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治区“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信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自治区“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信贷
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新政办发„2012‟91号
关于转发自治区金融工作办公室《自治区“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信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自治区金融工作办公室制定的《自治区“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信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六日
自治区“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信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民生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为切实增强我区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以下简称“两居”工程)的信贷支持力度,确保重大民生工程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两居”工程贷款是指我区辖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农牧民发放的,用于“两居”工程建设的贷款。
第三条“两居”工程贷款遵循“政府财政补助到位、援疆扶持资金到位、农牧民自愿、专项管理、专项使用”的原则。
第二章贷款机构
第四条 辖区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为“两居”工程贷款的主承办银行,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增强支持新疆民生建设的政治责任感,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加大“两居”工程的贷款力度。第五条 “两居”贷款的主承办银行要确定负责“两居”工程信贷工作的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对“两居”工程贷款的管理。其他开展“两居”工程信贷工作的银行机构也要安排专人负责“两居”工程建设信贷工作。
第六条开展“两居”工程信贷工作的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建立“两居”工程贷款专户管理制度,建立单独台账,实行专项统计核算。
第七条各地州要以县(市)为单位,成立由县、乡(镇)、村党政干部、专业人员、财政部门、城建局和贷款经办银行工作人员组成的“两居”工程建设信贷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可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审核本县(市)各乡(镇)申请“两居”工程贷款人员的条件、金额、贷款期限以及贴息、核销等事宜。第八条 发放“两居”工程贷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自治区(乌鲁木齐)分行为单位于每月10日前(遇节假日顺延)将本系统“两居”贷款发放情况上报自治区金融工作办公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负责上报辖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两居”贷款发放情况。(报表附后)
第三章 贷款对象、条件和方式 第九条 贷款对象。本办法所指“两居”工程贷款的借款人是指:有“两居”工程建设资金需求,并自愿申请“两居”工程建设贷款的农牧民。
第十条贷款条件。申请贷款的农牧民必须在新疆境内常年居住、具有本地户籍,经济独立,具备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信用状况良好,无重大不良信用记录,遵纪守法,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十一条 贷款方式。“两居”工程建设的借款人可采用保证担保、联保、抵(质)押方式取得贷款。以抵(质)押物贷款的,其抵(质)押物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管理制度规定,农牧民符合抵押条件的房产、土地可以作为抵押物申请贷款。第四章 贷款额度、期限、利率
第十二条 “两居”工程贷款的主承办银行机构和其他各银行机构要根据自身资金状况和农业生产、“两居”工程建设进度等情况,合理确定贷款投向、把握贷款节奏、保证“两居”工程建设的有效信贷需求。
第十三条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要积极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十二五”期间,力争每年80-100亿元新增信贷规模,用于我区主承办银行机构支持“两居”工程建设贷款投放,同时保障我区农村信用社支农再贷款的有效需求。
第十四条贷款额度。“两居”工程建设贷款额度控制在所建房屋总投资的70%以内(含70%)。
第十五条贷款期限。“两居”工程建设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五年,对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还款的农牧民,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展期,不纳入信用工程和不良贷款的考核范围。
第十六条 贷款利率。执行人民银行公布同期档次法定基准利率,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执行合同利率,若期间遇人民银行法定利率调整,不分段计息;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若期间遇人民银行法定利率调整,于次年1月1日起,按相应期限档次执行新的利率。第五章 贷款损失与核销
第十七条 “两居”工程贷款各承办银行要认真做好“两居”工程贷款损失核销管理工作,各地“两居”工程建设信贷资金管理领导小组,要结合银行贷款核销管理办法,制定“两居”工程贷款损失认定流程、标准。贷款主承办银行要按照法律法规足额计提损失准备,用于核销损失,防范贷款风险。十八条“两居”工程贷款损失可据实逐年予以核销,“两居”工程贷款承办银行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贷款管理,形成损失的贷款,经贷款银行机构和“两居”工程建设信贷资金管理领导小组严格审核认定后,出具审核确认意见,于每年11月30日前逐级上报各上级银行和财政部门,由自治区财政部门和各承办银行机构自治区(乌鲁木齐)分行、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共同确认。贷款损失核销由贷款承办银行、自治区及县级财政共同承担,具体比例按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决定执行。
第六章 贷款管理与考核
第十九条 各县(市)“两居”工程建设信贷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应在“两居”工程建设承办银行开设“两居”工程资金管理账户。
第二十条“两居”工程贷款各承办银行要加强“两居”工程建设信贷资金的贷后管理,强化责任。各地要协助承办银行做好贷款到期清收工作,在“两居”工程建设信贷资金管理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贷款清收小组。
