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

时间:2019-05-13 02:07: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

第一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表格

教学设计课

9鲸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胎生、特征、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性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明白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整理与修改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的介绍去认识一种动物。请看录像,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板书课题“鲸”。)

3、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鲸”而不叫“鲸鱼”呢?看上去明明是鱼,怎么又不叫鱼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这个谜。

二、自由朗读,自主学习

1、按要求自读、自学:

读课文,要求正确、通顺;生字会读、会认、会写;理解字义、词义,不会的查字典;想一想课文的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

2、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有待探讨。

(教师巡视点拨,根据需要可出示学生所需资料。各小组归纳整合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自学所得:

⑴生字的读音及书写:(“肺”的右半部不要写成“市”)

⑵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

垂直、捕获、宽敞、倾斜、适应、比较、胎生哺乳动物、鳍、吞进。

⑶朗读课文:(师生探讨某些句段的读法。)

⑷ 整体感知这篇主要介绍了鲸的形体、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

(可以用词语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各小组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教师小结,完成作业

自主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生词,同桌互相批改,错的订正一遍。

2、指名说一说本课大意后,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用自学的方式来了解鲸的形体、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

二、自学、小组交流、全班探讨,突破重难点

1、自学,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自学提示:

⑴ 课文从哪几方面讲鲸的特点的?具体说说每一方面的内容,可用结构图表示。

⑵ 作者为了说明鲸的某一特点,用了怎样的方法,用什么好处?

① 鲸的特点:形体大:两千──十六万公斤。

② 进化过程:“陆地”──“浅海”──“海洋”。

③ 种类:须鲸、齿鲸。

④ 生活习性:食物、呼吸、睡觉、繁殖。

2、把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和小组同学交流。

3、全班探讨,突破重难点:

⑴探讨一:鲸的形体很大

①从哪里可以看出鲸的大?

②作者用怎样的方法说明鲸的形体很大?有什么好处?

用了举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具体清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③把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

⑵探讨二:鲸为什么不是鱼

①鲸是哺乳动物。

②为什么形体像鱼?

进化过程:“陆地”──“浅海”──“海洋”。

③鲸是怎样由陆地生活逐渐适应了在海洋生活的?

④从鲸的进化过程可以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鲸的进化过程与人类由类人猿进化而来一样需要了很长时间,找出描写时间的词。

⑤出示鲸进化过程示意图,让学生看图复述鲸的进化过程。

⑥联系上下文还从哪看出鲸是哺乳动物?

用腮呼吸、胎生、用母乳喂养。

⑶探讨三:鲸的种类与食物

①说说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齿鲸:大鱼和海兽

须鲸:虾和小鱼一顿两千公斤

②须鲸、齿鲸的区别。(出示)

⑷探讨四:鲸的生活习性

①中介绍了鲸的那些生活习性?

食物、呼吸、睡觉、繁殖。

②请你用不同的形式向大家介绍:

呼吸出的水珠形状可以描述,可以画图。

看认识须鲸和齿鲸呼气喷出的不同形状的水柱。

鲸睡觉的方式也可以用图画表示。

③作者用哪些方法来说明鲸的生活习性?

数字法、举例法、对比法。

④再读课文:

想想鲸有哪些特点。读课文的时候,通过语气、速度的变化,突出和强调鲸的这些特点。

三、你还知道鲸的哪些知识?介绍给大家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选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背下来。

2、自己整理笔记。

3、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搜集的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写一篇短文。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课

0*松树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正确读写“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警觉、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习性特点;感受课文准确的说明特点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方法,积累语言;

3、激发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认真读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进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体会作者对松树的喜爱之情,并探究本文与《鲸》在表达方法上的异同。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整理与修改

教学过程设计

一、检查预习,初识松鼠、出示“松鼠”图片,请学生说说小松鼠给你留下的印象。师:想了解这位朋友的更多秘密,我们就来学习法国作家布封所写的《松鼠》一文。

2、读学生读阅读提示,想想在这篇我们需要了解些什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并请学生谈谈读后收获:你看见了一只怎样的松鼠?

4、查读词语,梳理课文。(1)出示三组词语,指名读、小组读、学生齐读。清秀、玲珑、锐利

矫健

敏捷、机警、躲藏、追逐错杂、编扎、狭窄、遮蔽(2)请学生使用三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品悟课文,走近松鼠、数一数,了解松鼠生活(1)请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数一数课文里“松鼠”一词出现了几次,每一次出现分别提示了关于松鼠哪一方面的信息。(学生默读课文,做标记,写批注。)(2)全班交流,教师参与交流,或倾听、或点拨、或质疑。(课文中,松鼠一词出现了14次,每一次出现都为我们提示了有关松鼠的信息。如,松鼠讨人喜欢;松鼠喜欢在高处活动;松鼠怕强烈的阳光;松鼠渡水的情景;松鼠很警觉,松鼠准备食物,松鼠爬树敏捷,松鼠叫声响亮;松鼠怎样搭窝;松鼠一胎生三四个孩子,小松鼠的样子等。)(3)请学生齐读课文,并说说松鼠在哪些方面讨人喜欢?

2、比一比,感悟表达方式(1)请学生读一读《鲸》的第一自然段与《松鼠》的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两者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2)请学生说一说松鼠为什么讨人喜欢,自己喜欢它哪些方面,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段话。(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有关句子。师生互相评议,以评促读,以读促悟。)

3、说一说,鼓励个性表达(1)请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进行摘抄、积累下来。(2)请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可爱的松鼠,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凭自己掌握的有关松鼠的知识,试着做自我介绍。(提示:可以模仿课文的表达方式,生动形象、有声有色地介绍;或学习《鲸》的描写方式,用平实精练的语言介绍;或介绍松鼠某一个生活习性等。)

三、拓展阅读,拥抱松鼠

1、请学生阅读“资料袋”中有关作家布封的资料。

2、请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松鼠的资料。内容可以是有关松鼠的图片资料、影像资料、文本资料等,形式可以是图片介绍、影像播放、手抄报展览、简单的研究报告等。教学反 教学设计课

题11

新型玻璃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急促、报警、盗窃、犯罪、嫌疑、金属、银行、图纸、即使、规定、窗帘、保持、噪音、集中、处理、对付、研制、奇迹、博物馆、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3.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和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4.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整理与修改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一、导入导语:同学们,今天的语文课我们将举办新型玻璃展销会。那么,你们就是展销会上的推销员,你们的任务就是将你们公司生产的新型玻璃推销给在场的每一位客商,大家有信心吗?

