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侨务政策问答
侨务政策问答
1、华侨、华人、归侨、侨眷的概念是什么?
(1)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
(2)归国华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
(3)侨眷:是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包括:华侨、归侨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同华侨、归侨有长期扶养关系的其他亲属。
(4)外籍华人:指原是华侨或华侨后裔,后已加入或已取得居住国国籍者。
2、对华侨、归侨、华侨学生、归侨学生、侨眷、外籍华人身份如何界定?
(1)华侨:指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
(2)归国华侨:指回国定居的的华侨,简称归侨。不论年龄大小和何时回国,都是归侨。来华定居的的外籍华人,在恢复中国国籍后,也称归侨。
(3)华侨学生:指回国学习未在国内定居的华侨。
(4)归侨学生:指从国外回来定居就学的华侨,简称归侨学生。
(5)侨眷:指华侨在国内的眷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含媳妇、女婿)、兄弟姐妹、祖父母、孙儿孙女、外孙儿外孙女、抚养人和生活主要来源依靠华侨的其他亲属。华侨回国后,其国内眷属仍旧视为侨眷。外籍华人在华的具有中国国籍的眷属,与侨眷范围相等同(享受同等待遇)。
(6)外籍华人:指原是华侨或华侨后裔,后已加入或已取得居住国国籍者(国内有关优待华侨的政策一般可以适用于外籍华人)。
3.有关“三侨生”升学的照顾政策(1)三侨生是指哪些对象?
三侨生是指归侨青年、归侨子女、华侨在国内的子女。(2)三侨生升学有哪些照顾政策?
1)报考普通高等院校,在原始分基础上加5分;2)报考成人高校大专、本科,在原始分基础上加30分,大专毕业生报考成人高校本科,在原始分基础上加20分;3)报考高中(包括中专、职校、技校),在原始分基础上加8分。(3)如何出具三侨生省份认定证明?
归侨青年和归侨子女的身份证明由市侨联出具,华侨在国内子女的身份证明由申请人户口所在地的区(县)侨办出具,外省市归侨在沪子女的身份证明由市政府侨办出具。
出具证明时,申请人需提供以下证明材料:1)归侨青年需提供本人的归侨证;2)归侨子女需提供父(母)的归侨证以及本人与父(母)的关系证明;3)华侨在国内的子女需提供我国驻外使、领馆出具的父(母)华侨身份证明、及本人在本市的户籍证明。本人与父(母)的关系公证或证明。
4.侨务工作的三个“大有作为”
(1)在凝聚侨心、发挥侨心,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贡献发面,侨务工作大有作为
(2)在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方面,侨务工作大有可为
(3)在开展民间外交、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扩大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方面,侨务工作大有作为。
5.侨务工作的“三个坚持”
(1)坚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的宗旨
(2)坚持以国内侨务工作为基础,以国外侨务工作为主导(3)坚持为国家大局服务和为侨服务的统一
6.侨务工作的五条基本原则
(1)“三有利”的原则:有利于海外侨胞的长期生存和发展,有利于发展我国同海外侨胞住在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有利于推进我国现代化健身和祖国统一。
(2)区别华侨华人国籍界限的原则(3)公开合法的原则(4)积极稳妥的原则
(5)“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原则
7.侨务工作需处理好的五个关系
(1)正确认识和处理侨务工作为国家大局服务与为侨服务的关系(2)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内侨务工作和国外侨务工作的关系(3)正确认识和处理华侨工作与外籍华人工作的关系
(4)正确认识和处理维护侨胞权益与发展同侨胞住在国友谊的关系(5)正确认识和处理侨务工作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8.侨务工作的“十六字方针”
“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
9.侨务调研宣传工作的“三个贴近”
(1)贴近海内外侨情(2)贴近侨务工作对象(3)贴近侨务工作实际 10.社区侨务工作有哪些工作职能?
(1)贯彻落实党的各项侨务政策,依法维护归侨侨眷、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在国内合法权益;
(2)联系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宣传我国和我省改革开放形势;(3)摸清辖区内侨情,统计数据,建立资料档案,出具侨胞和归侨侨眷身份证明;
(4)受理来信来访,提供咨询和法律援助,为侨排忧解难;(5)服务基层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6)发展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
(7)扶贫济困,体验党对归侨侨眷“适当照顾”政策;(8)组织辖区内侨胞、港澳同胞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和活动;(9)协助镇、街、居委、村党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和活动;(10)贯彻落实各个时期侨务工作以及上级政府布置的工作任务。
11、社区侨务工作“五有”的要求是什么?
有组织、有队伍、有经费、有阵地、有活动。
第二篇:政策问答
四个切实: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
五个一批: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教育培训脱贫一批、生态保护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选派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3.贫困户识别标准、扶贫标准、脱贫标准有何区别?
识别标准:按照“规模控制、群众评议、程序合法”的方法识别。既要考虑收入,更要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和致贫原因等因素。
扶贫标准:我省执行国家扶贫标准。2013年的扶贫标准是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2014年、2015年扶贫标准分别为2800元、2855元。
脱贫标准:以“两不愁、三保障”(即中央提出的“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为核心,综合考虑群众发展能力、增收渠道、家庭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结构。居住地有相对完备的水、电、路、网等基本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
4.对贫困户识别的程序有什么要求?
贫困户识别要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通过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整户识别。
各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探索了一些好的经验与做法,比如贫困户识别“五比五看三优先”:比家庭收入、看经济来源;比家庭资产、看消费水平;比家庭劳力、看劳动观念;比生活环境、看居住条件;比贫困程度、看致贫原因。残疾人的家庭优先,独生子女家庭优先,纯女户家庭优先。
5.贫困人口识别“两公示一公告”指的是什么?
