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什么是说课教案
《我是什么》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和变化。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了解“我”是什么。
2、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课前准备
有关“水”变化的图画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谜语:小小石猴本领大,七十二变难不住它;降妖除魔身手好,保护唐僧去西天。他是谁?(孙悟空)
板书课题。
二、尝试学习
1、学生各人试着自己读课文,要求:
(1)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并读准生字。
(2)把课文读准确。
(3)在不懂的词语句子上画上小问号。
2、检查学习效果。
(1)认读全课生字词,纠正字音。
(2)指名读课文,(3)交流不懂的问题。(有的问题随即由师生解决,有的问题请学生注意,留待进一步学习解决。)
三、潜心会文
1、同学们是从哪些地方看出它是水的?分成四人小组交流交流。
2、谁来向大家说说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教师适时总结、板书:变化、地方、脾气,从这些方面我们都可以了解它就是“水”,多奇妙的水呀!它竟有这么多变化,它竟有这么多的家,它的脾气竟是如此多变。同学们,你们最想了解它的哪个方面就再去仔细读读有关的部分吧!然后和大家交流一下。(学生自读自悟)
1、交流:(学生说到哪个方面就引导学生学习哪个部分)a、“水”的变化。
(1)请一名学生向大家介绍水的变化,教师和简笔画或摆图形的方法展示水变化过程的示意图。
(2)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为什么有时穿白衣服、有时穿黑衣服、有时穿红袍?)
让学生了解白衣是平时所见的白云;黑衣就是平时所见的乌云;红袍就是我们平时所见的朝霞、晚霞。
过渡:作者让不同时间的云朵穿上了不同颜色的衣服,这多么有意思呀!让我们想象着云儿多变的色彩,一起再来读读这句吧。
(3)云儿的颜色有变化,碰到冷风时它又变了。引读第2自然段。板书:落、打、飘,写时可有意打乱顺序,让学生质疑。教师再适时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请学生做做这几个动作,加以体会。
过渡:用得多准确呀!让我们想象小雨妹妹、雹子大哥、雪花娃娃各自从天上落下来的样子,美美地读一读这段吧!b、“水”平时所在的地方。
(1)水平时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里。
(2)对这段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提出来共同解决。(为什么说水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舞蹈、唱歌、开大会?)
(3)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水在这些地方不同的情景,来帮助理解: 水在池子里它(睡觉)安安静静;在小溪里它(散步)慢慢前行;在江河里它(奔跑)流速快,充满生机;在海洋里它(舞蹈、唱歌、开大会)波涛翻滚,气势磅礴。让我们把对这段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中,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c、“水”的脾气
(1)有时温和,表现在做好事......有时暴躁,表现在做坏事......如学生答不出二者之间的联系,可变换提问方式。(如:温和表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说它暴躁?)
板书:温和暴躁
做好事 做坏事
(2)你还了解水能做哪些好事,哪些坏事?(适时总结水对人类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分角色读。女生读表现水温和的部分,男生读表现水暴躁的部分。
(4)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让水光做好事,不做坏事?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板书:(利用)
过渡:勤劳智慧的人们想出了各种办法来治理它,让我们能更好地利用它。
四、拓展
1、你们还能想出哪些办法,让水多做好事,少做坏事?小组讨论。
2、学生交流。(重在引导学生提到如何保护水资源:如节约用水;植树造林,预防水土流失;处理污水;不倾倒垃圾......)
3、小结。
面对现在人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越来越贫乏,面对现在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的现实,我们更应该重视如何保护它,这样才能让它多做好事,不做坏事。板书:(保护)
板书设计:
变化(水)地方
脾气
温和 暴躁
(做好事)(做坏事)保护、利用篇二:什么是美术作品说课稿
什么是美术作品
湘版高中美术教材美术鉴赏说课稿
开场白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什么是美术作品》.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设计板书等五个方面来阐述说明我的教学构思和设计.说教材
《什么是美术作品》这一课时选自湘版美术教材选修模块《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一本课的课,该单元主要讲述了美术鉴赏所涉及的的美术基本知识和美术鉴赏的基本技能,教学首先从什么是美入手,帮助学生了解美的观念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进而使学生明确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及其开放性的内涵,包括了三个方面 1.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2.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3.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怎样理解美术作品的涵义.教学难点:学生审美意识的养成.根据教学进度,教学容量和课时安排的需要,我将采用一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以下我将向各位评委老师阐述说明这个课时的教学设计.说目标
综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审美观念的形成;大体掌握美术作品的基本涵义;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美术作品及日常生活中的物品 的意识.2:过程与方法:学生使用发现与收集,构思与创作,讨论与分析,总结与巩固等学习方法,按感受——分析研究——理解接受——审美获取——主动表现的学习过程,完成主动的学习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生活.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设计具备可操作性,能达到教学的实效性,有效促进教与学的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展示法,讲授法,对话法,设问法等.学法上,我的知道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有资料收集,阅读法,讨论交流法等,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同时为以后高中的美术欣赏课做好铺垫.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 1街头墙上装饰壁画.2公共场所的胡乱涂鸦.(图片准备时两张反差很大,引起学生们激烈的讨论,活跃课堂,同时激发学生对我们身边生活环境的思考)接着对同学们的讨论进行总结:同学们都有一双审美的眼睛,点出并板书本课课题《什么是美术作品》.环节二:讲授新课 提问:同学们爱美吗? 学生议论,各抒己见.提问:那么你们认为什么是美术? 顺势提问:那我们身边有哪些美丽的艺术呢? 学生回答:美丽的艺术,衣服,房子,学校里的雕塑,学校里挂的画,街上的广告牌等等.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去发现身边的美,关注身边的人,事,物.同时激发其对美术的兴趣爱好.总结:我们每天与美术相伴.揭示美术涵义(板书美术)学生反思身边的美术让学生了解美术,明确美术的重要性.环节三:知识和技能的巩固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美术分类,我将通过学生对身边美术的介绍将美术分类: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并分类出示图片进行欣赏.学生欣赏图片,初步领略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的不同艺术特点.中间穿插部分讨论.让学生进一步的深入了解美术,明确美术函概的范畴.同时为以后的美术鉴赏课做好铺垫.美术欣赏的批判性和赞同性
环节四:能力拓展
为了更好好,更广地拓展学生的能力,我将出示图片:《蒙娜丽莎》并简单介绍.学生分组讨论,并从各自不同的欣赏角度展开辩论.可批判,可赞同.总结:面对一幅在艺术史上被反复提及的作品《蒙娜丽莎》,我们应该突破以往简单化,概念化的欣赏习惯,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欣赏它,用自己的心去感悟它.意识到一幅作品所传达的信息是多方面的.激发学生学会用眼睛,用心,从多角度去鉴赏作品.环节五: 研究性学习在完成本课的的教学活动之后, a:给学生布置课后的研究学习的课题:观察你的家,把你认为最美的地方用手机或dc拍摄后发到学校电脑中我们美术的存储空间.课后大家一起进行研究学习.b:回顾总结在完成本课的的教学活动之后,总结是真正的美,不仅仅是外在美,还要有内在的美.真正的欣赏,不光是要用眼睛去看,还要用心去看.希望今天的课能给同学们以后的学习带来启示和帮助.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清晰明了地掌握本课所学知识,我把黑板划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板书课题和主要知识点,一部分板书关键词,一部分准备张贴一些美术作品和学生课前收集的一些资料.结束语
