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2:17: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篇: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8、《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

2、能理清文章的思路,知道作者是按游览顺序进行描写的。

3、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品读的过程中感悟颐和园的美丽。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

2、学习本课按照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景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学生自由回答)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著名的旅游景点不胜枚举。截止2003年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天我们就去游览其中的一个地方,它位于北京的西北郊,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叫“颐和园”。

2、板书课题:颐和园,和学生一边说一边写,提醒学生注意“颐”左边里面是一个口。让我们响亮地读出她的名字——颐和园。

3、释题:“颐”是什么意思?“和”呢?“颐和园”又有什么寓意?(“颐和”二字,其意为颐养天年,安享太平。因此,“颐和园”三个字可以理解为:颐养天年,天下太平之园。)再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播放课件,配乐朗读,欣赏图片。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导游,让她带领着我们一起去游览世界遗产颐和园。欣赏完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或成语来形容你眼中的颐和园。

()的颐和园

2、让学生自己跟随课文去游览颐和园,教师提出自学要求。

(1)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标出生字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词语意思并想办法记住生字。(3)在文中标出作者描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色。3.出示生字词,生认读。4.指导书写生字。

5、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批文入情

1、小组合作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1)课文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哪些美景呢?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作者重点描写的景点,用横线画出来。

(2)四人或六人小组进行讨论: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生汇报:

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2、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3、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4、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师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3)教师小结:文中第2、3、4、5这四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都写出要游览的地方,因此作者就是按照自己游览的先后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这种方法就叫移步换景,也叫做游览顺序。

2、学习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

(1)读了课文,你觉得颐和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丽)(2)同桌互相讨论:课文中哪里直接写了颐和园美丽?找出句子来读一读。

1、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2、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3)教师:这两句话分别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生汇报:开头——总领全文;结尾——总结全文。(4)教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什么写法?

生汇报:开头段和结尾段意思一致,首尾照应或首尾呼应。

(5)指导朗读。看到这么大和美的颐和园,你的心情怎样?(生说:惊喜、喜爱、赞叹)我们就带着这种心情来朗读这两段吧!

3、给课文分段落,概括大意,学习行文结构

(1)请同学们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或找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来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这篇课文是按什么结构写的?

生汇报:①总起:写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②分述:写长廊的景色。③分述:写万寿山的景色。④分述:写万寿山的景色。⑤分述:写昆明湖的景色。⑥总结:作者抒发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总——分——总)(2)请同学们根据总分总的结构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起:写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第二部分(2---5自然段)分述: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景色。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总结:写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3)教师小结:总分总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写作结构,今后我们也要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四、创设情景,拓展练习

1、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颐和园的门口,如果你是导游的话,你准备怎么样向游客介绍颐和园的游览路线呢?(出示平面图和导游词)先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内选出一名小导游,其他三个同学就当游客。好,现在请你在四人小组内准备,想想怎么介绍比较有礼貌,游客可以随时向导游提问。

2、邀请学生上台当小导游作介绍,师生互动。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真不错,游览也挺仔细的,我们感受到了颐和园的大和美,也从中体会到了作者心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那你喜欢颐和园的哪一处景色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六、作业超市(四选二)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2、修改导游词,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3、用游览的顺序,向你的朋友介绍一处自己熟悉的景物。

4、查查资料,了解更多 “我国的世界遗产”。

七、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美丽 大(总起)

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美丽 说不尽(总结)

第二篇: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画舫”等词语。

2、让学生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描写景物特点写作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过程与方法

1、激趣释题,运用电教手段,把学生带入情境,展开想象。

2、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理清文路。●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1、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2、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描写景物特点写作的方法。【教学难点】

由于学生没有感性认识作基础,理解描写长廊、万寿山、昆明湖景物特点是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讲读全文,感受颐和园的美,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数学过程】

一、情境引导新课,整体感知 老师: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张图片,大家可以告诉老师这是哪吗?大家有没有去过颐和园?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游览颐和园。

板书课题:颐和园

老师:颐和园坐落在北京的西部,从前是皇家园林,如今已成为中外游览的风景区。下面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游览一下那拥山抱水、景色秀丽的颐和园,好不好?

