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文经典阅读(论语论文)
百善孝为先----读《论语》论孝的当代价值《论语》对孝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个人认为,“孝”既为人之“最基本道德”,那么,《论语》中“父母唯其疾之忧”可谓孝之最高境界。“儿行千里母担忧”,如果能做到让父母只担心孩子生病,那还有比这更好的吗?在中国历代作为孝之标榜的“二十四孝”可以评为孝之至高境界,但与“父母唯其疾之忧”相比,可以说是差了一个层次。“埋儿奉母”,“卖身葬父”真的是将孝发挥到了极点,令人泪下,但是换过来想,父母恐怕不会因为这个高兴的,还是没有达到《论语》中的标准。因此,“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告诉人们当高堂还在的时候,尽量不要外出,如果非得出走的话,一定要让父母知道你去的地方,以减少他们的担心。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就是说父母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为人之道,那么他的行为就能算是孝了。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就是说父母的年纪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一来对他们的寿命感到喜悦,一来又时时刻刻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不要出门远游,如果非得要远游在话,就要有一定的方向。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是说,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之难就在于孝敬父母的时候的脸色一定要和颜悦色。有好的食物,要首先拿来孝敬父母。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是说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是说对于父母最担心是他们的身体健康。
孔子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向自己的弟子解释“孝”,他既有正面的倡导,也有反而的批评,如:子游问孝,孔子就从反面批判了那些“是谓能养”的不孝者,认为他们不能怀着敬爱的心情,以至于和犬马没有区别。不论是从正面还是反面,我们都能深深地感觉到一点,那就是《论语》谈孝并不是像后世统治者所宣传的那样,使孝成为一种外在、教条的、束缚人的东西,而是认为孝是人内心深处亲情的自然流露,这种孝是一切人际交往社会生活的先天的基础。
孝文化,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已经成为一种失落已久的传统,得不到应有的正视和重视。在我们的人群中也存在着不少对于“孝”的糊涂观念和混乱思想,这就很有必要对孝悌之道重新界定内涵,并赋予时代的内容,形成新的风尚和新的美德。这个时候就必须统一大家的认识,把孝悌之道作为道德的启蒙教育和终身教育,从而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为国家的现代化和中华古老文明的延续而不懈
努力。
当然我们应该认识到,要实现上述孝道和孝文化的作用,就必须对传统的孝道和孝文化的内涵进行创新改造。我们不能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也不能把古人的话当成是圣旨。封建孝道是在其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其落后性,所以我们必须要有选择性的继承。弃其糟粕、吸取精华。结合时代的特征,在道德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创新。我们要建立的新孝道,应该是建立在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的人格平等的基础上,符合现代的生活方式,体现民主、科学、人道的新型的伦理道德。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孝道,应该既有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体现社会主义的原则和精神,有其自身的科学内涵和鲜明特征。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孝道主要通过道德教育、教导、舆论鼓励和批判,启发人民的自觉实践。但是他也必须是在批判继承传统孝道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建立和完善必要的明确的规范。
综上所述,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孔子弘扬华夏先民的优良传统,第一次将孝道文化提高到人文关怀的理论高度,给予了全方位、多角度的阐述,并不遗余力。身体力行地进行倡导。孝道文化的内涵,在伴随着中国文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内容何特定的外延,成为一种永恒的人文精神、普遍的伦理道德,熔铸于儒家伦理道德体系及传统文化之中,以至于对后来中国两千年社会历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华文明能够几千年绵延不绝,与中国家庭的超强稳定性和巨大凝聚力是密不可分的,而传统道德在这方面是功不可没的。我们面对身后的孝文化传统,不应该妄自菲薄,而应该增强自信心,以自豪的情感,博大的胸怀,扬弃传统,综合创新,凝结出新时代的孝文化成果。
第二篇:论语论文
《论语》读后感
两千5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段段记录下来。记载成《论语》。
我们初中学习《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的。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仁”—《论语》中始终如一地贯穿了他的这一思想。
学习这一课程我有了自己的体会和心得,下面是我对学习《论语》之后里面两则论语的理解与认识。
《论语十则》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过来就是:“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开心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当时初中老师讲课的时候只是让我们背诵,了解他的翻译,并没有过多的解释。上大学之后又开了这一课时,老师深入讲解其中的意义。老师说孔子的话只是几句却有深刻的意义。外国友人经常佩服我们孔子所说的话,只是几个字却道出很深刻的意义。
我学习《论语》之后结合自己的生活深刻体会一下,我在高考时学习的知识按一定时间去复习,很多时候我会发现自己盲点和新理解的一些知识点。并且感到很愉快。很多伟人曾经说人的一生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很难也很幸运。像俞伯牙、钟子期摔琴谢知音的故事,广为流传。在大学刚开学我们接触新的生活和新的同学朋友,有很多人不是很了解。所以还是以前要好的同学朋友经常联系。当和自己很要好的同学朋友来看自己时真的很高兴。在大学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脾气秉性,也许你在高中担任很多职务,但是没人了解你的一切,每个人也不知道,你也不觉得难过伤心,不是也君子吗?我觉得这样的话在去自己体会会学到很多知识。这就用到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第四则我也很有体会——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过来就是:“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得,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让学业陷入困境。”
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读书却不思考其中所蕴涵的意思。中国教育现在仍是填鸭式教育,我们也习惯这样的教学方式。总是认为学习很多知识都是无用的,现在考虑一下是我自己没有用心去体会自己所学的知识。所以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得。上学时候很爱空想,空想自己会怎样。没有去认真学习自己该学的知识,有一段时间让自己的学习很不好。
在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之后我了解到很多自己以前忽略的知识。自己以前盲目的知识。从这一课我学习到很多知识。老师说很多外国友人现在研究我们中国文化,尤其是孔子,他们很想学会中国的文化知识。
