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地方司法规范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第二篇: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司法巡查工作暂行办法(试行)-地方司法规范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第三篇: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办案要点1122
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办案要点
[关键词]涉众型经济犯罪;民间借贷;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涉众型经济犯罪多涉及投资理财、私募股权、理财产品等领域,属资金密集型犯罪,通常表现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等形式,其涉案金额大、受害对象多、波及范围广,涉众型经济犯罪一定要对案事件的性质进行准确梳理,区别对待,针对个案制定专门方案,将损失降到最低,最大限度的降低社会危害性。
一、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成因分析
(一)银根收紧与企业资金需求刚性增长之间的矛盾
2010年以来国家货币政策由积极转向稳健,针对房地产开发、矿产挖掘等行业的政策利空较多,银行贷款政策收紧,在直接和间接融资仍具有向大型及国有企业倾斜的传统下,融资难、融资贵成为制约相关行业发展的瓶颈,企业流动性易出现不足或资金链断裂。为应对临时性经营困难,部分企业选择通过民间集资来缓解燃眉之急。值得重点关注的是,在近年实体经济困难较多、效益下滑情况下,房地产行业持续升温且获利丰厚,刺激了部分生产加工企业抽资,甚至通过民间借贷投资房地产开发,随着国家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大,在房屋销售不畅情况下易导致资金链断裂。
(二)居民财富的不断增长与投资渠道狭窄之间的矛盾
随着经济的增长,居民闲置资金也在增加,个人资产保值增值的投资需求旺盛。但当前资本市场面向普通投资者提供的投资工具种类较少,普通投资者面临收益性、风险性和流动性的折中选择,缺乏专业知识的人群或是偏好于高收益的投资者,在诸多不规范操作的引导下会选择将资金投于高收益的民间借贷,甚至是非法集资。此类投资者往往缺乏经济金融和法律方面的知识,不能区分合法和非法的界限,在发财心切情况下心存侥幸,面对犯罪分子打出高回报的幌子,往往抵挡不住诱惑而上当受骗。
(三)非法集资手段隐蔽与法律制度不健全之间的矛盾
涉众型经济犯罪隐蔽性强,如非法集资活动形式多样,违法犯罪主体往往以投资、生产经营项目为载体,参与者通过熟人、亲戚、朋友层层介绍不断扩展,集资手段也逐步由传统方式向网络化发展。在资金链未发生断裂情况下难以及时发现。另一方面,防范、监控、预警和打击非法集资活动需要多部门共同参与,这方面法律制度建设尚不完善,如其中与之密切相关的民间借贷尚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现行刑法条款无法对其调整,导致一些民间融资项目的立项、广告宣传、资金筹集、流向等环节无法实现透明严格监管。
二、涉众型经济犯罪涉及的领域多是投资理财、私募股权、理财产品等。表现为多种形式,应对其行为的真实目的进行判断分类,区别对待,根据其行为目的分类如下:
(一)、以生产经营为目的,通过多种形式筹集资金;
1、所筹集资金流转至生产经营用途;
资金融通分为内源融通和外源融通,涉众型经济犯罪所涉及的资金基本上都是外源融通,既是融资主体针对外部资源进行融资,且是针对社会大众进行的融资。融资主体是企业或者公司,或者是为融资而设立的关联公司,融资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产经营中的资金危机,比如说,某家煤矿为技术改造、扩大生产量成立关联公司对社会大众进行融资,融资的形式多为股权融资;融资的方式多种多样,但融来资金是否获得收益是与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控、行业经济发展状况、经营者的经营方式、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不特定的因素有极大关联,比如2008年奥运会期间要求所有煤矿停止生产,会后又发生了特大煤矿事故,又造成煤矿开工复产的延迟,这些因素都造成了融资成本的大幅提高,就直接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投资客户也血本无归,继而把压力施加给政府,通过非常手段来引起政府的关注。政府会根据事态的发展通过职能部门运用行政法规、民法法规、刑法法规等进行调控,能够帮扶盘活的尽可能给予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不能盘活的影响恶劣的对融资企业或者公司主要责任人进行定罪量刑,对投资客户进行劝诫疏导,对涉案款物进行追缴拍卖进而兑付给投资客户。
