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先进(节选)》讲义

时间:2019-05-13 02:42: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语·先进(节选)》讲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语·先进(节选)》讲义》。

第一篇:《论语·先进(节选)》讲义

《论语·先进(节选)》

一、教学目标

1.把握先秦语录体散文的文体特点、语言风格和艺术特征; 2.了解先秦儒家学派在人生理想方面的复杂倾向。

二、要点聚焦

1.辞约旨丰、言浅意深的语言风格。2.孔子人生感叹中所包含的复杂意味。

三、孔子生平

1、孔子的先祖为殷商王族,商亡以后,周成王封微子启于宋。数百年后,宋国内乱,微子后代的一支孔防叔为躲避迫害而逃奔鲁国,定居于鲁,其后代遂为鲁人,孔氏一脉亦由此而沉沦为士族。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为鲁国陬邑大夫,以勇武见称于当时。先娶于施氏,生九女,无子。其妾生一子,有足疾。遂娶颜氏之女,名征在,生孔子,名丘,字仲尼。其时为鲁襄公二十一年(一说二十二年),即公元前551年。

孔子约3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抚养成人。鲁国是周公子伯禽封地,保存周代典章文物最为完备,故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其士人也多以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谋生进身的手段。受此环境之熏陶,孔子从小就对礼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作游戏时,常陈俎豆、设礼容。约17岁时,母亲也去世了。为了谋生,孔子曾任委吏(管理仓库)、乘田(管理畜牧)的微职,自云:“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但从未放弃对学术的追求,自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且“信而好古,敏以求之”(《论语·述而》)。举凡古代典籍,无不广搜深研,同时多闻阙疑、学思并举,故能卓然有所自立,年方30即以博学知礼而闻名于世。于是退出仕途,开始了授徒讲学的生涯。

鲁国自宣公以后,权力为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所操控。昭公初年,三家更瓜分了鲁国的军权。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孔子仰慕周代的礼乐文明,对“季氏八佾舞于庭”、“三家以《雍》彻”(《论语·八佾》)等践踏周礼的举动,给予了强烈的批评。昭公二十五年(前517),鲁国君臣内讧,昭公兵败逃往齐国。后发生内乱,孔子去鲁至齐,受到齐景公的礼遇。景公咨以为政之道,孔子对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景公虽然赞赏他 1 的意见,但终不能加以任用。孔子遂返回鲁国,整理古籍并教授弟子,从学者更加众多,远道而来者遍及各国,其中以子路、曾晳、冉有、颜渊、公西华、仲弓、闵损、宰我等最为著名。如此度过了十三四年。《论语》“侍坐”章所记述的事,大约就发生在此期之末。其时鲁国的政权又落于季氏家臣阳货之手。阳货欲借重孔子的声望,遂邀他出仕,孔子虚与委蛇。曾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孟懿子(孟僖子之子,受父命师于孔子)逐走阳货,鲁国起用孔子,任为中都宰,一年之中再迁为司空、大司寇,孔子时年五十一岁。十年(前500年),齐鲁两君会于夹谷,孔子预为武备,据礼力争,挫败了齐人劫持鲁君的阴谋,维护了鲁国的领土和尊严。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以“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的古制为据,提出“堕三都”的建议。因三都已成家臣反叛三桓的据点,该建议乃得以实施,毁掉了叔孙氏的郈邑和季氏的费邑,唯孟孙氏坚守成邑,围之而不能克,其事乃半途而废,孔子强公室、弱私门的计划也因此而遭到挫折。齐人闻孔子之举,深恐鲁强而不利于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氏,诱使其荒怠朝政,并激化三桓与孔子的矛盾。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朝,对孔子颇为无礼。孔子见志不能伸,便率十余弟子离开鲁国,踏上了周游列国的旅程。时值鲁定公十三年春,孔子五十五岁。

孔子一行先到了卫国,居十月而过匡过蒲,曾为匡人所囚。月余复返于卫,仕于卫灵公朝,见卫灵公夫人南子。卫灵公问以军旅之事,孔子辞以不知,遭其冷遇,孔子遂离开卫国,经曹国前往宋国,途中与弟子习礼于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拔其树,欲杀孔子,孔子乃去宋至郑,曾与弟子失散,被郑人讥为丧家之犬。至陈,居三年,去而适楚,途中因绝粮而困于陈、蔡之间,几至饿毙。路遇楚国狂士接舆,隐者长沮、桀溺、荷蓧丈人,遭其讽劝讥嘲。至楚,见叶公诸梁,叶公问以政事。不久离楚返陈,复返于卫,受卫灵公之孙卫出公禄养。居数年,季康子使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离卫返鲁。时鲁哀公十一年,孔子六十八岁。至此,孔子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为“国老”,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国政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亦无意仕进,专心整理古代文献、教育弟子,正《雅》、《颂》之乐,修《诗》、《书》、《春秋》,又招收了子游、子夏、子张、有若、曾参等著名晚辈弟子。其间,儿子孔鲤死,弟子颜回早亡、子路罹难,都给孔子很大打击。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逝世,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终年七十三岁。

晚年孔子亦无意仕进,专心整理古代文献、教育弟子,正《雅》、《颂》之乐,修《诗》、《书》、《春秋》,又招收了子游、子夏、子张、有若、曾参等 2 著名晚辈弟子。其间,儿子孔鲤死,弟子颜回早亡、子路罹难,都给孔子很大打击。哀公十六年(前479),孔子逝世,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终年七十三岁。

2、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书中也有些较长的段落,如《先进》篇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详细记载孔门师生之间的一场谈话,叙述清楚,有一定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不同个性,作为叙事记言文字,比较成功,四、文本详析

本文记述了孔子与四位弟子关于人生志向的一次谈话,文章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其写作的特点也很值得注意。

《论语》开创了先秦语录体说理文的先河。它以记录孔子的言语、孔子与弟子及时贤的问对为主,也附带记载了孔门著名弟子的一些言论。就文体的特点而言,它们大多篇幅简短,平朴自然,所记多为只言片语,极少神态、动作、场景及性格的描写,片断性较强而整体感较弱。由此来看,本文在《论语》中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特例:它不仅记录了人物的语言,也出现了虽极简略,却颇为传神的神态、动作和场景的描写,而且人物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谈话的过程首尾完具,内在的节奏跌宕有致。颇富文学色彩,全文像是一出不话剧:人物,背景(课间?)、事件。至于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情感和人生况味,更是十分的丰富。

文章第一句话,就交代了谈话的参与者(孔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及其具体情境(先生坐,弟子侍坐)。以孔门的尊师重礼和师弟之情,可以想见,这是一个严肃而又亲切的场合。所以,孔子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无疑是为了打消弟子们因拘礼而不能尽言的顾虑,一个蔼然长者的形象跃然纸上,慈祥、平易近人。启发式教学。而“如或知尔,将何以哉”的提问,则揭开了文章的中心话题。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平民出身的人想有所作为,除了得到权贵的赏识和擢用之外是绝无可能的。这也反映出孔子一贯的思想,即求为世用,以行其天下归仁之道。

于是,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位弟子都做出了各具特色的回答。子路以勇武见称,性格梗直鲁莽(在教育方面,孔子实行因材施教常用的例子: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好勇过人。兼,倍也]人,故退之。‛),不假思索便抢先作答,以振兴受压迫的弱小国家自任,完全是一副当仁不让的神气。孔子“哂之”,既有善意的批评,也不无私心的赞赏,或不出所料之会心一 3 笑?(《公冶长》: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指负责兵役和军政工作),不知其仁也。‛在孔子看来,子路果敢决断,治理政事毫无困难)子路所说治理千乘之国(中等国家,如晋、楚,则为万乘之大国矣),并不是脱离实际的自我夸耀,而是他力所能及的。孔子之所以批评他,是因为他“率尔而对”,“其言不让”。这一表示,自然发生了影响:冉有的回答,既申其襟抱(冉有长于理财,故以‚足民‛自任),又多了一分谦虚和谨慎(不说‚千乘之国‛,而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又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而公西华的回答,就更为谦逊(公西华善于治礼,礼尚卑让,故云‚非曰能之,愿学焉‛,而且仅以‚小相‛自任)。由各人的口吻,当时的情态和说话者各自的性情宛然如在目前。在如此简短的篇幅之内,而能见出如许微妙的变化,人物的语言又呈现出如此个性化的色彩,实难能可贵。