我想我以后要重视我们中国自己的文化,我学习的旅游英语,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更加重视自己的中国文学知识积累,学习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让自己可以为文化的发展可以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第三篇:论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论文
第一篇: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
摘要:大学语文是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学科之一。目前真正喜爱这一学科的大学生逐渐减少,整体人文素养水平也不断下滑。因此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是当前社会、各大高等院校的首要工作。文章基于这一内容,首先分析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中存在的问题,随后简述其存在的社会意义,最后明确了大学生培育人文素养的主要方式就是完善大学语文教学。望本次研究能够帮助当前大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素养;培育;教学
大学语文作为当前极为重要的一门学科,目前处于非常尴尬的位置。由于大学语文占据较高的学分,显示其所占据的地位极为重要,导致许多大学生将其看做获取高学分的课程,应对态度以不求甚解、但求过关为主。基于这一想法,大学生在其中学习到的知识极少,对其人文素养的提升微乎其微。
一、大学生人文素养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无法很好的结合审美性、人文性以及工具性,更多是以知识教授与工具操作等行为进行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人文素养。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存在复杂性。可能是学生自身学习的实用主义、教师教授过程中的认知偏差、网络环境对学生信息思考及接受行为的影响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学生对经典、文本式阅读的重视度下降。针对目前社会现状而言,大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素质观念薄弱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与各高校中存在的“专业崇拜”。近来各大高校为了进一步提升就业率,重点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及知识的培育,以便满足社会需求。这一行为无疑存在重要性,但从现实层面而言,高校会因此忽视了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的培育。中国的教育需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专业性工具。这种专业万能的理念创造了诸多“热门专业”的神话,但对大学生的精神造成了影响,甚至可以说影响了学生的现实生活。
二、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社会含义
基于专业崇拜及功力注意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大学是人文素养培育。近年来,社会上频繁发生大学生违法事件,这些行为无不体现出其人文素养的缺少以及价值观的扭曲。所谓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在人文科学层面到达了综合素质的境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基于人与自然的关联性,明确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体现人显著的主体地位:基于人与自然的关联性,明确互相尊重的重要性,体现人人平等的重要性。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从本质上而言就是基于以人为本、体现个性、发掘潜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基础性目的,激励学生多关注人类存在价值及意义。而大学语文在这过程中能够起到提升基础语文能力、提高学生人文视野、培养人文情怀及素养的作用。正如民族的综合实力由软实力与硬实力两个方面的内容组成,人亦如此;软实力指人文素养,硬实力则指专业知识,两者相辅相成、彼此支持。为了促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上述两种能力,大学本科教育需要实现通才及专才、素质与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当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涵盖以下三个部分: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人文素养,唯有同时培育三个方面才能够产生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在学习过程中会涉及素质教育,同样素质教育中也含有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因此三者的重要性可以划上等号。
三、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方式———大学语文教学
基于前文内容,笔者人文大学语教学应依照常规语文教学规则实施,具体而言就是结合经典文本实施知识讲解、情感启发及思想升华等活动。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其实就是对学生语文素质进行提升。而其与高中、初中语文教学之间的缺编就在于其需要打破应试教育的束缚,确定素质的本质意义,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相关活动之中。在这种高层次的教学方式下对学生人文情怀及素质进行提升。大学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一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与审美为主,实现人文精神的传播。大学语文课程又称高等语文,主要教育受众为大一新生,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育非常重要。不过由于大学生已经经过了十多年的语文学习经历,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与应用具备一定的基础,不需要将之前的学习内容进行重复。基于目前的社会现状及技术理性盛行的时代现状影响,相较母语能力培育而言,人文素养培育更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单对其实施审美培训及文学鉴赏等基础性教育。笔者认为,结合大量具备思想启迪含义及审美情趣的经典文本,在刺激学生人文关怀的同时,还能够大大提升其审美及文学鉴赏能力。因此大学语文教材选择是教学的重要基础。在选择过程中于需要关注具备人文熏陶、审美教育及语言训练等多个方面内容的范本。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大学生人文素质培育不能与传统文化教育对等,所以在教材选择过程中不能仅仅包含经典的文学作品,还应该包含当代或国外的优秀文学作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提升人文素养,从狭义来看与其今后的社会工作及生存相关,从广义来看直接关系中国优秀文化能否得到发展与展现。作为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方式,大学语文教学目前仍然存在众多问题。但随着社会与高校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这一目标距离实现也就仅仅想是时间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大学语文教学相关工作人员付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冯智明,李永贤.大学语文课程中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个案[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6,08.
