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进口政策问答(大全)

时间:2019-05-14 11:48: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粮食进口政策问答(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粮食进口政策问答(大全)》。

第一篇:粮食进口政策问答(大全)

粮食进口政策问答

导 语: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粮食国际贸易中来。哪些品种可以进口?进口企业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进口粮食应符合哪些标准?新入行的企业必须做好功课。

2015/1/28 10:08:39编辑:霄丰

一、玉米

Q:目前中国可以准许进口玉米的国家都有哪些?

A:目前我国允许进口玉米的国家有:泰国、美国、秘鲁(限大玉米)、老挝、阿根廷、俄罗斯(仅限劳务输出种植并返销在边境地区加工)、乌克兰、保加利亚、巴西。

Q:我公司现有玉米配额,想从俄罗斯进口玉米,但无法查到相关信息,请问能否从俄罗斯进口玉米,如能进口需要什么条件(国内外企业)?

A: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盟政府关于植物检疫和植物保护的协定》等,俄罗斯玉米输华仅限农业“走出去”返销进境加工用。境外种植企业应于每年5月底前向进境口岸直属检验检疫局提出注册登记申请,并提供境外种植项目相关信息及资质证明,经注册登记后方可出口至中国。返销玉米仅限在边境地区加工,境内加工企业应经过中方检验检疫机构考核备案。玉米出口前应经过俄官方检验检疫,出具植物检疫证书,不带中方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具体事宜可咨询黑龙江检验检疫局。

Q:通过咨询得知法国玉米尚未获得我国检验检疫准入,这包括玉米粗粒或经简单加工的玉米粒吗?请列出对此的法律规定。我们公司想进口法国的玉米粗粒或经简单加工的玉米粒作为动物(牛)饲料。

A:根据《允许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国家(地区)产品名单》,目前法国饲用玉米粗粒或经简单加工的玉米粒暂不允许进口。如需进口,须按照《进出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质检总局118号令)规定,完成准入程序后方可开展贸易。《关于国外农产品首次输华检验检疫准入程序》可登录国家质检总局动植司网站查询。

Q:请问目前用于饲料用途的印度玉米和白高粱是否可以进口到中国? A:印度饲用玉米和白高粱未获检疫准入,不能进口。

二、高粱

Q:请问阿根廷的高粱是否可以进口?有何手续?

A:阿根廷饲用高粱暂不允许进口,我方正与阿根廷检验检疫部门就阿饲用高粱输华风险评估、检疫准入等事宜进行技术磋商,待确定安全有效检验检疫措施并签署议定书后方可进口。目前澳大利亚、缅甸、美国的饲用高粱可以进口。

Q:请问我国对于高粱进口准入国的规定是什么?也就是说,哪些国家的高粱允许进口?

A: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包括高粱在内的植物源性食品首次对华出口前,必须经过风险分析,确定其质量安全和植物检疫风险控制措施后方能进口。目前,澳大利亚、缅甸及美国产高粱可以进口。

三、大麦

Q:请问从乌克兰进口大麦到国内,乌克兰的供应商资格有哪些要求?是否需要在质检总局备案?在中国可以查询到乌克兰供应商的登记名单吗?

A:乌克兰输华大麦的出口、仓储企业由乌方负责注册登记并将注册企业名单提交中方。国外注册企业名单可在质检总局网站上查询。

Q:我国对进口法国小麦的检验检疫标准是国标GB1351-2008吗?

A:进口小麦的质量安全检验标准是 GB1351-2008,除此之外进口小麦还需符合我国其他相关安全卫士标准以及《出入境粮食和饲料检验检疫管理办法》、进口小麦检疫议定书等相关规定。

四、大豆

Q:请问国内进口大豆,可以从哪些地方口岸进境?

A:大豆进境口岸应符合防疫管理等相关规定,目前准许进口大豆的口岸基本覆盖了我国沿海各大口岸,具体可咨询公司拟进口大豆口岸所在检验检疫局。

Q:请问国外出口商,出口转基因大豆到中国,是否需要在进口前在质检总局办理备案手续?

A:国外大豆输华要求按照中外双方签署的议定书执行,可在质检总局网站上查询该国大豆输华植物检验检疫要求。

Q:我公司是一家贸易公司,已办理了进出口权,旗下有饲料工厂。我公司准备进口转基因大豆自己深加工,请问我们要办理哪些手续? A:进口转基因大豆需办理《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有关《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的办理可向口岸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咨询,并且加工厂生产、仓储、下脚料无害化处理、防疫等应符合相关要求,并获得检验检疫考核认可。有关《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办理请咨询农业部主管部门。

Q:我公司想从南非进口非转基因大豆,请问可以吗?非洲其他国家呢?如都不可以,是否能从南非买原产地是巴西的非转基因大豆?

A:我国暂不允许进口南非种植生产的大豆,包括转基因与非转基因大豆。我国允许进口粮食种类及来源国家或地区名录,请查询总局动植司网站。

Q:我们是俄罗斯的公司,希望把大豆出口到中国。请问,相关部门对俄罗斯的大豆有没有什么限制?

A:目前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大豆仅限劳务输出种植并返销在边境地区加工。进口俄罗斯大豆应符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并提前申请办理申请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具体情况也可与黑龙江检验检疫局咨询联系。

五、油菜籽

Q:进口菜籽和进口大豆一样在进口之前除了要办理检疫许可证、转基因证书外,还有什么别的规定?进口菜籽政策放开了吗?所有有进出口权的企业都可以进口?还是只能是菜籽非主产区的企业才可以进口?

