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证照分离”几个关键问题分析

时间:2019-05-13 20:2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聚焦 “证照分离”几个关键问题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聚焦 “证照分离”几个关键问题分析》。

第一篇:聚焦 “证照分离”几个关键问题分析

聚焦

“证照分离”几个关键问题分析

“环球同此凉热”。营商环境竞争力的全球角逐,已然日趋白热化。美国大幅减税和减轻监管负担,我国则力推“放管服”改革,其中一项重要举措,便是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率先推行以大幅削减行政许可、打造智慧监管为目标的“证照分离”改革。

“证照分离”是什么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此句用于解读政府政策与民众感受度之间的关系,同样生动贴切。

政府诸多政策推出后,要让民众真切感受到改革的红利,除了措施本身切中肯綮之外,去繁从简,以接地气的方式解读和宣讲政策,同样非常重要。

“证照分离”即属此类。目前,别说老百姓,就是工商和市场监管干部,也有很多人不理解“证照分离”的真正含义。

《国务院关于在更大范围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7〕45号)要求,在深入总结上海市浦东新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经验基础上,在天津、辽宁、浙江、福建、河南、湖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10个自贸试验区,复制推广上海市改革试点成熟做法。试点期为本意见印发之日起至2018年12月21日。

这是上海市在输出自贸区三周年改革试点经验之后,再一次完成制度输出。

什么是“证照分离”?学习总理最近的讲话,有利于理解这一概念。在2018年1月1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是破解“准入不准营”问题的关键!李克强总理指着会议材料中推进“证照分离”有关具体事项表一一分析:我国当前正在大力发展新动能,创新商业模式,但此前许多规定把企业应有的设备数量甚至使用年限规定得死死的,这些规定在今天真的还有必要吗?另外这条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两年一次复核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我们看到的大量情况是,只要遇到检查就提前打扫得干干净净,其余很多时候群众反映的问题却往往视而不见,这种监管方式真的有效吗?他指出,正是因为这些形形色色的“证”,不仅制约了企业发展,事实上也分散了政府的监管能力。当前“证照分离”的关键,是大力推进“照后减证”。政府要把更多精力从关注事前审批转到事中事后监管上来。

划划重点。总理的这番话,把“证照分离”改革的要旨点得相当通透。第一,重在解决“准入却不准营”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指,市场主体资格(准入)与经营资格(准营)存在背离,都领营业执照了,却还不让开张营业。第二,政府要从惯性的“资质监管”,走向“行为监管”。发了许可证,并不等同于管好了经营行为。第三,“证照分离”改革须循序渐进。对于上海而言,现在已从“先照后证”到了“照后减证”的阶段。

总体来说,“证照分离”改革的目标是,要从习惯于发证,转向习惯于通过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实现智慧监管。

看来,“证照分离”确实内涵丰富,要从法理上讲清楚,还是不忘初心,从其本原入手吧!

“证照分离”的本质是“先照后证”

“证照”是企业进入市场的两把“钥匙”。所谓“照”,是指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而“证”,则是指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在“证照分离”改革之前,许多行业主管部门将自己的审批置于工商登记之前,且规定了很多严格的条件。举例来说,要开一家餐馆,必须先到食药监部门办理餐饮经营许可证,然后才能到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申请领取营业执照,取得市场主体资格。然而,企业在取得营业执照之前,因身份不明,在资金筹措、员工招募、合同签订等方面面临诸多障碍,往往难以具备经营许可证设定的条件,而领取营业执照要求必须先具备这些许可条件,于是陷入互为条件的死结,极大地影响了效率。

风起于青萍之末。2013年,上海自贸区建立以来,率先实施商事制度改革,“先照后证”成为其中的重中之重。也就是说,只要到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领取营业执照,就可以从事一般的生产经营活动,例如,可以采购原材料、招聘员工、办理贷款等。市场主体如果想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再到相关审批部门办理许可手续。

为了落实这一改革措施,浦东新区全面推行“双告知、一承诺、双反馈”的做法。也就是说,对于需要办理许可证的,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在办理注册登记后,告知市场主体和相关行政审批部门,及时办理后置审批事项,并把企业主体信息推送给相关审批部门;市场主体作出承诺后,必须及时到相关部门办理后置审批许可;审批部门向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做好信息反馈工作。

举例来说,A向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申请音像制作单位营业执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核发营业执照后,把信息推送给新闻出版部门,并告知A到新闻出版部门办理许可。这样,A的主体信息就留存于新闻出版部门,不用重新提供。此后,新闻出版部门向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做好“双反馈”,即是否收到A的申请审批信息以及是否完成审批。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收到这些信息后,可以进行公示,如此闭环,打造了信息共享的基础。

从“先证后照”到“先照后证”,商事制度改革的一小步,营商环境优化一大步,更是“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的生动体现。

就法理而言,企业主体资格与营业资格的法律内涵完全不同。企业获取营业执照后,即取得法律主体资格,并同时具备一般的营业资格。对此,《民法总则》《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法律均有明文规定,《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等也在操作层面予以细化规定。当然,特殊的营业资格,还须经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许可,取得特殊的权利能力后方才具备。

企业主体资格与特殊营业资格相分离,有利于解决实践层面的诸多疑难问题。例如,餐饮企业存在严重违法情形,被吊销许可证,丧失的正是特殊的权利能力(餐饮经营资格),而其营业执照仍然存在,可以从事一般的经营活动,如清偿欠款等。只有在清算完毕,被注销营业执照之后,其主体资格才算灭失。

当然,此番改革,绝不止步于“先照后证”。许可证的削减与监管方式的变革,才是改革的重中之重。这也是总理所说的“照后减证”。

“证照分离”的目标是“照后减证”

迄今为止,浦东新区的“证照分离”改革,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2015年12月国务院原则通过《上海市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国函〔2015〕222号)为标志。该复函同意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试点期为自批复之日起3年。按照方案要求,浦东新区对1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根据不同性质,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

一是取消审批。对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够有效实现行业自律管理的事项,取消行政审批,允许企业直接开展相关经营活动,包括取消旧机动车鉴定评估机构审批、取消刻录光盘生产企业审批等。

二是取消审批,改为备案。为及时准确地获得相关信息,更好地开展行业引导、产业政策制定和维护公共利益,对许可事项实行备案管理,如加工贸易合同审批等。

以上两项改革,都是直接取消审批,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市场获得感最为真切。

三是简化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对于暂时不能取消审批,但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的行为,并且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行政许可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对实行告知承诺的许可事项,由行政审批机关制作告知承诺书,并向申请人提供示范文本,一次性告知企业审批条件和需要提交的材料,企业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并提交有关材料,即可当场办理相关许可事项,包括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音像制作单位变更名称等。

四是提高审批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对暂时不能取消审批,也不适合采取告知承诺制的许可事项,简化办事流程,优化审批程序,最大限度减少审批的自由裁量权,实现办理过程公开透明,办理结果有明确预期,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分支机构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设立、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等。

五是对涉及公共安全等特定活动,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对于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审批事项,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加强风险控制,强化市场准入管理,包括食品生产许可、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等。

第二阶段,以2017年10月上海市政府印发《浦东新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深化实施方案》为标志。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清理各类许可,删繁就简,激发市场活力。其改革重点包括:

一是清理规范各类许可。除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外,能分离的许可类的“证”都分离出去,根据地方实际分别采用适当管理方式,包括直接取消审批,实行行业自律管理,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制,培育壮大行业组织,发挥行业自律和规范的引导作用等。

二是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于取消审批或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制等事项,逐项研究细化自律准则和标准,坚持“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探索完善监管措施;加强跨部门联动响应,实现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间的信息实时共享和工作联动,构建“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监管效率。

三是加快推进信息共享。针对行政审批中申报材料重复提交、重复审查、重复证明等问题,加快推进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基本信息共享,进一步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政府统一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探索实现部门间企业基础信息和相关信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四是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改革。按照能整合的尽量整合、能简化的尽量简化、该减掉的坚决减掉的原则,全面梳理、分类处理各类涉企证照事项,将“证照分离”改革后属于信息采集、记载公示和管理备查类的各种证照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

