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平师附校
王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体会台湾青年和李博士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2、读懂文中的关键词句,品味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李博士等医务人员奔波的艰辛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教学难点:
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教学内容:
一、复习引入,整体感知,酝酿血脉亲情
1、师: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温暖。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我们一起细细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我们一起来用心朗读感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三次引读课题,交代学法)
2、学习新课之前我们一起来读一首小诗,边读边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注意读准红色的生字词。
桂树飘香,阳光灿烂;花苞凋零,满怀希望; 地震袭击,海峡彼岸;台湾同胞,心系小钱; 身向空旷,才更安全;余震暂停,涓涓流淌; 骨髓移植,生命绽放;血脉亲情,代代相传。
3、你能再用自己的话再讲讲故事的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诉板书:杭州、小钱、白血病、台湾、同胞、余震中、捐献骨髓)根据板书全班一起讲讲故事的主要内容。小结:引导学生运用抓住故事中的人物地点和关键词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品味语言,潜心对话,感悟血脉亲情。
过渡:因为故事就真实的发生在我们身边,所以读起来格外令人感动。同学们想一想,故事当中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生自由答)
师:台湾同胞冒着余震的危险捐献骨髓的那一幕,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同学们,对于感人至深的文字,我们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尤其是让我们心中一动的词语和句子,我们最好画下来,再联系课文的其他内容去思考,我们就会发现,感动我们的不仅仅是词语表面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3、4、5三个段落,看看青年和李博士的哪些做法最让你感动,把最让你感动的语句画下来,反复读一读,你能体会到什么,用一两个关键词简单地写在旁边。一会儿我们交流。
刚才同学们用心品读了文章,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台湾青年哪些地方深深地感动了你?
出示“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哪个词最令你感动?交流感受。他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静静地躺着”
1、在静静中感受台湾青年的品质。
预设:1生答: 冒着余震的危险,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1)“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当时的那一场地震。(师出示课件)所以台湾青年就是冒着余震的危险,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教师接读: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
知道什么是余震吗?意味着什么?(房子随时倒塌,危险随时发生,生命随时受到威胁,骨髓抽取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从“余震”引出句
二、句三:(可引出第五自然段)
(2)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
读一读这句话: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余震带来的可怕后果?(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针头从肌肤里脱落、不得不停止)
教师评价:(由此可见这余震可不一般那!余震的破坏,也有如此之大。突如其来,它就是说余震是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是一刹那间来的,随时随地。是呀,是在人们毫无心理准备,毫无防范的情况下突然降临的,因此是十分的危险。)
教师:面对如此危险的环境,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3)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了涓涓流出。。。
师引导:如果是平时,骨髓抽取可能要不了多久,一次就能成功,可如今——(只能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工作,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努力。)预设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
一次一次的努力对台湾青年来说意味着什么?(一次一次的痛苦,一次一次的失败,一次一次的考验,一次一次的危险。)但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过渡:如果你就是这次大地震幸免于难的一人,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呢?
(4)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没有受伤,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师追问:“台湾青年不清楚什么?”(“不清楚”父母是否平安;“不清楚”兄弟姐妹是否健在;“不清楚”亲戚朋友是否还活着;不清楚自己是否还能和亲人相见„„)
教师评价:他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心中有多少的牵挂,多少的不清楚啊!但他还是(读——)他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因为他清楚,(出示句子)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就是因为这样的清楚,所以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那位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因为他知道此时此刻,“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就是因为这样的清楚,所以当余震袭来,窗户上的玻璃啪啪地掉下来,身下的病床咯吱咯吱作响,那位青年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因为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就是因为这样的清楚,所以当余震再次袭来,大地开始颤抖,房屋开始摇晃,那位青年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因为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师总结:这位台湾的青年认识小钱吗?而他却甘愿冒着生命的危险,舍下亲人的安危给他捐献骨髓,一个“静静地”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台湾青年?这样一个无私奉献,充满爱心的的青年怎能不领我们感动呢?
2、在“沉着”中感受李博士的品质。
在这场与死亡争夺生命的行动中,还有一个人的举动也令我们感动,他就是“台湾花慈济医院的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交流令你感动的词语。
(1)“此时此刻,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哪个词令你心中一动?“沉着”,这个词还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镇定?李博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保持沉着?
预设“冒着生命的危险沉着,大地仍在摇晃,手术里可能什么还在摇晃,稍有地震知识的人知道,这个时候,什么地方最安全?可他却没有离开,他冒着生命的危险,在等什么?等余震的间隙为台湾青年抽取骨髓,(2)“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涓涓流出„„”“一次又一次”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涓涓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从小钱身躯里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 这涓涓流出的骨髓,对小钱来说,意味着——生命的火种; 这涓涓流出的骨髓,对台湾青年来说,意味着——浓浓的爱心;
这涓涓流出的骨髓,对在余震中做手术的李博士来说,意味着——成功的喜悦; 看到这涓涓流出的骨髓,对读者来说,意味着——深深的感动。
(3)骨髓只能保存24小时,李博士带着这生命的火种出发了,静下心来读第6自然段,看看哪个词深深印在了你的心里?
