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把特钢产业打造成为拉动阜城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特钢产业成为阜城经济发展新引擎
——对阜城县积极发展特钢产业的调研
特钢产业是阜城县依托传统产业,紧紧抓住特钢企业和特钢产品,精心培育发展形成的新兴产业。目前,全县拥有特钢企业31家,经销企业24家,年产值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0 %,利税近亿元,形成了以投资超亿元的三耐公司、大鹏集团、坤腾集团等企业为龙头,一批投资千万元以上企业为骨干的企业群体,开发生产的特钢产品模具钢、合结钢、不锈钢、高工钢、轧辊钢等五大系列,20多个品种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美、澳、英、日等国家,其中高工钢、工业泵系列产品档次位居全国前列。该县的主要做法是:
一、立足传统优势,孕育发展特钢产业,找准工业发展的新定位
发展特钢产业,是近年来阜城县针对工业发展的趋势,对工业兴县战略的战略重点、主攻方向的一次再调整,对传统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再打造、再提升。一是实行差异化发展。铸造机加工业是该县的传统产业,如何使这一产业在同行业中更具竞争力,产品有更高附加值是提升该县产业水平的重大问题。为此,该县探索出了一条差异化发展的路子,就是在铸造机加工产业中优先截取一个增长点和一段产业链,重点发展特种钢及精深加工产品,形成错位竞争、差异
发展的格局,打造成具有较大规模、较高产品档次、较具比较优势的特钢产业。目前,模具钢、高速工具钢、工业泵等已经形成了集群化发展的雏形。二是实行特钢产品与传统营销优势有效对接。早在20世纪70年代,阜城县涌现出一批专门从事特钢产品经销的专业户,他们以经销高工钢及高速工业钢工具为主,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在经销过程中,与各地特钢生产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阜城县成为当时华北地区特钢产品的集散地。该县抓住这一优势,鼓励经销业户投资兴办特钢加工企业,使这一传统的经销优势向生产、加工环节延伸,为特钢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实行特钢产业与铸造机加工优势的有机嫁接。经过近几年的结构调整和产业整合,铸造机加工业企业发展到300多家,年铸造能力达到30多万吨,产品涉及到矿山机械、电力配件,高速工具等多个行业。借助这一基础,该县优先发展相关特钢产品,形成了特钢产业与铸造机加工业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局面,为特钢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产业规模、技术装备、专业人才方面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打造战略支撑,辐射带动群体,实现特钢产业的快速发展
该县按照“战略项目支撑、骨干企业带动、技术改造提升”的发展思路,围绕发展工业泵、特钢工具、特钢模具三大核心产品,不断培育产业龙头、膨胀产业规模,优化产业
布局。
一是抓龙头带基地。建设了总投资5.5亿元的坤腾集团KTTL脱硫泵项目、总投资5.06亿元的三耐特钢公司特种钢生产项目、总投资2.6亿元的鹏飞特钢工具公司高速超硬精密工具三大特钢重点项目,强力打造以三大企业为龙头的特钢基地。在工业泵方面,加快工业泵技改力度,培育扶持新的工业泵生产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催生皮带、密封件、标准件、托架、短节、槽轮等工业泵相关生产企业,建成以坤腾集团为龙头的工业泵生产基地,建成了华北地区最大的热处理窑,建设了国家B类工业泵检测中心。在特钢工具方面,以大鹏集团为龙头,实行“社会化投资,集团化经营、定期返本、定额分成”为融资办法,走“大群体、小规模”的路子,将特钢工具毛坯下放到小型加工户进行加工,大鹏集团负责热处理和产品销售,将其打造成以大鹏集团为龙头的特钢工具生产基地。在特钢模具方面,以三耐特钢公司为龙头,由该公司提供锻件、锻材,增上一批冷轧辊、机械轴件、模具、管模规模生产企业,全力打造以三耐特钢公司为龙头的特钢模具生产基地。
二是抓骨干扩规模。按照“分类指导、梯度扶持”的原则,着力培育了一批如福兴特钢、中山轧辊、蒋坊特钢等投资二、三千万元左右的中型特钢生产企业,加速中型骨干企业的裂变和扩张,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注重采
取政策扶持、资金补贴等优惠措施,激发乡镇、村增上特钢项目和摊点的积极性。同时,着力做好产业布局规划,在县城工业区谋划建设了总投资5亿元的特钢产品创业辅导基地项目,可容纳特钢经营户100家,加工企业60家,设计年可生产销售特钢产品5万吨,在厂地、技术、人才等方面对中小型特钢生产企业给予大力支持,为特钢产业的发展积蓄了后劲。
三是抓科技增效益。面对日趋激烈的钢铁产业竞争,为提高产品的高附加值,该县积极引导特钢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装备水平,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2010年,该行业科技改造和科技产品开发生产的投入达到4亿多元。占整个行业固定资产投入的56%。该县坤腾集团、大鹏集团等多家骨干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企业自主研制开发的汽车齿轮滚刀、空心铣刀、脱硫泵等多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坤腾集团先后投资近亿元引进了西德直流式光谱仪及国内先进的大型数控车床、镗床、电炉等设备。同时,着眼于延伸产业链条,通过行业推介、外引内联等方式,抓好坤腾集团与北京三元泵业、北方机械与北京人机、宏兴机械与太重集团的合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预计年底全县特钢加工能力突破7万吨。
三、更新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支持,保障特钢产业的健康成长
