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油站事故管理制度
加油站事故管理制度
1、事故的分类和分级。凡在加油站区域内或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人员伤亡、物资财产损失均称为加油站事故。按事故类型分为:爆炸事故、火灾事故、设备事故、生产作业事故、交通事故、人身伤亡;按事故性质分为:责任事故、非责任事故或破坏事故;事故的等级分六级。
2、事故报告:
(1)、发生事故后,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报告站(班)长和主管公司的有关领导,紧急情况要报警;伤亡、中毒事故,应保护现场并迅速组织抢救人员及财产,重大火灾,爆炸、跑油事故,应组成现场指挥部,防止事故蔓延扩大。(2)、凡属二级以上事故,加油站应立即报告主管公司,主管公司在事情发生15小时内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造成的后果、初步分析、涉及到人员伤亡及重大事故应立即按事故性质,相应报告企业所在地的消防劳动部门。(3)、由于油品质量、跑油、火灾、爆炸等原因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事故,应迅速报集团公司销售管理部。(4)、发生涉及死亡特大、重大和一级事故,分公司的主要领导、主管部门负责人、安全处长及事故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对事故原因基本调查清楚的基础上,提出处理意见,在事故发生20天以内向集团公司销售管理部汇报。(5)、凡发生一级以上事故,在事故发生后25天内,按事故报告要求写出正式报告,上报集团公司销售管理部,公司每半年应将辖区所属加油站事故情况,按报表格式报集团公司销售管理部。
(6)、对非上报集团公司事故报告公司做出相应规定。
3、事故调查:
(1)、发生二至四级事故,由主管公司组织调查;发生以及事故有内蒙分公司会同主管公司、当地有关部门组织调查;发生重、特大事故,由集团公司会同当地有关部门调查。(2)、外包工程乙方发生的事故,由乙方负责组织调查、处理。
(3)、加油站应配合事故调查部门进行调查,提供有关资料,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拒绝。
4、事故处理:
(1)、事故调查和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2)、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造成事故的,由企业主管部门或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企业负责人和事故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拖延不报、故意破坏现场,或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由主管公司按规定给予责任人行政处分。
第二篇:横店加油站事故档案管理制度
横店加油站事故档案管理制度
为规范和加强生产安全事故档案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所称的生产安全事故档案(以下简称事故档案),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事故调查和处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电子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二、事故档案管理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的事故等级处理程序,实行分系统、分级管理
三、事故档案管理是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单位档案工作的组成部分。
事故档案的管理应与事故报告、事故调查和处理同步进行。参加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单位及个人都有维护事故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安全的义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将事故档案据为己有或拒绝归档。
四、事故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是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五、参加事故调查的其他单位可保存与其职能相关的事故调查文件材料的副本或复制件
六、事故调查及处理工作中应归档的文件材料主要有:
(一)事故报告及领导批示;
(二)事故调查组织工作的有关材料,包括事故调查组成立批准文件、内部分工、调查组成员名单及签字等;三)事故抢险救援报告;