“奔波”——(示:李博士送骨髓的时路线,老师解说时间表。)这样的行程花费了12个小时。
师:这是怎么样的12小时?(紧张、漫长,艰辛)
师:这个紧张,漫长,艰辛的十几个小时,就是“奔波”第6自然段有一个词语就写出了这12个小时的紧张与漫长?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李博士已经十分疲惫了,他休息没有,你从哪个词看到的,“连夜”但他并没有休息——(出示时间表后半部分)第6自然段又有一个词语表现出了李博士不顾疲劳,一直在工作。
同学们,李博士认识小钱吗?他却冒着余震的危险抽取骨髓,不辞辛劳为小钱进行骨髓移植手术。一个“沉着”一个“奔波”一个“连夜”让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李博士?这样一个医德高尚,把病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还重要的李博士怎能不令我们敬佩和感动呢?
三、回顾课题,点明中心
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无私的给予中复活了,这朵即将凋零的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你高兴吗?请你高兴地读!“小钱得救了!”
是谁为小钱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是两岸同胞用什么为小钱架起了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是啊,这座跨越海峡的不仅仅是生命桥,还是两岸同胞共建的爱心桥啊!
四、拓展,深化主题
根据国际上骨髓捐助的有关规定,骨髓捐助者和受捐人在一年内是不能见面也不能知道对方的身份和姓名的,但一年以后就可以了。我们来想象一下,一年以后的某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李博士相遇了,会是怎样的场景?他会说些什么?
五、板书设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杭州 台湾
小钱 捐献骨髓 台湾青年
白血病 余震中
第二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上饶市第六小学
郑水芳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题目“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体会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及医护人员一心为他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浓浓的血脉亲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程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揭题,读题
2、课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学文
1、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台湾同胞在()中,冒着生命的危险,用()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
2、学习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句子
得了白血病,真的没有一线希望吗?目前唯一有效的办法是进行骨髓移植。小钱就非常幸运,得到了台湾同胞的帮助。默读课文的3---5段,边默读边用横线划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
(1)学习句子“针头向皮肤剌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在什么情况下抽骨髓?
大家知道什么是余震吗?(余震是指大地震过后的小地震。)
那么什么是突如其来的余震?谁知道?(播放地震的片断)请看,这就是发生在台湾南投县7.3级的大地震。(播放地震录象)投影出示:“1999年9月21日凌晨1时47分,台湾突然发生一次惨绝人寰的大地震,死亡人数2735人,伤10002人,房屋倒塌不计其数,无家可归的达20万人以上。”
有的同学发出了惊叹,太危险了,太可怕了。在这危险的情况下,人们最应该做的是-----但是,这位台湾青年却----(全班齐读这个句子)
为什么?快速找出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齐读(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期待着他的骨髓。)
此时此刻,他静静地躺在床上,他来不及去空旷的地方(因为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期待着他的骨髓。)
此时此刻,他静静地躺在床上,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即将会在余震中死去,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期待着他的骨髓。)
此时此刻,他静静地躺在床上,他不知道家人是否安全,但是他知道(因为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期待着他的骨髓。)一位素不相识的人,竟比家人还重要,这真是海峡两岸心连心,不是亲人胜亲人呀!
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多么大的(决心),多大的(爱心)。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台湾青年他想着什么?想着自己的骨髓会带给海峡那边的小钱什么样的希望呢,我们来看看。
A、配乐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听老师读这段话,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同学们,你们了解白血病吗?谁来说说?
同学们,一听说癌症,就会让人想到什么词?(绝望、悲痛、死亡)
凋零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把小钱比喻成什么?
是啊,正直如花的小钱此时此刻就要凋零了,你有什么感受?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这个句子。
静静地,说明什么?(奄奄一息,缺乏生气)苍白,(没有血色,生命很微弱)
那么小钱的希望有没有成功,从哪句话可以看出骨髓已经成功抽出啊(3)学习句子: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骨髓从青年身上流出容易吗?从哪个词看出?指导读一次又一次(读出不容易)
从一次又一次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预设:针头脱落、突然手术室里的灯不亮了,设备落到地上,房子已经在摇晃,只听到“轰”的一声巨响,外面的房子倒塌了,此时„„)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从台湾青年身躯里涓涓流出的难道仅仅是骨髓吗?还有什么?
