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篇一:《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依次屏显图片及故事名:嫦娥奔月、后弈射日、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2、揭示“神话故事”
(1)你们知道这些故事都是什么故事吗?(屏显:神话故事)(2)说说这些故事与别的故事有什么区别?(指名学生交流)
3、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天和地是怎样的?用文中一个词语说:(卡)合拢。
后来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喀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卡)裂开。后来这个大鸡蛋完全“崩裂”了.(卡)崩裂。哪一个裂得厉害?指名交流。(卡)巨石崩裂。想象一下,当时是怎样的情景,指名交流。
(屏显:合拢——裂开——崩裂——破碎)练习读出不一样的语气来。(2)盘古用他的力量分开了天和地,我们来学习一组表示动作的词。
(3)在盘古持凿握斧,猛辟猛凿之下,宇宙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屏显)“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4)盘古真了不起!但最后盘古也(卡)精疲力竭。
(5)再来看这两个词语,老师想来读一读,好吗?(卡)光芒万丈、皎洁明媚。这两个词语都是形容光亮的,但这两种光亮有什么不一样?光芒万丈,强烈一些。
文中还有一个带有“万”字的词语,是什么?(卡)万倾良田。这里的“万倾”就是一块连着一块,面积大。一顷等于一百亩。
(6)这一切都是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带来的。
3、小结:盘古真的是个了不起的巨人啊!
三、分节读通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思考: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屏显)
2、指名分别回答问题
6、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字就学会两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本领,(屏显:
一、按照故事的先手顺序简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文章中现成的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恭喜你们!
7、课堂练习(练习册上第四题)
学生练习,指名学生交流答案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3、教师引读:开辟了-----,化生出---板书:开辟天地 化生万物
二、学习“开天辟地”
2、教师巡视,投影出示:
3、指导朗读
(2)评价引导,点拨重点词语:
“猛劈猛凿,巨石崩裂”加点,再读读这句话,特别注意这两个词,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先自己想,再到小组里说,然后全班交流,引导结合生活经历来谈)
(3)组织交流,教师适时度评价渲染:(4)出示图,加以小结描绘
(5)再次朗读:
谁能看着图,结合我们刚才的想象,把盘古神力无穷的样子读出来?
(6)男生齐读
5、引读其他句子:(1)在这一小节中还有一个句子也能体现盘古的神力无穷,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
(4)一个翻身就能让宇宙裂开一条缝,你有这个力量吗?只有盘古才有这个神力,他就靠这神力,把天地辟开来了,后来又发生了一系列奇妙的变化--引读下文,屏幕出示:
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
三、学习“顶天立地”
1、天和地分开后的盘古又是怎样的呢?---出示图,这就是天地分开后的盘古(教师引读: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天和地的变化而变化。
2、引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天是怎么变的?地----盘古的身体----这样------(2)点拨:同学们,盘古在天地间支撑了多少年?(一万八千年)时间是多么漫长,盘古是多么不容易啊!所以注意这个“一万八千年”和三个“极”,也许你会读得更好,要不要试一试?
篇二: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小学语文《开天辟地》教案设计
篇三: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开天辟地》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前预热,七嘴八舌说成语
师:听说,我们班同学积累了很多成语,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今天,我们要走进关于天地的美丽而动人的神话故事。(板题)12开天辟地。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辟”(书空).“辟”也是“开”的意思,所以“开天辟地”又说是“开辟天地”。1 生字
出示词组:
昏睡混沌 混浊 雷霆 板斧 凿子
合拢 崩裂 破碎 冉冉上升
一丈加厚柱子 巍峨
身躯 血液 筋脉皮肤
万顷 三山五岳开天辟地精疲力竭 纵横交错 2 梳理概括
师:好,这4个小标题连在一起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昏天黑地 开天辟地顶天立地 改天换地)
三、品读课文,感受神韵
师: 同学们,盘古就是这样开天辟地 改天换地,天地万物就是这样诞生的,你相信吗?(生回答)师:你看,这就是神话,他有丰富的想象,他有太多的不可思议,有太多的神奇。师: 你们都不相信,那你们喜欢吗?生; 喜欢。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 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天地没有分开前是什么样子的?(板书: 混沌一团)知道混沌在这篇课文中是什么意思吗?(生: 搅在一起)师: 在这里是指什么和什么搅在一起?(生: 天和地搅在一起。)师: 对,天和地搅在一起那种状态就叫混沌。
师:想想这混沌一团的天和地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引导学生说出当时没有光明,没有水,没有山,什么都没有。)将这种混沌一团的天地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师:这就是神话的神奇之处。它是那么神秘,那么不可思议,天马行空,大气磅礴。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开天辟地这篇课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板书:开天辟地 生齐读课题。(生如果读不到位教师范读。要求读出力量感。
2、出示词语:混沌一团 开天辟地 化生万物
师:同学们,你们看,看到这三个词语,我们就像看到了这个神话故事的发展过程,能用上几句连贯的话,用上以上这三个词语来说说看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吗?
