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19-05-13 02:1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一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反思

《开国大典》教案

纪晓云

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及词语。

(二)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三)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并按照这个顺序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提纲。

教学重点、难点:

(一)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按课文叙述顺序分段,并列出段落提纲。

(二)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掌握一句一句读书的方法,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年10月1日是什么日子?那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同学们想不想了解一下当时的盛况呢?让我们一起走进《26 开国大典》(板书、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集体汇报:

a.生字词: 擎着(举着)

电钮

瞻仰(恭敬地看)

聂将军 共产党

飘拂

五更天(大约早晨4,5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b.难读的句子:有没有难读的句子。

3、指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字音我们会读了,接下来找同学们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叙述顺序。

主要内容: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展现了毛主席的领袖风彩。

叙述顺序: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典礼的主题部分(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阅兵盛况----群众游行)

三、再读课文,深化感悟

1、默读课文,明确学习目标 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反应的语句,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感情朗读 文中,作者向我们描绘了开国大典的众多场面,哪个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来读一读么?

四、课堂总结,升华感悟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

开国大典

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

典礼的主题部分:宣布成立,升旗仪式,宣读公告

阅兵盛况

群众游行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先讲了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本课重在体会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成立感到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教完《开国大典》一课后,我反复回忆自己的教学过程,发现自己有了可贵的进步,也留下了些许遗憾。我作出以下反思:

整节课,我时时留意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教师的教态,语言都比较得体,学生在相对放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真正体现了“和谐课堂”。

教过程中,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目较明确。在学生默读课文后,交流概括出开国大典的几个场面,然后直奔重点,学习“典礼”这一部分。既整体把握,也紧扣重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这堂课中,我结合预设的学习目标,注重渗透学法的指导,如:结合背景资料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展开想象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一滴水能映出太阳的光辉”,在学法指导的基础上,学生能准确抓住重点词,体会人们因新中国成立激动而兴奋的心情。如学习“升国旗”部分,学生也能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体会句子包涵的情感。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体会“站”字背后的言外之意,对文本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再如课文第5自然段到第14自然段,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在这部分中,“欢呼”一词出现多次,教学时,我让学生找出带有“欢呼”一词的句子,体会每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欢呼起来的?这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思想感情?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朗读。接下来让同学们交流,彼此启发,使思想拓展,思维活跃起来。同学们就是在这样一种相互合作交流中,情感得以交融,从而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些都与我的预想一致。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我还及时捕捉学生的思维的闪光点,及时地进行评价。对课堂上出现的失误及时进行自我批评与反思。课堂的开放、民主,平等得以体现。课后反思时,我深刻地意识到:这堂课中,朗读指导没有体现层次性。在学习课文的重点段,必须要充分地学生多形式、多层次的朗读与评价,才能体会首都人民的兴奋、激动、自豪的心情。离不开教师的指朗读指导。

“细节决定成败”,是我上课后得到的教训。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只有关注课堂细节,生成才能别样精彩。

《开国大典》教案

纪晓云

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及词语。

(二)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三)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并按照这个顺序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提纲。

教学重点、难点:

(一)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按课文叙述顺序分段,并列出段落提纲。

(二)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掌握一句一句读书的方法,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1、播放《开国大典》的电影片断。

2、启发谈话:这段电影中哪些镜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教师简介当时的背景资料(也可以让学生畅谈):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在中国共产党,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当时的盛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集体汇报:

a.生字词: 擎着(举着)

电钮

瞻仰(恭敬地看)

聂将军

共产党

飘拂

五更天(大约早晨4,5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b.难读的句子:有没有难读的句子。

3、指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字音我们会读了,接下来找同学们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叙述顺序。

主要内容: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展现了毛主席的领袖风彩。

叙述顺序: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典礼的主题部分(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阅兵盛况----群众游行)

三、再读课文,深化感悟

1、默读课文,明确学习目标 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反应的语句,并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感情朗读 文中,作者向我们描绘了开国大典的众多场面,哪个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来读一读么?

