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彦荣2014.2.12优秀乡村医生材料
为了承诺 奉献一生
王彦荣,男,42岁,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人,中专文化,现为执业助理医师。1987年进入陈家山村卫生室,26年来,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和奉献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附近几个村村民的健康。凭着对父辈的一句承诺,坚持自学,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诊疗水平,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从未出现医疗事故,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信赖和赞誉。
一,子承父志,立志学医,服务乡亲。
他家住在印台区金锁关镇西北40余公里处的山区里,这里地处印台区、王益区、耀州区三地交界处,是印台区最偏远的行政村,地广人稀,道路崎岖,交通不便,广大村民看病极为不便。
他的父亲就是上一代他村唯一的乡村医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毕业于陕西省第一卫校,毕业后分配到黄陇县医院工作,当他回家探亲时看到村民看病如此艰难,辞去了县医院的工作,回到村里担任赤脚医生,默默无闻的奉献了他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在2005年,不幸患上了肺癌的他和病魔斗争了三年,最终离开了人世。当他在最后临终时,将彦荣叫到床前,艰难地说:“我看了一辈子病,没出过一例医疗事故,救人无数,我现在不行啦.希望我走后,你能继承我的意志,把医学好,精益求精,继续为我们的乡亲服务。”面对父亲的
遗言,他承诺说:“您放心吧,我会记住你的话的,将我的一生奉献给父老乡亲的。”父亲听完后,慢慢的闭上了眼睛,安详的去了,就为了这一句承诺,坚定了他原本摇曳不定的心,决心要为乡村医疗事业奉献一生。
王彦荣,1987年7月初中毕业后,回到家中,在村卫生室一边取药一边承父学习中医,1987年参加了印台区办的中医培训班,于1988年10月结业;1999年获得了陕西省中专水平证书;2005年到2008年,在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学习中医并毕业,2010年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在从事乡村医生工作26年来,曾多次被区卫生局、镇卫生院评为先进工作者,所在的村卫生室也被评为先进卫生室,在2009年第一批标准化卫生室验收通过,也是第一批区合疗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定点卫生室。在此期间,在父亲的影响下,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的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或者不懂的问题,虚心请教上级医院的同事,保证了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耽误。
二,救死扶伤 无私奉献
长期以来,以坚持救死扶伤宗旨,以我为人人的信念,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他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通过杂志、书籍、网络等方式,积极学习政治理论。
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所在,认真负责地
做好上级安排的各项医疗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一生。
三、情系农村,认真为村民做好医疗服务工作。为了不辜负上级的信任和村民的希望,他立足于本职工作,为村民热情服务,耐心听取病人自述病情,在仔细分析之后,做出准确的诊断及治疗。
在2010年9月,有邻村(冯家渠村)一位70岁老太太,因牙痛曾在本村治疗一个月,没有效果,又到王家河一诊所治疗一月而无效,后经人介绍到他所在的卫生室进行治疗。他热情接待老人,认真听取她自述病情,老人牙痛酸软,面色苍白,食欲不振,腰酸腿困,全身乏力;经过仔细诊查,发现老人脉象沉迟无力,齿为骨之余,肾主骨生髓,诊断为肾阳不足,无力气化;他根据病情随即开出右归丸加味。在服药三剂后,老人来复诊,牙痛症状明显减轻,精气神明显好转,再做检查后,又开原方加减,服五剂;当老人第二次来复诊时,牙痛已痊愈,且精神焕发;老太太紧握着他的手,激动地感谢说:“几副药就治好了她半年多辗转几处都没有治好的病”,王彦荣却平静地说:“没有什么,这是我的职责所在,只要你的病好了就行。”这件事,在周围几个村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医者仁心,他经常严格要求自己,争取让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耽误。在2008年10月的一天,晚上九点多,劳累了一天的他刚吃完晚饭,准备休息,突然接到背塔村村
民电话,说村民贾理利肚子痛比较严重,急需治疗;在接到电话后,他骑着摩托车5分钟就赶到病人家中,发现病人痛的大喊大叫,汗流满面;询问后得知病人下午外出归来,感觉身子有点冷,饮白酒约100mL取暖,后不到10分钟就感觉腹部剧烈疼痛;经过诊查,发现病人腹如案板,且神志不清,他迅速做出怀疑为消化道穿孔的诊断,立即与家属一起将病人送往医院,晚上十点多才赶到矿务局医院,经检查确诊为急性胃穿孔,正是由于他及时、准确的诊断,挽救了病人一条生命。
2013年7月,许家沟村民刘润英女士慕名找他看病,说自己发烧38-39.5度,在本村输液三天无效,又到基建公司医院住院治疗8天,前后花费6000多而不见好转。他在详细地询问了病情后,发现病人是外感风寒后,未及时正确诊治,使病邪入内,传入阳明;在服用白虎汤和桂枝汤三剂后,热减;复诊时, 服用竹叶石膏汤五剂后,病症消失。当患者再次见到他时,激动地说:“医院花几千元都没治好我的病,没想到在你这只花了一百多元就治好了,真是太感谢你了。”
