 3×7= 2×5= 2×6= 7×4= 7×2= 6×3= 6×1= 7×1= 7×6= 3×7= 6+6= 5×5= 6×7= 7×7= 7+3= 2×5= 7×3= 4×3= 4×7= 1×7= 6+7= 7+7= 5×7= 3×6= 4×6= 7×5= 2×7= 【设计意图】: 让学生明白练习的目标,同时其中运用了2题加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防止盲目背口诀。
3、看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四七二十八()×()=()
()×()=()五七三十五()×()=()
()×()=()六七四十二()×()=()
()×()=()三七二十一()×()=()
()×()=()二七十四()×()=()
()×()=()一七得七()×()=()
()×()=()七七四十九()×()=()
4、游戏:请你坐车(对口令:7的乘法口诀)
三、第二关:提高练习:
1、看谁算得巧,算得快
7×3+7=()7×2-7=()4×7+7=()7×6+7=()7×5-7=()7+7×7=()7×6-7=()2×7+7=()5×7+7=()4×7-7=()3×4+4=()5×6-5=(7×4+7=()
2、对口令游戏(会答的请站起来回答)
魔女问: 一个矮人7本书,()个矮人多少本书? 小朋友回答:一个矮人7本书,()个矮人()本书
四、第三关:拓展练习(知识运用!)
1、我一天要喝7杯水
一个人一个星期要喝多少杯水?
A: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图上有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B:抽学生说一说图意,并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C:多叫几个学生说清用乘法解决问题的理由,D:独主写出算式和结果,抽学生汇报。
2、四只七星瓢虫的背上共有多少个黑点?)A:请几个学生具体说说图意。
B:独主解决,集体订正。抽学生说清解题的过程。
【设计意图】:每道题目都是以情景引出问题,让学生解答。让学生体会学习乘法的用处,培养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意识。让学生自己寻找条件与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结:刚才我们利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了一些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先分析题目中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六、课堂总结:
孩子们,今天我们利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了一些问题,救出了白雪公主,她还有礼物送给你们呢!你们过得愉快吗?
七、机动:
1、请你猜一猜:
这首诗共有()个字。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知多点!我国医学认为7与女生的成长有关: 幼儿期 1× 7=()岁止 儿童期 2× 7=()岁止 少年期 3× 7=()岁止 青年期 4× 7=()岁止 中年期 7× 7=()岁止 更年期 9× 7=63岁止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课前学习了一篇关于如何提高练习课质量的文章,其中谈到两个策略:一是创设练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优化习题设计,提高练习质量,也就是说要精心选择练习的内容,要有典型性、层次性、而且习题的量要适度。根据这两点,我精心研读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了整合,自主编了三个层次(即基础性、提高性、拓展性)的练习题,创设了为了救白雪公主,去勇闯魔女三关的情境,力求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在解决每一个问题中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理论上说,在这种情感体验中,学生努力解决每一个问题,教师将每一个题目隐藏在问题情境中,学生做的每一个题目都是在自我需要的状态下进行的,这样练习课的质量会更高。我认为这一点做得还是比较成功的。
2、根据低年段学生的年龄特征,我设计了一些游戏穿插在课堂中,例如对口令、请你坐车等,是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做法,这也是这节课的亮点。
3、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注重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提高,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后继学习能力发展奠基,这也是值得努力和研究的。
不足之处:
1、由于是异地教学,事先对学生的情况了解不够,个人的应变能力也有所欠缺,时间调控上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导致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很好地完成任务。
2、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技能方面的培养有所欠缺。由于对学生的不了解,没能和学生配合默契,导致时间安排上欠缺合理,在学生应用口诀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训练有所不足。
得到的启示:课前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再制定教学的目标,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第二篇:5的乘法口诀练习课教学反思
