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论语老子今读课程论文

时间:2019-05-15 11:11: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哈工大论语老子今读课程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哈工大论语老子今读课程论文》。

第一篇:哈工大论语老子今读课程论文

《论语老子今读》

课程论文

院系: XXXX 专业: XXXX 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XX 时间: XXXX年XX月

孔子、老子为政思想之比较及其启示

【摘要】在社会**的春秋时代,老子清醒而敏锐地提出了“无为而治”,孔子积极面对现实提倡“复周礼以礼治国”的政治策略,二者相辅相成,汇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滔滔大江。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与道家学说创始人老子都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有深邃的哲理,其基本概念涉及社会政治、伦理道德、思想教育、立身处世等方面。而这两种完全迥异的政治理想,是因其各自的价值观和对社会状况认识的不同造成的。本文对二者不同的为政思想及不同理想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孔子;老子;春秋时代;为政思想;无为而治 【正文】

一、孔子和老子的政治主张

孔子体悟了“仁”,并斌于“仁”以新的概念和新的内容,进而以“民志”为本的基本政治原理把“仁”理论化。仁政,对人民应当庄重、宽厚、信实、勤敏、慈爱,让人民在生产和【1】生活上得到好处。这样人民就不会对当政者侮慢,对政权就会拥护,对政策就会信任,对政令就会遵守,政令的效率便高,对国家的召唤和使用就会听从,这就是“仁”政。

老子所谓的“无为而治”,就是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实现天下大治。老子说的“无为”是指君主无为,而不是指一般人无为,是主张以“无为”的形式去做“有为”的事情,“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主张不要去做那些悖于自然、悖于规律、悖于老百姓意愿的事情,即不能胡作妄为。“无为”的思想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无为而治作为一种策略思想,是献给人君的“南面之术”。在老子看来,只要诸侯坚持“无为”,人民就可以“自化”、“自富”、“自朴”了。“为无为,则无不治”,即任无为之事,天下就没有不治的了。

二、孔老为政思想之异

孔子的政治哲学基础是“仁”和“礼”,即借助伦理道德和政治道德的规范,抑制或缓和个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阶层与阶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家庭之间的种种矛盾。关于“仁”

【2】的概念,孔子继承了前人的观念,并把它发展成为系统的“仁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仁”有一百余处,基本涵义有二:一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要友善相爱,相互帮助。孔子的弟子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认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实现“仁”的根本,并将“仁”与政治联系起来。“仁”的第二个

涵义是克己复礼。在答复弟子颜渊时,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克己”是自觉地约束自己,“复礼”是一切言行要纳于礼。这里强调的是人的道德自觉,人们通过克制自己,达到自觉守

【3】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境界。“礼”也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周公就制定了周礼。不过,孔子是从多方面对“礼”进行论述的第一人。礼的含义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属于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规定,即礼是治理和安定国家,巩固国家的制度和维护社会所需要的秩序。“礼”还是“王之大经也”,是进行统治的根本法规、治国之纲。可见孔子所说的“礼”实际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二是礼仪上的规定,就是有关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至婚丧嫁娶、待人接物到生活细节,按不同等级、身份,都有不同的礼仪规定,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的具体形式和体现。孔子的思想体系,注重“仁”和“礼”的结合,实质上是注重了人道与政治的结合,从而对周礼作了重大修改。“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和起点,是其构建宇宙论、人生哲学与政治哲学的基础与内核。“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4“道”是天地之始、本原,【】同时又是万物之所以存在的内在根据。老子以“道”为基础与核心的政治哲学自然也无法脱离“道”的特点而必然呈现出一种与暴力、乱世相对应的“不争”之治,即“无为”,从而实现“无为而无不为”。

三、孔老为政思想之同

虽然孔子和老子的政治理念有所不同,但他们对于社会和谐的追求却是如出一辙。孔子的弟子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指出治国处事、礼仪制度等,都以“和”为价值标准。然而,一味为求和而求和也是不行的,“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真正的和谐并非千篇一律,而是既承认差异,又和合不同的事物,通过互济互补,达到统一、和谐。孔子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对中国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老子在论述他的以“道”为本体的宇宙生成论时,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思想,认为道蕴涵着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达到和谐状态。和谐既是事物正常存在的本然状态,也是事物谐调完满、稳

【5】定有序的最佳状态。“知和曰常”,和谐是万物运动与变化中的不变之规律。老子还认为自然万物之所以能够和谐统一还在于保持事物之间的平衡。他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这就把损有余而补不足来维持事物之间的平衡并进而达到宇宙自然的和谐统一上升到道的高度来加以认识。老子不仅从道的角度来探求宇宙自

