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
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情况汇报
省、市执法检查组各位领导和专家: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于2000年4月29日颁布,2000年9月1日实施。它的颁布实施,为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保障人民健康,维护公民环境权益,规范环境监管行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和法制保证。一直以来,我县始终坚持以“让人民群众呼吸清新的空气”为目标,强化环境管理,严格环保执法,防治结合,标本兼治,促进了《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法规在我县得到有效实施,大力改善了我县局部地区的环境质量,努力保护了我县的蓝天白云。现将2009年以来我县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及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法规情况汇报如下: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科学发展。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建设生态县的发展定位,把大气污染防治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了让全县人民呼吸新鲜的空气,为了给全县人民创造一流的空气、一流的生态、一流的人居环境,我们上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不仅成立了上高县环境保护委员会,还将环保工作纳入各乡镇场以及各相关部门年终考核,对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的单位在年终评先评优时实行一票否决,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积极推进淘汰落后产能,淘汰了8个小型的水泥厂以及5个
落后的冶炼厂,这是保护我县环境空气的重要举措。此外,还合理规划了工业布局,建成了镜山工业园区、黄金堆化工区以及五里岭鞋革城等。同时,在制定区域开发、城乡发展规划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求环保部门参加综合决策,实行源头把关。此外,注重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努力,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从机制上得到保障,有力地促进了环境质量的改善。
(二)严格行政执法,加强监督管理。一是完善环境监管机制。先后建立了建设项目审批准入、环保一票否决等制度,加强对经济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增强各级各部门重视环保、加强环保的自觉性,促进环境执法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二是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要求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实行分类管理。对国家禁止发展的项目、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坚决严把关。三年来,我县环保部门先后否决了多个炼钒和铅酸蓄电池企业,今年还确立了坚决不再引进陶瓷企业的目标。同时加强对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管理,督促建设单位环保治理设施按规定期限完成建设,污染物实现长期稳定达到排放。对违反制度的项目单位依法进行限期整改、行政处罚、停产治理等处理。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对历年建设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处理,纠正重批轻管的现象,杜绝违法违规越权审批行为,有效促进了环保“三同时”
执行率的提高。三年来共审批32个大气项目(其中省级审批3个、市级审批18个、本级审批11个),绝大部分都依法执行了环保“三同时”制度,执行率达93.4%。四是加强环保设施的现场检查。定期或不定期对污染源单位环保设施实施现场检查,对违规闲置和运转不正常的责令改正或进行行政处罚。据初步统计,我县污染源单位环保设施正常运转率达94%以上。
(三)强化污染治理,改善大气环境。一是实施二氧化硫总量减排工程,今年还新增氮氧化物总量减排工程。我县县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污染物总量减排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我县环保部门也相应成立了专门办公室,并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根据市政府部署,县政府先后下达了《上高县“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上高县“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方案》和《进一步加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把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分解到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单位。对重点行业、重点部门、重点企业加强监管,狠抓造纸、化工、水泥、陶瓷等行业的二氧化硫减排工作。严格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依法按总量控制要求发放排污许可证;同时加强对新、改、扩建项目的监管,“点对点”实行总量控制,凡是没有总量调剂的新项目一律限批。经过努力,“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显著,每年都排位全市前列,2009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主要污染物减排先进县。二是开展了上高县中心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为了改进城市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改善县城环境质量,2009年我县环保部门开展了“上高县中心城区有毒有害气体排放控制专项
行动”,成立了上高县中心城区有毒有害气体排放控制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了《上高县中心城区有毒有害气体排放控制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划定了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制定了《上高县中心城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理办法》且该《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我县环保部门还开展了蒙山乡、南港镇、塔下乡等地区石粉企业大气污染的专项整治行动;2010年,我县又开展了陶瓷行业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整治,使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落实。
(四)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根据国家和省、市部署,我县连续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联合多个部门,重点整治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工业园区环境违法以及污染严重的矿粉企业、化工、陶瓷、水泥等重点行业。专项行动采取领导挂点,派驻监督员、挂牌督办等措施,限期整改、取缔关闭了一批污染严重的污染源。三年来,我县环保专项行动出动约3000余人次,检查企业100多家,行政处罚19家企业,要求限期整改的企业41家。专项行动有力的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一批污染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此外,重视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环境问题,及时处理群众投诉。三年来,我县环保部门共受理有关大气污染投诉106件,已办理101件,办理率大于95.3%以上。一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如江西金唯冠建材有限公司废气污染、江西上高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粉尘污染以及餐饮业油烟污染等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群众比较满意。