(四)现场勘查报告及事故现场勘查材料,包括事故现场图、照片、录像,勘查过程中形成的其他材料等;
(五)事故技术分析、取证、鉴定等材料,包括技术鉴定报告,专家鉴定意见,设备、仪器等现场提取物的技术检测或鉴定报告以及物证材料或物证材料的影像材料,物证材料的事后处理情况报告等;
(六)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调查报告;
(七)伤亡人员名单,尸检报告或死亡证明,受伤人员伤害程度鉴定或医疗证明;
(八)调查取证、谈话、询问笔录等;
(九)其他有关认定事故原因、管理责任的调查取证材料,包括事故责任单位营业执照及有关资质证书复印件、作业规程及技术图纸等;
(十)关于事故经济损失的材料;
(十一)事故调查组工作简报;
(十二)与事故调查工作有关的会议记录;
(十三)其他与事故调查有关的文件材料;
(十四)关于事故调查处理意见的请示(附有调查报告);
(十五)事故处理决定、批复或结案通知;
(十六)关于事故责任认定和对责任人进行处理的相关单位的意见函;
(十七)关于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追究落实情况的文件材料;
(十八)其他与事故处理有关的文件材料。
七、事故档案整理应当以事故为单位进行分类组卷,组卷时应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
同一事故的非纸质文件材料应与纸质文件材料分别整理存放,并标注互见号。
八、归档文件质量要求:纸质文件材料应齐全完整,字迹清晰,签认手续完备;数字照片应打印纸质拷贝;录音、录像文件(包括数字文件)、电子文件应按要求确保内容真实可靠、长期可读。
九、文件材料向档案部门归档时,交接双方应按照归档文件材料移交目录对全部文件材料进行清点、核对,对需要说明的事项应编写归档说明。移交清册一式二份,双方责任人签字后各保留一份。
十、擅自销毁事故文件材料、未及时归档,或违反本办法,造成事故档案损毁、丢失或泄密的,将依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档案法律法规追究直接责任单位或个人的法律责任。
第三篇:加油站未遂事故
加油站未遂事故
案 例 一:加气站管道安全阀未按规定处于常开状态
事件经过:2010年12月28日,某加气站巡检员在巡检过程中发现一根管道安全阀的控制阀门未按规定打开,安全阀未能起到保护作用。巡检员随即检查了控制阀门的完好情况,并确认安全阀处于有效期后,将控制阀门打开使之处于正常状态,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原因分析:该站因安全阀到期检测,将安全阀卸下送检,检测合格后又重新装上。该站员工在安装安全阀过程中,由于疏忽大意,未将安全阀的控制阀门打开。
防范措施:组织员工学习作业指导书,做好培训教育,培养员工良好的操作习惯,提高员工规范操作的技能;安全员做好站内日常作业的巡检督查,加强现场作业监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案 例 二:进站加气车辆内部管线破裂漏气事件
事件经过:2010年12月1日13时左右,一辆加气车辆进入某加气站在3号加气机加气,加气过程中,现场员工大喊漏气了。站长和帐管员听到声音立即跑到现场,分别关闭了加气总阀,跑到配电房按下急停开关,并迅速启动气体泄漏应急预案,疏散人群并示意车辆不要靠近。经过处理,漏气现象得到控制,有效防止了气体扩散带来的危险。
原因分析:加气时加气车辆内部管线爆裂导致漏气。
防范措施:强化岗位技术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切实提高油站员工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向客户宣传安全常识,提醒客户做好车辆维保工作;组织对加气设备及管线进行全面维保检查,同时严格加气操作规程,落实气瓶充装前、中、后检查制度,及时消除隐患。
案 例 三:加油站卸油混油未遂事件
事件经过:2010年12月19日,某加油站当日按经营计划需卸一车93#汽油进1#罐油。中午12时许,罐车到站,加油站计量员通知油罐车押运员卸1#罐,押运员口头答应。计量员计量完毕准备开始卸油时,发现押运员已把卸油胶管连接在3#罐(97#油罐)卸油口上,计量员立即予以阻止、纠正,及时避免了一起混油事故。
原因分析:加油站卸油人员未按操作规程亲自连接卸油管线是事件发生的主因。司运人员精神不集中接错卸油口。
防范措施:认真贯彻执行禁令和纪律,在加油站卸油作业过程中,我方作业人员必须全程坚守岗位,按照操作规程作业并做好监控。加强承运商教育培训,使其熟悉、掌握我方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能力。
案 例 四:油库清罐作业防护措施不到位导致安全隐患
事件经过:2010年12月15日9时,某油库安全员在罐区测试油气,准备清洗3#罐,现场设置警示牌并放置8KG干粉灭火器4具,清罐施工人员身着防静电工作服,等待施工。9时55分油气测试合格。施工人员刘某、朱某二人戴好防毒面具,拿着棉丝等防爆工具就欲进罐作业,被安全员制止。安全员当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危害分析,指出罐内油气很多,空间又小,腰上不系挂救生绳,一旦发生窒息、胸闷、咳喘等紧急情况,无法及时求救,将贻误救援时间,后果不堪设想。同时未戴安全帽,容易受到磕碰。安全员督促施工作业人员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后,开始入罐内作业。