总之,“证照分离”改革的最后目标,就是让政府和市场各归其位,少审批,更不得以批代管,要多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通过精准监管,切实提升监管效能。

运用法治资源引领和保障改革

在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的时代背景下,法治与改革,向来是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特别是在这项前所未有的改革中,更要用好用足甚至创造性地运用法制资源。“证照分离”的法治保障工作,大体说来包括三个层面:

其一,国家层面的法律保障。

在这项改革进程中,取消审批和审批改为备案这两种形式涉及法律法规的调整问题。早在第一阶段,上海市政府法制办即对这些事项的法律依据作了逐项梳理,并与相关部门沟通、确认。其中,4项取消的行政审批和2项改为备案管理的行政审批涉及11部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文件的相关规定,需要向国务院作出专门请示。为此,上海市政府法制办起草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拟在浦东新区暂时调整有关行政法规、国务院文件规定的行政审批等事项的请示》《关于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国务院文件规定的目录》等文件,并多次赴国务院法制办进行汇报沟通。

2015年12月30日,上海市政府正式向国务院请示在浦东新区暂时调整实施《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经国务院法制办审查修改并报国务院同意,2016年5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暂时调整有关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文件规定的行政审批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24号)。该决定为“证照分离”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保障了改革措施全面落地。

其二,地方层面的法律保障。

“证照分离”改革部分事项属于地方性法规规定的事项,还需要对地方性法规予以调整实施。上海市政府法制办牵头研究形成《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关于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在浦东新区暂时调整实施本市有关地方性法规规定的决定(草案)〉的议案(代拟稿)》。2015年12月25日,上海市政府将相关议案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12月30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在浦东新区暂时调整实施本市有关地方性法规规定的决定》,确立地方性法规“一揽子调整”及“向后滚动调整”的机制。

所谓“一揽子调整”,是指在浦东新区内,上海市有关地方性法规规定,凡与国务院批准的《上海市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不一致的,暂时调整实施。这样,上海的地方性法规为“证照分离”改革闸门洞开,不设任何障碍。

所谓“向后滚动调整”,是指实施过程中,国务院对改革试点事项进行调整,上海市有关地方性法规规定与其不一致的,作相应调整。这是为了确保在第二批及更多批次的改革事项调整中,能够及时破除地方性法规的阻碍。

除地方性法规外,还必须完成对政府规章的清理。上海市政府法制办和市审改办密切合作,对改革试点涉及的政府规章进行清理,并于2017年5月提请市政府对一件规章予以废止,对两件规章进行修改,主要涉及“证照分离”改革事项表中“微生物菌剂环境安全许可核发”以及“户外广告登记”相关审批事项的取消。2017年7月,上海市政府第53号令对《上海市流动户外广告设置管理规定》《上海市户外广告设施管理办法》进行修改,上海市政府第54号令对《上海市微生物菌剂使用环境安全管理办法》予以废止。这些规定的出台,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任务在全市复制推广提供了法治保障。

其三,创造性地运用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度。

在行政审批领域运用“告知承诺”制度,是上海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的创造性举措。

早在2012年4月,《上海市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办法》即已颁布。经过5年的实践和探索,该办法进一步优化修订,于2017年10月延续生效。“告知承诺”的做法符合《行政许可法》的原则和精神。《行政许可法》第十六条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当然,为避免形成错误认识,在实践中须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告知承诺,并非政府放弃了审批,而是优化行政审批的有益尝试。按照《上海市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办法》的规定,告知承诺,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行政审批申请,行政审批机关一次告知其审批条件和需要提交的材料。申请人以书面形式承诺其符合审批条件,并能够按照承诺在规定期限内提交材料,由行政审批机关作出行政审批决定。

也就是说,这是政府为了便利行政相对人,选择相信其承诺,而提前作出行政许可的过程。举例来说,张三向某政府部门申请行政许可,要符合7项条件,其中有一项条件还没有证明材料。张三解释说,他实际上已经符合了,只是那项批文还在办理过程中,肯定不会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受理申请的政府部门,为了避免张三再跑一次,可以要求张三书面承诺其符合条件,然后向其发放许可证。

第二,告知承诺,应限定适用范围,以避免造成不可逆的公共利益损害。按照《上海市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办法》,直接涉及公共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行政审批事项,当然不适用告知承诺。例如,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食品生产许可、新药生产及上市许可、烟花爆竹批发许可等,均不适用告知承诺,反而要严格准入管理。

相反,对能够通过事后监管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的行为且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行政审批事项,审批机关可以实行告知承诺。例如,公共场所卫生许可、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保安培训许可等。为了加大透明度,《上海市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办法》还规定,实行告知承诺的具体行政审批事项,由市和区审批改革部门根据各自权限,会同相关审批机关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告知承诺,如若违背,会引发特定的法律后果。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行政相对人并非“承诺了事”,而要履行“后承诺义务”。根据《上海市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办法》规定,被审批人在告知承诺书约定的期限内,未提交材料或者提交的材料不符合要求的,行政审批机关应当依法撤销行政审批决定。二是审批机关也并非“相信了事”,而要履行检查义务,行政审批机关应当在作出准予行政审批的决定后两个月内,对被审批人的承诺内容是否属实进行检查。发现被审批人实际情况与承诺内容不符的,行政审批机关应当要求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条件的,行政审批机关应当依法撤销行政审批决定。

另外,可以引入信用惩戒手段。《上海市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办法》规定,对被审批人在规定期限内未提交材料,或者提交的材料不符合要求的,行政审批机关在审查、后续监管中发现申请人、被审批人作出不实承诺的,应当记入申请人、被审批人诚信档案,并对该申请人、被审批人不再适用告知承诺的审批方式。不诚信,终究是要付出代价的。

信用治理须依法而为

“照后减证”,政府已然从事先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监管。以大数据为基础、以技术手段为支撑的信用治理,已是监管手段的不二之选。在此过程中,应依法审慎而为,避免陷入违法的泥淖。以下试举数例。

某市出台《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政府部门每年对企业实行信用积分管理,默认分值100分,并以此为基础或加或减。发生经营行为不规范,安全工作不到位,环境卫生不达标,传播封建迷信等恶劣情形的,政府酌情扣减2分至10分。捐款超过1万元(累加计算),组织和参加志愿服务时间超过100小时(需经过有关部门认可)……政府酌情增加5分至10分。无独有偶,某省在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信用监督管理办法》中,把企业的综合信用等级划分为三等九级,例如,AAA表示该企业信用优良,资金实力雄厚,经营管理水平高,不确定因素对其经营与发展影响极小,履约能力很强……不过,与前者不同的是,它由第三方社会服务机构来评定企业综合信用等级,并要求政府将其作为信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伴随着信用社会建设,信用治理日益受到关注,但一些地方出现信用滥用泛化趋势,主要存在三种误区。

误区之一:政府为市场主体信用背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应保持定力,不为市场主体站台,更不为其进行信用背书或信用加持。

众所周知,信用就是财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运营成本。在不同行业和不同领域,信用维度各有差异。谁用信,谁评信,信用的分级分类由用信主体依据用信场景自主确定,是唯一的科学路径。即便是政府,不同部门的用信需求也不相同。如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关注被监管对象的违法记录,以提高执法的精准度;而发改委、科委等运用财政资金比较多的部门,则看重行政相对人虚报骗领财政资金的过往历史。故而,根据比例原则,法律应当要求行政部门根据自身管理实际,制定与自己管理领域相关联的信用信息范围,并且向社会公布。这份清单,绝不统一适用于所有政府部门。差异,体现的是合理行政,更是合法行政。

如果企业发生重大违法行为,政府依法将其列入严重失信名单,并采取联动惩戒措施,固无不可。与此同时,政府不宜一刀切,直接确定信用评级的统一标准,更不应将企业或者个人分为三六九等。

政府不宜对市场主体进行信用“加持”,一个显见的原因在于信用“黑洞”。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要全面了解一家企业或者个人几无可能。例如,政府刚刚认定A企业为守信企业,结果这家企业下个月就出现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刚刚认定张三为孝悌忠信的典范,不久张三就被认定负有命案而锒铛入狱……故而,《国务院关于取消76项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的决定》(国发〔2013〕34号)明确要求,从严从紧加快清理评比达标表彰评估项目,做到: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和党中央、国务院文件规定的,一律不得开展;与政府职能无关、对推动工作没有实际意义的,一律不得进行……要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不断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

评信与评奖有共通之处。地方政府如果以信用的名义,对市场主体进行普遍性的信用等级评定,轻则自我打脸,重则引发大面积的行政诉讼,既不科学,又有悖法理,当予以纠正。

误区之二:捐款可以提升信用。

前面的例子中,该市规定,捐款1万元以上,可酌情加信用分,并且写入地方法规。此种做法颇值得商榷。通俗一点说,难道信用低下的人,出钱就可以修补自己的信用了?