四、顾全大局,服从管理。2007年至2009年,印台区进行乡村一体化管理, 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他服从大局,不计个人得失,带头做出表率,积极配合上级部门,自己投资建设四室分开、布局合理的、制度完善、规范有序的标准化卫生室,为全区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带了一个好头,也使村民最早享受在村里就能报销医疗
费用的政策。同时坚决执行药品三统一,零利润销售药品,使患者的医疗费用降到最低。
五、公共卫生方面。
为了村民的健康,他经常走村串户,准确的掌握每家每户人的健康情况,主动搜索慢病患者,及时随访更新居民健康档案内容,使村里人人都能享受均等化的医疗卫生健康保健服务。妇幼保健方面,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中做到疫苗不漏种,信息不漏报;待孕妇女能及时服到免费的叶酸片,对孕产妇女儿童及时随访管理。同时遇到村里红白喜事,他率先登记进行饮食安全告知,村民用水水源也在他的巡查管理下安全运行。
在他负责村卫生室这几年来,未出现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及大范围的流行性传染病。在防控非典、手足口病、禽流感等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总是冲锋在前,为群众送上消毒药品,指导他们怎样消毒、怎样保护自己,并向群众宣传安全用水及传染病的防治等方面知识。非典期间,早出晚归,全天排查从疫区归来人员,不畏随时有被传染的可能,为辖区内儿童检查手足口病,防控H1N1流感,做到发现疫情及时上报,认真筛查,做好登记工作。
六、坚守承诺,无怨无悔。
在现如今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不畏不惧,用心做事,用心做人,感受到的都是病人的信任和依赖,不会给病人开大处方,能针灸的决不吃药,能吃药的决不打针,能打针的
决不输液。总觉得如果单纯的去追求经济利益,他会良心上过不去;行医不仅是职业,还是一种救助与守护。这几年的从医生涯,使他懂得了许多道理,怎样行医、怎样做人,他经常说:“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人活着就应该为人类、为社会做点什么,尽最大的努力,将一生所学,奉献给社会,他为了山村的父老乡亲,为了先父的期望,为了这一句承诺,他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被当地村民亲切的称呼为“健康的守护神”。
第二篇:优秀乡村医生
优秀乡村医生杨增华同志事迹介绍
杨增华,男,1950年6月出生,昌邑市饮马镇曹庄村人,初中文化,中共党员,于1967年7月从事乡村医生工作,是一名在农村医疗防保战线上工作了44年多的老乡村医生,现任昌邑市饮马镇曹庄村卫生所所长。四十四年如一日,杨增华同志走村串户,默默奉献,及时解除患者病痛,被当地群众誉为健康的“保护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3次被评为地区“优秀赤脚医生”,一次被评为山东省“优秀乡村医生”,1970年以来年年被昌邑市卫生局评为“优秀乡村医生”,连续多年被昌邑市饮马中心卫生院评为“乡村医生先进个人”,多次被该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情系乡村,扎根基层,无私奉献。1967年7月,从昌邑县饮马医院卫校学习两年毕业,应村党支部的召唤,他怀着对农村卫生事业的向往和热爱,回到曹庄村当了一名赤脚医生,负责合作医疗(村卫生室)筹建工作。凭着医学理论基础过硬的他,工作热情非常高涨,他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不气馁、不松懈,克服了一个个工作难题,他勤奋好学不耻下问,工作持之以恒,他说绝不能辜负群众的信任和组织的期望。为了尽快掌握更多的医药知识和技能,他一边工作,一边在乡卫生院学习中医传统医学并参加临床实践,他购买了大量的医学书籍,利用晚上时间挑灯夜读,拼命地汲取医学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1968年7月他顺利通过县卫生主管部门考核,取得了“赤脚医生证书”,1988年参加山东省乡村医生统一考试,取得“山东省乡村医生医师资格证书”。杨增华同志和许许多多扎根农村的赤脚医生一样,虽然“白手
起家”,但是不断自我挑战,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不断克服困难,逐渐担当起了“乡村医生”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重任。
杨增华是我们昌邑市饮马镇曹庄村一位出名的乡村医生,饮马镇周围乡镇四庄八疃的老百姓都知道饮马有个杨增华,老百姓一有头痛脑热都慕名前往去看病,他扎根农村从医44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以真情真爱为老百姓服务,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乡村好医生的颂歌。
杨增华是一个有着高尚医德的人,他视职业为神圣,视患者如亲人。他说,“村民需要一个就医的地方,农村需要医务人员,我要一辈子扎根乡村,尽我的力,尽我的心,为村民看好病,守护村民的健康”。为了改善治病条件,他千方百计建设村卫生室,而且决心让自己的村卫生室不但在全市、全镇创一流,还要在全省乃至全国争先进。在条件十分艰苦,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他自己买材料,搬水泥,先后多次扩大村卫生室的规模。如今他建设的村卫生室面积达到了120多平方米,成为全市示范村卫生室。由于杨增华的个人不断努力,现在不但曹庄村已经实现了“村民小伤小病不出村”的目标,而且辐射到周围各村,为村民就医提供了方便,一些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实现了就地治疗。杨增华用自己的高尚医德、过硬医术消除患者病痛的同时,还让乡亲们享受到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带来的实惠。在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中,杨医生更是呕心沥血,苦口婆心,把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前年我镇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当时有不少人持怀疑态度,但杨增华一家带头交钱参加了合作医疗,并一家一
