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
2011年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
(征求意见稿)
2011年是实施《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首都科学发展站在了新的高度,实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意义重大。
2011年本市全民科学素质实施工作主要服务于“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世界城市建设的目标。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主题,突出五个重点人群,加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优化科学素质工作环境,完善工作机制,把全民科学素质实施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努力开创首都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新局面。
一、庆祝建党90周年,集中展示科学素质建设成果 1.大力宣传党的科技政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互动体验活动,特别是科技特色鲜明、公众参与度高的庆祝活动,把对党和国家的科技政策宣传,融入到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庆典中,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90华诞。引导科技界的党员,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基层,开展服务。(各成员单位)
2.全面展示科技成就、展现科普成果。以各种形式开展科技、科普成果的展示活动,全面展示党领导下的北京市科普教育活动取得的丰硕成果,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党的领导,积极投身科普实践。(各成员单位)
二、广泛宣传,深入动员,全面推动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十二五”规划实施
3.加强对《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十二五”规划》的宣传和解读。组织相关媒体加强对纲要的宣传,组织专家对主要内容进行解读。组织联络员培训,全面理解掌握中国科协《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实施工作办公室)
4.开展北京市公民科学素质竞赛。组织开展“北京市公众科学素质竞赛活动”,推动广大市民自觉提高科学素质,促进“十二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开展。(市科协)
三、继续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主题,大力开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工作。
5.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突出主题,举办2011年北京科普日、北京科技周、北京周末社区大讲堂、社会科学普及周、百万家庭数字技能大赛及其他群众性科普活动。集中力量办好首届“北京科普嘉年华(暂定)”。(各成员单位)
6.充分利用世界气象日、国家减灾日,举办气象和防灾减灾知识巡展,全面普及宣传气象知识。利用安全生产月宣传安全生产科普活动。(市气象局、市安监局)
7.在全市电子商务网上,开展零售企业在线商业科普,增强商业科普示范店在科普活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继续宣传绿色消费、科学消费,倡导消费者购买节能商品、使用环保袋,努力为消费者创建节约型的消费环境。(市商务局)
8.开展绿色环保宣传。运用电视、广播、网络等绿色传媒平台,全面宣传环境保护领域的政策、法规,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做好节能规划宣传。利用“6.5世界环境日”等活动,重点宣传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节能减排。(市环保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宣传部、市广电局)
9.积极开展“六五”普法活动。开展“人文北京 法治同行”媒体集中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法制宣传挂图》、《社区法治宣传》等平台,开展新法宣传。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十一周年为契机,不断提高市民法律素质。(市司法局)
10.继续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
五、和谐奔小康”主题竞赛,重点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十大杰出职工、十大创新成果”评选活动,定期开展职工优秀创新技术展示推广活动和群众性的科普活动。利用工会三级服务体系、北京市职工技术英才网,搭建职工优秀创新成果的宣传展示平台和网络交易平台,促进优秀创新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市总工会)
11.继续开展爱护家园活动。举办北京市第十四届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组织开展“2011北京园林绿化行业新技术、新材料推介会暨专题报告会”,利用行业资源优势以科技促科普,不断提高北京市园林绿化建设水平。(市园林绿化局)
四、以提升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社区居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五个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建设为龙头,带动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
(一)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12.开展2011年“阳光少年行动”系列科普活动,在全市各中小学开展青少年急救培训工作。(市教委、市红十字会)
13.举办第29届北京学生科技节、第31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北京金鹏科技学生论坛。组织北京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北京市青少年未来工程师竞赛、北京市中小学生科技英语创意大赛。举办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活动、第八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博览会。(市教委、市体育局、市科委、市科协、团市委)
14.以“社区文明小使者”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开展《小作家园地》的活动。(首都文明办)
15.继续开展覆盖全市远郊区县的少儿科普阅览分中心工作。继续开展好未成年人阅读指导和各项文化服务工作,实施 “红读”活动,增加科普知识讲座。(市文化局)
16.开展气象与能源、气象与环境、气象与健康等知识的科普进校园活动,举办第五届中小学生气象知识竞赛,开展气象知识大讲堂,为山区中小学建立“红领巾”气象站。(市气象局)17.组织实施“农村青少年科普行动计划”,开展“科技互动展品进校园活动”,在农村地区大力开展“科普报告校园行”活动。(市科协、市教委)
18.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环境教育和“绿色创建”活动。举办第八届北京高校健康环保周活动,继续开展“留住一桶水”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节水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市环保局)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19.继续开展新型农民培养。做好重点培训工作,包括非农就业和创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学历提升培训、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科技文化卫生法律普及活动等。(市农委)
20.推进读书益民工程,建益民书屋,向京郊农村赠送科技科普读物。以书屋为平台,解决农民读书难、看书难问题。(市新闻出版局、市科协)
21.继续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开展农民致富科技服务套餐配送工程、气象科普农村行、科普之春等科学普及活动。继续开展好“三下乡”活动、农村“文艺演出星火工程”的实施工作。(市委宣传部、市农委、市财政局、市科协、市科委、市文化局)
22.举办新农村建设女带头人培训班、都市型现代农业女带头人培训班等,对“巧娘工作室”的创业者进行培训。年内完成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1000人次。(市妇联、市残联)
23.发挥乡土专家示范作用。加强新增蜂产业、果树类和花卉产业的乡土专家的培养,探索适合的培养模式。(市园林绿化局)
(三)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行动
24.发挥市技师学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优势,推动校企合作培养工作。开展第二届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评选工作,继续深化首席技师制度。集中宣传我市享受政府技师特殊津贴人员和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人员。继续实施公共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实训经费补助制度,年度实训目标为5万人。(市人力社保局)
25.进一步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做好残疾人素质状况和培训需求调查,研究和开发残疾人职业培训项目,提高残疾人的生产和劳动技能。(市残联)
26.探索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制定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认定3-4家市属国有大型试点企业,指导开展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市人力社保局)
27.组织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依托社会力量,整合开展首都职工安全健康教育培训,继续推进“首都职工安康素质测评”工作。(市总工会)
28.举办“首都企业创新论坛”,建立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举办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市科协、市总工会、市科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经济信息化委)
29.继续开展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工作。积极发挥命名创新工作室技术团体的作用,开展经验交流、成果汇报展示、专题研讨会等活动。(市总工会、市科协)30.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实用技能培训。开展安全知识、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科普宣传,提升综合素质和城市生活能力。(市总工会、市人力社保局)
(四)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
31.组织制定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组织编写《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读本》。利用首都科学讲堂的专家资源,配合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开展“社区流动科学讲堂”活动。(市委社会工委、市科协)
32.依托“北京魅力社区评选”、“我家的科普”系列活动,组织志愿者进行科普宣传,组织社区编写并实施科普宣传项目方案等,普及家庭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倡导“做文明有礼北京人”,加大垃圾分类减量的报道,宣传市民文明行为与身边典型。(市广电局、市委社会工委)
33.继续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开展创建科普型示范社区活动。完善社区科普活动室、科普画廊等社区科普设施建设。(市财政局、市科协、市科委)