【6】然的和谐,而且还有着追求社会和谐的强烈愿望。“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归往的百姓只有不相对立妨害而和平相处,才可安平泰,社会才会和谐统一。

四、孔老为政思想的启示

无论是孔子的“仁”政主张,还是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对其后世的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儒家的“德治”和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在封建政权建设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职能。一般来说,儒家的仁政在封建社会处于和平发展时期,起着调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君权、稳固封建秩序的历史作用。道家的无为而治则在封建社会处于**时期,迫使统治者向被统治者实行让步政策,与民修养生息,从而帮助统治者实现由乱到治的转化。中国古代封建政权能

【7】够延续到长达两千多年之夕,与封建统治者交替使用儒家和道家的政治策略是分不开的。因此,儒家的“仁”政和道家的“无为而治”,在中国古代政权建设中都享有独特的历史地位,不能低估。孔子的“德治”、“仁”政的政治观念,以及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观点,仍有现实意义。对当今的政抬、经济、军事、文化、科技、教育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提出的重民、惠民的思想,对当今民主政治的建设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总之,孔子、老子的政治主张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应根据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实践加以认真的审查和检验,经过消化和改造,发扬其合理的有价值的因素,用以丰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对世界物质文明作出贡献,这是时代赋于我们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阮青.孔子老子人生价值观比较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 1997(3):35-38.【2】王淑芳.孔子政治主张与老子政治主张的对比[J].红河学院学报, 1994(3):73-77.【3】申绪璐.论老子与孔子的侯王思想[J].学术评论, 2011(6):7-8.【4】武娟.孔老政治哲学异同之新探[J].中华文化论坛, 2007, No.55(3):121-125.【5】孙海辉.孔子与老子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 2004.【6】张晔.孔子与老子“无为”思想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 2008.【7】罗仲祥.论孔子思想与老子的关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1):70-76.

第二篇:老子论语今读期末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句话中“舞雩”的意思是:()1.0 分A、看歌舞的地方B、喝酒的地方C、求雨的地方D、登高的地方正确答案: C

2“道”的“不可言说性”指的是他的:()1.0 分A、神秘性B、复杂性C、哲学性D、科学性正确答案: C

3老子认为圣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中“袭”的意思是:()0.0 分A、沿袭B、抄袭C、暗藏D、偷袭正确答案: C

4“韦编三绝”的故事中孔子读的书是:()1.0 分A、《易经》B、《道德经》C、《大学》D、《诗经》正确答案: A

5“和光同尘”这个成语出自:()1.0 分A、《诗经》B、《尚书》C、《道德经》D、《易经》正确答案: C

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这句话中“士”的意思是:()1.0 分A、士兵B、将士C、读书人D、士大夫正确答案: C

7“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这句话中“反”的意思是:()1.0 分A、相反B、反而C、返朴归真D、反对正确答案: C

8道家认为人应该把下列哪项视为首要的:()1.0 分A、治国B、齐家C、修身D、平天下正确答案: C

9古人讲学习的第一步要:()1.0 分A、拜师B、立志C、博览群书D、游学正确答案: B

10下列哪章被称为“道论之纲”:()0.0 分A、《道经》一章B、《道经》二章C、《道经》三章D、《道经》四章正确答案: A

11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受下列哪位的影响:()1.0 分A、司马迁B、庄子C、曹雪芹D、老子正确答案: D

12“子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句话中“意”的意思是:()1.0 分A、大意B、表意C、意思D、猜测正确答案: D

13孟子在()中对孔子所言“德之贼也”做了解释。0.0 分A、《孟子·离娄》B、《孟子·告子》C、《孟子·万章》D、《孟子·尽心》正确答案: D

14孔子晚年回到鲁国,鲁哀公尊称他为:()0.0 分A、军师B、国师C、国老D、国公正确答案: C

15“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句话中“称”的意思是:()0.0 分A、映衬B、相称C、称道D、匀称正确答案: B 16“常使民无知无欲”中“知”的意思是:()1.0 分A、知识B、知道C、了解D、智慧正确答案: D