信用的法律界定,必须依循法律规范的基本构成要件,即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必定由3个要素组成:假定、处理和制裁。假定是适用规范的必要条件,即实施某种行为可以适用法律规范;处理是行为规范本身的基本要求,即以权利和义务的形式规定人们应当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制裁是法律规范中规定主体违反法律规定时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接受何种国家强制措施。

捐赠本身是道德行为,由于道德标准不确定,对道德事件进行法律评价,落实到权利与义务的具体分配,不仅缺乏可操作性,而且还于法理不合。

当然,如果地方愿意将正面的捐赠信息纳入平台,也不宜对其赋予正面的分值,可以考虑纳入其他信息。是否能够增强信用,由用信主体来判断。

误区之三:“用大炮打蚊子”。

有些地方在推进信用治理时,将所有的违法违约行为,直接记入信用平台。例如,闯红灯、吐痰被城管处罚,水电燃气费欠缴,不慎驶入公交专用车道被拍,张三欠李四钱款逾期未还等都要被记下来,这样势必会雷区遍布,人人自危。

立法得须谨记,为给民众一定的容错空间,构成失信进而被记入信用平台的违法违约行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而确定这些条件时,要考虑比例原则。比例原则是行政法的重要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权益。如果行政目标的实现可能对相对人的权益造成不利影响,则这种不利影响应被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二者有适当的比例。比例原则着眼于法益的均衡,以维护和发展公民权为最终归宿,是行政法上控制自由裁量权行使的一项重要原则。

鉴于纳入信用平台会对信息主体的权益带来重大影响,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立法,对于信用信息的内容,均须考虑比例原则。其一,充分考虑违法违约行为的性质及其后果,避免过罚失当。其二,遵循最小干预与最小侵害原则,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其三,对记入信用平台的“违法违约行为”进行目录管理,以遏制行政滥权与恣意,确立市场预期。

第二篇:温州市“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

温州市“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在更大范围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7〕45 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18〕2 号)(以下简称《试点方案》)等文件精神,为加快推进各项改革措施顺利在温州实施和有效运行,营造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坚持于法有据、问题导向、积极稳妥、宽进严管的原则,着力破解市场主体“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突出问题。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实现放得更活、管得更好、服务更优,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温州营商环境。

二、试点范围 在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对《试点方案》明确的 98项行政许可等事项进行改革。试点期为自本方案公布之日起至 2018 年 12 月 21 日。

三、改革举措 (一)全面清理规范行政许可事项。《试点方案》明确改革试点的行政审批事项共 98 项,其中取消审批 4 项,审

批改备案 2 项,告知承诺 21 项,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37项,强化准入 34 项,涉及市场监管、文广新局、交通运输、公安等 22 个审批监管部门。按照“上下基本同步,做法基本相同”的原则,各相关部门要做好与省级对口部门的对接、沟通、措施细化工作和县(市、区)级对口部门的指导工作,及时出台各项改革审批方式的后续落实措施。具体任务如下(详见附件 1):

1.对于取消审批的 4 项改革事项,要逐项明确取消行政审批后的后续工作。责任单位要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大稽查力度,防止管理脱节;要善于运用市场机制履行监管职能,规范运作程序;要抓紧制订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标准,避免监管真空,确保业务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文广新局。

时间节点:责任单位在 4 月 10 日前与省级对口单位对接,明确取消行政审批后的相关管理措施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对于审批改备案的 2 项改革事项,要逐项明确取消行政审批改为备案的后续工作。市市场监管局要与上级相关部门对接,做好“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试点承接工作,指导各县区做好“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登记”的登记工作。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时间节点:对于“首次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行政许可”改为备案,市市场监管局及时与上级相关部门联系沟通,完

善本地备案程序,待总局正式落实备案试点后予以实施。“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登记”以现有的《浙江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和食品摊贩登记管理办法》进行备案登记,在 4 月 10 日前明确登记的条件、内容、程序、期限、材料目录、示范文本、对行政相对人从事备案事项的监督检查及相关处理措施和法律责任等。

3.对于实行告知承诺的 21 项改革事项,要逐项制定告知承诺书格式文本和告知承诺办法。市编办、市审管办、市法制办、市市场监管局配合省级部门制定发布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责任单位要主动参与制定每个事项的告知承诺格式文本和告知承诺办法,优化告知承诺内容,明确和落实行政审批告知承诺的事后监管举措,积极探索社会监督督促行政相对人履行承诺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及时与省级对口单位对接配合完成省级事项的制定,属于县(市、区)权限的,可由市级对应责任单位统一制定。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住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广新局、市卫计委、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时间节点:责任单位根据告知承诺办法制定完成市、县(市、区)级相关行政审批事项的告知承诺书格式文本、告知承诺办法以及事中事后监管制度,配合省级单位完成省级事项的制定,4 月 10 日前各单位以文件形式发布(含行政许可事项的材料目录、告知承诺书等),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另将有关材料报送给市市场监管局汇编。

4.对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37 项改革事项,要逐项明确相关事项提高审批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的具体改革举措,形成相关管理制度。责任单位根据“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和“八统一”工作规范,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创新服务机制,逐项落实相关事项提高审批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的管理办法,实现服务事项标准化。

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地税)局、市公安局、市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新局、市体育局、市粮食局、市卫计委、市旅游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港航局、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保监分局。

时间节点: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提高审批透明度和预期性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5.对强化准入 34 项改革事项,要逐项明确相关事项加强市场准入管理的具体改革举措,形成相关管理制度。责任单位要细化加强市场准入的管理办法,明确审批责任人,实施行为的具体标准、环节、程序等,确保按照审批要求严格执行到位,达到风险可控。

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质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新局、市安监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港航局。

时间节点: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加强市场准入管理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二)探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结合 98 项行政审批事

项的改革情况,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等原则和要求,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每个事项的监管方案,并于 2018 年 4 月初正式实施。

1.以厘清职责和健全制度为前提,实施日常监管。对于取消审批或审批改备案、实行告知承诺制等事项,强化日常监管,做到放开准入和严格监管相结合,确保无缝衔接、不留死角。坚持“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以及“属地监管”等原则和要求,落实监管责任,完善监管措施,防止“自由落体”。

2.以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为基础,实施综合监管。建立登记注册、行政审批、行业主管相互衔接的市场监管机制,推进实施“双告知”“双随机”抽查等制度。加快推进“1253”公共数据共享技术体系建设,完成信用信息库和电子证照建设任务。建立市场监管信息互联共享机制,推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实现部门间信息的实时传递和无障碍交换。加强跨部门联动响应,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机制。

3.以产业经济和重点领域为特点,实施个性监管。围绕我市经济特色和重点领域,制定个性化的监管制度,形成多元化的精准监管模式。

4.以市场机制和行业协会为依托,实施自律监管。强化市场主体首负责任,充分发挥市场约束机制的作用,引导企业自治自律,促进市场主体自我约束和诚信经营。积极发挥

行业协会作用,鼓励其探索行业管理规范和自律框架。

5.以信用等级和诚信管理为手段,实施分类监管。推动以信用信息为主要依据的行业分类监管,各部门制定分级分类监管管理办法,细化分级分类监管的标准、内容、方式、程序及相应的配套机制。同时,制定诚信档案管理办法,完善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制度、严重违法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及相关信息的记录和披露制度。

6.以公众参与和多元力量为辅助,实施社会监管。监管部门可依法委托具备法定资质的专业技术机构进行检查、检验、检测。积极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等专业服务机构在鉴证市场主体财务状况、维护投资人权益等方面的监督作用。健全公众参与监督的激励机制,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强化舆论监督。