3、过渡:这就是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两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本领。
二、新授
1、第一幕:昏天黑地
a、出示课文第一小节。指名读。
(评价语:读对了:你真小心,连特别容易读错的一个字都注意了。你能把这个词语再读一次吗?读错了:这位同学有一个词语没读准确,谁听出来了,能帮他指正吗?)出示词语:混沌。
b、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你就是天地间的第一个人——大神 盘古。(师旁白:很久很久以前,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时候,天地尚未分开,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这里没有白天也没有黑夜,没有鸟叫,没有虫鸣,没有山川,没有河流,甚至,也没有时间。
2、第二幕:开天辟地
a、是啊,盘古也这么想。于是就发生了接下来的这一幕:开天辟地。这个叫盘古的大神,在混沌不分,昏天黑地的巨蛋里昏睡了一万八千年。
预设:
1、力大无穷。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
2、对光明的渴望和追求。b、请你再读读这段话,指读,说说你是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段话的?(急切的、敬佩的、渴望的??)
同学们,你们看,挥手之间,巨石崩裂,天地出现。出示: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观察这两句句子,有什么特点?(字数相等,句式相近,意思相对。)轻而清对重而浊,冉冉上升对慢慢下沉,天对地,这种句子就叫作对仗句。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3、第三幕:顶天立地
a、电光火石间,天和地分开了,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图片)
老师不但看到了天地出现了,还看到了一个男子汉大丈夫站在天地中间,不由地使老师想起了一个成语,顶天立地。是的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第三幕。情境朗读:
b、师生对话。万八千岁,一万八千年啊。盘古盘古,你撑在天地之间这么长时间,你不累吗?(累。)你休息一会儿行吗?(不行啊,我一休息,天地就会重新合拢。)你都撑了一万八千年了,休息一会都不行么?(不行啊,我好不容易才找到光明,才能把天地分开,万一休息,前功尽弃怎么办,我怎么都要坚持下去。)虽然您是个巍峨的巨人,可毕竟还是血肉之躯,不是一根柱子呀,这都已经过去了一万八千年了,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你不如就放弃吧。(不行,开天辟地是多么艰难呀,即使我是巨人,一次已经使我筋疲力尽了。c、出示第六小节。齐读这一小节。读了这一小节你有什么疑问么?出示词语:“精疲力竭”。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是啊,此时的盘古,经过漫长岁月的苦苦支撑,精神已经极度疲乏,力气也用尽了,他心力交瘁地倒下了。
预设:
1、因为他开辟了天地,创造了光明。
4、第四幕:改天换地
预设:
1、句子都差不多,出现了9次变成了。
3、左眼变成了??,右眼变成了??。
b、光芒万丈、皎洁明媚、奔腾这样一些词语多准确地写出了世间万物的特点啊,盘古虽然倒下了,可他对这个新世界依然无限眷恋,于是他把自己的生命幻化成了世间万物,赋予了他们新的生命。
d、这两段文字是我国典籍中对盘古开天辟地的最早记载,你能对照课文的描写读懂它吗?