(五)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34.以树立科学发展观为重点,举办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普知识系列讲座。把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养作为新一轮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开展以了解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发展趋势为重点的科学素养培训。(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
35.继续办好科普在线培训,开发科学素养培训系列课件。组织专家讲师团下区县委办局办讲座,编写《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读本》。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知识竞赛,进行公务员领导干部科学素质现状调查。(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协)
36.落实《北京市公务员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培训实施方案》,实施电子政务培训,开展公务员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落实《北京市“六五”普法实施方案》,组织公务员学习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市人力社保局)
五、加大科普资源建设力度,以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为抓手,不断提高科普服务能力
(一)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37.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作品的创作。继续办好科普动漫作品征集评选和北京优秀科普作品奖评选,组织北京科学传播创新与发展论坛。(市科协、市新闻出版局)
38.继续办好“首都科学讲堂”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专刊,继续在北京晚报开辟“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专栏。(市科协)
39.建立北京市科普资源中心,筹划搭建资源导航平台、数据库平台、互动交流平台、服务与研发平台、孵化合作平台。(市科委)
40.办好“蝌蚪五线谱”、“科普工作网”等一批科普知识、科普资源网站,促进科普资源的在线共享。(市科协)41.完善公园、绿地、观光采摘园、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郊野公园等科普设施建设。(市园林绿化局)
42.开展安全生产科普资源调查和科普统计工作,积极引导生产经营单位加强科普资源投入。面向社会征集安全生产科普宣传品,编写安全生产科普培训教材和科普作品。(市安监局)
(二)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
43.组织拍摄科普类电视宣传片,开展科技成果、优秀科技人才典型的宣传。以组织开办科技报道培训班等方式,促进新闻媒体科技传播能力的提高。(市委宣传部)
44.在黄金时段重点新闻节目中加大科普宣传报道比例,保证现有科技专栏播出时长。加强科技编辑、记者培训,提高科普宣传质量。(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市科委、市科协)
45.努力把1039新媒体机打造成科技传播媒体的新平台。做好科技的网络传播功能,系统宣传城市生活生产中的相关科学知识与各类常识。(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市环保局)
46.在北京电视台等媒体开设《魅力科学》、《健康北京》等宣传专栏,做好主题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市卫生局)
(三)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47.加强科技教师队伍建设。组织对中小科技教师(辅导员)全员培训,开展中小学科学教育课题研究,办好青少年科技教师网络业务研究平台。(市教委、市科委、市科协)
48.发挥老科技工作者总会、继续教育协会、北京校外教育协会等科技社团的优势,组织离退休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公务员、高校志愿者参与科技教育与培训。(市科协、市教委)
49.成立北京科普夜校,利用晚上和双休日等时间,面向不同人群开展长效固定的科普工作培训。建立红领巾网上科技传播示范社区。(团市委)
(四)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50.构筑科普场馆网络。以科普教育基地为基础,以综合性场馆以及一批具有专业或产业特色的科普教育博物馆核心。加紧北京自然博物馆南扩工程、北京科学中心等项目建设,统筹研究区县科普场馆建设。(市发展改革委)
51.打造城区15分钟科普服务圈,按服务区域半径1-1.5公里考虑设置科普服务站点,旨在为社区居民提供就近科普服务。(市科委、市委社会工委)
52.继续命名科普基地,使总量达到200家以上。继续推进创新型科普社区创建工作,2011年拟创建40家创新型科普社区。(市科委、市科协)
(五)首都科普资源集成与服务工程
53.组织制定首都科普资源集成与服务工程实施方案。开展与中关村科技园区、中科院的战略合作,运用好中央在京科普资源,加快北京科普资源研发集散中心建设。(市科协)54.在北京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建立大学生科技传播示范基地,建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室,积极宣传和推广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成果。(团市委)
55.加强“北京继续教育网”网站建设。丰富网站内容和栏目设置,加强师资库、各类信息栏目建设,重点加强自选式培训栏目建设。(市人力社保局)
六、加强保障条件和监测评估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科学素质建设环境
56.建立北京市科普能力建设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构建科普监测工作网络,定期开展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调查和科普工作统计,建立公众反馈制度,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市科委)
57.组织编写《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素质基准》。(市教委、市科协)
58.加强科普志愿者组织建设。在志愿者联合会下,成立科普志愿者总队,组织培训、开展活动。(团市委、市科委、市科协)
59.《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和《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修改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监督检查内容和方法。(市人力社保局)
60.科普工作者、科普志愿者的培训,增加对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及科普相关政策与规范性文件的培训课程,强化科普工作者对政策法规的执行能力。(市科委、市科协)各单位和区县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统筹协调,明确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纳入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考核,建立长效机制,采取切实措施,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深入乡村街道、学校家庭和企业厂矿。加强横向与纵向的联合与协作,各负其责,齐心协力,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基层、落到实处。
第二篇: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
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
文 件
京科组办发„2007‟10号
关于印发《北京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实施方案》的通知
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根据《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北京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二○○七年四月二十三日
北京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和《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方案》,特制定北京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努力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切实增强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能,不断推进部门工作和加快区域发展的能力,为提升全社会的科学素养树立典范。
二、任务与分工
根据工作目标,结合相关部门工作实际,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把提高科学素质作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规划的重要内容
1、在《北京市2006-2010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北京市2006-2010年公务员教育培训规划》中,将提升科学素养作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明确要求其在各类重点培训项目有所体现。(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
(二)在学习型机关建设中注重培养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 学素质
2、要求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将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战略思想,以及国家和首都的科技发展规划,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
3、指导全市各单位在开展自主培训时,注意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进行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教育培训。(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人事局)
(三)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培训
4、要求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和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党校在进修一班、培训一班、培训二班、培训三班、培训四班、正副处职公务员任职培训班等重点培训项目设计中,适当增加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培训,做好相关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
5、市属单位其他干部培训机构也要参照上述原则,加强对参训学员科学素质的培训。(市属有关单位)
6、以树立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协调有关单位联合举办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普知识系列讲座和大型报告会,编辑出版相关出版物,并将“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应用”等内容纳入北京市干部在线学习课件开发体系,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介绍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帮助其强化科学思想、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科委、市科协)
