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标准化的税务稽查模式
努力打造“标准化”税务稽查模式
2010-05-18 13:57:55 | 来源:青岛市地税局黄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 | 作者:
青岛市地方税务局黄岛分局不断创新和优化稽查管理制度,努力打造“标准化”税务稽查模式,构建税务稽查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科学管理体系,对稽查选案、检查、审理、执行、纳税服务等方面实施科学管理,推进稽查工作的不断深化。
一、适应依法治税的需要,适时提出标准化税务稽查的目标
税务稽查是税收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税务机关直接面对纳税人行政执法的主要形式,是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矛盾和利益冲突的焦点。当前,税务稽查工作中还存在着选案不科学,缺乏衡量案件检查质量标准,案件审理自由裁量度过宽等问题。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分局适时提出实行标准化税务稽查的目标,为提高执法水平指出了正确的思路和途径。通过实行标准化税务稽查能够达到以下几方面的效果:
(一)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执法工作
标准化税务稽查是建立在稽查工作规范化建设基础上的管理工作,是对规范后的各项税务稽查工作设定了具体而明确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标准,是将相对较为原则的工作内容在工作步骤、工作环节的进一步细化,是工作质量和工作标准的进一步明确,如:行业核算特点、税收风险点查找、检查方法的实施、法律文书的使用等工作,都需要在合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制度和措施,才能保证执法的质量。
(二)有利于行政执法工作的公开、公正;
标准化工作管理将检查实施的工作范围、工作步骤、工作质量和案件的核实定案等工作均纳入了管理对象,虽然纳税人不同,涉税违法问题不同,违法性质不同,通过标准化管理工作措施的实施,不仅能够对同样的涉税违法问题使用相同的税收法律,实施相同的行政处理,而且能够在实施检查过程中,对不同的案件采取相同的检查步骤,对纳税人实施较为全面的检查工作,达到了“稽查面前纳税人平等”目的。
(三)有利于工作的监督和考核;
标准化的稽查工作管理体系建立之后,各岗位检查人员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均在各项制度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工作内容均通过法律文书、检查工作底稿、行政文书等进行了详细和规范的记载,检查工作的全过程能够全面的呈现,易于对案件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完成质量能够得到清楚的反映,易于对检查人员工作业绩和工作完成情况的考核。
(四)有利于检查人员工作水平的提高
稽查工作标准化管理体系将从事检查各岗位工作人员置身于一个有严格的工作质量要求的工作环境中,环环相扣的管理机制不仅约束检查人员的每一个工作步骤都要达到相应的工作标准,对于不能达到检查工作标准的,相关的管理部门能够及时反馈和纠正检查人员检查存在的问题,并指导检查人员采取正确的检查方法完成检查工作任务,使检查人员的工作水平在实践中得到磨练和提高。
二、按照“强化管理、精益求精”的要求,确定“标准化”稽查模式内涵
“标准化”稽查模式要求在稽查工作规范化的基础上,对稽查各环节、各要素建立可操作的标准参数,最大限度的盘活稽查工作各环节、各要素的工作活力,提高稽查工作质效。
通过一年的实践,我们初步将“标准化”稽查模式定义为一种以“精确、细致、深入、规范”为特征的管理模式,即为实现稽查管理目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科学的方法,细化管理流程,强化过程控制,对稽查工作各项活动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方式。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实行稽查工作底稿标准化。用列举的方式将必须检查的、反映的事项一一书面列出,注明出处,保持其原始性、合法性。二是实行稽查报告标准化。要求稽查报告格式、内容固定化、科学化,采取纸质卷宗与电子档案同步,用统一格式反映案件来源、稽查时间和稽查所属期间、被查对象基本情况、稽查过程中使用的查案方法及采取的税收保全措施、纳税人主要违法违章事实及其手段、适用依据、稽查人员的签字和报告时间、拟处理意见等等,简明清晰,便于审理。
三是实行案件文书标准化。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统一案件文书使用标准,规范文书使用语句,保证执法程序和证据提取的合法性。
四是实行案件证据标准化。对查出有问题的案件需要哪些证据材料、查出无问题的又需要哪些证据材料;日常检查需要哪些证据材料、专项检查需要哪些证据材料、举报检查需要哪些证据材料以及有效证据如何合法取得等,要求稽查人员逐栏逐项填写齐全,使取得的证据具有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完整性、及时性,使案件查处有“法”可依,实现对稽查过程和质量的控制。
五是实行审理资料标准化。对案件审理交接文书、审理工作底稿、审理委员会意见等资料统一标准,促使审理资料的规范化。
三、推广应用标准化稽查工作底稿,建立“标准化”稽查质量管理体系
