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讲稿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制讲座稿
各位 :大家好!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13年末的统计数据,全世界共有70.56亿人,其中1亿人口以上国家只有11个,(中国13.54亿、印度12.1亿、美国 3.15亿、印尼2.37亿、巴西1.94亿、巴基斯坦1.82亿、尼日利亚1.66亿、孟加拉1.54亿、俄罗斯1.43亿、日本1.28亿、墨西哥1.12亿),按照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即成为老年型国家的国际标准,我国在1999年就已成为老年型的国家。根据全国老龄委办公室提供的数据,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突破2亿,占总人口的14.9%。2亿老年人口数,已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总人口数,目前人口总数超过2亿的只有4个国家。人口老龄化将对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任务。
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和睦、家庭团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绝大多数老年人受到了国家、社会和家庭的重视,得到了较好的照应和赡养,过着幸福的老年生活。然而,家庭的小型化、独生子女的普及化,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变为‚小皇帝‛和几代人的中心,尊老、敬老、养老观念也就越来越淡漠,在一些地区、一些家庭,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尤其是以法律为盾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减少乃至杜绝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事情的发生显得越来越重要了。今天主要学习五个方面的内容:1立法过程和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必要性;2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主要内容;3家庭对老年人的基本权利保障;4常见的侵害老年人权益的行为;5老年人的维权渠道。
一、立法过程和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必要性
立法过程。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级的第一部法是《婚姻法》,该法明确规定要对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当时老龄化问题并不突 出,所以没有将老年人的权益保护列入该法。1978年在修改《宪法》时,第一次将禁止虐待老人写进了《宪法》,1980年在第一次修改《婚姻法》时将保护老人的合法权益写进了《婚姻法》。199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我国第一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从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才真正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但由于1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要求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2008年民政部件开始起草修正案,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必要性。一是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略)二是困难老人数量增多。目前,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超过20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约3300多万,对社会照料的需求日益增大。三是家庭养老功能明显弱化。目前我国平均每个家庭只有3.1人,家庭小型化加上人口流动性的增强,使城乡‚空巢‛家庭大幅增加,目前已接近50%。与此同时,我国老龄事业这些年来取得长足进步,在保障老年人权益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需要上升为法律制度。新形势新情况要求及时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二、修订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主要内容
法律从原来6章50条扩展到9章85条,新增35条,修改38条,总体来看,修改幅度较大。新增的内容已经难以囊括在社会保障一章中,为此,新增了社会服务、社会优待、宜居环境3章。
1、关于总则。(1-12)主要增加了内容:一是第3条集中规定了老年人享有的基本权利,主要是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享受社会服务和社会优待,参与社会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等权利,这些权利大都体现了老年人的特殊要求。二是第4条规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对于我国在‚未富先老‛的特殊国情条件下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是第5条从经费保障、规划制定 和老龄工作机构职责三方面进一步明确政府发展老龄事业,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的职责。四是第7条规定强化了老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老龄意识,营造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氛围。五是第8条增加了有关老龄科研和老龄调查统计制度的规定。六是第9条增加了对参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年人给予表彰奖励的规定,以鼓励老年人发挥余热继续为国家建设做贡献。七是第12条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
2、关于家庭赡养与扶养。(13-27)一是第13条规定对家庭养老作了重新定位。将原法‚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修改为‚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二是第15条进一步明确了赡养人对患病和失能老年人给予医疗和照料的义务。三是第16条、21条针对现实中老年人住房等财产权益易受侵害以及老年再婚配偶法定继承权难以保障等问题,进一步加强了对老年人财产权益的保护。四是第18条针对老年人精神赡养需求增多的实际,充实了精神慰藉的规定。五是第26条为保障失能失智老年人的人身财产权益,创设了老年监护制度。六是第24条增加了有关组织应当对不履行义务的赡养人和扶养人予以督促的规定。此外,还完善了赡养协议的相关规定,增加了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的内容。
