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芹泉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芹泉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2012.9—2015.8)为了逐步实施晋中市教育局提出的“走向现代学校”的“五个一建设”总体目标,根据《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及左权县教科局的具体要求,结合芹泉教育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学校情况分析
芹泉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部有五个教学班;小学部有2所中心小学,1个教学点,教学班16个。在校学生413人,在编教职工54人,是2012年9月原芹泉镇服务区内中小学合并后的新学校。近年来,学校在县教科局的正确领导下,全体教职工发扬敬业奉献、艰苦创业、自立自强、开拓进取的精神,埋头苦干、扎实工作、科学管理,学校各方面工作进展顺利,发展环境日渐优化,发展基础日益坚实,教学质量逐年提高,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我校先后荣获“山西省农村综合教育先进集体”、“山西省JIP实验先进单位”、“晋中市德育示范校学校”、“晋中市文明学校””、“晋中市成人职业技术培训先进单位”、“左权县先进教育集体”、“左权县文明单位”、“左权县教学改革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我校发展的主要优势: 1、2010年校安工程启动后,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校园环境焕然一新。
2、近三年中考成绩稳中有升,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3、抗日战争时期,西黄漳村曾是辽县政府、太行区党委等多个党政群团首脑机关所在地,闻名华北的煤窑沟伏击战也在这里进行,具有良好的德育教育资源;
4、.当地人民勤劳朴实有智慧,建有规模较大的养殖、种植基地多处,为学生社会实践、生产劳动实践提供了支持。
5、多年的教科研已经形成良好氛围,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教师和学生,参加学习、研究的思想活跃、兴趣浓厚,便于新事物的接受。
尽管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制约学校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
1、学生生源的滑坡,对学校招生带来一定的影响。芹泉学校服务范围内,行政村仅有芹泉村和西黄漳村两个大村,其余都是些零散的小村,由于没有幼儿园和小学,部分家长只能及早谋划让孩子进城接受教育,加之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生源数量逐年下降,尽管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但生源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服务区学生的行为习惯、文明礼仪、学业基础在一定的程度上显得比较差,自主、自律的意
识在校园生活中显得不足,在学习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学习主动性存在一定问题。
2、生源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师成就感的挫伤,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一些消极的情绪。在工作中埋怨为难情绪多了,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的时间多了,而在钻研教材、教法、学法时间却少了。
3、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教师教育观念更新不够快。部分教师教育方式和手段落后于课改要求,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理念、驾驭课堂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用教科研指导教学的能力和氛围等都有待提高。
4、教师德思想观念、师德修养、业务水平、教科研能力与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家长追求优质教育的期望尚有差距。
5、师资力量薄弱:(1)主要体现在近三年新补充教师占40%,这些教师需要培养才能合格。(2)音体美教师短缺,全镇只有2名体育教师、音乐和美术教师没有一名,音体美课不能很好地开全开好。
6、多种因素影响,跟队生面较广,占到学生总数的20%以上,留守儿童较多,家庭教育落后是主要原因,严重制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学校办学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先,培养能力为重,立德树人,全面发展,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注重内涵发展,基础发展,特色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把我校建成高质量、有特色的,县级信誉良好的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
办学理念:在我校推广、深化和实施“主体教育”,坚持以人为本,营造“严谨有序、育人为本、自主创新、和谐共进”的办学氛围,努力实现“育主体型学生、做知识型教师、建学习型学校”的办学目标。
办学宗旨:让每位学生开心,让每位教师舒心,让每位家长放心。管理理念:科学、民主、务实、高效。三.学校发展总体目标:
1.学校管理目标:经过三年努力,把我校建成“校风纯正,管理一流,特色鲜明”的全县一流学校。
2.学生培养目标:我们要致力于培养“会认知、会做事、会共同生活、会生存”的,既有良好科学素质、又有良好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主体性强的合格毕业生。
四、2013年优先解决的问题 问题一:学生和教师的住宿问题
办法:借上级薄弱校改造项目,原址重建一栋现代化学生宿舍楼,预计2013年秋季开学可以入住使用。
问题二:音、体、美、心理等学科师资力量薄弱
办法:争取上级教育部门的支持,配齐各科教师;之前,要加大兼职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其更好地代好各门课程;聘请社会上兼职教师。
问题三:教学仪器、信息技术设备少而陈旧。
办法:争取上级教育部门支持,有计划地进行更新;鼓励师生自制教具、课件,对做的好的进行奖励;多渠道筹资,对教学仪器,信息技术设备进行购臵更新。
问题四:现有仪器、电教设备利用率低。
办法:通过培训使教师会使用现有的仪器设备,特别是信息技术设备;通过听课,检查促进教师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并纳入考评;开展演示实验、课件制作与运用竞赛活动。
问题五:后勤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
办法: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后勤管理为重点,完善后勤人员的制度机制。问题六:留守儿童问题。
办法: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培训,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能力;对确实没有教育能力的,鼓励孩子半寄宿,由班主任、代课教师对其进行全方位教育。
五.学校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一)政教工作 政教工作总体目标: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设一支热爱山区教育事业,有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2.规范政教常规工作,使政教工作落在实处,效果明显,切实减轻因“应付”而感到过重的负担。
3.强化班主任管理工作,建立一支善管理,乐育人的班主任工作队伍,文明班级率达100%。
4.狠抓安全工作,营造一个安全祥和的育人环境,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5.强化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告别不文明行为。
6.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矫正不健康心理,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A.关于养成教育(A)养成教育目标:
1.2012-2013年度工作目标:营造浓厚的养成教育氛围,良好行为习惯初步养成; 2.2013-2014年度工作目标:确立养成教育研究课题并有方案成果,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形成;
3.2014-2015年度工作目标: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自我教育3+1模式初步形成,让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发展。
(B)养成教育活动与措施: 1.行政推动
(1)强化组织领导即校长负责。
(2)强化工作重点,做好总体规划(明确各学年推进养成教育的具体任务)。(3)强化培训提高,聘请专家指导(校长、班主任、代课教师接受培训),开展养成教育校本研训,提升校长教师实施养成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4)强化督导检查,蹲点包片帮扶。校长对推进养成教育情况专项督导检查,中学部长和政教主任包中学、中心小学,并与其实绩挂钩。
(5)强化评价导向,坚持“一票否决”。加大教师的养成教育工作考核权重,评模评优实行“一票否决制”。
2.课题推进
(1)充分发挥教育科研作用,通过课题推进和课程开发,把抽象课题理论转化为具体行动指南,扭转实施养成教育“想抓不会抓,愿抓不得法”的局面。
(2)定课题进行研究:把“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和方法研究”做为主课题进行研究,每学期对养成教育工作进行总结、表彰。
(3)学习《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一书,消除教师在认识和实践中存在的误区和盲点。
(4)编校本课程:根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学生实际,由低到高,逐步递进,通俗阐述学生应有良好行为习惯。
3.学校推行
(1)立规范,本着贴近生活,小处着手,实践积累的原则:
要求学校做好: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总体思路,做好工作计划,细化活动内容,突 4
出工作重点,强化课题研究,完善规章制度,营造文化氛围,注重阶段小结,保证教育效果。
要求教师注重十个基本行为习惯:遵守校规校纪,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辅导,规范用语用字,说话文明得体,管理爱护学生,善于交流合作,勤于学习反思,注重言传身教,坚持廉洁从教。
要求学生具备十个基本行为习惯:会吃饭穿衣,会洗漱洗脚,会走路排队,会问候让座,会说普通话,会写规范字,会阅读观察,会学习健体,会助人求助,会劳动环保。
(2)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使养成教育内容“进课堂,进课程,进活动”。细节体现素质,良好习惯养成就要从学生一言一行,一点一滴抓起,组织大讨论,通过主题班会、辩论会,查找汇总不良习惯,并对其找出“一对一”措施,实行“周主题训练”计划,每周确定一个训练主题,做到主题系列化,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习惯。
(3)学校、家庭、社会“三方”互动。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3+1模式,强化教师养成教育培训,加强师德考核,为人师表。探索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管理模式。学生参与班级、学校管理,从中得到锻炼,养成教育贯穿到每堂课、每环节。
把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学校主导、家庭重视、社会关注,落到实处,注重实效。把养成教育与学习及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在活动中体验。
B.关于安全工作(A)安全工作目标:
1.营造人人懂安全,人人抓安全,安全意识浓厚的氛围。2.形成时时处处事事讲安全的工作机制。(B)安全工作活动与措施:
1.成立安全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实行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
2.安全教育进课堂,不同年龄段学生懂得相应安全知识,知道哪儿能去,哪儿不能去,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3.强化安全管理,做到课堂、活动、课间时时有人监管,班班配备安全协管员,明确职责,轮流值日。
4.寄宿制学校抓好饮食安全,建立安全日志。5.加强安全相关演练,提高应急能力。C.关于师德师风建设(A)师德师风建设目标:
1.2012-2013年度目标:遵纪守法,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关注跟队生成长。2.201132014年度目标:能按课程改革的要求开展工作,积极主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跟队生转化率达50%。
3.2014-2015年度目标:热爱农村教育事业,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严格执行规范要求,跟队生转化率达85%。
(B)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与措施:
1.组织教师学习,主要学习《晋中市教育系统廉洁从教的五不准五必须规定》、《规范办学行为的十项规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八个倡导”和八条禁令》、《左权县教育局关于加强作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工作效能的实施意见》,通过学习教师写出师德师风自查报告,定出改进措施,并在校务会上通过,对自查不力措施不实的重新制定,学期末对照改进情况进行评价,列入师德考评中。
2.开展“名师面对面”、“优秀教师先进事迹伴我行”等活动,用优秀教师的精神来激励自己成长,树立崇高理想,把教育当做事业来追求和奉献。
3.开展“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演讲活动,使教育能面向全体学生使教师懂得无爱心是不配做教师的。