贫困人口识别必须做到“两公示一公告”,即:通过农户自愿申请,各行政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形成初选名单,由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后进行第一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乡镇人民政府对各村上报的初选名单进行审核,确定全乡镇贫困户名单,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复审,复审结束后在各行政村公告。
第三篇:以新中国侨务政策变迁
以新中国侨务政策变迁
见证改革开放
高泽涛
华侨华人问题,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侨务事业与国家、人民的命运同沉浮、共起落。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以此为新的历史起点,神州大地上进行了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侨务工作作为党和国家的一条重要战线,始终与时代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不断深化和发展的30年,是侨务工作大有作为的30年。以党的侨务政策变迁见证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的辉煌,这是本文试图做的努力。
一、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侨务政策由扶持陷入停滞
从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29年,以“文革”为界分为前后两段,党的侨务政策经历了由扶持到陷入停滞。
(一)侨务立法工作起步。一是1949年9月政协会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都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央人民政府应尽力保护国外华侨的正当权益”;二是1955年与印尼政府签订了不承认华侨拥有双重国籍的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印尼共和国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之后相继与其他国家签署了关于解决海外华侨华人“双重国籍”问题的双边条约,标志着中国政府走上了与国际社会消除国籍冲突的立法主旨相一致的道路。
(二)明确提出侨务工作方针。1957年中侨委确定了“一视同仁、适当照顾”的侨务工作八字方针,把侨务工作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引导归侨、侨眷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制定了一系列利用华侨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政策,鼓励归侨侨眷和国外亲友保持联系,鼓励华侨回国投资兴办实业,扩大和加强华侨爱国统一战线。1950年,国家制定了侨汇政策若干基本原则,广东、福建等侨乡相应制定了侨汇管理办法。据统计,从1950年到1958年,中国大陆共争取侨汇10亿美元①,这些外汇对于建国初期恢复国民经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1955年8月颁布了《华侨投资开发荒山荒地办法》、1957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华侨投资于国营华侨投资公司优待办法》,办法颁布后,除福建、广东此前建立的华侨投资公司外,广西、云南、山东、辽宁、上海、天津、武汉等地分别成立华侨投资公司,投资总额达2亿多元人民币②。此外,在华侨回国定居及给予妥善安置、土改和侨房、出入境和管理等方面都制定了大量的侨务行政法规、法令。
(三)设置侨务机构。1949年第一届全国政协设立由秘书长领导下的华侨事务组,作为研讨和审议华侨问题并进行日常工作的机构,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带有立法性质的第一个侨务工作机构;同年10月,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下设“华侨事务委员会”作为政府侨务工作部门,何香凝为主任委员,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后改为在国务院下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简称“中侨委”。中侨委以“保护华侨的正当权利和利益”、“管理华侨事务”为基本职责,协助党中央、国务院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侨务工作的方针、政策,并做了大量的为侨服务工作。“文革”开始后,中侨委遭受冲击,于1969年被撤销,标志侨务工作进入“文革”黑暗十年。
总之,“文革”前17年的侨务工作及扶持政策是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向前发展的,然而对如何利用华侨资源优势,采取什么方式来吸引华侨投资,在认识和实践上还有很大缺陷。华侨投资只限定在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上,投资者对企业没有任何发言权,逐渐使投资人失去了追求利润的积极性和内在动因,多数华侨对“回国投资犹豫观望”最终导致了华侨投资日渐稀少。
从1966年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12年间,随着“左”倾错误不断发展,执行的“侨务政策”出现了严重的错误,侨务工作走了弯路,侨务领域成为“文革”“重灾区”。1969年,成立近20年的从中央到各省、市自治区负责执行侨务政策和侨务工作的“华侨事务委员会”被撤销,大陆与海外华侨华人的正常联系被阻断,大批侨务干部被打成“资产阶级代理人”,侨务工作陷入全面停滞和瘫痪。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侨务政策从拨乱反正到促进繁荣发展
1978年以来的三十年,党中央、国务院始终从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战略高度重视侨务工作,将发挥几千万海外侨胞、留学生和归侨侨眷的作用作为我国大发展的独特机遇。根据归侨侨眷、海外华侨华人群体呈现出的新变化、新特点,党和政府不断调整侨务工作的整体性思路,以与时俱进的战略思维制定新的侨务政策,使侨务工作迅速打开新局面,并呈现蓬勃生机。
(一)侨务理论不断发展,侨务政策思维不断创新
这主要体现在从邓小平提出的“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论到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邓小平“机遇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宝贵资源论”,再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大有作为”论。
改革开放初期,从必须打开封闭多年的国门、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新思想出发,邓小平同志敏锐指出: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可以打开各方面的关系。为更好地发挥侨的优势,把改革开放事业推向深入,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对于中国来说,大发展的机遇并不多。中国与世界各国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机遇。比如,我们有几千万爱国同胞在海外,他们对祖国作出了很多贡献。”邓小平同志把发挥华侨、华人的作用,作为我们国家一个独特机遇,并且把它同我国大发展的机遇紧密联系起来,成为这一时期党对侨务工作的战略地位和理论实践的纲领性总结。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关心、重视侨务工作。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几千万华侨华人,拥有雄厚的资金,大批高科技人才,遍布世界的商业网络,他们是我们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贸合作和科技交流中最积极、最热情的一部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广大华侨华人,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人才资源宝库。”这些论断,以世界的眼光,准确把握时代特征,把利用华侨华人智力和人才资源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起来,把侨务理论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胡锦涛同志把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力量作为推进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他深刻指出:“在凝聚侨心、发挥侨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贡献方面,侨务工作大有作为;在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方面,侨务工作大有作为;在开展民间外交,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扩大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方面,侨务工作大有作为。”今年3月7日,胡锦涛同志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参加全国政协会议中国致公党和侨联界联组会议,认真听取建议,并做了重要指示。
30年来,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在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高瞻远瞩,精辟深刻,为制定正确的侨务政策指明了思维导向,为侨务工作的拨乱反正、与时俱进和科学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侨务政策变迁和工作发展的几个阶段 1、1978-1984年:以拨乱反正为主线
这段时期是侨务政策和侨务工作的调整时期,也是初步奠定新时期侨务工作基本方针、政策和工作重点的时期。以邓小平1977年提出的“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论断为引领,开始了对侨务战线的拨乱反正:
一是“建庙”“请菩萨”,恢复侨务工作机构,召开第一次全国侨务工作会议。1978年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成立,恢复了在文革中被撤销的侨务工作机构,1983年,全国人大成立专门的华侨委员会。在1979年初召开了恢复工作后的第一次全国侨务会议和归国华侨代表大会,会议作出了“要从九个方面落实涉侨历史遗留问题”的指示。会议以后,侨务领域全方位地展开了拨乱反正工作,并明确制定了国内侨务政策原则,提出了以落实党的侨务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侨务工作任务,从指导思想上努力清除对海外关系“左”的影响。侨务工作重点主要是落实侨务政策、纠正“文革”期间的冤假错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此,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原则、法规予颁布,涉及华侨住房、复查冤假错案、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以及侨汇侨企方面。由于工作难度大,其主要目标直到80年代末才基本完成。同时着手恢复和发展同海外华侨、华人及其社团的联系,恢复和加强对外宣传和华文教育工作。这些措施对于调动广大归侨侨眷的积极性,发扬海外侨胞爱国爱乡的热情,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是对外开放政策首先立足于对侨开放。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非凡的勇气和战略眼光,根据当代中国和世界形势的变化发展,把对外开放的重点首先放在对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的开放上,注重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和桥梁作用,以带动和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1979年1月,邓小平在邀请胡子昂、荣毅仁等工商界知名人士座谈时说:“现在搞建设,门路要多一点,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华侨,华裔也可以回来办工厂。③”之后,为了更好地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邓小平提出了以办特区为窗口,逐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和思路,建立经济特区成了吸引侨资政策和实践的滥觞。正是因为对外开放首先立足于对侨开放,所以华侨华人及港澳资本率先进入大陆沿海地区,推动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海外华侨华人起了桥梁作用。