二、整体感知,自主阅读1.师:我非常相信你们,你们的推销一定会非常精彩,非常成功的。不过,要把你们公司的新型玻璃推销出去,你得首先熟悉新型玻璃。你们都想学习了解有关新型玻璃的哪些知识?2.师:怎样才能了解新型玻璃的这些知识呢?我们一块来读读课文。3.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4.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介绍了哪些玻璃?(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五种新型玻璃)5.这5种玻璃,你对哪种玻璃有兴趣呢?那就请你根据自己的喜好的玻璃,采取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自主阅读,了解玻璃的特点、作用等。

三、交流讨论,合作学习1.同桌或四人小组或自己找小伙伴,交流自学情况,互相补充,相互释疑。(上台写出所学玻璃的特点、作用。2.全班交流:通过自学交流,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教师适时点拨,强调结合实际和收集到的资料谈)。

四、拓展延伸1.最近,一个商场要装修,请你帮帮忙,他们该用哪种玻璃?为什么?2.你们推荐的玻璃除了商场可以用,还有哪儿可以用?(练习句式: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3.你们推荐了这么多的玻璃,请用“可以„„可以„„可以„„还可以„„”说一句话。师:你们的建议真好!老师谢谢你们。同学们,我们人类真了不起,研制了这么好的新型玻璃造福于人类。你能联系生活实际的需要,自己也研制设计一种新型玻璃吗?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课文介绍了哪几种玻璃?你们设计了哪些玻璃?

二、展示、推销1.让我们随着轻快的音乐走进展销会场,把你们设计的新型玻璃或已经生产出来的新型玻璃展示给客商吧!2.学生设计展销形式,展销词。要求:形式多样,语言生动,富有创意。自行准备。3.汇报推销,师生点评。评出最佳创意、最佳推销员、最佳推销词。

三、总结评价,布置作业1.总结评价:你觉得今天的语文课,学得怎么样?学了课文后,有什么感触?2.布置作业:将自己最喜欢的新型玻璃(可以是自己设计的,也可以是课文中介绍的)的特点、作用等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并讲述给你的家人或朋友听。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课

2*假如没有灰尘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3、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让学生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教学时间

课时教学准备

整理与修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板书:灰尘。激趣设疑:同学们,我们都很熟悉它。看到这个词语,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出灰尘的害处)

2、师:通过你们的说法,我得出一个词:令人讨厌。确实,灰尘是一种令人讨厌的东西。同学们设想一下:假如没有灰尘,(补全板书课文题目:假如没有灰尘)我们的世界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形呢?要求同学们想象一下,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学生记下想法,指名写在板书上)

3、小组活动:谈谈自己的想法,有哪些想法是符合实际的?

二、自学讨论1.指名读课文2.先默读思考: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和作用的。3.小组合作完成:灰尘的特点

灰尘的作用

使用的说明方法细小

削弱阳光

列数字、做假设易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

使天空呈蔚蓝色

做假设具吸湿性

调节气候、气象万千

做假设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合作好的小组。

三、全班交流,点拨指导

1、出示句子比较:①灰尘很小很小。②灰尘的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已称得上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了;细小灰尘只有再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见。A能用①代替②句吗?B②句是怎样写出灰尘“小”的?(指出说明方法)“直径十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列举数字说明方法)人眼看到的是庞然大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对比的说明方法)c体会说明的好处:更具体真实地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可信度。①指名读4.5.6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人们看成有害的东西往往有其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要正确认识。)②你还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被看成有害的东西其实也有很大的作用呢?③交流搜集的资料:说说灰尘与人类生活的关系。④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具有两面性,举例说明 ①如鸟粪、电视、网络„„②练习说话。试着写话 ④交流、师点拔

四、说明文小练笔

1、学生继续以《假如没有灰尘》为题写下去,可以写生活中没有灰尘的益处,要求有科学或生活实践的依据。

2、运用说明方法仿写一种事物。例如:假如没有电话(手机、电视、书、网络、游戏机、电脑、高速公路等)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课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2.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说明方法,学习写一篇说明性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习作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准备整理与修改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发兴趣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让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别人的喜爱,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把他买下来吗?那我们今天就试着做一名“小小推销员”.二、精心准备

◆熟悉“商品”.对你的“商品”进行全面了解.从外观、规格、用途、使用方法以及价格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找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准备做精彩的描述.◆面对“顾客”,你用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气、怎样的语言推销你的商品,请做好充分的准备.◆思考“顾客”针对产品会提出那些质疑?你将如何解答.三、小组试买

◆在小组中试着推销你的商品,让同学们针对你推销产品的内容、语言、语气、表情提出中肯的建议.◆认真聆听同学们的建议,合理采纳.四、班级特卖场

◆每组选出最优秀的“推销员”,推销自己的产品.◆“顾客”认真聆听“推销员”的介绍,对产品提出质疑.◆耐心、机智地回答“顾客”的问题,抱着既对消费者负责,又对产品负责的态度.五、总结

◆评出最佳“推销员”.◆你认为怎样才能够做一名优秀的推销员?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确定习作内容

◆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同学交流一下.◆确定习作内容.二、作文指导,怎样写说明文

◆回忆一下说明文和一般的记叙性有什么不同.◆写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物品,用上哪些说明方法?

◆可以适当运用一些资料,但不要大量抄录.三、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相互修改,完善习作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课

回顾·拓展三教学目标

1、学习用表格的方式做单元小结.2、推荐好书《森林报》,培养学生课外书的兴趣.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习作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学习列表格.整理与修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组说明性,你一定增长了不少知识,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这方面的收获吧!

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一些说明的方法,你能填写一下这张表格吗?说明的方法课文中的例子举例子

用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除了课文中的,在其他的习作或课外书中的例子你还能找到吗?

除了以上四种方法,你还发现什么好方法了吗?试着填一填。说明的方法课文中的例子举例子

用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除了用表格的方式小结单元的学习内容,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二、日积月累

◆读读这首小诗,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查查字典.◆这首小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画面?和你的同桌说说.◆你还知道描写四季的谚语和诗歌吗?向大家推荐推荐.三、课外书屋

默读课外书屋的介绍,明确阅读要求.◆你喜欢《森林报》吗?挑选你印象最深的章节介绍给同学听.教学反思

第二篇: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组织秋游,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及采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技能。

2.对照本组课文,学习状物的基本方法,写出秋天植物叶子的形状和色彩的变化。3.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

2、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相结合。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课前预习:

1、布置学生利用周末到郊外秋游,明确到野外进行观察的目的、要求、方法,搜集常见的树叶标本。

2、查阅资料,了解秋天树叶色彩变化的原因,并做好笔记。

第一课时

一、导人,激发兴趣。

1、同学们到郊外秋游,观察秋天的树叶,你观察到了哪些树叶?

2、在我们课本中还有几种树叶的照片,这些树叶我们昨天发现了吗?它们的形状、颜色各有什么特点?

3、小结:秋天到了,很多树叶都换上了新的色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这些树叶,写一篇介绍秋天的树叶的习作。(板书课题)

二、明确要求,指导选材。

1、指名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学生讨论,教师结合讨论情况相机板书:形状、颜色。(变化)

2、拿出自己搜集的树叶标本,边看边思考:你最喜欢什么树叶?它有什么特点?你准备向大家介绍哪几种树叶?