但是全文最精彩的地方,却在曾皙一段。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前三位弟子,都是仅记其言,并未作其他的描写。随着孔子“点(曾晳,字点),尔何如”的问话,读者的目光自然地转向了曾晳,读者的阅读惯性也期待着听到预想中的回答,但“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一句由动作、声音所构成的场景延缓了叙述的节奏,预示着某种变化的发生(前文之谈话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果然,曾皙的回答完全溢出了“如或知尔将何以哉”的限定,它与前三位弟子治军、治赋、治礼的入世理想皆全然无涉,也毫无概念性的陈述,而是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雨临风、一路酣歌的动人景象,其中流露着一种从容欣悦、无所牵碍的心境,令人为之心旷神怡。全文也在孔子“吾与点也”的感喟中达到了高峰。

最后,由于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的回答未作明确的评论,所以曾晳留在后面,想知道孔子的看法,孔子逐一给予了解释。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弟子的深刻了解和充分的信任。至此,全篇意足神完,自然收束。

讨论问题:以孔子积极入世的一贯精神,何以会如此赞赏曾点的回答?对于这个问题,孔子未曾解释,后人也产生了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是孔子见天下无道、志不能伸而产生的出世之思,与其“道不行,承桴浮于海”(《公冶长》)和“欲居九夷”(《子罕》)之念属同一性质。孔子在周游列国之后有感于天下无道而产生了隐逸之心?平静无为?有的则认为曾点所言,实为太平社会之缩影,孔子的感叹,乃是对此理想社会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孔子感慨于大道废弃,深惜三子之一意进取,而或不遇见用之时,乃特赏于曾皙之从容自得于日常之间。孔子曾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可见其乐道之心,孔子一直强调“安贫乐道”:道在我,则无往而不乐。当时凡来求学于孔子之门者,皆有意于 4 用世,未必皆有志于行道。孔子之“与点”之叹,是为诸弟子之汲汲于有意用世而叹也。然而大道不行,常居亦需有“乐道”之心:道在我,乐无所不在。

这些理解都有各自的道理,似不必拘泥于一端。对孔子而言,天下有道,人人无奔波之劳、冻馁之苦,而得以畅享人生,自然是最大的快乐;天下无道,壮志难酬,失望之余,乃交结于同道,寄情于山水,也是欲进不能,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提问:你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儿时,现在有什么不同?当理想与现实产生矛盾时,我们如何来安顿自己的人生?)

五、艺术特色

文章以自然而完整的结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如子路之急躁、直率、自负),简练而传神的笔墨,为我们描绘出几千年前孔门师弟问对切磋的动人情景,表现出高超的写作技巧。而它所涉及的人生志向的话题,也具有超越特定历史情境的永恒性,因此激起了后人无穷的共鸣与遐想。

六、思考题思路提示

1.在写到曾晳的时候,出现了一段关于弹瑟的声音和人物动作的描写,这样写的意图和效果是什么?

提示: 意图在于将曾晳的性格与其他三位弟子加以对比,将读者的关注点聚焦在他的身上;其效果是突出了曾晳洒脱放达的人格特征,并为其出人意料的回答作了铺垫。

2.将本文与《韩诗外传》“各赋所愿”相比较,谈谈它们在写作的笔法上有什么不同?

提示: 《韩诗外传》在构思上受到“侍坐”章的影响,但没有本章的自然、平实和蕴藉;其句式更为整齐,语言更为华丽,感情更加张扬、外露,并带有战国文章的雄辩色彩。

3.假如你想在社会事务或政治领域有所作为,而这一理想又屡遭挫折,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为什么?

提示: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

七、附:原文及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2]”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5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3]夫子哂之[4]。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四人皆孔子早年弟子。子路是字,姓仲名由,小孔子九岁,于孔门中年岁最长。曾皙,名点,曾子(曾参)的父亲,年岁次于子路。冉有,名求,字子有,小孔子二十九岁。公西华,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小孔子四十二岁。

[2] “以吾”句: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点就感到拘谨。平时你们总说:“人们不了解我的才干啊!”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将怎样去做呢?一日,谦辞,意思是年纪大一点。居,平居,意为“平时”。

‚不吾知也‛,即“不知吾也!”,古代汉语中的倒装句式。

[3]率尔:轻率的样子。摄:迫蹙,这里有“夹”的意思。方:指礼法。[4] 哂:笑。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位弟子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大几岁,就难以开口。平时你们总说:‘没有人了解我的才干啊!’假如有人了解你们,(要任用你们,)你们将怎么去做呢?‛ 子路急忙答道:‚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困迫于大国之间,外有敌军侵犯,内有灾荒接踵而至。我去治理它,等到三年的时间,就可以使它的百姓具有勇敢的品质,而且懂得道义。‛ 孔子微微一笑。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5],如五六十[6],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7]。”

[5] 方:指国土的边长。[6] 如:或者。

[7] 如:至于。俟;等待。

又问:‚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答道:‚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我去治理它,等到三年时间,可使百姓富足。至于礼乐制度,只有等贤明的君子来建设了。‛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8]。”

[8] “非曰”句:不是说我有能力,但是愿意学习做这样的事--宗庙的祭祀,或诸侯间的盟会,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作一个小司仪。端,古代礼服之名。章甫,古代礼帽之名。相,读四声,义为赞礼的人。端:礼服;章甫:礼服的帽子。注意此处的名词活用作动词现象。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答道:‚不是说我有能力,只是愿意学习做这样的事:宗庙的祭祀,或诸侯的盟会,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作一个小司仪。‛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9]

子曰:“何伤[10]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11]。”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12]!”

[9] “鼓瑟”句:(曾点)弹瑟声音渐稀,最后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起身来,回答说:“(我的志向)与他们三位不同。”撰,郑玄本作“僎”,读作“诠”。《广韵》:“诠,善言也。” [10] 伤:妨害。

[11] “莫春”句: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穿定了,我愿意和五六位成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边沐浴,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莫,同“暮”。成,定。冠者,成年男性,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长大成人。舞雩,指雩坛。《水经注》:“沂水北对稷门,一名高门,一名雩门。南隔水有雩坛,即曾点所欲风处也。” 乎:介词。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沂(yi):沂,水名,发源于山东南部,流经江苏入海。风:风用作动词,吹风。舞雩:古时求雨的坛名。注意古代汉语中这种“介词+地点状语”后置的现象。[12] 与:赞同。

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

曾皙弹瑟之声渐稀,最后铿的一声,放下瑟站起身来,答道:‚我没有他们三位说的那样好。‛

孔子说:‚那有何妨?也就是要说说各自的志向啊!‛

yúyí 7 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都穿定了,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边沐浴,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 孔子慨然叹道:‚我赞同曾点的说法啊!‛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出去了,曾皙留在后面。曾皙问孔子:‚三位同学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只是说说各自的志向罢了。‛ 曾皙问道:‚先生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靠礼,可是他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曾皙问道:‚难道冉求所说的就不是国家了吗?‛

孔子说:‚怎么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 曾皙又问:‚公西赤所说的就不是国家了吗?‛

孔子说:‚宗庙的祭祀与诸侯的盟会,不是国家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作小相,谁又能作大相呢?‛

八、补充:四弟子

1、据《史记》记载,子路起初性情暴劣、好武力,头戴插有野鸡尾毛的帽子,腰间系着猪皮,要来欺负孔子(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结果被孔子以“仁、义、礼、智、信”进行教育所折服,由此成为孔门弟子。

子路在孔门弟子中个性鲜明,以好勇耿直、性急直言而著称,具有侠客风范,其言行在《论语》中出现过38次。子路出身贫贱,但为人豪爽,曾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子路是一个闻过则喜的人,跟随孔子期间,时时注意保护和维护师道尊严。他很敬重孔子,但也敢于向孔子公开提出不同意见。子路自述其政治志向是:“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论语·先进》)认为他可以在三 8 年里把一个内有灾荒、外有敌人侵犯、夹在大国中间的中小国家治理好,能使国人个个有勇气、懂道理。子路做过卫国的蒲邑大夫,治蒲三年,井然有序。

孔子称赞他说“由也好勇过我”。

2、曾子曾子的孝道十分出名,“耘瓜受杖”的故事就是曾子刻意取悦父母的典型事件:曾子跟随父亲在在瓜地里劳动除草,但是失手锄断了瓜根。父亲曾皙很生气,拿起杖(大棒)打他,把曾子打昏了。但他醒后仍然弹琴歌唱,作出快乐的样子。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认为曾子做的太过分了,认为“小打可以接受,但大打应该逃走”,就严厉地批评曾子。

曾子十分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一生如其父不做官,从事的主要事业是讲学,原原本本地将孔子的教导传授给下一代学生。从其身上亦可见其父之处世原则。一次曾子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勇敢时,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听孔子说过什么是最大的勇敢:自我反省,正义不在自己一方,既使对方是普通百姓,我也不恐吓他们;自我反省,正义在自己一方,既使对方有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

3、公西赤(前509~?)春秋末年鲁国人。姓公西,名赤,字子华,亦称公西华。在孔子弟子中,以长于祭祀之礼、宾客之礼著称。

4、冉有

师徒渊源:冉有,也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但这是个十足的俗人和势利眼。冉有当季氏(鲁国执政)的家臣,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有一次季氏要干不道的事情——“季氏将伐颛臾”,孔子质问冉有为什么不谏阻,冉有说了一大堆这么干的理由,后来被孔子说的没话可说了,塘塞说:这是季氏的主意,我也没有办法啊!孔子极其气愤,对其他弟子说:“冉有非我徒也,汝等可鸣钟鼓而攻之!”