4.评选“感动学生的教师”,把真正对孩子好,对学生投入真感情的老师找出来,予以表彰,以凝聚师魂,树立优秀教师标兵,引领广大教师成长,形成“关爱学生成就学生的良好风尚。
5.强化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
评模评优必须在师德优秀基础上评定,对师德不合格者不聘任。D.关于班主任工作(A)关于班主任工作目标
1.明确班主任工作职责,能根据职责理清工作思路并按思路开展工作。
2.搞好班级管理,创设良好学习氛围,学会自主管理,班主任合格率100%,培养优秀班主任7(即初中部2名、芹泉小学2名、西黄漳小学2名、中店小学一名)名。
(B)班主任工作措施:
1.组织培训使班主任明确工作职责,科学开展班主任工作。2.根据班级实际定出班主任工作计划,目标明确措施得当。
3.制定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按《细则》要求平时注重指导工作,年终列入考核,用于职务考核绩效发放依据。
4.开展班主任工作校本研训,及时解决实际问题。
5.每学期进行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对好的作法打印成册,全校学习交流。6.初中部、中心小学设立政教主任,负责对初中部和本中心的班主任管理指导,解决中心学校人少顾及不到的问题,政教主任工作纳入考核。
(二)教学常规工作: A.备课目标:
1.树立学科整体备课观念,做到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相结合。2.备教材备学法,精编有效练习题。
3.体现三个转变:重教向重学转变,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4.课后及时反思,把教学得失,改进措施记录下来。5.严禁抄袭教案,应付检查。B.课堂教学总体目标:
1.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2.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活动,生生互动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小组自主互助学习教学模式(初中部的“三学一练”和小学部的“五步三查”)。3.实施有效教学,达到轻负高质。
4.实现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向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转变。C.课堂教学分阶段目标:(基于构建小组自主互助学习教学模式)
1.2012-2013年度目标:研究学生,组建小组,鼓励学生敢于发言,会倾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0%教师达标。
2.2013-2014年度目标:教师能带着对学生的理解,对课程知识把握,对学生了解来设计课程;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构筑能让学生合作交流的互动平台,70%教师达标,20%教师达优,学生敢于质疑。
3..2014-2015年度目标:教师通过组织、引导、激励、评价,带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小组自主互助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形成,90%教师 7
达标,40%达优。
D.作业目标:
1.能恰当选择、设计练习题,不滥用门类繁多练习题。2.作业布臵要分层优化,因人而宜,不千人一题。3.作业设计有趣味性,突出实践性,体现综合性。
4.改变往作业本上抄作业的现象,达到既让学生练习巩固又能及时反馈教学效果的目的。
5.天天有作业,能即时批改,符号规范,字迹工整,批语有激励性。
6.作文围绕单元主题一周一篇正文,一次小练笔;语文除基础作业外要有阅读练习,低年级要有写话练习,高年级和初中生要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7.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书写习惯。E.教学常规工作活动与措施:
1.对教师进行新课程理念培训,明确新课程对备课的要求。
2.允许不同教师不同方式备课,使教师有更多时间用在与学生的交流和对文本深度钻研上。
我们提倡的备课形式有:独立备课(超前一个月备详案);合作备课(学期前精心备好所分配内容,其他内容在别人提供的教案上批注自己思考);筛选备课(在学期前备好每册书的内容,详细有特色),“0”教案备课教师用书备课,修改教案。
3.内引外联,专家引领。
组织教师走出去,专家上示范课,给教师解疑答惑,增强信心,明确推进方向,理清实施办法。
4.互助教研,共同提高。
主要形式“四课研修”和主题教研。“四课研修”即优秀实验教师引领的示范课;探索方法的“研讨课”,领导成员推门的“常态课”,全体教师过关的“达标课”。
5.结合晋中市六项技能要求开展说课、教课和评课比赛。
(1)说课比赛:现场抽取内容,40分钟准备,当场亮分,能使教师熟悉教学内容,熟练教学流程,创新教学方式。
(2)教课比赛,指把教师分成中年、青年、新教师,分类比赛并记入考核成绩,讲后做好后续工作。一是互评,二是自我反思,三是同伴互助,四是形成新案,五是对不成功课要求再讲。比赛不是目的,而是锤炼课堂教学技术的手段。
(3)评课比赛:要求教师熟练与恰当的掌握和运用教育理论、课程标准及课改信息,评准教师授课重点、讲述过程详略、师生语言交流等方面的得失;能否评出教学辅助手段的应运与板书设计、练习设计与知识拓展、教师的身体语言、师生互动与同伴互助等方面的成功与不足;能否依据教学理论对教与学中的闪光点进行肯定、准确分析教学中存在不足的症疾所在、帮助讲课教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6.多种形式批改作业,批语有激励性。
7.进行作业、教案展示,创设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8.督导评价,促进发展
注重过程督促指导:对教学常规及课堂教学、学生小组学习,教研组每周有针对性检查一次;中心每学期检查二次,纳入考核中。
(三)教师专业成长 A.总体目标
1.更新教育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2.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会捕捉问题、解决问题。
3.加强新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训,培养县级教坛新秀3名,县级教学能手4名,县级教育名师2名,市教学能手1名。
4.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培训,新教师、青年教师会制作、运用课件,中年教师会使用电教设备。
5.深入开展学历提高培训,大专学历达100%以上,本科学历达80%以上。B.教师专业成长工作活动与措施 1.帮助教师制定个人成长发展规划。
(1)为教师对自我发展状态的评价提供帮助,有四种形式:一是学校鼓励教师邀请家人、朋友等关系密切人士对自身发展状态进行评判;二是建议教师听听学生对其现实发展水平的评价;三是组织教师在教研组内对他人的发展状态进行相互的评价;四是学校组织校内专家对教师发展状态进行剖析。
(2)为教师确立自主发展目标提供支持,按下列程序评价:
一是评判发展目标是不是基于教师发展现状提出的,是否符合教师的“最近发展区”防止好高骛远和原地踏步;二是分析发展目标是不是基于教师的优势领域提出的;三是评析发展目标是不是教师发展近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为教师确立发展路径和方法提供服务,确保规划适宜操作,落到实处。
服务包括两方面:一是组织专家小组为教师提供一些路径和方法菜单,供教师制订方案时选择,如不同类教师不同路径,内容可有师德,教育教学,教科研;二是组织专家小组对教师确定的自我发展路径和方法进行剖析,是否最适合教师发展为目标进行评定。
学校在引导规范规划制定基础上,监督、检查规划执行情况,制定奖罚规定,以奖为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深入开展校本研训活动。(1)主要策略。①定制度
一是理论学习制度。要求教师“理论学习”与资料收集“相结合;“外出学习”与“校内学习相结合;同时倡导向书本、同行、专家学习,解决困惑。二是学校领导听课和参与教研活动制度。三是建立集体备课制度。成员轮流承担备课任务。主备人提前备好单元教学设计,然后在组内说课交流、修改、完善、创新,课后做反思记录。
②强管理
根据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做到“研”有计划,“研”抓落实,“研”有总结。一是教研组活动制度要规范化。做到主题突出,内容落实,时间保证,人员到位。二是教研组活动过程要合格化,认真抓好起始、中间、终端三个环节。三是及时掌握教师参加活动情况,积累资料,纳入考评。
③抓活动。
学校日常教学研究是校本教研主阵地。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定期开展学习、备课、上课、说课、评课活动,常规督促,经验总结,学校间联片教研,教师人人参与,做到自我提高,互相学习,合作研究,分享经验。
④做专题
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念。一是请专家做讲座;二是组织本校教师进行专题讲座。事先要求教师准备好某方面专题,然后向教师做专题讲座,教师轮流执教。如教师论坛、网站上开辟校园论坛。
⑤重反思
教师的成长=经验加反思。反思是校本教研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反思内容: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四方面。自我反思与同伴反思结合。
⑥讲科学。所有教师在课改实施中找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办法,以科研方式解决 10
课改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增强科研意识,课题研究意识,以课题带动课改,以课改促进课题研究,及时积累、总结、反思、推行课改成果。
(2)主要活动(A)集体备课
①行政保障:一是夯实任务,有效组织。确定明确的任务和目标,用目标引领和任务驱动。二是制度引领,注重过程,构建规范的集体备课制度,使教师养成个人准备与集体备课,教学研修与校本教研相结合的良好习惯。三是创设氛围,追求实效。青年教师树立自信,激起奋发向上的热情和动力,使中年教师不断强化重新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挑战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自我的内驱力,使老教师增强战胜自我,战胜职业倦怠的勇气。
②集体备课内容及流程。内容包括研究课标和教材、教学目标要求、重难点,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个人备课,形成“个案”,集体研讨,形成“初案”,完善整理形成“定案”(教研组长负责审核,领导监督指导),结合实际,形成“复案”,教后反思,形成“补案”
③集体备课处理好四对关系。
协同和竞争的关系;集体备课与个性化关系;规范要求与教师内在自觉的关系;集体预设和教后反思关系。
④集体备课常用形式。
一是本校内教师集体备课,旨在帮助青年教师学会备课。二是学校间同年级教师同学科进行。把全校分成初中部、芹泉小学(含中店小学)、西黄漳小学三个片,把每一单元前二课精心备课,初中在星期一晚上、小学在星期四晚上聚在一起各自说课,互相补充,二次备课,并试讲,讲后重新再备、完善,把优化后教案用在教学中。三是“主题式”备课:假前将下学期教学内容按“主题式单元教学”分类,分到教师手中,假中教师依照学校制定的内容及要求进行备课。开学前一周首次集体备课,由主备教师进行展示,展示主要内容有:本单元编写特点,课时安排,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的思维角度及操作策略,新课程理念,对本单元的要求及教师对学情预估,备课组教师针对展示分别提出与主备教师不同设想,共同确定最佳方案,教师在实施中记好课中记、课后记。
(B)教育叙事:教师讲述自己的课程与教学故事,在讲故事中体现教师个人对教育教学事件的理解,诠释教师对教育意义的体悟。通过讲故事,教师就有机会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机会发现问题,探索未知,就有机会突破常规寻求超越和创新,对教师本 11
人而言,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学校教育实践而言,它是引发变革的重要动力,对教育研究而言,它是一种真正的原创,一种草根式的写作和研究主体的张扬。
3.师徒结对。
激发专家教师事业心的最佳方式就是让他们有机会像真正专家那样奉献自己的智慧,在奉献中,自我价值才能充分展现出来,在奉献中和他人充分交流,才容易借助别人的经验反思自我的价值.在师徒协议中给每对结对师徒制订明确的发展要求,使师徒们在日常实践中有“法”可依,期满后考核:
“一个基本”是指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协作意识和团队凝聚力强,积极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服从领导安排,每学期有计划总结,能按计划开展活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为基本点。
“两个做到”一是师徒之间应做到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备课,师傅审阅的教案每周应不少于一个(审后签字),徒弟在每一教案末尾附上教后记,记录得失,所思所想所感,师徒之间相互听课,师傅每周至少听一节课,徒弟听课不少于2节。二是做到常规教学环节落实到位,学生问卷调查评价好,师徒教学成绩达标,及时作质量分析,每人每学年有一个研究专题,读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观察一个教育现象,每学期每人写一篇教育随笔或教学论文。
“三项成绩”是指(1)师徒在期中期末考试中教学成绩在同类班级中的名次。(2)师徒教师积极承担校级以上公开课。(3)教师课题研究成果,在各类教学技能竞赛,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在正规刊物上发表文章。
奖励:量化前2对师徒为优秀师徒,满60分是合格师徒,师傅享受一定数量的课时补贴,不满60分的为不合格师徒,取消以后师傅资格。
4.构建学习共同体。
(1)课堂上师生围绕学习内容展开对活,构成一个个学习共同体,在课堂中,每个学生(教师在内)都是相互学习、合作一员。
(2)教师之间要形成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是通过不断丰富和提升自身的实践性知识来实现专业发展的,难以从书本培训中获得。
教师学习共同体指教师间结成相互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针对实践中问题开展交流,反思与省察,从各自不同角度参与到教学研究与学习实践中,以此促进每位共同体成员的专业发展。
(3)中小学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形成学习共同体。学校是学生相互学习成长的地方,也是教师们相互学习成长地方。
5.鼓励教师走差异发展和错位成长之路
差异发展是根据教师实情,帮助设计有针对性专业发展规划,不搞一刀切,不是齐步走,而是有先有后,有快有慢。
错位成长是帮助教师找准优势区域,便于互相学习取长补短。6.课堂教学技能大赛。
