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城乡统筹看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意义
从城乡统筹看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要大力调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缩小过大的城乡差距,使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也是要解决“三农”问题,要提升农村的发展地位。从基本目标来讲,统筹城乡发展与建设新农村是一致的。如何使城乡二元变一元,使城乡由分割到互动到互补到融合,如何立足于不同的时代条件和新的任务来建设新农村,解决的办法有很多,其中一个基本的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城镇化来实现。这不仅是因为城镇化是中国现阶段和今后要努力解决的问题,城镇化包含了太多的丰富的内容,而且城市和乡村的发展都与城镇化紧密关连,城镇是统筹城乡的桥梁;新农村建设尽管是在农村进行,但如果就农村谈农村、就城市谈城市,不讲“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不讲农村人口的转移和市民化,新农村建设就难以取得实效。因此,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新农村的一个结点,一个关健点。小城镇是中国城镇化体系中的一个节点,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之尾、乡之首。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小城镇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热变冷又变热的过程,由肯定到分歧甚多的过程,其功过是非任人评说。在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对小城镇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必须重新加以认识。
一、从小城镇大问题到小城镇大战略 小城镇问题是费孝通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之后迅速得到了各部门的重视,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广泛讨论。1983年第4期的《社会学通讯》发表了费老的《小城镇大问题》一文,认为这是一个事关中国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城乡结构、农村现代化、城市化的重大问题,要好好研究。此后的两三年,形成了一个研究小城镇问题的高潮。80年代中后期以后,开始对主要由乡镇企业推动的小城镇建设进行反思,有的甚至提出了在中国发展小城镇不如发展大中城市的观点,历数小城镇发展的种种弊端。二十年过去了,回顾这段历史,中央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发展小城镇,建设好小城镇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之后, 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解城乡矛盾、推动农村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以及为缩小城乡差别而采取的一个重大战略步骤,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往回看,五十年代中国政府就开始关注重视小城镇问题。1955年11月7日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对于小城镇的设立就有了明确规定。
1963年1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调整市镇建制,缩小城市郊区的指示》里,提高了设臵城镇的标准。
1979年我国政府就把小城镇建设纳入了政府工作日程,提出了积极发展小城镇的方针,并制定了小城镇体系稳步发展的一 系列配套政策。
1984年,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建制镇标准的报告中,对于设臵建制又作了新的规定:①县级机关所在地一律设镇;②乡政府所在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人可以设镇;③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口岸地区,确需建镇,标准可以适当放宽。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2000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各省也出台了相应的具体的加快小城镇发展的指导性意见。
2001年通过的十五规划中10次提到小城镇,要求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注意发展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在着重发展小城镇的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各省各部门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和研究机构,如建设部成立了村镇建设委员会、村镇建设办公室,负责制定全国村镇建设的发展规划、方针政策、规范标准以及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等;国家发改委成立了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科技部启动了“小城镇科技发展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建设部还会同国家其他五部委共同开展并完成了确定全国1887个重点镇的工作,同时拟定了八个课题。建设部内各司局也分别将工作重点延伸至小城镇领域。
2006年通过的十一五规划:要求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人口分散、资源条件较差的区域,重点发展现有城市、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
上述情况表明,我国政府在不同时期对小城镇的发展都作出了安排和布署,提出了不同要求,对小城镇的发展始终予以关注。这表明小城镇具有独特的功能,其地位是大中小城市所不能替代的。小城镇包括建制镇和非建制镇。
二、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发展特点
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需要的有力推动,使我国的小城镇有了一个快速的发展。据建设部和农调总队提供的情况,就建制镇而言,聚集能力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增加农民收入,解 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加快城镇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数量增长较快
据统计,1949年我国有建制镇2000个左右,1954年初发展到5402个。1965年主要因建制标准的提高,建制镇减少到3146个。1975年进一步减少到2800个,集市也由原来的五万个减少到二万个左右,而且其中半数以上有集无市。1985年全国共有建制镇7956个,占全部乡镇个数的8.7%。1990年增加到11392个,占全部乡镇个数的20.4%。1995年建制镇个数为17282个,占全部乡镇36.7%。2000年建制镇个数达到19692个,占全部乡镇的45%。2002年全国建制镇达到19811个,占全部乡镇个数的比重达到50.7%,首次超过乡个数。2004年底全国建制镇个数17785个(不含县城关镇,2003年7月我国有县级行政区2861个)。
2、区域发展不平衡
从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不同时期比较看,到2002年,东部地区建制镇达到8113个,比1985年增长2.7倍,占乡镇比重由1985年的14.5%,上升到54.9%,占全国总镇数的比重41%;中部地区建制镇6207个,比1985年增长2.1倍,占乡镇比重由1985年的8.2%,上升到57.0%,占全国总镇数的比重达到31.3%;西部地区建制镇5491个,比1985年增长2.8倍,占乡镇比重由1985年的5.9%,上升到41.7%,占全国总镇数的比重为27.7%。以上情况表明,东部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小城镇实力强,水平高,明显处于领先的行列;中西部地区小城镇数量少,实力弱,发展水平低。
3、经济实力增强
当前,建制镇的发展正由数量增长阶段向经济实力增强、质量全面提升阶段转变。主要表现在:
人口规模扩大,非农业人口增多。据统计,1999年平均每个建制镇有7874户,29560人,到2002年平均每个建制镇增加到8654户,32309人。镇总人口超过10万的有403个镇,其中20万以上的43个镇,30万以上的10个镇,有3个镇人口达50万以上。
吸纳劳动力增多。2002年每个建制镇从业人员为16719人,比1999年增加1780人,增长11.9%;其中农业从业人员为9981人,占59.7%,比1999年下降4.2个百分点;非农业从业人员为6738人,占40.3%,比1999年提高了4.2个百分点。
镇区建设加快。1999年平均每个镇区占地面积为248公顷,2002年增加到305公顷,增长了23%;1999年平均每个镇拥有垃圾处理站0.29个,到2002年增加到0.34个;平均每个镇电话装机量由1693部,增加到3563部,平均每百户装机数量由21.5部,增加到41.2部。
经济实力增强。1999年平均每个建制镇的财政收入为720万元,2002年增加到1136万元,乡镇企业年交税金由609万元,增加到935万元;平均每个建制镇居民年末存款由1999年的6284万元,增加到8008万元。涌现出一批经济实力强,聚集能力强的镇。据统计,2002年全国财政收入超过亿元的镇达到357个,其中最高的财政收入高达19.4亿元。这些镇的特点是人口规模大,乡镇企业多,经济发展水平高,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些镇的平均人口为9.3万人,而全国平均水平为3万多人。
4、社会事业得到了一定发展
社区环境进一步改善。1999年平均每个镇拥有学校17所,在校学生4767人,教师267人,2002年学校减少为16所,但在校学生增加到4980人,教师增加到284名。1999年平均每个镇拥有医生48名,病床数38张;2002年平均每个镇拥有医生47名,病床41张。
(二)当前小城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清,重视不够
