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心得小论文

时间:2019-05-14 12:3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于丹论语心得小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于丹论语心得小论文》。

第一篇:于丹论语心得小论文

于丹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的感悟

人际关系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当今社会,人际关系在人的发展中越来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卡耐基很赞成这样的一种观点:即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处世技巧。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呢?

孔子在论语中说了四个字:过犹不及。于丹教授说了一个豪猪的例子:身上长着刺的野猪过冬的故事,豪猪们想相拥取暖休息,但无奈的是,彼此身上都有刺,分开了有冷得受不了,于是又凑到一起。经反复,豪猪们终于找到了一个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相互取暖,又不至于伤到对方,于是舒服地睡了。通过这个故事,于丹教授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那怎样的距离才是最合适的呢,他借助这个一故事阐述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最恰当的距离是彼此互不伤害又能保持温暖。但我们周围很多人因不能很好地把握这一距离,使得他们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乃至崩溃。就像很多恋人、爱人之间就是因为靠的太近,使得他们之间的感觉逐渐变得混沌、模糊起来,关系逐渐疏远。当今社会,人们觉得周围人际普遍冷漠,人际障碍越来越来多,这就使得我们所依赖的几个朋友身上的负担更重,总认为,她们应该对我更好些,我对他们多好,我们的关系应该更好,应该要过从在密一点。往往这种状况会使得我们的关系更疏远,太密集是

疏远的开始,太过密集,豪猪的刺就会伤人。所以好朋友之间的交往也要有度,要保持一定距离,掌握分寸。

最亲近的人之间是否也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我们与最亲近人之间存在一种叫做非爱的行为。就是指,以爱的名义来进行控制对方,让对方爱自己的意志行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听到一些夫妻之间,我为这个家付出这么多,你应该怎样。很多种爱都是以辐合为目的,只有父母与子女,夫妻之间的关系应以分散独立为目的。我们平常都认为越是亲近的人,越应坦诚相告,不应藏有秘密,孰不知距离和独立是对人格的尊重,最近的人之间也应该保有。就像很多人崇尚的那种境界:花未全开月未圆,正是因为处于这种状态,人的内心才会有所期待。

总之,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都应保有最恰当的距离,掌握分寸,把握该有的度。但前提是要懂礼节,修炼自己,调养内心。就如我们所学的心理学上说,在交往中,仪表风度是最先让人感知的因素之一,在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人们喜欢和仪表好的人打交道。良好的个性品质是顺利进行人际交往重要条件。人们喜欢和积极、乐观、热情的人交往。因此,我们要树立良好的形象;丰富自身的知识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掌握日常交往礼节,举止得体。修养身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把握生活中的每一点分寸,让自己成为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一种阳光的能源,辐射他人,让周边从家人朋友乃至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

第二篇:于丹论语心得论文

于丹论语心得论文

【摘要】《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夫子从生活中演绎出来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和他对弟子的教导。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今天仍然能为我们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份温馨的劝导。于丹教授的《百家讲坛》,从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七个方面,为大家讲述她解读《论语》的心得,教我们学会了怎样做人,给我们的生命之旅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关键词】心得真理人生观

于丹教授的精辟讲解和深刻的体会,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让我明白了做人要:踏踏实实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工作、以诚相待地交友;学会放弃、学会舍得、学会宽容、学会立志等等,这样,会使我们自己变得完美、强大,才会更容易地接近成功,才会享受生活的美满与幸福。以后一定要再细细品味几遍,相信一遍会有一遍的收获!

一、于丹把《论语》变成了大家都能看得懂的书

《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但是能有多少人真正地读过它,知道它的大多数典故呢?我们都知道,中国台湾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视这方面的教育,注意古代文化对人生的影响意义,许多的小学生从小就读《论语》,而国内情况就不容乐观。读过于丹的《论语》心得便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理,永远是朴素的,就好象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象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于丹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成功地让我们普通人对《论语》都能有一种感知的认识。

二,小故事反映大道理,体现永恒的真理。

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用最朴素语言,讲述了两千五百年多年前孔夫子和人们说过的最简单的道理。例如:同为花岗岩,台阶不服气地向佛像抗议:“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来自同一个山体,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们去膜拜你啊?”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们只经过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这个岗位,而我是经过千刀万剐才得以成佛。”告诉我们内心的从容缓和是要经过千锤百炼的。一个抑郁症患者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建议去看看本城最著名的戏剧演员的演出,忘怀得失,那个患者满面流泪地说,我就是那个戏剧演员。质疑我们在角色之外,还留有多大的空间,真正认识自己的内心呢?这样的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凝神静气地阅读,心领神会地颔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己都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人一辈子做到这一点就够了。“恕”字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尽量宽容。其实,《论语》告诉我们的,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

