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强自评报告ding1(合集5篇)

时间:2019-05-13 20:19: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强自评报告ding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强自评报告ding1》。

第一篇:创强自评报告ding1

阎政字„2010‟11号 签发人:王凤萍

西安市阎良区人民政府

关于以市政府名义报请省政府进行教育强区

评估验收的请示

市政府: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积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教育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以来,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创建教育强县活动的通知》(陕政办发

2航空工业中心、渭北地区商贸服务中心、西安都市农业示范区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副中心,努力建设“亚洲一流、世界著名”中国航空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2009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80.67亿元,同比增长14.1%;地方财政收入4.05亿元,增长2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52亿元,同比增长35.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亿元,同比增长2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512元,同比增长25.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33元,同比增长21.8%。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近年来我们在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双高普九”工作为抓手,以创建省级教育强区为目标,强化政府行为,加大教育投入,积极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着力促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1年成为全国第二批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2003年成为陕西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2005年成为陕西省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区;2007年被评为陕西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区;2008年获得陕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称号;2009年被评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2010年4月荣获“陕西省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区”称号。自2008年1月启动创建省级教育强区工作以来,我们按照《陕西省教育强县评估标准》,上下联动,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实现了全区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大提升。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强化政府行为,教育管理水平实现新提升

区委、区政府以建设与航空城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系为目标,坚持“科教兴区”战略,把教育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强力实施创建省级教育强区工作,并着力把创强提炼为一种境界,作为一个平台,提升区域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

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各镇街、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实施“双高普九”暨创建省级教育强区工作领导机构。三年来先后40余次召开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及专题会,研究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西飞一中新校区建设、校车接送服务试点、中小学“蛋奶工程”、筹备落实中央7号文件推进会等工作,扎实推进“双高普九”和创建省级教育强区工作;区人大、政协多次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教育工作进行视察和调研,有力地推动了“双高普九”和教育创强工作深入开展。

二是完善制度。先后制定下发《西安市阎良区教育事业2006-2010年发展规划》、《西安市阎良区创建省级教育强区工作实施方案》、《阎良区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2009—2015年)》等近百份教育相关文件,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把教育创强工作纳入民生工程和目标责任综合考评当中,建立了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及年度综合考核制度,层层落实了责任,有力保障和推动了基础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是充实力量。进一步加强了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建设,明确了工作职责,完善了相关制度,保障了人员、经费和办公设备,支持教育督导室充分发挥监督、保障作用,推进了我区教育事业健康发

6一是学前教育发展迅速。按照“民办公助”、“股份制”的思路,先后建成关山、新兴中心幼儿园,逐步形成了以区办幼儿园为龙头和示范,乡镇中心幼儿园为骨干,村级办园为基础,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农村学前教育新格局。目前,全区共有省级示范幼儿园2所,市一级幼儿园2所。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87.9%。

二是义务教育发展稳健。全区城乡义务教育高水平高质量均衡发展。目前,全区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率均为100%,残疾儿童少年也都能随班就读,小学无辍学,初中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

三是高中教育发展凸显。城区以中小学布局调整为契机,加大整合力度,积极筹建西飞一中新校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农村以创建省级示范标准化高中为抓手,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夯实提质基础。目前,全区共有西飞一中、关山中学2所省级标准化高中。

四是职业教育发展强劲。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健全了职业教育工作机构,充分发挥职教中心的统筹作用。依托航空产业,打造SMT骨干专业,积极走“校校”、“校企”联合办学的新路子。支持西航职院组建航空职业教育集团,壮大职教规模,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层次。2010年1月区职教中心成功晋升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区高中阶段在校学生中普高和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比例达到6:4。

五是成人教育成绩斐然。依托航空产业和都市示范农业优势,发挥职业技校、农业技校主阵地作用,健全培训网络,围绕培训课题,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返乡农民工为主要内容成人培训工作,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区7个镇街80个行政村都设有农技校,三年来共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8万余人次, 全区企事业单位职工接受相应培训6.5万人次。2009年,阎良区教育局荣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目前,全区有国家级示范农技校1所,省级示范农技校3所。

(五)强化环境改善,校园建设亮点纷呈

坚持把中小学布局调整、定点学校标准化建设、学校部室装备、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改善办学条件的切入点,不断提升教育基础设施的档次和水平。

一是加快布局调整。根据“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要求,打破镇街、村的界限,编制了统筹城乡的全域性教育发展规划。按照“1万人设1所小学,3万人设1所初中,10万人设1所高中”的标准,全区规划保留学校35所;另外,考虑到阎良未来要建成50万人口、60平方公里的中等城市,所以在规划保留学校的基础上再新建5所学校,也就是到十二五末,全区中小学校总数将调整到40所。截至目前,共投资1.73亿元,已经建成25所定点学校,撤并学校34所,计划到2012年撤并、建设全部到位,实现教育布局由分散低效型向集约高效型转变。同时,优化服务,投资350多万元,购臵19辆符合国家标准的校车,在已建成的定点小学推行接送服务,创造了平原地区开通校车推行布局调整的新模式。

10四是全方位不断提高教师待遇。2009年1月,我区在全省率先全面落实了教师绩效工资,使得全区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比2006年翻了一番。加大教师奖励力度,每年拿出10万元奖励各级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出台了《农村边远地区教师岗位补贴办法》,对关山、武屯两镇边远小学教师在原有基础上每人提高2级薪级工资,并在职称晋升、评优等方面给予倾斜。实施教师安居工程,改建了一批学校周转房,将教师住房纳入经济适用房建设范围。目前,我区教师年平均工资水平高于当地公务员,城镇教师人均住房面积高于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教师幸福指数日渐提高。

(七)强化资金投入,经费保障能力得到增强

一是严格落实“以区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2007年将镇街初中收归区教育局直接管理,撤销了镇街教育组,设立镇街中心小学。每年财政预算安排中,对教育经费重点予以保障,全区教职工工资按照国家和省上统一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全部列入财政预算。

二是严格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2007年-2009年,区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分别为11128万元、112476万元和15901万元, 分别较上年增长了25.85%、12.11 %和27.45%, 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全区新增财力用于教育分别为2286万元、1748万元和1099万元,分别占新增财力的43.3%、22.65% 和20 %,高于新增财力20%以上用于教育的要求;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分别为331万元、531万元和635万元,全部用于学校项目建设和弥补经费不足。

三是严格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保障教育经费及时足额由基础教育专户拨付学校。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严格教育资金管理,确保各项投入真正用在教育事业上。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政策,成立了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建立了困难家庭学生资助机制,城乡义务段学生全部实现免费教育。三年来,全区免除和发放各类资金2600余万元,受惠学生18.3万人次。我区于2009年11月1开始实施“蛋奶工程”,2010年5月1日进行了扩面,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覆盖,全区60.6%的义务段学生享受到这一惠民政策。

三、今后努力方向

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我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教育整体水平明显提高,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的办学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与人民满意的教育相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教育资金投入还需进一步加大,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待进一步深化,教师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需进一步提升等等。今后,我区将努力做到:

(一)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建设步伐,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将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建设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紧密结合,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教育项目持续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二)继续加强教育管理,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以内涵发展为导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加强学校常规管

314土、文体、科技、农林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镇街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强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双高普九”等重大教育实践活动中突出了政府行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组建了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结构合理的督导队伍,现有主任、副主任各1名,专职督学4名,工作人员2名,兼职督学30名,办公条件优越,督导工作基础良好。

4.目标考核。区委、区政府不仅将教育工作纳入全区年度工作计划,而且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能通过区考评办,将教育工作列入区、镇街领导任期目标之中,建立区长、镇长、街办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的政府负责机制。实行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与各镇街和相关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任务,夯实了工作责任。

建立了完善的管理、督导评估和督学责任区工作制度,充分发挥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功能。实行督学责任区制度和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并根据教育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问题及时开展专项督导活动,为我区教育事业大发展、大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督学责任区经验交流会2010年4月在我区成功召开。

5.创强方案。创建省级教育强区是我区一项战略性工程。在具体创建工作过程中,我区创强方案周密细致,切实可行,全区各涉创单位都能主动按创强工作要求,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工作计划,强化落实措施。通过近三年的艰辛努力,全区各类教育均衡发展,骨干示范体系已经形成,教育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

6.教育强镇(街)建设。省级教育强乡镇(街)数是衡量一个地区教育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根据陕教综„2001‟2号文件精神,我区认真贯彻执行,已创建教育强乡镇5个,创建达标率71.4%。