A:油菜籽进口前需办理检疫许可证、转基因证书,进口油菜籽应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相关检验检疫要求,具体进口事宜,请咨询当地检验检疫机构。目前,只有符合相关检验检疫条件并经检验检疫考核批准的加工厂,才可以进口油菜籽。目前,带病(油菜茎基溃疡病)的油菜籽,只能从油菜籽非主产区口岸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同时也与国外开展相关检疫科研试验。

Q:国家质检总局考核确定了18家符合条件的进口油菜籽加工企业,这些企业具体是哪些?压榨产能是多少?

A:进口油菜籽加工企业必须符合相关检验检疫条件,以便确保油料进口安全卫生。关于进口油菜籽加工企业数量及产能问题,是动态变化的且属于企业信息,请关注相关行业信息。

Q:中国已经对澳大利亚进口的油菜籽解禁,中国允许进口澳大利亚油菜籽的港口有哪些? A:我国允许进口油菜籽的来源国家有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蒙古。目前,中澳双方正在启动油菜茎基溃疡病传播风险控制合作研究,合作研究期间拟有条件试验恢复进口澳油菜籽。为保障试验进口油菜籽检疫安全,双方正在探讨从我油菜非主产区且符合防疫条件的油菜籽加工厂附近的港口进口澳油菜籽。

六、棉籽

Q:请问可以从澳大利亚进口棉籽作为饲料吗?

A:根据《允许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国家与地区及产品名单》,目前不允许从澳大利亚进口棉籽作为饲料。如有需求,请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网上公布的《进出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办理,具体办理程序请参照《国外农产品首次输华检验检疫准入程序》。

Q:国家对于非洲非转基因的棉籽进口是否有要求?现在非洲的出口商已经在国家进口食品网站做了进口食品油脂油料的进口登记,前期也对他们的进口棉籽委托做了非转基因的检测,均显示是非转 基因,请问非洲的非转基因棉籽是否可以进口?

A:根据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包括棉籽在内的植物源性食品首次对华出口前,必须经过风险分析,确定其质量安全和植物检疫风险控制措施后方能进口。此前无非洲国家棉籽进口,属首次对华出口,需开展风险分析,该产品风险不明,尚不能进口。

七、大米

Q:请问大陆现在可以从台湾进口大米吗?如果可以,进口大米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A:可以从台湾地区进口大米。有关进口大米的具体手续和要求可向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咨询办理。

Q:请问什么是精米,来自允许进口国家的大米还需要进口许可证吗?

A:精米是由糙米碾磨加工去掉全部或部分糠皮和胚后得到的较完整的米粒。目前来自允许进口国家的大米不需要办理进境动植物检验检疫许可证。

Q:在有关部门对进口大米进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期间,进口大米制品(如米饼、即食米饭等)是否可以进口?

A:米饼、已加工好的即食米饭首次进口不需要开展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但需要符合中国食品安全相关国家标准,并向入境口岸地检验检疫机构办理进口检验检疫手续。

八、豆油 Q:我国对于进口食用豆油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和标准?例如:豆油的具体种类、分类、质量、检测标准、检测方法、运输、包装和储存方法等。

A:目前进口食用豆油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产品品质指标及卫生指标须符合我国《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大豆油》等相关标准要求。

Q:从乌克兰进口毛豆油,请问需要办理许可证吗?有其他什么要求?

A:进口毛豆油不需要办理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具体要求可向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咨询。

第二篇:政策问答

四个切实: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

五个一批: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教育培训脱贫一批、生态保护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选派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3.贫困户识别标准、扶贫标准、脱贫标准有何区别?

识别标准:按照“规模控制、群众评议、程序合法”的方法识别。既要考虑收入,更要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和致贫原因等因素。

扶贫标准:我省执行国家扶贫标准。2013年的扶贫标准是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2014年、2015年扶贫标准分别为2800元、2855元。

脱贫标准:以“两不愁、三保障”(即中央提出的“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为核心,综合考虑群众发展能力、增收渠道、家庭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结构。居住地有相对完备的水、电、路、网等基本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

4.对贫困户识别的程序有什么要求?

贫困户识别要以农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住房、教育、健康等情况,通过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整户识别。

各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探索了一些好的经验与做法,比如贫困户识别“五比五看三优先”:比家庭收入、看经济来源;比家庭资产、看消费水平;比家庭劳力、看劳动观念;比生活环境、看居住条件;比贫困程度、看致贫原因。残疾人的家庭优先,独生子女家庭优先,纯女户家庭优先。

5.贫困人口识别“两公示一公告”指的是什么?

贫困人口识别必须做到“两公示一公告”,即:通过农户自愿申请,各行政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形成初选名单,由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后进行第一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乡镇人民政府对各村上报的初选名单进行审核,确定全乡镇贫困户名单,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复审,复审结束后在各行政村公告。

第三篇:粮食购销政策

粮食购销政策

1、当前国家在粮食购销经营上有哪些具体政策? 答:国务院决定,从2004年元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和购销价格,这标志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彻底转变,标志着我国粮食流通全面进入了市场化经济发展的轨道。为切实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了粮食直补政策,同时对粮食主产省份主要粮食品种实行了最低保护价托市收购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我市作为粮食纯销区,目前对粮食经营企业粮食购销实行的政策是“购得进,销得出,有盈利”。在正常情况下,粮食购销经营及价格由市场供求机制形成,企业自主经营,政府不再干预。在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造成市场动荡、粮价暴涨时,政府一定将通过宏观调控措施进行市场干预。譬如通过组织储备粮投放的办法,平拟市场粮价,确保市场供应等。

2、国家在粮食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上有什么支持和鼓励政策?