5的乘法口诀练习课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后,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5的乘法口诀,并能灵活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我考虑到文本中的情境不太容易激起学生持久的参与积极性,于是我针对孩子们喜欢比赛,喜欢得五星的心理,创设了夺星比赛情境。通过由浅入深的四轮比赛,使学生在比赛中积极参与,积极比赛,从而理解、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回忆5的乘法口诀,并进行了齐背、抽背和口算题抢答。旨在唤起学生的记忆,针对较难的几句口诀进行进一步的复习和巩固。学生的参与面较大,积极性也较高。在学生的知识和情绪热身之后,开始了第一轮比赛——口算。由于有复习的铺垫,大部分学生都较快较好地完成了比赛题目,顺利的夺得了第一颗星。就连平时反应较慢的等同学都尝到了学习的甜头。
第二轮比赛是看图解决问题。我先让学生独立看图搜集数学信息和问题,列式计算。然后汇报、交流解题思路。再引导学生对两道题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当我发现第二幅图的列式应该是3+5=8或5+3=8,而有个学生的列式居然是2×4=8时,我便请他说出自己的想法,结果他说不清楚。于是我就直接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使学生们明白了为什么应该用加法,而不能用乘法。这样的处理虽然达到了我预想的目的,但此时如果我不引导,而让学生们对他的想法进行讨论,促使学生不断的深入观察、思考、反思,使道理越辩越明,学生学得也更透。
第三轮比赛是比大小。学生独立解答后,我针对个别题目进行了点评和适当的拓展。如,由9×5=5×9拓展到口×口=口×口,进而得出了: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在处理5×5○5+5时,我问:“为什么5×5> 5+5?”有人说:“因为左边是乘法,右边是加法。”我反问:“是因为乘法比加法厉害吗?”学生们纷纷说:“不是。不能看运算符号,要算。”我就嘎然而止。此时,如果再引导学生举出反例来反驳他的说法,会更有说服力!第四轮比赛是一道有难度的应用题,因为它隐藏了三个问题,学生必须找到这三个问题才能着手解决,因此我给它取名为“挑战题”。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已有的成功基础上,体验更大的自我挑战,获得更强的成就感。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引导学生理解了问题“他们各需多少钱?”中“各”的意思,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课后解决。究其原因,是因为课堂容量太大。如果将此题放到下节课解决,再设计两道开放题,如,口×5=口5,5×口=口0。这样,既进行了思维的训练,又使课堂显得张弛有度。
整节课,我都注意了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紧张而又愉快的氛围中参与比赛,层层深入地学习了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同时,也注意了一些细节。如读题和读图的指导、知识点的拓展、题目中关键字的追问等。不足的是,当学生发生错误时,我引导得过多,应该调动全体学生的智慧,进行讨论,促使学生深入观察、思考、解释、反思,使知识内化、深化!
第三篇:9的乘法口诀练习课教学设计
9的乘法口诀练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练地掌握9的乘法口诀,能够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能正确地运用9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9的乘法口诀的运用,进一步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运算规律。
3、建立9的倍数的数学模型,用图像语言来刻画数学本质特征的过程,利用这些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9的乘法口诀。
4、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思考的习惯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能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难点: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理解“倍”的概念。
三、教学设计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游乐场
2.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啊?你们去过游乐场吗?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到游乐场去玩,想去吗?不过呢,去之前,我们小朋友得做一些准备工作:带上“你们的智慧”,放松自己的心情。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出发吧。
(二)边玩边练,加深印象
1.课件出示游乐场的大门,提问:那么多小朋友要买多少张门票?(出示提示语,我们把全班分成了5组,每组有9人,一共要买几张门票?)
指名小朋友来回答。
2.画面进入游乐场,出示游乐场里的游乐活动,有快乐的大转盘,有趣的碰碰车,惊险的扫雷游戏,还有搭积木比赛。
(1)哇!游乐场里有那么多好玩的活动啊,真让我们眼花缭乱了,小朋友们,那我们先玩哪一种呢?
(2)让小朋友自由选择,并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3)教师先引导先玩大转盘。噢,那我们先去玩一玩快乐的大转盘吧,看看这个大转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快乐!
3.课件出示“大转盘”。(用9和小圆外面的一个数相乘,很快地说出得数)(1)提问:这个快乐大转盘该怎么玩呢?(学生自由猜题意)
(2)这个转盘的旁边有个小提示呢?我们来看一下,转盘旁边出示小提示:拿9和小圆外面的一个数相乘,很快地说出得数。
(3)咦,原来是这样玩的啊!哪位小朋友先来试试呢? 指名一学生说出9和外面一圈数相乘的积。
你真棒,大家给他鼓鼓掌吧!你觉得玩这个大转盘快乐吗?还有谁想玩呢?指名另一学生说。
(4)全班集体练习,两人一组互拿着转盘边转边说出答案。
(5)老师要调查一下,玩转盘时没有出错的请你举起“OK”的胜利手势好吗?不错,看样子这个转盘带给我们胜利的喜悦,真是一个快乐的大转盘。
3.玩完了转盘,接下去该玩什么了呢?噢,那边好热闹啊!(课件出示一群人围在一起画面。)我们一起看一看吧!
