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与控制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时间:2019-05-13 20:26: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预防与控制手足口病应急预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预防与控制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第一篇:预防与控制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观胜镇中心小学

预防与控制手足口病及传染病应急预案

一、成立预防与控制手足口病及传染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中心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

二、预防与控制手足口病及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学校学生一旦出现手足口病、禽流感、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经医院诊断排除手足口病及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课。、学生在校内出现手足口病及传染病,应及时组建处理病情的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成员的统一安排下,要求手足口病及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到学校隔离室休息,并由学校安全管理人员立即通知手足口病及传染病医院,需转医院治疗的立即转县级医院。学生出现手足口病及传染病症状的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校的,由班主任老师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在校内发现手足口病及传染病的学生,学校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由学校安全管理人员马上打“ 120 ”电话,送定点手足口病及传染病医院诊治。、学校将定期对校区内所有班级教室、办公室、厕所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前班和低年级学生进行密切观察,全校学生均实行每天到校晨检,学前班同时进行午检,对发现问题的学生立即隔离观察并报告上级和医院,现时与手足口病及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也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手足口病及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学生家中发现手足口病及传染病人,应立即上报镇卫生院、镇教管中心,并对病人作跟踪了解。、如手足口病及传染病烈性感染,请示县教委和其他政府部门,决定是否实行全校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具体做到:

① 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学校一切活动。停止校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卫生部门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处理意见。如校领导已隔离,由中层干部等组成临时班子,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待疫情解除后,校领导班子开始工作。

② 疫点消毒。对学校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此项消毒可请防疫站操作,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③ 疫情调查。学校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手足口病及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学校领导发现手足口病及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手足口病及传染病的信念。

观胜镇中心小学 二OO八年五月

第二篇:手足口病控制应急预案

*市手足口病控制应急预案(试行)总则

1.1 编制目的

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暴发与流行,指导和规范手足口病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轻手足口病疫情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省手足口病控制应急预案(试行)》,制定本预案。

1.3 疫情分级

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根据手足口病疫情的发生地点、病型、例数、流行范围和危害程度,将手足口病疫情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1.3.1 特别重大手足口病疫情(Ⅰ级)

本市发生手足口病疫情,严重危及公共安全,并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特别重大手足口病疫情。

1.3.2 重大手足口病疫情(Ⅱ级)

(1)手足口病疫情波及2个以上县(区),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

(2)1周内在1个县(区)行政区域内有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发生,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超过前5年同期水平2倍以上;

(3)省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重大手足口病疫情。

1.3.3 较大手足口病疫情(Ⅲ级)

(1)1周内在1个县(区)行政区域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2)1周内在1个县(区)行政区域内,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超过前5年同期水平1倍以上;

(3)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较大手足口病疫情。

1.3.4 一般手足口病疫情(Ⅳ级)

(1)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例;

(2)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一般手足口病疫情。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市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公众身心健康的手足口病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

1.5 工作原则

手足口病应急处理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2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2.1 应急指挥机构

市卫生局成立*市手足口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

省手足口病疫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卫生局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办公室、疾控科、应急办、医政科、基妇科、计财科、法监科、科教科、中医科负责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应急办。

各县(区)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实际需要成立本地手足口病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手足口病疫情应急处理工作。

2.2 应急处理专家组

市卫生局成立手足口病疫情应急处理专家组,包括卫生管理、流行病学、儿科临床、卫生检验、健康教育等各类卫生应急专家。主要职责是:分析、预测全市手足口病疫情;及时提出应急反应级别、应急处理措施、应急反应终止以及后期评估的意见和建议;参与制定、修订手足口病控制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对疫情处理提供技术指导等。

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本地手足口病疫情应急工作需要,组建应急处理专家组。

2.3 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妇幼保健机构是手足口病疫情应急处理的专业技术机构。

2.3.1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手足口病疫情报告与管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包括对有关人员采取观察和隔离措施,采集病人和环境标本,环境和物品的卫生学处理等),并开展手足口病监测和实验室检测等。

2.3.2 医疗机构:负责手足口病疫情报告,病人的抢救、诊断和治疗,医院内感染控制,检测样本采集及配合进行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等。

2.3.3 卫生监督机构:主要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对手足口病疫情发生地的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生活饮用水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和托幼机构的疫情报告、医疗救治、传染病防治等进行卫生监督和执法稽查。

