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语论文
《论语》读后感
两千5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段段记录下来。记载成《论语》。
我们初中学习《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的。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论语》中始终如一地贯穿了他的这一思想。
学习这一课程我有了自己的体会和心得,下面是我对学习《论语》之后里面两则论语的理解与认识。
《论语十则》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过来就是:“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开心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当时初中老师讲课的时候只是让我们背诵,了解他的翻译,并没有过多的解释。上大学之后又开了这一课时,老师深入讲解其中的意义。老师说孔子的话只是几句却有深刻的意义。外国友人经常佩服我们孔子所说的话,只是几个字却道出很深刻的意义。
我学习《论语》之后结合自己的生活深刻体会一下,我在高考时学习的知识按一定时间去复习,很多时候我会发现自己盲点和新理解的一些知识点。并且感到很愉快。很多伟人曾经说人的一生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很难也很幸运。像俞伯牙、钟子期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广为流传。在大学刚开学我们接触新的生活和新的同学朋友,有很多人不是很了解。所以还是以前要好的同学朋友经常联系。当和自己很要好的同学朋友来看自己时真的很高兴。在大学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脾气秉性,也许你在高中担任很多职务,但是没人了解你的一切,每个人也不知道,你也不觉得难过伤心,不是也君子吗?我觉得这样的话在去自己体会会学到很多知识。这就用到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第四则我也很有体会——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过来就是:“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得,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让学业陷入困境。”
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读书却不思考其中所蕴涵的意思。中国教育现在仍是填鸭式教育,我们也习惯这样的教学方式。总是认为学习很多知识都是无用的,现在考虑一下是我自己没有用心去体会自己所学的知识。所以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得。上学时候很爱空想,空想自己会怎样。没有去认真学习自己该学的知识,有一段时间让自己的学习很不好。
在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之后我了解到很多自己以前忽略的知识。自己以前盲目的知识。从这一课我学习到很多知识。老师说很多外国友人现在研究我们中国文化,尤其是孔子,他们很想学会中国的文化知识。
我想我以后要重视我们中国自己的文化,我学习的旅游英语,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更加重视自己的中国文学知识积累,学习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让自己可以为文化的发展可以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第二篇:《论语》论文(读后感)
仁者之爱
——《论语》读后感之仁学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矣!(”《论语·雍也》)意思是说,应当致力于人事,鬼神可以敬畏但要让他离远一点,这样,就可以算得有智慧了。宇宙万物充满了奥秘,但孔子所关注的无非人事。终其一生,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家庭、社会、国家的事务始终是他的首选。自西周“人本”意识觉醒以来,孔子第一个毫不含糊
地把人和人事推到理论观照和政治实践的中心位置。
在神和人之间选择了人,这是孔子的一大功绩,是他构建仁学体系的出发点。
孔子专注于人,儒学就是人本之学。而子曰:“言仁必及人”,反过来也一样,谈到人学,也就是谈到仁学。
而在《论语》中,仁学的重要性也是可以轻易看出的。在全篇中,仁字共出现109次,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孔子也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所以,我尝试浅论仁学,试图以此来小窥《论语》的奥秘。
一、亲亲
“亲亲”之爱,是说在个体“自爱”、“自敬”的基础上,进而要求由“自爱”、“自敬”推展到爱、敬自己的父母兄弟及其家族邻里。“亲亲”之爱,主要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至纯至真的爱。在家庭中,如果能真正做到儒家提倡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和“夫义妻柔”,就可以为打通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构建平等而和谐的家庭提供道德基石。然而,就我个人而言,“亲亲”是每个人都必须做到,也会做到的准则。如果仅以此就论仁的话,不免有些浅。不是说“亲亲”不是仁,而是最基本的仁。如果连“亲亲”都无法做到的话,不但不能称其为仁,也不能称其为人了。
二、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爱人”是仁学的出发点,也是仁学的最终目标。“仁者爱人”就是说仁者心中要有他人,要尊重他人,友善他人,不损害他人利益。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乡党》)从这一件小事就可以充分体现出孔子本人的爱人思想。厩焚,不问马也不问厩,只问人,可见人在孔子心中是占第一位的,而自己别的方面的损失则是次要的了。孔子以身作则,充分贯彻了爱人这一仁学准则。