第二十一条 自治区、地、县逐级建立“两居”工程建设信贷资金管理考核机制,加强对“两居”工程建设信贷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第二十二条自治区金融工作办公室要加强对“两居”贷款的协调和管理工作,并建立“两居”工程建设信贷工作考核通报制度,按季进行通报。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进行批评处理,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按照相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三条“两居”工程建设贷款由财政进行贴息,具体贴息流程、贴息方式及贴息期限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居富民工程农村家庭建房贷款财政贴息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新财建„2011‟843号)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定居兴牧工程农村家庭建房贷款财政贴息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新财建„2011‟845号)办理。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本办法制定“两居”工程贷款实施细则,报自治区金融工作办公室备案。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年5月29日印发
第二篇:沙雅县安居富民、定居兴牧调研报告
沙雅县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调研报告
沙雅县面积3.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3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17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3%。自2004年实施“抗震安居”工程以来,沙雅县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迅速推进各项工作。2010年,新建抗震安居房3726户,庭院改造10850户,改厕5000座,新修农村通达公路122.9公里。2011年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要求和部署,沙雅县“安居富民”工程建设任务3282户。目前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到位资金4000余万元,开工建设550余户,拆除危旧房2200余户,培训各类技术人员3000余人次。预定红砖11450万块、水泥36000吨,发放红砖6680万块、钢筋1206吨、水泥7200吨。“定居兴牧”工程将于今年启动。
一、主要做法。
一是健全机构,做好组织保障。成立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安居工程组、产业富民组、督查落实组及办公室,制定相关制度,明确相关责任,分解任务,定期召开安居富民专题会议、现场会、推进会等,为全面安排部署“两大工程”提供组织保障。
二是加大宣传,强化技能培训。结合“科技之冬”、“科技三下乡”等活动,通过设立广播电视专栏、入户宣讲、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宣传咨询台等方式,广泛宣传实施安居富民工程的意义、政策等,激发农牧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充分发挥县乡党校、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作用,分批组织乡镇分管领导、村干部、质监人员、建筑工匠、建房户进行质量监管、规划设计、施工技 术和安全常识等知识的培训,为确保工程质量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是突出特色,优先设计规划。坚持规划先行,以经济实用为原则,围绕构建“一心两轴三区” 的新型城镇化体系,以争创国家生态县、循环经济示范县和新疆生态旅游名县为契机,加快“一廊一带一区”建设规划,突出特色、打造“生态绿色沙雅”亮点,“一村一策,一户一计”高标准完成了25个行政村村庄布点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庭院改造方案的编制工作。
四是打造样板,抓好示范效益。以“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试点带动、分布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规划建设地区级示范点1个,县级示范点5个,每个示范点建设规模不少于100户,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土地资金、建村等方面的问题,定期在示范点召开现场会、推进会,示范带动全县安居工程快速推进。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是县财政、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建设资金匮乏,加之上级补助资金尚未完全到位,影响安居富民工程开工建设进度。二是建材价格、工匠费用上涨以及上级部门提供的施工图均为砖混结构,工程成本较高,本地农牧民施工队伍少,培训力度不够,整体素质不高,农牧民自筹资金多,建房压力较大。三是抗震安居工程与安居富民工程标准相差较大,工程规划、衔接存在较大阻力。四是新的居民点规划无可避免地占用一少部分耕地、果园,国土资源协调处理难度大,影响工程进度。五是受地方财政限制,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缓慢,影响工程正常开工建设。六是牧区水利设施落后,安居兴牧工程实施困难。六是农牧民自我发展能力弱,庭院利用率不高,增收难度逐年增大。
三、对策及建议 一是加强领导和机构建设。把“两大工程”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高度重视,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单位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发改、财政、经贸、建设、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卫生、文化教育、宣传、石油石化等部门的作用,明确部门职责、落实优惠政策、创新工作举措、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在审核批复、工程用地、木材砍伐、建材运输等方面为工程建设开绿灯。落实工作经费和车辆,调整充实“两大工程”建设组织机构,从部分县直部门、乡镇抽调专职人员,为县安居富民办配备不少于8名、各乡镇不少于6名的工作人员,使工程建设每个阶段、每个地点、每个环节的工作落实情况都有专人管理,确保“两大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二是周密部署各项工作开展。把“两大工程”建设与农牧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2018年之前全部解决村庄道路、供水、排水、供电、广播、电视、通讯、绿化、清洁能源等同步设施。鼓励、扶持组建本土施工队伍,联合建设、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建筑监理人员、有一定技能和劳动能力的农牧民砌筑工、木工、钢筋工、装饰装修工、水暖电工等技术工种的技能培训,打造一批具备一定技能和能力的高素质乡土施工队伍,引导农牧民积极投工投劳,实现就地创收。采取政府集中采购、工程公开招标等机制,通过开放市场、政府限价、行政干预、市场监管等方式严控建材价格,降低建设成本,并做好工程所需红砖、钢筋、水泥、木材等建材的储备工作,同时建议上级部门能提供砖木结构施工图,切实减轻农牧民建房压力。