我局借鉴审计模式,依据各行业生产经营特点和财务核算的特殊性,制定了《稽查审核工作底稿》,以表格的形式编写了14份详细的工作底稿,把经营收入、成本以及各项费用等逐项分解为审核表,并将各种数据的逻辑关系通过公式一一列明,最终达到检查人员通过填写表格,即可发现企业在纳税方面的疑点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了由于工作经验不足而导致的检查不全面的问题。
该套底稿一改过去传统稽查底稿不标准、不统一、不规范的形式,采用统一标准的固定表格形式,分税种分行业设计工作底稿,改“反列举”为“正列举”,并对稽查取证工作予以明确的要求,把各税种、各必备指标都科学全面的反映出来,而且可以相互取证、相互逻辑核对,形成一整套科学化、程序化的稽查质量管理体系,规范了执法行为,强化了监督管理,提高了稽查效能。
四、以房地产行业为突破口,实施“标准化”行业稽查模式,提高行业检查质效
针对房地产行业专项检查,我局专门撰写了《房地产业税务稽查标准化工作指南》,该指南分为房地产概述、财务核算分析、检查内容及方法、结案指引、案例分析、政策汇编等六个部分,就房地产行业基本特征、开发流程、核算特点、成本费用标准、涉及税种、税收风险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详细的分析说明,对检查的手段和途径、法律法规依据、检查取证等事项进行了具体的指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根据编写的工作指南,今年对房地产企业进行了剖析式检查。在检查准备阶段,该局邀请会计师事务所专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行业特点、行业流程以及会计审计方法进行全面剖析,并将会计审计与房地产行业的税务稽查进行对比,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在房地产“标准化”稽查实践过程中,要求检查人员在检查中凸现“深”和“广”两方面要求,即在成本的结转和往来帐的核对上要求“深挖”,在检查和取证的范围上要求“面广”。
五、明确内部分工,健全制约机制,以“标准化”流程,规范稽查
一是制定并完善稽查基础制度和规范,使每一项工作均有衡量标准。今年以来,我局制订并完善了《税务稽查执法文书规范》和《稽查基础制度》两大系列、共计十五项管理制度,并对各环节文书进行了合理改进,先后调整了稽查报告、询问笔录、处理处罚等文书,对案件实体、程序适用、法律文书、卷宗装订等标准进行了统一。特别是提高了案卷的评审要求,在评查过程中对不规范的稽查文书责令补充或整改,并与目标岗位责任制考核挂钩,不断提高稽查人员的税收执法水平。2008年查结的案件结案审结率达到100%,结案率达到93%,案件质量较以往年度有了大幅提升。
二是优化内部执法激励机制。在认真落实首查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的同时,建立健全主查责任管理制度,同时,建立与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相匹配的惩戒机制,促进稽查人员把案件查深、查透,税额查足,把每个涉税违法案件办成“铁案”,真正把好税收“最后一道防线”。
三是强化税务稽查执法的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税务稽查案件查处结果公告制度和稽查案件复查制度,对案件复查发中现的各种执法过错行为,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促进各执法环节、执法岗位人员的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的提高。通过健全内部制约,实行规范稽查极大的提高了工作质效,2008年稽查局共查补并入库各项收入达到3105万元,同比增长117%,执法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六、“标准化”稽查促进了增加税收收入与规范执法的成效
一是结合地区税源特点,做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税收检查,抓好大案要案的查处。在开发区,重点行业(主要是房地产业)和重点企业虽然只占总户数的8%,但贡献的税收份额却占到税收总收入的72%。我局几年来连续对房地产、建筑业开展行业性专项检查,连续两年均有查获案值在100万元以上的大要案,有效规范了房地产、建筑业的税收管理。我局在2009年的税收专项检查中,共地216户企业实施自查或重点检查,查补总额5418万元,查补总量是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居全市各分局稽查局首位。稽查质量大大提高,稽查程序进一步规范,稽查文书更加准确,没有出现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情况。
针对部分重点行业“年年检查,年年有问题”的现象,我局对以前年度税收专项检查中房地产、建筑安装、工业、商贸流通等重点行业分别存在的较为典型的税收违法问题进行归纳,整理编写成《黄岛分局以前年度税收专项检查情况通报以及分行业检查案例》,通过税收专项检查动员部署会议发给各企业财务人员,并编写了各行业自查提纲,要求纳税人在税收专项检查自查阶段根据提纲进行自查自纠。同时结合20余个典型案例对纳税人进行了举案释法宣传教育。对以往查处的典型税收违法案件,以案例的形式整理出来,对各种税收违法行为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点评,并对案件的处理处罚情况进行公示,在纳税人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和反响,产生了较强的震慑及教育作用。
实现税务稽查规范化管理的路径探析
发布日期:2009-02-14
访问次数:
225
信息来源:沛县地税局 字号:[ 大 中 小 ]