[2]曲贵海,高春燕.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策略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04.
[3]宋群.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何在———兼述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6,13.第二篇: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渗透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性质之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它能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课程的性质和语文教育的特点说明了语文教学在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方面的优越性。但是根据目前大学生的情况来看,很少有学生会通过语文来丰富人文素养,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很多的大学生人文饲养普遍较低。要想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学语文需要肩负起这一重任。语文教育改革深化的成果,使得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该教育范畴内得以广泛渗透,语文教学既要担负起作为交际工具的重担,即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其听说读写的水平,也起到陶冶情操、塑造人格、传递文化、唤醒灵魂,不断促使学生个体成长和心灵成熟的作用。语文教学在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美好的向往、对人生憧憬和规划、对生活和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以及成就良好的习惯和品性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何时能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
(一)人文常识的缺乏
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自然也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但长期以来,我们都按照传统的模式和评价标准,进行着实际以智力为主导的教育,成绩的好坏,名次的前后,也似乎成了今天评价学生的定性准则。因此,在这样的教育和成长环境中,让学生们自觉去接受文化的洗礼和文学的熏陶的可能性,实在是微乎其微。在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受到所学专业的限制,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存在着矛盾,大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对于一些纯理科性质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接触到文学类的学科知识的机会就减少了,再加上很多学生由于缺乏积累人文常识的意识,最终导致了绝大部分学生在人文领域方面知识的缺失,甚至是丧失了基木的文学写作能力,进而造成了人文素养的弱化现象。
(二)人文精神的流失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文化精神的缺失己经成为了一大主流现象,很少有学生能够对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了解地很详细,更严重的是在很多大学生中间缺乏最基木的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具体表现在对中华民族一直流传下来的传统、以及优秀的民族文化的了解都只是停留在表面,也缺乏对中华文化该有的兴趣,逐渐导致民族精神的流失。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人”的价值、使命与归宿,出现价值观念金钱化和个人化现象,“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有一定的市场。大学生的价值观情况可以反映其人文素质的基本水平。很多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就行了,文化课差无关紧要,于是就出现了专业课认真学习,文化课自由散漫,随便听听的现象。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没有树立正确的目标,从而忽视了人文学科的学习和本身人文素养的提高,这也导致学生缺少理想信念,缺乏进取之心和成才之志,社会责任感不强。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渗透
(一)挖掘语文教材中人文因素
语文教材在人文教育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把握并利用其优势,发掘作品中具有人文教育素材,充分调动一切资源和能力,结合相关专业知识,在文章的选择上做到有针对、有辨别。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渗透,使他们在体悟作品内涵的同时,对其灵魂也是一种净化和洗涤。语文教材中所选录的文学作品,除文字优美外,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文学作品中的精神内涵和人文魅力光芒四射,它像一座灯塔,对学生在生活道路上前进和成长起导向作用。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和欣赏作品的同时,受到一种精神上的熏陶和感染,一种灵魂的洗礼和升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对于教材的充分合理运用和解读,挖掘教材中语言文字的魅力和威力,如何在作品的阅读欣赏中陶冶学生性情,养成学生品质,是大学语文课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语文课本中挖掘人文因素,是大学语文教学人文渗透的一个必要而直接的手段。
(二)营造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新时代的教学观倡导应该回归人的教育,即以人为本。因此,和谐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对于人文教育的效果有着非同寻常的内化意义。教师与学生之间处于平等、和谐的氛围。学生的人格在这样的关系中得到了尊重,这更能优化良好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学生的内在品质和外在素养更能得到快速的提升。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不再是控制者和权威,而是同学生同样;立于平等地位,教师要聆听学生的心声,帮助学生走出迷惑,指导他们拨开黑暗。新时代的师生关系更像是朋友,它要求我们要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真诚相待,热情关怀,和谐相处。这样的课堂,这样的老师,自然会使学生一步步走向从容、走向自信和大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表达发自内心的见解,懂得与他人和谐相处之道,新的教学理念摆脱了传统教育思想的禁锢,教师不再是拿着指挥棒的领导者,学生更非是指挥棒下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奴隶。