2、所筹集资金挪为它用;
还有一部分企业或者公司把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筹集来的资金挪作它用,钱融到手了,预估到用于生产经营后的预期收益低或者低于其他投资项目赚取的收益,这种现象最后的结果有多种情况,可能是高收益也可能是资金断链。
3、所筹集资金用于个人挥霍或者违法犯罪活动的;
将融来的资金用与个人挥霍或者违法犯罪活动的也比比皆是,这种情况融来的资金根本就不会产生收益,解决这种情况只有依法从严惩处,加大追缴资金的力度,但往往效果不好。
(二)以赚取通道费为目的,通过多种形式筹集资金;这种现象在网络理财平台较为普遍,如某某平台,利用手机APP操作,关联银行账户,为规避形成资金池,直接将资金转入用钱企业或者公司,所筹集资金流转至生产经营用途,利用和用钱企业或者公司签订的协议收取手续费。
(三)以骗取资金为目的的,通过多种形式筹集资金;设立投资担保公司,以高息利诱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融来的资金用于个人挥霍或者违法犯罪活动的;设立网络理财平台骗取投资客户资金用于个人挥霍或者违法犯罪活动的;
(四)非法传销案件,表面看似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案件形式不同,但是只要分析传销的真正目的就可以知道,传销是犯罪嫌疑人通过“拉人头、赚积分”的手段发展下线,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呈典型“金字塔”结构。形成资金流动最终是为了将他人财物据为己有。
三、对于涉众型经济犯罪的侦查,定性至关重要,由于此类型犯罪涉及区域广,人员多,取证工作量大、难度大,信息量大,不易分类整理,想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条异常困难,必须将必要的证据提取到位才能够反映出案件的真实情况,之后才能对案件进行准确定性。
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三流证据”,既是依照三条主线进行,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实物流涉及原材料、半成品或者成品、厂房场地、机器设备、办公家具等有形物品;资金流涉及随着实物流转的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信息流涉及随着实物流转和资金流转而产生的书面信息、电子信息等,资金应随实物流动,信息伴随实物和资金流动,正常的企业经营活动如图一所示:
实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供应网络原核心企业分销网络采购客户服务最终客户材物流料生产 如果一种经济行为并没有按照以上次序进行,肯定是出了问题,通过侦查可以对问题进行分析,是经营失败,还是有目的而为之,是否构成犯罪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以资金流动为主线进行侦查
涉众型经济犯罪前期融资过程主要涉及资金流和信息流,资金使用中有实物的出现。资金的用途一般体现于犯罪主体推介的理财产品。私募股权推介的股票期货等产品、传销活动往往也伴随商品推介;资金从投资客户手中转入融资公司或者企业,由企业进行支配,资金的流动伴随产生大量相关信息如合同、转款凭证、收据、还款计划书、借据、聊天记录等,这些信息就能够证明资金流动的路径及最终目标,在侦查过程中,要紧追资金的流向,尽可能完整调取相关联的信息,最后制作资金流向图,作为主线,以方便整理卷宗、涉案资金的追缴。如三鑫担保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新明担保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海莹公司实际控制人集资诈骗案件等,均是紧追投资客户的资金流动路径,调取关联信息证据,查明资金去向,对资金适用于正常生产经营的定性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对个人非法占有资金的以集资诈骗定性,查明资金最终去向,进而进行资金追缴。
(二)以实物流作为主线
如百年租车公司案件,众多投资客户或者以自有资金投入该公司,或者以自有资金购买车辆投入该公司,公司或者将客户资金用于购买车辆用于转租、或者将客户车辆直接转租获取资金用于支付客户利息,涉及数千车辆。此类案件即以实物车辆为主线,查明车辆购置的资金来源,车辆的流转情况,伴随车辆的流转而产生的收益或者费用,伴随车辆和资金流转的信息是证明这一过程的充分而必要的证据。
(三)对涉众型经济犯罪的侦查,其实就是为了查明被害人是如何损失了,前期初查、立案对案件的定性随着案件真相的揭露会有所改变,比如说海莹公司实际控制人集资诈骗案件,初期立案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通过侦查后,发现该公司不具备偿还能力,以口口相传的方式、高息利诱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公众存款,后期吸收来的存款部分用来偿还前期客户的资金、部分偿还个人债务、还有部分资金通过取现转存的方式占为己有出借给朋友获取高额利息。此案件最终以集资诈骗案件定罪量刑。