(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一是加强领导决策层的环境宣传教育。把环保法律、法规、环境形势和环保常识纳入党
政领导干部培训内容。二是加强新闻媒介宣传,面向社会开展环境宣传教育。三是积极向群众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了以“科学发展、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企业、群众崇尚绿色消费生活方式。
我县在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局部区域的大气污染还比较突出。一是酸雨污染依然较重,主要是陶瓷企业所在区域,如泗溪镇。二是城市扬尘污染较为严重,环境空气仍然以尘类污染为主。三是汽车尾气污染监管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部分企业大气污染治理达不到要求,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
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贯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坚持依法治污,强化工作措施,不断改善环境质量,确保污染防治目标落实到位。
(一)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按照“围绕经济抓环保,抓好环保促经济”的原则,优化工业布局,把经济增长点转移到降低消耗、提高效益上来。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和产品,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严控高投入、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益的企业上马,最大限度减少污染负荷,防范新的污染源产生;加大企业技改力度,实现“三废”资源化;对老污染源的治理,逾期不能达到治理目标的,坚决关停并转移,严格实行环保一票否决。
(二)强化监管,狠抓落实,严格控制扬尘污染。建议各有关部门
要按照各自职责进一步加强对施工、拆迁、运输撒漏等环节的监管,确保各项规章和管理规定落实到位。要大力推广文明施工的经验和做法,严查违法违规行为。要重拳治理,加大对渣土运输的规范化管理和执法检查力度,实行运输企业市场准入制度,对违反规定的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要加强对拆房扬尘治理的监管,逐步加大投入,改善洒水车辆不足的现状。研究引入市场机制,成立专业的拆迁喷淋企业,确保每处拆迁工地都有洒水降尘措施,明确凡没有降尘措施的、设备不到场的,拆迁就不能进行。
(三)加大投入,科学推进,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建议政府继续加大公交车辆的更新力度,严格落实车辆维修保养的技术标准和制度,保证车况完好,保证尾气排放稳定达标,对有些超市班线车、客运班线、长途客运冒黑烟现象加强治理。要进一步加大车用清洁能源的推广力度,加强车用加气站的规划和建设,改变目前加气站点少、布局不合理造成的加气难状况。要加强对尾气排放的监督检查,提高机动车尾气检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加大对外来车辆和过路车辆的道路检测力度。要加强车用燃油品质管理,增加优质车用燃油市场供应。
(四)推广清洁能源,提高热电供热能力,减少燃煤污染。建议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组织编制好我市能源发展专项规划和电力、燃气、供热、新能源等行业规划,在改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例,努力减少高污染燃料的同时,增加热电供热能力、削减供热燃煤锅炉,继续推动燃煤锅炉脱硫治理,削减现有燃煤设施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采暖期大气污染。
(五)加强执法监督,加大餐饮油烟及恶臭污染解决力度。建议加强执法监督,积极开展联合执法,解决底商油烟污染扰民问题。制定并实施严格的恶臭气体排放管理制度,有组织地加强对排放源进行日常采样和监测。明确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的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周边居民区受到污染,督促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有害气体治理。特别要下大力气研究解决一些污水处理厂和化工厂恶臭异味气体排放问题。
(六)加大宣传教育,加强政策研究,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建议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宣传教育,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明确企业和群众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引导企业加强自律,关注社会和群众反映,主动认真地解决一些日常的实际问题。要积极研究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真正让防治大气污染变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第二篇:关于大气污染防治法贯彻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关于大气污染防治法贯彻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高阜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贯彻
实施情况的自查报告
资溪县人大常委会:
接到资溪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自查报告的通知》后,高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及相关领导为副组长的高阜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自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全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自查工作,在镇工商分局等单位相关领导及业务人员陪同下,于xx年年5月5日至6日先后深入到村庄、社区和部分厂矿企业进行执法大检查。现将我镇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一是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合理规划我镇工业布局。
二是将《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宣传,结合到每年的“五五”普法工作当中,将与大气污染防治有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列为“五五”普法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是借助地球日、6.5环境日、世界戒烟日等宣传活动,xx年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份,使大气污染防治材料走进村庄、社区和企业,做到家喻户晓,调动了各行各业加强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不断加强全面的环保意识。
2、联合环保、工商、国土等部门在充分调查研究、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对不符合手续不齐全,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沙场、石场、砖厂进行了关停及限期整改;对辖内的活性碳厂,要求厂方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对露天烧烤、餐饮业油烟排放进行综合执法检查,及时消除大气污染隐患。几年,来我镇先后用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矿企业2家,其他企业、店铺各项指标全部达到要求。
3、积极推广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严禁焚烧秸秆、垃圾;限制高危剧毒农药的使用;推广生态肥料和生态农药,减少面源污染;重点扶持土地资源的效能种植和主题化种植,积极推广鳗鱼养殖、烟叶、有机水稻、有机白茶、有机油茶、有机草莓等基地建设。
4、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广新能源的使用。近年来,经过积极引导,我镇共建设沼气700余口;有60%以上的农户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二、存在问题