3、关于社会保障。(28-36)第28、29条在养老和医疗保险方面,在社会保险法关于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定要建立多层次的养老和医疗保险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第30条在护理保障方面,为解决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的经费问题,规定国家逐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对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地方政府应视情况给予护理补贴。第31条在社会救助方面,规定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给予生活、医疗、居住等多方面的救助和照顾,还对流浪乞讨、遭受遗弃等生活无着的老年人的救助作了专门规定。第33条在社会福利方面,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并吸收地方 的实际做法,规定了高龄津贴制度。此外,第34至36条还补充了养老待遇保障的内容,增加了发展老龄慈善事业以及遗赠扶养协议的规定。
4、关于社会服务。(37-51)有12条是新增条文,另外4条也作了较大改动。一是第37、38条对居家养老服务、社区为老服务作了原则规定。二是明确了政府支持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责任。第39条规定各级政府应当逐步增加对养老服务的投入,并在财政、税费、土地、融资等方面采取措施,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设施;第40条针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难‛的突出问题,从城乡规划预留用地、土地取得方式及用途管制等三个方面对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作了特别规定;第41条强调政府兴办的养老机构应当优先保障孤寡老年人以及低收入的失能、高龄等困难老年人的服务需求;第42条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标准,建立健全养老机构分类管理和养老服务评估制度。三是第43至45条规定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管理,规定了养老机构设立条件、准入许可和变更、终止等制度,明确了相关部门对养老机构的管理职责。四是第46条规定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主要规定了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制度。六是第47、48条规定加强养老机构运营中的纠纷处理和风险防范,规定了签订养老服务协议和支持养老机构投保意外责任保险等内容。七是第49、50条完善医疗卫生服务,规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把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纳入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规划,鼓励支持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专科或门诊,保障老年人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规定加强老年医学研究和健康教育。
5、关于社会优待。(52-59)进一步充实了有关老年优待的内容。第52条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情况制定优待老年人的办法,逐步提高优待水平;确立了对常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外埠老年人实行同等优待的原则,倡导全社会优待老年人。第55至58条丰富了原法有关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医疗服务、参观游览、乘坐公共交通等方面对老年人给予优待和照顾的内容。第53、54条增加了一些新的优 待内容,主要是为老年人及时、便利地领取养老金、结算医疗费等方面提供优待,在办理涉及老年人重大人身财产权益事项时提供优待等。
6、关于宜居环境。(60-64)本章主要对国家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作了原则规定,以便为制定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和政策提供依据。一是第60条明确国家责任,即为老年人日常生活和参与社会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的环境。二是规定了政府加强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主要任务:第61条规定在制定城乡规划时,要适应老龄化发展需要,统筹考虑适宜老年人生活的各类设施建设;第62条规定建立和完善有关涉老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在规划、设计、施工、监理、验收、运行、维护、管理等环节加强相关标准的实施与监督。三是考虑到残疾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老年人,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所面临的失能或者残疾的风险会逐步提高,在具体环境建设上,重点规定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第63、64条)。
7、关于参与社会发展。(65-71)本章主要增加了老年人可以依法设立自己的组织并开展活动的内容,并规定在制定涉及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时,应当听取老年人及其组织意见(第66、67条)。还对老年人劳动保护以及发展老年教育作了补充规定(第69、70条)。
8、关于法律责任。(72-82)根据上述各章的新内容,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有关法律责任的规定。一是根据人民调解法、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对关于家庭成员纠纷处理,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侮辱、虐待、遗弃老年人法律责任的条款作了修改完善。(第72-77条)二是增加了擅自举办养老机构、养老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侵害老年人权益以及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失职渎职的法律责任(第78至80条)。三是增加了违反优待义务的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第81条)。四是增加了违反涉老工程建设标准和不履行无障碍设施维护管理职责的法律责任(第82条)。
三、家庭对老年人的基本权利保障(共五大项)
1、受赡养权。指老年人有受子女赡养的权利。即‚老有所养‛。我国《婚姻法》第15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根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之规定,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的内容更为广泛。(客观上讲:赡养纠纷很多,特别是农村,由于观念、经济条件等因素,许多老年人的受赡养权没有得到保障。有句古话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这句话有一定道理,按照封建宗法,皇帝立长子为太子,传王位给长子,如果废长立幼,轻则造成内宫王妃争权斗争和大臣议论纷纷,影响朝廷安宁,重则危及政权稳定。但是百姓爱幺儿可能只是表面现象,因为父母年轻处于创业阶段,各方面条件有限,对大儿的抚养条件受限,加上老大要成家立业,条件可能比较艰苦,而这时幺儿幼年受父母抚养照顾,给人的表面感觉就是父母爱幺儿。从实践经验感觉,没有统计数据支持,赡养纠纷多发生在老大身上,可能与百姓爱幺儿这句话有关,意思既然爱幺儿,就幺儿承担供养责任。第一次代理案件:凤林村张龙成、张龙文赡养父母案,老大不赡养父母,父母与二儿共同生活,二儿未结婚。最后胡家法庭李宗林判的大儿张龙成承担赡养责任。)赡养人范围:根据《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有四类亲属对老年人负有赡养、扶养义务:一是老年人的配偶;二是老年人的成年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三是老年人的成年孙子女、外孙子女;四是老年人的弟妹(扶养)。(根据婚姻法、收养法有关规定:养父母养子女之间的关系是拟制血亲关系、权利义务视同亲生子女关系,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法律事实上形成收养关系,继子女依靠继父母抚养长大,继父母老年时继子女就要承担赡养继父母的责任。如:黄利村支部张书记,他14岁时父亲与继母结婚,后继母生育了一子,他继母反映除过年过节外,张书记每年只给她100元左右,生活全靠小儿子,现在病痛多了要求继子承担一些责任,司法所出面调解,张书记认为自己16岁就在生产队挣工分 了,继母没有付多少责任,不应该承担赡养责任,多次调解才答应每月给30元赡养费。)