答:国家鼓励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从事粮食经营活动,促进公平竞争。依法从事的粮食经营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严禁以非法手段阻碍粮食自由流通。

第四篇: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统购统销,就是借助政权的强制力量,让农民把生产的粮食卖给国家,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由国家供应,农民自己食用的数量和品种也得由国家批准后才能留下。城镇家庭每家一个粮本,凭粮本供应粮食。此外,国家还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禁止粮食自由买卖。统购统销政策从1953年开始实施,1992年退出历史舞台。这项政策的出台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它给农村带来什么影响?政策实施后,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又是怎样的?本案例将一一梳理。

一、统购统销不仅仅是为了解决53年粮食危机

(一)1953年春,农民因惜售备荒不愿将粮食卖给国家

在“统购统销”政策实施前,我国仍有粮食市场,粮食可以自由买卖。国家要储备粮食除了向农民征粮外,还得从粮食市场收购。这时期,粮食市场并非全由官家控制的,也有私人粮商。国家要从粮食市场购粮储备,就得和私人粮商竞争。

建国后,城市人口快速发展,国家粮食储备一直购少销多,入不敷出。1953年春,局部地方出现霜灾,到1953年秋,农民惜售备荒不愿将粮食出售,无论是卖给国家还是私人粮商,致使国家粮食购少销多的局面恶化。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禁止粮食自由买卖,国家完全控制粮食市场,也难以从农民手中购得足够的粮食,因为农民根本不愿卖粮。正如陈云在论证实行统购统销的必要性时所说的:“有的同志提出,去掉商人,我们可以多买一点粮食。我看去掉商人并不等于农民的粮食一定可以多卖给国家”。

(二)1953年秋,统购统销政策出台

在此形势之下,显然已不是国家与私人粮商之间的争夺了,而是国家与农民之间战斗了。当时,政权采取政治权力强制推动粮食征购。

1953年,毛泽东让中央财经委员会拿出办法。中财委负责人陈云顾不得养病,急忙赶回北京。中财委开始提出8种方案,最后选定统购统销的方案。陈云1981年回忆说:“我下决心搞统购统销,钻了两个礼拜。那时候许多同志不赞成„„到了十月一号,在天安门城楼上,我跟毛主席讲,不搞这个我们没有出路。”(中央文献研究室:《陈云传》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618页。)

1953年10月2日晚,毛泽东主持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听取了陈云的汇报,采纳了陈云的建议。当时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粮食统购统销的决议》中规定,“所有收购量和供应量,收购标准和供应标准,收购价格和供应价格等,都必须由中央统一规定或经中央批准”。统销政策正式出台。中共中央和政务院还分别在1953年11月15日、1954年9月9日做出《关于在全国实行计划收购油料的决定》、《关于实行棉布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和《关于棉花计划收购的命令》,对油料、棉布实行统购统销,对棉花实行统购。这样,粮、棉、油等比较重要的农产品退出了自由市场,都开始由国家垄断经营。

(三)其实:1952年,陈云就已提议实施粮食征购,确保粮食的储备和出口

“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1953年霜灾造成的国家粮食购销紧张只是直接原因,并不是政策的根本动因。因为在1953年在此之前,领导层就已酝酿实行粮食的统购。

作为统购统销政策的掌托人,陈云在1951年和1952年就有实施粮食统购统 1

销的念头。据薄一波了解,陈云早在1951年底就酝酿过粮食统购。他在当年底全国财经会议上讲道:“粮食是紧张的,但不要过分恐慌。第一条防止经济作物面积扩大,第二条小公粮一定交国家。征购办法必须采取,则粮食间题可以解决。”

陈云口中的“紧张”是指,我国“一五”计划开始实施后,城市人口以及以粮食为原料的工业逐步发展,对粮食的需求日益增大,粮食问题供应紧张。

1952年,陈云再一次提议。他与李富春、薄一波三人名义给中共中央的《关于一九五二年财经工作的方针和任务的报告》中提出实行粮食征购的意见。报告中说明:“由于今后若干年内我国粮食将不是宽裕的,而且城市人将逐年增加,政府还须有粮食储备(备荒及必需的对外贸易),因此征购粮食是必要的。只要使人民充分了解征购意义,又能做到价格公平合理,并只购农民余粮中的一部分,则征购是可能的。目前先做准备工作,在一九五二年夏收时,采取合作社动员收购和地方政府下令征购的方式,重点试办,以观成效。如试验成功,即于一九五二年秋后扩大征购面,逐渐在全国实行。”

上述种种事实表明,对于粮食问题的决策者来说,实行粮食征购在当时是既定或至少是比较倾向于采用的解决粮食购销问题的方针,只不过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1953年霜灾导致的粮食紧张,加强征收粮食确保温饱就成推行政策的绝好契机。台湾学者李福钟曾提出,“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早在1953年粮食危机出现之前,就已是中共高层(很可能由毛亲自策划)不断在思索尝试的一项粮食政策”,并进而认为,“统购统销目的在保证粮食出口”。

二、统购统销还为了粮食出口和积累工业原始资本

(一)统购统销政策实现从农业获取工业原始积累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工业,城市人口增长,除了急需粮食保障温饱外,工业化发展也需要资金和原料。