(爱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小钱对生命的渴望,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这就是深深的爱,这就是浓浓的情,这就是无私的奉献!同学们,请你用心体会怎么读才能表现出李博士、台湾青年这种不顾危险、忘我的精神呢?(齐读第五段)
(4)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赶到杭州,和当地的医护人员一起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
就在小钱等待骨髓的同一时刻,还有谁在为小钱的生命而奔波呢? 师:让我们来看看李博士这十几个小时到底是怎样奔波的? 上午7:30,台湾花莲滋济医院,一位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8:50,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10:20,李博士带着台湾青年的骨髓,从台湾花莲起飞。11:10,飞机到达台北桃园机场。
下午2:15,骨髓运输小组从台北桃园机场起飞,飞赴香港。3:54,骨髓运到香港特区。
晚上8:45,运输骨髓的飞机平稳地在上海虹桥机场降落。8:50,浙一医院的医护人员将骨髓接到,警车开道,直奔杭州。
10:15,接骨髓的救护车开进了杭州,人们翘首期盼的生命火种,终于如期传到了杭州城。
10:50,骨髓移植手术开始。
凌晨2:00,手术顺利完成!师:这是怎样的十几个小时?(紧张、漫长、艰辛、艰难、争分夺秒、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让人牵肠挂肚、漫长而又短暂„„)
李博士为了帮助小钱,他有没有休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连夜)。李博士的精神真令人敬佩呀,我们一起把对台湾专家的敬佩之情读出来吧。
3、学习第七自然段
在这同一时刻,除了李博士,还有谁在为小钱的生命而努力呢?(两岸的医务工作者、家人、飞行员、司机等等)
为拯救小钱的生命,海峡两岸那么多同胞在忙碌着,在奔波着。师引读:小钱终于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
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此时此刻,你知道生命桥指的是什么了吗?(用生命搭起的桥。用爱心搭起的桥。)
三、拓展延伸
1、因为爱,人间才充满温暖。是爱,给了小钱第二次生命。是爱,让一朵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又一次绽放。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不顾家人安危、冒着生命为他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把他写下来!
2、全班交流
四、板书
22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
(桥的形
状)
(爱心的形状,形状内写上血脉亲情,世代相传)
大陆小钱
台湾同胞
第三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前学生收集了解相关白血病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引入,整体感知,酝酿血脉亲情
1、师: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温暖。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我们一起细细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我们一起来用心朗读感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三次引读课题,交代学法)
2、学习新课之前我们一起来读一首小诗,边读边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注意读准红色的生字词。
桂树飘香,阳光灿烂;花苞凋零,满怀希望; 地震袭击,海峡彼岸;台湾同胞,心系小钱; 身向空旷,才更安全;余震暂停,涓涓流淌; 骨髓移植,生命绽放;血脉亲情,代代相传。
3、你能再用自己的话再讲讲故事的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诉板书:杭州、小钱、白血病、台湾、同胞、余震中、捐献骨髓)根据板书全班一起讲讲故事的主要内容。小结:引导学生运用抓住故事中的人物地点和关键词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品味语言,潜心对话,感受小钱遭遇的不幸,感悟血脉亲情。
1、学习课文1-2段,感受小钱的不幸。
(1)感悟“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重新绽放”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凋零、绽放、含苞”体会小钱的不幸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白血病,白血病俗称“血癌”,是造血系统恶性程度极高的血液病,这种病的死亡率极高,杭州的小钱十分的不幸,他也染上了这种可怕的疾病。让我们再次去看看这个不幸的青年。齐读(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同学们,在这段文字中,有几个描写花朵的词语,你找到了吗?“凋零、含苞、绽放”。这三个词语。本来是形容花朵的,在这里是用来形容什么?凋零是指?含苞是指什么?绽放时指什么?这个形象的比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小钱?人们常说,“生命如花”,“岁月如花” 可是这朵含苞的花朵还没有来得及绽放,就即将凋零,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让我们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这段话。(2)、体会骨髓得来的不易。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十万人中才能找到一个有适合的骨髓”和“辗转”等关键词语体会。
是啊,18岁正是人生最美好的季节,可小钱却患上了严重的白血病,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重新绽放.可是寻找合适的骨髓容易吗?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个句子看出来的?你还从哪个词感受到了寻找骨髓的艰难?小钱是幸运的,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骨髓,可是,这个寻找的过程容易吗?你从哪个词语感受到的,“辗转”。让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为了寻找到合适的骨髓,小钱的亲人和医务工作者可能去过哪些地方?。。。。一次一次的期盼,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一次一次的失望,一次又一次的寻找,终于在什么地方找到了合适的骨髓?。。。这样艰难的寻找过程就是“辗转”(3)、再次体会“静静的躺在床上”,骨髓找到了,小钱有救了,1999年的9月22日,是小钱骨髓移植的日子,此时他“静静地躺在床上”他可能在想什么?
2、学习课文3-5段,寻找捐献骨髓过程的感动
正当小钱充满期盼等待骨髓移植的前一天,台湾发生了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此时余震未了,这场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能成功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花慈济医院,去看看那里正发生着哪些感人的事情。
(1)、快速浏览3-5段,说说这个故事最令你感动的地方。
(2)再次默读3-5段,交待学法,深入体会,在感动中品味海峡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
台湾同胞冒着地震的危险捐献骨髓的那一幕,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同学们,对于感人至深的文字,我们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尤其是让我们心中一动的词语和句子,我们最好画下来,再联系课文的其他内容去思考,我们就会发现,感动我们的不仅仅是词语表面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这三个段落,看看青年和李博士的哪些做法最让你感动,把最让你感动的语句画下来,反复读一读,你能体会到什么,用一两个关键词简单地写在旁边。一会儿我们交流。预设一:深入对话,体验人物内心,感悟真情。
a.在“静静”中感受台湾青年的真情。
刚才同学们用心品读了文章,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台湾青年的何种表现令你感动?