三、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交流。1.出示枫叶标本,问:

(1)枫叶由哪两部分构成?(板书:叶柄 叶片)(2)叶片、叶的边缘各有什么特点?(3)枫树叶的叶柄有什么特点?(4)你知道枫叶秋天为什么会变红吗? 讨论、小结:秋天气温降低,枫叶里的叶绿素被破坏了,产生了花青素,有了它,枫叶的叶子就变红了。

2、小组内练习介绍秋天的枫叶,注意枫叶的形状、色彩,还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色彩变化的原因。

3、各组派代表上台介绍,按同样的方法,将另外一种树叶的特点写下来。

四、交流收集的文字资料。

五、指导学生写好全文。

1.通过介绍,老师发现同学们都不止熟悉一种树叶,有的熟悉两种、三种甚至更多,那么如果你想把两三种都写下来,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讨论。小结:要确定好介绍的顺序,并且在介绍不同的树叶时过渡要自然。

2.讨论:如果把介绍几种树叶的话写下来,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吗?当然不是,还应该加上什么?(开头和结尾)3.开头可以怎么写? 写秋游时看到秋叶的总印象。

4.结尾可怎么写? 讨论,小结:可以写对秋叶的赞美,也可以写这次活动给自己带来哪些快乐,增长了哪些见识。

第二课时(习作讲评)

一、复习习作要求。

二、欣赏作文。

1、下座位欣赏同学的习作。

2、画出好词、好句、好段。

3、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地方。

4、围绕习作要求给出自己的评价。(1)打出你对它的评价等级。(2)写出自己的评语。(3)给出自己的修改建议。

三、推荐好文章、好段落。

(1)推荐自己读到的好文章、好段落。(2)大家评议。

四、自己修改习作。

第三篇: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10、嫦娥奔月

教学要求: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4、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课文的意境美,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感受课文的意境美。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什么节吗?(是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人们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学生齐读课题。

2、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布置课内预习。

(l)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拼读田字格里的9个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画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3)想一想:嫦娥是谁?她为什么要奔月?这个“奔”是什么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l)认读生字词。

奸诈 贪婪 宝剑 时值 中秋 迫不及待

威逼 焦急 敬重 翻箱 倒柜 洒满银辉

提示:“婪”是边音;“诈”、“值”是翘舌音。

(2)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嫦娥奔月:嫦娥,后羿的妻子,中国神话中的月中女神。奔,奔向。

敬重:恭敬尊重。(文中指谁敬重谁?)

奸诈贪婪:奸诈,虚伪诡诈;贪婪,贪得无厌,不知满足。(文中指谁奸诈贪婪?)

接济:在物质上援助。

威逼:用威力强迫或进逼。(文中谁威逼谁干什么?)

时值中秋:“值”是遇到、碰上的意思。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周旋: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回旋,盘旋;②交际应酬,打交道;③与敌人较量,相机进退。在本课中应选哪一种解释?(第③种)

三、理清课文脉络

1、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讨论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2、请大家想一想哪些自然段的意思接近就归纳为一段,试着给课文分段。

3、讨论交流后总结。

全文共8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讲后羿为民除害,射掉九个太阳。

第二段(第3—6自然段):讲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苦,吃下仙药,飞到月亮上去了。

第三段(第7、8自然段):讲人们想念嫦娥,企盼团圆。

四、指导写字

1、板书生字。

奸 诈 贪 婪 值 剑 逼 辉 焦

2、指导要点。

“诈”、“值”、“辉”左边的偏旁要写得窄一些,约占字宽的三分之一。

“剑”的左边要写得宽一些,约占字宽的三分之二,第七画是“提”。

“辉”的第六笔是“竖提”。

“逼”是半包围结构,“”要偏右上写,给“走之”让出位置。

“焦”上面笔画较多,约占字的四分之三,下面四点要宽,以能托住上面的“”为宜。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

五、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敬重 宝剑 贪婪 迫不及待

奸诈 接济 假装 翻箱倒柜

二、精读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段。

同学们,说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苦难”是什么意思?(痛苦和灾难的意思)文中的“苦难”指的是什么?读第l自然段,注意突出“直”、“实在”、“无法”等词语,体会老百姓遭受的苦难。

后羿是怎样为老百姓解除苦难的?请画出有关的动词。(登上、运足、拉满、射下等)同学们,这些词写出了后羿的力大神勇,读书时要注意突出这些词。

3、朗读课文第一段。

三、精读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二段,边读边想:逢蒙是个怎样的人?嫦娥是个怎样的人?画出文中有关语句。

2、讨论:逢蒙的奸诈贪婪表现在哪些地方?(“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假装生病”、“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威逼嫦娥”、“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等词语写出了逢蒙的奸诈贪婪)

嫦娥的善良机智又表现在哪些地方呢?(“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与逢蒙周旋”、“疾步向前”、“一口吞了下去”等词句反映了嫦娥的善良机智。)

3、教师引读第5自然段。

4、嫦娥吃了仙药后,怎样了呢?请同学们先看插图,再读读课文第6自然段。

“飘飘悠悠”是什么意思?(在空中轻缓地浮动)怎样才能把嫦娥这飘飘悠悠的样子读出来呢?(读的时候要放慢语速)你觉得这段话写得怎样?(写得很美)美在哪儿?(“飘飘悠悠”、“洒满银辉”、“碧蓝碧蓝”、“一轮明月”等词写得很美)

5、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

四、精读课文第三段

1、轻声自由读课文第三段。请同学们圈画出后羿找妻的词语。

(“焦急地冲出门外”、“连声呼唤”、“不顾一切地追去”等词语)

2、读了这些词语你能体会出后羿当时的心情吗?(找妻时的急切心情)谁能把后羿找妻时的急切心情读出来?

3、乡亲们对嫦娥的思念之情又体现在哪儿呢?(“摆上”、“祝福”等词表明乡亲们想

念好心的嫦娥)

第三课时

一、朗读课文

指名分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二、总结课文,研究写法

这篇神话故事主要写的是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害,吃长生不老药升天成仙的事。

找出文中描写嫦娥的有关语句,想想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三、指导复述课文

1、指名说说课文三个部分的段落大意,编段落提纲。

第一段:后羿为民除害,射下太阳。

第二段:嫦娥吞下仙药,飞上月亮。

第三段:人们想念嫦娥,企盼团圆。

2、按“自由练习一同桌互述一小组尝试复述一指名复述”的程序进行复述练习。

四、作业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婪()辉()箱()值()

梦()挥()霜()直()

2、照样子写词语,飘飘悠悠

碧蓝碧蓝

3、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板书设计:

10嫦娥奔月

飞出了„„

飞过了„„

朝着月亮飞去

课后反思:

11、读书莫放“拦路虎”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行体会课文所要阐述的含义。

3、养成读书的正确习惯。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通过反复诵读,使他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学时间:1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谈话,导入 在学习中,如果你遇到了拦路虎,那该怎么办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激发学习兴趣。

二、点拨自学课文

1、学生带着任务读课

2、学生分组学习小组多种形式学习

3、讨论、交流,读课文。

4、使学生懂得,读书遇到“拦路虎”不能饶着走,应该迎难而上,勇于战胜它。

三、汇报自学情况,抓住重点,指导读懂。

1、什么叫“拦路虎”?

2、面对“拦路虎”绕着走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

3、你是如何消灭读书时的拦路虎的?

4、如何查字典?