许多地方对城市发展十分偏爱,拆了旧城建新城,搞了小城搞大城,这样容易出成效,容易让人看得见,认为小城镇是小儿科,比较效益低,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都有限,难规范、难管理,因此对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喊得多,做得少,没有把发展小城镇放到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的角度来考虑,放到建立完整的城镇化体系来考虑,放到农村现代化、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去思考。
2、缺乏科学规划,执行规划不力,布局不合理 长期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缺乏总体规划,缺乏长远的科学的规划,存有较大的盲目性,高峰时一年设镇2000个,低谷时一年设镇几百个,建制镇的发展速度忽高忽低,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城镇布局不合理,造成城镇发展无后劲,小城镇发展缺乏宏观指导和协调,城镇体系层次不清、城镇职能雷同、区域基础设施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小城镇规划中产业规划薄弱,小城镇建设缺乏经济支撑,发展后劲不足。对于一些下了功夫搞了规划的小城镇来说,由于规划执行不力,规划随意变动,形同虚设,起不了制约作用。
3、基础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健全
小城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水、电、路、学校、医院等公共基础设施必须配套建设,由于资金紧缺、运作无方等原因,许多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改善,跟不上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缺少文化、娱乐、社交场所,以马路作市场,交通阻塞、吃水难(2004年底,全国还有11.4%的建制镇未建供水设施)、电力供应不正常,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很普遍,严重影响了城镇整体功能的发挥。
4、体制不顺,管理无序,权责不清
小城镇的管理体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现行领导体制与条条块块的管理关系难以理顺,对小城镇的调控引导受到多方挚肘。有的有责无权,有的有权无责;有的多头管理,为了部门利益,互不相让,工作难协调。
5、产业结构不合理,特色不突出
许多小城镇第三产业比重较小,社会化服务功能较弱。许多建制镇产业聚集水平较低,缺少主导产业,规模较小,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不强,未能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还有一些地方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方式和单打一的方式来“规划”小城镇的产业和市场,造成土地资源浪费,造成一些小城镇规划不科学、建筑无风格、产业无特色、城镇无品位。
6、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
2002年全国平均每个建制镇的人口达到了3.23万人,每个建制镇人从业人员1.67万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约占60%,非农业从业人员约占40%,后者比例还在逐渐提高。无任是哪种情况,这意味着在小城镇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己刻不容缓。但在全国大部分地方,由于财力、认识、决心等原因,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然十分滞后,尤其是外来人口难以享受当地政府提供的社会服务,从而严重制约了小城镇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此外,还有小城镇建设的用地问题,向农民征地是一次性买断还是以土地换保险好;小城镇的工业化到底是规模经营好还是集群经营好;小城镇的管理模式是简单照搬城市模式还是另有路径;小城镇建设中单打一的问题,等等。
三、发展小城镇需要注意和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1、指导原则 发展小城镇,一是要尊重规律,循序渐进,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放任不管。小城镇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农民意愿,量力而行;二是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搞好小城镇的规划和布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防止盲目攀比。三是要深化改革,创新投融资机制和管理机制,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要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要转变政府职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小城镇的要求。四是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不能搞单打一的建设方式。要把发展小城镇放到城乡统筹的大局中考虑,要充分利用小城镇连接城乡的区位优势,促进农村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化配臵,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要大力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以及环保等事业的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把发展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能搞两张皮。
中央要求,到2010年力争将一部分基础较好的小城镇建设成为规模适度、规划科学、功能健全、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其中少数具备条件的小城镇要发展成为带动能力更强的小城市,使全国城镇化水平有一个明显提高。
2、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外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 美国是一个人少地多的国家,它是在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 同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与英国有很大不同。有专家研究指出,美国在小城镇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经验主要有:一是重视规划的作用,美国小城镇规划有四条基本原则:尽可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充分尊重和发扬当地的生活传统,最大限度地绿化和美化环境,塑造城镇不同地特点和培育有个性地城镇。同时还要根据建设需要编制详规;二是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美国小城镇建设资金由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共同承担,联邦政府负责投资建设连接城镇间地高速公路,小城镇的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是由州和小城镇政府负责筹资建设,开发商负责小城镇内社区内的交通、水电、通讯等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资金;三是重视环境建设,在美国,环境建设是城镇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给小城镇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四是重视城镇特色,追求个性,重视城镇特色是美国城镇建设的特点之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不同面貌和特色的小城镇,那种千城一面、万镇雷同的现象是见不到的;五是重视建设管理,所谓“三分建设,七分管理”,一个好的城镇更需要好的管理。要建章立制,依法办事。德国的村镇建设经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政府高度重视村镇改造和建设,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农业用地、保护农产品价格的法规,完善村镇建设的投资机制,形成了比较均衡的城镇结构体系;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为改造村镇的居住环境,提高村镇居民生活的舒适度,政府十分注重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社会设施的建设和各种公益事业的健全完善,且 这些建设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补贴和乡镇的税收注重单体设计与整体景观协调,村落建设与自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统一中寻求特色,在突出特色中满足规划的统一要求;注重环境建设和保护古建筑。英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其城镇化是以乡村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的。.英国的据历史学家估计,早在17世纪,英国就有1/2的农业人口农闲时从事工业生产。这些乡村工业集中在工业村庄,其发展推动了农业与工业的分工,反过来又促进了农业的规模经营。后来,相当一部分工业村庄演化为城镇。英国小城镇建设经验集中体现在几次规划运动中,包括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运动,新城建设运动,米尔顿?凯恩斯城建设、农村中心村的建设等,英国十分重视规划在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纵观各国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历程,虽然做法各不相同,但具有不少共同之处:如,各级政府大力支持,重视规划的权威性,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视地域文化和人文环境,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重视小城镇的个性。
