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桥》的教学设计与说明
执教 林淑玲 指导老师 林秋田
作者简介:
林淑玲(1976-),女,福建安溪人,本科,小学高级,教龄18年,福建省安溪县第九小学。
林秋田(1972-),男,福建安溪人,小学高级,教龄21年,福建省安溪县第九小学。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跌跌撞撞、势不可当”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调动情绪。
1.让学生说说身边的好人好事。
2.播放几组解放军战士抗震救灾的真实镜头,讲述200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武文斌的事迹,让学生的情感在真实的情境当中自然而然地升腾。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的年龄小,经历少,文章中所描述的人和事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他们对这类人与事感触并不深刻。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好人好事,了解抗震救灾中的真实事例,通过“热身”活动,使文本逐渐贴近学生的生活。】
一、读题激趣,猜“桥”文意 1.板书课题:“桥”,然后回忆以前曾经学过的有关“桥”的课文,并简要说说分别写的是什么内容。
2.预测文意:这篇课文仅用一个“桥”字做题目,作者会写些什么呢?这又是一座怎样的桥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来感受一下。
【设计意图:从题目导人让学生展开想象,大胆预测文意,然后再去读文,这样做,既能够通过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有助于培养学生根据题目揣测课文内容的能力。】
二、理清脉络,初析“桥”意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分几个层次讲的? 2.认读字词,联想画面。
出示词语:
咆哮、狂奔、狞笑、放肆、势不可当
拥戴、沙哑、豹子
呻吟、乱哄哄、跌跌撞撞
搀扶、祭奠
指名读,齐读,提问:每一行的词语让你联想到课文的哪些画面? 3.问题导向,启发探究。
初读课文后你认为这是一座怎样的桥?能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概括吗?(窄窄的桥、生命之桥、希望之桥、死亡之桥)窄窄的木桥留给人许多感触,请同学们分层认真读课文,抓住那些感动人们的地方,细细品味,你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加强整体把握是“整体性”教学观念的体现。本环节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既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又从感情上对老汉有个初步印象。词语教学注重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既复习了课文的生字新词,又为深入学文做了铺垫。】
三、分层品读,深悟“桥”意
(一)扣紧第1—6自然段,感受故事背景,体会“希望之桥”。
1.感受故事背景:借助课件出示山洪的图片和视频,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抓关键词语理解词义、句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想象,感受到当时情况的危急,体会到人们的惊慌和恐惧。2.体会“希望之桥”:品读句子“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理解句意,感受语言的表达特点。
3.领会潜在危机:晶读句子“人们跌跌撞撞地向木桥拥去。”思考“拥”是怎样的情景?会产生怎样的后果?理解在生死危机的关头,村民们争先恐后地拥向木桥,使这座唯一的逃生之桥危机四伏。
(二)学习第7—23自然段,感悟人物形象,体会“生命之桥” 1.默读批注,想象感人画面。
找出描写洪水水变化的语句,并想想在洪水变化的几个瞬间,你都看到了哪些感人的画面,把你的感受写在课文旁边。2.分层品读,感悟人物形象。
画面一(7—13自然段。水没腿深,老汉如山。)通过抓重点句“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感悟:一个“盯”字,你读懂了老汉的心吗?他心里想的是什么?为什么说“他像一座山”?
画面二(14—16自然段。水齐腰深,揪出加塞。)通过抓住重点句“老汉凶得像只豹子。”体会(1)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会有什么后果,让老汉这么“凶”?(2)把句中的“老汉”换成“父亲”,把“一个小伙子”换成“儿子”,再读一读。(3)假如你是他的儿子,你有什么话想问你的父亲?(4)一个个问题像一把把尖刀刺在老汉的心里。让我们走近老汉的内心,替他回答吧!
画面三(17—23自然段。水齐胸深,父子牺牲。)通过抓重点句(1)“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思考:从“用力”这一“推”,你感觉到老汉心里想的是什么?(2)“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你能帮他喊出了吗?(3)这一“揪”一“推”,写出老汉怎样的矛盾心理?
(三)学习第24~27自然段,感受不朽灵魂,体会“永生之桥” 1.配乐朗读,升华情感。2.情境说话,抒发情意。
假如你就是搀扶这位老太太的人,你想对她说什么?引导学生表达内心的感受,激发学生对老支书的崇敬之情。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引导学生从最能表现老汉特点的三段话为侧重点和突破口,借助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感悟,深人人物内心,与文中人物进行心灵对话,感受人物形象,理解“桥”的内在涵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在角色体验中披文人情的感悟方法,同时受到老支书崇高精神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受到一次深刻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
四、通读思辨,明析“桥”意 1.读文辨析,领会人物品格。
自由有感情朗读全文,读后辨析: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他是一个好父亲吗?
小结:老汉是村支书,他爱村民;老汉是父亲,他爱自己的儿子。但生死攸关之际,他无私地选择了大家。正是因为老汉危难之时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无私无畏的行为,才使原本会成为“死亡之桥”的窄木桥变为人们得以逃生的“生命之桥”。虽然老支书离去了,然而他在人们的心中筑起了一座永恒的心桥,2.再读课题,点明“桥”的含义。危难时刻,心系群众,他就是一座镇定如山、通往希望的——桥,紧急时刻,不顾私情,他成了一座刚正无私、超越生命的——桥,悲痛时刻,精神永恒,他化为一座浩气长存、永生不朽的——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题,领会人物的高尚品格,通过排比式的引读,点明题意。】
四、延伸课堂,思“桥”文道
1.思考:课文为什么以“桥”为题?课文那么短,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篇幅描写洪水的威胁?为什么读到课文的最后,我们才知道老汉和那个年轻人是父子?这些问题,我们留到下一节课探讨。
2.阅读课后选读课文《丰碑》,比较两篇课文的相同点。
【设计意图:作业设置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以“桥”为题的用意,启发探究本文的写作特色,并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的选读课文比较异同。一方面激发学生课后阅读探究的兴趣,另一方面为下节课“感悟文章表达方法”做好准备。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桥的这边宛如站着读者,桥的那边宛如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本课时着重引导学生依托文本,反复品读,积极思维,从课文中的动情点上细读感悟、合理想象,恰如其分地把激情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掀起他们的情感波澜,并通过指导朗读,使学生人情入境,从而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朗读,深化感悟,升华情感。
2.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初步了解小说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读文写话,升华感受 1.互动交流,深化主题。
交流上节课留下的问题:课文为什么以“桥”为题? 2.通读课文,抒发情感。
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一次走近这座桥,走近这位高大如山的村支书。3.练习写话,深化认识。
从2004年开始,我国每年要评选出“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并举办专门的颁奖晚会。每个“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仅100字左右,却高度概括了获奖者的感人事迹或突出贡献。下面是200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武文斌的颁奖词,“天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树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那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请你为《桥》的主人公——那位令世人感动的老支书撰写一段这样的颁奖词,然后读给大家听听。
【设计意图:勤动笔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本环节主要通过小练笔,深化对于老汉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体会一位普通共产党员的伟大情怀。另外,通过诗歌优美凝练的语言,提升人物形象,升华学生情感。】
二、研读品悟,学习写法
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怎样表现人物特点的?(板书:人物)1.感受环境描写。
指名读1—6自然段,思考后交流:课文那么短,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篇幅描写洪水的威胁?