税务稽查是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情况所进行的税务检查和处理工作的总称。它依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查处税收违法行为,保障税收收入,维护税收秩序,促进依法治税。税务稽查管理的规范化对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促进税务机关依法行政,保证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税收执法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实现税务稽查的规范化管理,必须在坚持依法治税的前提和基础上,通过增强制度约束、加强执法监督、规范工作考核、提高税务稽查人员素质等途径来实现税务稽查的规范化管理。
一、依法治税,实现税务稽查规范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和基石,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严格依法治税,用法律的刚性、法律的权威、法律的规范来统帅税收工作,对于深化税制改革,强化税务管理,维护税收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依法治税的问题上,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
(一)税收法律法规立法层次低
我国目前税收法律制度不健全,使税收执法有时无法可依,有法难依。目前我国实行的税收法律、法规中仅有几部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的,至今仍没有一部税收基本法。大部分税法是国务院根据授权以条例或者暂行条例的形式生效的,有的还是以内部政策文件的形式下发的,致使税收立法的级次较低,效力不高且透明度差,降低了税法的影响力,而且使税法与其他部门的法律不协调或发生冲突时处于不利的地位。二是税收法律制度不完备,立法上存在滞后性。在一些领域还存在着立法盲点和空白,税收立法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实践,使有些税收工作在具体实践中无法遵从。有些虽有立法,但法律虚置问题严重,难以保证执法的统一。
(二)税收执法尚不够严格和规范,税收执法水平不高
税务机关缺乏应有的依法治税的意识,地方领导干预税收执法的现象仍然存在。从实践中看,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相当困难,从而使一些税收违法行为得不到及时处理和纠正,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还远远不够;
(三)税务机关缺乏相应的税收司法权且司法保障体系不健全,不独立
税收法律赋予税务机关的执法手段虽然得到强化,但法律没有赋予相应的保障力量。从实践中看,在税务稽查工作中,由于税务机关缺乏相应的司法手段,通过正常的行政手段无法取得有力的证据,使得一些税务案件的取证工作陷入困境;另外,从事税务案件侦查工作的公安人员存在着不熟悉税收业务知识等问题,税务机关移送公安机关的涉税案件往往是久拖不决或不了了之。不能有效地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税法的严肃性受到冲击。
实现税务稽查的规范化管理,首先,要不断提高税收的法制化程度:
一要规范和完善税收立法。在税收立法中要遵守立法权限和立法程序要注重提高立法质量,同时也要注重提高税法的透明度。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是加快税收基本法的立法工作;二是要提升各主体税种的法律层次。
二要增强税务执法的规范化和透明度。税务执法关键在人,重点在基层。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征管方式仍是粗放式的劳动力密集型的人海战术,税务人员的执法素质参差不齐,征管科技含量低。税务执法的规范化程度不高,税收执法亦缺乏相应的透明度。为此,要不断地加强税务人员“两个素质”的教育,切实提高税务人员的执法水平;同时要注重完善税务执法的公示制度,接受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三要加强司法监督,健全司法保障体系。一方面,要健全同司法机关的联系制度,充分借助司法机关特有的执法权力预防、制止和侦察各种税务违法犯罪活动,协助和保障税务机关依法行使法定职权,维护税收秩序;另一方面,进一步健全司法机关的法律责任,加强司法监督,以此鞭策司法部门自觉主动地为税收工作保驾护航。第三,成立税务警察队伍,赋予税务机关一定的司法权。
其次,要进一步深化税收改革,加强税务机关的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一要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有效的人事政策对税务管理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要积极实施人才兴税战略,彻底打破“吃大锅饭”、“铁饭碗”的局面,强化竞争机制,实施激励机制,以能定级,按级奖励,能进能出的人事管理制度,为优秀人才的发展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要加强税务机关以信息化为支撑的规范化建设。主要从加强稽查基础制度建设、完善岗责体系、规范业务操作流程、落实责任追究、严密执法监督、提高稽查科技含量、提高部门间信息共享度等方面入手,制定和实行完备的工作制度,规范执法行为。
三要适时进行税制改革。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以及税务管理的具体实践,对我国的各项税制进行改革。