而就思想内容方面,爱人有两个重要原则,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以己及人” 一次,孔子对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他走了以后,别的弟子问曾参,“什么意思?”回答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见《论语·里仁》”)忠恕,就是尽心竭力实践恕道,以博大的关爱之心寛厚待人——自己想要有成,先让别人建功;自己想要亨通,先让别人显达。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另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想遭遇的,也不要加到别人头上。照此看来,“仁”应该是一种泛爱众的利他主义,一种先人后己的道德伦理境界,一个“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
归”的理想国。
不过,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天下已成为诸侯的天下,仁不仁,要看掌控财产权力的王公贵族愿不愿意。所以,就等级顺序而言,仁学的实施又必须是自上而下的。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天上有风刮过,地面的草木顺风向偏倒。(《论语·颜渊》)人际关爱,要靠君子们居高临下地树立范式,才能风靡众庶,蔚为全社会的公序良俗。所以孔子奔波劳碌几十年去游说诸侯国君,希望得到任用。而他推行仁学的总纲则是“克己复礼”。
三、克己复礼
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制自己的私欲,回复“礼”的规范就是“仁”,一旦做到了,天下就归于“仁”了;践行仁道全凭自觉,不能由别人强制。这是大纲。看什么、听什么、说话、做事,都要合“礼”,不能“非礼”。这是子目。孔子对自己最器重的门生所作的解释举纲带目,可称经典。
春秋社会是一个“无道”无序的社会:天子式微,权在公室,大夫篡政,乱象丛生——诸侯、重臣凭借武力、权势重新洗牌,进行财产权力的重构,致使政权更迭频仍,民怨沸腾。归根结底,都源于维系社会的纲纪废弛了,即所谓“礼崩乐坏”。要想挽狂澜于既倒,就必须整顿纲纪,重建秩序,才能回归“有道”的社会。所以孔子要求身为贵
族的君子们,首先是诸侯和掌有实权的大夫们,从我做起,克制自己的私欲,回到“礼”的规范中来,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视听言行。相对于“仁”而言,孔子的“礼”的内涵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大体说来,它无非就是指周礼。简单说来,就是君子们视听言行、吃喝穿住、立身处世的游戏规则。“礼”无所不在,渗透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复礼”则“归仁”。《论语·学而》中有若的话应当出自夫子的教诲。“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意思是,“礼”的运用最要紧的是回归和谐;古圣先王的理想政治,以实现“和”为最高境界。可见,“天下归仁”,构建人与人相互关爱的和谐社会,才是仁学的终极目标。
当然,以上三点只是对仁学的简要分类而已,仁”其实是一个包含甚广、关涉甚宽的概念,是对人性、个人品质、人与人(社会)的关系的一种全方位的要求。其内涵非常丰富,很难以几个抽象的词(概念)或者几个单一的属性予以概括。它既是孔子思想核心,同时也是孔子思想主要的或基本的内容。
另外一个方面,众所周知,任何理论的实施,都有赖于权势的认同。在春秋环境之下,还把宗法和礼制当作理想政治,自然就会被认为迂阔不切实际了。
不合时宜,这就注定了孔子身世坎坷,只能成为一个悲剧人物。
然而我这里并不欲就此进行讨论,因为无论如何,孔子的成就,甚至仅仅就仁学这一方面来说,不只是一个时代可以接纳的,也不只影响了一个时代。
仁学是治世之学,虽则不能“平天下”,但它“治天下”的卓特功能不可取代。仁学,又是对社会的哲学思考,蕴涵深刻的政治哲理。不止于古代,对于多元文化的现当代,它的理论价值仍然不可忽视。“至圣”孔丘,生前弟子三千。即便后世名闻遐迩的战国四公子,凭借权势与财富,其门客数也不过如此。其生前,《道德经》尚未行世,作为学术派别的道家尚未成形;孔子所开创的儒学是最早具备规模并产生广泛影响的学派——即便在尔后“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在公认的“孔墨显学”中也列位墨家之前。
孔丘,能在几百年以后的《史记》中以“世家”立传,尊为“至圣”,他的学术和品格得到今人和古人的一致认可。我们读《论语》,读“仁”,不仅是在读一种道德规范,也是在读孔子的毕生。
论及“仁”,孔子首先就是当之无愧的仁者,正是因为有了他这位仁者的仁者之爱,才有不断的思考,才有了儒家,有了《论语》。
我们不敢忘“仁”,更不敢忘“仁者”孔子。
第三篇:孔子论语论文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录孔子思想言行的书籍,是研究孔子的重要资料。影响力极为大,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份孔子论语论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摘 要:本文通过对《论语》的文本分析,探讨了孔子的思想,对其产生的根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将“礼”作为规范社会秩序的不足都做了较为详细地阐明。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道”是客观根本,“礼”是客观的“道”在社会生活中的主观外化。
关键词:《论语》;孔子;仁;道;礼