小结:课文一开篇就对突如其来的大雨和洪水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并且把这一环境描写贯穿始末,看来故事的展开,人物的描写是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板书:环境)2.感受独特情节。
师配乐深情朗读故事结尾的24—27自然段。引导讨论交流:为什么作者直到最后才揭示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呢?最后一段“五天以后,洪水退了。老汉的妻子,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结尾处为何连续用了三个“她”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小结:这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作者利用短段间的停顿来充分表达悲情,“她”字的反复运用更使这种悲情得到充分渲染。作者利用这样充满悬念的情节,这样独特的构思,读起来才让人揪心,让人震撼。(板书:情节)3.感受语言特色。
这篇课文大量运甩短句,以及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对洪水的肆虐、人们的表现等进行间接描写。你能试着找出这些句子读一读,品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情况危急,衬托老汉的形象)
4.总结课文写法。
环境、人物、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这篇课文是一篇小小说,或者叫微型小说。小小说篇幅非常简短;小小说的构思都很奇特,总能让你感到出乎意料,可仔细想想,却又在情理之中,这就是小小说的语言魅力。
【设计意图: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难点,突破这个难点必须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深入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得以实现。本环节设置分层读悟,有利于写法的分析和归纳。】
三、拓展阅读,丰富体验
浏览选读课文《丰碑》,交流阅读体会:《桥》与《丰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拓展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舍己为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个体受到高尚价值观的教育。同时,两篇课文相似的表达方式也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丰富体验,加深认识。】
四、迁移写法,指导写作
这节课我们着重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品味《桥》这篇感人的小小说。其实现实生活才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只要你留心关注,这样感人的故事在我们生活中随时可见。让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200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武文斌的事迹,你能否运用《桥》这篇文章的一些写作手法,试着将武文斌的事迹写成一篇感人的文章呢?(生交流,课后试写)
【教学意图: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他们让我感动”,本环节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把学习的触角由课堂伸向生活,也是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铺垫。】
【板书设计意图:本课时板书着重体现文章的表达方式和文体特点。】
【第二课时设计说明:读和写是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读是理解的吸收,写是理解的表达。在本课时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为老汉写“颁奖词”,以期对老汉精神的感悟更深一层;我还让学生试着将2008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武文斌的事迹写成一篇感人的文章,以期将本课学到的表达方法运用到写作中。
第二篇:《桥》教学设计与反思
《桥》
一、教材分析
《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第四组的一篇感人的文章。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作者为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设置了一个典型的环境,山洪暴发,洪水肆虐,人们只有唯一的退路——那座窄窄的木桥。从而以“水”的上涨为线索,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用一个普通老支书生命的一瞬间的闪光行为,使作品凸显出人性的美。因此教学中要“以读为主,以读促悟”,学生在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时,感受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升华;还要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深入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1.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3.文章构思新颖、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二、设计理念
《桥》一课语言通俗,但蕴涵于字里行间的感情深沉而挚烈。根据教材特点,本案设计了“在速读中整体感知,在品读中感悟感动”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体味人物内心情感,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并以此点燃学生情感,引发真情,促进学生主动探求,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结合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逐步深刻感受老汉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2、积累课文的特殊语言,了解课文的布局谋篇,环境描写等方面的特色。
3、理解题目“桥”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重点
1、重点
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动的句子,体会村支书的性格特点和高贵品质。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五、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桥”所蕴涵的深刻含义。教学流程
一、情境朗读,引入课题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桥》(板书桥)
2、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可怕的黎明,和村民们一起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吧。我们来合作朗读,老师度描写环境的段落,同学们读描写人物的部分,注意接。
师: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生(齐):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师: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生(齐):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师: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生(齐):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师:(过渡)疯狂肆虐的洪水,像魔鬼和野兽一般威胁着摇摇欲坠的木桥,也威胁着全村一百多号人的生命!危难时刻总会有英雄挺身而出!谁是英雄?你知道他的名字吗?(但 1 是,我们知道他的身份,你知道吗?他就是——(老汉){板书}
二、品味语言感悟老汉的形象
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进老汉的世界,看看面对可怕的洪水,他有着怎样的表现。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第7-23自然段,画出直接描写老汉的句子,圈出最能表现老汉特点的词语,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
1、学生自学。
2、读完了吗?我,们来交流交流。
(1)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生:我从第8自然段的“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这句话感受老汉的冷静。
师: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老汉的冷静?
生:我从“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中的“不说话”和“盯”字感受到老汉的冷静。师:你的理解很准确,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师: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老汉的长相——(清瘦)。
师:老汉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健壮、魁梧,他是那样清瘦,可是这里却说——“他像一座山”这是为什么?
生:老汉镇定得像一座山。
师:仅仅是镇定得像一座山就让乱哄哄的人群停住脚步吗? 师:你站在那里,人们会挺住脚步吗? 生:因为他是党支部书记 师:村干部很多呀
生:因为村里人都拥戴他,他在人们心中的威信很高,所以他就像一座山。师:是的,因为全村人都拥戴他,所以村民们看到希望,在村民眼里,老汉就是一座(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师:老汉这种镇定自若的神态正好和前面的谁的表现成了鲜明的对比?(群众)板书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采用对比的手法,更加突出老汉的威严,冷静。师:你能读出老汉的冷静和 威严吗?
师:从你的朗读中老师看到了一个临危不乱、镇定如山的老汉。(2)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过渡:在老汉的组织下,村民们最终怎样过桥?
(课件出示)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1、依次是什么意思?
2、人们一开始是依次上桥的吗?
生:不是。
师:老汉如何让人们从“乱哄哄”’变成“依次”的?
(3)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读了这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里有三个感叹号。我感受到老汉说话的语气一定很急切。师:老师吧老汉说的话改一改。
(课件出示)老汉沙哑地喊话:“乡亲们,这座木桥很窄,也不够牢固!大家千万不要拥挤,排成一队按顺序过桥。如果你是共产党员请排在后边,让普通老百姓先过去。好吗?
师:乡亲们——读
师:这样写会不会,为什么?
师:你看,这种情况下,老汉的沉着冷静,那用的语言是这样的简洁、干脆。语气是这样的坚定有力。既符合当时的情景,有符合老汉的性格特点。这是文章的又一写作特色。
师:“桥窄!”是说这里非常——危险;“排成一队,不要挤!”是说——过桥的方式;“党员排在后边!”是说——排队的秩序。
师:党员为什么要排在后面?因为党员应该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此时此刻,党员要把群众的 生命放在第一位!这样的党员才像一座山啊!
