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老子心得体会
登山悟“道”
—读《老子》心得体会
摘记:孔子向老子请教古礼或前圣古训,老子有些不耐烦,不客气地对他说:“你应该去掉你身上的骄气、贪心、自我表现和一切妄想,这对你没有什么好处。”孔子感叹地说:“鸟,我知道它能在天上飞;鱼,我知道它能在水中游;兽,我知道它能在地上跑。但是龙,我不知道它如何乘风驾云上青天。老子就像龙一样啊!”孟子也曾说,“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登山途中,总能见到鹤发童颜的耄耋老人,神清气爽,青衣素裹,拾阶而上,步履坚定而沉稳。一旁却也不乏未老先衰的中青年,大腹便便,锦衣玉佩,倚着拐杖,气喘吁吁。“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放纵嗜欲,追逐名利财货,声色犬马,以图一时之快。却不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即便是一时得逞,但“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只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此取彼。”故“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方能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做人有所求亦有所节制,为官少欲不贪,“可以长久”。另有几岁孩童,初时兴起,连蹦带跳,一马当先。不一会,就败下阵来,或耍赖不走,或摊开双臂大嚷“抱抱”。也有少数孩童,虽累得口干舌燥,仍一言不发,咬着嘴唇前行。孰能登顶,一目了然。故老子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登山如此,做事亦如此。
登顶之后,始知汉将韩信曾于此山设伏、背水一战、大破赵军。其用兵之神,令人叹为观止。而当站在道教著名道观金阙宫前,想到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学说,更教人拍案称奇。“无为”不是不为,什么都不做,而是不仅“要为”,更要按客观规律“积极地去为”,但不妄为,以求达到“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但老子清醒地知道“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何为?皆因当政掌权得势者,“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虛;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针对这些既得利益者,老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发出振聋发聩的诘问:“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老子同样给出了答案“以百姓心为心”。“圣人不积,既已为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欲得天下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谨记“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离开百姓的拥护,不能长久。施行暴政者,倘使民不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结果必是天下倾覆,“强梁者不得其死”。皆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登山,有上就有下。这也体现了老子思想里最宝贵的朴素的辩证法。他认为事物都是对立矛盾的两个方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些相对的概念,只有相比较时才能产生。且可以互相转化,而老子更看重它反面的价值。如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从而告诫我们,对于一切相对的事物,即便是荣辱生死得失,都要淡然处之,不要庸人自扰。
《道德经》中的每一句都充满着智慧哲理。老子思想之幽深,境界之高远,只可意会,无法言传。读之也只能用其原文来表达感悟,多一字都是画蛇添足。读《道德经》吧,放慢节奏,细细咀嚼,慢慢品味。所谓仁者见之而为仁,智者见之而为智。读吧,诸如“上善若水”、“宠辱若惊”、“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等等。用心去感悟,总有一处让你受益匪浅。篇二:《老子》心得体会
《老子》与《庄子》
读《老子》心得体会 虽然《老子》只有短短五千字,但就像刘勰讲的那样“五千精要”,读《老子》,发现老子的思想是超越时代的,对他的思想人们历来争议颇多,各种见解不绝于书,细细研读老子的思想,其思想价值确实是无法估量的,就是五十万字也不能将老子的思想道尽,我只能浅谈一下老子的无为思想。
一、“无为”的涵义 “无为”是《老子》书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解释,一直是见仁见智,各圆其说的,历代学者在解释它时,提到了“因任自然”,“无所作为”,“不妄为”等意义,这些解释都是单从字面上去解释老子“无为”思想的,认为“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干,不要什么作为,“无为”就是一种消极避世的人生观。在我上《老子》与《庄子》这门课之前,我也在一定程度上是这样认为的。
其实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无为而无不为”(第四十八章)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正如 “为无为,而无不治”(第三章)
“为无为, 而无不治”的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上轨道的。万事万物均有自身的规律,我们只能顺应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促其前进。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是“有为”一一乱为、妄为。“为无为”从“无为”的态度去“为”,可见老子并不反对人类的努力。
“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第二章)“生”、“为”、“功成”正是要人去 工作、去创造、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弗有”、“弗持”、“弗居”即是要消除一己的占有冲动。人类社会争端的根源, 就在于人人扩张一己的私欲。因而,老子又叫人不要妄为、要贪、不要争夺、不要占有、不违背规律。
二、“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无为而治”是老子治国之道的核心,他的一整套治国方略都是围绕这一思想展开的。老子主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去教导百姓。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第1页,共3页 《老子》与《庄子》
五十七章)
“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不可妄为,不可强为,要顺其自然、“自然无为”。做君王的须知民意、顺民心,让百姓自然发展。“去甚,去奢,去泰”,即去掉极端的、偏激的、奢侈的为政态度,也就是要求君王为政不要对百姓太苛刻,不把个人意志强加给百姓。“圣人”就是得“道”的君王,他是没有固定意志的,他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百姓意志好的要善待,不好的也要善待,这样就得到了大善;百姓意志可信的要待以诚信,不可信的也要待以诚信,这样就得到大信。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通过“无为”而达到了最积极的“有为”。“无为而治”是一种高明的治国艺术。老子认为最好的统治者是“太上不知有之”,不知道有你的存在,是: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十七章)
好的统治者是悠闲地治理自己的国家,很少向百姓发号施令,事情成功了,百姓未受任何侵扰,百姓都说自己本来就是这样。这样的帝王便可“无为而无不为”了。
老子的“无为而治”也是古代帝王术的总结。他指出: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第二十九章)国家是非常神圣的东西,是不能勉强去治理的,谁去人为地治理天下,谁就会把天下搞乱;谁要用心地把持天下,谁就会失去天下,帝王应“以无事取天下”。
三、无为与自然
无为是道的表现,不可避免的需要有自然的思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无为即自然,无为的一个特点就是行事符合自然的状态。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自然的状态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自然一定要是真的,只有真的才有可能是合理的,是美的。从环境的角度看,远古甚至更早,一切物质没有意识,宇宙寂静没有欺骗,没有谎言,没有任何的不真实,它存在着,无数岁月,真实的存在。即便是到如今,环境被严重破坏的今天,你依旧可以 欣喜的发现,自然环境中仍有一些单纯的真实的存在着的美,驿外断桥边的野梅花,山谷中的野百合,诸如此类。另一方面,从人的个体来讲,虚伪做作的人永远不可能是自然的,只有情动于内,声发于外,一切顺从自己的内心才是自然,伤心时哭泣,高兴时微笑,心中所想即所为,就如刚出生的婴孩一般。即使不做到这样,也不必时时刻刻戴着面具,整日勾心斗角。可悲的是当今社会,太多的人活的很凄凉,为名为利为了那些身外之物虚荣之物而抛弃了自己的自然本心,早已忘记了赤子之心。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
《老子》与《庄子》 为。”(第三十八章)真正的自然不会被注意,真正的自然不必什么荣誉与表扬,真正的自然每个人一出生就有了,悲哀的是越大越少,厉害的甚至利欲熏心,良知泯灭。自然渗透到无为方方面面,无为即自然。
四、结语
老子的无为思想,老子的哲学并不是一种西方意义上的知识学体系,而是一种生命的智慧,一种对“道”的追寻。老子“道”的学说,就是对宇宙万物的形而上的把握。它的宗旨,不在玄远的空洞世界,而在生活的实践之中。对于个体生命而言,它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基础;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则是一种达至善治的智慧。老子的哲学是一种大智慧,对于人类一切事务,包括管理在内,都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艾鹏程
2010年4月20日
附:
看过《老子》八十一章之后,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各章是: 1,2,5,7,8,10,16,27,29,37,43,44,57,63,78.所读书目 [1] 《老子今注今译》,陈鼓应,商务印书馆,2004年 [2] 《张其成讲读<老子>:大道之门》,张其成,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 [3] 《老子的智慧》,林语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 《解析<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莫纯玉,《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篇三:大学语文读老子写心得
大智若水
——读《老子》有感
老子云:上善若水。老子认为,水,性柔弱,任顺自然,公而
无私,造福天下;处下处卑,不争居后。水最能体现道的品质,即不
争之德。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有人以功成名就,志得意满总结之;有人
以完全落败,晚景悲凉总结之。每个人都在追求成功的路上踽踽独行。
但为何有如此不同的人生境遇?究其根本,是我们追求成功的方式不
同,故结局也是天壤之别。
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当一个人太汲汲于成功时,反而会被
其深深束缚,不能自拔。想必,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举个简单的例
子。当我在玩拼图时,每个人的脑海中都会装着一幅完整的图画。但
是,当我们一心想着原因时,就会被眼前一堆杂乱无章的碎片搅乱心
绪,变得茫然而不知所措。然而,当我们抛开原因,从眼前的一堆碎
片开始,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在不经意间,你会发现你已经接近胜
利的终点。
做事不能急于求成,立告见影,而应当按照客观规矩办事,即老
子强调的顺任自然,水到渠成。欲速则不达,不争而成大争,这是事
物的辩证运动。以退为进,古人的智慧何其精妙!难怪古人云:“智者 乐水”,这一泓灵物中蕴含了多少哲思!