三是着力促进农牧民增收。以产业做支撑,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抓手,优化产业结构,“保粮、强棉、管果、扩畜、拓 草、建大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搞好劳务创收”,加快六大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积极发展牛羊育肥等周期短、见效快的“短、频、快”增收项目;抓好扶贫帮困工作,建立健全扶贫开发、产业扶贫新机制。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加大对种植、养殖、手工制作、劳动技能的培训,引导农牧民工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向二、三产业转移,鼓励农牧民依靠外出务工、自主创业和就近转移就业等方式勤劳致富。发挥庭院经济效益,适当发展林果、蔬菜、养殖业,大力开展农家乐、牧家乐、特色观光游、民族传统手工制造等富民项目,多渠道促进农牧民增收。
四是做好资金筹备、监管工作。通过向上级争取一点、对口援助一点、财政补贴一点、社会捐助一点、农户自筹一点等方式,多措筹资、整合资源、捆绑使用,为工程建设提供财力保障。对集中连片的行政村建房户每户合计补助25000元,按照工程进度、标准分5步进行发放。同时加大对资金的监管力度,通过设立财政专户将建材物资纳入政府集中采购,实行工程公开招标和资金统一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设立公开栏和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会同纪检、审计、监督等部门采取跟踪督查、专项审计等方式,加大资金监管力度。
五是狠抓工程质量监管和责任落实。加大建筑队伍资质审查力度,6个示范村的建设由县安居办统一招标,乡(镇)场与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签订承包合同后统一施工;其他工程建设由村安居办审核、确定施工队伍,并对施工队伍进行备案后,再签订施工合同,施工合同在乡(镇)场备案,保障工程质量。制定《畜牧安居工程检查考核办法》,落实相关单位、责任人责任,将富民安居工程纳入相关单位、各乡(镇)场目标考核范围,建立工程质量检查、评比标准,实行一月一检查、一季一考评、定期通报、年终总评制度,建立县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帮建机制,签订《2011年安居富民工程目标责任书》,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监管不到位、不负责任的单位及个人进行通报批评,计入年终考核成绩,严格落实责任。
六是全力做好示范工程建设。借助对口支援城市的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地规划建设英买力镇英喀勒尕其村地区级示范点和红旗镇、托依堡镇、努尔巴克乡、古勒巴克乡、海楼乡5个县级示范点,并积极引导大户、致富带头人先行一步,分“提高型”、“改造型”做好“抗震安居”工程与“两大工程”的衔接。新建住宅户均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庭院宅基地和生活区面积0.5亩以内,以“五清五改五通”为重点,加快庭院改造、“三区分离”、道路硬化和“五清”、“九无”、“七保”村庄整治工作力度,道路绿化率达到30%、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农村卫生改厕、污水处理覆盖面达到90%以上。力争2011年10月底打造一批高标准、成规模的安居示范村,以点带面,为明年整村推进奠定基础。
第三篇:(2011.9.3)阔斯特克乡安居富民工、定居兴牧作汇报
阔斯特克乡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乡检查指导工作。自实施开展安居富民工程和定居兴牧工作以来,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狠抓落实,结合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总体要求,大力开展安居富民工程建设;按照“整村推进、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建设”的原则,有效的推进了定居兴牧工作,促进了全乡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我乡农牧民生活生产营造广阔的发展空间。下面将我乡安居富民、定居兴牧进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乡所辖9个行政村,其中农业村7个,牧业村2个。全乡共有1544户,5025人,其中汉族人口2304人,占46.2%;少数民族2681人,占53.8%。全乡总面积为680平方公里,2011年完成总播面积6.4万亩,以种植油葵、打瓜等作物为主,是一个农牧结合的乡。
二、安居富民和定居兴牧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我乡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的组织领导,高标准完成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建设任务,我乡及时召开了动员大会,成立了阔斯特克乡安居富民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和定居兴牧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了工作目标任务,明确了 1 职责分工,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百姓群众共参与”的工作格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乡规划办公室。各村也成立了安居富民理事小组和定居兴牧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安居富民工程和定居兴牧工程实施方案。
(二)抓好宣传、动员工作
按照从乡-村-户-人的模式将安居富民和定居兴牧的优惠政策进行层层宣传。乡政府通过组织各相关部门及各村召开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作动员大会进行安排、部署,通过广播、出动宣传车、悬挂横幅等方式进行宣传,再由各村召开村民动员大会、入户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安居富民工程、定居兴牧的重大意义和各项优惠政策,激发全乡各族群众参与安居富民工程、定居兴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做好统筹规划
1、安居富民工程方面:
乡规划办及各村理事小组结合乡、村实际,按照20年不落后的要求,着眼于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统一管理、整体推进的需要。确定了10套不同户型的施工图,通过建筑设计室完成了施工图的编制。将103户任务分解至各村,并落实到户。确定了2个重点改造村,进一步加大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力度。目前,我乡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已完成规划、放线和基础建设,工程已进入房屋主体砌墙阶段,目前103户基础都已完工、墙体完工95户,其中主体完工(现浇)70户
2、定居兴牧方面:
40户分散插花式定居房,结合各村实际,确定了16套53平米至115平米不同户型的施工图,通过建筑设计室完成了施工图的编制。另外,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我县抗震设防烈度标准为6度,我乡则提高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确保牧民住房的安全性。定居兴牧40户分散插花式定居,32户已完成主体建设,剩余8户还在施工中,预计9月底完工。
(四)加强资金管理
所需补助资金全部实行乡财政集中支付,由领导小组按照审核程序拨付。自筹资金统一交乡经管站,由乡政府和各村理事小组统一管理使用。
(五)加强管理培训
2月23日对各村理事小组、农村工匠和建房户共150人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安居富民”、“定居兴牧”这两项惠民政策,提高了他们参与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六)强化检查考核
把各村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建设情况纳入工作目标考核范畴,将建设任务分解到各村,严格检查考核,责任落实到人,并组织开展阶段性和完成情况检查,督促各村按照目标责任和计划落实各项工作。
(七)规范软件资料验收。
将安居富民、定居兴牧任务分解到各村,各村对建房户进行摸底调查、登记,并将具体的名单明细表上报至乡安居 3 富民办和定居兴牧办,乡安居富民办及定居兴牧办公室已完成一户一档和信息上报工作,信息录入率达100%。
三、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是整村推进难度大。原因是我乡相当一部分居民已在县上购买了楼房,不想再乡里投资建房。所以连片、集中、整村推进难度大。
二是一部分家庭还存在资金短缺现象,无法完成建房。三是插花定居工程比较分散,施工难度大。
第四篇:退牧还草工程实施管理暂行办法
退牧还草工程实施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退牧还草工程是一项草原基本建设工程项目。为了保证退牧还草工程顺利实施,使工程项目组织实施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国办发[1999]16号)和《农业部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管理的意见》(农计发[2003]18号)以及国家基本建设的有关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加强草原资源保护利用管理,通过完善项目区草原家庭承包责任制,强化草原监督管理,适时开展草原资源动态监测;搞好技术服务,积极开展饲草料贮备、畜种改良和畜群结构调整,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帮助农牧民顺利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稳定农牧民收入,达到退得下、禁得住,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的目的。
第三条 工程实施原则:
(一)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先易后难,稳步推进。在生态脆弱区和草原退化严重的地区实行禁牧,中度和轻度退化区实行休牧,植被较好的草原实行划区轮牧。
(二)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禁牧休牧、划区轮牧、舍饲圈养 1 的科技含量。推广普及牲畜舍饲圈养的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传统粗放型畜牧业经营方式向现代畜牧业经营方式转变。
(三)以县(旗)为单位确定禁牧和休牧的区域,以村为基本建设单元,集中连片,形成规模。
(四)以生态效益为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把草原植被恢复建设与产业开发、农牧民增收紧密结合起来,力求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 退牧还草工程项目实行“目标、任务、资金、粮食、责任”五到省,由省(区)级人民政府对工程负总责。各省(区)要将工程建设的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分解落实到县(市、旗),由县(市、旗)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实行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状。
第二章 项目审核
第五条 工程项目投资计划由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联合下达。
第六条 国家下达建设任务后,由各省农牧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先易后难,集中连片的原则组织项目县编制项目实施方案。
第七条 项目实施方案由省级农牧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报送农业部审核,经农业部审核后,省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确定的 目标、建设计划及农业部的审核意见对实施方案进行批复。省级政府批复的实施方案作为项目检查验收的依据。
第八条 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小区施工作业设计要图、文、表齐全,科学合理,各项目建设任务要落实到村、到户,落实到每一块草场。要对项目区进行实地测量,利用GPS地理定位方法对每个项目点登记四至经纬,并纳入数据库,由农业部及有关省区实施卫星遥感监控。
第三章 项目实施与管理
第九条 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领导负责)、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制。对围栏材料必须实行公开招投标,工程监理负责应由具有草原工程监理资质的监理单位承担。草原改良所需草种子要依照《政府采购法》采取集中采购或分散采购。
第十条 项目建设单位要建立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由专人负责工程建设管理,严格执行农业部颁发的《禁牧休牧技术规程(试行)》等九个技术规程,把好工程质量关。
第十一条
依照《农业建设项目监督检查规定》(农计发[2004]10号)加强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项目管理的责任制。
农业部负责对项目实施的指导与监督管理,不定期地对项目进行检查。
省级农牧部门要建立项目跟踪检查管理制度,会同同级计 划、财政等部门,对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协助、督促建设单位落实配套资金,确保工程进度与质量。省级农牧部门按季度向农业部报送工作总结和工程进度。并于工程项目立项实施的次年1月15日前,向农业部报送本省项目建设工作总结,同时抄报有关部委。
第十二条 项目县人民政府与农牧户签订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合同书,明确农牧户的责任、权利与义务,确定实施方式、起止时间和实施面积。
第十三条 兑现饲料粮补助的面积,以农牧户草原使用证和县级验收结果为兑现的直接依据。
第十四条 要依照《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国家标准GB/T50328-2001)的规定,加强工程项目建设信息统计和资料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及其批复、项目建设阶段性总结、检查验收资料、资金审批和审计报告、工程监理报告、技术资料、统计数据、图片照片和录像资料及有关项目管理办法、工程质量标准等要及时、科学归档保存,严格管理。