二、制度约束,实现税务稽查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建立规范、系统和科学的税务稽查制度。要使税务稽查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必须建立规范、系统、科学、严密的稽查制度,既能保证稽查工作的高效运行,又能约束稽查人员必须公正执法,这是做好稽查工作的关键。规范、系统、科学、严密的税务稽查工作规程应该包括:
(一)制订稽查计划
税务稽查机关应根据税收征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纳税人涉税信息及日常工作中掌握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通过有效的分析对比,制定出具体的工作计划,实施有效的稽查。
(二)建立科学的稽查选案制度
通过计算机对所有纳税户的有关资料进行科学的程序分析处理,筛选出一些需要稽查的对象,彻底改变通过群众举报或实地查账获悉后进行稽查的原始的、落后的选户办法。另外,还可以通过管理分局的纳税评估初步确定稽查对象,为稽查选案提供线索或来源。
(三)确定形式多样的查案实施制度
税务稽查包括日常、专项和专案稽查,要实施这几项检查,应建立的制度有:建立日常性的案头查案制度;推行调账查案制度;完善实地查案制度。
(四)实行稽查与审理彻底分离制度
税务稽查是一种行政执法行为,税务稽查审理是税务稽查总体工作最为重要的环节,对稽查质量的提高,税收环境的净化起到关键的作用,能够有效地保障了税务稽查成果。目前有些地方从事税务稽查工作的人员同时还从事着对自己稽查案件的稽查审理工作,不利于提高稽查案件质量,不能够有效地防止税款流失,不利于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五)建立权威、及时、高效的结案执行制度
《税务处理决定书》是税务稽查机关对稽查对象的税务违法行为做出的权威性判决,是具有法律依据的时效性文书,要求其执行者必须依时执行。为此,税务稽查机关必须及时、认真、正确地作出决定并严格地执行。
三、执法监督,实现税务稽查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障
(一)税务稽查执法监督的重点放在“四个环节”
一是稽查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环节是稽查工作的主架构,稽查围绕这一主架构展开,稽查人员因这一主架构而配置,稽查资料因这一主架构而按时序分类归结,它是整个稽查开展工作的一面镜子,执法监督应以此为核心。二是稽查工作的考核不单是看其年终入库多少税款,从依法治税的角度讲更重要的还看是否依法开展稽查工作,四个环节明确反映了执法过程,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规范执法。三是对于某一稽查案件来说,四个环节处于事前和事中,是防范和及时纠错的有利时段,执法监督此时切入,效果好。四是从稽查工作切入整个税收工作的时间来看,其处于对纳税对象实施税收征管的末位,发挥着纠偏断后的作用;从监督的角度来看,地税稽查是对纳税人是否依法纳税的监督,也是对地税征管部门是否依法征税的监督;其权力必须受到有效的监督,才能进一步防范执法过错和腐败。
(二)实现稽查执法监督工具网络化
一是稽查信息处理的需要。从稽查资料规范化要求来看,稽查文书案卷必须按规定统一封面式样、纸张规格、内容格式、装订顺序、归档办法等。二是稽查执法监督管理的需要。要监督稽查的执法情况,就必须介入执法的过程,但监督工作是保障税收等法律、法规以及各项政策的正确执行,而不能影响甚至妨碍执法工作。
(三)稽查执法监督的办法
一是实时采集地税稽查四个环节的执法信息;二是将数据、文字准确输入到预置的稽查文书中;三是四个环节分属各环节稽查人员维护和使用,管理人员及各环节稽查人员分配有不同层次使用权限;四是管理人员可随时查看稽查案件办理进度及办案细节,检查其执法情况;五是根据稽查工作规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提出执法监督的意见,规范执法。
(四)加强税务监察
税务监察是对各级税务机关及其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的违法乱纪情况进行监控。目的在于促进税务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
(五)完善税收执法监督机制,提高税收执法的透明度
权力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没有监督的权力是容易腐败的权力。税权是政府课税的权力,是政府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则代表国家、政府执行一种有强制性的公务,是人民的勤务员,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没有任何谋求私利的权力,因此,税务执法人员必须过好“权力关”,接受社会的监督。为此必须完善税收执法的监督制约机制,提高执法的透明度。
1、完善机构,强化职能。将现在的政策法制科(处)、监察室合二为一,更名为税收执法督查室。对内代表税务机关行使税收行政执法和廉政建设的监督权,对外具有行政处罚的裁定权。其内部管理则实行上管下,即县一级的税收执法督查室的人员由地(市)局派驻,以此类推。它只对上级税务机关和同级人大、政府负责,实行定期轮换。这样,以避免或排除内外部的干扰和阻力。
2、健全税收行政执法督查的制度,规范职责程序。一是规范督查的对象和范围;二是制定督查职责和程序;三是制定督查质量和效果的考核评定办法;四是理顺法制、纪检、监察等部门的关系,建立定期汇报制度。自觉接受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接受地方人大的监督,规范税收督查行为。
3、建立执法责任追究制度。主要是对税务执法人员执法行为不当的责任追究。一是行政处分责任追究制度;二是经济赔偿责任追究制度;三是法律责任追究制度;四是执法责任追究程序,包括立案、调查、处理、复议、裁定、诉讼等内容。用违法必究的强硬手段,规范税务机关及其税收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行为。