构思过度一直是中国人的通病,我们的历史太长,权谋太深,人
情太险,世故太深,这一切都让我们在迈向成功的路上诚惶诚恐,却
只道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人生在世,我们每天都游
走在偶然性的罅隙与庇护中,其险象环生有如横穿闹市区一个交通信
号灯失灵的十字路口。我们无法预计结果,哪怕是下一分钟的结果,我们能享受的只能是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只做眼前事。父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可现实中,这种圣贤气象,智士风骨,又为多少人所拥有呢? 人生在世,总是想解释点什么,殊不知,说的越多,越是显出自
身的无知,解释的越多,却反倒越抹越黑。
罗伯特·胡克,英国科学家,他和牛顿在同一时期发现了万有引
力,因为牛盾的抢先发表,让这一伟大的历史性的成就签上了牛顿的大名。胡克得知这一消息后暴跳如雷。从此以后,他辗转于各地法庭,被告当然是牛顿,试图用法律为自己的研究成果正名。以至于人生地
宝贵时间都浪费在了打官司上,最终仅留下一个关于弹簧的胡克定
理,就匆匆的离开了人世。当然,结果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在人们心目
中的地位丝毫没有动摇,而胡克因为成就较少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
野。胡克从小便是人们公认的神童,在当时的科学界也算是颇有名气,假如他少一些争论,将精力放在下一轮的研究工作中,或许他可以在其他方面拥有卓著的贡献,至少不至于郁郁而终。相比之下对于胡克的狂风骤雨,牛顿采取不作任何解释,因为他知道,解释,实则反映的是自身的心虚,自己的历史地位已经确定,那就让胡克一个人去自
娱自乐吧,最终,人们也的确淡忘了他的存在。以退为进,以攻为守,中国古人的智慧在这异国他乡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案例,甲,乙两家公司是美国最著名的两家饮料巨头,两家公司均以可乐作为自己的主打产品,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甲公司为了加大自身产品的销售量,打出了买一送一的销售方针,很快,甲公司的销售量青云直上,远远超过了乙公司。针对甲公司的强烈攻势,乙公司也作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可大大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乙公司竟爆出该公司的产品中存在对人体健康不利的物质,并公开向大家道歉。而接下来的一幕则更令人惊叹,人们开始思考为什么甲公司的产品为什么如此便宜,会不会是以牺牲产品的品质为代价,人们对甲公司的质疑越来越多,读其负面的猜测更是铺天盖地。相反,越来越多的人被乙公司那种坦诚的态度所吸引,于是,市场上出现了极为有趣的现象。甲公司的销售量急转直下,而乙公司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扭亏为盈,远远超过甲公司。乙公司没有发布有关甲公司的任何负面消息,也没有付出降价促销的代价,就打赢了这场商战,真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甲公司欲速而不达乙公司不争而成大争,看似忍让的背后是精心策划的反击策略,两家公司给了我们关于争与不争的人生哲理。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风云变幻,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就确立了和平外交的政策。有人质疑,现在中国已经强大了,眼看着自己的领土,资源被他国侵略却只想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实则是中国软弱的表现。殊不知,正是中国这种相对温和的决策,让世界接纳了中国,使中国的经济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对全球经济乃至政
治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美国正在想方设法孤立,遏制中国,这对美国是一个完全的负面影响,没有任何一个其他亚洲大国能够容纳美国这么大的出口量,除了中国这个大市场外,没有任何市场能够帮助美国把它的对外出口翻一番。欧洲又要加强出口,不然走不出经济困境,日本本身也是出口大国而不是进口大国,世界已然离不开中国,世界需要中国,而这都得益于我们持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经济,国防实力才能在战略机遇期得到长足的发展,我们仍然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抓住,保持并尽可能延长战略机遇期,使我们包括国防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得到更大的发展。从个人到企业,再从企业到国家,成功者每走一步都向着成功,只是我们旁观者无法参透其中的妙处罢了。正所谓曲则全,枉则直,漥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委屈才能保全,弯曲才能伸直,低洼才能充盈,敝旧才能更新,少精才能得要,漫多导致迷误,现实生活不是如此吗?在事业上,为他人,为社会,不争私利,不争名声,这样的人是得道者,为凡夫俗子不可企及,这难道不是大争吗?对个人而言,一个人不表现自己,所以头脑清醒;不自以为是,故容易为众人接纳;不夸耀自己,所以得到众人的赞赏;不傲慢无礼,所以得到众人的拥戴,有威信,有德行,有业绩,荣誉和地位自然归向于他,这难道不是以不争而达到大争的目的吗?正所谓不自现,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老子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水是天下最为柔弱的事物,无度形,无硬度,但是洪水一来,可以淹
没城镇,冲毁堤坝,表现出巨大的能量,没有什么其他事物能够胜过它,取代它。滴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长年累月,它可以穿透巨石,湿透钢板,这些都是生活的事实,所以柔性的东西往往表现出比坚硬的东西更大的能量。我想,这也是水德之一吧。针对到我们大学生的现实中来,所谓“大盈若冲,其用不容”,真有学问者必须虚怀若谷,这样才能不断更新知识,充实自己。须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越是深入知识的海洋,越感到自己之所知之甚少。古语云:“学然后知不足。”凡是自吹老子天下第一的人,都是心理装态不健全的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纳,”最高的智慧总是好像没有智慧,因为人们习惯了小智慧。不懂得大智慧不是没有智慧,而使超越了普通智慧,一般人不理解而已。也唯有懂得了这一点,我们才拥有了为人处世,求学求知的智慧之道,才能拥有大智若水的智慧人生。
一
(一)自然
“自然”是老子哲学,也是道家哲学的中心价值。我们现在说的“自然”,常常指自然界或大自然,但老子哲学中关心的焦点并不是大自然,而是人类社会的生存状态。老子所提倡的是一种因任自然的态度,也就是让世界万物能够自然而然地发展,而不去订立一个所谓的标准去干扰、加以约束。在《老子》五千言中,提到“自然”的地方很多,譬如十七章的“大上,不知有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以及六十一章的“是以圣人欲不欲??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等篇四:老子学习心得
老子学习心得
一、《老子》的微言大义:
道和无为,并由此衍生出新的概念――和谐。
道,这个哲学概念,具有对宇宙人生独到见解的悟解和深刻体察,这是源于他对自然界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一种强烈的神秘主义色彩。无为的含义有六重。其一是不做,不是随便,而是绝对的坚持。拒绝一切的智慧高姿态。其二是“勿为”,指不要去做。其三是“无以为”,指条件不具备,以致无法下手,无从开展。其四是“以无为之”,指不受约束地做事,用无所谓或无所顾忌、甚或无法无天的态度、方法做事。其五是“为无”,指做事情追求零结果、零效果,不求得失均衡,不求胜负而求和谐。其六是“自为”,指自己规定自身,让外力失效。老子的和谐思想 1.道是和谐的 道是本原,所以道生万物,它能够包容一切,统摄一切,一切事务统一于道。道的运动是和谐的循环运动。2.矛盾双方是和谐的 矛盾方面的对立和冲突必然发展为和谐与统一。“充气以为和”,一切事务包含着矛盾,阴与阳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普遍存在于万物之中。