坚持“精力向打造特钢产业集中、政策向打造特钢产业倾斜、舆论向打造特钢基地引导”,确保特钢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更新观念,浓厚发展氛围。组织各乡镇和特钢企业老板到德州、邢台、沧州等特钢产业发展先进县市进行参观学习,增强了发展特钢产业的紧迫感和压力感。并先后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分析会,邀请有关专家对特钢产业的发展现状、市场前景、运作模式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分析,制定了《阜城县特钢产业发展规划》,深化了企业老板们对特钢产业的认识,坚定了做大做强特钢产业的信心。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组织推动。该县专门成立了特钢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了县级领导包扶制、乡镇全程负责制、部门领导跟班服务制等机制。每月对特钢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一次调度;每季度组织县领导和各乡镇、有关部门对特钢项目建设进行现场观摩;半年对特钢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一次总结。通过实行月调度、季检查、半年小结,充分调动了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的积极性。
三是优化环境,形成发展合力。严格实行了“行政审批集中办公、进企检查许可、重点企业统一缴费”三项制度,认真开展了“尽职责、搞服务、办实事、做贡献”活动。多次召开金融部门与特钢企业的洽谈会,积极推介特钢项目,并安排金融部门全程参与项目建设工作。按照“对接泊头,一体发展”的思路,全面启动了建桥、大白、王集、霞口四
个特钢企业重点乡镇与泊头铸造基地连接的“铸造环线”建设,形成了“企业与主干公路相接,各企业之间互通”的路网格局,加强了特钢企业之间技术、人才、资金的交流。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全县特钢产业规模化、区域化、集群化的局面已初步形成,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该县特钢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来看,我们从中可以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启示一:得益于坚持“工业兴县”发展战略不动摇。发展是第一要务,而工业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谁抓住了工业建设,谁就抓住了发展的主动权。近年来,阜城县始终把发展这一要务摆在第一位,审时度势,明晰思路,确定了“工业兴县”的发展战略,全县各级干部深刻认识到阜城经济要振兴,最根本的出路在工业,最大的希望在民营,最有效的途径在开放,最好的抓手是项目。而特钢产业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深刻的背景下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面对特钢这一传统行业,各级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力地助推了特钢产业的迅猛发展。
启示二:得益于坚持以全新的思维与宽阔的视野谋划发展。思路决定出路,面对传统产业,政府如何发挥好作用,谋划出一条符合产业特色的发展思路,对推动该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发展特钢产业上,该县不是一味地沿袭传统,而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解放思想,探索出一条以
差异化推进集群化发展的路子,在铸造机加工产业中优先截取一个增长点和一段产业链,重点发展特种钢及精深加工产品,形成了错位竞争、差异发展的格局,既提高了整体行业竞争力,又推进了特钢产业的发展。同时在特钢产业上,该县着力打造战略支撑项目,谋求发展的起点高、视野宽、气魄大,勇于在全省甚至全国的范围内确立自身定位,如三耐特钢公司、坤腾集团、鹏飞特钢公司等一批投资过亿元的大型项目纷纷开工建设和投产达效,有力地带动了特钢产业的迅猛发展。
启示三:得益于坚持以软硬环境的优化为着力点和突破口。资金和项目总是向最适合它的地方流动,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条件。该县始终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推动特钢产业发展的关键举措来抓,本着营造“环境最美、服务最好、政策最优、成本最低、发展最具潜力”的发展环境,无论是在特钢产业的规划建设、科技投入上,还是在搭建平台、破解瓶颈上,始终做到了舍得投入,舍得付出,做到了优质服务,职能转变到位,形成了服务经济建设强大合力,为企业聚集和活化各类生产要素营造了一个高效、快捷、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
第二篇:积极发展“飞地经济”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积极发展“飞地经济”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对第六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通报表扬,辽宁积极发展“飞地经济”打造发展新引擎位列其中。作为辽宁省委、省政府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高度谋划的重要举措,“飞地经济”以体制机制的改革“棋子”,撬动了县域经济、乡村振兴和区域均衡的发展“棋局”,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满盘活。
一步“巧”棋:
“飞地模式”应运而生
11月下旬,东北气温骤降,在辽宁兴城经济开发区,多家企业仍热火朝天地赶工建设。
从北京迁来的辽宁宏升卓越移动升降机项目主体厂房刚刚完工,从深圳引来的佳华利道金属储氢项目正在进行新能源车辆的运行测试,而更早搬来的辽宁菲迪饲料技术有限公司一期项目已经投产,正紧锣密鼓地筹划二期建设……
“一度沉寂的开发区如今热闹起来,‘飞地经济’功不可没!”兴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董玉明说。
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合作模式,“飞地经济”是指两个相互独立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创新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成等机制,促使项目“飞出地”和“飞入地”紧密合作的发展方式。