以上,从教材,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五个环节,我就湘版美术教材之美术鉴赏第一单元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说课至此结束, 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教学资料篇三:我是什么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是什么》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的教学内容。本课是一篇科学短文,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并结合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的利弊关系。文中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形态变化和与人类关系的描写,让读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全文共五段,重点内容分为二个部分:一、二、三自然段讲水的形态,四自然段讲水给人类带来的利弊。
二、说学生
通过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许多识字方法和一定的阅读技巧,并能自主识字、感情朗读。因此我主要引导学生说识字方法,多鼓励,激发他们的自主识字与朗读兴趣。
三、说目标、重难点
知识目标:会认11个生字,会写3个字。知道汽、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变化形成的„„
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重难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3字。知道水的形态变化及对人类的利弊关系。
四、说教法
由于低年级儿童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以形象思维为主,和低年级应把词句训练放在首位,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本节课我制作了优秀的课件,运用多媒体集成性、图文并茂的特点,形象地演示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类的利弊关系,让学生了解水,喜爱水,珍惜水。鼓励欣赏法:小组和班集体的点评主要是鼓励学生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羡慕、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习信心。
随文识字法:应用中巩固识字,并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引导示范法:因为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所以在写字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书写示范作用,指导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朗读感悟法:朗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精彩语句,感受汉语语言美的作用,丰富学生的语言,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让学生喜爱朗读,对朗读有兴趣。
四、说学法
1、自主学习法
2、合作学习法
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以上两种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的读、说、演、写去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根据随文识字教学的特点,坚持把识字贯穿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力求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五、说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上课开始,就以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老师想告诉同学们一个小秘密,有一位小朋友想拜我为师,可是它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所以我不想收它为徒。这个小朋友听说我们二年级一班的同学特别喜欢帮助人,它想请同学们帮帮它,告诉我它是谁,你们愿不愿意帮它? ”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猜猜“我是什么”。
三、逐段学习,随文识字。
我主要利用多媒体加深学生对字词的记忆和课文的朗读感悟。让学生自主识记生字,喜爱朗读,读出情,读出味,读出个性。下面我就简要说说我是如何利用多媒体的。当学生读到描写汽的句子时,用课件演示水变成汽的过程,再让学生朗读,评议后再读,这样就能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画面中认识到水是如何变成汽的。随后播放课件,把学生带进美轮美奂的云的世界中,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起来朗读,从而激起了学生的朗读欲望,就能自然而然地读出自己独特的美的感受。进行到第二段时抛出问题:“谁来说一说为什么雨、雹子、雪分别用“落、打、飘”呢?”这一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回答后,课件动画演示“落、打、飘”。从而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学到这儿,教师总结并提问:“水一会儿功夫就有了这么多的变化,那你能不能把水的变化排一排?”先小组讨论,学生排出水的变化过程后,再让上台用图片的形式把顺序排好并说说这样排的理由,其他小组补充。这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复习和巩固,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我可是有脾气的哟!不同的心情,我做的事就不一样,你们想知道吗?”学生通过朗读就能找出水“温和”和“暴躁”的一面。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三、反馈练习:照样子说一说(出示幻灯片)1.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
有时候,有时候。课件出示例子:
2.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
我在,在,在。
四、指导书写
首先引导学生说“冲、池、黑”三个字写时需要提醒其他同学哪些地方,然后范写,最后学生描红。
五、作业:幻灯片出示
课后收集资料,把收集到的水的知识共同交流。画一画水的变化的连环画,分别画出水的变化的不同样子,并在每幅画下面写一个词语或一句话。
结语:水是生命之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播放背景音乐)
六、说理念
为了迎合课程标准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新理念。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识字教学时让学生说自己的多种识字方法;给水的变化排序时,主要是小组合作探究而我只是引导者。
第二篇:什么是说课
什么是“说课”
说课是一种集“编”、“导”、“演”、“研”于一身的有效的教研形式(先是执教者自编自导自演,再由同行和执教者一起研究评价)。说课是指执教者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趋于完善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由两个环节组成:述课和评课。
一、说课的基本内容:
说课的基本前提:备好课是说课的基本前提,而说课必须站在理论的高度对备课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解释,从而证明自己的备课是有序的理性的而不是盲目的感性的。说课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说教材
这也是分析教材、把握教材。⑴分析教学内容:要说出对教材的把握(讲清本课题包括哪些知识点及其前后联系、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更要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做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安排的说明),要做这一点就需要明确本课题或章节内容在整个学段和年级的教材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及其作用。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能在教学中重视前后知识的联系。⑵确立重点难点:准确的认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考虑教材本身的因素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因素等),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⑶确定教学目标:要说出本课题或章节内容的教学目标,因为它体现着教学的方向,预示着教学应达到的目的,要强调教学活
你们,动对学生具体行为的改变。说出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一是教材内容的规定,二是单元章节的要求,三是课时教学的任务,四是教学对象的实际。五是对于专业技能课则还要重点考虑该教学模块的功能、模块教学和一体化教学的要求,突出职业技能教育的特色。⑷展示个人魅力:在以上常规的教材分析基础上,再考虑增添教师个人思维的亮点如:对教材内容的重新组合、调整以及另类处理的设计思路等。