(四)动员和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参与各类科普活动
7、与中国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北京天文馆等机构合作,开发建设干部科学素质培训基地,有计划的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进行现场培训,增强其科学和人文素养。(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8、动员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特别是区县局级主要领导,积极参与北京科技周、全国科普日、北京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周等科普活动,带头了解科学、宣传科学、运用科学,不断增强其抵制各种伪科学、反科学思潮的知识和能力,切实为公众树立榜样。(市科委、市科协)
(五)在选拔录用、综合评价工作中体现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要求
9、在全市公务员公开招录和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工作中,适当增加对测试对象科学素养的考评内容;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情况列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
(六)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提高科学素质营造良好氛围
10、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北京日报、北京电视台和“首都之窗”网站等媒体资源,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宣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推出一批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并取得显著成绩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典型,适当时候进行表彰。(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
三、组织协调
1、成立组织协调机构。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市科委、市科协为成员单位成立“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协调小组。组长由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处分管副职担任,副组长由市人事局教育培训处和市科协科普部分管副职担任,其他成员单位相关处室分管副职担任协调员。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处,负责协调日常工作。
2、坚持分工负责制。牵头单位履行整体规划、协调服务、督促检查等职能,成员单位按照分工切实抓好方案的组织实施。
3、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根据工作需要,各成员单位之间要加强联系,互通信息,以促进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交流情况、研究工作,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主题词:印发 领导干部和公务员 科学素质 实施方案 通知
抄送: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
国家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有关部、委、办、局,有关人民团体。各区县政府办公室。各区县科协。
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7年4月23日印发
(共印120份)
第三篇:全民科学素质工作2009年工作要点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2009年工作要点
根据刘延东同志在《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国办会议纪要的精神,制定全民科学素质工作2009年工作要点。
2009年是《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的第三年,是完成《全民科学素质纲要》2010年目标的“攻坚之年”。在全面推动各项工作的同时,要着力解决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更加重视和推进提高科普资源的公共服务能力和《全民科学素质纲要》落实到基层等工作。2009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主题宣传,狠抓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全面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将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服务,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各地各部门要坚持和完善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机制,按照任务分工和职责,落实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机制、内容与方法,增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实效。以搭建平台、资源共享为理念,推动科学素质工作融入各部门、各行业,形成社会化大科普的工作格局,共同把《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推向前进。
一、继续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主题,大力开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工作
1.各部门要结合业务工作,确定若干项具体任务,抓好科普工作。突出主题,创造性地开展2009年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及其他各类群众性科普活动。开展“2009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10周年和青少年生态环保宣传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继续推进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试点行动,大力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千名节能减排青年使者在行动”和“环境健康宣传周”等活动。(各成员单位、中国科协、科技部、环保部、卫生部等)
2.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举办第二届“两岸四地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论坛”,开展植树节“生态文明”科普宣传月、生态文化科普系列活动和林业科技周等主题宣传活动。(环保部、林业局、气象局、共青团中央)
3.在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健康教育活动,特别是针对农民工在“苦脏累险”行业岗位就业人员较多、最容易受到安全生产事故和职业病伤害的情况,进一步强化农民工安全培训工作和职业卫生教育。(人社部、卫生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
4.推动“卫生科技进社区”项目,组织专家面向公众开展健康科普讲座;遴选适宜基层社区的先进技术,通过培训、现场指导等形式进行推广;选择优秀的科普图书创建“社区健康书架”,协调促进各类媒体开办社区健康专题栏目,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和居民健康素质。开展“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卫生部、科技部、全国妇联、中国科协)
5.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要开设主题专栏,加大宣传力度。做好主题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举办第三届公众科学素质电视大赛。(中宣部、广电总局、中国科协)
6.围绕主题,开发挂图、图书、音像制品、展览等各类科普资源,通过科技馆、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科普大篷车以及各类科普教育基地等城乡基层科普设施开展各具特色的展示和教育活动,把相关科普知识送到百姓身边。(各成员单位)
二、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服务
7.组织科技工作者通过举办科普讲座,编印图书、挂图,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等各种形式开展宣传,在广大公众中树立起依靠科技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
科院、社科院、工程院、中国科协等)
8.充分发挥科技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的作用,动员科技界深入企业,主动服务,调动广大职工自主创新的热情与积极性,提高广大职工的科技素质和应对危机以及创新方面的能力。(科技部等)
9.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围绕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各类劳动者的就业需求,依托技工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扩大培训规模,延长培训期限,加大培训投入,提升培训能力,进一步提高劳动者就业、再就业和创业能力,努力保持就业局势的稳定。(人社部)
10.继续开展“科技列车老区行”、“院士专家西部行”等科技下乡活动,大力引导科技知识向农村和西部等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流动,帮助他们依靠科技增产增收,提高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中宣部、科技部、中科院、共青团中央)
11.充分发挥中组部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和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等作用,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负责人、种养大户、农村青年人才开展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农村新能源安全生产管理技术培训、科技入户和农业科普工作。继续深化“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服务月”活动。建立农村青年人才库,开展“订单式”的科技培训和技能素质培训,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继续开展“两牵手、一扶持”活动。(中组部、农业部、人社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
12.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力度,增加投入,落实补贴政策,完善机制、丰富形式、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启动实施“新市民”培训计划,提高进城务工青年的技能水平。(人社部、共青团中央)
三、面向基层,以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重点,推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一)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以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为切入点,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13.抓好《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的实施。深入开展农民科学素质行动试点村工作,加强对农民科学素质现状和需求的调研,探索成功经验,提炼典型模式,推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全面深入开展。(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