师:谁能学着老汉喊一喊?(指名读)。
师:在老汉的组织下,他是这样要求人们依次过桥的:党员排在—— 生:后面。
师:排在前面的是—— 生:村民。
师:排在最后的是—— 生:老汉。
师:老汉有机会先过桥吗? 生:有。
师:来,人家先过去。生:老汉有机会先过桥。师:从哪里看出来?找句子。
生、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从这个 “拥戴”这个词中,我知道了。
师:整句话中?
生:这句话中我知道这个老汉是党支部书记,他可以先走了吧——把村民放在后面。师:整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们没有到达之前,老汉已经先到了桥头那里,对吧?这说明他完全有机会——自己先——
生:自己先走。
师:那他为什么不先过桥?来,请你。生:因为他要保护他那的村民。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是全村人的党支部书记。
师:老师想问一下,党支部书记是多大的官?你们知道吗? 生:像村长——村长,相当于村长。
师:就是说是整个村里最大的那个,是吗?相当于整个班的—— 生:班长。
师:你的理解是正确的。这样说组织村民们安全地过桥,是这个老汉,是这个老支书的——
生(齐):职责。
师:他履行了他的职责,我们用个成语来说,叫做—— 生:忠于职责。
师:老汉有机会先过桥,他不过,而是组织村民们先过,自己最后才过,这种行动还可以叫做什么?
生:舍己为人。
师:好,请坐。老汉他自己不先过,还要求全体党员后面才过。因为他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那他是怎样要求全体党员的呢?我们来角色朗读。谁愿意来跟老师合作一下?好,请 3 你。来,老师先当党支部书记。好吗?注意接。(朗读略)现在你是女支书,好吗?(交换角色,再次合作朗读,朗读略)好一个威严的女支书。请坐。同学们能够像她这样读一读吗?来,自己练习下。(学生练习)现在,你们就是老汉,就是那一位老支书,在风雨交加、山洪咆哮的黎明,面对一百多号疯了似的拥过来的村民,你沙哑地喊话,一、二,齐——
生: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党员也是人。
生:可以退 党,到我这儿报名。
三、设置矛盾,体会父亲形象。
1.同学们,老汉的大山形象让我们刻骨铭心。除了老汉,文中还有一个人作者也进行了具体描写,谁?(小伙子)请你们认真默读14至23自然段,划出描写老汉与小伙子动作的词句。师:划好了吗?老师把他们相关的几个自然段打在屏幕上。请你们把他们前后各自的动作对照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矛盾的地方吗?
(1)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师:老汉这一“揪”意味着什么? 生:小伙子离 生的希望越来越远了。生:小伙子离死亡越来越近了。
师:老汉犹豫了吗?哪几个词可以看出?(突然,冲)老汉揪得像大山一样果断来,这真是一个——-生:这真是一个不近人情的老汉。(不徇私情)
师:与“揪”相反的动作是——(推)。这一“推”,又意味着——(老汉把生的希望留给小伙子)。
师:我们再来看看小伙子的表现。
这一“瞪”,是小伙子对老汉的不满,不情愿。可是后来这一“推”,又是那么心甘情愿地把生的希望让给老汉。
2.老汉和小伙子,他们说的、做的,前后似乎充满了矛盾。同学们,你们能读懂吗?
似懂又非懂,令人费解,是吧?如果你读了下面这段话,老师相信你在顷刻间会明白许多许多……让我们一起怀着沉痛的心情,读课文第21至27自然段。师:读到这里,你心里又有什么感受?
师:作者为什么在文章最后才交待老汉和小伙子是一对父子。(生:增添神秘感,更加突出老汉的大公无私。
师:这种写法也是文章在写作方面的特色——设置悬念,结局意外
四、理解桥的含义
课文中留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老汉,为什么用桥为题? 生、桥就了人们的生命。
生、老汉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永不坍塌的桥。
师:老汉用他那共产党员先人后己,不徇私情的高尚情怀铸造了一座延续生命的桥。(板书生命桥)
五、激情诵读、总结全文
接下来,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平民英雄,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他是一位镇定自若的共产党员,读 生(齐)
师:一座山呐,乡亲们的靠山,再读 生(齐)
师:在这危急的时刻,他是一位果断的老支书读 生(齐)
师:沙哑的喊话,再读 生:
师:他同时也是一位深深爱着自己儿子的老父亲,读 生:(齐)
师:一座窄窄的木桥消失了,可是一个老人,一个共产党员却在我们每个人心里架起了一座永远的生命的——起立 生、(起立)桥
六、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令你感动的句子。
2、推荐阅读 雨果《“诺曼底”号遇难记》
她看见了缓缓流动的小河,却看不见老伴忙碌的身影;
她听见了小河潺潺的流水声,却听不见儿子爽朗的笑声。
生②:她看见老伴仿佛站在水中微笑,却看不见老伴贴心的关爱;
她听见了小鸟的啼叫,却听不见儿子亲亲热热地叫一声“妈”。
生③:她看见了那冲垮的木桥的残桩,却看不见老伴过桥时坚实的背影;
她听见了哗哗的流水声,却听不见儿子真心的问候。
师:是啊,她看见了许多许多,唯独看不见两个至亲至爱的人;她听见整个村庄都呜咽了,唯独听不见那两个最最熟悉的声音。
第三篇:《桥》教学设计与反思
《桥》教学设计与反思
李俊琴
(山西省沁源县王和中心校)
一、教材分析
《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第四组的一篇感人的文章。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作者为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设置了一个典型的环境,山洪暴发,洪水肆虐,人们只有唯一的退路——那座窄窄的木桥。从而以“水”的上涨为线索,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用一个普通老支书生命的一瞬间的闪光行为,使作品凸显出人性的美。因此教学中要“以读为主,以读促悟”,学生在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时,感受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升华;还要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深入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1.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3.文章构思新颖、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二、设计理念
《桥》一课语言通俗,但蕴涵于字里行间的感情深沉而挚烈。根据教材特点,本案设计了“在速读中整体感知,在品读中感悟感动”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体味人物内心情感,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并以此点燃学生情感,引发真情,促进学生主动探求,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联系课文理解“势不可当”、“狞笑”的意思。
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并理解课文以“桥”为题目的深刻含义。
3、在语言情境中,体验生命的意义,促进生命的成长。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动的句子,体会村支书的性格特点和高贵品质。
2、难点
理解题目“桥”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五、教学方法
我借助多媒体手段,着力渲染环境,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洪水的凶猛,将环境描写与老汉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相结合,并采用“品读感悟”式教学方法,多方位、多视角地让学生去认知、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和知识点,积累语言,拓宽视野,使老汉的英雄形象凸显得越来越美丽动人,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练笔尝试,提高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课文。
在生活中,你们一定见过很多桥吧!说说你见过的桥。而我们今天要学的又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呢?木桥图片展示,加深认识。
(二)、再读课文,感受洪水肆虐与人们的恐慌。
1.过渡:就是这样一座又窄又不够结实的桥,平日里或许只是山村里极不起眼的,可在洪水来临时却成了唯一的逃命桥、救命桥。那么它是否真的能那么轻易地救老百姓的性命呢?当时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划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选择其中感受最深的一句作批注。
2.引导学生抓住“咆哮”“狂奔”“势不可当”体会洪水的声音大,速度快,来势凶猛。领悟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妙用,体会语句凝练所烘托出来的紧张气氛。
3.过渡:如果我们就住在那个村里,面对这突然袭来的山洪,会怎么做?(生说。)4.讨论:如果,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样的结果?面对疯狂袭来的洪水,人们几近疯狂崩溃,几乎失去了理智,试想,这样的又窄又不结实的桥怎能承载得了疯狂的拥挤踩踏?这时急需要什么?(沉稳的组织者,有序地疏散)
(三)、感受在死亡紧逼时,老支书的从容镇定。
过渡:是的,在性命攸关的危急时刻,一位老汉已站在木桥前,他是谁?他又是怎样做的?
