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震中的父与子公开课教案(简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
执教老师:叶冬梅
教学目标: 知能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废墟、爆炸、瓦砾、砸碎”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方法目标: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情感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单元导读,学生从中了解本单元主要的学习内容。(板书)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1)生字词“废墟、爆炸、瓦砾、砸碎”(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在这场地震中,我们看到了一对怎样的父与子?作者围绕这个“了不起”写了几部分内容?
三、学习课文。
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1-12自然段,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课件)有些人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同学们,我们看到父亲说的这三句话,父亲在说这三句话时,心情是一样的吗?同桌互相读一读,再说一说你的体会。
因为他和儿子的约定,因为对儿子的爱,这位父亲坚持寻找,真是位了不起的父亲。“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出示课件)
(1)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这两个句子,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课件)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生谈体会。指生读,为什么这样读?
(2)在这36小时里,这位父亲只有一个动作,是什么?
(3)这位父亲在废墟中挖了36小时,我们现在也用1分钟的时间来做一下这个动作。(4)在挖掘过程中,这位父亲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四、妙笔生花
通过认识这位了不起的父亲,我们知道要刻画出人物的精神可以从这些细节来进行描写。在2008年5月13日下午,一名年轻的妈妈怀抱着自己的孩子在废墟中,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展开想象,写一写这位母亲在地震来临时,可能有哪些动作,心理活动,神态,像课文一样用一两句话抓住主要细节把她对孩子的爱写下来。
五、作业布置 1.书写课后生字。
2.摘抄有关父母之爱的句子。
3.◆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梁晓声的《父亲》。
六、板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父亲 儿子 语言
动作
墟 外貌
第二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案 简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课文中的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书写课文中的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文本对话,与主人公对话,读中感悟地震中父与子的伟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殷殷父爱的同时,增强对父母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演讲
一、直接导入
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出示学习目标:
1、能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1至12自然段,能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3、能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二、自学质疑: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地震中的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初读课文
(一)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上两个问题,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完成导学案基础达标。
2、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 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在这场大地震中一对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4、谁能完整说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完成导学案第二题)(三)品读父亲的了不起,感受深沉的父爱。
1、静心默读课文1-12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地方能体会出父亲的了不起?可以在书上画一画重点的句子、词语,也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还可以读一读。然后同桌两人交流一下。交流句子: 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拦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你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三、小组交流
作者为什么要罗列时间呢?
学生谈体会。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这个句子。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四、展示点拨
出示句子: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句是什么描写?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训练拓展 小练笔:
同学们,就让我们再次走近父亲的心,已经挖了36小时,可是儿子却生死未卜,这一刻,父亲会对儿子说些什么呢?
六、小结反思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呢?
第三篇:《地震中的父与子》简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的读出混乱、废墟、爆炸等词语,学会书写混、墟、爆等生字。
2、在浏览课文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文段,领悟课文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式,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难点]
1、品读“父亲艰难地在废墟上挖了38小时”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
2、领悟课文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 朗读法 情境想象法等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一个在地震中发生的蕴涵着深深父爱的感人故事《地震中的父与子》。(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指导写字。
1、检查生字词:洛杉矶 混乱 昔日 废墟 疾步 爆炸 瓦砾 砸伤 开辟 绝望 混乱 破烂不堪 学生开火车读、领读
2、指导学生写字,以墟为例。
三、课内探究
(一)整体把握:
1、请同学快速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对怎样的父子?(生汇报,师评价)出示幻灯片:
课文讲述的是在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历经艰辛,经过 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他同学的故事。(生汇报)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2、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最后一段)
出示幻灯片: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二)精彩品读
1、请同学们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一读课文的1-12自然段,哪一个段落最使你感动?让你觉得这位父亲很了不起?(生汇报)出示幻灯片: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2、生自读这一段并感悟语调,师指导朗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三)深入研读
1、请同学们再读这段文字,体会感动的字、词。(生全部汇报完,师再指导)
2、引导学生体会挖为什么会让我们感动?