3.和谐的原则适度 根据和谐规律,老子提出了和谐的原则,即适度。4.和谐的政治观 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关键是实行平等原则。5.和谐的自然观
二、快乐生存的智慧
人为乏趣,天机自然 老子认为婴儿不懂得伪饰,一切随性而为,天机自然,最接近于“道”,他主张向婴儿学习,做个纯真自然的人。老子最出名的观点就是“无为”,“无为”的核心就是顺其自然,用老子的话说就是“万物之自然”。自然就是指人的本性,也就人的真性情、真思想,与虚伪相对,自然是人性真诚的极至。正所谓物贵天然,人贵自然。
屏弃诱惑 人不能纵情声色,糜烂生活令人盲目、令人耳聋、令人心 发狂,物欲横流让人精神腐蚀。
越简单就越自由快乐 美国心理学家迪纳已经证明,物质财富是一种很差的衡量快乐的标准。人们并没有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而变得更加快乐。在大多数国家,收入和快乐的相关性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只有在最贫穷的国家里,收入才是适宜的标准。
知足长乐 一个人知道满足,心里面就时常是快乐的,达观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相反,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就会时时感到焦虑不安。挣脱心灵的枷锁 老子说,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其含义是人应该突破种种限制,尤其是心灵的限制,让灵魂自由飞翔,象“道”一样无形无象,无拘无束。1.“别人会怎样想”的枷锁,“别人将会有什么看法呢?”这的确是一种最普遍而且最具自我毁灭性的心理状态。2.“注定会失败”的枷锁,一旦失败,便将自己初始的动机统统的扼杀。3.“已为时太晚”的枷锁,成功与年龄无关,重新开始永远为时不晚。4.“过去错误”的枷锁 不要因为失败过就害怕再次尝试。莫为名利舍弃一切.算计得失者永远不快乐
不追求完美 老子说,大的成就就仍像有缺陷,仍显得不完美,可见世间没有终极的完美。完美只是一种假设,存在于想象中。所以极力追求完美就会被完美所累,就不会快乐。正确的方式是不追求完美。追求快乐但不追求享乐 快乐是精神适意、安宁、自足,享乐则从来没有安宁和满足感。
三、做立身敦厚的大丈夫
人贵有自知之明 人贵在了解自己,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做事情,那才有真正的快乐。
挑战自己,打败心中的魔鬼 能够战胜别人的只能叫有力,而能够战胜自己的才算是强者。
大丈夫为人厚道,朴实无华 为人要仁慈大度,多为他人着想,对诚实上进者报以激励之心,对消极后进者也给予关怀和帮助,以诚信之心去感化他人,从而创造出一种同心同德的群体气氛。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做人要有同情心 对于无辜、弱者充满仁爱,用爱熔化怨恨,用爱展
示出伟大的人性和宽容。
学会宽容 心善渊《老子.第八章》意思是,心胸如水一样虚静深远。老子认为,人应该宽容,让心胸如水一般虚静深远,包容一切,也能化解一切。“谁想在厄运时候得到援助,就应该在平时宽以待人。” 抱怨以德 用恩德报答怨恨,化干戈为玉帛。
谦逊是美德 真正伟大的人不自以为自己伟大,谦逊是成功人士必备的品格,具有这种品格的人,在待人接物时能温和有理、平易近人、尊重他人,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能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对待自己有自知之明,在成绩面前不居功自傲;在缺点和错误面前不文过饰非,能主动采取措施进行改正。谦逊永远是一个人建功立业的前提和基础。
勇于承担责任 人应该有勇于承担责任的魄力,这样的人才能有所作为。负责是一种正视自己的理性,也是敢于担当的勇气。
四、高人一筹的做事法则
不要非第一不可 不敢为天下先就是不要事事认为我的看法比别人的看法要高明,不要认为一切我都看的很准。
不可锋芒太露 一个人锋芒毕露一定会遭到别人的妒恨和非议。莫与强者争锋 老子主张“守弱”以全身。
控制自己的情绪 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实是深知事物转换之理的极高智慧。忍让绝非怯懦,能人所不能忍,才是最刚强的。
忍耐功夫实在可贵 忍耐不是逆来顺受,屈服于命运之神的支配与调遣,不是消极颓废,不是悄然降下信念的帆,而是考验意志、毅力,检验成功的一种方式。
不逞匹夫之勇
以柔克刚 “天下柔弱莫若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水没有一定的形态,但善于变化,最后能取得胜利。柔可克刚,弱可以胜强。
抑制浮躁情绪 对于成功报有一种急切的心情,会导致一种浮躁的心态,这样反而会阻碍你的成功,因为任何事情的完成都有一个过程。应该做到:不好高骛远,拒绝诱惑,消除贪欲,不心烦意乱
从细微之处做起 做事情不能仰头向天,而应该脚踏实地。“天下之大
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坚持精神能让你取得成功 坚持努力的才是有志。坚持也是一种挑战自己的精神。
把困境转化顺境 灾祸中有幸运,困境中孕育着顺境。要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把困境转化为顺境。
善始善终方成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若始,则无败事。”意思是,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的时失败,所以当事情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候那样慎重,就没有不成功的。正所谓“夫功者,难成易败;夫时者,难得易失。”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对有些事情执着是没有必要的,必须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富贵不骄,功成身退 做人要做事情要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锋芒毕露、富贵而骄、居功贪位,都是过度的表现,难免招致灾祸。篇五:读《老子》有感
读《老子》有感
中原一中 于岩岩
《老子》世称《道德经》,《老子道德经》等,它的作者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老子,他是河南鹿邑县人,大约生活于战国春秋时期。
《老子》已经流传两千多年,两千多年来学习和研究〈老子〉的人古今中外不计其数,诸家百言,对于《老子》的理解各不相同。有人认为它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中国哲学的主根,有认为它是一篇长篇哲理诗,还有人认为它是一本讲帝王之学的政治书,更有人认为它是一本讲智谋奇术的兵书。在我看来〈老子道德经〉就是一本生活大百科全书,其内容既飘渺又实际,不同的人读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而且常读常新。
一、有所为有所不为其实我的理解也很简单;有所为,就是叫人有点事干。有事干,人才能活的充实。无事的人就容易“生非“。有所不为(无为)也不是无所事事,无所事事的人是成了废物的人。有所为的最高境界就是有所作为。有所不为是放弃,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固然可以去想,但是一定不要去做,它还是淘汰,想做而又力不从心的事
最好还是不做,它也是退让,鸡蛋碰石头的事就应该悄悄绕开,是拒绝诱惑,看出美丽面纱下的危险,糖衣炮弹的实质,不为表象所迷惑„„为与不为,不仅是对某些具体目标的选择而且是对整个人生方向的把握。有所为,是人生的希望所在。有了这种希望再难的路我们会奋勇向前,有所不为,不是为自己啥也不做找借口,也不是为自己没做出什么成绩而找托词,更不是为自己没有本事做辩护。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有所不为;要想达到做人的最高境界,就得抛弃低级趣味。为所不为是只有上帝才有资格产生的想法,俗人还是别有那样愚蠢的念头。有哲人忠告:人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我们只有一双手,每只手只有五个手指头。有时候我们两只手不能都伸出去,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头因为不能什么都抓住。所以我们应该去抓该抓的,值得抓的东西,这就是要切实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清静无为是一种心态上面讲了“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写消极的意味。有人回提出疑问;要是都这样,这个社会还会进步吗?其实不然。清静无为是一种心态,一种思想的境界。它要求人们不追求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平静的心态来看待世界,看人生,看自己,努力完善自己的人生。清静无为的人新中无过都的名利,虚荣。因此他不回利欲熏心,不回因为虚荣而蒙蔽了自己的双眼。