由于我镇辖区内企业经济实力普遍较弱,在对老设备的改造问题上企业几乎还没相应的技术能力和资金保障。经营者虽然也想引进先进技术来降低废气、扬尘等废弃物的排放量,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但却苦于缺少资金,造成企业在废气、扬尘处理技术上的投入明显不足。另一方面,企业往往还存在生产治理水平不高、员工技能低下等问题,这都对企
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这些问题给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乡镇一级缺少环境保护专业人员,监测、执法存在很大难度。
三、几点建议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群众关心、社会关注。大气污染不仅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必须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负责、政策引导,突出重点、防治并重,依法推动大气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1、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社会各界的环境法制意识。做好大气环境保护工作,关键在于增强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贯彻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的自觉性。要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其明确法定职责,提高责任意识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加强社区和企业负责人的宣传教育,使其增强守法意识,使遵守法律法规成为自觉行动;加强广大群众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帮助其革除不文明的陈规陋习,增强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意识。
2、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把工、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三废”治理与利用结合起来,提高全社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第三篇:xx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贯彻实施情况的自查报告
高阜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贯彻
实施情况的自查报告
资溪县人大常委会:
接到资溪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自查报告的通知》后,高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及相关领导为副组长的高阜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自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全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自查工作,在镇工商分局等单位相关领导及业务人员陪同下,于2011年5月5日至6日先后深入到村庄、社区和部分厂矿企业进行执法大检查。现将我镇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一是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合理规划我镇工业布局。二是将《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宣传,结合到每年的“五五”普法工作当中,将与大气污染防治有关的法律法规宣传列为“五五”普法工作的重要内容。三是借助地球日、6.5环境日、世界戒烟日等宣传活动,2010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份,使大气污染防治材料走进村庄、社区和企业,做到家喻户晓,调动了各行各业加强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不断加强全面的环保意识。
2、联合环保、工商、国土等部门在充分调查研究、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对不符合手续不齐全,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沙场、石场、砖厂进行了关停及限期整改;对辖内的活性碳厂,要求厂方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以减少污染物排放;对露天烧烤、餐饮业油烟排放进行综合执法检查,及时消除大气污染隐患。几年,来我镇先后用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矿企业2家,其他企业、店铺各项指标全部达到要求。
3、积极推广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严禁焚烧秸秆、垃圾;限制高危剧毒农药的使用;推广生态肥料和生态农药,减少面源污染;重点扶持土地资源的效能种植和主题化种植,积极推广鳗鱼养殖、烟叶、有机水稻、有机白茶、有机油茶、有机草莓等基地建设。
4、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广新能源的使用。近年来,经过积极引导,我镇共建设沼气700余口;有60%以上的农户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二、存在问题
由于我镇辖区内企业经济实力普遍较弱,在对老设备的改造问题上企业几乎还没相应的技术能力和资金保障。经营者虽然也想引进先进技术来降低废气、扬尘等废弃物的排放量,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但却苦于缺少资金,造成企业在废气、扬尘处理技术上的投入明显不足。另一方面,企业往往还存在生产治理水平不高、员工技能低下等问题,这都对企
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这些问题给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乡镇一级缺少环境保护专业人员,监测、执法存在很大难度。
三、几点建议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群众关心、社会关注。大气污染不仅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必须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负责、政策引导,突出重点、防治并重,依法推动大气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1、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社会各界的环境法制意识。做好大气环境保护工作,关键在于增强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贯彻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的自觉性。要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其明确法定职责,提高责任意识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加强社区和企业负责人的宣传教育,使其增强守法意识,使遵守法律法规成为自觉行动;加强广大群众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帮助其革除不文明的陈规陋习,增强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意识。
2、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把工、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三废”治理与利用结合起来,提高全社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3、加大执法力度,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一是要严格执行环保法律制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限制向大气排放含毒物质的废气和粉尘,加大对偷排、超排违法行
为的打击和查处力度。二是要建立相关部门执法协调机制。要研究大气污染防治中执法层面协调难、配合难的问题,努力形成执法工作合力。三是要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对不作为的执法部门领导和责任人要追究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