(一)、要有耐心。

(二)、要有恒心。

四、总结延伸

采用多种形式练读全文。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反复朗读。

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受。板书设计:

11、读书莫放“拦路虎”

迎难而上

面对“拦路虎”

勇于战胜 教学反思:

12、伊索寓言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这三则寓言的故事,能体会其中的寓意。教学重点: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1、同学们都很喜欢看寓言故事,那你们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

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2、简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曾经是一个奴隶。他机智幽默,聪颖过人,在儿童心目中始终扮演一个故事大王的角色。《伊索寓言集》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内容十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题材相当广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希腊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尤其集中反映了下层社会里奴隶的思想感情。《伊索寓言集》里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任。这些动物和人一样,会思考,能说话,从本质上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各色人物。

二、引入课题,初读寓言。

1、今天我们学习伊索的寓言,课文共有三个故事。我们首先来学习《狐狸和葡萄》。(板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提出初读要求: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读通读顺句子。

3、汇报初读情况。学生说说自己对寓言内容的理解。提醒学生注意“狐狸”在一起连读时,“狸”读轻声,“谗”读翘舌音,“酸”读平舌音。

三、细读课文,领会寓意。

1、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2、自读每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馋得直流口水 想尽各种办法自己先找出来读一读。师生交流。

3、小组合作讨论:狐狸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够葡萄?

4、“白费劲”说明了什么?你能想象出此时狐狸的神情吗?

5、自读第二段。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费劲”、“无望”的情况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

6、同学们吃过成熟的葡萄吗?是什么滋味?狐狸为什么说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默读第三自然段。从上面的故事你能知道“无能为力”是什么意思吗?你怎么理解这段话?

提示寓意对照前面的故事或生活中的事例把你所读懂的道理讲给同学听听。

四、教师小结:生活中像这样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事是非常多的。

第二课时

一、故事引入,提示课题。

1、大家还记得我们熟悉的那个《狼来了》的故事吗?谁来给同学们讲一讲。

2、这个故事也是选自《伊索寓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寓言,了解内容。

1、自读寓言,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想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

2、指名读,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寓言,领会寓意。

1、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一步读懂课文。

狼没来

牧童:几次大叫(说谎)

村民:闻声赶来(上当)

不禁哈哈大笑(捉弄村民)

惊慌失措(气愤)

狼来了

牧童:吓坏大叫

(真话)

村民:没人帮忙(不相信)

2、体会:牧童两次“大叫”时的不同情感,村民两次听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3、生活中你有经历过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例子吗?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四、教师小结:一个经常说谎的人,即使他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听。

第三课时

一、故事引入,提示课题。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2、狐狸是非常狡猾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也与狐狸有关,它也使出了同样的手法又来欺骗别人了,不过,这回它的计策可是失败了,是谁这么聪明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这篇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读反馈。

三、细读寓言,对比学习,体会寓意。

1、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2、相似的是狐狸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都在说奉承话。“故意”点出狐狸的假心假意,“赞叹”是为吃蝉而设下的“圈套”。不同之处是乌鸦上当了,而蝉没有上当。

3、读第三、四自然段,思考:蝉为什么没有上当?

蝉:“察觉„„有诈”“摘下„„扔下来”

(头脑很清醒,保持警觉,进行试探。)

狐狸:“以为是蝉”“猛扑过去”(露出了真面目)

4、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四、教师小结:蝉不仅有智慧,更重要的是它能从同伴的灾难中吸取教训。(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

五、书面作业:

1、选一两个你喜欢的寓言故事,讲给别人听。

2、完成《练习册》、抄写生字。板书设计:

《狐狸和葡萄》

生活中像这样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事是非常多的。

《牧童和羊》

一个经常说谎的人,即使他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听。

《蝉和狐狸》

蝉不仅有智慧,更重要的是它能从同伴的灾难中吸取教训。课后反思:

习作三

教学要求:

1、通过组织秋游,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及采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技能。

2、对照本组课文,学习状物的基本方法,写出秋天植物叶子的形状和色彩的变化。

3、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

2、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相结合。课前准备:

1、组织秋游,明确到野外进行观察的目的、要求、方法,搜集常见的树叶标本。

2、查阅资料,了解秋天树叶色彩变化的原因,并做好笔记。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激发兴趣

1、昨天,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到山上去秋游,观察秋天的树叶,你观察到了哪些树叶?

2、在我们课本中还有几种树叶的照片,这些树叶我们昨天发现了吗?它们的形状、颜色各有什么特点?

3、小结。秋天到了,很多树叶都换上了新的色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这些树叶,写一篇介绍秋天的树叶的习作。(板书课题)

二、明确要求,指导选材

1、指名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学生讨论,教师结合讨论情况相机板书:形状、颜色。(变化)

2、拿出自己搜集的树叶标本,边看边思考:你最喜欢什么树叶?它有什么特点?你准备向大家介绍哪几种树叶?(枫叶、冬青叶„„)

三、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写作

1、枫叶,问:

(1)枫叶由哪两部分构成?

(2)叶片、叶的边缘各有什么特点?

(3)叶脉有什么作用?

(4)枫树叶的叶柄有什么特点?

(5)你知道枫叶秋天为什么会变红吗? 讨论、小结:秋天气温降低,枫叶里的叶绿素被破坏了,产生了花青素,有了它,枫叶的叶子就变红了。

2、指名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秋天的枫叶,注意枫叶的形状、色彩,还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色彩变化的原因。

3、评议口述情况。

4、根据评议情况将介绍枫叶的内容完整地写下来。

5、按同样的方法,将另外一种树叶的特点写下来。

四、指导学生写好全文

1、通过介绍,老师发现同学们都不止熟悉一种树叶,有的熟悉两种、三种甚至更多,那么如果你想把两三种都写下来,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讨论。小结:要确定好介绍的/顷序,并且在介绍不同的树叶时过渡要自然。

2、讨论:如果把介绍几种树叶的话写下来,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吗?当然不是,还应该

加上什么?(开头和结尾)

3、复习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进一步明确“总一分一总”的写作方法。

4、开头可以怎么写? 写秋游时看到秋叶的总印象。

5、结尾可怎么写? 讨论,小结:可以写对秋叶的赞美,也可以写这次活动给自己带来哪些快乐,增长了哪些见识。

第二课时

一、修改评议,完成习作

1、把刚才已写好的片断加上开头,段与段之间要注意连接,还可以再介绍一两种与刚才写的色彩变化不同的树叶。

2、学生独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修改,对写得有新意的同学加以表扬。

4、誊写。板书:

秋天的树叶

形状、颜色。(变化)

(枫叶、冬青叶„„)

总一分一总

课后反思:

练习三:

教学目标:

1、能从自己识字的实际出发,恰当选择查字方法查字典。

2、初步学会使用“居然、果然、突然”,“可是、由于、尤其”等词,给“怪、当年、片刻之间、瞥”找到近义词。

3、能照例句扩写句子。

4、能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练习中的短文。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查字典;扩写句子;找出重点段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用词的确切性;根据句子意思确定扩写什么内容。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完成第1题

1、读准字音。

2、独立完成写词语。

3、同桌互查。订正。

4、师根据巡视的情况作点评。

二、指导完成第2题。

1、自由读这段话,想:这段话的意思。

2、集体交流。

3、独立填表。

4、交流表格内容,并说出依据。

三、指导完成第3题。

1、回顾这一类题该怎么做?