户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杨增华对大家说:“你们现在到我这里看病便宜,但毕竟要自己负担,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到时就可以报销一些费用”。杨增华的积极带头宣传,激发了村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热情。在他的带动下,全村2007年有615人参加合作医疗,参加合作医疗率为90%以上。2009年、2010年、2011年全村参加合作医疗率已全部达到100%。因为大家认为,相信杨增华就是相信自己。
杨增华还是个在技术上精益求精的人。他说,“我的医术高一点,病人的痛苦就会少一点”。在杨增华看来,光有为村民解除病痛的美好愿望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才能真正给群众带来实惠。因此,44年中,他不断钻研业务,哪怕工作环境再艰苦也从不放弃。自1976年以来,杨增华多次到潍市人民医院、昌邑市人民医院、昌邑市中医院等自费脱产进修了多次,并且在各医院进修学习的同时他还自费购买了大量医学书籍刻苦攻读。就是凭着这种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杨增华才有了过硬的医学功底,扎实的业务技能,顺利地取得了乡村医生证书、执业助理医师证书。由于他技术过硬,口碑极好,周边村甚至外乡村病人都慕名而来。得到杨增华精心医治的人,都夸杨增华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老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杨增华更是作风朴实、扎实、踏实的人。作为一名乡村医生,杨增华始终牢记自己是农民的医生,把为农民少花钱、多看病、看好病作为他最大的心愿。饮马镇的老百姓称他为村里的“120”。他心里时刻装着群众的疾苦,无论风霜雨雪,无论白天黑夜,无论老幼贫富,杨增华总是随喊随到,不讲价钱、不提条件,有钱看病,无钱也看病。杨增华看病还时时为困难病人着想,低价药能治的,他就不用贵药;无论路途多远,他绝不收出诊费,从医44年,他为村民免费检查身体20000多人次,还特别关照贫困户、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对特别困难对象免除医药费,陪护病人转诊时经常为病人垫付医药费。患者刘某是肺肿瘤的重症病人,到过不少医院医治,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靠挨日打发生命。杨增华看在眼里,同情在心里,想方设法减轻刘某的医药费负担。为了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与精神压力,杨增华一方面多方搜寻好的偏方,购买所需药品,一方面与患者不断勾通,让患者确定生存的信心。经过多方面的不断努力,终于使患者坚定了生存的信心的同时,为该患者找到了合适的治疗方案,使患者在有生之年,看到了希望。
杨增华始终保持了一个优秀乡村医生的本色,救死扶伤,满腔热忱,精心呵护着每一个患者。以他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术、踏实的作风在乡村医疗事业中做出了扎实的成绩,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心,也赢得了组织的信任。他理想信念坚定,心系群众、甘于奉献,把个人价值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高尚的道德情操、远大的理想抱负同实实在在的奉献结合起来,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追求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2011年11月1日
第三篇:优秀共产党员王彦生
优秀共产党员,邯郸市丛台区原组织部长
王彦生
个人简介
王彦生,男,汉族,1959年11月生,1975年参加工作,198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3月,任涉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1998年1月起,先后任曲周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邯郸市丛台区委常委、组织部长。2005年7月被确诊患脑部动脉瘤。患病期间,他仍恪尽职守,忘我工作。2009年2月4日,在赶赴丛台区政协会议开幕式时突然发病,不幸去世,年仅49岁。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特别是在担任组织部长的十多年间,王彦生同志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党性坚强、品行端正,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清正廉洁、公道正派,多次被邯郸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他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实际行动,树立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组工干部和组织部门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先进事迹
出生于革命老区河北涉县一个小山村,曾在博客里自名‚山生‛。幼年艰辛,吃百家饭长大,他体悟到真诚的可贵,最懂得感恩。