2、说教法
这需要教师首先熟悉各种教学方法,同时要吃透教材内容,掌握学生实际,职业技能教育更要充分把握模块教学、一体化教学的精髓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务须说清楚三个问题:
⑴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不能太笼统,要有实质性的具体可行的做法。⑵准备什么样的教具和学具干什么,怎样设计、运用和演示?想起到什么效果? ⑶选择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为什么选择了这种或几种教学方法?想达到什么效果?有何依据?(如案例教学法、示范——模仿法、角色模拟、情景创设法、任务型教学法、探究型教学法等)。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运用,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必须对此能够做出明确、肯定的回答。说教法可以理解为说教学方法或教学方法中的某个具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具体选择及应用。如: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其理论依据(或者一体化教学模式及其理论依据),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所采用的手段和
理由,为处理某个习题或某个难度较大、容易疏忽或容易出错的操作步骤所采用的策略和措施等。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把握,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要始终贯彻“具有启发性、突出职业技能教育特色、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原则。(说课时可以简单介绍教具、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手段的使用目的和作用)。
3、说学法
说学法的重点是解说如何实施学法指导。在如何引导学生学习上,要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动手、乐于思考和提问、乐于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说学法主要从五个方面考虑和说明:一是指导学生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习,二是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三是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具体说出学法指导的理论依据,五是细节处理如换位思考、角色变换。要说好学法,首先必须深入研究学生,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重新摆好师生的位置(主对主),要尽量避免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其次,要说明教师对某方法指导过程的阐述,如:说明教师通过怎样的情景设计,学生在怎样的活动中,养成哪些良好的职业习惯,领悟出何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职业技能操作方法等。在学法的选择上要把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主体位置上,而不是被动的接受灌输,同时要重点突出职业技能教育的特色,引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让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答
案。而不再是传统的听课、记笔记、做练习,理论与实践脱节,纸上谈兵,只说不练。
4、说程序
即说出教学过程的整体安排,着重说明教案中的基本思路及基础依据。应该是说课过程的高潮、精华所在。程序安排要既体现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又表现为可具体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而且还要过渡自然、逐步推进、一脉相承。如:
⑴引进课题(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关键看情境创设能否让学生进入新的课堂情景,提问是否服务于课堂重点,能否牵动全体学生的心。
⑵讲授新课。根据基础课、理论课学科知识点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讲授新课,职业技能教学在讲授新课上则应根据模块教学的需要或者一体化教学特色,体现“教、学、做”的统一,并且把重点放在教学生如何“做”上。
⑶课堂操作或练习。理论课应紧扣重点、难点进行训练,专业技能课应以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理论的讲解紧扣实际操作的需要。职业技能教育在讲授新课和课堂操作上应根据专业课、技能课一体化、模块化教学的需要,形成授课和课堂操作的新思路,可以是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发现问题、遇到难题,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讲授新课;也可以是先引导学生如何做,讲清楚具体操作的要点、要求、步骤、方法等即讲授新课,再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操作或模拟操作;还可以是边操作边讲解新知识,完成授课任务)。
⑷内容小结。理论课应强化知识重点、概念,技能课应强调操作过程中特别容易出错的细节的处理、重要操作步骤、应该掌握的技能等。⑸布置作业。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或复习或预习,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明确的要求,同时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技能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论课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⑹板书设计或者课件设计。课堂理论教学每个步骤中都可以有具体的教学板书设计,并考虑可能出现的情况及调控措施。如:教师突破难点教学的主要环节设计、化解教学难点的具体步骤、师生双边活动的具体安排及情景依据、板书设计及意图、作业布置及意图等。职业技能课教学则要根据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和条件对板书设计或课件设计进行取舍,不图形式,更重效果。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时应对电子课件进行认真设计。要求有条理、突出重点、难点、直观、形象、新颖有吸引力、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多项功能,切忌平铺直叙(毫无吸引力)和太过花俏(分散注意力)。
二、说课的基本原则
1、说理精辟,突出理论性。说课的核心在于说理,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
2、客观真实,具有可操作性。说课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内容必须真实可信,方法、手段、步骤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切忌为说课而说课,作秀、摆花架子。
3、不拘形式,灵活多变。内容可多可少、可长可短,环节可全可
简、着眼点可大可小等等,但一般应注意:说主不说次、说大不说小、说精不说粗、说难不说易。要做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拘形式、自由研讨。
三、走出误区,正确说课
1、“说课就是复述教案” 诊断:错。
说课不是宣讲教案,也不是浓缩课堂教学过程。
说课的核心在于说理,着重点在于说明“我为什么这样做”,是一项教学研究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能力、推广和开创新的教学方法以及师资培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
讲课的核心在于传授学习的内容,是教学活动,备课则是为了讲课服务的。说课稿和教案着重点不同,说课稿要以教案为基础制作。说课稿重点体现执教者的教学思想、教学意图和理论依据,即思维内核。不仅要说出“教与学”的内容,更要具体的阐述“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教案则着重设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内容和行为,即体现了“教什么、怎么教”。
2、说课就是再现上课过程 诊断:错。
说课是“说”教师的教学思路轨迹,“说”教学方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这样设计的优胜之处在那里?设计的依据是什么?预计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好比是一个可行性报告而非施工过程本身。
4、说教学方法蜻蜓点水、说学习方法有失规范
诊断:错。应具体说明怎样教、怎样引导学生学。
5、说课就是讲课的初步设想,说课过程没有任何辅助手段和材料。诊断:错。
说课不是初步设想,而是可行性报告的讲解,是有准备、有组织、有论证、有依据、有目的、有辅助手段和材料(如说课文字稿、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讲效率的讲解过程。
四、说课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说课的前提