(1)辨析词语的意思。(“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突然”表示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料。)

(2)读句子,理解语意。

(3)选词填空。

(4)再读句子,看词义和语义是否吻合。

2、用同样的方法完成第2小题,交流反馈。(“可是”表示转折;“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尤其”表示进一步。)

3、质疑问难。

四、指导完成第4题

1、读题,明要求。

2、找出带点词的近义词。

3、比较哪个更确切。

4、说说给我们的启示,体会用词的准确。

五、作业:《作业本》第1-4题。

第二课时

一、指导完成第5题。

1、读题,明要求。

2、学习例句,弄清楚要注意什么。

3、自由选一句口头练习扩句。

4、交流。

5、小结:扩句的意义。

二、指导完成第6题

1、回顾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2、自由读短文。给短文分段,找出重点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大娘让共产党员买车票的事。

第三段(第7自然段)人们向小吴投去崇敬的目光。

3、细读重点段。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去理解。

(1)大娘为什么要问:“谁是共产党员?”

(2)这位共产党员是谁?他是怎么做的?划出有关句子。这些句子说明了什么?这件事反映了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三、作业:抄写词语

板书:

练习三

“可是”表示转折; “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 “尤其”表示进一步。)

第四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表格

件www.xiexiebang.com教学设计课

3钓鱼的启示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皎洁、沮丧、诱惑、告诫、实践”等词语。能正确抄写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句。2.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自觉性和能力。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自觉性和能力。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整理与修改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一、名言揭题,读题质疑。1.出示名言: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詹姆斯·兰费蒂斯。2.学生读名言。3.詹姆斯·兰费蒂斯是美国著名的建筑师,在十一岁时,一次钓鱼的经历让他牢记三十四年,让我们一同来看看他的少年时代的故事——《钓鱼的启示》。2.读题质疑。(1)学生读课题。(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问题:“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从钓鱼这件事受到了什么启示?(随机解决“启示:启发、提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3)将自己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2.出示三字经,读一读。(1)读一读三字经。(2)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随机讲解。3.根据三字经的提示,想想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4.写“钓鱼、放鱼、启示”的分别是课文的哪几自然段?

三、细读钓鱼,感悟得意之情。1.读课文第1自然段到第3自然段。2.你读懂了什么?3.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从以下两方面,找句子,深入理解。鱼来之不易:(1)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2)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我的喜爱之情:(1)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小心翼翼”看出我对鱼的喜爱之情,担心鱼逃走了。(2)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我此刻的心情指导朗读

四、细读放鱼,感悟不舍之情。1.我钓到的是条罕见的大鲈鱼,可是父亲偏偏让我把鱼放掉。小组学习,读读课文,议议问题:你认为这条鱼该不该放呢?并说说理由。2.讨论后汇报交流:可能一:不该放。可能二:该放。学生讲理由,教师随机出示以下的句子,加深理解。(1)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2)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和“得”你体会到什么?

(3)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不容争辩”是什么意思?从“不容争辩”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3.小结:在父亲的坚持下,我只有依依不舍地放掉大鲈鱼。小时候的一件小事会怎样影响我成长呢?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根据“我”的心情变化,口头填空。当钓到大鲈鱼时,我();当父亲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我();当父亲的话不容辩解,没有商量的余地时,我()。

二、品读启示,感悟感激之情。1.读课文第10、11自然段,思考:“钓鱼的启示”究竟指什么?出示句子: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2.父亲的告诫让我牢记终生,出示句子: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1)请学生说说对这个句子的理解。(2)对于钓鱼这件事来说,简单的是什么?难的是什么?

3、父亲的教育,对“我”有什么影响呢?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1)“诱惑”是什么意思?(2)成年后让“我”充满诱惑的是什么?(3)当“我”面对这些诱惑时是怎么做的?4.小结

三、拓展延伸,积累运用。1.每个人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遇到以下诱惑你是怎么做的?出示以下情境:2.老师把一句名言送给大家:“衡量一个人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鸠”。3.小组中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道德的名言。4.写话练习。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作者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我相信,这个故事也一定给大家带来了启示。请同学们结合今天你所感受到的,对“我”或父亲写一两句话;或者写几句话送给你的同学、朋友。

四、作业。抄写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课

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话语的含义,对题目的含义有所理解。4.结合自己在生活学习中获得的类似的感受理解课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生活中的含义。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准备 整理与修改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同学们,一次钓鱼的经历,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记忆,也使同学们受到了很深的启发。生活中还有许多感悟,那要靠细心的人去体验。当我们面对理想目标前进时,总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挫折,是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14课,让我们在学习这篇有哲理的中去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便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学生自认生字,相互交流。3.同学之间交流对词语的理解。星罗棋布、环抱、大喜过望、心灵手巧、货轮、挑拨、布样、络绎不绝

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1.师: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是一篇极富哲理的,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生自由发言。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教师出示自学提纲: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2)读一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3)读一读,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四、品读,引导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1.交流自读疑难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重点引导句子

(1)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2)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3)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4)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

(5)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含义。

五、拓展实践(1)假如时光已经飞速,现在已经是2025年,这个时候同学们已经30岁左右。有的是事业有成的建树者,有的也许还深处逆境。当2年后同学聚会上,成功人士将怎样对失败的同学劝慰勉励呢?(2)假如你就是那位失败者,听了同学的鼓励,你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有什么新打算呢?

六、拓展总结

七、尝试运用师:学了这一课,相信同学们心中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自己说,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吧?

1、生练笔,师巡视学情。2.班级交流。演读课文。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课

5落花生教学目标

1、握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整理与修改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一、猜谜引入、同学们,老师请你们猜一个谜语“根根胡须入泥土,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谁能猜出这是什么?

2、(出示落花生的图片),对,是落花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齐读。出示文字图片介绍许地山,突出他的笔名“落华生”,激发学生的疑问。许地山为什么把自己的笔名叫作“落华生”呢?学了课文你就会清楚了。

二、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内容?

2、交流:

围绕花生将课文所讲到的内容列一列小标题

3、分别从课文中找出写以上内容的段落,指名读正确、通顺。(1)种花生(第一自然段)“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2)收花生、尝花生(零星散落在一、二及最后一段中,指名一一读出来即可)(3)议花生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这个内容,那天晚上都有哪些人参加议论花生,分角色朗读(4)了解了这四方面的内容,你们有什么发现?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写得很简单,“买种、翻地、播种、浇水“八个字就写出了种的过程,一个“收获”写出了收,吃就用“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一句话写完,至于味道怎样一句都没提,而议论花生却整整写了12个自然段,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吗?

