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德标兵候选人事迹材料范文
师德标兵候选人事迹材料
XXX老师是XX市XX中学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现担任学校史地教研组组长。参加工作九年以来,XXX老师爱岗敬业,勤奋踏实,追求上进,努力钻研,在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一、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XXX老师能够虚心地向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同时自己也认真钻研,精益求精,因而在业务上迅速成长起来。
参加工作第三年,他就勇挑重担,担任了高三历史教学任务。他注意研究和把握高考改革动向,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习题训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他总结发明了高三历史“一遍清教学法”。即适当放慢教学速度,讲授新知识时力求深而透,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习题训练保证质量,力求少而精,突出能力培养。跟传统的历史三轮复习教学法相比较,这一教学方法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他们终于从茫茫题海中解脱出来。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方法是成功的,符合高考选拔的要求,也符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1998年他所带班级的历史高考成绩为114分,超过市重点平均分3分;1999年为111分,超过市重点平均分1分;2000年为117分,超过市重点平均分5分。
X中学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对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在这一方面,XXX老师也一直走在学校前列。XXX老师一方面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努力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一方面认真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思想,逐渐探索出富有特色的“高中历史网络教学模式”。2000年5月,在XX中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开放自主教学模式”全市范围的教学展示活动中,XXX老师执教的历史课《南京大屠杀》,让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上网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完成教www.xiexiebang.com 学任务。整个教学过程既体现了以建构主义的先进教育理论为指导,又充分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巨大优势,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因而受到市里电化教育专家的一致肯定。本节课的课件也在市里评比中获得了二等奖。2000年10月,XXX老师《洋务运动》一节课代表XX市参加全国历史教学课评比活动。在充分体现“高中历史网络教学模式”优越性的同时,他又引导学生在网上对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而将研究性学习和“高中历史网络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因而在评比活动中荣获全国一等奖。2002年5月,在XX中学“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研究性学习和基础课程相整合”公开展示活动中,XXX老师的《历史人物的评价》一节课充分体现了XX中学和史地教研组在研究性学习中的探索和思考,得到市里专家的好评。为了将网络教学推广到日常教学,2003年,XXX老师又创建了颇受学生欢迎的中学历史学习网站。
二、关心学生成长,善于引导指南
王某某是一个性格外向的男生,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很受老师喜欢,但是社会交往却比较复杂。而且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每次考试总在班级倒数三名之内。第二个学期初,在周记里他写道:“别人都在为了前途而奋斗。我已经不用奋斗了,我的前途很明确,那就是“家里蹲大学”。在大家看来,他是属于“无药可救”了,从策略上讲可以放弃了。但是XXX老师始终认为他的本质还是好的,能不能考进大学,继续在一个比较好的环境中学习(新世纪范本网http://www.xiexiebang.com,原创范本免费提供下载基地。)成长,甚至对他的一生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为此,张老师多次和王某某促膝谈心,以自己的成长经历帮助他重新树立信心。(在高中时,张老师的数学十分薄弱,也曾经灰心失望。但是经过努力拼搏,数学成绩大幅度提高,最终考进北京师范大学继续学习)同时张老师又通过多次家访,帮助家长重拾信心。工夫不负有心人,王某某最后以骄人www.xiexiebang.com 的成绩考进了XX师范大学,学的是自己最喜欢的电子计算机专业。每每讲到这些事情,XXX老师总会说:“我是他们的班主任,我要对我的每一个学生负责。”
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XXX老师力求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他十分注意发挥班委和团支部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十分注意班级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1998年5月,他所带的高三(7)班荣获XX新区先进班集体和XX市先进班集体的光荣称号。在1998年的高考中,高三(7)班高考升学率达到100%,所有同学全部考入大学。
三、争做优秀党员,乐于吃苦奉献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XXX老师始终坚持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每一年,在学校开展的教学改革展示活动中,几乎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从1997年至今,他连续七年担任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和教育工作,虽然很苦很累,但兢兢业业,毫无怨言。1998年,XXX老师因为腰部肌肉拉伤,严重化脓,站立行走都十分困难,晚上睡觉只能趴在床上。医生建议住院治疗,但是被他拒绝了。整整一个多月,他每天就靠吃止痛片来镇痛,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的讲台,没有离开自己的学生。担任高三历史教学工作以来,每次的测验卷,XXX老师几乎都能做到当天批改完毕,第二天及时讲评。随着近年来加选历史的同学越来越多,批改完试卷的时间也逐渐由原来的晚上十一点发展到现在的凌晨一两点钟。
XXX老师几年来的努力工作和突出成绩也受到了各方面的一致好评。1998年,他被破格评为中教一级;1999年、年连续两年获得XX中学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毕业班主任的光荣称号;1999年4月,XX新区社会发展局为他记大功一次;1999年5月,获得XX新区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999年9月,获得XX市优秀园丁奖;年获得XX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02年被评为XX新区十佳师德标兵。
www.xiexiebang.com ,范本超过100万,全部免费下载。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师德标兵”候选人事迹介绍
“师德标兵”候选人事迹介绍
1号:文田
文田同志,男,羌族,四川茂县人,生于1984年5月,2009年10月参加工作。现任威师校美术教师、党办干事、《师魂》编辑、2017级8班班主任。善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教育学生珍惜机会,并为学生制定和规划学习计划及目标,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认真上好每堂课,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大胆创新,指导学生参与美术实践活动。曾被校党委评为教育宣传‚优秀通讯员‛。2号:王世明
王世明同志,男,藏族,四川小金人,生于1963年11月,1987年7月参加工作,历史学高级讲师。现任威师校工会常务副主席(正科级)。从教30年来,工作尽职尽责,教学精益求精。无论何时何地始终把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作为最基本、也是最必要的要求。上课认真,爱学生。注重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注重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校爱家教育。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提高,更注重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教书育人。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严格要求自己,为学校的发展尽职尽责。3号:王春
王春同志,男,汉族,生于1970年8月,1991年7月参加工作,地理高级讲师。现任威师校培训处主任。在威师校工作26年,先后担任学校政教处、教务处、教代会、基础教育部、培训处等部门的负责人,主动作为,积极干事,做到‚干一行,钻一行‛,坚持‚教研是教学的生命‛以及‚教改是教学的出路‛等基本教学理念,把课堂作为教研教改的主阵地,积极投入到学校教研教改活动之中,结合阿坝州地理实情对中师地理教学内容主动进行调整,《阿坝乡土地理》教材正在编撰中。主动与年轻教师进行示范指导,积极沟通,倾心交流,促进年轻教师快速健康成长。4号:甲么磋