高阜镇人民政府
2011年5月7日
第四篇:《大气污染防治法》调查报告
关于检查我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气污染防治法》情况的报告
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二○○九年九月
为进一步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大气污染防治法》)在我区的全面贯彻实施,有效控制汽车排放、工业排放、建设排放等对大气的污染,提高我区空气质量,营造一个青、碧、蓝的优美环境,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09年的工作安排,区人大常委会城建工委与相关职能部门及部分区人大代表组成检查组,于7月29-30日对我区《大气污染防治法》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执法检查组听取了区政府对我区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法》情况的汇报,先后邀请了相关职能部门及各镇(街道)政府(办事处)有关负责人召开座谈会,并实地视察了五沙热电有限公司、浚通投资有限公司交通分公司、大良全顺电厂以及兰乔圣菲三期工程等工厂和企业。在此基础上,执法检查组作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大气情况
今年我区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好转,据区环保局发布的环境质量季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的大气环境综合污染指数为 0.57,与去年同期0.67相比下降了0.10,说明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好转,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和降尘的浓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二氧化硫降幅最大,达26.1%,可吸入颗粒物和降尘分别下降12.0%和2.0%。今年第三季度降水pH值为4.98,与去年同期4.66相比减弱了 0.32 个pH单位,酸雨情况有所缓解。全区10个镇(街道)中 6 个镇(街道)空气质量评价为“清洁”,4个镇(街道)评价为“轻污染”,全区综合评价为“清洁”。去年××区单位GDP能耗为0.620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7.29%,超额完成下降5.44%的目标。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履行职责,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我区大气环境得到改善。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各级政府认真落实“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以“节能减排”为契机,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能源资源的节约,实现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下降。
(一)建立环保目标责任制,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国家实行“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考核后,区政府把“节能减排”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加强领导,认真部署,先后实行排污许可证管理和排污总量前置审批制度,抓好考核指标的落实。推动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调动各方面力量整治环 境。依法制定一套切合本地区实际的考核办法,将环保目标任务分解,写进各镇(街道)的环境保护责任书和有关部门的环境保护责任承诺书中,由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签定。并制定考核计分细则,设立月报制度,及时召开区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会议通报有关情况,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并向各镇(街道)下达了减排指标,将对不能完成减排指标的镇(街道)的环保责任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二)着力实施减排措施,不断削减工业污染存量。一是电力行业减排效果明显。推动电力行业“上大压小”和脱硫脱硝治理。近年我区推进德胜电厂“以大代小”、“热电联供”技改项目,全区5家燃油电厂去年底全部停产并逐步拆除,全区总体每年减少排放3172吨二氧化硫,烟尘和氮氧化物的减排效果也相当显著。二是结构减排获得突破。推进陶瓷产业调整提升,深化废旧塑料行业整治,以及废旧物资收购和电镀、漂染行业整治。区建设、经贸、发改、供电等部门和各镇(街道)配合各电厂做好关停及善后工作,组织发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促进陶瓷生产企业按期完成关停、整改、转移。三是管理减排取得实效,2008年完成了对12家超标排放、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逐家下达限期治理任务,对30多家漂染、电镀企业下发限期完成清洁生产审核文件。我区去年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上一年减少1500吨,化学需氧量排 放量净削减1500吨,全面完成减排任务。
(三)积极推广应用清洁能源,从源头上抑制污染物增量。一是积极优化能源结构。我区引入天然气优化能源结构,实行天然气置换工程。随着天然气工程项目的持续推进,天然气将逐步成为××的主要能源,这对于优化××的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将起到很大的作用。二是严格审批建设项目。我区全面执行新的《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名录》,各审批部门互相配合,共同把关,遏制能源消耗和排污量大的项目建设,并明确规定对在居民点开设餐饮、机动车修理、歌舞娱乐等可能产生污染扰民的项目实行环评公众参与,以保护市民的生活环境。去年全区环保系统共受理建设项目审批2628个,否决了253个,确定执行“三同时”项目342个。三是搞好工企业集中区的环境整治。区环保局派员深入各集中区,督促抓紧进行规划环评,并协调、指导杏坛工业园、均安工业园和陈村岗北工业区等污染行业集中区进行整改、完善。2008年已有9个工业集中区基本完成了环境影响评价,实现了经济与环保的“双赢”。四是实施清洁生产。召开动员会并分批举办有关培训,对30多家漂染、电镀企业下发了限期完成清洁生产审核文件。去年我区推行清洁生产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已有广东松下环境系统公司、顺龙中密度纤维板公司被认定为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华润涂料公司、锦峰电镀有限公司和伟 鹏电镀有限公司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现场验收,天任车料有限公司等10多家分散电镀、漂染企业着手开展相关工作。
(四)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整治,促进城市空气质量改善。一是开展对机动车排气污染的防治。区环保、公安、交通等部门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加强机动车尾气监测设施建设,做好在用机动车的排气监督检测、维修保养和淘汰更新等工作,鼓励发展清洁燃料车和公共交通系统,控制交通污染。二是整治工程运输车辆。由城管执法局等部门督促各施工工地落实出入口硬底化和冲洗运输车辆等措施,并加强上路巡查。我区设置了禁入标牌、核发工程运输车辆管理卡,在建筑施工工地设置了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共同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查处违法车辆。三是开展对建筑扬尘污染的防治。区建设等部门积极指导各地进行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开展“文明施工”创建活动,促进了施工现场扬尘的治理。各地城管、环保、建设等部门开展对扬尘污染防治现场监管,对不按要求施工的行为进行了查处。此外,我区开展了一年一度的环保专项行动,查处违法建设锅炉,整治畜禽养殖场和工业集中区;部分镇(街道)也自行开展了系列执法行动。
(五)创新“绿色”环境经济政策,推动“绿色创建”。