2.3.4 妇幼保健机构:根据《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和《*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负责指导托幼机构做好卫生保健工作,落实疫情监测、报告和防控措施。3 病例诊断

3.1 临床诊断病例

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重症病例: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2.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3.2 实验室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为实验室诊断病例:

3.2.1 病毒分离

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分离到肠道病毒。

3.2.2 血清学检验

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3.2.3 核酸检验

自病人血清、脑脊液、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等标本中检测到病原核酸。监测、预警、报告与信息发布

4.1 监测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手足口病监测、预警与报告网络体系。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制定《*市手足口病监测方案》。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实施手足口病疫情监测工作。

4.2 预警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有关专业机构提供的监测信息,按照手足口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组织专家分析其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及时做出预警。

4.3 报告

4.3.1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有关单位为手足口病的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员、个体开业医生为手足口病的责任报告人。

4.3.2 报告时限和程序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有关单位发现手足口病病例后,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卡》中“其他法定管理及重点监测传染病”一栏中填报该病。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未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之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报告病例分“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两类。如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则应在报告卡片“备注”栏内注明肠道病毒的具体型别,如为重症病例亦应在“备注”中注明“重症”。

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发生流行或暴发时,如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要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有关规定,在2小时内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报告分为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要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事态发展和控制情况及时报告进程。报告的主要内容为:发生突发手足口病疫情的单位名称、地址、时间、发病人数、病情分级及死亡人数、波及范围、主要临床表

现、流行病学资料、处理情况、联系电话等,还包括报告单位、报告人及联系方式等。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对疫情报告信息进行逐级审核。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每日浏览并分析监测数据,发现异常升高或病例呈聚集性分布或出现死亡病例,应及时核实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必要时,启动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

4.4 信息发布

经卫生部、省卫生厅、市政府授权,市卫生局适时向社会发布本市内手足口病疫情信息。5 应急反应和终止

5.1 应急反应原则

发生手足口病疫情时,疫情发生地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响应的原则,作出相应级别的应急反应。同时,根据手足口病疫情发展趋势和防控工作需要,及时调整预警和反应级别,以有效控制疫情,减少危害和影响,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特别重大、重大手足口病疫情发生后,在卫生部、省卫生厅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开展应急处理工作。市卫生局在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负责较大手足口病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各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一般手足口病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

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专业技术机构要积极指导、支持下级有关部门的手足口病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

5.2 应急处理措施

5.2.1 流行病学调查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多、病例呈聚集性分布、重症病例比例较大或出现死亡病例时,要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包括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筛查、标本采集、传播方式及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对聚集性病例、托幼机构的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逐一登记,并进行流调和密切观察,同时采集有关标本。

5.2.2 隔离治疗

医疗机构要按照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积极对手足口病病人进行隔离治疗。符合留观指征的病人要立即转至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治疗,符合住院指征的病人要立即转至定点医院治疗。并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医院消毒和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控制院内感染;对居家治疗的病人及其接触者,由乡镇、村、社区防保人员具体指导落实隔离措施和消毒处理。

临床治疗主要分为4个阶段:

(1)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阶段:可采取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2)神经系统受累阶段:可采取控制颅内高压、静脉注射

免疫球蛋白、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及降温、镇静等其他对症治疗,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护,注意严重并发症。

(3)心肺衰竭阶段:应保持呼吸道和两条静脉通道畅通;呼吸功能障碍时,及时气管插管使用正压机械通气;在维持血压稳定的情况下,限制液体入量;头肩抬高15-30度,保持中立位;以及采取插胃管、导尿和其他药物治疗等措施。

(4)生命体征稳定阶段:经抢救后生命体征基本稳定,但仍有病人留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应做好呼吸道管理,避免并发呼吸道感染;采取支持疗法和应用促进各脏器功能恢复的药物;进行功能康复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5.2.3 保护易感人群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要加强对小学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指导,认真落实晨检制度,根据手足口病疫情发展趋势和程度,建议教育部门停课或复课。

5.2.4 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

手足口病的实验室诊断一般是通过采集适当的临床标本后进行病毒分离和病毒鉴定,如果没有采到合适的临床标本,或无法进行病毒分离,也可以通过血清学检测(如中和实验)来检测血清中的中和抗体,或直接从临床标本中检测病毒的核酸来诊断。在手足口病疫情暴发时,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下,负责组织手足口病病例的实验室检测,并进行病毒分离。