四、课堂总结,升华感悟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

开国大典

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

典礼的主题部分:宣布成立,升旗仪式,宣读公告

阅兵盛况

群众游行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这篇课文写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的空前盛况,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自豪、欢乐的心情。

本课先写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接着写了天安门广场的位置,及广场的情况;再接着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最后讲了游行队伍。在教学本课时,我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处于和课文内容协调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学得愉快,学有所获。在初读全文前,我先给学生提供了有关“开国大典”的电视录像,让学生具体感知当时情景;具体体会大典庄严、隆重的气氛及人民的情感时,又再次出现了大典各程序的幻灯,目的都是为引导学生入境,缩短主体感知与文字的距离,使学生学得有趣味、学得主动。

课文第三段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这一段按照典礼进行的顺序来写。在第三段中,“欢呼”一词出现多次。教学时,我让学生找出带有“欢呼”一词的句子;并思考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欢呼起来的?这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展开想象,深刻挖掘。通过比较句子,运用词语,体会并掌握文中用词之精妙;快速读、细读、品读等环节的安排,训练学生略读、精读、有感情读的能力。

第二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和反思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开国大典》是教科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解放战争”为人文主题,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千里跃进大别山》《开国大典》《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这四篇课文。其中,《开国大典》记叙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全文共15个自然段,场面描写是课文的一大特点:群众进场、举行典礼、阅兵式、群众队伍游行等众多场面都描绘得有声有色,令人激动万分,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严、隆重、热烈气氛。记叙详实、条理清楚、用词准确是课文的另一大特点。学情分析:

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为教学的难点。教学目标:

1.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把课文读得有感情。

2.重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把课文读得有感情。

教学难点:重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策略: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展示、教师适时点拨、课后检测的方式完成本节课的学习。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揭示课题,板书:开国大典。2.解释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自主发展

默读课文:课文一共描写了几个场面?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2.提出自主学习中困惑的问题。

3.根据困惑问题确立学习目标:重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三、小组合作,品词析句 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内容:

(1)默读课文5──10自然段,看看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什么?(2)把找到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2.小组合作,梳理知识。3.理清思路,准备汇报。

四、展示汇报,点拨启导 1.各小组汇报,其他小组倾听。2.补充汇报,提出质疑。

3.点拨提升:引导学生抓住“一齐欢呼”、“一起欢跃”等词语体会人民的激动之情,体会反复手法的表达效果。

重点交流:

(1)引导学生抓住“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体会人民群众的心情。

(2)感受人们肃然起敬的原因,体会“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3)写话,交流,体会情感,抒发心声。(4)感情朗读。

五、课后作业:

1.预习本节课的课后生字。

2.把课堂没有写完的完善。开头用“当五星红旗在()升起的时候,我的心情无比激动„„”

板书设计: 8.开国大典

群众入场 典礼仪式

阅兵仪式

群众游行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这堂课中,我结合预设的学习目标,注重渗透学法的指导,如:结合背景资料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展开想象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课后,我意识到:这堂课中,朗读指导没有体现层次性。在学习课文的重点段(第七自然段时),必须要充分地学生多形式、多层次的朗读与评价,才能体会首都人民的兴奋、激动、自豪的心情。离不开教师的指朗读指导。同时我还发现朗读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重要,一篇文章只要朗读得有感情,学生自然而然就能体会到思想感情,教师要指导学生的朗读,少不了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对于学生理解课文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极有帮助,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者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因此,教师的范读十分的重要。

学生已理清课文顺序并对会场情况这个场面进行了品读,初步感受到了会场的隆重与热烈的气氛以及人们当时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第二课时则继续品读其他三个场面。

上课伊始,我用简短的语言把上节课的内容交代了一下后就直入本课,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

接着进行第二个环节品读文本,解决问题。我提出统领全篇的大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画出描写人物活动的语句,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并把感受批注在旁边,再有感情的朗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独立完成后再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进行汇报,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这也正是”三步”的体现。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我尽力引导学生去想象场面情景,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引导学生想象时,抓住一些关键词、句,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句的揣摸来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此外我还特别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领会情感。比如课文第七自然段,我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和想象场面情景有机结合,读读、想想读读,在读好感情色彩强烈的句子的基础上,进而朗读全段,并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帮助学生体会这种思想感情我搜集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视频材料,如,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刻,以及盛大的阅兵式,让学生对新中国的成立有所感受,真正体会到人们激动、兴奋、自豪的心情,以及毛主席的伟人风采。最后回读全文,总结全文。不但让学生从人文角度去归纳概括,更主要的是要联系文章总结场面描写的方法。这也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接着我顺学而导进行第四环节,巩固应用拓展延伸。运用本课学到的场面描写的方法,写一个场面。最后把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继续搜集毛主席的资料,向学生推荐两个网站。

整堂课下来,学生都能用心去读去感悟,朗读的比较到位,课堂效果比较好。只是由于课文比较长,在给学生自读自悟,小组交流时,时间稍微短了些。此外,在最后总结场面描写方法时,显得有些着急了,学生练笔时间也不够充分。板书也不够精炼。我想,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继续努力钻研,让问题引导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放射出更美的光彩。