一般情况下,弟妹、孙子女、外孙子女对祖父母、外祖父母没有赡养的义务,但当老年人的子女全部死亡或生存的子女没有赡养能力时,老年人成年的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需要赡养的老年人就有赡养的义务。另外,赡养人的配偶对老年人虽没有赡养义务,但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4条第3款规定:‚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义务。‛
赡养义务的内容:法律规定对老年人的赡养包括对老年人进行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三大方面。
(1)对老年人的经济供养,包括:对无经济收入或收入较低的老年人,赡养人要支付必要的生活费,保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对患病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对缺乏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老年人的承包田,赡养人有义务耕种,并照顾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归老年人所有。
(2)对老年人生活上的照料,主要指:当老年人因患病卧床,年高行动不便或患老年痴呆症等原因,致使生活不能自理时,赡养人要照顾老年人日常的饮食起居。
(3)精神上的慰藉,主要指:赡养人应尽力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过得愉快、舒畅。第18条 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老年人精神上的慰藉将成为主要的赡养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特殊情况——即在子女未成年时,父亲或母亲对子女未尽过抚养义务,导致子女成年后、不愿意对父母承担赡养义务的事例。大家都认为‚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是否还可以要求自己的子女尽赡养责任?在此,为大家讲述在电视台报道过的案例:
1、某老人有5个子女,但作为父亲的他年轻时缺乏家庭责任心,吃、喝、嫖、赌样样都会,所挣的钱多数用于自己的开销,很少拿回家里。现在他老了,子女拒绝赡养。法官说服了五个子女,看在血缘关系上,谅解已经是风烛残年的老人,由五个子女每人每月负担父亲100元作为生活费。
2、赵某在两个孩子都还年幼时(一个3岁、另一个5岁),因触犯法律而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赵某在监狱服刑15年,未履行对子女的抚养责任,赵某老年时法院判决两个子女对父亲承担赡养责任。
以上两个案例说明:只要父母子女关系的存在,抚养或赡养的权利义务也就存在,即使父母因种种原因未尽到抚养子女的义务,但是也不影响其要求子女赡养的权利。父母的过错不能成为免除子女赡养责任的理由。(一般情况下子女关系不能解除,只有收养关系才可以解除,条件是在养父母对养子女不利亲生父母提出或者养子女成年后出现对养父母不利的情况下应养父母请求解除。如石鹅场杨世先大娘,因为没有生育能力,收养了10岁的亲侄子,哥哥的儿子,将其抚养成人,但是养子结婚后与杨世先关系不好,不承担赡养责任并惦记养母房产、经常吵架造成关系紧张,杨大娘就找打司法所调解,然后起诉要求解除养母子关系,最后法院判决同意解除养母子关系,养子支付解除收养关系补偿金2000元,最后强制执行了)同样,子女也不能以‚父母分家不公平‛为借口、而拒绝赡养父母;子女也不能以‚与父母断绝关系‛、或‚放弃继承权‛等为借口,而拒绝履行赡养父母。
农村中,我们有时会听到某户人家、父母与儿子之间签订了一份书面的‚父子脱离关系的协议‛,即父母同意儿子不承担赡养责任,儿子同意不继承父母的财产。事实上,这样的协议约定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因为法律规定,权利可以自愿放弃,但法定的义务是不可以放弃的。法 律允许儿子放弃继承父母财产的权利,但不允许儿子逃避赡养父母的义务。而且,父母与儿子之间的血缘关系是脱离不了的。还有关于子女赡养父母的协议,有许多不符合法律的规定,比如:有两弟兄签订了供养父母的家庭协议,大儿供养父亲、小儿供养妈,这样的协议其实是侵犯了父母的权利,实际上是不公平的,某种情况下没有法律效力。因为大儿、小儿的经济条件以及父母的身体条件可能差距很大,如果大儿条件差,无力承担体弱多病的父亲的医疗费,小儿条件好依法应该承担父亲的部分医药费,不能说只管妈不管爸;还有父母不可能同时去世,如果在世的父或母只有一个儿子赡养,明显不合法。
提醒大家—男女平等,出嫁的女儿一方面对自己的父母负有赡养的责任,另一方面,媳妇也有协助丈夫赡养自己公公婆婆的义务。
2、婚姻自由权。婚姻自由权包括结婚和离婚两个方面的自由。《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1条规定:‚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
由此可见,离婚、丧偶之后的老年人依法享有再婚的自由,子女或其他亲属不得以各种理由加以干涉。现在,有些子女从所谓名誉、经济利益,或为钱财或为住房等私利考虑,干涉老年人再婚,这些都是违法的行为。另外,老年人的离婚自由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之所以老了还离婚,的确因为长期感情不和、一方得不到对方尊重,考虑已经履行家庭职责,把娃儿抚养大了,要求离婚,子女读大学、就业、结婚后)。当老年人与配偶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婚姻关系无法维持的情况下,当事人有权提出解除婚姻关系,子女或其他亲属不能因为父母年老而忽视他们的感情需要,反对父母离婚。
3、居住权。法律规定老年人对自己所有的私房,享有房产权,可以自己居住使用,也可以依法赠与、出卖给他人;老年人对以自己名义承租的公房或他人所有的房屋,享有房屋租权。《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16条规定: 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居住或者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者租赁关系。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
4、自由处分财产(遗产)权。
指老人对其生前积累的财产,有根据自己心愿、子女和配偶对自己的关心与照顾情况,决定由一人或数人继承自己的遗产以及他们的继承份额,或者决定把自己生前积累的财产无偿地赠送给他人。老年人享有自由处分自己个人、合法财产的权利常见的情况是自己名下的房产以分家析产(赠与)的形式分给自己的子女所有。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父母将自己财产以立下协议或遗嘱的形式分给多个子女后,结果部分子女却认为父母对财产分配不公、而拒绝赡养已经年老体弱的父母。今年78岁的张老太育有3个子女,老伴去世后一直独自生活。2010年4月,在公证机关的公证下,张老太与小女儿签订了一份赠与合同,约定由小女儿对张老太尽赡养义务,为张老太养老送终,张老太将自己的一套房屋,以赠与方式过户到小女儿名下。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小女儿在取得房屋产权后,对张老太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很少来照顾看望她。张老太认为,女儿对自己没有尽到赡养义务,她对女儿的行为感到非常痛心,很后悔将房屋赠送给女儿。张老太为此起诉到法院,要求撤销双方间的赠与合同,要求女儿返还房屋。法院判决:县法院认为,赡养扶助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本案中,被告作为原告女儿及合同约定的赡养人,在法律上本来就负有赡养义务,后签订赠与合同也约定由被告赡养原告,被告应更加全面妥善地照顾原告。现原告年事已高,被告虽然履行了一定的赡养义务,但显然没有按照约定在经济上、生活上、精神上对原告尽到全面应有的赡养义务,致使原告产生不满。据此,原告要求撤 销赠与合同的请求,具备了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予以支持。(通过以上这个案例,告知我们:父母不应该过早地、将自己的房产全部处分掉。为了养老,父母应该留点财产给自己。)