在组工战线上工作的近20年,他襟怀坦荡、勤勉自持,用亲民获得爱戴,用求索破解疑难,用公道赢得尊重,身边的人都说,‚王部长是有原则的好人‛。经历与病魔抗争、与时间赛跑的四年,最终他还是撒手尘寰。带着依恋不舍,他别过了养育他的沃土,关爱他的家人,朝夕相处的同事。
他,用49岁短暂的生命历程,书写了自己的信条:把一切奉献给对家乡父老的炽爱、对党无限的忠诚。
2009年2月4日早上7点,正准备参加当日召开的区政协会议的中共邯郸市丛台区原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彦生,就在起身上班的那一刹那,在自己家里的沙发前猝然倒下。无论妻子女儿怎么呼喊,他也无法再睁眼看看他深爱的家人、眷恋的故土,无法再为他热爱的组工事业工作一天、一小时、哪怕是一分钟……
这位农民的儿子,优秀的党员,受到尊重和爱戴的组工干部在与病魔抗争了5年后,过早的离开了人间,年仅49岁。王彦生去世半年多了,每当家人、亲友、同事和受他帮助的农村和社区居民谈起他来,无不眼眶湿润,感慨不已。早年经历教会他懂得心系百姓、勤勉自强
王彦生在博客里曾经这样写道:‚我的童年是在亲人们的可怜声中度过的。父亲为了我一直未再娶,相依为命而又严厉的爱自不必说,亲人们给我的爱使我终生难忘,无以回报。他们造就了我的性格特征……‛
幼年丧母、家境贫寒的王彦生,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考上了中专,从山村出来的中专生转变为县城里的工人,后来在党组织的培养下,一步步走上领导干部岗位。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早年的农村生活经历和求学历程,使他总是以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组织、回馈社会,用一种平和包容的态度处世为人。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王彦生对老百姓特别是农村百姓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在工作实践中特别重视到田间地头了解基层情况,体察百姓冷暖。每次到村走访调研,从不跟乡镇领导打招呼,不搞前呼后拥,经常是和司机两个人,轻车简从进村。他怕给基层添麻烦,很少在村里吃饭。曲周县依庄乡东路庄村是王彦生在曲周县工作期间的联系点。该村原党支部书记张德顺回忆到,有一次,王彦生来村调研工作,回去时天色已晚,在他一再恳求下,终于同意留下吃饭,但有‚约法三章‛:一不动酒,二不吃肉,三不准其他干部作陪。就这样,王彦生和司机二人破例在他家简简单单吃了一顿农家饭。
王彦生对生活困难的群众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总是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尽管收入有限,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但王彦生每次下基层时都会带一些现金,给遇到的困难群众一些帮助。他在曲周东路庄村调研时,看到村民李守仁家生活十分困难,马上掏出一百块钱,给了孩子,让他交学费、买书本、嘱咐孩子好好学习。为了彻底解决李守仁家的贫困问题,他又与村干部一起研究,划给了李家一片荒地,扶持他种树苗,解决了李家的生活困难。李守仁每当谈起这些事时,总是热泪盈眶,感念不已。在党政干部眼里,作为组织部长的王彦生是一个区县里掌握人事变动的重要‚人物‛,一般百姓却很少弄得清楚‚组织部长‛是一个什么样的官。在他们老百姓眼里,王彦生就是一位慷慨大方、古道热肠的共产党员,真诚朴实、心系群众的好干部。
从念书上学开始,王彦生的勤勉都是身边的人公认的。不论是在他工作过的涉县、曲周县还是丛台区,在他的办公桌上、书柜里、床头上都堆满了书。既有政治、经济方面的,又有文学艺术方面的,他把业余时间大都用在了读书学习上。他常说‚一定要多看书,学会积累、学会运用,只有将理论融入到实践中才能做好工作‛。正是基于这样不断的积累,王彦生在工作环境发生改变或是遇到新问题时都能做出自己的判断,都能想出一些‚新点子‛来。
1998年,着眼于解决干部队伍能上难下、活力不足的问题,他亲自谋划修订了曲周县干部管理办法,提出了‚无功就是过,有错就追究,末位遭淘汰‛的崭新理念,在全县有效营造起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2000年,针对部分农村党员存在党性意识差,不作为、乱作为的突出问题,他提出开展处臵农村‚五不‛党员的工作措施,对此作法先后刊发并在全省予以推广。2002年,立足于规范干部初始提名权,他主持制定了干部职位空缺预告制度,并提请县委开展了曲周历史上首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调任丛台区组织部长后,王彦生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倡导该区开展了 ‚领导联社区、部门帮社区、干部驻社区‛为主要内容的‚联帮驻‛活动,从2004年到2006年,全区共筹措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硬件建设,79个社区的办公条件全部得到了更新和改善。帮扶干部和帮扶部门累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800多件,更加密切了干群关系。
谈到王彦生的学习精神,他的前同事、时任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张俊兴回忆到:王彦生读书十分广泛,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小说都有涉猎,而且电脑操作熟练,网上办公轻车熟路。‚一定要多看书,学会积累、学会运用,只有将理论融入到实践才是工作。‛王彦生常常这样告诫部里的同志。
十几年组织工作经验使他知人善任、坚持原则
多年的工作经验,使得王彦生懂得作为一个组织部长,首要的责任就是选好人用好人。王彦生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用什么人是个导向,不用什么人也是个导向。用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在社会上就会多起来,不用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在社会上就会少下去。为了培树起风清气正的用人导向,王彦生总结归纳出干部工作的‚四对‛原则:‚对千里马型干部不亏待,让开拓者无忧;对老黄牛型干部不忽视,让实干者无悔;对包青天型干部不挑剔,让公正者无畏;对智囊团型干部不嫉妒,让谏言者无虑‛,并在实践中严格执行。