5.2.5 消毒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和《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的规定,医院门诊和病房要保持清洁卫生,严格消毒制度,对患者粪便排泄物及其污物等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切实落实各项控制措施,防止医院内感染。对居家治疗的病人及其接触者,由乡(镇、社区)防保人员具体指导落实隔离措施和疫点、疫区的消毒处理措施,以防止疫情扩散。

5.2.6 卫生监督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对餐饮业、食堂、生活饮用水的监督检查和执法稽查,并对手足口病病例疫情报告、医疗救治和应急处置等进行依法监督。

5.2.7 健康教育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爱卫办及医疗卫生机构要采取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形式对社会公众广泛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使广大公众增强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5.3 应急反应的终止和评估

5.3.1 手足口病疫情应急反应的终止

手足口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终止应急反应的建议,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同时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手足口病疫情应急反应终止后,转为常规防治和监测。

5.3.2 手足口病疫情应急处理的评估

手足口病疫情应急处理结束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有关人员对手足口病疫情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疫区自然地理概况、发生的原因、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流行因素,疫情发生、发展和控制过程,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评估报告上报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6 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6.1 个人预防措施

6.1.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6.1.2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6.1.3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6.1.4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6.1.5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6.2 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6.2.1 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6.2.2 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6.2.3 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6.2.4 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6.2.5 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2.6 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6.2.7 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6.3 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6.3.1 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6.3.2 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

6.3.3 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

品等要擦拭消毒;

6.3.4 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

6.3.5 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6.3.6 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6.3.7 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7 保障措施

7.1 技术保障

7.1.1 市、县手足口病监测要纳入疾病监测体系,按照因地制宜、固定与流动监测相结合的原则,合理设置监测点,扩大监测覆盖范围。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

7.1.2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统一管理、协调运转”的原则,建立手足口病应急防控队伍,并加强管理和培训,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开展手足口病突发疫情处理应急演练。加强疾病控制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置和实验室检测检验能力。加强医疗救治队伍建设,逐步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的医疗救治体系。加强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设,明确职能,落实责任,规范执法监督行为。

7.2 物资、经费保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坚持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手足口病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经费,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及时补充储备物资。8 附则

8.1 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市卫生局负责解释。

8.2 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中心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为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确保我园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手足口病”疫情,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在我园的发生和蔓延,保障我园幼儿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应急预案级别

西樵中心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分为3级,分别为: Ⅰ级应急预案:当幼儿园出现1例手足口病时启动。

Ⅱ级应急预案:当一个班同一日内出现2例手足口病例时启用。Ⅲ级应急预案:当幼儿园一周内出现5例手足口病例是启用。

二、各级应急预按启动的工作措施

(一)Ⅰ级应急预案工作措施

1、隔离追踪

①及时隔离患病幼儿,教师及时通知家长接走孩子,并马上就医。在家长未前来接走孩子前由第一位发现病情的老师陪同孩子在医务室进行隔离(患病幼儿床上用品隔离),家长接走孩子,并把床上用品带回家清洗消毒,然后,该老师进行自身消毒,如衣物、手部等。

②各班级独立活动,不与其他班级有交流活动及接触。③疫情班级的餐具与其他班级分开清洗、消毒;全园暂停使用体育器械,暂停开展区域活动、功能室活动、集体性活动,各大型玩具

暂停使用,并彻底消毒。

④全园暂停离园交班。

⑤全园各班对班内幼儿进行相关检查,电访追踪缺勤幼儿情况,落实患病排查,严格做好每天的五检二测。每天做好患病幼儿的病情追踪及缺勤追踪。

⑥患病幼儿痊愈后,达到隔离时间要求,到西樵镇防保科开具返校证明,方能回园。

2、卫生消毒

①班级消毒:保育员第一时间使用含有效氯消毒液进行班级消毒,并在2小时内完成,消毒完毕后要进行自身衣物、手部等的消毒,否则不能接触班级其他孩子。

②消毒范围:该班级场所地板、走廊、桌椅、柜、毛巾、杯子、上下途径的楼梯扶手以及孩子能触摸到的地方等全部消毒,暴晒班级玩具、书籍、幼儿床上用品等。

③各班、场室做好通风工作,确保全天空气流通。

④疫情班级在发现疫情当晚起连续三晚用过氧乙酸喷洒消毒,其他班级艾熏消毒(晚上紫外线灯消毒),第四天开始全园每晚紫外线灯消毒(紫外线灯每周用酒精擦拭清洗)。

⑤坚持落实项清洁消毒,疫情班级途经的楼梯每天多次消毒(尤其扶手),疫情班级保育员老师及楼梯途经的相关班级保育员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班时间,保证完成晨早清洁消毒。