1.直接出示句子: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你体会出了什么?(沉着、冷静)2.过渡
:人们把生的希望托付给了像山一样的老汉,老汉是怎样指挥的? 小结:
是啊,这是一个多么舍己为人的老汉,当山洪咆哮着,像一群野马狂奔而来的时候,老汉站在没腿深的水里,镇定得像一座山,他用沙哑的嗓音喊着„„
当洪水开始跳舞,木桥开始发抖,水已经窜上了老汉的腰,老汉威严如一座山,他冲上前„„
(四)、揭示课文悬念,领会“桥”的深刻内涵。
当人们已经顺利过桥,已经跨越死亡的时候,桥轰地一声塌了,只留下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五天以后,洪水退了,这时发生了什么事?让学生悟出这样结尾的好处?从而感受作者设置悬念这种表达方法的奇妙之处。(2、通过朗读、感悟、交流,让学生领会此时课题的“桥”不仅仅是那座窄窄的木桥,它更是老支书用自己的身躯架起的生命之桥!
(五)、以诗结课,升华情感
我不知道
哦,老汉!
你的姓,你 的 名
你是 一座山,但我 知道
一座镇定、刚毅的 山,你有一个动人 的称呼-----老汉
一座深情的山。
哦,老汉
哦,老汉!
你更是 一座桥,你那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 品质,一座用 血肉之躯架起的生命桥,将牢牢驻留在我们心间
一座党员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永远,永远!
写话练习。
学习本文的巧设悬念,文末揭提的结构,写一个小片段。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力求让读贯穿全课。“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学生通过自主读、合作读、对比读、听名家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来落实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语感。特别是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读,如“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学生分别从“他不说话”“他像一座山”等不同方面去理解,进而读出个性。
另外,我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声音和同类的文章等等,让学生入情入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激起情感共鸣,真正有所感悟。这点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思考。在指导学生理解老汉的光辉形象后,我设计了一个写话的环节来祭奠老汉,这既是情感的凝聚和提升,又是落实语言实践的活动。
第四篇:《桥》教学设计与反思
《桥》教学设计与反思
《桥》教学设计与反思1
再次播放桥的各种图片。
请你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小节。你会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的第二小节。
评价朗读情况。
说一说第二小节为我们介绍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在这一小节中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根据学情进行教学。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桥都引发了你的那些思考?
学生自由交流。
请全班同学朗读课文第三小节。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这样的桥存在于心灵与心灵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
小组合作学习。
全班交流。
四、总结:选择你最喜欢的`语句先记在读书笔记上,再来背一背。全班交流。
布置作业:
把自己最喜欢的校节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收集有关于桥的材料,下节课交流。
(重点让学生了解这一小节讲的是造型优美的桥,再给人方便的同时,装点着乡村和城市,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为我们介绍了两种桥。)
(理解“幽静”“碧波粼粼”“回旋别致”“魅力”“巍峨雄伟”“浩然坦荡”等词的意思,从而进一步了解桥的美。)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一起有感情的读一读课文。
大家回去收集了很多的材料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二、全班交流收集的材料。
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
三、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对“幽”“粼”“魅”“叉”“巍”等字做重点指导。
《桥》教学设计与反思2
爱是人间永恒的主题,是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上星期,教学了颂扬人间真情的一篇文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文章主要讲述这样一个童话故事:大陆青年小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课后,学校的几位老师对这堂课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反思这节课,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与遗憾。
首先,在课文讲授中,对学生朗读指导还欠缺。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体会语句含义,激发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把感情表达出来。学生有时朗读不到位,例如: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重点是要学生体会到当时情况很紧急,很危险,朗读时要要读出这样的感情来。虽然我叫了好几个学生来读来感受,但是学生读的仍旧不够到位。感觉完全是为了读而读,朗读时声音也不够收放自如,因此感情没有到位,没有达到朗读的目的。如当时,老师能够给予恰当的范读,从声音带动学生,将会对学生进一步感受文本,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起到作用。
在课文讲授中,忽视了对关键词语的感悟。比如辗转突如其来学生都很难理解,虽然我放在课文中最突如其来进行了简单的解释,但是没有去深入挖掘,突如其来我还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个环节,这里为什么要用这个词,用这个词,你有什么感受?这样对课文的内容和就挖的更深了,学生也学会了怎样来运用了。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
课文的主题是颂扬海峡两岸的骨肉亲情,但是对于这个主题的点拨和深化还不够。语文课堂跟思想教育应该是合二为一的,语文教学不能脱离了思想教育而只进行文本,这样的语文课仅仅是工具,忽视了其人文性。
通过讲授这一课,还暴露出自身应变的能力的不强。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对课堂上出现的种种情况没能进行很好的处理,特别是出现了很多口误,把台湾青年说成小钱而把小钱说成台湾青年,说明自己准备的还不够充分,也反映出自身应变能力不强,没能很好地处理自己意料之外的情形,还需在教学中多多锻炼。
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踏踏实实地把课文中的最基本的、最优秀的东西,教给学生。
《桥》教学设计与反思3
一、教材分析
《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第四组的一篇感人的文章。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作者为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设置了一个典型的环境,山洪暴发,洪水肆虐,人们只有唯一的退路——那座窄窄的木桥。从而以“水”的上涨为线索,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用一个普通老支书生命的一瞬间的闪光行为,使作品凸显出人性的美。因此教学中要“以读为主,以读促悟”,学生在阅读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的同时,感受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升华;还要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深入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1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3文章构思新颖、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二、设计理念
《桥》一课语言通俗,但蕴涵于字里行间的感情深沉而挚烈。根据教材特点,本案设计了“在速读中整体感知,在品读中感悟感动”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体味人物内心情感,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并以此点燃学生情感,引发真情,促进学生主动探求,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联系课文理解“势不可当”、“狞笑”的意思。
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并理解课文以“桥”为题目的深刻含义。
3、在语言情境中,体验生命的意义,促进生命的成长。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动的句子,体会村支书的性格特点和高贵品质。
2、难点
理解题目“桥”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五、教学方法