四、对涉众型经济犯罪的侦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涉众型经济犯罪涉及区域广、涉案资金庞大、涉及投资客户较多、资金流转路径复杂多样,需要提取的信息证据多而繁琐,不易梳理,容易造成办案人员心态出问题,近期发生的案件涉及客户动辄上千人,甚至上万人,每一客户都要建立证据档案,客户所分布的区域较广,往往波及省内全境大多数地市,工作量大、身体上的疲惫容易让办案人员产生畏惧感、为难情绪,进而影响办案思路、效率和进程,办案人员一定要有克难攻关的精神,合理调整工作与休息的节奏,使侦查办案有序进行。
(二)涉众型经济犯罪证据种类繁多,证据链条多样,侦查周期长,需要固定办案人员,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更换办案人员。侦查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办案人员,兼有侦查员、材料内勤、检查机关公诉人员、律师多种责任,要懂得依法办案,还要懂得有技巧、规范的取证,要梳理证据链条、整理卷宗,还要对自己整理的案卷进行审核,还要本着为犯罪嫌疑人辩护的态度去看待案件,才能够使有罪的人受到惩罚,无罪的人不被冤枉。
(三)要注意维稳、追赃、办案三个目的的协调统一,在办案过程中,发现侦查对象有机会盘活,能为客户挽回更多的损失,就要及时制作方案,向办案指挥部汇报,通过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协调部署,及时调整方案,把整个案事件的处理向积极的方向推进,不能为了尽快办结案件而办理案件,不能仅仅为了打击犯罪而办理案件。
(四)犯罪“非法占有为目的”主观故意的认定和把握
涉众型经济犯罪中部分可以构成诈骗案件,诈骗案件最难认定的就是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刑法上的“非法占有”应当是指犯罪行为人以特定手段为掩护,意图使相对方失去或脱离对其财物的控制,而积极追求将该财物据为己有或非法支配以获取非法利益的不法心理状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主观故意是犯罪行为人一种抽象无形的心理状态。如何认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主观故意,不能断章取义、主观臆断地枉加罪责或放纵犯罪。
如何判断是否具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主观故意,应从以下六点进行证明。
1、有无欺诈行为
涉众型经济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欺诈行为,如利用虚假理财产品、虚构资金用途来欺骗客户投资,将资金挪为他用。
2、有无现实的履约行为
涉众型经济犯罪嫌疑人根本就没有任何履约行为,或者没有履约的原因纯属主观意愿,而并非受客观因素的限制所致,或者以履行极少部分义务为诱饵,目的是为了诱骗对方履行全部义务的,一般应当认定行为人具有诈骗的主观故意。
3、没有履约的根本原因
如果涉众型经济犯罪嫌疑人根本就没有履约能力或者根本无意履约,只想无偿享有权利,主观上无意履约的,而客观上并未付诸履行的,就应当认定行为人具有实施诈骗的主观故意。
4、履约能力和义务是否相对应
涉众型经济犯罪嫌疑人没有履约能力,而承诺无力履行的约定。
5、对涉案资金的处理情况
涉众型经济犯罪嫌疑人对涉案资金的处理情况,能够直接反映出其实施行为时的主观心理态度,收到对方款项全部或大部分用于个人挥霍,或者不按约定使用,而是将所收款项用于证券、期货交易或其他高风险投资,致使血本无归的,或者收取对方款物后,隐匿、销毁账目,意在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或者搞假破产、假歇业、假离婚、假重组,意在逃避返还上述款项的,或者从事非法犯罪活动、用于偿还他人债务、携款逃匿、隐匿款物拒不返还、肆意处置他人财物等等情形,都应当认定行为人具有实施诈骗的主观故意。
6、行为人承担责任的行为表现
涉众型经济犯罪嫌疑人取得相对方款物后,采用躲避的方式使对方无法行使债权挽回经济损失的情形普遍存在,应当就个案的控辩证据和各种客观因素综合进行分析、判断,不应当一概而论,均认定为诈骗。
第四篇:北京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涉诉信访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地方司法规范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规范司法建议工作的意见-地方司法规范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院印)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