儒家一开始就有俗不可耐的势力小人,跟孔子学了点文雅的东西掩盖自己,孔子称其实这种人是“小人儒”。以后这种“小人儒”是越来越多了。

九、孔子与“礼”

孔子社会思想的核心即“礼”,其中包括礼节仪式、政治制度以及道德规范等。在孔子看来,周礼是最为完备和完善的。而到了春秋时代,西周的旧礼已不适应时代的潮流,新兴势力违礼抗礼,礼崩乐坏的现象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孔子试图在政治上用周礼,思想上用仁来消除当时社会制度的矛盾和君臣内部的问题。所谓周礼,一般认为是在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

《仪礼》中所描述的琐碎的“礼仪”并非凭空捏造,毫无意义,它源于远古 9 氏族的原始礼仪活动,巫术礼仪。在原始的礼仪活动中,人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有严格的规定,一个细节也不能忽略,否则渎神,对神的不敬,如打猎,就会得不到猎物。它将其群体组织起来,按照一定的社会秩序和规范来进行生产和生活。对每个成员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相当于后世的法律。“禮”的起源和核心是尊敬和祭祀祖先。“盛玉以奉神人之器谓(器皿中两串玉)若“豐”,推之而奉神之酒谓醴,又推之而奉神人之事,通谓之礼。”(王国维)礼是后来的字,金文中有用丰字的。

从商至周,从神本走向人本,礼也从事神,到人事,即将原始礼仪加以改造、系统化,成为一套宗法制的习惯统治法规(周公),包括典章、制度、规矩、仪节。孔子一生的目的都在于恢复周礼,渴望用周礼重新构建一个有序的社会,用礼纠正已经发生改变的混乱的社会。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述而》)“郁郁乎文(典章、制度)哉,吾从周”(《八佾》)

孔子“复礼”的主要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礼是社会规范,而仁则是达到这个规范的道德。礼在外在的,仁是人的内在道德。

钱穆:“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

礼主敬:《礼记》开篇第一句是“毋不敬”,郑玄注:“礼主于敬。” 孔颖达疏:“行五礼,皆须敬也。” 《孝经》:“礼者,敬而已矣。”

君子自谦而敬人:《礼记》:“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孟子》:“敬人者,人恒敬之。”

十、对比阅读

● 《论语·公冶长》“盍各言尔志”章: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论语·公冶长》“孟武伯问子路仁乎”章: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

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 《韩诗外传》卷七:

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

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言其愿,丘将启汝。‛

子路曰:‚由愿奋长戟,荡三军,乳虎在后,仇敌在前,蠡跃蛟奋,进救两国之患。‛孔子曰:‚勇士哉!‛

子贡曰:‚两国构难,壮士列阵,尘埃涨天。赐不持一尺之兵、一斗之粮,解两国之难。用赐者存,不用赐者亡。‛孔子曰:‚辩士哉!‛

颜回不愿。孔子曰:‚回何不愿?‛颜渊曰:‚二子已愿,故不敢愿。‛孔子曰:‚不同。意各有事焉。回其愿,丘将启汝。‛

颜渊曰:‚愿得小国而相之,主以道制,臣以德化,君臣同心,外内相应,列国诸侯莫不从义向风。壮者趋而进,老者扶而至。教行乎百姓,德施乎四蛮。莫不释兵,辐辏乎四门,天下咸获永宁。蝖飞蠕动,各乐其性。进贤使能,各任其事,于是君绥于上,臣和于下,垂拱无为,动作中道,从容得礼。言仁义者赏,言战斗者死。则由何进而救?赐何难之解?‛

孔子曰:‚圣士哉!大人出,小子匿,圣者起,贤者伏,回与执政,则由、赐焉施其能哉?诗曰:‘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xiàn 11

第二篇:《论语》五年级上册国学讲义

五年级上册国学讲义

第一讲:《论语》——劝学篇(1)

【教学内容】: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P1

2、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P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经文。

2、能大致了解经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论语的内含,做一个自信、善于学习的学生。【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并运用在生活中,做一个自信、善于学习的孩子。【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论语

1、出示案例(或故事),引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

1、在学习中,你遇到过类似这样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做的?学习了《论语》你又应该怎么做呢?

2、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学习的名人名句。

四、小结 【板书设计】: 劝学篇

快乐 尽心

【案例、故事链接】:

1、故事《曾子自省》P3

2、案例:某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对学生宣传学习的好处,说学习好了后能带来荣华富贵,金钱美女,诸如此类。后被当地教育管理部门得知,对其进行了处分,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有人说这老师说的是事实,中国人的学习就是谋取功利,那老师只不过是说了真话而已;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样的价值引导不可取,这种浅近、功利的学习心态,只会损害学生完整人格的发展。就此案例,您怎么看?

第二讲:《论语》——劝学篇(2)

【教学内容】:

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P4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P1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语句。

2、能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做一个好学、勤学的学生。

【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并运用在生活中,做一个好学、勤学的孩子。【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论语

1、出示案例(或故事),引出: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

在学习中,你遇到过类似这样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做的?学习了《论语》你又应该怎么做呢?

四、小结 【板书设计】: 劝学篇

孝顺 好学

【案例、故事链接】:

1、案例分析:小红是一个学习优秀的孩子,你看她在学校不仅自己独立完成作业,而且一有时间就帮助老师做事情。但是她回到家里就是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孩子,从没有洗过一件衣服,自己的房间也从不收拾,每次做完作业或者看完课外书,总是随手乱放,不会自己摆放好,针对这样的情况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2、故事《千里拜师》P13

第三讲:《论语》——劝学篇(3)

【教学内容】: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P25

2、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P3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经文。

2、能大致了解语句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论语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经文

1、看一段情景,引出: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

1、在学习中,你遇到过类似这样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做的?判断对错,说明理由。

2、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学习的名人名句。

四、小结 【板书设计】:

劝学篇

善于思考 择邻而居

【案例链接】:

1、故事《孟母择邻》P37

2、案例分析:我们班级有些同学遇到有难度的题目就不做了,空着就交上来,如果是你们组的同学,你将怎么做?

第四讲:《论语》——劝学篇(4)

【教学内容】:

1、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于议也。”P42

2、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P4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经文。

2、能大致了解经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论语的内含,做一个自信、善于学习的学生。【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并运用在生活中,做一个自信、善于学习的孩子。【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论语

1、出示案例(或故事),引出: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于议也。”P42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

1、在学习中,你遇到过类似这样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做的?学习了《论语》你又应该怎么做呢?

2、判断对错,说明理由。

3、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学习的名人名句。

四、小结 【板书设计】:

劝学篇

快乐 尽心 孝顺

【案例、故事链接】:

1、故事《管宁割席》P42

2、案例:五(1)班有个学生他拿着不会的知识去问自己班的同学,同学们也不会,怎么办呢?他想,我学习要不耻下问,他就去问其他班级的同学,结果他学会了。你对这件事又怎样的看法?

第五讲:《论语》——劝学篇(5)

【教学内容】: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P57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5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经文。

2、大致了解经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论语的内含,做好学、谦虚的孩子。

【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并运用在生活中,做一个好学、谦虚的孩子。【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论语

1、出示案例(或故事),引出: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在学习中,你遇到过类似这样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做的?学习了《论语》你又应该怎么做呢?

四、小结 【板书设计】:

劝学篇

废寝忘食 善于学习

【案例、故事链接】:

1、案例分析:铭铭是一个好学的孩子,无论是吃饭,还是睡觉,总是捧着一本书在津津有味地阅读,就连妈妈让他吃饭,他也能视而无睹。请你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

2、故事《孔子拜师》P58

第六讲:《论语》——劝学篇(6)

【教学内容】: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P63

2、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帮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P6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经文。

2、大致了解经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读书的重要性,做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体会读书的重要性,做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论语

1、出示案例(或故事),引出: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在学习中,你遇到过类似这样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做的?学习了《论语》你又应该怎么做呢?