原因分析:企业施工前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不到位,教育内容欠缺,作业危害识别不充分,对施工危险性强调不足是主要原因。施工人员落实安全措施执行力不强,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直接导致事件发生。
防范措施:重大节日期间尽量减少施工,必须施工的,要严格按照安全管理规定升级加强监管。要加强施工前安全教育的针对性,结合作业特点做好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把危害讲清楚,把防范措施和防护要求讲清楚,结合禁令贯彻做好承包商的监督考核,确保安全管理规定落实到位。
案 例 五:承运商司机偷盗油品未遂事件
事件经过:2010年12月10日10时左右,某企业HSE大检查检查组对某地市分公司进行检查,在距离某加油站5公里处,发现承运商油罐车停靠在马路边,司机黄某正从备件箱中提出1只25升塑料壶,检查组成员立即停车进行检查拍照并记录相关数据。经查实,油罐车为某油库配送12100升93#汽油。检查组经过盘查,罐车司机偏离正常行驶路线,认定这是一起成品油运输司机偷盗油品未遂事件,责成地市分公司司对此事进行查处。地市分公司第2天查清此事,对承运商进行了罚款,对该油罐车和司机进行了下线处罚。
原因分析:油罐车司机运油过程中偷盗油品。
防范措施:一是抓公路偷盗油未遂事件,强化打击偷盗油的高压态势,发现情况及时给予下线处罚;二是抓偷盗油现场,惩戒触碰“高压线”的违法行为;三是抓偷盗油线索,依法报案,依靠公安机关予以坚决打击。
案 例 六:第三方施工破坏管道未遂事件
事件经过:12月14日8时,某管线农民巡线工巡线过程中发现管道附近有施工,立即到现场了解情况,发现有两台挖掘机在有管道穿越的河道清理淤泥,此时施工地点距离管道不足200米。发现情况后巡线员及时制止了施工。并询问施工方,前方200米(管道与河道的交叉处)是否也要施工,根据施工进度估计很快就会到河道与管道交叉处。巡线员立即将情况向管道管理员汇报,并留在现场进行监控。管道管理员立即向站长汇报,随后按站长指示火速赶往现场。经详细了解情况后同施工方进行协商,并使用管道探测仪确定管道具体位置及埋深,同施工方讲清管道被破坏后造成的严重后果,经过协调,施工方同意在管道两侧15米的范围内保持原状,确保了管道安全保护。
原因分析:事件直接原因是清淤方不清楚管道走向。管道重点地段警示标识欠缺也间接导致事件发生。企业巡线员认真巡线,及时发现并制止了第三方行为,及时避免了第三方施工导致管道破坏的事故发生。
防范措施:及时与施工方联系沟通,做好相关的协调工作,妥善处置管道附近施工情况。加强巡线员的教育培训,保证巡检质量,确保发现管道附近第三方施工立即做出反应,及时制止危害管道的行为。加强管线三桩的维护,确保完好有效。结合管道保护发的贯彻执行,加强管道沿线的管道保护宣传教育,营造管道保护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四篇:加油站事故2014-2015
1、2014年4月11日10时30分左右,重庆渝北区李家花园红石路加油站发生汽油泄漏,事故造成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部分路段暂停营运,现场周边公路交通受影响,部分群众被紧急疏散。截至记者发稿时,抢险部门已查清泄漏点,险情得到控制。
据了解,加油站汽油发生泄漏后,重庆市消防、公安、环保等部门及时赶赴现场,封闭泄漏影响相关区域,并进行交通管制,疏散沿街人群和相邻建筑物内的群众。消防部门也调集专业设备,对泄漏区域进行封堵及消洗作业,排除了危险源。
据现场抢险指挥部调查,发生泄漏的红石路加油站已停运两年,前几天才运来油罐准备恢复营业。但11日在试压过程中发生泄漏。现场检测显示,油罐没有发现漏油,应为加油站管道老化后受压破损发生泄漏。现场处置人员已查出地下管线泄漏点,泄漏汽油系地下加油管道散漫型渗漏。
据现场抢险处置人员介绍,汽油泄漏现场未发生网上传言的爆炸和所谓的车辆自燃,未接到人员伤亡的报告。
14时许,汽油漏现场交通恢复正常,发生事故的加油站油料转运、油气监测等后续工作仍在有序进行。
临海市顺风加油站“6·01”火灾事故情况
一、加油站基本情况
临海市顺风加油站,位于临海市桃渚镇项庄村西边公路旁,法人代表:项某。加油站储备、经营93号汽油和0号柴油两种成品油。站内有两个地下储油罐,每个储油罐约24吨。
二、事故经过
2014年6月1日中午,满载汽油(29.48吨)的浙BR257大油罐车到达临海市顺风加油站,并在11点50分左右开始向加油站地下储油罐卸油,当时加油站卸油作业现场人员有林某(浙BR257大油罐车驾驶员,事故发生时在副驾驶室)、潘某(浙BR257大油罐车押送员)、朱某(加油站工作人员,小油罐车浙J76829驾驶员)等3人。