7.教育执法。教育执法和监督制度健全,区上设有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制定了“五五”普法规划。每年由区综治办牵头,联合公安、司法、工商、文体、卫生等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治理。区教育行政部门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对民办学校、幼儿园教育违规行为进行专项整治。

8.教育法规宣传。我区历来重视教育法规宣传,将其作为依法治区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区普法规划。区上设有教育法制工作机构,配有专兼职工作人员,全面指导全区教育法规宣传落实工作。每年在全区各界人士和团体活动中均能开展教育法规宣传活动,年均宣传活动达4次以上。

9.普法教育。坚持对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活动是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本大计。多年来,通过法律知识进校园、举办模拟法庭、法制讲座、开设专题课等形式,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各学校法制教育课均做到“四落实”。经统计,近3年无中小学生犯罪现象。

10.依法办学。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学校要依法依规办学。为了规范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行为,全区学校都依法制定了办学章程,并完善了办学制度。中心小学以上学校都配有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全区有7所学校获得省、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称号。

11-12.安全教育工作。近年来,我区教育系统安全教育工作组

718体,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被选入《科研兴教之路—陕西省教育科研经验集萃》一书。

19.评价体系。我区初步建立了基本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区域教育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监测体系和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0.课程改革。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我区从2003年推行新课程改革,制定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落实师资培训计划,先后对2400多名教师进行了为期5天以上的通识培训,累计对3100人次(小学1244人次、初中819人次、高中1047人次)进行了学科培训。积极推进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转变,促进了教育质量显著提高。目前有省级课改实验样本学校1所。

21.德育基地。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对青少年教育不仅要抓校内主渠道作用,而且要抓好校外辅助性教育机构建设。近年来,充分利用阎良独特的航空资源,设有德育教育基地2个,组建了阎良航空科技馆,适时对学生开放,开展各种形式教育。西飞俱乐部和体育馆正在或将要发挥积极的校外教育培训作用。

阳光体育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做到了校校有特色、班班有项目、人人有活动,使所有学校把这项工作落到了实处。完全小学以上学校都建有符合条件的心理咨询室并配有专兼职辅导老师。2010年6月全国贯彻落实中央七号文件推进会的成功举办,再次掀起全区万名学子阳光体育运动热潮。

22.青少年活动中心。我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筹建于2009年3月,机构健全,组织活动不断。镇街青少年校外活动站的各项文体展演、竞技活动经常开展,成效显著。

23.特色学校创建。创建文明校园是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内容,我区中小学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陕西省文明校园验收标准》,积极组织广大师生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师生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成为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区文明校园省级4所,市级15所,区级 9所。区教育局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机关、省级“创佳评差”先进单位。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方面,我们高度重视体育传统项目的推广和艺术特色教育工作,已创省、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8所(西飞一小、西飞二小2所学校为省级,西飞四小、北屯初中等6所学校为市级),艺术特色学校7所,省级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2所,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2所,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所,省级农村中小学劳动实践示范基地1个。

24.教育管理体制。我区履行了以区为主的农村义务管理教育体制,教育事业保障机制得到加强。同时不断激发全区社会重教兴学的热情,很好落实了镇街应承担的义务教育办学责任,充分发挥了村民自治组织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作用,全区教育事业得到健康发展。

25.教师任用。近年来,区教育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树立教师资源是第一人力资源的观念;坚持全体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由教育局直接聘任、调配、奖励的原则;坚持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积

12231.三教统筹。近年来,我区始终坚持普、职、成“三教统筹、协调并进”的发展理念,坚持“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竞艳春满园”的工作思路,以“一网两工程”、“人人技能工程”、“农村初中毕业生短期职业技术培训”为载体,职教渗透普教和成教,形成了以区职教中心为龙头,以镇街农技校为骨干,以村农技校为辐射的职成教育新网络体系,为全区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32.分流培训。实施初中后、高中后“分流”教育是培养新型劳动者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我区以区职教中心为主阵地,以“人人技能工程”为载体,制定切实可行的分流教育计划,对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在从业前全部进行不同程度的“人人技能”培训,有效地提高了这一群体的就业创业能力。

33.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比例。据统计,2009年9月,全区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为12211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为5397人,全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44.2%。

34.专业建设。近年来,区职教中心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办学质量和效益大幅度提升。目前区职教中心专业结构合理,有机械加工、钳钣铆、计算机应用等常规专业,还开设有服务本区支柱产业的SMT、电工电子等骨干专业。目前这两个专业已向省教育厅申报为精品专业(待批)。同时区职教中心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半工半读、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办学模式,教学模式突出技能培养特色。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就业质量高。

35.成人培训。我区依托航空产业和都市示范农业优势,发挥职业技校、农业技校主阵地作用,由学校到企业,由镇街到村庄,培训网络健全。能够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新技术推广、经营方式转变等确定培训课题,以知识讲座、资料散发、影视播放、基地示范、能人带动等形式,进行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返乡农民工为主要内容成人培训工作,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2009年,阎良区教育局荣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

36.农技校建设。全区共有7个镇街,80个行政村,26万人。每个镇街都设有农技校,其中国家级农技校1个,省级示范农技校4个,村级农技校80个。乡村两级成人教育有阵地、有人员,体系完备,职能明确,能够坚持常年开展工作。

37.服务人口数(高中)。全区共有26万人。由于正在加紧布局调整,西飞一中新校区已开始动工,预计在2012年就投入使用,届时全区只有2所标准化高中,那时平均服务人口数为13万人。

38.服务人口数(初中)。全区共有26万人,设臵初中8所,平均每校服务人口为3.25万人。

39.服务人口数(小学)。全区共有26万人,按照布局调整规划,到年底设臵小学36所,平均每校服务人口为7222人。

40.骨干体系:在原骨干体系基础上,2008年我区再创建了1所省级标准化高中,2010年创建了1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至此已建成2所省级标准化高中、1所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所省级示范幼儿园、3所省级示范农技校、1所国家级示范农技校、526街行政界限、城乡界限,每1万人设1所小学、每3万人设1所初中。计划用5年时间,将全区中小学校总数由2008年的74所调整到40所。2009年,我区又按照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要求,完善了项目学校建设规划。目前,中小学标准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随着城区5所学校(西飞二中、六三0中学、阎良一校、西飞二小、西飞四小)改扩建完成,我区学校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

通过出台部分闲臵校舍资产的管理办法,鼓励各镇街在撤并后条件较好的小学,举办幼儿园,建设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村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等方式,有效解决“空壳校”。

54.校安工程。全区中小学校全部符合国家校舍建设安全标准,无危房。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积极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新建校舍10万余平方米,加固校舍2万余平方米。定期进行校舍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修缮,确保了师生安全。

55.幼儿园建设。全区有幼儿园26所,其中公办1所,企业办3所,民办22所。全区乡镇全部建成中心幼儿园。我区制定了《阎良区学前教育发展五年规划》,充分发挥镇街职能和社会资金作用,利用撤并后条件和地理位臵较好的学校,按照国家有关幼儿园建设标准,高起点、高标准实施农村幼儿园规划建设,用5年时间完成我区幼儿园建设规划,不断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保教质量,促进我区幼儿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56.薄弱学校改造。加强薄弱学校改造是体现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是加大改造力度,抓住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契机,对全区28所学校进行了整体改造,从根本上改善条件。二是按照布局调整规划要求,逐步消除规模小、发展前景不好的学校,整合地方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三是制定城乡互动帮扶政策,每年派一定数量城区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帮助薄弱学校提高办学水平。

57.校园规划。学校布局合理,区划清晰。“一校一规划,一校一特色”突出。通过布局调整,学校硬件设施得到很大改善,包括校舍、操场、道路、围墙、排水、取暖、广场、旗杆、文化建设等。学校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等分区明确,配套设施齐全,达到省上规定的标准。

58.校园文化。我区学校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干净卫生,中小学校容校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特色,有品位,基本达到“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59.生活设施。加强中小学校舍管理,是美化环境,保证师生安全营造舒心学习、生活、工作氛围的重要条件之一。近年来,通过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学生生活设施得到明显改善,2007年以来,我区中小学共新建餐厅10个、公寓楼7栋、卫生厕所15个,全区所有寄宿制学校配齐了生活设备,学校食堂、宿舍、厕所、取暖等基本达到省上标准,制度完善,管理规范。