四、小结 【板书设计】:

劝学篇

仁德 爱国 好学 【案例、故事链接】:

1、故事《徐寿苦学》P64

2、案例分析:某重点小学二年级学生小许。父亲是一名文艺工作者,母亲是一名普通职员。家里的经济状况较好。每星期对孩子进行钢琴个别辅导3—4次.有时为了完成训练计划,孩子要弹琴弹到晚上11点钟,第二天早上照常上课。长此以往,孩子的专长培养见一些成效,基础课学习却受到很大影响。语文成绩平平,数学考试多次不及格。孩子上课时好发困,做作业时也常趴在桌上打盹儿,整天有气无力的样子。小许这样是好学的表现吗?请你谈谈你对父母的这种做法是否赞同,为什么?

第七讲:《论语》——劝学篇(7)

【教学内容】:

1、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P87

2、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P9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经文。大致了解经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学习的重要性,做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体会学习的重要性,做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论语

1、出示案例(或故事),引出: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

1、在学习中,你遇到过类似这样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做的?学习了《论语》怎么做呢?

2、收集名人关于学习的名句。

四、小结 【板书设计】:

劝学篇

1、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2、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案例、故事链接】:

1、案例分析:君悦是一个学习优秀的孩子,但他喜欢在同学中炫耀自己的才华,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和别人争吵、斗气,凡事都要争个高低,不肯服输的样子。渐渐同学疏远了他,他很烦恼,你们帮他想想办法。

2、故事《原宪安贫》P95

第八讲:《论语》——智慧篇(1)

【教学内容】:

1、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P5

2、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P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经文。大致了解经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体会不管是治国,还是学习都要讲诚信,以诚服人。

【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体会不管是治国,还是学习都要讲诚信,以诚服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论语

1、出示案例(或故事),引出: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

1、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这样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做的?

2、收集名人关于学习的名句。

四、小结 【板书设计】:

智慧篇

节约 诚信 庄重

【案例、故事链接】:

1、故事《负荆请罪》P9

2、案例分析:周六,小虎约了小金来家里一起做作业,但是爸爸在吃早餐时竟然说要去爷爷家玩,这时小虎该怎么办呢?说说自己的意见。

第九讲:《论语》——智慧篇(2)

【教学内容】: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P16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P1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经文。大致了解经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体会国人在治国中的道理,并学以致用,运用在自己的学习中。

【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体会国人在治国中的道理,并学以致用,运用在自己的学习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论语

1、出示案例(或故事),引出: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收集古代的历代皇帝的一些治国故事。

四、小结 【板书设计】:

智慧篇

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案例、故事链接】:

1、故事《贞观之治》P17

2、知识链接:《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代,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被列为儒家六种经典之一,称之为《诗经》。《诗经》共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当时十五国的民歌;雅分大、小雅,是周代贵族所作的乐章;颂分周、鲁、商三颂,是宗庙祭祀乐章。《诗经》反映了春秋中叶及其前五百年中国古代的风貌、政治生活、民间习俗、经济制度及生产情况等。其诗以四言为主,运用赋(直抒其情)、比(借物言志)、兴(托物起兴)的表现手法。《诗经》可称为现存最古老的中国文学源头。

第十讲:《论语》——智慧篇(3)

【教学内容】: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P26

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P40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经文。大致了解经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体会古人的聪明智慧,并学以致用,运用在自己的学习中。

【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体会古人的聪明智慧,并学以致用,运用在自己的学习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论语

1、出示案例(或故事),引出: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总结生活中的一些小道理,说说自己的运用。

四、小结 【板书设计】:

智慧篇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案例、故事链接】:

1、故事《实事求是》P26

2、案例分析:重庆市某中学初三(1),班上选班干部,在学生“民意”中有两个同学都有希望当选。一个因身材高大威猛颇有些“势力”,便私下给班上一些同学许诺,只要选他,有受欺侮的他可以负责“摆平”。另一个出招更绝,他暗中给一部分同学每人送了一包价值0.5元的方便面。当时学生的想法是反正又选不到自己,谁给出的条件优惠就选谁。选举结果揭晓后,送实物者当选,空口许诺者落选。你对这样的竞选有什么看法?

第十一讲:《论语》——理想篇(1)

【教学内容】:

1、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P14

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P1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经文。大致了解经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体会古人对做人、治国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体会古人对做人、治国的看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论语

1、出示案例(或故事),引出: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联系生活,说说自己身边的例子。

四、小结 【板书设计】:

理想篇

做人:贫穷而快乐

富贵而讲礼

治国:用道德教化来治理

用礼仪制度来约束

【案例、故事链接】:

1、故事《富而不骄》P14

2、分析:孔子提出了“德治和法治”两个治国之道,在当今社会适用吗?谈谈你的看法。

第十二讲:《论语》——理想篇(2)

【教学内容】:

1、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P36

2、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寞也,义之与比。”P4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经文。大致了解经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体会古人为人处事的高尚品格,并在自己的生活中运用。

【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体会国古人为人处事的高尚品格,并在自己的生活中运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论语

1、出示案例(或故事),引出: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联系生活,说说自己身边的例子。

四、小结 【板书设计】:

理想篇

1、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2、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寞也,义之与比。”

【案例、故事链接】:

1、故事《班超说“宽”》P36

2、案例分析:在河南省的一个小山村,林氏三兄弟相继成了博士研究生。他们来自农民家庭,家境贫困。他们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在于父母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林氏夫妇在3个儿子入学前和求学历程中,用自己好学的行为来影响他们,两代人每天挑灯共学的读书氛围一直延续到3个儿子都上大学。更为高明的是:他们当年那么穷困,却长期订阅文学杂志和传习世界名著,使3个儿子不仅读了数遍,还讨论了数回;在他们一贫如洗的四壁上,贴满了各种纸条,上面写着做人的名言和警句等。3个儿子就是在这样贫困,然而格调高尚的氛围中长大了。这对他们的文化修养、人生感悟、人格升华,都产生了极其深刻深远的影响。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十三讲:《论语》——理想篇(3)

【教学内容】: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P53

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P8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经文。大致了解经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体会孔子对君子的品德要求,并对照自己的品行,做到德行一致。【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能很好的运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论语

1、出示案例(或故事),引出: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联系生活,说说自己身边的例子。

四、小结 【板书设计】:

理想篇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案例、故事链接】:

1、故事《割发代罚》P83

2、案例分析:孔子东游,见田里放着农具,而农人已去,便拾起锄头,围着一棵秧苗,费力地铲了起来。不一会儿,农人归来,一见大怒,愤愤地说:“你为什么铲我的秧苗?”孔子感到很奇怪,便指着秧苗说:“你看,我铲的明明是草啊。”没想到农人更加恼火地说:“我种的就是喂马的草!”孔子不禁目瞪口呆。谈谈你的体会。

第十四讲:《论语》——心态篇(1)

【教学内容】: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P15

2、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P2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经文。大致了解经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结合自己的优缺点,体会做人最重要是品行端正。

【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结合自己的优缺点,体会做人最重要是品行端正。【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论语

1、出示案例(或故事),引出: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结合自己的优缺点,说说你的体会。

四、小结 【板书设计】:

心态篇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案例、故事链接】:

1、故事《荀彧之死》P15

2、案例分析:小吴同学是某学校六(1)班的学生。她的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家庭经济非常拮据。父亲虽然每年在外努力地工作,但收入却很低,连吴爱业同学读书的书学费都成了问题。然而,吴爱业却是一位自强、自立心很强的同学。在学校里,她认真遵守学校的纪律,按时到校,从不缺课;在课堂上专心听课,学习成绩在班上非常优秀。回到家里,她自觉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这样的学生,你能用学过的《论语》里的语句来称赞她吗?

第十五讲:《论语》——心态篇(2)

【教学内容】:

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P59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P6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朗读经文。大致了解经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体会孔子对人生采取积极地态度。

【教学重难点】:诵读经文,体会孔子对人生采取积极地态度。【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学习论语

1、出示案例(或故事),引出: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读句子,讨论: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3、汇报。

用“引—读—讨—说”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第二句。

三、拓展延伸:

1、对孔子的人生态度做个小结。

2、展示收集到的其他名人有关人生态度的名句。

四、小结 【板书设计】:

心态篇

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案例、故事链接】:

1、故事《襟怀坦荡》P59

2、案例分析:毛某是某校一位六年级的女同学,她长着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头发黄黄的,稍稍有些蜷曲,成绩上游,中等智商,非常腼腆,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绯红。下课除了上厕所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叫她去和同学玩,她会冲你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平时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和同学玩。遇到节假日,父母叫她一起玩、作客,她都不去,连外婆家也不去。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她吗?