在汽油槽罐车卸油的同时,加油站工作人员朱某考虑到地下储油罐装不下这么多油,就开来一辆小油罐车,停到大油罐车旁,从大油罐吸油,来分装一部分汽油。现场由潘某跟朱某两人负责卸油和抽油作业,潘某站在大油罐车车顶负责看护,朱某操作浙J76829小型油罐车从大油罐车吸油。因为抽油时,需要开启抽油泵,抽油泵利用小油罐车的发动机作为动力,因此整个抽油作业过程中小油罐车的发动机并未熄火。大概12点30分左右,当朱某从小油罐车车顶下来,去开车门的时候,突然发生爆燃,瞬间火焰高窜,朱某被火焰烧伤。火焰甚至喷到距地面大概有四、五米高的潘某,将其右脸颊和手灼伤。
12时40分,临海市消防大队接到临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令,立即出动7辆消防车和42名消防官兵赶往火灾现场。经过消防官兵奋力扑救,大火于15时左右被扑灭,此次火灾造成2人受伤。
三、事故原因
根据当事人笔录反映,及现场勘验情况,消防部门事故调查结论认为:此次火灾爆燃部位初步确定为小油罐车车头部分,火灾原因不能排除朱某伸手开车门时触发静电、车辆排气管高温过热、车辆发动机及抽油泵过热引发挥发聚集的油蒸气而产生爆燃。
四、事故教训
一、加油站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加油站工作人员朱某用来分装汽油的小型油罐车没有独立的抽油泵,利用外部抽油泵并利用车辆发动机作为动力,因此整个抽油作业过程中小油罐车的发动机并未熄火,且该车排气管未安装阻火器,在这种极不安全的情况下,当事人还是贸然利用此车抽吸汽油,导致发生爆燃事故。
二、加油站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该加油站仅有一个防静电接地保护装臵,且已经接到大油罐车尾部,小油罐车吸油的过程中未采取任何防静电接地措施,同时输油管为塑料软管,无法导除汽油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静电。
三、作业人员抽卸油操作不规范。作业人员在操作时同时对地下储罐和小油罐车进行卸、抽油作业。抽油的过程中塑料管一头接小油罐车下方进油接口处,而另一头则直接插入大油罐车顶部输油口,管线连接密封不到位,导致有大量油蒸气挥发,甚至有汽油外漏,致使小油罐车下方积聚大量油气。
[案例一]:山东济南分公司第63加油站施工闪爆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4年9月8日15:40左右,山东济南分公司第63加油站在安装加油机和潜油泵过程中,由于油罐人孔盖不符合安装潜油泵的条件,对油罐人孔盖进行改造,承包商天津华北有色建设工程公司山东分公司的施工人员,擅自用自带泵将2号埋地罐中的注水抽空,并在无人监控的情况下,在操作井边沿用气割对油罐法兰盘、管线短管开坡口,切割过程中,引燃油罐内残余油气发生闪爆,李洪革当即受伤,送医院经抢救无效,于9月9日凌晨死亡。
(二)事故分析
这是一起典型的施工组织混乱、施工安全监管不严、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造成的安全事故。
1、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施工单位施工人员严重违反施工安全规定,安装潜油泵过程中将油罐注水抽出,造成油罐及操作井口油气积聚。在当天无动火作业计划、没有办理动火作业票的情况下,施工人员擅自变更作业地点,在靠近油罐口的区域内进行动火作业,造成闪爆。
2、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1)济南分公司没有落实集团公司新、改、扩建项目 “三同时”管理规定,对施工单位资质审查不严,导致不具备安全施工资质的单位进站施工,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济南分公司企管部门负责加油站改造项目,没有制定施工安全措施,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流于形式,对安全防护、作业票开具、施工人员持证上岗等方面无一条检查记录,无一条整改要求,对该站施工中多次动火仅办理了一张动火作业票的事实视而不见。
(3)施工现场监管严重失职,现场监管责任人(站长)对动火等重大安全作业监管不力,现场安全监督职责未执行到位。
(4)济南分公司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制度落实不到位,对外来施工人员安全教育没有针对性、走过场,施工人员对危害不了解,违规施工成为必然。
(三)事故教训
这起事故充分暴露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尤其是对施工单位和作业现场安全监管上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对施工方审核不严;各级管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对施工方进场施工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放松了对施工现场安全监管,存在“以包代管”现象;对“安全生产禁令”和“安全纪律”贯彻落实不彻底。