基本要求:教材分析正确透彻,学情分析客观准确,教学目的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或者教学模块功能要求以及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教法设计应紧扣教学目的、符合课型特点、职业技能教学特点,突出教学活动是一种“主体对主体”的“双边双主体活动”,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摈弃灌输式的“讲、听、练”的教学模式和教师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教学选择要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或者实际动手能力,可操作性强。
2、创新性——说课的灵魂
一堂好的说课必须要有创新,再规范而无任何创新的东西都是淡而无味的,就像是吃别人嚼过的馍。创新可以体现在教材内容的重新组合上、新知识的教法和引导学生学法的选择上,自制的教学材料和辅助教学手段上,也可以体现在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和突破口选择上、课堂导入、教学情景设计上、教学程序设计上、作业与课堂练习设计上等等。一堂好的说课应给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感觉。
3、实效性——说课的核心(根据说课的目的不同,可以将说课归纳为:教学检查性说课、教学研究性说课、教学评价、教学比武性说课、示范性说课等)
4、理论联系实际——说课的根本(说课的理论依据,要随说课的进展逐层提出,避免几种说理同时展出,造成教例与教理“油水分离”,同时与学情、考情、社会关注热点问题相联系)
五、说课设计举例
首先简要说明说课设计的教育对象、教材版本及参考书、具体章节和内容
1、本章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2、学生实际情况分析
3、教学目标(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
4、教学重点及为什么
5、教学难点及为什么
6、教法设计与学法指导
五个方面:⑴教学模式的选择如:创设问题情景——建构教学内容模型——自学探究与指导——小组交流与评价——应用拓展;⑵自学指导与交流活动的开展可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交流讨论;⑶关注差异:教学中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千人千种看法,但是总有更客观、更合理、更公正的评价与看法;⑷注重学习过程,关注情感态度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如:在学生的探讨合作过程中,通过
相互评价与鼓励或者通过角色置换,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⑸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如多媒体、课件,目的可以适时呈现问题情景、利用动态效果展示教学内容,使其更具有直观性、身临其境感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兴趣和学习效果。
7、教学过程设计(关注点)
⑴重视问题情景的设计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⑵注意学生学习过程与教学过程的匹配(说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突破重点难点的具体措施如:自学、讨论、设置问题、引导、提示思考方向、案例、教具)
⑶小结(可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⑷作业及思考(关注身边、报纸、杂志、电视、网络中看到的社会热点问题,并且加以分析评价)
陈昌平
二〇〇八年七月二十三日
第三篇:《什么是爱》说课
《什么是爱》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
执教者:黑龙江省密山市富源中心学校 殷玉荣
我是黑龙江省密山市富源中心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是一位在偏僻山村出生,偏僻山村成长的小学语文教师,工作中的24年,是努力的24年,是探索的24年.更是不断收获的24年。现在的学生,对家长的表扬听的太多了,听得麻木了,听得飘飘然了,而对家长的善意的批评却记在心中,并心存不满,更有的变得飞扬跋扈,完全不把父母放在眼里。于是产生了逆反心理,本次活动的提出,也正来源于此。为了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知恩、感恩、报恩的下一代,我结合五年级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美极了”与“糟透了”》一课,开展《什么是爱》的实践活动。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说教材:
本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是《什么是爱》,这一设计来源于教育科学出版社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美极了”与“糟透了”》,我采用表演课本剧,调查分析,认识父母,回报父母等四个活动阶段,让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孩子们通过四个阶段的活动,进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去经历、去观察、去欣赏那整天陪伴我们的父母,正确理解父母的表扬和批评,促进学生在合作中主动交流、在交流中增进合作,实现个性互补,完善学生的良好素质。
知识与技能:在互动活动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做到清楚明白地讲述自己受到的表扬和受到的批评,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过程与方法:师生互动,小组合作,调动学生表达的欲望,态度大方,有礼貌,语言规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爱的方式各有不同,要学会去感受爱,欣赏爱,同时激发学生爱父母的情感,培养回报父母的意识。
重 点
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及对父母之爱的回报。难 点
注意用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提高感悟,表达的能力。活动准备
选择凝聚着父母不同之爱和回报父母之爱的故事、音乐、诗歌等。说教法和学法: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学生的表演,讲事例为主,同时配有相关的音乐,诗歌等,渲染课堂气氛。学生随着教学的进行,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明白“什么是爱”这一主题。
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从小在父母的爱中成长,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然而,爱的方式却不相同,今天,我们结合《“美极了”与“糟透了”》,来感受我们的父母那像阳光、像春风、像雨露的爱。同学们,这一次专题活动,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再现课文《“美极了”与“糟透了”》了内容情节。表演课本剧
同学们,面对巴迪的诗,父母的评价不一样,我们先来看看母亲的评价?
哪位同学来读一读这段话,模仿一下母亲当时的神态,语言,动作,把当时的情景再现出来。听了母亲这样的评价,巴迪是什么反应?(既高兴又得意扬扬)。如果你就是巴迪,此时会怎么想?
这么好的诗,这是巴迪母亲的评价,那么要不要把这首诗拿给父亲看呢?这是此时巴迪最想做的,那么此时巴迪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等着父亲回来的呢?
焦急的等待,父亲终于回来了,看完诗是怎么说的?现在你就是那位父亲,想怎样说出这句话?为什么这么说?
听了父亲这样的评价,巴迪此时又是怎样的心情呢?(难过,失望,沮丧,伤心)把你们的理解演出来
此时的巴迪理解父母的评价吗?同学们,请就此发表自己的意见。(小组讨论,活动)活动效果:
学生的表演,来源于课本,但又走出了课本,增加了趣味性、知识性、创新性,可以说像魔力一般深深吸引学生,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边演边学,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表扬,同时也接纳了批评。这一设计,知识得到了巩固,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发展。通过表演,更能清晰地体谅父母表扬时,批评时的良苦用心,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原来表扬是爱,批评也是爱的哲理。
第二阶段:调查活动
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汇报并讨论你们的父母是对你的教育是属于哪一种,你对此是不是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
1、小组开始活动。
2、小组长汇报情况;
3、其它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同学们,每个同学都畅谈了自己的真实感受。由于不同的父母爱的方式不同,每一学生的感受也不一样,你可以为别的学生说说你的意见,让你的意见,再次净化你同学和心灵。
活动效果:
通过调查活动,很多学生说出了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从学生的言谈中,不难看出有兴奋的一面,也有不理解的一面,互相听听,互相说说,心中的“结”会一点点的打开。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意见,老师不去点明要学生必须理解父母的批评、训斥,主要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记忆,为下个阶段做基础。
第三阶段:认识父母
同学们,是父母给了我们的生命,是父母一天天的把我们养育大,可以说是父母和我们真的是朝朝暮暮,但你们认识你的父母吗?