三、合作探究
课后,请你们完成两个作业:
第二篇: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李 彧
教学分析: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脉络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教学目标:
1、认识 “宇宙、混沌、冉冉上升、慢慢下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教具准备:课前预习、插图、课件、课前搜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尝试朗读,自主释疑
1、我们班同学平时积累了很多成语,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你会说天()地()的成语吗?(交流)
出示:翻天覆地、开天辟地、欢天喜地、顶天立地、昏天黑地,改天换地(生齐读)
2、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2课开天辟地,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个世界上什么也没有,没有我们看见的花草树木,没有山水鸟兽,甚至没有天,没有地,于是世间流传了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叫“开天辟地”。齐读题目。多么有力量的题目啊,再读,(好像没有把力量读出来)范读,再齐读(很有力量)。
开和辟的意思是一样的,所以开天辟地又可以说成开辟天地。
3、学生质疑,师梳理问题。谁开辟了天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开天辟地的情况怎样?
4、带问题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课文。(2)画出生字新词,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3)带着刚才所提的问题边读边思考。
二、尝试朗读,大胆质疑
1、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
板斧一丈极厚柱子合拢精疲力竭血液纵横交错皮肤开天辟地昏睡翻身破碎重而浊宇宙、混沌、冉冉上升、慢慢下沉
(2)正音
“丈、柱、浊”是翘舌音,“丈、拢、精:是后鼻音,“斧”与“肤”只是调号不同,“血液”的“血”读xuè。
(3)交流理解词语,2、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围绕刚才所提问题交流。了解课文大意,疏通层次
3、引导学生再次质疑,师梳理问题。为什么要开辟天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开天辟地的情况怎样?
三、品尝朗读,互动解疑
1、回顾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2、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呢?答案在哪里?(引入第一自然段的教学)
3、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1)、传说?什么是“传说”?传说的事是真的吗?(解释“传说”的意思,人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猜测编出来的故事)
(2)、读了这一段,你读懂了为什么要开天辟地了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从中中总结出开天辟地前的情况——“混沌一团”)
4、学习第二自然段
(1)、大地混沌一团,那是谁来开天辟地的呢?(盘古)
(2)、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到底是如何开天辟地的?大家把第二自然段读读(让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3)、这一段有几对反义词,大家能找到吗?
(4)、这一段主要写了开天辟地的经过,哪些词语表现出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经过?(昏睡——醒坐——劈凿)
那随着盘古的动作,宇宙有什么变化呢?(黑乎乎一片——裂开一条缝——巨石崩裂)
(5)、天地分开后,盘古又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课要把宇宙从混沌一团中分出天地来,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一使劲翻身、猛劈猛凿)从中你可以看出盘古是个怎样的神?或是你读懂了盘古的什么想法?(让学生自由发挥,核心在:勇猛、对新世界的向往和创造新世界的决心)
过渡:经过了一段艰难的历程,天和地终于分开了,那盘古是不是可以高枕无忧睡大觉去了呢?(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三——六自然段)文中哪里给出了答案?找出来。(第三自然段)
5、齐读第三自然
6、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这个“就”字去掉行吗?(这个“就”表明盘古从没休息过,开天辟地后就一直站在那了)
7、盘古就是这样站在那,随着天地的变化而变化,那到底是怎样的变化呢?大家把第四、五自然段自由朗读一遍。(学生自由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8、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这样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时间过了这么久,盘古有没有放弃?可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决心有毅力矢志不移)
6、那么大家能把他的那种决心读出来吗?(齐读第五自然段)
7、以第六自然段过渡到第七自然段,几千万年过去了,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盘古也已精疲力竭,他知道天地再也不会合拢,就含着微笑倒下。
(1)、盘古为什么是含笑倒下的?
(2)、盘古倒下后,全身所有的一切都化为了对人类有用的东西,自己什么也没留下,盘古的身躯都化成了什么呢?(课件作题,指导简便记忆)就这样,盘古为我们创造了这么一个美丽的世界。
8、小结课文。
四、拓展泛读,启思归疑
1、齐读课文,2、看板书回顾课文
3、理清顺序,躯化成了万物:气、声音、眼、肌肉、血液、筋脉、皮肤、汗水。游戏巩固
5、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三篇:开天辟地教学设计[范文]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丰庆路小学宋路路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生字,理解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游戏“看图猜故事”,出现四个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2、揭示课题:开天辟地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读准读通课文
2、带领学生学习6组词语
(1)合拢、崩裂、破碎、混沌一团
(2)劈、凿、撑
(3)精疲力竭、巍峨
(4)光芒万丈、皎洁明媚、万顷良田
三、再读课文,学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1、分节读文,思考: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后来又发生了什么?