四、规范考核,衡量税务稽查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尺度
建立以执法责任制为核心的考核管理机制。税务稽查规范化考核要以税务稽查四环节为基点,但任务型的稽查普遍存在,影响了稽查职能的发挥。传统的稽查管理就是任务型的稽查,新体制要求从任务型向执法型转变,但税收任务过重导致任务型稽查得不到改变。对稽查适当定一些任务考核指标也不是不可,但如对稽查部门定的任务过高,并且以完成任务作为发放奖金、评选先进等考核指标,容易形成单纯的任务观点,对严格执法、对严格稽查程序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任务紧时,只要税款赶紧催缴入库,有些必要的稽查程序就简化了,或是为催缴入库,就把取消罚款、滞纳金作为优惠条件。
五、稽查人员素质,实现税务稽查规范化管理的核心因素
税务稽查人员是税务稽查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要全面加快税务稽查队伍建设,进一步充实稽查力量,一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税务机关要结合轮岗换岗,把德才兼备,能查善管的优秀人才调整选拔的稽查岗位,配强、配足、配优稽查队伍。二是激活人才能力机制。在稽查内部,采用业务考试、业绩考核、群众考评及竞争上岗、优化组合办法,推行稽查全员能级管理制和末位淘汰制,激发干部职工自我加压、自强素质的内在动力,较好地解决疏于学习,淡化能力问题,促进队伍建设。三是加强业务培训。税务稽查部门要在抓好授课、考试培训的基础上,采用稽查案件集体汇报会、案例分析会、模拟查账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方式,切实加强稽查人员税收法律法规、会计实务、检查技能、微机操作应用技能等专业知识的“实战演练”培训,努力提高稽查人员在财务、法律、计算机技术等各方面的综合执法素质,逐步建立起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税务稽查队伍。
第二篇:浅议税务稽查分级分类模式的构建
浅议税务稽查分级分类模式的构建
随着我国税收征管模式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税收征管模式。税源管理的模式不断科学化、精细化,同时也在客观上要求税务稽查能够更具有针对性,准确性。近年来,鹰潭市国税局稽查局本着“合理分类、分级稽查、确定比例”的分级分类稽查原则,结合鹰潭税收征管现状,对分级分类稽查模式的构建进行着有益的尝试。
一、税务稽查分级分类管理的定义
稽查分级分类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稽查工作模式。分级是指省、市、县不同层级的税务稽查局,分类是指按规模区分不同类别的纳税人:分级分类稽查就是不同层级的税务稽查局分别将不同类别纳税人列为稽查监控对象,并对其分别开展稽查工作的一种组织方式。推行分级分类稽查,就是要引入风险管理概念,强化对重点税源的监控力度,减少重大税收流失,提高稽查对完成税收中心任务的保障力度。
二、实施税务稽查分级分类管理的必要性
(一)推行分级分类稽查将有助于提升税务稽查执法的质效。分级分类稽查采用集中检查、交叉检查等组织方式,抽调各级稽查部门
人员组成检查组实施检查活动,从机制上突破了稽查工作的地域界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省、市、县(市)三级稽查部门之间的互动,形成分级负责,职责明确的工作格局,有利于整合现有稽查资源,提高稽查工作效能,实现省、市、县(市)三级稽查之间的信息共享,建立一个规范互动、协调高效的稽查网络平台。同时,也有利于上级稽查部门对下级部门的管理、监督和考核,规范下级稽查部门的规范执法,提高案件查处质量,同时减轻当地执法部门的压力,减少执法过程中的人为干扰,有效推进依法治税的进程。
(二)推行分级分类稽查有助于以查促管、以查促查。通过对重点税源企业实施分类查处,有利于深入分析、总结和研究稽查过程中发现的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征管问题,提出加强税收征管的建议和意见,促进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通过对查处案件的剖析,有利于发现偷税、骗税的手段和规律,总结和提炼案件查处的方法、手段和经验,促进税务案件查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通过对重点税源企业的查处,特别是对大要案的查处,有利于发挥稽查的震慑作用,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规范税收秩序。通过在重点税源企业检查过程中,稽查与征管部门查前、查中、查后的沟通和反馈,有利于征管和稽查良性互动机制的建立。
(三)推行分级分类稽查有助于提升税务稽查干部业务水平。通过对重点税源企业的检查,有助于税务稽查干部人员政策业务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企业规模比较小的县(市)的稽查干部,参加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检查,对提高政策业务水平和查帐技能有很
大帮助。集中检查、异地检查、省市联动和市县联动等稽查工作方法,为税务稽查干部创造了交流、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有助于提高税务稽查干部应对各类涉税违法行为的能力。
三、实施税务稽查分级分类管理的组织模式
(一)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企业经营特点,按照一定的标准,确定稽查分级分类的实施范围。对税务稽查和被查对象进行分级和分类,税务稽查按照行政管理级次分为三个层次,即:省、市和县(市)稽查局。被查对象按照重点税源户划分标准分为三种类型,被查对象的划分要充分考虑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重点税源的确定标准以及稽查局的人员状况等因素,规定相对合理的分类标准。