17“文胜质则史”中“史”的意思是:()1.0 分A、史实B、史诗C、华丽的言辞D、历史正确答案: C

18“山梁雌雉,时哉时哉”这句话的关键词是:()1.0 分A、山梁B、雌C、雉D、时正确答案: D

19“夫子哂之”中“哂”的意思是:()0.0 分A、恶意的笑B、大笑C、夸张的笑D、善意的笑正确答案: D

20下列哪项不是西周的封建制度:()0.0 分A、分封制B、禅让制C、宗法制D、礼乐制正确答案: B

21在孟子看来“圣之时者”是:()0.0 分A、伯夷B、伊尹C、孔子D、柳下惠正确答案: C

22古代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老子认为战争取胜后应:()0.0 分A、功遂身退,天之道也B、功成身遂,百姓皆谓“我自然”C、以丧礼处之D、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正确答案: C

23《道德经》里“慈故能勇,俭故能广”这句话中“广”的意思是:()1.0 分A、广泛B、广阔C、大方D、广大正确答案: C

24老子认为“死而不亡者寿”其中“亡”的意思是:()1.0 分A、死亡B、灭亡C、忘记D、消亡正确答案: C

25《论语》中的《里仁》篇重点论述:()1.0 分A、智B、义C、信D、仁正确答案: D

2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出自:()1.0 分A、《道德经》B、《古兰经》C、《诗经》D、《史记》正确答案: A

27“尝独立,鲤趋而过庭”中“趋”的意思是()。0.0 分A、趋势B、快走C、归向D、追逐正确答案: C

28《述而》篇主要论述的是()1.0 分A、为政B、仁义C、教育D、道德正确答案: C

29《道德经》里“绝学无忧”中的“绝”是指:()1.0 分A、绝对B、极致,最好C、绝不D、拒绝正确答案: B 30“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中”言的意思是:()0.0 分A、说话B、言语C、发号施令D、言传身教正确答案: C 31下列哪些观点不属于老子的辩证法思想:()0.0 分A、大成若缺B、大盈若冲C、大屈若直D、大智若愚正确答案: D

32“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句话是()说的。0.0 分A、孔子B、子贡C、曾子D、颜回正确答案: C

33“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

”这句话指的是:()1.0 分A、颜回B、颜路C、季路D、子游正确答案: A 34在国际交往中大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老子看来摆正位置的重要标志是:()0.0 分A、绝圣弃智,民利百倍B、太上,下知有之C、致虚极守静笃D、大邦者下流正确答案: D

35孔子认为要从三个方面观察一个人,哪项不是三者之一:()0.0 分A、做事目的B、做事手段C、做事方法D、做事动机正确答案: C

36孔子认为人生的第一要务是:()1.0 分A、从政B、育人C、教书D、学习正确答案: D 37普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中诚的意思是()。1.0 分A、诚实B、真诚C、诚意D、确实正确答案: D 38在《论语》中孔子有“三知”,其中不包括:()1.0 分A、知命B、知礼C、知人D、知言正确答案: C

39“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中“与”的意思是:()0.0 分A、与其B、和C、赞同D、给予正确答案: C

40“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这句话指的是:()1.0 分A、圣人B、道C、上天D、有道之人正确答案: B

41“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这句话中“从”的意思是:()1.0 分A、放纵B、展开C、从前D、从来正确答案: B

42孔子一生坎坷,但是却成为百世流芳的思想家、教育家,其主要原因在于他的:()1.0 分A、聪明B、勤奋C、好学D、严谨正确答案: C

43子曰:“子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中“为”是指()。1.0 分A、行为B、无为C、作为D、为了正确答案: C

44“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在《论语》中此人是:()0.0 分A、颜回B、孟武伯C、冉雍D、南容正确答案: D

45下列哪句话告诫我们要想成大事需从小事做起:()1.0 分A、上善若水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天下皆知美之为美D、希言自然正确答案: B

46“知常容,容乃公”中“容”的意思是:()1.0 分A、容易B、融洽C、通融D、从容正确答案: D 47“故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在这句话中老子认为最重要的是:()0.0 分A、人的智慧B、人的身材C、人的思想D、人的身体、生命正确答案: D

48“小人之言鲜浓柔则,务于可人。”这句话与下列那句话意思相近:()1.0 分 A、巧言令色,鲜仁矣。B、君子不重,则不威C、信近于义,言可复也D、贤贤易色正确答案: A

49“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中“时”的意思是:()1.0 分A、等待时间B、任何时间C、合适时间D、随意的时间正确答案: C

50“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此三者混而唯一即是:()1.0 分A、空B、虚C、道D、思正确答案: C

二、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1“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告诉我们应该从根本上看问题,这样才能理解现在,展望将来。()1.0 分正确答案: √