感。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你自己想有所树立的,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也有所树立;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阔天空。社会竞争激烈,越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更要调整好与他人的关系,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三、“让我们重新审视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重塑自己的人生观。

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我们对圣贤与经典的概念也变地逐渐模糊,如何为人处世、以何种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似乎都已变的摸棱两可。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全部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下子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演变而出的是一种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论语》里面教给我们要有仁爱之心是从一开始就去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稍微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这一点非常像禅宗里面所说的一个境界,禅宗说这个人间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是这样七个字。也就是说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就是你内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海阔天空。与其怨天忧人,不如恭身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掌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读于丹说论语,让人领略到的就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得失缺憾正确对待的认知。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理念,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能纠缠在其中,使自己不能自拔,常言道“知足者常乐”,知足的人是最幸福的,那么为什么不让自己做个最幸福的人呢?

第三篇:于丹论语心得论文

于丹论语心得论文 【摘要】《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夫子从生活中演绎出来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和他对弟子的教导。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今天仍然能为我们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份温馨的劝导。于丹教授的《百家讲坛》,从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七个方面,为大家讲述她解读《论语》的心得,教我们学会了怎样做人,给我们的生命之旅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关键词】心得

真理

人生观

于丹教授的精辟讲解和深刻的体会,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让我明白了做人要:踏踏实实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工作、以诚相待地交友;学会放弃、学会舍得、学会宽容、学会立志等等,这样,会使我们自己变得完美、强大,才会更容易地接近成功,才会享受生活的美满与幸福。以后一定要再细细品味几遍,相信一遍会有一遍的收获!

一、于丹把《论语》变成了大家都能看得懂的书

《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但是能有多少人真正地读过它,知道它的大多数典故呢?我们都知道,中国台湾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视这方面的教育,注意古代文化对人生的影响意义,许多的小学生从小就读《论语》,而国内情况就不容乐观。读过于丹的《论语》心得便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理,永远是朴素的,就好象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象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于丹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成功地让我们普通人对《论语》都能有一种感知的认识。

二,小故事反映大道理,体现永恒的真理。

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用最朴素语言,讲述了两千五百年多年前孔夫子和人们说过的最简单的道理。例如:同为花岗岩,台阶不服气地向佛像抗议:“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来自同一个山体,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们去膜拜你啊?”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们只经过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这个岗位,而我是经过千刀万剐才得以成佛。”告诉我们内心的从容缓和是要经过千锤百炼的。一个抑郁症患者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建议去看看本城最著名的戏剧演员的演出,忘怀得失,那个患者满面流泪地说,我就是那个戏剧演员。质疑我们在角色之外,还留有多大的空间,真正认识自己的内心呢?这样的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凝神静气地阅读,心领神会地颔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己都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强迫别人干。人一辈子做到这一点就够了。“恕”字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尽量宽容。其实,《论语》告诉我们的,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心中充满幸福感。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你自己想有所树立的,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也有所树立;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阔天空。社会竞争激烈,越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更要调整好与他人的关系,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三、“让我们重新审视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重塑自己的人生观。

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我们对圣贤与经典的概念也变地逐渐模糊,如何为人处世、以何种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似乎都已变的摸棱两可。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全部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下子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演变而出的是一种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论语》里面教给我们要有仁爱之心是从一开始就去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稍微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这一点非常像禅宗里面所说的一个境界,禅宗说这个人间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是这样七个字。也就是说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就是你内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海阔天空。与其怨天忧人,不如恭身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掌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读于丹说论语,让人领略到的就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得失缺憾正确对待的认知。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理念,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能纠缠在其中,使自己不能自拔,常言道“知足者常乐”,知足的人是最幸福的,那么为什么不让自己做个最幸福的人呢?

第四篇:于丹 论语心得

于丹《论语》心得

(一)天地人之道 无言也是一种教育。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圣人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在大地上生长的信念。

神于天,圣于地: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其他行为的拓展。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是《论语》对我们现代人的启发。

一个人的视力本来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展内心。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二)心灵之道

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自信心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

做一个勇敢的人,用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些遗憾。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灾害。勇敢有时候表现为一种理性制约下的内心的自信与镇定。参禅的人最讲究的就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什么眼中就有什么。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小人之骄,骄傲的是他外在的气,而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三)处世之道

做事情要有分寸,“过”和“不及”都是要避免的。

提倡仁爱,但不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的过失。要把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不是提倡以德报怨的,他给的分寸就是以直报怨。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看到朋友做的不对的事,你要真心地劝告,善意地引导,如果他实在不听就算了,别再说了,不要自取其辱。这个世界上所以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一种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人的中间,也应该保有。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做事的原则。言寡尤,行寡悔。————做事的方式。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就能成功。说话要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