鹰潭市主要的税源构成是铜加工业与再生资源行业。在推动分级分类管理时,应根据行业特点进行划分。
(1)特大重点龙头型企业。江铜及其下属的18家企业组成的江铜集团,其2011年共入库增值税5.46亿元,企业所得税8.13亿元。此类企业,由于经营规模较大,纳税数额较大,且企业自身内部存在一定的内部交易结算关系,建议由省、市两级稽查联动,重点进行针对性的稽查管理。
(2)集中特色行业型企业。鹰潭市以再生资源行业为其特色产业。2011年全市共有再生资源企业132户,其中一一对应再生资源企业92户。再生资源企业2011年合计缴纳税款25.33亿元,其中“一对一“再生资源企业缴纳15.47亿元。此类企业,拥有相同的经营模式和大致相同的工艺流程,在税务稽查的方法上,有较强的共同性,建
议由市县两级联动,采用异地交叉稽查的方式,开展重点行业的分类稽查。
(3)除特色行业外的其他大型企业。根据鹰潭市经济发展规模的实际情况,年纳税在2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可以划分为大型企业,2011年此类企业合计缴纳税款3.3亿元。此类企业行业涉及较为广泛,生产经营情况各不相同。建议采用市县两级联动,重点由县一级的稽查局组织对企业的个案的稽查。
(二)建立省、市、县(市)稽查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上级稽查部门要加强对分级分类稽查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监督,实现对分级分类稽查从方案制定、检查实施到成果实现的全过程监控,并及时通报分级分类稽查工作开展情况。
(三)建立分级分类稽查的分析制度。总结分析稽查过程中发现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并反馈给征管部门,通过加强重点税源企业的监控,规范整个行业的税收征管。建立案件解剖制度,认真总结查处的经验,研究发案规律,形成工作指南,并有意识地收集、制作和保存典型案例素材,加大对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
四、推行税务稽查分级分类管理的制约因素
(一)“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欠缺。“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的“四位一体”良性互动机制既是稽查职责要求,又是提升稽查效率和稽查执行力的有效途径;既是以查促管、提高征管质量的有效手段,又是规避执法风险的有效渠道。目前,征收、管理、稽查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业务衔接不够通畅,主要表现在信息交流共享
层次不高、利用水平较低、协作运转效率不高、协作范围不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分级分类稽查的全面推行。
(二)征管信息质量整体不高。由于上级税务机关对下级税务机关所管辖重点税源户的涉税信息不能及时掌握,只能通过征管系统信息了解重点税源户的涉税变动情况,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征管信息内容不完整,更新不及时,审核不严格,重点不突出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征管数据分析的质量和稽查选案的准确。
(三)税务稽查体制的制约。稽查机构的形式设立、职能配置、权限划分、上下级稽查部门间的管理机制尚不能完全适应分级分类稽查管理的要求。如:抽调人员的检查权限、异地执法权限以及的文书使用、稽查案件的审理、执行及入库级次等问题。
第三篇:税务稽查工作总结
紧张而又繁忙的2006年即将过去了,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感慨颇多,我稽查三科的同志们在“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引下,在分局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胜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稽”字
认真履行职能
税务稽查是打击偷漏税的最直接的手段之一,其基本职能有稽审、监控、惩处、督导、促收等,我们在稽查时有效的将这些职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税务稽查工作的特点。
二、着眼“稳”字
确保收入完成由于目前我区企业的经营情况不是很好,经济效益下滑,资金周转不畅,导致税收收入很难完成。税收收入是我们工作的中心,市局考核收入计划按平均进度考核,这就要求我们稽查科在完成任务时也要跟上分局的步伐,每当查补出税款时,我们就立即组织入库。由于企业有困难,总想一拖再拖,我们就再三做工作,采取“说破嘴、跑断腿”穷追不舍的工作态度催缴入库,保证了全局一盘棋的步伐。
三、狠抓“素”字
解决营养不良