调查父母一天的工作、家务、休息时间,了解父母的辛劳。并写出观察日记。通过一系列亲身体验活动,亲身体验父母的辛劳,体验父母的操劳。
1、有一首古诗就写了人世间伟大的母爱的,让我们一起来吟诵孟郊的《游子吟》学生一起诵读。
2、同学们,课前让大家一起收集关于赞美爸爸、妈妈的诗歌,你们知道哪些赞美爸爸妈妈的诗歌呢?(学生汇报)
老师在网上看到了一段视频,视频中有一段文字: 当你还是很小的时候,妈妈花了好长的时间,教会了你用勺子、筷子,教会了你怎样吃饭,教会了你洗脸,梳头,教会了你穿衣服,系鞋带,扣扣子,我爱我的妈妈。你在渐渐地长大,而妈妈渐渐地老了,有一天,她开始忘记了一切,当她开始忘记系扣子,绑鞋带,开始在吃饭的时候,弄脏了衣服,只要你在她的身边,她就会很温暖,很开心。有一天,当她边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请你握住她的手,就像当年握住你的手一样。
3.同学们,现在老师请你们闭上眼睛不出声好吗?让我们回忆我们的爸爸妈妈关爱我们的点点滴滴吧!(接着播放《母亲》)
4.现在大家抬起头来,让我采访一下你们,刚才在你们的脑海中出现哪些感人的画面呢?学生代表汇报。
5、请你谈谈:当父母严厉地批评你,训斥你时,你还会怎么想?
是啊,当你们每天吃着爸爸妈妈给你们做的香喷喷的饭菜,当你们穿着爸爸妈妈给我们买的崭新的衣服的时候,我们的心中充满了阳光,充满了甜蜜,于是,想到这些,我们没有理由去生父母的气,没有理由怨恨我们的父母,所以,今后,无论你听到父母的表扬或是批评,请你不要忘了父母对你那清如水底的、明明白白的爱。
活动效果:
宋代大文豪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有这样一句千古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的,在花香中久了,会闻不到花香,我们整天生活在父母的身边,琐琐碎碎的小事,又怎能在我们的心中闪耀光辉呢?但如果我们跳出家庭,以另一种心态去看父母,感受父母,学生就会有一个新的认识。活动中,有的学生会惊讶地说:“噢,原来我的父母这么不容易呀”!让父母的表扬和批评,在学生的头脑中,都成了靓丽的彩虹。到这一阶段,可以说学生再没有了对父母的不理解,更不会有逆反的心理了。
第四阶段:回报父母的爱
孩子们,在小组中讨论一下,我们要怎样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根据自己的体会再来谈谈自己对父母的爱的理解。
1.你已经为父母做了什么?(学生各种形式的汇报)2.我们还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
3.播放《感恩的心》,是啊,世上的爱有千万种,唯有父母之爱是最无私、最伟大,她从不要求你的回报,只是希望你过得比他们好。爸爸妈妈的爱如同涓涓细流,虽无声却滋润我们干渴的心田,虽平凡却在平凡中孕育着一份伟大。同学们,今天,你们都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明天你们就会用这份感恩的心,来回报给你帮助的人,需要你帮助的人,将来你们更会用这颗心来回报整个社会!
活动效果:
这一阶段的活动,让学生的情感有了升华。入情入境的说,感人至深的音乐,激发了学生与父母的情感,此时,学生的心中,父母是他们的骄傲,是他们温馨的港湾,是他们幸福的源泉。达到了活动的目的。
说板书设计:
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板书只有一个“爱”字,这一个“爱”字,醒目,大方,在整个黑板的中心位置。周围配以优美的图画,这样既能烘托课堂气氛,又能清楚地揭示本节课的主题。
说活动效果:
一、表演课本剧,再现课文内容
课一开始,就借助学生刚学习的《“美极了”与“糟透了”》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呈现课文最精彩的片段,从学生的表演中,让学生体会“表扬”之后的心情和“批评”之后的心情,为活动做了铺垫,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调查讨论,让学生提升了认识
有很多东西,因为离得太近,会看不清,而离得远一些,却能清晰可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于是,这一活动的设计,起到了提升认识的最高境界,能够触发学生的语言动机,产生急于表达的欲望。而且真实的生活及其问题能有效地调动起孩子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真实的学习。
三、通过小组交流讲故事,深情讲事例,让学生有话可说。
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在交流过程中,会勾起爸爸妈妈关心我们,爱护我们的画面,让失去的记忆重新找回。让爱在学生的心中升温。
四、提供舞台,激发热情,说得精彩。
活动中,我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训练学生人人动口,人人练说,教师活动于有困难的同学之间,因人而异,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每一个学生都能把要说的话表达出来。轮流肯定,轮流欣赏,轮流鼓励,让每个同学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通过这样的层层训练,老师做到了面向全体,注重个别差异;学生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表达能力,学会了互助,体验到了成功。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活动能力的提高。
五、言随心动,明白什么是真爱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引导,学生在心中明白了无论是爸爸妈妈的表扬或是批评,都出自于对我们的爱,学生能正确地对待这一切,达到了本次活动的目的。
第四篇:什么是说课和说课指导
一、说课
一、说课的概念与意义
1、说课的概念
说课是教师面对同行和专家,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将自己对课程标准、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课堂程序的设计和安排、学习方式的选择和实践等一系列教学元素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进行阐述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简言之,即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
说课与授课,说课稿与教案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不应混为一谈。教案多是教学具体过程的罗列,而说课稿侧重于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的阐述;教案只说“怎样教”,而说课稿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稿是教案的深化、扩展与完善。
说课稿不宣过长,时间应控制在10—20分钟之内为宜。
2、说课的意义
说课强化教师教学的理性思考,督促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是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密切联系教育理论,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活动可以使说者与听者获得“双赢”的教研效果。一方面作为说课者,在说课准备和实施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和掌握教学理论的水平,精练了课堂教学组织实施能力;另一方面作为听课者,也从说者外显化的教学思路和先进教学理论应用于课堂实践的过程中,吸取营养,引发对自己教学的反思与感悟。这样,使“说”和“听”的双方都在提高素质上,双向受益,双向“赢利”。
二.说课的特点
1、说理性
说课的理论性特征,即说课的“说理性”,是说课区别于其它教育活动最突出的一个特征。说课不但要求教师说出“做什么”和“怎么做”,更要说清楚为什么这样做。回答这个“为什么”,就是要说理,这也是说课活动能被迅速推广、受到普遍欢迎的一个根本原因。它要求教师必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思想理念等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理论水平,经常注意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以及实践寻求理论的支持,养成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的习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这同备课、上课、写教案相比,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教研效果也就更明显、更突出。
2、隐性内容外显化