当然,老年人有权自由处分自己的个人财产,不仅仅是指将财产分给自己的子女所有,父母也有权将自己的财产捐赠给国家、赠送给社会福利机构、或其他人等的权利。作为子女或亲属是不能干涉父母对财产的处分权,也不得强行夺取老年人的财物。例:前几年在电视上曾报道过一位父亲,在三个子女都争抢着父亲财产、并且不太孝顺的情况下,跑到公证处立下了一份遗嘱,遗嘱内容为:在自己百年之后,将自己名下的房产、存款以及尚未收取的借款50万元都赠送给慈善机构所有。结果,搞得三个子女都很尴尬。
老年人在生前对自己的个人合法财产有立遗嘱的权利。我国《继承法》第16条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以外的人。‛
遗嘱的种类共有五种:
① 公证遗嘱:就是生前立下遗嘱后、并由公证机关予以公证的遗嘱。
② 自书遗嘱:就是由立遗嘱人亲笔书写、亲笔签名,并且注明书写遗嘱的年份,写明年、月、日。
③ 代书遗嘱:就是自己请他人代笔书写遗嘱。但是,立‚代书遗嘱‛是要具备条件的:委托他人代笔写遗嘱的,应该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立遗嘱的时间,并且由代笔人、在场见证人、遗嘱人共同签名。
④ 录音遗嘱:但录音遗嘱中要明确说明立遗嘱的时间,也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⑤ 口头遗嘱: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一般是指在病情严重危急生命之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也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但口头遗嘱是五种遗嘱中效力最低的遗嘱。因此,我国《继承法》规定,在立遗嘱人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就为无效。
如果公民在生前立有多份遗嘱的,而遗嘱内容存在相互抵触的,则以最后的遗嘱为准。另外,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的时间虽然都在公证遗嘱之后的,但仍然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因为公证遗嘱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5、继承权。指老人作为子女、配偶的法律规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在子女、配偶死亡时享受依法继承的权利。继承遗产是有法律程序的。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才能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的继承人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
外孙子女。那种认为老人不能继承子女的遗产的认识是不对的。此外,女性老年人享有依法继承其男性老年配偶遗产的权利,那种认为男性老人的遗产只能由其子孙继承的说法是不合法的。
四、常见的侵害老年人权益的行为
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老年人含心茹苦为国家、社会以及自己的子女奋斗了几十年,步入老龄后还在发挥着余热,但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在有些地方和有些家庭还相当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侵害老年人的财产权。老人大都是以一颗慈善的心对待子女,对子女的生活、婚姻、住房无不予以操持和关心,甚至是自己不吃要给子女吃,自己不住要让子女住,这却使有些子女产生了错误的想法,认为父母的钱就是自己的钱,父母的房子就是自己的房子。以至于自己不劳作,却向父母要钱,与父母住在一起,吃父母的,用父母的,使得一些老年人尚健在时,已落得两手空空,连自己的住房都成了‚子女的房子‛。某高校一位退休教师和女儿女婿合资购房,她本打算改善居住环境,安度幸福晚年。可在购房时,子女却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房屋所有权属登记,之后,女儿女婿离婚,分割财产,老人将面临迁居低劣的房屋 居住。40岁儿子‚啃老‛,强占父母养老金。李蒙夫妇家住我县,年近70岁,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早年远嫁外地,他们与儿子李山生活在一起。40多岁的李山一直游手好闲,虽然结婚生子,仍和父母挤在一间30多平米的房子里共同生活。平时,李山非但不给父母一分钱,还总是伸手向他们要钱。更让两位老人痛苦的是,儿媳与公婆也有摩擦和矛盾,儿子还染上了赌博的恶习。看着儿子儿媳整天在家作威作福,老两口一直忍耐,能帮衬着的也愿意帮他们一把,可儿子儿媳并没有罢休,反而变本加厉。去年9月,李山还将父母发放养老金的存折和医保卡据为己有了。这下,李蒙夫妇忍无可忍了,他们要求儿子立即归还养老金存折和医保卡。结果,儿子不仅不还,还将他们骂了一顿。去年11月,李蒙夫妇将儿子告上县法院,要求法院判决儿子归还养老金存折和医保卡,并搬出父母的住房。李山对父母的控诉不以为然,觉得自己是家中独子,父母就应该给他房子住,给他钱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法院判决:县法院认为,养老金是老人的个人合法收入之一,属于老年人的私有财产,应由自己支配,子女不得干涉,更不能窃取、强取。李蒙夫妇有权要求儿子归还养老金存折和医保卡。另外,李山早已成年,具备劳动能力,应当自食其力,承担家庭责任,父母作为房屋的所有权人,有权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按自己意愿对房屋进行支配,有权许可儿子在自己的房屋内居住,也有权要求其搬离。李山不能以结婚父母不给买房为由,长期占有父母房屋。今年2月,经承办法官耐心调解,父子达成调解协议,李山主动归还父母的养老金存折和医保卡,李蒙夫妇考虑到儿子目前确实没有经济能力购房,同意儿子继续在其房屋内居住。
专家指出:直接占有老年人的现金、房产、存折、债券、股票、抚恤金等,成为近年来侵占老年人财产的一种趋势。在子女直接侵害老年人财产的案件中,75%以上的老年人未向子女要借据,这样就造成子女赖账有恃无恐,老年人的官司因为手中没有借条而取证艰难。面对‚赖 账‛的不肖晚辈,老年人该如何保护自己?老年人对子女应该多一点戒备之心,应该增强对一些借口和欺骗行为的识别能力。借款行为发生时不打借条是老年人的致命弱点,这看起来是对家庭成员的信任,但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生存法则。
2、对老年人人身权利的侵害。有些老人子女多,住房紧张,以致在子女婚后仍和子女住在一起,在父母子女之间、翁媳之间、婆媳之间为生活琐事发生矛盾后,有些很难缓解,往往导致矛盾激化。此时的老年人本身处于劣势,在受到虐待后,不知如何处理,有的只能忍气吞声。虐待老人的行为主要表现在:家庭成员从肉体上折磨、摧残老人,如不给老人吃饱、吃好,只给吃素,并美其名曰吃素有利于老人长寿,老人有病不给医治等(特别是农村或者经济困难的家庭这种状况比较多些,老年人患病后要靠自己的运气,如果挺得过就可以多活几年);家庭成员对老人从精神上折磨,表现为辱骂、嫌弃、讽刺、侮辱等,有的子女对老人冷言冷语,指桑骂槐,使老人终日心绪不宁。
受长期封建思想影响,继父、继母的权利在许多人心里常被忽视。现在离婚率高,再婚家庭多,未来涉及继父继母权利的保护可能更突出。(兴隆村江庭川、江大汉,他结婚时妻子带过来两个女儿只有几岁,后来生育一女儿,江大爷来司法所反映几个女儿成家后,大继女家嫁到嘉明镇女婿是嘉明镇农技站的、二女嫁到富顺代寺镇、幺儿嫁本村组在成都五块石卖肉,老伴跑到大继女家不回家,江庭川虽然70余岁了,但身体好喂牛犁田度可以,他老伴以长期受欺压关系不好要求离婚,子女无意见,法院为了避免江庭川与老伴、大继女矛盾激化,最后判决准予离婚。过了一年江大爷有起诉两个继女要求承担赡养费)。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压力的增加,继父、继母的权利保障,老年人必须警惕。