清静无为要求我们不将责任看成负担,就像我们学生,首要的任务是学习,因此我们不能把学习看作痛苦的事不能因为某科内容无趣而拒绝学习。只有清静无为才会有所作为。
基于对于以上两点的理解,我在看待生活的态度上有很大改变。生于世界上,存在与宇宙间,人——作为地球上的万物之灵,我深切的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也许是为了掩饰心理上的这种自卑感,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为自己攫取更多的东西;房子,票子,车子„„似乎只有从别人仰视自己的目光中才能得到些许的安慰与满足。随之而来的是人性的虚伪,自私,贪婪„„于是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成了一些人巧取豪夺的借口;“人性
本恶”成了某些哲学家对现实不满而有无可奈何的解释;而那些正直善良的人也只能抱着“人之信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信条无奈地注视着整个世界。
而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激烈的社会竞争逼的我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来应付没完没了的课本,参考书和作业。为此我感到身心俱疲。我想改变现状可又不知道从和入手。冷漠逐渐形成一层厚厚的壳,将我于外界隔离开来。而我却又偏偏没有能力去打破它。使我正确对待只一切的是老子所讲的道。我想;到首先是指的一种宇宙的和谐有序,人类心中的基本道德规律。他所讲的是人性,它让我们正视人性的缺点和优点,而人性是千古不变的。所以老子讲的道不会存在过时的问题。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对于一个想取得进步的人来说,外界的压力越大,心中就越需要一种强大的信念来支持。而这个信念就是道。当然我说的只是我的观点,究竟《老子道德经》有没有什么好处,道是否适合你,这些都需要你自己去体会。
第二篇:读《老子》心得体会
登山悟“道”
—读《老子》心得体会
摘记:孔子向老子请教古礼或前圣古训,老子有些不耐烦,不客气地对他说:“你应该去掉你身上的骄气、贪心、自我表现和一切妄想,这对你没有什么好处。”孔子感叹地说:“鸟,我知道它能在天上飞;鱼,我知道它能在水中游;兽,我知道它能在地上跑。但是龙,我不知道它如何乘风驾云上青天。老子就像龙一样啊!”孟子也曾说,“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喜欢在炎炎夏日的清晨,爬上抱犊寨,斜倚在山石间,仰望万木林立郁郁葱葱,聆听脚下流水潺潺,树上鸟儿啁啾,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沁鼻的花香。就会想起老子所言:“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顿悟庄子所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博大胸襟。天地生化成物,养育万类,相形之下,我们人类不过是天地一刍狗,倚仗受惠于自然,怎敢痴言战胜,妄谈征服。惟有敬畏、感恩、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生存繁衍,生生不息。
登山途中,总能见到鹤发童颜的耄耋老人,神清气爽,青衣素裹,拾阶而上,步履坚定而沉稳。一旁却也不乏未老先衰的中青年,大腹便便,锦衣玉佩,倚着拐杖,气喘吁吁。“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放纵嗜欲,追逐名利财货,声色犬马,以图一时之快。却不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即便是一时得逞,但“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只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此取彼。”故“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方能“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做人有所求亦有所节制,为官少欲不贪,“可以长久”。
另有几岁孩童,初时兴起,连蹦带跳,一马当先。不一会,就败下阵来,或耍赖不走,或摊开双臂大嚷“抱抱”。也有少数孩童,虽累得口干舌燥,仍一言不发,咬着嘴唇前行。孰能登顶,一目了然。故老子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登山如此,做事亦如此。
登顶之后,始知汉将韩信曾于此山设伏、背水一战、大破赵军。其用兵之神,令人叹为观止。而当站在道教著名道观金阙宫前,想到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学说,更教人拍案称奇。“无为”不是不为,什么都不做,而是不仅“要为”,更要按客观规律“积极地去为”,但不妄为,以求达到“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但老子清醒地知道“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何为?皆因当政掌权得势者,“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虛;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针对这些既得利益者,老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发出振聋发聩的诘问:“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老子同样给出了答案“以百姓心为心”。“圣人不积,既已为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欲得天下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谨记“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离开百姓的拥护,不能长久。施行暴政者,倘使民不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结果必是天下倾覆,“强梁者不得其死”。皆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登山,有上就有下。这也体现了老子思想里最宝贵的朴素的辩证法。他认为事物都是对立矛盾的两个方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些相对的概念,只有相比较时才能产生。且可以互相转化,而老子更看重它反面的价值。如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从而告诫我们,对于一切相对的事物,即便是荣辱生死得失,都要淡然处之,不要庸人自扰。
《道德经》中的每一句都充满着智慧哲理。老子思想之幽深,境界之高远,只可意会,无法言传。读之也只能用其原文来表达感悟,多一字都是画蛇添足。读《道德经》吧,放慢节奏,细细咀嚼,慢慢品味。所谓仁者见之而为仁,智者见之而为智。读吧,诸如“上善若水”、“宠辱若惊”、“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等等。用心去感悟,总有一处让你受益匪浅。
第三篇:读《老子》心得体会
读《老子》心得体会
彭正才
《老子》世称《道德经》,《老子道德经》等,它的作者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老子,他是河南鹿邑县人,大约生活于战国春秋时期。
《老子》一书中有太多太多的智慧,仅凭我一个人的理解和阅读是完全不够的。于是我在这个学期选修了老子道德经的课程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对老子的理解又进了一步,不过即使是如此,我的所学依然是不够的,这里就只谈谈我感受最深的两点。