三是重视侨务立法工作。1980年颁布了第一部国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明确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这个重要的涉侨国籍立法从法律上解决了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解决了华侨的政治认同问题,以此为法律依据,海外华侨大多选择了居住国国籍,海外华侨社会逐渐转为华人社会,这为海外华侨华人尽快融入居住国社会扫清了障碍,促进了中国与华侨侨居国建立和睦相处的国际双边关系。同时,1983年全国人大成立华侨委员会,职能是专门研究、审议和拟定有关侨务的议案、并实施对各项侨务法规、行政机构的监督。立法机构成立专门侨委会应该是新中国侨务立法工作的大事,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侨务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侨务工作法制化的重要里程碑。2、1984-1988年:侨务工作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首先,召开了工作重心转移的标志性会议。1984年召开的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侨办主任会议是侨务工作重心转移的重要标志。如果说1984年以前的侨务工作以落实侨务政策为主,主要是对历史的纠偏的话,那么,1984年以后,侨务工作的重心已转移到以配合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局,推动华侨华人与中国的经济、科技合作上来。在此次会上,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会上指出,“三千万华侨华人是了不起的力量,搞得好,可以变成促进四化建设、实现祖国统一、扩大海外影响和争取国际友人的重要力量,侨务工作是长期的工作,是很重要的工作”;习仲勋代表中央书记处在会上讲话时指出:“现在居住在世界各地的3000多万华侨和外籍华人是一支重要力量,认真做好他们的工作,对我国加快四化建设、完成组国统一大业、扩大海外影响和争取国际友人,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④”。中央领导人讲话对侨务工作的意义在于:中央政府已将侨务工作与促进四化建设、实现祖国统一、扩大海外影响的目标联系起来,这也成为1984年以后党和政府对侨务工作的基本态度。
二是实现了侨务工作的重心转移。这期间的侨务工作,基本完成了落实各项侨务政策的任务,一是开始探索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引进华侨、华人资金、技术、人才的方法和途径,争取打开华侨华人来华投资的新局面。二是充分发挥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的作用,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吸纳小额资金,使侨乡更加繁荣,归侨侨眷尽快富裕起来。三是加快国营华侨农场的经济体制改革,走我国农村改革的道路,彻底改革现行的农场经济体制,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切实扩大生产经营者的自主权,以促进生产发展,逐步调整产业结构。经过努力,侨务工作在这期间实现了两个重要转变,即:由主要做归侨侨眷工作,向全面开展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工作转变;由主要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落实政策工作,向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三大任务服务的工作转变。3、1989年以后,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至上世纪末:侨务工作进入全面发展
一是召开了两个重要的标志性会议。一是1989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国务院侨务工作会议”,会议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善了新时期侨务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方针,明确了侨务部门的主要工作。到1990年代已基本确立了侨务工作为经济建设中心任务服务的指导思想,并从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宣传以及联谊等各个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实在的工作,尤其是在积极引进华侨华人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国家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十分重要而独特的贡献。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加深对侨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国务院于1993年2月又召开了侨务工作会议。会议紧紧围绕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一中心,分析了面临的形势,明确了指导思想,确定了工作部署,为侨务工作的全面发展鼓了劲,统一了思想。
二是侨务法制化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5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标志着党和政府对归侨侨眷权益的重视和保护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2000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对“侨法”又进行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全国人大立法通过的“侨法”,它标志着我们的侨务工作由“政策推动型”向“法律推动型”的根本性转变,是党和政府“依法治国、依法护侨”战略的具体体现,标志着我国侨务工作从依靠政策、行政法规进行工作向立法性侨务工作过渡,使国内侨务工作逐步走上法律化轨道。为了贯彻落实“侨法”,国务院在1993年制定、2004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各省、市、自治区也都以地方人代会立法的形式出台了“实施办法”。之后,各省的侨务机构与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加大“侨法”的宣传力度,这在重点侨乡尤其作为普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在侨房、华侨农场、企业权益、华侨子女升学就业等方面制定实施细节原则。其次是认真抓好检查监督工作,对涉侨权益热点进行专题调研,追踪执法结果,以此调动归侨侨眷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并直接影响海外华侨华人对中国政府的信任度和向心力,使他们更愿意为祖国和家乡建设贡献力量。之后,又相继出台的《公益事业捐赠法》等等涉侨法律法规一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保护海外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立法和法律体系。同时,为吸引华人和留学生高级人才投资中国和参加建设,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如《关于鼓励海外人员以多种形式为祖国服务的若干意见》、《关于为外籍高层人才和投资者提供入境及居留便利的规定》等等,使侨务法制化工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三是建立健全了各级侨务工作机构。在这段时期,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外)一级至县一级的侨务办公室相继成立。之后,各部门的侨务工作机构又重新恢复并得到了极大发展,目前,中央、省一级的侨务工作机构有五个:在人大设华侨事务委员会、在政府机构中设有专门的侨务办事机构——侨务办公室、在政协机构中涉有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作为一级群团组织的侨联、中国致公党(即统称的“五侨”)。各级“五侨”工作机构之间还建立了定期不定期的联席会议制度,协商解决在侨务工作中遇到的具有普遍性的新情况和问题。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的纵向侨务机构已是洋洋大观。侨联组织自1978年恢复活动的30年来蓬勃发展,已成为党委直接领导的七大一级人民团体之一。侨联基层组织也由改革开放初期的400余个发展到今天的15000余个,形成了自上而下、覆盖全国,具有开放性、协作性、充满活力的组织网络。四是华侨投资政策的完善成为侨务政策的最亮点。1985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华侨投资优惠的暂行规定》,是改革开放时期最早的鼓励华侨投资规定,其最大的突破就是允许并鼓励完全私有性质的海外华商资本在大陆独立存在和发展,允许独资、合资、合作等投资形式的多样性存在;1986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鼓励外商投资;1990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鼓励华侨和香港澳门同胞投资的规定》,鼓励华侨和香港澳门同胞在境内投资,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同时1985年《暂行规定》废止;之后,1990年至1992年相继颁布了一些实施细则。随着中国华侨投资政策发展成熟,2002年国侨办制定了《涉侨经济案件协调处理工作暂行办法》,对涉侨经济案件的组织机构和职能,受理、处理、结案等均作了详细规定,充分说明对侨资的管理已日趋规范化。这些政策措施充分说明新时期中国政府对华侨投资政策的重视并做了大量立法工作。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纷纷制定了吸引侨资的条例、法规或采取了相应措施,这些构成了中国新时期完整的华侨投资政策。新时期华侨投资政策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种作用是通过新时期海外华商大规模来华投资并发挥作用体现出来的。据学者统计,从1978年以来至2005年底中国累计吸收外资约6224亿美元,其中华商或华商主导的投资约4170亿美元,约占投资总额的67%。此间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5万余家,其中华商(包括港澳台商)企业约占70%⑤。这充分说明,海外华侨华人资本不仅是其所在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建设力量,而且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建设力量,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建设力量。
五是搭建侨胞参与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平台。1991年,七届全国政协常委会决定,将“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作为全国政协的组成单位,各省、自治区侨联也正式成为政协的一个界别,广大侨胞通过侨届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广泛地参与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来,侨联组织从此也以更加积极的、崭新的姿态活跃在国家政治舞台。据2008年不完全统计,全国县以上各级人大归侨代表有近两千名,各级政协侨联界委员7600多名。他们代表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利益,积极反映侨界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参与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从2001年起,全国政协连续8年邀请了数十个国家的179位海外侨胞列席政协会议,让身居海外的侨胞亲身感受祖(籍)国建设发展的成就,充分反映海外侨胞的心声。这些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侨界群众和侨界人民团体参与经济社会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视,为侨界参政议政提供了广阔平台。