甲么磋同志,女,藏族,生于1982年6月,2002年3月参加工作,物理高级讲师。现任威师校政教处干事。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担任初中、高中、中师、大专部的物理教学工作。十几年来工作兢兢业业,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为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做了积极贡献,所带班级班风、学风优良,多次评为省级、州级、学校‚先进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2005年8月被评为四川省一类模式‚优秀评卷工作者‛、2017学阿坝州一类模式公开课比赛中获‚一等奖‛。5号:冯从敏 冯从敏同志,女,羌族,生于1979年10月,四川汶川人,现为威师校体育高级讲师。2003—2005年在漩口中学任教,2005至今在威师校任教,担任过2002级2班班主任、2007班班主任、2017级8班主任,2010、2011、2013、20XX年被评为优秀教师。6号:龙永鹏
龙永鹏同志,男,羌族,1981年出生,四川汶川人,2005年9月参加工作,数学讲师。现任威师校政教处副主任、数学教研组长。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曾6次被评为‚优秀教师‛,3次被评为‚ 优秀班主任‛,还先后被评为‚阿坝州优秀团员‛、‚阿坝州优秀团干部‛、‚ 五好文明家庭‛。
7号:冯林德
冯林德同志,男,汉族,四川巴中人,1991年5月出生,20XX年7月参加工作,美术教师,现任威师校团委干事、2017级5班班主任。参加工作三年来,热爱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潜心研究民族地区中职美术教学工作,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并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能够从思想、学业、心理等诸多方面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真正做到了以校为家,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教育教学成绩优异,曾连续获得‚优秀教师‛等荣誉。8号:田裕平
田裕平同志,女,羌族,四川茂县人,1982年4月出生,2005年8月参加工作,语文讲师。现任威师校总务处副主任、财务室主任、研究中心副主任。近年来发表于国家级刊物上的论文有《积跬步,提高语文素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沈从文的理性与启蒙》(《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浅探‚快乐写作‛及其实现》(《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文《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试论班主任工作中的度》、《试论如何促使学生提问》等在学校科学年会上交流并获得好评。参与的省级课题《藏羌民族师范生普通话发音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即将结题。2007—2009年期间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教师‛。获得2017年至2017威师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教学技能全能一等奖。9号:刘平
刘平同志,男,汉族,1968年9月出生,1987年7月参加工作,数学高级讲师。现为威师校教务处干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护学生,热爱学习,课堂教学一丝不苟,课余时间积极钻研业务,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参加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培训,2006年7月至2009年6月参加四川省省级高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2005年11月,所担任班主任的班级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优秀班集体,2010年4月被阿坝州人事局、阿坝州教育局评为阿坝州优秀教师,并多次被学校评为校优秀教师。10号:巩莉
巩莉同志,女,汉族,四川巴中人,1989年10月出生,2017年8月参加工作,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威师校美术教师。现任学校培训处干事。立足本职工作,踏实努力,积极进取,关爱学生,团结同事,乐于助人。多篇论文和作品发表在《美术界》、《华章》、《大众文艺》、《西江月》、《美术教育研究》、《金田》等刊物。其中油画作品《古镇写生》获‚第四届全国院校美术大赛‛优秀奖。水彩作品《郊外阳光正浓》、《小憩》分别入选中国西部水彩网新人新作72、74期。油画作品《青岛写生》入选第五届综合主义展。水彩作品《洗衣归来》入选四川首届妇女美术作品展,并入选中学教师作品双年展。水彩《窗·花》入选首届‚聚焦当下‛水彩画。第31届成都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辅导员‛称号,油画《满园春色》入选成都地铁2、4号线车厢展。11号:刘群英
刘群英同志,女,羌族,四川茂县人,1971年3月出生,1993年7月参加工作,英语高级讲师。现任威师校研究中心副主任。本着‚传道、育人,应具爱心;授业、解惑,须尽心血‛的育人理念,‚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育人‛的工作作风,先后担任不同专业、多个班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及多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教学中充分尊重个体差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作为班主任,德行持重、明达和善,总能用爱打开学生的心灵窗户,深得学生、家长、同事和社会的认可和好评。曾5次获学校‚优秀教师‛、3次‚优秀班主任‛及‚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同时荣获‚阿坝州模范班主任‛及‚阿坝州优秀教师‛州级荣誉称号。撰写的论文多次在威师校科协年会论文评比中获一、二等奖。研究的课题《提高民族地区师范生英语学科教学质量的策略》在阿坝州第四届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课题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12号:朱耀文
朱耀文同志,男,汉族,陕西人,1985年11月出生,2017年8月参加工作,硕士研究生。现任威师校美术教研组组长,专业美术老师。2011年10月‚丝绸之路‛考察论文《丝路寻迹》发表在《美术报》第932期;2012年毕业创作《都市黎明》获红星一等奖;2017年参加贵州福泉山三丰道教文化大型壁画创作,担任主笔;2017年11月组织并指导‚中国梦·威师魂‛师生美术作品展,在州内外引起巨大反响,2017年6月组织并指导‚老三届‛威师校师生美术作品展。
13号:何文渊
何文渊同志,女,汉族,四川西充人,1983年5月出生,2006年10月参加工作,化学讲师。现任威师校招生就业处主任。2008、2009、2010年连续获得‚优秀班主任‛称号,多次获得‚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0、2012两次获得‚阿坝州共青团干部‛荣誉称号。14号:吴玉稣
吴玉稣同志,女,汉族,1983年2月出生,2006年10月参加工作,英语讲师。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从事英语专业班及普师班英语教学工作。分别在2009、20XX、2017被评为优秀班主任;2012被评为优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基本功扎实,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课前准备,课堂学生听、说、读、写、记的训练,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获得智与行的滋养。在德育工作中兢兢业业,刚刚送毕业的20XX级3班学生在高校组织的单招及对口高职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45%的学生升入高一级学府深造。撰写的论文《有效把握三个阶段 优化英语写作教育》、《浅析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记对策》分别发表于《中学英语之友》、《教育界》。15号:何世光
何世光同志,男,羌族,四川汶川人,1965年8月出生,1980年3月参加工作,舞蹈高级讲师。历任茂县文工团舞蹈演员、舞蹈队队长,威师校总务处副主任、保卫科科长、工会副主席,现任威师校艺体部部长、教代会副主任。1995年10月在成都参加四川省第二届中师艺术节文艺演出,编排并指导的羌族舞蹈《羌山圣鼓》荣获一等奖,《快乐的羌家姑娘》荣获二等奖。1999年8月参加了由中国少数民族对外交流协会组织的中国羌族艺术团赴意大利文艺演出,荣获六个一等奖,并获得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阿坝州人民政府分别授予的荣誉证书。2005年9月被评为阿坝州优秀教育工作者。16号:宋幼林
宋幼林同志,女,汉族,四川乐山人,1983年2月出生,2007年10月参加工作,历史讲师。现任威师校招生就业处干事。热爱教育事业、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对人真诚、热爱学生,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2011-2012学和20XX-2017学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20XX年所带班级2012级1班被四川省共青团评为‚省级优秀团支部‛;2012-2013和2013-20XX学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2017年被阿坝州教育局评为‚优秀班主任‛。17号:吴刚
吴刚,男,藏族,四川阿坝人,1984年10月出生,2007年10月参加工作,地理讲师。曾任阿坝县德格乡项目推进组组长、威师校团委任干事、威师校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现任威师校文化与传媒部部长、党委办公室副主任、汶川县龙溪乡大门村‚第一书记‛。关心、爱护学生,言传身教,热爱、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活动。担任‚第一书记‛以来,深入了解村民诉求,扎根基层,不畏艰辛,精准扶贫,一心为民。18号:何红