二、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老师:刚才我们通过图片直观地感受到了颐和园的美,现在我们打开书,看看文中的作者是怎么样用优美的语言,恰当的词汇来描述颐和园的美景的。出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轻声读或默读课文。学生轻声读或默读思考后,交流讨论问题 1、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2、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学生1:课文主要描写了颐和园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和十七孔桥这四个地方?

学生2:课文是按照游览参观顺序写的。老师:你是从哪一些词语发现的?

三、细读课文,感受特点

(一)通过图片,你觉得长廊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我们进入课文,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描写长廊的好吗?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划出相关的语句。

2、交流读书所得。

3、教师随机板书:长,美

4、指导感情朗读:

(二)老师:从“长廊上每间横槛上画着五彩的画,几千幅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这句话中你又想到了什 么;作画的人是谁?你从中体会到了什 么?

老师:那么我们应该带着怎么样的语气读这段呢?(对长廊美景的赞美,和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

老师: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请学生朗读)。

四、自主合作,激趣学习

(一)老师:刚才,老师带着大家共同学习了“长廊”这一部分,我们既找出描写长廊特点的词句进行分析,又总结出长廊的长和美的特点,然后练习有感 情地朗 读了这部分,同学们表 现都十分积极。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自己喜欢的段落好不好?

(二)学习过渡句 老师:刚才我们大家共同合作学习了“长廊”,小组合作学习了“佛香阁”、“昆明湖”和“十七孔桥”。感受到了颐和园中这些秀丽的景色,那么课文中作者又是怎么样把这些不同的景点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呢?快速地划一划连接上下文的句子。

老师:我们把这些句子叫做过渡句,使用过渡句能使文章更清楚,上下文联系紧密。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应恰当地运用,使文章更生动。板书:过渡句

五、总结全文,布置练习

老师:我们重点学习了长廊、佛香阁、十七孔桥、昆明湖这几部分,了解了颐和园的美丽多姿。学习《颐和园》的写法,记一次游览活动。

第三篇:《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颐和园》第一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这篇讲读文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首先弄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和文中所写的几个景色的方位。然后,着重理解几个主要景色的特点,抓住最能表现特点的重点词句,展开想象,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学习目标】

1、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和爱美情趣的陶冶。

2、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进行表达的。

3、学会本新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和爱美情趣的陶冶。

2、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进行表达的。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第一时

一、导入新

请同学们看,你想说什么呢?

二、学生自学

1、初读文,了解大意。

2、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3、小组交流自学情况。

4、小组代表汇报,集体纠正问题。

5、自己读文,要求正确。

6、两人一组互相检查,要求正确流利。

三、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1、轻声读文思考。

2、小组讨论。

3、代表发言,阐明理由:

第一部分:(1)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第二部分:(2~5)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

第三部分:(6)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清。

第四篇:颐和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篇一: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8、《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

2、能理清文章的思路,知道作者是按游览顺序进行描写的。

3、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品读的过程中感悟颐和园的美丽。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

2、学习本课按照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景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 发兴趣

1、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学生自由回答)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著名的旅游景点不胜枚举。截止2003年7月,我国已有29处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天我们就去游览其中的一个地方,它位于北京的西北郊,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叫“颐和园”。

2、板书课题:颐和园,和学生一边说一边写,提醒学生注意“颐”左边里面是一个口。让我们响亮地读出她的名字——颐和园。

3、释题:“颐”是什么意思?“和”呢?“颐和园”又有什么寓意?(“颐和”二字,其意为颐养天年,安享太平。因此,“颐和园”三个字可以理解为:颐养天年,天下太平之园。)再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播放课件,配乐朗读,欣赏图片。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导游,让她带领着我们一起去游览世界遗产颐和园。欣赏完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或成语来形容你眼中的颐和园。()的颐和园