(三)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古语有言“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感知祖国语言文化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加词汇量,增强语感、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诵读之中,优美的文章会让读者有春风沐雨之感,在眼、耳、嘴、心、脑的协同合作下,多种感官都会调动起来,这样对于唤醒人内心深处的人文精神的再创造。通过对文本的反复阅读,学生自然而然地能够达到描摹其景,揣测其意,诉说其情的效果,从而使学生进入文本世界,把握文本的深层意义。于是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以提高和涵养。阅读可以激发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正如谢冕所说:阅读过程也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阅读励志的传记文学,可以使学生深受感染和鼓舞,主人翁在艰苦辛酸的境遇中始终坚持理想,积极进取,这对年轻的读者更是一种灵魂的冲击与洗涤,反身自己,会对眼下的幸福生活更为珍惜,对自己好逸恶劳的状态由衷反省。优秀的文学作品,是集语言美、人情美、人性美于一体,是人类文化和文明的传承典范,是世界人民的精神瑰宝,因此,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在作家的引领下,更早更多地了解世界文化和风俗,感受世界悠久而博大的历史文化,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这对深化学生人文素质、弘扬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结语:
语文教育,是使学生增长文化知识、提高内在涵养的教育,是着眼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人文素养是人类文明的浩瀚长河中最璀璨的一颗珍珠,也是人类珍贵的遗产。而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养表现的一部分,它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使人类的文明发扬光大,使后世继续继承,使未来人才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这就是语文教学应该承担的责任。这项工程浩大而长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务,但也足显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都是大学语文教学中永远继续的课题。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渗透,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第三篇:语文本色回归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摘要:无论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还是“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都是基于科学的儿童观之上的,即为儿童语文素养的最终形成及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新课标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确如此,教师要时刻树立主导意识,学生在正确方法的导引下不断受到熏陶感染,相信行走在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里,儿童语文素养的真正提高就不再是梦想。关键词:儿童观;创设情境;语文素养儿童观,即“儿童意识”。如何用科学的儿童观指引小学语文教学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唤起儿童的学习兴趣,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富有情趣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和引导者。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必须在民主开放的课堂中进行。试想,如果一堂课学生感到沉闷压抑,又怎么会有美的感受和创造性的发现呢?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考虑教学情境创设的情趣性,使学生学生学得愉悦,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上学期,我参加了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在执教《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我运用自己早就设定好的教案,一板一眼地教学,我的教与儿童心灵的学始终是疏离的。一节课死气沉沉,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失败之后,我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从这节失败的评优课中,我获得的最大收获是:教材和学生在我头脑中的地位发生了改变!每每在备课的时候,我把学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总是要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孩子读了这篇文章会有什么感想和疑惑?二是怎样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拼音教学是一年级上学期教学的一项重点,而拼音复习课又比较枯燥,我就在创设富有情趣性的教学情境上下工夫。我以“畅游拼音王国”为题,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兴趣特点,首先让学生一起伴随着儿歌去喜羊羊拼音王国游玩,然后唱声、韵母歌,扮演喜羊羊为果树治病(音节改错)等游戏,形成有坡度的系列训练,让学生玩中求学、学中有乐,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关注儿童的心理需要,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也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不仅预设的教学环节要体现二者的统一,在利用随时可能出现的生成性资源时,还要注意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扁鹊治病》一课时,当学到课文结尾时,多数学生批评蔡桓公不愿治病的态度,我以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至此水到渠成地达成了。就在我归纳总结的时候,一个孩子怯生生地举起手来:“老师,我认为扁鹊也不对,如果扁鹊再多劝蔡桓公几次,或许蔡桓公最后不会病死的。”显然,课文的本意是告诉我们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决不能讳疾忌医,而应当虚心接受批评。虽然这个孩子的理解与课文的价值取向明显不符,但表现出了他看问题的独特角度。于是,我和学生再一次回归文本,去重点研读了表现蔡桓公自以为是,以及扁鹊几次三番劝说蔡桓公的文字,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其实扁鹊是几次劝过蔡桓公的,但都被蔡桓公拒绝了,何况在古代受君王至上思想的影响,等意识到严重性时,为时已晚。不过,如果扁鹊不懈努力的话,也许蔡桓公真的会有所醒悟,他的生命也许会得到挽救。所以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很有意义的,应该受到表扬。通过这样的处理,这位学生满意地坐下了。我认为,我对这件事的处理,符合书中专家的观点:要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善于利用课堂上即时生成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对课文进行赏读,借以进行鲜活的语言文字训练的要求。这不就做到了“滋养心灵”和“获得工具”的并重和统一吗?