何红同志,女,汉族,1984年9月出生,2006年7月参加工作,英语讲师。现任威师校英语教研组组长,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2008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2013年在四川省中职英语赛课中获得省三等奖。20XX年荣获优秀教师称号,20XX年在州级课题《提高民族英语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中担任主研人并荣获州级二等奖。2017年在校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中荣获全能二等奖,其中,论文、教学设计等四项目中荣获一等奖。2017年在新生军训中被评为优秀副中队长。19号:李红玉
李红玉同志,女,藏族,1973年7月出生,1997年7月参加工作,英语高级讲师,现任威师校教务处副主任。2006年至今担任阿坝州中考英语学科阅卷组长。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工作,力行教育教学改革,因成绩突出,曾获得第一届‚英语周报‛杯全国中学生英文话题作文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奖,四川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称号,多次获校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光荣称号。有十余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荣获各级奖项。主研州级重点课题获州优秀课题二等奖。所教的学生在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等各级英语考试中过关率高,且3人于高中阶段提前通过。20号:余波
余波,女,羌族,四川汶川人,1982年3月出生,2006年10月参加工作,音乐讲师。现任威师校教代会副主任、音乐教研组组长。从教11年来,担任多个年级、班级的音乐教学工作,并多次担任班主任工作。2017年9月至2017年1月被阿坝州州委组织部派往浙江省杭州师范学校教育学院进行为期半年的挂职锻炼,在此期间参与了该学院的《幼儿教育学术》研究,并通过考核。在校期间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同时在2011年1月被阿坝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
21号:李涛
李涛同志,男,汉族,1984年10月出生,2007年10月参加工作,数学讲师。现任威师校总务处干事。2007年10至今在四川省威州民族师范学校任教。一直从事数学教育工作和06级、14级班主任工作。曾被评为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平时循序善诱教育学生,让学生懂礼貌,尊重老师,增进师生情谊,因而创造一个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
22号:李晓良
李晓良同志,男,汉族,1975年6月出生,2000年7月参加工作,语文讲师。现任威师校学校办公室副主任。辛勤耕耘17载,披星戴月,收获感动,收获满怀,教育教学工作爱岗敬业,勤奋踏实,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学成绩优秀,曾多次获得‚教学成绩奖‛‚教学质量奖‛;工作之余潜心进行教学研究,曾在多次在《语文周报》、《中国校外教育》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在2017-2017学威师校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微课设计一等奖、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目前正在编写对口高职招生考试语文复习资料;李晓良老师始终坚信‛学生好才是真的好‛,他常常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省进行写作,指导的学生曾获第七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山东赛区二等奖。23号:余德书
余德书同志,女,羌族,四川茂县人,1969出9月生,1991年1月参加工作,美术高级讲师。挖掘本土教学资源,创作剪纸;参与编写《羌绣》一书;设计了一组《三阳开泰》、《花开富贵》、《推杆》、《马踏飞燕》、《吉祥羊》、《蝴蝶团花》剪纸;2013年汶川县博物馆收藏我的羌族民俗剪纸《推杆》,2013年参加茂县政府举办的艺术节获剪纸作品一等奖,剪纸作品《春耕》在魅力阿坝20XX阿坝州中小学美术教师绘画双年展中获优秀奖。20XX年美术作品《羌笛悠悠》入选四川省第7届少数民族艺术节。2017年美术作品《腰带舞》入选四川省首届妇女美术作品展。汶川电视台、腾迅视频、微信平台广泛宣传我的羌绣剪纸作品。《汶川文博》、《威州师训》《羌族文学》等杂志报刊都发表我的羌绣、剪纸作品。24号:杨永平
杨永平同志,男,羌族,四川茂县人,1960年11月出生,1978年8月参加工作,美术高级讲师。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硬笔书法学会会员,工龄近四十年,校龄36年,教龄33年,学生过万人。1988年9月,自告奋勇,独立为学校创设‚书法‛学科,三十年如一日,点横撇捺,笔耕不辍,绝大多数学生不同程度有所提高,更有优秀者如徐荣贵、周德瑞、刘永文、段季康、王婷、王康明、王保、程宴植、陈磊、蔡正平、李军、夏凡、斯达顶、赵克宏、石思茂、高艳林、张红、黄大刚、宋华、陈胜、汪旭涛、马康定、郑国锋、余宗富、王艳君等一大批学生则成为各行业佼佼者或州书协中、青年实力派人物,自己因此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且倍受众多学生喜爱和追捧,社会反响较大。25号:尚凤贤
尚凤贤同志,女,羌族,四川汶川人,1978年10月出生,1999年7月参加工作,美术高级讲师。现任威师校教务处副主任。从教近20年来,一直在教学一线工作,坚持举办每年的美术作品展,处处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打动学生,用爱温暖学生。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平时坚持各种学习和基本功的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去年的全校教师技能大赛上,取得了五个单项第一和全能一等奖;参加四川省第三届微课大赛获得一等奖;论文《藏羌民族文化融入民族地区中职美术课堂的探究》在去年中等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创作的作品《老阿妈》、《祈祷》在‚中国梦.威师魂‛校园艺术节中受到一致好评。
26号:林玉婷
林玉婷同志,女,羌族,四川茂县人,1990年5月出生,20XX年7月参加工作,舞蹈助理讲师,现任校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多次组织校内外文艺演出、志愿服务等各类活动。2017年组织我校师生与汶川县羊角花艺术团联袂,参加四川省‚欢悦四季.舞动天府‛第二届百姓广场舞大赛获三等奖;组织参加中国汶川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节演出获得成功;组织参加松潘县白羊学校‚同在蓝天下‛六一演出获得圆满成功;组织参加2017年中国若尔盖黄河大草原文化旅游节暨盛夏雅敦节演出并获得极大好评。团委工作中,15-16连续两年在团州委的差异化考核中荣获第一名,2017年威师校团委、威师校青年志愿服务队被团省委、省青年志愿者协会评为‚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第七届四川省优秀青年志愿组织‛。27号:欧光琳
欧光琳同志,女,汉族,1971年3月出生,1993年7月参加工作,硕士研究生,心理学高级讲师,四川省特级教师。现任威师校研究中心主任。长期担任学校教育学、心理学教学工作,担任班主任工作十余年,长期从事全州教师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曾获阿坝州首届‚十佳青年教师‛,四川省优秀教师称号。28号:杨桂林
杨桂林同志,男,羌族,四川茂县人,1963年10月出生,1986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威师校党委办公室主任、教代会主任。一个土生土长,献身阿坝民族教育事业30年的教书先生;一个潜心教学,有着丰硕成果,受到学校表彰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育工作者;一个践行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优秀教育工作者;遵守组织原则,团结同志、顾全大局,积极参与管理,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历任年级组长、大专部主任、政教处副主任、办公室副主任、政教处主任等职。曾6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7次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还先后被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安全稳定工作先进个人‛。29号:孟琳 孟琳同志,女,藏族,四川小金人,1984年9月出生,2007年10月参加工作,中国共产党党员,政史教研组组长。曾任政教处干事、传媒部副部长。现任威师校政教处副主任。2012至2013学被评为四川省威州民族师范学校‚优秀教师‛,2013至20XX学‚优秀教师‛,20XX至2017学‚优秀教师‛。2017至2017学被评为四川省威州民族师范学校‚优秀班主任‛。2017至2017学被评为四川省威州民族师范学校‚优秀党员‛,2017至2017学‚优秀党员‛。30号:陈雪冰
陈雪冰同志,男,羌族,四川茂县人,1973年11月出生,1994年7月参加工作,美术高级讲师。现任威师校艺体教育部副部长、学校质量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全国少儿美术教育家联谊会会员、全国少儿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北京神州书画院院士、一级书画师。油画《少女和羊》入选世界华人艺术大展,并获佳作奖;《融》入选‚第一届‘爱我中华’中国画油画大展‛并获奖,被‚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收藏;《残恒》入选阿坝州第三届高原艺术节并获优秀奖;水粉画《羌之秋》入选‚首届‘神韵杯’中国书画名家艺术大展‛并获铜奖;发表作品《少女和羊》、《羌家女》、《遗梦》、《融》、《红叶》等。被授予‚世界华人艺术人才‛、‚新世纪传世书画艺术家‛、‚优秀园丁‛等荣誉称号。辅导的学生作品多次在全国各种书画大赛中获奖。31号:钟永强