2、让学生自己跟随课文去游览颐和园,教师提出自学要求。

(1)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标出生字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词语意思并想办法记住生字。

(3)在文中标出作者描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色。3.出示生字词,生认读。4.指导书写生字。

5、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批文入情

1、小组合作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1)课文具体描写了颐和园的哪些美景呢?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作者重点描写的景点,用横线画出来。(2)四人或六人小组进行讨论: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生汇报:

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2、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3、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4、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师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3)教师小结:文中第2、3、4、5这四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都写出要游览的地方,因此作者就是按照自己游览的先后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这种方法就叫移步换景,也叫做游览顺序。

2、学习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

(1)读了课文,你觉得颐和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丽)(2)同桌互相讨论:课文中哪里直接写了颐和园美丽?找出句子来读一读。

1、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2、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3)教师:这两句话分别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分别有什么作用呢?

生汇报:开头——总领全文;结尾——总结全文。

(4)教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什么写法?

生汇报:开头段和结尾段意思一致,首尾照应或首尾呼应。

(5)指导朗读。看到这么大和美的颐和园,你的心情怎样?(生说:惊喜、喜爱、赞叹)我们就带着这种心情来朗读这两段吧!

3、给课文分段落,概括大意,学习行文结构

(1)请同学们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或找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来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这篇课文是按什么结构写的?

生汇报:①总起:写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②分述:写长廊的景色。

③分述:写万寿山的景色。

④分述:写万寿山的景色。

⑤分述:写昆明湖的景色。

⑥总结:作者抒发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总——分——总)

(2)请同学们根据总分总的结构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起:写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第二部分(2---5自然段)分述:写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景色。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总结:写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3)教师小结:总分总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写作结构,今后我们也要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四、创设情景,拓展练习

1、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颐和园的门口,如果你是导游的话,你准备

怎么样向游客介绍颐和园的游览路线呢?(出示平面图和导游词)先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内选出一名小导游,其他三个同学就当游客。好,现在请你在四人小组内准备,想想怎么介绍比较有礼貌,游客可以随时向导游提问。

2、邀请学生上台当小导游作介绍,师生互动。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真不错,游览也挺仔细的,我们感受到了颐和园的大和美,也从中体会到了作者心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那你喜欢颐和园的哪一处景色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六、作业超市(四选二)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2、修改导游词,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3、用游览的顺序,向你的朋友介绍一处自己熟悉的景物。

4、查查资料,了解更多 “我国的世界遗产”。

七、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美丽大(总起)

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美丽 说不尽(总结)

篇二: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等词语。

2、让学生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描写景物特点写作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1、激趣释题,运用电教手段,把学生带入情境,展开想象。

2、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理清文路。

3、分段精读,质疑探索、组织讨论、总结归纳、边议边读。●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2、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描写景物特点写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由于学生没有感性认识作基础,理解描写长廊、万寿山、昆明湖景物特点是难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讲读全文,感受颐和园的美,有感 情地朗 读全文。

【数学过程】

一、情境引导新课,整体感知

老师:今天真是个好天气,大家想不想出去散散心啊?那还等什 么呢?我们一起去游览《颐和园》吧!

板书课题: 颐和园

老师:颐和园坐落在北京的西部,从前是皇家园林,如今已成为中外游览的风景区。下面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游览一下那拥山抱水、景色秀丽的颐和园,好不好?

(播放录相,全文朗 读)

老师:看完这段录相,谁来说说:你有什 么感受?

学生:我觉得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花园。

板书: 美丽的大花园

二、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老师:刚才我们通过录像直观地感受到了颐和园的美,现在我们打开书,看看文中的作者是怎么样用优美的语言,恰当的词汇来描述颐和园的美景的。出 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轻声读或默读课文。学生轻声读或默读思考后,交流讨论问题1、课文主要写了哪些景物?2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学生1:课文主要描写了颐和园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和十七孔桥这四个地方?