7.强化考评。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制定考核细则,强化过程监督检查。8.办好教研通讯《紫金潮》、学生作文集《新苗》,为师生交流展示提供平台。
(四)班子队伍建设: A.总体目标
今后三年,学校将全力造就一支团结精干、廉洁公正、带领广大师生一起奋发向上的高素质中层干部管理队伍。
B.活动与措施:
1、加强领导班子的合力与活力建设。要求管理干部形成学习在先,善于干事,乐于奉献的工作作风,做到认识统一、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同心协力促进学校发展。
2、强化校长和中层领导的学习意识。坚持理论学习制度,在干部中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同时要求确立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及教育方法的意识。
3、加强凝聚力工程。切实要求校长和中层领导关心教职工的思想、工作、生活。倡导“目标统一,情感融洽,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
4、提高中层领导管理合作意识。管理上倡导“点、面”结合,过程和目标相联系,分层和重点相统一。各处室要相互合作,相互协调,相互补台。
5、认真负责,落实教研组和年级组的蹲点工作。为教研组和年级组建设提供指导性建议,及时反馈蹲点实况,作好各年级质量跟踪体系。做好每周一日的值勤工作,负责应对突发事件,处理并记录当天学校发生的重大事件,负责填写学校《安全日志》。
6、做好校长和中层的述职考评工作,完善对干部的民主评议和监督。同时完善对干部的总结反思工作。努力提高我校干部的自身素质和为教师服务的本领。
(五)财务后勤工作 A总体目标:
1.不乱收费,不乱订教辅资料。2.严格财经纪律,规范财务管理。
3.厉行节约,不胡支乱花,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4.寄宿制学校食堂帐务规范,做到日清月结,提高师生生活标准,营养搭配科学;节约煤水电。
5.保证每年的建筑修缮、环境美化、设备设施配备经费的投入。各中心小学配备电
脑10台,完成班班通工程。
B.活动与措施:
1.认真学习财务规定,制定中心财务管理规定,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实行“一票否决制”。
2.多渠道筹措资金,争取上级教育部门支持,改善办学条件。
3.配齐后勤专兼职人员,明确职责,做到月月公布帐务,及时做好财务分析。4.加大平时督查力度,不定时对学校财务,食堂帐务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改正不合理做法。
5.严格对财务后勤工作考核,对不胜任后勤工作的予以撤换,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
(六)特色发展 A.教师学习与学生阅读 1.总目标:
教育规划纲要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在中小学阶段实现热爱阅读,习惯阅读,并能享受阅读的乐趣,会自发阅读,能通过阅读来学习,在阅读中健全人格,成长心灵,和谐发展,丰富人生。
教师要养成学习的习惯,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育理论水平,低年级以“图画书阅读“开始快乐的阅读旅程,中年级的“合作思考阅读”为成熟阅读奠基,高年级以“阅读策略研究”来促进儿童做成熟的阅读者,初中生以增加阅读量、扩大视野、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为目的展开阅读。
2.主要措施:
(1).制度保障:下发《芹泉学校教师学习和学生阅读制度》,以学校校长、教师为主体,学生家长共同参与。
(2)确保学生的读书时间。每周安排1节课,由语文教师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分享阅读快乐,培养阅读习惯,指导阅读方法着手,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领略中外名著。
(3)教师利用班会或语文课为孩子们讲述动听故事,建立“苹果乐园”故事小屋,邀请家长担任故事小屋屋主。
(4)学校开展班级读书会。班级开展形形色色的读书活动,“萤火虫快乐读书会”,“友谊之歌读书月”,“书的漂流”等多种形式读书活动。
(5)“家庭读书会”活动,放学后,数名学生集中在某位学生家里开展阅读活动,14
时间大约1小时,教师查看。
(6)班班建立图书角。教师把适合孩子阅读的童书通过自己生动讲述介绍给孩子们。“一个标准”优秀的适合儿童的读物。
“四个结合”指文艺性阅读与经典阅读相结合,传统经典阅读与现代经典阅读相结合,传媒阅读与音像阅读相结合,世界名著与中华民族典范文本阅读相结合。
(7)“童心童语话阅读”展示,把学生们简短的阅读体会贴在学校的各个角落。B.课前演讲
1.课前演讲目标: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2.措施
(1)时间保证。上午下午课前10分钟,学生轮流讲故事、新闻或名言警句等,专人做好记录。
(2)强化评价,学生讲后,教师学生对所讲进行评价,指出问题和改进方向,并记入学生学业考核成绩中。
(3)说写结合。当日所讲学生对其所讲内容,结合指导意见进行认真整理,写出书面文章。
(4)举办学生讲故事擂台赛,比赛结果纳入学校(教师)成绩中。(5)开展课前演讲专题研究与经验交流活动。C.特长培养
1.特长培养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有益的兴趣和爱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情况参加一个以上的兴趣课程的学习,充分培养学生的特长,为学生多彩的人生奠基。
2.活动与措施
(1)根据地方特色和学校学生实际,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特色课程实施方案。
(2)课程、教师、时间三落实。
组织教师编排特色课程;每周二、四下午二节课后为特色课程活动时间;每位教师负责一项特色课程,也可聘请校外专业教师。相同的课程小组采用提高班与基础班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不同学生的需求。
(3)举办学生特长展示活动,给学生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4)采用平时督查与年终考查相结合的原则,对各校各班的特色课程开展情况进行认真考核。
第二篇:左权县芹泉学校简介
左权县芹泉学校简介
左权县芹泉学校是一所乡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我校现有小学生273人,初中生142人。小学16个教学班,初中5个教学班;教职工61人,专任教师53人(其中有2名支教教师)。近年来,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师生发展为本,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成绩,成为漳河岸边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设施建设:校安工程和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实施以来,学校设施设备得了较大的改善。我校占地面积17984平方米,建筑面积6237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43.3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5平方米;学校教学仪器达到了基本配置,实验开出率达到98%以上;随着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学校配备了现代化教学设施,拥有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卫星收视室,并接入了互联网,建起了校园局域网,各班配备了班班通;学校现有图书13121册,生均31.6册,体育器材1380件,其本能满足体育和活动课的开展。从2009年起展开了六大创建活动,师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办学特色:秉承优良传统,打造书香校园,提升教师素质,追求卓越品质。
多年来,始终把“追求少年儿童幸福快乐,让少年儿童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成长经历”作为我校的办学理念,“让每位学生开心,让每位教师舒心,让每位家长放心”是我们的办学宗旨。本着全面发展的理念,规范办学行为,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学校组织实施了体育、艺术2+1教学活动,自编校本教材《绿色驻太行》,使环保教材进课堂,创新了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依托“四三模式”,大力开展“5+1”校本教研,唱响校本教研五步曲,着力提升教师素质,打造名师团队。读书伴人生,书香溢校园,务实开展“教师学习,学生阅读”系列活动,几年来,从起步、开展,到现在已效果初显。《两刊一讯》又为师生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提升了办学品位,在省、市小有名气。
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专任教师53人,其中中小学一级教师占34%,中小学二级教师占30%,中小学三级教师占19%。拥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96%。县级教学能手占19%。芹泉学校教师队伍学历层次高,政治素质高,业务素质硬,师德高尚,结构合理。
取得成绩:近年来,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教学质量逐年提高,中考达线率一年一个台阶,尤其是2011年中考,50%的学生升入了左中,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当地群众的支持和肯定。
未来展望:我们的发展目标:一流的教育理念,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校园环境,一流的教学装备,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把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县级一流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第三篇: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虞城县木兰实验小学三年发展规划(2020年—2022年)
虞城县木兰实验小学创建于2018年8月,原为虞城县第一实验小学(新景明德)分校,2018年8月因城区划调整,学校施教区管辖范围发生变化而更名为虞城县木兰实验小学。
建校伊始,学校秉承“立德树人、知行合一”的校训,坚持质朴务实与开拓进取相融合的精神,通过努力,学校在德育、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评价等领域,围绕“差异教育”主导理念积极进行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基于儿童文化的差异教育为特色的整体风貌。学校先后荣获县级文明学校、县级美丽校园、市级语言能力示范校、市级编程教育实验校、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市级“五好”基层关工委等多项荣誉称号。
木兰实验小学着力创建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虞城县县级名校,为虞城县发展优质基础教育做出贡献,为科教兴县和科教兴国做出贡献。为此,学校特制定《虞城县木兰实验小学三年发展规划(2019年9月—2022年8月)》。
本规划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发展的基础与面临的问题
第二部分:学校办学理念阐述
第三部分:学校发展目标
第四部分:领域目标、推进计划及成功标志
第五部分: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的基础与面临的问题
一、学校整体情况
现有40个班级,2200名学生,教职工108名,专任教师105名。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大专毕业及以上学历105人,占全校教师的98%,小学高级职称73人,占80%,师资力量较为雄厚。
二、学校发展优势分析
(一)外部条件分析
1.周边环境良好,外部关系氛围和谐
学校地处木兰大道南侧,毗邻县人民医院,周边有新景家园、西湖春天、和谐北大等比较成熟的住宅小区以及新近开发的高档小区。学校与友邻单位关系融洽,互动良好,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生源状况总体良好
学校近几年接收新生为8个班360人,主要是新景家园、西湖春天、和谐北大等小区的适龄儿童,生源比较稳定。近几年家长普遍对教育都很重视,学历层次也比较高。从总体来看,生源逐年递增的速度非常之快,在城区小学内相对比较好。
3.办学条件趋于一流
学校选址合理,位置适中,交通便利。三座教学楼和一座办公楼都是徽派风格。学校班班安装多媒体教学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和视频监控防盗报警系统等现代化设施;同时学校各类辅助教室配置齐全,拥有各类艺术、科技等功能教室,音体美科学等学科器材和仪器设备均按市一级标准配备,设备齐全。总体布局新颖,景致迷人,设施齐全,是少年儿童求学的乐园。
(二)内部条件分析
1.学校管理科学高效
学校规章制度健全,落实到位,规范、有序、民主的管理方式体现依法治校的教育思想,在德育管理、师资队伍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科研管理、课程管理等方面建立体现以人为本、追寻校本、讲究成本和精细管理的管理制度。
德育管理方面。学校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先”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德育功能,系统构建 “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网络,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2)在师资队伍管理方面,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制度和校本研修制度。如建立了一整套的骨干教师培养规划,有计划、分层次地将一批优秀教师纳入学校骨干培养规划中。
(3)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一方面学校以常规管理制度为依基础,规范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保证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实践常规管理创新活动,对教师日常的备课、上课(含课后反思)、作业批改、学生学习过程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真正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4)教育科研管理方面。实现了课题管理全程实施“技术性”管理,包括申报、论证、立项、实施、总结及成果答辩、推广等等,并完善各级立项课题的申报程序,形成“校级研究专题——县市级立项课题——省级立项课题”这一课题申报链,建设好了“金字塔式”的课题申报支撑体系。