第三篇:先进钢铁材料讲义1

第1章

绪论

1.1钢铁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钢铁材料具有资源相对丰富、生产规模庞大、加工制造容易、性能多样可靠、成本低廉稳定、使用便利习惯和回收利用方便等特点,是基础设施建设、工业设备制造和人民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材料。目前和可预见的未来还没有任何材料能够全面取代钢铁材料,钢铁材料仍然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结构材料,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经过人类不懈努力积累和创造,在钢铁材料学和技术上去的了巨大的进步。钢铁材料的宏观性能和微观组织之间的关系已逐渐清楚,可运用量子力学理论定量解释钢铁材料的某些宏观行为。人们逐渐地可以从理论出发设计和生产钢铁材料。铁水脱硫、转炉复吹、超高功率电炉冶炼、炉外精炼、中间包冶金、连铸、控轧控冷、微合金化等迅速进步的冶金生产工艺技术又为钢铁材料的设计和生产提供了技术基础。而计算机相关行业的技术发展也为钢铁材料设计和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控制手段。纵观钢铁材料的发展历史,归纳当前钢铁材料精彩纷呈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人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给予当前的理论和技术发展,钢铁材料本身在21世纪还会发生重要变革,最终将会导致钢铁材料的性能显著提高,并将对整个社会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先进钢铁材料的含义是:在环境性、资源性和经济性的约束下,采用先进制造技术生产具有高洁净度、高均匀度、超细晶粒特征的钢材,强度和韧度比传统钢材提高,钢材使用寿命增加,满足21世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钢铁材料是不断发展的新材料。尽管钢铁材料的产生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但当代的钢铁材料的内涵与3500年前的钢铁材料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与19世纪后期以Bessemer炼钢技术为代表的近代钢铁生产技术所生产的钢铁材料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欧洲,目前汽车上应用的钢铁材料80%均为近10年来所研制开发生产的新型钢铁材料。同时,正是由于钢铁材料属于传统材料,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国家将由于发展需要而不断建设投产形成新的生产能力,而处于后工业化社会的钢铁发达国家的过剩生产能力也希望继续发挥主要,因而在钢铁材料是生产质量和技术性能方面的竞争将非常激烈。因此,钢铁材料是高技术化是其市场竞争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发展趋势。

此外,目前生产使用的多数钢铁材料的使用性能和技术指标均有待进一步提高,绝大多数钢铁材料的洁净度和均匀度不高,组织控制很难达到理想目标。新世纪的高层建筑、深层地下和海洋设施、大跨度重载桥梁、轻型节能汽车、石油开采和长距离油气输送管线、大型储运容器、工程机械、精密仪器、船舶舰艇、航空航天设备、兵器装备、高速铁路、核工业生产设备、水电和火电能源设施等钢铁材料用户都对钢铁材料的使用性能好技术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钢铁生产企业提供性能高、使用寿命长和成本低的新型钢铁材料。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对钢铁的生产、加工、使用和回收等环节提出了节约能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因此,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也迫切需要先进钢铁材料。

1.1.1我国钢铁材料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的需求,就我国钢产量和消费量不断增长。从1996年起,我国钢产量和消费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06年,我国钢的年产量达到了4.2亿吨左右,人均钢产量也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生产的钢铁材料的数量和品种规格已基本上可满足国内的经济发展和国防需求。

同时,我国钢铁材料的生产技术水平也明显提高,在连铸连轧技术、高炉喷吹煤粉技术、转炉溅渣护炉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自主研制和引进消化并二次开发的工作,达到或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使钢铁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显著提高。如连铸连轧技术及相关工艺设

备获得快速发展,由此导致钢的综合成材率大幅度提高。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炉喷吹煤粉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大量采用,高炉吨钢喷煤量提高使得高炉入炉焦比降低。

然而,我国钢铁材料的总体技术水平和生产质量水平目前仍处于中等水平,距世界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特别是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生产方面差距更大。目前我国每年仍然从国外进口数千万吨钢材,其中多数进口钢材是国内无法生产的高技术化钢材。我国目前仍无法稳定生产汽车、输油管线、高层建筑、工程机械、机械设备、化工设备等先进装备所需要的先进钢铁材料。

与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钢铁材料高技术化发展方面的突出问题是:

(1)钢铁材料洁净度和均匀度需要大幅度提高。钢铁材料中的杂质元素和夹杂物对其韧塑性、疲劳断裂性能、表面质量有很大的危害,而杂质元素、夹杂物和钢中第二相甚至基体组织的非均匀分布则严重影响钢材性能的均匀性和等向性。因此,显著降低钢中杂质元素的含量、严格控制最大夹杂物尺寸、控制和改善夹杂物及大颗粒碳化物或氮化物的形状与分布、改善和提供钢中显微组织的均匀性,对钢铁材料性能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钢铁材料长型材与扁平材的比例需要调整。我国钢铁材料目前最大的消费量是建筑用钢(不包括石油管线钢和铁道钢轨),约占钢材总消费量的50%,而建筑用钢主要是以棒线材为主的长型材,再加上长型材的市场技术较扁平材要简单,由此导致我国钢铁企业对长型材的生产能力不断增大而扁平材的生产能力相对不足,目前我国进口钢材主要是扁平材。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建设世界制造大国和强国战略的实施,机械、汽车、船舶、家电、运输等行业将逐步成为钢材消费量增长最快的行业(工业发达国家中汽车制造业是钢铁材料的最主要用户),对高质量扁平材的需求量将迅速增大。因此,必须对我国钢铁材料长型材的生产比例进行合理的调整,在此过程中必须进行深入研究和解决扁平材生产中的特殊技术问题如表面质量的控制、横向性能的保证、超厚板材及大尺寸模块的等向性等。

(3)合金钢比例需要提高。合金元素的合理加入对钢铁材料的性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但由于以建筑用钢为主的生产格局和部分合金元素的资源限制,我国钢铁材料生产中合金钢的比例明显低于工业发达国家,如微合金钢的生产比例在工业发达国家已达到15%左右而我国仅为3%-5%,由此导致很多高性能高质量的钢材品种不能生产。因此,适当提高我国合金钢的生产比例是相当重要的,鉴于资源的制约,首先可考虑提高微合金钢的生产比例。

(4)钢材内部质量和表面质量亟待提高。高附加值钢铁产品均要求具有很高的钢材内部质量和表面质量,而我国在这方面更是存在明显差距。轿车面板用钢和以表面装饰性为主要使用性能的冷轧不锈钢板是非常典型的例子,由于表面质量存在一定问题,我国高档产品目前仍主要依靠进口。

总之,由于我国钢铁材料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不仅制约了高附加值钢铁产品的生产,同时还明显制约了后续加工工业甚至整个产业链的健康持续发展。例如,过去我国生产的不锈钢的表面质量低,明显影响了不锈钢的耐蚀性和装饰性。国外在20世纪60~70年代已大量生产不锈钢,抗晶间腐蚀合格率达98%,但是个别钢厂生产的1Cr18Ni9Ti钢的晶间腐蚀合格率只有85%~90%,其主要原因是钢材化学成分波动较大、固溶温度偏高而导致晶粒粗大等。过去我国冷轧不锈钢板的成型性和抛光性较差,近期,随着我国不锈钢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进步,不锈钢质量得以大幅度提升。

1.1.2钢铁材料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未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和相关产业的发展需要,当前先进钢铁材料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是: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性能优良、成本低廉、品种规格多样化、理论和技术研究不断深入等。

(1)高性能钢铁材料研发

人们使用材料主要是使用其相关的性能,任何一种材料的存在与消亡均取决于其性能是否能满足需求以及性能价格直逼是否占优势,当材料的使用性能是其他材料不能达到而相应的产品又必须具有该性能时,这种材料将是不可替代的。而当多种材料均可满足相应的性能要求时,则性价比较高的材料具有竞争优势。因此,提高材料的性能使之满足材料用户不断提高的性能要求,始终是材料发展的主流方向。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的检测技术,经济地生产以高洁净度、高均匀度、超细组织及高精度为特点的高强度、高韧性、长寿命钢铁材料,是先进钢铁材料的主要发展方向。世界各钢铁发达国家在20世纪末均开展了超级钢(或称为新一代钢铁材料)的研究工作,使得用量最大的钢铁材料的强度性能大致提高一倍而韧塑性基本保持不变。而目前正进行的工作则希望使其使用寿命大幅度提高。这方面目前正积极开发的主要包括高洁净度冶炼技术、精炼技术、夹杂物控制技术、等轴晶凝固技术、高均匀度凝固技术、无缺陷连铸坯技术、微合金化技术、高刚度轧机与高精度轧制技术、控轧控冷技术、超细晶粒组织控制技术、可控气氛连续热处理技术、在线组织性能预报及检测技术等先进钢铁材料生产技术。