我借助多媒体手段,着力渲染环境,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洪水的凶猛,将环境描写与老汉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相结合,并采用“品读感悟”式教学方法,多方位、多视角地让学生去认知、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和知识点,积累语言,拓宽视野,使老汉的英雄形象凸显得越来越美丽动人,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练笔尝试,提高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课文。
在生活中,你们一定见过很多桥吧!说说你见过的`桥。而我们今天要学的又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呢?木桥图片展示,加深认识。
(二)再读课文,感受洪水肆虐与人们的恐慌。
1、过渡:就是这样一座又窄又不够结实的桥,平日里或许只是山村里极不起眼的,可在洪水来临时却成了唯一的逃命桥、救命桥。那么它是否真的能那么轻易地救老百姓的性命呢?当时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划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选择其中感受最深的一句作批注。
2、引导学生抓住“咆哮”“狂奔”“势不可当”体会洪水的声音大,速度快,来势凶猛。领悟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妙用,体会语句凝练所烘托出来的紧张气氛。
3、过渡:如果我们就住在那个村里,面对这突然袭来的山洪,会怎么做?(生说。)4讨论:如果,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样的结果?面对疯狂袭来的洪水,人们几近疯狂崩溃,几乎失去了理智,试想,这样的又窄又不结实的桥怎能承载得了疯狂的拥挤踩踏?这时急需要什么?(沉稳的组织者,有序地疏散)
(三)感受在死亡紧逼时,老支书的从容镇定。
过渡:是的,在性命攸关的危急时刻,一位老汉已站在木桥前,他是谁?他又是怎样做的?
1、直接出示句子: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你体会出了什么?(沉着、冷静)2过渡
人们把生的希望托付给了像山一样的老汉,老汉是怎样指挥的小结:
是啊,这是一个多么舍己为人的老汉,当山洪咆哮着,像一群野马狂奔而来的时候,老汉站在没腿深的水里,镇定得像一座山,他用沙哑的嗓音喊着
当洪水开始跳舞,木桥开始发抖,水已经窜上了老汉的腰,老汉威严如一座山,他冲上前
(四)揭示课文悬念,领会“桥”的深刻内涵。
当人们已经顺利过桥,已经跨越死亡的时候,桥轰地一声塌了,只留下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五天以后,洪水退了,这时发生了什么事?让学生悟出这样结尾的好处?从而感受作者设置悬念这种表达方法的奇妙之处。(
2、通过朗读、感悟、交流,让学生领会此时课题的“桥”不仅仅是那座窄窄的木桥,它更是老支书用自己的身躯架起的生命之桥!
(五)以诗结课,升华情感
1、我不知道
哦,老汉!
你的姓,你的名
你是一座山,
但我知道
一座镇定、刚毅的山,
你有一个动人的称呼老汉
一座深情的山。
哦,老汉
哦,老汉!
2、你更是一座桥,
你那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品质,一座用血肉之躯架起的生命桥,
将牢牢驻留在我们心间
一座党员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永远,永远
写话练习。
学习本文的巧设悬念,文末揭提的结构,写一个小片段。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力求让读贯穿全课。“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学生通过自主读、合作读、对比读、听名家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来落实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语感。特别是引导学生个性化的读,如“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学生分别从“他不说话”“他像一座山”等不同方面去理解,进而读出个性。
另外,我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声音和同类的文章等等,让学生入情入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激起情感共鸣,真正有所感悟。这点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思考。在指导学生理解老汉的光辉形象后,我设计了一个写话的环节来祭奠老汉,这既是情感的凝聚和提升,又是落实语言实践的活动。
《桥》教学设计与反思4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饱含着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饱含着台湾与大陆同胞之间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能通过这一样一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人间真爱,感受到两岸亲情,在他们心中埋下善的种子,植入爱的根苗,应该是语文课的骄傲,是语文教师的骄傲!这就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之所在吧。然而,语文课毕竟不同于政治课,语文课也不是单纯的思想品德课。在语文课堂上,要通过听、说、读、写等一系列属于语文的学习活动,让孩子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技能的训练与提升,经历语文学习的过程,习得语文学习的方法,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这才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那么,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怎样把这两者统一起来,把三个维度的目标都落到实处呢?这个问题是本次赛课的主题,也一度困惑着我。
在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一课时,我突然发现,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真的很简单,那就是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也就是说,在课堂上如果我们以发展学生的语言为出发点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那么,三维目标就自在其中。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每一个语言符号都表现着一种思维,承载着一种思想,蕴含着一种情感:对语言的理解,就是对思维的训练;对语言的积累,就是对思想的传承;对语言的运用,就是情感的.传递。比如,我引导学生体会李博士的爱心,运用的是把一个自然段的几个句子都跟沉着这个关键词联系起来朗读体会的方法,在这种瞻前顾后地阅读与朗读实践中,对李博士博大爱心、高尚医德的感悟,不言而喻。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这40分钟的教学中,只设计了两个层面的阅读实践:第一个层面是初读整体感知。这个层面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真正让孩子把课文读通,把内容说明白。我设计了这样3个实践环节:第一,自由读,给足时间让学生真切感知课文;第二,自主提醒词语,给足空间与方法理解词语,读通长句子;第三,分工合作,把听读检查读书效果和组织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给足机会让每个孩子参与实践。这样的几个可以说是很常规的学习活动过后,第一个层面阅读目标就基本落实了。第二个层面是品读理解内容、感悟精神。根据四年级上学期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的实际水平,我在这个层面的引导中采用了以读代讲、代说的策略。引导学生通过以下2个实践感悟到台湾青年的博大爱心和李博士的高尚精神。第一环节,默读画出令自己最感动的语句简单标注感受;第二环节,交流感受。在第一个环节开始和交流感受的过程中,我试图充分的发挥教师指导、引导和组织的作用,让学生学得更有实效。比如点拨默读感悟方法;还有配乐范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再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对台湾青年内心世界的想象中,通过运用恰当的词语练习说话表达出来;以及通过补充材料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奔波、连夜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等等。
总之,理念决定呈现,呈现决定效果。在这次会议理念的引导下,我体验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的快乐,体验到了扎扎实实为学生的充实。
《桥》教学设计与反思5
教学目标: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学习从某一个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桥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审美效果分析,指导学生获得一些美学基本知识;
品味文中诗意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介绍作者
三.基础识记
和谐(xié )点缀(zhuì)
煞(shà)它风景 孕(yùn)育
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美感
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史诗
停止脚步——驻足
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四.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并探讨以下问题:
在作者眼里桥美在何处?