14.加大对“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支持力度,通过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形成科普惠农长效机制。通过农技协扶持计划等工作,帮助农技协提高生产经营实力和科普服务能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中国科协、财政部)
15.落实好《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民族地区科普工作,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科学素质。推动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建设。组织院校专家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科普工作队伍,开展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科技下乡活动。(国家民委、科技部、农业部、中国科协)
(二)以学校科学教育为重点,推进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16.推进学校科学教育,提高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水平。修订完善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精心筛选和编排最基础、最必需、最适合的科学知识,纳入课标,融入教材,进入课堂。加强中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组织实施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将小学科学和初中科学纳入“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远程培训项目”。促进“做中学”项目经验共享,进一步推广取得的经验和成果。(教育部、中国科协)
17.关注学生生命安全,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安全健康教育,普及地震、雷电、火灾、冰灾、水灾、泥石流、重大传染病防治等相关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安全健康意识。加强环境教育,深入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推广校园节能减排、生态学校和环境小
记者等项目,提高中小学生参与支持环保的积极性。(教育部、环保部、卫生部、气象局、中国科协)
18.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促进课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教育的有效衔接。继续开展“科普图书、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的试点工作。(教育部、中国科协)
19.广泛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引领青少年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组织开展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规范评审程序,确保公开透明。评选“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和“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深入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和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活动。继续开展资助科普专项、青少年科技活动专项和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野外实习基地的科普活动等工作。(教育部、自然科学基金会、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
(三)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重点,加大对城镇劳动者的培训力度
20.继续做好创业和再就业培训工作,实施能力促创业计划和城镇技能再就业计划,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人社部)
21.组织开展全国“创争”活动先进事迹讲演和辅导助学系列活动,深入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和职工素质的不断提高。考察建立职工素质工程示范基地,组织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增强职工获取和运用知识以及改善生活质量、实现自我发展的能力,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全国总工会)
22.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提高创新能力。研究出台《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推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深入开展,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大课题,继续举办一批专业技术人员高研班。建立首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实施第一批西藏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特殊培养工作。(人社部)
23.加大师资培训、教材建设工作力度,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做好高技能人才相关基础工作。强化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和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加强青年技能人才培养,深入实施中国青年就业创业行动,组织“青年技能训练营”,开展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人社部、共青团中央)
(四)以增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决策的能力为重点,加强科学素质培训
24.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完善和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干部以正确政绩观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2006-2010年政府公务员培训纲要》的要求,把实践科学发展观相关的科学知识作为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一把手培训工程、后备干部培训工程、基层干部培训工程中加强科学素质培训,不断增强各级干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本领。分层级、分类别地推进团干部教育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群众工作本领,引导团干部树立正确的成长观,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上过硬、作风上扎实、自律上严格”的团干部队伍。(中组部、人社部、共青团中央)
25.贯彻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公务员工作。深入开展公务员对口培训。以能力建设为主题,深化初任、任职、专门业务和在职等四类培训,强化科学素质相关内容。(人社部)
26.加强培训机构、师资队伍、教材等培训基础建设。指导各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在各类主体班次中增加科学素质方面的教学内容,充实师资力量。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10本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系列案例培训教材。研究国家级公务员培训师资库建设方案。研究公务员培训教材框架,开发远程培训课件。启动确定公务员培训示范基地工作,研究培训机构准入制度,优化资源配置。研究推动网络培训和培训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组部、人社部)
27.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举办科普专场活动。根据教学安排,组织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主体班次学员参观科研院所、科普场馆、科普基地,了解最新科技动态,接受科学素质教育。在领导干部中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的试点工作。针对国家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研究,建设工程科技思想库。(中组部、中科院、工程院、中国科协)
四、加大科普资源建设力度,以科普资源建设带动公共科普服务能力提高
(一)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导向,不断丰富科普资源内容
28.完善政策措施,繁荣科普创作。加大奖励和扶持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力度,扶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科普创作,营造科普创作的良好氛围。制定相关办法,推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科普创作任务,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科技部、中国科协)
29.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存量,通过适当加工整理集成各方面优质数字化科普资源,以中国数字科技馆网络平台为基础,探索建立一个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建设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公益性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联合体,为公众提供服务。(中国科协等相关成员单位)
30.结合部门职责,加大科普产品开发力度,以多种形式服务公众。开发一批挂图、音像制品、科普展览等科普产品,提供基层科普组织和各类科普设施开展科普活动。进一步推进双语科普试点工作,加强双语科普资源建设。开展农民科学素质宣传教育科普优秀作品的征集、评选和推介活动。编制《农民身边环保科普知识》日历版,拍摄制作《国家级生态村》系列电视专题片。以“我为农村改革发展做贡献”为主题继续举办全国农民读书征文活动,编辑出版《全国农民读书征文选》。组织林业科普读物及作品创作,开展第三届大学生生态科普创意大赛,启动建设中国林业数字科技馆。加强图书、报纸、影视资源、课件、数字科普馆、科普网站等气象科普资源建设。开发高校和中学气象科普培训课件,推广小学气象科普知识读本和《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系列丛书》。(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民委、环保部、农业部、林业局、气象局)
31.围绕重大科技事件开发科普资源。组织编写出版《中国近现代100位科学家故事》图书及画像。举办纪念《物种起源》150周年和达尔文诞辰200周年科普巡展。举办“中国科技60年”大型文艺演出和巡展。(中宣部、科技部、中科院、中国科协)
32.以中国科技馆新馆建设为契机,将其建设成为科普资源的开发和服务中心,实现中国科技馆实体馆和中国数字科技馆虚拟馆两个平台的有效整合,为公众提供多元化的科普资源服务。(中国科协)
(二)统筹规划、加强指导,推进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33.贯彻落实《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标准。加强对科普设施发展的调查研究和监测评估。(中国科协、科技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
34.有效利用现有科普场馆,根据需要新建一批科技类博物馆。加强对科技类博物馆建设与运行的指导和服务。对专业科技馆和综合科技馆的建设问题进行研究论证,加强对科技类博物馆建设与运行的指导。推动光学科技馆建设,开展对建设国家自然博物馆的研究工作。积极推动西藏、甘肃、海南省(区)级科技馆的建设工作。按照《科技馆建设标准》的要求,对全国科技馆的运行和管理开展专家咨询、展教资源支持、业务交流和培训等工作。(中国科协、发展改革委)