据统计,“一五”计划预备累计投人折合黄金7亿两的巨额资金用于各项建设事业,其中有55.8%为不能短期收回的基本建设投资。这样,中国工业化建设的资金筹措成了一个呕待解决问题。当时,领导层主要采取从农业积累工业资金,也清楚地表达这一思路。

毛泽东1955年7月31日在中央召集的省委、市委、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时说:“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农业技术改造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其中有一个相当大的部分是要从农业方面积累起来的。这除了直接的农业税以外,就是发展为农民所需要的大量生活资料的轻工业的生产,拿这些东西去同农民的商品粮食和轻工业原料相交换,既满足了农民和国家两方面的物资需要,又为国家积累了资金”。(《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182-183页)

统购统销制度正是适应了工业资金积累的需要。在运作过程中,以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式实现了农业积累向工业领域的转移。所谓价格剪刀差,就是:采用农产品的国家定价形式,从农民手中低价统购,又对城市居民和工业企业低价统销,用以维持大工业低工资和低原料成本,提供不断产生超额工业利润的条件,最后又通过工业上缴,集中起国家工业化的建设资金。“剪刀差”实际上是一种“暗税”。农民向国家除了缴“明税”,即公粮以外,在售农产品的同时,还上交了“暗税”。

(二)最高估计,农村因统购统销的“剪刀差”被拿走7000亿

从实行统购统销到改革开放期间,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到底从农村拿走多少财富?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计算,其中最高估计是7000亿(牛若峰,1992),最低估计是4481亿(徐从才、沈太基,1993)。然而,1984年国营企业年底固定资产原值才7, 370.5亿元。剪刀差使中国农村一贫如洗。统购统销也加剧了城乡分割,拉大了城乡差距。正是中国农民“牺牲”,为中国工业建设提供了原始积累,从而建立了初步的工业基础。(杨继绳:“改革以前的农民”,《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 版)

(三)1953年不提高价钱刺激农民卖粮,是担心国家预算提高和物价通胀 正是统购统销政策要实现工业资本积累,所以1953年出现粮食危机时,并没有提高收购价格来刺激农民卖粮及种粮,而采取强制征收。在陈云关于实行粮食征购办法必要性的论述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对于稳定粮食市场、稳定物价的关注。1952年,陈云说“粮价涨了,物价就要全面涨。物价一涨,工资要跟着涨。工资一涨,预算就要超过。”这样一来,预算中的工业投资就失去了保证。能否进口粮食呢?”陈云又说:如果把外汇都用于进口粮食,“就没有钱买机器设备,我们就不要建设了,工业也不要搞了”。(朱佳木 :《陈云与中国工业化起步过程中若干基本问题的解决》,人民网)

经济统计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因为统购统销的实施,“一五”时期尽管国民经济以平均每年11.3%的高速度增长,但物价指数的年均上涨幅度却只有

1.1%。

三、统购统销实施后,农村出现“闹粮”和“饥荒”

从上述种种事实可以看出,统购统销的实施,已不是单纯的温饱问题,粮食供应问题了,而是事关领导层优先重工业的发展战略实施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了。所以,统购统销政策过程中,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往往压倒“温饱”问题;因而,农民为此作出“牺牲”就在所难免了。

(一)实行统购统销以后,中国农民一直处于半饥半饱状态

统购统销实施以后,国家收购的应当是农民的余粮,但征收时,也把农民的口粮、种子、饲料收购走了。超过余粮部分称为“过头粮”。由于征了“过头粮”,不得不再“返销”给农村。每年返销给农村的粮食中征购粮食的比重达38.9%到49.3%。这些粮食在城乡之间往返运输,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尽管浪费,政府先把粮食抓到手比较稳妥放心,“过头粮”还是年年征。返销给农民的粮食比“过头粮”要少。

自从实行统购统销以后,中国农民就半饥半饱。刘少奇曾承认这一点: “现在国家对粮食的需要量,同农民愿意交售的数量之间,是有矛盾的,而且矛盾相当尖锐。如果按农民的意愿,他只愿意在自己吃饱了以后才把多余的粮食卖给国家。假如让农民统统吃饱了,然后国家才征购,那末,我们这些人就没有饭吃了,工人、教员、科学家以及其他的城里人都没有饭吃了。这些人没有饭吃,工业化也搞不成了,军队也要缩小,国防建设也不能搞了。(刘少奇:《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27日,载《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85年,第441-442页)”

(二)征粮时农民随便被扣“帽子”

饿着肚子把粮食卖给国家,农民当然不乐意。基层为了完成征收任务,有时动用过激的征收方式。

据1955年4月22日,国务院第一办公室提供的几篇题为《关于农村粮食紧张情况的调查》中反映,山东郓城县按实际产量只能购余粮2022万斤,上级下达了3300万斤任务,实际完成2900万斤。由于任务过重,干部强迫命令,比较普遍对群众捆打游街。三区一副区长在彭庄乡陈庄领导秋购中,造成自杀3起。区干部在杨庄集逼粮,打8人,扒衣服挨冻16人,吓跑3人,一些群众不敢在家里睡觉。(国务院第一办公室:《关于农村粮食紧张情况的调查》,1955年4月22日)

