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辽宁省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交流材料
辽宁省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
二O一O年五月十五日
几年来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在国家质检总局领导下,辽宁压力管道安全监察战线的同志们扎实工作、严格把关、落实责任、不断创新。为做好压力管道安全运行作出了辛勤的努力,预防和减少了压力管道安全监察事故发生,较好地进行了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我省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有了点的体会,与各省领导和同志们进行交流。
一、圆满完成压力管道元件专项整治工作
截止去年12月底,我省压力管道元件专项整治累计出动检查人(次)156次,组织检查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109家,全面开展了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监督检验工作,其中13家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许可证转换工作。发现问题96条个,完成隐患整改23家,下发监察指令书91份,查处无证制造压力管道元件4家,实施行政处罚15.4万元,全省压力管道元件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严密组织
2008年,我省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开展压力管道元件和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将压力管道元件整治做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重点。对此高度重视,重点部署,力求抓出成效,在07年开展压力管道专项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新一轮全省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专项整治活动。省局首 1 先下发了《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专项治理方案》,提出完成时间和具体工作要求;其次成立压力管道元件制造检查领导小组组,由主管局长任组长,全处同志参加检查;具体负责同志不定期进行检查指导,针对压力管道专项整治开展中的好经验和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积极推广经验,帮助各市解决整治中存在的问题。于年底分别成立3个检查组对14个市,突出重点进行督促检查。为加大整治工作力度,我局在转发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对无锡德新钢管有限公司违法制造压力管道元件处理情况的通报》中,再次提出了6条压力管道元件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意见。
在省局统一部署下,各市局结合本市特点,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压力管道元件专项整治工作。抚顺市局对全市18家元件制造单位进行了制造监检,立案查处1家压力管道元件非法制造单位。辽阳市局对全市29家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实施整顿治理,一是落实证后监管;二是整治尚未接受监检的元件制造单位;三是对不作为压力管道使用的元件制造企业落实书面承诺声明。锦州市局对3起压力管道安装未经监督检验案件进行处罚。
(二)加强督查,认真总结
为圆满完成国家质检总局的总体部署,认真做好专项整治的验收工作。在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完成自行核查后,我们组织了有关人员对各市分别进行的验收,深入制造单位调查摸底,查找问题,从资源条件、质保体系运转、产品质量以及许可证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排查。在检查中,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生产能力,管理水平和技术条件参差不齐;部分取证企业已 不具备许可条件;部分企业存在骗取受理,制造多台样机而不取证现象;鉴定评审和检验机构存在工作把关不严问题等。
针对上述问题,召开会议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整改,及时总结。着重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继续加强对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的宣传,营造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的良好氛围,规范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行为。二是提高许可受理工作质量,避免企业虚假申报。三是落实检验机构依法检验责任,纠正不正之风,提高检验机构技术把关能力。四是省局分别组织各市安全监察机构和评审机构召开评审和监督工作座谈会,通报评审和监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提高评审和监督工作质量。五是部署市局加大现场监察工作力度,督促企业自觉提高守法意识。六是根据我省压力管道制造业的发展与现状,探索新的监管工作模式,构建全省压力管道安全监察长效机制,目前以上各项措施都得到了进一步落实。
二、认真做好压力管道设计监察
辽宁压力管道设计单位经省发证有23家,还有国家局发证单位有6家,共29家。压力管道设计是压力管道安装检验使用的基础工作,关系压力管道整体质量的好坏。我省压力管道设计安全监察工作总体看运行较好,能够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使用单位能够自觉抵制无证设计单位从事相应的设计工作。
我们主要做法是:首先从受理设计单位开始,对申请单位提 出要求,质量手册应符合压力管道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其次在评审时应提供完整的设计方案和有效图纸,图纸中应有符合国家质检总局要求的设计方案和符合要求的单线图;第三对安装告知严格控制,重点实施安装告知后的现场监督,对图纸上设计许可印章审查,如发现无设计许可印章的设计文件,要求企业重新寻找有资格的单位重新设计。此项要求也基本得到企业的认可,同时也调动了压力管道设计单位的积极性。
三、压力管道制造安装使用的监督检验工作
压力管道制造安装使用单位实施监督检验,是保障压力管道系统安全的几个重要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是必要的。
一是压力管道制造监督检验工作。我们重点开展了压力管道元件取证单位的证后监督抽查,在检查中,发现相关产品不作为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的单位,要求其相关产品做出书面声明“不作为压力管道元件使用”;对发生过产品质量事故和举报的单位作为抽查重点;对不符合制造许可条件、超范围制造、贴牌、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尚未接受监督检验产品出厂,而使用在承压设备的单位,要依法进行处罚,取缔非法制造活动。
二是压力管道安装监督检验工作。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国家大型石化企业压力管道安装检验工作一直没理顺,有的甚至长期不进行安装监督检验。经我们努力工作,在相关市局的努力下,逐步理顺了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在辽宁省境内中石油、中石化公司、大型发电公司基本上能够主动接受当地市检验机构 的安装监督检验,密切配合检验工作,为检验机构提供临时办公地点及有关器具。目前,压力管道安装检验工作基本正常进行。
三是落实使用单位在用压力管道检验的责任。按照《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的要求,基本落实了在用工业压力管道检验使用单位的责任。为了做好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监督,有的市要求使用单位每年年初提出全面检验计划,将压力管道的定期检验计划上报,市局以文件下发各有关使用单位,明确各压力管道使用单位的检验计划。检验机构的检验人员按照检验计划督促使用单位落实检验计划,由监察人员不定期监督实施情况。
为做好压力管道制造安装使用的监督检验工作,我们对压力管道安全管理操作人员和在线检验、全面检验四种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工作,这在历史上也是第一次。我省先后共举办压力管道在线检验人员培训班八期,安全管理操作人员培训班六期,检验机构的检验人员培训班五期,共培训考核合格的压力管道安全管理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589人,并全部颁发了检验员资格证书。
四、压力管道登记发证有突破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要求,我们认真开展了压力管道登记发证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工作。我们的体会是:领导重视压力管道登记发证工作是非常重要,所以,我局领导多次在全省特种设备会议上,特别强调做好登记发证工作的重要性,处领导在全省工作会议上也多次提出要求,我们经常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交流登记发证工作,解决有关登记发证方面的问题,确保压力管道登记发证工作正常进行。为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多次深入企业现场办公,我们到企业专题研究压力管道登记、发证等情况。确实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本着重要问题优先解决的原则,将GC1级管道登记发证工作首先使用在辽宁省特种设备动态监管系统的应用中。针对大型石化公司人多,人员不宜长期离岗的状况,现场举办多期压力管道安全管理操作人员和在线检验培训班。