第十五条 要切实将科技保障贯穿于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各地要切实组织开展科技咨询指导工作,有条件的要成立专家组,加强对工程建设的技术论证、咨询、培训和指导。要积极推广先进成熟的实用科技成果,提高科技含量。
第四章 资金管理
第十六条 项目建设资金实行专户专帐管理,严格按照批复的建设内容及投资计划使用。凡用于项目建设的中央资金、地方配套资金要纳入资金预算管理,严禁对项目建设资金任何形式的截留、挤占、挪用。
第十七条 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落实各级配套资金,及时到位,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第十八条 前期费主要用于规划设计、工程勘察、作业设计、招投标、工程监理、资源监测及项目实施管理等。
第十九条 建设项目实行审计制度。各地按项目进展情况,委托审计部门对资金的拨付、使用和配套资金落实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和审计。
第五章 责任追究与验收
第二十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要进行通报,并实行缓建、停建,暂停拨款或调减下的国家投资,情节严重,还要依据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项目负责人、相关单位和地方政府领导的责任:
(一)没有不可抗拒的原因未按期完成任务的;
(二)工程建设未达到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要求,质量效果差的;
(三)未经批准随意变更计划及建设内容的;
(四)挤占、截留、挪用工程建设投资,违反有关政策和规定,不发或少发退牧还草粮食补助的;
(五)擅自变更计划、项目管理存在严重问题的;
(六)弄虚作假、欺下瞒上、谎报工程建设情况的。第二十一条 工程项目建设完工后,项目建设单位要及时完成资金决算,做好验收准备工作。省级农牧部门要按照《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办法》(农计发[2004]10号)和《西部地区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项目验收细则》(农办牧[2004]65号)的规定,及时组织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农业部在省级验收的基础上,按《细则》要求,抽取一定比例的项目进行核验。对核查不合格的,要限期整改。
第六章 管护与利用
第二十二条 草原监理机构要依据《草畜平衡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48号)的规定,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定期核查项目建设户草原载畜量,加强草畜平衡和划区轮牧的技术指导与管理,帮助牧民提高草原利用水平。要依法加强对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的监督管理,加强对项目区内围栏等基础设施的管护,保护建设成果。
第二十三条 各级草原资源生态监测站(点)要加强对项目建设区的植被构成、生产能力、自然灾害、生物灾害等草原基本状况的动态监测,及时向农牧部门提供动态监测和预警信息。第二十四条 项目验收后要加强对禁牧、休牧草场的管理,积极推行划区轮牧。禁牧草场必须达到解禁标准后才能合理利用。具体解禁标准由省级农牧部门根据《禁牧休牧技术规程(试行)》(农办牧[2003]13号)及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并提前作出解禁草原的利用方案。利用解禁后的草原和在非休牧期利用草原,要严格按照核定的载畜量,控制放牧牲畜数量,严禁超载过牧,采取划区轮牧、轮割轮采等方式科学利用草原。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农业部备案。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张鸿厅长在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暨安居富民、住房保障、抗震防灾工程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立足新起点 抢抓新机遇
努力开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新局面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总结2011年全区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表彰自治区安居富民、住房保障、抗震防灾工程先进单位,全面部署2012年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2011年住房城乡建设主要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艰苦奋斗、真抓实干,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城乡规划体系逐步健全。出台了《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战略研究》,编制了《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1-2020)》、《自治区推进新型城镇化行动计划》,积极参与兵团城镇化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预计到年底,全区城镇化率可达42.5%左右,比去年提高1.2个百分点。坚持高起点、高水平编制规划,地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展开,所有县(市)启动了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80%。完成了第四批自治区城乡规划督察员派驻工作,城乡规划督察范围不断扩大、督察内容逐步深入。首次举办了党政主要领导城乡规划与服务型政府专题培训班,城乡规划管理服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依法依规完成了一批重大项目规划审查审批,有力保障了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制定了《自治区村镇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初步建立了新疆村镇规划数据库,开展了村镇规划编制试点工作,为今后全面完成村镇规划编制任务奠定了基础。
(二)重点民生工程建设任务超额完成,为民办实事取得新突破。按照自治区“民生建设年”的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不断加大民生工作力度,安居富民、住房保障、学校、医院抗震防灾和城镇基础设施改善等民生工程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各族群众的住房条件,强化了社会公共安全保障,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1、计划开工建设安居富民工程30万户,实际开工31.64万户,占计划任务的105.46%,竣工29.5万户,竣工率达98.47%。累计投入工程建设资金222.52亿元,其中中央补助19.1亿元、自治区补助24亿元、对口援疆省市援助21.53亿元、地县自筹9.16亿元、银行贷款24.9亿元、农牧民自筹123.83亿元。