[案例二]:安徽安庆分公司红光加油站施工人员窒息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14年5月份,安徽安庆分公司红光加油站改造完成后,在筹备开业期间,发现油罐内有少量水杂,5月14日下午,原施工方运通公司检维修人员利用手摇泵排除油水,但发现排不干净,就擅自违规打开人孔盖,佩戴TF型过滤式防毒面具进入油罐清理水杂,致使施工人员晕倒在油罐内,经拨打报警电话,消防人员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进入油罐将其背出罐外,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清理水杂过程中,站长仅对防毒面具的安全性能提出质疑,但没有制止清罐作业,也未向零管部和ME汇报。
(二)事故分析
这是一起典型的违规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施工方缺乏安全专业知识、没有从事危险化学品资质,擅自扩大作业范围、盲目施工、违章操作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1、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施工单位(运通公司)在不具备相关清罐作业资质,对油罐安全条件未进行检测,防护用具不具备安全性能,且未得到安庆公司清罐指令的情况下,擅自扩大施工范围,盲目施工、违章操作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1)安庆公司对承包商施工管理不落实,安全基建科、零管部对加油站工艺改造施工方案不严把审查关,默许了无施工方案的工程开工和实施,为施工单位擅自扩大施工范围埋下了祸根。
(2)安庆公司对承包商安全教育不落实,加油站对外来施工人员只进行口头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不认真、不到位、走过场,使施工农民对危害认识不足,违规施工成为必然。
(3)片区经理在平时疏于对加油站安全管理,抽水杂作业不到现场,这也是事故发生的客观原因。加油站站长发现问题不立即阻止,现场安全监管形同虚设,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三)事故教训
这起事故的发生,暴露出加油站转载自安徽人事资料网http://www.xiexiebang.com,请保留此标记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干部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明明发现问题仍不能及时制止。管理部门对施工作业过程安全监护不到位,违章作业没有得到遏制。这起事故教训是深刻的,必须举一反三,引以为戒。
为防止以上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请各单位采取积极措施,做好安全防范,确保加油站安全无事故。
1、进一步加强对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禁令”和销售企业“安全纪律”的学习和贯彻,对于违反“安全生产禁令”和“安全纪律”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
2、加强对施工承包商的管理,严把承包商准入关,不具备资质的承包商坚决不准入围,坚决杜绝无资质超范围施工。
3、加强对施工加油站的监管。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和教育,特别是动火、临时用电、进入受限空间、破土、高空作业等,教育内容要结合施工人员的实际情况,确保取得实效。加油站要加强对进站施工人员的审核,坚持持证上岗,杜绝无特种作业证人员进行特种作业。
4、普遍开展一次加油站改造施工的安全检查。对施工方资质进行重新审核,不具备施工资质的不准再继续施工;存在违规操作行为的要立即停止施工,待整改后重新开工;动火作业票等施工手续不完善的,要立即完善;对进场施工方安全教育不到位的,要重新进行补课。
5、加强“十一黄金周”期间安全管理,确保加油站安全生产无事故。加强安全预案演练,加大员工安全教育力度,贯彻落实《特殊情况下加油站员工保障人身安全应急处理措施》,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加强数质量管理力度,开展加油机铅封等关键环节的检查,确保加油机精度不超标,避免客户投诉。加强资金管理,相关职能部门每日要做好资金上缴情况的监控;加强与银行的协调,合理调配上门收款时间,避免大额资金在站内过夜;对周末和节假日银行不上门收款的加油站,管理部门要安排好资金的收缴工作。
第五篇:加油站事故案例
山东某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
(1)事故经过
1999年6月19日,山东省某县成品油经营点发生一起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6.35万元,教训极为深刻。