报载:张老先生和王女士本是南京市的一对再婚夫妻。婚后8年来,老两口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生活虽不富裕却十分和谐。然而张老先生的儿女一直不接受她。去年冬天,张老先生一人去北京探望小女儿,不想 却在北京突发脑溢血不幸病故。几个儿女在并未通知王女士的情况下就将张老的遗体在京火化,并将骨灰与张老先生前妻的骨灰安葬在一起。王女士得知噩耗后十分悲伤,但更让她痛楚的是张先生的子女死活不告诉她张先生骨灰的安葬地点。今年初,王女士以自己的‚悼念权‛被剥夺为由将张先生的子女告上法庭。
3、常被遗忘的‚精神赡养权‛。赡养,不只是物质上的供给,还有精神赡养和生活照料的问题。《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该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但是,有些赡养人没有认识到老年人的自身局限性,不去生活上照料,不在精神上慰籍,甚至不予经济上供养,使这些老年人感到孤独、心灰意冷、缺乏生活的信心。据《老年报》群体抽样方法调查的上海市老人中,子女与老人不交谈的占23.3%,较少交谈的占40.4%,而经常交谈的只占35.8%。子女工作匆忙,无人交谈,老人生活在孤单中,虽衣食不缺,然而寂寞无法排遣。‚孝‛(子女主动向父母汇报生活情况、满足父母的知情权)与‚养‛的分离愈来愈严重,‚不孝之养‛使‚老有所养‛变成了一种残缺的赡养。‚常回家看看‛已经写进法律,老人应该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要为自己争取‚新‛的权利。
4、老年人的再婚受到干涉。由于时代的进步,单身老人有找个老伴想法的已经很普遍,子女反对老人再婚,只是因为老人的再婚直接关系到老年人赡养和遗产继承等问题,所以,不通情理的晚辈多会对老人再婚进行百般阻挠,致使很多老人裹足不前,或者就是不办再婚手续,只是相互照料同住。但老人在同居期间,他们的许多权益是很难受法律保护的。(山川厂与白水滩煤矿案例,未办理结婚登记,同居半年,老大娘跌倒卧床不起,调解老大爷出了5000元补偿费)
矛盾多发生在赡养问题上,例如,老人‚再婚‛,子女停付赡养费。周大爷60多岁了,沛县人。30多年前,妻子因病去世,周大爷一个人养大了4个儿女,帮他们成家立业。去年,周大爷经人介绍认识了离异的 刘阿姨。刘阿姨与周大爷年纪相仿,想着可以互相照顾生活,两人决定再婚。没想到,周大爷再婚的决定遭到了儿女们的强烈反对。为了‚逼迫‛父亲和刘阿姨分手,儿女们纷纷停止给周大爷赡养费。周大爷还是坚持与刘阿姨领取了结婚证。2012年6月,周大爷身体出现问题,医药费不断增加,生活十分拮据。周大爷多次要求儿女履行赡养义务,可儿女们都以父亲再婚为由,予以拒绝。走投无路的周大爷将儿女告上了法庭。法院判决: 沛县法院经过审理,认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1条规定: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最终,法院依法判决周大爷的4个儿女每人每月给付150元赡养费,并承担老人今后的医药费。一些子女故意将本可以调和的孩子教育、生活习惯等琐碎矛盾激化,表面上虽然‚不反对‛老人再婚,却使再婚老人得不到同居探望的权利。
5、自主处分财产权受到子女干涉。杭州一位老人痛感于子女的不孝,临终前将其价值百万元的家财全部赠予照料自己多年的保姆,一时引起轩然大波,使得许多人不解。实际上这位老人正是充分运用了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使得不尽义务的子女自吞违反法律的苦果。处分财产,是老年人应有的基本权利,任何人均不得侵犯。但是在社会生活中,侵犯老年人对财产处分权的事例仍时有所见。曾经,有一位老人向律师咨询说,他患病请子女交手术费,却被子女要求以更改遗嘱、交出房产作为交换条件,这些都是侵犯老人合法权益的。
6、其他侵害老年人权益的问题。有些患有严重精神疾病、长期慢性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有子女把他们当作一种包袱推向社会(遗弃)。他们的维权之路更加艰难。
五、老年人的维权渠道
面对自身的权益受到侵犯,作为弱势群体的老年人却更多地选择了‘忍’字。有的老人不知如何运用法律,忍气吞声地承受着一切;有的 认为‘家丑不可外扬’,不愿打官司‘丢人’;有的则是不敢向法律讨说法,惟恐事后遭到子女报复,令自己的晚年雪上加霜。这种种心理障碍,使得老人们的‘亲情防线’异常薄弱。在法律条文面前,‚剪不断,理还乱‛的亲情,成了老年人维权过程中的最大障碍,老年人在维权上的乏力,客观上也助长了侵权事件的发生。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被侵害人或其代理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1、民事调解:老年人与家庭成员因赡养、扶养或者住房、财产等问题发生纠纷时,可以要求家庭成员所在地组织或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调解,各级老龄工作机构都是老年人的‚娘家‛,希望老人们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及时向当地居委会、村委会或各级老龄工作机构反映,请求他们对实施侵害者进行批评教育,直至改正。(亲朋中有威望高的老者出面组持公道调解,处理纠纷是好事,有时清官难断家务案,只有通过公共途径解决问题。青睦村易万和,四个儿子,老二不称口粮,不给每月20元的零花钱,没有找庭长兄弟解决,最后通过司法所调解解决。)
2、民事诉讼。老年人因其合法权益受侵害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提起诉讼交纳诉讼费确有困难的,可以凭当地村、镇的证明申请缓交、减交、免交诉讼费;需要获得律师帮助,但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可以向当地村民委员会、镇司法所、县司法局申请法律援助,为老年人免费指定律师,获得法律援助。
3、行政和刑事处罚。遗弃和虐待老年人应受到法律制裁,包括行政和刑事处罚。对于侵犯老人权益、虐待或遗弃老人情节较轻的可以给予行政处罚。情节特别严重的,司法机关会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
李 俊
第二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讲稿(推荐)
老年人法律知识法讲稿
陈 茵
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对易经——第八讲卦有何用的讲解,对“子曰: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吾十又五而志——意思是说人应该在十五岁左右的时候确定自己以后有做什么而去努力学习与行动,三十而立——意思是人在三十岁左右的时候应该确定自己做人处事的原则,在这个基础上去做事,四十而不惑——人到了四十岁左右对自己在做什么、该做什么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没有迷惑。五十而知天命——到了五十就懂的自己现在的处境等都是自己以前所做事情的结果,而不是自己的命运的安排。六十而耳顺——六十岁了对待周围的事情不要用自己的观念去理解,不要对新事物、新观念觉得都不符合自己行为。七十二从心所欲——七十岁了就顺应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了。
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讲我们有关老年人的一些合法权益,以及老年人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作为一个世界性问题,联合国提醒各会员国:要“铭记21世纪老龄化是人类前所未有的,对任何社会都是一项重大挑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在1996年8月29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我国制定该部法律的宗旨在于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美德,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老年人享有法律赋予的一系列的权利。现在将老年人的七大项权利,阐述如下:
一、老年人享有自由处分自己个人、合法财产的权利