(5)课程管理方面。学校从课程体系设置、构建和美理想的课堂、建立多元的教育评价生态系统、致力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项行动等方面进行规划,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
2.师资队伍雄厚
学校现有教职工总人数108人,其中专任教师100人,行政人员5人,教辅人员3人。在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6人(占5.5%),中级职称者68人(占86%),初级职称者33人(占30%),未定级者1人(占1.1%)。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毕业92人(占85%),大专毕业16人(占25.3%).近年来,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先后涌现出了一批市、县级的优秀教师。学校已经逐渐形成一支崇尚师德、钻研业务、潜心从教的较为优秀的教师队伍。现对学校的师资优势分析如下:
(1)年龄结构合理
从年龄结构来看,整个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成正态分布。30岁至45岁的教师有103人,占了专任教师的95%。这是学校的骨干力量,这些教师不仅充满活力,有充沛的体力,是最有可能发挥其工作潜能的阶段。
(2)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较高
一直以来,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逐渐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教育教学业务能力优秀、乐于奉献的教书育人队伍。2018年至今教师在县级以上优质课竞赛中获奖的有20人,拥有县级以上教坛新秀和骨干教师28人,获奖人数占专任教师的58%。近两年,学校在商丘市级以上的论文案例评比中,共有15篇获奖,6篇发表;共有8个课题立项,其中有5个课题获商丘市级奖,共有8个课题结题,大多数教师具备独立主持课题研究的能力。
3.学生综合素质良好
(1)学习习惯、学习成绩良好
学校学风良好,绝大部分同学都有比较好的学习习惯、方法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在xx市多次检测中名列前茅,后20%学困生也得到有效帮助,学业成绩显著提高。
(2)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全面,个性特长多样
学校课程理念为差异发展,多彩课程,以“多”和“彩”为表象特征,通过课程多元化、学习的选择化、教学个性化、评价多样化等手段,满足不同受教育者的多样化需求,坚持兴趣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多样化原则等原则。开设特色班级,受到市县领导的一致好评。
(3)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
学生以红领巾志愿者和科学小课题研究为载体,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开展力所能及的学校、社区的公益性、服务性、体验性活动,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学生自主开展的科学小课题实验研究成果多次荣获xx市奖。
4.办学特色逐步显现
我校坚持为每一个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和差异教育,着力营造校园文化,打造科学教育品牌,创建体艺特色学校,办学特色初步形成。学校积极开展质量监测和过程性评价、儿童阅读、特色课堂、校园足球等项目,语文晨诵、趣味数学、体育足球、英语口语和科学实验等学科课程,培养专业教师,建设活动场地和开展活动体系建设,制定一年促规范、三年抓特色、五年树品牌的阶段发展目标,建立了丰富的校本课程、优秀的师资队伍、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良好的校园文化。以学科拓展型课程撬动课堂变革,实现课程由国家单一向丰富校本转变、学生由全面向个性发展、教师由良好向专业发展,学校先后荣获小文学家培养基地学校、小科学家培养基地学校、小数学家摇篮基地学校等十多项市县级学科特色荣誉称号。
三、学校发展面临问题
学校在现代学校管理思想和制度、名优教师培养、校本课程开发、办学思想和品牌建设等方面都已得到一定发展与建设。学校管理思想和制度得到广大教师认可,已形成80多位骨干教师梯队,办学理念、课程建设和学科特色被社会所认可。但在学校发展、办学方面临着一系列质的问题:
1.办学规模控制的问题:由于学校地处人口稠密的新城区,学区范围大,学区内新楼盘众多,随着学校社会认可度的提升,学区内生源迅速增加。如何根据标准化学校的要求,科学地控制学校的合理规模,使学校能够稳步、健康地发展。
2.提升名优教师队伍建设层次的问题:如何形成更有针对性的、适合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教师发展需求的队伍建设模式? 在以往的师资队伍建设中,已经实施有差异的教师专业发展与管理,我们已经关注了不同层次教师发展的需求,但省特级教师、商丘市名师缺乏,对走名师——名校的办学思路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学骨干缺乏有效引领,市级课题缺乏理论指导和支撑。如何更深入地探索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群体教师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措施,激发学校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和内在发展需求,培养一两名特级教师和省级学科带头人。
3.如何进一步在办学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儿童文化的差异教育研究”,以凸显学校办学特色的问题。从基于儿童文化的差异教育思想到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再到任务驱动的课堂教学变革、拓展型课堂建设和完美教室,尽管我们在差异教育理念引领下对学校的多个领域进行了探索,但重建性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化,所以如何从学校课程设置层面、课堂教学改革层面、学生学科活动体系层面和学校文化建设层面等进行发展性研究,是未来三年必须关注的问题。
4.学校文化积淀不够,办学历史较短,办学规模在逐步扩大,虽积极投入学校文化建设,搭建各类平台以深入挖掘办学理念价值文化、活动文化、环境文化等,突出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但尚未形成规范化、系统化、品牌化的学校文化特色。
第二部分 学校办学理念阐述
优质的教育应该是促进人人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生发展的教育。从建校至今,我们不断实践和提炼“为每一个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目标,在实际操作层面将这一目标分解为三个部分,立足实现为每一个孩子和孩子的差异发展、为每一位教师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每一门学科和学科的特色发展,如果将来做的更好一点,为每一位教师的特色发展,为每一门学科的品牌发展。我们将其概括为差异教育。
一、指导思想
遵循现代教育基本规律,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实施素质,为学生终身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管理机制、教育策略等方面构建素质教育的运行系统,以学校管理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和教育教学现代化促进形成适合小学特点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
二、办学理念
作为一所办学历史短、起点高、发展快的城区公办小学,在新三年中着力凸现以下办学理念:
1.学校精神:质朴务实与开拓进取相融合的木兰实小精神
质朴务实是木兰实小的风格,近年来木兰实小人以质朴无华的气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地培育每一位学生;学校努力挖掘内外部的资源,因地制宜,改革创新,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2.学校办学的逻辑起点与归属
学校办学的逻辑起点和归属,就是“人”。我们认为一所秉持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办学理念的学校,它所开展的一切教育实践必须回归到对每个个体生命的关注,对个体生命独特性、惟一性的关注,回归到以成全每一个富有个性的人的差异发展的价值取向上来。未来三年我们将继续坚持: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获得有差异的成功。
人的差异是多种多样的,差异教育大体有四层含义。
一是个体间差异。教育面对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这是有目共睹的。
二是个体“内差异”,即每个人的整体素质结构的内差异。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都是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素质组成的一个独特的结构。个体这种独特的素质结构,是人在自然的基础上,经过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学生自身长期的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任何一个发育和发展正常的儿童,在这个独特的整体素质结构中,总会表现出某些方面的优势和特点,同时也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和弱点,即表现出个体内素质之间的差异。
三是阶段间差异。人在发展和成长过程中,要经历几个不同发展阶段。由于人的生理和心理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这就表现出各阶段的不同特点。由此,阶段间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这种发展阶段性的差异,并非人人相同。
四是群体间差异。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以至学校与学校之间,由于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学校和社会环境条件的不同,群体之间也会表现出差异。
3.学校办学的战略定位:致力于推进特色和品牌战略,建成管理科学、队伍优化、特色鲜明的在内有较大影响力的虞城县一级学校。
4.办学的核心追求: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首先表明,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教育行为的目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学校和教育的价值最终应由学生来检验;第二,强调“每一个”,不是个别、一群,而是每一个,“每一个”与“所有”不同,“每一个”强调个体及其差异性,而“所有”可能突出每一个的综合与共性;第三是“孩子”,意指学校不仅将学生视为“学习者”和“教育对象”,更是可亲可爱的活生生的人,他们到学校里来度过六年时光,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学习不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内容;第四,“幸福人生”,则意蕴着我们既关注孩子当下的生活质量,希望每一个充满绿意的生命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中获得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生命态度与精神状态,获得主动的、富有智慧的生存方式与学习方式,获得蓬勃的生命力量,实现生命的幸福成长。同时也是希望由此开始孩子能拥有和谐、美好的人生。
5.学校口号:小天地,大舞台,为每个孩子的卓越发展
小天地,大舞台,指使人生起点的小学学校生活是多彩的、丰盈的,充满成长的幸福与快乐;为每个孩子的卓越发展,指为学生今后的幸福人生打下坚实、丰厚的基础。
6.学校使命:建设和美校园 营造和润课堂 打造和洽团队 引领和美人生
7.教师形象:质朴务实 追求卓越
8.学生形象:德艺双馨 身心和美
第三部分 学校发展目标
一、办学目标
坚持走“内涵发展,文化办学”之路,打造学科教育品牌,建设体艺特色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实现跨跃式发展,把学校建设成为管理科学、队伍优化、特色显现的虞城县一级小学。
二、培养目标
会做人、会求知、会健体、会审美、会劳动、会交流、会创造、会生活,培养学生成为 “基础扎实、全面发展、勇于创新”的健康人。
第四部分:领域目标、实施策略、推进计划及成功标志
(一)学校管理
1.领域目标:
在依法治校和民主办学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实践现代学校管理理念,深入落实以人为本、以校为本、讲究成本和精细管理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出台《虞城县木兰实验小学质量管理手册》,以制度保证学校教育质量高水平;家长和社区代表参与学校管理制度化发展,促进管理民主化程度的提高;构筑信息化平台,提高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教师聘任聘用制和绩效工资制度,深化团队绩效共担制度。从而使规模发展和内涵发展相统一,争创虞城县品牌特色学校。营造“团结协作,优质高效,和美共振”的管理氛围,实现“和谐、发展、品牌”的学校管理总体目标。
2.实施策略:
(1)深入实践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促进管理走向民主化
实现教育民主化,必须走学校管理民主化的道路,这是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必然要求。未来三年我们将以第二轮发展性学校评价制度的实施为契机,完善学校自我评价、自我反馈、自我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民主推荐和民主评价干部制度,做为学校选拔任用中层干部的重要依据;完善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收集家长信息,改进学校管理;建立岗位服务满意率评价制度,把班主任工作评价权交给家长,把干部评价权交给老师,把教学评价权交给家长和学生。
(2)出台《虞城县木兰实验小学质量管理手册》,促进管理走向标准化