长期以来,县域经济一直是制约辽宁发展的短板。特别是“乡财县管”制度的实行,乡镇普遍缺乏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2018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围绕破解乡镇“有资源无产业、有项目无土地”的问题,率先提出在北票、喀左等县区规划建设“飞地经济”产业园;
同时实施县乡财政“分灶吃饭”,赋予基层一定自主权。
随后,辽宁省政府出台实施意见,以位于各市、县、区的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区为主要载体,鼓励各乡镇招商项目前来落户,并承接外省产业转移。
为调动各方积极性,辽宁省还建立分享机制,“飞地”项目形成的税收等利益,原则上按5∶5比例,由项目“飞出地”与“飞入地”分享;
对于跨省合作的重大项目,可由双方协商确定分享比例。
满盘皆活:
基层探索不拘一格
2019年起,辽宁设立“飞地经济”产业发展资金,每年安排3亿元,重点支持招商引资落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国家级创新平台、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
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形式奖励“飞地”发展成效显著的市。
随着“飞地”改革的棋子落下,各地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发展经济的探索不拘一格。
朝阳市利用辖区内的7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重点承接各乡镇针对京津冀的招商引资项目。在凌源市经济开发区内,从河北秦皇岛市迁来的炜盛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开足马力生产。公司总经理尤忠文说,企业选择落户,看中的是地方的环境和干部的劲头。“乡镇干部三番五次到企业招商,签约后又迅速配备‘项目管家’,服务真是到家了。”
今年初,葫芦岛市为建昌县开辟“脱贫攻坚飞地产业园”,在经济开发区拿出1500亩土地供建昌县招商引资,今后10年,项目的税收收益全部交给这个贫困县支配。
“飞地”也打开了各地的视野。铁岭市抓住对口合作机遇,与江苏省淮安市对接洽谈,建设“淮安-铁岭”工业园,承接南方产业梯度转移。
铁岭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高文哲说,园区将采用江苏省的先进运营管理机制,由铁岭、淮安两地共同招商、分享税收,“这为铁岭开垦了一片学习南方的实验田”。
振兴新局:
以开放胸怀聚能蓄势
截至目前,辽宁14个市共签约“飞地”项目超过1000个,总投资额近1900亿元。辽宁省发展改革委投资处处长郑广辉说,在投资承压大背景下,“飞地”无疑增加了投资辽宁的吸引力。
红利不止于此。在辽宁兴城经济开发区,通过对僵尸企业依法解除协议,园区已收回、盘活闲置土地860亩,落户了奇力生物肽等6个项目。开发区为当地“明星村”——四家村开辟的小微企业园,短短半年之内就入驻满员,为乡村振兴找到了新载体。
“飞地模式带来了资源的共享。”葫芦岛市市长王力威表示,以葫芦岛为例,过去各乡镇和开发区重复招商,难免存在同质化竞争;
现在打开了区域限制的藩篱,各地可以“借笼养鸡”“借鸡生蛋”,从而形成了大招商格局,实现了项目与区域的最优配置。
“飞地经济”也给乡镇带来福音。今年以来,朝阳市176个乡镇、街道共有300余个招商引资项目落户“飞地园区”,总投资额312亿元。“据初步测算,这些项目投产后,可为这些乡镇、街道每年增加税收收入22亿元。”朝阳市财政局副局长张育才说,长期困扰乡镇的财力紧张问题将被缓解。
“‘飞地经济’改革重在执行和落实。”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黄洋说,接下来,辽宁将围绕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区域战略,主动与其他地区开展多种形式合作,以开放心态和务实作为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
第三篇:昌城镇:以农村经济发展打造社区化发展新引擎
昌城镇:以特色经济发展打造社区化发展新引擎
昌城镇在加快社区化发展进程中,注重发掘自身优势,融合发展动力,在搞好农村产业规划,转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上下功夫,狠抓现代农业发展,成功打造农村社区化发展新引擎。
眼下正是大棚蔬菜收获的黄金季节,而对于昌城镇大棚蔬菜的种植户隋建升来说,显得格外高兴,生态种植的一公斤无丝芸豆能卖到近10元,养殖的生猪也成为市场的抢手产品,产生的废料成为发展沼气的肥料,生态农业产业链的良性循环模式让他们尝足了甜头。腰包鼓了,收入涨了,搞好蔬菜种植的劲头更足了。
为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在编制新一轮五年发展规划中,把打造“一区一品”和“一区几品”工程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精心谋划,强力推进,着力扩大横向规模,完善纵向链条。
目前,该镇培植和壮大了蔬菜、板栗、生猪三大支柱产业,限额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5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全镇建有得利斯标准化猪场、东老庄五位一体生态温室大棚等农业示范园区19个。在此基础上,该镇还规划和建设了黄烟种植、高效蔬菜种植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特种动物养殖区四大农业园区,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夯实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物质基础。
第四篇:常州规划建设航空产业园 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新引擎
久久厂房网
常州规划建设航空产业园 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新引擎
记者日前获悉,《常州航空产业园发展规划》已通过专家论证,年内将启动园区一期基础建设,并与常州机场进行联动招商,开工建设一批重点项目。
据《产业发展规划》,常州航空产业园依托常州机场,东起新孟河,西至常州丹阳交界处,北起京沪高铁,南至沪宁城铁,总规划面积约17.1平方公里。该园区的产业定位为以航空制造及航空服务两大业务板块,重点发展通用航空制造、运营为主的通用航空上下游产业;大飞机改装、装饰、维修以及我国大飞机的配套服务;航空快递分拣中心,打造长三角地区航空快递集散中心。