全省压力管道登记发证工作,在原有注册工作的基础上,预计用一年的时间能够完成大型企业登记、发证。现在全省共发放压力管道使用证1039个。全省逐步实现了对出具合格检验报告的压力管道,实行登记、发证工作。
虽然我们工作上取得一些成绩,但与兄弟省比,我们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一压力管道制造监督检验力度不足。二是压力管道GB2级热力安装工程未告知、未监检的工程依然存在。三是证后监督工作不够细。今后,在国家局领导下我们要在以上几个方面下大力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
五、下步主要工作安排
继续加大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力度,逐步形成政府依法监督、企业全面负责、技术机构把关、社会支持与监督的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格局。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探索。
(一)构建压力管道动态监管体系
完善压力管道安全监察网络建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信息化。开展宣传、培训与使用,力争年底完成传统监察工作模式向全面信息化模式的过渡。做好数据的清洗、录入和导入工作,年底进行严格验收。提升压力管道安全监察有效性,全面开展压力管道登记注册、发证。
(二)开展压力管道安全监察专项整治活动
加强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开展使用单位专项整治工作,狠抓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薄弱环节,强化压力管道安装告知后和安装现场监督监检工作,保证检验工作质量,加强使用单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工作,提高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加强使用企业证后监督工作,落实对获证企业监督抽查工作任务,加大执法工作力度,严厉打击非法使用、制造、安装和改造压力管道等违法行为,加大调查处理与行政处罚工作力度。
(三)全面开展压力管道检验工作。规范在线检验、安装监检和全面检验行为,要研究管道检验具体有效的方法,制定可行的检验方案,做好不开挖管道检验方法的实施,确保检验计划的落实。
(四)贯彻实施《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实施使用单位注册登记与发证工作
组织宣贯《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按《规则》的要求,强化开展我省压力管道使用单位行政许可工作。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压力管道要求,在压力管道普查和元件专项整治的基础上,落实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责任,依法开展安装监督、工业和公用管道定期检验及注册登记与发证工作。
(五)加强鉴定评审机构监督,确保评审工作质量 加强对鉴定评审工作监督抽查。认真实施《特种设备行政许 可鉴定评审管理与监督规则》,加大评审工作监督抽查力度,规范评审行为,采取跟踪审查等方法进行监督,提高鉴定评审工作质量。
同志们!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以后压力管道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有决心。在国家质量检验总局的领导下,开拓进取,求真务实,为全面振兴压力管道事业做出贡献!
第二篇:江西省压力管道、气瓶安全监察工作交流材料
关于压力管道、气瓶安全监察工作汇报
尊敬总局特设局领导、各位兄弟省市的同仁:
你们好!
一、目前状况
江西压力管道2314.6公里,气瓶344.8万只,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15家,压力管道安装单位51家、设计15家,气瓶充装单位711家。
二、2009年特种设备工作
全省特种设备安全态势总体平稳,杜绝了重特大特种设备事故。主要开展了以下五项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质量和安全年”特种设备安全“三项行动”工作,二是全力做好国庆60周年以及其它重要时期的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三是加强特种设备规范化管理工作,四是强化基础建设和队伍建设工作,五是积极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
(一)压力管道
为了进一步加强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提升压力管道安全运行,2009年五月和十二月分别对全省部分压力管道制造单位进行了监督抽查,我们的具体工作是分别由省市监察机构代表和鉴定评审专家组成,共计对我省5家单位,其中钢管和钢骨架PE制造单位各1家,阀门制造单位3家,监督抽查比例为33.3%,总体平价断提从抽查情况看,大部分被抽查单位能够按照国家法规、标准的要求从事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产品质量基本能够得到保证。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大、取证时间较长的制造单位能够不高管理水平,持续保持和改进生产条件。主要评价如下:
1.各制造单位资源条件总体符合国家质检总局《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要求。
2.未发现超许可证范围制造行为。
3.经抽查,产品制造及检验记录报告基本齐全,现场产品制造质量总体良好,产品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发现的主要问题:部分技术人员流失,产品外表TS标识不全,大部分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未按TSG Z0004-2007《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进行修订和完善,质量体系运行记录不全、合格供方评价、报告等,材料管理存在漏洞
处理意见:
1.对内部管理存在较多问题的企业提出通报批评。2.被抽查的制造单位应当根据抽查备忘录进行整改,自本通报发出之日起2个月内将整改情况报当地设区市质监局确认,并将有关情况反馈省局。
3.全省各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应当对照此次抽查发现的问题,认真进行自查、整改,提高管理水平,保证产品质量。
下一步工作要求
1.组织制造单位加强对国家新的法规及技术规范学习。目前,国务院新修订的《条例》和安全技术规范出台后,一些企业对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技术宣贯工作重视不够,掌握不及时,导致在安全管理和执行技术标准方面存在滞后现象。为此,省局要求各设区市质监局督促、指导本地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开展一次法规自我学习宣贯活动,提高政策水平,规范制造行为。
2.强化制造单位质量管理的监督检查。目前,由于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监督经验规则按产品项目配套不全,因此我省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监督检验工作尚未开展,一些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存在漏洞。省局要求各设区市质监局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现场监督检查规则》要求,定期对本地制造单位质量保证体系运转和资源条件保持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制造单位持续保持并改进质量保证体系和资源条件,一旦发现制造单位质量保证体系运转异常或资源条件发生较大变化,要及时向省局报告。
3、进一步提高鉴定评审工作质量。有关鉴定评审机构应当加强对鉴定评审人员的培训和考评,不断提高鉴定评审的工作质量。在取(换)证评审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法规标准要求,客观准确地反映生产单位存在的问题,切实起到把关作用,促进制造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增强质量意识。
(二)气瓶充装
为加强气瓶充装单位获证后的监管工作,促进鉴定评审机构工作质量提高,省局于2009年12月对全省部分气瓶充装单位进行了监督抽查。
按照《关于开展气瓶充装单位监督抽查的通知》要求,省局抽调部分人员分成A、B两个检查组,从2009年12月7日至12月11日对南昌、吉安、宜春、鹰潭、上饶5个设区市共计29家气瓶充装单位(名单见附件)进行了监督抽查。检查组通
过听取充装单位汇报、查阅有关资料、现场核查等方式进行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被检查单位进行了交流反馈,并下发了监督检查备忘录。
总体评价
检查总体情况良好,各充装单位基本具备气瓶充装资格条件要求,持证充装作业人员数能够满足单位的生产需要,储罐等设备进行了定期检验,安全附件能够定期校验,单位法人都较重视本单位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工业气瓶充装单位管理相对更加规范。
主要问题