35.推动基层科普设施发展。对科普大篷车的发展进行规划研究,加大“科普大篷车”的配发力度,推动全国所有地市和有条件的县拥有科普大篷车,加强车载展品和科普活动的设计与更新,把公共科普服务送到边远地区。继续开展县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共建共享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实施“中小科技馆支援计划”和“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条件建设示范工程”,增强中小学校开展科学教育的能力和中小科技馆的科普展教功能。对全国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建设工作进行监测评估,推动建立遍布城乡社区的基层科普
活动室、科普画廊,增强服务能力。(中国科协、教育部)
36.发掘和拓展科普基地的科普教育功能。整合各方面资源,积极推动国家科普基地建设,研究制定关于加强科普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围绕安全生产、环保、林业和气象等发展行业科普教育基地。加强指导与服务,提升科普基地的科普教育水平。落实《关于科研机构和大学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活动的若干意见》,举办“中国科学院第五届公众科学日”研究院所开放活动。鼓励和支持研究机构、各类学校、企业配合地方政府举办科普活动。(中宣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协、环保部、安全监管总局、林业局、中科院、气象局)
(三)推进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
37.重点指导督促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和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办好科技专题、专栏、专版和专门频道,通过充实内容、丰富手段、增加版面和播出时间,提高媒体科技传播质量和影响力。充分发挥互联网、移动通讯等新媒体的科技传播作用,扩大公共科普服务的覆盖面。(中宣部、广电总局、中国科协)
38.加强对科普宣传的媒体从业队伍和科技人员的培训,提高科技传播能力。对专兼职科普人员进行传播理论、方法和如何面对媒体等的培训。结合发挥退休科技工作者余热的“霞光工程”,使更多的退休科技人员加入到科学传播行列。(中宣部、中科院、中国科协)
五、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对《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的领导
39.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力度。结合各自职能和在《全民科学素质纲要》中承担的任务在本系统下发文件,对各级部门的科学素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在基层建立联系点,对基层实施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和服务。(各成员单位)
40.发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和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表率作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在县域全面落实。(科技部、中国科协)
41.总结和推广各地各部门的典型经验,开展各种形式的经验交流。开展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优秀案例的征集评选工作。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基层科学素质工作者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中国科协、各成员单位)
42.进一步制定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条例》的研究制定工作。研究完善鼓励科普事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制定推动企业开展科普工作的相关激励政策。抓紧做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和公民科学素质监测指标体系的研究制定工作,做好科普效果的跟踪与评价。(科技部)
43.探索研究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激励政策和措施。研究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研究制定调动科技工作者、大学生、研究生和离退休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等参与科普工作的激励政策。(科技部、有关成员单位)
44.对《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开展督查,以全面掌握两年来《全民科学素质纲要》贯彻落实情况,进一步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督查的主要内容是各成员单位和各省建立工作机制、落实工作任务、保障条件等方面的情况。督查具体方案由纲要办提出并负责具体实施。(中国科协、各成员单位)
各地区要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和各成员单位的具体部署,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考核,建立长效机制,采取切实措施,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深入乡村街道、学校家庭和企业厂矿。要根据财力和实际需要,逐步提高科普经费的增长速度,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地方财政要从中央财政财力性转移支付中安排一定经费用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第四篇: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
2012年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点 2012年我省全民科学素质实施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坚持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机制,坚持服务民生、面向基层的工作原则,紧紧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建设幸福广东”的工作主题,进一步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夯实基础,加强协作,全面实施《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努力开创我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新局面。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主题,扎实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 1.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建设幸福广东”的工作主题,积极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深入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宣传低碳生活、节能环保、防灾减灾、创新创造、生态文明、公共安全、卫生健康等科学知识和观念,倡导创新创造,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积极营造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2.继续深入开展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全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等重大活动,推进主题科普活动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1
3.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台、报刊、互联网等阵地,开辟科学栏目,形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品牌节目,发挥好现代传播媒体在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方面的导向作用。4.充分发挥各级科学(技)馆、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画廊以及各级科普讲师团、科普讲坛、科技社团的重要作用,大力开展科学(技)馆进校园、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普旅游、开放实验室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
二、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五大人群科学素质行动 5.围绕提升青少年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幼儿园的科学启蒙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科学教育,进一步推进家庭教育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范畴,深入实施青少年科技教育“五个一”工程,积极开展校园科技节(周)、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青少年科技竞赛和大手拉小手科学传播等活动,推广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创建经验,加强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青少年科学教育基地建设。
6.围绕提升农民运用科技发展生产、创业就业、科学生活的能力,深入实施《农民科学素质教育大纲》,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农民创业培训,继续实施生态富民行动、农村卫生清洁行动、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农村青年科技文化活动月、“千会服务千村”、科技特派员等惠农工程,继续推进科技指导与妇女技能培训服务行动,加强农村科普示范体系建设 2
和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工作。7.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升城镇劳动者的学习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深入实施《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0-2014年),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职业技能竞赛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开展日常性职工科普教育活动,深入推动“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企业“讲理想、比贡献”和“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加强企业科普教育设施建设。8.围绕建设文明和谐社区和提升社区居民科学文明生活的能力,继续深入实施社区科普“五个一”创建活动和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广泛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进社区等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完善社区科普基础设施,加强社区“科普漂流书屋”和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推广科普示范社区的做法和经验,搭建社会化社区科普工作平台。广泛开展家庭文化活动,推动家庭美德建设。9.围绕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终身学习、科学执政和科学管理的能力,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依托各类干部培训院校,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加强妇女干部的知识培训与能力培训。继续办好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各类科技讲座、广东院士讲坛和科普报告会。积极倡导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带头“读一本科普书、听一次科普讲座、参加一次科普活动”。3