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的小城镇建设既具有世界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我们应当结合我国的实际,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面向“三农”问题,秉承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理念,把小城镇这篇大文章做好。
3、要加强制度创新 一是要创新户籍制度,让农民能够从身份的约束中解放出来。要全面落实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淡化社保、就业、医疗、上学等制度规定中对户口的特殊要求,确保城乡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农民在任何一个小城镇,只要有固定住所,有比较稳定的职业,有生活来源,就要允许落户,并且在子女入托、入学、就业、参军、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与原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
二是要创新土地制度。我国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土地制度对农民来说具有特殊的社会保障功能。但农地不能流动,户口迁移后,承包地就要收回,农民进入小城镇后要放弃宅基地的问题,都是影响农民进城进镇的障碍。因此要正确处理入镇农民与承包地的关系,解决好农地产权归属问题。如果农民有要求,就要保留其迁移户口后对土地的承包权利,以解决入镇农民的后顾之忧,一旦在镇上的非农产业失败,生活仍然有着落,这样他们入镇的积极性就会提高,也可以鼓励他们有偿转让承包地,把分散的土地向经营大户集中。总之,要千方百计使农民轻装入镇,尽快安居乐业。
三是要创新就业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乡村就业靠土地,城市就业靠计划的时就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城市就业压力很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很多,小城镇应当以自己的灵活性最大限度地消除就业中的歧视行为,允许各种就业方式存在,在市场导向作用下,逐步建立可以自由流动的城乡一体的劳 动力市场。
四是要扩大社会保障面,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实际出发,分阶段、多层次、多形式地建立农村小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要解决多头管理、见利不让、难以协调的问题,现在农村的社保是“三驾马车”、“五龙治水”:卫生部门管合作医疗,民政部门管贫困救济与最低生活保障,计生委搞计生保险,扶贫部门搞扶贫保障。小城镇怎样搞,要探索适合小城镇特点的新路,确保进镇的农民能住得下、有工作、留得住,确保进镇上班但住在农村的农民工也有一份应得的社保。五是要创新小城镇的社会管理体制。小城镇是城市的雏形,兼具城市和乡村的特点,小城镇在强化自己的产业支撑时,一定要在高起点上统筹好小城镇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发挥好中介组织、社会团体的作用。
六是要创新资金筹集的渠道和机制,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要盘活城市公共资产,走资本运营的路子,广泛吸引社会投资,完善小城镇的财政管理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小城镇建设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四、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意义
作为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发展小城镇的重大战略意义是什么,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认识不统一,将会直接影响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进程。
1、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场所
中国农村人口多,转移量大,不可能都到城市里来,这个帐 一定要算。积极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加快和大规模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减轻城市压力,它是人口的“蓄水池”、“节流闸”。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对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作了研究后指出,“一个城市在其规模达到30万人以后,就会失去其规模经济效益。相当经济的办法应该是发展大批的农村小城镇,每一个小城镇都拥有一些工厂、电站、中等学校、医院以及其他一些能够吸引居民的设施。”
2、可以促进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和结构调整
积极发展小城镇能够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将为远离城市的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场所,有利于培育农村市场,逐渐形成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小区域经济中心。
3、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
农村人口进镇工作、进镇定居,有利于广大农民逐步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就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
4、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
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可以有效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的发展,扩大投资需求尤其是吸引民间投资,可以明显提高农民消费的商品化程度,扩大对住宅、农产品、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业的需求。这 不仅有利于缓解当前国内需求不足和农产品阶段性过剩状况,而且也为整个工业和服务业的长远发展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5、有利于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
2005年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43%,城市化进程处在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对于处于城镇化体系中的小城镇,中央要求要抓住机遇,适时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并把它作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其实这也是城市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6、可以促进城乡交流,冲破城乡壁垒,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小城镇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小城镇已经成为城乡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平台,成为城乡市场对接的平台,成为城乡人才流动的平台。处于城之尾、乡之首的小城镇,对于打破城乡分割,把城市和农村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城乡之间多方面的稳定的联系,促进城乡之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小城镇是深入农村腹地、传播城市文明和辐射农村经济的桥头堡,是一个地方多种网络系统的主要结点,在其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核心与枢纽作用。小城镇是一个区域的重要的增长点、增长极,能有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
7、可以有效地克服和避免一些“城市病”
“扩容提质”是当前我国城镇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从以 往的经验和教训中我们认识到:中国的城镇化道路应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怎样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防止城市“贫民窟”、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精神压抑、人情冷漠等一些城市病的出现,这是后发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大力发展小城镇可能是农民的最好归宿。这样的小城镇没有大城市那样高的门槛,离老家也近,到小城镇生活工作后容易适应,特别有利于在外务工、有一技之长和一定资金积累的农民工回小城镇创业。
小城镇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必须高度重视、大力发展的问题。发达国家90%的小城镇都生存保留下来了,处在城市化加速阶段的中国,拥有13亿人口其中57%仍生活在农村的中国,面对城市的压力和这样一支强大的农村后备军,面对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这样一个大好机遇,我们要以现有的县城为基础为重点大力发展小城镇,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使小城镇在新农村建设和科学规划的城镇体系中得到全面提升。
第二篇: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意义