6月9日下午18时30分,承包经营者宋某提取1车(10000L)90号汽油,在保管监督员不在和未对卸油罐进行计量的情况下,宋某擅自将油罐卸油口铁锁撬开,进行卸油,卸油期间,也没有安排人员监视。卸油开始后,宋某就陪着司机到营业室吃西瓜。18时50分左右,宋某到院内油罐口查看,发现油从油罐中溢出,就连忙让司机张某关闭了油罐车阀门,同时让雇佣的王某赶紧回收溢油。王某在回收溢油时,用铁桶、塑料盆等器皿回收,造成器具碰撞产生火花,引起油蒸气爆炸,使汽油燃烧。19时10分消防队投入灭火和抢救烧伤人员的工作,半个小时后。大火被扑灭,受伤人员被送往医院。
这次事故使王某当场烧死,宋某与其爱人1周后死亡,孙女和王某的外甥在1个月后的治疗中先后死亡。溢出油品1466L,直接经济损失16.35万元。
(2)事故原因分析
当事人宋某违反公司规定,在保管监督人不在的情况下,自行撬开油罐卸油口铁锁进行卸油,致使卸油失去监督保障;
宋某违反卸油操作规程,卸油前未经计量确定罐内空容量;
卸油时没有监卸人员在场,以致造成油罐溢油;
人员安全素质差,王某未经过岗前培训,缺乏安全意识;
溢油后采用措施不当,在回收溢油时使用铁桶等易产生碰撞火花的器皿,严重违反了加油站管理制度;
违反劳动纪律,随意容留年幼儿童在经营点火灾危险区域内逗留、玩耍,以致造成无辜儿童被烧后死亡。
(3)事故防范措施
加强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心教育,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加强安全管理,将安全落实到实处。
加油站静电事故
1999年5月19日19时5分,一北京吉普121客货车到加油站加油,当加油员给该车油箱加满后,车主为凑足100元的油款,要求将剩余的70号汽油用加油枪直接注入容量25㎏的塑料桶内,塑料桶就在吉普车旁边。当油品注到塑料桶2/3时,由于产生静电,“砰”的一声,燃起大火,大火将塑料桶烧毁,满地的火源,又把吉普车燃着,此时一位加油员拨打110报警。同时,另一位加油员开始操纵35㎏干粉灭火机灭火,但由于对灭火机性能掌握不熟练,未能灭火。当吉普车被全部烧着后又把5m高的雨蓬引燃,39.6m2铝塑封檐板,5.6m2的雨棚镀锌钢柱板、两台电脑加油机、雨蓬内射灯和部分线路、12m2铝合金开票收款厅、1台35㎏干粉灭火机全部烧毁,直接经济损失达2309万元。
因为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塑料桶大多是用聚苯乙烯、聚氯乙稀和聚乙烯制成的,这些材料的电阻率大,绝缘性能好,在与汽油强烈摩擦后极易产生和积聚静电荷,因此,决不能用塑料桶装汽油。
事后认定的原因是:
(1)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用加油枪直接向塑料桶容器内灌装汽油,静电引起爆燃。
(2)岗位职工不会使用干粉灭火机,延误了扑灭初起火灾的最佳时间。
(3)安全管理不严,管理不到位,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不落实。加油站起火,静电是杀手
事故经过
2004年1月,一摩托车驾驶员到加油站加油,把车停在计量机旁边,关闭发动机,用发动机钥匙打开油箱盖等着加油。站在附近的加油站工作人员看到有加油的客人,就迎了上来,将合成树脂材料的油箱盖放在旁边的水泥防护台上,没戴手套,直接用手握住喷枪手柄,把喷枪口接近摩托油箱的加油口,开始加油的时候,突然从油箱加油口处冒出火苗。
调查分析
计量机情况 起火时,从计量机到摩托车加的量在计量机上显示为1.5升,当日,截止到发生火灾,该台计量机已输出汽油221升。
计量机加油管线的静电导通状况 测量加油枪喷嘴的最前端到计量机机体之间接地线的绝缘电阻,发现转动加油枪和油管连接部“万向节”(在连接部能保证多方向转动并保持静电导通的部件)时,静电导通程度有所变化。另外,加油管与水泥隔离台接触部分因摩擦有破损,接地线部分断开。
工作人员的服装 工作人员当时所穿服装,上衣(100%聚酯)、裤子(80%聚酯、20%人造纤维)。另外,衬衫(化纤)、短裤和内裤(棉)、袜子(混纺),鞋子是市场上普通的运动鞋,经测鞋底的绝缘电阻为1.4×1012欧姆。
计量机和摩托车的接地电阻值 计量机的接地电阻为2.2欧姆;摩托车的支撑架在撑起状态时,油箱(从油箱上距地面最近的金属螺栓处测)到地面的绝缘电阻是30×103欧姆。
模拟事故
模拟事故目的是测定工作人员的服装、鞋子以及同样型号摩托车油箱的带电压,并进行放电实验;进行接地线断开的加油管的放电实验。
服装的带电压测定 让实验人员穿上该服装和运动鞋站在绝缘的丙烯板上,挥动双臂后,用静电电位测定器对工作服表面的带电压进行数次测定,其结果是衣服带电压为4kV~5kV。
另外,保持带电状态,用手去碰接地极,有放电现象存在,说明人体带电和放电火花现象存在。
摩托车油箱的带电压测定 用静电发生装置强制使强化塑料材质的油箱产生静电,可测得最大带电压为10kV。
断开接地线的加油管的放电实验 断开加油管的接地线,强制使加油管带电10kV,使它靠近接地极,能发现放电现象。虽然加油管破损部的接地线有部分断开,但静电仍可导通。只是转动加油喷枪和油管的连接部“万向节”时,静电导通程度会发生变化,所以可判断连接部的“万向节”存在导通不良问题。
起火原因分析