A、大屏依学情出示:课文第12自然段描写动作与时间的内容。
突出对父亲动作“挖”与时间的描写。
①反复朗读,抓住“挖”,说说自己的感受。②课件出示对比句: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挖了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③朗读思考,体会作者表达方法的独到。
感受父亲挖掘过程之艰难,时间之漫长,体会父亲的执着,感受伟大的父爱。
3、引导学生体会满脸灰尘、布满血丝、破烂不堪、血迹为何会让我们感动? 根据学情,出示课文第12自然段描写外貌的句子: ①听示范读,情境想象,结合画面,深入感受。
②反复朗读,抓住对父亲的外貌描写的重点词语,想像父亲在36小时中受到的煎熬,并谈谈自己感动的原因。
③指导朗读
通过父亲的外貌,体会父亲的永不放弃,感受父爱的伟大。
四、课堂练习:(见多媒体课件)
五、课堂小结
我们通过动作、外貌描写来认识了这位了不起的父亲,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父亲的执着和永不放弃。这一节课我们巩固了生字词,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品读感悟,学习了作者通过运用动作、外貌描写等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六、课外拓展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老师下发的几篇文章,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你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七、布置作业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安丘市吾山镇吾山小学语文团队
2017-12-6
第四篇:地震中的父与子简案
教学过程:第二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谈5·12地震发生时自己的感受,引入观看大地震发生时的短片,感受地震带来的灾难,但在这样的灾难中却涌现出许多动人的事迹,引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的大声朗读课文,谈谈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个性释放,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学生自由汇报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
四、品重点段,感受父亲的了不起。1.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父亲了不起的相关的语句。2.全班交流。3.抓重点段进行深入体会。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不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想象画面,丰富形象。2)联系上文,揣摩心理。4.感受父亲为什么这样了不起。5.感情朗读。
五、感受儿子的了不起。
1、师生对读。
2、想象说话。
3、感情朗读。
六、以文激情,开放课堂。
1、父子的拥抱图,感受父子经历生死考验后团聚的幸福。激发学生的热情畅所欲言。
2、由文中的父与子之间的关爱引申到人类在面对灾难时所表现出的无私,伟大的关爱。灾难无情人间有爱,大灾更显大爱!
板书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父----------子
坚定信念
第五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校公开课教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父亲抢救儿子的画面。
2、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父爱的伟大。
3、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学过程:
一、承上启下,直奔“亲情”。
同学们,我们刚学了课文《秋天的怀念》,感受到母爱的无私,亲情的可贵,对下面的一段文字,大家一定有了深切的体会。
亲情,是黑夜里明亮的烛光,撕开夜幕,指引前进的航向;亲情,是冬日里和煦的太阳,驱走严寒,给人们带来温暖……
齐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一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读了以后,相信大家对这段文字,对亲情的可贵一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二、阅读课文,感受“亲情”。
(一)读题提问。读了题目,你想从课文中知道什么?
(二)读文答问。
1.初读一遍课文,说说课文写一件什么事
2.再读一遍课文,说说课文所写的是怎样的一对父子。学生发言后,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板书:了不起)
3.深读课文,说说从哪里看出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
(1)关于父亲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关键词语是品味的重点:
①“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②“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位父亲“直直”的双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
③“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作者不厌其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罗列起来,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如果把这句话改为以下的句子,你认为好吗?
“他不停地挖着,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
(2)关于儿子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关键词语是品味的重点:
①“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儿子凭什么认为来救他们的人是他的爸爸?
教师小结:亲情,产生信赖;亲情使父子心连心;亲情使儿子坚信,父亲总会跟他在一起,无论是在宁静温馨的家,还是在张牙舞爪的死神面前!
②“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一起。”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小结:亲情使人勇敢、无畏,亲情使人无私、高尚。
4.再次齐读导入时出示的那一段文字。
5.分角色朗读课文,从“他挖了8小时”至结尾。
三、迁移导行,抒写“亲情”。
教师小结。让学生课后写亲人关爱自己的一件或者几件事,歌颂亲情;也可以为自己的亲人做一件事,并把这件事写下来。最后让学生把自己对亲情的感悟带到生活中去,为亲人做一件事,以情导行,把学文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