第三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反思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执教:二龙小学 明晶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表达顺序。

4、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教学重点】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表达顺序。【教学难点】

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三分钟演讲(学生原创:《记一次跳绳比赛》)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常悦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吗?(生:跳绳前、跳绳时、跳绳后)哪部分写得详细呢?(跳绳时)对了,这部分写得具体生动,是典型的活动场面描写。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也运用了场面描写。板题:开国大典

3、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又想知道什么呢?(隆重、盛大的典礼;这是新中国成立的典礼)(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程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预习,相信同学们能既正确又流利地朗读课文,开始你的朗读吧。

2、学生初读后自觉到小组内交流,重点检查1号同学的识字读词情况(1号是每组中学习能力较弱的)。

3、班上汇报交流学习成果(课后字、理解词语、文中带拼音的字、多音字)

4、教师示课件检查重点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课件:默读课文,想一想 :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

2、学生自读,思考。

3、小组简单交流后汇报。

4、板书典礼前——典礼主体——阅兵式——群众游行

四、师:关于典礼的盛大与隆重,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五、写字:重点指导“奏”“委”“副”“瞻”

【板书设计】 一(1-4)典礼前 二(5-10)典礼主体 三(11-13)阅兵式 四(14-15)群众游行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说课稿

二龙小学 明晶宇

【说教材】

《开国大典》是人教版五上年级第八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文章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课文按典礼进行的顺序描写了四个场面,即“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其中 “典礼”又分为三个小场景“庄严宣告→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全文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领袖风采,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对领袖的无比热爱之情。

课文语言流畅,层次清楚,场面描写与抒发感情相结合,是一篇适合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说学生】

本班学生已具有独立预习、识字能力,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五年级学生的自主意识正在增强,处在一个由依赖到独立的过渡阶段,已具备了批注、对话的基本能力。【说教学目标】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学情,这篇课文的特点和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掌握生字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诞生、瞻仰”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通过列表梳理、品读探究等方式掌握场面描写的主要特点和方法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表达顺序。教学难点: 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通过列表梳理、品读探究等方式掌握场面描写的主要特点和方法。【说教法学法】

教法:为了解决以上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继续培养学生的批注学习能力。

学法:引导学生采用“读——思——悟——批”的方法学习课文场景”。【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常悦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吗?(生:跳绳前、跳绳时、跳绳后)哪部分写得详细呢?(跳绳时)对了,这部分写得具体生动,是典型的活动场面描写。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也运用了场面描写。板题:开国大典

3、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又想知道什么呢?(隆重、盛大的典礼;这是新中国成立的典礼)(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程序)

【设计意图:由活动场面迁移到典礼场面;读题初知典礼的盛大与隆重,让学生读文时有把手可依;又能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预习,相信同学们能既正确又流利地朗读课文,开始你的朗读吧。

2、学生初读后自觉到小组内交流,重点检查1号同学的识字读词情况(1号是每组中学习能力较弱的)。

3、班上汇报交流学习成果(课后字、理解词语、文中带拼音的字、多音字)

4、教师示课件检查重点词。【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学词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课件:默读课文,想一想 :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

2、学生自读,思考。

3、小组简单交流后汇报。

4、板书典礼前——典礼主体——阅兵式——群众游行 【设计意图:交流的问题梳理了文章的结构,理清了课文的顺序,并锻炼了孩子的概括能力,真实地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生成过程。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优化整体阅读,以此达到了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目的。】

四、师:关于典礼的盛大与隆重,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设计意图:课尾让学生再次回顾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带着问题延续下一堂课的学习】

五、写字:重点指导“奏”“委”“副”“瞻”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字要堂堂练,每节课都要安排充足的时间练习。我们的教学流程也要求每节课练字8-10分钟】

【说板书】

好的板书,学生能直观感知和理解所学知识,增强识记的效果。而板书的书写应该合理布局,主次分明。我设计的主板书为《开国大典》课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副板书为课文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和文章的表达方法:

《开国大典》授课反思

二龙小学 明晶宇

教完《开国大典》一课后,我觉得本堂课自己的教学设计比较严密,紧扣流程,环环相扣,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所穿插的教学课件,引读提示都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扎实有序,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到学习之中。同时,我特别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社自读、自学、自悟、主动表达、认真倾听。

但总觉得课堂上多了一些遗憾:

一、时间安排不当,不懂“取舍”。由于本课篇幅较长,课文的内容比较多,所以第一课时,应该处理完成第一部分“群众入场”可我忌于学生读一遍文章就得六分多钟,再去思考、交流、汇报,时间就紧张不足,所以没有设计这一部分的教学。课后来看,高段学生已经有了自主识字学词的能力,而我在这部分花了大部分的时间去检查,所以才会导致重点内容安排不进来。