三、强化基础,加强科学素质基础工程建设 10.以提高教师的科学素质为重点,着力提高中小学科学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科学教师的培训工作,推进将科学教育内容纳入在职教师的培训内容。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改进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吸引力,推广优秀校本科学课程教材。加强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条件建设,继续开展“千校扶千校行动计划”、“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等活动,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网络资源建设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科学教育资源建设。11.提高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水平。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幸福广东”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科技需求,进一步加强科普资源的开发集成共享服务工作。继续重点编写出版《广东省公民科学素质读本》系列丛书,开发、集成宣传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关注国计民生热点问题的特色科普资源,继续开展“广东省优秀科普作品”评选活动,加强原创性科普资源开发的扶持力度。完善科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推进科普资源在基层使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和各级“科普大篷车”、科普画廊,提高科普资源的共享与利用水平。12.加强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积极推动广播、电视、电台制作更多公众喜闻乐见的科技节目,增加科技节目的播出时 4
间,推动出版单位增加各类科普出版物的品种和发行量、综合性报纸增加科技专栏的数目和版面、科普网站和门户网站加强科技专栏建设,打造科技传播媒体品牌。继续开展“广东科技好新闻”评选活动。加强大众传媒从业者的科学素质与科技传播能力培训工作,举办科学家与媒体交流活动。13.积极推进科普基础设施建设。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科技需求,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积极推进各类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和提高现有科普场馆的设施功能,充分发挥好远程教育网络、各级科学(技)馆、科普网站、科普报刊、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画廊、“科普大篷车”、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科普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加强基层科普“站、栏、员、基地”建设。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尤其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科技企业兴办各类公益性科普设施,面向公众开放科技实验室、企业产品展示中心。14.重视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农村、社区、企业科普人才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培育科普创作与设计、科普研究与开发、科普活动策划与组织、科普传媒、科普产业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大力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建立科普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提高科普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科学素质工作机制 15.完善各级科学素质工作的领导机构。针对换届、人员变动 5
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补充各级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协调机构的人员。各级纲要办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推动本地区纲要工作的实施,制定本地区“十二五”期间纲要实施工作方案,形成共同实施《纲要》的合力。16.制定全民科学素质专项工作计划。按照《广东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粤府办[2011]88号)的要求,省级纲要实施工作各成员单位,要根据本部门承担的职责任务,制定“十二五”实施工作的具体计划,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加大投入,认真落实好相关工作任务。17.加强监测评估和督查工作,建立常态监测和督查工作机制。2012年,省纲要办将对部门、地方实施纲要的工作开展专项督促检查。18.各级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要加强与成员单位的联系,主动做好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纲要办协调推进的作用,促进各地、各部门工作均衡发展。加强调查研究,宣传典型,总结推广经验,为纲 要实施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6
第五篇:2014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要点
2014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要点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十二五”发展目标的攻坚之年。2014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全面深化改革要求,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围绕“四化”同步发展目标,以实现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5%的目标为核心,以长效机制建设为重点,面向基层、贴近群众、关注民生,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方式方法,提升服务能力,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一)服务主题主线,为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1.围绕国家战略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热点,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引导主流媒体进一步宣传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成就和优秀科学家先进事迹,客观报道科技界热点问题,培育科学文化,反对封建迷信,树立正面舆论导向,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各成员单位)
2.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把普及科学技术、促进广大人民群众深入了解科技知识作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努力成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方法的实践者、科学思想的倡导者、科学精神的弘扬者。(科技部、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协)
3.深化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推动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全覆盖、制度化、重实效目标要求。丰富完善“弘扬科学道德 践行‘三个倡导’奋力实现中国梦”巡回报告会活动内涵,充实专家力量和题材内容,扩大活动覆盖面。举办“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汇演活动及“科技梦•中国梦—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全国巡展活动,大力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科技报国的高尚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广泛宣传基层一线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塑造科技工作者良好社会形象,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推动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中国科协、教育部、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会)
(二)创新主题科普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增强实效性和感染力 4.围绕国家战略发展要求,服务于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继续组织好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保护母亲河行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夏季科学展等重点科普主题活动。(各成员单位)
5.围绕社会广泛关注的雾霾、转基因、中医养生、食品安全、识真辨假、应急避险等热点问题,加大科普特别是应急科普力度,及时解疑释惑,引导公众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来认识问题,提高公众的科学认知水平和科学生活能力。及时组织开展好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世界地球日、食品安全周、防灾减灾日、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林业科技周、安全生产月、质量月、安全生产万里行、质量之光——全国识真辨假质量知识及成果网络展、“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等形式多样、便于公众参与的科普宣教活动,向公众解疑释惑。加强行业科普制度的建设,做好《国土资源“十二五”科学技术普及纲要》、《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3-2016年)》的组织实施、“十二五”《防震减灾宣传规划》的组织实施等。(各成员单位)
6.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大力开展全民健康促进工作,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继续组织实施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公众健康知识及技术筛选与评价研究项目、健康中国行——全民健康素养促进活动,以合理用药和科学就医为主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建立健康媒体科普联盟,持续深入开展烟草控制大众传播活动等重点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卫生计生委、中国科协、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7.加强科普与艺术的结合,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漫画、动画、电影、电视等艺术形式,传播科学知识,增强科普工作的吸引力。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各成员单位)
二、深入实施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基础性作用