⑥各班幼儿暂停使用毛巾,暂停水果餐;各班彻底消毒幼儿拖鞋,将鞋架放置走廊,根据天气进行暴晒。

3、宣传教育

①广播、班级对幼儿进行全面的宣传教育,向全体家长发放防控宣传资料,严格执行接送孩子不进入到活动室内。

②做好患病幼儿家长的沟通工作,做好休息退费的登记及后期退费工作(落实退费手续)。

③组长或副组长立即召开幼儿园防控会议,各班落实工作。

4、上报

①立即做好上报工作,程序为:

班级老师→保健员→西樵镇疾控中心、谭主任→园长、学前协会 ②保健医生写好病例工作小结,及时上交主管卫生保健工作的主任,审阅后上交学前教育协会。

(二)Ⅱ级应急预案工作措施

执行Ⅰ应急预案工作措施,并加强做好以下7项:

1、隔离追踪

①按照要求对疫情班级进行停课处理。

②严格执行家长接送孩子不进入幼儿园,接送在园门进行。

2、卫生消毒

①班级消毒:保育员第一时间使用含有效氯消毒液进行班级消毒,并在2小时内完成,其他保教人员在做好家长、孩子的安顿工作后,参与班级的消毒工作。

3、宣传教育

①印发班级停课通知,班级教师、园领导对停课班级家长进行思

想疏导工作,稳定家长情绪,做好停课退费的统计及后期退费工作(落实退费手续)。

4、上报

①邀请疾控中心人员到园进行全体教职工的培训指导,实地检查指导。

②保健医生写好停课小结,及时上交主管卫生保健工作的主任,审阅后上交学前教育协会。

③主管卫生保健工作的主任写好复课小结,及时上交学前教育协会。

(三)Ⅲ级应急预案工作措施

执行Ⅱ应急预案工作措施,并加强做好以下13项:

1、隔离追踪

①按照要求进行全园停课处理。

②全园各班对班内幼儿进行相关检查,电访追踪缺勤幼儿情况,落实患病排查。停课期间,每天做好幼儿的电访追踪,对患病幼儿做好病情追踪。

2、卫生消毒

①各班保育员使用含有效氯消毒液进行班级彻底消毒,并在2小时内完成,其他保教人员在做好家长、孩子的安顿工作后,参与班级的消毒工作。

②后勤人员负责幼儿园内各处消毒。

③消毒范围:班级场所地板、走廊、桌椅、柜、毛巾、杯子、上

下途径的楼梯扶手以及孩子能触摸到的地方等全部消毒,暴晒班级玩具、书籍、鞋架等一切物品;幼儿的床上用品、拖鞋等由家长带回家清洗消毒;杂勤人员负责大型玩具、公共设施、功能室等;厨房人员负责对厨房场地、用具等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其中,疫情班级的餐具与其他班级分开清洗、消毒。

④确保全园各场室全天空气流通。

⑤全园场室连续三晚用过氧乙酸喷洒消毒,晚上紫外线灯消毒(紫外线灯每周用酒精擦拭清洗)。

3、宣传教育

①印发全园停课通知,各班级教师、园领导对各班级家长进行思想疏导工作,稳定家长情绪,向全体家长发放防控宣传资料,做好停课退费的统计及后期退费工作(落实退费手续)。

②组长立即召开幼儿园防控紧急会议,邀请疾控中心人员到园指导开展消毒工作。

4、上报

①做好复课前准备工作,彻底对全园进行消毒。

②复课当天保健医生把好晨检关,各班把好进班关,务必细致做好检查,严格落实五检二测。

③患病幼儿痊愈后,达到隔离时间要求,到西樵镇防保科开具返校证明,方能回园。

④对复课后缺勤的幼儿做好追踪工作。

三、应急预案领导工作小组

长:吴凯静(***)

副组长:谭玉玲(***)

郭小慧(***)

梁丽丽(***)

员:符丽群(***)

区伴贞(***)

姚本豪(***)

