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教案

时间:2019-05-13 02:05: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桃花心木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桃花心木教案》。

第一篇:桃花心木教案

桃花心木(五年级 第十册)

一、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明了种树喻人的道理 2.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积累背诵喜欢段落 3.感受文章借物喻人的写法

4.掌握词语:语重心长、勃勃生机、枯萎、懒——赖

二、教学重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明了种树喻人的道理 2.感受文章借物喻人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 1.感受文章借物喻人的写法

四、教学课时: 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课

6分钟

1、板书课题---------《桃花心木》

2、同学预习了课文,有没有人知道“桃花心木”是什么样的?

(提示学生看书)

生: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笔直

3、师说明:老师是北方人,未能亲眼见到过,也未能查找到更多的资料,但老师认为这对我们理解这篇课文影响并不大。为什么?

4、学生思考,发言:借种树喻人,不是状物,而是谈感悟。

5、过渡:对不对呢?请同学再认真看看课文。

二、熟悉课文,整体把握

7分钟

1、默读课文

要求:(1)标出自然段;(2)画出不熟悉的字、词;(3)标出认为重要的句子、段落

2、课文讲了件什么样的事?

生发言,师相机板书:

种树

奇怪

感悟

育人

3、过渡:种树有何奇怪?具体找、画出,说明。

三、重点研读

种树奇怪

7分钟

1、种树奇怪

浇水:

次数不定

水量不定

很懒:

苗死

补种

女生读,读出奇怪来

2、作者感觉

太懒

太忙

3、怀疑自己

事先带来

补种

从从容容

男生读,读出疑问来

4、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莫名其妙 枯萎

四、解疑种树

7分钟

1、为什么说种树人不忙、更不懒?

生讨论发言:模仿下雨

自能找水

独立自主2、3、4、5、生读;男生齐读11-13自然段 相机指导比较字词 懒——赖 理解、解释“语重心长”一词 全体齐读11-13自然段

五、感悟体会 育人方法

9分钟

1、听了这番语重心长的话,同学们有何感受、想法?——“感动” 学生思考,发言2、3、全体齐读14自然段

联系生活实际,我们悟到了什么?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4、全体再齐读14自然段

六、关注写作特点,优美句子

4分钟1、2、3、4、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什么? 生齐读15-16自然段

相机指导词语:锻炼(练)、勃勃生机 最后两个自然段可否取消,为何?

生谈(留下悬念)第二课时

一、熟悉课文

8分钟

1、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生复述课文内容

2、全班分段落、角色朗读全文

师1-2;女生3-11;男生12-13;全班14;师15-16

二、写作特点

10分钟

1、最后15-16段,能否取消,为何? 生默读;思考;讨论;发言

2、师明确写作方法

一是:证明种树人方法正确 二是:与开头相照应,文章结构完整 三是:点题 显示生机活力 四是:抒情文字更富有诗意

3、联系回忆以前学过课文----写作方法

4、全班齐读15-16段

三、积累背诵

10分钟

1、积累背诵喜欢段落

2、师抽背、检查

四、字词、练习

15分钟

1、抄写、解释字词

2、写练习册作业

板书设计

桃花心木

懒(不)模仿下雨

语重心长

种树

奇怪 浇水

忙(不)自能找水

勃勃生机

考 验

懒 赖人

枯萎

锻 炼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最重要的责任不在于“教教材”来让学生理解和领悟作者的感情,而在于以教材为凭借,让学生在富有层次的读书活动中自己走进文本,以自己的心灵与文本展开有效对话,创设与学生生活相似的情景,接近学生生活的距离,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中感悟、思索、感受、体验,获得个性化的阅读收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读、悟、议、联系实际谈感受等形式进行深入探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作者借物喻人的意图及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2、感受到人生之美在于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在于学会自立自强。

【教学重点】

理解种树人话中蕴含的哲理,体会文本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唤醒经验

1、谈话交流:同学们养过花、种过树吗?你们通常是怎样照顾他们的?

2、揭示课题:

同学们对所种的花都是精心照料的,今天有位种树人,他也种了一种树,这种树树形优美,高大笔直,是一种世界名贵木材,想知道这种树的名字吗?它叫——

桃花心木

3、设问读文,那么,在这些桃花心木还是小树苗的时候,这位种树人是怎样培育它们的 呢?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随即设问,引发好奇,激起学生的阅读心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整体感知。

2、读读种树人是怎样培育桃花心木的?(指名读)

3、这位种树人古怪吗?哪里古怪?(读读相关内容)

4、如果这位种树人在你面前,你对他的表现会有什么看法或疑问?

引导学生读出作者心中深深的疑问。

5、同学们一定急于解开心中的疑问,自由读文,种树人是怎样回答的呢?请同学们把他的话找出来,仔细多读几遍。

6、同桌两人分角色扮演作者与种树人,说说种桃花心木怎么就那么奇怪,那么没规律呢?

(评一评,种树人当得像不像?谁再来当当?老师也想来当当,大家欢迎吗?)

设计意图:走进文本,师生与文本对话,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进行精神交流与碰撞,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真正达到阅读的理想境界。

三、精读,潜心会文领其意。

1、读中抓要点:种树人,你能不能用一句话给我们介绍一下,你这样种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2、学生找一找相关内容,细细品味。

3、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或联系名人实例来体会,种树人的这些话有道理吗?小组内展开讨论(教师参与其中)

4、交流汇报。

(由于学生阅历尚浅,教师可通过课件补充张海迪等人的事迹来体会)

5、小结引读:这段话作者由树的成长想到人的成长,多么富有哲理啊!

你们喜欢吗?那就请你们有感情地读读吧!

设计意图:在读中理解,在讨论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文本再度展开对话,使原本远离学生的深刻道理变得鲜活生动,真实可及。

四、引领思辩,提升认识。

1、种树人的一番话让我们得到很多启示,那当初及膝盖的树苗如今又怎样了呢?(读一读)

2、你们还觉得种树人古怪吗?你又想对他说什么呢?