(三)农民“闹退社”“闹粮”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出现农民闹退社。譬如,1956年冬天,河南的临汝、永城、夏邑、虞城、民权、商丘等12个县,共有278个合作社发生了闹社、退社现象。“在闹社退社中,有的社员到乡、县、专区甚至到省告状请愿;有的社员私自拉走社内的牲畜;有的社员私分了社内粮食、种子、油料、农具和牲畜的饲料等公共则产;有的社员殴打社、乡干部和工作组的干部。”

还有,一些地方农民“闹粮”。山东惠民地区的利津、广饶两县,1957年5月12日至18日,连续发生群众抢粮13起,其中已抢者8起,劝阻回去者5起,涉及两个县的3个区、8个乡和37个村,参加抢粮的群众约有4800余人,共抢去粮食92000余斤。利津、广饶部分乡镇发生抢粮事件,也主要是群众缺粮。

(四)征粮过度又放粮食卫星,农村出现饥荒

1962年,中央召开大会(后称“七千人大会”),要总结大跃进的经验和教训以及推动粮食征购。会议的初始阶段,中央强调集中统一,反对分散主义。这也便于中央征调粮食。但当会议改为以总结经验为主,号召大家“开出气会”后,会议不但没有在粮食问题上大做文章,反而决定把工业发展速度再调低一些,把进口粮食的时间再延长一点,减少了粮食征购任务。同时,相关部门可以检讨,认为征粮过度又放粮食卫星,导致农村出现饥荒。

在会上,粮食部检讨说,1959年全国粮食产量是3400亿斤,可是征购就拿了1200亿斤,占三分之一强,这是农村伤了元气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还检讨说:1960年本已出现全国大面积的饥荒,饿死人的情况已很严重,可是粮食部还自以为天下太平,可见粮食部见事太迟。全国出现大饥荒原因可能很多,但粮食征购过头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人民日报》、新华社检讨了对“大跃进”中浮夸风、瞎指挥等问题所起的推波助澜的坏作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句至今人们耳熟能详的话语,就是出自于当年的《人民日报》社论。一些天文数字的高产“卫星”,也多来自于《人民日报》或新华社,如河南的早稻亩产48925斤,广东的中稻亩产60400斤,北方水稻亩产124329斤„„放高产“卫星”导致了盲目乐观的估产,导致高征购(即购过头粮),导致农民手中无粮而饿死人。(唐正芒:《粮食问题——“七千人大会”上的重要议题》,人民网《党史博览》,2008年01月07日)

(五)农村饥荒本可避免

1959年4月到1960年4月,是饿死人最多的一年。在这期间,库存粮食最高达887.03亿斤(1959年11月初),最少也有319亿斤(1960年5月)。1960年4月,是春荒最为严重的时候,这时粮食库存为403.51亿斤,(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历史资料:粮食部计划司1962年统计表。)这是贸易粮,折合原粮为482亿斤,按当时口粮标准计算,相当于1.4亿人一年的口粮。如果拿出一半库存粮食来救人,也不会饿死人。农民是守着几百亿斤粮食库存饿死的。

四、统购统销政策下的百姓日常生活

(一)百姓没有粮票,连一碗粥都买不到,难以自由迁徙

“统购统销”一实行,社会立即分为吃“商品粮”与吃“农业粮”两大阶层,又因为二元户籍制度,农民和城市都是“世袭”的,农民很难变成城里人。吃“农业粮”者实际成为“一等公民”,要想成为吃“商品粮”者,确乎“难于上青天”。

不仅是粮食,统购统销还扩大到棉布、食油等日常生活用品,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而纳入计划。在这种情况下,粮票诞生了。它代表着政府对每个城市居民粮食配给的数量。当时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如果没有粮票,无法买到一碗粥、一个馒头、一两点心„„农民进城,只能准备充足的干粮。若要出省,“含油”的全国粮票更难得,就是城里人想领取全国粮票也要单位开“出差证明”,农民是想都不敢想,这使他们的活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海波:《统购统销》,《档案天地》2008年 第11期)

(二)市民暖瓶被打成心病:发梦不是梦见买新暖瓶,就是梦到暖瓶被打 在“文革”十年间,票证的种类达到顶点。从鸡鸭鱼肉到烟、酒、糖、瓜子、花生、粉丝„„从自行车、缝纫机、座钟、大立 柜到线袜、尼龙袜、卫生纸、打火石、火柴、肥皂、灯泡、线团„„许多东西只有在年节才有供应,不仅限量,而且“限时,过期作废”;即便是票证规定的东西,也只有北京、人津、上海才能保证供应,其他许多地方连票证规定的东西都不能保证供应。生活是纷繁复杂的,这种简单的“一刀切”造成生活的荒诞。

百花文艺出版了一部《票证旧事》,辑录了一些人写的亲身经历。如市民宁宗一当时小孩才出生几十天,家中唯一的一把暖瓶被打,生活极不方便。而一把暖瓶要一年所发全部“工业券”,根本无法购买,只好硬头皮向邻居暂借(邻居也只有一把),以渡过难关。此后,暖瓶成了他的一种心病,生怕打破,“夜里睡觉都变成了大喜、大悲和大惊的梦”,不是梦见买到新暖瓶,就是梦到暖瓶被打。(海波:《统购统销》,《档案天地》2008年 第11期)

(三)票证成为社会控制手段,催生腐败

票证,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措施,而且成为社会控制、政治控制”的手段,个人的消费选择自由极其有限。人们往往为多买半斤肉、一把粉丝、几包火柴、一块肥皂„„而想方设法拉关系、“走后门”。当基本生活必需品都要“走后门”才能得到满足时,“走后门”越来越普遍了。

(四)改革使统购统销退出历史舞台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统购统销可能一直继续下去。1978年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人民公社解体。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后,粮食真正多了起来。1984年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其他农副产品也大副度增长。

1992年底,各地的库存粮食多,库存粮食占压不少资金。这时放开粮食价格,不仅不会出现抢购,还会给粮食部门减轻负担。于是,全国844个县(市)放开了粮食价格,粮食市场形成,统购统销真正退出了历史舞台。

请思考:

1.作出“统购统销”的决策的目的如何?这一决策实施效果如何?