2坤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0.0 分正确答案: ×

3在《道德经》中老子主张“吉事尚右,凶事尚左”。()1.0 分正确答案: ×

4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比察焉。”出自《卫灵公》篇。()1.0 分正确答案: √

5“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这句话中的“大丈夫”指的是圣人、有道之人。()1.0 分正确答案: √

6孔子对于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的做法持反对的态度。()0.0 分正确答案: ×

7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原因是他对妇女和小人的歧视。()1.0 分正确答案: ×

8《卫灵公》篇中“在陈绝粮”这件事是孔子虚构的。()1.0 分正确答案: ×

9在《道德经》中老子告诉我们要学会激流勇进,迎难而上。1.0 分正确答案: ×

10《论语》中的《公冶长》篇主要讲的如何看待一个人和如何评价一个人。()1.0 分正确答案: √

11春秋时期“君子”指的是受人尊敬的有德之人,并且君子必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1.0 分正确答案: √

12西周的政治制度规定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嗣无权继承。()1.0 分正确答案: √ 13“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老子在这句话中暗含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张。()1.0 分正确答案: √

14子曰:“小人哉,樊须也。”是指樊迟是道德意义上的小人。()0.0 分正确答案: √ 15《道德经》有云“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因此老子是唯心论者。()0.0 分正确答案: ×

16古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分为阴、阳两性。()1.0 分正确答案: √ 17“素以为

绚兮”这句话中“素”指的是白衣服。()0.0 分正确答案: ×

18在《论语》中孔子认为“举枉错诸直,则民服。”()1.0 分正确答案: ×

19老子在《道德经》中很多篇章起始处多用四字成句,其中包含很深刻的含义,给人以强烈的冲击。()1.0 分正确答案: √

20《诗经》有300篇,故简称《诗经三百》。()1.0 分正确答案: ×

2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中“道”的意思是“道路”。()1.0 分正确答案: ×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三个被称为孔子的“三达德”。()1.0 分正确答案: √

23《论语》每章的名字源于每篇第一章起始的几个字。()0.0 分正确答案: √ 24周朝用吉礼来接待宾客。()0.0 分正确答案: ×

25因为战争的血腥、暴力并会产生一些恶果,因此老子反对战争。()1.0 分正确答案: √

26孔子在《先进》篇进一步论述了关于“仁”的思想。()1.0 分正确答案: ×

27老子将《学而》篇放在《论语》的开篇,意在说明学习的重要性。()1.0 分正确答案: √

28“中庸”是孔子思想中最成熟的观点。()0.0 分正确答案: √

29子曰:“乡原,德之贼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不讲原则的老好人,其实是道德的败坏者。()0.0 分正确答案: √

30“见利思义”才是正确的义利观。()1.0 分正确答案: √

3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中“天地不仁”指的是天地不仁爱,不仁慈。0.0 分正确答案: × 32“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中的时等同“伺”,意思是看着,打听。()1.0 分正确答案: √

33孔子“信而好古”,因此孔子是一个保守主义者。()1.0 分正确答案: ×

34按照老子的观点,只要我们按照道去治理国家,百姓就会最大限度的得到实惠。()1.0 分正确答案: √

35老子在《道德经》中不认为有绝对的无私,他提倡的是”少私寡欲“。()1.0 分正确答案: √

36从中国阴阳学的角度说,儒家强调阳,道家强调阴,两者互补。()0.0 分正确答案: √

37“道”具有恒常性,所以它是恒久不变的。()1.0 分正确答案: ×

38一首诗的优劣主要看它的语言是不是富有诗意。()1.0 分正确答案: ×

39“五味令口爽”中的“爽”指“好,舒 服”。()0.0 分正确答案: ×

40子曰:“舜视弃天下,犹弃弊屡也。”意思是舜放弃天下,就好像扔掉了破鞋一样。1.0 分正确答案: √

41“果哉,末之难也”中“末”作没有讲。()0.0 分正确答案: √ 42“传不习乎”中“习”的意思是“学习”。()0.0 分正确答案: ×

43《乡党》篇主要讲的是孔子的生活方式和实践。()1.0 分正确答案: √ 44在古人看来,“民信”对于国家治理来说是最重要的。()1.0 分正确答案: √ 4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两句话中的“说”和“乐”意思相同,都是“高兴”的意思。()0.0 分正确答案: × 46孔子名丘,字仲尼,“丘”和“尼”本是山名。()1.0 分正确答案: √