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
联系课文说说怎样来欣赏一副画?
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源于桥在不同环境下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 举了四个例子:
乌镇苇丛上的石桥;
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
水天之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
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
《清明上河图》里的桥、乡间小桥、索桥(说明桥普遍具有的作用: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
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成昆路上的桥(从反面说明桥与周围景物要互相衬托、呼应)
五.文章结构:
(一)、(1~3)指出作者爱桥的原因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二)、(4~6)举例说明桥在不同环境所起的形式作用
(三)、(7)总结全文
六.美句欣赏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七.比较本文和《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
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他的说明性体现在文中点明在画家眼中桥美在何处,随后又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但是与《中国石拱桥》这种比较规范的说明文不同的是,在举例的时候,作者不是用科学、平实的语言向读者解说,而是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八.欣赏点评同学自拍的照片
请以“ 的桥”为其照片拟一个小标题
九.拓展延伸:寻找、发现生活中的美。
同学们回去找找自己身边,或者旅游途中的风景照,或者利用网络或书籍寻找一些有关各地风土人情等的照片,给各自查找到的图片配上一段说明文字。发到班级的群:让大家一起来分享美的事物吧!
著名绘画大师吴冠中老先生曾说“我母亲是文盲,但即不是美盲,她选的衣料总是那么好看,她善于搭配颜色,好利用各种色零碎毛线给我织过一件杂色的毛衣,织了拆,拆了织,经过无数次纺织终于织成了别致美观的毛衣。
我认为一个人有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有真,善,美,一个人如果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拥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他便会由内心发出对美的感受与共鸣,这就是为什么儒家把美感看作是道德教育其中一项内容的原因,道家对美有另外的看法,它追求心灵的自由流动,所以把自然美视为最高境界层次,三者皆是人类的最高精神境界因此,是否文盲不重要,最重要的千万不要是美盲,美盲是涉及做人的问题,也就是道德教育的问题,大家可以想象一个人不管拥有多么向的学历或技能知识,但如果没有真,善,美那是多么可怕的一个人,美则是礼的代词,美盲即礼盲。
为此,我们大力呼吸我们国家的教育工作者和为人父母者,不但要重视文化知道教育,,也是做人最基本的元素,缺一不可,我们现在社会整个教育系统最缺的就是真,善,美的教育,特别在美教育方面尤其受忽略,因此,导致有”丑陋的中国人“之谑称。
《桥》教学设计与反思6
《皮巧根桥》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出版社四年级上第五单元最后一篇略读课文,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重点语句深入理解,体会他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参照多本参考书的前提下我确定了以下几个目标:认识“陡、峭、朽”3个生字;理解“陡峭、湍急”等词语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皮巧根的良好品质;懂得即使力量有限,也能用爱心做一些有益于人们的事。通过课堂学生的表现以及个人的反思,总结以下几点:
1、整个课堂能够立足文本,对文本的分析还比较透彻,在对皮巧根架桥不容易的过程,学生能够理解的很好,这样就方便为下文做出铺垫;对文本详略的设计也比较得当。适当发挥学生的想象进行理解文本。
2、关注了学生内心的独特感受,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体会架桥的重要性及急水河的危险,这部分设计了让学生自由想象除了书中列举的两个危险外还有什么危险,学生根据自己的独特想象和思维进行回答,教师都给予了点评与指导。在体验桥给大家带来的方便时也是进行学生自由想象,有的同学能模仿过桥人的语气来读课文,这点非常好。
3、进行适当的拓展,一篇简单的文章,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课文上,而是应该让学生有其他的收获或是对文章中心的体会更加深刻,为此我将道德模范人物进行引入,这让能让学生感受到有爱心的人到处都是,借此来加深对皮巧根也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的理解。对于最后小练笔的设计是对文章的一个中整体总结。
存在问题之处:
1、在学生与教师配读的部分,学生和教师的配合不是很默契,显得有些脱节和牵强,这药加深平时对学生的`训练,在不用教师语言提示的情况下就能与教师进行很好的配合。
2、在学生自由想象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些同学还是没有体会到老师的意图,教师的提示语也不是很到位,即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依然没有多大的改观,所以对于皮巧根桥能给人们带来的便利理解的还是不到位。
3、对于文章的导入设计的不够细致,没有多大的价值,应该加以深思,导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凸显本课文,应该将其作用尽可能的发挥,不要疏忽任意一个环节。
4、整篇文章的处理似乎显得先急后稍微缓和些,这或许和我自身的语速有关,但是会给听课的人一种慌忙的感觉,而且每个环节都显得没有落到实处,这也是最大的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改正。
5、多给学生思考的问题,教师少说话。这里的少说话是指少说提示语及没用的话,新教师容易话多,容易不信任学生,容易急于让学生回答问题,但这往往适得其反,多给学生些思考的时间或许他能回答的更好,多信任些学生,或许他能让你看到奇迹。
《桥》教学设计与反思7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文标准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及反思。本课以读为主,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文意,培养语感;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技巧,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通过不断的质疑解疑,使学生深刻领域课文的主旨。
二、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飞夺泸定桥》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记叙了长征途中红军夺取泸定桥、渡过大渡河的战斗过程,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三年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感知课文内容的方法,也初步具有了小组合作、自主识字、查阅资料等能力,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尤其在“读”方面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加上课前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德育目标的实现应该是水到渠成。
三、教学目标
1.读懂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红军飞夺卢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3.体会按一定顺序记叙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红军的崇敬之情。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批注发、环境描写法
七、教学策略:讲授法、多种形式朗读法、批注发
八、教学流程
(一)巩固复习
(二)精读“难”
课件出示做批注的方法。
看修辞,看写法,懂质疑
生交流感受,师相机板书桥高、水急
(三)细学“夺”
1.找一找你从哪些地方感觉到红军战士的勇敢,并做上批注”
2.生交流讨论
(四)练笔
师:“同学们,学完这篇文章,你认为红军是一群怎样的军队?”