我区从2009年11月1日起,在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逐步实施 “蛋奶工程”,共有4757名中小学生享受。2010年4月,根据市教育局“蛋奶工程”专题会议决定,我们从5月1日起,率先在全区

930人,学历合格率100%,其中大本及其以上学历456人,高一层学历率86.8%。

71.高中师资。我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399人,本科及以上学历365人,学历合格率达91.5%;共有研究生学历35人,占高中专任教师比例11.5%。

72.职教师资。我区职业学校现有教职工161人(外聘24人),专任教师136人;文化课教师71人,本科及以上学历65人,占专任教师91.5%,与我区普通高中文化课教师学历等同;专业理论课教师52人,实习指导教师13人,全部具有教师任职资格;“双师型”教师4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5.8%,其中外聘24人,占“双师型”教师的54.5%。

73.寄宿制学校服务人员配备。我区现有寄宿制学校20所,其中高中3所,职业学校1所,初中5所,定点小学9所,共有学生19000余人;配备后勤服务人员628所,其中保安20人,卫生保洁61人,炊事员185人,水电维修工17人,司炉工14人,已经全部配备到位,满足了学生在校生活需求。

74.教师进校。以省颁示范进校建设标准为目标,采用资源重组、资源共享的办法加强硬件建设。现有专业教室6个,能容纳150名学员的大教室1个、多媒体教室1个(和职教中心共用)、微机室2个(微机110台,和职教中心共用),能同时承担500人的培训任务,实验室2个(和职教中心共用),图书室1个,图书资源4.6万余册,报刊杂志30余种。进校25名专任教师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学历合格率为100%。高级职称8人,近年来,区进校坚持以新课程培训为中心,以全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校长培训为重点,坚持抓好培训工作,积极完成各类培训任务,成效显著。

75.校长岗位培训。校长是一所学校的核心和灵魂。近年来,我区始终把校长队伍建设作为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点。一方面。对中小学校长进行了岗位培训、提高培训和高级研修三个层次的培训工作。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方式,加强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学习交流,邀请国家级教育专家作高端论坛、专题报告,进行多种方式培训。目前全区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率为100%。

76.教师培训。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工程,努力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群体。坚持以新课程培训为中心,集中抓了中小学教师岗位培训、新课程师资培训、班主任培训、新教师岗前培训、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安全应急培训、课改过程问题培训等,积极完成各类培训任务,年均培训达1910人次。同时,邀请名师进行专题培训,努力提高我区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师资水平,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77.城乡交流。制定了《阎良区教师转任交流和支教实施意见》和《阎良区中小学教师调配交流管理暂行办法》。坚持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职务应有一年以上在农村或薄弱学校任教的经历,缓解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不足的矛盾,提高教师资源的使用效益。2008年以来,下派支教14人,转任交流教师22人,调配104人。

334学校公用经费5.3%。

93.新增财力。2008-2009年度区新增财力的22.65%、52%用于教育。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34.86%、38.04%,每年提高0.5-1个百分点。

94.教育附加到位情况。2008-2009年教育费附加征收分别为576万元、680万元,除上解外全部用于教育分别为531万元、635万元,主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其中用于职业教育160万元、190万元,占30%。

95.经费投入保障。中央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2008—2009年每年为387万元,其中用于教育224万元,占57.88%。严格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改革政策和城市免杂费政策,积极落实配套资金,严格执行教育专项资金有关管理规定,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无挤占、挪用、截留现象。

96.教师工资。我区教师工资全部收归区管,实行专户管理,按月足额发放无拖欠。从2007年启用IC卡发放工资至今。2009年在全市率先全面实施了教师绩效工资,教师人均年收入略高于当地公务员人均年收入。

97-98.教育预决算。从2006年开始,中小学实行预算管理,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直接预算到学校。从2009年7月开始全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义务教育经费直接由国库支付到学校。每年列支职教专款100万元,用于发展我区职业教育。我区教育经费能够严格执行财政预决算制度,每年都向区人大报告。

99.教育经费管理。纳入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学校经费,及时全额拨付学校。根据我区实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阎良区教育系统内部审计规定》,各学校严格支出管理,保证资金使用效益。建立了教育系统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近几年无重大违反财经纪律现象发生。

100.奖励汇总。近年来,我区教育工作取得骄人成绩。据统计,自2001年,区政府和区教育局先后获得全国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阳光体育工作先进区,陕西省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区、陕西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区、陕西省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教育系统“创佳评差”先进单位、陕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陕西省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区等10项教育表彰。

738-

第二篇:高山“创强”自评报告

凝心聚力齐创强,谱写高山教育新篇章

——茂南区高山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自评报告

茂名市茂南区高山镇人民政府

二0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目 录

一、高山镇基本情况„„„„„„„„„„„„„„„3

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18

(一)党政高度重视,落实工作责任„„„„„„„„7

(二)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建设好规范化学校„„„„9

(三)强化师资建设,提升教育水平„„„„„„„„13

(四)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16

(五)统筹兼顾,发展全民教育„„„„„„„„„„18

三、存在不足及努力方向„„„„„„„„„„„„„19

四、自评结果„„„„„„„„„„„„„„„„„„19

第三篇:教育创强中学自评报告(精选)

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中学

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中学创办于****年**月,是一所公办完全中学。学校占地面积**** m2,建筑面积****m2;学校注重“内涵式”发展,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办学理念,秉承“****”的校训,形成“****”的优良校风,坚持贯彻“高要求、严管理、重素质、求创新”的十二字方针,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先后被授予“****”、“广东省****学校”、“****”等光荣称号。学校现有初中教学班**个,学生***人,专任教师***人,其中高级教师**人,中级教师**人。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市委、市政府以建设现代教育体系为目标,坚持“科教兴市”战略,把教育作为市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强力实施创建省级教育强市工作,并着力把创强提炼为一种境界,作为一个平台,提升市域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

(一)、积极创建标准化的教学基础设施,为创建教育强市强身健骨。

1、建设用地和校舍建设面积接近达标。学校占地面积**m2,生均面积** m2,校舍建筑面积**m2(不含宿舍),生均面积**m2。我市拟逐步解决校舍面积不足问题,4月12日市中学新建教学楼**平方 米建设工程开标,现已动工建设。学校建有200米环形标准塑胶运动场,有4个标准的篮球场,2个排球场,5个羽毛球场,1个足球场,设置有室外乒乓球场地、游戏器械运动场地,有满足全校师生同时做操和开展体育活动的场地。学校校舍基本能够满足正常的教学和生活需要,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等相互配套。

2、教学装备基本满足教学需要。我校按国家标准配置所有多媒体教室,建有音乐舞蹈室、美术书法室、计算机室、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图书室、师生阅览室、体育器材室、卫生保健室、心理咨询室、团队室、综合档案室、门卫保安室等教学辅助用房。所有场室器材设备达到标准化学校标准的要求,教育教学辅助用房能够满足教学需要。学校初中图书**册,生均**册。学校的教学设施、实验仪器均达较领先水平。

今年,我校共投入资金***多万元,完善了学校办学条件建设,学校的“体育运动场地”、“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公用经费”等基本办学标准通过整改和建设,均已达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方案》省级评估标准。

(二)、坚持依法治教,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

我校认真贯彻《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工作的政策、规定和会议精神,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1、我校落实“两个为主”政策,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纳入教育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实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 生同等的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享受免费义务教育,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本有**个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校就读。

2、我校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学校将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列入工作重要内容,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形成了多元化教育关爱模式,开设了多种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本我校有**名留守儿童在校就读。

3、我校重视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学校进行心理疏导教育,帮助他们自理、自立、自信、自强,战胜心理障碍。认真落实各项助学措施,按政策做到应补尽补。

4、健全教育法制机构。设立依法治市领导小组,配备兼职工作人员,全面指导全市教育法规宣传落实工作。中心小学以上学校配备了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

5、多种形式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将教育法规纳入全市普法规划之中,多次联合市司法部门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法律讲座、法制报告、调查答卷等多种形式的法律法规宣传。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联合市委和公安局对全校学生开展了“法律知识进校园”主题活动,将学校普法教育进一步引向深入。在全校积极推进法制教育课全面实施工作,努力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

6、促进校园和谐稳定。制定《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办法》、《学校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办法》,建立了校园安全重大事故预防机制,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在学校设立了安稳处,全面实施校方责 3 任保险;加大人防、物防、技防投入,学校安装了视频安全监控系统、无障碍电话,配齐了学校安保人员;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周活动,提高了师生安全意识和技能;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维护了学校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近年来,学校教育系统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曾被授予“市市安全文明校园”光荣称号。