一是区环委办与金融、工商、经贸等部门推行“绿色”环境经济政策:“绿色证券”——我区所有的上市企业要得到环 保部门的“绿色通行证”才可上市;“绿色信贷”——企业只有通过环保部门的“绿色信贷”方能得到银行贷款;“绿色认证”——申请知名品牌的企业需通过“绿色认证”。二是创新环保宣传,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实行以案说法和送法上门,积极借助电台、报纸等社会力量广泛进行环境保护宣传;举办村(社区)干部环保培训、中小学固体废物管理法律知识讲座、重点企业环境法制学习班、节能减排公众论坛等。三是“绿色创建”方面,去年我区共有3个村、3个社区、1个农业园和6家企业分别通过创建市生态示范村、“绿色社区”、生态农业园和环保模范企业验收,2间学校通过创建省“绿色学校”验收,1个社区通过创建省“绿色社区”验收,均安镇通过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验收和省生态示范镇考核。去年区环保局还强势推行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及环境信息公开和环保信用管理制度,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程有待加快。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有待加快。由于欠缺相应法律法规支持,一些污染企业的关停、搬迁工作难以实施。二是工业布局仍不合理。由于历史形成的产业结构、工业布局等问题,我区部分地区仍然存在恶臭扰民问题。
(二)环保部门对企业的跟进监管未能完全到位,致使 一些企业没有按要求落实执行“三同时”制度,一些限期整改、限期治理单位没有按期完成治理任务。对污染企业的突击检查也偏少,企业利用夜间和节假日偷排现象时有发生。
(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执法工作比较复杂,监督对象多,技术要求高,执法难度大,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随着城市机动车使用量的大幅上升、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机动车排气、建筑扬尘污染治理明显滞后于城市化的进程,同时由于基层联动执法工作机制不健全,有关部门相互配合不够,也影响了执法效果。
四、意见和建议
(一)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是全面开展规划环评。通过规划环评,大力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实现容量管理和总量控制目标;通过区域环评,提升建设项目环保“门槛”,实行区域限批和排污权交易,迫使“两高”企业“关停并转”;要深入开展化工企业的整治,巩固整治成果,并向重污染行业延伸。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把工业“三废”治理与利用结合起来,提高全社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广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的清洁生产审核,促进污染防治工作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三是要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区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重点污染行 业减排技术攻关,还要推行低碳技术,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二)加大执法力度,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一是要严格执行环保法律制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严格限制向大气排放含毒物质的废气和粉尘,加大对偷排、超排违法行为的打击和查处力度。二是要建立相关部门执法协调机制。区政府要研究大气污染防治中执法层面协调难、配合难的问题,努力形成执法工作合力。三是要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对不作为的执法部门领导和责任人要追究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四是要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重点工业污染源监控,对全区重点工业污染源要实行联网自动监控。
(三)强化综合整治。全面加大对城市机动车尾气、建筑扬尘、“三产”烟尘污染治理力度。要积极实施国家第三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公交车、工程车要推广使用清洁燃油,建议区政府尽快筹建我区首个天然气站,消灭城市“黑尾车”;依法加强对城市机动车排气进行环保检测管理。要建立施工工地扬尘长效管理机制。制定严格的管理规范和施工标准,加强现场监管和执法力度,采用先进的技术,有效控制和减少建筑扬尘污染。区、镇政府要下大力气消除城市恶臭现象,切实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第五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1987年9月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1987年9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7号公布1988年6月1日起施行)(编者注:本法被1995年8月29日发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决定》修正)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三章防治烟尘污染 第四章防治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将大气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加强防治大气污染的科学研究,采取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是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
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渔业管理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对机动车船污染大气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采取防治污染的措施。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大气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大气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六条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制定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备案。
第七条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根据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排放标准;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备案。
凡是向已有地方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排放标准。第八条在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九条新建、扩建、改建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大气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部门审查批准。 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之前,其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过环境保护部门检验,达不到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的要求的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第十条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的规定,向所在地的环境保护部门申报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并提供防治大气污染方面的有关技术资料。
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有重大改变的,必须及时申报。拆除或者闲置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应当征得所在地的环境保护部门同意。第十一条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单位,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并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征收的超标准排污费必须用于污染防治。 对造成大气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