2、计划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4万套,实际开工35.6万套,占计划任务的104.3%,提前2个月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其中,由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组织实施的城镇保障性住房计划开工26万套,实际开工30.6万套,占计划任务的117%。共投入资金189.8亿元,其中中央补助73.8亿元、自治区补助20亿元,地方自筹、银行贷款、企业投入等96亿元。
3、计划开工学校、医院抗震防灾工程230万平方米,实际开工244万平方米,占计划任务的106%。累计投入工程建设资金22.45亿元,其中中央补助6亿元、自治区补助13.87亿元、地方自筹2.58亿元。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市已全面完成学校、医院抗震防灾工程任务。
安居富民、住房保障和学校、医院抗震防灾工程建设规模创历史最好水平,补助资金到位情况是历年来最多最快最好的。
4、开工建设各类城镇基础设施项目264项,预计城市供水普及率将达到97.5%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74%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41%以上、燃气普及率达到89%以上,圆满完成了年初自治区下达的指标任务。
(三)建筑节能工作扎实推进,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细则》发布实施,新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由50%提高到65%,执行范围由城市扩大到建制镇。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开工780万平方米,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900万平方米,政府办公及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监管体系建设和供热计量改革取得初步进展。新一轮城市建设“天山杯”竞赛检查考核工作顺利完成,乌鲁木齐市、和静县、沙雅县、策勒县被命名为自治区园林城市(县城),城市绿色照明、数字化管理、节水工作和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管理工作得到加强,“新疆天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顺利通过世界遗产中心预审,成为2013年中国唯一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
(四)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加大,房地产业保持健康发展。提请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工作的通知》,建立了房地产市场调控约谈问责机制,所有设市城市均公布了2011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预计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450亿元,同比增长30.5%,新建商品住宅2500万平方米,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25.6平方米。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和房价监测机制初步建立,商品住宅价格总体平稳。住房公积金各项业务快速发展,预计到年底,全区累计缴存住房公积金752.5亿元,同比增长25%,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366.5亿元,同比增长30.5%,个人住房贷款率为49.45%,乌鲁木齐市利用住房公积金累计发放棚户区改造项目贷款10亿元。
(五)建筑业发展取得新成绩,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得到加强。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有序开展,自治区建筑市场行为和工程质量安全专项检查活动圆满完成,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促进了建筑业良性发展,预计全年完成建筑业产值1100亿元以上。建筑企业科技水平、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共有2项工程项目获得“鲁班奖”,20项企业工法被评为国家级工法,79项企业工法被评为自治区级工法。严格执行工程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重点加强安居富民、住房保障、学校、医院抗震防灾和城镇生命线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做到了工程质量合格,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切实保障了各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六)行业法规制度日益完善,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提请制定地方性法规2件,制定出台规范性文件7件,编制了28项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深入贯彻实施《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制定了《关于贯彻实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指导意见》。全面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出台了《关于提高行政效能规范行政许可与备案的决定》,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审批时间,加快行政许可事项由统一受理向集中办理转变,实现法定审批时限压缩40%,将建筑企业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和房地产企业暂定资质行政许可权下放至地州,取消了行政许可初审程序,建立以日常监督和行政执法检查方式为主的动态核查机制,依法依规做好区外企业进疆备案工作,为企业发展营造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深入基层做好服务,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集中调研和督促检查,成立了14个常驻巡查组,帮助指导各地及时解决安居富民、住房保障和学校、医院抗震防灾工作中的问题,制定完善相应政策和技术标准,促进了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加大信访积案调处力度,规范信访案件办理程序,及时妥善解决群众信访诉求,中央交办的9件拆迁信访积案基本化解完毕,较好地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全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加大行业宣传工作力度,通过各主流媒体,多角度、深层次地宣传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累计发布各类宣传稿件和工作信息近300条,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形象。