学生2:课文是按照游览参观顺序写的。

老师:你是从哪一些词语发现的?

三、细读课文,感受特点

(一)通过录相,你觉得长廊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 么?

我们进入课文,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描写长廊的好吗?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划出相关的语句。

2、交流读书所得。

3、教师随机板书 : 长 美

4、指导感情朗读:

(二)老师:从“长廊上每间横槛上画着五彩的画,几千幅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这句话中你又想到了什 么;作画的人是谁?你从中体会到了什 么?

老师:那么我们应该带着怎么样的语气读这段呢?(对长廊美景的赞美,和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

老师: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请学生朗 读)。

四、自主合作,激趣学习

(一)老师:刚才,老师带着大家共同学习了“长廊”这一部分,我们既找出描写长廊特点的词句进行分析,又总结出长廊的长和美的特点,然后练习有感 情地朗 读了这部分,同学们表 现都十分积极。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自己喜欢的段落好不好?

(二)出 示学习方式:

品析问句,朗 读感悟,导游讲解

1、学生小组学习、讨论

2、汇报交流

3、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老师相机板书出各个景点的特点,并随机指导学生的朗读。

(三)学习过渡句

老师:刚才我们大家共同合作学习了“长廊”,小组合作学习了“佛香阁”、“昆明湖”和“十七孔桥”。感受到了颐和园中这些秀丽的景色,那么课文中作者又是怎么样把这些不同的景点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呢?快速地划一划连接上下文的句子。

(学生朗读)

老师:我们把这些句子叫做过 渡句,使用过 渡句能使文章更清楚,上下文联系紧密。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应恰当地运用,使文章更生动。

板书:

过 渡句

五、总结全文,布置练习

老师:我们重点学习了长廊、佛香阁、十七孔桥、昆明湖这几部分,了解了颐和园的美丽多姿。大家想一想,颐和园是不是就只有这几处景点?

学生:不是

老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学生:课文结尾说的“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可以体会到颐和园的景点很多,课文只重点介绍了几处。老师:好,我们今天的练习是: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选择课文中一处你喜欢的景点给小伙伴作讲解。篇三:

18、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8、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认读“长廊、横槛,画舫”等词语,并能完成作业本第一题。2. 能理清作者游览路线,知道作者是按游览顺序进行描写的。

3.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学会通过抓重点字词的方法感悟长廊的美丽。

教学重点: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长廊的美,并能有所感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一.课前谈话

师:上课之前老师先带大家去游览一下几处名胜风景,请你联系一下以前学过的课文,猜一猜这是哪里?出示学过的课文图片,如西沙群岛,长城等表现我国名胜风景的图片,回顾旧知。

引入课文,师:今天我们再去游览一个地方,它位于北京的西郊,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叫做“颐和园”。板书课题:颐和园,和学生一起边说边写,提醒学生注意“颐”里面是一个口。(描红口字)

二.检查预习情况

师: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1.出示课文词语,你会读了吗?指名读、齐读。出示图片理解什么是横槛 2.快速完成语文作业本第一题,齐读

3.师:现在难度升级了哦,看看你能否填正确呢?出示作业本第5题

师:看来同学们都预习得很充分,那你是怎么知道作者先去了长廊再去了其他的几个地方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快速地找找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知道作者去了这些地方。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梳理作者游览顺序

师:作者先去的地方是长廊,你是怎么知道的呀?(出示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师:你是从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发现的,真不错。那么接下去作者去的这些地方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师:同学们你们真会学习。出示四句话,师:作

者先去了___,再去了___,接着去了_____,最后去了_____。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这就是作者游览颐和园的(生说:顺序)也就是说,这篇课文作者是按(游览)顺序描写的,这是本单元我们要掌握的一种写作方法,请同学们在书上做一下批注。如果刚刚的题目有错误的,也请你马上把它订正好。2.整体感知