(一)继续深化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8.进一步开展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科学教育教学改革。修订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启动小学科学教材的修订工作。组织开展普通高中科学与技术领域有关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教育部)
9.积极开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继续推动各地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扎实推进《指南》实验区建设,加大社会宣传,指导幼儿园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将有关科学教育内容更好地融入幼儿一日生活和游戏活动中。(教育部)10.加强对学生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指导,推动创新人才的培育培养。动员组织科技和教育工作者与青少年广泛开展科技交流活动,广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研究制定组织中小学生到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质量教育基地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的工作方案。促进校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教育的有效衔接。加强对农村留守青少年和进城务工人员后代的科普教育。(教育部、质检总局、中科院、工程院、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
11.广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的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组织举办第2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第14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第14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等青少年科技竞赛和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等主题活动,大力营造崇尚科学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环保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
(二)围绕提高城镇新居民科学素质,深入实施城镇劳动者和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行动 12.把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推动加强科普宣传教育,提高相关人群科学文化和文明素质内容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规划,广泛开展“争当学习型员工职工读书行动”、“助推百万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提高劳动者素质。以提高城镇新居民科学素质为重点,大力开展社区科普工作,帮助新居民提升自身素质,融入生产生活,加强新市民素质提升教育培训。(中国科协、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13.认真组织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深入开展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聚焦社区居民生产生活,依托社区服务站,建立健全社区科普益民服务站、科普学校、科普网络等科普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科普协会等社区社会组织,完善城乡社区科普组织体系和科普阵地。(中国科协、民政部、财政部)14.继续抓好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广泛开展以节约能源、安全生产、防震减灾、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打造群众满意的社区科普活动品牌,把科学发展与百姓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帮助社区居民树立科学发展和主人翁意识,推动形成科学健康的社区文化娱乐生活方式。(安全监管总局、中国科协、地震局、气象局、环保部)15.继续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推进百城技能振兴专项活动深入开展,提升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培训质量。组织实施“千万农民工技能提升行动”,三年培训农民工1000万,提升技术技能等级,力争20%以上获得中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质检总局、全国总工会)16.继续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深入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建设一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继续实施新疆、西藏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特殊培养工作,加强继续教育基础工作和国内外交流合作。(人力资源保障部、国家民委、农业部、质检总局)
(三)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深入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17.重视农村“三留守”问题,搞好农村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让农村留守人员生活得踏实、安全、无忧,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科普服务体系,围绕留守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教育、就业、卫生健康、思想情感等实施有效服务。(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18.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农业后继有人。继续加强“阳光工程”等务农农民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生产、科学生活的综合素质。大力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提高农民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农产品安全生产意识,增强农民依靠科技增产增收致富的能力。继续开展新农村千万乡土科普人才培训工程。(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19.着力加强农村特别是边疆和民族地区基层科普组织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对边境地区科普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强双语科普工作,开展双语科普示范村建设试点,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科普志愿者队伍,提高边境地区群众的科学素质,促进边境地区实现经济、文化共同繁荣发展。(国家民委、科技部、农业部、中宣部、中国科协等)
20.深入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发挥好受表彰对象的示范带动作用,探索完善长效服务机制,加强农村基层科普组织服务能力建设。(中国科协、财政部)21.大力加强农村妇女科学素质工作,推动“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深入持续开展,深入实施提升农村妇女的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农业部、全国妇联、中国科协)
(四)围绕科学发展,深入实施领导干部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22.抓好《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贯彻落实,指导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实施意见,把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教学培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规划,并落实到任务中。在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中,将科学发展观、创新驱动等战略思想以及我国科技发展规划作为重要内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
23.会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和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设置省部级、厅局级领导干部“战略思维与领导能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智慧城市与城市现代化”等专题研讨班,加大高中级领导干部科学素质教育培训。抽调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参加新型城镇化、大气污染治理、绿色交通、水资源保护、气象防灾减灾、智慧城市等专题培训班,对市、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开展科学素质相关知识教育培训。(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24.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选学,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开设“科技前沿与创新驱动”“大数据与中国特色信息化道路”“科技前沿与案例解读”“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等专题班,组织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司局级干部学习科学素质相关知识。中国干部网络学院开设“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全球化与中国绿色发展”等10门相关课程,供干部开展在线学习。(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5.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工作中,体现科学素质方面的要求;在公务员考录中强化科学素质的测评,积极探索分级分类考录模式;深入分析不同区域、不同类别、不同职务层次岗位特征,分级分类构建符合实际和发展需要的领导干部科学能力素质标准体系,进一步明确不同领导职位的核心能力素质和通用测评要素。(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三、加强科普基础条件建设,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一)进一步优化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加大教育培养力度
26.强化中小学科学教育师资保障。深入实施“国培计划”,加大对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培训力度。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强化信息素质教育,争取2014年培训人数不少于本地区中小学教师总数的20%。进一步落实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把科学素质教育贯穿到师范生培养全过程。(教育部)27.落实《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教育部、中国科协)28.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科技馆进校园活动和县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科普教育共建共享工作;制定规范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标准;增加中小学科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力度。(中国科协、教育部)