三、尊重儿童的个性体验,语文教学要体现儿童主体性
由于年龄和阅历的不同,儿童常常有着与成人不同的审美视角,也拥有着成人意料不到的智慧。为此,教师首先要真正拥有“儿童的情怀”,善于倾听儿童内心的声音,这样才能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体现语文学习的儿童主体性。《小木偶的故事》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讲述的是老木匠在小木偶的脸上添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小木偶因为笑嘻嘻的表情而受冤枉,遭误解,内心很痛苦。一直到神奇的蓝鼻子小女巫出现,赋予了他所有的表情,才让他真正获得了快乐。教学参考书中提示的教学目标,其中之一就是通过本课的教学传递给学生一种精神:在生活中,笑是很重要的,不会笑就无法体验生活的快乐。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却惊讶地发现,儿童的思维和情感是多元的,即使面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感态度。有的同学,不仅从故事中感受到积极面对生活的道理,而且认为,童话也赞美了老木匠和小女巫,因为老木匠给了小木偶生命,希望他带着微笑闯世界;而小女巫帮助小木偶摆脱了他只会笑的痛苦,小女巫是一个善良的人。瞧!这就是儿童眼中的童话,不仅能将其中的角色化为具体的形象展现在眼前,还能对其作出审美评价。
参考文献:
丁卫军.行走在阅读教学的课堂里.语文教学通讯,2006(Z2).第四篇: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分析
新课改下的语文我们推进一种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方式,并且重视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人文培养,从而让学生从课本中获取知识的同时发散人文内涵最终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学习文本、情景体验、联系生活这三个方面我们对学生进行初中语文的人文培养,老师在层层教学环节中的循循善诱,正确引导初中学生进入文学殿堂,最终达到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全方面培养。
一、立足文本、渗透人文素养
老师在课堂上不仅仅向学生介绍课本篇目中的写作手法和语言文字运用,同时也可以通过“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践,得出结论”来进行课堂环节设计来加深学生对于课本中文章的理解。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都汇聚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灵活运用教材能够使初中语文教学更为丰富,学生也能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语文课堂受到人文精神的感染,使每一个课堂中渗透入人文素养,让学生通过日积月累语文知识来培养属于他们的文学素养。通过反复品读的方式,帮助学生挖掘文本中人物精神,体验文本所表现的强有力的张力,启发学生思考,领悟文本中深层次的人文内涵和体会人文精神感染力。曹操用浪漫主义的写法描绘出了高山大海,波澜壮阔的《观沧海》,通过借景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统一中国的高远抱负;以夹竹桃贯穿全文作为线索来表现爸爸对“我”的深情和失去父亲陷入痛苦和眷恋父亲的“我”,林清玄用插叙的手法使得文章跌宕起伏,最终得到感人至深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更有鲁迅先生用父亲的“背影”,火车站的人聚人散的分离伤感之情来感动全中国漂泊彷徨,远走他乡的人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文章内容的思考,从文章的细节出发凝聚成一个整体的文学体系,最终利用初中语文课本,真正从点滴渗透入人文素养。
二、创设情景,启发人文思考
人文素养并不是通过讲座,报告,知识体系就能够传递给学生的,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同样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所以教师应该借助初中教材慢慢渗透人文素养,让学生感知在课本中每个人物形象,体会他们所处时代并且设身处地的思考他们的行为方式,以初中教材为语文教学的起点,从初中课本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并且查阅相关文学资料来了解人文精神。老师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创设文章中的文学环境,把刻录在教材中的文字能够实体化,身临其境的感受作者想要传达的真正文学内涵,并且启发学生进行文学思考。同时注意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加强,以至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体会、感悟作者传递给读者的真正人文精神。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并且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学内涵,所以老师想要传授人文素养时,利用创设情景的方式让学生感知人文精神。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一个小学生的字数描绘了在被普法战争所侵害的普鲁士乡村小学中进行了最后一堂法语课,深刻的反映了法国人民处于水深之中并且被战争所破坏的痛苦之情。这样,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创设最后一课之中的文学环境,让学生能够细腻的感知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中的人物情感,真正的感受都德传递给读者的战争无情破坏社会的痛苦和深切爱国之情,这样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情景创设,启发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
三、结合生活,创设人文课堂