回顾一年来的实践,有不少经验值得总结和坚持:一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一致、真抓实干;二是必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功夫办好老百姓所思所盼的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三是必须坚持变化、变革、创新的精神,敢于善于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四是必须坚持“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的责任意识,进一步转变作风,坚持新疆效率、弘扬新疆精神、提升新疆能力。
全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成就的取得,离不开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国家各有关部委和对口援疆省市的大力支持;离不开自治区各有关部门的密切协作;离不开各地党委、政府(行署)的真抓实干;离不开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各族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向辛勤工作的住房城乡建设行业所有干部职工,向无私奉献的对口援疆省市和国家各部委,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新疆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朋友们,向在民生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全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城乡规划编制特别是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相对滞后,规划管理水平仍需提高;二是受资金、人才短缺等因素影响,安居富民、住房保障、抗震防灾和城镇基础设施改善等民生工程建设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与各族群众改善生活的新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三是建筑节能监管工作有待加强,城乡综合环境质量有待提高,住房城乡建设市场秩序需进一步规范;四是行业政策法规体系有待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依法行政意识需进一步强化。
二、2012年工作安排
2012年是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关键之年。全区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抢抓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全力抓好行业重点民生工程实施,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保持房地产业、建筑业健康发展,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不断优化行业发展环境,努力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科学发展。
按照上述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断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牢固树立现代城市发展理念,按照“以人为本、规划先行、城乡统筹、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特色鲜明”的原则,编制完成《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完善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合理把握城镇化发展规模、速度和节奏,促进区域相对均衡发展和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力争到2012年底,自治区城镇化率达到43.7%以上。制定出台《自治区推进新型城镇化行动计划》,明确各地、各部门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责任,保障新型城镇化战略顺利实施。
按照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5年内全面完成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2年内完成所有村镇规划编制任务”的要求,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和高起点、高水平,在2012年完成地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和所有设市城市、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进一步提高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完成所有乡规划、镇总体规划和50%行政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完善城乡规划实施机制,严格城乡空间管制,强化城乡规划强制性指标的约束力,提高社会公众参与程度,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提高重点民生工程、国家和自治区重点项目的规划选址审批效率,加大《城乡规划法》和《自治区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贯彻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力度,全面推行“阳光规划”,依法加强城乡规划管理。
(二)立足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抓好行业重点民生工程实施 牢固树立“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的理念,广泛争取方方面面的支持,多渠道筹措工程建设资金,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和督促检查,尽快出台工程实施意见和工程建设标准,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大宣传贯彻和信息公开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和工作氛围,保质保量地完成安居富民、住房保障、城乡重要建(构)筑物抗震防灾和城镇基础设施改善等民生工程建设任务,真正让各族群众从中受益、得到实惠。
一是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设施配套、安全适用”的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群众意愿,将时代特征、地域风貌和民族特色有机结合,区分轻重缓急,确保完成30万户安居富民工程建设任务,做到住房面积不落后、功能不落后、质量不落后、产业不落后。各地要充分利用今冬明春农闲时节,尽早安排部署,扎实做好建材储备、工匠培训等基础工作,为安居富民工程顺利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加快建设公共租赁房、廉租房、棚户区和地方国有农牧场危房改造步伐,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29.5万套,其中国有农牧场危房改造5.42万套,林区棚户区改造0.36万套。要坚持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合理确定和动态调整住房保障准入标准,完善住房保障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准入标准统一、审核严格、轮候合理、分配公平、退出有序,提高保障性住房的使用效率。三是加快实施城乡重要建(构)筑物抗震防灾工程,完成全区210万平方米学校、医院抗震加固改造任务,全面提升学校、医院综合防灾能力,保障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科学制定抗震加固设计方案,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加强工程实施管理,保证学生上学、群众就医不受影响;要依据现行抗震设防标准,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和监督检查,及时解决专业技术难题,促进抗震防灾工程顺利实施。