财务本101 魏巍 06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功夫,按照“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的要求,努力开创科学发展观的新局面。党的十七大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的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措施,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展现了美好蓝图,开辟了广阔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国情的要求、形势的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也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建设友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第三篇:从统筹城乡发展看城镇化建设
从统筹城乡发展看城镇化建设
夏克松
如何在当前的乡镇工作中大兴“实干”之风,以“实干”促“实效”,党的十七大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这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总结我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城乡关系涉及面广,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协调、健康和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对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工作非常重视,采取一系列相应措施,为城乡统筹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面,我就统筹城乡发展问题谈几点思考。
一、统筹城乡发展与城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缩小城乡差别、改善人居环境的迫切需要,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城镇建设与市场化工业化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之路。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要大力调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缩小过大的城乡差距,使城乡同
发展、共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也是要解决“三农”问题,要提升农村的发展地位。从基本目标来讲,统筹城乡发展与建设新农村是一致的。如何使城乡二元变一元,使城乡由分割到融合,其中一个基本的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城镇化来实现。城市和乡村的发展都与城镇化紧密关连,城镇是统筹城乡的桥梁;新农村建设尽管是在农村进行,但如果就农村谈农村、就城市谈城市,不讲“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不讲农村人口的转移和市民化,新农村建设就难以取得实效。因此,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新农村的一个关健点。
二、统筹城乡发展,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
1、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程度低
近年来,随着惠农政策逐步实施,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 发展已经进入了以转型升级为目标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阶段。但是相对快速发展的城市而言,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协调仍然制约着城镇化进程。以百里洲镇为例,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后,地理环境的制约,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农产品附加值不高,这一系列的都制约了百里洲农业产业化发展。依靠现有的果园、大棚和传统的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较大突破。
2、城镇布局不合理,执行规划力度不够
城乡规划是实现一定时期内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和乡镇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乡土地,协调城乡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是指导、调控城乡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手段。
所以,一旦城镇建设缺乏总体的长远的科学的规划,城镇建设将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造成城镇发展无后劲。同时,由于规划编制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村民的规划意识淡薄,也会造成城镇化建设的不协调。
3、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相对落后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农村发展亟待加强的一个薄弱环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多属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水、电、路、学校、医院等公共基础设施必须由政府配套建设,由于资金紧缺、运作无方等原因,许多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改善,跟不上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缺少文化、娱乐、社交场所,以道路作市场,交通阻塞、吃水难、电力供应不正常,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很普遍,严重影响了城镇整体功能的发挥。
三、对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1、允许城镇发展“差别化”,城乡同步发展
城镇化发展模式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多途径、多举措地来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既可同步,也可超前。根据农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传统,尊重和保护农村民风
民俗,建设一种既有现代工业文明因素,又保存优秀传统文化印记的“田园式”新农村。树立区域城乡品牌特色,如旅游大镇、物流大镇、文化大镇、农业大镇、陶瓷大镇、化肥大镇和食品大镇等等。
2、以城市发展带动农村发展,使城乡发展互惠互利 用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来控制城乡土地的使用使城乡发展相互衔接,防止城市无限制地占有土地,保护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把城镇和中心村建设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积极稳妥地开展乡镇合并和合村并组,把中心村建设成为城镇化居民点,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新农村、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制度和机制上的保障。在财政、金融、产业等政策制定上更多考虑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结对共建,将城市社区建设、管理、发展的宝贵经验向农村辐射。
同时,以工业资本引入农业经济为突破口,发展农村规模经济。允许投资者通过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成片开发经营规模农业和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和创意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科技中介业等。允许经营者在规模经济基础上,试办民营农场。推进农业现代化、科技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力。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同时,大力发展“低碳农业”。
3、推动公共服务和精神文明等值发展
要以社会事业资源联动共享为重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的养老、医疗保障制度,逐步扩大范围,最终实现城乡等值化发展。除基础教育外,还要通过政府和私营企业同时参与的方式,形成分层次、有重点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完善农民工外出务工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工权益。
乡风文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形势下要不断贯彻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不断提高农村文明程度,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共享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使城镇建设不是“脸面光”,而是注重“内实惠”的工程。
①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村文化活动,繁荣和活跃农村文化市场,让广大农民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由外而内,提高农民素质。