(三)全面提升商事登记便利化和规范化水平。以“证照分离”改革为契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各项商事登记便利化和规范化举措,提升“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率和满意率。

1.全面落实涉企证照工商通办改革。以企业和创业者需求为导向,对办理企业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审批事项(含工商登记及其前置审批、后置审批和备案备查类事项),尊重企业和创业者的选择权,由申请人自主选择由商事综合窗口受理、出件或按原有流程办理,通过加强归集统一、流程优化和信息共享,做到“一个窗口受理、后台分类审批、限时办结出件”,实现办理商事领域涉企证照“一事一窗一次”的效果。

2.完善“证照联办”“多证合一”改革。进一步完善 “证照联办”改革,增加联办事项、优化联办程序。推广“多证合一”改革,深化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进“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广泛应用。

3.持续深化各项工商登记便利化举措。健全清单化、动态化、项目化管理机制,加强部门协同,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时间从 3 个工作日压缩至 1 个工作日,将企业开办时间进一步压缩到 3 个工作日。优化“局所一体”、“同城通办”、银行代办机制,推广在窗口和银行代办点配置工商登记自助服务机,探索推行企业注册代理制。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扩大名称自主申报,推进住所、经营范围登记便利化和章程、合伙协议审核便利化,实行“审核合一、一人通办”制度。

四、实施步骤 (一)制度设计阶段(2018 年 2 月初至 2018 年 3 月底)。牵头单位逐项明确改革任务分工、责任部门和主要责任人;加强市级部门对接,形成改革方案书面材料,报市政府审定并发布。

(二)改革启动阶段(2018 年 4 月初至 2018 年 4 月中旬)。按照总体部署,召开工作推进会;召开专题会议,各部门逐项细化改革措施和管理办法;各部门调整告知单、操作系统、进行人员培训,做好上下政策口径的衔接;有关部门组织召开媒体通气会,将新政策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三)改革推进阶段(2018 年 4 月中旬至 2018 年 4 月

底)。改革措施全面实施,各部门做好政策讲解、跟踪落地工作,听取和搜集群众和企业意见建议,形成优化、深化改革措施的建议;听取相关部门反馈意见,理清监管职责,研究形成监管体制机制;试点地区和市级相关部门在改革探索基础推出已成功案例。

(四)总结提升阶段(2018 年 4 月中旬至 2018 年 5 月中旬)。全面做好“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总结工作,及时梳理和提炼改革试点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编写最受关注、成效显著的改革试点案例,及时开展宣传,为在全市推广“证照分离”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本级成立“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政府联系副秘书长、市编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审管办、市法制办、市公安局、市财政(地税)局、市经信委、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质监局、市住建委、市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局、市安监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新局、市卫计委、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市体育局、市粮食局、市旅游局、市港航局、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保监分局,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管负责人为成员。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应当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积极主动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二)强化责任落实。市编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

审管办、市法制办负责全市“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的牵头协调。市法制办负责“证照分离”改革中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审核。市大数据中心要做好信息共享保障工作。各相关单位“一把手”要高度重视,做好与省级对口单位的对接、沟通、方案细化工作,做好改革试点前的各项准备、改革实施后的跟踪落地、政策口径的前后衔接,要将改革的事项、内容、标准、程序等纳入到“四张清单一张网”。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要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具体改革方案。

(三)强化氛围营造。要利用各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提高公众对“证照分离”改革的知晓度,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参与,形成理解、关心、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围。同时,充分利用各类宣传载体,及时向社会公告改革配套措施。

(四)强化督查考核。将推行“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作为“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相关进展和落实情况将纳入政府 2018 绩效考评。市编办、市审管办、市法制办、市市场监管局会同有关单位负责对改革试点工作的统筹协调、跟踪了解、督促检查。依托“12345”投诉监督平台,建立问题发现和跟踪机制。

(五)强化责任追究。对推诿扯皮、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依法依规进行责任追究。对于积极推进改革工作,但由于改革的不可预见性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出现问题、矛盾的,根据《温州市改革创新容错免责办法(试行)》(温委办发〔2016〕107 号)文件精神进行容错免责处理。

附件:1.温州市“证照分离”改革具体事项改革举措任务分工表 2.温州市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办法(试行)

3.温州市行政审批告知承诺书样本

温州市“证照分离”改革具体事项改革举措任务分工表 责任单位:市安监局

事项序号 事项名称 实施机关 改革方式 任务清单 89 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批发)核发 市安监局 强化准入监管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加强市场准入管理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方案,并正式实施。

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零售)核发 各县(市、区)安监局 强化准入监管 91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 市、各县(市、区)安监局 强化准入监管 92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核发 省安监局,部分委托市及部分县(市、区)安监局 强化准入监管 93 危险化学品使用许可 市安监局 强化准入监管 94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 省、市安监局 强化准入监管 注:属于省级权限的,加强与省级部门沟通,属于县(市、区)级权限的,加强指导,并由市一级形成和制定各类制度。

责任单位:市港航局

事项序号 事项名称 实施机关 改革方式 任务清单 28 水路运输业务经营许可 省、市港航局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方案,并正式实施。港口经营许可 市港航局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30 港口理货经营许可 市港航局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94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审查 省、市港航局 强化准入监管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加强市场准入管理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方案,并正式实施。

注:属于省级权限的,加强与省级部门沟通,属于县(市、区)级权限的,加强指导,并由市一级形成和制定各类制度。

责任单位:市保监分局

事项序号 事项名称 实施机关 改革方式 任务清单 61 保险公司变更名称、变更注册资本、变更公司或者分支机构的营业场所、撤销分支机构、公司分立或者合并、修改公司章程、变更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或者变更持有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及保险公司终止(解散、破产)审批 保监会及派出机构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方案,并正式实施。

注:属于省级权限的,加强与省级部门沟通,属于县(市、区)级权限的,加强指导,并由市一级形成和制定各类制度。

责任单位:市财政(地税)局

事项序号 事项名称 实施机关 改革方式 任务清单 46 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分所设立审批 省财政厅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方案,并正式实施。

会计代理记账机构执业资格审批 市、各县(市、区)财政局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注:属于省级权限的,加强与省级部门沟通,属于县(市、区)级权限的,加强指导,并由市一级形成和制定各类制度。

责任单位: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事项序号 事项名称 实施机关 改革方式 任务清单 15 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理服务审批 市、各县(市、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 根据告知承诺办法(尚未发布的可参照上海)制定完成相关行政审批事项的告知承诺书格式文本、告知承诺办法以及事中事后监管制度,4 月 10 日前 以文件形式发布(含行政许可事项的材料目录、告知承诺书),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另将有关材料报送给市市场监管局汇编。

燃气经营许可 市、各县(市、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方案,并正式实施。

城市大型户外广告设置及建筑物、设施上张挂、张贴宣传品等审批 市、各县(市、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强化准入监管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加强市场准入管理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方案,并正式实施。

注:属于省级权限的,加强与省级部门沟通,属于县(市、区)级权限的,加强指导,并由市一级形成和制定各类制度。

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事项序号 事项名称 实施机关 改革方式 任务清单 4 因私出入境中介服务机构资格认定(境外就业、留学除外)

省公安厅 完全取消审批 4 月 10 日前与省级部门对接,明确取消行政审批后的相关管理措施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设立保安培训单位审批 省公安厅,委托市公安局 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 根据告知承诺办法(尚未发布的可参照上海)制定完成相关行政审批事项的告知承诺书格式文本、告知承诺办法以及事中事后监管制度,4 月 10 日前 以文件形式发布(含行政许可事项的材料目录、告知承诺书),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另将有关材料报送给市市场监管局汇编。公章刻制业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 市、各县(市、区)公安局 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 18 典当业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 市公安局 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 19 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 市、各县(市、区)公安局 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 57 设立保安服务公司审批 省公安厅;除外资、武装押运外的保安公司委托市公安局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方案,并正式实施。

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营业性)核发 省公安厅;三级、四级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核发委托市公安局 强化准入监管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加强市场准入管理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

方案,并正式实施。

弩的制造、销售和弩的使用(仅限营业性射击场设立许可)审批 省公安厅;制造、销售委托市公安局;进口、运输、使用委托各县(市、区)公安局 强化准入监管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加强市场准入管理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方案,并正式实施。