1.大部分充装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未能按照总局新颁布的《气瓶充装许可规则》(TSG R4001-2006)要求进行修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缺少规则中所要求的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体系运转情况也相对较差。
2.充装记录填写不齐全,不能按要求逐只填写充装记录。缺少气瓶收发记录,不能根据气瓶编号对所充装的气瓶进行使用跟踪,多数单位存在充装非自有产权气瓶现象。
3.气瓶档案建立不完全,部分单位自有产权气瓶数量不够,除南昌市工业气瓶充装单位办理了气瓶使用注册登记外,大部分单位尚未办理气瓶使用登记。
4.气瓶充装现场管理不规范,突出问题是绝大多数液化石油气瓶和焊接气瓶无充装站标志和编号,无永久性钢瓶代码。
5.大部分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未定期开展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演练,有的演练过但无演练记录。
处理意见
1.江西铜业集团(贵溪)冶化新技术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存在充装非自有产权气瓶现象,建议当地设区市质监局按照《行政处罚法》、《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等相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2.宜春市袁州区昌湖液化气站等9家单位未按规定粘贴气瓶警示标签和气瓶充装标签,建议当地设区市质监局按照《行政处罚法》、《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等相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3.江西铜业集团(贵溪)冶化新技术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存在充装超期未检气瓶现象,责令立即整改,并提出通报批评。
4、被抽查的气瓶充装单位应当根据监督检查备忘录进行整改,自本通报发出之日起2个月内将整改情况报当地设区市质监局确认,并将有关情况反馈省局。
下一步工作要求
1.各设区市质监局要加强对充装单位的监督检查,指导充装单位建立健全质量手册及充装工作表卡,督促充装单位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正常运转,完善气瓶充装记录和收发记录,确保监督检查工作取得实效,不走过场。
2.各设区市质监局应结合本地实际,全面推开气瓶使用注册登记工作,并确保在2010年年底前完成本辖区内气瓶使用注册登记。
3.各设区市质监局应督促气瓶充装单位每年定期开展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演练,提升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4.2010年,省局为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和“创业服务年”活动,全面落实液化石油气瓶充装站气瓶充装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彻底解决当前液化石油气瓶充装站气瓶充装安全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省局制定了《全省液化石油气瓶充装站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第三篇:陕西省压力管道及气瓶安全监察工作交流材料
压力管道及气瓶安全监察情况汇报
陕西省质监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
近几年来,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有关要求、结合本省压力管道方面的状况,我局一直将压力管道的安全监察工作都作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总体任务和目标里中一项重点工作予以布臵,克服困难、开展宣传、创造条件、努力推进监管工作,08年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开展压力管道元件和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质检办特„2008‟347号)文件精神,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压力管道元件专项整治活动,针对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或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在研究制定措施的同时,积极探索监管方法。经过这几年持续努力地工作,相关建设单位、制造、安装和使用单位对压力管道安全管理意识不断提高,对保证压力管道的安全运行,防止压力管道事故发生均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在压力管道监管方面重点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努力开展宣传工作,扩大影响争取社会相关部门和企业的支持和配合
在目前国家相关法规和规定尚不够健全的条件下,开展压力管道的监管工作还是有一定难度。西安市局领导多次向西安市政府有关领导反映,率领或安排特设处同志继续积极的与有关部门进行座谈、沟通,主动进行对现有管理规定和有关压力管道典型事故的宣传工作,起到了很好的警示说服作用,力争在现有法规和规定的条件下取得更多的社会协作和支持。
由于传统的原因,燃气管道及热力管道的从设计到施工、使用、检验直到报废一直由其相应的主管部门进行管理,并且已经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很强的习惯惯性。使我们质监系统很难在这些范围里开展和实施相应的压力管道的监管工作。在经过这几年持续不断地开展宣传和做多方工作的努力下,目前终于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结果。如由西安市特检院进行并完成的对西安市多家天然气输送门站的定期检验工作和新建热力输送管道的安装监督检验工作;对天然气输送管道的安装监督检验和对在用天然气管道及热力输送管道的检验也已经在洽谈落实中,力争全面实现对公用管道的检验检测和登记注册发证工作。
二、从做好压力管道重点使用单位工作入手,带动促进一般使用单位
在我省众多的各类压力管道使用单位中,重点选择部分典型使用单位,从多方入手、强化监督管理服务,一是对危险介质、高温高压和成套装臵中使用的各类管道进行定期检验;二是对新建工业管道、公用管道做好安装监检,三是对经过安装监检或定期检验合格的压力管道及时予以注册登记和办理压力管道使用证。要求各级监察、检验人员热诚为企业提供服务,做到随时配合安装单位的安装进度或使用单位的具体生产情况调整进行检验检测工作的进行,尽最大可能配合企业,使检验检测项目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等的安装监检工作或在用压力管道及承压设备的定期检验工作顺利进行,为企业对特种设备的规范管理和持续进行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获得了社会和企业的普遍好评。
三、巩固成绩,持续开展监督管理注册发证工作
这几年以来,我局在继续抓好对原来普查注册的压力管道进行定期检验和注册发证的工作,同时对新建压力管道进行监管,从办理压力管道安装告知到安装监督检验,尤其是对重点石化、化工项目中的工业管道和蒸汽管道安装告知和安装监检。对成套石化化工压力容器安装、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和液化石油气站及其他各类气体充装站容器安装、较大吨位蒸汽锅炉安装等市内各类重点项目,坚持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开展压力容器(锅炉)与压力管道同步履行告知,同步实施安装监检和注册发证工作。
四、监察与执法并重,全面展开元件制造专项整治工作 为了切实预防和减少因压力管道元件造成事故,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及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在压力管道元件专项整治过程中,确定压力管道元件整治重点,严格按照《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的规定,重点对阀门、管子、法兰、补偿器、膨胀节、高压管件等元件进行整治,杜绝无证制造和“贴牌”生产行为,严禁使用无证企业生产的产品,坚决查处无证制造和“贴牌”(指产品名牌上标注的企业与实际生产企业不一致)生产行为。同时,按照《压力管道制造许可规则》的规定,加强对重大压力管道安装工程的现场安全监察,主动提供服务,向压力管道元件使用单位(含建设单位、安装单位)宣传有关法律法规,督促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同时,在执法检查中不断分析我省压力管道制造市场的现状,首先是找准管道元件整治的突破口。要求执法人员务必熟悉《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目录中的取证产品的范围,结合我省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企业的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达到查处一个点,带动一个面,查处一个管件,规范一个单元。其次建立无证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企业黑名单。压力管道元件整治活动是国家总局开展的一项新工作,我省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企业底子不清,状况不明,要求除专职稽查队以外,其他稽查队也要在执法检查中同时了解压力管道元件制造企业信息,并报告总队登记。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搜集制造企业的信息,然后逐一排查。对不属于工业管道和公用管道的元件制造企业,则督促其向社会作出书面承诺声明,作为产品合格证的附件销售。如中核(同昌)科技有限公司波纹管西安分厂生产补偿器,通过调查核实,该公司生产的元件用于市政供水和空调管道上的元件,限期该公司作出书面承诺声明。第三、从管道工程查找制造的源头。深入压力管道安装施工现场,抽查工程中使用的管道元件是否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资质,从而发现制造的源头。