钟永强同志,男,汉族,四川九寨沟人,1972年9月出生,1994年7月参加工作,物理高级讲师。现任威师校政教处主任。从教23以来,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先后10次被评为威师校‚优秀教师‛;5次被评为威师校‚优秀班主任‛;4次被评为威师校‚优秀教育工作者‛;2007年被评为‚阿坝州优秀教师‛;20XX年被评为‚优秀党员‛;2017年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32号:高庆
高庆同志,男,汉族,四川雅安人,1982年11月出生,2006年10月参加工作,体育讲师。现任威师校保卫科科长。认真教学、严格要求学生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配合学校顺利完成了秋季篮球运动会和春季田径运动会。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从多次完成学校大型活动的安保工作,确保了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安全,为师生创造了一个安定、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33号:夏远芬
夏远芬同志,女,汉族,1985年3月出生,2009年12月参加工作,心理学讲师。长期担任 心理学、教育学教学工作,2017年9月——2017年7月担任20XX级2班幼儿教育学、2017级1班、2班、3班小学心理学教学工作。2017年参与省级课题《导学案在中职公共课程中的应用》课题研究,论文《中职幼师生课程学习情况的调查及分析》发表于《师魂》第13期。34号:徐琳
徐琳同志,女,汉族,1982年10月出生,2005年8月参加工作,数学讲师。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认真专研教材,同时学习名师、专家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力争上好每一堂课,积极参加了各种教学科研活动,制定教研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学习、交流、研讨、反思,积极上好汇报课、公开课,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担任了16.2班班主任,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的活动。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共同管理学生。积极参加四川省教育厅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公共课教师培训(德育)》培训班学习,论文《新形势下师范数学课堂教学》发表于《内江科技》,《递推数列通项公式求法探讨》发表于《科学咨询.教学研究》,2017年7月参加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说课大赛,荣获三等奖。35号:袁登敏
袁登敏同志,女,藏族,1981年9月出生,2006年10月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2006年10月至今在四川省威州民族师范学校任教,现任计算机讲师。曾荣获过‚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等荣誉。本人爱岗敬业、关心学生、严于律己,团结同事。所带班级的教育教学管理成绩突出。所带班级班学风正、学风浓,班级学生在各项教学和活动评比中成绩优异。36号:崔仁益
崔仁益同志,男,汉族,1969年9月出生,1987年7月参加工作,语文高级讲师。现任威师校教务处主任。先后从事《文选与写作》、《汉语言语法与修辞》、《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口语》、《写字》等学科教学。20XX年7月参加四川省教育厅在成都航空职业学院举办的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成绩合格,并被评为优秀学员;20XX年,参加教育部职成司组织的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得三等奖;2017年,被编入阿坝州人才库。曾多次获得‚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导工作先进个人‛、‚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创先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工会积极分子‛等称号。37号:韩兴芬
韩兴芬同志,女,藏族,1979年10出生,2002年11月参加工作,语文讲师。现任威师校研究中心干事。从教15年来,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期间并多次担任班主任,多次被评为校县优秀教师。2017年全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多个二等奖,2017科协论文获得一等奖;德育论文获得三等奖,指导15级1班学生杨静参加四川省作文大赛,获得‚优秀编辑‛的称号,参加国家级子课题《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和推广》的课题研究,论文《阿坝州藏区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研究》被推荐至省里参评,为了提高阿坝州学生普通话的水平,找出更适合阿坝州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方法,积极参与了普通话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38号:褚机
褚机同志,男,藏族,四川松潘人,1972年11月出生,1992年7月参加工作,化学高级讲师。现任威师校总务处主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扎实的作风和出色的业绩,博得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被评为省级、州级‚骨干教师‛,获高中教材考试优秀等奖项。2010年、2011年、2012年、20XX年所带班级在全省藏汉双语类高考中荣获理科状元,并或全州高考一等奖。先后担任了年级组长、保卫科副科长、总务副主任、招生办主任、办公室副主任、总务处主任等职务,由于努力工作,学校育人环境不断优化,本处室职工思想素质不断提升,为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做出了贡献。39号:谭蕾
谭蕾同志,女,汉族,1968年11月出生,1989年7月参加工作,语文高级讲师。现任威师校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学校办公室主任。协助领导做好了与学校有关职能部门、校内各处室的沟通与协调工作;负责完成了上级部门来文的接收、登记、传阅、整理归档工作;协助学校领导制定各类规章制度,起草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以及各类公文;组织安排了学校各类工作会议,做好了会议的记录、整理、存档工作;负责本校印章管理与使用;XX学校行政介绍信、证明信和其它函件等工作;始终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为目标,着力做好支部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工作。40号:滕海川
滕海川同志,女,汉族,1968年9月出生,1986年7月参加工作,语文高级讲师,四川省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和四川省中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取得优异的成绩。坚信‚学高为师‛,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不忘‚身正为范‛,严格以师德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表率。在教学时不忘教研,多篇文章发表在《阿坝师训》和《师魂》上,积极承担课题研究工作;毫无保留地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教学时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效果显著,获得师生好评。
第三篇:全国第三届师德标兵候选人事迹简介
全国第三届师德标兵候选人事迹简介
(一)北京大学教授
潘文石同志事迹简介
潘文石,男,67岁,民盟盟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大熊猫及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主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987年他主持的“大熊猫生物学研究”获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一等奖,1990年主持的“秦岭大熊猫的生态研究”获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二等奖。
潘教授身体力行,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并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北京大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八字校风是他的座右铭,他对科学研究始终抱着严肃、严格的态度。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保护生物学领域,特别关注濒危哺乳动物的保护。在科研中,他虽然在某些领域已经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但在没有确切的把握之前,从不轻易发表论著或宣布什么最新发现。他常说:“我的奋斗目标不仅仅是发表一篇论文或写一本书。论文虽然有用,也能换来个人的名利,但是很可能无法解决关键的问题。我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是,只有迎接挑战,不断努力,探索求新,把科学作为争取人类幸福的手段,我们才能接触到科学研究的本质。”
潘教授的工作不仅仅局限于纯理论的研究,还紧密地与当地人民的生活及科学家的社会责任联系起来。1984年底,他率领一支年轻教师和研究生队伍,在秦岭对野生大熊猫生存适应的问题开展了广泛的研究。通过研究,他们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科学发现,澄清了许多大熊猫科学研究上的疑团。面对秦岭南坡存在的过度采伐现象和大熊猫面临的危机,他致信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建议在秦岭大熊猫的密集分布区内停止砍伐森林,成立新的自然保护区。这一建议被立即采纳,1995年,秦岭大熊猫最重要的分布区内全部停止了砍伐,成立了新的自然保护区。