4、党的十六大以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侨务工作,侨务工作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阶段
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为新时期的侨务工作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从2004年到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先后五次,在不同场合对侨务工作、侨联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2005年,中央还专门发出了《关于加强当前新时期侨务工作的意见》的七号文件,为新阶段的侨务工作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是2005年2月召开的全国侨务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侨务工作。此次会议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以国务院名义召开的第一次侨务工作会议。会议认真总结进入新世纪以来侨务工作的基本情况和经验,分析了侨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侨务工作的决策和部署,会议明确提出侨务工作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这次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著名的侨务工作“三个大有作为”。这三个“大有作为”总揽全局,高屋建瓴,具有震撼力,从政治和战略的高度指明了侨务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的独特作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对做好新时期侨务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会议还明确了形势下侨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其中“坚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的宗旨,坚持以国内侨务工作为基础、以国外侨务工作为主导,坚持为国家大局服务和为侨服务的统一”的概括,虽然在以前的有关文件中曾经有过类似的提法,但是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侨务工作的总体思路写入指导思想,还是第一次。“三坚持”的提出,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侨务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是对侨务工作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2006年全国侨办主任会议上,国务委员唐家璇明确要求侨务部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侨务工作全局,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促进祖国统一、为国家总体外交服务。他对侨务工作的科学发展提出具体要求:充分发挥优势,以侨为本,做好为侨服务的各项工作;抓好华文教育,促进侨务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加强联谊、促进合作,不断壮大爱国友好力量。
二是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侨务工作成为鲜明旗帜。党的十七大鲜明地指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的问题。同时,科学发展观的论述,又探索和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十七大报告对侨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明确目标,侨务部门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现阶段的侨情,科学分析侨务工作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在工作中不断创新,着力开拓新的思路、提出新的方法,使侨务工作有新的面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侨务工作成为新时期侨务工作前进的方向!
“国运昌,侨务兴。”改革开放三十年,不仅是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的三十年,而且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及侨务思想得到发展、创新、完善的三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证明,侨务事业不但重要,而且大有作为。新的历史时期,在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侨务思想的正确指导下,引领海内外侨胞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以及构建和谐世界成为时代赋予侨务工作的光荣使命!
(高泽涛:省侨联机关干部)资料索引:
①《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3期,45页。
②林金枝主编《华侨华人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79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6页。④《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3期47页。
⑤沈丹阳:《华商企业对中国大陆的投资现状及发展趋势》,年第9期。
2006《中国外资》
第四篇:社会保险政策问答
社会保险政策问答
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1、用人单位如何办理职工参保手续?
答:用人单位在办妥社会保险登记手续的同时即可办理职工的参保手续。
用人单位发生人员增加变动(含首次办理)时,由单位凭调入介绍信、招工花名册、劳动合同书等材料填报人员增加申报单,办理职工参保手续。
用人单位发生人员减少变动时,由企业凭调出介绍信、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处理决定等材料填报人员减少申报单,办理职工中断缴费手续。
2、用人单位职工个人的缴费基数怎样确定?
答:职工个人缴费基数每年核定一次。当年缴费基数以个人上一月平均工资收入核定。若个人上月平均工资收入低于上年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上年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核定;高于上年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300%核定。当年新成立用人单位的职工或当年新增参保的职工,其个人缴费基数按本人当年第一个月工资确定。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从每年1月1日起调整。
3、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怎样确定?
答:按政策规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为上年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至300%之间,由本人自行申报,社保机构核定。
4、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是多少?
答:目前用人单位的缴费比例为20%,职工个人的缴费比例为8%;
原政策规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比例为26%。根据《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文件规定:缴费比例将调整为20%。
按“双低”办法参保缴费人员的费率为17%。
5、个人账户如何建立? 答:个人账户是职工退休时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主要依据之一。社保机构为每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建立一个终身不变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其中:1996年1月1日开始,个人账户统一按本人缴费额(4%)建立;1998年1月1日开始,个人帐户统一按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11%建立;2006年1月1日开始,个人帐户统一按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8%建立。
6、跨统筹地区转移手续如何办理? 答:参保人员因工作单位变动或户籍变迁,继续参保后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原经办机构不属同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应当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转移手续。
参保人员调往外地的,由原工作单位凭调令办理停缴手续,并填写《基本养老保险转移单》,经社保机构审核后办理转移手续;参保人员在本地中断养老保险关系后在外地就业、并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由本人凭现参保地社保机构开具的《基本养老保险转移联系函》到原参保地社保机构办理转移手续。参保人员如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应先缴清欠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然后办理转移手续。
原在外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在本地参保后,应将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个人账户转入本地。对原在外地参保但已中断养老保险关系的,可在参加本地基本养老保险后,由本人凭社保机构开具的《基本养老保险转移联系函》到原参保地社保机构办理转移手续。
7、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需具备哪些条件?
答:1997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1998年1月1日以后退休的“中人”,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满十年的和1998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新人”,缴费年限满十五年的参 1 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后,从其办理退休手续的次月起,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直至死亡。
1997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1998年1月1日以后因病或者非因工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缴费年限已满十年但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员,或者1998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因病或者非因工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缴费年限已满十五年但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员,可以办理退职。
8、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手续怎么办理?