注:属于省级权限的,加强与省级部门沟通,属于县(市、区)级权限的,加强指导,并由市一级形成和制定各类制度。

责任单位:温州出入 境检验检疫局

事项序号 事项名称 实施机关 改革方式 任务清单 42 口岸卫生许可证核发 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及其各分支机构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方案,并正式实施。

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的检验许可 质检总局审批,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初审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注:属于国家级、省级权限的,加强与国家级、省级部门沟通,属于县(市、区)级权限的,加强指导,并由市一级形成和制定各类制度。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事项序号 事项名称 实施机关 改革方式 任务清单 20 道路运输站(场)经营许可 市、各县(市、区)道路运管局 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 根据告知承诺办法(尚未发布的可参照上海)制定完成相关行政审批事项的告知承诺书格式文本、告知承诺办法以及事中事后监管制度,4 月 10 日前 以文件形式发布(含行政许可事项的材料目录、告知承诺书),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另将有关材料报送给市市场监管局汇编。普通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投入半挂牵引车和重型载货汽车的除外)市、各县(市、区)道路运管局 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 24 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 市、各县(市、区)道路运管局 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 31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许可 市、各县(市、区)道路运管局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方案,并正式实施。

车辆道路运输证配发(含道路运输证换发、补发)市、各县(市、区)道路运管局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33 道路大型物件运输经营许可 市、各县(市、区)道路运管局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34 道路货物专用运输经营许可 市、各县(市、区)道路运管局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35 道路班车客运经营许可 省、市、各县(市、区)道路运管局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普通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许可(投入半挂牵引车和重型载货汽车)市、各县(市、区)道路运管局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95 道路危险货运经营许可(包括非经营性危险货运)

市道路运管局 强化准入监管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加强市场准入管理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方案,并正式实施。

注:属于省级权限的,加强与省级部门沟通,属于县(市、区)级权限的,加强指导,并由市一级形成和制定各类制度。

责任单位:市经信委

事项序号 事项名称 实施机关 改革方式 任务清单 60 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设立与变更审批 省经信委、省金融办,省经信委执行内容部分授权市经信委;市经信委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方案,并正式实施。

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证书的核发 省经信委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97 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核发 省经信委 强化准入监管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加强市场准入管理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方案,并正式实施。

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 省经信委 强化准入监管 注:属于省级权限的,加强与省级部门沟通,属于县(市、区)级权限的,加强指导,并由市一级形成和制定各类制度。

责任单位:市旅游局

事项序号 事项名称 实施机关 改革方式 任务清单 44 外商投资旅行社业务许可 省旅游局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方案,并正式实施。

内资投资旅行社业务许可 省旅游局,省级执行内容委托市旅游局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注:属于省级权限的,加强与省级部门沟通,属于县(市、区)级权限的,加强指导,并由市一级形成和制定各类制度。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事项序号 事项名称 实施机关 改革方式 任务清单 27 假肢和矫形器(辅助器具)生产装配企业资格认定 省民政厅,省级执行内容委托市民政局 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 根据告知承诺办法(尚未发布的可参照上海)制定完成相关行政审批事项的告知承诺书格式文本、告知承诺办法以及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4 月 10 日前前 以文件形式发布(含行政许可事项的材料目录、告知承诺书),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另将有关材料报送给市市场监管局汇编。

养老机构设立许可 省民政厅、市民政局、各县(市、区)民政局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方案,并正式实施。

注:属于省级权限的,加强与省级部门沟通,属于县(市、区)级权限的,加强指导,并由市一级形成和制定各类制度。

责任单位:市农业局

事项序号 事项名称 实施机关 改革方式 任务清单 48 设立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企业审批 省农业厅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方案,并正式实施。

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 省农业厅,设区市、各县(市、区)农业部门;省级执行内容委托各设区市下辖各县(市、区)农业部门 强化准入监管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加强市场准入管理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方案,并正式实施。

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母种、原种)

省农业厅,各县(市、区)农业部门;省级执行内容委托各设区市下辖各县(市、区)农业部门 强化准入监管 83 草种生产许可证核发 省农业厅,省级执行内容委托各设区市下辖各县(市、区)农业部门 强化准入监管 84 草种经营许可证核发 省农业厅,各县(市、区)农业部门;省级执行内容委托各设区市下辖各县(市、区)农业部门 强化准入监管 注:属于省级权限的,加强与省级部门沟通,属于县(市、区)级权限的,加强指导,并由市一级形成和制定各类制度。

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

事项序号 事项名称 实施机关 改革方式 任务清单 26 中外合作职业培训机构设立审批(非经营性)

省人力社保厅,委托市、各县(市、区)人力社保局 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 根据告知承诺办法(尚未发布的可参照上海)制定完成相关行政审批事项的告知承诺书格式文本、告知承诺办法以及事中事后监管制度,4 月 10 日前 以文件形式发布(含行政许可事项的材料目录、告知承诺书),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另将有关材料报送给市市场监管局汇编。

注:属于省级权限的,加强与省级部门沟通,属于县(市、区)级权限的,加强指导,并由市一级形成和制定各类制度。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事项序号 事项名称 实施机关 改革方式 任务清单 54 拍卖企业及分支机构设立、变更审批 省商务厅;市商务部门负责拍卖企业及分支机构设立、变更审核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方案,并正式实施。

石油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审批(初审)

省商务厅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63 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审批 省商务厅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87 典当行及分支机构设立、变更审批 省商务厅;典当行变更机构名称、注册资本(变更后注册资本在 3000 万元以上的除外)、法定代表人、在本市范围内变更住所、转让股份(对外转让股份累计达 50% 以上的除外)的事项由市商务局审核 强化准入监管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加强市场准入管理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方案,并正式实施。

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设立和变更审批 商务部 强化准入监管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加强市场准入管理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建立

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方案,并正式实施。

注:属于国家级、省级权限的,加强与国家级部门、省级部门沟通,属于县(市、区)级权限的,加强指导,并由市一级形成和制定各类制度。

责任单位:市粮食局

事项序号 事项名称 实施机关 改革方式 任务清单 55 粮食收购资格许可 省粮食局,市、各县(区)商务局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方案,并正式实施。

注:属于国家级、省级权限的,加强与国家级部门、省级部门沟通,属于县(市、区)级权限的,加强指导,并由市一级形成和制定各类制度。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事项序号 事项名称 实施机关 改革方式 任务清单 2 药品广告备案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完全取消审批 4 月 10 日前与省级部门对接,明确取消行政审批后的相关管理措施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核发(一、二类)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完全取消审批 5 首次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行政许可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审批改为备案 及时省食药监管局、国家食药监管总局联系沟通,委派人员到国家级、省级以及浦东挂职锻炼,完善本地备案程序,待总局正式落实备案试点后予以实施。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登记 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 审批改为备案 以现有的《浙江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和食品摊贩登记管理办法》进行备案登记,在 4 月 10 日前前明确登记的条件、内容、程序、期限、材料目录、示范文本、对行政相对人从事备案事项的监督检查及相关处理措施和法律责任等。互联网药品(医疗器械)信息服务审核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 根据告知承诺办法(尚未发布的可参照上海)制定完成相关行政审批事项的告知承诺书格式文本、告知承诺办法以及事中事后监管制度,4 月 10 日前前 以文件形式发布(含行政许可事项的材料目录、告知承诺书),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医疗器械广告许可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 68 化妆品生产许可证核发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委托市市场监管局 强化准入监管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前,提出加强市场准入管理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食品生产许可(除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食品添加剂)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 强化准入监管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方案,并正式实施。

食品经营许可 市、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 强化准入监管 71 开办药品生产企业许可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部分委托市市场监管局 强化准入监管 72 药品经营(批发)许可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部分委托市、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 强化准入监管 73 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许可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强化准入监管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加强市场准入管理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方案,并正式实施。

第二、三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委托市市场监管局 强化准入监管 75 药品零售企业开办许可 市市场监管局 强化准入监管 76 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 市市场监管局 强化准入监管 77 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核发(三、四类)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委托市市场监管局 强化准入监管 78 新药生产和上市许可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强化准入监管 注:属于国家级、省级权限的,加强与国家级部门、省级部门沟通,属于县(市、区)级权限的,加强指导,并由市一级形成和制定各类制度。