出示“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哪个词你印象最深刻?交流感受。他是在什么情况下“静静地躺着”
预设:1生答: 冒着余震的危险,静静地躺着 师:余震危险吗?你从文中的那句话知道的?“大地在余震中剧烈地摇晃”。余震来了,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此时此刻,哪才是最完全的地方?可是这位青年还是静静地躺着,2、不明家人的安危情况下,静静地躺着 师:家人是否平安他还不清楚,或许此时,他的父亲在地震中?他的母亲?他难道这位青年就一点不怕危险吗?不是的,因为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难道这位青年就不牵挂自己家人的安危吗?不是的,因为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这位台湾的青年认识小钱吗?而他却甘愿冒着生命的危险,舍下亲人的安危给他捐献骨髓,一个“静静地”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台湾青年?这样一个无私奉献,充满爱心的的青年怎能不领我们感动呢?
b.在“沉着”中感受李博士的品质。
在这场与死亡争夺生命的行动中,还有一个人的举动也令我们感动,他就是“台湾花慈济医院的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交流令你感动的词语。
“此时此刻,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哪个词令你心中一动?“沉着”,这个词还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镇定?李博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保持沉着?
预设“冒着生命的危险沉着,大地仍在摇晃,手术里可能什么还在摇晃,稍有地震知识的人知道,这个时候,什么地方最安全?可他却没有离开,他冒着生命的危险,在等什么?等余震的间隙为台湾青年抽取骨髓,预设二:深入对话,在“一次又一次”中体会抽髓历程的不易。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涓涓流出……”“一次又一次”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涓涓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从小钱身躯里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 这涓涓流出的骨髓,对小钱来说,意味着——生命的火种; 这涓涓流出的骨髓,对台湾青年来说,意味着——浓浓的爱心;
这涓涓流出的骨髓,对在余震中做手术的李博士来说,意味着——成功的喜悦; 看到这涓涓流出的骨髓,对读者来说,意味着——深深的感动。预设三:深入对话,在“奔波”“连夜”中感受护送骨髓的艰辛
骨髓只能保存24小时,李博士带着这生命的火种出发了,静下心来读第6自然段,看看哪个词深深印在了你的心里?
“奔波”——(示:李博士送骨髓的时路线,老师解说时间表。)这样的行程花费了12个小时。的妹妹?可是他仍在病床上静静地躺着。
师:这是怎么样的12小时?(紧张、漫长,艰辛)
师:这个紧张,漫长,艰辛的十几个小时,就是“奔波”第6自然段有一个词语就写出了这12个小时的紧张与漫长?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李博士已经十分疲惫了,他休息没有,你从哪个词看到的,“连夜”但他并没有休息——(出示时间表后半部分)第6自然段又有一个词语表现出了李博士不顾疲劳,一直在工作。
同学们,李博士认识小钱吗?他却冒着余震的危险抽取骨髓,不辞辛劳为小钱进行骨髓移植手术。一个“沉着”一个“奔波”一个“连夜”让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李博士?这样一个医德高尚,把病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还重要的李博士怎能不令我们敬佩和感动呢?
三、回顾课题,点明中心
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无私的给予中复活了,这朵即将凋零的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你高兴吗?请你高兴地读!“小钱得救了!”
是谁为小钱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是两岸同胞用什么为小钱架起了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是啊,这座跨越海峡的不仅仅是生命桥,还是两岸同胞共建的爱心桥啊!
四、拓展,深化主题
根据国际上骨髓捐助的有关规定,骨髓捐助者和受捐人在一年内是不能见面也不能知道对方的身份和姓名的,但一年以后就可以了。我们来想象一下,一年以后的某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李博士相遇了,会是怎样的场景?他会说些什么?
师反复引读“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板书设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杭州
台湾
小钱
捐献骨髓
台湾青年
白血病
余震中 今天上午我们已经见过面了,我来XX小学,还记得我姓什么吗?我是第二次来到我们XX小学,因为不熟悉道路,上午第一次来时,老师费了不少周折,询问路人才来到这里,我想啊如果,在老师的学校和你们学校之间架一座大桥,让老师直接通过这座桥来,你有什么想法?(出示地图),你们看,就是这幅祖国的版图,这里有一座美丽的城市杭州,这里是祖国的宝岛台湾,在他们之间不仅隔着千山万水,还隔着一座茫茫的海峡,在它们之间架一座跨海大桥,怎么样?好了,关于桥的话题,我们就先说到这儿,大家准备好我们来上一节语文课。准备好了吗?上课!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2课,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看到课题,你想说点什么?(学生质疑)是啊,生命桥指的是什么?它靠什么跨越了茫茫的海峡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走进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理清脉络,把握主要内容。1.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词语你都会读了吗?
2.(出示词语:绽放、凋零、含苞、暂停、骨髓、间隔、慈济医院、辗转)请大家看屏幕上的词语,自由读一遍,看看哪个词语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生自由读,指名:你想提醒哪个词语?)