②加大对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农民的思想和头脑,由内向外,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
第四篇:加快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模版]
加快小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中共望城县靖港镇委员会 望城县靖港镇人民政府
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党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2010年中央1号文件把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作为重要主题,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要求。随着长沙市构建“两型社会”工作的稳步推进,在县委县政府的热切关怀和靖港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靖港镇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紧紧围绕“农业稳镇、项目活镇、产业强镇、旅游兴镇”的发展战略,以“打造旅游强镇,构建和谐靖港”为奋斗目标,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使靖港这个落后乡镇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湘江西岸的旅游明珠,是望城县城乡统筹发展实践过程中的良好范式。
一、靖港古镇基本情况
靖港原名芦江,又名沩港,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西北,为望城县所辖乡镇。南距省会长沙25公里,距望城县城10公里,北与湘阴相邻,东望铜官,南临沩水。靖港古镇处于沩水入湘江之三角洲地带,水系发达,渔米兴盛,旧称“芦江”便是由于辖区内水域广阔、芦苇丛生而得名。靖港古镇历史悠久,境内有团头湖、湖尾、龙骨寺等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种类繁多。高沙脊遗址出土的青铜器为商周遗物,是江南古文明文化的要地。靖港昔为天然良港,水路畅通,帆影不绝。唐朝开国功臣李靖平定萧铣时曾驻兵于此,因军纪严明爱民如子而受到百姓爱戴,芦江改称靖港。明清时期,靖港为新康都。民国中期,靖港水运繁荣,手工业、商业亦得到发展,与津市、洪江同为湖南繁盛三镇,有“小汉口”之称。1951年长沙市划长沙县西北一带为望城县,靖港位于望城县北部,南接新康,北连乔口,西连团头湖,东隔湘江望唐代陶都铜官。靖港水陆交通便捷,目前有长沙市区连通望城县城的高等级公路雷锋大道、金星大道直接延伸至此,镇域高乔大道贯穿南北,靖格公路、中格线、石中公路、潘建公路、玉新公路横卧东西,形成以“一纵五横”主干道为骨架、村组公路为脉络的路网体系。景区范围内有靖港至新镇的景观大道、湘江堤大道和主要游路,并开辟了湘江水上航线。
古镇历经千百年历史积累,保存了丰富的历史遗迹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镇域内良田万亩,水波千重,民生殷盛。著名的“芦江八景”,即柳浪闻莺、石墩凉风、楼镜潇湘、七星傲月、独楼鹤立、八卦传神、扇子迎宾、梨园戏水,折射出靖港悠远的历史和优美的人文景观。主街区现保存“8街4巷7码头”,有民居1008栋,建筑面积22607平方米,居民1027户,街道总长2910米。木结构建筑占所有建筑的三分之一以上,大多建于距今600余年的明代,一部分建于清代,是典型的明清江南水乡风格建筑群落,不但极具观赏价值,也是研究明清建筑和历史不可多得的活标本。除此之外,还有数十处古商铺、作坊、会馆、庙宇和极具纪念意义的遗址,其中,“宏泰坊”、“宁乡会馆”、“当铺”、“育婴堂”等明清古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原临河所建房屋均为吊脚楼,蔚为壮观。古镇内远近闻名的还有“复兴塔”、“观音庙”、“紫云宫”等数处宗教建筑,朝有千人作辑,夜有万盏明灯,香火旺盛,场面壮观。
靖港民间艺术丰富多样,木屐、纸伞、风筝盛行一时。主要传统手工艺有手工香干、手工米粉、酿酒、圆木等。主要民俗文化有舞龙、舞狮、划龙舟、地花鼓、皮影戏以及六月六庙会等各种民间集会活动。靖港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如古典文学大师程千帆、陈子展,文学家、爱国华侨任雨农,独臂将军刘畴西、“革
命母亲”陶承、98抗洪英雄侯德仁、全省十大藏书家胡应龙等。靖港历史上是兵家常争之地,唐朝大将李靖曾驻兵于此,靖港由此更名;咸丰四年,湘军与太平军在靖港大战,湘军败走,统帅曾国藩威严尽失,悲愤中两次意欲投水自尽;1930年10月,中共湖南省委机关办公迁至靖港镇半边街碓坊,王绍坤(王首道之妻)和王绍兰(郭立三之妻)两姐妹曾驻机关办公半年。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夜渡湘江之战也在此不远处(洪家洲)进行。
迎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东风,靖港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2004年初,中共望城县委、望城县人民政府作出了开发靖港古镇的决定,成立了靖港古镇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2008年6月,靖港镇被评为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10月,国家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部、国家文物总局联合授予靖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千年古镇靖港迈入了历史性发展的新纪元。
二、靖港古镇发展现状
靖港镇辖7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5万,总面积53.88平方公里,其中古镇人口约0.4万,古镇核心区面积69.33公顷。至2010年4月,古镇保护性开发建设工程基本竣工,大景区框架建设和核心区景点打造基本完成,1.27公里长的核心区麻石步行街、1公里长的后街、2公里长的南岸堤环湖游道向游人开放,通过水利部门整治的哑河水面和靖港古镇恢复打通的夹河水面共同形成了靖港古镇得天独厚的1000亩水面,约5万平方米的明清古建筑群落得到恢复;通过农村集体土地的成功流转,以靖港古镇开发公司的名义,兴建了古镇旁1000亩汝洋湖荷花生态公园,初步建成了6公里长的古镇景观大道。靖港古镇“两厢(东、西两广场)、三带(古麻石街一带、夹河一带、环湖游道一带)、两片(一片水面、一片明清古建筑群)、一湖(汝洋湖荷花生态公园)、一路(景观大道)”的大景区格局基本形成。另外,给水、排水、电力、电信保障等各个基础设施、硬件建设得到划时代的极大改善,古镇内有总供水能力达到4000T/d的水厂,设计满足常住人口1万人,日游客1万人的用水需求(包括生活用水,饮用水,道路、绿化用水,消防用水及未预见小量),自来水入户率100%。给水管道采用生活用水和室外消防合一给水管。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建设有日处理量4000吨的废水处理站1座。古镇中心区采用10kv高压线路供电,总装机容量为10270kw,并配备应急备用电源。邮政网点完备,通讯设施布局合理,实现国际互联网全面联接。卫生环卫设施包含10座5A级公共厕所,每座面积60㎡,沿人行游道和广场布设垃圾箱100个,地埋式垃圾收集站2座。标识、照明等辅助配套服务设施完备合理。
在古镇保护性开发过程中,我镇将旅游及其附属产业定位为古镇的支柱产业、也是靖港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以旅游经营与服务为核心,辐射至商业、工业、文化休闲业、生态农业,力争使古镇成为小城镇建设的典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我镇贯穿“立足古镇历史文化,牢牢把握水景灵魂,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的发展理念,重点突出了以下工作:
1.景点建设。靖港是历史上有名的“鱼米之乡”和通商口岸,农业和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并驾齐驱,也是南方稻作文化、湖区渔民文化、沩水船帮文化和湘江商贸文化的集合体,既有大量的物质遗产,又保存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我们的景点建设一方面着重对古建筑、古民居的修缮,另一方面也致力于展现靖港文化特色。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我们对宁乡会馆、宏泰坊、陶承故居、中共湖南省委旧址、杨泗庙、观音寺等明清古建筑群进行了复古性修缮,并作为主要文化性景点对公众开放;新建的江南民俗文物馆、毛主席手迹展览馆、恐龙化石馆、族谱陈列馆、靖港人物展览馆、曾国藩水战旧址,从民风民俗、地方历
史、红色记忆等各个层面展现了靖港独特的历史文化。
2.配套产业。我镇通过政府和民间的双重投资形式,合理规划产业类型,已初步形成了吃、住、购、游、赏、玩的一条龙的产业布局。一是积极培植特色产业。鼓励发展手工秤、圆木行、铁铺、酿酒坊等本地手工业,扶持这些小规模特色产业的发展,引导他们拓宽市场;投资开发靖港布鞋、靖港香干、靖港工艺品等纪念品产业,做到特色与效益相结合;鼓励当地居民进行创意型投资,走出家家芝麻茶、户户火焙鱼的投资误区,提倡理性投资、创意投资。二是重点打造规模产业。八大碗饭庄、芦江休闲度假城、望江楼宾馆、房房客栈、当铺酒吧、汉斯啤酒屋等已具有中等发展规模,八大碗饭店、望江楼宾馆每日营业额已达数万元,5个乡村酒吧也成为颇受游客欢迎的休闲去处,这些规模产业拉动了古镇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三是合理建设休闲产业。乌篷游船项目是古镇最早投入运营的娱乐休闲项目,它契合了古镇的秀美气质和当代都市人寻找新鲜、宁静、个性的旅游目的,因此广受游客青睐。
3.招商引资。为保证古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谨慎研判形势,在对古镇进行持续建设与管理的同时,注重古镇资源整合与优化,有步骤、有选择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使古镇成为一个有特色产业做亮点、有旺盛人气做助力、有合理经济结构做支撑的规模化成熟景区。通过主动找商与服务招商相结合的方式,我镇成功引进长沙船舶厂、都鳌农业生态创意园、长辉生态农庄、庆湘食品厂等项目,其中,长沙船舶厂于2008年4月与县人民政府签约,迁建落户靖港镇金星村沿江大堤一线,项目总投资10亿元,项目总用地面积560亩。目前船舶厂河滩用地吹填工程已全部完成,大堤护坡工程、厂房、码头、仓库等建筑的建设工程正在稳步推进,预计船舶厂完工后,古镇内的常住人口将达到1万人。都市休闲农庄能对核心景区的观光旅游进行有益补充,是城郊旅游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我们预计在进一步完善都遨生态休闲农庄、长辉生态度假农庄、汝洋湖荷花生态园的基础上,再建靖港大泊湖等三个规模在500亩以上的都市休闲农庄或垂钓基地。