王彦生从担任涉县组织部副部长开始,就十分注重注意选贤任能。原涉县县委组织部干部、现任县党校支部书记付岩伟回忆起自己被破格提拔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按论资排辈、先来后到的‚潜规则‛,研究室主任绝对轮不上他,但主管研究室和组织科的王彦生,还是将他这个没有副股级任职经历的新手扶上了研究室主任的位臵。‚在和他一起工作的7年时间里,我也从未听说过哪个同志因为工作岗位安排问题对他有意见,他刚直不阿,按原则办事的作风得到了周围同志的一致认可‛ 付岩伟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后来,他在曲周县、丛台区担任组织部长的近11年 里,他一直保持着知人善任的敏锐目光和力倡公道正派的用人风气。2004年,当时的联东街道办事处原班子内部矛盾较多,各项工作受到严重影响,王彦生及时向区委建议,果断地将原党政一把手全部调离,将时任丛东街道办事处主任的刘兴国调任联东街道党工委书记,把扭转工作局面的重任交给了他。刘兴国到任后身先士卒深入一线团结带领干部群众苦干实干,使该街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各项工作在全区名列前茅,得到全区上下的一致好评。
回忆起这段往事,刘兴国感慨颇深,‚当时我心情很矛盾,既感激于组织和领导的信任,又惶恐于不可预知的挑战,犹豫徘徊间,是王部长的一番语重心长的谈话打消了我的顾虑,王部长说‚任人唯贤,不仅仅是选贤举能,而是要把合适的人放在能够发挥最大潜能的合适位臵。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一个领导班子,只要能以宽广的胸襟去面对困难,不谋私利,不争权力,就能获得最大的拥护和支持……‛。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许多经王彦生建议提拔的干部,都在自己的新岗位上做出了成绩,但是当这些干部向王彦生表示感谢时,王彦生总是说,不辜负组织信任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他最好的感谢。王彦生平时很注意廉洁自律,他的‚请客不到、送礼不收‛是出了名的。在他看来,受了别人的恩惠,哪怕是一顿饭、一盒烟,自己的公正就无法保持下去。最后的时光他坚守信念、奉献一切
2005年7月,王彦生不幸被确诊患了脑部左侧基底动脉梭形瘤,这就像脑子里安了一颗定时‚炸弹‛,劳累、着急、血压升高,都有可能‚引爆‛这颗炸弹,瞬间夺去他的生命。与王彦生生前同为区委班子成员、同乡的丛台区委常委、政府副区长樊中青回忆到:2005年王彦生常常感到头痛,7月到北京医院检查时被确诊为脑部左侧基底动脉梭形瘤后,他在医院里住了20多天,又做了一次脑血管照影,医生说他头上的动脉瘤又有所发展,建议上支架介入治疗,但风险很大,如果不做,继续发展,又很危险。做还是不做?做,需要二三十万元,且有下不了手术台或留下后遗症的风险,不做,脑袋里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彦生说:‚花那么多 钱,做完不见得比现在好,说不定还会拖累人,何必呢?即使手术成功,也恐怕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工作,何以报答?现在除了偶有头晕,没 别的不好感觉,说不定还能好好做几年事情。‛
从那以后,王彦生把时间抓的更紧了,用自己所剩不多的时光多做一些事情。在丛台区担任组织部长的几年里,他依旧保持自己坚持原则、勇于探索的本色。与工作上的一丝不苟相反,王彦生对名利却看得很淡。2007年丛台区政协正职空缺,市里、区里准备推荐他任政协主席,但他主动向考察组提出: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好,还是把机会让给其他同志吧。由于王彦生的一再谦让,他成为邯郸市在基层组织部长岗位上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个,达11年之久。
‚我从小失去母亲,没有人民的哺育和党的教育,就不会有我的今天。为此,我将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忠诚于党的事业……‛在入党志愿书里,王彦生这样写道。王彦生同志用自己短暂的一生,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王彦生言论实录
来自人民,不能忘本。
党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党把我们放在这么重要的岗位,我们山里人说话算数,从我们在党旗前面举起右手的那天起,我们就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党……
我从小失去母亲,没有人民的哺育和党的教育,就不会有我的今天。为此,我将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忠诚于党的事业……
我的母亲去世早,是父老乡亲们把我养大的,人不能忘本,要懂得感恩。作为人民的公仆,心里要时刻装着老百姓,要多为老百姓办实事。
没有邻里和亲戚的帮助,我生活不下来;没有党的培养、组织的信任,我走不到今天。一想起老家的乡亲终日忙碌的情形,想起他们艰苦的生活环境,我不敢有一点点的放纵,否则我的良心不安。
我不是什么官,以前条件不好的时候,左邻右舍、亲戚朋友都帮过我。当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从临时工转成合同工,好回馈大家。现在条件好些了,我只想着能为国家、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就好,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个什么官儿。内心除了感恩,就是凭党性凭良心干好本职工作。
选人用人是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用好一个人,会激励一大片;选错一个人,会挫伤一群人。我们肩头有万千责任啊!