综合以上调查分析和模拟实验结果认定:此次事故是由静电引起的,但还必须要分析静电产生的渠道,即:在加油管中流动液体的带电情况和人体(服装)的带电情况。
加油管中流动液体的带电情况 被烧毁的摩托车油箱里,几乎没有多少燃料进入,根据加油工作人员叙述,刚给摩托车加油就从油箱口喷出火苗。另外,可根据着火时从加油喷枪流出的汽油量为1.5L推定,加油管中流动液体的带电量不大。
人体(服装)的带电情况 根据测定结果可知,加油前衣服摩擦产生的静电压为4KV~5KV,人体的静电容量平均为150pF~200pF,根据公式E=C V2 / 2焦(E:放电能量C:静电容量V:产生的电压),可计算出人体放电能量为1.2 mJ,也就是加油站工作人员身体所带放电能量为1.2mJ,另外,汽油的着火能量为0.2mJ,这样,工作人员所带放电能量是汽油着火能量的6倍,足以成为引燃汽油的火源。
另外,工作人员所穿鞋子是普通运动鞋,鞋底为树脂材质,静电不会流向大地,而是聚积在工作人员身体上,处于带电状态。工作人员加油时,加油枪与加油管连接部以及加油管是绝缘的,而且汽油的固有电阻高达1012~1014欧" 厘米,所以,静电很难通过汽油流向计量机。
所以,这起火灾是加油站工作人员给摩托车加油时,由于聚积在身体上的静电未能通过加油枪的手柄和加油管的接地线导走,当加油枪喷嘴靠近油箱口边上的螺栓时,静电顺螺栓和摩托车车体及车支撑流向大地,并在喷嘴和螺栓之间产生静电火花,引燃了加油过程中汽油的挥发气,从而起火。
静电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危害很大。在空气干燥的地区,人们穿衣脱衣、用手拉门、在塑料地板或合成材料地毯上行走、触碰其他物体时,经常会产生静电现象,使人有麻痹感,静电所引起的火花和“劈啪”声对老人及心脏病患者有可能产生不利影响。有关专家曾做过测试:用玻璃棒在化纤布料上摩擦20下,马上用仪器测量,结果表明,最高电压可达到1.5万伏。而在一些加油站、工矿、油田、炼油厂、液化气站等单位,静电危害就更为严重,静电压常常会高达几千伏甚至几万伏,当静电引起火花放电时还可能导致着火、爆炸。
对于一些加油站、石油公司等特殊行业来说,为保障安全,员工上班时必须穿防静电纯棉制服,不得穿跟带铁钉的鞋;装置设备要接有地线;采用能进行油气回收的加油设备,减少汽油挥发蒸汽;加油前,加油枪应先搭在汽车油箱口,把静电导走后再启动加油泵;加完油后由工作人员将油箱盖盖好,避免司机接触,防止有些司机身上带静电,在油箱口处放电,引燃油箱口汽油蒸气等等。但是也不能认为设备有了接地的装置和纯棉的工作服就完全可以避免静电放电现象,只有将防静电的各项规定和措施真正理解和落实才能作到防微杜渐。
加油站中毒窒息死亡事故分析
1999年6月24日14时10分,吉林省延边某加油站,因违章作业发生一起中毒窒息事故,造成1人死亡,多人窒息。
一、事故经过
1.事故发生前的有关情况
延边某加油站于199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站内设有3个50立方米地下直埋式油罐,出油管设在储油罐底部,并各自设有控制阀门,原设计为便于关闭、检修阀门设“L”型地沟井一处;后于1997年8月进行付油系统工艺改造,将付油管从储油罐入孔引出,但由于生产原因,阀门无法拆除,故仍保留阀门地沟井。
6月24日8时上班后,该加油站副站长兼计量员向站长汇报库存商品柴油连续四、五天减量共计300公斤。站长用电话向上级主管单位某石油产品销售分公司分管安全的副经理汇报了此情况,副经理答复后并请州技术监督局检测所检定加油机计量器工作正常。
10时30分站长再次用电话向副经理汇报说检测正常,副经理答复午后派维修科对其它设备做进一步检查。当日14时,维修科余某、宋某2人到站后,余某问加油站长是否有电筒,站长说没有,但能借到。站长又问是否需要别的东西,余某说不用,于是站长到附近汽车轮胎修理部借了一只手电筒(非防爆)。此时维修科科长朴某来到加油站。朴某说既然0#柴油加油机检定正常,说明其它设备可能有渗漏。要是有渗漏,储油罐底部阀门漏油可能性最大。站长、余某、宋某表示赞同,于是朴某决定上地沟井内检查0#柴油储油罐底部阀门。
2.事故经过
14时07分,维修科3人同站长到地沟井旁(井口长0.68米、宽0.50米,井深3.66米,地沟总长约9米,1997年8月付油工艺改造后没下过人),打开水泥盖板后朴某说:自己身体瘦,下去检查一下没问题;余某说,还是我下去吧:朴某和宋某说余某没穿工作服,这时站长和宋某到站长室拿了一套防静电工作服,余某穿上工作服,手拿电筒在没有采取其它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地沟井。
14时10分,余某在进入地沟约40秒,突然发出“啊”的一声,瘫倒在井口下面。当时井口上的朴某、宋某、站长意识到出事了。站长大喊:“不好了,快来人”,并让站内职工打电话报警,自己用手机同时给110、119、120打求救电话,派人到加油站路口接应;听到站长的呼救,正在加油站出入口组织路面施工的该石油产品销售分公司经理、副经理等人闻迅马上跑到井口,组织抢救工作。在站长呼救同时,宋某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下井救人,下到井部一半(没有触及余某)感觉呼吸困难,眼睛模糊出现重影,立即上返,上边人员连拉带拽,把宋某拉上地面。这时分公司副经理接到报告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救护工作。此时其它人员找来绳子,朴某用绳子把腰栓上,用水浸湿毛巾,捂住面部,手拿准备的一条水龙带下到井底,把消防水带从余某腰部围过来,准备系扣时,朴某喊了一声“老余,精神点,我来了!”,这一喊捂在朴某面部的湿毛巾掉了下来,朴某眼睛一黑,知道不好,马上喊了一声,就失去了知觉。上面的人员马上把朴某拉上地面进行抢救。