五、坚持严格监察与帮扶并举,督促企业依法经营 去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制造企业经营状况下滑,加之一些企业还不了解所生产的管道元件属于《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的范畴,也不了解其制造的元件必须取得国家总局核准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因此,我们对检查发现辖区无证制造的管件企业,首先责令限期申请取证,及时整改的企业则免于处罚。如在查处捷耐特阀门集团有限公司无证从事中高压阀门一案期间,该公司及时主动向省局申请并取得《特种设备制造许可受理通知书》,达到了整治活动的目的。对于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则从严查处。如陕西东岳工贸有限公司假冒河北恒通管件制造有限公司的销售工业管道元件违法行为,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产品质量法》相关规定除没收其销售的假冒产品,并给予5万元的经济处罚。同时对于已在压力管道工程中使用的未取得相应特种设备许可制造资质的产品,委托检验检测机构进行产品质量鉴定,符合安全性能的则允许继续安装使用,并通知建设单位不得采购无证企业制造的压力管道元件产品。对既属于无证又经鉴定不符合安全性能的压力管道元件产品,则依法没收。
六、依法行政,稳步推进
对管道元件制造单位的监管,面广难度大,企业取证意识不强,其质量又直接影响承压设备的安全使用,因此,我省从实际出发,分类查处,稳步推进。对具备管道元件制造条件的企业限期其申请取证,逾期不申请取证的制造单位实行立案查处;对不具备条件的制造企业加大查处力度,责令其停止制造活动;对已经获得制造许可的企业,根据国家总局颁布的技术规范,实行制造监督检验的责令其立即开展监督检验工作,如陕西国联管件制造公司、陕西华山胜邦科技有限公司等两家单位获证以后,一直未开展制造监督检验,在查处后,立即联系省特检中心开展了监督检验工作;对暂未实行监督检验的管道元件,委托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对其质量进行抽查,以提高市场管道元件的质量。
气瓶安全监察情况的汇报
气瓶作为一种移动式压力容器,由于储存的介质不同,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加之气瓶的使用范围广、数量多、流动性大及使用环境多变等因素,一旦发生事故,不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损失,还会影响到社会稳定。
据统计,气瓶事故位居八大类特种设备事故第三位,是各级安全监察机构专项整治的内容之一。为了确保气瓶的充装和使用安全,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认真贯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气瓶充装许可规则》等要求,不断提高气瓶充装单位的管理水平。
一是制定了《陕西省气瓶罐车充装安全管理规定》。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气瓶充装许可规则》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陕西省气瓶罐车充装安全管理规定》,对各类气体充装站的规模、气体储存能力和自有气瓶数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提高了门槛,同时把汽车罐车的充装纳入许可范围,减少了汽车罐车充装和运输事故。特别是对天然气车用气瓶的安装、充装和检验实行了“IC”卡管理系统,收到了好的效果。
二是每年年底前召开下换证单位工作会议。气体充装单位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差,复审换证工作不积极主动,为了保证各类气体充装单位按时换证,确保合法充装,我省每年召开一次下换证单位工作会议,学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气瓶安全监察规定》、《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有关气瓶充装的有关规定,特别对《气瓶充装许可规则》作重点的宣贯,请评审专家和有经验的充装单位管理人员就充装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怎样才能保证安全充装等进行辅导。
三是帮助充装单位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气体充装的技术含量低,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技能素质较差,对如何按照《气瓶充装许可规则》的要求编制质量管理手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都不熟悉。过去充装站只有简单的安全管理制度和一些操作规程,并没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为此,我们请特种设备协会的技术专家按《气瓶充装许可规则》附件B要求的内容编制了气瓶充装《质量管理手册》,印发各气体充装单位,供充装单位参考使用,同时还编写了《气瓶事故救援预案编写指南》和《气瓶事故处臵作业指导书》(气瓶事故处臵操作规程),在对充装站的站长和技术负责人进行培训考核时进行讲解辅导。因此,目前我省各类气体充装站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比较规范、统一。并结合本单位实际编写了《气瓶事故救援预案编写指南》和《气瓶事故处臵作业指导书》(气瓶事故处臵操作规程)。
(二)严格许可条件,把好“入口关”。
一是聘请了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从事评审工作。为了搞好充装单位的资格评审,我省的鉴定评审机构(省特种设备协会)聘请了省内石化系统、兵器系统和铁路系统检验站(所)长期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同志负责评审工作,为确保评审工作的科学、公正奠定了基础。
二是制定了气体充装站评审细则。评审专家严格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气瓶充装许可规则》和《陕西省气瓶罐车充装安全管理规定》制定了评审细则,按资源条件、质量管理体系、充装质量及气瓶管理等三个方面将核准规则的要求进行细化,编制了评审表,对所要求的项目按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逐项进行评定。较好地保证了评审结论的科学、公平和公正。
三是在评审中坚持取证重条件、换证重管理的原则。在取证评审时严格坚持许可条件,从充装单位建设的合法性、储存和充装设备安全的可靠性及各种记录资料的真实性进行评审,对批准文件、人员证件及检验、校验、检定、测试报告等技术资料原件进行核对;对暂不具备充装条件的单位,不但指出存在的问题,而且提出如何整改的建议,帮助充装单位完善条件,尽快取得充装资格。对存在问题多,确实不具备条件的单位,动员其放弃充装工作。
在换证评审时,重点是查充装单位的安全管理,审查质量管理手册的内容,查看各项记录的填写,从而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转情况。设备的缺陷、管理的不完善和充装人员的误操作是发生气瓶事故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评审过程中坚持查看设备技术状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使充装单位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三)依靠当地政府,消除气瓶事故隐患,取谛非法充装。一是以“创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达标县(区)”活动为平台,落实政府统一领导的责任。将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纳入当地政府的目标任务,市政府与县(区)、县(区)政府与乡(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各级政府的领导责任。
二是政府多部门联合执法,消除气瓶事故隐患。质量技术监督局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受职能所限对于非法充装单位和事故隐患单位,采取政府多部门联系执法的办法,在帮扶、整改仍达不到许可条件的情况下予以坚决取谛。
(四)加强专项整治,确保“两站”安全
一是针对护罩用螺丝联接到瓶体的液化石油气钢瓶使用寿命已超过和接近报废年限的实际,省局已决定从2010年5月至11月30日在全省开展对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单位和检验机构的专项整治。(1)要求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钢瓶必须有永久性的原始制造日期钢印和充装单位永久性标记,检验单位不得更改钢瓶的永久性标记和调换钢瓶所注册的充装单位。对于使用期限超过15年的任何类型钢瓶,登记后不予检验,必须做破坏性报废处理。(2)要求充装单位和检验单位对于护罩用螺丝联接到瓶体的钢瓶,如钢瓶本体上没有任何永久性制造日期钢印和其他永久性的原始钢印的,无论检验与否,一律按报废处理。严禁将上述报废钢瓶流回到充装、使用环节。(3)要求充装单位须将《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第二十六条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履行的七条义务上墙,并向用户公示《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安全责任承诺书》。二是召开全省气瓶检验机构安全监察工作会议,宣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规则》和《气瓶附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法规规定,并从2010年6月1日起组织专家对全省各类气瓶检验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对于人员、设备等条件不能满足检验工作的单位停止其检验资质,限期整改;对于拒不接受监督检查或无法整治的单位将取消取检验资质。切实落实检验机构的把关责任。