责任单位:市卫计委

事项序号 事项名称 实施机关 改革方式 任务清单 25 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不含公园、体育场馆、公共交通工具卫生许可)

市、各县(市、区)卫计委 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 根据告知承诺办法(尚未发布的可参照上海)制定完成相关行政审批事项的告知承诺书格式文本、告知承诺办法以及事中事后监管制度,4 月 10 日前 以文件形式发布(含行政许可事项的材料目录、告知承诺书),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另将有关材料报送给市市场监管局汇编。

营利性医疗机构设置审批 省卫生计生委,市、各县(市、区)卫计委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方案,并正式实施。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生产企业除外)卫生许可 省卫生计生委,委托市、各县(市、区)卫计委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注:属于省级权限的,加强与省级部门沟通,属于县(市、区)级权限的,加强指导,并由市一级形成和制定各类制度。

责任单位:市文广新局

事项序号 事项名称 实施机关 改革方式 任务清单 1 出版物出租经营备案 各县(市、区)文广新局 完全取消审批 4 月 10 日前与省级部门对接,明确取消行政审批后的相关管理措施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核发(内资)

各县(市、区)文广新局 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 根据告知承诺办法(尚未发布的可参照上海)制定完成相关行政审批事项的告知承诺书格式文本、告知承诺办法以及事中事后监管制度,4 月 10 日前 以文件形式发布(含行政许可事项的材料目录、告知承诺书),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另将有关材料报送给市市场监管局汇编。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核发(外资)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 9 从事出版物零售业务审批 各县(市、区)文广新局 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 10 企业从事包装装潢和其他印刷品印刷经营活动审批 市文广新局,委托各县(市、区)文广新局 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 11 从事音像制品制作业务审批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委托市、各县(市、区)文广新局 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 12 从事音像制品复制单位、电子出版物复制业务审批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 37 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演出经纪机构设立审批 文化部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

演出经纪机构设立审批 省文化厅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政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方案,并正式实施。

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审批 市、各县(市、区)文广新局,市、各县(市、区)公安局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40 拍卖企业经营文物拍卖许可 省文物局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41 设立内资娱乐场所审批 各县(市、区)文广新局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58 从事出版物批发业务审批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59 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印刷企业,外资独资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企业从事印刷经营活动审批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其中“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印刷企业,外资独资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企业从事印刷经营活动审批”委托市、各县(市、区)文广新局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65 设立、变更电影发行单位批准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委托市、各县(市、区)文广新局 强化准入监管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加强市场准入管理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方案,并正式实施。

设立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审批 省文化厅 强化准入监管 67 开办广播电视视频点播业务审批(乙种)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强化准入监管 注:属于国家级、省级权限的,加强与国家级部门、省级部门沟通,属于县(市、区)级权限的,加强指导,并由市一级形成和制定各类制度。

责任单位:市住建委

事项序号 事项名称 实施机关 改革方式 任务清单 21 建筑业企业资质核准 省建设厅,市、各县(市、区)住建委 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 根据告知承诺办法(尚未发布的可参照上海)制定完成相关行政审批事项的告知承诺书格式文本、告知承诺办法以及事中事后监管制度,4 月 10 日前前 以文件形式发布(含行政许可事项的材料目录、告知承诺书),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另将有关材料报送给市市场监管局汇编。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核准 省建设厅,市、各县(市、区)住建委 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 注:属于省级权限的,加强与省级部门沟通,属于县(市、区)级权限的,加强指导,并由市一级形成和制定各类制度。

责任单位:市规划局

事项序号 事项名称 实施机关 改革方式 任务清单 51 乙级、丙级、丁级测绘资质认定 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丙级、丁级测绘资质认定委托市规划局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方案,并正式实施。

注:属于省级权限的,加强与省级部门沟通,属于县(市、区)级权限的,加强指导,并由市一级形成和制定各类制度。

责任单位:市体育局

事项序号 事项名称 实施机关 改革方式 任务清单 53 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 市、各县(区)文广新闻出版局(体育局)

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方案,并正式实施。

注:属于省级权限的,加强与省级部门沟通,属于县(市、区)级权限的,加强指导,并由市一级形成和制定各类制度。

责任单位:市质监局

事项序号 事项名称 实施机关 改革方式 任务清单 79 特种设备生产(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单位资格许可 省质监局,委托市质监局 强化准入监管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提出加强市场准入管理的具体改革举措,并形成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018 年 4 月 10 日前,逐项明确监管责任划分,强化行政监管,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机制,形成监管方案,并正式实施。

特种设备(气瓶)检验检测机构资格核准 省质监局,委托市质监局 强化准入监管 注:属于省级权限的,加强与省级部门沟通,属于县(市、区)级权限的,加强指导,并由市一级形成和制定各类制度。

温州市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办法(试行)

第一条(制定依据和目的)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18〕2 号),为进一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营造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

本办法所称告知承诺,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称为申请人)提出行政许可申请(行政许可设立新的主体,以下简称被审批人),行政审批机关一次性告知其许可条件和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申请人以书面形式承诺其符合许可条件且主动接受监管,并按照承诺在规定期限内提交申请材料,由行政审批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方式。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审批机关以告知承诺方式实施行政许可的,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组织实施)

温州市审管办负责本市告知承诺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和推进。

各县(市、区)审改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告知承诺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和推进。

第五条(告知承诺事项的确定与公布)

除直接涉及公共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

全的行政许可事项外,对能够通过事后监管纠正不符合申请条件的行为且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行政许可事项,行政审批机关可以实行告知承诺。

实行告知承诺的具体行政许可事项,除《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确定的事项外,由相关行政审批机关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六条(告知承诺书)

对实行告知承诺的行政许可事项,应当由行政审批机关按照告知承诺书样本(详见附件)制作告知承诺书及示范文本。

第七条(行政审批机关的告知)

对实行告知承诺的行政许可事项,行政审批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通过告知承诺书,向申请人告知下列内容:

(一)行政许可事项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名称及具体条款内容;(二)准予行政许可应当具备的条件、标准和技术要求;(三)需要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的名称、方式和期限;(四)申请人作出承诺的时限和法律效力,以及逾期不作出承诺和作出不实承诺的法律后果;(五)行政审批机关认为应当告知的其他内容。

申请人当面递交申请的,行政审批机关应当当场发给告知承诺书;申请人通过信函、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申请的,行政审批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后 3 个工作日内,将告知承诺书邮寄给申请人。

第八条(申请人的承诺)

申请人收到行政审批机关的告知承诺书,愿意作出承诺的,应当在收到告知承诺书后 3个工作日内,填写申请人基本信息,并对下列内容作出确认和承诺:

(一)申请人已通过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了解了该行政许可事项的有关要求,知晓和全面理解行政审批机关告知的全部内容,自身能够满足行政审批机关告知的条件、标准和技术要求;

(二)所填写的基本信息真实、准确,所提供的申请材料实质内容均真实、合法、有效;

(三)对于约定需要提供的材料,能够在规定期限内予以提供;(四)愿意自行承担违反承诺的法律责任,主动接受有关监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五)所作承诺是申请人真实意思的表示。

申请人应当将经签章的告知承诺书当面递交或者邮寄给行政审批机关。

第九条(告知承诺书的生效和保存)

告知承诺书经行政审批机关和申请人双方签章后方可生效。

告知承诺书一式两份,由行政审批机关和申请人各保存一份。

第十条(提交材料)

申请人应当按照告知承诺书的约定,向行政审批机关提交相关材料。

告知承诺书约定申请人在递交告知承诺书时提交部分

材料的,申请人应当在递交告知承诺书时一并提交...