47《卫灵公》篇的主要内容是对“礼”、“道”、“仁”、“教”等内容的进一步阐述。()1.0 分正确答案: √

48老子认为最好的读书人听到“道”就相信它并且按照“道”去做事情。()1.0 分正确答案: √

49老子在《道德经》里告诉后人如果能做到“虚至极,守静笃”,就能看出世间的规律,按照“道”来做事,一生相安无事。()1.0 分正确答案: √

50《论语》在结构上每章之间没有内在关系,是杂乱无章的。()1.0 分正确答案: ×

第三篇:老子论语今读中论语部分的总结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周朝用吉礼来接待宾客。×

西周的政治制度规定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嗣无权继承。()√ 孔子一生中的第二个阶段指的是从政阶段。()×

孔子晚年很凄凉,经历了丧妻、丧子、丧徒之痛。()√ “学而时习之”中“时”的意思是“及时”。()×

老子将《学而》篇放在《论语》的开篇,意在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两句话中的“说”和“乐”意思相同,都是“高兴”的意思。()×

春秋时期“君子”指的是受人尊敬的有德之人,并且君子必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大德不官”的意思是德行高尚的不做官,不屑于为官。()×

《说文解字》中有云:“教者,效也;育着,养子使作善也。”()√ “传不习乎”中“习”的意思是“学习”。()×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中“道”的意思是“道路”。× 论语的结构是绝对的首尾呼应。×

《论语》在结构上每章之间没有内在关系,是杂乱无章的。× 《诗经》有300篇,故简称《诗经三百》。()×

古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分为阴、阳两性。()√

“父母唯其疾之忧”暗含的意思是不要让父母为他担忧。

√ 在孔子看来在父母晚年是赡养他们就是孝敬老人。()×

孔子认为“君子比而不周,小人周而不比。”()

× “中庸”是孔子思想中最成熟的观点。()√

在《论语》中孔子认为“举枉错诸直,则民服。”()×

仁者爱人”指的不仅仅爱亲人,还包括芸芸众生,世间万物。()√

孔子认为君子没什么可与别人争的,如果有的话就是射箭时的“君子之争”。()√ “素以为绚兮”这句话中“素”指的是白衣服。()× 一首诗的优劣主要看它的语言是不是富有诗意。()×

古代有人称孔子为“圣人”“仁人”“仁者”,但孔子都一一否认。()√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是全面的评价,既看到了他的道德方面,也看到了他的历史贡献。√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三者孔子成为“三达德”。()√ “见利思义”才是正确的义利观。()√

“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是老子重要的提高自我修养的方法。()√

《论语》中的《公冶长》篇主要讲的如何看待一个人和如何评价一个人。()√ 孔子对于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的做法持反对的态度。()× 老子的政治理想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在自己好学这一方面是自负的。()√

在孔子看来“仁”的一个很重要的内涵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三忘是指忘食、忘忧、忘老。()√

孔子四忧包括: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

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游泳》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句话源于《论语》√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三个被称为孔子的“三达德”。()√ 孔子在《先进》篇进一步论述了关于“仁”的思想。()× 《乡党》篇主要讲的是孔子的生活方式和实践。(√

孔子在学习方面的态度是“学犹不及,犹恐失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侍坐”的意思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入座。”× 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一生坚持理想,虽四处碰壁,却决不放弃。”此人指的是:()孔子 1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孔子的先人是:()宋人 2 关于孔子的生平,较权威的是下列哪项:()司马迁《史记》 3 孔子访求列国属于他人生的哪个阶段:()C、第四阶段

孔子一生坎坷,但是却成为百世流芳的思想家、教育家,其主要原因在于他的:()C、好学 2 “论语”二字中“论”商务意思是:()D、编撰 3 在孔子看来人生的第一要义是:()B、学习1 “未知未能而求知求能谓之学。”这句话出自:()孔子认为从政最重要的三件事是:“足食、足兵、民信之”。√ 《宪问》篇主要论述的是如何为学。()×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中直是指实事求是。()√

子曰:“以公平之直道报之,不因怨而加刻,亦不因怨而有所加厚,是即直。”()× “果哉,末之难也”中“末”作没有讲。()√

《卫灵公》篇的主要内容是对“礼”、“道”、“仁”、“教”等内容的进一步阐述√ 君子三畏是指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中的时等同“伺”,意思是看着,打听。()√ 对于仁,孔子认为做到“恭、宽、信、敏、惠”这五点就可以称为仁。()√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比察焉。”出自《卫灵公》篇。()√ 子张是孔子早年的弟子。()×