常州航空产业园先期启动区域位于常州高新区(新北区)罗溪镇。高新区管委会已成立专门招商队伍,围绕园区的产业定位和产业选择,全方位组织招商。园区所在地罗溪镇党委书记胥亚伟表示,罗溪将紧抓航空产业园开发建设机遇,实现产业和城镇建设互动,带动常州西部地区发展。目前,产业园核心区的空间整合和基础设施建设已启动,预计3月中旬即可完成。
据悉,由于需要依托常州机场的平台,新誉集团酝酿发展的航空项目有意落户常州航空产业园。该集团一期计划投资10亿元,主要发展飞机装饰、改装、维护业务,以及直升机、固定翼飞机、平流层飞艇生产等项目。目前各项目技术团队已经组建,将争取年内开工建设。
据介绍,航空产业是国家高技术战略性产业,具有资本密集、价值链长、带动能力强等鲜明特点,被认为是一个“万亿元黄金产业”。而我市产业门类齐全,尤其是在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和电子信息等产业,都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较强的生产配套能力,是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重要制造业基地,具备发展航空产业的有利条件。
且常州机场作为4E级的现代化航空港,可起降波音767、空客A340等大型飞机,是一个设施先进、功能完备的新机场。在常州机场周边设立常州航空产业园,不仅可以发展通用航空(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产业,还可以发展大飞机业务,可为常州经济发展打造新的重要增长点和产业转型升级新引擎。
文章来源:http:///news/hangyedongtai/AsrOz.htm
厂房出租 http:///
第五篇:以循环经济理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打造经济发展新优势
如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金融危机持续漫延的新时期,深化循环经济理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保持经济与环境、资源间的相互协调,走速度、质量与效益并重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实现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快××在陕南率先实现突破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要抓住国务院灾后重建规划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这一难得机遇,以循环
经济理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打造经济发展新优势,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一、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我们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立足××市情,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极端重要性。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文秘杂烩网要求,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生产效率,这种发展模式全面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发展循环经济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循环经济理念推动经济发展,切实做到不仅要经济增长,还要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不仅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讲求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区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使其逐步成为区域性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生物资源南北兼有,极为丰富,林业资源居全省之首,森林覆盖率为西部第二,是阻挡风沙南下和西南酸雨北上的重要屏障,被专家称为调节西部空气、气候的重要“肺叶”。××是陕西乃至西北的水资源富集区,水资源总量219.8亿立方米,主要河流水质达到二类标准,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因此,坚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保护好青山绿水,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建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迫切需要。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现实要求。××有“天然物种基因库”之称,略勉宁被誉为“中国的乌拉尔”,生物、矿产、水能、旅游资源极具特色。近年来,××装备制造、冶金建材、绿色产业、生态旅游四大支柱产业发展迅速,为突破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但工业发展既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科技含量低,产业链短、竞争力弱等突出问题,更面临着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循环经济的导向作用,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强、做大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绿色产业、烟酒食品等产业。通过整合资源,优选扶持耗能低、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关联度强的产业化龙头项目,拉长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特别是充分发挥××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使其成为新兴产业和新的增长点。