(三)强化素质教育,教育改革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是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课改规范性文件,形成了富有成效的师资培训、教学研究、课堂管理等工作机制。依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着力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大力开发和开设校本课程。

二是不断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强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积极开展教育质量提升年、精细化管理年以及各类创建活动,着力建立我市教育教学工作检测体系和评价体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先后被授予“****”等光荣称号。

三是着力加强德体卫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方针,配齐德育工作队伍,努力打造“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坚持校内校外并重原则,狠抓德育阵地建设,抓紧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强化阵地教育功效。全市定点学校配有符合要求的卫生心理咨询室和兼职辅导老师。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目前,各种体育设施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再次掀起侨市几千名学子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潮。

(四)保障机制到位,为创建广东省教育强校夯实凝基。学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理念,把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列为重要的工作目标,明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责任。我校建立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初中生均教育事业费、生均公用经费实现逐年增长。2013-2015年,初中生均教育事业费分别为**元、**元、**元,分别增长**%、**%、**%;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元、**元、**元,分别增长**%、**%、**%。另外,教师年人均工资实现逐年增长。2013-2015年,我校教师年人均工资分别为**元、**元、**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五)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为学校均衡发展聚核擎力。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发展的首要位置,坚持以科学管理发展人、以强化培训提高人、以提高待遇关心人,着力建设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积极向上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一是确保有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我市率先在全市清退了临时代课教师,实行了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同时,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力度。2006年以来,引进多批全日制本科生,推动了我市教师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和职业化。通过转岗培训、招录引进等形式,重点解决了农村学校缺少体、音、美专业教师问题,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结构趋向合理。我校按照省定教师编制标准,配齐教师。全校教师实行“三统一”(统一招聘、统一管理、统一津贴),通过公开招考、个别选考、毕业生选聘等方式,重点引进本科以上优秀应届毕业生,吸引全国优秀人才前来任教。我校音乐、体育、美术、信息 5 技术、英语等专职教师基本满足学科教师需要,专任教师专业对口比例分别为100%;二是师生比达到省定编制标准。2015学年我校初中师生比1 :15.3;三是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2015学年,我校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本科以上学历占比56%。

二是培育一批懂教学、善管理的复合型教育管理队伍。理顺学校人事管理体制,全力支持市教育局把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文化层次高的优秀干部及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到领导工作岗位上来。扎实推进校长培训计划,健全领导干部考核办法,着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全市学校校长岗位培训率三年累计达100%。

三是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学队伍。出台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评细则》、《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活动的意见》,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坚持以“爱”和“责任”为核心,广泛开展师德建设活动;坚持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我校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开展多层次的系列培训,包括校长、行政管理干部、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和新教师的专项培训、全员培训、学历培训等。引导教师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一是保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培训经费符合规定要求。二是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作用,用他们的专长带动青年教师的成长。

四是全方位不断提高教师待遇。我市率先全面落实了教师绩效工 资,使得全市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比2006年翻了一番。加大教师奖励力度,每年拿出数万元奖励各级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我校还实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多途径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教师平均工资水平高于本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享受山市教师岗位津贴。工资、福利待遇的提高,极大鼓励了全校教师安教乐教,教师幸福指数日渐提高。

(六)、强化质量与管理,为创建教育强校集智拓德。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规范学校管理,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平等公平接受教育的合法权益,我校严交于格落实教育局出台的一系列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规定和措施,提高依法治教水平。

1、义务教育阶段不进行选拔性考试招生,学校实行常态或均衡编班,均衡配备教师,不设“重点班”、“实验班”、“强化班”等,同时严格执行《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实验)计划表》,开齐开足课程,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2、坚持抓好常规教学,严格执行省定课程计划。在课堂教学上,要求教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围绕教学目标和任务,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不断开拓学生的智力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3、“减负”措施得力。我校高度重视“减负”工作,落实教育局制订的“减负”措施。执行省有关文件,没有在法定休息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同时减少学生的家庭作业,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4、建立了“防流控辍”工作责任制和困难家庭学生资助机制,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使学校的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巩固和发展了“普九”成果。2013-2015年,初中入学率为100%,年辍学率为1.4%,初中三年巩固率为***%,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标准。

5、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按课程计划开足体育课,全面推行“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张扬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质,按规定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2013-2015学年,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初中生合格率达到97%以上。

6、完善德育管理制度。学校有德育工作计划,班主任有切实可行的班级工作计划,科任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确定德育目标,渗透德育教育。学校积极开展了主题班团会、国旗下讲话等多方面的德育工作。定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情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自我保护教育、挫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开展了“安全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的活动;拓宽德育的渠道,让学生个性更鲜明,特长更突出,让学校更阳光,营造了浓厚的争先创优的氛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团队凝聚力。

(七)强化环境改善,校园建设亮点纷呈

坚持把中小学布局调整、定点学校标准化建设、学校部室装备、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改善办学条件的切入点,不断提升教育基础设施的档次和水平。一是实施标准化建设,提高部室装备水平。学校先后投入多万元,重点用于学校标准化部室建设和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装备。目前,市中学计算机装配和图书藏量均达到省颁要求。建成后的学校功能完备、设施一流、环境优美,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实施校园文化提升工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多层次开展培训,提升了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和水平。深挖学校及地域文化潜质,结合地域特色和历史,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营造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特色鲜明的浓厚育人氛围,形成了“一校一品”的校园文化特色景观。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我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素质教育全面实施,教育整体水平明显提高,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的办学水平与发达地市相比、与人民满意的教育相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教育资金投入还需进一步加大,教师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需进一步提升等等。今后,我市将努力做到:

(一)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认真按照标准化学校标准完善学校办学条件;执行省定教师编制标准,改革教师录用方式,按照课程计划开课要求配置学科教师,尽快使体育、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满足课程开设的需要。

(二)继续加强教育管理,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以内涵发展为导向,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加强学校常规管理,落实管理责任,细化管理任务,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提升学校软实力。

(三)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整体素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完善教师安教、善教、乐教的保障机制,积极稳妥做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促进教育人力资源的均衡配置。以打造四大“骨干队伍”为抓手,创新教师培训模式,促进教师向高、精、尖专业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四、自评结果

对照《广东省教育强县(市)评估要素》,我市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评分。我们认为,我校已达到了“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学校”的标准,现申报“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学校”,恳请督导组予以督导评估验收。

中学

2016年8月23日

第四篇:杨侨创强自评报告--00

目 录

一、基本情况·····················································1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3

(一)优先发展教育,全力创建教育强镇·························3

1、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优先解决教育问题···························3

2、全民动员,营造“创强”浓厚氛围 ·······························3

3、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教育优先发展···························4

(二)调整学校布局,大力整合教育资源··························6

1、整合教育资源,搞好学校设施设备建设···························6

2、积极深入群众,解决撤校学生就读困难···························7

3、合理统筹安排,做好撤校教工分流工作···························7

(三)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7

1、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修养·······························7

2、实施“人才强校”工程,不断优化教师队伍·······················8

3、狠抓教研工作,不断提高科研水平·······························9

4、关心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师待遇······························10

(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1

1、重视思想品德教育,确保学生心理健康··························11

2、狠抓常规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12

3、加强体育艺术教育,发展学生个性特长··························13

4、扶助归难侨生和困难学生,确保弱势群体教育····················14

(五)实行全民教育,全面促进社会和谐·························16

1、不断发展幼儿教育,争取“起跑”优势··························16

2、大力发展成人教育,铺设致富之路······························16

3、积极发展社区教育,打造文化品牌······························17

三、存在问题与今后努力方向·································18

四、自评结果··················································19

全力创建省教育强镇 推动杨侨教育和谐发展

——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自评报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杨侨镇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臵,2008年便提出了创建省教育强镇的工作目标,2009年将创建省教育强镇作为全镇的中心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镇上下同心同德,全力推进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方案》,将我镇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杨侨镇是于2003年5月由广东省杨村华侨柑桔场改制而成的新建镇,是惠州市两个侨镇之一。位于博罗县东部,东邻河源,北接龙门,南濒东江,距惠州市区、博罗县城40公里。全镇总面积89.6平方公里,下辖12个办事处、2个社区,全镇人口4.78万人,户籍人口3.19万人,其中归难侨7000多人。镇内土地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备,交通便利,广梅公路、惠河高速公路、金龙大道和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穿境而过,乡村公路四通八达。地形以丘陵为主,主产柑桔、龙眼、荔枝、花卉和苗木等。