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人,温暖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

(四)君子之道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做好自己的事,当一个善良的人。这是《论语》对君子的第一条界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小人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小便宜的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

(五)交友之道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结交那些快乐的,能够享受生命的,安贫乐道的朋友。

与其跟他人斗,不如跟自己斗,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

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能够交上什么样的朋友,先要看自己有什么样的心智,有什么样的素养,看自己在朋友圈子里,是一个良性元素还是一个惰性元素,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

(六)理想之道

孔子与他的学生们谈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力与信念。

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

我们不缺宏大的理想,但是缺乏到达的那条切实的道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成功的职业不一定就是你心中的理想。

表面看来毫无价值的东西,会给人心一个淡定的起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达芬奇密码,每个人的生命链条中一定有他自己最在乎的东西,但凡找到这样一个寄托,就会给你这一生找到一个依凭,会找到自己的一个内心根据地。

理想之道就是给我们一点储备心灵快乐的资源。

(七)人生之道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距。

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

从内在的心灵独立这个意义上讲,真正好的学习是把一切学习用于自我,让学到的东西为我所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应对外界。耳顺就是悲天悯人,就是理解和包容。

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

2010-3-20

第五篇:于丹《论语心得》

读书笔记于丹〈论语〉心得

中学时代就一览《于丹〈论语〉心得》的风采。而今旧书重读,只道岁岁年年书不变,年年岁岁心不同。

是它伴我走过那段叛逆迷惘的青春岁月,如冬日的一缕阳关温暖潮湿的心灵;像睿智的长者解答人生的疑惑;似及时的甘霖滋润干旱的土地;曾经相当喜欢它,不仅是它将艰涩难懂的文言变得通俗易懂,提高文言素养,也不仅是那丰富有趣的例证对写作大有裨益,更是它诠释了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而今觉得此书过于大众化,直白不加雕饰的语言有点空洞乏味,但那真理依然如颗颗璀璨的珍珠光彩夺目,令人百读不厌。细细整理如下,道不远矣,愿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会成长。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儒家理论的精髓和最核心的东西,除了“恕”字以外,还有一个“仁”字。那么怎样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呢?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进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意思是自己想有所树立马上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

立,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想到也要帮别人实现理想。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现仁义的方法。

《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首先能够正确面对遗憾,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其中,Don’t cry for the spilt milk,遗憾若被放大,就像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你也将错过星星了”。其次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到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子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因此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的诸多遗憾,豁达的心态和宽广的胸襟会将生命之花浇灌的更加灿烂。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看到朋友做错事,要认真地劝告,善意的引导,如果他实在不听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与人相处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别人,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花未全开月未圆便是最好的境界。不仅交友,做任何事都要把握个度。若我们能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自然懂得处世之道。

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人的道德理想。理想无论

大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便是找到内心真正的感受,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重要。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理想之道就是给自己一个淡定的起点,给自己一点储备心灵快乐的资源。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常常感叹人生苦短,都言三十而立,如今已在奔三的路上,孔子穿越两千多年的时光隧道谆谆教诲,勤学善思,学以致用,做事从容自信,切记切记。

于丹给我们讲述了没有圣贤的架势,平易近人,时时传递出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的孔子。我们也看到博学多识,见解独特,引经据典信手拈来的于丹。

下载于丹论语心得小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于丹论语心得小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于丹论语心得

    中国人是讲究变化的。你看,盘古在天地之间“一日九变”,像一个新生的婴儿,每天都在微妙地变化着。这种变化最终达到了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

    于丹论语心得

    《于丹论语心得》观后感---------让“快乐”陪伴我们的教师张志丽看完《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心灵有所触动:它使我重新认识了孔子,让我领略到了一种独特的智慧,一种正确的......

    于丹论语心得(模版)

    于丹《论语》心得 看完于丹教授讲授论语的视频资料,心灵有所触动:它使我重新认识了孔子,让我领略到了一种独特的智慧,一种正确的心态,一种融入到当今社会中理性的道德。 《论语......

    于丹《论语心得》精华

    于丹《论语心得》 于丹《论语心得》精华 于丹《论语心得》精华之一 1,快乐秘诀 快乐秘诀. 快乐秘诀 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然在提高,但是许多人却越来越不满了.因为他看到......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首先感谢胡总对《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的馈赠,让我有机会对论语,乃至古文有了新的感知。我是一个现代主义者,对于古人的东西不厌烦,但也不喜欢,总感觉古......

    于丹论语心得5篇

    于丹论语心得讲稿----处世之道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孔老夫子说,过犹不及,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头了......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读《于丹论语心得》,让我领略到的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到现代社会中的理性道德。也让我品味了一道丰盛的精神美餐......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