三、重点感悟,理解花生的特点

1、那天晚上,全家一起围绕哪个话题在议论花生呢?快速默读,找出花生的好处,做上记号。

2、指名说一说花生的好处

3、在这么多好处中,有一样最可贵,到底是什么,的确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出示句子: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1)

自由朗读,你读出花生的可贵了吗?(2)如果把花生当做人的话,你读出了它哪些可贵的品质呢?“它的果实埋在地里”——它那味美又有用的果实是埋在地里的,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高高挂在枝头,读到这儿,你最想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它的可贵?“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它的果实味美、价钱便宜,人人都喜欢,可它却矮矮地长在地上,连有没有果实都不能分辨,此时你又想用哪个词来形容它?

4、这就是花生最可贵的地方,父亲用什么办法让我们读懂这一点的呢?(对比)

5、读着父亲的话,想着花生可贵的品质,我们不禁对它产生了敬佩之情,谁愿意来表达?指名朗读这段话。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花生的好处,并体会了花生最可贵的特点,父亲为什么要跟我们谈谈这些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作业

1、课堂作业本前几题

2、抄写第十段话。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感受借物喻人的写法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花生的好处,并体会了花生最可贵的特点(出示第10段,齐读)。

2、父亲为什么要跟我们谈谈这些呢?请浏览全文,寻找答案。出示:“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1)读句子,父亲的希望到底是什么,请联系落花生谈一谈(2)看来父亲讲落花生其实在教育我们怎样做人,也就是因为这样,“花生做的食品吃完了,父亲的话却——”让我们也把父亲的话印在心上吧!背诵10、12、13段中的话。(3)读到这里,你明白作者的笔名为什么叫“落华生”了吗?

二、联系实际,借物喻人。

1、学了这篇课文,由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落花生,你不禁会想起我们身边的哪些人呢?他们哪些地方像落花生?

2、小练笔:赞美你,(赞美周围像花生那样的人,写一小段话)

3、这篇就是这样借助花生来喻人,让我们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你身边有哪些事物像落花生那样,也给你启发?请例举一种(蜡烛、青松、小草、仙人掌等)你从中又领悟到什么呢?请选择其中的一种事物试着写一写。

三、作业

1、阅读《走进书里去》,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2、完成上述第3题。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课

6*珍珠鸟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由于“我”为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地呵护它们,逐渐得到了它们的信赖。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

4、产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要靠相互之间的信赖。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准备 整理与修改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

1.哪些小朋友家里养了小动物?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

2.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珍珠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珍珠鸟》,你知道本文的作者是谁吗?(冯骥才)

冯骥才既是作家,又是一个画家。他的每一篇都好象是一幅美丽的画。冯骥才也曾经养过鸟,他和鸟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表扬采用默读方式的学生)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质疑。

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可以提出来。

(为什么这只怕人的鸟能和作者相处得那么好?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四.根据导读交流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导读要求。

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2.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研究。

3.交流讨论。

(1)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有关语句,仔细体会交流,指导朗读。

(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3)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

a.当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时,作者是怎样照料它们的?

b.三个月后这一对珍珠鸟有了雏儿,作者对它更是疼爱有加,把它当作了一个活泼调皮的小孩,称它“小家伙”。快速默读课文,找找看,课文几次出现了“小家伙”,哪些字词体现了作者对这个小家伙的喜爱之情?

(第一次:作者对它观察仔细,“好肥”。

第二次: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而“我”不管它,不伤害它,微微一笑

第三次:重点体会“摸、啄”。

第四次:小鸟对作者非常信赖,把他的肩头当成最安全的地方。)

4.课文读到此时,看了这张人鸟相依图,你有什么想法呢?是啊,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和我们是一样的: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5.你能举出生活中“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这样的例子来吗?

五.作业。

1.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段话。

(1)温暖舒适的巢(2)可爱的小红嘴(3)淘气的小家伙(4)人鸟相依图

2.这篇一个自然段就是一幅画,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挑一个喜欢的自然段画下来。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课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目标

1、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想一想生活中给你以启示的小事,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练习。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习作教学时间 3课时教学准备整理与修改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明确要求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小事、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引起我们思考,让我们获得启示.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吧!明确要求

1、说一说生活中让你受到启发的事情,要求把事的经过讲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2、交流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要先说说是什么,再说是怎样理解的,还可以联系生活,通过事例来说一说对自己的启发和帮助。

3、介绍一幅漫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直接写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也可以根据画意编一个故事,让读故事的人自己体会漫画的含义。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1、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交流:生活中给你带来启发的事情;给你带来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给自己带来启示的一幅漫画。

2、自己根据要求先想一想怎么说,再练一练。

3、在小组内和同学进行交流,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倾听,相互补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三、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2、师生评议:不仅要评同学说得怎么好,还要说说自己听后受到的启发。

3、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的不同角度给予不同的提示。

四、教师总结.提示积累 第二课时

一、结合口语交际,引入写作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同学们有的选择了一些小事,有的选择了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

1、自主汇报,确定习作内。

2、学生汇报本次习作想写的是什么。

3、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4、相互修改,完善习作初稿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可以当堂点评

一、两篇习作,还可以把巡视中发现的语句、标点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讲一讲,引导学生修改

第三课时

一、鼓励优点.培养兴趣

1、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2、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表达准确的词语,语言优美的句段,巧妙的构思,从而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为下一步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拓展思路。

二、教师点评.好文欣赏

1、教师从优点和不足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2、提出学生的共同问题,在全班进行集体评议、修改。

3、宣读比较优秀的习作,让学生欣赏。

4、小组合作,自己修改。自己朗读自己的习作,再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请他们帮着评改,自己进行修改。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课

题回顾·拓展四教学目标1.积累交流课文、课外书中有启示意义的语句.2.了解、积累生活中的座右铭.3.阅读成语故事《水滴石穿》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积累有启示意义的语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 搜集课外书中有启示意义的语句.整理与修改 教学过程设计

一、交流平台

◆从课文中找出使你受到启发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感受。

◆把你平时从课外书中积累的、使你受到启发的句子进行展示,和同学进行交流。

◆把从课文、课外书中找出的语句,摘抄在本上。

二、日积月累

◆自己读一读5个句子,注意读准字音。

◆简单说一说5个句子分别是什么意思。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

◆在作业本上抄写。

三、成语故事

◆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生字“吏、懈”。

◆跟同桌合作练习读,互相帮助、点评。

◆指名读,比一比谁的读音最准确。

◆交流一下怎样理解“水滴石穿”这个故事。

◆齐读第2自然段,理解成语的含义。

◆练习讲述这个故事。教学反思

件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表格

教学设计课

21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目标

1、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不可估量、损失、皇家园林、组成、一般、象征、苏州、诗情画意、宏伟、唐代、凡是、统统、销毁、侵略、奉命”等词语。

2、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并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4、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整理与修改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看到题目,你想知道写什么?