A“凋零”。一起读,“凋零”是什么意思?草木枯萎,花儿凋谢。屏幕上有个词的意思正好和它相反,绽放。还有一个跟花有关系的词,是——含苞。(出示句子)在课文中的句子里,这三个词语还是在形容花吗?快速读一读这句话,看看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了?(自由读,回答。)师相机介绍“白血病”的资料:白血病俗称“血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血液病,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只有进行骨髓移植,但是要找到配型相同的骨髓是非常不易的。
C剩下的词语你能读准么?“暂停、骨髓、间隔、慈济医院”这里有一个多音字是“间隔”的“间”,要读第四声,齐读。谁知道“慈济医院”,指生介绍:慈济医院,位于台湾花莲市,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骨髓捐赠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华人骨髓资料库。
B“辗转”,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你查了字典,字典上怎么解释的?(生读解释)查字典理解词语是个好方法,你很会学习。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读课文理解这个词语。大家看,辗转这个词语出现在课文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里。(出示第三句)不过,要理解“辗转”的意思,只读这一句话不行,我们得先读懂它前面的两句话,(出示前两句)。谁先来读前两个句子,(指名)大家看看这两句话都是在说什么?(生读)是呀!十万人,茫茫人海呀,才有可能找到几个有适合骨髓的人?一个。十万分之一呀!而且还是有可能,不确定啊!真是谈何容易!想象一下,医生可能曾经在哪些人当中为这个患了白血病的青年寻找过适合移植的骨髓?找到了吗?还可能在哪些人当中找过?找到了吗?在他的家乡杭州找到了吗?在祖国大陆找到了吗?最后,在哪里找到了?像这样的寻找过程,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辗转。3.词语都会读了,课文你能读熟练吗?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4.谁来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叙述的过程中,课件出示:“杭州 小钱 白血病 台湾 同胞 余震中 捐献骨髓”。我们把这些词语连成一句话,看看能不能把故事内容说得明白又完整?)
5.课文讲的就是这样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呢?
三、细读课文谈感受,指导朗读感受深的语句。
1.看起来,台湾同胞冒着地震的危险捐献骨髓的那一幕,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就是课文的第3、4、5自然段的内容。同学们,对于感人至深的文字,我们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尤其是让我们心中一动的词语和句子,我们最好画下来,再联系课文的其他内容去思考,我们就会发现,感动我们的不仅仅是词语表面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这三个段落,看看青年和李博士的哪些做法最让你感动,把最让你感动的语句画下来,反复读一读,你能体会到什么,一会儿我们交流。
2.默读画语句,小组交流。
3.指名交流:好,同学们读得这样认真,让老师很感动。谁愿意先来交流。A 交流第四自然段语句“在这场灾难中……不清楚。期待着他的骨髓。” 1.指名交流。
2.评价:你能把两句话的内容联系起来体会,真会读书!对于这两个句子,还有不同的体会嘛?再指名交流。
3.评价:这位同学更了不起,能联系自己体会到台湾青年的精神。
4.(出示句子第四自然段)看看台湾青年冒着地震的危险,离开自己的家人,躺在病床上,心里想着什么?
他虽然静静的躺在病床上,心里一定是极不平静的,他会牵挂自己的家人。但是,他想得更多的是——看这句话(课件出示“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自己的骨髓。”)(指生读)
5.那么,台湾青年心里想着的,小钱期待的,是怎样的希望呢?我们一起去感受小钱那满怀着希望的期待。(音乐起,教师深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6.听老师读了这段话时,你心里都有什么感受?你是个有同情心的孩子!你的心地真善良!你在为小钱着急呢!你希望小钱的生命之花绽放,我感受到了你那颗纯真的心!是的,小钱是幸运的,他在台湾找到的这个人即使是在地震的危急时刻,心里想着的依然,读书,女同学读刚才的那个句子,“但是,他知道”接下去“在海峡的……”
7.请大家看这段话里这些红色的词语(苍白、红润、凋零、绽放),你能不能用上一个或几个,说一说台湾青年心里想着,自己的骨髓会让小钱的生命出现什么样的希望呢?(屏幕:台湾青年心里想着,自己的骨髓会让小钱)台湾青年想着一个生命康复的希望,多么善良的心啊!多么博大的爱心啊!
联系课文前面的内容,我们已经走进了台湾青年的内心世界!现在再读这句话,(男同学读)感动我们的正是这颗善良的心,这份博大的爱!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书,用你们的朗读感动自己的同时,也能感动在座的每一个人,齐读。B交流表现李博士高尚品质的语句。1.你们用朗读表现出台湾青年美好的心灵,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老师。谁画了描写李博士的地方,体会到了什么呢?(指名朗读、交流。“沉着”句。谈体会。)2.评价:他抓住“沉着”这个词语来体会,会读书!还有谁也画了这句话?