生:勇敢、英勇大无畏
师相机板书:英勇大无畏
运用金钥匙,展开联想,红军和敌人是如何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搏斗的,请你用笔写下来,教学反思《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及反思》。
(五)升华主题
今天,我们也要学习红军叔叔这种精神,战胜学习上、生活上的种种困难,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最后,让我们以少先队员的队礼致以红军叔叔最崇高的敬意。起立,敬礼,下课。
教学反思
《飞夺泸定桥》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红军夺取泸定桥、渡过大渡河的战斗过程,表现了红军团结一心、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先写和敌人抢时间,接着写巧夺泸定桥,最后写夺下泸定桥。全文紧扣“飞”、“夺”二字,重点写了夺桥的困难和怎样夺桥两部分内容,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飞夺泸定桥》是人教版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课文。课文写了在北上抗日的过程中,红军为了夺取泸定桥,与敌人斗智斗勇,最后终取得了胜利的故事。
执教了《飞夺泸定桥》一文。按照通常的教法,是先让学生把书读一遍,来个整体感知,接着是疏通词句,理清线索,弄懂大意,再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逐段学习,理解感悟,交流分享,最后总结全文,“挖”出中心,畅谈感受等。
这次,我由课题入手,发散开来,由题入文,质疑读悟,再由文到题,归纳总结,这样文题对应,环环紧扣,逐层深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我板书“泸定桥”几个字,引导学生先理解“泸定桥是什么样的?”学生自己去读第六自然段,并带领他们理清这一自然段的层次:先写了桥面险,再写了桥下的河水急,最后写了桥对岸的敌人狂。根据投影内容,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现桥的险要,体会出红军夺桥的任务有多么艰难!这样的导入,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直观且生动,在好奇心与兴趣中,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更好的铺垫。而直奔“天险”这一主题,则是在学生对环境有了一个直观而且深刻的感受后,再深入到人物的行为,起到了反衬作用,更突显人物,同时学生学起来更符合认知规律。学完这一段,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泸定桥的感受,为后面理解红军英勇夺桥的精神打下铺垫。
其次,我再板书“夺”字,让学生谈谈这个字的意思,再把它放在课文中来理解。通过讲述石达开的事例说明红军夺取泸定桥的必要性。通过过渡语强调夺下泸定桥的关键是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接下来,我再板书“飞”字,引导学生从字面上弄懂它的意思,再想想它在课文中是指什么。让学生自渎课文以同桌互动的形式讲讲红军在一路上遇到那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并通过朗读来感受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上完课后,我觉得留下了一些遗憾:在遣词造句和优美句子的分析上功夫没有到位,一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其次没有事先在班级试映课件,导致上课的时候才发现屏幕模糊,学生在课上无法深入情境。最后,学生对批注法的运用浮于表面,没能及时深入,加以巩固。
《桥》教学设计与反思8
学生们自由交流。
指导书写。
三、你是一位设计师,你会建造一座什么样的桥?请先在小组中交流,把你想到的桥写下来。
四、全班交流
比一比谁建造的桥最有特点。
师生共同评价。
五、总结并布置作业
修改小习作。
板书设计
桥之思
路桥:功能、材料、形式、方便------路桥不可少
心桥:尊重、谅解、关注、信任------心桥更可贵
课后小结教学反思:
1.读解课题。读课题后,启迪学生体会“思”的意思。以桥为主题搭建文化交流平台:课前可让学生阅读“开卷有益”里的文章,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家乡桥的历史和故事,了解最新的建桥技术。
2.课文第二小节的描写比较抽象,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可借助课文插图,有条件的地方可到实地感受一下,两者结合加强朗读指导,体会“桥在给人方便的同时,装点着乡村和城市”这层意思;展开合理的想像,可引入有关描写桥的片段进课堂或交流家乡桥的历史和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小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读桥、找桥、爱桥的情感。
3.诗歌第三小节是理解的重点。教学中,注意它与前两节的联系,从整体入手,借助课文后的思考题“桥引发了你哪些思考”组织学生交流。可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举例说一说对“这样的桥存在于心灵与心灵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这句话的理解。让学生在朗读交流之中感悟到这样的桥古今中外处处存在。
4、语文教学重在朗读,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这节课也不失朗读的风采,采用多种读法:自读-朗读-品读-感情读。
《桥》教学设计与反思9
课文分析
本篇课文是一首散文诗,阐述了人们对桥直观上的认识和心智上的联想。图文对照,表达了我们对美好“心桥”的赞誉,也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
全诗共有三节,第一节写桥的功能及桥的材料和样式。从建桥的材料来看,有木桥、石桥、铁桥、水泥桥……从桥的样式来看,从简单的独木桥到大江大河上的现代斜拉桥,最后一句与最前一句相照应,点出桥的功能。语言朴实、无华。第二节描述造型优美的桥,在给人方便的同时,装点着乡村和城市,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一小节着重写了两种桥,一是既实用又极具观赏性的小桥,它九曲回旋,小巧别致,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往返。二是城市里的立交桥,巍峨雄伟,浩然坦荡,突显现代化的气势。第三节写以尊重、谅解、关注和信任构建起来的心桥越多,越普遍,我们这个世界就越和谐、越美好。
本课以“桥之思”为题,说明路桥虽不可少,但心桥更为珍贵。课文内涵丰富,从桥的基本要素写到桥与人的关系,联系到人与人、心与心的交流。文中语句较长,每小节都有几个长句,但语言朴实,富有哲理。
要点提示
1.通过学习,阅读有关桥的信息,培养学生整理、收集的能力,鼓励学生学会积累。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三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概括地说一说课文三个部分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第三小节重点词句体会“无形的桥”的深刻含义,并结合个人经历交流自己的看法。
4.可结合“畅所欲言”、“初显身手”栏目进行综合语文实践活动
学情分析:
1、四年级学生朗读与理解能力有一定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初读-自读-精读-美读-欣赏”的.策略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体验。
2、了解前两节与后一节的关系,从整体入手,借助课后思考题:“桥引发了你哪些思考?”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结合个人经历、感悟“无形的桥”存在于人与人,心与心,国与国之间,甚至古今中外无处不在。
教学目标
1、认会课文中8个生字,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的书写,会在生活中灵活的运用。
2、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抓住第三小节重点词语体会“无形的桥”的深刻含义,并结合个人经历交流自己的看法。
重难点:通过学习,阅读有关于桥的知识,培养学生整理、收集的能力,鼓励学生学会积累。
教学策略
初读—美读—欣赏—感悟
课前准备 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前几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在泸定桥上战士们的勇往直前和不畏艰险,正是由他们的付出才有我们今天的安定、团结和幸福。生活中的桥是怎样的呢?在我们的生活中,桥必不可少,它装点着乡村和城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种各样的桥吧。(课件:播放各种桥的图片,师解说其中的几种)
师:这么多形态各异,造型优美的桥,引发了作者樊发稼许多的思考,相信同学们也一定对它们很感兴趣,也许会引发你更多的思考,那就让我们赶紧来读读课文吧。
一、出示课题:桥之思(齐读)
二、初读课文。
三、美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
你认为第一小节为我们介绍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写了桥的功能及桥的材料和样式)
你是从那里读到的?
学生交流。
你还知道有哪些样式的桥?
