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师德十条红线
中小学师德“十条红线”
教师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将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处分:
1.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言行的;
2.遇突发事件时不履行保护学生人身安全职责的; 3.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评价中不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产生明显负面影响的;
4.在招生、考试、考核评价、职务评审、教研科研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
5.体罚学生的和以侮辱、歧视等方式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
6.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的; 7.索要或者违反规定收受家长、学生财物的; 8.组织或者参与针对学生的经营性活动,或者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报刊等谋取利益的;
9.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或组织、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的。
10.其他违反职业道德应当给予相应处分的。
第二篇: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师德十条红线》内容。
教育部将出台十条“红线”
教师体罚或骚扰学生将受处分
11月29日,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详细列举了师德红线的十项禁令,不论公办还是民办教师,如有违反将受到包括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开除等处分。
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言行的;
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突发事件时,不履行保护学生人身安全职责的;
三、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评价中不公平公正对待学生的四、在招生、考试、考核评价、职务评审、教研科研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
五、体罚学生的;
六、以侮辱、歧视、孤立等方式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
七、骚扰学生或者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的;
八、索要或者违反规定收受家长、学生财物的;
九、开展或者组织参与针对学生的经营性活动,或者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报刊等谋取个人利益的;
十、不听劝阻,组织、要求、诱导学生参加校外有偿补课,或者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的。
第三篇:师德十条红线
师德十条红线
(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言行的
(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突发事件时,不履行保护学生人身安全职责的(三)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评价中不公平公正对待学生的
(四)在招生、考试、考核评价、职务评审、教研科研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五)体罚学生的
(六)以侮辱、歧视、孤立等方式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
(七)骚扰学生或者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的(八)索要或者违反规定收受家长、学生财物的
(九)开展或者组织参与针对学生的经营性活动,或者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报刊等谋取个人利益的
(十)不听劝阻,组织、要求、诱导学生参加校外有偿补课,或者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的
第四篇:中小学教师师德十不准
中小学教师师德十不准
1、不准有违背国家法律、方针和政策的言行或参与赌博、邪教等活动。
2、不准歧视、讽刺、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用粗鲁言行对待学生及家长。
3、不准以教师工作之便向学生推销商品、乱收费用、违规强迫学生购买书籍、资料。
4、不准参加吃请、向学生和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
5、不准在招生、考试、职称评定、成果评审等工作中弄虚作假。
6、不准纪律松弛、作风涣散、形象不佳、语言不文明、衣着不得体、言行不检点、传闲话、恶意中伤、不良方式表达诉求、拉帮结伙、搞不团结。
7、不准对教育教学工作敷衍塞责、旷课、随意调课、停课、不备课、不批改作业、不与家长沟通、酒后上课、在课堂上抽烟、打电话。
8、不准有偿家教、有偿办班、补课或从事第二职业。
9、不准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或组织学生参加未经批准的各类校外活动及商业性活动。
10、不准不尊重领导、不尊重同事、不服从管理、不服从工作安排和调整。
第五篇:师德“六条红线”
师德“六条红线”
1、严禁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
2、严禁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的可能影响考试、考核评价的宴请;
3、严禁参加由学生及家长安排支付费用的旅游、健身休闲等娱乐活动;
4、严禁让学生及家长支付或报销应由教师个人或亲属承担的费用;
5、严禁通过向学生推销图书、报刊、生活用品、社会保险等商业服务获取回扣;
6、严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其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