组织工作的效益是最大的,而且是不可估量的。用好一个人就可以安一方百姓,富一方群众,兴一方经济,就可以救活一个企业、振兴一个单位,提供上百上千个就业岗位。
用什么人是个导向,不用什么人也是个导向。用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在社会上就会多起来,不用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在社会上就会少下去。
作为一名组织部长,权力意味着责任,而不是谋求私利的工具。要堂堂正正做官,清清白白做人。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肩负着党组织的重托,因此,做人要有准则,做事要有原则。
做嫁衣的未必要穿好衣;事情总要有人干,工作总要有人做;人活在世上总要有点精神,组工干部更要站位高一点,眼光看得远一点,要为组织分忧,要从大局出发。
我们要挺起胸膛做事,夹着尾巴做人,清清白白做官。
对千里马型干部不亏待,让开拓者无忧;对老黄牛型干部不忽视,让实干者无悔;对包青天型干部不挑剔,让公正者无畏;对智囊团型干部不嫉妒,让谏言者无虑。
任人唯贤,不仅仅是选贤举能,而是要把合适的人放在能够发挥最大潜能的合适位臵。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一个领导班子,只要能以宽广的胸襟去面对困难,不谋私利,不争权力,就能获得最大的拥护和支持……
要讲原则、懂规矩,每位从咱手里出去的干部都要符合条件,在这方面,不能盲从,要对得起党的信任。
一个人的灵魂永远不能出卖。一个人生活可以贫寒,但灵魂不能贫贱,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
为人之道在于正,为官之道在于廉。
我推荐你,是因为你能干,实绩好;提拔你,是党组织的决定。你如果感觉过意不去的话,那就把工作干得更出色一些,这才是对党也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今天我开了这个口子(面对‚说情风‛),明天就会有更多想开口子的人找过来。我们决不能做这种自毁长城的事情。
组织部门不但要选干部、管干部,更要爱护干部,不然谁还为党工作。
作为一名年轻干部,受点挫折,走点弯路也是难免的事,关键是自己不能灰心丧气,要能够放下思想包袱,继续奋斗,经受实践考验。只要你好好努力,组织上绝对不会放弃你。
(王彦生手机里存着上百条群众信息。)这是一本民心账,只有还清了账,才不觉得亏欠,才活得踏实。
咱们下基层,是真心真意为贫困学子解决生活难题。如果摆谱作秀,兴师动众,既给乡村领导找麻烦,也让老百姓瞧不起。
(王彦生把书包、书籍和200元钱送到贫困孩子的手里,对他说:)孩子,有我在,一定不让你因贫困辍学。以后有困难,随时可以打我的电话。
一定要多看书,学会积累、学会运用,只有将理论融入到实践中才能做好工作。看广播电视常开新闻频道,参加会议要认真听上级报告,开博客常与‘能人’聊聊,出公差常到先进地区跑跑。
一名党的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坚持党性、彰显人性的统一作为第一追求。
(他给幸福开出一个公式:幸福=现实/欲望。)对一个个体的人来说,现实往往是一个变化不大的定值,那么幸福感的大小就取决于欲望的高低。
乐观为之,苦中有乐苦亦甜;悲观为之,苦中挣扎苦无边。人生旅途中,艰难困苦是不可避免的,能否战胜,完全由对待艰难困苦的态度决定。只要始终如一地保持着积极进取的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保持着饱满昂扬的热情,就能无往不胜。
生命对人是多么的宝贵,应该倍加珍惜。但应该如何珍惜呢?那就是尽自己所能,多干一些对社会、对别人有意义的事情。我不能决定自己的生命,但我可以在有限的生命里,通过做更多有益的工作来延长自己的生命。做到了这一点,死而无憾。
现在看来,病情结果已经无法改变,就让我用有限的时间多做一些工作吧。你看,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嘛,在家里我也待不住,只有工作才是我最大的快乐。
花那么多钱,做完(手术)不见得比现在好,说不定还会拖累人,何必呢?即使手术成功,也恐怕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工作,何以报答? 生命不息,工作不止。
(他对女儿说:)我不奢望你有多大的成就,但是,你必须先学会做人,凡事要以善为先,要做个好人。我的女儿没有什么特殊的,基层才是最锻炼人的地方。你们还得更加严格要求,多压担子,不可以有丝毫的照顾。
对工作坚持原则,对个人严格要求,对组织从不张口。
第四篇:优秀乡村医生年终工作总结
优秀乡村医生年终工作总结
优秀乡村医生个人工作总结1 我是一位普通的乡村医生,自从XX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在卫生局及镇医院领导下,认真展开各项医疗工作,全面贯彻上级领导布置的各项工作和任务,全面履行乡村医生的职责。
认真负责的做好医疗工作。“治病救人,治病救人”是医生的职责所在,也是社会文明的组成部份。医疗工作的进步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换的作用。为此,我抱着为患者负责的精神,积极做好各项工作,热情接待每位患者,坚持把工作献给社会,把爱心捧给患者,遭到了村民的好评。