存在问题和建议
1、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多头管理依然存在,监督执法工作难以进行,不利于开展和加强压力管道的监管。建议尽快出台压力管道监管方面的部门规章或地方规章,有利于基层监察部门开展工作。
2、压力管道的结构形式和特点对日常监管和检验检测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监督方法、手段及装备需要适时的更新和添加,在用压力管道检验的前期准备和后期恢复的工作量也相当大、且检验周期长费用高,如埋地管道、架空管道及隐蔽管道等就比较难开展检验或监管工作。这些情况对压力管道来说都是不利于普及开展定期检验检测的重要原因。应进行专项研究并力争探索出适应的日常监管模式及新的检验方法,达到提高监管效率和减轻企业经济负担及缩短检验检测的时间的目的。
3、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要求实行监督检验,但各类元件及组合装臵的监检规程还不全(阀门、波纹管、膨胀节等),许多类型管道元件无法进行监检。
4、对于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许可的鉴定评审机构太少,应对各省的特种设备鉴定评审机构增加该项目的资格,这样便于对压力管道设计审核、审定及设计人员的考核及对取得许可设计单位的日常监督管理。
5、是对各类气体充装单位的储气量,特别是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的储气量进行限定;
6、是对各类气瓶的销售,特别是液化石油气钢瓶的销售实行专卖,规定只能销售给有资质的气瓶充装单位,彻底解决气瓶产权自有的问题。
7、是在全国推广车用气瓶IC卡管理,以解决各地政府不理解、不支持的矛盾。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四日
第四篇:压力管道安全监察规定
压力管道安全监察规定
(初稿)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规范压力管道生产、使用、检验检测和安全监察活动,保障压力管道安全运行,根据《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压力管道定义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管道及其附属设施:
(一)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下同),公称直径大于25mm,输送介质为气(汽)体、液化气体的管道;
(二)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下同),公称直径大于25mm,输送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液体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管道;
(三)前二项规定的管道的附属设施及安全保护装置等。压力管道按其用途划分为长输(油气)管道、公用管道、工业管道、集输管道和动力管道,具体定义、代号、分级见附件1。
第三条
(调整范围)压力管道的生产(含设计、制造、- 69 -
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及其监督检查,应当遵守本规定。
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和船舶等交通工具上所使用的压力管道、矿井下使用的压力管道和设备本体所属压力管道不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监察职责分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全国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县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质检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压力管道的安全监察工作。其中,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跨省)和中央企业所属的长输(油气)管道,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实施安全监察;其他长输(油气)管道,由省级质检部门负责实施安全监察。
第五条
(管理责任)压力管道生产单位(含设计、元件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单位,下同)、建设单位、使用单位应当对压力管道安全质量和安全使用负责。单位主要负责人对压力管道的安全全面负责。
第六条 各级压力管道安全监察机构在实施压力管道的安全监察时,应当发挥中央企业、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
鼓励大型企业设立压力管道检验机构,在核准范围内开展压力管道检验检测工作。
- 70 -
第二章 压力管道设计与制造
第七条(设计单位资格和人员许可)压力管道设计单位应当取得许可,方可从事压力管道的设计活动。
第八条
GA类、GC1、GD1级压力管道的设计许可和设计审批人员许可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发证;GB类、GC2级、GC3级、GD2级、GE类压力管道的设计许可和设计审批人员许可,由设计单位所在地的省级质检部门批准、发证。
第九条
压力管道设计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企业或者事业法人资格;
(二)有适应设计工作需要的设计、校核人员以及符合要求的设计审批人员(审核、审定技术工作人员);
(三)有健全的设计管理制度、责任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
(四)有专门的设计工作机构、工作场所、必要的设计装备和技术法规、标准;
(五)有压力管道设计经验和独立承担设计的能力。
(六)能够保证设计的管道安全性能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要求。
第十条(设计单位许可条件)压力管道设计单位的具体许可条件、设计审批人员资格认定以及许可程序等事项,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设计单位责任)设计单位应履行下述责任:
(一)贯彻执行有关压力管道安全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技
- 71 -
术规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二)对所设计的压力管道安全技术性能负责;
(三)持续满足压力管道设计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四)对从事压力管道设计、校核、审核、审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聘用符合要求的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负责压力管道设计审批工作;
(五)所设计的压力管道平面布置图有审定人员签字并加盖设计单位资格印章。
第十二条
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证书全国有效,其有效期为4年,期满前6个月应当申请换证,逾期未换发许可证的,不准继续从事压力管道设计工作。
第十三条
(制造单位资格许可)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以下简称制造单位)应当取得许可,方可从事压力管道元件制造活动。
第十四条
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分为A级、B级。A级制造许可和A、B级境外制造许可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发证。B级制造许可由制造单位所在地的省级质检部门批准、国家质检总局发证。
第十五条
(制造单位条件)制造单位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二)有与元件制造相适应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
- 72 -
技术工人;
(三)有与元件制造相适应的场地、设备和检测手段;
(四)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各项管理制度,并能有效运转;
(五)技术负责人和质量保证负责人经过专业培训;
(六)能够保证制造的管道元件安全质量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要求。
第十六条
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的A级、B级的范围、许可方式、制造单位的具体许可条件以及许可程序等事项,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制造单位责任)制造单位应履行以下责任:
(一)对所制造的压力管道元件安全质量负责,保证压力管道元件质量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二)保证压力管道元件应按安全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要求经型式试验合格;