2、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园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它是怎样毁灭的?是谁?为什么要毁灭它?)我们将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来一起寻求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

2、指名认读生字词。多媒体展示每个生字的读音、笔顺、部首、组词等内容。

3、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学生的读音。

4、同学们,大家根据刚才提出的问题,再文中找到相应的段落。想想文中主要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

学生讨论

三、学习课文,小组交流:

1、默读课文,把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不懂的地方也做上记号。

2、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感悟。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理解“不可估量”。第二课时一.揭题导入,奠定基调

师: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它是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这就是圆明园……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两个强盗毁灭了。被英法联军的熊熊大火毁灭了。(齐读课题)

二、感受辉煌,铺垫情感1.细读2、3自然段轻轻读读2、3自然段,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圆明园建筑的宏伟、美丽?划下来,做上批注。

2、交流反馈:理解“众星拱月”(看欣赏这种布局)

3、感受园内建筑风格第一次引读:这么的建筑,作者用一个字“有”,你感受到了什么?第二次引读:解释“买卖街”、“山乡村野”。

读着这些句子,你发现了这些句子是怎样排列的?此刻,漫步在这样的园内,你会说有如——。欣赏;朗读指导

4、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圆明园中除了宏伟的建筑还有什么呢?⑴读第4自然段。想想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边读边划。⑵反馈交流:▲老师适当补充一些具体内容,让学生易于体会圆明园的文物价值。▲看:同学们,这么多的奇珍异宝我们要是用眼睛看,就像你们说的:什么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眼花缭乱,看不清,这样就看几处吧!(出示)

三、升华总结

激发情感:

1、引读第五自然段。师:大火连烧三天的结果是?(板书:化为灰烬)

2、揭露英法联军的丑恶行径

3、课外知识链接:

4、朗读指导:师:看了这段资料你们有没有感受,有吗?不用说,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想要说的感受,送到句子里去,谁来读?

5、激情写话,激荡感情

过渡:就是这样一座世界上最精美、最宏伟、最珍贵的皇家园林,却在一场空前的浩劫中化为灰烬。此刻,你就站在这片废墟之上,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四、拓展练习

内化语言新课标第一网课外组织语文实践活动,辩论赛:圆明园该不该修复?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课

22狼牙山五壮士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任务、大吼、满腔怒火、搏斗、崎岖、横七竖

八、尸体、斩钉截铁、坠落、雹子、仇恨、热血沸腾、昂首挺胸、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4、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思想教育。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整理与修改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情感 1、交流课前搜集的抗日故事,了解抗战英雄

2、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写了五壮士一件什么事? 2、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

3、自学生字新词。

三、速读课文,理清段落1、课文重点写了五壮士的一件什么事?2、围绕这件事,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的?安排了哪些材料?3、快速读课文,思考上述问题。4、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四、反复练读,读中感悟重点词语 1.同学们,狼牙山五壮士接受任务,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绝路,英勇跳崖的故事中,哪些场景最让你感动?

读到特别能打动你的词句,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

2.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感悟词语

五、置留问题,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搜集、摘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看谁写得多。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交流搜集、摘抄了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2.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

二、研读痛击敌人,感悟英雄气概

五壮士在诱敌上山、痛歼敌人的过程中一定有很多场面深深打动了你。让我们细细地读课文,我们会发现这些场面有的让我们感到痛快淋漓,有的让我们感觉热血沸腾。找出最能打动你的语句,勾画出来,用心读。

1.学习第二自然段──诱敌上山、痛歼敌人:

⑴ 谁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分别指谁?

⑵ 从描写五位壮士的语言中,从带点的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⑶ 教师引读,指名读,读出对敌人的痛恨。

⑷ 在五壮士的浴血奋战下,敌人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敌人遭受了沉重打击。从“把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读出来的。

“一次又一次”、“横七竖八”说明了什么?

⑸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通过细读描写五壮士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感受五壮士的英勇对敌人的痛恨,再把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培养语感。

2.导学第三自然段──诱敌上山、痛歼敌人:

出示:引上绝路

⑴ 请同学凭自己的理解朗读“引上绝路”部分。(朗读评价)

⑵ 读书不光要读,还要想,这段话中的“绝路”是什么意思?

出示:狼牙山顶峰图片。

这就是狼牙山顶峰,为什么说它是一条绝路啊?请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

⑶对生与死的抉择,班长是什么态度?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⑷班长明明知道这是条绝路,为什么还要选择走这条路呢?请你用书上的一句话来回答。

教师:是啊,班长心里想的是人民群众和主力部队的安全,根本没想到自己。⑸战士们又是怎样想得的呢?你通过哪个词知道战士与班长的想法是一样的?

学习“紧跟”一词,不要“紧”字与加上“紧”表达的效果一样吗?

⑹指名读: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请说出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⑺ 朗读指导:

通过这段的理解,我们知道五壮士是怎么样的人?

教师引读,学生跟读。

3.自学4、5自然段──引上顶峰,英勇歼敌:

⑴默读这个部分,你体会到五壮士是怎么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得出来的?能谈谈你的理解吗?

⑵出示(班长砸的画面):

这就是班长用石头砸向敌人的场面,请大家默读这部分课文,边读边勾画描写班长动作的词语,并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⑶出示:

“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举起一块石头”哪个句子更好一些,为什么?

顿时,石头象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⑷ 练读4、5自然段指导,指名朗读:

三、研读英勇跳崖,感受勇于献身的精神

1.请同学们高声朗读课文6~9自然段:

我想读完后会有一个词跳入你的脑海里,是哪个词?

2.出示(“屹立”图片):

⑴ 你能看出课文哪几句描写的这幅画面的内容吗? ⑵ 他们当时的表情如何?

引导理解“脸上还露出胜利的喜悦”。

3.五壮士是怎么跳下悬崖的呢?再读他们跳下悬崖的句子,边读边想当时的情景。

4.出示(跳下悬崖画面):

看到这个画面,请同学们拿好课本,再读五壮士跳崖的句子。(齐读6~8自然段。)

5.引读课文: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一声声口号响彻云霄。这是……

6.从五壮士的口号中,你读出了什么?

这只是赞颂五壮士视死如归、壮烈豪迈的英雄气概吗?

四、回应目标,总结全文

1.课文是围绕着哪个字来写?体现了五壮士的什么精神?而作者重点描写了第几次掩护任务?更能突出什么?2.学完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2.搜集、摘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越多越好。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课

23*难忘的一课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会用“真挚”、“意外”造句。

2.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3.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台湾方面的信息整理与修改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入1.播放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听了这一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今天我们一起回到1945年的台湾,去感受一下光复后的台湾人民的心情。(板书课题。)2.读一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最想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开火车读课文,大家认真听,为读书有误的同学纠正错误。2.学生间互相评议读书效果。3.再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刚才大家指出的容易出错的地方。

三、细读课文,品析体会1.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到底是什么?2.为什么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在那个时候那个环境学起来,就能让作者产生一种难忘的感觉呢?能结合你收集的资料谈一谈吗?3.“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一句话一共出现了几次?哪一次你感受最深,为什么?请小组内交流学习。4.全班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引导学生逐次学习。(1)第一次出现,出示句子“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学生读句子,谈体会。(2)第二次出现:勾出老师的话:“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你知道,在日本统治时期,我们上的都是日本人办的学校,讲国语是不准许的。”从老师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孩子们是怎样在读呢?你能体会到孩子们读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吗?齐读句子“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3)第三次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出现的呢?学生自读,勾出受感动的句子。出示句子:“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这”指的是什么?你了解这些人些什么,说一说。作者此时所有的激动都只化为了一句话,那就是——“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4)出示句子:“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将此句子改为陈述句。读一读,比较两句话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此时作者已说不出太多的话语,只能用刚刚台湾老师的教学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作者把这篇的题目取名为“难忘的一课”,作者到底想表达自己难忘什么呢?(学生交流。)