在语文课堂中,老师主要通过语文知识来进行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但同时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已学过的所有知识,让学生紧密联系与自己戚戚相关的生活世界,进行学生内在品质的提升。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结合,往往能使语文学习达到更为高效的境界,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用生活实践来让学生感知人文素养,体验丰富的人文情感。以“让教材走向课堂,让教材走向生活”为核心开展语文教学模式,通过人文实践能够真正的领悟人文素养,从而在生活中我们也能够让学生通过实践也能得到人文精神领域的提升。比如,在初中语文课本中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中体现的父爱如伟岸的大山坚定不移,母爱则如冬日的炉火温暖我心,通过这篇课文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我为妈妈做一件事”这样的课外实践内容,并且让学生写下实践心得,这样有效的教学环节能够使学生真正领会文章中向父母表达的深沉情感。或者对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芦花荡》这类红军长征主题文章,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通过“四渡赤水”“百万红军过草原”的红军故事表现红军们坚持革命理想,不畏惧艰难险阻的乐观精神,并且还可以结合“爱国情怀”课题活动来进行“红色的心”类似的抒发爱国情怀的主题活动,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每篇文章中深刻的人文精神。总而言之,我们在初中语文教育时从每个教学环节中渗透关于人文素养的知识,让学生不仅能够通过课堂来培养人文精神,并且能够用生活实践的方式在日常生活感知人文精神,从而通过语文学习过程极大地提升人文素养。所以,对于初中语文课堂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和研究应该不断地探索,以期学生能够真正的在语文课堂上得到的真正的人文素养。
第五篇:开发语文教学人文功能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摘要: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当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出发,结合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教学三个方面探讨了开发语文教学人文功能,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功能;人文素养
当前,初中语文课堂仍然沿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偏重于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忽略了教育的人文功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语文教学要大力开发人文功能,注重人性和人文的充分发展。
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文情怀,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
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素材,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品格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的价值取向、思想情感、思维方式,在阅读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和创造性,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基于此,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人文精神,充分发掘作品中的人文情趣和人文品格,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创造能力,从而让学生在阅读课堂中不断提高语言能力,获得语言知识,在文学作品中汲取精神力量,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思想情操。例如,在学习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时,通过阅读作品,引导学生体会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在阅读课堂中与作者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从而不断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总之,开发阅读教学的人文功能,就是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文本、作者、现实中深入思考,大力开发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使学生能够深切体会作品中的人文精神和丰富内涵,从而实现语文课堂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的功能。
二、在写作教学中发扬人文精神,充分表现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但长期以来,语文写作课堂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思想,将学生的思维束缚在固定的模式中,导致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毫无生气。例如,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在写作中只有一个调子,全是正面和积极的语言才是健康的内容,对于学生在文章抒发一些自己的情感便认为是内容消极、不健康,这种思想使得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毫无新意,个性化和创造性被束缚。写作是学生表达思想、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写作教学中充分发扬人文精神,注重保护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创新想法,才能打破思想束缚,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充分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使写作富有生气和真实的内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发扬以人为本的精神,引导学生敢于说真话,敢于表达真情实感。其次,教师还要善于启发学生思维,同一件事情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写秋天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落叶的无奈,也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秋日果实成熟的喜悦;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万物复苏,也可以引导学生欣赏春日播种的繁忙景象。总之,写作课堂应该成为学生表现自我、抒发情感的重要渠道,而不是统一调子、千篇一律的写作模式。