(三)持续满足制造单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四)在所制造的压力管道元件上标注制造单位标记和安全标记;
(五)接受和配合监督检验。
第十八条
(型式试验)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和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应当进行型式试验的压力管道元件,必须进行型式试验。型式试验由经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型式试验)机
- 73 -
构进行。
第十九条
(监督检验)压力管道元件的制造过程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
第二十条(安全标记和出厂文件)压力管道元件出厂时,应在本体上标注安全标记(安全标记形式见附件2),并附有压力管道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第二十一条
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证书全国有效,其有效期为4年,期满前6个月应当申请换证,逾期未换发许可证的,不准继续从事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工作。
第三章 压力管道安装改造维修
第二十二条
(安装单位资格许可)压力管道安装单位(以下简称安装单位)应当取得许可,方可从事压力管道安装活动。
第二十三条
安装单位资格许可实行分级管理。GA类、GC1、GD1级压力管道的安装单位资格许可由国家质检总局受理、批准、发证,GB类、GC2级、GC3、GD2级、GE类压力管道的安装单位资格许可由安装单位所在地省级质检部门受理、批准、发证。
第二十四条
(安装单位条件)安装单位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 74 -
(一)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二)有满足压力管道安装需要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三)有满足压力管道安装需要的场地、设备和检测手段;
(四)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各项管理制度,并能有效运转;
(五)安装技术负责人和安装施工项目质量保证负责人经过专业培训;
(六)能够保证安装的压力管道安全质量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要求。
第二十五条(无损检测机构)受制造单位委托在压力管道元件制造活动中承担无损检测的机构和受建设单位和安装单位委托,在新建、扩建、改建压力管道生产活动中承担无检测工作的机构,应当取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无损检测机构核准证书。
第二十六条
安装单位、无损检测机构的具体许可条件以及许可程序等事项,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书、无损检测核准证书全国有效,有效期为4年,期满前6个月应当申请换证,逾期未换发许可证的,不准继续从事压力管道安装和无损检测工作。
第二十八条(安装告知)新建、扩建、改建压力管道以及
- 75 -
重大改造、维修,安装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告知质检部门。其中,跨省和中央企业所属的长输(油气)管道,告知国家质检总局;其他长输(油气)管道,告知安装所在地的省级质检部门;其它压力管道,告知安装所在地的市级质检部门。
第二十九条
告知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可以采取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直接送达等多种方式进行。
告知内容主要包括:安装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电话、许可证书号、许可范围,项目核准文件,建设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电话,安装设备名称、施工地、开工日期和期限等。
第三十条
安装单位告知后即可施工。质检部门应当在收到告知后的5个工作日内出具告知回执。
第三十一条(安装监督检验)新建、扩建、改建压力管道,其安装过程以及重大改造、维修过程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
监督检验的内容、方法、程序等事项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竣工验收)对监督检验合格的压力管道,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组织竣工验收。
第三十三条(建设单位管理责任)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单位)应当对新建、扩建、改建的压力管道安装活动实施管理,并履行以下责任:
(一)贯彻执行有关压力管道安全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技
- 76 -
术规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二)按照本规定的要求,招标具有相应设计资格、安装资格的单位进行压力管道设计或者安装;
(三)使用具备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资格的单位制造的压力管道元件;
(四)配合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的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
(五)设专人负责压力管道安装施工的安全质量管理,按有关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规定组织阶段验收,及时处理施工中发现的压力管道安全质量问题。
(六)组织压力管道竣工验收,拒绝验收安全质量不合格的压力管道;
(七)不得将安全质量不合格的压力管道投入使用或者交付使用单位。
第三十四条(安装单位责任)安装单位应当履行以下责任:
(一)对其所安装施工的压力管道工程安全质量负责,保证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二)持续保持符合安装单位条件;
(三)使用有安全标记的压力管道元件用于压力管道安装工程;
(四)接受和配合安装过程监督检验;
- 77 -
(五)聘用有相应资格人员从事安装工作;
(六)施工前向质检部门办理告知手续。
第三十五条
(挡案移交)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挡案管理的规定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收集、整理设计、元件制造、安装、检验检测等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健全安全技术挡案,并在竣工验收后30日内,向使用单位移交。
第三十六条(焊工资格)在压力管道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活动中从事压力管道焊接工作的焊工,应当按照《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规则》和《燃气用聚乙烯管道焊接技术规程》的规定取得资格,并在资格证书允许的范围内从事相应焊接工作。
第三十七条(无损检测人员资格)在压力管道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修活动中从事压力管道无损检测的人员,应当按照《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取得资格,并在资格允许的范围内从事压力管道无损检测工作。
第四章 压力管道使用
第三十八条
(使用单位责任)压力管道使用单位(以下统称为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本规定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制度,对高风险的管道实施完整性管理,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压力管道,保证压力管道的安全使用。
- 78 -
第三十九条
(使用登记)压力管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向质检部门登记。工业管道和公用管道使用登记由所在地的市级质检部门负责,跨省和中央企业所属长输(油气)管道使用登记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其他长输(油气)管道使用登记由所在地的省级质检部门负责。
第四十条
压力管道登记后,负责使用登记的质检部门(以下简称登记部门)向使用单位颁发使用登记证和登记标志。使用登记证有效期为6年。使用登记证的复核期限和程序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
第四十一条
(使用登记变更、注销或复核)使用的压力管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使用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手续:
(一)因租赁、转让、继承等原因更换压力管道的主要负责人或者使用单位时,新的主要负责人或者使用单位应当在租赁、转让、继承后30日内向原登记部门办理使用登记证变更;
(二)压力管道停用6个月以上的,使用单位应当在停用后的30日内告知原登记部门;
(三)报废压力管道的使用单位,应当在报废后的30日内到原登记部门办理使用登记证注销;
第四十二条
(安全技术档案)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压力管道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压力管道的类别、名称、技术参数、元件质量合格