三、靖港古镇发展阶段对比分析
早在明清时期,古镇就已经形成了以南方稻作文化、沩水船帮文化、湖区渔民文化、湘江商贸文化为一体的一种独特文化。古镇长街商铺林立,人丁兴旺,来自江西、宁乡、湘阴等地的外地商人纷纷汇集于此,形成了湘沩航线上“船到靖港口,顺风也不走”的有趣现象。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靖港、桥口列为湖南省销盐口岸,设立铺首、盐仓、盐行;同治十年(1871年)靖港有里粮行五六十家,粮站二十余家,米号二十多家,年输出粮食逾百万石。与此同时,手工业长足发展,伴水运而生的造船业、篾业、棕麻业、铁业、圆木业都很发达,梁宏发雨伞与湘潭木屐齐名。由于地处长沙市郊,这里与中国中南部民主改革、民主战争的历史也密切相关。正是由于明清乃至民国时期靖港的大繁荣,才给今天的靖港留下了难以数计的文化遗产。但是,由于生产方式比较落后,没有足够的资金以供建筑牢固的防洪工程,靖港境内又湖泊纵横,湘江沩水每年5月-8月都会发生较大的洪灾,给当地百姓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清朝康熙年间,靖港境内开始建筑防洪堤坝,洪灾频频的靖港湖区渐渐变成美丽富饶的良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加强经济工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整治堤垸,兴修水利,1957年开展沩水整治,望城县境内42垸合并为大众垸,沩水入湘江口从靖港改为新康。沩水改道,靖港境内百姓减少了洪涝灾害,农业生产基础得以巩固,粮食、水产业逐渐兴旺。但靖港同时也失去了由水上运输带来的商贸业、手工业优势,日渐脱离了市井喧嚣,沉寂在湘江之滨。70至80年代,靖格
公路、宁乔公路、望乔公路相继通车,铜靖汽车轮渡与沩水大桥先后建成,靖港各村社之间陆续铺设了砂石路。镇域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生产粮食、生猪、鲜鱼,同时,劳动力输出成为普遍现象,多数壮余劳动力向长沙、广东、江浙等地输出,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改革开放的洪流给望城和靖港都带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凭借良好的交通与区位优势,望城迅速驶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振兴靖港经济、将靖港纳入长沙文化格局成为政府的宏伟发展战略。20世纪80年代,人民群众基本能够解决温饱问题,农业作为支柱产业发挥着经济主干的作用;90年代,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农业进入规模化运营,大众垸经济区实现了机械化稻作,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广东等发达地区流动;20世纪末,望城县开展“公路建设年活动”,并开展大众垸综合治理,境内公路建设加速提质,大堤得到加宽加高加固。1999年动工修建、2002年通车的高乔大道,既是防汛抢险通道,又是贯穿大众垸、北通湘阴及洞庭湖区的交通主干道。2009年竣工的柳林江大桥和加宽竣工的沩水大桥,把靖港融入了北通湘阴、益阳、洞庭湖滨各县,南接望城与长沙的大交通网络。正在动工修建的京珠高速复线,在新康梅树港修建立交桥,靖港可由此融入全国高速公路系统,真正实现“驰道天下”。镇村公路实现全面硬化,人民出行通畅便捷。2008年9月,靖港第一期保护性开发正式启动;2009年9月25日,靖港成功开街,随之铺开第二期保护性开发建设;截至目前,靖港古镇基础产业健康发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旅游开发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创业富民意识显著增强。由于旅游开发凸显的商机,来自日本、韩国、美国的外商也纷纷前来洽谈商业合作;长沙、宁乡、湘阴等地的商人也带来各自的特色产品,在这里开门立店;本地的特色产业得到政府大力扶持。一度萧条的古镇,如今乘着开发建设的东风,实现了经济与文化的全面复兴,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靖港古镇手工秤店老板吕师傅继承了家族的传统技艺,在古镇的繁华地段拥有一家小铺面,据他回忆,08年以前古镇街上生意清淡,基本上都是本地居民来这里购买、交换一些生活用品,多数街上的居民以每月200-300元城镇居民低收入保障金为重要生活来源,他每个月的经营净收入不足300元,只能维持基本生活需要。靖港开街以后,由于手工秤独特的工艺特色和政府的政策及营销扶持,吕氏手工秤声名鹊起,被《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导,现在他的秤不仅可以作为日用品,还可以作为工艺品永久珍藏。由于吕氏手工秤工艺精准、秤型美观,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吕师傅每天都要接待数十起预订,每月经营净收入在3000元以上。易记甜酒是古镇街上的品牌小吃,其历史可上溯至唐朝将军李靖驻军在此时,百姓为其煮的“糊子酒”,现在每天也能有500元左右的经营收入。半边街上的居民户改变了靠低保生活的生存状态,主动走上创业致富之路,即使是在门口摆个卖豆子芝麻茶的小摊,每天至少能赚到200-300元。李茂新是靖港复胜村村民,是家里的主要劳力和经济来源,07年他在广东东莞打工,每月工资不足1300元,难以供养两家年迈父母和3岁的孩子。靖港开发以后,他看好靖港的发展形势,从广东回到老家,做起了在街上摆特色儿童玩具的生意,每天有200元左右的纯收入,现在家境逐步好转,他还在不断努力,希望能通过一段时间的积蓄,租赁到一家门面,在街上做固定的玩具生意。
四、靖港古镇开发建设的主要经验
2008年8月,县人民政府成立了靖港古镇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靖港镇成立了靖港古镇开发有限公司,以市拨县借筹资5000万、县划拨的5万平方米的房产地产为资产,按照“大保护大利用”的思路、“修旧如旧”的理念和打造长株潭城
市群周边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进一步完善了整体规划,于9月上旬正式启动了第一期核心区全部的保护性开发;
2009年9月25日,由市人民政府主办,县人民政府、市旅游局承办的2009年(靖港)全国超轻型飞机锦标赛暨靖港古镇开街庆典隆重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仅当天就有超过十万的观众慕名前来观看。这场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赛事活动,使靖港借此契机展示了自己古朴秀雅的水乡风貌,赢得了广泛关注,“大美靖港,快乐古镇”的口号传遍潇湘大地;
2010年5月1日,经过长达半年的后续建设和积极筹备,靖港古镇即将迎来第二次开街盛典,届时古镇景区的物质文化遗产街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街区将全面开放,“十二金钗”选美、古镇美食节等热门活动也将隆重举行,回应广大游客的期待。
在一年半的时间里,靖港从一个民居凋敝、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支柱的落后乡镇,迅速实现跨越式发展,成长为一个集旅游业、工业、商贸业、休闲业为一体的多元化经济区,从几年前财政收入不足100万,成长为财政总收入2640万元、发展势头看好的江滨小镇,靖港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以下几点经验。
1.整合优势资源,做足文化深度挖掘工作。保护好古镇及其遗产,具有重大的文化、历史、经济意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成的靖港古镇,面临着“保护”与“开发”的双重任务。面对这一内在矛盾,我们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开发模式和“修旧如旧、恢复原貌”的开发思路,政府财政资金重点投入古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古建筑修缮,产业经营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参与。通过政府和社会双重资金投入,逐步将靖港古镇打造成为极具魅力的江南水乡古镇。一是对非物质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在靖港古镇保护开发启动之初,成立靖港古镇保护开发建设领导小组时,专门成立了“文化遗产保护部”,组织十多位经验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工作者深入古镇走访研究,搜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近一年的抢救工作,整理出具有文化保护价值的民俗、食品、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近百项。其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有靖港水文化(祭拜河神)、靖港香干等。出版了3本书:《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靖港》、《靖港历代诗词选》、《靖港史话》;创作了剧本《千年古镇靖港人》;搜集整理了靖港地区的族谱资料,搜集姓氏源流、派语以及分布情况,并出版了一本关于靖港姓氏家族的书籍《靖港姓氏源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靖港深厚人文底蕴的具体体现,通过抢救保护之后,使之得以传承,使靖港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内涵更加名副其实。二是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通过省市相关部门及古镇保护工作者的调查、走访、考证和研究,对古镇上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古遗址进行保护性修缮。目前,我们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已经对宏泰坊、宁乡会馆、当铺等晚清民初的古建筑进行了修缮,并在内部结合新的时代背景赋以现代人的生活理念,更加立体生动地展示其深厚的人文内涵。三是对民居的保护。靖港古镇核心区现有居民1027户,传统民居1008栋,这些民居散落在总长2910米的街道两旁,是古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待老房子的办法是,凡是有30年历史的一座都不拆,进行局部改造,50年的只修缮,保护原貌。同时对居民进行宣传教育,使当地老百姓形成自发的保护意识,把自己的房子当作古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看待,避免居住使用过程中的人为破坏。对于需要修缮的房屋,事先必须上报古镇相关管理部门,经过研究讨论制定出具体方案之后方可进行修复。在修复过程中,外观上不增加现代元素,不破坏整个古镇视觉上的和谐。四是对古镇生态环境的保护。解放后,由于改道沩水,并且水上运输逐渐被陆上运输取代,古镇便卸下繁华,平添落寞。然而也正因为如此,靖港古镇的原生态风貌才得以留存至今。在保护开发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对古镇原生态环境的破坏,洁净一泓悠悠碧水,保护几片绿意葱茏,维护现有的优质人居环境,使古镇更加风姿卓著。