随着社会和社会对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为保证木兰实小教育质量的一致和高水平,就要不断巩固木兰实小的品牌。学校需要建立一整套能够保证优质教育质量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流程,让学校从传统的“人治化”管理走向现代的“制度化、标准化”管理。未来三年,学校在总结木兰实小教育思想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木兰实小教育的质量标准以及为实现这样的标准需要完成的管理操作过程,以完善学校目标管理体系,力争用三年时间编制出台《虞城县木兰实验小学质量管理手册》。
(3)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促进管理走向开放化
未来三年,学校除了积极争取政府公共资源的扶持、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积极利用各种社会教育场地、师资资源外,还将积极开发家长教育资源,营造学区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通过强化家长委员会的职能,提高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参与度和决策权,吸引家长积极投入教育研究,参与学校课程建设,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技术和理念,让家长资源主动成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新资源。
(4)推进网络化管理,促进管理走向信息化
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信息化,世界各地所发生的任何重大事件可以通过大众媒体传播手段极迅速地传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在这种形势下,未来学校的管理必然从经验管理、行政管理走向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未来三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网络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制作新的校园网和班级主页,推进统一信息化办公平台,力争做到无纸化办公,使网络成为管理、教育、教学等交流的常用手段,成为学校师生展示交流的共同平台。
3.推进计划:
2021年9月—2022年8月:规划《虞城县木兰实验小学质量管理手册》,构建现代学校基本制度;以绩效工资的改革为契机,完善各项考核条例;形成学校和教师自主发展、自我评价机制;推进管理者队伍建设和学校开放化、民主化、信息化管理。各项工作运作规范,逐步明晰和完善学校的办学理念系统,形成共同价值观和发展愿景。
2020年9月—2021年8月:初步形成《虞城县木兰实验小学质量管理手册》,推进现代学校制度;进一步形成学校和教师自我评价、自主发展机制;继续推进管理者队伍建设和学校开放化、民主化、信息化管理,达到办公管理现代化。
2019年9月—2020年8月:出台《虞城县木兰实验小学质量管理手册》,坚持人本、校本和精细管理等现代管理制度的实行,营造“团结协作,优质高效,和美共振”的管理氛围,实现“和谐、发展、品牌”的学校管理总体目标。
4.成功标志:
(1)出台《虞城县木兰实验小学质量管理手册》,教育教学质量保持名列县前茅,学生综合素质高。
(2)社区、家长、师生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高。
(二)德育工作
1.领域目标:
通过培育校风、培养队伍、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拓宽领域等方法来构建“和谐校园,温馨教室、精彩教育”德育大环境;100%中队行规合格,鼓励60%中队形成特色;鼓励参与各级各类班主任评比,建立名班主任工作室,举办“班主任沙龙”或“德育论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探索素养教育的德育品牌,通过养性、养正、养智、养德等系列活动,开展德育课程研究,整合学校、家长和社会资源,形成德育管理顺畅、德育队伍精良、德育方法创新、德育途径广泛、德育资源优化的德育工作体制。创建市县锥鹰红旗大队、德育特色校和家长学校。
2、实施策略:
(1)进一步提升全体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加强班主任培训,促进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建立名班主任工作室,发挥德育骨干引领、辐射和孵化作用,开展年轻班主任指导培养工作。力争完善教师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并在学科教师队伍中培养若干位育德意识和专业能力双发展的领头人,在班主任队伍中培养若干位班级建设和教育教学能力双发展的领头人。
(2)探索素养教育的德育品牌。通过一日常规、好习惯等内容,开展养性、养正、养智、养德等系列活动,开展德育课程研究,整合学校、家长和社会资源,形成德育管理顺畅、德育队伍精良、德育方法创新、德育途径广泛、德育资源优化的德育工作体制,以素养教育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塑造美好心灵。
(3)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基地的资源,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加强社会教育资源、学校课程实施与校外教育活动的有机整合,开展主题鲜明、生动新颖、富有趣味性和感染力、且为不同年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校外活动;建设一支热爱校外教育、具有奉献精神、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校外教育师资队伍;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并能与课内体系相融通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力求让广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健康成长。
(4)加强家校合作,拓宽教育领域。充分发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通过强化家长委员会的职能,提高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参与度和决策权,进一步促进家长之间的教育交流,让家长资源主动成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新资源,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不断完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不断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以队伍建设、学生个别心理辅导、教师心理辅导为工作抓手,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阳光小屋心理辅导室和信箱等对个别心理有偏差的同学进行辅导与追踪研究。加强心理辅导教师专业化培训,树立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使之辐射到每一个课堂,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安全文明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
(6)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发挥课程建设在学科德育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探索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形成一批以素养教育为主题的精品课。注重德育科研,引导教师针对当前德育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在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开展课题研究,切实发挥德育科研的引领作用。
3、推进计划:
2019年9月——2020年8月:落实德育常规教育,实施全员德育管理制度,落实学生多元德育评价,积极开展学生社团活动,100%中队创合格中队。落实素养教育主题德育细节,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塑造学生优良品性。
2020年9月——2021年8月:通过培养德育队伍、深化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教育形式等,学生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达到市级德育特色校标准,德育素养教育成为学校特色和品牌。
2021年9月——2022年8月:创建“无烟学校”,保护师生健康,减少烟草危害,营造环境优美、健康文明、清洁无烟的校园环境。
4.成功标志:
(1)德育队伍精良,德育内容丰富、德育教育形式多样。
(2)形成木兰实小素养教育品牌。
(3)创建为“无烟学校”。
(三)教学工作
1.领域目标:
进一步深化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的学科教学研究,形成符合学校实际并适应有效教学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继承传统教学常规管理优秀内容的同时,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在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习过程指导及学生学习评价等方面,形成一套保障课堂变革顺利推进的教学常规管理体制,有效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建设优秀的教研组。
2.实施策略:
(1)以有效教学的课堂变革项目为契机,重视学科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升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在未来三年内,学校将更注重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对有效教学的感悟和探究,引导广大教师立足课堂教学进行课题研究,激励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逐步体现出学习任务的改革思想和举措,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体从两方面入手:第一,规范教学管理,加强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一套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课程开发和课程评价制度,选修课学生管理和成绩评价制度,教师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绩效考核制度,校本教研和教师继续教育制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制度等。第二,各教研组继续以“品牌创建”为核心理念,通过团队的相互沟通、支持、配合,将品牌理念落实于具体的实践中。通过“优秀教研组”、“教研组课题成果展示”等活动加大教研组品牌建设力度,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将体育组的快乐大课间武术操、语文组的丹音霞诵、数学组的趣味数学、美术组的陶艺、科学组的小小科学家等多个学科项目做强做大。
(2)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开展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创新行动
在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中,以课题为载体,对教师日常的备课、上课(含课后反思)、作业批改、学生学习过程指导和学业评价等常规管理,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真正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具体从五个方面入手:第一,备课管理,通过研究备课方法,引导教师从“关注文本材料”向“研究备课方法”转变;第二,课堂管理,通过常规听课,从“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向“研究教学问题”转变,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第三,作业管理,通过改进作业管理的方法,引导教师从“关注评改状况”向“注重作业分析”转变;第四,学习指导管理,通过对学生个体学习状况的关注,从“关注学科成绩”向“重视特殊学生发展”转变;第五,学业评价管理,通过多种渠道的建立和活动机制的完善,从“单一的学业评价”向“学科多元评价”转变。通过实践探索,除了实现传统教学常规管理“管”、“督”、“评”的功能之外,拓展教学常规管理的功能,体现教学管理的“理”、“研”、“引”,真正实现课堂变革背景下的教学常规管理从“督导指向”向“研究指向”转变,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转变。
(3)以学生发展为本,建立差异的教育评价生态系统
基于差异教育关注生命个体个性成长的理念,学校努力构建一套全新的教育评价生态系统,通过教育评价唤起学生个性化的表现,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我们提出“基于儿童文化的差异教育”的理念,在未来的三年中,学校教育评价将对多元化学生评优方案、发展性学生学业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4)积极组织教研组长等干部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升个人素养和活动组织能力,进而提高教师开展教学研讨的能力。认真研究教师培训的新思路、新方法,积极开展校本培训。
3.推进计划:
2019年9月——2020年8月:坚持及时、适度、多元的原则,学校通过 听课、常规检查、考核、问卷和家长开放日等多种形式对教师工作进行全面评价。创新教学常规管理,以校本课程为依托,完善学校资源库,带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以综合学科进行跨学科教学设计、主题教学设计或特色项目教学设计,形成特色课程。积累材料,语文级、数学组等力争申报xx市优秀教研组创建。
2020年9月——2021年8月:强化课堂教学中以学习任务为载体促进有效教学方式的转变,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形成本校课堂教学风格。优化学校多元评价,推进活动评价、过程评价、综合评价,组织相关经验总结或论文交流。拓宽综合实践研究视野,充实综合实践课程教材;设立校园文化节,扎实开展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数学节、英语节和体育节,开发校本活动课程,申报精品校本课堂。