2.“统购统销”政策的成败给决策者提供了哪些的经验和教训?

3.除粮食统购统销,我们当前还有“统购统销”政策吗?试评述之。

第五篇:社会保险政策问答

社会保险政策问答

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1、用人单位如何办理职工参保手续?

答:用人单位在办妥社会保险登记手续的同时即可办理职工的参保手续。

用人单位发生人员增加变动(含首次办理)时,由单位凭调入介绍信、招工花名册、劳动合同书等材料填报人员增加申报单,办理职工参保手续。

用人单位发生人员减少变动时,由企业凭调出介绍信、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处理决定等材料填报人员减少申报单,办理职工中断缴费手续。

2、用人单位职工个人的缴费基数怎样确定?

答:职工个人缴费基数每年核定一次。当年缴费基数以个人上一月平均工资收入核定。若个人上月平均工资收入低于上年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上年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核定;高于上年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300%核定。当年新成立用人单位的职工或当年新增参保的职工,其个人缴费基数按本人当年第一个月工资确定。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从每年1月1日起调整。

3、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怎样确定?

答:按政策规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为上年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至300%之间,由本人自行申报,社保机构核定。

4、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是多少?

答:目前用人单位的缴费比例为20%,职工个人的缴费比例为8%;

原政策规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比例为26%。根据《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文件规定:缴费比例将调整为20%。

按“双低”办法参保缴费人员的费率为17%。

5、个人账户如何建立? 答:个人账户是职工退休时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主要依据之一。社保机构为每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建立一个终身不变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其中:1996年1月1日开始,个人账户统一按本人缴费额(4%)建立;1998年1月1日开始,个人帐户统一按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11%建立;2006年1月1日开始,个人帐户统一按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8%建立。

6、跨统筹地区转移手续如何办理? 答:参保人员因工作单位变动或户籍变迁,继续参保后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原经办机构不属同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应当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转移手续。

参保人员调往外地的,由原工作单位凭调令办理停缴手续,并填写《基本养老保险转移单》,经社保机构审核后办理转移手续;参保人员在本地中断养老保险关系后在外地就业、并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由本人凭现参保地社保机构开具的《基本养老保险转移联系函》到原参保地社保机构办理转移手续。参保人员如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应先缴清欠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然后办理转移手续。

原在外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在本地参保后,应将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个人账户转入本地。对原在外地参保但已中断养老保险关系的,可在参加本地基本养老保险后,由本人凭社保机构开具的《基本养老保险转移联系函》到原参保地社保机构办理转移手续。

7、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需具备哪些条件?

答:1997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1998年1月1日以后退休的“中人”,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满十年的和1998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新人”,缴费年限满十五年的参 1 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后,从其办理退休手续的次月起,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直至死亡。

1997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1998年1月1日以后因病或者非因工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缴费年限已满十年但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员,或者1998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因病或者非因工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缴费年限已满十五年但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员,可以办理退职。

8、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手续怎么办理?

答:用人单位参保职工符合退休(退职)条件的,由其所在单位在当月二十五日前填制《衢州市职工退休和基本养老金审批表》,并携带职工档案,职工身份证报市人事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审批后报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审核基本养老金待遇;

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或破产、改制单位的退养人员到达退休年龄时,由本人在当月二十五日前向其档案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没有档案的人员可直接向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提出申请。经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审核后填制《衢州市职工退休和基本养老金审批表》,并携带档案和身份证报人事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审批后由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审核基本养老金待遇。

属于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的,须附《职工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审批表》;属于因病或非因工受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提前退休的,须附《衢州市职工丧失劳动能力鉴定表》。

9、基本养老金如何计发?

答:按照《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文件规定:1998年1月1日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队以计发月数,计发

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1998年1月1日前参加工作,本决定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本决定实施后到达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10、参保人员死亡时,个人账户余额如何退还? 答: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时,其个人账户余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一次性支付给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其余部分并入养老保险基金。

11、基本养老金如何调整? 答:《浙江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规定:基本养老金应当根据本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按照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的一定比例和物价增长幅度定期进行调整。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关政策

一、被辞退或清退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

根据桂教【2011】8号文件精神,落户在农村被辞退或清退的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原则上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于我县尚未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由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报县教育局审核汇总,在2011年12月31日前办完登记手续。新农保的相关政策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之所以被称为新农保,是相对于以前各地开展的农村养老保险而言,过去的老农保主要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新农保最大的特点是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这个补助又是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它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此外,不同于老农保主要建立农民个人账户的模式,新农保借鉴了目前城镇职工统账 结合的模式。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分两部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这意味着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我区将于2012年前全部实现所有农民都享有新农保。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一是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力相适应;二是个人、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适应;三是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民普遍参保。

凡年满16周岁、不是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均可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年满60周岁、符合相关条件的参保农民可领取基本养老金。