四、具体人员的职责

组长:负责指导全园开展预防手足口病工作,是幼儿园的第一

责任人。

副组长:负责落实预防手足口病的各项清洁、消毒、幼儿五检二测督促落实,资料的统计与上报。

组员:检查各级部门预防手足口病的落实情况。

五、人员分工

区伴贞:

1、负责大班级清洁、消毒、幼儿每天五检二测工作的落实检查。

2、负责手足口病期间各项宣传工作。

3、负责大班级资料收集。谭玉玲:

1、负责中班级、后勤清洁、消毒、幼儿每天五检二测工作的落实检查。

2、及时提供清洁、消毒的一系列物品的供应。

3、配合园医加强各项工作的落实。

4、负责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符丽群:

1、负责小班级清洁、消毒、幼儿每天五检二测工作的落实检查。

2、负责有关手足口病的各阶段资料收集整理,并提供检查部门的检查。

3、配合园医做好上报工作。姚本豪:

1、及时了解、反馈家长意见。

2、负责幼儿园安全卫生工作。郭小慧、梁丽丽:

1、把好晨检关,发现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的幼儿,要将其送到隔离室,等待家长前来接走就医。

2、负责配置消毒使用的溶液过氧乙酸,并对各场室进行消毒,督促落实搞好园内的环境卫生及消毒。

3、督促落实各班开展有关手足口病的知识教育。

4、检查各场室24小时的通风工作。

5、督促各班对患手足口病幼儿落实病情追踪,对缺勤幼儿进行追踪、了解具体情况。

6、检查班级各项相关登记、记录资料。

7、有疫情,按上报程序及时做好疫情上报工作。

8、收取手足口病幼儿病愈返校证明,有证明方可准许进园。

后勤人员:按要求对各室进行消毒,协助搞好园内的环境卫生。各班老师:

1、对本班幼儿开展有关手足口病的知识教育,抓好幼儿洗手等个人卫生教育,并落实。

2、做好教室24小时的通风工作。

3、对突然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的幼儿,送到隔离室隔离,并及时通知家长送幼儿到医院就医,患手足口病的需在痊愈后取得防保部门开具的返校证明方能回园。

4、负责班级场室、用品等的清洁消毒。

5、对患手足口病幼儿进行病情追踪,对缺勤幼儿进行追踪、了解具体情况。

6、做好五检二测,填写各项相关登记。

7、有疫情马上上报保健医生。

8、加强幼儿身体锻炼。

中心幼儿园

2012年5月23日

第四篇:手足口病预防控制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一、病原学: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asckie virus)A组16、4、5、7、9、10 型,B组2、5、13 型;埃可病毒(ECHO viruses)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EV71及Cox Al6型最为常见。

二、流行病学: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

三、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1、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2、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四、易感性: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五、重症病例

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2.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2、实验室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为实验室诊断病例

(1)病毒分离

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分离到肠道病毒。

(2)血清学检验

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3)核酸检验

自病人血清、脑脊液、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

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等标本中检测到病原核酸

六、疫情报告

自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对符合上述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报告。

七、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发现患儿,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第五篇:崆峒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应急预案(2009.4.6)

区卫发„2009‟89号

关于印发平凉市崆峒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

应急预案的通知

局属各单位,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现将《平凉市崆峒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四月六日

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和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人员组成见附件1)

2.1.2 区卫生局成立“平凉市崆峒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专家技术组”,负责全区手足口病的诊断、治疗、会诊、排查及技术指导等工作。(人员组成见附件2)

2.1.3 区卫生局成立“平凉市崆峒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疫情应急队”,负责全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采样、疫情应急处置、疫情报告管理等工作。(人员组成见附件3)

2.1.4 各医疗卫生单位实行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责任制、主要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制定符合单位实际的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成立应急组织机构,组建医疗应急专业队伍,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区疾控中心指导下开展辖区内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2.2 职责分工 2.2.1 区卫生局职责

区卫生局负责指挥、协调、管理全区卫生系统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制定全区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和防控策略;组织专家技术组对手足口病例进行会诊;开展防控工作督导检查、宣教活动;组织开展对手足口病疫情的应急处置;加强与教育、宣传、广电、食药监、建设、公安等部门协调配合,建立部门间信息沟通和联络制度,形成多部门共同参与的联防联控机制。