(二)着力完善中国特色科技馆体系,深入推进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29.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着力推动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等组成的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推动科技类博物馆合理布局,积极推动地市科技馆建设。继续开展中国流动科技馆和科普大篷车配发及活动。(中国科协、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
30.推动建立科技馆免费开放制度,发挥好已建成开放科技馆的作用,丰富科技馆活动内容,吸引更多中小学生到科技馆开展科学实践活动,提高各级各类科技馆的参观率。(中宣部、财政部、中国科协、发展改革委、科技部)
31.继续推动科普基地建设。进一步推动国土资源、环保、质检、林业、地震、气象等行业科普教育基地以及各级质量教育基地建设发展。继续开展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考核,修订印发《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修订完善质量教育基地建设管理规范。(科技部、中国科协、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环保部、质检总局、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等)
32.继续发挥青少年课外科技教育场所作用。充分发挥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中国科协命名的全国中小学科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作用。推动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妇女培训基地、文化宫等增加科普教育功能。引导地质公园、动物园、自然保护区、旅游景区等强化科普教育功能。(教育部、科技部、环保部、林业局、旅游局、中科院、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等)
(三)持续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开发开放,不断扩大优质科普资源
33.推动研究制定加强高校科普工作的指导意见。发挥高校的科技、教学、文化优势,探索建立科普合作交流、科普设施共建、科普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开展好高校科学营、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大学生科普创作大赛、全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暑期实习计划和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大赛等活动。(教育部、国家民委、中科院、中国科协)34.继续落实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增加科普任务,引导支持项目承担单位和人员及时将科研成果向公众传播普及。组织开展科普资源方面的推介和社会化奖励活动,推动科研院所、企业、博物馆、地质公园等单位积极参与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科技部、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协、中科院)35.推动科研机构和企业优质科普资源开发开放。进一步推动化工学科的科普资源开发开放试点工作,支持开展“促进化学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优化衔接研究”,办好“中国PX发展论坛”。探索推动企业科普资源开发开放模式。(中国科协)
36.继续贯彻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多元化投入科普事业,推动科普事业发展。(财政部)
37.组织实施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天文台站、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博物馆(标本馆)、野外台站等科研设施的科普功能,促进科研和科普的融合。凝聚院士、科研人员等高端科研人才资源的力量,重点结合社会热点问题、重大科学事件等开展科普报告、专题活动、学术讲座,出版系列科普图书、视频,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组织“科技创新巡展”、“名园名花展”、“名馆精品展”等综合性科普活动,推动科研成果的科普化。(中科院)
(四)探索多种形式,不断推动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38.继续组织开展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试点工作。发挥全国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作用,加强课程、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制定实践基地规范。(教育部、中国科协)39.进一步调动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的积极性。深化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建设,全面推动科学传播专家团队组建工作,继续开展首席科普传播专家的聘任工作。制定《科学传播专家团队建设指南》,组织开展科学传播专家培训和研讨,充分发挥科学传播专家的作用。筹建中国科普志愿者协会。(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协、中科院等)
40.研究制定鼓励科研、教育、企业研发等人员从事科普的激励措施,进一步调动激发社会各方面参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中国科协等)
四、创新科普技术和手段,促进科技传播能力提升
(一)加强科普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谋划和前瞻研究,大力推动现代科学传播体系建设 41.开展科普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谋划和前瞻研究,大力推动以新媒体和大众传媒等为主要渠道,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科技教育紧密结合,与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向公众开展科普的科学传播系统建设。(各成员单位)
42.创新科普工作的理念、方式和内容,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和条件,着力提升科普信息化水平,辐射带动有特色科普网站发展。推动科普传播创意研发、传播内容生产、网络科普传播等基础支撑平台建设。(中国科协、中宣部、科技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科院)43.发挥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流向互联网科普产业,推动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科普产业集群,探索以大型科普建设项目带动互联网科普发展。注重利用短信、微信、微博、社交网络、移动媒体等网络手段开展科普宣传,为互联网科普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中国科协、中宣部、财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
(二)加强科普信息化内容建设,保障互联网科普传播体系有效运行
44.充分整合有效资源,以科普常识、民生科普、应急科普、前沿科技、安全生产、防震减灾等为主要内容,加大面向新媒体的优质科普影视作品、网络科普游戏等资源的开发和扩散传播。(中国科协、中宣部、科技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安全监管总局、中科院、地震局、气象局、环保部)
45.推动网络科普游戏开发,推动以《十万个为什么》为代表的经典科普作品的游戏化创作和传统科普教育活动的游戏化改造。筹建中国网络科普游戏协会,组织和动员游戏企业积极参与网络科普游戏的设计、制作和传播。加快虚拟科技馆的建设,大力推动制作大批适合网络传播、多门类、贴近生活的优秀科普视频,充分利用科普短号码、微博、微信等手段促进科学传播。(中国科协)
五、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确保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落到实处
(一)深化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共建机制,进一步健全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体系
46.继续做好与各地签署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共建协议工作,强化工作职责,做好指导服务,着力推动各省(区、市)与所辖地市签署落实目标责任书,更好地发挥各级政府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47.启动研究建立既尊重国际标准,又适合国情的科学素质工作监测指标体系,完善督导评估机制。(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48.建立完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考核机制。推动各地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完成情况纳入业绩考核范围。做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十二五”总结前期工作,研究提出总结评估和表彰奖励工作方案。(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
49.坚持多部门大联合大协作的机制,落实好重点工作任务,更好发挥工作合力。进一步加大《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的动员力度,适当扩大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组成范围,深入发动相关部委,充分发挥各自工作优势,参与《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
50.加强工作协调,围绕重点方向整合成员单位工作力量,继续开展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重点行动,突出工作实效。(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
51.开展制定《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调查研究工作。推动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及各有关部门、行业的规划计划中。做好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前期准备。(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
(二)进一步建立完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激励机制 52.组织开展全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全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先进县(市、区)工作考评机制。继续开展2011-2015年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活动,不断建立完善科普示范体系,进一步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各项要求的落实。(各成员单位)53.大力宣传推广各地各部门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经验和先进典型。加强对推动科学素质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工作的交流和宣传。开展《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典型案例评选,编制案例集,拍摄宣传片,广泛宣传推广。发掘和总结基层推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各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