(1)课件出示积木图。
(2)噢,原来他们在搭积木啊!谁知道这里有多少个正方体呢?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可能从三条路径思考:
A,通过把每一组的方块加起来。9+9+9+9+9+9+9=63 B,通过数,数出有63个正方体。
C,通过用乘法的含义9×7=63或7×9=63.着重让学生讲第三种做法的思考过程,进一步体会乘法的含义。(3)课件在积木下方出现9×7=63或7×9=63.小朋友们这么容易就算出来了,真棒!为你们自己的智慧鼓掌吧!4.课件出示扫雷图。
知道怎么扫雷吗,很简单,这在雷都躲在9的倍数里,只要找出 9,9 的2倍,3倍……9倍,你就找到雷了。当然,如果你找错了,那你就掉到陷阱里去了。
(1)齐读题目要求。
怎样才能找到地雷?(找准9的倍数)(2)9的倍数有哪些呢?请小朋友在四人小组里先讨论。把桌上的那张表格先完成,过一会儿再来找地雷。(小组活动,完成练习十九的第3题)
(3)全班汇报交流。
教师相应把9,18,27,36,45,54,63,72,81的单元格子显示出颜色。
(4)哇!好险,我们凭借自己的智慧找到了地雷,并且安全去除了地雷,是不是应该
恭喜一下自己和同学呢?我们走过表格,再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个表格,仔细观察一下,把你的发现和同学交流一下。
(5)全班交流反馈得出:
A,9的1倍比10少1,9的2倍比20少2,……9的9倍比90少9; B,每个积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的和都是9;
C,9×2的积的十位数是1,个位数是8,9×3的积的十位数是2,个位数是7; D,9×5与9×6,9×4和9×7,9×3与9×8,2×9与9×9这4对算式的积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是相互颠倒的;……
(6)教师小结:这些总结出来的规律,都可以用来帮助我们记忆9的乘法口诀的。如:当你分不清6×9的积是54还是45时,可以这样推算,6个9的积比60少6,所以6的积应该是54.5.经过刚才的活动,小朋友们对9的乘法口诀都很熟悉了吧!好,现在就来玩碰碰车,请你闭上眼睛,握好方向盘,想象自己坐在车子里的感觉,默背一下9的乘法口诀。(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体会记的乐趣。)
(1)碰碰车好玩吗?好!玩好了,我们应该把车停回到每辆车自己的位子上,课件出去练习十九第6题,对号停车。
(2)指名学生回答。6.小结。
(1)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其实刚才我们在游乐场里时用到的知识,大部分都是9的乘法口诀,对吗?看样子,这9的乘法口诀可真有用啊!你们会背9的乘法口诀吗?
(2)指名背。
(3)同桌互背乘法口诀。
(4)掌握了9的乘法口诀我们就可以来解决很多问题了,先让我们利用9的乘法口诀来完成练习十九的第5题和第7题吧!
(5)学生独立练习。
(6)交流:第5题可以以开火车的形式,在交流第7题时学生说一句,教师在黑板上相应地出示一句。
(三)拓展练习,发展思维
钟敲1下需要9秒,当早上7点时,敲钟需要多少时间?晚上12点时,敲钟需要多少时间?
(1)小组内讨论思考方法。(2)全班交流。
(四)课堂总结,结束新课
1.小朋友们已经掌握了9的乘法口诀这个知识宝宝,也能用这个知识宝宝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你们真的很棒!老师再教你们一招,用手指来背乘法口诀!
2.教师示范,学生跟做。3.学生自由练习。
4.集体练习一次,宣布下课。
第四篇:《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课》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计算练习课,如果采用单一的练习,就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因此,在练习的设计中,我注意采用多种方法,通过不同方式的练习,使学生在思考与交流之中理解算理,掌握方法。特别是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将图、声等多种信息结合在一起,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兴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都能积极的思考,认真的答题,都能比较熟练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在实际的应用中有些学困生思考还有些难度,需要加强辅导。
这节课最值得我反思的并不是教学的环节、教学的方法以及学生的学法,而是在课件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反应是另我始料不及的。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我特意设置了很多动态的效果,想不到的是学生的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教学内容外的动画上,甚至还有个别学生猜测着下一张幻灯片会出现怎么样的动画效果。因此,我深深地感受到:在实际教学中,太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干扰因素不仅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
第五篇:《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我们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经历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5的乘法口诀,能运用口诀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
2.我们要让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发现一些简单规律,初步培养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积极的学习情感,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画手激趣。
谈话:(老师伸出自己的手)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灵巧的手,今天我们就借助这一双手来学数学。师先把自己的一只手画在黑板上,并请4位小朋友把自己的一只手画在黑板上。
2.数手指。
提问:请小朋友看画出的图,你能数出图上一共有多少个手指吗?