2021年9月——2022年8月:三类课程结构比例科学合理,基础型课程教学渗透拓展型探究型思想、方法、手段等,使基础型课程教学充满活动。制定拓展型课程教学管理规范,推出若干教学骨干。深化新教育实验系列读书活动,举行“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教育蕴含智慧”为主题的教学沙龙,开展老中青教师的教学技能比赛活动。学校教学资源平台资源丰富,上传、下载频率不断提高。
4.成功标志:
(1)学校被评为县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单位。
(2)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名列市前茅。
(四)教科研工作
1.领域目标:
坚持“科研强师、科研提质、科研兴校”的工作思路,使教育教学和管理常规工作与教育科研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人人有小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打造“精选题、真实践、勤反思”的科研氛围,实施科研课题与常态研究相结合管理策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紧密课题与特色的关系,使课题服务于特色,使特色建设推动课题的研究,力争三年内构建形成能持续推动学校发展的,逐步打响具有学校特色的科研品牌。教师学术论文、案例发表、获奖占教师总数20%以上,每年都有3个以上课题立项和结题,荣获市县先进教研组和教科研先进集体。
2.实施策略:
(1)建设成具有学校特色、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科研网络体系。为了让课题研究更切实、有效、深入,学校在择定课题时要切准教学改革的热点,凸现课题的前瞻性和推广价值,确定一个今后三五年中对学校工作起导向作用的整体性、探索性的主干课题(省级课题、市重点课题),再围绕这一主干课题,确立一批在商丘市、校立项的辅助性课题着力研究,各科参与课题研究,形成一个主干课题覆盖下的系统的完善的课题研究网络。现阶段学校管理方面基于儿童文化的差异教育为核心,课程方面以拓展型课堂研究为重点方面,课堂方面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文化方面以和美校园文化为主线等。
(2)实施规范化的课题研究过程管理,提高一线教师教学研究的能力。
建设开题论证、中期检查、结题答辩等课题“三段介入”常态化管理模式,对学校各级课题进行动态管理,积极推进学校一线教师课题研究规范化管理进程,保证学校教师的各类教研课题能够正常开展研究工作,并能够及时地给予技术上的指导和问题解决。加强研究成果的总结梳理,指导教师做好课题研究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工作,强化对研究成果的理性思辨,从而提升科研课题的研究特质与推广价值。
(3)丰富校本教研的内容和形式,组织好各种校本教研活动。
继续完善符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研模式,把优秀教研组创建、教研组专题研究、年级段教学研讨、学术沙龙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丰富校本教研的内容和形式,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扎实有效推进的教师个人专题研究活动。引导教师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研究专题,并在适当调整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深入开展“个人专题”的研究工作,使自己的研究工作常态化。
(4)加大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注重科研成果的推广和交流。
在人力、财力资源分配使用上适当倾斜,以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对质量比较高的课题成果给予适当的包装。包括外请专家对课题成果鉴定及参与上级相关部门的成果评比,提供相关的成果推广平台,以宣传推广相应的研究成果。每年将教师的课题成果汇编成册和《教科研通讯》,及时反映学校课题研究成果及动态,针对教育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发表师生教育方面的言论,以传递课改经验,宣传成功案例,树立先进典型,交流研究经验,提升理论素养。
3.推进计划:
2019年9月——2020年8月:以商丘市促进有效学习变革项目“以学习任务为载体,促课堂变革”和商丘市课题“数学导学”为抓手,落实课题研究的时间、地点、人员和经费,做好课题的成果撰写;针对本xx市级获奖的部分课题,根据教研室教科办的精神指示,申报xx市级课题。根据学校的教学实际问题,鼓励教师申报商丘市级小课题;学校每年将投入6万用于教育科研相关活动,提高课题层次,至少有2个课题分获商丘市奖项。
2020年9月——2021年8月:通过教代会制定加大为教科研奖励的标准,进一步完善有关教科研工作制度,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定期聘请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介绍论文、案例的撰写及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定期召开课题结题会议,让课题负责人汇报课题成果撰写的进展,保证已经到期的课题要其按时结题。
2021年9月——2022年8月:教师的科研水平有大幅度地提高,争取有10%的论文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或在省级刊物发表;做好课题研究的考核评价工作;深入开展各类课题研究,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丰富教育研究成果,形成高效教学的优秀案例,积累研究成果,编写一定数量的校本教材,充实学校内涵,努力形成学校特色。争创虞城县教科研先进集体。
4.成功标志:
(1)教师的科研意识高,有一半教师能熟悉做课题的操作程序,青年骨干教师在三年内参与过课题研究。
(2)在学校的绩效工资考核中,三年内逐步加重教科研的考核分,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中。
(3)每学期都汇编《教师论文集》、《教师案例集》、《公开课教案》、《评课稿》、《教科研主题活动日汇编》。
(4)三年内有3个或3个以上课题获xx市奖项;有两个课题获商丘市奖项或结题。
(5)能根据课题的研究方向,编写校本教材,申报精品课程。
(6)参加xx市级的有关论文、案例评比中,获奖率占全校教师总数的20%及以上,并且有6篇教育论文在商丘市或省级刊物发表。
(五)队伍建设
1.领域目标:
加强师德教育,强化师德考核。力争三年内培养2名商丘市教坛新秀,5名商丘市“三坛”,5名中高级职称,5%左右教师成为市县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50%以上教师能够开设一门以上选修课,并能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开展研究性学习,各学科均有商丘市级骨干或商丘市级学科带头人。做好市县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基地,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教育发展和学校发展要求、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2.实施策略:
(1)关注教师个体学习与成长过程的持续完善,使教师成为自主的变革实践者。通过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进行自我定位和自我发展设计,提供不同的学习方式支持教师发展,强调教师日常的、经常化的实践与反思。以创建“清风校园”为契机,广泛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提高教师爱岗敬业、依法执教、廉洁从教的意识;强化师德考核,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
(2)建设优质、高效,具有品牌特质的教师专业团队,在平等合作的研究性变革实践中促进教师职业生命内涵的重建。未来三年中,我们将努力把过去那种过于行政式的、主要落实在教学规范(或为教学而教学)的组织转化为以教师职业生命内涵重建为核心的、旨在激发教师开展研究性变革实践的内在潜能和动力的专业合作团队。学校将继续推进教研组、班主任、课题研究组等相关团队建设,扶持因为有相近的专业兴趣爱好、共同目标而形成的教师团队,提升教师的生活品位和工作质量。
(3)建立公正、公平的效绩评估体系,在坚持各项薪酬原则的基础上逐步调整教师薪酬结构。我们将进一步建立公正、公平的效绩评估体系,包括质量评估、教科研评估、满意度调查、工作目标达成度评估、师德评估等定量评估。努力提高骨干教师和名师的奖励,提高高业绩个人和团队奖励,提高承担创新任务教师的奖励,提高超工作量教师补贴。
(4)构建“评”、“研”、“引”相结合的教师培养模式,倡导自由、宽容氛围,促使有更多的名师产生。三年中,学校将给更多教师表达自由的机会,以传播其思想和行动;并积极拓展校外各种媒介传播本校教师思想和行动的空间,为教师创造在更高层次的公共空间表达的机会;同时鼓励教师在权威性的教育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鼓励教师投身教育科研,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展示评比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育学术组织,鼓励教师著书立说,鼓励教师以个人名义举办教学研讨活动,保护教师为成名成家而做的一切努力。
3.推进计划:
2019年9月——2020年8月:通过常态化的课堂教学研讨、评选,优秀教研组建设等活动,把校优质课、全员赛课等课堂教学评比打造成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常态活动,探索培养骨干教师的系列化推进策略,在扎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尽快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同时,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研讨,进一步提升学校已有骨干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争取评选一到二名市县教师。
2020年9月——2021年8月:制定新的市县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基地方案(数学),实施校本培训特色项目,组建名师工作室,完善分层培训方案,继续开展系列师训活动,评选三到五名市县骨干教师,评选1个市级教研组。
2021年9月——2022年8月:通过三年努力,丰富内涵,扩大名师队伍,争取使更多的教师会以研究的眼光来思辨课堂教学。争取培养二名商丘市教坛新秀和三名商丘市“三坛”,5名中高级职称,有1个市级优秀教研组,总结教师团队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4.成功标志:
(1)具有一支高度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社会评价良好。
(2)继续做好商丘市和商丘市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基地,申报数学学科项目。各学科均有市级骨干老师,培养二名商丘市教坛新秀和三名商丘市“三坛”,五名中高级职称教师。
(六)校园文化
1.领域目标:
以“为每一个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为宗旨,完善校园文化。结合学校管理思路的整合提升,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结合校园活动和校本课程开发,激活校园活动文化;挖掘环境文化,开发利用校园,美化、绿化、净化校园环境,美化行为、绿化环境、净化心灵,建设书香校园,创建xx市优美校园。
2.实施策略:
(1)组织全体教师共同探索、深化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策略的全方位、个性化思考,聘请专家指导,整体架构学校的办学思路,健全办学理念等核心价值文化,突出理念的“和•美”主题。
(2)精细规划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建设校园文化长廊,营造走廊书香氛围,丰富主题班级文化,挖掘环境文化,深化“和•美”文化的环境内涵。
(3)丰富社团活动、主题活动周、五小培养和学科活动文化等,建立活动文化。
3.推进计划:
2019年9月——2020年8月:不断探索、深化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策略的全方位、个性化思考,整体架构学校的办学思路。精细规划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建设校园文化长廊,营造走廊书香氛围,丰富社团活动文化、五小培养和学科活动文化。
2020年9月——2021年8月:在探索办学思路、环境建设和活动文化的基础上,深化校园精神文化塑造,以“做最好的丹小人”为目标,在做最好自己的基础上营造师生追求积极向上、勤奋敬业、终身学习的良好精神氛围和价值取向,在教风、学风、校风的培育上有深化提高,注重班级文化和主题活动周文化建设。
2021年9月——2022年8月:继续优化、深化学校环境文化、活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和•美”文化建设为学校的核心内容,树立“和•美”校园文化品牌,让民主、和谐、美好的校园精神立起来,创建虞城县优美校园。
4.达成标志:
(1)形成宣传学校文化品牌和树立学校形象的学校特色的识别系统。
(2)建立健全理念文化、环境文化和活动文化。
(3)建设虞城县书香校园和优美校园。
(七)学校课程与特色
1.领域目标:
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具有较强的课程建设意识和能力,形成学校课程建设团队,规划编制学科系列校本课程,能够科学地评价课程实施的效果,根据课程实施的效果,科学调整课程计划;充分整合挖掘校内外资源,利用学校已经积累的经验和社区的文化资源,设计开发出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每个学科教研组都拥有自己的学科拓展类校本课程,学校的课程资源整体得以优化。
(4)构建“评”、“研”、“引”相结合的教师培养模式,倡导自由、宽容氛围,促使有更多的名师产生。三年中,学校将给更多教师表达自由的机会,以传播其思想和行动;并积极拓展校外各种媒介传播本校教师思想和行动的空间,为教师创造在更高层次的公共空间表达的机会;同时鼓励教师在权威性的教育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鼓励教师投身教育科研,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展示评比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育学术组织,鼓励教师著书立说,鼓励教师以个人名义举办教学研讨活动,保护教师为成名成家而做的一切努力。
3.推进计划:
2019年9月——2020年8月:通过常态化的课堂教学研讨、评选,优秀教研组建设等活动,把校优质课、全员赛课等课堂教学评比打造成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常态活动,探索培养骨干教师的系列化推进策略,在扎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尽快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同时,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研讨,进一步提升学校已有骨干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争取评选一到二名市县教师。
2020年9月——2021年8月:制定新的市县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基地方案(数学),实施校本培训特色项目,组建名师工作室,完善分层培训方案,继续开展系列师训活动,评选三到五名市县骨干教师,评选1个市级教研组。
2021年9月——2022年8月:通过三年努力,丰富内涵,扩大名师队伍,争取使更多的教师会以研究的眼光来思辨课堂教学。争取5名中高级职称,有1个市级优秀教研组,总结教师团队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4.成功标志:
(1)具有一支高度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社会评价良好。
(2)继续做好商丘市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基地,申报数学学科项目。各学科均有市级骨干老师,培养二名商丘市教坛新秀和三名商丘市“三坛”,五名中高级职称教师。
(六)校园文化
1.领域目标:
以“为每一个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为宗旨,完善学校“文化。结合学校管理思路的整合提升,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结合校园活动和校本课程开发,激活校园活动文化;挖掘环境文化,开发利用校园,美化、绿化、净化校园环境,美化行为、绿化环境、净化心灵,建设书香校园,创建虞城县优美校园。
2.实施策略:
(1)组织全体教师共同探索、深化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策略的全方位、个性化思考,聘请专家指导,整体架构学校的办学思路,健全办学理念等核心价值文化。
(2)精细规划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建设校园文化长廊,营造走廊书香氛围,丰富主题班级文化,挖掘环境文化,深化校园文化的环境内涵。
(3)丰富社团活动、主题活动周、五小培养和学科活动文化等,建立活动文化。
3.推进计划:
2019年9月——2020年8月:不断探索、深化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策略的全方位、个性化思考,整体架构学校的办学思路。精细规划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建设校园文化长廊,营造走廊书香氛围,丰富社团活动文化、五小培养和学科活动文化。
2020年9月——2021年8月:在探索办学思路、环境建设和活动文化的基础上,深化校园精神文化塑造,以“做最好的木兰实小人”为目标,在做最好自己的基础上营造师生追求积极向上、勤奋敬业、终身学习的良好精神氛围和价值取向,在教风、学风、校风的培育上有深化提高,注重班级文化和主题活动周文化建设。
2021年9月——2022年8月:创建无烟学校、继续优化、深化学校环境文化、活动文化和精神文化,让民主、和谐、美好的校园精神立起来,创建虞城县美丽校园。
4.达成标志:
(1)形成宣传学校文化品牌和树立学校形象的学校特色的识别系统。
(2)理念文化、环境文化和活动文化突出和•美主题。
(3)建设虞城县无烟学校。
(七)学校课程与特色
1.领域目标:
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具有较强的课程建设意识和能力,形成学校课程建设团队,规划编制学科系列校本课程,能够科学地评价课程实施的效果,根据课程实施的效果,科学调整课程计划;充分整合挖掘校内外资源,利用学校已经积累的经验和社区的文化资源,设计开发出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每个学科教研组都拥有自己的学科拓展类校本课程,学校的课程资源整体得以优化。争创xx市科普示范基地与省体育特色学校。
二)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具体实施“三年规划”的全程管理,各分管领导、处室、教研组具体落实,全员参与。管理小组根据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负责本规划的全程实施和管理。
1.规划领导小组
组 长:翁亚民
副组长:徐同彬
组 员:范建设 张广民 袁俊锋
2.项目工作小组
在学校规划领导小组的部署下,根据本《规划》的工作任务,落实校长全面负责规划实施制,副校长具体分管制,中层部门执行责任制。
教导部门:提升教育质量,探索有效教学的评价机制。
科研部门:负责课题运作,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德育部门:完善德育管理机制,建立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新模式。
技术部门: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为数字化校园提供技术支撑。
总务部门: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支持。
(三)制度保障:
1.畅通信息渠道,加强监督反馈。
在规划的具体实施阶段,学校规划管理领导小组和各部门做好规划的咨询指导、检查控制和调节平衡工作,及时纠正偏差的管理行为,形成干部接受群众监督的工作机制,齐心协力,保障三年规划的顺利实施。
2.测评成效,利益挂钩。
及时作好规划各阶段的检查测评工作。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各部门及个体的短期目标行为进行评估,将行为绩效与实施奖惩结合,鼓励先进,激励全体,真正提高学校组织的整体效应。
(四)环境保障:
1.外部环境
协调好学校与上级主管部门、社区、家庭的关系,努力争取政策支持、财力支持、舆论支持,争取更多的专项资金,为学校发展创设优越的外部环境。
2.内部环境
充分发扬民主,积极调动全体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广泛听取教职工的合理化建议,上下一心,同心协力,积极营造和谐奋进的内部环境。
(五)师资保障:
加强学校行政班子的建设,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形成“分工不分家,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努力建设一支品德好、观念新、学历层次高、教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六)后勤保障:
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
虞城县木兰实验小学
2019年9月9日
第四篇: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大理市喜洲镇第二中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一、学校简介
喜洲镇第二中学,最早可追溯到创办于1914年的喜洲初高两等小学校,上世纪70年代为社办中学,1987年正式命名,学校位于喜洲古镇,办学已逾百年。我校现有三个年级,19个教学班,学生总数647人,覆盖喜洲镇下辖9个村委会,4万多人口。校园占地面积55亩,建筑总面积17063平方米,运动场地10194平方米。
2016年9月学校正式迁入新校区办学,学校拥有高标准的教学楼和辅助配套教学用房;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可以满足学生住宿。目前,所有教室都装备了“希沃”触屏一体机,1间多媒体报告厅,60台电脑的信息技术教室2间;还有达到一类配备的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阅览室、音乐美术室和300米悬浮地板跑道的运动场,是师生员工理想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学校拥有一支师德好、业务精、作风正的师资队伍。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学科结构完整,能按国家课程标准开齐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在内的初中课程。专任教师 人,高级教师 人,一级教师 人,专任教师合格率100%。
我校坚持“面向全体,质量立校,人人发展”的宗旨,积极推行素质教育。秉承“文明、博学、自强、创新”的校训,“团结、守纪、求实、奋进”的校风,“以身作则、教书育人”的教风和“诚实、勤奋、自律、向上”的学风,学校确立目标,力争跻身市内先进学校行列。
学校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重视德育教育。充分发挥政教处、年级组、班级的管理作用,秉承新课程理念,针对农村学生低起点、能力差的现实,全体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为普及义务教育而无私奉献,狠抓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既教学生做事,也教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真正学到立身之本。
夯实教研,催生教育教学成果。长期以来,学校着力研究针对农村学生特点的教育教学方式,并有了突破。加强教研组、年级组教研网络建设和管理,激活、优化教学管理,实行集体备课制等,充分挖掘学校优秀教学资源,服务学生。打破常规,对部分学困生,抽调相关老师进行专题辅导,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
学校在历届领导和老师、学生努力下,已经拥有“云南省文明学校”、大理州“州级文明单位”、“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示范学校”、“大理州依法办学示范学校”、“云南省文明交通示范学校”等荣誉,云南省“千所禁毒教育示范学校”之一。近年我校因办学效果显著,有4位教师被大理州、市委和市政府表彰为“优秀教师”。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一所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先进教学设施的初级中学将呈现在喜洲古镇,成为一所家长满意、学生成才的学校。
二、存在的不足
1、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从整体上看,教师能够克服各方面的压力,积极主动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但是,名优教师的培养任务还十分艰巨,专业引领作用需要不断增强;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有着全新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作为支撑。我校学科骨干教师的核心辐射功能仍未能充分发挥。分层教学方式还未实行,形成了学生“吃不饱、刚刚好、撑着了”的局面。
2、教育科研与新课改亟待整合。
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比较淡泊,缺少教育科研的热情,学校还未能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3、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不足。多数教师能够做到以校为家,互帮互助。但存在一部分大龄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工作热情逐渐消退,遇事能推则推;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缺乏,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帮、扶、带作用没发挥出来。形成青年教师在学校的班级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及团队工作中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三、学校发展思路:
1、办学理念:知行结合,学以致用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打造富有艺术气息的书香校园,让教师们在书香中自我发展,让孩子们在书香中不断成长。
2、办学目标
以师生的生命成长为发展理念,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力争把学校办成一所“质量保证、艺体见长”,在学生、家长及社会中认可度较高的教育特色学校。
四、重点发展项目
(一)、学校管理
责任人:校长
目标:坚持以传统文化兴校抓管理,促进学校制度建设,营造以美育人、用心教育的良好工作氛围。
措施:
1、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各部门工作积极性,保障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营造严谨与宽松相融的和谐管理氛围。
3、加强学校团队文化建设,树立坦诚、信任、尊重、协作的团队精神,提升教师对学校发展的认同感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4、完善家长委员会组织建设,设立“家长开放日”,让家长共同参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5、以艺术教育为抓手,加强师生活动建设,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营造具有浓郁艺术气息的书香校园文化,提高师生人文素养。
校训:文明、剥削、自强、创新 校风:团结、守纪、求实、奋进
教风:以身作则、教书育人 学风:诚实、勤奋、自律、向上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
责任人:支部书记、教学副校长
目标:
关注三种能力的培养,把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人文素养的群体。
任务: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的人格力量,提高育人能力。
2、注重研训一体化,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能够跟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
3、创设校本培训机制,为骨干梯队建设搭设舞台。
(三)、德育工作:
责任人:德育副校长
目标:
以“知行结合、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工作,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研究为抓手,开展校本德育实践,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措施:
1、关注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2、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
3、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完善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4、组建学生活动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5、完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形成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氛围。
(四)、教学工作
责任人:教务处
目标:
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和谐课堂教学文化。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措施:
1、抓好教研组建设工作,集体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形成制度体系。
2、以课题研究为核心,构建具有“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教研,逐步形成我校校本课程,通过研究、实践,提高全员的课程理念及教育行为的转变。
3、以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为目标,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科能力展示情况、文体活动参与情况与学业评价相结合,切实把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性落到实处。
(五)、教育科研工作:
责任人:教研组长
目标:
拥有健全的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形成通畅、规范的科研网络,能将教育科研和日常的教学工作融合在一起,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力求形成自己的风格。
措施:
1、开展“传统文化经典导读”的课题研究,以课题来带动办学特色的实现。
2、教研组建设要以研为先导,结合校情整合教研活动,抓好九年级下学期学生的分层教学工作,解决学生“吃不饱、刚刚好、撑着了”的局面。
3、建立并完善学校、教研组、个人三级研修网络,推进学校的教研进程。
4、新教师的培养有机制,措施得当。
任务:
1、围绕 “高效课堂”的课题,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2、采用请进来的方式,每学期适时组织教师科研培训。
3、将研、训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师生和谐的教学氛围。
4、围绕教研促教学,解决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
(六)、后勤服务工作:
责任人:总务处
目标:
树立全心全意的后勤服务意识,为师生提供更好服务,努力实现及时、到位、优质。
措施: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
2、继续抓好校产管理与维护工作,提升后勤工作的档次。
3、加强校舍及教学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力度,制定并完善学校的财物管理制度。
任务:
1、建立“校园财产维修、增添申报制度”,努力做到“及时、到位”。
2、各项收费规范,无乱收费投诉。
3、抓好食堂建设工作,让师生满意,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4、科学管理,档案完善。
5、加强财务管理,坚持财务公开制度,为学校开源节流聚好财。
五、学校办学特色创建
责任人:教学副校长、德育副校长
目标:
提高师生校园文化生活质量,培养学生对文体的爱好及感受美的能力。通过三年努力,形成一批有个性特长发展的教师和学生,逐渐开发校本教材。
措施:
1、开发教学资源,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真正让书艺成为一种学校文化。
2、抓科研促教学,通过兴趣实践活动,完成文体艺术课程的开发。
3、通过美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学校发展的保障与评价
(一)思想保障
发动和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讨论《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统一认识,形成齐心协力、荣辱与共的局面。
(二)组织保障
1、学校成立 “三年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的制订、论证、实施、评估等环节。
2、党政工职权明确。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行政中层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分工合作;工会起好桥梁作用。
(三)评估保障
建立并健全校务公开,民主决策和民主评议制度,定期召开教代会。每学年检测《规划》实施情况,针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修订。
大理市喜洲镇第二中学 尹万
2021年9月
第五篇: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堡子山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堡子山小学
堡子山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发展”统领全局,按照“示范、提高、创新、实效”的管理原则,“科学、规范、民主、自主”的管理思想,“学校引导、制度管理、机制激励、自我发展”的管理思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学校。
一、总体发展目标
(一)、培养目标
使我校学生在行为规范、公民基本素养、审美能力、合作意识、体质健康以及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主学习等方面有明显提高,凸现鲜明的学生特色。
(二)、办学目标
经过三年努力,把我校办成 “小而精,精而高,高而优”的高质量精品学校。
二、具体发展目标和措施
(一)德育工作
目标:营造积极、创新、共生的德育氛围,构建有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培养具有特色的学生。
措施:
1、进一步理清德育工作思路,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研究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特点,不断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2、强化全员育人意识,完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在“全员、全方位”的德育管理模式下,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体验型德育活动”的管理。
3、狠抓学生行为规范教育。行为规范是国家对中小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学校德育的基础工程,是中小学生的基本伦理道德教育和基础文明行为训练的主要内容,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行为规范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现在和未来更适应社会生存。围绕此项教育主要抓好两个重点:一是学生文明礼貌教育,二是学生良好行为养成教育。任课教师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和管理,要重点关注“行为偏差”学生,制定“行为偏差生”的转化计划。政教处要制定行为规范教育的系统方案。
4、营造班级特色文化,开展班级管理竞赛活动。每学期学校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竞赛活动,将班级文化作为评价班级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活动的延伸。逐步把行为规范教育由外部压力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班级文化建设的重点从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转移到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上来,班级精神文化的主题是班风。建设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宿感。各班开学初要制定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计划,确定班风的主题,实施形式多样的班级文化活动,引导树立一种班级精神,形成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先进集体。
5、构建学校规范、系统的德育网络(1)完善制度——《德育工作方案》
(2)特别教育活动——利用重大节庆日或纪念日,在学生中坚持开展相对应的主题活动。常规纪念日如清明节、全省成人仪式、五四青年节、教师节、国庆节、一·二九运动等,学校重大活动如开学典礼等都要认真安排,形成制度。同时要不失时机地在学生中开展“信心教育”“成功教育”等,激励学生树立信心,促进其成功和发展。
(3)渗透课堂——要通过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开展活动。
(4)家长学校——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合力。坚持每学期开好两次具有较高质量和较大影响的家长会。
(5)坚持规范的学生评优活动。如每学年文明学生、学习标兵等评比。(6)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每年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6、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7、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开展学生自我教育活动。
8、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学生能够学会自我调节和缓解心理压力,养成健康的心态,具备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工作
目标:巩固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完善特色教学模式,尝试和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特长,促进学生持续、和谐发展。
措施:
1、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基本点放在课堂上,向课堂要效率。完善课改积极分子的评选办法,使更多的教师投入到课改之中。
2、在新课程理念下,继续狠抓备课、讲课、练习、考试、评卷、辅导等具体教学环节的管理,以过程促进效果。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教案,课上要积极运用诱思探究教学思想组织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发挥引导作用,激发求知欲望,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落实每一节的教学任务。
3、坚持校本教研活动。制定系统的校本教研方案,充分发挥综合教研组作用,重点加大综合教研组的管理力度。
(三)教师队伍建设
目标:强化师德建设,突出敬业精神培育。措施:
1、加强师德建设,强化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的教育,2、坚持学习制度。由学校为教师提供教改信息、理论文章、经验总结以及上级政策要求,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特别强调对教育教学改革新理论的学习和信息化技能的掌握。
3、注重交流。加强校内交流以及与外学校的教育教学交流,及时了解教育教学信息,促进先进教育观念的形成,在教学改革中形成更开阔的视野。
4、建立激励型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
(1)评价机制。不断完善对教师的评价方案,每年、每期对教师进行全面、科学、规范的考核和评价,并将其作为评先、评优、职评、奖励的重要参考依据。
(2)培训机制。制定教师校本培训制度,每年暑假进行一次全员培训。校内培训和校外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教育科研和实际工作相结合。
6、坚持对青年教师的培养。(1)坚持拜师制。
(2)开展青年教师岗位练兵制度。(3)加速培养青年骨干教师。(4)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学习交流。
7、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带班能力;二是强化责任意识;三是不断提高班主任待遇;四是为优秀班主任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校管理
目标:完善和确定同心圆管理思想,积极合理地运用激励机制,让学校人、财、物等有效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以尊重为前提,以制度为保障,以激励为手段,营造“规范+情感”的管理文化,追求学校的内涵发展,创造一种既规范有序又宽松和谐,既竞争进取又团结协作的管理环境,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全面、均衡、持续和谐发展。
措施:
1、坚持“科学、规范、民主、自主”的学校管理思想,完善“学校引导,制度管理,机制激励,自主发展”的管理思路,实行校长负责制。进一步通过民主办学、科学管理和共同愿望实现全体教职工的进一步团结,共同创造未来。
2、同心圆管理思想。学校管理的核心和动力是人,学校里的工作都要围绕人的发展展开,学生是学校工作中的核心,教师的工作应围绕所有的学生,而行政和后勤服务既围绕教师,更围绕学生。
3、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快学校现代化建设。
4、制定学校重大活动(如教学、教研活动等)规范,初步形成重大、重要及常规活动(工作)的系统性、固定性、长期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