3、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对种树人说……对已枯萎的同伴说对一起成长的伙伴说……对前来散步的人们说……)

4、看来大家对种树人产生了由衷的钦佩,那文中的“我”,他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生交流。

5、品读文本中心句,领会作者的意图。

6、师生总结: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是迈向成功的方向,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及学生的独特体验谈对文本的感悟,充实升华了文本的主旨,使整个课堂焕发出蓬勃的个性风采,闪现出灵动的智慧之光。

薛法根《桃花心木》教学实录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一支笔,准备好了。(学生都拿着笔)现在还没有开始,笔放下。每个人都看着我,看着我的脸。要注意看我的眼睛,我的眼睛会说话。(提醒一名学生看着自己)我看到每一个同学的眼睛都很有神,很有精神。你们还长着两只耳朵,要学会听,薛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话,这段话有几句?

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你说。

生:一共有三句。(见老师还在等待,又加上)因为在这段话中一共有三个“在不确定中”,所以应该有三句。

师:说得多好啊!

三个“在不确定中”,这段话的含义非常深刻。这样的句子文质兼美,我们要把它记下来。拿笔,听写这三句话。

(分三个学生到黑板上听写)

师: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提醒学生,听写之前要听完整,记住了要写的话,然后再写。)

(提醒学生检查“这叫做会检查,能主动检查的同学是很了不起的!”)

(要求学生自己检查。)

我们来看黑板上三位同学的默写。请你读一读(生读)发现问题了吗?(生沉默)再读一遍(生再读: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这会发现了没有?

生:少了个“出”。

师:少了一个字意思就会大不一样了。第二位同学

生: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知(发现错了)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师:默写对了,要读好了。你写的字也和你读书一样,有点潦草。重来——

生: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

师:你看,用心读就能读好,再用心读一遍,相信你一定能读得更好。

生(再读)

师:第三位同学

生: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力量,努力生长。

师:转化为——

生:巨大的能量。

师:巨大的力量能转化为能量,意思没错。但是和听写的要求有出入。你来改一改。

生:(到黑板上改,回到座位上,欲坐下)

师:再读一读。

生:(站起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坐下)

师:别坐下。你干吗老是急着坐下呢?你漏了什么东西吗?

关键的漏了!你别以为这个东西不重要——(看着学生)

生:(仔细观察)句号。

师:哎对了,再来加上。

生到黑板上加上了句号。

师:话说完了要价上句号。记住了,以后写话写完了要加上句号。

“养分”的“分”写对了,刚才我看到好几个同学的“分”写成了“份”。注意啊,养分的分没有单人旁。

师简要评价黑板上三个同学听写,谁做的最正确?(给她掌声)谁的字最端正?(掌声)三位同学默写了三句话,这三句话文质兼美,再看看:

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在不确定中„„在不确定中„„在不确定中„„,又是一个排比的句式。

自己好好地读它个两三遍。

生读。师行间巡视。

师:请一个同学来读这三句话。

生: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师:非常好!她把重点的词语通过朗读强调出来了。(指着另一个女生)再听她读

生: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师:不错,就是没有读错。要读得更好,语速要不快,像老师这样读(示范读)请你再读一读。

生(再读)

师:本来很好,你把“转化为”三个字的一个词分成了两个词,所以有了遗憾,把最后一句再读一遍。

生: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师:不错。很有长进。(示意一名男生读)

生(读,把“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读成了“对环境的感知与情感的感受”)

师:感„„感„„感什么?前面是感受,后面是感知,你要看清楚了再读啊。你的眼镜不太清楚可以换一副。

生:(读)

师:有没有同学读得稍微好好一点的?(见一生举手)噢,这里有,你来。

生: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师:不错。我们一起读,一起读要整齐,速度要不快不慢。

生: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师:齐读的确读得比较好!这里有一个词叫“不确定”,我们说一般的人种花、种树、种草都要按时浇水、施肥、除草,这些对花草树木来讲是“确定”的。在课文中,种桃花心木苗的那个人的表现却与众不同,他让人感到奇怪。(板书:奇怪)他的好多做法让人觉得不可琢磨,不可理解,仔细读读课文,哪些地方让人觉得奇怪?边读边把它们画下来。老师要听得到你们读书的声音。

生读课文,师行间巡视。

(提示:有些独特的地方一眼就能看出来,有些独特的地方你要用心地读、感受,才能发现。)

师:(指一生)请你先读一读令你感到奇怪的语句,然后告诉大家,奇怪的是什么。

生:他来得并没有规律„„

师(打断)读书要读整句,从这一句的开始读起。

生: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奇怪的是为什么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师:这里有两个提问,你说得不概括,说明白、说清楚。第一个“奇怪”是什么?第二个奇怪是什么?

生:奇怪的是他来得没有规律,(师板书:没有规律)

师:你知道他什么时候来?能确定吗?

生:不知道。师:这就叫做“不确定”。(示意生继续说)

生:第二个是他浇水的量也不一定。

师:这一次浇得多,下一次浇得少。你能确定吗?

生:不能。

师:两个奇怪,两个不确定。还有吗?

生: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师:那是什么奇怪呢?

生:也是来的时间不一定。

师:这里说得奇怪是什么?

生: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

师:刚才的奇怪还没有说完呢!刚才的奇怪“有时上午来,有时下午来”是什么不一定?

生:时间不一定。

师:当然是时间不一定,做什么事情的时间不一定?浇水的?施肥的?

生:到作者家喝茶的时间不一定。

师:哎,喝茶的时间不一定。所以对我们来讲也叫做“不确定”。

还有奇怪吗?

生:还有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

师: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你没有读完,当然没什么好奇怪的,你读完了就知道到底什么奇怪了。

生:(继续读)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师:你把这句连起来读一读。

生: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师:奇怪的事情在哪里?

生: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枯萎了,他带几株来补种。

师:补种。哎?这个人他不经常来,他怎么知道桃花心木会死掉,他还带桃花心木苗来补种,奇怪吗?(生:奇怪)你,别忙坐下。你回答问题没完,我跟你也没完。(众笑)你把这个奇怪连起来说,不能看书。要会学习,来。

生:更奇怪的是他来的时间„„

师:(打断)来喝茶也是来,来浇水也是来。对不对?

生:令人奇怪的是,他来浇水的时间不一定,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更奇怪的是他来作者家喝茶的时间也不一定;更奇怪的是他每次都会带几棵桃花心木苗来补种。

师:这就叫做会概括。会概括你就会读书了。完了没有?