第三篇:“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现阶段实施情况

您的创业好帮手

网址:www.xiexiebang.com

“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现阶段实施情况

今年4月1日,“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正式实施以来,在国务院各部委的支持、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指导、浦东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下,改革试点工作总体运行平稳。通过组织调查,听取部门和企业意见,现将浦东新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及建议报告如下:

一、实施情况

1、改革举措全面实施。根据国务院《总体方案》,“证照分离”改革的116个事项中,国家部委和市级部门进行操作的有65项,浦东新区操作的有51项。自试点实施来,浦东新区根据取消审批、改备案、实行告知承诺制、提高审批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加强市场准入管理等五种改革举措的要求,调整格式文本近百件,除法律法规需要调整外,全面启动新的审批办理程序对外受理,更新办事指南向社会发布,组织召开部门推进会和政策解读会,建立信息沟通和督查推进机制,确保改革工作有序推进。

2、集中审批方便企业。以“证照分离”改革为契机,按照“多部门集中为原则,分散独立为例外”的要求,推动许可证审批部门服务窗口向浦东新区行政服务中心集中,作为该部门所有审批职能唯一对外窗口机构。实行“窗口受理、内部流转、一门办结”的办事流程,禁止“体外”运行,简化办事的中间环节。目前,浦东新区实施“证照分离”改革的15个部门,除50平方米以下小型餐饮经营许可、公安局、农

您的创业好帮手

网址:www.xiexiebang.com

委改革事项在基层所受理外,其他改革事项都正在或已在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受理。

3、咨询受理平稳上升。商事制度改革和“先照后证”改革后,浦东企业登记注册快速增加,要求办理许可证数量上升。“证照分离”改革的推出,一定程度缓解了企业办证难的问题,试点实施20天,咨询受理量逐步增加,截止目前咨询量达到8699人次,受理量达到2908件,其中核发备案书321件,包括第一张《小餐饮备案通知书》、第一张《营业性棋牌备案通知书》、第一张《加工贸易合同备案通知书》;作出告知承诺决定333件,主要涉及公共场所卫生、建筑资质、城市生活垃圾经营、道路运输、机动车维修、出版印刷等领域。因登记注册贸易企业增加,申请食品经营许可的企业数量增加,受理量达到1948件。

4、监管制度逐步完善。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和“属地监管”的原则和要求,新区层面研究制定事中事后总体方案,各相关部门对116个改革事项,从诚信管理、分类监管、风险监管、联合惩戒和社会监督等方面,逐项制定事中事后监管方案和实施细则,其中市场监管局、经信委、建交委、人保局、民政局等9家单位已着手构建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卫计委、商务委、文广局、公安局等6家单位,已将监管方案提交市级部门。为加强证照信息共享和部门协同,4月1日起,全市实行“双告知”,结合“证照分离”改革,在浦东率先实现营业执照信息同级抄告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目前116个改革事项中,涉及有87个事项,全部实施“双告知”,截止20日,推送

您的创业好帮手

网址:www.xiexiebang.com

信息2407条,涉及18个事项、8个部门。

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当然改革并非一蹴而就,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

1、许可证改革尚需进一步深化。在检查中发现,有个别部门,部分改革事项,即没有咨询也没有受理,或有受理没咨询、有咨询没受理,分析原因除了市场因素、企业反映程度外,也存在部门宣传力度不够,有些改革事项社会知晓度不高;对新的审批程序有一个调整转变的过程,对事前审批放开后如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存在一些顾虑等。为此,要激发各部门改革的主动意识:一是开展工作交流,对改革举措实施较好的事项,要及时总结、案例推广;对推动阻力比较大的事项,要解放思想、敢于担当,了解企业、群众在办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障碍和需求,进一步完善改革措施和监管方案。二是做好政策讲解和公告发布工作,通过市级网站、区级网站和告知单等多种形式,让企业和群众知晓每一个改革事项,解决“办证难”的举措和方式。三是对确实存在企业反响不大、咨询和受理很少的改革事项,要汇总梳理,为面上推开积累经验。

2、事中事后监管尚需进一步落实。有几方面建议:一是厘清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尽快建立统一的监管信息共享平台。部门建议“双告知”提供的法人地址、联系方式、经营范围等信息要清晰,在浦东率先实施“双告知”的基础上,要归集各级部门在履行职责中产生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以及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企业信用信息,在登记部门、审批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以及其他部门之间,能够实时准确传递

您的创业好帮手

网址:www.xiexiebang.com

和无障碍交换。二是建立健全跨部门协同监管、联合惩戒机制。这次改革对取消审批中涉及需创新和重新构建管理制度都有明确分工,如户外广告登记取消后,市场监管局需与建交委、环保、规土、公安等部门联动,构建事中事后协同监管机制,从4月1日到20日,市场监管局对涉嫌违法广告立案17件,涉及食品、房地产、化妆品、医疗器械、投资理财、教育培训等领域。三是要把市场主体自治和行业自律培育起来。企业希望政府监管办法要透明,发现问题要预警,黑名单制度要谨慎,相关部门在把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前,要查实、给企业知晓和改正的机会。针对行业协会薄弱的情况,行业协会希望政府出台相关办法,厘清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明确行业协会的职责和定位,建立促进行业协会发展的机制,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和自身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3、部市、市区联动尚需进一步加强。这次“证照分离”改革,实施区域在浦东,政策制定主体分别是国家部委和市级相关部门,改革事项的实施主体是国家部委、市级部门和浦东新区。目前,116项改革事项已经全面实施,6月1日每个改革事项的相关监管制度也将全面实施,新区将按照国务院、上海市委、市政府改革任务的总体部署,确保改革试点工作落地,并把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向市审改办和市级部门汇报,希望国家部委、市级部门对改革措施和事中事后监管给予指导。目前浦东新区已率先制定了51个区权事项的监管方案,其中尚有部分监管需要市级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尤其是明确由市级部门牵头的事项,如由市食药监局牵头制定的食品生产、经营联合惩戒、您的创业好帮手

网址:www.xiexiebang.com

黑名单制度,由市消防总队牵头制定的烟花爆竹零售许可事项监管方案等,对浦东新区相关部门在属地监管上给予指导。其次,浦东拟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希望市审改办和市级部门对浦东“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给予指导,对浦东进一步完善面上行政审批事项改革给予指导。

第四篇:xx县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工作

xx县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工作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进一步破解“准入不准营”问题,有效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营造更优质、更高效、更便利的营商环境,根据《x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省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x政发〔xx〕xx号)要求,现就我县贯彻落实“证照分离”改革工作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最多跑一次”改革引领作用,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明晰政府和企业责任,全面清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完善简约透明的行业准入规则,进一步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强化政府部门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创新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措施

根据省市部署要求,结合本次改革赋予县级政府的改革权限和我县实际,按照清单同步发布、方案同步制定、步骤分步实施的方式,全面推进我县“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

(一)强化实时高效,实施清单动态管理。按照“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要求,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形成《xx县“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事项清单(2019年版)》(附件1),清单应结合我县实际及改革权限调整,定期更新并同步向社会公布。对我县设定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按照“零许可”改革目标,通过立改废予以清理,清单之外不得违规限制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农业专业合作社,下同)进入相关行业或领域,企业取得营业执照即可自主开展经营。

(二)强化执行落实,分类推进事项改革。各部门要严格按照《x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省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x政发〔xx〕xx号)和《xx县“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事项清单(2019年版)》要求,分别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实施“证照分离”改革,落实具体改革举措及事中事后监管举措。各有关单位要做好与省、市对口部门的对接、沟通,及时反馈改革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深化细化工作措施,及时落实各项改革事项的后续具体举措,积极探索优化服务的创新举措,确保改革措施落地。

(三)强化统筹协同,落实配套改革措施。在推进改革工作中,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协同推进。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快推进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建立市

场监管部门与有关主管部门之间涉企经营许可信息双向精准推送机制,实现企业登记注册信息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办理信息互通共享;大数据管理部门要强化统筹协调和技术支撑、保障,大力推进数据共享、数据归集和数据成果应用,为“证照分离”改革提供数据支撑;司法部门要对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的调整情况,全面梳理地方层面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按照实现“零许可”的改革目标,加快推动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创新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分别制定相应的事中事后监管举措,坚决纠正“不批不管”“只批不管”“严批宽管”等问题。