3.评价:发现了吗,她把整个第五自然段的内容都联系起来了,在体会李博士的沉着,她是在用心读书。(板书:沉着)来,我们像她这样把整个第五自然段的句子都联系起来体会这个“沉着”:他在什么情况下还这样沉着?读哪一句话(指名)。余震都能使针头都从肌肤里脱落出来,多么突然啊!哪个词语是突然的意思?强调这个词,谁再来读一遍(指名)。想象一下,当时手术室里可能还有什么东西在摇晃?这么危险的时刻,李博士怎样地站在病床旁?(沉着地)继续读书,此时此刻,跑到哪里才比较安全?读哪一句?(指名)。手术室是空旷的地方吗?可李博士却怎样地站在那充满危险的地方?(沉着地)“此时此刻”,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可能在想些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师:难道同学们认为“余震”是件小事?
(余震虽然这么强烈,甚至有生命危险,可他们心中,只想着小钱,所以觉得是“小事”!)师:那么,“此时此刻”指什么样的时刻呢?
出示: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引读:此时此刻,大地震刚过,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危险时时威胁着他们。生:——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师引读:此时此刻,小钱静静地躺在杭州医院的病床上焦急地等待着骨髓。生:——李博士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引读:此时此刻,还不清楚自己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也许他们的家人正遭遇不幸,在死亡线上挣扎。
生:——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也是一场跟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他们冒着生命的危险,在那里等什么呢?他说对了!变红最后一句话——“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指生读。这涓涓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是的,这涓涓流出的是生命的火种,是美好的希望,是博大的爱心。
4.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李博士带着这生命的火种出发了……(屏幕出示:
10时20分,李博士从花莲飞往台北。
14时15分,由台北抵达香港后,立即飞往上海。16时45分,飞机在上海降落。20时50分,李博士直奔杭州。
22时15分,李博士乘坐的救护车开进了杭州的医院。
快算一算,从李博士带着骨髓出发,到把这生命的火种送到小钱的身边,用了多长时间?(生答)只差5分钟。就是整整十二个小时啊?这是怎样的12个小时?用一个词语形容!(紧张、争分夺秒、扣人心弦、艰辛、辛苦、漫长、惊心动魄、疲劳)课文第6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表达的就是这十几个小时的艰辛、紧张与漫长,快找一找是哪一个?(板书:奔波)读这个词语,读出紧张的感觉、读出艰辛的感觉、读出漫长的感觉…… 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奔波,李博士没有休息,(再出示:22时50分,骨髓移植手术开始了。第二天凌晨 2时整,手术才顺利完成!)第六自然段中还有一个词语写出了李博士不顾疲劳,一直在工作。看书。是哪一个?(连夜)连夜啊!多么让人感动啊!让我们把内心的全部感动,融入第六自然段的字里行间读出来吧!(引读第六自然段: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接下去——。)
三、激情扣题,结束。
1.小钱就这样得救了!同学们,故事读到这里,相信大家对课题的疑问一定已经解决了,(如果时间够:同学们,故事读到这里,大家对课题的疑问解决了吗?是什么架起了这座能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出示“这真是一座用
架设的生命桥啊!”让学生发散填空)(师板书:骨髓、爱心、血脉亲情)
这座用骨髓、爱心、血脉亲情架设的生命桥,将永远屹立在大陆同胞和台湾同胞的心中!(板书:大陆同胞、台湾同胞)
2.其实,台湾慈济医院向大陆白血病患者捐献骨髓的感人事例还很多很多,我们课文写的,仅仅是其中一例。(课件出示几例子相关例子,音乐起老师动情诵读)。
①1997年4月,该中心首次进行横跨两岸的骨髓移植,将台湾一名54岁妇女的骨髓,移植给大陆一名17岁男孩。
②1999年7月29日台湾身患残疾的汤女士带着伤病的身躯,为西安29岁的白血病患者王健作捐髓手术。
③2003年11月14日上午,该中心几经辗转,将台湾女青年捐献的新鲜骨髓送到汕头,挽救了汕头市工贸中专的学生姚文健的生命。……
3.师:截止目前,慈济医院已经向大陆供髓约 180 例,成功救治了不少白血病患者,每个事例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些正是在海峡两岸之间(指板书)用骨髓架设的(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用爱心架设的(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用血脉亲情架设的(齐读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4.生命在人们无私的给予中延续,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心和奉贤中重新绽放,让我们用心来读一读最后一段:
5.同学们,如果有一天,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见面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呢?下节课,你们可以在班级里讨论讨论这个问题。下课!