三、在口语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而语言学习自然是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口语教学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即“说”的重要渠道。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口语教学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能够在丰富的语言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口语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中,而是应该融入各种校内外实践活动中,通过举办演讲竞赛、辩论赛、朗诵比赛等各种文娱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融入语言活动中,在实践锻炼中学习语文知识,树立人文精神,不断提高人文素养。教师一方面要充分整合课堂内外的语言学习素材,为学生参加语言实践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和机会,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语言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点燃学生思维的活力,让他们感受语言文化的魅力,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例如,在学习《雷雨》一文时,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用表演的形式来学习课文,让学生在对话中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样既能够在无形中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拉近,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将文章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人文功能,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通过培养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创造,让语文教学在发展与完善学生人性的人文教育中发挥出“极致”。
参考文献:
[1]温云兰.试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人文功能[J].语文建设,2013(15):9-10.[2]迟艳杰.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以《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2(7):66-68.[3]李学.也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及其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12(12):60-63.[4]周彩群.中学语文课程人文知识内容及其教学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
第四篇:人文物理论文
浅谈物理与艺术的关系
11010135 容敏宇
从物理和文艺的起源与发展历史来看,两者同渊源于实践,同植根于人脑,同来自人脑对实践的反映以及对反映的加工。当然,物理与文艺以不同形式来表达,以不同事物作为实践对象,从而在知识层面彼此不同互异,但一旦深入研究,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物理家与艺术家是人类文明的代表,他们都关注人类的生存状态。在使命感、责任感的强烈驱动下,物理家和艺术家们所表现的共同点是他们的创新意识。所不同的是:物理家们更多地是通过自己的实践行为直接参与和推动改变外部世界和人类生存状态的过程--研究生命起源、探索外层空间就是这种追求的体现;而艺术家们对人类生存状态表现更多地是强烈的爱憎感情和深刻的哲学思考,他们内心情感的积淀和爆发通常是各种艺术创作源泉之所在--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的追求是大师们作品的共同主题。
物理的参与性、实践性与艺术的思想性、情感性是人所共见的事实。然而,艺术家们对物理实践的探求和物理家们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是在物理和艺术的创造中更值得我们关注的现象。
摄影艺术和电影艺术均诞生于十九世纪,是基于物理家对光学原理的深刻理解。在二十世纪发展过程中,有声电影、彩色电影、立体电影、宽银幕电影、球幕电影等形式的不断出现,更是把艺术创作与物理进步融为一体。当然,艺术家们不仅仅是接受物理成果,他们的艺术创作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着物理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法国电影大师梅里爱1902年在电影《月球旅行记》中,利用现代蒙太奇手法和特技手段讲述了一个物理家登月探险的故事。虽然银幕上的物理家显得那样幼稚,类似炮弹的登月工具显得那样拙劣,但这毕竟是第一次把人类登月的愿望付诸行动的尝试,尽管这种尝试是在银幕上。我们很难说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等人登上月球的行动不是这种努力的延续。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揭示了空间、时间、物质和运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他的相对时空观不仅为物理认识世界提供了思想武器,也为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反馈提供了理论依据。作为物理家的爱因斯坦从小学习小提琴,并经常与身为出色钢琴家的母亲一起演二重奏。爱因斯坦的传记作者巴内什·霍夫曼写道:爱因斯坦的深刻本质藏在他的质朴个性之中;而他的物理本质藏在他的艺术性之中--他对美的非凡感觉。毕加索的分析立体主义油画作品,把对象分解后重新装配组合,在一个平面上同时表现人物的正面、侧面和斜侧面,在一定程度上是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印证了爱因斯坦物理理论中的相对空间概念。