三、工作要求

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改革总体要求、具体任务、主要举措、时间要求,落实任务、压实责任,确保高质量完成我县“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工作。做好改革政策的宣传解读,扩大政策知晓度,形成全社会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市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国发〔2018〕35号)精神,确保我市“证照分离”改革全面有序推进,根据《甘肃省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甘政办发〔2018〕203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国家和省市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全面改革审批方式,精简涉企证照,加强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创新政府管理方式,进一步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准入环境,充分释放市场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突出照后减证。除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外,分别采用适当管理方式将许可类的“证”分离出来,能减尽减,能合则合,尽可能减少审批发证,有效区分“证”“照”功能,着力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

——做到放管结合。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该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做到放管并重,宽进严管。始终把放管结合置于突出位置,做好审批和监管的有效衔接,从事前审批向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转变。

——落实监管责任。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行业主管部门切实承担监管责任,针对改革事项分类制定完善监管办法,明确监管标准、监管方式和监管措施,加强公正监管,避免出现监管真空。

——坚持依法改革。按照国务院总体要求,依法推动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采取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改革方式,涉及修改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的,要按法定程序修改后实施,确保改革于法有据,稳妥推进。

二、工作目标

2018年11月10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对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具体事项表》中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分别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四种方式实施“证照分离”改革,有效区分“证”“照”功能,让更多市场主体持照即可经营,着力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协同监管和联合奖惩机制,形成全过程综合监管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同步探索推进中央事权与地方事权的涉企行政审批事项改革,做到成熟一批复制推广一批,逐步减少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在全市有序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对所有涉及市场准入的行政审批事项按照“证照分离”改革模式进行分类管理,实现全覆盖,为企业进入市场提供最大便利。

三、任务分工

(一)明确改革方式。

对纳入“证照分离”改革范围的涉企(含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行政审批事项分别采取以下四种方式进行管理。

1.直接取消审批。对设定必要性已不存在、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够有效实现行业自律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直接取消。市场主体办理营业执照后即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市市场监管局、市审改办、市政府法制办牵头协调,市公安局、市交通局负责落实)

2.取消审批,改为备案。对取消审批后有关部门需及时准确获得相关信息,以便更好开展行业引导、制定产业政策和维护公共利益的行政审批事项,改为备案。市场主体报送材料后即可开展相关经营活动,有关部门不再进行审批。将“证照分离”改革后属于信息采集、记载公示、管理备查类的审批改备案事项,纳入我市“多证合一”整合事项,通过“多证合一”改革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市市场监管局、市审改办、市政府法制办牵头协调,市市场监管局负责落实)

3.简化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对暂时不能取消审批,但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纠正不符合审批条件行为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市直有关部门要制作告知承诺书,并向申请人提供示范文本,制定标准化《办事指南》,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审批条件和所需材料,对申请人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并提交有关材料的,当场办理审批。市场主体要诚信守诺,达到法定条件后再从事特定经营活动。有关部门实行全覆盖例行检查,发现实际情况与承诺内容不符的,依法撤销审批并予以从重处罚。(市市场监管局、市审改办、市政府法制办牵头协调,市文广新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环卫局、市公安局、市运管局、市卫计委、市民政局、市人防办负责落实)

4.完善措施,优化准入服务。对关系国家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的行政审批事项,保留审批,优化准入服务。要针对市场主体关心的难点痛点问题,精简审批材料,公示审批事项和程序;

要压缩审批时限,明确受理条件和办理标准;

要减少审批环节,科学设计流程;

要下放审批权限,增强审批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提高登记审批效率。(市市场监管局、市审改办、市政府法制办牵头协调,市旅游局、市交通局、市运管局、市文广新局、市商务局、市文物局、市财政局、市农林局、市卫计委、市国土局、市建设局、市工信委、市银监局、市体育局、市粮食局、市公安局、市政府金融办、市市场监管局、市安监局、市综合执法局、市统计局负责落实)

(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加快建立以信息归集共享为基础、以信息公示为手段、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制度。落实“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原则,强化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针对改革事项,分类制定完善监管办法,明确监管标准、监管方式和监管措施,并将监管办法和措施向社会公开,加强综合监管,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全面推进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构建全市统一的“双随机”抽查工作机制和制度规范,逐步实现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常态化,推进抽查检查信息统一归集和全面公开。建立完善惩罚性赔偿、“履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等制度,探索建立监管履职标准,使基层监管部门在“双随机”抽查时权责明确、放心履职。健全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进一步推进联合执法,建立统一“黑名单”制度,对失信主体在行业准入环节依法实施限制。探索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产品、新业态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方式,着力为新动能成长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强化企业的市场秩序第一责任人意识,建立完善信用修复机制,更好发挥专业服务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市场秩序治理,逐步构建完善多元共治格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审改办、市政府法制办牵头协调,市直有关部门负责落实)

(三)加快推进信息归集共享。

依托已有设施资源和省政府统一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进一步完善市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甘肃),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市场主体基础信息、相关信用信息、违法违规信息归集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快完善政府部门涉企信息资源归集目录,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建立企业法人单位基础信息资源库。健全市场监管部门与行政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之间对备案事项目录和后置审批事项目录的动态维护机制,明确事项表述、审批部门及层级、经营范围表述等内容。市场监管部门应当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通过省政府统一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或“甘肃省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将登记信息及时推送告知行政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行政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将备案事项和后置审批事项信息通过“信用中国(嘉峪关)”网站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甘肃)记于相对应市场主体名下,并对外公示。

全市“证照分离”改革部门间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统一使用“甘肃省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各相关部门应及时登录“甘肃省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对照本方案附件中涉及本部门的事项,根据市政府明确的审批权限,按照系统提示的操作说明准确认领事项;

“证照分离”改革实施后,市场监管部门根据各相关部门对事项的认领情况,将涉及改革事项的市场主体登记信息,通过“甘肃省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即时推送至相关部门。各相关部门应在2个工作日内通过平台认领接收信息,事项审批后及时通过平台反馈相关事项办理结果。(市政府办公室、市发改委、市社会治理局、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协调,市直有关部门负责落实)

(四)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改革。

通过“证照分离”改革,有效区分“证”“照”功能,让更多市场主体持照即可经营,着力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营业执照是登记主管部门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对市场主体资格和一般营业能力进行确认后,颁发给市场主体的法律文件。“多证合一”改革后,营业执照记载的信息和事项更加丰富,市场主体凭营业执照即可开展一般经营活动。许可证是审批主管部门依法颁发给特定市场主体的凭证,这类市场主体需持营业执照和许可证方可从事特定经营活动。要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改革,对于“证照分离”改革后属于信息采集、记载公示、管理备查类的事项,原则上要通过“多证合一”改革尽可能整合到营业执照上,真正实现市场主体“一照一码走天下”。(市市场监管局、市审改办、市政府法制办牵头协调,市直有关部门负责落实)

四、实施步骤

(一)全面安排部署。

建立全市推开“证照分离”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召开全市联席会议,对“证照分离”改革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二)制定管理措施。

市直各相关部门要对照本方案附件中涉及本部门的具体改革事项,积极与省级主管部门对接,细化改革举措和事中事后监管措施,逐一制定出台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的具体管理措施,按规定向社会公开,并及时报送市市场监管局。

(三)推进信息互联共享。

近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业务系统进行了改造,确保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及时推送。“证照分离”改革事项涉及的各审批部门,由同级市场监管部门分配“甘肃省部门协同监管平台”登录用户名。各相关部门要主动与同级市场监管部门联系,做好用户名的领取工作,确保按时登录接收和反馈相关信息。

(四)全面推开改革。

11月10日起,在全市范围上线运行“证照分离”改革业务系统,开展跟踪调研,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和工作督查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靠实工作责任。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按照“强化部门责任,统筹各项工作,落实部门任务”的要求,研究制定本部门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层层压实责任,确保“证照分离”改革积极稳妥推进。

(二)注重宣传培训。

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采取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做好改革政策宣传解读工作,扩大各项改革政策知晓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引导等服务,营造有利于改革的良好氛围。要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三)强化督查检查。

各有关部门要全力抓好改革任务落实,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充分调动推进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和支持创新开展工作。市“政管办”要加强对“证照分离”改革工作督导检查,对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实不力的,要严肃问责;

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要深入调查,认真分析,加以解决;

对改革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要及时总结推广。

下载聚焦 “证照分离”几个关键问题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聚焦 “证照分离”几个关键问题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