老年人可以对自己名下的合法财产进行处分。常见的情况是自己名下的房产以分家析家的形式分给自己的子女所有。侵犯老年人对财产处分权的事例仍时有所见。比如一位老人患病请子女交手术费,却被子女要求以更改遗嘱、交出房产作为交换条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父母将自己财产以立下协议或遗嘱的形式分给多个子女后,结果部分子女却认为父母对财产分配不公、而拒绝赡养已经年老体弱的父母。
80岁的黄老伯有3个儿子、1个女儿。5年前老伴过世后,黄老伯的身体每况愈下,就轮流在几个孩子家生活。黄老伯不想一直再“流动”下去,于是就和最小的女儿商议,在小女儿家安度晚年,把房子留给小女儿。没想到,房子过户给女儿后,女儿以种种理由阻止父亲住在家中,一心想把父亲送进养老院。而3个儿子得知此事后,也纷纷与父亲翻脸。黄老伯陷入困境。
通过以上这个案例,告知我们:父母不应该过早地、将自己的房产全部处分掉。为了养老,父母应该留点财产给自己。
当然,老年人有权自由处分自己的个人财产,不仅仅是指将财产分给自己的子女所有,父母也有权将自己的财产捐赠给国家、赠送给社会福利机构、或其他人等的权利。作为子女或亲属是不能干涉父母对财产的处分权,也不得强行夺取老年人的财物。
(前几年在电视上曾报道过一位父亲,在三个子女都争抢着父亲财产、并且不太孝顺的情况下,跑到公证处立下了一份遗嘱,遗嘱内容为:在自己百年之后,将自己名下的房产、存款以及尚未收取的借款50万元都赠送给慈善机构所有。结果,搞得三个子女都很尴尬。)
另外,本人建议父母在对子女分家析产时,应该在分书注明“某处的房屋或财产归儿子XXX个人独自所有,其他人均无权享有、不得干涉”。大家不要小看这几句话,其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家也知道,现实社会中、离婚现象比较多见,在分书中之所以要注明这句话、主要是为了防止自己的儿子与儿媳妇或者女儿与女婿、如果不幸闹离婚时,那么有这句话的存在,儿媳妇或女婿是无权分得该财产的。从法律角度来讲,如果分书中没有写明这句话,仅仅是写了房屋归儿子所有,那么父母分给孩子的这房屋就视为——是父母赠送给儿子与儿媳妇共同所有的,也就是父母分给儿子的房屋、变成了儿子与儿媳妇的夫妻共同财产。因此,如果儿子与儿媳妇离婚的话,儿媳妇有权要求分得部分房屋。
二、老年人享有由子女赡养的权利
目前,我国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有关心和照料老年人的责任和义务。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说的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不仅是人类的美德,而且动物界也奉行。小羊为了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时,小羊跪下来用乳汁喂养父母。小乌鸦为了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不能外出捕食时,就将食物口对口地喂养年老的父母。
我国《婚姻法》第15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根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12条等之规定,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的内容更为广泛:首先:子女不但在经济上要供养父母、帮助父母,而且在生活上也要照料父母,并且在精神上要安慰父母。如果子女只是给付了赡养费,这仅仅是履行了一部分的赡养义务;其次,子女对生病的父母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并且应当对生病的父母予以护理;再次,子女应该妥善安排父母的住房,不得强迫父母迁居到条件低劣的房屋内,对父母自有的房屋,子女还有予以维修的义务。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特殊情况——即在子女未成年时,父亲或母亲对子女未尽过抚养义务,导致子女成年后、不愿意对父母承担赡养义务的事例。大家都认为“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是否还可以要求自己的子女尽赡养责任?在此,为大家讲述一个发生在上海的案例(该案例曾在电视
台报道过):
1、但父亲缺乏家庭责任心,吃、喝、嫖、赌样样都会,所挣的钱多数用于自己的开销,很少拿回家里。法官又说服了五个子女,看在血缘关系上,谅解已经是风烛残年的老人,由五个子女每人每月负担父亲100元作为生活费。
2、一名父亲在两个孩子都还年幼时(一个3岁、另一个5岁),因触犯法律而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父亲在监狱服刑时,人民法院判决两个子女对父亲承担赡养责任。
以上两个案例说明:只要父母子女关系的存在,抚养或赡养的权利义务也就就存在,即使父母因种种原因未尽到抚养子女的义务,但是也不影响其要求子女赡养的权利。父母的过错不能成为免除子女赡养责任的理由。同样,子女也不能以“父母分家不公平”为借口、而拒绝赡养父母;子女也不能以“与父母断绝关系”、或“放弃继承权”等为借口,而拒绝履行赡养父母。农村中,我们有时会听到某户人家、父母与儿子之间签订了一份书面的“父子脱离关系的协议”,即父母同意儿子不承担赡养责任,儿子同意不继承父母的财产。事实上,这样的协议约定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因为法律规定,权利可以自愿放弃,但法定的义务是不可以放弃的。法律允许儿子放弃继承父母财产的权利,但不允许儿子逃避赡养父母的义务。而且,父母与儿子之间的血缘关系是脱离不了的。
在这里还要提醒大家——男女平等,出嫁的女儿一方面对自己的父母负有赡养的责任,另一方面,也有协助丈夫赡养自己公公婆婆的义务。
三、老年人享有再婚自由的权利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8条规定:“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而且,法律条款还明确规定:子女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的变化而消除,即父母离婚或再婚后,子女对父母仍然负有赡养的法定义务。
四、老年人享有继续接受教育的权利
我们国家为了发展老年教育,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还对老年人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老年保健知识,在公共设施中建设适合老年人锻炼和活动的配套健身设施。像今天我们坎东村村民委员会组织的这次为老年人专门讲授有关维护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法律知识,也是我们人民政府对老年人表示关爱的一种体现。我们岳阳市里还有“老年大学”,有兴趣的可以到老年大学继续接受教育。
五、老年人享有社会关爱的权利
具体权利有以下五方面:
1、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3条规定:“农村的老年人,已经丧失劳动力、没有生活来源,也没有子女和其他扶养人的,由所在村的集体经济组织负担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的五保供养。”(即成为“五保户”)
2、老年人患病,本人和其子女确实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当地人民政府根据情况可以给予适当帮助或救济。
3、国家建立和保障老年人的医疗保险制度,并且规定对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就医治疗时、予以优先。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展对老年人义诊、巡回医疗等服务。
4、老年人享有自行决定到老年福利院、老年公寓去居住的权利。
5、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条件,在老年人参观、游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面,对老年人有优厚的待遇和照顾。
六、老年人享有司法援助的权利
老年人由于年老体弱,有些行动不便,有些视力、听力、口头表达能力较差,有的老年人没有文化,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在老人合法权益收到侵害后,老年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向有关部门要求处理,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即打官司)。法院受理后,按照规定原告要预交诉讼费用,但是如果老年人缴纳诉讼费却有困难的,可以凭当地村、镇的证明申请缓交、减交、免交诉讼费。如果老年人需要获得律师帮助的,但又没有经济能力支付律师费用的,老年人可以向当地村民委员会、镇司法所、市司法局申请法律援助,为老年人免费指定律师(即请律师不用付钱)。