- 79 -
证明、安装质量合格证明、安装质量监督检验证书和设计文件(包括平面布置图、单线图等图纸)、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二)压力管道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三)压力管道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四)压力管道及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修保养记录;
(五)压力管道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第四十三条(定期检验)在用压力管道应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定期检验,未经定期检验或定期检验不合格的压力管道,不得继续使用。
第四十四条
使用单位每年应当制定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计划,并将定期检验计划告知负责登记部门。
第四十五条
(使用管理人员)长输(油气)管道、公用管道和较大数量工业管道的使用单位,应设置压力管道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其他使用单位,应根据情况设置压力管道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第四十六条(安全管理和操作人员资格)使用单位负责组织对压力管道操作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压力管道安全技术培训,经登记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安全管理和操作工作。
- 80 -
第四十七条(操作人员要求)压力管道操作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压力管道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第四十八条(自行检查)使用单位应根据压力管道的具体情况,定期自行检查。自行检查至少每月进行一次,并做出记录。自行检查记录至少保存3年。自行检查时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及时处理。压力管道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对压力管道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
第四十九条
(维护保养)使用单位应当对压力管道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安排或进行压力管道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和附属仪器仪表的定期检查、检修,并对上述维护保养和检查、检修情况做出记录。发现情况异常的,应当及时处理。
第五十条(公共安全教育)输送可燃、易爆或有毒介质的压力管道使用单位应制定公共安全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使用户、居民和从事相关作业的人员了解预防压力管道事故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第五十一条(事故预防)对于输送可燃、易爆或有毒介质的压力管道,使用单位应做到:
(一)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包括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
(二)建立巡线检查制度;
- 81 -
(三)根据需要建立抢险队伍,并定期演练。
第五十二条
(事故隐患处理)在用压力管道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使用单位应当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对自行安全检查、定期检验和运行中发现的压力管道事故隐患或缺陷,使用单位应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或缺陷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第五十三条
(报废)压力管道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的,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
使用单位应对停用或报废压力管道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第五十四条(事故报告)发生压力管道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及时向所在地县以上质检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五十五条(监察任务与责任)各级质检部门对压力管道的生产单位、建设单位、使用单位、检验检测机构等单位及有关人员执行本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现场安全监察的重点和方式。对危害程度高的压力管道应加强预防性的安全监察。当发现压力管道事故隐患或问题
- 82 -
时,应当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责令相应单位和人员改正或督促其及时予以解决。
第五十六条
(审批工作要求)各级质检部门办理本规定所规定的有关行政审批事项时,应当严格依照本规定规定条件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审查。不符合本规定规定的条件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不得许可、核准、登记。
已经取得许可、核准、登记的压力管道的生产、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质检部门发现其不再符合本规定规定条件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应当依法撤消原许可、核准、登记。
第五十七条
(审批时限)各级质检部门在办理本规定所规定的有关行政审批事项时,其工作程序必须公开,并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做出相应决定;不予审批的,应当书面向申请人说明理由,检验和鉴定评审时间除外。
第五十八条(监察人员条件)压力管道安全监察人员应当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并经国家质检总局考核,取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证书。
压力管道安全监察人员应当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
第五十九条
(监察记录)质检部门对压力管道生产单位、建设单位、使用单位、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安全监察时,应当对每次安全监察的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做出记录,并
- 83 -
由参加安全监察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签字后归档。被检查单位的有关负责人拒绝签字的,安全监察人员应当将情况记录在案。
第六十条(事故处理)各级质检部门应当按照事故处理的有关要求,对压力管道事故进行报告、调查,督促处理和结案批复,做好事故统计工作,并按照规定期限逐级上报。
第六十一条(监察员权限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凭其监察员证件,在所负责监察范围内,有权进入压力管道的生产单位、建设单位、使用单位、检验检测单位及所涉及的相关单位进行有关压力管道的监督检查; 有权要求这些单位报告有关压力管道安全情况,要求提供有关技术资料;有权向有关人员调查询问。被监察方有义务配合监察员的工作。
监察员有义务为被监察方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进行保密;不得干涉监察方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得侵害被监察方的合法权益。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二条
(一般罚则)有下列情况之一并拒绝按照质检部门发出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及时进行整改的,由质检部门按照以下规定处罚:
(一)违反本规定第七条,未经设计许可,设计压力管道者,责令废止其设计资料,并处1万元至3万元罚款;经许可
- 84 -
但超出设计许可范围设计压力管道者,责令废止其设计资料,吊销其许可证书;
(二)违反本规定第二十条,经许可的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其生产压力管道元件上没有安全标记,处1万元至3万元罚款;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要求附有设计文件、产品质量证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处罚;
(三)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二条,未经安装许可而安装压力管道者,责令停止安装,恢复原状,并处1万元至3万元罚款,经安装许可但超出许可范围安装者,吊销其许可证书;
(四)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五条,无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资格从事压力管道安装无损检测工作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责令其停止承担工作,并处1万元至3万元罚款;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超出允许资格范围进行无损检测的,吊销其资格证书;