建镇以来,我镇通过实施“农业稳镇、工业立镇、教育强镇”的发展战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农业 方面,在温氏集团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畜牧水产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逐步成为农业的主导产业。工业方面,杨侨精细化工工业园首期已开发600亩,近20家企业落户;博罗东部工业园正在筹建,广东仪强科技有限公司电动汽车项目和中信国安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分别签订框架协议落户该园。2008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3.35亿元,农业总产值1.63亿元,工业总产值4.49亿元。近几年来,我镇曾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和谐侨区建设先进单位、侨务工作先进单位,惠州市维护稳定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单位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镇通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调整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臵、加强学校管理、建设优质学校,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2006和2009年我镇荣获博罗县尊师重教先进单位的称号。目前,我镇有完全中学1所,完全小学4所,幼儿园2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其中省一级学校1所,市一级学校1所,县一级学校2所,县一级幼儿园1所。有在校中小学生4798人,在园幼儿734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中小学教师286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7人具有研究生学历,12人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160人具有中学一级或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近三年来,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均为100%,教育普及程度高。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优先发展教育,全力创建教育强镇

我镇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臵,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积极提升教育发展的综合水平。

1、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优先解决教育问题。建镇以来,我镇两届领导班子都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认真贯彻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各项教育法规,落实党政主要领导与学校挂钩制度,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教育,由一名党委委员分管教育工作。凡召开班子会议,都会优先讨论研究教育问题,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专题会议,研究教育发展和部署教育工作。所有领导班子成员都树立了“教育管理无小事”的理念,在工作中优先研究、优先解决教育问题。镇委书记、镇长及分管教育的党委委员等领导经常深入学校进行调研,及时有效地解决学校用地、基础设施建设、周边环境整治等方面的问题。三年来为教育办了15件大实事:如在建筑用地紧缺的情况下,优先划拨教育用地,保证各学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2006年以来,镇政府在坪塘办事处及205国道(杨侨大坑路段)旁征收了1.2万平方米、2.4万平方米的土地分别划拨给坪塘小学和杨侨中学,用于校园扩建。又如,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通过争取上级政府支持,于2008年如数补发原杨村华侨柑桔场所拖欠的教师工资193万元,其中镇财政支付39万元。

2、全民动员,营造“创强”浓厚氛围。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推动教育工作总体水平上新台阶,2008年,我镇提出创建省教育强镇的目标,对“创强”的资金投入、学校的布局调整等作了相关筹划。2009年初,镇委、镇政府更是把“创强”当作中心任务来抓,成立了创建教育强镇领导小组,制定了《杨侨镇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实施方案》,并于2009年3月召开“创强”动员大会,统一思想,周密部署。同时还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进行全方位宣传,如制作大型广告牌、张贴悬挂大幅宣传标语、印发宣传手册、定制电话彩铃;借杨侨中学40周年校庆、外出乡贤座谈会等机会进行广泛宣传等等。各办事处(居委会)、各学校也纷纷行动,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等将“创强”宣传到千家万户。由于宣传到位,使“创强”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全镇人民热情关注教育,纷纷以实际行动支持“创强”:各届校友、乡贤捐资捐物助学,各办事处干部群众出钱出力支持学校建设,各校师生组织大规模的清洁卫生、植树种草等活动,积极配合校园净化、绿化、美化建设,在全镇范围内营造起浓厚的“创强”氛围。

3、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教育优先发展。2003年建镇前,原杨村华侨柑桔场学校属企业办学。由于缺乏经费投入,全场教育发展滞后,各校建筑陈旧,设施简陋,各种功能场室、仪器设备严重缺乏。建镇后,我镇全力改善办学条件,坚持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充分保障教育的优先发展。

一是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镇财政对教育经常性支出逐年增长:2006至2008年,全镇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为1698万元、2133万元、2865万元,总额为6696万元,年均增长率为30%;而同期镇财政对教育事业经费支出分别为263万元、348万元、541万元,总额为1152万元(不含征地款),年均增长率为43%,其增长率大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率。生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2006至2008年,全镇中学生均教育经费依次为2556元、2983元、3472元,小学生均教育经费依次为1624元、1931元、2504元。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2006至2008年,中学生均公用经费依次为804元、976元、1265元,小学生均公用经费依次为510元、635元、774元。

二是不断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2006至2008年,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经费1455万元(其中镇财政投入841万元),增建4栋教学大楼,3栋宿舍楼;对原来的楼房进行装修或改造;新建或维修校门、围墙、校道;完善体育文化等设施。校园环境得到绿化、净化、美化,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不断完善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2006至2008年,镇财政共投入210万元,重点建设多媒体电教室、计算机室、实验室等,大力改善办学条件。2009年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现在全镇各学校功能场室齐全,有电教平台59 个、学生用计算机324台、校园网络系统2个、校园广播系统5个、图书15.7万册,教学器材充足,能够满足现代化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今年,虽受金融风暴影响,我镇财政出现比较大的困难,但 我们想方设法,将一些计划建设的项目停下来,集中财力、物力,投入资金1180万元,全力创建教育强镇。另外,我镇的教育发展及“创强”工作还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2006年以来,社会各界捐款额达407万元;我镇的教育费附加征收面达100%,三年共征收25.62万元,全部用于教育。

(二)调整学校布局,大力整合教育资源

我镇地域狭长,原来的学校布局不够合理,教育资源分散。全镇原有14所中小学校(3所中学、11所小学),其中2所初级中学、7所小学规模较小,教学设施设备不足。镇党委、镇政府从教育发展的长远目标出发,根据创建省教育强镇的要求,认真研究和制定了《杨侨镇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将3所中学合并为1所,11所小学合并为4所。将塔下、坪塘中学并入杨侨中学;将石坝、小坑、塔东小学并入塔下小学;将坪塘、大坑、桔子、朝田小学并入中心小学。在坪塘、大坑、桔子设教学分点,分教点设一至三年级。在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我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整合教育资源,搞好学校设施设备建设。根据教育强镇建设的有关要求及我镇学校布局调整方案,将各种教育资源整合在杨侨中学、杨侨中心小学、石岗岭小学、十二岭小学、塔下小学等5所学校上。2009年投入1180万元,加建师生宿舍楼1栋,装配功能室42间、安装电教平台21个、购臵电脑160台,安装校园网络系统2个、广播系统3个,增建多项体育运动设施,添臵了大批教学设备器材,并大力整治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现在各学校教学设施完善,校园环境优美,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 臵。

2、积极深入群众,解决撤校学生就读困难。2009年4月17日,我镇召开学校布局调整听证会,布局调整工作得到了与会各界代表的一致支持。镇政府、办事处、生产队干部和学校老师还深入学生家庭,了解困难情况,宣传调整学校布局的重要意义,并带领学生及其家长到5所规范化学校参观,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调整学校布局的好处。最后,撤销学校的900多名学生家长均同意布局调整方案,并全力支持配合。由于桔子小学44名学生到杨侨中心小学读书路程太远(距离20多公里),我镇积极与就近的公庄镇政府、公庄中心小学联系、协商,较好地解决了这些学生的就读问题。

3、合理统筹安排,做好撤校教工分流工作。这次布局调整共有61名教职工工作岗位需重新安排,在分流安臵工作过程中,全体教职工识大体、顾大局,全力支持。镇政府会同县教育部门根据他们本人的能力、意愿、住房、交通、身体等情况,合理统筹安排,所有教职工都得到了妥善的安臵。

经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我镇成功地将原来14所中小学合并为5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完全小学4所),实现了学校布局的合理化。将各种教育教学资源集中在5所规范化学校上,既优化了资源配臵,又提高了办学效益。

(三)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1、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修养。我镇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了一系列广泛深入细致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相关文件,分批组织教师参加师德培训。利用评先、创优等激励手段,大力宣传、表彰、奖励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推广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全镇教师的品德修养水平不断提高,在生活上,他们热心帮助困难教师、资助贫困学生,踊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近三年教师的各种捐款达16万元。在工作上,他们爱岗敬业,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肯定和赞誉。近三年来,有1人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10人次被评为惠州市“十佳校长”、“十佳廉政公仆”、“乡村明星教师”、“华萌乡村烛光教师”、“优秀乡村教师”,“优秀少先队辅导员”;36人次分别被评为博罗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有1人当选市人大代表,3人当选县人大代表,1人当选县党代表,6人当选镇人大代表,3人当选镇党代表。