生:没有„„(众大笑)

师:那继续说,还有什么奇怪的?

生:没有„„(众哄笑)

师:怎么没有了?那不是完了?

你找的这些奇怪并不奇怪,课文中明明有“奇怪的是„„越来越奇怪的是„„更奇怪的是„„”,谁都找得出来。这还不算有本事,有本事的课文没告诉你这是奇怪,但是你能问出奇怪。看看谁会发现。

生:我是从“我起初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我是从“懒”看出来的。因为我不知道他到底懒不懒。

师:那你说他懒吗?

生:我起初认为他懒,但是不确定。

师:为什么后来认为他不懒了?

生: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懒人是不会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的。

师:哦,奇怪的是这个人到底是懒的还是不懒的。有了一个疑问,看得出你会读书,这次你的眼镜没有白戴。(众人再笑)完了吗?你就看这个懒啊?下面还有一个地方也看得出来。看出来了吗?

还有一个地方,我一定要你看出来(众笑)。

生: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师:到底是真的忙还是假的忙?

生: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可以看出来,他不一定忙。

师:到底是忙还是不忙也有疑问了。你看,会读书了,能读出疑问来了。

对这个忙产生了疑问,还有吗?

这时候还能找出来的同学就了不起了。

生:我还能从这里看出疑问来:“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师:几个问题?(顿了一下)四个问题啊!一连四个问号啊!你们看他多会发现,有问号的地方说明感到奇怪,心里有疑问。都找到了吗?

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感到奇怪的地方,一直读到四个问号。自己读。体会他的疑问,开始读。

生自由读课文。师行间巡视。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个过程?

眼睛看着我的,有自信的就举手。

生: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师插话:你很想读好,我能理解,但不要太过分了。学着生“树苗种下以后,他常(“常”故意很重)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师:提醒学生注意读书的节奏)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我越来越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 13 株树苗来补种。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

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读的过程中注重及时评价。)

师:一连串的问题问得很好,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生:(重新读最后的四个问句)

师:真棒!(带头鼓掌)

(对着读书的孩子):满意吗?

生:满意

师:满意,有进步!这是好的。当然,这也是我指导得好。(众人笑)我问你,如果薛老师不在,你愿意找一个班上的同学做你的老师吗?

生:愿意。

师:哪个人可以做你的老师?

生:(示意是自己的同座。)

师:好的,还是一位女同学。下面我们来看,同样读这一段,她是不是有做老师的水平。

生: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我越来越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

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师:(带头鼓掌)读得很好!你有什么经验没有?

生:„„的时候不能读得很快,要轻一点。

师:你看,她理解了,还掌握了朗读的技巧。我们读书的时候要带着自己的体会,还要对关键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掌握轻、重、缓、急,要有重点,明白吗?

同学们,这位种树人这么多令人奇怪的表现,作者心中这么多的疑问,最后追问了四个问题,追问了这位种树人,而这位种树人轻轻松松,简简单单说了两段话,把所有的问题都说清楚了,读。

生:读

师:读完了?(指着一名学生)请你站起来,读

生: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生把“拼命扎根”读成“拼命挣扎”师:啊!拼命地挣扎啊,老师也在拼命地挣扎啊!生改正以后,师:有长进了,所以说人都是有潜能的,你的潜能被激发出来了,你的眼睛闪闪发亮。)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师:啊——我们先给她掌声,你在努力地生长!就是最后两句很可惜。有的句子读得不顺口,要多度几遍,最后两小句再读一遍。生再读。

师:多好啊!(鼓掌)(指着她的同桌)你现在愿意作他的学生吗?(生摇头)他一点都没有值得你学习的吗?他不一定可以做你的老师,但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学习。这样你会得到更多更快的长进,明白吗?

师:同学们,读一读这两段,像这位同学一样读出自己的潜能。开始。

生:放声自由读书。

师:同学们读书显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种树人的话简简单单,明明白白,谁都听得懂,你们听懂了吗?不要说我们活生生的人,就算是桃花心木苗,它们听懂了吗?

生:能听懂。

师:如果我们大家都是桃花心木苗,我们大家都会明白。我老了,我不明白。你们看,一般种树人都要按时给花草树木浇水、施肥、除草。但是这个种树人,他有时间喝茶,没有时间浇水,我看他是个懒虫,是个大懒虫!你们骂他!为什么不吗?我要骂他,这个大懒虫,太懒了!

(指着一名学生)你为什么不骂他?

生:因为我觉得他不懒,懒人是不会知道几株桃花心木苗会枯死。

师:这不稀奇。(指着另一名学生)你为什么不骂他?

生:因为我觉得他说的话有道理。就是如果他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师:嗯,你说的是有道理!(指着另一名学生)你为什么不骂他?

生:因为他让我们学会找水源,如果我们没有学会自己找水源的话,就无法自己生长。

师:有点道理。(指着另一名学生)你为什么不骂他?

生:他让我们学会的独立自主„„

师:等等,你再说一遍。

生:他不会让我们养成依赖的习惯,让我们学会的独立自主。师:有道理。你呢?(指着下一位学生)

生:种树的人希望我们每一株树苗都会有用,让我们不要有依赖的心,要我们把根扎得很深,自己找水,将来成为有用的栋梁之才。

师:听了你的话,我不骂他懒了,我改骂他没文化!我是一棵小树苗呀,我那么小,未成年,我多么希望种树人能照顾我啊!他看着我渴死也不来给我水喝。他没有良心!他没有爱心!骂他,没良心,没爱心!骂啊!你为什么不骂他?(指着一名学生)

生:他不来是为了让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让我们拼命地长根,让我们没有水源也能一样生长。

师:你呢?

生:我觉得„„

师:看来你想骂他了,这么没有爱心!骂

生:不是,他这样做是为了让我们从小就把根扎得很深。这样我们长大了就不会枯萎。

师:你?

生:我觉得树苗就像人一样,树苗没有水就会枯死,我们人也一样,不会独立的话也很难生长。

师:讲得非常不错。但是我要幸福!我要快乐!