2.2.2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责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制定全区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及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评估和预测全区疫情;承担辖区手足口病预防控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充分发挥公共卫生工作基层网络作用,配合区疾控中心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协助乡级学校、托幼机构做好晨检工作。加强对本单位医务人员及村级卫生防保人员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基层卫生人员对手足口病的防控、发现和救治能力。积极开展病情检索,掌握辖区内人口特别是流动儿童的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发现手足口病例要立即上报,不得瞒报、缓报或慌报,不得私自收住手足口病例。

2.2.4 卫生监督机构职责

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对辖区医疗卫生机构的预检分诊、消毒管理、医疗废弃物处置、疫情报告及预防控制措施等进行卫生监督和执法稽查;负责对疫情发生地区的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环境卫生、传染病防治等工作实施综合执法,并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依法采取相应强制措施。

2.2.5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职责

爱卫办负责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从源头上减少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生;开展健康教育,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群众的卫生防病意识。临床诊治 3.1 病例定义 3.1.1 临床诊断病例

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医院进行救治,防止出现死亡病例。监测与报告 4.1 疫情监测

全区乡级以上医疗机构及区疾控中心负责开展手足口病的日常监测工作,将手足口病纳入全区疾病监测网络。

4.2 疫情报告

4.2.1 全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为手足口病的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为责任报告人。

4.2.2 报告单位和个人发现手足口病例或疑似病例后立即报告区疾控中心(电话:8212862),并由区级专家技术组会诊进行确诊或排除。首诊医生应详细记录手足口病例的家庭住址(农村记录至行政村下的自然村,城市记录至街道门牌号)、监护人姓名,联系电话等信息,及时填写传染病登记簿和报告卡,于24小时内进行传染病网络直报。

4.2.3 局部地区或在同一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手足口病流行或暴发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及省、市、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及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

暴发疫情:指1周内,同一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自然村寨(居委会)发生5例及以上病例;或1例及以上重症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手足口病死亡病例。

4.3 疫情管理及分析

5.1.4 开展手足口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群众手足口病防控知识水平。

5.2 本地区发现手足口病散发或暴发疫情,采取以下措施: 5.2.1 各医疗卫生单位启动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开展应急监测,实行手足口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5.2.2 按照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5.2.3 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疫情控制工作。对手足口病例实行隔离治疗,确定密切接触者,做好医学观察;开展疫点、疫区环境卫生整治和消毒处理工作;做好手足口病例的随访工作。

5.2.4 医疗机构做好手足口病例隔离救治和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并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例的主动搜索、标本采集等工作。

5.2.5 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在一定区域开展手足口病例主动搜索和筛查,学校、托幼机构实行晨检制度。

5.2.6 做好疫情调查处理、医疗救治、实验室检测等专业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

5.2.7 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卫生防病意识,减少发生手足口病的危险性,做好群众心理疏导工作,避免出现社会恐慌。

5.2.8 根据疫情控制的需要,划定疫点和疫区范围,报请区政府批准,采取学校或托幼机构停课等防控措施。保障措施

区卫生局加强对各医疗卫生单位手足口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主要包括应急预案制定、业务培训、技术演练、疾病监测、疫情报告、传染病预检分诊及疫情现场控制等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不积极履行职责,防控工作开展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单位和个人,将依据《传染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附件:

1、平凉市崆峒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2、平凉市崆峒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专家技术组

3、平凉市崆峒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疫情应急队

主题词:卫生

疾病控制

预案

通知

抄送:市卫生局,区政府应急办,区爱卫办,区政府有关部门,市卫生监督所崆峒分所。平凉市崆峒区卫生局 2009年4月6日印发

下载预防与控制手足口病应急预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预防与控制手足口病应急预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流感及手足口病可控工作预案 -----首车镇能文幼儿园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学校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学校、幼儿园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永顺县教育局、卫生局《......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1 一、工作机构(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二、手足口病的特点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

    小学手足口病预防应急预案

    乾县临平马里完小手足口病预防应急预案针对近阶段手足口病(EV71)的迅速传播,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EV71)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者消除手足口病(EV71)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最终定稿)

    应急预案,是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希望大家喜欢......

    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最终五篇)

    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有时会突发一些难以预料的事件,为了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总不可避免地需要事先编制应急预案。怎样写应急预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手足口病可控工作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学校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学校、幼儿园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有时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就有可能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那么问题来了,应急预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

    小学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成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临床表现:1.潜伏期2-6天,一般在3-4天。2.主要临床表现发病突然,约半数病人可出现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