一、正确看待孔子和《论语》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完成的一部著作,该书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儒学(当然首先是孔子和《论语》一书)在塑造、构造汉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大概起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1]作为儒家的一部经典著作,作为对孔子思想最直接最可靠地研究资料,我们必须反复琢磨,力求在《论语》简短精炼的话语中领悟孔子思想的真谛。孔子一生孜孜以求,在他不断追求、不断靠近万事万物之真理――“仁”的过程中,无形的“仁”也通过他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从这个角度讲,孔子是我们探求真理的一个媒介,而《论语》又是我们探求孔子思想的一个媒介。我认为要以立体的眼光来看待《论语》一书。翻开《论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看到书中对孔子这个真理追求者的塑造。前一部分是可见的,后一部分是隐形的。孔子这一真理追求者的形象是通过对其心得体会的描写而表现出来的,就像隐藏在二维画面里的三维画面。孔子是实在的,是勇敢的。正确的认识了孔子,我们才能正确的看待《论语》,它是孔子在追求真理――“仁”的过程中的所思所得的集成。
二、《论语》中孔子的思想
孔子的思想是围绕着对“仁”的追求而建立起来的。他所谓的“仁”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客观上表现为对万物之本――“道”的不懈追求。主观上表现为对社会规范――“礼”的提倡。在主观上又具体分为两个方面:
一、对自我的认识;
二、与他人的关系。孔子一以贯之的是“仁”,而“仁”的核心是“道”,“礼”是无形的“道”在社会生活中的外化。
“道”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孔子通过对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观察,不断的学习、领悟而得以发现自然之“道”的真面目。自然之“道”是无形的,它通过自然界中的点点滴滴表现出来,所以必须善于观察自然界中极细微的东西,从而悟得自然之真理。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2]这些心得体会都是通过对大自然的细心观察而得来的。学“道”是孔子学习的核心,通过对“道”的认识,孔子确立了对自我的认识和与他人的关系。
孔子对自我的认识,首先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3]所以孔子十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成为君子。学习的过程就是修身养性,不断地使自己的行为举止合乎天“道”的过程。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4]孔子强调修身养性,君子要“温、良、恭、简、让”,要“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这些品质都是天“道”在人身上的体现。
孔子认识到人的不足,贤良的统治者太少了,而普通的老百姓又都是愚人,为此他创立了一套约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度――“礼”。他提倡“礼”是为了让所有的人都能和谐相处,幸福生活。“礼”是不得已的补充,是针对少数追求“道”而暂时未得和多数根本就不知道“道”的存在的人而提出的。孔子根据他对“道”的认识,将自然界无形的“道”化为人类社会有形的“礼”。他最终的目的是让所有的人都得“道”,都能够“从心所欲,不逾矩”。人的行为要符合“礼”,具体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就是对父母要“孝”,对兄弟要“悌”,对君主要“忠”,对朋友要“信”,对百姓要“德”。如此人们才能安分守己,社会才能秩序井然。
三、“礼”、“法”之辩
孔子提倡的“礼”体现为一种自觉性。他要求人要自觉守“礼”,通过不断的学习,加强自我的修养而“克己复礼”。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人不自觉怎么办?孔子强调要“知耻”,那对于恬不知耻的人,又怎么办?想古往今来,圣人君子是极少数,大多数人本心是不愿意学习而更愿意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对此,孔子的解决办法是教育,他寄希望于那极少数具有自觉性的贤人君子,希望通过他们以身作则,通过他们来教育大多数不自觉的人。“儒家秩序建构的思路是依靠圣人人格感化民众,形成以仁道价值为核心的伦理政治秩序。按照儒家的思路,要实现从天下无道向天下有道的转变,只有圣人成为君主或者君主成为圣人,才能施展其超凡的道德感化力量。”[5]可是自觉守“礼”的人不一定就是统治者,不是统治者那么他的影响力就会大大降低。相反,多数统治者都不自觉守“礼”,统治者不自觉守“礼”,那么老百姓自然不会自觉守“礼”。更有甚者,他们不自觉守“礼”,却强制老百姓要守“礼”。如此这般,“礼”就变了味了,此“礼”已非孔子之“礼”。“至于孔子提倡正人正己,要求在位者先正其身,虽然包含了对在位者要有所约束,有所节制的意思,但在封建社会里,这一点实际上不可能真正实现。”[6]在孔子所生活的年代,他周游列国,转了一圈也没有发现一个理想的君主。再纵观我们几千年的历史,也是治世短而乱世长。单纯地依靠人的自觉性来守“礼”向“善”,进而不断地接近于“道”是不可能的。
我认为,只有通过制定“法”,从外界给所有的人(包括统治者)一个外在的约束力,防止人们作恶。一切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一切人一旦违“法”都必须受到惩罚。这样在保证人们不犯错或少犯错的前提下,再鼓励人们守“礼”向“善”,自觉地追求天“道”。
参考文献:
[1] 论语今读.李泽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3).[2] [3][4]论语译注.杨伯峻.北京:中华书局,2009.(94,70,12).[5] 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成云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2).[6] 孔子研究论文集.中华孔子研究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11).