二、因为针对典礼的“盛大与隆重”的内容没能进行,所以就感觉课堂内容较少,学生在课上的交流对话也就少了,没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没能给予学生思维碰撞的空间。

总之,一堂课,教师若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导地位,引领孩子有效地利用课上时间读书、思考、交流,就是失败的教学。今后的教学之旅,我一定认真分析孩子,研究教材,把握重点,大胆取舍,使课堂四十分钟更高效。

第四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情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2、进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的初步训练;领悟本课按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课文梗概。

二、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2、理解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3、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下当时的盛况。(播放“历史再现”,学生边听边看,进入情境,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1、我们亲眼目睹了当时的盛况,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让我们走进,更细致的亲身感受当时的盛况。(进入“课文欣赏”)

3、提出自学要求:

(1)、读通课文,学会字词。

(2)、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3)、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汇报

1、开火车读文

2、分段。(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根据会前、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再次“历史再现”,围绕四个场面,写出课文梗概。第二课时

一、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典礼下午三点开始,但是早上六点钟就有群众队伍入场了,这说明了什么?)

5、指导朗读。(用叙述的语气。读到“群众”的时候,速度适当加快,表达出喜悦之情。)

二、阅读第二段

1、理清典礼过程。

抓重点、快速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小学教学资源网>收集, 请记住本站网址: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用上“先---再---接着---”等关联词语,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自由读,感受人民群众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第一面新国旗就在首都徐徐上升,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五星红旗。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4、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三、阅读、自学第三段

1、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第三段。

(1)理清阅兵式的过程,(“观阅兵式”)用一二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威武雄壮、军容整齐)

(2)括出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体会后有感情的朗读。(激动、兴奋、自豪)

2、四人组议论,课堂交流。

3、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阅兵部队的整齐、威武、雄壮,读出群众情绪的热烈。

四、阅读、自学第四段

1、快速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衬托了人们仍旧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之中,从侧面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人的无比幸福的心情。)

2、理解。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五、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1、通过小游戏,回忆课文记叙的开国大典的场面。(“回忆课文”)

2、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六、能力拓展

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跟括号里的词语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自己再从文中找句子,与同学相互交流讨论。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走向)会场。(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朝着)主席台。

(3)两股红流(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

七、自选作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畅所欲言”)

3、如果你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拍哪个做难忘的镜头?给你拍摄的每张照片上配上文字说明。(学生可以上前定格“历史再现”,再配上说明。)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

知识与能力:熟悉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记忆五四运动的口号,理解“五四运动”的精神,引导学生对比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主革命的异同点,提高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集体授课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通过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的学习,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过程和历史意义。

2、难点: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教学过程:提问: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状况如何?在社会经济、阶级关系、思想文化方面有哪些变化?以此了解五四运动发生的社会根源和历史条件并以五四青年节来导入本课。

一、历史背景;

根据课前收上来的讲学稿,学生对背景的掌握不是很好,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这里首先向学生明确什么是历史背景,也就是一个事件发生

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因素,然后给学生提供材料,分析五四运动的背景

创设情境,如果你在当时听到中国将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你会对会议寄予怎样的希望?同学回答各自的想法。

播放电影《我的1919》片段,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据理力争的一段发言,并提问:顾维钧的义正辞严能够扭转局势吗? 为什么?反映了什么样的实质问题?当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作为当时的一名学生,你会怎么做?

二、经过:与多媒体配合,打出“北京学生齐集天安门”等图片,一名学生依次解说,材料“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材料说明了什么?以此说明工人阶级登上舞台给北洋政府巨大压力,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出示“三罢”斗争的图片。表格:由学生填写运动两个阶段的主力和中心 初步胜利与彻底胜利的区别。

三、意义:

材料: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不仅表现在1919年5月,而是贯彻在整个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在五四运动和由五四运动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作了准备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才使反帝反封建的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生机和活力。2004年5月4

日,在全国举行了“继承五四传统,弘扬民族精神”18岁成人宣誓仪式,中学生们计策宣誓:“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完善人格,强健体魄,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和文明,艰苦创业,奋斗终生!”