四、再读全文,总结让我们再一次向台湾的小朋友一样,热忱地、自豪地读一读全文吧。

五、激情演说,升华感情学生自由演说,结束全文。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课

24*最后一分钟教学目标

1、认识文中的五个生字,能正确认读文中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体会四次“最后一分钟”,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

1、交接仪式影像资料、多媒体。

2、学生收集有关香港过去、现在及交接仪式的相关信息。整理与修改

教学过程设计

一、看图交流,揭题

1、交流香港的有关信息

2、出示文中插图。

3、揭题

二、自由读诗,解决字词障碍,了解诗歌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诗,要求把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学生自由提出困难,共同解决。

3、再读诗歌,思考一个问题:文中的四个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随机板书)

(三)品读诗歌,体会、激发情感

1、师:诗歌的大概内容同学们都已有所了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好好地品味这“最后一分钟”。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几次提到“最后一分钟”?第一处“最后一分钟”

1、指名读第一小节

2、师:同学们,在第一小节中躲着一种修辞手法,你能把它找出来吗?(生:拟人)那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说一说)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拉着香港这位亲人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历程。

3、齐读第一小节第二处“最后一分钟”

1、师: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香港区旗升起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无比的——(学生接说:激动、自豪)。请大家读一读第二小节,边读边体会这一份激动和自豪。

2、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

3、师:看着同学们这么认真地读着,老师相信你们的体会肯定也到位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合作朗读,一起来感受这份激动和自豪。请听要求:前面部分男女同学轮读,最后三行一起读。

4、分角色朗读

5、教师范读

6、有感情地齐读第三处“最后一分钟”

1、师:同学们脸上的表情告诉我,你们已充分体会到了那份激动和自豪,真棒!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如今的香港是非常繁荣的,可在150多年的时间里,它走过的历程却是坎坷的。

2、出示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等相关资料,教师介绍。

3、师:虎门上空的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发黄的旧条约也在此刻悄然落地。在这最后一分钟,又是什么在长城的脸上,在黄皮肤的脸上流淌呢?快到第三小节中找一找。

4、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语句。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1)指名读一读(2)理解“使大海沸腾”(学生自由说;借助图片理解)(3)引读:在这最后一分钟,百年的屈辱终于挥之而去,中国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怎能不让人欢欣鼓舞呢?——在这最后一分钟,所有中国人的喜悦都化作了泪水,这怎能不使大海沸腾呢?——第四处“最后一分钟”

1、师:香港终于回来了,我们激动,我们自豪。香港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小节,体会这小节体表现出的心情是怎样的?

2、学生自由朗读

3、交流,指导朗读

四、配乐齐读,再次体会情感

五、播放视频,情感升华

1、师:刚才的学习,我们从语言文字里感受到了那份激动、喜悦和自豪。下面老师带大家走进当时的情景,再次感受这激动人心的最后一分钟。(播放录像,教师配画外音。)

六、课堂练笔、小结

1、师:同学们,流浪了百年的游子——香港回来了,面对骨肉团聚的动人一幕,你最想说什么?请把它写在课文空白处。

2、集体交流

3、师小结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课

口语交际·习作七教学目标1.通过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2.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情,增强历史责任感。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习作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准备整理与修改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课前布置:学生结合自己的习作和搜集的资料,拟定一个简单的提纲。)

一、揭示演讲活动的主题1.回顾本单元课文,说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揭示本次演讲活动的主题: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二、读题,了解题意1.独立审题,勾画要求。2.交流:说什么?怎么说?

三、指导演讲1.交流课前拟定的提纲,互相启发,开启思路。2.完善提纲,分组试讲。3.各组推荐一人在班内进行交流,学生评议。

四、总结评议

第二课时:习作

一、阅读提示,了解读后感1.学生自读习作提示,勾画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语句。2.交流:什么是读后感?写读后感有什么作用?小结:读后感的基础是“读”,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的主要内容,体会到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3.点拨

二、赏析范文,学习写法1.自由阅读范文《愤怒与妥协》,引导学生发现读后感的写法2.归纳小结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三、明确要求,开启思路1.独立选材,尽量做到新颖。2.学生互相说。3.学生选好材料,独立写作。

四、自改互评,定稿誊抄1.写完后自己阅读,修改。2.学生分作文小组互评互改,根据同学指出的不足进行修改。3.选择典型作文,示范如何修改。4.学生再次修改,定稿誊抄。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课

回顾·拓展七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小结,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2.积累词汇,丰富语言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爱国主义思想的感悟。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积累词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整理与修改

教学过程设计

一、交流平台1.读题,了解要求。2.讨论:通过阅读课文和搜集资料,你对旧中国所受的屈辱和新中国取得的成就有哪些了解?独立准备;分组交流。3.交流:在资料的搜集和运用方面,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引导学生从搜集、处理、运用等方面进行小结,注意点拨:⑵学会建立自己的资料目录。⑶养成定期整理资料的习惯。⑷从多种渠道获取资料。

二、日积月累1.自读成语,读准字音,了解这些成语的共同点。2.同桌对读,分组比赛,熟读成诵。3.任选一个成语为同学做讲解。4.勾画出讲解后仍不懂的成语,查词典解决(家庭作业)。5.拓展:尝试说同类的其他成语。

三、展示台1.学习本组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谈收获,引导归纳出需要展示的项目。以下活动可结合班队会活动在平时进行:访问老红军、抗日老战士;参观烈士陵园等。2.根据学生具体的准备情况,课堂上可进行以下活动:抗战英雄故事会、手抄报评比等。3.评选活动:评选各项活动的能手;评出最有创意的活动小组;评出最佳作品,如手抄报。教学反思

下载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9《杨氏之子》 主备人:任明海 修改日期: 上课日期: 教案序号: 前置性作业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要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在读中体会......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为说明文单元,我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在教学本单元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学习单元导读,并结合以前学习过的说明性文章,将说明分为以下......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为说明文单元,我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在教学本单元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学习单元导读,并结合以前学习过的说明性文章,将说明分为以下......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对于语文课而言,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节课,我是侧重于语文的工具性。我希望达到:授之以渔,学以致用的效果。本节课的设计思路:1、以五年级上......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教学设计[大全5篇]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隆兴乡小学:胡洪 一、教学目标 1.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学写一篇说明文。 2.能生动形象地把物品......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 教学设计课 题1窃读记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范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解读: 本组教材是以语言艺术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杨氏之子》一文,写了九岁孩童与客人笑谈的经过,孩子机智巧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课序:课题:9、猎人海力布日期:年月日学情分析:高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通过预习,了解文章大意,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对学生自学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