答:用人单位参保职工符合退休(退职)条件的,由其所在单位在当月二十五日前填制《衢州市职工退休和基本养老金审批表》,并携带职工档案,职工身份证报市人事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审批后报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审核基本养老金待遇;
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或破产、改制单位的退养人员到达退休年龄时,由本人在当月二十五日前向其档案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没有档案的人员可直接向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提出申请。经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审核后填制《衢州市职工退休和基本养老金审批表》,并携带档案和身份证报人事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审批后由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审核基本养老金待遇。
属于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的,须附《职工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审批表》;属于因病或非因工受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提前退休的,须附《衢州市职工丧失劳动能力鉴定表》。
9、基本养老金如何计发?
答:按照《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文件规定:1998年1月1日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队以计发月数,计发
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1998年1月1日前参加工作,本决定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本决定实施后到达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10、参保人员死亡时,个人账户余额如何退还? 答: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时,其个人账户余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一次性支付给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其余部分并入养老保险基金。
11、基本养老金如何调整? 答:《浙江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规定:基本养老金应当根据本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按照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的一定比例和物价增长幅度定期进行调整。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关政策
一、被辞退或清退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
根据桂教【2011】8号文件精神,落户在农村被辞退或清退的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原则上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于我县尚未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由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报县教育局审核汇总,在2011年12月31日前办完登记手续。新农保的相关政策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之所以被称为新农保,是相对于以前各地开展的农村养老保险而言,过去的老农保主要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新农保最大的特点是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这个补助又是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它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此外,不同于老农保主要建立农民个人账户的模式,新农保借鉴了目前城镇职工统账 结合的模式。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分两部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这意味着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我区将于2012年前全部实现所有农民都享有新农保。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一是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力相适应;二是个人、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适应;三是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民普遍参保。
凡年满16周岁、不是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均可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条件的参保农民可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设为一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按最低缴费档次缴费的,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每提高一个缴费档次增加补贴5元。农村重度残疾人、五保供养对象选择最低缴费档次的,地方政府予以全额代缴。农村低保对象选择最低缴费档次缴费的,地方政府在按最低缴费档次每人每年补贴30元的基础上再每年代缴纳养老保险费50元。自治区确定的缴费档次所需的缴费补贴资金由自治区、市、县财政按6:2:2或8:2的比例承担;对农村重度残疾人、五保供养对象、低保对象参保,由地方政府缴纳的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由自治区、市、县财政按6:2:2或8:2的比例承担。年满60周岁(以户口簿和身份证为准)、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参保人,可以申请按月享受新农保待遇。
新农保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支付终身。计发标准如下:
(一)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由国家财政全额支付。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包括政府为被辞退或清退的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提供的参保补助资金)除以139。
个人账户养老金从参保人的个人账户中支付,参保人的个人账户支付完后,由地方政府负责筹集资金予以继续发放。
参保人死亡,其个人账户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一次性支付给其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同时终止其养老保险关系。政府补贴余额用于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保险金。
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以户口簿和身份证为准)、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户籍老年人,参保时不用缴费,可以申请按月领取基础养老保险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地方政府给予缴费补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二、居住在城镇被辞退或清退的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可自愿申请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居住在城镇被辞退或清退的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关政策:
1、养老保险缴费和待遇计发办法必须严格按区人民政府桂政发【2006】54号、原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桂劳社发【2007】248号、桂劳社发【2009】13号文执行。
2、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民办教师、代课人员,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按照城镇个体工商户参保缴费办法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原在用人单位工作之月起由其个人按规定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一次性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其中1986年12月31日以前从事民办教师及代课人员,从1987年1月起补缴养老保险费。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可以由其本人自愿申请在每个缴费内,按照全区上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00%、90%、80%、70%、60%五个档次任选一个档次确定缴费基数,按20%的比例进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2011年个体缴费最低基数为1592.1元,最高缴费基数为2653.5元,年最低缴费为3822元,最高缴费6368.4元),凡符合规定补缴养老保险的人员,必须提供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后方能办理补缴手续。提供的资料包括个人的人事档案资料、劳动合同书、身份证及县教育局认定的民办教师及代课人员工作年限证明、本人现居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乡镇)一级政府居住证明等能证明本人曾有过的工作经历的材料。
3、现仍在教学岗位的代课人员,由所在教学单位按规定的社会保险登记和缴纳养老保险费办法进行参保登记和缴纳养老保险费。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及职工,其申报的缴费基数不足上年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上年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缴费,超过上年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上年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基数缴费(2010年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是2653.5元,2011最低缴费基数为1592.1元,最高缴费基数为7960.5元,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个人缴费比例为8%)。属于单位缴费部分由教学单位缴纳;属于个人缴费部分个人负责缴纳,由教学单位负责代扣代缴。如学校在县劳动保险所没有社会保险登记记录的,由于学校提供以下证件和资料进行参保登记:(1)营业执照、批准成立证件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2)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3)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
4、养老保险待遇申报及发放:已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被辞退或清退的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凡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符合申请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条件时,由本人向县社会劳动保险所申请,并提供《职工养老保险手册》、身份证、户口簿、银行存折及复印件(县社会劳动保险所退休费代发银行有:县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邮政银行,退休人员可以到以上银行开户),社会劳动保险所按现行养老保险待遇计算办法计算。其应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之日起次月开始发放,并纳入社会化管理。
5、参保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后如何计发养老金待遇
(一)、已参加我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含个体工商户及雇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以下简称参保人员),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且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履行了缴费义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以上的,退休后按以下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
(1)建立个人账户后(1996年7月)参保缴费、2006年1月1日后退休的人员,退休后按月计发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2)建立个人账户前(1996年6月)参保缴费、2006年1月1日后退休的人员,退休后按月计发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
6、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非因公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非因公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这一条是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的)。现在丧葬补助金、抚恤金、病残津贴相关的政策配套文件正在制定中。《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首先解决了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因病或非因公死亡的,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问题。原来在职死亡的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是由用人单位支付的,以个体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人员,其遗属根本无法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其次解决因不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缴费不满十五年,达不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员)而不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人员,因病或非因公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不能工作,生活失去了经济来源时,养老保险基金给予帮助,可以领取病残津贴,这一条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一大进步。
7、参保要求
1、参保人员户籍必须是本县行政区域的;
2、参保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缴费基数和比例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
3、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被辞退或清退的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必须在2011年12月31日前办理参保手续和按规定足额缴费,2012年1月1日起不再受理补缴业务。
例1:张三,男,1951年7月生,1976年7月参加工作,从1987年1月参保缴费,共交养老保险54578.9元,2011年7月办理待遇领取手续时,核定其每月基本养老金1142.2元;
例2:李四,男,1951年6月生,1996年7月参加工作,从1996年7月参保缴费,共交养老保险43614.1元,2011年7月办理待遇领取手续时,核定其每月基本养老金717.1元;
例3:王小英,1956年7月生,1981年1月参加工作,从1987年元月参保缴费,共交养老保险54578.9元,2011年7月办理待遇领取手续时,核定其每月基本养老金1114.8元;
例4:李艳,1956年7月生,1996年7月参加工作,从1996年元月参保缴费,共交养老保险43614.1元,2011年7月办理待遇领取手续时,核定其每月基本养老金717.1元;
说明:李
四、李艳核算养老金一样的原因是按新办法计发的老金标准低于按老办法计发标准的,差额部分予以补齐。
社会保险政策问答
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1、用人单位如何办理职工参保手续?