说课呈现教师备课过程中的隐性因素,将教师备课过程中关于教学整体或局部的设计思维过程物化于同行或专家面前,或合适或不合适、或可行或不可 行,以供评判和品头论足,同行或可从中受到启发,或可吸收其中合理的精彩之处,或从中感悟教学失败的原由。它以备课为基础和前提,反过来作用于备课,可以有效地克服为备课而备课,备课与上课脱节的盲目备课现象。说课时呈现的备课隐性因素,应该不仅仅是备课中隐性思维的本身,而应高于之,是在它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理性化、条理化。
三、说课的内容
“说课”重点阐明的是教学课题的教学设计,以及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的教学分析。所以,“说课”的内容抓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学课题的教学设计,即教学课题打算如何上;另一方面是对教学设计的分析,即为什么打算这样设计,也就是阐述这样设计的原因、依据。前者是“讲课”的假设,后者是“讲课”假设成立的依据。“说课”的重点是“说”,“说”的内容是“课”(即课本内容)。
1、说教材
即阐述教者对数学教材的理解和分析。着重以下几个方面:教材的作用和地位;教材的编排思路和结构特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只有教者对教材理解深刻到位,才能制定较为完满的教学方案,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改进提供前提条件。
(1)阐述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要讲清课时教学内容在节、单元、年级乃至整个全套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某课时教学内容。这是由数学教学环环相扣,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序列性所决定的。
(2)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时备课中所规划的课时结束时要实现的教学结果。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反映教者的备课认识越充分,教法的设计安排越合理。说课中要注意避免千篇一律地提出“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正确××”一类的套话,要从识记、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上分析教学目标。课时目标制定中还要提出思维能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目标。
(3)分析教材的编排思路、结构特点以及重点、难点。这就要求对教材内容作知识点分析。说课中要说说本课教学内容包含哪些知识点,教材是如何展示、表达教学内容的,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是什么,例题与习题的是这样分布和安排的。
2、说教法、说学法,说教法,主要说明“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道理。在确定教学目的要求后,恰当地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解释教者是用的什么方法落实“双基”、渗透德育、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要说出教者在 教学中是如何发挥主导作用的,在精华要害的知识上如何进行点拨,在能力生长点上如何进行强化训练,以及如何处理教与学、讲与练的关系,如何使用教具、学具或信息技术手段。
说学法,主要说明学生要“怎样学”的问题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要讲清教者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强化学生主动意识的;要讲出教者是怎样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运用哪些学习规律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
3、说教学程序
即阐述教者对教材的安排和教学的先后顺序。要说出整节课的教学安排,先干什么后干什么,特别重视教学环节、次序,不仅说出如此这般安排,更重要的是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要让别人接受、信服。
教学程序是否合理、符合认知规律,也是课堂是否优化的改进途径之一。数学说课中的教学程序,有点近乎教案上的教学过程安排。二者的区别在于:(1)目的作用不同。教案是写给自己看的,说课是介绍给同行听的;(2)详细、繁简不同。在教案中教学过程自己能清楚的可不必都写出来,而说课中不谈清楚,别人不一定都了解;(3)表达重点不同。教案上重视具体教学内容安排,而说课重视介绍教学环节的次序和方式;(4)内容构成不同。备课只要写出是什么,说课不但要说什么,还要说说为什么,让别人接受信服。
4、说练习作业的安排和板书设计
练习作业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活动,说课要谈谈是如何安排练习作业的。比如,从内容上围绕重点,巩固新知;从层次上逐层深化,拾级而上;从形式上注意变换,方式交替;从数量上,适度适量,紧凑而可以完成等等。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和集中反映,板书要醒目、突出、合理、有序,具有内在合理性。板书的安排要有利于双基的教学,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要让人体察到教者板书安排的“序”,这就有必要在说课中予以陈述。当然有的数学课的板书,并不都显得十分重要和突出,也就不必说了。
一般说课材料都可从这四个方面去准备,但也不是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总是要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四、说课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说课活动的前提
科学性原则是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说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保证说课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科学性原则对说课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教材分析正确、透彻。说课中,教师不仅要从微观上弄清弄懂各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做到准确无误,更重要的是要从宏观上正确把握本节课教材内容在本学科、本年段的地位、作用以及本课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深刻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2)学情分析客观、准确,符合实际。说课中教师要从学生学习本课的原有基础和现有困难两个方面分层次的、客观、准确的分析学情,为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教学目的的确定符合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教学目的包括本节课的总目标与具体的基础知识目标、发展智能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其确定都要与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并且要有切实可行的落实途径。
(4)教法设计紧扣教学目的,符合课型特点和学科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可行性强。说课中,教师既要说清本节课的总体构想以及依据,又要说清具体的教学设计,尤其是关于重点、难点知识的教法设计的构想及其依据,使教法设计思路清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说课活动的灵魂
说课是说者向听者展示其对某节课教学设想的一种方式,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因此在说课活动中,说课人不仅要说清其教学构想,还要说清其构想的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的依据,将教育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1)说课要有理论指导。在说课中,对教材的分析应以学科基础理论为指导,对学情的分析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对教法的设计应以教学论和学科教学法为指导,力求所说内容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2)教法设计应上升到理论高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注意到对教法本身的探索、积累与运用,而忽略了将其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并使之系统化、规律化。说课中,教师应尽量把自己的每一个教法设计上升到教育教学理论高度,并接受其检验。