板书设计:
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大陆同胞
骨
髓
爱
心 台湾同胞
血脉亲情
第四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体会台湾青年和李博士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2、读懂文中的关键词句,品味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李博士等医务人员奔波的艰辛,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教学难点:
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收集了解相关白血病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整体感知,酝酿血脉亲情
1、播放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一些片断。教师引导:爱是亲人之间的一句亲切叮咛,爱是公共汽车上一次平凡普通的让座,爱是人与人之间一句简单的“请让我来帮助你”……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爱,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学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去感受台湾人民和祖国同胞之间那种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去感悟那种超越了生命高度的人间至爱。
2、学习新课之前我们一起来读一首小诗,边读边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注意读准红色的生字词。桂树飘香,阳光灿烂;花苞凋零,满怀希望; 地震袭击,海峡彼岸;台湾同胞,心系小钱; 身向空旷,才更安全;余震暂停,涓涓流淌; 骨髓移植,生命绽放;血脉亲情,代代相传。
3、你能再用自己的话再讲讲故事的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诉板书:杭州、小钱、白血病、台湾、同胞、余震中、捐献骨髓。根据板书全班一起讲讲故事的主要内容。小结:引导学生运用抓住故事中的人物地点和关键词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品味语言,潜心对话,感受小钱遭遇的不幸,感悟血脉亲情。
1、学习课文1-2段,感受小钱的不幸。
(1)感悟“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重新绽放”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凋零、绽放、含苞”体会小钱的不幸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白血病,白血病俗称“血癌”,是造血系统恶性程度极高的血液病,这种病的死亡率极高,杭州的小钱十分的不幸,他也染上了这种可怕的疾病。让我们再次去看看这个不幸的青年。齐读(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同学们,在这段文字中,有几个描写花朵的词语,你找到了吗?“凋零、含苞、绽放”。这三个词语。本来是形容花朵的,在这里是用来形容什么?凋零是指?含苞是指什么?绽放时指什么?这个形象的比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小钱?人们常说,“生命如花”,“岁月如花” 可是这朵含苞的花朵还没有来得及绽放,就即将凋零,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让我们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这段话。
(2)、体会骨髓得来的不易。
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十万人中才能找到一个有适合的骨髓”和“辗转”等关键词语体会。
是啊,18岁正是人生最美好的季节,可小钱却患上了严重的白血病,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重新绽放.可是寻找合适的骨髓容易吗?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个句子看出来的?你还从哪个词感受到了寻找骨髓的艰难?小钱是幸运的,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骨髓,可是,这个寻找的过程容易吗?你从哪个词语感受到的,“辗转”。让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为了寻找到合适的骨髓,小钱的亲人和医务工作者可能去过哪些地方?。。。。一次一次的期盼,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一次一次的失望,一次又一次的寻找,终于在什么地方找到了合适的骨髓?。。。这样艰难的寻找过程就是“辗转”
(3)、再次体会“静静的躺在床上”,骨髓找到了,小钱有救了,1999年的9月22日,是小钱骨髓移植的日子,此时他“静静地躺在床上”他可能在想什么?
2、学习课文3-5段,寻找捐献骨髓过程的感动
正当小钱充满期盼等待骨髓移植的前一天,台湾发生了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此时余震未了,这场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能成功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花慈济医院,去看看那里正发生着哪些感人的事情。
(1)、快速浏览3-5段,说说这个故事最令你感动的地方。
(2)再次默读3-5段,交待学法,深入体会,在感动中品味海峡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
台湾同胞冒着地震的危险捐献骨髓的那一幕,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同学们,对于感人至深的文字,我们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尤其是让我们心中一动的词语和句子,我们最好画下来,再联系课文的其他内容去思考,我们就会发现,感动我们的不仅仅是词语表面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这三个段落,看看青年和李博士的哪些做法最让你感动,把最让你感动的语句画下来,反复读一读,你能体会到什么,用一两个关键词简单地写在旁边。一会儿我们交流。
预设一:深入对话,体验人物内心,感悟真情。a.在“静静”中感受台湾青年的真情。
刚才同学们用心品读了文章,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台湾青年的何种表现令你感动?
出示“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哪个词你印象最深刻?交流感受。他是在什么情况下“静静地躺着”
预设:1生答: 冒着余震的危险,静静地躺着
师:余震危险吗?你从文中的那句话知道的?“大地在余震中剧烈地摇晃”。余震来了,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此时此刻,哪才是最完全的地方?可是这位青年还是静静地躺着,2、不明家人的安危情况下,静静地躺着
师:家人是否平安他还不清楚,或许此时,他的父亲在地震中?他的母亲?他的妹妹?可是他仍在病床上静静地躺着。
难道这位青年就一点不怕危险吗?不是的,因为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难道这位青年就不牵挂自己家人的安危吗?不是的,因为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这位台湾的青年认识小钱吗?而他却甘愿冒着生命的危险,舍下亲人的安危给他捐献骨髓,一个“静静地”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台湾青年?这样一个无私奉献,充满爱心的的青年怎能不领我们感动呢?
b.在“沉着”中感受李博士的品质。
在这场与死亡争夺生命的行动中,还有一个人的举动也令我们感动,他就是“台湾花慈济医院的骨髓移植专家——李博士。交流令你感动的词语。
“此时此刻,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哪个词令你心中一动?“沉着”,这个词还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镇定?李博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保持沉着?
预设“冒着生命的危险沉着,大地仍在摇晃,手术里可能什么还在摇晃,稍有地震知识的人知道,这个时候,什么地方最安全?可他却没有离开,他冒着生命的危险,在等什么?等余震的间隙为台湾青年抽取骨髓,预设二:深入对话,在“一次又一次”中体会抽髓历程的不易。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涓涓流出……”“一次又一次”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涓涓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从小钱身躯里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 这涓涓流出的骨髓,对小钱来说,意味着——生命的火种; 这涓涓流出的骨髓,对台湾青年来说,意味着——浓浓的爱心;
这涓涓流出的骨髓,对在余震中做手术的李博士来说,意味着——成功的喜悦; 看到这涓涓流出的骨髓,对读者来说,意味着——深深的感动。预设三:深入对话,在“奔波”“连夜”中感受护送骨髓的艰辛
骨髓只能保存24小时,李博士带着这生命的火种出发了,静下心来读第6自然段,看看哪个词深深印在了你的心里?