生:如果你要现在的快乐的话,你会得到的痛苦更多。

师:现在不苦,将来会痛苦啊!有点道理。你?(指着另一名学生)

生:我认为要学会独立自主。自己从土地里寻找水源,如果没有人浇水,能自己从泥土里寻找养分。有狂风暴雨的时候,我们的根扎得很深,就不会害怕。

师:你说的有道理。你?

生:我认为他这样做是为了让树苗不依赖他。如果他每天来浇水,只要一天不下雨,树苗就吃不消了。

生:我觉得他不来浇水,树苗的根就会扎得很深,找到地下水源,沐浴着阳光,快乐地生长。他不是为我们现在考虑,他在为我们作长远的打算。师:有道理,这样多好啊!

生:我觉得种树人这样做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样做可以让树苗在没有水的时候不会枯萎得更多。他们的根很深,这样就能利用吸收到的很少的营养,努力生长。能独自面对狂风暴雨。

师:这个看来他有点良心。但是真的有一棵树枯死了,这棵小树会骂他的。你不骂他?你不痛恨他?你会感谢他?

生:我觉得他这样做是为了让我们能独自面对坎坷、狂风暴雨。枯死的树苗有一颗依赖的心。

师:我知道了,你是说它该死。是吗?

生:是因为这棵树苗没有能经受得住生活的考验。没有炼就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根扎得不深,没有得到足够的养分才会死的。所以,他应该把根扎得更深。

师:听出来了。那些死掉的真的该死。还有好多同学要说,现在不说了。

这位种树人他有文化吗?他懒吗?他有爱心吗?一棵一棵的树苗,它要自己生长。有的树苗真的枯死了,为什么呢?因为它不会自己寻找水源,所以它无法在自然环境中存活下来。它真的该死!不顺应自然的就该死!就算它暂时在种树人的照料下获得很好,将来还是枯死。只有自己有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它才能真正长成栋梁之才。所以我们说种树人一系列奇怪的做法,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要——(指着黑板上的板书)

生: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师:种树人能像树苗一样活一百年吗?他不能!但是所有的树木最后成就的要是百年的基业。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都是对种树人的深刻的理解,我看你们能比种树人更懂规律、更有爱心。我听了种树人说的这番话以后,悟出了这样一段人生的哲理:(指着黑板)

生: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师:这个道理多么深刻、多么重要、多么有意义啊!所以我们的父母、老师会经常对我这样说:如果我们遇到不确定的因素,困惑的时候、彷徨的时候,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会对我们说—— 生: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师:语文老师会说——

生: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师:数学老师还会说——

生: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师:我们还会听到英语老师也会说——

生: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师:体育老师还会说——

生:在不确定中„„

师:你们还想听吗?

生:不想了。

师:为什么不想听了?这么深刻的哲理呢!

生:我要听。

师:那你继续读。(众人大笑)

生:不是想读

师:读了这么多遍,你的感觉怎么样?

生:感觉很烦。

师:再好的话听多了也会觉得很烦。我们会在心里说,我都知道了,你不要再烦我了!关键不是在于说多少遍,而在于记在心里。

再好的道理,再深刻的道理、再有意义的话,如果反反复复地就这么说,任何人都会觉得厌烦,这不奇怪。

林清玄这么一位优秀的作家,也讲了这个道理,你有没有觉得厌烦?

生没有反应。

师:你有没有想过,他使用什么办法告诉我们这个道理,而让我们不觉得厌烦?他和我们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体育老师说的话有什么不同?

生:没有反应。

师:他是怎么一步一步地告诉我们这个道理的?快速地浏览课文。他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你有发现?不要忙着说,再看一看,想一想。

生:他先写了个故事,把浇水的时间不一定

师:你说清楚了两点。一是没有直接讲道理,先写了一件事后说道理这样的写法叫做什么?

生:叫做烘托

师:烘托?叫做借事喻理。(板书)

生齐读

师:在一件小事中写一件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就叫做借事喻理。

他是怎么一步一步写的?你还有发现么?

生:他首先提出疑问,然后通过种树人的回答得出自己的想法。这是烘托。

师:我告诉你啊,这不叫烘托,不烘也不托。他先写发现种树人的奇怪表现,奇怪的„„越来越奇怪的„„更奇怪的„„一个一个的问题,叫做层层设疑。(板书设疑)通过种树人的回答解答了疑问,这还不够,最后我悟到了一个人生哲理,这时解疑(板书解疑)悟到人生道理(板书悟理)

生(齐读)设疑——解疑——悟理

师:所以我们读起来感觉引人入胜。还有发现吗?

生:我觉得他用树苗比喻人。

师:从树写到了人,这个写法比较高明。

生: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我觉得是列数字。

师:列数字?你能用科学的眼光来发现!(众人笑)像这样“有时„„有时„„有时„„”来说明并没有规律,这种写法叫做——

生:排比

师:看课文的最后两个小节。照理说事情写完了,道理也说明白了,为什么还要写着两段话?自己读一读。

师:怎么不那么简洁明了?

生:这两段是说明桃花心木也像人一样。桃花心木能够独立生活了。人也是这样,不养成依赖的心,就能够生活了。

师:你说了一大段话,就是没有说清楚。这是用事实来——

生:证明种树人的话是正确的。

师:哎——这一次清楚了,明白了。

生:这两个自然段是写种树人种树的结果,就像种树人自己说的那样。最后一段“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是说桃花心木已经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在地上站得很稳了。

生:证实了种树人的方法是正确的,也证实了作者悟出的道理是正确的。

师:你看得远了。

生:是说桃花心木已经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在地上站得很稳了。

师:你这话是重复别人的话。重复表示重要。(众人哄笑)

我们的眼光不要仅仅盯着尾巴,看尾巴的时候也要看见头。

生:开头和结尾都写了桃花心木“高大笔直”。

师:首位照应,意味无穷。一起读最后两小节。(生齐读)

就这两句话让文章锦上添花,读来让人回味无穷。这个道理意味深长。今天我们一起学的课文叫——(生齐读课题《桃花心木》)通过一件寻常的生活小事,让所有感受到,在生活中、不确定的环境中要——(生齐读:在不确定中,我们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不会依赖;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深化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在不确定中,我们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我们要独立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同学们,在滚滚的不确定中,我们会怎么样呢?我们应该怎么样呢?请你课后模仿作者的写法写三句话:在不确定中,我们„„在不确定中,我们„„在不确定中,我们„„这样的人生哲理我们不但要念在嘴里,记在心里,更重要的是要转化为我们的行动,成为我们成长的力量。祝愿我们的同学都能像桃花心木苗一样,成就百年的基业。下课!