一、有所为有所不为,其实我的理解也很简单。有所为,就是叫人有点事干。有事干,人才能活的充实。无事的人就容易“生非“。有所不为(无为)也不是无所事事,无所事事的人是成了废物的人。有所为的最高境界就是有所作为。有所不为是放弃,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固然可以去想,但是一定不要去做,它还是淘汰,想做而又力不从心的事最好还是不做,它也是退让,鸡蛋碰石头的事就应该悄悄绕开,是拒绝诱惑,看出美丽面纱下的危险,糖衣炮弹的实质,不为表象所迷惑„„为与不为,不仅是对某些具体目标的选择而且是对整个人生方向的把握。有所为,是人生的希望所在。有了这种希望再难的路我们会奋勇向前,有所不为,不是为自己啥也不做找借口,也不是为自己没做出什么成绩而找托词,更不是为自己没有本事做辩护。
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有所不为;要想达到做人的最高境界,就得抛弃低级趣味。为所不为是只有上帝才有资格产生的想法,俗人还是 别有那样愚蠢的念头。有哲人忠告:人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我们只有一双手,每只手只有五个手指头。有时候我们两只手不能都伸出去,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头因为不能什么都抓住。所以我们应该去抓该抓的,值得抓的东西,这就是要切实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清静无为。它是一种心态上面讲了“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写消极的意味。有人回提出疑问;要是都这样,这个社会还会进步吗?其实不然。清静无为是一种心态,一种思想的境界。它要求人们不追求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平静的心态来看待世界,看人生,看自己,努力完善自己的人生。清静无为的人新中无过都的名利,虚荣。因此他不回利欲熏心,不回因为虚荣而蒙蔽了自己的双眼。
清静无为要求我们不将责任看成负担,就像我们学生,首要的任务是学习,因此我们不能把学习看作痛苦的事不能因为某科内容无趣而拒绝学习。只有清静无为才会有所作为。
基于对于以上两点的理解,我在看待生活的态度上有很大改变。生于世界上,存在与宇宙间,人——作为地球上的万物之灵,我深切的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也许是为了掩饰心理上的这种自卑感,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为自己攫取更多的东西;房子,票子,车子„„似乎只有从别人仰视自己的目光中才能得到些许的安慰与满足。随之而来的是人性的虚伪,自私,贪婪„„于是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成了一些人巧取豪夺的借口;“人性本恶”成了某些哲学家对现实不满而有无可奈何的解释;而那些正直善良的人也只能抱着“人之信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信条无奈地注视着整个世界。使我正确对待只一切的是老子所讲的道。我想;到首先是指的一种宇宙的和谐有序,人类心中的基本道德规律。他所讲的是人性,它让我们正视人性的缺点和优点,而人性是千古不变的。所以老子讲的道不会存在过时的问题。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对于一个想取得进步的人来说,外界的压力越大,心中就越需要一种强大的信念来支持。而这个信念就是道。
当然我说的只是我的观点,究竟《老子道德经》有没有什么好处,道是否适合你,这些都需要你自己去体会。所以为什么不试着读读《老子道德经》?经过了真正的学习和体会我相信你一定回得到不小的收获!
第四篇:上善若水--读老子《道德经》心得体会
近期以来,我抽空读了老子《道德经》一书,受益匪浅。“上善若水”,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能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这段话的意思是:最高境界的善应当像水那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待人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掌握时机。正因为上善的人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老子是我国先秦道家学说的创立者,他十分推崇“上善若水”。老子以水为喻,择其善者,利者而论之,体现了老子的道德理念,更深刻地反映了老子的处世哲学。因为这“七善”蕴含了立身处世的方方面面,老子把他理解的天人关系、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处世谋略,社会管理和国家治理等一系列思想融合到一种理念当中,归结到“上善若水”这一“水德”上。老子从水的品德出发,阐述圣人的高贵品质和处世原则,最后总结归纳为“夫唯不争,故无忧”。这句话是老子论述“上善若水”的根本主旨,他认为,唯有做到不争名、不争功、不争利,才不会有任何过失和过错,也不会有任何忧患。水的特性近于道的特性,而圣人的特性就是水的特性,圣人与世无争不主观妄为,其结果是能获得别人得不到的东西,这是不争的好处。要做到不争,就要顺应自然法则,只有效法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才不会有过适和忧患。老子用水性来比喻上德者的人格,有道德的人,就应当效法水的柔性,温良谦让,无私奉献。那么,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园丁,我觉得确应如此。
“上善若水”启迪我们做人要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做一个清纯如水的人,洁身自好,纤尘不染,永远保持健康的肌体;启迪我们即使是处于艰苦的环境,也要安贫乐道,恪尽职守,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启迪我们不盲从、不盲争、不争名、不争利,将个人的价值体现在默默奉献的三尺讲台中。
老子教诲我们不争,不是让我们消极避世,听天由命,他是在教导我们不要去争权夺利,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老子用“上善若水”讲述了一连串人生哲学的行为准则,无疑对我们立身处世具有重要的启迪。
第五篇:读《老子》有感
读《老子》有感
读《老子》有感1前几天,我读了《老子》这本书。这本书讲的是老子一生中经历的一些事。
老子,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71―477年间,原名李耳,字聃,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他写的《道德经》虽然文辞简炼,所蕴含的道理却至深至远,千百年来不知启蒙了多少人的心智。可见,老子对人们影响深远啊!
书中的老子多次提到水,而《道德经》中也不乏对水的赞扬:“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我觉得,水的精神是可贵的,水的力量看似柔弱而又十分刚强。正如老子所说:“真正强大的不是刚强而是柔弱啊!”
因为水很柔弱,它没有争斗的心愿,所以它能够滋润万物,使万物茁壮成长。它从不轻视低的地方,总是往低处流。难道这种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波澜壮阔的大海是由无数的水滴汇成的,滴水还可穿石,这是水的力量。海上的波浪永不厌倦地拍打着礁石,无私的水永远滋润着万物,这是水的精神。
水从不争强好胜,它能忍让一切。石头挡住了它的去路,它会绕开,继续奔流。它又是那样谦虚,总是往低处流,从而汇成了江河湖泊。然而水又是那样的刚强有力,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乃万物之根本。没有了水,也就没有了生命。水虽然无形无色,但它看似柔弱的力量却超越了一切。水使我明白了厚德载物,雅量容人的道理。能容天下之人才能为天下人所容。同时也使我认识到,在学习上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为学日益。我们才能精进有为,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
当今社会中,又有多少像水一样谦虚而又默默奉献的人呢?又有多少人为了名利、金钱而落得个臭名昭着、遗臭万年呢?水是伟大的,它的精神会让人们有所感悟。