2、实施“人才强校”工程,不断优化教师队伍。近几年,我镇在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创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中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一是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对学校领导班子德、能、勤、绩的考核,在中层干部的任命上,通过民主推荐、严格考核、公平竞争,把14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提上中层干部岗位,学校的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二是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建设,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近三年来,有16人参加市级名校长名教师培训,28人次参加校长培训班学习,56人次参加学历进修。一批教育教学富有特色的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三是落实新老教师结 对子制度。为了更好地培养新教师,各校的新老教师之间以“一帮一”或“多帮一”等形式结对子,以老带新,互相促进。另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活跃在杨侨教坛的一批中大、北大毕业的老教师,现在已逐渐退休。许多年轻教师经常登门请教这些经验丰富的前辈,获益良多。四是开展城乡联动活动。从2006年4月开始,杨侨中学就与惠州市一中结成城乡联动对子学校,在管理、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开展广泛学习交流,互派交流人员达270人次。在惠州一中的帮助下,杨侨中学许多教师的业务能力显著提高。五是大力引进教育人才。近三年来,连续从高等师范院校引进了36名应届优秀毕业生,充实到教学第一线,使教师队伍的素质进一步得到优化和提升。目前,我镇小学有专任教师139 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大专以上学历占78.4%;初中专任教师73人,学历达标率为100%,本科以上学历占46.6%;高中专任教师74人,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7人具有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职称教师有12人,占8.2%;中学一级职称教师有60人,占40.8%;小学高级职称教师有100人,占71.9%。

3、狠抓教研工作,不断提高科研水平。一是不断完善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管理网络,引导学校领导和教师树立科研兴教观念,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和改革试验,逐步形成“以研促教、以研促学、以研促改”的新局面。二是保证教研经费和教研奖励的落实,将教师在教研工作中的贡献与教师绩效、评优、提拔等挂钩,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三是保证教研活动的时间。各校合理统筹安 排教学活动,保证每个科组有足够的教研活动时间。四是加强教研交流活动。每年选派教师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同时还邀请专家、名师到我镇办讲座、作报告等。如2007年邀请惠州市首席教师杨自强作《如何搞好课题研究》的专题报告,邀请惠州市一中教师方德兰、刘灵琳上示范课;2008年邀请在县实验小学任教的外籍教师来讲学。各种教研活动的全面深入开展,使我镇教师的教研水平不断提高。近三年来,教研工作成果累累:全镇中小学共有立项科研课题14个,其中国家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10个;有99篇教师论文获县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1篇,省级5篇,市级20篇;有32篇教师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其中国家级5篇、省级27篇。

4、关心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师待遇。我镇教师工资由县财政统筹发放,并能准时到位。2006至2008年,中学教师工资年均增长26%,小学教师工资年均增长20%;教师医疗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年均增长13.8%。今年7月份起,教师工资补贴与县直事业单位持平,人平每月增加1300 元。为了进一步调动教师积极性,我镇积极提高教师待遇,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一是妥善解决教师住房问题。在2008和2009年为教师解决优惠购房22套;2009年为严权章等7位归侨教师建了新楼房,同年在杨侨中学建成一栋1000多平方米的师生宿舍楼,基本上解决了教师住房问题。二是积极帮助教师解决家属就业等问题,近几年来,共安排了朱月云、邹兰英等15位教师家属到单位或工厂 上班。三是关心帮助患病、困难教师。凡是有教师患病住院,镇、学校工会领导都带上礼品、慰问金前去探望。教师家庭有其他较大的困难,镇委、镇政府和学校也会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四是大力表彰奖励、慰问教师。近三年来,镇政府拨出专款20多万,用于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教育工作者和节日慰问教师。每年教师节都召开表彰大会,对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优秀成绩、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如今,全镇形成了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教师们安教乐教,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进一步提高。

(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重视思想品德教育,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我镇各校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积极探索德育新模式,不断加强德育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构。各校设德育处、学生会、共青团、少先队、家长学校等组织,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教育网络,增强了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实践活动和“学习雷锋同志,争做文明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到青松岭纪念碑、东江纵队老战士联谊活动中心等德育基地活动,聆听革命前辈讲述英雄事迹,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邀请老一辈归难侨为归侨子女现身说法,讲述在国外的遭遇和归国的温暖,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还聘请法制副校长定期为学生上法制课,请交警到学校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加强学生法制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近三年来,开展各类德育活动120 多次。三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各校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心理咨询室,分批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现在所有在职教师都有心理健康教育“C级培训”证书,有5名教师还领取 “B级培训”证书。教师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能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健康成长。四是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为学校创设良好的教育文化氛围。近几年来,全镇各中小学校均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学生德育考核优良率达90%,全镇学生的违法犯罪率为零。三年来,获惠州市中小学生品德优秀“旭日奖”的学生共有79人次。

2、狠抓常规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镇各学校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以课堂教学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切实加强常规教学管理。认真落实课程计划,积极推行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工作和推广课改经验,不断加强课堂教学的改革与研究。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减负”的有关规定,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重效益,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精讲精练。严格按照减负规定布臵课外作业,保证学生课间、课后、节假日和寒暑假的休息时间。通过努力,全镇中小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08-2009学年,各学校学生的自查成绩、初高中毕业考试合格率均超90%。2006年至今,我镇每年高考上线人数均超100人,并呈逐年递增趋势,连续七年荣获市或县高考进步奖。2006至2009年,全镇各学校学生共有233人次在各种学科竞赛获得县级以上的奖励,其中国家级21人次、省级50人 次。

3、加强体育艺术教育,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我镇各学校在抓好常规教育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学生在体育、艺术等方面的特长教育。体育教育良好发展一直是我镇素质教育的重要特色。各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主题活动,让全体学生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分享体育的快乐,从而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有效地提高体质健康水平。2008-2009学年,我镇小学生体育课考核合格率为96.6%,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为94.6%,优秀率为28.5%;中学生体育课考核合格率为96.3%,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为94.5%,优秀率为27.1%;中小学生近视眼学年新发病率在2.5%以下,学生常见病的控制指标达到卫生部、教育部的要求。

其中开展体育教育成效最突出的是杨侨中学。早在1996年和1999年,杨侨中学就分别被命名为“惠州市体育传统项目(足球)学校”和“惠州市体育传统项目(田径)学校”。近几年来,随着政府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杨侨中学体育教学发展的步伐更快。每天在全校2万平方米的运动场上,体育课教学、体育队训练、第二课堂活动有序开展;下午放学,这里的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学校每两年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每年举办球类比赛,并积极组队参加县级体育比赛。学校体育队在各项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获2004年博罗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第三名,高中组团体第四名,许旭东同学获高中组100米第一名(破市纪录)、五项全能冠军;获2005年县运动会田径团体总分第二名;获2006 年深圳福田中学足球邀请赛冠军。在2006至2009年高考中,杨侨中学体育考生专业分数本科上线率超80%,专业分数达到重点本科线的共13人。

重视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是我镇学校素质教育的另一特色。各学校开足上好美术音乐课,并积极开展艺术第二课堂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每年学校均举办元旦文艺晚会、“六一”文艺汇演等内容丰富的文艺活动。各校组建了众多的兴趣小组和文艺团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其中,杨侨中学有演唱、民族舞、街舞、相声小品、书画等组队,杨侨中心小学有少年军乐、醒狮、高跷、秧歌、书画等组队。杨侨中学文艺队在2006年11月“榕城华庭”杯博罗县第二届舞蹈大赛中,获现代舞铜奖,在2008年10月博罗县第三届群众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中,获小品类二等奖、舞蹈类三等奖;杨侨中心小学文艺队在2008年5月博罗县第二届少年才艺大赛中,获器乐少年组优秀奖。

4、扶助归难侨生和困难学生,确保弱势群体教育。镇委、镇政府非常重视教育的公平发展,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切实解决归难侨学生、农村贫困学生、外来工子女、残疾少年儿童的读书问题。建镇前,杨村华侨柑桔场自90年代后期起由于柑桔黄龙病肆虐,经济滑坡,7000多归难侨生活贫困,归难侨子女读书有较大困难。建镇后,我镇在保障归难侨子女入学接受教育方面采取了各种积极措施。一是资助归难侨子女入学。近三年来,镇侨办对归难侨子女入学、入托共补助3831人次,补助27.1万元。二是选派归难侨子女参加职业培训,近三年共选派63人到广东省难民培训中心参加职业培训,安排4695人到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参加各种职业培训。三是加快归难侨子女免费义务教育步伐。考虑到归难侨这个特殊弱势群体的具体困难,从2006年9月起,我镇积极争取上级政府的特殊照顾,把归难侨子女全部纳入农村子女免费义务教育范畴,使得归难侨子女免费义务教育的步伐走在全国城镇居民前列。