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设为一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按最低缴费档次缴费的,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每提高一个缴费档次增加补贴5元。农村重度残疾人、五保供养对象选择最低缴费档次的,地方政府予以全额代缴。农村低保对象选择最低缴费档次缴费的,地方政府在按最低缴费档次每人每年补贴30元的基础上再每年代缴纳养老保险费50元。自治区确定的缴费档次所需的缴费补贴资金由自治区、市、县财政按6:2:2或8:2的比例承担;对农村重度残疾人、五保供养对象、低保对象参保,由地方政府缴纳的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由自治区、市、县财政按6:2:2或8:2的比例承担。年满60周岁(以户口簿和身份证为准)、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参保人,可以申请按月享受新农保待遇。

新农保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支付终身。计发标准如下:

(一)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由国家财政全额支付。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包括政府为被辞退或清退的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提供的参保补助资金)除以139。

个人账户养老金从参保人的个人账户中支付,参保人的个人账户支付完后,由地方政府负责筹集资金予以继续发放。

参保人死亡,其个人账户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一次性支付给其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同时终止其养老保险关系。政府补贴余额用于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保险金。

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以户口簿和身份证为准)、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户籍老年人,参保时不用缴费,可以申请按月领取基础养老保险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地方政府给予缴费补贴;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二、居住在城镇被辞退或清退的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可自愿申请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居住在城镇被辞退或清退的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关政策:

1、养老保险缴费和待遇计发办法必须严格按区人民政府桂政发【2006】54号、原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桂劳社发【2007】248号、桂劳社发【2009】13号文执行。

2、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民办教师、代课人员,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按照城镇个体工商户参保缴费办法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原在用人单位工作之月起由其个人按规定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一次性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其中1986年12月31日以前从事民办教师及代课人员,从1987年1月起补缴养老保险费。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可以由其本人自愿申请在每个缴费内,按照全区上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00%、90%、80%、70%、60%五个档次任选一个档次确定缴费基数,按20%的比例进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2011年个体缴费最低基数为1592.1元,最高缴费基数为2653.5元,年最低缴费为3822元,最高缴费6368.4元),凡符合规定补缴养老保险的人员,必须提供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后方能办理补缴手续。提供的资料包括个人的人事档案资料、劳动合同书、身份证及县教育局认定的民办教师及代课人员工作年限证明、本人现居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乡镇)一级政府居住证明等能证明本人曾有过的工作经历的材料。

3、现仍在教学岗位的代课人员,由所在教学单位按规定的社会保险登记和缴纳养老保险费办法进行参保登记和缴纳养老保险费。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用人单位及职工,其申报的缴费基数不足上年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上年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缴费,超过上年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上年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基数缴费(2010年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是2653.5元,2011最低缴费基数为1592.1元,最高缴费基数为7960.5元,单位缴费比例为20%,个人缴费比例为8%)。属于单位缴费部分由教学单位缴纳;属于个人缴费部分个人负责缴纳,由教学单位负责代扣代缴。如学校在县劳动保险所没有社会保险登记记录的,由于学校提供以下证件和资料进行参保登记:(1)营业执照、批准成立证件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2)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3)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

4、养老保险待遇申报及发放:已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被辞退或清退的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凡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符合申请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条件时,由本人向县社会劳动保险所申请,并提供《职工养老保险手册》、身份证、户口簿、银行存折及复印件(县社会劳动保险所退休费代发银行有:县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邮政银行,退休人员可以到以上银行开户),社会劳动保险所按现行养老保险待遇计算办法计算。其应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之日起次月开始发放,并纳入社会化管理。

5、参保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后如何计发养老金待遇

(一)、已参加我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含个体工商户及雇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以下简称参保人员),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且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履行了缴费义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以上的,退休后按以下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

(1)建立个人账户后(1996年7月)参保缴费、2006年1月1日后退休的人员,退休后按月计发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2)建立个人账户前(1996年6月)参保缴费、2006年1月1日后退休的人员,退休后按月计发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

6、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非因公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非因公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这一条是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的)。现在丧葬补助金、抚恤金、病残津贴相关的政策配套文件正在制定中。《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首先解决了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因病或非因公死亡的,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问题。原来在职死亡的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是由用人单位支付的,以个体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人员,其遗属根本无法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其次解决因不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缴费不满十五年,达不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员)而不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人员,因病或非因公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不能工作,生活失去了经济来源时,养老保险基金给予帮助,可以领取病残津贴,这一条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一大进步。

7、参保要求

1、参保人员户籍必须是本县行政区域的;

2、参保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缴费基数和比例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

3、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被辞退或清退的原民办教师,代课人员,必须在2011年12月31日前办理参保手续和按规定足额缴费,2012年1月1日起不再受理补缴业务。

例1:张三,男,1951年7月生,1976年7月参加工作,从1987年1月参保缴费,共交养老保险54578.9元,2011年7月办理待遇领取手续时,核定其每月基本养老金1142.2元;

例2:李四,男,1951年6月生,1996年7月参加工作,从1996年7月参保缴费,共交养老保险43614.1元,2011年7月办理待遇领取手续时,核定其每月基本养老金717.1元;

例3:王小英,1956年7月生,1981年1月参加工作,从1987年元月参保缴费,共交养老保险54578.9元,2011年7月办理待遇领取手续时,核定其每月基本养老金1114.8元;

例4:李艳,1956年7月生,1996年7月参加工作,从1996年元月参保缴费,共交养老保险43614.1元,2011年7月办理待遇领取手续时,核定其每月基本养老金717.1元;

说明:李

四、李艳核算养老金一样的原因是按新办法计发的老金标准低于按老办法计发标准的,差额部分予以补齐。

社会保险政策问答

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1、用人单位如何办理职工参保手续?