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家和物理家的共通点是人性的流露。毕加索的大型油画《战争》与《和平》用的是分析立体主义手法,表现的却是人类最直白的呼声;爱因斯坦是最早认识到原子分裂可能释放出可怕的毁灭性力量的物理家之一,他又是战后积极呼吁废除所有核武器的和平斗士。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共通的基点,人类才得以生存,社会才得以发展。
物理的客观性、实践性与艺术的主观性、思想性是人所共见的事实。然而,艺术家们对物理实践的探求和物理家们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是在物理和艺术创造中更值得关注的现象。当人们用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数字化元素重新构建我们的生存环境时,数字化生存与人性化思考就成了当代物理家与艺术家们所必须关照的共同主题。从计算机诞生的第一天起,物理家们就思考着在计算机的数字化内核中融入人性化元素。在二十世纪的艺术殿堂中也常常看到艺术家们的数字化生存方式。生存与思考是人生的基本状态,数字化生存与人性化思考则揭示了人生基本状态中现实的矛盾与对立。
艺术数字化生存与物理人性化思考才能消除生存的矛盾、推动社会的发展。这便是钻研和学习物理与艺术关系的最终目的所在。
第五篇:人文经典阅读论文
人文经典读后感之忏悔录
忏悔是佛教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但也为其他人所使用,当我们犯了错误,感觉自己内疚,想要改正自己的错误,以后也不再犯,这时我们就需要去忏悔,那我们又应当如何去忏悔,如何在忏悔中收获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有价值的东西,如何去体验真正的忏悔。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所写的忏悔录就能给我们很深的感受。
《忏悔录》写于卢梭悲惨的晚年,是一部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为自己的存在辩护的自传。书中,卢梭以坦率的态度和深刻的内省,叙述了自己从出生到1766年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50多年的生活经历,讲述了他的全部思想感情。《忏悔录》以其思想、艺术和风格上的重要意义奠定了卢梭的文学地位,也深刻地影响了19世纪欧洲思想和文学的发展。它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压迫面前维护自己不仅是作为一个人、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人权和尊严的作品,是对统治阶级迫害和污蔑的反击。它首先使我们感到可贵的是,其中充满了平民的自信、自重和骄傲,总之,一种高昂的平民精神。
卢梭致力于发掘平民的精神境界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自然淳朴的人性、值得赞美的道德情操、出色的聪明才智和健康的生活趣味等等。他一方面描写着平民家庭中亲切宁静的柔情,使它在那冰冷无情的社会大海的背景上,像是一个始终召唤着他的温情之岛,一方面又以不加掩饰的厌恶和鄙视追述了他所遇见的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中的各种人物。
在卢梭生活的时代,给统治阶级腐败,贵族官僚主义横行霸道,欺压百姓。尽管卢梭受到了种种责难和攻击,但他深信在自己的“布衣”之下,比“廷臣的绣金衣服”下面更有“灵魂”和“力量”。在我们看来,实际上也的确如此。他在那个充满了虚荣的社会里,敢于公开表示自己对于下层、对于平民的深情,不以自己“低贱”的出身、不以他过去的贫寒困顿为耻,而宣布那是他的幸福年代,他把淳朴自然视为自己贫贱生活中最可宝贵的财富,他骄傲地展示自己生活中那些为高贵者的生活所不具有的健康的、闪光的东西以及他在贫贱生活中所获得、所保持着的那种精神上、节操上的丰采。
卢梭在恶浊的社会环境中,虽不能完全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但在关键的时刻,在重大的问题上,却难能可贵地表现出高尚的节操。他追求绝对的真实,把自己的缺点和过错完全暴露出来,最直接的动机和意图,显然是要阐述他那著名的哲理:人性本善,但罪恶的社会环境却使人变坏。他现身说法,讲述自己“本性善良”、家庭环境充满柔情。在这里,自我批评和忏悔导向了对社会的谴责和控诉,对人性恶的挖掘转化成了严肃的社会批判。
这样的大无畏精神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巨大的激励与感动呢,在黑暗统治社会中,强权政治下,卢梭这样一个平民知识分子一点也不惧怕,勇敢提出批评指责,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呀,此时我们应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假如是我们生活在那样一个年代,我们能够像卢梭一样,肩负起这样的重任,与统治阶级作斗争吗?尽管不说的那么遥远,就在我们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有勇气与黑势力作斗争吗?虽然我们生活的年代经济科技都很发达,没有战争,没有革命,没有黑暗统治阶级,但是这个社会并没有完完全全太平,也同样存在一些恐怖分子,在这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反对恐怖主义,虽然凭我们自己的力量无法避免暴恐事件的发生,但是我们要有卢梭那种不惧统治阶级迫害的勇气,去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采用合适的方式积极与黑势力做斗争,另一方面,卢梭把自己的缺点和过错能过毫不保留的暴露出来,也深刻地让我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缺点,有的人或许是先天性的,也或者有些是在后天逐渐养成的,但是我们要直面缺点,不能因为缺点而自卑,更不能因为缺点而走错自己的路,同样,我们都曾犯下过很多错误,但我们都知道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道犯错后不能够承认,更可怕的是知道自己犯错了还不改正。很多事我们都需要在一个精神层面上静心反思,我们需要对自己每一天做的事反省一下,想一想我们今天那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仔细去领会卢梭的大无畏忏悔精神。
《忏悔录》就是以卢梭这样一个伟大的法国大革命思想先驱而闻名中外,感人至深,忏悔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或许就在此时,我们还在对以前一天,前一分钟,甚至前一秒内所做的错误的事情进行忏悔。我们要学习卢梭的这种高尚的品质,学会忏悔,更要懂得如何去忏悔,从而坚守住自己的情操。
姓名:郭锋
学号:20***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