(五)违反本规定第二十八条,应在压力管道安装前履行告知,而未履行者,责令重新履行手续,并处2000元至1万元罚款;
(六)违反本规定第三十一条,导致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未及时进行的责任者,责令改正,并处5000元至2万元罚款;
(七)违反本规定第三十三条,建设单位或使用单位未履行应履行的管理责任,责令其改正,并处5000元至2万元罚
- 85 -
款;
(八)违反本规定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派遣无资格焊工或无损检测人员进行压力管道焊接或无损检测的用人单位,处2000元至1万元罚款;超出其资格范围进行焊接或进行无损检测的焊工或无损检测人员,吊销其焊工资格证或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证;
(九)违反本规定第三十九条,应办理压力管道使用登记证而未办理的使用单位,责令其改正,并处1万元至3万元罚款;
(十)违反本规定第四十一条,应在规定时限履行使用登记证变更、告之和注销手续而未及时履行的使用单位,责令其改正,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
(十一)违反本规定第四十三条,未进行压力管道定期检验的使用单位,责令其改正,并处5000元至2万元罚款;
(十二)违反本规定第四十六条,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未经培训和考核合格而从事相应安全管理和操作工作,责令其改正,并处2000元至1万元罚款;
(十三)违反本规定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应制订公共安全教育、事故预防方案而未制订或应采取事故预防措施而未采取、应实施公共安全教育而未实施者,责令改正,并处2000元至1万元元罚款;
(十四)违反本规定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未及时采
- 86 -
取措施消除压力管道缺陷或隐患的、应报废的压力管道未及时予以报废的使用单位,责令其改正,并处5000元至2万元罚款;
(十五)违反本规定第五十五条,妨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执行安全监察任务的单位,责令其改正,并处1000元至3000元罚款;
(十六)对伪造、涂改、转借压力管道设计、元件制造、安装许可证或者压力管道使用登记证等质检部门颁发的有关安全监察专用证件者,没收或者吊销其相应的证书,并处1万元至3万元罚款。
第六十三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安装监督检验人员、型式试验单位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泄露或者剽窃商业秘密的,由所在单位视其情节和后果,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四条
(特殊罚则1)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安装监督检验机构、压力管道定期检验机构、型式试验单位,不能按照有关规定履行职责或因管理不严,造成工作失职的,由核准的部门予以警告,并视情节暂时停止或者取消其资格。对因漏检、错检、误判造成事故的,处1万元至3万元罚款,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五条
(特殊罚则2)压力管道元件的制造、型式
- 87 -
试验、监督检验、事故预防和调查处理,依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七章 附 则
第六十六条 有关压力管道的安全技术规范,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组织制定。原已颁布的有关压力管道的安全技术规范,未予废止的仍然有效。
第六十七条 国外引进装置中压力管道的设计和验收可按协议规定的规范或标准进行,其中重要的安全技术指标不得低于我国现行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
第六十八条 GC3级、GE类压力管道和临时安装使用的压力管道的使用管理,由使用单位参照本规定实施。每年年底使用单位向地(市)级质量监督部门报GC3级、GE类压力管道数量及安全管理情况。
第六十九条 实施各类压力管道行政许可和检验检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
第七十条 对本规定实施前使用的压力管道,依据有关检验规程、国家或行业标准和设计文件,按照合乎安全使用原则,经核准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或风险评估合格,经使用登记后,可继续使用。
第七十一条 本规定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第七十二条 本规定自200X年X月X日起实施,自实施
- 88 -
之日起,原劳动部颁发的《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劳部发[1996]140号)同时废止。附件一
压力管道类别定义及范围
一、长输(油气)管道系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代号为GA类,划分为GA1级和GA2级。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长输(油气)管道为GA1级:
1、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介质,最高工作压力大于4.0MPa 的长输(油气)管道;
2、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最高工作压力≥6.4MPa且输送距离(指产地、储存地、用户间的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管道的直接距离)≥200km的长输(油气)管道。
(二)GA1级以外的长输(油气)管道为GA2级。
二、公用管道
公用管道系指城市或乡镇范围内的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代号为GB类,划分为GB1级和GB2级。
(一)GB1级:城镇燃气管道;
(二)GB2级:城镇热力管道。
三、工业管道
- 89 -
工业管道系指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的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工艺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其他辅助管道,代号为GC类,划分为GC1级、GC2级、GC3级。
(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工业管道为GC1级:
1、输送现行国家标准《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 中规定的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介质(苯除外)、高度危害气体介质(包含苯)和工作温度高于标准沸点的高度危害液体介质的管道;
2、输送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 及《建筑防火规范》GBJ16 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包括液化烃),并且设计压力≥4.0MPa的管道;
3、输送流体介质并且设计压力≥10.0MPa或设计压力≥4.0MPa,并且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二)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工业管道为GC2级: 除本规定
(三)GC3级管道外,介质毒性危害程度、火灾危害(可燃性)、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低于(一)条规定GC1级的管道。
(三)符合下列条件的工业管道为GC3级:
输送无毒、非可燃流体介质,设计压力≤1.6MPa且设计温度高于-20℃但不高于186℃的管道。
四、动力管道:火力发电厂用于输送蒸汽、汽水两相介
- 90 -
质的管道。代号为GD类,划分为GD1级、GD2级。
(一)GD1:设计压力大于等于6.3MPa,或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管道;
(二)GD2:设计压力小于6.3MPa, 且设计温度小于400℃的管道;
五、集输管道:系指油气田内用于输送工艺介质的管道,代号为GE类。
- 91 -
附件二
安全标记
一、安全标记样式如下图所示。
二、安全标记的大小可根据元件的大小按一定的比例确定,但最小高度应不小于5mm。
三、安全标记的使用
取得制造许可的单位必须在许可范围内的每个压力管道元件上标出安全标记。标记应标在明显可见的位置,且工整、清晰。
TS
图 安全标记式样
- 92 -
第五篇: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
从事管道元件制造和安装、改造、维修以及定期检验的无损检测机构应当取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证》 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应当按管道元件供货批量,提供盖有制造单位质量检验章的产品质量证明文件(产品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
实行监督检验的管道元件,还应当提供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监督检验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