第二篇:桃花心木教案

《桃花心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四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结合生活实际独立思考,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树木成长与人的成长之间的相似之处,受到生活与成长的启示。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中说明的道理,受到生活与成长的启示。

教学方法:

讲读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两个青蛙的故事,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引入桃花心木,并请学生欣赏图片,为读课文做准备。

(二)课文朗读

听课文录音,正音

(三)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四)整体感知课文

教师提出三个问题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整体上对课文内容进行把握。

(五)句段分析

教师以提问题的方式,结课文内容进行逐段分析,重点分析4—10段。

根据这部分内容养总结本文中心。

(六)总结本文写作特点

(七)作业

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体会一下有什么不同,哪组的写法更好,为什么?

(1)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2)现在,桃花心木苗已经长高了,并且非常茂盛.

附板书设计:

桃花心木

设疑解疑悟理

第三篇:桃花心木教案

《桃花心木》教案

一、教材总体分析:

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流畅,寓意深刻。作者借桃花心木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理解和读写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2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受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突破方法:让学生先自渎,勾画出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并反复研读,仔细体会,然后小组交流,重点体会课文不是单纯写树木,而是借树木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

难点: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突破方法:读重点句段,在理解的基础上讨论交流探究种树人奇怪做法的原因。在探究中使学生逐步体会其中的道理,受到其实,获得人生感悟。

四、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学生自学,组织学生提问、研读、讨论。

学法:自渎课文,提出问题,围绕问题研读具体语句,在理解基础上讨论交流。

五、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和图片,了解桃花心木这种植物。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桃花心木的有关图片,这是什么植物?学生交流搜集的关于桃花心木的资料,加强对桃花心木的了解。(桃花心木常绿乔木。树皮淡红色。鳞片状剥落。羽状复叶,小叶4—6对,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两侧不等。春夏开花,圆锥花序,花白色。蒴果大,卵形,木质,五瓣裂。原产南美洲,中国南部有栽培。木材色泽美丽,能抗虫蚀,适于制作车船、家具等,为世界名贵木材之一。)

2.你了解本文作者林清玄吗?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林清玄1953年生。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台湾高雄人,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1973年开始散文创作。他认为所有的艺术文化都应该和生活结合才有真正的意义。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

师:的确,林清玄的散文总是让人在平凡的小事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板书:桃花心木)

3.作者以“桃花心木”为题,你们猜他会写些什么?

二、读熟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检查读文情况,同学互相正音。

3.自学生字新词,同学之间交流不理解的词意。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的生字的。(喜欢做的同学可以在练习本上给下列字组词,课件出示)

萎()秧()番()锻()勃()

委()殃()翻()段()脖()

4.练习把课文读熟。

三、整体感知,初步感悟

1.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边读课文边思考,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做上标记。

3.小组交流反馈自学成果,合作解答疑难问题。

第二课时

(一)语言导入,激发情趣。

上节课,同学们通过自主阅读,互动交流对课文的字词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同时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有了大概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通过认真阅读,合作交流,会有更大的收获。(板书课题)

(二)、自主阅读、合作交流

1、教师出示自主阅读提纲:

(1)、快速浏览文章,回忆文章的主要内容,想想本文属什么文体?

(2)、认真读课文,想想文章围绕中心从哪些方面写的?分别写了什么?边读,边找,边谈。

(3)、边读,边找,边谈文章是怎样写的?

(4)、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好,你感受最深,用笔画出,写下你的感受。并读一读,谈一谈你的体会。

(5)、请提出你们不懂的地方,大家互动解读。

2、学生阅读自主阅读提纲,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三)、成果展示,感悟道理

1、文章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发现种树人一系列奇怪的做法,由此引起作者的好奇心,从与种树人的谈话中得知种树人这样种树的原因,从而由种树人的话中得到一些启示。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

2、文章围绕中心从三方面来写:(其中也包括3、4的题解)

(1)树的外形及成长

A、文章2自然段写到了树的外形及成长,学生读句子。

B、作者运用优美的词语写出了树形的优美,如: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

C、树的成长,作者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几丈高的树林”与“仅及膝盖的树苗”对比,暗示桃花心木苗在成长中的确需要精心管理。

D、3自然段中“个子很高的人”与“像插秧一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夸张的表现了树苗的弱小。写出了种树的难。

E、这些描写引起了作者的疑惑:桃花心木苗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

(2)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种树人的做法:

A、浇树间隔的时间没有规律,浇水的多少没有规律――“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

得并没有规律,有时三天,有时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的少。”

B、浇树的时间没有规律――“种苗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C、来的时候总会带补种的树苗,他好像事先就知道有树苗枯萎了――“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由种树人的奇怪举动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可能是种树人懒,也可能是种树人忙,由此练习两个反问句)(指导学生用疑惑的语气朗读种树人奇怪的举动。)

D、改变句式,但是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种树人这样做的原因:(重点读12、13自然段,体会种树方法,谈体会。)

A、第一个“不确定”指树木在生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如:干旱、暴风雨、洪水等。

B、种树人树木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大树”。(教师板书引号中的词)

C、树木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像种青菜和种稻子,人们可以一直给它按时定量浇水,直到它们收获;在树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人们不可能一直按时定量给它浇水,因此,树木只有自己学会在土地了寻找水源,适应不确定的环境,才有可能长大成才。

D、种树人没有任何规律的给桃花心木的树苗浇水,是在模仿老天下雨,给树木创设“不确定”的生存环境。树木只有适应了这种“不确定”的生存环境,学会了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才会长成百年的大树。

E、如果有规律的给树苗浇水,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停止浇水,枯萎的就会很多。幸存下来的,也无大抵御狂风暴雨的侵袭。

(指导朗读种树人说的两段话,读出“语重心长”, 在读中感受领悟种树人话语中蕴含的哲理。)F、引导学生想起关于在逆境中成材的名言: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来梅花扑鼻香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

(3)我的感受

A、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够经受生活的考验,锻炼自主的精神,努力成长。(板书:经受考验锻炼自主努力成长)

B、树木的“不确定”,是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人的“不确定”,是指生活变化无常,可能遇到困难或遭遇不幸。联系课文和生活上的例子说一说。如:考试成绩下降了,生病了,和朋友发生矛盾了,妈妈下岗了„„

C、人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有作为的人。

(重点指导朗读我的感受,要读出沉稳、激情。)

5、学生的疑惑: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

(桃花心木学会了自己寻找水源、适应环境,自主的生长,这证实了种树人说得话是正确的)

(四)、拓展延伸,体会写法

林清玄只是在写桃花心木这种植物吗?