四是立足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城镇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12年底,城镇供水普及率达到98%,燃气普及率达到90%,污水处理率达到7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42%。要统筹安排城乡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以城镇为依托、城乡衔接、布局合理的城乡基础设施网络,坚持地下地上同步建设、城市农村共建共享。
(三)坚持两个可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新建民用节能建筑2000万平方米,完成680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任务,抓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项目)和绿色建筑、低能耗建筑建设,加快大型公共建筑和机关办公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深化实施城镇供热计量改革,力争新竣工建筑及完成供热计量改造的既有建筑全部实行热量计价收费,提高建筑节能减排整体效益。扎实开展城市建设“天山杯”竞赛和创建园林城市(县城、小城镇)活动,争创节水型城市,哈密市、昌吉市、克拉玛依市年内要达到自治区节水型城市标准。稳步推进数字化城市建设,力争完成库尔勒市、石河子市、伊宁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考核验收。依法加强城市照明节能管理,全面完成“新疆天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综合整治任务,加强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管理,进一步改善城乡综合环境。
(四)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保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运行 各地应及时公布并严格执行2012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健全落实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加强房地产市场运行监测和预警预报体系建设,保持住房价格总体稳定。加快建立数据集中、信息完整、查询方便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切实增加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有效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深入开展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活动,严肃查处房地产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良好的房地产市场交易秩序。规范和加强物业管理,全面提升物业服务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依法加强房屋征收管理,维护被征收人合法权益。规范发展住房公积金业务,健全住房公积金监管信息系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争取将我区更多城市列入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城市。
(五)提升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保证工程质量安全
积极抢抓新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历史机遇,鼓励引导建筑企业向交通、水利、铁路、公路、电力、通信等专业领域发展,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探索建立建筑市场监管新机制,监管方式由市场准入为主向市场准入、过程监管、清出市场并重转移,监管重点由资质资格管理为主向资质资格管理、诚信体系建设并重转变,监管对象由企业为主向企业与人员并重转变,切实维护良好的建筑市场秩序。以安居富民、住房保障、抗震防灾和城镇基础设施工程为重点,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管,扎实推进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化工作,严防重特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弘扬新疆精神、践行新疆效率,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要深入学习贯彻、准确领会把握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新疆效率、弘扬新疆精神,举全行业、全系统之力,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把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加快完善行业法规和地方标准体系,规范和加强行政执法工作,建立健全行业信用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六进”和普法依法治理活动,形成立法决策、行政执法、执法监督相协调的工作格局。按照建设服务型机关的要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行政许可集中办理和网上行政审批,强化政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提升行政效能,改进工作作风,实现行政服务法定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和质量。积极参与和加强社会管理,完善信访制度和工作程序,解决好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同志们,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开启了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新的征程,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各有关部委和援疆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凝聚全行业干部职工的信心和力量,坚持变化、变革、创新,敢于担当、敢于突破,全心全意地干、争分夺秒地干、务求实效地干,努力开创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