读《老子》有感2中国道教故里楼观台大兴土木,重修庙宇,规模宏大,器宇轩昂,道法自然--《老子》读后感。道教是中国的本土教,它把春秋末年的老子抬为开山之祖,老子著有的《道德经》,区区五千字,在世界上,每字平均卖家最高。《道德经》是老子以出世的精神和理念为当权派写成的气势磅礴的入世名山之作,阐扬“道”和“德”主旨。老子在挥洒五千字后西出函谷关,不知所向。后人把老子曾经谈经论道的楼观台作为道教故里,以纪念老子。秦岭北麓的楼观台古木参天,溪水淙淙,竹林成海,是一处求道成神的仙境。以前课堂上听老师批评老子思想落后,总希望社会倒退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状态,深入读《道德经》,发现老师误解了老子,我们也在错误的品评老子。
一、老子在哲学上首先提出“道”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道,这种观点直抵宇宙本体。哲学家和神学家都在思索宇宙本原,中国古代哲学家有“五行”之说,认为宇宙由水木金火土五种物质组成;印度古代神学家认定宇宙由地火水风四种物质构成;西方神学家则认为上帝创生世界。老子的宇宙生成论和物质构造的直觉猜想,认为天地万物概由阴阳二气和合而成的冲气组成,既不同于一,又不同于二,故称之为三,这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与近代西方实证科学中的原子构成学说十分近似。宇宙之大,粒子之微,都在二千五百年前老子的构思当中,实在难能可贵!老子提出的“有无相生,祸福相依”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也是先秦时代的哲学高峰。
二、在政治上,老子反对战争,主张无为而治。
1老子反对战争,说“兵者不祥”(战争是不吉利的),但又强调要加强自己的国家安全,提出“轻敌几丧吾国”,要有防御之器,不能随意泄露国家机密,即“微明利器”。
2他还重视农业生产,认为“治事莫若啬”。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啬道俭德”,把老子重农思想淹没在刻啬精神之下,啬通“穑”,是耕稼,农业生产,读后感《道法自然--《老子》读后感》。
3老子的无为治国是“无为而无不治,无为而后有作为”,我们要透过“无为”,看到“无不为,有为”的实质。他提出“无为而治,以正治国,不争之德,执古御今,希言自然”。老子告诫统治者不要横征暴敛,穷奢极欲,挥金如土,致使民不聊生。忌好大喜功,胡作非为,折腾老百姓,用打击、镇压和杀人作为统治手段,因为“民不畏死”,即“有为难治”。治国不要影响百姓的正常生活,当政者要总结古代治国方法,“以古御今”,“不争善胜”,“报怨以德”。这样,才会使国民回到小国寡民“尊道贵德”的悠然自得中。即“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并不是老子认为历史倒退到古代好,而是希望人民生活安居乐业,恬然自乐。
4在政治上,老子还提出“大国以下小国”的国际关系思想和主张。即大国不要鄙视小国,应当高姿态,屈尊俯就,自觉处于雌伏地位,以得到小国的信赖和指靠;小国尊重大国而见容于大国,大小国能满足各自述求,各国才能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在今天世界西方各国提出的“中国威胁论”妄言中,中国睦邻友好,和很多小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实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妄言不攻自破。
三、人生理念上,老子的清虚自然思想更是从古到今人生哲学中的绝唱。他提出“致虚守静”,上善若水、功遂身退、归真返璞、道法自然、少得多惑“等思想正是中国当代社会大变革中,疲于名利、金钱等物欲、欲横流中的醒目镜。告诫人们当身存长命,顺应自然,不争不抢,甘于像水一样谦下、不争、涵容、柔弱,应变自如,其结果是”若水胜刚强“。做人应该”知人自知,自知者明“"天长地久”天地无私故能长远,长生长存,人应自知谦退,反而能赢得别人的爱戴,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要虚怀若谷,知足知止,认识到“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远离五色五味,不被名利困扰,珍惜生命。为人要善良,讲话实在,学业专精,向圣人学习“不争之德”。“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看老子,他讲的不争其实质是一种稳妥积极的顺应自然的争,是一种存身之道,是“上善若水”。老子被尊为神,名副其实。
读《老子》有感3故唯有馁心平静有力的人,才能活的优雅、从容,活出生命的质感和丰富意义。
《老子》读毕
《老子》读毕。《老子》凡五千余言。去年数次欲读,数次搁置。遂拖至今年始读。五千言,读来并不费事。然要真正悟透学懂,谈何容易!掩卷细思,颇多感慨。
司马迁《史记》之《老子韩非列传》曰:“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由此可知,老子著书,其目的,乃是“见周之衰”.老子所在之春秋时期,就学术而言,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就社会而言,则是礼崩乐坏,世风日下;各诸侯国战争不断,民不聊生。老子不愿意见到社会之如此。便倡导无为而治,返璞归真,崇尚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传世,两千余年。自其传世,则与儒家一道,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社会道德、政治理论、伦理教育方面,儒家占统治地位;然在哲学、美学和艺术创作方面,道家之思想的影响远远大于儒家。亦即,儒家文化在与现实社会联系紧密的学术领域中具有主导地位,然而,道家则在那些具有强烈思辨色彩和需要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学术领域中发挥重要的影响。这一点,可在《庄子》中得到最好的证明。《庄子》其想象之丰富,语言之精美,于先秦诸子,当属第一流。
以道家思想为主发展而来的道教,也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土生土长的宗教。在道教的发展过程中,与儒家、佛教,相互融合,相争相竞,最终形成了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局面,不可谓道家之作用和影响力之不大。
两千年来,注述《老子》,成了一门没有尽头的研究领域。注述《老子》也成了古今许多研究者的终生事业。然很少有人能够真正诠释《老子》的真意。五千言之《老子》,后世注者恐怕不止五十万,五百万言。其精义之深之广,夫可见尔!
《老子》无为而为,深奥难懂,作为道家的开山鼻祖,实在是玄之又玄。然而,不读《老子》,终将是一生之遗憾。读之而不懂,就像吾辈,则在意料之中。
著名史学家吕思勉说,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诸家皆专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永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寥寥数句,近言《老子》之真义。
《老子》于我我读《老子》,只为知其大意,非为深入研究。故粗粗略读而已。与《庄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一样,该等经书,非长期研读、反复研读、静心研读,而不能知其精华者也。苦于古人著述,今人书籍,外加电子信息,浩如烟海,充斥各个空间,人目力之所及仅九牛之一毛而已!于是,感昔日光阴虚度之太多,慨人生在世时间之太短。唯有不再虚度,抓紧一切时间,日日研读经史子集,时时关注时事变化,方能读得自己称心如意之书籍,也不至于活在历史中而与当下决裂也!否则,真的成了活在当下的古人了,成了食古不化的古董了。
由是,我倍感人生于世,经事之少,读书之少,学问之浅。又观世人宥于抱怨焦虑,徒耗时日,浪费生命,实是可惜可叹。故唯有馁心平静有力的人,才能活的优雅、从容,活出生命的质感和丰富意义。《老子》曰:“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又云:“致虚极,守静笃……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又云:“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此之谓也。
人生的真义,到底为何?以守道不争处世,则天下莫能与之争,概为待人处事之原则。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概为生活之原则。功遂身退,上善若水,处众人之所恶,概为对功名利禄之原则。
《老子》实为一本修身处世、待人接物、齐家治国之大百科全书,虽深奥玄黄,却一定能常读常新。经典之为经典,于此可见!