第四篇:《论语》思修论文
摘要:君子是孔夫子心中理想的人格标准,这是朴素的,是温暖的,是和谐的,是每个人可以从当下做的。君子内心完善,伟大而高尚,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是一个梦想,一个目标,及时高远的,又不是遥不可及,它就存在于当下,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关键词: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正文:“君子”是孔夫子心中理想的人格标准,我们把孔子对于金子所有的言语、界定、描述总结在一起,可以发现,大概做一个君子要有几个层析上的要求。
第一,就是做一个善良的人。做好自己的事,做一个内心完善的善良的人,是成为君子的前提。这也是《论语》对于君子的第一条界定。修炼内心,增强把握幸福的能力,始终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善良的人的内心要宽厚,为人处事上很多细节不要太计较,不要好高骛远,做好自己的事。
第二,君子要胸怀天下,奋发有为。在孔子心中,君子,不仅仅是一个好人,还要是伟大和高尚的人。孔子的学生曾子曾经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句话就诠释了大丈夫胸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的道理。这份担当,亦可用后人的另一句话解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个人在显达的时候能够以天下为己任,在窘迫的时候还不放弃个人修养,这就是君子。
第三,君子要有恒心。每一个人走上社会的时候,都会怀抱一种理想和憧憬,希望有能够有所作为。但是这些理想在现实中会意义破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恒心”不够。如果我们真有一番定力,有一个宏阔的境界,及时没有达到“无恒产而有恒心”那么高的境界,起码离君子鸡精不是很远了。
第四,君子要“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是合群的,虽然他内心里庄重、庄严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头却从来不争。同时,他也不拉帮结派,谋取私利,做到“和而不同,周而不比”,容易和别人一起合作,一起共事。
第五,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讷于言而敏于行”,表面上可能是木讷的,少言寡语,但他的内心无比的坚定、刚毅。《圣经》上说世界上最追不回来的有三件事:射出的箭、说出的话和失去的机会。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一个所以一个真君子,总是先把事情做到,然后再去说。
第六,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智慧的人能洞察幽微,能够微知著,能够审时度势。所以没有困惑;而仁者能够胸怀天下,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所以没有忧愁;勇者能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能够无所畏惧。因此孔子认为君子需达到这三达德的境界。
论语中多次提到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其中,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君子与小人在行为上存在差异。小人做事时只求利益,不顾其他的是,而君子办事时讲道义。正如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从中可以看出君子走的始终是一条
适宜的正路,而小人则一心看重私利。君子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这个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如果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
第二,君子与小人在心态上存在差异。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胸怀坦荡、心底宽广,而小人却经常忧心忡忡。于丹认为:“小人之所以喜欢互相勾结,是因为他的心里有鬼,想通过这种勾结谋取私利和维护既得利益,而君子则胸怀坦荡,因为他坦然无私。” 故君子是以宽广的胸怀接受事物的,而小人则斤斤计较,忧愁万分。第三,君子与小人在信仰上存在差异。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也就是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人是需要有所敬畏的。一个民族一旦普遍没有敬畏了,就会成为一盘散沙,而那些道德家们认为这样不好,就千方百计地拯救以前曾经被人们敬畏过的“圣人”,或者再造一个活着的“圣人”,两种办法都有成功的时候,但都不会长久。
所以,君子与小人有这本质的区别,做一位君子,要与小人区分开来,要规范和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坦荡,讲道义,以万物包容之心正确对待利益
参考文献:
《论语》张燕婴 译注
《于丹论语心得》于丹 著
《论语》孔子著
第五篇:论语读后感 个人论文
《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的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近2000年。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语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简洁而经典的语句是中国古诗文的特点,正因如此,中国古诗文以其独特的魅力倍受瞩目。我认为,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中,《论语》便是其中精品之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贫穷的人羡慕富豪,因为他有让他一辈子也花不完的钱;而富豪却羡慕那些平凡的人,因为他们很快活,不会整天杞人忧天地担心钱是否被用光、是否被偷走。可是,就如孔子说的,快乐的事有很多: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曾子曰:“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现在的大人们,更注重物质化的世界,却忽略了我国的传统观念:忠、信。曾子提出的自省方法,却恰似给我们亮了一盏明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这正验证了孔子的一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道德永远是做人的第一,想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没有德与孝不行。