二、以循环经济理念打造××产业集聚区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工业、农业、服务业、建设等领域。结合××的发展基础和优势,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放在产业发展上,按照××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规划,突出“循环”和“集聚”两大主题,以产业链为主线,以资源的高效、集约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飞地经济为途径,促进工业集中布局,基础设施共同使用,资源节约利用,废弃物循环回收,污染物低排放。围绕“装备制造、有色冶金、新型材料、生物医药、油气石化、有机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回收综合利用”等八大产业,“一个中心、一个辐射区”的产业布局,整合提升现有产业结构,引导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条,建成“六基地一中心”,即:以航空、数控机床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以钢铁、锌冶炼为主体的冶金有色产业基地,以二氧化硅、石膏等为主的新型材料产业基地,以中药材深加工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以天然气为主的油气石化产业基地,以“猪、药、茶、菜”为特色的有机农业基地,以生态和两汉三国文化为主的循环经济型旅游创新中心,构建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体系,使集聚区真正成为××招商引资的名片、企业
发展的平台和工业经济强势发展的“航空母舰”。
(一)围绕产业集聚和循环,做强装备制造业。结合××装备制造业现状和产业基础,整合××航空工业园、褒河机械工业园区、铺镇工业园区,以汉航集团、陕飞公司、汉川机床等骨干龙头企业为重点,围绕航空、数控机床等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航空配套零部件研制、精密数控机床、专用刀工用具制
造、精密工具仪表及输变电器加工等产品研发,建设我国西部重要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坚持循环发展理念,积极引导企业改革传统工艺,构建产品研发、生产循环产业链,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经过适当加工处理作为原料,返回到生产过程中加以利用,实现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及废物综合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清洁生产,构建装备制造业产业循环系统。当前,要围绕骨干企业的协作配套,在园区内建设装备制造产业孵化区,提供可租赁的标准化厂房、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环保处理条件,实施技术研发鼓励政策,引导和扶持小企业集聚发展,迅速壮大装备制造业规模。
(二)树立资源节约型理念,打造冶金建材产业基地。依托勉略宁及周边丰富的矿产资源,整合现有企业和园区,以高新技术研发和产品结构升级为主线,采用“飞地经济”发展模式,统合提升矿产资源开发水平,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与生态化。在勉县设立现代材料产业园,重点发展钢铁冶炼和锌材料加式产业,以矿产资源和有色冶金深加工为主,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改造,改善工艺流程,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逐步实现资源低消耗和废弃物零排放,建成陕南最大的钢铁冶炼和材料加工产业基地。具体以汉钢、略钢和八一锌业为重点,围绕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快钢铁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矿石―铁(锌)精粉―烧结矿―铁(锌)―钢―机械加工业”生产链和“矿石―铁(锌)精粉―烧结矿―铁(锌)渣―钢渣―矿渣超微粉”、“焦炉煤气—焦油—精笨”或“焦炉煤气—硫铵—磷铵”的废物代谢链,实施好500万吨钢资源整合、30万吨锌冶炼等扩能技改和产业链延伸项目,大力发展线材、板材及特种钢,扩大电解锌及锌合金冶炼规模,打造冶金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能量、物质循环利用,构建冶金有色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依托五郎工业园区,以硅产业研发、生产为核心,发展“硅矿单选—硅合金—硅微粉—多晶硅—单晶硅”的产业链,逐步建设有机硅及光伏产品生产线。围绕镇巴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加快勘探和开发步伐,用全新的理念,最新的技术,打造陕南油气化工产业基地。进一步加快石膏资源开发,着力打造新型建材生产线,辅以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生产,提升资源及其衍生品利用水平。
(三)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有机食品示范市。依托××的环境资源优势和有机农业发展基础,以现有农业产业园区为基础,以农产品深度加工为主线,建设以畜禽、茶叶、柑桔为主的有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做精“三个六”(60万亩高产密植茶园、60万亩柑桔、年出栏600万头生猪),“四个优”(汉米、汉菜、汉油、汉药)农业主导产业,把××由全省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变为集农业商品生产、绿色食品、无公害和有机食品生产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在生态农业发展上,通过 “畜-沼-粮”、“畜-沼-蚯蚓(蝇蛆)-畜(渔)”等循环,尽可能控制或避免对现有耕地、水域等农业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实现农业系统资源的闭路循环。