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这句话表明了孔子不耻下问、学无常师的学习过程√

知命就是要认识时代,认识自己。()√ 知言包括知所言和知而言两方面。()√

《孔子——即凡即圣》作者是瑞典学者Herbert Fingarette。()×

孔子的贡献可以归结为“为学之道,为师之道,为政之道,为人之道”。()√ A、朱熹 2 “学而时习之”这句话中的“习”本意指:()C、小鸟学飞行 3 在老子看来学习最本质的属性是:()D、乐 1 在《论语》中孔子有“三知”,其中不包括:()知人 2 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下列哪位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学说:()B、有子 3 下列哪位不是“孔子四配”之一:()D、子贡 1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这句话出自:()D、《学记》 2 古人讲学习的第一步要:()B、立志 1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出自:()A、孔子 2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这句话出自:()B、荀子 3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是()针对信而言。C、孔子 1 老子认为从政有两种方式,分别是道之以政和()。A、道之以德 2 在《论语》中孔子把人的一生分为()个阶段。C、6 3 孔子认为人生的第一要务是:()D、学习1 “韦编三绝”的故事中孔子读的书是:()A、《易经》 2 在《易经》乾卦由()个阳爻组成。()3 乾卦的特点不包括下列哪项:()A、元B、亨C、利 D、夏 1 下面哪项不是孔子所说的“孝”的表现:(奉之以礼 2 下列哪位是孔子晚年的弟子且在文学方面卓有成就:()

子游 3 在孔子看来“孝”的一个重要标志是:()

敬 1 “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这句话指的是:()颜回 2 孔子认为要从三个方面观察一个人,哪项不是三者之一:()做事方法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里“殆”的意思是:()危险 1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这句话中“阙”的意思是:()A、保留 B、去除 C、提出 D、解决 2 孔子晚年回到鲁国,鲁哀公尊称他为:()C、国老 3 “举直错诸枉”这句话中“错”的意思是:()D、放置 1 《论语》中有《八佾》篇,其中“佾”的意思是:()D、列 2 “是可忍,孰不可忍。”中“是”的意思是:()C、这种事情 3 孔子所主张的为“仁之本是:()C、孝悌

“举一反三”这个成语出自《论语》中的()A、《述而》篇 2 “吾不与祭,如不祭”中“与”的意思是:()D、参与 3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指的是《诗经》中的:()C、《关雎》 1 “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这句话中“从”的意思是:()B、展开 2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真正成长为一个君子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兴于诗,立于礼,成于()。C、乐 3 《论语》中的《里仁》篇重点论述:()D、仁 1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这句话中“士”的意思是:()C、读书人 2 “衣蔽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这句话是孔子对下列哪位的赞扬:()D、子路 3 孔子在《论语》里有云:“吾道一以贯之。”这句话中“一”指的是:()C、仁 1 孔子云“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并且“以其子妻之”。此人是:()C、公冶长 2 “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在《论语》中此人是:()D、南容 2 成语“愚不可及”出自论语。()D、《公冶长》 1 孔子所说的“不迁怒,不贰过”之人是:()B、颜回 1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中“逝”的意思是:()B、往救 1 《述而》篇主要论述的是()C、教育

2孔子教育的依据是:()B、德 3 下列哪项是孔子的教学方法:()D、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句话是()说的。C、曾子 1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仁()次。C、109 2 “子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句话中“意”的意思是:()D、猜测 1 “山梁雌雉,时哉时哉”这句话的关键词是:()D、时 2 在孟子看来“圣之时者”是:()C、孔子 1 “不吾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B、不了解我 1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句话中“目”的意思是:()C、表现 2 孔子对季康说“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说明孔子认为季康:()B、没有以身作则 3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用的修辞方法是:()B、比喻 1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子曰()B、富之 2 子曰:“子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中“为”是指()。C、作为 2 “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中“时”的意思是:()C、合适时间 3 孔子主张“下学而上达”其中“下学”指的是:()A、人事 2 “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中病是指()。C、做不到 1 “诚不以富,亦炙以异”这句话指出看一个人好不好要看他的()。D、品德 2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中“趋”的意思是()。C、快走 3 “好从事而亟政时,可谓知乎。”中知的意思是()。窗体顶端 B、聪明 1 孟子在()中对孔子所言“德之贼也”做了解释。D、《孟子·尽心》 2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中“过”是指()。C、经过 3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这句话向君子提出三点要求不包括()。D、知仁 1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的《和董传留别》。B、苏轼 2 普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中诚的意思是()。D、确实 3 “孔子思想的合理性,不是形式逻辑的合理性,而是具体生命中的理性所展开的合理性。”出自()之口。C、徐复观 1 在中国,产生过历史影响的思想范式创建者是()。A、孔子 2 道家和儒家的关系是()。B、统一