(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借“桃花心木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材”。知道本文是借物喻人。)

在本文中你是怎样理解借物喻人的?

(树木和人都是在不确定中生存的,这是共同点。树木想茁壮成长必须学会在无规律中找水源,人要想成长长才也须经受得起生活的磨练。这样就把他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所以说是借“桃花心木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材”。)

在生活中,也有许多人与事物有相同特点,有联系,用心去发现,并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把他写下来。

(五)、训练设计

1、想象说话

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听得清清楚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它们会想些什么呢?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我是一棵(),我会想:()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想象

(1)如果我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2)如果我是一棵(即将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3)如果我是一棵(已经枯萎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3课文中出现的反问句句式变换。

4、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习作。

(六)、板书设计

桃花心木

(借物喻人)

树的生长 人的成长

找到水源 经受考验

拼命扎根 锻炼自主

长成大树 努力成长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可以说是有得有失。值得肯定的是:学生们在课堂上思维敏捷,学习气氛活跃,有时竟出现了许多学生同时抢答一道题的现象。更让我没想到的是,有的同学竟能联系同学们的名言联想到她曾听到过的一首歌《真心英雄》中的歌曲: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这些都说明同学们动起来了,融入到课堂上了。就连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后进生都积极抢答。

失误的地方是,由于时间紧,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交流在我们生活中有相同特点,有联系的事物。这给同学们课下写作增加了一些难度。如果能给同学们时间交流,相信一些后进生也会有素材可写。这就告诉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给学生充分交流探究的时间,不要约束学生。

第四篇:《桃花心木》教案

《桃花心木》教案

固始县柳树店乡沙岗小学肖兆毅

【教材分析】

《桃花心木》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二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文章写了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和道理,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

这篇散文文质兼美、隽永耐读。借种树喻育人,道理深入浅出。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文章还采用悬疑法,以作者眼中种树人种种奇怪的行为为线索,层层设疑,引起读者的好奇,引人入胜,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了解本课写作背景和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2、整体理解文意,概括 段意,提炼中心,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品味重要词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落。

【学习重点】

1.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重点从“从从容容”一词,感悟这是一个怎样的种树人,并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2.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教学难点】

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猜猜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出示桃花心木种子模型)这个模样怪怪的东西,是树的种子。它长着一个长长的翅膀,每年的端午节前后,是最令人期待的了,种子会像竹蜻蜓一样随风飞舞、旋转飘落,心也随着轻盈起来。所以我们又把它叫做“会飞的种子”。同学们,知道它是什么树的种子吗?随学生的 1

回答板书──桃花心木。教师出示桃花心木的有关图片,学生交流搜集的关于桃花心木的资料,加强对桃花心木的了解:

(桃花心木常绿乔木。树皮淡红色。鳞片状剥落。羽状复叶,小叶4~6对,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两侧不等。春夏开花,圆锥花序,花淡黄色。蒴果大,卵形,木质,五瓣裂。原产南美洲,中国南部有栽培。木材色泽美丽,能抗虫蚀,适于制作车船、家具等,为世界名贵木材之一。)

师:你了解本文作者林清玄吗?

林清玄1953年生。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台湾高雄人,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

师:的确,林清玄的散文总是让人在平凡的小事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

二、熟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检查读文情况,同学互相正音。

3.自学生字新词,同学之间交流不理解的词意。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的生字的。

4.练习把课文读熟。

三、整体感知,初步感悟

1.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边读课文边思考,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做上标记。

3.小组交流反馈自学成果,合作解答疑难问题。

第二课时

一、课前回顾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这么高大优美的桃花心木种树人是怎么培育出来的呢?(教师随即板画桃花心木苗)请自由读1~11自然段,你从中有什么发现?(种树人的奇怪做法,以及种树人说的话。)

二、趣品文章

师:现在假设你们就是种树人,我可是有几个问题要问你们,你们能给我以满意的答复吗?回答我的问题可不许看书,老师建议你们再读一读种树人的话,最好能记住。生读种树人的话。

师:我说你这个种树人可真是的,既不按时给树苗浇水,又不浇一定量的水,瞧,树苗都枯萎了,后悔吧?

生:不后悔。我之所以不不按时给树苗浇水,不浇一定量的水,是要让它们

自己学会在土里找水源,自己会找水源的,才能长成百年的大树,自己不会找水源的,枯萎了也没什么可后悔的。

师:种树人,我有个问题要向你请教。

生:没问题,你问吧!

师:嗬!口气不小啊!

师:我问你,如果按时给树苗浇水,浇一定量的水,结果会怎么样?

生: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底,一旦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可以存活的,遇到狂风暴雨,也是一吹就倒了。

师:噢,我明白了,开始我还以为你很懒呢,原来不是啊!

三、问题讨论

师:那么,你认为种树人的种树方法是否非常合理呢?请大家小组讨论。师:假如你是那棵百年大树,你想对种树人说句什么?假如你是那棵被风刮倒的树木,你想对种树人说句什么?假如你是那棵枯萎的小树苗,你又想对种树人说句什么?

四、联系生活实际,领悟其蕴含的道理

师:种树人讲的是种树的道理,我很受启发,联想到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师:请同学们一起读“我”悟出的道理,大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段的理解。

生:要锻炼独立的生活能力!