小组合作探究,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五四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怎样发扬“五四精神”?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何不同? 课程达标检测 课堂小结

反思:本课通过给出史料,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论从史出的能力,并教给学生分析归纳历史背景的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五四运动学生相对比较熟悉,因为每年都有五四青年节。相仿的年纪,如何点燃他们的爱国激情,图片、影像资料创设情境就成为必然,记得多年前,在只有幻灯的时候,幻灯片与激情的语言已经在创设情境了,如今

教学设备先进了,理念更新了,学生在情境中,感同身受,本课的情感价值观得到了实现,合作探究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比较、合作探究等能力,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合作探究的组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

第五篇: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五(9)班 张曙光

一、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情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2、进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的初步训练;领悟本课按开国大典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课文梗概。

二、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2、理解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PPT: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隆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师: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过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当时的盛况。

二、初读课文,1、自学要求:

(1)、用较快的速度读通课文,学会字词。(2)、画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三、交流汇报

1、PPT:出示生字新词。

2、课文按照事情发展或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根据四个动人场面(板书:会场、典礼、阅兵、游行)。

四、“历史再现”,围绕四个场面,说出课文梗概。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部分内容(会前)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画出有关的语句。(---总数达三十万人,还有外宾)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PPT1:“典礼下午三点开始,但是早上六点钟就有群众队伍入场了。”这说明了什么?

PPT2:“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这说明了什么?

5、哪些词语表现了人们兴奋的心情?

(汇集、清早、老远的、五更天摸着黑)

6、指导朗读。(用叙述的语气。读到“群众”的时候,速度适当加快,表达出喜悦之情。)

二、学习第二部分内容(典礼)

1、理清典礼过程。

抓重点、快速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用上“先---再---接着---”等关联词语,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2、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3、自由读下面的句子,感受人民群众怎样的心情?(激动、兴奋、喜悦)

PPT1: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PPT2:“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PPT3:“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五星红旗。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4、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排比:四个“这”。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三:自学第三部分内容(阅兵式)

1:默读阅兵式的部分,为什么阅兵式最能表现开国大典的盛况? 2:阅兵时人民军队表演了哪些精彩的节目?阅兵的隆重现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除表达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外,更侧重于表达为人民军队的出色表演而感到自豪的感情。)3.交流:【(1)、接受检阅的部队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空军……兵种多。(2)、军队的素质高,这样的描写有“战车整整齐齐的前进;战士们听这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雄伟威严。(3)、“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样强大,战士那样为伍,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喊声和掌声表达这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是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欢乐和激动的心情。呼喊和鼓掌是表达高兴和激动的心情的形式。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民的心情欢快、机动到了极点。(4)、除表达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外,更侧重于表达为人民军队的出色表演而感到自豪的感情。】

4:播放课件:【出示录像资料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谈感受。

5、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阅兵部队的整齐、威武、雄壮,读出群众情绪的热烈。

四:学习典礼结束部分内容

1:指名读(14---15)自然段。思考:你感受到了什么壮景?(放礼花、游行队伍的浩大,壮观。光明充满了北京城。)

2.体会句子。

PPT1: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说明什么?)(说明典礼持续时间很长。)

PPT2:(1)、两股“洪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两股‘红流’指的是什么?“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光明”指“光亮”,还象征着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前途一片光明。】(2)、两股红流分别向东城和西城的街道“流去”,如果说成两支游行队伍分头东城和西城“走去”好不好?

【不好。表现不出游行队伍声势之大、场面之壮观。】 3:找出群众激动、喜悦、兴奋的句子读一读。

五、总结全文,领会中心。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

2、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六、能力拓展

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跟括号里的词语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自己再从文中找句子,与同学相互交流讨论。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走向)会场。(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朝着)主席台。

(3)两股红流(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

七、课后作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畅所欲言”)

3、写出课文的梗概。

下载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国大典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2011年秋季学期教师课后反思平寨小学:彭祥梅 9月12日,我上了《开国大典》一文,感受颇深,现总结如下几点体会: 以练习为导,让生自学、自我感知每个段落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9月12日,我上了《开国大典》一文,感受颇深,现总结如下几点体会: 1.以练习为导,让生自学、自我感知每个段落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感知每一段落时,总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课前,我做了相关的课件,搜集到了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讲话视频,目的不言而喻。 课始,在学生初步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观看了毛主席......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本周教学内容: 六年级语文: 6课《开国大典》、7课《望大陆》、8课《明天更辉煌》。 教学反思: 本周讲的是6课《开国大典》、7课《望大陆》、8课《明天更......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篇一:欢庆》教学设计 及反思 封向云《欢庆》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知识目标: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读出喜......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1 教学案例师:出示句子: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同人民的心齐欢跃起来。大家细......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开国大典》是一篇脉络清晰的长文,按照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的。按照教学建议的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想象场景,体会感情—......

    开国大典 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