读《老子》有感4《老子》二十七章中有这样一句话: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读《老子》有感。”
“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这易于被人理解、接受并提倡,但对“不善人”,不但不批评,还要当作我们的镜子,用“不善人”这面镜子照出自身的缺点,以便于改正、提高自己,这不容易做到。
难怪孔子说老子是一条龙。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也说过类似的话: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我们基本上能做到把“善人”当做老师,当做榜样,能做到“见贤思齐焉”,读后感《读《老子》有感》。但若把“不善人”当做镜子,“见不贤而内自省”则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度量,相当高的涵养和精神境界。
我们之所以很难做到“不善人者,善人之资”、“见不贤而内自省”,一是对坏人深恶痛绝,二是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
惟其如此,我们如果想真正的提高自己,就更应该正视自己、解剖自己,让正义之光照亮自己,让先贤的智慧唤醒自己,让恶者之行警戒自己,让道德的力量约束自己。扫除心灵上的任何藩篱,抹去心境上的所有尘垢,还一颗清纯空明的天然之心,做一个堂堂正正、坦坦荡荡的自然人。
读《老子》有感5中华上下五千年,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文学大师。在这众多文学大师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儒家的孔子、道家的老子、法家的韩非子等等。而现在我读的这本书,就是那闻名天下的老子毕生的道义总结,让我来给你们娓娓道来。
这本《听老子讲道》总共可以分为几点来诉说。
一、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这个词很多人都听过,但是真正去理解它的却寥寥无几。许多人字面解释说:大智若愚,就是非常聪明的人好像很笨一样。然而这个解释对不对呢?答案是肯定的,没错,大智若愚就是看上去很傻,不介意牺牲自己的利益,愿意去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这也就是成功者所为。别人不愿意操练,他就要更加努力地去操练;别人不愿意做准备,他却更加勤奋地做准备;别人不愿意多付出,他就多付出。所以,他成功了,而那些天才,聪明的人却没有成功,这就是大智若愚。
二、“无”胜于“有”
看着我这个标题,很多人会嗤之以鼻。无怎么可能会胜于有呢?无不就是什么都没有,一个穷光蛋吗。我只想对这些人说:“是的。”没错无就是一无所有,但是,一无所有也意味着没有痛苦、悲伤、悔恨等。我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少妇坐在河边哭泣,哭得非常伤心。一个路人看见了,就走过去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少妇哭着说:“我的儿子死了,丈夫把我赶了出来,如今我走投无路,一无所有了,我觉得生活实在太痛苦了。”那个路人问:“那你出嫁前,觉得痛苦吗?”妇人说:“那个时候我无忧无虑,过的非常快乐,不知道痛苦是什么。”路人就说:“对啊,在你出嫁之前,也没有丈夫和儿子,但是你一样过的十分快乐。如今你这么痛苦,可见不上没有丈夫儿子这件事让你痛苦,而是你自己的心。”人生便是如此,我们总是去定义人生:拥有是幸福,失去是痛苦;得到是快乐,放弃是哭泣。所以我们才会去害怕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怕这一切不能永恒,所以就紧紧地去抓住它,不让他离我们而去。但是,抓的越紧,失去的也就越快。所以“无”看似一无所有,但是它却比“有”要拥有的多得多。
三、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是老子思想中十分重要的一门,上善若水的意思大多数人知道,我就不多说了。人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话就很好的说明了人的天性,人都是喜欢往高处走的,没有人喜欢鞠躬尽瘁,谁不想当大哥。但是,做人不能总想着当大哥是把,做人就是要像水一样,甘居下位,有容纳百川的胸怀,与世无争。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非常难的,也正是因为这般的困难,凡是能达到这点的,已经算是超凡脱俗了。
四、适可而止,学会止步
适可而止,这四个字,说起来十分容易,可是做起来,却很少有人可以做到的。我们当今的生活,比起我们的父辈、祖辈,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好太多了。但是当你去问“你幸福吗”这个简单的问题时,却很少有人能露出一个开心的笑容点头称是,因为人们总是把注意力放在没有完成的事上,如婚姻不理想、工资不够多、房子不够大、车子不够好、饭菜不好吃等等。人们总是在抱怨自己得到的还不够多,总是想得到的更多、更好。人生最大的祸害就是不知足。著名的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对于一个人来说,生活需求是很容易满足的,无非就是一日三餐,一个房子,一张床等等的小东西。但是永远都填不满的是人们那无边无尽的贪念。其实,人生在世,所需不多,因为,你只有一个胃。”可悲的是,现代生活中不知足者总是多过知足者,他们往往认为幸福等于财富。然而过度地去追逐名利,就好像多米诺骨牌,一个贪念升起,就会产生一连串的贪念,环环相扣,没有尽头,但那无穷无尽的欲望只会让心越来越累。财富究竟是什么?永远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身外之物!
在这之后,我这想说一个道理:舍得,舍得,有舍才会有得。有得必有失,有舍必有得。得到的时候,想不失去,拼命保护,也是留不住的。舍弃的时候,想不得到,一直拒绝得到,上天也会在下一次给你更大的礼物,你逃也逃不掉。这就是一句话说的“是你的总是你的,逃到天涯海角也无所遁形;不是你的终究不是你的,你拼命争取也无济于事。”你只有失去了,才会得到,懂得得到的道理。
读《听老子讲道》,笑对幸福人生。《听老子讲道》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精神上的财富,还有那对灵魂的升华。
读《老子》有感6其一,王蒙的语言太罗嗦,老子的帮助读后感。也许是王蒙老了,爱絮叨,老年人大都如此;也许是王蒙怕读者不明白他的意思。总之,他颠三倒四、翻来复去地说了又说,不厌其烦,却让人读着有点烦。王蒙充分发挥了汉语的优势,而且耐心地把读者想像为小学生,运用了大量的同义词、近义词来解释描述同一件事,让人实在难以忍受。
其二,王蒙还是没有彻悟。书中,王蒙一再强调自己现在很超脱、很看得开,彻底想明白了。但字里行间,可以读得出王蒙还是很看不开的,他还是有些火气,有些怨气,象是受了委屈的孩子,虽然想表现得豁达大度一点,但言辞间总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真实感受;又象是失宠的佳人,虽然想显得淡泊从容一些,但却忍不住为花落而伤春。读过南怀瑾的《老子他说》,南老则真正是通家,是了家,其言辞柔和,不偏不倚,心态淡定,无欲无求。王老勉之矣!
其三,王蒙的解读并没出什么新意。王蒙大约也明白这一点,因此他也说明这本书主要是结合个人的感受来谈老子。如果王老能立足于亲身感受,而不囿于自身感受,舍弃卿卿我我,解悟大道无边,那这书就真有价值了
这段话让我想到了钱钟书先生。“文革”后的学术界,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继往的平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难免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但知他的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是想安安心心做学问。”
钱钟书先生在大楼门口遇到别人,也总是面带微笑,点一点头,侧身让对方先走,不管先来后到,不管熟识与否,也不管是不是后生晚辈。这是一种有内涵的优雅,而这种优雅在有教养的前辈中十分普遍。
钱钟书先生长期致力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著作等身,饮誉海内外,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贡献,却能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待人谦逊有礼,我想这便是宠而不惊的典范了。
谁都明白,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你有得意的时候,但你不可能永远得意。你也会有失意的时候,但也不可能永远失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达此境界者非钱钟书一人,我又想到了司马迁。
司马迁因为李陵辩护而遭飞天横祸,受辱腐刑。忍受如此屈辱,是什么力量支持司马迁勇敢地活下去呢?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进而发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的千古名言,而且自比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是秋》”,立志做重于泰山之人。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幽而发愤,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正是以修国史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感,才使他从逆境中奋起,而且表露出强烈的自信心。
在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中,不可能都是“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时常与“事与愿违”、“逆水行舟”相伴。如此潮起潮落之中,关键是要认识自己,相信自己,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的路,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好每天要做的事情,享受生活,享受做好每一件事情所带来的快乐,就会有足够的力量承担一旦到来的挫折和痛苦。只想着“如意”,不付出努力,不经历曲折,是不可能“事成”的。因此,一个人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就需要有经受成功、失败、得宠、受辱、幸福、痛苦的准备,因为这些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历程。保持一颗平常心是一种感觉和心态,是世事泰然处之的品质,是一种自信和成熟。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做起事来才能游刃有余,达到一种“胜似闲庭信步”的状态。
明代洪应明说过: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每人都应淡泊名利,不应以一时荣耀而忘形,不应以一时屈辱而自弃。愿你我之心皆如海阔,皆如天空。
读《老子》有感7癞蛤蟆已经读完了很久,其实这本书我一直都在跟,说句实诚话,我一直都不是很喜欢烽火的太监习惯,最初的极品,然后是陈二狗,还有那本完全就没打算写完的桃花,还有林林总总的。
很多人都觉得癞蛤蟆没写完,赵甲第在后面的红顶商人的部分也几乎只是一笔带过,但是这些都不妨碍我觉得癞蛤蟆是一部好小说,一部能够令人深省的好小说。
首先要说的第一个人物可能不太讨喜,就是那个精明世故的谢思,有个词儿怎么说来着?无独有偶,我在高中时候也遇到一个拜金女,长相自然是好看的,最后还是因为我没钱和我分手了,我也不觉得自己怎么穷啊,论学习,我自然比不上赵甲第这种妖孽,但是好歹作文还算拿奖到手软,玩儿乐器也玩儿得麻溜的,可是偏偏别人就是瞧不上我的没钱。
这都快三年的时间了,其实我心底有憋着一股气,总是希望自己没有那个女人一样过得好,活得精彩,最起码也得像《极品》里面的柳云修的那句男儿不苟活于世其实哪一个男人不是再受了这些**的情伤才真正成长的?