本人还积极参加各项业务培训,不断吸取新的医疗知识,自己的业务水平也渐渐的有所进步,现在把握了农村常见病.多病发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在平常生活中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纵规程,一丝不苟接待并认真负责的处理每位病人,从最大程度上避免误诊误治。还通过定阅大量业务杂志和书刊,网上查阅等手段,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涉取新的营养,增进自己业务水平的进步。
每次到卫生院开会,我都认真听取积极完成上级领导布置的任务,积极的向广大村民宣传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中,走家串户送儿童防疫针的通知单,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对儿童家长的询问总是耐心的给予解释,直至满意为止。特别是自XX年展开农村合作医疗以来,更是在我和村民之间架起了沟通心灵的桥梁,我不厌其烦的向村民解释,宣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政策,并且认真执行上级政策。
自从踏进乡村医生的工作中,这6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帮助和同道们的支持下,工作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但与其他同道相比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继续努力,克服不足,把握更多更好的医疗知识,争取创造更好的工作成绩,为广大村民朋友排难解纷。
工作6年来,我逐渐熟悉到乡村医生是一个光荣而且神圣的工作,我将一如既往的兢兢业业地工作,为乡村医生增光添彩,为党和政府赢得民心,做一位合格的优秀的乡村医生。
优秀乡村医生年终工作总结范文2 岁月如梭,时光飞逝。一转眼,20XX的脚步声便离我们而远。当日历撕下了这最后的一页,回首20XX,历经琐事,历历再现。
在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引下,在区卫生局、区卫生执法大队、片区执法分队、镇卫生院的亲密领导下,20XX年全面、高效、圆满的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切实履行了一个忠职于卫生事业的医务工作者应尽的义务与应当做的工作。深入践行党的卫生方针与路线,切实彰显一个基层乡村医生务实、勤恳、踏实的优良作风。
禀承“敬人乐业,拼搏奉献”的工作精神,遵守“用心服务,感动顾客”的服务理念,立足于超前的服务意识,用专业的技术,周到的服务,赢得了老百姓的高度信赖,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一、预防工作方面
全年共为200余人次适龄人群接种过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和麻疹免疫抗体水平检测、麻疹强免、acyw135流脑疫苗等预防接种工作。全面完成了上级交与的各项工作任务,认真履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做到医疗废物归类管理,上交和销毁。
二、日常门诊工作方面
严格按照市局、区局的工作要求,抓好“预防为主”这条重要主线,坚持开展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再辅以门诊治疗工作,严格、准确不漏的记录门诊逐日登记册。准确及时上报和登计发现的传染病,把健康教育工作融入到日常的门诊工作之中,使广大的老百姓易于接受这种言传身教的模式,让更广泛的老百姓掌握健康生活的相关知识。
办理健康宣传专栏六幅,并及时滚动适时更新内容。认真开展门诊工作,举止庄重,态度和蔼,工作服、胸牌穿戴整洁。严格按照执业许可证上的执业范围、执业地点规范执业。全年实现逐级转诊170余人次,全年门诊总量4000余人次。
积极参与各级各届会议,会议学习记录条理清晰,认真务实完善填写各种表、卡、册,做到工作有记录,门诊有信息,大事有报告。为镇乡一体化建设尽绵薄之力。
三、新农合工作方面
积极宣传,正确引导村民踊跃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广大村民更众多、更深入、更深刻、更延续的参与这一惠民、益民、济民、宏民的良好政策当中。
不平凡的一年,我的20XX,再见了,而作为基层的乡村医生,却任重道远,我将继续秉承忠于职守,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完成下一年的融入了我人生,倾注了感情的医疗卫生事业,为把党的卫生事业贯彻执行的更彻底,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维护的更全面而不懈奋斗!