师:刚刚我们理清了文章脉络,那么谁来说一说读了课文,颐和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用文中的话来概括)师:哦,这是在夸赞颐和园,还有哪句话也在夸赞颐和园呢?(1.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2.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两句话一句在课文开头,一句在课文结尾,两句话又都是在夸赞颐和园,我们可以说这是怎样的写法啊?(首尾呼应)

四.品读课文,游览长廊

师:作者说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那么它到底美在哪里呢?下面我们就先跟随作者去游览长廊吧。板书长廊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长廊美在哪里,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a、预设一: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请你们再读读这句话,圈圈画画有关词语,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了长廊的美呢? ① “绿漆”、“红漆”,有红的有绿的,颜色很鲜艳,很分明是吧,那就请你美美地读读这句话吧。

③ 作者又是怎样把一眼望不到头写具体的啊?(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师:你真会学习,能够联系下文去理解。联系上下文去理解词语的意思是很好的一种学习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经常运用这种方法来帮助自己阅读。请你再圈圈有关词语,作者是怎样把一眼望不到头写具体的?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用上了数字之后就把长廊写得(跟具体了),这就是我 们经常在说明文中见到的一种说明方法叫做(列数字)。

出示长廊图片,看,这就是长廊,师:我刚刚听到了同学们的惊叹声,赞叹声,那就请你们再带着惊叹,带着赞美的感情再来读读这句话吧。b、预设二:你还感受从哪里到了长廊的美呢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师: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①预设1.画数量多。

师:请你再读读这个句子,圈圈画画有关词语,你从哪儿体会到了画多。

每一间 都有 几千幅画 师:是啊,画的数量真多,你能不能用朗读表达出来?(多叫几个读读)

②预设2.画内容丰富

你从哪儿读懂了画的内容丰富呢?(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师:是啊,内容这么多,而且每一幅画都是各不相同的。想不想看看横槛上的画呢?

③出示图片,看着这些多姿多彩的画,你想说些什么呢?当想到古代的能工巧匠们能在小小的横槛上画出了几千幅各不相同的画,你又想说些什么呢?

④小练笔,假如你是颐和园内的导游,你会怎么向游客讲解长廊上的画呢? 各位游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长廊上的画吧,大家请看,这一幅幅画___________,你们看,特别是这幅画_____________________。(印出来)小结: 这些彩画没有文字说明,但我们却能从中读出一段段精彩的历史故事,每一幅画都足以见证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工匠们的鲜血与智慧。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一起来读读这段文字。

预设三:

周围环境美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师: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长廊两旁花木很多)你从哪儿体会到的呀?(栽满,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是啊,这句话让我想起了一首写花 的歌谣,正月梅花?? 师:长廊不仅很长,画很美,连他周围的(环境)也很美。

闭上眼睛,我们来感受一下环境之美吧。炎炎夏日,你漫步于长廊,忽然一阵微风从昆明湖上吹来,风中还夹杂着一丝丝甜甜的荷花香,用力深呼吸一下,立刻冲去了身上的暑热,你有什么感受啊?这就是神清气爽。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

荷花还没凋零,雪白的栀子花又静静地开放了,淡淡的清香在空气中酝酿,让我们一起深呼吸一下再来读读这句话吧。

五.配乐齐读第二自然段

同学们我们走在长廊上,向前望去,生读___________,向上看,生读___________,环顾左右,生读_____________,作者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把长廊的美写了出来。师:当走在长廊上,手抚摸着五彩的柱子,想到我们的祖先没有先进的工具,却建造出这么雄伟的建筑,此时你又有怎样的心情?(骄傲,自豪)那就请你骄傲地读一读。配乐齐读。师:读了整段话,你发现了吗第一句话和其他几句话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总分)你观察地真仔细。希望同学们也能在自己的作文中多用用这种写法。好吗

六.小结:仅仅一段长廊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颐和园的美,相信园中的其他景色也一定会让我们更加流连忘返的。