孔子主张勤俭而爱人。勤俭爱人体现出孔子思想具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主张轻徭薄税,弟子冉求帮助季氏聚敛财富,他愤然宣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一向崇尚节俭,即使“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也“乐在其中矣”。他主张治理国家“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的这些思想,为后世所继承,在中国封建社会为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地。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正如有爱茶者喜欢龙井,有爱好乌龙茶一样,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不夺其真香”,“不损其真味”,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诚说话,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反观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活何尝不不需认真学习孔子先生的为人处世之道。学习方面同样需要“温故而知新”,与人交往,他人总会有自己看不惯的一面,人个有志,也许你认为他没志向,但是每个人的选择和决定都需要尊重。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个人认为《论语》的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于人的内心,天地人就会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就变的无比强大,即使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中国人也常常会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是不是论语的精华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呢。大家都知道是GDP,GDP我们国家增长一直都很快,年年都在提升,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叫GNH,是什么呢,就是GROSS NATIONAL HAPPINESS,国民幸福指数。评估一个国家是不是真正的富强,不单纯看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看每一个老百姓他内心的安宁与幸福感,他在这个社会中觉得安全吗,他快乐吗,他对他的生活真正认同吗,他满意吗。而这个指数在中国很有意思,我们曾经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时候参加过一次国际的调查,当时显示我们国家的幸福指数是不太高的,大概是百分之六十四点多,到了91年的时候再参加调查发现随着整个物质文明的提升,当时也是进行了很多改革,这个幸福指数提高了,当时到了百分之七十三左右;但是等到了96年再参加调查的时候发现这个指数下跌到68%了,这是一个很令人困惑的事情。也就是说,当一个社会物质文明极大繁盛的时候,我们现代人有可能会遭遇更为复杂的心灵困惑。大家肯定会有同感,今天我们的困惑是选择太多了。我们可以选择这个,可以选择那个,所以大家困顿。其实大家谁都不愿过苦日子,但是在相对的,比如说不太满意的情况下,我们能够享受到今天的快乐吗,我们每一个人追问内心,我们会有一种安顿吗?这一点让我们回到《论语》 看一看两千五百多年以前那个时候的物质生活多么贫困呀,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啊,但是孔夫子评价过他的一个学生,就是他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学生,大家都知道,他最喜欢的弟子是颜回,他说:贤者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话什么意思呢,一箪食,家里头粮食很少,不能是满仓满斗的,可能刚刚够煮饭就那么一小笸箩;一瓢饮,一个水瓢里头的水,够喝的水就完了;住在什么地方呢,住在陋巷,非常破烂的小地方;这一切,可能很多人说,那我们没办法选择,生活就是这样。幸福不是源于物质而是源于心灵。有时候上进固然是好事,但是知足的人却会在心灵上得到安顿。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这群大学生将要踏入社会,也许我们要思考,祖国需要我们做什么?仅仅是努力工作,努力赚钱,把自己的价值体现在金钱之上么,也许不仅仅这么简单,每代人都有他们的使命,我们的使命究竟是什么,虽然现在的我还不能回答,但是,相信在我不断的成长中,我将慢慢地感悟。
纵然,《论语》经历了两千个春秋,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是它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经典永远不会过期,我们要批判地继承这些中华传统文化,并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让《论语》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