1985年3月,潘文石教授带着两位研究生和一位本科生背着沉重的登山包进入秦岭南坡。由于经费紧张,他们必须时时精打细算。从北京至研究地区,先坐35小时的硬座火车,后坐8小时的长途汽车,再等待林区过往运输原木的汽车,才能辗转到达野外工作站。大熊猫生活的高海拔山区冬季严寒逼人,林业工人都下山过冬去了,潘教授和他的学生们为了追踪大熊猫,却一直坚守在这深山老林中。他们为了节约时间和木炭,经常把很多土豆和大米熬成一大锅,一连吃几天,直到转移到新的工作点。野外工作条件十分艰苦,最困难的是长期缺乏油水,有时连主食都不够吃,总感到饥饿。这种状况持续了8年之久。在这8年中,寒冷的冬夜,他们住在四面透风的破旧工棚里,不敢生火,只好把身子钻进鸭绒睡袋里,一只手拿着蜡烛照明,一只手写研究日记。1989年8月,第一只佩带无线电跟踪颈圈的大熊猫“娇娇”产下他的第一个幼仔。为研究这个大熊猫母幼家庭的活动和移动方式,他们背着帐篷、仪器和小型发电机等跟随大熊猫在深山峡谷之中跋涉。1996年,他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广西崇左白头叶猴的保护生物学上。探索一种在贫困地区兼顾珍稀物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当地人民的生存发展的途径。自1996年11月始,他带领研究小组在广西崇左建立了野外研究基地,在艰苦的条件下对白头叶猴进行了不间断的研究。他不仅收集了大量的白头叶猴及其栖息地的科学资料,他还热心参加当地的社区建设,帮助白头叶猴分布区四周的农民改善饮水条件和发展沼气。
潘文石教授重视教书育人,他在给历届大学生和研究生上第一堂课时,总要讲到,“我认为学生最重要的是在自然界的艰难险阻和人间社会的种种阻遏面前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和做学问”。潘文石教授言传身教,带出了一支真正做学问的年轻队伍。他带的研究生,在就读和毕业后取得了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成为治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成了治学做人的典范。
天津市新华中学教师
朱兆林同志事迹简介
朱兆林,女,39岁,中共党员,天津市新华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共十六大代表,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两届)、天津市优秀党员、津门女将、市十佳青年教师、市“三育人”标兵、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是市级学科带头人。
她注重理想教育,心理教育。她给学生们讲一代伟人周恩来、风华绝代钱钟书、具有海拔高度的居里夫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白求恩,她让“2004中国十大杰出人物”感动着她的学生,激励他们成长上进。在她的培养教育下,学生们提高了对党的认识,仅一个班就递交了16份入党申请书,6名学生升入高三后就光荣地入了党。
她尊重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有位学生没有完成语文作业,却交上一篇颇具《诗经》味道的“检查”。她就用这份“检查”做教材,让学生们知道什么叫做有文采,应当怎样学好语文。这位同学酷爱军事,她就鼓励他,好好学习,实现理想。最后这位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解放军电子工程科技大学。朱老师说每个学生都是一座宝藏,她要独具慧眼去发现学生身上潜藏的特长。班上有个特别自卑的女孩儿,朱老师在日记中发现了她的文学天赋,就专门为她写了篇文章《来点傲慢与自信》,又选了该生的一篇文章,送到天津日报社,结果两篇文章发表于同一天的《天津日报》“教育天地”版。此事对学生影响极大,高考填报志愿时,这位学生说:“老师,我也学你。”于是郑重地填上了师范大学中文系。
她尝试成功教育,让成功、快乐、和谐、希望成为教育的主旋律,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在学生中树立“人人能成才,天天有进步”的观念。她常说,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她让学生演课本剧,班里一下子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小编剧、小导演和小演员,学生们从成功的快乐中获得了学习上的收获。她在课堂开设五分钟演讲,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使学生在兴奋、快乐、充实与期待中渐渐提高了语文能力,悟出了成功的奥秘。
朱老师用爱心赢得学生的进步和健康成长。每年元旦,她送给每个同学一份礼物。第一年元旦,她的眼睛刚做完大手术,虽然一只眼睛缠着厚厚的纱布,但她仰着头倚在墙上给120个学生每人写一张贺年卡。第二年元旦,她用劳模奖金1500元和200元工资,给每一位学生买了一本《在北大等你》。第三年,她从每位学生写的诗中精选1至2首,用自己的劳模奖金出了一本精美诗集《小荷才露尖尖角》作为毕业纪念。18年来,她坚持每天晚上备课、查资料。她还告诉学生:“别管多晚,你们随时可以拨打我的电话解惑答疑。”她还从工资中拿出600元,资助困难学生,为晚上补课的学生买饼干、面包。为了给学生补课,她经常放弃午休。
她带的三届毕业班高考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她教的2004届特长班有10名学生被保送上重点大学,其中3个清华大学、2个北京大学、3个复旦大学(1个直读博士)、2个北京航空大学。她参加全市七学科多媒体创优课大赛,获一等奖。在学校四次由学生进行的教学评估中均获高分。应《天津日报》“名师家教”的邀请,她为天津市高三考生举办讲座,获学生投票评选的“最最最喜爱的老师”。她完成了两项科研课题,论文获全国首届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还承担着国家级基础教育科研课题“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与导读研究”的研究任务。她以惊人的毅力,在完成一线教学任务的同时,有5篇论文获国家级、市级一等奖,发表70余篇有关教育教学的文章,独立完成或主编了15部书籍。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
李保国同志事迹简介
李保国,男,46岁,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李保国深知,为人师者,“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一缸”。他大学毕业20年后,为了不断接受新的知识,毅然放下教授的架子去读博士。他坚持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他主持的科研项目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分别获得了国家、林业部、河北省的一系列奖项,如他主持的“太行山石质山地爆破整地造林技术”获原林业部“国家七五重大攻关成果荣誉奖”,“太行山高效益绿化配套技术研究”获原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太行山低山片麻岩区‘聚续’生态农业工程技术”中心试点的前南峪村获得“全球生态环境建设五百佳”提名奖,并获得“河北省山区创业二等奖”,“优质无公害红富士苹果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保国每年在艰苦的农村工作超过200天。他带领学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第一时间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邢台县桨水试区,他们把一个穷山沟变成了花果山,成为太行山区最绿的地方,荣获联合国全球环境500佳提名奖。在内丘县富岗村,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运用到苹果生产中,生产出的优质苹果被评为A级绿色食品,创出了国内著名的“富岗”苹果品牌,在99昆明世博会上获得银奖,极品果卖到100元一个。大量的实践,使学生看到了学农也会大有作为;在与基层群众的接触中,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可喜变化,巩固了专业思想,坚定了“学农爱农”的决心和信心。
长期的科研工作,大量的科研成果,丰富的实践经验,使李保国最了解学科的前沿、农村的需要、果农的期盼。他及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把生产一线的信息作为自己调整教学内容的信号,更新教材,更新讲授内容。他先后主讲了《高级经济林栽培专题》等9门课程,每年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主持完成了《北方经济林栽培学总论》等9部教材的编写,在全国性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教学研究成果先后获省级二等奖一项、校级一等奖二项。他的进取精神激励着学生。他教的毕业班,25%的学生考上硕士研究生,他带的硕士研究生,70%考上了博士研究生。
李保国讲:“我自己就是农民出身,农民的孩子上学不容易”。他自己出钱为贫困学生交学费。他主动和学习后进学生交朋友,使他们努力上进,完成学业。别人不愿意上的课他去上,别人不愿意管的班他去管,别人认为是“刺儿头”的学生,在他的帮助下,不仅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而且和他结下了深厚友谊。一些毕业十几年的学生,有了困难他仍然一如既往给予帮助。
他曾荣获“全国振华扶贫奖”,“全国科技兴村先进个人”;先后6次被授予“河北省山区开发先进个人”,两次被评为“河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还荣获河北省“特等劳模”,保定市“劳动模范”,“保定市教育系统红旗手”,“保定市生产建设红旗手”,和“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先进个人”等荣誉和称号。
山西省柳林县前元庄学校教师
康毅同志事迹简介
康毅,男,37岁,中共党员,山西省柳林县前元庄实验学校中学一级教师、校长。曾获山西省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2003年荣获山西省“五·四”青年奖章;1998年获地级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工作者。