(3)理论与实际要有机统一。在说课中,既要避免空谈理论,脱离实际,“放之四海而皆准”;又要避免只谈做法不谈依据;还要避免为增加理论色彩而张冠李戴,理论与实际不一致不吻合。说课的理论依据,要随说课的步骤提出,使教例与教理水乳交融,有机结合;要避免穿靴戴帽式的集中“说理”,造成教例与教理油水分离。
二 说课指导
说课程序
(1)抽题(高中或初中的一篇课文)(2)准备15-20分钟
(3)说课:陈述(可以参照说课稿)+回答问题(随机)(共10分钟之内)
(4)
交说课稿(中英文均可,但最好英文)
1.说课的几个方面
(1)说目标
(2)说教材
(3)说学情
(4)说过程 „„„„„„„„„..(5)说亮点
二、说课的基本原则
1.遵循教学大纲要求,明确说课内容。把握说课与上课的区别与联系,正确理解教材、教案说课、上课之间的层进关系,走出说课即是“说教案”的误区。
2.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3.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体现说课的完整性。4.与教案相结合,体现其可操作性。
三、说课的基本程序
1.说教材:科学分析教材,明确重点难点、教学目标和要求以及教材在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该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什么,属于何种课型,包含了哪些知识点,教材在编写上有什么意 图和特点,特别要注意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渗透的教学思想
说目标:新课标倡导我们将知识、技能、情感三大领域目标予以整合,有机结合来定位;
2.说学生:谈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明确说课内容的难易程度。3.说教法:谈谈本节课要实施的教学手段、方法以及教具的使用。围绕你的整体思路,介绍说明主要教学环节,或者说是教学框架,着重阐述重难点的处理,说 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具体有效的教学措施,另外介绍自己有特色的地方。
4.说学法:谈谈学习方法的运用以及将要实现的目标。
5.说教学程序:说为什么要设计该程序?目的、意图何在?结果如何?应该说一说课堂设计的整体思路,是在什么样的思想指导下设计教学的?简要介绍该节课的课 堂教学结构。如应用题课大体可沿用教学建模的思想,安排“创设情景——建立模型——实践运用”三部曲进行,体现教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用教学解决生活中的 相关问题的做教学的教学理念。
6.说板书设计:谈谈板书设计的根据和理由,力求体现说板书设计的程序性、概括性和艺术性。
四、注重说课信息和反馈与总结 说课的对象可以是专家、同行甚至是学生。向说课对象征询意见、获取信息,力求不断改进和提高。
第五篇:教案和说课范文
《摸球游戏》说课设计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可能性的大小》的第一课时。
一、《课程标准》对这一部分内容要求是: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含义,并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教材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客观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的,三年级学习了客观事件出现可能性的大小,认识到可能性大小的出现是与相关的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在四年级时,教材安排游戏公平的活动,让学生认识等可能性。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在前几个年级学习基础上的发展,教材中用摸球游戏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掌握可能性的初步认识,还有三年级及本册书前几个单元中对分数的认识与理解,对研究本课内容有了坚实的基础。我班学生喜欢思考,乐于动手。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操做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使学生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3、通过猜想与实践验证,体会事物之间的联系与相对性。
五、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体会事物之间的联系与相对性。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发质疑
高年级学生带给一些思考性强的情境,这样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去积极思考。上课开始,我手中拿出两黄一白三个球,同学们看到老师手中的白球与黄球,你能想到什么数?
同学们可以随意说出自己想法,尤其是能说出白球与黄球对应总数的几分之几,要加以充分肯定,并追问为什么?这样的设计是唤起学生对数与事物联系的意识,同时为下面教学起一个铺垫作用。
接下来,谈话:“利用这些不同颜色的小球,老师想与同学们一起来做摸球的游戏,做游戏之前请帮老师一起来研究一下这里面学问。”课件中依次出示现五个盒子。A盒子里2个黄球;B盒里2个白球;C盒里1个黄球,1个白球;D盒里1个白球,7个黄球;E盒里7个白球,1个黄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提问:我要从各盒中任意摸出一球,你能说一说从不同盒子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吗?因为学生对可能性有一定经验,所以分析各个盒子出摸白球的可能性一般以大小区分。学生可能答出可能、一定或不可能等去描述,这样设计,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可能性大小的含义,也是复习旧知,同时为下面引出新知提供一个认知的情境。
2、探索可能性用分数来表示。
几个盒子中摸出白球的可能性通过学生分析,仅仅是用“可能”、“ 一定”、“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各个盒子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那哪个盒子摸出白球大呢?大到什么程度呢?用几个词来表示事件的可能性是有局限性的。用什么方法去表示事件的可能性更明确具体呢?从而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一环节我设计时考虑到可能会有学生发现第一个盒子中不会摸出白球,对用“0”来表示可能性,应该可以说出。所以我也适时引导:“同学们可以把生活中一些现象,用我们数学角度去表示,真的不错。那其他盒子中能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否也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呢?”这一环节我是根据学生对这一质疑的认识程度去进行引导的。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注意在课堂上学生生成的内容,加以把握从而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
然后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摸白球的可能性,让同学在交流中体会到可以用分数区分可能性的大小。学生可以针对任意一个盒子中的对应白球与黄球个数进行分析。以C盒为例。引导学生发现这个盒中一共有两种可能,其中白球有一种可能,那么摸出白球可能占全部可能性的1/2。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个分数1/2来表示这个盒子中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总结,得出各盒子中能摸出白球的对应分数。进而明确另几个盒中摸出白球的可能性。着重分析强调为什么?其中重点分析第二个盒子,一定能摸出白球,应该用什么数来表示。这是一个难点,学生不易理解,所以在分析另外几个盒子摸出白球可能性的同时,我也适时的追问黄对应每个盒子中摸出黄球的可能性,这样也有意识的渗透了在同一个盒子中,能摸出两种球可能性和为“1”;在分析起用“1”来表示一定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时学生有了抓手。