“奔波”——(示:李博士送骨髓的时路线,老师解说时间表。)这样的行程花费了12个小时。师:这是怎么样的12小时?(紧张、漫长,艰辛)
师:这个紧张,漫长,艰辛的十几个小时,就是“奔波”第6自然段有一个词语就写出了这12个小时的紧张与漫长?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李博士已经十分疲惫了,他休息没有,你从哪个词看到的,“连夜”但他并没有休息——(出示时间表后半部分)第6自然段又有一个词语表现出了李博士不顾疲劳,一直在工作。
同学们,李博士认识小钱吗?他却冒着余震的危险抽取骨髓,不辞辛劳为小钱进行骨髓移植手术。一个“沉着”一个“奔波”一个“连夜”让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李博士?这样一个医德高尚,把病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还重要的李博士怎能不令我们敬佩和感动呢?
三、回顾课题,点明中心
这是一次跨越海峡的拯救行动,这是一次和死神争夺生命的较量。最后,生命在人们无私的给予中复活了,这朵即将凋零的生命之花在人们的爱和奉献中重新绽放了。小钱得救了!你高兴吗?请你高兴地读!“小钱得救了!”
是谁为小钱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是两岸同胞用什么为小钱架起了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是啊,这座跨越海峡的不仅仅是生命桥,还是两岸同胞共建的爱心桥啊!
这座连接大陆与台湾的生命桥,是用骨髓、爱心、血脉亲情连接起来的,凝结成一个爱的世界。师反复引读“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四、拓展,深化主题
根据国际上骨髓捐助的有关规定,骨髓捐助者和受捐人在一年内是不能见面也不能知道对方的身份和姓名的,但一年以后就可以了。我们来想象一下,一年以后的某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李博士相遇了,会是怎样的场景?他会说些什么?
“同学们,就像歌中唱的那样,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现在,请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共创一个人好人间。最后,老师还有一句话送给你们:学会爱,这将会是你一生的财富!”
板书设计: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杭州
台湾
小钱
捐献骨髓
台湾青年
白血病
余震中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张明霞
大峪沟镇中心小学
第五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深情回顾触动心弦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1999年9月22日,这个日子对于杭州青年小钱来说,是永生难忘的。他不幸患了严重的白血病,他只能“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课件出示)指名读。此时,他自身的骨髓已经全部被清空,没有任何力量,他只能(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啊,此时的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会想些什么呢?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优秀
课件出示: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_______。(指名说)
二、深入文本 感悟真情
1、是的,他想了很多很多,内心是多么不平静啊,在同一时刻,为了挽救小钱的生命,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正上演着感人的一幕。好好读读3-6自然段,很多地方会让你感动,请你圈圈点点,写写你的感受。
2、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句子:
(1)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指名读,是什么让你感动?
▲此时此刻,可能会发生什么?
▲(医院地震录像)看到这一幕,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要说?
①体会李博士的精神(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在灾难面前,病人的生命是第一位。)
②体会台湾青年内心的情感(不担心自己的安危吗?不担心家人的安危吗?牵挂如此多,手术取消了吧?延期吧?/在灾难面前,什么最重要?)
▲朗读:我们感动于李博士那高尚的医德,感动于台湾青年的爱心。让我们用朗读再现李博士与青年的沉着与冷静。请同学们好好练练,读出自己的感动。
(2)在这场灾难中,病床上的青年……期待着他的骨髓。
▲ 读句子,是什么让你感动?
▲就在昨天,他的家人处在怎样的灾难中?(边播放地震图片边解说)
师:看到这些数字,你最想说的一个词是什么?(恐怖、可怕……)此时,台湾青年不清楚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台湾青年会不牵挂自己亲人的安危吗?他为什么不去看看自己的家人,仍旧这么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呢?
l 朗读:这位青年不顾家人的安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因为——他知道……
这位青年这么坚定地躺在病床上是因为——他知道……
这位青年愿意这样冒着生命危险躺在病床上是因为——他知道……
引读: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3)就这样,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读句子。
▲一次又一次——到底有多少次呢?正常情况下,要抽取100多针才够,而现在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做骨髓抽取手术?(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呀)“间隔”的时间有长有短,可能是20分钟,也可能只有5分钟,3分钟。针头一次次地戳进肌肤,又一次次地脱落……此时的你又想说点什么?
指名读。
抽取骨髓如此艰难,但是李博士仍……台湾青年也……是因为他们都知道……
▲此时,从台湾青年的身躯里涓涓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还是——(爱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
(4)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带着人们的爱心,带着对生命的呵护与祝福(出示句子)师生齐读句子。
李博士带着刚抽取的骨髓……连夜为小钱做了骨髓移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