康毅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十六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家乡恶劣的自然条件铸就了他坚毅、豁达的个人品格。在前元庄村老支书、被誉为当代“吕梁英雄”的老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使他从小立志建设家乡,造福家乡。作为一名山村教师,他潜心执教、呕心沥血、吃苦耐劳、认真钻研教学业务,苦练教学基本功,坚持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大胆改革创新,教学成绩连年名列全县前茅,是柳林屈指可数的山村县级教学能手。
1998年康毅同志出任前元庄实验学校校长,以其卓越胆识,继续前元庄实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村校一体”、“三教统筹”、“教科劳兼顾”的办学模式,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实现了前元庄实验学校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新辉煌。
1999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同志亲临前元庄指导工作;2003年3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前元庄实验学校亲笔批示“农村教育必须改革,坚持‘农教结合’的办学方向,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教学、科技和生产相结合。柳林县前元庄实验学校教育改革的做法和经验值得重视。”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也曾做过“前元庄实验学校的教改经验符合经济不发达地区办教育的实际和方向”的亲笔批示。2003年3月1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以《学习化的村庄》为题,详细介绍了办好前元庄实验学校,致富前元庄山村的成功经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山西日报》等多家报刊和《新华网》、《人民网》等多家网站都登载介绍过前元庄实验学校的教改经验。
教育的力量、科技的威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实验学校“科教兴村”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前元庄普及了三年学前教育,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扫除了青壮年文盲。青壮年农民中有27人获得山西省农民技术员职称,有14人获得省成人中专学校毕业证书。农民人均收入增至2000元,是1987年实验之初的650%。村里普及了有线电视、程控电话。71%的人口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前元庄村风村貌明显改善,在这里无打架、无赌博、无盗窃、无上访、无封建迷信和邪教邪说,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五无村”。
多年来村校共获得各级各类荣誉80余项,学校先后获“吕梁名校”、省、地、县“文明学校”,山西省教育“红旗单位”等称号。目前,康毅同志正在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新的改革洪流,开创更加辉煌的业绩。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
额尔敦扎布同志事迹简介
额尔敦扎布,男,56岁,中共党员,内蒙古师范大学政治经济系教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在从教3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额尔敦扎布教授教书与育人并重,不仅传授给学生大量的理论知识,还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求学、治学的态度和做人的道理。他常说:“先要学会做人,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好学者。”他的学生多年以后还经常谈论先生的学识,更谈论先生那使他们受益无穷的师德风范。额尔敦扎布教授在科研方面始终强调并坚持严谨务实的态度,坚决反对学术腐败,反对做毫无意义的表面文章。他的治学态度一直感染着他的几千位学子,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个人。
额尔敦扎布教授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科研第一线。从教以来,进行蒙汉双语教学,先后培养专科、本科各族学生数千名。1986年开始培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作为第一导师、导师组负责人,先后招收全日制研究生60余名,其中4名研究生晋升为教授,十余人考取博士,多数已晋升副教授,还有数人任厅局级领导干部。自1998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他主持工作的研究所招收同等学历硕士学位研究生班以来,已招生5届,学员人数已达400余名。在教育教学中,他率先提出并实践“飞鸟型模式”,即:以科学献身精神为鸟首,“一机三论”加外语为两翼,坚实的专业知识为鸟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加强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为学生开设专业日语课程和用日语讲授现代经济学等课程,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学专业日语授课的空白。1986年以来,他翻译和编写了8部专著,撰写工具书和教学参考书多部,其中一部获得教育部一等奖,填补了蒙古文教材空白。
额尔敦扎布教授先后承担国家课题三项:联合国教科文组《中亚游牧文明变迁》、剑桥大学《内亚文化与环境》、日本东北亚研究中心《中国西部开发与中小企业改革》;自治区规划课题一项:马克思《人类学笔记》之经济学研究;普通高校重点领域项目两项:晚年马克思经济思想研究,鄂尔多斯模式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在剑桥大学内亚中心和日本《经济论集》、《开发编集》等刊物发表,在国内蒙汉文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5部。这些论著成为本科生、研究生的读本。2003年2月26日,中央电视台12台以“鄂尔多斯之路,访额尔敦扎布经济学教授”为题报道了他对鄂尔多斯模式的概括、意义及其与温州模式区别的研究成果。他在教学科研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深得兄弟院校的推崇,也得到学术界的认同,多所区内高校聘他为客座教授或学术顾问。他还在西方经济学说研究会等5个全国性学术团体中担任理事,在内蒙古经济学会等7个自治区学术团体担任副理事长职务。
为了表彰额尔敦扎布教授在教学、科研方面的突出贡献,教育部、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工会、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联、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部门和单位多次予以表彰。并一次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三次获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次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学科特等奖,被评为自治区“三育人”先进个人,自治区优秀回国留学人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东北财经大学教授
张先治同志事迹简介
张先治,男,47岁,中共党员,东北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自强模范,全国会计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全国首届杨纪琬奖学金“指导教师奖”获得者(全国四人),辽宁省自强模范,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连市劳动模范,大连市“三育人”标兵。他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铭言,在教学第一线润花著果、无私奉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他自幼身患残疾,但身残志坚,46岁时作为全国自强模范十名代表之一受到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的亲切接见。
对学生、对教育事业负责是他从教二十年来不变的信念。无论科研与行政工作多么繁忙,他始终坚持承担着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各层次的繁重授课任务。他讲授八门课程,其中六门是新开课。他在本科教学中大胆尝试案例教学,在硕士研究生教学中推出项目教学法,在博士生教学中开设研究室和研究论坛,进行大量从无到有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他经常工作到深夜,据学生透露,打开电子邮箱,经常会在凌晨的某一时刻收到张老师修改的论文!他从不在学生的论文上署名,却常常把自己研究中的新发现、新思想无保留地提供给学生,指导学生完成新的研究。他把启迪学生的智慧和培养学生的品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视为己任。他为学生上第一堂课时总是把“做一个诚实、正直、品德高尚且有益于社会的人”作为重要主题。
他秉信爱生如子的师德风范能收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抗击“非典”时期,他不辞辛劳,放下教授和院长的架子,担当起班主任的职责,他不顾自己身有残疾,身先士卒,亲自到每个寝室检查卫生并作思想工作,鼓励学生取得抗击非典的最后胜利。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他自己花钱为其购买资料、支付返家路费等。学生生病,他无论是否出差在外,总是如慈父般的嘘寒问暖。学生遇到挫折,他也不惜宝贵的时间来开导劝慰,及时把他们引导到积极向上的人生方向上。“张老师是我们做人的表率”是学生对他最中恳的评价。