七、老年人在生前对自己的个人合法财产有立遗嘱的权利
我国《继承法》第16条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以外的人。” 遗嘱的种类共有五种:
① 公证遗嘱:就是生前立下遗嘱后、并由公证机关予以公证的遗嘱。
② 自书遗嘱:就是由立遗嘱人亲笔书写、亲笔签名,并且注明书写遗嘱的年份,写明年、月、日。
③ 代书遗嘱:就是自己请他人代笔书写遗嘱。但是,立“代书遗嘱”是要具备条件的:委托他人代笔写遗嘱的,应该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立遗嘱的时间,并且由代笔人、在场见证人、遗嘱人共同签名。
④ 录音遗嘱:但录音遗嘱中要明确说明立遗嘱的时间,也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⑤ 口头遗嘱: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一般是指在病情严重危急生命之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也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但口头遗嘱是五种遗嘱中效力最低的遗嘱。因此,我国《继承法》规定,在立遗嘱人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就为无效。
如果公民在生前立有多份遗嘱的,而遗嘱内容存在相互抵触的,则以最后的遗嘱为准。另外,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的时间虽然都在公证遗嘱之后的,但仍然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因为公证遗嘱具有最高的法律
效力。
此外,继承遗产是有法律程序的。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才能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的继承人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常见的侵害财产权的行为:
(一)侵害老年人的财产权
专家指出:直接占有老年人的现金、房产、存折、债券、股票、抚恤金等,成为近年来侵占老年人财产的一种趋势。面对“赖账”的不肖晚辈,老年人该如何保护自己?
在子女直接侵害老年人财产的案件中,75%以上的老年人未向子女要借据,这样就造成子女赖账有恃无恐,老年人的官司因为手中没有借条而取证艰难。老年人对子女应该多一点戒备之心,应该增强对一些借口和欺骗行为的识别能力。借款行为发生时不打借条是老年人的致命弱点,这看起来是对家庭成员的信任,但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生存法则。
(二)对老年人人身权利的侵害
受长期封建思想影响,继父、继母的权利在许多人心里常被忽视。社会学家指出,这种痼疾在现代社会中已总体减少,但是因为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压力的增加,反而在局部出现了冲突加剧的现象,老年人必须警惕。
(三)常被遗忘的“精神赡养权”
近年来,老年人维权又出现了一种新鲜事:一些晚辈虽然付给老人一定的赡养费,但是有意孤立老人的生活环境,长期不探视老人,使老人处在一种孤独、凄凉的境地。一些老人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要为自己争取“新”的权利。今年5月,北京市92岁的刘老太太咬破手指按下一枚血手印,一纸诉状将自己的儿子告上朝阳法庭。老人伤心欲绝地说:儿子过得很好,收入很高,但是同在北京生活,却整整13年没有看望过她了。
刘太太的老伴已经过世,家住东城的儿子曾经长期拖欠老人赡养费。后来经过居委会出面调解,儿子吴某才勉强同意恢复对老人的赡养。但是,心中不快的吴某却再也没来看过老母,时有时无的赡养费也是通过邮局寄送。老人得到了微薄的赡养费,却陷入了深深的孤独中,有一次生病在家躺了7天竟没有人管。
(四)其他侵害老年人权益的问题
有些患有严重精神疾病、长期慢性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有子女把他们当作一种包袱推向社会。他们的维权之路更加艰难。
老年人法律维权典型案例
案例一:“托老”也需明确约定
73岁刘大爷日前将所住养老院诉至法院,原因是养老院对其人身伤害。原来,刘大爷喜好喝酒,今年3月的一天,刘大爷酗酒归来,养老院嫌其扰乱环境,强行让其上床睡觉,结果导致手腕及背部软组织挫伤。法官认为,养老院应采取妥善方式避免发生意外,判决养老院承担全部责任。
分析:老年人或家属要与养老院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对养老院应履行何种程度的看护义务要有明确约定,不能只达成口头协议。这样,老年人出了意外或受到伤害,双方就有明确责任。
案例二:立遗嘱别侵害弱者权益
郑女士夫妇育有一女,又于早年收养一男孩郭某。今年1月,60岁的郭某车祸重伤立下遗嘱,将个人全部财产归其子继承,后死亡。今年3月,已86岁高龄的郑女士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分割遗产。法院认为,郭某生前所立遗嘱虽合法有效,但原告与郭某系养母子关 系,依靠郭某赡养。根据法律规定,遗嘱继承应对没有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份额,剩余遗产再按遗嘱继承。
分析:我国法律在赋予公民用遗嘱处分自己财产权利的同时,也对公民行使这种处分权作了必要的限制。
案例三: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
黄先生老伴去世后请同样丧偶的李女士做保姆,时间长了,二人相互感觉不错,但要结为夫妻又有顾虑。年初,二人旅游时发生交通事故,黄先生死亡。事故责任方赔偿12万元,黄先生儿子要求李女士返还收到的赔偿款。而李女士却认为,作为非配偶身份的同居者,赔偿金应属于自己。
分析:《婚姻法》规定,在1994年2月1日后,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同居关系处理,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期间财产不发生法律上的共有关系,李女士应返还赔偿款由黄先生儿女继承。
案例四:再婚配偶婚前财产不属共同财产
十年前,45岁杨女士带着两个孩子和58岁老李再婚。去年老李去世,留下住房。老李的子女认为,该房是生母在世时和父亲一同购买,与杨女士无关。杨女士则认为自己和老李是合法夫妻,至少应有一半房产,儿子作为老李的继子也有权分遗产。
分析:《继承法》规定,遗产按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在老李前妻去世后,前妻所拥有的一半房屋由老李和子女共同继承,另一半属于老李个人财产,且是婚前财产,而非与杨女士共同财产,杨女士只能和双方子女一起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分割老李遗产。
案例五:养子女继承权如何判定
小时候父母将李小姐送他人抚养,在亲生父母年老后,李小姐主动回到身边照顾,住院费也由李小姐支付,并在两位老人去世后出钱安葬。两位老人身后留下一处房产,一直由李小姐亲妹妹居住,李小姐与其协商处理,妹妹说李小姐是别人养女没有对亲生父母遗产的继承权。
分析:李小姐由他人抚养长大,与亲生父母权利义务关系消除,不具有法定继承权人资格,但她对亲生父母生前赡养较多,身后妥善安葬,依法可分得遗产。
案例六:继承纠纷重在确定遗产
王大娘有俩儿子,大儿子早年身亡,老伴后病故留房屋两套。今年,小儿子私自将其中一套出租房出售,并办理过户,随后又将其暂居房过户自己名下。事后,王大娘要求小儿子返还所得价款。
分析:首先,应先将共同财产的一半分出来为配偶所有,其余为遗产。其次,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根据《继承法》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也就是说,王大爷遗产继承人应是王大娘、小儿子和大儿子的孩子。
案例七:孙辈有无赡养义务
小王母亲早年去世,父亲老王将其兄妹四人抚养长大,小王的大哥已去世,有一成年儿子王某,父亲老王有没有权利要求孙子王某承担赡养义务?