干部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反映着稽查质量的高低,为了保证稽查质量,我科的同志们在跟上分局的业务学习的同时,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结合全国税务执法资格考试,自己每天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充电”,着重解决工作中急用的知识,掌握最新的税收动态,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通过学习每个人的查帐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使大家在提高工作能力方面收益匪浅。我国以加入wto,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否则将被时代所淘汰。在做好业务学习的同时,我们没有放松政治理论的学习。今年我们着重学习了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了江泽民“7.31”讲话以及在“十六大”上的报告,提高了我们每个人的思想理论水平,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一系列政治业务学习,每位同志的自身素质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稽查业务更加精通了,税收政策、法规掌握更加准确了,执法程序更加规范了,政治立场更加坚定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力求“准”字
贯彻税收政策
在贯彻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力求准确,我们按照分局制定的“四无”承诺,准确无误地加以贯彻,我们利用稽查工作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具体落实不走过场;在稽查质量上力求准确,“准”在稽查当中很重要,它是稽查结果的综合体现,我们在实施稽查前,先对被查企业纳税情况进评估,找到最佳切入点。实施稽查时,为了政策掌握的准确,我们还经常咨询综合科的同志,求得帮助,一年来我们稽查过的企业没有因我们的稽查结果而发生争执。
五、推进“优”字
提高服务水平
经过几年的“双评”工作,我们更加牢固地树立了优化服务意识,我们时刻没忘以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纳税人作为出发点,改变了过去只注重要求纳税人履行义务、忽视纳税人权利,只注重行使征税权利、忽视对纳税人服务的倾向,我们摆正了执法与服务的关系,增强了服务意识,将服务寓于稽查中,赢得了纳税人的理解与支持,从而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不忘“廉”字
树立地税形象
清正廉洁、务实高效,是我局的治局方略,我们严格按照分局年初签定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一级负责一级。一年来,我们认真参加分局的各类廉政建设活动,认真学习关于税务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认真收看廉政教育片,做到了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平时我们还结合每个季度的廉正写实,全体同志重温自己所写的廉洁自律保证书。全年累计拒吃请10余次,还谢绝了礼金。我们的做法得到了纳税人的好评。
七、提高“率”字
增强稽查质量
考核指标中,对选案中标率、查补入库率、处罚率、滞纳金加收率分别要求达到60%、80%、10%、100
%。表面上简单的数字,实际上标准是非常高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稽查中既要高标准又要严要求。稽查中我们不论税种大小税额多少,都认真对待一丝不苟,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没少得罪人,尽管如此,我们也乐此不疲任劳任怨。正是有了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才保证了稽查质量。
八、突出“严”字
遵守规章制度
我局是全国税务系统文明服务示范单位,是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分局的要求是非常严的,各项规章制度较细,平时考核又多。为了树立良好的地税干部形象,我们全科同志认真遵守规章制度,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严”字当头,与局领导班子保持一致,时常温习税务干部的要求和标准,全年没有发生违规现象。
九、强调“宣”字
普及税法知识
宣传税法是我们的一项工作内容,今年四月税法宣传月期间,我科负责了两幅大的宣传条幅,接到任务后,我们立即行动,克服了诸多困难,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此外,我们还负责了市局税法宣传的部分工作,得到了市局领导的肯定。平时,我们在稽查时也不忘税法的宣传,随时随地解答一些人的咨询,得到了纳税人的好评。
十、其他方面
1、地域管理,我们担负电力办事处,尽管路途比较远,天气寒冷,我们照样按照分局的要求做好地域户籍管理,及时将检查情况报告有关科室。
2、临时工作,我们对局里安排地临时工作,积极按时间、按规定保质保量完成。
3、存在的不足,我们的稽查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我们的检查表及文书的制作还需下大力气,这些都是我们今后需努力的地方。
第四篇:浅谈如何应对税务稽查
浅谈如何应对税务稽查
1.应对日常基础工作
规范经营,税收筹划
资料存档,规范管理
单独办公,资料分档
这是事前做好基本功,对公司现有业务运用扎实的财务知识,做好税务方面的筹划,资料应分门别类存档,财务办公室应单独办公,特别是集团各公司财务不要放在一起办公,资料保存也应分开存档,也不能放在一个档案室。上下班清理好桌面、抽屉的文件,不要把重要的东西乱放。俗话说:“不要把一筐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这里同样实用,不然人家会一锅端哦!
2.稽查接待心理准备
未经批准,拖延稽查
摆正位置,不得争执
面对举报,大度宽容
相信自己,沉着冷静
如果某天稽查人员出现在你办公桌面前,请问该怎么办?