在那个岁月,也是打架,抽烟,喝酒度过的,好在我没有像那位小景哥跑去云南什么的玩儿赌石,如今我也是一名大一的学生,而当初的那个女孩儿却是连大学都没上,这算不算是阴暗的想法?呵呵。
第二个我想说的人物是老校长,特别是老校长在赵甲第那一届开学典礼上的那番发言,曾国藩说立言立功立德,其实老校长这一番最诛心却也最不诛心的言论不就是在立言?凭什么?凭自己?这句话说出来,写下来,可不就是费点墨水,费点口水,可是做到,要付出多少的汗水?我读的大学只是一个专科,算是高考不如意的那种人士,但是看了这段话之后,我真是觉得自己应该知足,应该为了自己的未来去努力,不就像陈靖,李檀还有赵鑫这些人?虎人多出屠狗辈,但是真是这个理。
我在读癞蛤蟆的时候,有一些细节总会反复去体味,读个十遍二十遍都是很常见的事情,其中有一个细节让我每一次读的时候都会感到鼻子微酸。
那就是在金海**之后赵甲第受伤住院,远在加拿大的商虹去看望小八两的时候,老实说,第一次看的时候我是真的流下泪来,从年初至今,无论面对何种突如其来的坎坷,窒息的压力,无形的重担,切肤感受到何种的冷眼和炎凉,哪怕是挨了两枪都可以在外人面前去自嘲几句的赵甲第,猛的一下子就红了眼睛,嘴角扯动,微微濡若,却没有喊出声音,没有喊出那个最平凡不过的字眼,儿童时代过后,少年到青年,不漫长,但说短暂也绝不段在的整个十年,赵甲第似乎忘记了如何去跟眼前的人撒娇,偶尔的一些跨国电话,他总是不知如何开口,更不知如何结尾,大多以沉默为结局,将心比心,赵甲第成熟么?成熟,当然成熟,金海**怎样的一个波澜壮阔江山如画,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成熟的年青男人,却在妈妈面前哭鼻子,算起金海**这一年,赵甲第也才二十出头,换位一下,任何人上去,都很难比赵甲第做得更好,蔡言芝说赵甲第在金海**中不知天命而尽人事,有多难?细数周围二十岁出头的人,在家当啃老族的数不胜数,视吃父母用父母理所当然,赵甲第一声带着哭腔的妈中,有时蕴含了多少种感情?
再有赵甲第挨了两枪去见蔡言芝的时候,我是真觉得一个爷们儿能够做到这步值了,赵甲第是枭雄么?这个定义自然是不好下,论隐忍,他比不过赵太祖赵鑫,连自己都承认否认也没有用,更是比不上膝下无黄金陈青帝,论韬略腹黑,更比不上恐怕一辈子都找不到一个真正朋友的叶无道,可是我却偏偏觉得赵甲第活得更真实更为丰满。周幽王有烽火戏诸侯,可是赵甲第却是能够靠着这挨的两枪拿下上海竹叶青蔡言芝,他有算到这步么?我觉得大概是没算到,但是我觉得就像老佛爷说的,一个男人成功与否,看的不是他的顺境,而是逆境,敢不敢有担当,敢不敢肯付出?一个男人的品行如何,言尽于此。
还有就是在赵甲第继承了金海的庞大基业,在全书的后半段有一个小小的细节,就是和天字号狗腿韩道德的一段对话,其中一句话依然值得让人去深思,很多人都不懂赵甲第为什么会来个态度大变继承了金海,原因无他,因为父亲白发了。
不孝,敬鬼神无用。
真应该看看现在社会上那些不愿意赡养老人的人,是不是应该拖出去直接枪毙掉。
在赵甲第所有的女人里面,我最喜欢的还是沐红鲤,可能和赵甲第一样对这样的文青范儿比较足的女人没有抵抗地,或许也是因为沐红鲤这样的女孩儿在生活中更显得常见一点,因为我遇到的女人之中,没有王半斤这种疯疯癫癫但是能够称为天字号狐狸精的女人,更没有像东莞妹金枝玉叶李锦枝这样的大家闺秀,可能很多的男人在少年时到都对着那个在台上孑然一身唱着孩子的女孩儿念念不忘,可能他已经记不清楚她的模样,可能他已经被世态的凉薄磨平的棱角,但是可能那一首《孩子》直到很多年后的梦境中,依然会回荡。
我忽然觉得还有一个人必须得说一下,就是本书中最大的BOSS赵鑫,金海实业的缔造者赵太祖,这样一个男人,无论是做老公还是父亲都是一件幸事,可是反过来讲,我们有没有想过努力成为赵鑫那样的人?赵鑫先年在东北闯荡,吃了多少苦?恐怕不比陈青帝来得少,连赵甲第也都说,赵三金是一个合格的父亲,牛掰的商人,就连《灰色》一书中都说赵鑫无意间让很多寒门出人头地,天字号凤凰男陈靖说过他早年看他媳妇的世界,就是在阴间看阳间啊!这一句,何止是在说陈靖?李檀,陈靖,赵三金,哪个不是遭受到了无数白眼才在这个丛林社会中杀出一条血路?
读《老子》有感8《老子》的书,种类颇多。关于生死的,却仅此而已。刚读到这,我十分奇怪,生,是很坚强的;死,才是柔弱的,老子为何要颠倒过来呢?其实,并非如此,我仔细思考,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在生活中,你只要活着,难免就会有挫折、饥饿、疾病……折磨得你痛不欲生。这,自然会令你感到生命的脆弱,你的生命力即使再顽强,也经不住时间的消磨,一个人或许只会到死才明白:我的生命原来如此脆弱不堪!
相反,死亡是永恒的,更是一种特殊的解脱,你一旦死了,就再也用不着饱受天地的不公,用不着去体会世道的沧桑,用不着去感受人世的苦与酸。死亡后,你就再也不要受疾病的折磨,受别人的嘲笑,受命运的安排!死,岂不是很坚强吗?
不过,这固然是一种消极态度。因为,如果死亡如此美好,那全世界的人都去自杀算了,老子这样说在于还有另一个道理:柔弱胜刚强!
是啊,生固然脆弱,但它有它的脆弱之美!一个人徜若不经历挫折,又哪来收获?如果生是永恒的,是坚强的,那么,文字就没有意义和价值了,哪部著作不是作者受尽苦难写出来的?中国古代,哪位诗人不是官场失意才写下了千古名作?李白、杜甫二人一个流放到边疆,一个逃亡到边疆,方才写出到现在还令人啧啧赞叹的诗句,李后主和李清照,又都是北上南下后才大展才华,他们的生若是紧强的,那就绝不会有如此高的成就!
生也柔弱,死也坚强,这句话并不是在批评生,而是老子发现:只有饱受苦难,只有充分体会到生的脆弱,才能成为人上之人!
因此,现在才会有家长把孩子托给特困家庭扶养,这和老子这句话是一个道理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谚语或许也是从老子这句话里引深出来的,但没有老子的彻底,老子这句话用我自己的一句话说便是:如果“生”没有挫折,不脆弱的话,那么,它就不配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