答:用人单位在办妥社会保险登记手续的同时即可办理职工的参保手续。

用人单位发生人员增加变动(含首次办理)时,由单位凭调入介绍信、招工花名册、劳动合同书等材料填报人员增加申报单,办理职工参保手续。

用人单位发生人员减少变动时,由企业凭调出介绍信、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处理决定等材料填报人员减少申报单,办理职工中断缴费手续。

2、用人单位职工个人的缴费基数怎样确定?

答:职工个人缴费基数每年核定一次。当年缴费基数以个人上一月平均工资收入核定。若个人上月平均工资收入低于上年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上年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核定;高于上年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300%核定。当年新成立用人单位的职工或当年新增参保的职工,其个人缴费基数按本人当年第一个月工资确定。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从每年1月1日起调整。

3、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怎样确定?

答:按政策规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为上年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至300%之间,由本人自行申报,社保机构核定。

4、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是多少?

答:目前用人单位的缴费比例为20%,职工个人的缴费比例为8%;原政策规定: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比例为26%。根据《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文件规定:缴费比例将调整为20%。按“双低”办法参保缴费人员的费率为17%。

5、个人账户如何建立? 答:个人账户是职工退休时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主要依据之一。社保机构为每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建立一个终身不变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其中:1996年1月1日开始,个人账户统一按本人缴费额(4%)建立;1998年1月1日开始,个人帐户统一按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11%建立;2006年1月1日开始,个人帐户统一按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8%建立。

6、跨统筹地区转移手续如何办理? 答:参保人员因工作单位变动或户籍变迁,继续参保后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原经办机构不属同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应当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转移手续。

参保人员调往外地的,由原工作单位凭调令办理停缴手续,并填写《基本养老保险转移单》,经社保机构审核后办理转移手续;参保人员在本地中断养老保险关系后在外地就业、并在就业地参 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由本人凭现参保地社保机构开具的《基本养老保险转移联系函》到原参保地社保机构办理转移手续。参保人员如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应先缴清欠缴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然后办理转移手续。

原在外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在本地参保后,应将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个人账户转入本地。对原在外地参保但已中断养老保险关系的,可在参加本地基本养老保险后,由本人凭社保机构开具的《基本养老保险转移联系函》到原参保地社保机构办理转移手续。

7、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需具备哪些条件?

答:1997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1998年1月1日以后退休的“中人”,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满十年的和1998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新人”,缴费年限满十五年的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后,从其办理退休手续的次月起,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直至死亡。

1997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1998年1月1日以后因病或者非因工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缴费年限已满十年但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员,或者1998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因病或者非因工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缴费年限已满十五年但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员,可以办理退职。

8、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手续怎么办理?

答:用人单位参保职工符合退休(退职)条件的,由其所在单位在当月二十五日前填制《衢州市职工退休和基本养老金审批表》,并携带职工档案,职工身份证报市人事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审批后报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审核基本养老金待遇;

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或破产、改制单位的退养人员到达退休年龄时,由本人在当月二十五日前向其档案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没有档案的人员可直接向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提出申请。经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审核后填制《衢州市职工退休和基本养老金审批表》,并携带档案和身份证报人事劳动行政部门审批,审批后由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审核基本养老金待遇。

属于特殊工种提前退休的,须附《职工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审批表》;属于因病或非因工受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提前退休的,须附《衢州市职工丧失劳动能力鉴定表》。

9、基本养老金如何计发?

答:按照《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文件规定:1998年1月1日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队以计发月数,计发

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1998年1月1日前参加工作,本决定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本决定实施后到达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10、参保人员死亡时,个人账户余额如何退还? 答: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时,其个人账户余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一次性支付给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其余部分并入养老保险基金。

11、基本养老金如何调整? 答:《浙江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规定:基本养老金应当根据本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按照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的一定比例和物价增长幅度定期进行调整。

下载粮食进口政策问答(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粮食进口政策问答(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养老保险政策问答

    养老保险政策问答 个体从业人员如何缴费和养老金如何计发? 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和城镇自由职业者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为全省上一年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18%。自由职业......

    计划生育政策问答

    计划生育政策问答※晚婚晚育的年龄是如何规定的?答:男满25周岁、女满23周岁初婚为晚婚。已婚妇女满24周岁生育第一个子女为晚育。※为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的服务一......

    所得税政策问答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问答 2011年1月 一、原政策的效力问题 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六十条的规定,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服兵役政策问答

    国家鼓励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 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政策问答 (贵州省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2009-08-01) 1. 国家鼓励高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这里的“高校毕业生”如何......

    优抚政策问答

    优抚政策问答 咨询内容:什么是优抚对象? 答复内容:优抚对象是指以下人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服现役或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复员军人、退伍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和......

    侨务政策问答

    侨务政策问答 1、华侨、华人、归侨、侨眷的概念是什么? 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 归国华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 侨眷:是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包括:华......

    养老保险政策问答

    养老保险政策问答 1、什么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答: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是对城镇劳动者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退休后,从政府和社会得到一定经济补偿、物质帮......

    退休政策问答

    退休政策问答 2008-8-5 一、公务员的退休条件 (一)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退休: 1.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 2.由医院证明,并经鉴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