14时18分,120救护车、110巡警车赶到现场投入抢救工作,1名110民警带上防毒面具,腰系绳索,迅速进入井内实施救援,当下到井内一半时,上面人员发现下去的民警双手发拌,于是将该民警拉上地面。
14时20分2台消防车赶到现场,1名消防队员带上氧气式防护面具,系好安全绳,下到井内一半时也感到不行,被上面人员拉到地面,另1名消防队员带氧气式防护面具,下到井底把绳索系在余某腰上,井上人员把余某拉上地面,120救护医生马上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并给其输入氧气。
14时30分,在场的人员把余某抬上救护车,一边做人工呼吸抢救,一边继续输氧,并将其急速送入延吉市医院。15时50分,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经6月25日测定,地沟入口5m处CO2含量为5%,还有油气等。经调查分析,这是一起因领导违章指挥、具体维修人员违章作业造成的重大责任事故;维修科科长朴某凭借主观认为井内不会产生惰性气体,少量油气不能致人死亡,所以没有按制度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对余某不佩带防护面具、拿非防爆手电下地沟井内没有制止,违反了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89年11月7日颁布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中第七篇“安全生产禁令和规定”中的第五款“防止中毒窒息十条规定”的有关操作规程。
这起事故的发生暴露出该公司基层干部、职工平时不重视安全制度学习,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盲目指挥,违章操作,在执行规章制度上还存在严重漏洞和薄弱环节,致使这起事故的发生,在企业和社会中造成了不良的负面影响。
该分公司主管部门早在1997年8月份,对该加油站工艺改造时就要求用砂子填死管道地沟,但由于诸多原因,该加油站的隐患一直没有得到及时、彻底的整改,最终导致这起事故发生。
三、预防事故重复发生的措施
1.立即在全系统内认真组织学习集团公司下发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项安全制度,在职工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对安全管理干部、安全员的岗位培训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2.立即对系统内所属库、站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大检查。并立即对已查出的各类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投入资金按规划一次性整改完毕。对一时不能解决的要制定安全可靠的防范措施,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3.在年内,对加油站存在的地沟全部予以填死,消灭阀门井,对付油工艺不规范的一并进行整改。
4.制定下发本公司安全生产禁令和规定:人身安全十大禁令,防火防爆十大禁令,车辆安全十大禁令,防止储油罐跑油(料)十条规定,防止中毒窒息十条规定,防止静电危害十条规定,库站设备设施维修养护规定。
5.库站维修必须按规定执行安全维修作业票和工作联系通知单,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方可实施。
加油站维修作业事故
1998年7月29日上午,某县石油公司库站合一的加油站罐室油罐发生爆炸,当场炸伤1人,炸死2人,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6万元。
事故经过:1998年7月29日上午,该油库主任兼站长陈某带领两名社会上的修理工,对装过90号汽油的1号卧式罐扶梯进行焊接,在焊接过程中发生爆炸,陈某和雇来的焊工一人当场死亡,一人重伤。
事故分析:
(1)罐室存在油蒸汽,且达到爆炸极限。
(2)在动火前没有按规定检测油蒸汽浓度。
(3)罐室内的扶梯松动,在进行焊接时引燃油蒸汽发生爆炸。
事故教训:加油站油罐区属爆炸危险区域,在爆炸危险区域严禁动用明火的,但个别管理人员却置若罔闻,我行我素。说明制度不健全,没有落实到实处。另外,罐室储油在规范中明令禁止,但一些罐室加油站却经营至今而没有进行改造,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安全必须从加油站建设开始抓起,从源头消除事故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