第五篇:优秀乡村医生工作总结
优秀乡村医生工作总结
优秀乡村医生工作总结1 岁月如梭,时光飞逝。一转眼,20XX的脚步声便离我们而远。当日历撕下了这最后的一页,回首20XX,历经琐事,历历再现。
在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引下,在区卫生局、区卫生执法大队、片区执法分队、镇卫生院的亲密领导下,20XX年全面、高效、圆满的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切实履行了一个忠职于卫生事业的医务工作者应尽的义务与应当做的工作。深入践行党的卫生方针与路线,切实彰显一个基层乡村医生务实、勤恳、踏实的优良作风。禀承“敬人乐业,拼搏奉献”的工作精神,遵守“用心服务,感动顾客”的服务理念,立足于超前的服务意识,用专业的技术,周到的服务,赢得了老百姓的高度信赖,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一、预防工作方面
全年共为200余人次适龄人群接种过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和麻疹免疫抗体水平检测、麻疹强免、acyw135流脑疫苗等预防接种工作。全面完成了上级交与的各项工作任务,认真履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做到医疗废物归类管理,上交和销毁。
二、日常门诊工作方面
严格按照市局、区局的工作要求,抓好“预防为主”这条重要主线,坚持开展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再辅以门诊治疗工作,严格、准确不漏的记录门诊逐日登记册。准确及时上报和登计发现的传染病,把健康教育工作融入到日常的门诊工作之中,使广大的老百姓易于接受这种言传身教的模式,让更广泛的老百姓掌握健康生活的相关知识。办理健康宣传专栏六幅,并及时滚动适时更新内容。认真开展门诊工作,举止庄重,态度和蔼,工作服、胸牌穿戴整洁。严格按照执业许可证上的执业范围、执业地点规范执业。全年实现逐级转诊170余人次,全年门诊总量4000余人次。
积极参与各级各届会议,会议学习记录条理清晰,认真务实完善填写各种表、卡、册,做到工作有记录,门诊有信息,大事有报告。为镇乡一体化建设尽绵薄之力。
三、新农合工作方面
积极宣传,正确引导村民踊跃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广大村民更众多、更深入、更深刻、更延续的参与这一惠民、益民、济民、宏民的良好政策当中。
不平凡的一年,我的20XX,再见了,而作为基层的乡村医生,却任重道远,我将继续秉承忠于职守,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完成下一年的融入了我人生,倾注了感情的医疗卫生事业,为把党的卫生事业贯彻执行的更彻底,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维护的更全面而不懈奋斗!
优秀乡村医生工作总结2 本人自从事乡村医生工作20以来,在县卫生局、黑山镇防保站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农村卫生工作大局,认真开展各项医疗工作,全面贯彻执行各级领导安排和布置的各项任务,全面履行了乡村医生岗位职责。
自从负责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以来,无一例因技术操作等因素出现过不良反应。曾先后参加了县疾控中心举办的免疫规划相关知识及扩大免疫规划知识等培训。并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认真落实各项方针,使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及时有效地落到实处。
XX年开展农村合作医疗,本人能积极协助村干部做好宣传工作,主动向村民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内容及补偿办法。接待本村患者和村外患者。能够做到小病不出村,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并能认真做好门诊病志及处方管理,详细填写门诊补偿登记表,及时上报。
本人能够认真并负责地做好医疗工作,在工作中,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基层卫生所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XX年毕业于锦州卫生学校(中医士)专业,于XX年考取锦州医学院内儿专业,结合农村实际工作特点着重学习心脑血管疾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消化系统疾并及疼痛科皮肤科的诊断及治疗;XX年和XX年先后在《中国实用综合医学》上发表个人优秀论文两篇,其中《针www.刺法治疗蛇盘疮》被评国家级优秀论文;在XX的9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我被辽宁省卫生工作者协会评为“省级优秀乡村医生” XX年6月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基层卫生所的常见并多发病诊治技术,能熟练诊断处理一些常见并多发玻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接待并认真负责地处理每一位病人,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几年来,本人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事,从未发生一起差错事故,也从未同病人发生一起纠纷。
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帮助和同道们的支持下,无论是思想方面,还是业务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但与其它同道相比还有差距,自己尚须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并为实际服务的原则,学以致用、用有所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今后工作中,我仍将一如既往的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学习一丝不苟;对待患都热情周到,尽自己最大努力,更加扎实地做一名合格的乡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