第四篇:《论语今读》心得体会

《论语今读》心得体会

《论语今读》是儒家原典思想的现代阐释,李泽厚先生提倡古为今用。一方面,李泽厚先生让孔子复活,仍然以其生命力向人们言说;另一方面,他又凭其独特的方式针对孔子的问题给予回答。通过阅读《论语今读》,值得我们思考的不仅是孔子自身的思想,而且是李泽厚所阐释的孔子的思想,是现代的孔子思想。粗略的阅读了一遍之后,最为令我印象深刻的要数李泽厚先生对论语中孝道,读书,以及为人修身养性之道所做的阐述。

《论语》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作,有着包罗万象的价值观念,如“孔颜”一样的的人格,自古以来都有着独特的感召力,其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始中激励着人们不要碌碌无为的虚度人生。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孔子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论语”中有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品德修养诸多环节,孔子以自己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一、孝道

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二、读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为人之道

汉初,大儒叔孙通向刘邦说“夫儒者,难于变革,可与守成”。斯言一出,遂使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成为两千多年来各朝代长治久安的“守成”之学。建国已五十多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岁月,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守成期”,顺理成章的天命。其实,儒学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仅可与守成,亦可催人进取,儒家文化中蕴含的对现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仅是为某个阶级服务的政治哲学,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学,儒学在历史发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运悬于一线之际却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能,那是超乎政治伦理之上,鲜活在平常日用之间,本于生命,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

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礼,自,信”的伦理教育,从孔融三岁让梨的尊礼,守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患意识,无不显示着儒家学说对国 民成长过程中千丝万缕的渗透。几千年来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养性的准则,我想这与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人生,就要有积极的心态,明确的目标,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行动来获取成功,这是天地自然社会赋予人类亘古不变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终极目标,整体主题。而这些,却是孔子给我们的启示。

四、修身之道

《论语》所创导的道德修养理论与方法是:自省、克己、慎独、忠恕、中庸和力行。自省是在思想意识、情感态度、言论行动等各个方面去深刻认识自己、剖析自己;克己仍是指自我克制、自我约束能力的影响,使自己的言行举动都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促进社会的和谐;忠恕便是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而深度则是在自省和克己基础上,使自我修养达到更高境界的一种修养方式;中庸就是宽容和接纳异己,设身处地为人着想,聆听别人的心声,和谐人际关系。这些丰富的思想就是在现代的中小学政治思想教本中也有不少引入。它对青少年健康道德观与世界观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是孔子教导人们养性之道。做人应持虚怀若谷之心,揣广博天地胸襟。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在生活中,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设身处地多为别人考虑,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问题、做事,我想许许多多的矛盾、纠纷甚至悲剧都不会产生。然而,当利益冲突一旦出现,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为什么今天的我们想问题总是忽略了它呢?

漫漫人生途中,我会用生命去体会,用行动去感知,用至高无上却又简单至纯的精神去和千古的先贤圣人进行心灵的对话。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今天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还能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

第五篇:《论语今读》读后感

《论语今读》读后感

孔子的论语已不只是一些颇富哲理的话,其内在的含义已不是耐人寻味那么简单。孔子的儒家思想,在中国两千年来的历史进程中,渗透在各种制度礼仪规范中,也深刻的影响着塑造着中国人的思想与人格。

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涵盖了二十篇的内容,有解释和注和他个人的见解。其涉及了学习、为政、做人、治国以及生活的各方各面。有些内容和观点并不大理解,只选出一些有些体会的部分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关于学习

孔子一直十分重视学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表明着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默默的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这也是当今社会所推崇的,所适应这瞬息万变的世界所必须具备的。孔子对于学习也提出了很多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些话已是我们从小背到大的名言名句了,其所蕴含的道理已不用多说。子曰:“我非生而知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李泽厚在记中重点说了这个“敏”,体现了孔子对于知识对于学习的渴望,不断努力追求的精神也一直被中国文化所赞赏和实践。

——关于孝道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

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章虽说得是正直,也颇有争议,但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氏族、家庭的敬重,“孝慈”居首,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对于孝的定义,孔子也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都是一种绝对敬重,服从于当时严格的礼教,与当今的所倡导的自由民主的家庭相处模式是有天壤之别的,但是从很多流传下来的风俗中也可以看到当时伦理思想遗留的痕迹,“不孝”之罪也依然是遭世人所唾弃的。