(2)钢铁材料品种规格的多样化

为适用现代钢铁材料产品对材料性能、尺寸、形状不断增长的要求,对钢铁材料的品种规格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除了通用的板、管、丝、带、棒、线、型、锻、铸材等,各国均大力发展特殊异型材、预先热处理或表面处理钢材、接近使用形状和使用状态的铸锻轧精密材、近终形金属制品材(如轴承套圈、滚动体、标准模块等)。

此外,钢铁材料与不同类型钢铁、轻金属合金、塑料或陶瓷等材料的复合可得到同时具有不同材料的优势性能而避免其劣势性能的复合材料,相关的技术和材料的发展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鉴于我国钢铁材料发展正处于由以建筑用钢为主向以机械制造用钢为主的发展趋势,因而我国钢铁材料近期在品种结构方面的主要工作是解决扁平材、管线材和特殊钢材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3)研制开发新型钢铁材料 在钢铁材料基础理论研究和工艺技术装备发展的基础上,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需要,新型钢铁材料层出不穷。在碳素结构钢类型中出现了细晶粒钢和超细晶粒钢;在高强度低合金钢类型中出现了高强度低屈强比建筑用钢、双相钢、超深冲IF钢、高强度IF钢、TRIP钢、抗硫化氢管线钢、耐候钢等;在合金结构钢类型中出现了微合金非调质钢、耐延迟断裂螺栓钢、抗疲劳和弹减弹簧钢、长寿命齿轮钢等;在超高强度钢类型中出现了高强度和高韧性的马氏体时效钢、低合金超高强度钢、二次硬化超高强度钢等;在不锈耐蚀钢中出现了耐苛刻介质腐蚀不锈钢、铁素体时效不锈钢、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形状记忆不锈钢、阻尼不锈钢、超级深冲不锈钢、超级易切削不锈钢等;在耐热钢中出现了超超临界机组用铁素体耐热钢;在轴承钢类型中出现了超高洁净度高碳铬轴承钢、控制淬透性轴承钢、耐环境作用轴承钢等;在工具钢类型中有不变形模具钢、易切削模具钢、防震模具钢、少偏析或无偏析高速钢等。

研制开发具有高性能的新型钢铁材料,从而替代技术性能较差的老钢铁材料的过程,实际上是传统材料产业得以持续生存而不断发展的过程。如果没有或不可能再研制开发出新型的材料,则该种材料将真正进入了衰亡期。新型钢铁材料的不断涌现一方面得益于新工艺技术的发展,如钢中加氮技术的发展导致了高氮不锈钢的开发,钢中加钙技术的发展导致了钙处理钢的开发,而超低碳钢生产控制技术则直接推动了IF钢、超低碳贝氏体钢的发展。目前,全世界大量生产应用的钢种大致为3000多种,其中一半以上是近20年来新研制开发的。显然,这种新型钢铁材料取代传统钢铁材料的过程还将持续发展下去。此外,非晶微晶、单晶和低维度钢铁材料的研制开发工作在近年来也广泛受到重视。

我国钢铁材料的生产在早期树妖是移植国际上成熟的钢种,后来开始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资源条件进行改进生产。随着我国逐渐成为世界钢铁生产第一大国,这种局面必须也有可能大为改善。我国先进钢铁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析是开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性能钢铁材料。

(4)强化钢铁材料基础研究 高技术化的钢铁材料应该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理论之上并在理论指导下研制来发出来的,早期的经验性或偶然性地研制开发新型钢铁材料的局面在现代钢铁工业中已完全成为历史,近年来大量生产应用的新型钢铁材料无不是在坚实的理论指导下研制开发出来的。因此,为了不断开发新型钢铁材料,就必须对钢铁材料的基础理论和技术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近年来,国际上不断地对钢铁材料的物理金属学、化学冶金学、生产工艺技术和应用工艺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欧洲、北美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和我国都已经投入力量开展新型钢铁材料的基础研究,例如,日本的超级钢计划、韩国的新型钢材技术、我国的新一代钢铁材料重大基础研究、国际的超轻钢汽车技术等。为了开发高韧性的超高强度钢,由大学和钢铁企业组成的美国钢研究组在强化相和高洁净度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系列新型超高强度钢。化学冶金学研究为新型钢铁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金属凝固学的研究使生产完全等轴晶铸坯成为可能;物理金属学的研究使人们可以获得超细晶粒钢材;相关工艺技术的研究为新型钢铁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保障;建立在钢铁材料理论基础上的计算机材料学逐渐成为钢材的性能预报和合金设计的有力工具。新型钢铁材料的基础研究将为21世纪结构材料应用程式巨大的影响。

相对而言,我国在钢铁材料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无论从人力物力的投入还是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在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初期,以学习借鉴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和现有成果为主,多块好省地建设和发展我国钢铁工业,是必须也是应该的;然而,当我国已发展成为钢铁生产第一大国之后,就必须在钢铁材料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也达到世界最高的水平,并在钢铁材料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才有可能持续发展。

1.2国民经济对钢铁材料的需求

1.2.1提高钢铁材料的性能

提高钢铁材料的性能使之满足钢铁材料用户不断提升的性能要求,是钢铁材料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先进技术的采用,国民经济各部门对钢铁材料的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

建筑用钢所要求的最主要性能是高屈服强度和良好的可焊接性,如建筑用钢筋钢按屈服强度等级分类可分为I(235MPa)、Ⅱ(335MPa)、III(400MPa)、IV(540MPa)级;建筑用高强度钢板则已形成390MPa、420MPa和460MPa级的系列。若钢筋钢的强度等级普遍由Ⅱ级提高到Ⅲ级,则可通过减少钢筋在混凝土中的布筋密度,节省钢筋用量14%,明显降低建筑成本。而钢结构建筑物的支柱和框架若使用高强度中厚建筑钢板代替低强度钢,可节约钢材10%~20%,且由于梁断面高度的减少,可增大建筑空间的利用率或降低建筑物的高度3%。目前国际上用于建筑结构的钢筋钢屈服强度均大于400~500MPa,我国正在大力推广建筑用低合金钢筋的升级换代工作,把目前大量使用的Ⅱ级钢筋提高到屈服强度较高的III级钢筋甚至Ⅳ级钢筋。

桥梁用钢的发展也要求较高的强度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并减轻自重。国外桥梁用钢的强度较高,如美国ASTMA709中的100W钢的屈服强度已达到700MPa;日本的神户大桥等跨海大桥,大量使用了抗拉强度为785MPa的Wel-Ten80钢;日本近几年建造的跨海大桥已使用了抗拉强度为980MPa级的高强度钢。目前我国桥梁钢的屈服强度范围为245~