2、指名回答,教师归纳,相机板书:混沌一团开辟天地化生万物
3、指导学生按顺序简洁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在文中找出能概括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5、小结概括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
四、识记生字
出示本课9个生字,默记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对偶句及其作用,初步感受对仗的特点,并能从文中找出对偶句。
3、通过对重点句、重点词的品味,感受盘古的神力无比。
4、通过对课文品读,进一步感受盘古的伟大、无私,从而有感情地朗读,熟记成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
混沌 巍峨 开天辟地 冉冉上升 雷霆 合拢 精疲力竭 纵横交错
指名读,齐读。
2、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课文讲了什么内容?指名说
过渡: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人间万物的事。那么,盘古是怎样开辟天地,创造宇宙的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研读课文,感悟体会
1.自主释疑,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思考;盘古为什么要创造宇宙?
(2)学生回答,相机解释“混沌”的意思。
开天辟地
1、我们就来走进盘古,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盘古是如何开天辟地的?
2、指名交流:
预设:
(1)学生从第二句一直读到第四句。师直接过渡到第三句和第四句
(2)学生说到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中的任一句或任两句。师追问:在这之后(前)呢?然后再过渡到第三局和第四句。
3、再读找出盘古开天辟地时的动词,从这些词中体会到了什么?拿笔写到旁边。指名交流。
(1)从“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体会盘古的力气大。
(2)从“一阵猛劈猛凿”体会盘古的力气大,用力猛。
4、他还是一个沉睡了一万八千年的大神,一万八千年,他该积蓄了多大的力量啊,这一刻他要爆发了,他要凿出一片新天地来,让我们像盘古一样爆发一次。(生齐读)(很有气势)。
5、同学们,天地出现了。引读: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好处?
6、文中还有一些这类句子,你能找出来吗?
小结:这类句子不仅有反义词,字数还相等,看起来整齐美观、读起来朗朗上口。男女分开读。
7、引读: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一万八千年过去了,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体也变得极长了。同学们,据说盘古的身体撑在天地时,最长长到了9万里长。真是一个巍峨的巨人。
8、一百年过去了,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根------------------一千年过去了,这个巍峨的巨人,仍然像根------------------一万八千年过去了,这个巍峨的巨人,依旧像根------------------
9、这时你想问盘古什么?谁当盘古回答?指名说
身躯化成万物
1、天不能再高了,地不能再厚了,盘古已经(),怎么理解“精疲力竭”。
2、为什么是“含着微笑倒下?”
小结:这是多么伟大的心灵呀!面对死亡,盘古是那么坦然,那么无畏,那么乐观。
过渡:除了把天和地分开之外,盘古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尊敬?默读第7自然段,盘古的身躯化成了什么?指名说
想象一下,盘古身上的其他器官还会变成什么?
用这个句式说一说,盘古的(),变成了()的()。
3、你想对盘古说些什么?写在书上。指名交流。
4、出示填空:请同学们带着你对盘古的情感,完成这个填空。指名说,齐背。
三、拓展
盘古开天辟地是一个神话故事,人们为什么会编出这样的神话呢?你有什么想法?同桌讨论,交流。
板书设计:
13、开天辟地
神力开辟天地
盘古
身躯化成万物
第四篇: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教科版《开天辟地》教学设计郑晶 教学内容:开天辟地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读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神话故事并能概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借助拼音、字典等工具自主认读字词,通过情境创设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学习盘古的伟大精神。教学重点:理解“混沌”、“支撑”、“顶天立地”等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概述故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概述故事,体会并学习盘古的伟大精神。教学方法:以读做促思解、情境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今天生活的世界吗?(预设:喜欢)
师:传说在很久以前世界上什么都没有,没有天、没有地„„那想不 想知道我们今天生活的美好世界是怎么来的呢?(预设: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八课开天辟地,你就会了解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2、引导学生理解“开”“辟”的含义
3、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惑吗?(指名交流)
4、带着脑中的小问号读文,要求读准字音,积累字词
5、课件反馈字词记识,教师纠正易混字音
6、组内读文,了解大意,交流汇报
三、阅读感悟,引导想象
1、了解神话故事
师:天和地真的是这样由来的吗?你们相信吗?(预设:不信)教师相机介绍神话故事。
2、齐读第一自然段
a.自由说对“混沌”一词的理解
b.引导小结最初的世界,相机板书(一片混沌)
c.引导学生闭眼想象当时的画面(出示图片)
3、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a.学生边听边思考:为什么盘古要开辟天地?