生:要做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不能什么事都依靠爸爸妈妈。

生:自己要主动地学习,不能总是等着老师教。

生:要学会自己学习,不需要 家长和老师的督促,自己能主动地学习。师:理解得好!老师读了种树人的话也颇受启发。今天,你们就表现得非常好。建议大家为自己良好的表现而鼓掌。

生: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枯萎了,这是因为桃花心木自己学会了在土里找水源。

师:理解得真好!你们真是一群爱思考,懂情感的桃花心木苗啊!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

师:假如你就是这“桃花心木”中的一棵,把你想对育苗人说的话写下来师:齐读这段饱含哲理又充满激情的文字。

师:这里的“不确定”与前面的“不确定”有什么不同?

(树木的“不确定”指上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人的“不确定”指生活的变化无常,会经受困难或遭遇不幸等。)

师:这句话多么具有哲理,生活中的哪些事例恰恰证明了这一点?(可以从正反两面说。)所以我们要有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师:“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

(桃花心木学会了自己寻找水源、适应环境,自主的生长,这证实了种树人说得话是正确的。同时文章借种桃花心木来说明了一个做人的道理。)

六、教师小结。

师:自己会找水源的树苗,将来能长成参天大树;从小能够独立自主的孩子,将来必成栋梁之材。愿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拥有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早日成为真正的人才

七、板书设计

3桃花心木

不定时、不定量拼命扎根参天大树

“不确定”——﹥成长、成材

定时、定量浮于地表枯萎

(借物喻人)

第五篇:桃花心木教案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王艳

学习目标 :

1.会写本课6个生字,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

教学重点难点: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asa

体会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布置学生搜集桃花心木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整体设计意图:

教学本课让学生沿着“我”心理感受的变化这条线索,即:“难以相信——奇怪——更奇怪——越来越奇怪——非常感动”,带着一个又一个谜团,来阅读课文。这样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然后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感受“我”的心理变化。再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不确定”,层层深入的体会种树人的话,体会“我”从中悟出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长大成材的桃花心木图片)

(1)同学们,认识图片中的这种树吗?对,它的名字叫桃花心木。

(2)、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这棵树,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

(3)、教师补充介绍:桃花心木是一种常绿乔木,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它的木材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可以用来制作车、船、家具等,桃花心木用作绿化环境也非常的好,这么好的树,同学们,你们喜欢它吗?那就用喜欢的语气叫一下它的名字。

2、(课件出示桃花心木的幼苗图片)

(1)、同学们,图片中的这株小树苗就是桃花心木的幼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这株小树苗吗?

(2)、老师把这两幅图片放到一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你心中会产生怎样的疑问?生答。

(3)、教师小结:是呀,看似若不经风的小树苗,是怎样长成如此高大笔直的参天大树呢?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进课文《桃花心木》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学生对桃花心木这种树了解甚少,分别出示两张图片是让学生对桃花心木有感官上的了解。把搜集的丰富的信息引进课堂,目的是让学生对桃花心木的用途有大概的了解。两张图片进行对比,并加以描述,可让学生更形象地感受到桃花心木成长过程的艰难,种树人培育桃花心木的良苦用心。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把不懂的生字词用彩笔给画出来;

2、自学生字词,个别不懂的字和词,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来解决。老师巡堂个别辅导;

3、在课堂上交流自学的成果,老师适时反馈意见;

出示课件的生字词练习,检查和巩固自学成果。

【设计意图】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达到增识汉字、积累词语的目的。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理清文章的整体脉络,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交流解答,老师适时引导、点拔;

3、赏析美词佳句,边读边画,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并有感情的读一读。

【设计意图】

把课文读通顺,把握主要内容,为深入理解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桃花心木》。

二、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受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理解“难以相信”,体会作者对桃花心木成长的感受

1、看似若不经风的小树苗,竟然长成如此高大笔直的参天大树,这怎么能让人相信呢?作者同我们一样,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在第1、2自然段中找出描写让作者这种感受的句子。

2、生读: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3、指导朗读第1、2自然段

作者难以相信的是什么?(怎么能长成这么粗壮的树?)

同时产成了什么疑问?(它是怎么成长起来的?)

这种感受是在看到过成长起来的几丈高的桃花心木,看到了仅及膝盖的柔弱树苗情况下产生的,所以,怎样读才能表达作者的强烈感受呢?(读出桃花心木高大、弱小巨大反差,体现作者强烈的感受。)

【设计意图】

把学生上节课由看图片产生的感受迁移到作者看到树苗产生的感受,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我”“难以相信”的情感。通过朗读,学生又多次与文本对话,更能让学生感受到作者“难以相信”的强烈感受和体验。

(二)学习第3~11自然段

理解重点词语,感受作者的对种树人育苗的与众不同产生的心理变化。

作者产生了疑问:桃花心木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难道种树人有什么诀窍吗?于是,作者从种树人插秧开始,对种树人进行了仔细的观察。默读3~11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作者不但没有解开心中的疑惑,反而又新生了一个又一个谜团。看看这是些什么样的谜团。

1、谜团一:“奇怪的是…”

奇怪的是什么?

2、谜团二:“越来越奇怪”

对什么越来越奇怪?

3、谜团三:“更奇怪的是”

更奇怪的是什么?

4、指导朗读3~7自然段,体会作者一疑未结,又生多疑的疑惑重重的心理感受。

5、作者自己在寻找答案。是种树人太懒吧?“有时那么久才给树浇水”。(生回答:不是)说出理由。(结合“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

是种树人太忙了吧?(生回答:不是)说出理由。(结合“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

6、师生接读8~10自然段,体会作者渴望找到答案的急切心理。

7、作者不断地观察,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产生困惑,想象一下,当一个又一个困惑让作者困扰的时候,心情会是怎样?(生:开始平静,渐渐的会寝食难安,焦急、焦躁不安)这种感受实在难以忍受,终于,作者再也忍不住了,当作者见到种树人的时候,会怎样发问呢?(像放连珠炮一样;迫不及待;一股脑儿)

8、师生对读,速度要急促,把所有的疑问一气说出来,释放压抑在心中很久的疑惑情绪。

【设计意图】

读书贵在生疑。让学生抓住作者心中的疑问,带着这些疑问学习课文,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更深刻的体会到作者的感受。

(三)学习第12、13自然段,理解“不确定”,体会种树人的话。

1、一个个谜团化作了这样一连串的问题,种树人听了这一连串的问题,怎样回答的?自由读第12、13自然段,读的时候,注意种树人说话的神态,并用笔画出问题的答案。

种树人开始“笑”的是什么?(生回答:笑他没有种桃花心木的经验;笑他爱思考、爱问问题)后来为什么又“语重心长”?(理解“语重心长”种树人这样做,为的是让小树苗能够长成参天大树。“语重心长”这番话是种树人多年的经验,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可以表现出种树人培育桃花心木的良苦用心。)

2、指导朗读,深入理解

3、作者从中找到答案了么?答案是什么?