答:用人单位在办妥社会保险登记手续的同时即可办理职工的参保手续。
用人单位发生人员增加变动(含首次办理)时,由单位凭调入介绍信、招工花名册、劳动合同书等材料填报人员增加申报单,办理职工参保手续。
用人单位发生人员减少变动时,由企业凭调出介绍信、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处理决定等材料填报人员减少申报单,办理职工中断缴费手续。
2、用人单位职工个人的缴费基数怎样确定?
答:职工个人缴费基数每年核定一次。当年缴费基数以个人上一月平均工资收入核定。若个人上月平均工资收入低于上年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上年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核定;高于上年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300%核定。当年新成立用人单位的职工或当年新增参保的职工,其个人缴费基数按本人当年第一个月工资确定。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从每年1月1日起调整。
3、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怎样确定?
答:按政策规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为上年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至300%之间,由本人自行申报,社保机构核定。
4、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是多少?
答:目前用人单位的缴费比例为20%,职工个人的缴费比例为8%;原政策规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比例为26%。根据《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文件规定:缴费比例将调整为20%。按“双低”办法参保缴费人员的费率为17%。
5、个人账户如何建立? 答:个人账户是职工退休时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主要依据之一。社保机构为每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建立一个终身不变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其中:1996年1月1日开始,个人账户统一按本人缴费额(4%)建立;1998年1月1日开始,个人帐户统一按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11%建立;2006年1月1日开始,个人帐户统一按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8%建立。
6、跨统筹地区转移手续如何办理? 答:参保人员因工作单位变动或户籍变迁,继续参保后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原经办机构不属同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应当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转移手续。
参保人员调往外地的,由原工作单位凭调令办理停缴手续,并填写《基本养老保险转移单》,经社保机构审核后办理转移手续;参保人员在本地中断养老保险关系后在外地就业、并在就业地参 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由本人凭现参保地社保机构开具的《基本养老保险转移联系函》到原参保地社保机构办理转移手续。参保人员如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应先缴清欠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然后办理转移手续。
原在外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在本地参保后,应将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个人账户转入本地。对原在外地参保但已中断养老保险关系的,可在参加本地基本养老保险后,由本人凭社保机构开具的《基本养老保险转移联系函》到原参保地社保机构办理转移手续。
7、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需具备哪些条件?
答:1997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1998年1月1日以后退休的“中人”,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满十年的和1998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新人”,缴费年限满十五年的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后,从其办理退休手续的次月起,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直至死亡。
1997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1998年1月1日以后因病或者非因工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缴费年限已满十年但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员,或者1998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因病或者非因工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缴费年限已满十五年但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员,可以办理退职。
8、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手续怎么办理?
答:用人单位参保职工符合退休(退职)条件的,由其所在单位在当月二十五日前填制《衢州市职工退休和基本养老金审批表》,并携带职工档案,职工身份证报市人事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审批后报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审核基本养老金待遇;
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或破产、改制单位的退养人员到达退休年龄时,由本人在当月二十五日前向其档案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没有档案的人员可直接向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提出申请。经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审核后填制《衢州市职工退休和基本养老金审批表》,并携带档案和身份证报人事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审批后由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审核基本养老金待遇。
属于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的,须附《职工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审批表》;属于因病或非因工受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提前退休的,须附《衢州市职工丧失劳动能力鉴定表》。
9、基本养老金如何计发?
答:按照《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文件规定:1998年1月1日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队以计发月数,计发
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1998年1月1日前参加工作,本决定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本决定实施后到达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10、参保人员死亡时,个人账户余额如何退还? 答: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时,其个人账户余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一次性支付给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其余部分并入养老保险基金。
11、基本养老金如何调整? 答:《浙江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规定:基本养老金应当根据本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按照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的一定比例和物价增长幅度定期进行调整。
第五篇:养老保险政策问答
养老保险政策问答
个体从业人员如何缴费和养老金如何计发?
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和城镇自由职业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为全省上一年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18%。自由职业者和城镇个体工商户业主全部由本人缴纳,雇工由个体经济组织和本人共同缴纳(目前,雇工本人的缴纳比例为7%,以后随企业职工个人缴费比例的调整而调整)。参保人员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缴费满15年的,按月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缴费不满15年的,将个人账户储存额(含利息)一次性发给本人,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职工缴费不满15年,其养老保险待遇如何计发?
(1)1996年1月1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待遇,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2)1995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职工,在《实施办法》实施后,即1998年1月以后退休的,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年限满10年不满15年的,按规定可以补缴到15年,退休时可以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
(3)1995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不满10年的,不能补缴。除按规定将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外,另按本人建立账户之前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发给本人两个月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不同类型人员的养老金如何计算?
1996年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前后参加工作的职工计发基本养老金的结构,各不相同:(1)新制度实施后参加工作的职工(即所谓“新人”)退休时: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标准为全省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帐户养老金标准为本人帐户储存额除以120。
(2)新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的职工(即所谓“中人”)退休时: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一定比例的补贴和调节金。
(3)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退休时不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其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4)新制度实施前已经离退休人员,仍按国家原来的规定发给养老金,同时执行养老金的调整办法。即与其他离退休人员一样,享受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
怎样建立职工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职工缴费同本人今后的养老待遇有什么关系?
个人账户的记入比例为职工本人缴费工资的11%,其中2003职工个人缴纳的7%全部计入,然后再从用工单位缴纳的20%当中划出4%计入职工个人账户;个体参保人员从本人缴纳的18%当中划出11%记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是职工办理退休时计发养老金的主要依据。一般情况下,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时间越长、缴纳的工资基数越高、缴费额越大,个人账户储存额就越高,退休时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就越多,反之,则越少。因此,职工遇到企业拖欠养老保险费或少报工资总额从而少缴养老保险费等情况时,有权向企业主管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机构、社会保险机构、各级工会及新闻媒体举报,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企业和职工按什么标准缴纳养老保险费?