2.把握政策形势,做好城乡统筹发展决策。2007年,湖南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提出将“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实现从“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大省跨越”的发展战略。在《湖南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中,靖港古镇被列入大长沙旅游板块作为重点开发对象。靖港古镇保护性开发极大地改善了靖港镇域内基础设施条件,有利于带动周边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升湘中旅游的品位和档次,完善湖南全省旅游网络,促进全省旅游产业的发展,从而为促进湖南省建设旅游产业大省提供新的动力。靖港古镇开发建设是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的需要。由于靖港镇资本积累少、工业底子薄,发展工业条件差,经济发展必须突出旅游资源优势,在旅游产业上做文章。通过古镇的开发建设,以旅游促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再现古镇繁华,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古镇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古镇居民及镇域内村民的生活水平。2008年,望城县成立了以谭小平县长担任组长、李雪明主任担任常务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靖港古镇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各相关部门明确1名副局长和1名工作人员专门联系古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旅游局牵头,负责古镇开发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协调。靖港镇和靖港古镇开发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建设项目的实施。县发改局负责古镇开发涉及的所有项目立项、整体包装等工作,县规划局和县国土局负责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县水利局按照古镇开发要求,负责治理古镇水利水系,县交通局负责完成靖港新镇至古镇的道路建设,并负责规划、设计、建设停车场。县环保局负责规划建设2-3个污水处理站。县财政局负责政策性资金调度、管理,设立市县共管资金专帐。县城管局主要负责处理古镇内垃圾,并申报成立靖港古镇城管执法队。县建设局配合做好靖港古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申报工作。县文体局负责收集、整理古镇民风民俗等资料。县征拆办负责古镇内拆除安臵工作。全县上下齐抓共管、同心协力开发古镇,为古镇的每一步发展做出了正确的指导和决策,使靖港古镇沿着可持续旅游开发的道路不断前进。
3.大胆创新思路,做细古镇开发建设方案。靖港古镇的建设与开发,做的是开天辟地的事业,是将靖港古镇从农业向旅游业、商业转化的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是落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府职能,是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宏伟实践。面对这一崭新形势,就如何定位古镇的开发方向,如何对古镇进行全方位规划,靖港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进行了无数次的商讨、论证和研究,最终确立了靖港古镇“两厢三带一湖一路”的建设框架,并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与贝特设计公司的协助下,完成了《靖港古镇保护规划》与项目可行性研究。古镇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遵循了四项规划原则:一是在保护本体及相关历史环境的完整性、真实性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利用;二是保护与开发统一考虑,“修旧如旧”再现清末民初建筑群,再现一个充满浓郁“古味”风情的特色旅游小镇,为长沙保留一段有魅力的故事;三是古镇内游玩、配套管理设施、生态环境及景观应与历史风貌和谐统一;四是科学全面的规划,分布实施,节约用地,减少投资。根据古镇自然条件和规划发展概念,古镇规划常住人口1万人,游客1万人,并构建了“七个节点、三条轴线、四个区域”空间整体格局。七个节点是指:东、西、南、北四个入口广场节点、将军广场节点一个、街巷节点两个。三条轴线是指:一条是靖港古镇特色商业轴(前街),以经营靖港传统特产和展示靖港传统特色经营为主;一条是传统民居与休闲轴(后街),以经营酒店、旅馆等休
闲、娱乐与展示为主;一条是传统休闲文化轴(少先路与将军路),以经营靖港传统文化产品和工作坊参与展示为主。四个区域是指:传统居住街坊区,水上休闲区(分为水上动区和水上静区),生态区,文化创意区。经过一年半的保护性开发建设工作,目前空间整体格局基本形成,一个规模化的成熟景区已经初具丰翼。
4.强化营销团队,做大后续营销管理文章。从2008年9月第一期保护性开发建设工作开工,到2009年盛大开街,靖港古镇全体机关干部与开发公司员工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建设与筹备工作,他们“5+2”、“白加黑”的工作机制、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短期内完成核心景区建设并成功运营的发展模式,赢得了上级部门与人民群众的高度肯定,被誉为“靖港模式”。“靖港模式”在古镇建设过程中发挥了积极效用,古镇开发建设与营销管理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思路,坚持建设与营销两手抓。9月25日开街之后,古镇的对外营销逐日扩大规模,聘请了一位有丰富从业经验的宣传营销专家为公司副总经理,成立了一支包括有从业十年以上的高级营销策划员、广告设计员在内的10人营销队伍,专门负责古镇的对外宣传与旅游营销工作。目前,经报县委县政府批准,古镇筹备在五一期间举行三次规模较大的营销宣传活动,即“买门票,奖汽车”活动、“十二金钗世界小姐选美会”活动、“八大碗美食节”活动,力争抓住五一假期契机,将古镇作为整体景区推向全国的旅游市场。
五、靖港古镇开发建设面临的体制、要素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筹资融资渠道不通畅,导致资金周转困难。靖港古镇是个新生事物,按照目前的人居、面积、旅游市场情况,要将其建成一个基础设施完备、景点丰富完善、配套产业规模齐全的5A级景区,需要约5亿元的总资金投入。古镇开发公司成立初期,是以市拨县借筹资5000万、县划拨的5万平方米的房产地产为资产开始建设的,而古镇的第一、二期工程已经投资2亿左右,其中有40%尚未结算。开发公司旗下已正式投入运营的公有产业,包括13个景点、4家酒吧、两家餐馆、4家宾馆目前经营情况良好,每月营业总额在100万元左右。但由于古镇开街时间不长,产业积累不够,每月所得利润尚不足以承担高额的建设、宣传、营销、人工费用。收入与支出的差额,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的筹资融资工作进行平衡。根据公司运营状况与未来发展的需要,我们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资产变现的方式,向投资者和债权人筹集、组织资金,操作周期长,各级部门核准手续复杂,导致资金迟迟难以到位,影响公司正常的经营需要。
2.居民、游客、商户素质有待提高,旅游市场管理有待加强。靖港是“生活着的古镇”,景区也是古镇居民的生活区,同时是经营户进行门面经营的商业区,因此,古镇的3.67平方公里区域内,有游客、居民、经营户三种主要管理对象。古镇开街之后,游客量维持在每日1万人左右规模,直接带动了古镇经济,同时也对古镇的物业管理、环卫管理带来较大压力。游客维护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财产的意识不够,随意丢弃垃圾、损毁公共设施的现象较多。街区居民主要存在抬高房租价格、对公共管理配合程度不够的问题。由于游客量大,居民持有的房产大幅增值,租赁价格升高,无形中抬高了经营户的准入门槛,增加了经营成本,导致一些低成本的小商户难以进驻;景区日常环卫管理与交通管理也面临阻力,部分居民有随意丢弃堆放生活垃圾的现象,对古镇主街区实行机动车禁行的交通管理制度有些抵触情绪。经营商户存在投资误区,没有对靖港古镇的旅游市场进行理性调查与分析,投资集中在餐饮业与副食业,在旅游市场必须的玩、购、赏等要素上没有形成产业链条,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具有零散性、随意性特征。
3.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一是道路设施问题。从望城
到靖港的湘江大堤是进入靖港的快捷通道,由于使用多年、来往的大型货车过多等原因,目前存在路面狭窄、坑洼较多等问题,通行情况不佳,尤其在雨雪天气,路面泥泞,积水过多,极大地影响了居民与游客的出行。湘江大堤沿线的绿化状况有待加强,需要进行专业设计,突出洞庭鱼米乡的风光特色。从长沙市区进入古镇的标识标牌系统尚未建立,进入古镇的自驾交通路线选择有待明确。靖港古镇风雅广场是古镇景区的组成部分,麻石路面不便于机动车通行,需在西广场另铺设一条南北通道。二是旅游专线问题。目前从长沙到靖港的个人出游线路还不完善,没有专线旅游巴士或公交线路,来古镇必须转乘中巴或小型客车,在交通安全上存在隐患,车辆投入量小,难以满足市场需要,亟需开通一条旅游专线或者从市区到靖港古镇的公交专线。
六、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加大对古镇城乡统筹发展的投资力度。
大力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民政服务水平。不断扩大财政的“三农”投入规模,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持续投入,逐步形成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要调整投入方向,在项目的选择上,要优先选择有利于兼顾城乡、以城带乡、群众迫切需求的投入项目。古镇具有以旅游促现代农业发展的特殊性,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要保证农业这一基础产业的健康发展。现阶段要重点发展以下几类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农村交通运输、农村能源、农村教育设施、农村医疗、农业科技和推广设施、农村通信、农村环保设施以及体育、文化等设施。