这一环节在小组的合作交流中,学生可以相互帮助,可以使有了一定思想的同学先与同学进行分享,然后在集体汇报中,再进行深入的交流。而且在学生分析时,适时的追问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是能体现出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根据学生分析,进行一个小结,在研究可能发生事件时,我们可以用一个分数来表示它的可能性,明显可以区分出可能性的大小。而且一定发生我们用“1”来表示,不可能用“0”来表示。进行一个课件的演示,课件中动画体现出数形结合的过程,加深学生对分数去表示可能性大小。
3、实践操作验证可能性大小。
我以有一个黄球与一个白球的盒子为例,与学生分析在这个盒子中再放入一只黄球,此时,能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又变成多少?学生可能说到1/3。那我们拿出盒子,请每小组的同学们中放进1只白球和2只黄球,进行摸球活动,每组同学一共摸20次,记录摸球结果,算算摸出白球次数占摸球总次数的几分之几?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好吗?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实验过程,收集相关数据,再汇报验证。这一环节我是让学生去进行实践操作去验证我们先前的分析,在活动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在接近1/3或者结果偏离1/3的情况,这就让学生去体会到我们开始对可能性的表示,是基于盒子里球数的定量分析;而在实践中,会有偶然性的出现。课堂上学生体会到偶然性,他们说出“运气”,实际就是一个偶然因素。
这一环节当出现各组实验结果不同的时候,我又做一个集体的汇报,把所有十个组的情况进行了汇总,因为有同学说“200次”不是3的倍数,不能进行约分得出1/3,为了满足学生这个接近1/3的想法,我又让其中一组多摸了十次,这样共210次,虽然也不能保证得到1/3,但计算一下摸出白球的总次数占摸球总次数的210分之几,这样结果会更接近1/3。这样一个集体的汇总,计算,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当我们实验次数增加时,结果就会更接近我们前面的猜测,也就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的定量分析。实践操作是让学生增强从数学角度去认识身边事物的意识,更加深刻揭示可能性的实质。
4、练习巩固 我经过反复思考设计三个练习题。体现出层层深入,加深理解的目的。
说一说议一议。给出这样一个背景:某班在第一组(4男6女)选一名同学做组长。女生当选的可能性是多少?这个问题是本课内容的再现,同时这里又有可能性方法的计算。要把男女生加起来,算出总人数,更看女生占全组人数的几分之几。有同学也会提出结果进行约分。
选择游戏。给出在公园中有两个中奖游戏,你觉得哪个游戏的获奖可能性更高一些。一个是圆盘被平均分成了4份,可是只有其中的一份可以得奖;另一个是摸球游戏,一共有10个球,其中有2个是可以摸到奖的球。这个习题充分体现生活中有数学,我们要用学到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我设计一个“小文遇到一个密码是由1、5、8组成的(数字不重复的)三位数,密码是“158”的可能性是多少?这个习题比较开放,体现综合应用的能力。学生需要先计算出所有的不同排列,然后再看其中一种排列占总排列数的几分之几。
5、课程结束前,我重点让学生说说“你能想到利用今天学的知识,在生活中我们能解决什么问题?”这里正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课堂中,学生真的提出很多自己生活遇到可能性的问题。
七、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经历一个猜想——实践——验证——应用的数学过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中锻炼学生直觉思维,在实验、分析、综合、归纳、推理中培养抽象思维,帮助学生增强应用意识和初步处理随机现象的能力。通过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操作实践的空间,留足了思考与交流的时间让学生都能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习全过程。
以上是我的说课,最后感谢与我交流的各位朋友。谢谢!
《摸球游戏》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操做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使学生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3、通过猜想与实践验证,体会事物之间的联系与相对性。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直接引入
1、今天老师想与同学们一起来做个摸球的游戏,请看屏幕。
教师依次出示现五个盒子。A盒子里2个黄球;B盒里2个白球;C盒里1个黄球,1个白球;D盒里1个白球,7个黄球;E盒里7个白球,1个黄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
2、质疑问难:我要从各盒中任意摸出一球,你能说一说从不同盒子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吗?
3、探究与体验,分别分析各个盒子出摸白球的可能性,以大小区分。[学生可能答出可能、一定或不可能](复习旧知引出新知。使学生理解可能性大小的含义。)
二、探索可能性用分数来表示。
1、师:B、C、D、E这三个盒子中都可能摸到白球,那么,哪个盒子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呢?大到什么程度呢?看来,用“可能”、“ 一定”、“不可能”这三个词来描述事件的可能性是有局限性的。用什么方法去表示事件的可能性呢?
2、探究与体验,摸白球的可能性,以分数区分可能性的大小。
[学生可能会发现在A盒中不可能摸出白球,那么他的可能性可以用“0”表示。] 师:同学们可能把生活中一些现象,用我们数学角度去表示,真的不错。那其他盒子中能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否也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呢?
3、在C、D、E盒中从这几个盒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可以用什么数表示呢? [学生可以针对任意一个盒子中的对应白球与黄球个数进行分析。] 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总结,得出各盒子中能摸出白球的对应分数。着重分析强调为什么?
4、重点分析一定能摸出白球,应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
[在分析1/2时,可以适当确定一下,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在B盒中,相当于把能摸出黄球的1/2变成白球,所以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成为1/2+1/2=1]
5、小结,在研究可能发生事件时,我们可以用一个分数来表示它的可能性,明显可以区分出可能性的大小。而且一定发生我们用“1”来表示,不可能用“0”来表示。
三、实践操作体会可能性大小。
1、在C盒中再放入一只黄球,此时,能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又变成多少? [生可能说到1/3]
2、同学们的桌子上都有一个盒子,请小组中放进1只白球和2只黄球,进行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好吗?
[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实验过程收集相关数据]
3、汇报验证
请同学进行实验汇报结果。[学生可能会出现在接近1/3或者结果偏离1/3] 得到理想结果要多次实验。
4、小结:可能性可以用一个具体数来表示,根据要出现的可能和全部可能性。
四、练习巩固
1、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考考你们的脑筋了。老师这里有一个大盒子,里面有白球与黄球共10个,我们每次摸出一个球,记录颜色,再放回,一共摸二十次,针对结果,请你猜测一下有多少个球,然后,看看与实际是否一致。
小组记录结果然后进行讨论,学生在具体讨论时,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猜想与推选的方法,对此都希望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特别是学会分析比赛外的各种因素,也应是教师指导的重点。
2、公布结果,分析差距产生原因。
教师可让学生再做一次,也可借助经验加以解释。
五、总结。
汇报一下这节课你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