在绿色产业发展上,强力推进60万亩高产密植生态茶园、60万亩优质柑桔和年出栏600万头生猪等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打造“汉药、汉菜、汉米、汉油”等“汉”字特色品牌,完善绿色农产品认证体系,加强农产品生态环境监测,加大特色农产品原产地认证保护力度,壮大产业基地。在培育龙头企业上,大力发展生物发酵肉制品、干燥肉制品,茶叶提取物、饮料开发,西洋参精深加工等产业链延伸项目,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突出生态和文化优势,打造循环经济型旅游休闲度假中心。生态旅游是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把环境教育、人文知识普及作为核心内容的旅游活动。××的生态自然资源与人文历史资源极为丰富,两汉三国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秦岭巴山生态优越,自然田园风光独特。我们将按照“资源高效率利用、景区保护性开发、产品生态性设计和游客可持续消费”的理念,把生态观念和生态文化融入旅游的各个环节,进一步挖掘和整合旅游资源,集中力量打造长青华阳景区、黎坪景区、定军山三国文化景区、张良庙紫柏山景区和红寺湖、南湖、兴元湖、南沙湖等重点精品旅游景区,以旅游聚集人气,烘托商气,带动产业。以关中、成都、武汉等周边大中城市客源市场为重点,强化旅游宣传与整体营销,加强川陕旅游区域协作,推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努力使××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把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实施中心城区“双百”战略,进一步拉大骨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打造成为“一江两岸”会客厅、“两汉三国”魅力城、宜居休闲温馨地,不断增强中心城区的聚集功能和承载能力。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园和配送中心、大型商贸服务中心、批发贸易中心和旅游商品市场,主动承接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圈、武汉都市经济圈三大经济区辐射,大力发展一批集物流、商流、信息流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企业,开发和培育金融服务、休闲旅游、健身娱乐、社会化养老等新兴服务业,全力打造陕甘川毗邻地区商贸和物资集散中心。
(五)着眼于区域功能定位,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以维护提升××生态环境优势和保护汉江水源水质为重点,下功夫引进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环保规划、评估、监测技术等,初步构建起工业和城市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全民生态文化普及和环境监管能力等五大环境支撑体系,形成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型发展方式和生态环境系统,建设最佳人居环境。推行生活垃圾污水集中处理,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体系,逐步提高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资源转化水平;加快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建设,扩大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规模;建立健全环境保护预警机制,加强环境监测与预警;加快农村改水、改厕、改圈、改电、改路步伐,加大封山育林、水土保持力度,蓄养水源,改善、恢复自然生态环境,积极实施蓝天、碧水和绿色生态工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为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提供坚强的保障
循环经济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建设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需要在政策、机制、组织、管理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调查研究,尽快完成××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规划编制,统筹安排节能、节水、工业垃圾综合利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等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要坚持在规划指导下,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产业转型,促进产业布局合理调整。在生态企业建设上,以实施“三百”工程为抓手,鼓励企业研发、应用、推广循环经济技术,实施一批低耗能、低排放、科技含量高的重点项目,建立以企业内部循环为主的循环经济微观基础。坚决关停高耗能、高耗水和高污染企业,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拉长产业链条、全面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为重点,强力推行清洁生产。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上,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分析每个园区现有企业的能源、水和原料利用状况,积极引进关键链接项目,形成企业间共生和代谢的生态网络关系,打造园区内循环型的资源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技术流的高效耦合系统,降低和减少企业排放和处理废弃物的经济成本,构建生态工业园区。在生态社会建设上,运用生态理念改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挖掘全市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立起不同层次之间的循环链接。在生产过程中,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上游企业生产的废弃物就是下游企业的原料,从而实现生产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生态环境最佳。在生活领域,城市生活垃圾全部回收利用。整个城市乃至全社会都纳入循环经济圈,生产和生活之间建立连接,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大循环。