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古镇开发带来的商机给城镇与农村居民都带来了创业致富的机遇,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要降低农村居民参与商业竞争的门槛,为农村居民加入旅游业提供相应便利措施。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推行小型贷款,用于农村居民参与旅游市场竞争发展需要。农村合作信用社应逐步向综合型政策性银行转变,力争满足农村基本金融需求。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促进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快速成长,有效改善农户金融服务严重不足的状况。
2.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重点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立足于农业深度开发,以生态创意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核心,在传统种养加工基础上,充分挖掘产品的观赏价值、体验价值、使用价值、科普价值、情感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及衍生社会价值,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一是构建乡村旅游餐宿体系。餐饮要体现原汁原味、本色天然,如深入挖掘靖港本地特色小吃,将餐饮做强做精。住宿要体现生态原始、民俗风情,室外布局要融入自然,营造池塘流水、修篁掩映、起伏错落的野趣氛围。目前靖港计划对景观大道沿线的房屋进行统一立面装修,体现复古清新的明清建筑风格。二是构建乡村旅游商品体系。夯实旅游农产品基地,扶持长辉生态农庄、都遨农业生产有限公司等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和特色养殖业。建立旅游工艺品基地。靖港民间艺术丰富多样,很有特色,布鞋、木屐、纸伞、风筝盛行一时,香干与火焙鱼广受青睐。要鼓励群众继承和发扬传统产业,打造有靖港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市场。在确保粮食自求平衡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特色畜产品、果蔬、中药材、茶叶、林竹等优势特色农业,着力在生猪、烟草和生物质能产业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科学规划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向适宜区集中,积极发展优质农产品基地。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保障农产品安全为核心,推广清洁种植和健康养殖模式,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
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积极开展优势农产品名牌创建活动,培育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品牌。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要在县委县政府及农林牧渔管理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建设符合靖港农业发展需要、适应市场竞争的农业科技研究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技能培训平台和信息交流平台;要以农村远程教育为载体,加强对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力度;要组织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宣传推广和交流工作,使农业向生态休闲和产业规模化靠拢;要逐步提高政府对农业科技投入的财政支出比例,加大农业基础科研的投资,集中财力,有重点地完善一批农业基础科研设施建设。
3.提高城镇化水平,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带动能力。靖港古镇核心景区目前常住人口只有5000人左右,随着旅游开发的纵深推进,约有2000名经营商户及工程建设者入住靖港。长沙船舶厂在古镇落户以后,古镇的常住人口规模将扩大到两万人。在古镇下一步建设过程中,我们将加大城镇化与旅游兴镇战略的实施和景区建设结合,与大众垸经济区和新镇商贸经济区建设结合,与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结合,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结合,与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结合。重点加强古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景区经营管理,形成完备的旅游产业链条,形成更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带动古镇城镇化建设,从而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加强与县民政局、劳保局等对口部门的对接,加强与省内外各高校、市县人才市场、望城劳务网、市县电视台等劳务机构和媒体的联系,选拔优秀人才,组织本地民工集中就业,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同时合理规划古镇经济区内产业构成,引导居民与经营户理性经营。
4.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古镇作为一个整体景区,目前遵循的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是在县委县政府与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由靖港古镇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化运营的经济实体,同时担负着经营与管理的双重职能。统筹城乡发展,政府在放手让开发公司面向市场实践、发展和创造的同时,应发挥政府的行政服务与行政管理职能,确保城乡社会经济协调、高效发展。各级领导要切实提高认识,明确发展思路,真正把统筹城乡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部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臵,加强领导,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密切配合,形成加快发展的合力。建立城乡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把政府有关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由城市延伸到农村。各级政府可利用自身所处的特殊位臵和特殊能力,采用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各种措施和手段,引导资源合理流动、优化组合,从而可大大减少流动中的盲目性,化解市场风险,降低市场成本,提高城乡资源配臵效果。
古镇经济结构转型、利益结构调整过程中,面临新矛盾、新问题,需要上级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进行指导与帮助。请求上级部门持续给予古镇开发大力政策扶持,为靖港古镇旅游开发提供政策保障。请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协助畅通筹资融资渠道;请水利、国土、房产、财政局、银行、公安、消防、旅游、电力、城管、卫生、工商、物价、税务等部门给予靖港古镇持续支持。
第五篇:城乡统筹发展
关于社会管理的思维创新与路径
社会管理与群众利益有着内在的相关性,要从根本上解决公权力与群众的关系。“党建统领、社会协同”其内在的机理是处理好预算跟服务的关系,社会管理格局中的四大要素问题在于其结构关系,新时期的党群关系要处理好党委与公众的关系、党委与政府的关系,在加强社会管理中,党的各级组织要贯彻群众路线,客服官僚主义,发挥统领和协调各方利益的作用。要矫正各级权力的滥用,防止社会过渡分化,新时期的社会管理要重视公众参与的新特点,正视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包括参与政府动员与维护群众利益方面的功能,通过培育自主性的社会组织,整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于加强社会自治和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具有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急剧的社会转型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诸多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为此,在多元的社会治理格局中,需要培育社会力量,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构建和谐社会。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路径上,一方面需要在观念上进行创新,在机构设置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另一方面需要了解社会需求,加强社会管理的主题能力建设。同时,需要在组织、体制、机制上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保障。
改善党群关系与社会管理创新密切关联,当前社会结构变化与社会规范、价值变迁在进一步催促社会管理加速,时空压缩使得中国用30年的时间走过西方国家300年的发展,在正面发展效应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诸多社会矛盾等负面效应。当单个或是局部是正确的要素合成后可能是错误的结果,合成腐败即是一类,当前各地贫乏的群体性事件即是集体无意识的多重叠加,因此需要加以重视研究,通过改善新时期党群关系加强社会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