440MPa,提高强度是最为迫切的任务。随着石油和天然气工业的飞速发展,管线钢的需求量迅速地增大,对钢材性能的要求也大幅度提高。20世纪70~80年代,世界先进国家普遍采用的油气管道的直径为762mm,但随着油气输送量的大幅度提高,目前普遍采用最大管径为1220mm输油管线和最大管径为1420mm输气管线。同时,管道输送压力增加,可大幅度提高管道的输送能力,当输送压力从7.5MPa增加到10~12MPa时,油气管线的输送能力可提高35%~60%。20世纪50年代,油气管线的输送压力普遍为4.5MPa,60年代增大到5.5MPa,70年代增大到6.5MPa,80年代以后国外新建的油气管线的输送压力通常都高于7.5MPa。近年来俄罗斯建造的油气管线的输送压力已达到10~12MPa,美国横贯阿拉斯加的油气管线压力为11.8MPa,而欧洲油气管线的输送压力也增加到12MPa。若输送压力和管线直径同时增加则经济效益更显著。例如,采用输送压力为7.5MPa、直径为1400mm的输气管道,代替压力为5.5MPa,直径1000mm的管道,可节省投资3%,节省钢材19%。随着管径和输送压力的增加,所需要的管线管壁厚度或管线钢的强度必须随之增加。20世纪60年代,油气管线用管线钢的强度级别一般为X60,到70年代管线钢的强度级别就上升到X65和X70,到80年代进一步上升到X80,现在已开始使用更高强度级别的X100~X120。我国目前使用的管线钢多为X80级,西气东输管道已普遍采用X65~X70级的管线钢,进一步提高管线钢的强度并保持足够的韧性和良好可焊接性是发展重点。轿车特别是中高档轿车生产中,需要大量高性能特别是高表面质量的薄钢板,汽车车体用钢制作过程中一般均需要进行较大程度的冷变形因而对钢材冷成形性能和表面质量的要求很高。因此要求汽车车体用钢具有较低的屈服强度,很低的屈强比,很高的延展性,很低的冲压回弹和非时效性;很多情况下还对钢材的咒值和r值提出明确的要求。汽车轻量化要求车体用钢向高强度化发展,产生了DP钢、TRIP钢、TWIP钢和多钼钢等。我国轿车用钢特别是超深冲级冷轧钢板和高强度冷轧钢板目前尚需大量进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钢铁产品冷成形性能和表面质量存在较大差距、积极研制和生产高质量高性能的汽车车体用钢是我国钢铁工业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船舶用钢要求高强度和高韧性以及可焊接性,提高船舶用钢的强度可明显提高船舶的承载能力并减轻船舶的自重;而提高船舶用钢的韧性可保证船舶使用的安全性。民用船舶用钢板的屈服强度等级主要有235MPa、315MPa、355MPa级,而对其冲击韧性的要求根据质量等级的不同分别为在0℃、一20℃、一40℃的冲击吸收功大于31J。随着船舶的大型化、轻量化和高速化的要求,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船舶用钢的强度,以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为代表的国家,开发出屈服强度为390MPa级的以TMCP工艺生产的高强度船用钢板(YP40K),并已纳入船级社的标准中。大型散装货船和集装箱船中,390MPa级的高强度钢的使用比例已超过40%。而我国目前船舶用钢的屈服强度等级主要为235MPa、315MPa级,同样需要提高。此外,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对我国机械制造用钢的性能特别是承载强度和使用寿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我国生产的轴承、弹簧、齿轮、模具、工具、紧固件等基础机械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必须提高一倍甚至一个数量级才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而才具有市场的竞争力,而各种机械零件的承载强度和使用寿命的大幅度提高,也对机械制造用钢的强度和疲劳极限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传统的轴类零件、弹簧类零件一般要求抗拉强度大于800MPa或1600MPa,疲劳寿命大于106次,而目前钢铁产品生产先进国家在很多主要零件中抗拉强度要求已提高到1600MPa甚至2000MPa,疲劳寿命则要求达到107次以上。提高机械制造用钢的强度和疲劳极限对发展我国装备制造大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用钢均要求具有较高的耐候性及一定的耐蚀性以保证足够长的使用寿命和较低的维护成本,如在发达国家铁路钢轨钢的改换周期一般均在10年以上,而我国目前多为5年左右。大型桥梁、高层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一般要求在50年甚至100年以上,其中使用的钢铁材料的耐候性及耐蚀性也就必须满足相应的要求。因此,具有较高耐候性的高强度耐候钢以及具有较低生产成本的经济型不锈钢必然得到迅速发展,而明显提高钢材的耐候性或耐蚀性也就成为这类钢

材的重要发展方向。加工制造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模具以进行大批量快速成型,模具工业的生产规模和销售额非常迅速地增长,同时也对模具用钢的性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在汽车、家电等制造业中需要的大型精密模具往往要求模具钢的性能等向性在0.8以上,而我国目前普遍的水平仅为0.4~0.6,由此导致高级模具钢的大量进口。提高模具钢的性能等向性是我国模具钢的重要发展方向。

1.2.2增加钢铁材料品种

(1)增加钢铁材料中特殊钢的比重。需要提高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低碳和超低碳不锈钢、双相不锈钢、超级奥氏体不锈钢、高强度不锈钢的比重;增加不同类型钢材中的易切削钢和冷镦钢比重;增加合金工模具钢中的模具钢比重;增加轴承钢中特殊轴承钢的比重;增加合金结构钢中微合金非调质钢、节约合金元素钢以及省略工序节能钢的比重。

(2)增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市场需求的钢铁材料比重。需要增加涂镀层钢板、冷轧深冲薄钢板、高强度冷轧薄钢板、热轧高强度低合金钢带、TMCP钢板、冷轧不锈钢板带、复合钢板、不锈钢丝及金属制品的比重;增加精加工、接近使用形状和状态的合金工模具钢和高速钢的比重;增加高精度合金钢带、丝管等的比重。

(3)增加钢铁材料的板管材比重。需要增加高强度热轧板带材的比重;增加不锈钢冷轧薄板带比重;增加合金工具钢的扁钢、精料和制品的比重;增加轴承钢的钢管的比重;增加高合金钢耐蚀管的比重。

1.2.3提高钢铁材料的质量

提高钢铁材料的内在质量,主要是提高洁净度、均匀性,组织控制,从而达到高性能和性能稳定化。提高钢铁材料的外部质量,提高尺寸精度、减少表面缺陷、改善表面色泽均匀性。

1.2.4降低钢铁材料生产和应用成本

因为物耗费用约占钢铁材料成本中的75%,所以节能和降耗对降低钢铁材料成本举足轻重。能耗约占钢铁材料总成本的25%,我国吨钢能耗比国外高。降低能耗既可以降低成本,也可以减轻环境负担。通过新工艺技术来降低钢材生产和应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降低金属炉料、铁合金、耐火材料和电极消耗来降低成本,采用新工艺来降低钢铁材料中的合金元素含量。

1.3钢铁材料的发展方向

(1)高强度高韧性低合金钢。建筑、地下海洋设施、桥梁、汽车、油气输送管线、容器、工程机械、能源等需要性能高、使用寿命长和成本低的新型高强度高韧性低合金钢。结合新型钢材轧制工艺技术,新型高强度高韧性低合金钢的屈服强度将由目前的400MPa级提高至600MPa、700MPa、800MPa级,改善焊接等加工工艺性能,大幅度提高构件的使用寿命。汽车、家电、建筑和食品等工业需要高强度、超深冲、耐锈蚀、高表面质量和高尺寸精度的新型薄钢板。

(2)长寿命高强度合金结构钢。合金结构钢主要用于机器制造。各类机器向轻量化和长寿命的方向发展,要求制造机器零件的合金结构钢应该具备高强度和长寿命。齿轮、弹簧和螺栓三大机器基础零件需要高性能齿轮钢、高强度耐疲劳弹簧钢、高强度耐延迟断裂螺栓钢。新型淬火回火钢和表面硬化钢向高洁净度和长寿命方向发展。航空航天需要新型超高强度高韧性钢,需要高韧性低合金超高强度钢、超高强度经济马氏体时效钢、超高强度高韧性二次硬化钢。

(3)节约资源型不锈耐蚀钢。石油、化工、近海和海洋工程、核工业、电子计算机、航空、建筑等需要长寿命不锈耐蚀钢。应该研制高洁净度不锈铁、高强度长寿命氮合金化不锈钢及其制备技术、高耐蚀不锈钢、高强度沉淀硬化不锈钢、功能不锈钢等。

(4)高性能低成本碳素结构钢。目前的高强度建筑用钢筋通常为低合金钢,为了节约合金资源,结合新型冶金工艺技术,需要研制高性能低成本细晶粒碳素结构钢钢筋,以取代目前大量使用的低合金钢筋钢。

(5)易加工低成本的高性能钢。钢材大多数需要经过各种方法加工后应用,加工成本可能占零件或构件成本的50%以上,所以开发易加工钢材可以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需要开发各类新型高性能易切削钢、易焊接结构钢、冷热锻用钢、超深冲薄钢板、镀层钢板、高性能模具钢、超硬高速钢等。

(6)高效率耐热钢。为了提高火电机组的发电效率,未来将应用超超临界机组,需要耐高温高压的超超临界机组用钢;保护环境需要的垃圾焚化炉要求新型高性能耐热钢;发动机的热效率提高需要高性能耐热气阀钢。

(7)钢铁材料的计算机合金设计系统。针对碳素结构钢、高强度低合金钢、合金结构钢和高合金钢建立起全流程的计算机组织和性能预测系统;根据服役条件,建立起钢铁材料的失效分析和寿命预测的专家系统;依据性能要求,建立起钢铁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工艺参数的计算机合金综合设计系统。

钢铁材料是不断发展的新材料。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在材料基础理论发展和工艺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将会出现更多和更好的先进钢铁材料。

第四篇:论语十则 讲义+练习+答案

论语十则

特殊语句

1、倒装句式:

(1)“徐喷以烟”。译为:用烟慢慢地喷(它们)。

(2)“留蚊于素帐中”。译为:又在未染色的帐子里留几只蚊子。(3)“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译为:我暗自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3、被动句式: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译为: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

4、固定句式:

以丛草为林:以-----为。译为:把------当作。论语十则 基本

【读音】:论(lún)语十则(《论语》四书五经之一》)【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整体结构】: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三体组成。

【内容】: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全书共二十篇, 每篇有若干章。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

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时常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重点字词解释

时习:时常地复习以前学过的内容。说:通“悦”,悦的古字,高兴,愉快的意思。朋:朋友,志同道合的人 愠:生气,发怒。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之:代词,指学过的旧知识。自:从。本段理解

第一则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翻译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 ” 重点字词解释

三省(xǐng):多次反省。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信:意思是:真诚、诚实。

传:传(动词用做名词),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为:替。本段理解

第二则是学习方法,讲知识的继承和创新。

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为政》)翻译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做别人的老师了。” 重点字解释

知新:有得到新的体会和通悟新的内容两重意思。知,领悟。本段理解

第三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翻译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重点字词解释 思:思考;思索。

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dài):有害。本段理解

第四则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原文

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翻译

孔子说:“仲由啊,让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重点字词解释

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智慧,这里指聪明。是:这。本段理解

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原文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翻译

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重点字词解释 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齐:看齐。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从他们中间。本段理解

第六则是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修养。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翻译

孔子说:“多人行走,必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人在其中。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的缺点,要及时改正。”

重点字词解释

焉:兼词“于之”,在那里;在其中。善者:好的方面。从:跟从,学习。

第七则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原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翻译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责任重大而且路途遥远。把推行“仁爱”看作自己的理想,不也是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奋斗,这不也是很遥远的吗?”

重点字词解释 士:有抱负的人。

弘毅:胸怀宽广,刚强勇毅。

仁: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为:看作。任:责任。本段理解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原文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翻译

孔子说:“一年到了最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谢的。” 重点字词解释

之:这里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不译或勉强译作“是”。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然后(古今词):然,后。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的。然,这样。后,以后。本段理解

第九则是个人修养和社会现象,强调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坚贞不屈。

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翻译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施加于别人身上。” 重点字词解释 一言:一个字。行:奉行。

其恕乎:其,表推测,相当于“大概,恐怕”。

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本段理解

第十则是个人修养,强调要学会换位思考。

练习

一、解释加粗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温故而知新

7、士不可以不弘毅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三、理解性背诵

① 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⑦ 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8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用《〈论语〉十则》中的词句填空。

9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或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论语》十则》中表示要虚心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1《论语》十则》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2成语“择善而从”的出处是:“择其善者而从之。”

13由我国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你能联想到《论语十则》中的哪一句话?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4《<论语>十则》中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人不知而不愠。” 15《<论语>十则》中谈知识的巩固与创新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 16《<论语>十则》中要求人们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8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9与“学而时习之”内容相近的句子是:“传不习乎?”,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1“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填写)“任重而道远。

答案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同“悦”,愉快

2、吾日三省吾身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殆:危害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齐:相同,看齐

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

6、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

7、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毅:宽广,刚毅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五篇:论语·先进篇原文、翻译及赏析

论语·先进篇原文、翻译及赏析

论语·先进篇 春秋战国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论语·先进篇》译文

孔子说:“先学习了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原来没有爵禄的平民;先做了官而后学习礼乐的,是卿大夫的子弟。如果让我来选用人才,那么我赞成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孔子说:“曾跟我在陈国、蔡国之间遭受困厄的弟子们,现在都不在我的身边了。”

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能说会道的有:宰 我、子贡;精于政事的有:冉有、季路;通晓古典文献的有:子游、子夏。

孔子说:“颜回这个人啊,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喜欢的。”

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异议。”

南容把几句“白圭”诗读了好多遍,孔子就把自己老兄的女儿嫁给了他。

季康子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最好学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很好学,不幸早逝了。现在再也没有像他那样的了。”

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把车卖了给颜渊做一个外椁。孔子说:“不管有才能还是没才能,说来也都是各自的儿子。孔鲤死了,也只有棺,没有椁。我不能卖掉车子步行来给他置办椁。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是不可以徒步出行的。”

颜渊死了,孔子说:“唉!天要亡我呀!天要亡我呀!”

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其悲痛。跟随孔子的人说:“您悲痛过度了!”孔子说:“是太悲伤过度了吗?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过度,又为谁呢?”

颜渊死了,孔子的学生们想要厚葬他。孔子说:“不可以”学生们还是厚葬了他。孔子说:“颜回把我当父亲一样看待,我却不能像对待儿子一样看待他。这不是我的意思呀,是那些学生们要这样办。”

季路问服侍鬼神的方法。孔子说:“人还不能服侍,怎么能去服侍鬼神呢?”季路又说:“敢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对生都知道得不清楚,哪里能知道死呢?”

闵子骞侍立在孔子身边,样子正直而恭敬;子路是很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的样子温和快乐。孔子很高兴。但他说:“像仲由这样,恐怕得不到善终”

鲁国的执政大臣要翻修长府。闵子骞说:“照老样子不好吗?何必一定要翻修呢?”孔子说:“闵子骞这个人平常不大说话,但一开口必定说到要害上。”

孔子说:“仲由弹瑟,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孔子的其他学生因此而不尊重子路。孔子说:“仲由的学问啊,已经具备规模了,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优秀呢?”孔子回答说:“颛孙师有些过分,卜商有些赶不上。”子贡说:“那么是子张优秀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季氏比周天子左右的卿士还要富有,冉求还帮他搜刮来增加他的钱财。孔子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吧!”

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

孔子说:“颜回呀,他的道德修养已经差不多了,可是他常常很贫困。端木赐不听天由命,而去做生意,猜测市场行情往往很准。”

子张问成为善人的方法。孔子说:“如果不沿着前人的脚印走,其学问和修养就不到家。

孔子说:“总是谈论、赞许那些言语诚实的人。这种善谈的人到底是真君子呢?还是只是伪装庄重的.人呢?”

子路问:“听到了应当做的事情就要立刻去做吗?”孔子说:“有父亲兄弟在,怎么能听到就立刻去做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平日做事退缩,所以我激励他;仲由好勇胜人,所以我要压压他。”

孔子被囚禁在匡地,颜渊后来赶来。孔子说:“我还以为你死了呢。”颜渊说:“您还活着,我怎么敢先死呢?”

季子然问:“仲由和冉求可以称作是大臣吗?”孔子说:“我以为你是问别人,原来是问仲由和冉求呀。我们所说的大臣,应该能以合于仁道的方式去侍奉君主,如果行不通,便宁可不干。现在由和求这两个人呀,只算得上是备位充数的臣罢了。”季子然又问:“那么,他们肯听话吗?”孔子说:“如果是杀父亲杀君主,他们也是不会听从的。”

子路叫子羔去做费地的长官。孔子说:“是祸害子弟的做法。”子路说:“有百姓,有土地五谷,何必读书才算学习?”子说:“所以我讨厌那些能说会道的人。”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冉有,你怎么样?”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什么,愿意学习罢了。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戴好礼服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曾皙,你怎么样?”曾皙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和几个成年人、几个孩童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曾皙又问:“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孔子说:“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曾皙再问:“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吗?”孔子说:“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小相,那么,谁又能给诸侯做大相呢?”

下载《论语·先进(节选)》讲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语·先进(节选)》讲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语节选

    《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

    《论语(定稿)

    《论语》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论语•学而篇》第四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诵读本则内容......

    《论语》

    《论语》中的名言《论语八则》窦中亮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观学后,时常练习,不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

    讲义

    济南外国语小升初语文真题 一、基础知识(19分) l、请看下面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在括号中画“√”,有错的画“×”。(4分) (1)清幽(yōu) 歼灭(qiān) 兴奋(xìng)......

    论语诗经文档

    经典名句集锦 高三二级部语文组编写:陈冬云审核:鞠圣岳 《论语》 1.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 当仁,不让于师。 4. 君子喻......

    《论语》课本剧

    主持人:(向观众敬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来到我们的国学小剧院,今天,是我们三人行国学会少儿国学暑期班第三期的最后一天,多谢各位来观看我们的汇报演出。表演者孔......

    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吴婷14生物工程14070021022 过去我不爱读《论语》,觉得此书杂乱无章,只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言谈的记录,看到后边,就忘了前边,很多地方没头没尾,不知所云。来到青......

    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后感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大概的意思就是学的一种知识而能够应时实行,这岂不是很喜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