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单位按当月工资总额的20%缴纳,职工个人目前按本人月工资收入的7%缴纳。但当职工个人当年月平均工资高于全省上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按全省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缴纳,低于全省上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全省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纳(2002年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为747元)。
职工个人缴费比例每两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直到8%为止。
个体参保人员缴费基数不得低于全省上职工月平均工资,其中高收入者缴费基数最高不得超过全省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个体参保人员可在全省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00%至300%之间选择。缴费比例目前为18%。
各类中断缴费人员如何接续养老保险关系?
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
原为企业职工,后因失业、或因企业关闭、破产、改制、重组、兼并等原因与企业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而中断缴费人员,现自谋职业、灵活就业或有一定经济收入、有能力缴费的,都可以自由职业者身份接续养老保险关系,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这些人员可携带《职工养老保险手册》以及失业证明、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证明,到社会保险机构办理接续养老保险关系(原在市本级参保企业人员到市社会劳动保险局办理;区属企业到区社会保险局办理)。接续养老保险关系后,缴费年限可以同以前在企业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且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的,由保管档案单位代其办理退休手续,按规定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及对象有哪些?
凡在我省行政区划内的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含港澳台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自由职业者都要依法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
什么是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也称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它是国家为保障退休职工基本生活需要统一政策并强制实施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它是我国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中的第一层次,也是最高层次。企业和职工个人的缴费基数对职工退休以后的退休待遇有何影响?
企业和职工个人的缴费基数直接影响到职工退休以后的待遇。我们知道,新养老金计发办法,充分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个人帐户养老金是按照本人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记入个人帐户的;过渡性养老金也是根据本人的缴费基数计算的。如果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低并且企业没有足额缴费,那么,记入职工个人帐户的金额就少,计算出来的个人帐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就低。同样道理,如果缴费基数大,企业和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多,那么记入和从企业划入个人帐户的金额就多,退休时个人帐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20后的数额就大,计算出的个人帐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就多,其养老金待遇就高。所以,每个企业职工,都要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同时督促企业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这样自己退休时养老保险金才能不受影响。
国家对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建立和管理作了哪些规定?
随着养老金计发办法的改革,按照国家规定,从1996年起,国家为每个职工建立一个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以此作为职工退休时计发基本养老金的一部分。个人帐户建立的规模、个人帐户使用和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五个方面:(1)个人帐户的规模为本人缴费工资的11%,由个人缴费和从企业缴费中划入两部分组成。(2)个人帐户储存额每年参考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息;(3)个人帐户只用于养老,不得提前支取;(4)职工调动时,个人帐户随同转移;(5)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个人帐户中的个人缴费部分可以继承。
什么是过渡性养老金?主要作用是什么?
计算“中人”建立个人帐户之前的养老金叫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是统一制度后“中人”基本养老金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新制度(或“统帐结合”)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人员来说,由于其在此之前的工作年限没有实行个人帐户,则退休时的个人帐户储存额中没能体现这段年限的劳动贡献情况,因而其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不能简单用基础养老金加个人
帐户养老金计算,而应再加上没有个人帐户年限的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就解决了这一没有个人帐户年限的养老金问题。
什么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用于记录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单位缴费部分划入职工个人名下的帐户,是职工退休时计算基本养老金中个人帐户养老金的重要依据。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规模为本人缴费工资的11%。目前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为6%,其余部分由单位缴费划入;随着个人缴费比例的提高(最终到8%),单位划入部分降低。职工退休时,其个人帐户的累计储存额除以120,为该职工退休时的个人帐户养老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是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近年来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为什么说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应视同职工工资同等重要?
职工的工资是应得的劳动报酬,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也是国家法律规定应得的待遇,两者同等重要。企业缴费是为本单位职工建立养老保险关系的义务和责任。企业和职工缴费情况直接关系到职工退休后的待遇,所以按照国家和省政府规定,只要正常发放工资的单位都必须及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不能存在有先有后、有轻有重的思想,更不能有意拒缴和拖欠。根据国家有关法律,企业在破产时,企业应缴的养老保险费,也必须在清偿资产时按第一序列优先缴纳。
下岗分流人员重新就业后如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1)对于原在国有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下岗分流人员,原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实际缴费年限予以承认。重新就业并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前后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合并计算,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按规定计发退休待遇。(2)下岗分流到外商投资、私营企业的和从事个体经营等其它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就业的,应继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后,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缴费年限与连续工龄有什么不同?怎样计算缴费年限?
缴费年限与连续工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相混淆。缴费年限是单位和职工都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的累计年限,用于衡量职工缴费时间长短,是计发养老待遇的依据之一。连续工龄是按国家规定可累计计算的实际工作年限,用于衡量职工劳动时间长短。连续工龄与缴费情况无关,不能做为计发养老待遇的依据。但由于历史原因,职工在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前,按国家规定可以计算连续工龄,可以视同缴费年限。职工先后有几个不同工作单位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可以分段累加,但中断缴费的时间不能计算缴费年限。
提前退休人员养老金如何计发?
根据劳动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劳社部发〔2000〕13号和劳动保障部劳社部函〔2000〕 171号文件规定,凡按规定办理提前退休的人员,在计发基本养老金时,除从事特殊工种的年限不减发待遇外,其它提前退休人员,每提前一年减发2%除个人帐户之外的基本养老金。计算办法为: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一定比例的补贴和调节金〕×〔1-提前退休年限×2%〕+个人帐户养老金。
什么是基本养老金的调整制度?
基本养老金的调整制度,也叫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其基本含义是按照职工工资增长的一定比例定期对基本养老金进行适当调整,以保证离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不降,并分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后果。基本养老金水平的调整,由劳动保障部和财政部参照城市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和在职职工工资增长情况,提出方案报国务院审定后统一组织实施。
各类职工实际缴费年限是如何计算的?
各类职工开始计算实际缴费的时间要与规定开始实行个人缴费的时间相一致,即:1984年8月底以后新招收的劳动合同制职工从招工之日起、1990年2月底前招收的临时工从1990年3月起、1990年3月1日以后招收的临时工从招工之日起、原国家固定职工从1993年1月起,分别按照相关规定实行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制度,并分别按照实际缴费月数计算缴费年限。
企业拖欠或拒缴养老保险费会受到哪些处罚?