首先,给他们嘘寒问暖、端茶倒水等等,如果叫不要动,把凭证等拿出来的话,这时告诉他,我们公司有规定,未经某领导同意,任何人不能调阅资料。东西都在这里,不能拿,如果我给你看了,公司会辞退我的。要不马上打电话给某总请示一下,这时你打打打。。就是打不通或是关机,给检查留点回旋余地。(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只有公安、检查、法院才有搜查权,并且进行搜查,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所以不给他看他也不能强求)千万不要和他们争执,中国人嘛,以和为贵,人家也是奉命行事,让他们休息等等,通过其他方法说不定就有转机。
有人举报说明人家看得起你,不要打击报复。
3、稽查前的准备事项
了解原因,有的放矢(了解来者为什么性质而来,参照上图)
对方实力,心中有数(来者是什么来头,有什么喜好、家住那里、家庭情况、他与那些
人有关系,就是“查户口”,平时也要多积累点,以便做出神速应对)
重大遗漏,补缺补差
账面库存,是否一致
存款往来,对应收入
准备材料,以备查询
相关文档,入屉入柜
接待地点,远离账册(接待地点要求干净、整洁,远离财务科、档案室)
接待人员,礼貌谦逊(懂财务而非主办会计接待,一般副总接待等)
4.接待技巧
对等原则:税务稽查接待要按对等原则,公司负责人可礼节性出面应付,但对公司各项财务问题不作肯定性答复和介绍,由财务总监与稽查人员接待。老板要当作稽查人员对财务总监说:要全面配合稽查工作,要什么拿什么,然后说还有什么会议要开等等,离开一会儿!(恐怕怎么配合应该早就知道吧,老板在背后周旋其他的东西,财务总监随时告诉老板情况)
陪同:税务稽查人员在公司经营场所走访,一定要有财务负责人陪同,各部门负责人或其他人员对税务机关人员的问题,先请财务人员解释,非财务人员只能含糊回答(这是因为财务负责人知道那些是有问题的,处罚力度如何等)
热情、多交流、大度
5.稽查资料提供技巧
依旧权限,有限配合(对检查权的正确理解,检查权不是搜查权)
财务资料,有限提供(谨慎提供各项资料)
非财务部门,适当规避(业务部门资料,不得适时提供)
电脑资料,及时备份(电脑资料的保密性管理)
6.稽查底稿核对方法
底稿要复印
核对要认真
应对要及时
措施要得当
稽查底稿是税务稽查的依据,带走之前应复印一份留着分析,好作准备应对,核对要逐条逐句逐字认真核对应对要及时措施要得当对稽查底稿加以分析后,如果发现与实际不符,3天内应及时作出书面反馈,了解稽查进度现在到了那一步,便于好打点打点有关人员。举个例子,通过了解发现,稽查底稿还在稽查组长手中,稽查组长住在××别墅,爱好是名烟名酒名茶等等,用个适当的方法,买点大中华、法国的路易十几啊什么的,带点上等的普洱茶啊,如果还不够加点RMB,总之要找对人、送对路。临走的时候,把你写好的反馈报告交给他说:“老大啊,稽查底稿有些与实际不相符,抽个时间看看”。让你走后,他抽着大中华,喝着普洱茶,带着愉快的心情认真的看完,在他这一环节尽量减少对公司不利的,说不定重写稽查底稿,你重新签个字,然后流到下一环节。(使处罚在你撑控之内)
一定要了解稽查进程,快速做出反映,不然,再好的关系都没用,人家也是流程管理啊......反馈时千万千万不要大吵大闹,本来10万可以搞定事情,你一闹说不定就变成100万了,反映一定是书面而非口头
7.稽查意见反馈技巧
认真研究,逐条核对
书面报告,口头反映
协调配合,进退有序
有礼有节,有理有据
第五篇:税务稽查工作计划
在新的一年里,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为使2006年的工作有更大的提高,特制订工作计划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思想教育,解决对理论学习缺乏积极性的问题。
二、提高公仆意识,切实为纳税人解难题办实事。
三、提高工作效率,杜绝不落实、不务实效的形式主义作风,着力解决工作浮漂的问题。进一步巩固、完善、夯实税收工作基础,不断提高税收工作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纳税人,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目标。
四、提高组织观念,杜绝个人主义思想,坚持原则、不断加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五、提高自身修养,杜绝追求个人享受的现象,着重解决贪图享乐的问题。
六、提高纪律观念,树立遵章守纪、令行禁止的纪律观念,杜绝随意违反规章制度现象。工作目标上突出实效性,牢固树立优化服务意识,找准工作突破口,定措施,求实效,紧密联系税收工作实际,坚决杜绝“吃、拿、卡、要、报”等不正之风,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牢固树立廉洁从税、执法为民的观念,牢固树立求真务实、事争一流的思想,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税收任务。
七、刻苦钻研税收业务、提高稽查工作质量。今年,要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注意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安排和调配时间,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同时不断摸索新的稽查方法和手段,改变重账内检查轻账外检查的观念,要将帐内检查与帐外检查有机结合起来,要善于发现深层次的、隐蔽较深的问题。
八、全面提高稽查文书填制质量。认真学习《新稽查文书填制说明》,熟练掌握税务稽查文书制作的规定和要求,对案件违法事实、处理处罚依据、文书制作、文书送达等项目中较易出错的方面进行深刻剖析,着力解决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在制作稽查文书方面,以达到文书不变更,案件不败诉之目的。争取2006年在稽查文书规范化管理上出经验、出亮点。
九、抓学习,强素质,练内功,树形象。认真学习《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河北省地方税收业务工作规程》和《税务稽查工作规程》开展稽查业务培训,重点提高业务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