对于其他弱势群体,我镇也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其子女的读书问题。一是发动镇机关干部和各界热心人士开展“爱心手拉手”扶困助学活动。如家住杨侨镇桥东砖厂的谢绍娟,因母亲是残疾人,体弱多病,家里经济非常困难,镇政府想办法为她找来了企业老板资助其完成学业,多年来共资助其姐妹近10万元。二是发动热心人士捐款,设立助学基金。2006年以来,由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捐资成立的镇助学基金资助贫困学生达572人次,资助金额23.6万元。2006年始,杨侨中学校友郑东先生在母校设立了郑东助学基金,每年给杨侨中学5万元,资助30至50名贫困学生上学。三是抓好特困学生助学金的发放工作。督促各校切实做好特困家庭在读子女助学减费工作,按标准足额发放助学金,减免困难学生住宿费等,避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由于采取了以上各种措施,多年来我镇没有出现过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新一代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教育的机会,确保了全镇适龄儿 童(包括残疾少年儿童)的入学率为100%,九年义务教育学生毕业率达100%,青少年非文盲率达100%。

(五)实行全民教育,全面促进社会和谐

1、不断发展幼儿教育,争取“起跑”优势。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幼儿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镇积极顺应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幼儿启蒙教育,使农村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目前,全镇共有幼儿园2所,其中1所为县一级幼儿园,1所为达标幼儿园。幼儿园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中心,通过改善办园条件、优化办园环境、健全管理制度、培训师资队伍,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寓教于乐,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快乐成长。其中杨侨中心幼儿园发展快速,颇具特色。该园以“育德之始,做人的摇篮”为办园理念,营造温馨和谐的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幼教活动,尊重幼儿个性,发展手工制作、英语口语等特色教育,不断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近几年来,杨侨中心幼儿园在县级各类幼儿比赛中获得较好的成绩,如2005年在县幼儿玩具手工制作比赛中获一等奖,2007年在县幼儿合唱比赛中获三等奖。由于教育档次的提升,2009年该园通过了县一级幼儿园评估验收。

2、大力发展成人教育,铺设致富之路。我镇结合实际,充分发挥成人文化学校、新农村大学以及柑桔研究所、劳动所等机构的作用,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创新机制、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采取长期教育和短期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劳动就业培训工作。近三年来,我镇先后组织农业技术、财会知识、计算机运用等实用型专业培训,累计共培训21387人次,年均培训面达36%。通过各类型的培训,一批批受培训者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他们有的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有的已打拼出一片新天地。其中的彭伟华、邓水泉、张水秀、邓子桥、李云添等人由“小本经营”发展成为我镇的种养大户,林善文、李伟光、古小军、陈少亮等从小学徒成长为工厂、公司的老板。

3、积极发展社区教育,打造文化品牌。我镇积极采取措施,发展社区教育,打造社区文化品牌。一是大力建设社区文化设施。建有杨侨文化中心大楼、电影院、老人活动中心等的文化设施。2009年,我镇又在镇中心住宅聚集区附近规划了1.7万平方米的土地,计划兴建一个文化广场。目前,该工程正在施工当中,预计明年可完工。镇12个办事处还建设了文化室、体育活动场室等,为广大群众、外来员工提供了良好的文化、休闲、娱乐的场所。二是建立健全社区文化组织并积极开展各项文体活动。镇文化站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组建了书法、美术、音乐、文学、门球、象棋、篮球、乒乓球、舞蹈等九个活动团体。在春节、元旦等节日举办游园活动、文艺晚会;不定期举办科普、法制、农技、安全等各种讲座;举办镇门球、篮球、乒乓球、象棋、舞蹈等比赛,并积极组队参加县市等举办的各类赛事。近几年来,我镇在各级群众性体育文艺比赛中取得了突出成绩。镇老年人门球队曾获2006年中国门球冠军赛广东分区赛第七名,获惠州市门球比赛冠军一次、亚军三次,获博罗县门球比赛冠军两次、亚军一次。门 球项目逐渐成为我镇群众文化活动的品牌。镇老年人体育队曾获博罗县老年人体育首届文体汇演舞蹈二等奖、博罗县老年人体育比赛太极拳个人二等奖。镇文艺队曾获博罗县第三届群众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乡镇组团体第二名。2006年我镇被评为博罗县老年人体育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被评为惠州市老年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经过努力,我镇创建教育强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办学条件大为改善,校园品位不断提升;师资结构不断优化,教师素质显著提高;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攀升;教育科研体系逐步健全,新课程改革成效突出;全镇归难侨、困难家庭、外来工子女教育得到全面扶助与保障,义务教育、成人教育、学前教育协调发展,广大干部群众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杨侨教育逐步形成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存在问题与今后努力方向

虽然我镇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学校管理、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今后要重点做好如下三方面工作:

1、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布局调整工作,优化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

2、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实施“名师”工程,全面 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继续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突显办学特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继续加强幼儿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全面推进全民教育上新台阶。

四、自评结果

我镇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验收方案》各项指标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评分,各项必达条件全部达标,自评得分为482分,奖励得分为1分,合计得分483分,占总分值的96.6%。我们认为,我镇已具备了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的条件,谨向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恳请督导验收。

杨侨镇人民政府 二OO九年十二月

第五篇:五强自查自评报告

东郊中学争创“五强”党支部

工作自查自评报告

我校党支部自成立至今,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以创建“五强”党支部为目标,紧紧围绕全局工作大局和学校中心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工作部署,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用改革的精神努力开拓党建工作的新局面,扎实地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带领全体教职工开展工作的战斗堡垒,充分地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了我支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通过自查自评,报告如下:

一、政治领导能力强

1、支部组织健全,人员结构合理。

现由袁浩同志担任我校党支部书记,赵久坤同志、于燕飞同志、张金辉同志担任支部委员。下设三个党小组,分别由于良栋同志、陈晓东同志、赵清霞同志担任党小组长。支部书记袁浩同志原是县教育局党委组织委员,十分熟悉党建业务,理论水平高,党性强、作风实、形象正,能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扎实开展争创活动。支委成员分工具体,凝聚力、向心力强,岗位责任明确:袁浩同志全面负责支部工作;张金辉同志任支部宣传委员,负责支部宣传工作;赵久坤同志任支部组织生活委员,负责支部组织工作和党员生活。合理的分工促使工作的实效性大大增强,在群众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

2、支部领导班子能坚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落实上级各项要求和部署。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能正确处理学校中心工作与支部工作关系,积极维护学校政治稳定。平时支委成员能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切实提高思想理论修养,明确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并将争创活动与学校的发展很好的融合起来。

3、严格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贯彻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集体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原则。平时支委成员能深入年级组、教研组、班级和课堂,及时解决教职工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完善学校的各项管理,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同时,支委成员也能经常与党员群众谈心交心,征求意见,及时解决党员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帮助党员干部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4、支委成员能加强自身建设,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一身正气,做党员和教职工的表率。

在工作中能做到团结、务实和奉献,带领教师们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较好地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支委班子与校务班子能配合协调、相互支持,共同做好学校的每一项工作。支委成员能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在工作中具有极强的民主治校意识,能及时向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会委员、教代会代表和全体教师通报学校近期的情况,增强工作的民主性和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二、示范带动能力强

1、树立党员教师的先锋形象作用。

党员教育和管理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保证,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党员光锋摸范作用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的思想和作风建设的基础。我校通过以“党员先锋岗”为抓手,开展了创优争先活动、党员干部“五个一”自选活动:分管一个年级组、联系一个班、培养一名青年教师、帮教一名困难生、资助一名贫困生。每一位党员结好对子,名单上报学校党支部,并积极主动地向党外教工开展谈心活动,增强党的向心力。广大党员教师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先锋模范作用突出。可以这么说,在学校的各个角落都留下了我们党员教师的光辉形象。如,在“传、帮、带”的活动中,党员教师能充分发挥师傅的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在“辅导后进生”方面,每位党员教师根据自己能力义务结对2-3名后进生,促使他们尽快成长„„