b.指名反馈(相机引导:向往光明)
c.引导找出重点字词、句子
(哪个字给你印象最深刻?哪个句子最特别?)
d.通过不同形式朗读、做动作体会,促进思考,帮助理解字词、句子。师:天地分开后发生了什么事呢?读了第三段你就会找到答案了!
4、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a.做动作“支撑”,理解词义。
b.集体做支撑的动作齐读第三自然段,体会盘古的艰辛、疲累„„
5、同桌互读第四自然段
a.互相交流感受,指名汇报(坚定的信念,坚持不懈的精神„)b.说说天地发生了什么变化?盘古有什么变化?(板书顶天立地)c.说说你对“顶天立地”的理解,用词语说话
师:盘古死了,他是否就停止了开天辟地?
6、开火车朗读第五自然段
a.引导小结主要内容,身躯化生万物(相机板书)
b.具体都化作了什么?快速浏览指名回答,课件出示图片集体回顾 c.想象还可能化生成什么,用„„成了„„说话。
四、引导概述,升华情感
1、看图片、看板书概述故事,用文中的一句话概述盘古。
2、升华情感
师:此时此时刻,神话故事中离我们遥远的神——盘古仿佛就在我们身边,看到„„你会想到盘古?你有什么话想对盘古说?
五、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和朋友听,让我们口耳相传,把这个神奇的故事更广泛、更生动地流传下去吧!
六、板书设计开天辟地
一片混沌
盘古开辟天地坚持不懈
顶天立地无私奉献
化生万物
第五篇:开天辟地教学设计
开天辟地
德昌中心小学宫丽
教学目标
1.认识“沌、孕、拢”等9个生字,会写“创、孕、氏”等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开天辟地并用身体孕育万物的无私奉献精神。
4.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用得准确的词句。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盘古勇于献身的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了解文题
1、大家喜欢神话故事吗?你们都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2、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话故事。(课件播放动画)
看过动画,同学们你们觉得盘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板书课题:开天辟地)
二、初读课文,感受神奇
1、(课件出示初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圈出来。
(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了解一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分几自然段写的,你认为
可以分成几部分来学习。
2、检查识字情况。(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字)
3、那么课文讲了一个什么?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教学第1自然段。
(1)师范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交流后回答
2、自学第二自然段。
(1)指明学生读课文,思考本段写了什么?
(2)课件出示第二段的图片,出示重点句子:轻而清的阳气,逐渐上升,变成了蓝蓝的天;重而浊的阴气逐渐下沉,凝成了大地。学生从中找出反义词。
3、教学第3、4自然段。
(1)默读课文3、4自然段。
我们继续往下读,看看天地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画出神奇的画面。
(2)同学们,这就是盘古顶天立地的画面、师课件出示图片,问:用文中的哪句话来描述这幅图?
生汇报。
(3)师:盘古顶天立地了多少年?(一万八千年)是啊,这一万八千年,盘古是怎么过的呢?(课件播放视频)
3、教学第5自然段。
(1)生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盘古的身体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师出示盘古身体变化图,生用文字描述。
(3)同学们,多么神奇的画面呀!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这神奇的画面吧!(课件出示视频)
(4)看完了动画,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会是由盘古变成的呢?
小练笔:他的()变成了()(课件出示)
(5)同学们的想像力很丰富,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第五自然段。
4、复述训练。
师课件出示课文视频,学生看着视频画面复述课文。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五、拓展阅读:
老师这里给大家找到了2篇神话故事,大家现在读一读,看谁读的认真,读的快。(能读几篇读几篇)(播放课件)
六、板书设计
8开天辟地
盘古
天地混沌——顶天立地——创造万物
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