问题一: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

答案:——

问题二:多久浇一次水?

答案:——

问题三: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

答案:——

问题四: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答案:——

理解“不确定”,作者最开始看到桃花心木苗时产生的疑问:桃花心木苗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终于有了答案。(懂得桃花心木苗是在不确定中寻找水源,拼命扎根,才长成参天大树的。)课文学到这里,想问大家,当我们再看到几丈高的桃花心木的时候,又会有什么感受?(油然而生一种敬佩之情,因为这些桃花心木不怕狂风、不怕暴雨、不怕干旱,他们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顽强地、努力地生长,这种品质令人敬佩)眼前几丈高的桃花心木的成长,不由得让我们想到了种树人。你相对种树人桌些什么呢?(感受种树人的良苦用心。)

4、再次感情朗读,深入理解课文

(四)学习14自然段,体会作者感悟到的道理。

1、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这番话,又有什么感受?(感动)最让他感动的是他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读出这个道理。

生读: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2、联系生活实际,或所了解的名人事例来体会句子的含义。

有困难的地方可在小组里展开讨论。

3、交流汇报:

(由于学生阅历尚浅,教师可通过课件简单补充金京、桑兰、贝多芬等人的事迹,以加深学生对此段话的理解。)

4、小结引读。这段话,作者由树的成长想到了人的成长,多么富有哲理啊!你们喜欢吗?那就请你有感情地读读吧!

5、还有什么也让作者感动?(种树人。有种树人想到了教育者。教育者包括:老师、父母)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者?(引导:①联系父母的教育方式,你想对自己的父母说些什么话吗?

②联系老师的教育方式,你想对自己的老师说些什么话吗?

(遵循青少年身心成长的规律;提供、创造锻炼的机会;循循善诱)

读到这里,你认为自己在生活这方面做得怎样?该往哪方面努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体验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③联系自己的生活方式,你想对自己也说句什么话吗?)

【设计意图】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努力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或补充典型事例来与文本再度展开对话,使原来远离学生的深刻道理变得鲜活生动,真实可及。

三、回归课文,深化感受

1、种树人的一番话,给了作者,也给了我们不少启示。而当初仅及膝盖的树苗,如今又怎样了呢,课件出示——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2、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对种树人说……;对已枯萎的同伴说……;对一起成长的伙伴说……;对前来散步的人们说……)

3、总结:同学们,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考验,屋檐下的小鸟飞不上广阔的蓝天,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是成才的一条通路。

【设计意图】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对文本的感悟,不仅充实、升华了文章主旨,也使课堂焕发出蓬勃的个性风采,闪现着灵动的智慧之光。

四、总结升华,学习写法

1、这篇课文仅仅是在写桃花心木吗?作者分明是借事喻理啊!

林清玄通过一件寻常的生活小事,让我们感受到,在生活中、不确定的环境中要独立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请你课后模仿作者的写法写2句话:

在不确定中,我们……

在不确定中,我们……

在不确定中,我们……

这样的人生哲理我们不但要念在嘴里,记在心里,更重要的是要转化为我们的行动,成为我们成长的力量。祝愿我们的同学都能像桃花心木苗一样,茁壮成长。

【设计意图】

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引导学生不仅要懂得在“不确定”环境中经受考验,克服依赖性的道理,而且还要在生活中去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使自己长大成为有用的人。

板书设计:

桃花心木

种树 找水源 拼命挣扎 百年大树

借 物 喻 人 做人 经受考验 独立自主 社会栋梁

育人 遵循规律 提供机会 循循善诱

【教学反思】

在上《桃花心木》这篇课文的时候我 首先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读了课文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让学生反复读种树人给树木浇水的句子,使学生从心中产生了疑问,出现了矛盾的心理,种树人这样做到底有没有道理呢?从种树人的一番话中不仅使作者悟出了道理,也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使它们在实际生活中认识本课告诉我们的这个道理。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读中体会种树人的一番话,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而不是我来讲他们听,我只起到一个牵针引线的作用,也真正的让学生在学习上独立自主。

在学生的朗读指导上还不够精,学生以奇怪的语气朗读浇水的句子,在语气不到位的情况下没有及时的进行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读后,没有具体的评价,我的鼓励性语言也不够多,没有带动起学生的气氛,导致我和学生都没有进入到状态当中,因此感觉我与学生有些脱节了,不过这次从备课到讲课我都收获到了很多,我想我以后一定会多参加这样的教学活动,多学习,多研究,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桃花心木》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课文,借种树喻育人。写了一位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和道理,说明了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生活的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下载桃花心木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桃花心木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桃花心木教案

    桃花心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能力培养点 1、培养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培养学生阅......

    桃花心木教案

    桃花心木 【学习目标】 1、以教材为凭借,引领学生关注生活现象,引发深入思考,产生独特体验,发表独到见解。 2、在对种树现象及缘由的学习探讨过程中,领会种树人语重心长的话语,受......

    《桃花心木》教案

    3 《桃花心木》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

    桃花心木教案

    《桃花心木》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

    桃花心木 教案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经济开发区小学 陈颖胜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

    桃花心木 教案

    桃花心木 (林清弦)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一番话、优雅、勃勃生机、莫名其妙、从从容容、语重心长。” 2.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

    桃花心木教案

    《桃花心木》教案 华龙区金堤路小学 孟玉敏 教材分析 《桃花心木》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鲁教版第十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文章写了一个种树......

    桃花心木教案

    第 一 组 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平凡的小事,常常使人有所感悟,受到启发。让我们走进本组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