学生5个5个地数出一共有多少个手指。我们一起来数一数:5、10、15、20、25。
谈话:你能把下面的表格填完整吗?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表格填一填。手的只数12345 手指的个数
学生看图边数边填表。
反馈:你是怎样填、怎样想的?(学生可能一边数一边填,也可能一边加一边填)
提问:小朋友想的方法都很好,除了这些方法外,你还能想出更好的算法吗?(用乘法算)
谈话:很好,下面我们就用乘法算一算。(揭示课题:5的乘法口诀)
二、自主探索 1.尝试编口诀。
提问:(指图中的一只手)一只手有几个手指?也就是几个5?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1个51×5=5 再问:你能根据1×5=5编一句乘法口诀吗?(板书:一五得五)
要求:请小朋友用这样的方法,独立编出其他5的乘法口诀,并把编口诀的过程写在下面的练习纸上。如果有困难,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商量。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2.小组交流。
要求:我们要让学生把编口诀的过程和小组里的小朋友一起交流,并把自己组编出的口诀写在自备本上。
3.全班交流。
学生介绍自己小组编口诀的过程。
引导其他小朋友提问:每一句口诀是什么意思?每一句口诀可以计算哪些乘法算式?
4.记忆口诀。
谈话:请小朋友自由地读一读5的乘法口诀,看谁最先记住这些口诀。
反馈:记住5的乘法口诀了吗?你是怎样记的?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学生中可能出现:由其中一句口诀推出与它相邻的两句口诀;5乘几结果的个位上不是5就是0;用手指帮助记忆,一个
五、两个五„„)
5.游戏练习。
对口令。师生互对、同桌互对。学生齐背口诀。
三、巩固深化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比一比上下两道算式有什么关系。师:为什么上下两题得数相同?如果你忘记了五五得多少,但记得四五二十,可以怎么想出五五得多少?
2.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花坛里的花开得有点奇怪,你知道为什么“5×4”和“4×5”这两朵花开在一起吗? “四五二十”这句口诀有什么用?
你会说出另外3个花坛要用的乘法口诀,并写出乘法算式的积吗?
3.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并及时进行评点。4.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说说自己是在怎么想的。
四、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学会了什么?你知道学了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处吗?
教学反思: 由于学生已经有五个五个数数的经验,因此很容易得出2个5、3个5、4个5、5个5„的和。在课前学情调研中已经了解到,少数孩子已经会背一部分口诀,但是并不理解意思,因此,这节课应重点让学生经历口诀的编制过程,理解口诀的意义,探索口诀的记忆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从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入手,让学生算5个同学共有多少手指。并试着说出“一只手有5个手指,2只手有10个手指,3只手有15个手指,„„”让学生观察怎么数,并试着说出算式,当学生能说出一部分后,我让全班同学一起动笔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让学生自己试一试怎么记住这些乘法算式,有的孩子说出:“一个5是5,2个5是10,„„”因为一部分孩子课前已经会背口诀,能直接说出口诀,我就结合学生的回答,让学生说出口诀的意思,这样大家的观点互相结合,学生顺利的完成了口诀的编制,很快理解了口诀的意义,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有什么规律,怎样记得快,经过讨论,学生很快发现了规律,在课堂上大多数同学都能背出口诀,会用口诀,学习效果比较好。
回顾本节课得教学,让学生在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之上进行教学,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己在记算式时,自己编出口诀,让学生在讨论中,形成简洁、便于记忆的口诀。让学生在记忆口诀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出口觉得规律,这样学生理解了,因此,记得速度也就快了,而且,为后继的学习做好了方法的准备和铺垫。自始至终,都是学生主动探索的活动,我只是结合具体的情境提出引领性问题,课堂内学生学得轻松而愉快。实践证明,放手让学生自己经过尝试,学生学习的效果是比较理想的。因为:
一、学生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尝试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二、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一旦获得成功将会更加有信心,他们才更加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