学生交流。
第五篇:《平均数》教学设计与说明
《平均数》教学设计与说明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2-94页。
【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感受平均数在反映一组数据整体状况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是在统计意义上理解和认识平均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发需要,体验中感知内涵
1.谈话:这次,我班有 3个同学口算比赛都得100分,老师奖励他们一些铅笔,爱帮老师做事的小马虎同学分别给了他们5支、6支、7支(第93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实物)。
激发学生说:不公平!
2.你能公平地分发一下吗?
(1)请学生帮忙分一分。(7支中移1支给5支的)
(2)你是怎么想的?(18÷3=6,平均分)
设计说明:借“不公平”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和探究欲望,借“想公平”引发求平均数的需要,借“求公平”在情境体验中初步感知平均数的内涵和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与平均分的联系。
二、问题引出新知,批判中寻求途径
老师根据本班课前每人套15次圈套中的情况,选择部分数据制作两个统计图。(课件出示主题图)
1.问:你能从图上获取哪些信息?
你们真厉害,竟然能很快看出每个人套中的数量。
2.问:除了能从图中看每人套中的个数外,你还看出了什么?
(谁最准?谁和谁一样准?男生4人,女生5人……)
3.你能从图中一眼看出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请说明理由。
(1)女生准:因为吴燕套中的个数最多。
吴燕最准,就能说女生套得准一些?吴燕一个人能代表女生套圈的总体水平吗?
套中最多的是女生,套中最少的也是女生。(不好比)
(2)女生:女生套中的总数比男生多,所以女生准。男生:但女生人数也比男生多,人数不同比总数不公平。(不好比)
(3)你认为在人数不同时怎样比才公平?(比他们的平均数)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从统计图表中提取信息并作简单的判断后,放手让学生讨论“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引导学生从问题的背景寻觅“公平”的统计方法,让学生经历思考、碰撞,反思、比较,质疑、批判的过程,在教师适时点拨、归纳下感悟数学源自生活需要,凸显学生学的本质,实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内需学习。
三、探究巧用移植,比较中内化新知
分别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多少个”和“女生平均每人套多少个”,用这样的数来体现他们套圈成绩的总体水平,想法很好。
1.你有办法知道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吗?
小小提示:可借用刚才“移铅笔”的方法,把男生套中的圈平均分到每个男生名下,相当于每个男生套中的个数一样多。
(1)先观察男生成绩统计图,想一想:怎样使他们每人套中的个数相等?
①移的方法。
最好先把最多的移给最少的,一般是一个一个地移。(有顺序、简洁)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出“移多补少”并板书)
看图告诉老师,男生平均每人套多少个?
设计说明:从“移铅笔”的方法迁移到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男生平均每人套多少个”,可让学生少走弯路;借用课件演示和实物操作,便于学生建立平均数的表象。先学 “移多补少”也能让学生直观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为“先合再分”的方法积累感性基础。
②列式计算。
刚才我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使4个男生套中的个数变得同样多,还有什么方法可使4个男生套中的个数变得同样多呢?
先求总数:6+9+7+6=28(个),再平均分:28÷4=7(个)。
理解算式含义。(归纳“先合再分”并板书)
(2)说明:这里的“7”就是男生套圈成绩的平均数,相当于每个男生套中7个圈,它代表男生套圈的总体水平。(板书课题:平均数)表示将原先几个大小不等的数,通过移多补少或者先合再分的方法,让大家变得同样多。
设计说明:让学生板演算式,充分理解算式含义,希望“先合再分”成为学生求平均数的主要方法。本节课对平均数的意义的理解并不要求学生都会说,重在体会。
2.比较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现在能比吗?
(不能,还要知道女生套圈成绩的平均数)
(1)你能先估计女生套中的平均数肯定在什么范围内吗?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求女生套中的平均数?同桌合作、交流,两人选择一种方法验证猜想。
(2)学生尝试练习(再仔细看看第93页的例题是怎样求男生套中的平均数的?对你求女生套中的平均数肯定有帮助)。
设计说明:将第93页的例题中求男生套中的平均数的方法植入同桌学生合作探究女生套中的平均数,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更准确、目的更明确,既能交流互助,又可纠错提速。
(3)学生汇报、评析。
①移:最多的移给最少的,数据差距较大时也可以两个或几个几个地移。
②算式每步的含义。
③这里为什么是用女生套中的总数除以5而不是除以4?
④得到的“6”在这里是什么数?(平均数、女生套中的总体水平)
⑤你估计女生套中的平均数范围对不对?
3.看图:平均数的大小与图上数据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吗?
平均数的大小应该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回顾整理:求一组数的平均数时你用哪种方法,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你认为哪种方法简洁?
设计说明:看图并通过课件演示平均数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比较,便于学生体会平均数的特点以及平均数为什么能代表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通过回顾整理牢固掌握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
4.现在你知道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了吗?
通过计算比较出了男生套得准一些。那你认为平均数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它能使生活中不公平的事变公平)
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求平均数的目的是便于分析、比较统计数据,是一种统计方法。(板书)
方法统计
移多补少
平均数
先合再分
先求总数:6+9+7+6=28(个)
再平均分:28÷4=7(个)
四、应用优化方法,巩固中再认内涵
1.还是那个小马虎!吸取第一次的教训,自以为公平了,结果4个人的奖品只发了3个人,你们看怎么办?(课件出示:笔筒4、4、4、0)
小马虎学聪明了,害怕再出错误。请求大家的帮忙(课件出示:笔筒5、2、3、4、7、9)平均分给6个人。
你为什么选择先合再分的方法?(优化方法)
2.第94页第2题。
你能估出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在()cm~()cm之间吗?
你准备用哪种方法求平均长度?用哪种方法简洁?(数据较大或较多时,我们一般用先合再分的方法)
设计说明:进一步优化求平均数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说出这组数的平均数在15~23、16~22等答案,并说说想法,同时告诉学生这也是一种估算和验证所求平均数是否正确的方法。
3.出示下列辨析题。
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cm。
(1)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的身高是155m,可能吗?
(2)学校篮球队中可能有身高超过160cm的队员吗?
4.填空。
小明期末考试语、数、英三门平均分为80分。
(1)如果语文80分,英语82分,数学一定是()分。
(2)如果语文81分,英语82分,数学一定是()分。
(3)如果语文81分,英语可能是()分,数学可能是()分。
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设计说明:多层次、多角度巩固平均数的意义,寻求多种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5.第94页第4题。
在自备本上独立完成。
评讲时问:怎样比较“苹果卖得好一些还是橘子卖得好一些”?这里为什么比较总数就行?
五、延伸回归需要,统计中体现价值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们觉得老师这节课上得怎么样?如果满分10分,请你公正地给这节课打个分,你会打多少分呢?
问:这么多分数,以谁的分数为准呢?(求平均数)
用上面的方法求这里的平均数公平吗?
还不够公平!(自学第97页“你知道吗”,然后告诉老师计算方法)
设计说明:联系生活、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定向自学、高效自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