第十二条在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建设其他设施,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在本法施行前企业事业单位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限期治理。
第十三条市、县或者市、县以下人民政府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市、县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决定。中央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决定。
第十四条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排放和泄漏有毒有害气体和放射性物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大气污染事故、危害人体健康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防治大气污染危害的应急措施,通报可能受到大气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报告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接受调查处理。 在大气受到严重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和安全的紧急情况下,当地人民政府必须采取强制性应急措施,包括责令有关排污单位停止排放污染物。
第十五条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单位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检查部门有义务为被检查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十六条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建立大气污染监测制度,组织监测网络,制定统一的监测方法。
第三章防治烟尘污染
第十七条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规定的锅炉烟尘排放标准,在锅炉产品质量标准中规定相应的要求;达不到规定要求的锅炉,不得制造、销售或者进口。
第十八条新建造的工业窑炉、新安装的锅炉,烟尘排放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第十九条城市建设应当统筹规划,统一解决热源,发展集中供热。第二十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进城市燃料结构,发展城市煤气,推广成型煤的生产和使用。
第二十一条在人口集中地区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石灰,必须采取防燃、防尘措施,防止污染大气。
第四章防治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
第二十二条严格限制向大气排放含有毒物质的废气和粉尘;确需排放的,应当经过净化处理,不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二十三条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应当回收利用,不具备回收利用条件而向大气排放的,应当进行防治污染处理。 向大气排放转炉气、电石气、电炉法黄磷尾气、有机烃类尾气的,须报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批准。 因回收利用装置不能正常作业确需排放可燃性气体的,应当将排放的可燃性气体充分燃烧或者采取其他减轻大气污染的措施。
第二十四条炼制石油、生产合成氨、煤气和燃煤焦化、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排放含有硫化物气体的,应当配备脱硫装置或者采取其他脱硫措施。第二十五条向大气排放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和气溶胶,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防护的规定,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二十六条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的排污单位,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周围居民区受到污染。
第二十七条向大气排放粉尘的排污单位,必须采取除尘措施。
第二十八条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特殊情况下确需焚烧的,须报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批准。第二十九条运输、装卸、贮存能够散发有毒有害气体或者粉尘的物质,必须采取密闭措施或者其他防护措施。
第三十条机动车船向大气排放污染物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对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船,应当采取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汽车,不得制造、销售或者进口。具体监督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环境保护部门或者其他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一)拒报或者谎报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规定的有关污染物排放申报事项的;
(二)未经环境保护部门同意,擅自拆除或者闲置污染物防治设施,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
(三)拒绝环境保护部门或者其他监督管理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
(四)违反本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在人口集中地区焚烧沥青、油毡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的;
(五)不按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的。
第三十二条建设项目的大气污染防治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审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罚款。
第三十三条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除按照国家规定加收超标准排污费外,可以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停业、关闭。
罚款由环境保护部门决定。责令停业、关闭,由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决定;责令中央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停业、关闭,须报国务院批准。第三十四条对违反本法规定、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由环境保护部门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情节较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五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六条造成大气污染危害的单位,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遭受损失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第三十七条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大气污染损失的,免于承担责任。
第三十八条造成重大大气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有关责任人员可以比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或者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条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实施细则,报国务院批准施行。第四十一条本法自一九八八年六月一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