他在学术领域不息探索、大胆创新,先后发表了二百余篇论文,出版了6部专著,并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多项,获30多项教学、科研成果奖;他还关心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地方经济建言献策、为企业经营出谋划策,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殚精竭虑,成功策划、举办了东北地区高校教师研讨会,倡导了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作贡献的高校学术研讨氛围,被评为大连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1999年张先治教授在美国学术访问期满,尽管已经接到了另一所高校的正式访问邀请,他却义无反顾地如期归国。在创业艰难时期,曾有多家企业重金相聘,他却始终不肯离开三尺讲台。在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的情况下,他却无怨无悔的致力于国家重点学科的审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开展、会计学院整体科研实力的谋划,以及对青年教师手把手的辅导,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出无私地奉献。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果树新村小学教师
马宪华同志事迹简介
马宪华,女,41岁,中共党员,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果树新村小学教师。1996年,她服从组织安排,只身一人从条件较好的学校来到了位于大山深处的果树新村创办小学。
马宪华到果树小学报到的时候,在20多平方米土坯仓房教室里能看到的,除教育局带来的20套桌椅和一些课本、文具外,再就是十几个来上学的孩子。望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她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从马宪华家到学校,单程34华里,途中要翻4座山,过5条河,骑自行车要走两个小时,遇到雨雪天气得走三个多小时。她每天天不亮就出发,晚上顶着星星才到家,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霜,雨天一身泥,春秋要趟带冰茬的水过河。1999年夏的一个雨后,她强行过河时被山洪卷下水,多亏对岸的几个村民把她救了上来。
虽然工作环境艰苦、教学条件太差,但马宪华想:既然担起了这份责任,就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学生和家长。她要让孩子们接受正规教育。只有一个老师的学校,除了英语其它的课程都开了,每门课她都认真对待。每周她要上35节课,还要为插班生补课。每逢期末考试,她都到市第一小学取回密封的试卷,请村长拆开并监考,考完后再将试卷封好送回一小判卷。学生的各科成绩都很好,跳级和插班生也在80分以上。所以,当这里的三批31名学生读完三四年级后转往市内小学时,各校都乐于接收。老师们反映,马宪华的学生成绩好、品行端。现在她仍每天往返于这段崎岖的山路上,教着24名六个年龄段的孩子,这是全村所有学龄儿童。村民们深情地说:马老师是用做人的良心和标准在教我们的孩子。
由于她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到教学工作中,因而很少顾及自己的家。除了节假日,家里的事她一点也帮不上忙,家里有多少鸡鸭她都不知道。丈夫干着繁重的农活,还要做家务、照顾孩子。到果树小学去的时候,七岁的儿子刚上小学,学校离家有两公里的山路,遇上放学没有同伴时,吓得不敢走,经常含着眼泪进家门。她为此愧疚,但看到学生们在一天天进步,她感到了慰藉。当耳闻马宪华的感人经历,又目睹了她的艰苦环境后,东北师大一位教授感慨地说:“她,是真正的人民教师”。
她的工作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肯定,她的事迹在全国多家媒体上播发,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看了她的事迹后批示:要宣传好马宪华精神。市、州授予她“师德标兵”、吉林省委省政府授予她“山区人民的好教师”称号,号召全省干部群众向他学习。去年3月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先进女职工”称号,她出席了表彰大会并在京作了事迹报告。9月10日她参加了全国优秀农村教师座谈会。两次进京,她分别受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同志的亲切接见。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
宋文同志事迹简介
宋文,男,40岁,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副院长。东北师范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省级重点学科后备带头人,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劳动模范,省第九届政协委员,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中国运筹学会理事,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
宋文同志曾留学波兰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获得博士学位。在波兰留学和工作期间,他多次放弃了波兰科学院系统研究所等国家重点单位的高薪聘请及优越的工作环境,毅然于1999年1月回到哈师大数学系工作。回国后又多次被邀请到国外和境外的多所高校访问和讲学,同时也有多所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均以高薪、住房等优厚条件聘请。但为了黑龙江的教育事业,他谢绝所有诚聘,甘心留在哈师大工作。他勇于创新,刻苦钻研业务,在教学科研上取得累累硕果。他完成的科研项目曾获2001、2003年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并于2003年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宋文教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教书育人。宋文同志198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并留校任教。刚参加工作,便担任89级2班的班主任。他每天都深入到班级和学生一起上晚自习,给学生辅导专业课,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自1999年回国以来,已指导毕业2届6名硕士研究生,均获得硕士学位、其中3名硕士考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现指导1名博士研究生和7名硕士研究生。宋文同志多次获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学优质奖,“教书育人”先进青年教师称号。宋文教授热爱科教事业,勇于创新,刻苦钻研业务。近十年来孜孜不倦地钻研非线性分析与最优化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在非线性分析、微分包含以及向量优化、向量变分不等式等方向做出大量出色的工作。如在国际知名的J.Math.Anal.Appl.,J.Optim.Theory.Appl.,Studia.Math.,NonlinearAnalysis,Math.Meth.Oper.Res.等刊物和系统科学与数学等国家级知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在国际上有极大影响的16篇论文被收入科学引文索引(SCI)。1998年在波兰科学院出版了一本专著《DualityinSet-ValuedOptimization》(英文、波兰科学院出版)。在集值分析、向量优化的对偶理论、有效点集的拓扑结构等方面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深受国内外专家同行的一致好评。许多专家同行多次来函索要单行本,并主动提出合作研究其重要结果。曾多次被邀请参加国际重要学术会议,并为国际核心刊物审稿。宋文教授作为科学研究主要完成者,参加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省教委科研项目三项。主持完成国家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启动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厅骨干教师基金、省人事厅博士后科研启动资金各一项。现主持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重点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参加并完成的科研项目“非线性分析、算子广义逆及其应用”,“巴拿赫空间结构理论与集值优化”分别获2001和2003年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并且三次获黑龙江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四篇:浙江省首届师德标兵候选人事迹简介
浙江省首届师德标兵候选人事迹简介
No9.何勇教授
何勇,浙江大学生工食品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国家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农业部农业环境工程与智能化设备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省教学名师,并被推荐为国家教学名师。荣获浙江省和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荣获第四届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宝钢优秀教师奖、第四届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省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人员、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省青年科技奖、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省自然科学基金人才专项基金。浙江大学和浙江省高教工委优秀党员。2001年作为浙江杰出青年代表参加了世纪青年责任论坛,受到国家主席胡锦涛接见。曾在日本东京农工大学、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等担任访问教授。主要从事数字农业与3S技术及装备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等工作。担任10多本国际学术期刊和6本国内学术期刊副主编、编委,教育部高等学校农业工程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