第五篇:《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按照课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分段。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理解词句,会用“耸立”和“隐隐约约”2个词语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按照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2、学难点借助课文,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

教师板书课题:

颐和园

那里有著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

二、出示幻灯片

认识颐和园的几个著名景观,从直观入手,对颐和园的美景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有条件的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颐和园的风景教学录相片。或出示一组有关颐和园名胜风光图片。)

三、学生轻声读课文,用笔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划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四、学习生字和要求写的字

1、学习生字:

识字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会给生字组词。

⑴ 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⑵ 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

① 用拆合法记“殿、眺、阁、耸”的字形:

例如“殿”字。我们把它拆成三个部分,左上角是尸体的“尸”;左下角是个“共”字;右边是没有的“没”的右半边“殳”;再把这三个部分正确地组合在一起就是“殿”字。

② 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记忆“阁、雕”的字形。“阁”属于外形内声类,“门”形旁表意;“各”声旁表音。

讲解:声旁和形旁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有的形旁能大致表示出属于哪一类的;有的就不能明确地表示出来。有的声旁能表音,有的就不能准确地表示读音。如:“堤”字就不能念成(shì)。因此,学生在遇到形声字时不要“念半边”,要正确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③ 用比较法记忆“栽、雕、赏”的字形:

(根据生字字形上的特点,找出一些与生字字形相近的字,形近字之间区别对比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记住生字的字形。)

栽──裁──载;赏──党──堂;雕──准──谁──淮。

⑶ 借助字典理解字义、词义:

也可以帮助学生识字。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这种能力。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将终生受益。

2、解释下列词语:

神清气爽: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姿态不一:样子各不相同。

琉璃瓦:内层有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烧制成的瓦。形状像半边粗竹筒,外部多是绿色或金黄色,鲜艳、发光,多用来铺宫殿或庙宇的屋顶。

横槛:本课指横嵌的长方形栏板。

宫殿: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

远眺:往远处看。

画舫:装饰华美、专供游人乘坐的船。

葱郁:青翠茂密。

五、用不同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六、学法指导

教会学生如何给课文分段。

课后小结

学生没有到过北京,对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阁榭,长廊石桥等景物没有感性认识。在做教学准备时,我搜集了颐和园许多相关资料,还要求学生回家搜集颐和园的资料,如图片、音像、古诗、对联、美文等。然后把师生共同搜集的资料制作了课件,创设了一个虚拟的网络环境,并引进课堂,进行了的尝试和探究,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使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融为一体。教学时,让学生边游览边谈体会与感受,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学生如临其境,对颐和园的景色优美就有了具体、形象的主观感受,学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尤其是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学生利用课件,自主探究自己喜欢的景点,新鲜感也很强,个性化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充分的享受学习的自主,品味颐和园独特的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深感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的课前教学准备,千万不可忽视与互动学生。

下载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8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颐和园》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颐、耸、阁”等7个生字,会写“殿、廊、柱”等13个生字,正确......

    18、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8、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认读“长廊、横槛,画舫”等词语,并能完成作业本第一题。 2. 能理清作者游览路线,知道作者是按游览顺序进行描写的。 3. 能有感情......

    18上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1、导语: 在我国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座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那里有着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和雄伟壮观的建筑......

    颐和园 第一课时 精品教案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游览了长城,被它的雄伟壮丽所震撼。那么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一起来游览颐和园。 在进入课文之前,先来读读生字词。 (二)熟读生字词 (1)出示......

    四年级《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四年级《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四年级《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

    《颐和园》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旧知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主要介绍了颐和园的哪几个景点?板书:长廊 佛香阁 昆明湖 十七孔桥二、精读课文,领悟语句,品味语言美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想......

    《颐和园》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大全]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册五单元教材以“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专题,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文明的一扇窗口。《颐和园》一课是其中......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篇范文]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和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3.了解颐和园的美景,培养爱美情感,增强民族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