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企业拖欠或拒缴养老保险费会受到下列处罚:一是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欠费金额2‰的滞纳金,并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拒缴养老保险费、滞纳金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征缴。二是凡拖欠养老保险费的企业,一律不准评优、评先,不准升级,不准购买汽车、移动电话等专控商品。三是对企业法人代表要减少工资奖金,并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有关规定,给予经济处罚。罚款由个人支付,不得在单位报销。
什么是缴费工资?
缴费工资是企业以工资总额、个人以全部收入按月和确定的比例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基数。工资总额按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口径计算,包括:基本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各类资金、加班加点工资、物价补贴,各类津贴等。
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个人缴纳保险费的全部和单位缴纳保险费的部分将记入职工的个人账户。所以,不按规定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的,记入个人账户的数额就小,将来退休领取养老金也就随之减少。因此企业申报缴费时,必须对职工负责,把其月工资的全部作为职工的缴费基数。
职工个人账户储存额有哪些支付办法?
(1)职工按新办法办理退休手续后,按月支付的基本养老金中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中的个人账户储存额中列支。
(2)职工退休后死亡,个人账户储存额仍有结余时,其结余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可一次性结算,由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领取。
(3)职工退休前死亡,个人账户储存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由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一次性领取,养老保险关系即行终止。
(4)职工出国定居后,个人账户储存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由本人一次性结算领取,养老保险关系即行终止。
什么是实际缴费年限?
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称实际缴费年限。石家庄市规定:固定职工从1993年1月1日开始个人缴费,劳动合同制职工从参加工作之月开始个人缴费,临时工从1990年2月开始个人缴费,临时工从1990年2月开始个人缴费。上述职工从个人缴费开始,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按规定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时间称为实际缴费年限。职工的实际缴费年限在职工退休时由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养老保险台账和《职工养老保险手册》的记载具体.什么是视同缴费年限?
所谓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在实行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的养老保险制度之前,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可以视为缴费年限。具体讲,石家庄市的固定职工指1992年12月底前参加工作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由同级劳动行政部门负责核定。“中人”的基本养老金怎样计发?
1995年12月31日以前(即建立个人账户以前)参加工作并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在统一制度后退休的人员为“中人”。“中人”的基本养老保险金由四部分组成:
(1)基础养老保险金:月标准为职工退休时全省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20个月。
(3)过渡性养老金: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乘以1995年底以前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再乘以1.4%求得。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用1993年至本人退休前历年缴费工资分别数,将历年指数相加除以计算指数的年数,再以本人退休时上一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乘以平均指数,除以12,即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4)一定比例的各种生活、物价补贴和调节金。
计发公式:
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职工退休时全省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账户养老金(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120)+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5年底以前缴费年限×1.4%)+各种补贴及调节金{建立个人账户前的工作年限(含中断缴费年限)×各种补贴及调节金数额}。
劳动者参加养老保险后,应享有哪些权利?
①按照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和享受养老保险其它待遇;
②查询与本人有关的养老保险缴费记录;
③要求提供养老保险政策咨询及其它服务;
④就与本人有关的养老保险争议依法申请仲裁,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⑤监督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养老保险工作;
⑥监督企业缴费。
个体从业人员如何缴费和养老金如何计发?
城镇个体工商户和个体从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全省上一年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16%。业主的养老保险费全部由本人缴纳。从业人员的养老保险费由本人缴纳8%,业主为其缴纳8%。个体从业人员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缴费满15年的,同各类企业职工退休一样,按月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按本人退休时全省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20%计发。个人帐户养老金标准为个人帐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20。缴费不满15年的,将个人帐户储存额(含利息)一次性发给本人,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是怎样的?
养老保险基金必须专款专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财政专户储存,这是一种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银行三家分工负责、管理有序、相互制约的机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养老保险费的收缴及时存入财政部门在国家商业银行开设的养老保险基金财政专户。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养老金支付需要,提出用款计划,经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再通知银行由财政专户划拨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养老基金支出帐户,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从基金支出帐户办理支付。各级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基金严禁挪用和用于平衡财政。
参加统筹的人员退休前或退休死亡,基本养老保险
个人帐户储存额尚未领完,如何处理
参加统筹人员在退休前或退休死亡,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储存额尚未领取完,剩余的储存额,单位计入部分归入社会保险统筹金;个人缴费部分,发给其他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
哪些单位应列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范围?
1、党政机关,包括人大、政协、检察院、法院。
2、人民团体,包括各民主党派、工会、共青团、妇联。
3、各类事业单位。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调入调出时,办理养老保
险关系转移手续有哪些规定?
1 在同一社会保险机构缴费的机关事业单位之间调动的,只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不办理养老保险基金转移手续。
2 跨统筹范围调动时,按照冀劳〔1998〕47号文件规定,仍执行冀劳〔1997〕106号文规定。即转移1996年1月1日起以来的个人帐户全部储存额包括利息。调入人员办理完上述手续后,方可办理调入人员的参保手续;调出人员须先办理停保手续,然后再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及养老保险基金的转出手续。
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在未实行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制度之前按照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可以视同缴费年限。
养老保险费如何缴纳?
养老保险费如何缴纳:企业以当月的工资总额作基数,为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个人的缴费工资基数为当月的全部工资收入,但当职工个人当月缴费工资高于全省上一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按全省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缴费,低于全省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全省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
职工的退休条件?
职工的退休条件:一是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必须满15年以上;二是达到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72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正常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从事特殊工种从事有毒有害工作满8年以上,高温井下工作满9年以上,高空特繁工作满10年以上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经鉴定因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退出生产工作岗位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在职职工或离退休人员死亡后,个人帐户余额中个人缴费部分可以继承,95年以前的个人缴费是否也可以继承?
在职职工或离退休人员死亡后,个人帐户余额中个人缴费部分可以继承,95年以前的个人缴费是否也可以继承:95年以前的个人缴费不能继承,因为我省建立个人帐户时间是从一九九六年一月一日开始的,在此之前的个人缴费边同企业缴费已进入了社会统筹基金。符合享受退休费优异待遇的人员,如何增发基础养老金?
符合享受退休费优异待遇的人员,如何增发基础养老金:
1994年10月31日以前,曾获得省级以上劳动模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的人员,退休时仍保持荣誉的,可以增发3%-9%的基础养老金,具体增发比例为:按文件规定老办法提高标准工资的5%的,新办法可以提高基础养老金3%;老办法提高标准工资的10%的,新办法可以提高基础养老金6%;老办法提高标准工资的15%的;新办法可以提高基础养老金的9%。
关于个人帐户?
关于个人帐户:
个人帐户用于记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从企业缴费中按规定比例划入的部分,以及全部的利息。个人帐户是职工办理退休时,计发基本养老金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