他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近10年来,开设了《精细农业与3S技术》等10多门课程,其中4门课程英语授课,教学效果优秀。2006年被评为浙江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每年都负责主讲国家精品课程和循环开设全校通识课程。承担了国家“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教材《精细农业》的主编工作。获省教学成果奖2项。他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科学精神的培养,言传身教。几乎每天晚上,他办公室的灯总是在11:30以后才熄灭。为困难的学生提供经济援助,亲自带着身体不好的学生寻医问药,为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难题。作为主要发起人和参与者,提出并实施了优秀本科生教授一对一辅导计划,为综合性大学精品化人才培养探索了一条新路。指导的“一对一”本科学生曹芳同学,参加了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并有8篇论文被SCI、EI和ISTP收录。每年对新生开展一系列的学术规范活动,如一年一度的学术论文纠错竞赛、PPT制作大赛、评选学术优秀奖、最佳协作奖等,自己出钱奖励和激励优胜学生。每周一晚上的教授与研究生之间的学术沙龙作为一种制度而存在,不论工作多忙,都按时出席。他培养的研究生团队的学术产出名列前茅,学生中有1人荣获香港百人会奖,3人获得浙大创优秀博士论文资助,2人荣获竺可桢奖。他的古巴博士生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回国之后成为古巴哈瓦那农业大学的系主任。
他主持国家863、国家自然基金、国家支撑计划等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论文360余篇,SCI收录100余篇、EI核心库收录20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10多本。获专利16项、软件著作权12项。5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分会场主席。获国家星火三等奖1项, 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在科技推广和社会服务方面,每年都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或科技服务活动,深入山区、农村、海岛,为农民检测、维修农业装备和推广数字农业技术及成果,被授予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省级先进个人。10余年来,取得了上亿元的社会经济效益,《光明日报》、《浙江日报》等许多新闻媒体都进行了报道。
第五篇:师德标兵候选人事迹材料
东升老师是上海市XX中学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现担任学校史地教研组组长。参加工作九年以来,东升老师爱岗敬业,勤奋踏实,追求上进,努力钻研,在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一、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东升老师能够虚心地向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同时自己也认真钻研,精益求精,因而在业务上迅速成长起来。
参加工作第三年,他就勇挑重担,担任了高三历史教学任务。他注意研究和把握高考改革动向,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习题训练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他总结发明了高三历史“一遍清教学法”。即适当放慢教学速度,讲授新知识时力求深而透,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习题训练保证质量,力求少而精,突出能力培养。跟传统的历史三轮复习教学法相比较,这一教学方法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他们终于从茫茫题海中解脱出来。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方法是成功的,符合高考选拔的要求,也符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1998年他所带班级的历史高考成绩为114分,超过市重点平均分3分;1999年为111分,超过市重点平均分1分;2000年为117分,超过市重点平均分5分。
XX中学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对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在这一方面,张东升老师也一直走在学校前列。张东升老师一方面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努力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一方面认真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思想,逐渐探索出富有特色的“高中历史网络教学模式”。2000年5月,在XX中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开放自主教学模式”全市范围的教学展示活动中,东升老师执教的历史课《南京大~》,让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上网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完成教学任务。整个教学过程既体现了以建构主义的先进教育理论为指导,又充分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巨大优势,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因而受到市里电化教育专家的一致肯定。本节课的课件也在市里评比中获得了二等奖。2000年10月,东升老师《洋务运动》一节课代表上海市参加全国历史教学课评比活动。在充分体现“高中历史网络教学模式”优越性的同时,他又引导学生在网上对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而将研究性学习和“高中历史网络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因而在评比活动中荣获全国一等奖。2002年5月,在XX中学“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研究性学习和基础课程相整合”公开展示活动中,东升老师的《历史人物的评价》一节课充分体现了XX中学和史地教研组在研究性学习中的探索和思考,得到市里专家的好评。为了将网络教学推广到日常教学,~年,东升老师又创建了颇受学生欢迎的中学历史学习网站。
二、关心学生成长,善于引导指南
王某某是一个性格外向的男生,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很受老师喜欢,但是社会交往却比较复杂。而且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每次考试总在班级倒数三名之内。第二个学期初,在周记里他写道:“别人都在为了前途而奋斗。我已经不用奋斗了,我的前途很明确,那就是“家里蹲大学”。在大家看来,他是属于“无药可救”了,从策略上讲可以放弃了。但是东升老师始终认为他的本质还是好的,能不能考进大学,继续在一个比较好的环境中学习成长,甚至对他的一生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为此,张老师多次和王某某促膝谈心,以自己的成长经历帮助他重新树立信心。(在高中时,张老师的数学十分薄弱,也曾经灰心失望。但是经过努力拼搏,数学成绩大幅度提高,最终考进北京师范大学继续学习)同时张老师又通过多次家访,帮助家长重拾信心。工夫不负有心人,王某某最后以骄人的成绩考进了上海师范大学,学的是自己最喜欢的电子计算机专业。每每讲到这些事情,东升老师总会说:“我是他们的班主任,我要对我的每一个学生负责。”
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东升老师力求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他十分注意发挥班委和团支部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十分注意班级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1998年5月,他所带的高三(7)班荣获浦东新区先进班集体和上海市先进班集体的光荣称号。在1998年的高考中,高三(7)班高考升学率达到100%,所有同学全部考入大学。
三、争做优秀党员,乐于吃苦奉献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东升老师始终坚持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每一年,在学校开展的教学改革展示活动中,几乎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从1997年至今,他连续七年担任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和教育工作,虽然很苦很累,但兢兢业业,毫无怨言。1998年,东升老师因为腰部肌肉拉伤,严重化脓,站立行走都十分困难,晚上睡觉只能趴在床上。医生建议住院治疗,但是被他拒绝了。整整一个多月,他每天就靠吃止痛片来镇痛,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的讲台,没有离开自己的学生。担任高三历史教学工作以来,每次的测验卷,东升老师几乎都能做到当天批改完毕,第二天及时讲评。随着近年来加选历史的同学越来越多,批改完试卷的时间也逐渐由原来的晚上十一点发展到现在的凌晨一两点钟。
东升老师几年来的努力工作和突出成绩也受到了各方面的一致好评。1998年,他被破格评为中教一级;1999年、年连续两年获得XX中学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毕业班主任的光荣称号;1999年4月,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为他记大功一次;1999年5月,获得浦东新区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999年9月,获得上海市优秀园丁奖;年获得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02年被评为浦东新区十佳师德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