——关于仁礼

“仁”是论语中一个核心的概念。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这几个字算是对“仁”的一个大致的定义。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礼是一种客观的约束,即李泽厚所说的外在社会政治体制,是一种公共奉行的社会性道德仁义,如同现在的法律法规及道德守则。约束自己符合礼制,即可仁。仁是一种个人内心的道德,它不受外界左右,但对外界对社会却有着深远影响。如同当今的社会,我们有着法律的强制,有着道德的谴责,但是最终我们社会的美好和谐需要的是每个人内心强大的力量,对善与恶的分辨,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只有内心对仁的极度肯定,才能真正的克已复礼,天下归仁。当然,过去的封建谨慎的礼制观念是应摒弃的,我们要的是平等的法制。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这种看法似乎与死板的礼制有些差异,其所强调的是一种真感情,内心真实的东西才

是真正重要的。这在当下依然被我们所倡导。比如有些富豪们婚礼的奢华程度令人咋舌,又如几十万一顿的年夜饭,太过张扬。婚礼的意义在于真爱的彰显,年夜饭重在合家团圆的美好,那些表面的东西只是些过度的无谓的包装罢了。回归真性情的东西才真动人。

——关于中庸

一直说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就是一种“中庸”之道。“中庸”也是论语的一个核心问题。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李泽厚指出,中庸即为有普遍妥当性的行为,重视的是日常生活实践中的人道。中国人说话做事的风格都较含蓄,有分寸感。“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就是中庸所体现的“度”。既是一种生存之道,又是一种生活态度。当然,这种所谓的分寸感也很难把握,并非人人都可做到,也并非人人都想去做。但对中庸之道的认可与推崇,中国文化中所体现的中庸,依然是可以发觉的。

——关于宗教

中国大部分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古代人们相信鬼神之说,如今科学可以解释一切。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如李泽厚所说,孔子对这个问题所采取的是“存而不论”的态度。“孔子不谈怪异、暴力、叛乱、鬼神。”说的即如此。儒学似乎已成为一种类似宗教的东西,但却和其他宗教有着本质区别。其强调的是在这个世界上的仁义道德,人活在此生中,在此生中实现价值。但这个世界不可能满足于每个人,当绝望痛苦时,信仰的作用便得以体现。宗教信仰

绝不是封建迷信,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宗教信仰的缺失,终会让人们缺乏些凝聚力,心灵上存有些缺憾。虽然我并不信基督教,但当走进教堂,那份肃穆与纯净,似乎是对人的洗礼,让人心灵不禁为之触动。

孔子儒学的博大精深不是读论语就可学会的,论语也不是读一读就可领会的,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还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

下载哈工大论语老子今读课程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哈工大论语老子今读课程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语今读 读后感

    【培训】20111203辛建斌中学英语论语今读读后感 《论语今读》——《Reading the Analects today》 《论语》,众所周知,是孔子的著名学说,影响了中国人数以千年,而如今论语思想也......

    论语今读读后感

    《论语今读》读后感 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 周旭峰 暑假期间拜读了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联系自己的教学育人工作,有所触动。《论语》的真谛是要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心灵......

    《论语今读》读后感(五篇模版)

    《论语今读》读后感 他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二十几岁即因与美学名家朱光潜论战而成名,八十年代他的学术性的美学书籍居然在社会上风靡一时,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读了整整一个月......

    《老子》与《论语》

    读《老子》与《论语》 ——与先贤探讨人生存在的意义 生命科学学院 陈峻松 1600012172 《老子》与《论语》分别是中国两大传统学派道家与儒家的经典,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

    论语今读 读后感[精选多篇]

    【培训】20111203辛建斌中学英语论语今读读后感 《论语今读》——《Reading the Analects today》 《论语》,众所周知,是孔子的著名学说,影响了中国人数以千年,而如今论语思想也......

    《老子》《论语》格言语录

    《老子》经典名言道尽人生真谛! 【《老子》15句经典名言,道尽人生真谛!这些国学经典名句,句句说尽人生的哲理……】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

    读《老子》有感

    爱的细节 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仅五千余言,但她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是道家留给后世的无可比拟的瑰宝。朱光潜老先生曾在《谈美》中说过:““美......

    读《老子》有感

    读《老子》有感: 1. 又是人生三步路以外什么都看不清 2. 一个人在一生中遇到的偶然因素太多,意料不到;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杰出的头脑,能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及时的寻找到那个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