(二)依靠科技,加快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要有相关的技术作支撑。要针对重点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和产品深加工,加强产品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转化技术研究,使资源利用的效率最大化,废弃物的排放最少化,组织市内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攻关,积极争取省级科研支持,借脑借智,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重点加强对节能技术、节水技术、链接技术、新材料技术、生态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积极引进培养科技和管理人才,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快引进、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的生态循环型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加速改造传统生产工艺,开发生产再循环型产品,推进企业生产经营的生态转型。
(三)完善政策,整合资源。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产品价格改革,逐步提高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价格,加大外调原材料的资源税征收力度,从而促进资源的本地化深加工和充分利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速度。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国家已有的有关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经营等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逐步将循环经济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对一些重大项目利用国债投资或进行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发挥政府投资导向作用,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特别是通过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进行投资。健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积极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通过水价、电价、气价等价格政策的调整,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四)强化领导,落实责任。要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工作机制。尽快组建××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管理机构,明确机构的管理职能;按照高效、务实、专业的原则,选聘懂经济、善谋划、会管理的领导干部和高素质工作人员,负责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发展与管理,打造一个全力服务循环经济与产业集聚发展的项目谋划与招商平台。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目标考核体系,把循环经济理念运用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变传统gdp为绿色gdp,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强化督促检查,市委、市政府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政府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加强协作,确保循环经济项目、资金、技术和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扎扎实实地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五)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既关系当代,又惠及子孙,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要运用广播、电视、报刊、印发宣传品等多种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借助法律、税收、投资等宏观调控手段,使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把循环经济的理念、产业集聚的理念贯穿到各项经济工作中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企业领导树立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新思维,激发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发展思路,开拓性地经营企业;使公众树立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自觉抵制浪费行为,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及减少一次性产品的使用逐步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