2、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

我校党支部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暑期培训、每双周一次教师例会、年级组会议等时间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围绕实施素质教育和爱岗敬业、教师职业道德等,落实师德活动计划,并举办了“怎样做一名‘实验’教师”等主题的教师师德论坛。通过系列活动,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树立了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增强了依法施教的意识、爱岗敬业和奉献精神。加强了对教师师德师风的考核力度,每学期都进行一次考评活动,与晋级、评优和评先直接挂钩,现在我校教师爱生敬业、乐于奉献的师德形象已经形成。教师中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赌博现象、有偿家教和传(直)销现象几乎销声匿迹。

3、注重后备干部培养。

为努力营造一支高效精干、富有朝气和活力的中层干部队伍,我校党政班子根据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的精神,在公平公正和结合学校的实际进行了中层的竞争上岗。我们本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事业兴衰,关键在人”,“注重实绩,竞争择优”等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用人观念,进一步拓宽渠道,健全机制,为优秀年轻的干部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根据学校发展及人事安排变化,我校通过岗位公示、自愿报名、现场竞聘、民主测评、组织谈话等环节,吸收了5位脱颖而出的教师成为学校的中层干部。

三、教育引导能力强

1、坚持 “三会一课”制度。

我校党支部能定期开好支委会,及时传达上级文件精神,总结工作经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每一个党员能按时参加支部党员大会、党小组会,认真上好党课。对工作中的重大事项、重要思想认识问题等都在党的会议上进行民主讨论,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统一思想,作出决议。

2、认真做好组织发展工作。我校党支部认真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和发展工作,严格按《党章》规定,规范发展程序。两年多来,根据局党委的要求,重点抓好在教学骨干、教育一线和中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的要求,把保证质量放在首位,着力加大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力度。坚持“着眼长远,重在培养,立足教育,个别发展”的方针,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并建立了分层次培养教育机制,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通过党员联系人定期教育,党组织对积极分子压担子并在具体工作中锻炼能力。目前,以党员大会表决的形式通过陈明亮、毛丽萍、罗维维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同时对入党积极分子袁陈云、徐莉剑和建党对象周莹、沈建锋等老师提供了教育和帮助,并落实相关联系人,定期进行学习、谈话、交流。对以上同志我校党支部均予以张榜公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

3、党员教育工作到位。

我校党支部十分重视党员教育工作。支部组织开展党员活动情况正常。由于党员教师平时工作比较忙,党支部总能利用讲座、自学、观看录象等多种形式让广大党员教师受到良好的教育。对于需要集中学习的,为了使全体党员参加,党支部尽量将学习时间安排在教师休息时间,并且能做到提前一周通知每位党员教师让他们做好准备。先进党员的事迹对于我们广大党员教师来说更具现实意义,我校党支部充分运用电教手段,开展党员教育活动,每年播放党教片或组织收看党教片八次以上。如《贴心为民的好干部周国知》、《反对邪教、警钟长鸣》、《共产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使全体党员教师看了之后感受颇深。

4、各类制度齐全。

根据我校实际,我校已建有教代会制度、重大事宜集体商量制度、校务公开等制度,执行情况良好。如学校要通过某项制度,必须依照教代会制度要求,经学校教代会通过才能正式实施。

5、重视对工会、共青团等组织的领导。

我校党支部十分重视对工会、共青团工作的领导,经常听取工会、团委工作汇报,及时研究工会、共青团工作,支持他们依照自己的章程独立地开展工作,并能尽学校可能给予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召开了首届四次教代会,并认真执行教代会制度,指导工会认真学修改后的《工会法》,完善了校务公开制度,凡涉及学校改革和发展以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经过教代会民主评议,支持工会组织成功地开展了争创“五星级”工会活动、巾帼示范岗争创活动、“三八”妇女节活动、教职工婚丧病事的送温暖活动、教师健身活动等各项活动。重视发挥共青团的作用,指导支持团支部开展工作。

四、创新发展能力强

1、狠抓思想政治建设,促进整体水平提高。

我校党支部认真制定了学习《两个条例》、十七大精神的学习计划。学校党支部以支委成员牵头,认真研读《两个条例》、十七大会议精神、参考有关的理论文章。在集中学习时,学校党支部要求党员以“三个代表”的思想严格要求自己,边学习、边实践,努力在工作中做到与时俱进。

为保证学习时间,我校党支部每月至少安排2次进行为政治业务学习。党员学习的内容除时事政治学习外,还包括思想理论教育、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业务知识教育。学习时每位党员要做好读书笔记,学习后不定期的向支部递交学习心得体会。这样的学习的确收到了实效,全体党员法制意识增强了,提高依法治校的水平,促进党员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

2、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内涵。

我校自成立至今,一直将创建县级文明单位作为我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围绕创建文明单位的六个标准,我校党政班子尽可能的将每项工作做好,现已通过验收。我校将以此为突破口,争做文明师生,争创文明校园。

3、深化学校各项改革,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我校党政班子十分注重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竞争上岗、效率第一,向教学骨干倾斜的奖金分配机制。在原有工作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教职工的上下班制度的考核、评优评先、奖惩等制度;利用新一轮课改,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在尊重学生主体、优化课程体系、不断地丰富和推进了活动课的教学。对学生、教师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常抓不懈,取得了很好的实效。

五、协调服务能力强。

1、规范办学行为。

对于教育收费,我校党政班子能按照教育局的要求,认真做好收费工作,决不乱收一分钱。同时,按照上级部门下达的“减负“要求,我校积极向教师做好宣传工作,要求全体教师努力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决不因为减负而降低了教育质量。群众投诉、信访及县长热线电话反映率几乎为零。

2、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到位。

对于校园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卫生不良现象等,我校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能自己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自己解决的,及时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尽快解决,收效良好。

3、社会评价好。

由于我们的一切工作能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学校的各项工作十分符合群众意愿,党员干部又能做到尊重群众、爱护群众。因此,在学校组织的学生评教师、家长评学校的过程中,满意率均在95%以上。这也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公认。

如今,我校党支部班子配备齐、管理能力强、政治方向明、思想作风好,党员干部和党员教师都能以身作则树立先锋形象,支部制度齐全、组织发展工作有序,同时重视对工会、共青团等组织的领导。通过全体党员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师的政治和业务修养得到提升,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得到深化,学校的综合实力逐渐得到提高,在社会上的信誉度也在不断提升。我们相信,通过开展争创“五强”党支部活动,是加强我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我校党支部高度重视这次争创活动,自始至终在抓落实、求实效上下功夫,用卓有成效的工作来说明活动效果。在争创活动中,创建目标做到了实实在在,争创措施做到了切实可行,从而使这项活动变得扎扎实实、富有成效,真正起到促进我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作用。

下载创强自评报告ding1(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强自评报告ding1(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创等级园自评报告

    图布信中心幼儿园评估自查报告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精神,进一步规范学校幼儿园内部管理,提高保教工作质量,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创卫工作自评报告(三季度)

    四、扎实推进“创卫”工作,营造全民健康环境 根据区市有关“创卫”活动的部署要求,我县制定出台了《XX县创建自治区卫生县城(镇)、卫生村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县创建自治区卫生县......

    自评报告

    创建省级义务教育合格学校自评报告 排头乡中心小学 排头乡中心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地处涓水河畔,韶回公路和潭花公路交汇处。建校于一九六九年,是一所年轻的农村中心小学......

    自评报告(定稿)

    举行了“水之德——教师师德论坛”活动。在主题论坛会中,教师们学习了《 林崇德教授的职业幸福感》、《教师的魅力源于创造》来探讨学习职业幸福感的来源,大家济济一堂,热切探......

    2011自评报告

    2010年教学评估自评报告 黄骅市常郭镇常郭中学 2010年11月23日 2011常郭中学教学评估自评报告 常郭中学根据河北省和市教育局关于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工作的要求和部署......

    自评报告

    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 自查书面报告报告(内容) 机动车维修企业应当加强企业管理,在质量信誉自查后认真汇集和总结上年度有关企业质量信誉的以下内容,随《机动车维修企业......

    自评报告(范文)

    安康关庙变电站35kV配电室工程 竣工自评报告 一、工程概况 安康关庙变电站35kV配电室工程位于安康关庙变电站内,本次施工是在原变电站内新修建一个35kV配电室。该工程距离316......

    2011——2012学年自评报告

    2011——2012学年自评报告 朱明寿 一根红烛照四壁,两袖清风愁满志,三星讲台度春秋,四季晴雨送飞雏。爱从肺腑出,情自血管流;深情育桃李,丹心谱华章。这是我19年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