分析:子女赡养父母是应尽法定义务,而面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而言,孙辈则并非理所当然就是法定赡养义务人,只是在特殊情况下,子女无法履行应尽赡养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孙辈才有赡养义务,只要子女中还有人具备赡养能力,孙辈就无需承担赡养义务。
案例八:放弃继承就可不赡养?
贺大爷夫妇有俩儿子,老两口跟大儿子生活。小儿子结婚时与父母签协议:不要彩礼,不继承遗产,今后也不赡养双亲。后来大儿子收入低,无法承担老两口昂贵医疗费,贺大爷便要求小儿子尽些赡养义务,并负担部分费用。法院认为,小儿子以不要财物和放弃继承权为由,拒绝履行赡养父母义务违反法律规定,属无效协议,应履行义务。
分析:子女赡养父母是法定义务,不得附任何条件,也不能以放弃继承权或以父母早年对子女未尽抚养义务等为由拒绝赡养。此外,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都应对养父母和继父母尽赡养义务。
案例九:儿女离婚房产怎么分
张某婚后向自己父母借了5万买房,如今张某要离婚,应如何处分财产?老隋的儿子隋某也碰到类似问题,隋某和王某婚前与父亲共同出资买下房产,产权人为老隋父子,婚后产权证添加了王某名字,离婚时王某提出分割房产。
分析:第一个案例,房屋是张某婚后购买,属夫妻共同财产,张某向父母借5万元则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张某必须有充分证据来加以证明。一旦确定,财产分割时就应先偿还父母借款,再将剩余财产分割。第二个案例,隋某家人增加张某为房屋产权共有人并办理手续,张某就对房产享有权利,虽未出资,但应视作老隋父子对她的赠予,可要求分割房产。
案例十:房屋买卖需慎重
某买房人看中张大爷的房屋,张大爷同意并与买房人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合同约定买方违约无权收回定金,卖方违约应双倍返还定金,并应予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办理过户。事后张大爷觉得房价低了,想反悔,协商不成,买房人诉至法院。法院认为双方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是真实意思表示,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中未约定合同的解除条件,张大爷也不存在解除合同的法定理由。
分析:房屋是个人或家庭的重要财产,为增加回旋余地,不妨在合同中增加解除条款,同时最好请专业人士审核把关。
最后,祝愿在坐的每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第三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一条 为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年事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美德,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
第三条 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健全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第四条 国家保护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有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禁止歧视、侮辱、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老年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逐步增加对老年事业的投入,并鼓励社会各方面投入,使老年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采取组织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具体机构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六条 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应当反映老年人的要求,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老年人服务。
第七条 全社会应当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宣传教育活动,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青少年组织、学校和幼儿园应当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敬老、养老的道德教育和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制教育。提倡义务为老年人服务。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和敬老、养老成绩显著的组织、家庭或者个人给予表扬或者奖励。第九条 老年人应当遵纪守法,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十条 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第十一条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第十二条 赡养人对患病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
第十三条 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者租赁关系。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赡养人有维修的义务。
第十四条 赡养人有义务耕种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归老年人所有。
第十五条 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赡养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力不能及的劳动。
第十六条 老年人与配偶有相互扶养的义务。由兄、姊扶养的弟、妹成年后,有负担能力的,对年老无赡养人的兄、姊有扶养的义务。
第十七条 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并征得老年人同意。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赡养人所在组织监督协议的履行。
第十八条 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
第十九条 老年人有权依法处分个人的财产,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不得强行索取老年人的财物。老年人有依法继承父母、配偶、子女或者其他亲属遗产的权利,有接受赠予的权利。
第二十条 国家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第二十一条 老年人依法享有的养老金和其他待遇应当得到保障。有关组织必须按时足额支付养老金,不得无故拖欠,不得挪用。国家根据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职工工资增长的情况增加养老金。
第二十二条 农村除根据情况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外,有条件的还可以将未承包的集体所有的部分土地、山林、水面、滩涂等作为养老基地,收益供老年人养老。
第二十三条 城市的老年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的,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能力或者扶养能力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救济。农村的老年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的,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能力或者扶养能力的,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担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的五保供养,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十四条 鼓励公民或者组织与老年人签订扶养协议或者其他扶助协议。
第二十五条 国家建立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有关部门制定医疗保险办法,应当对老年人给予照顾。老年人依法享有的医疗待遇必须得到保障。第二十六条 老年人患病本人和赡养人确实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当地人民政府根据情况可以给予适当帮助并可以提倡社会救助。
第二十七条 医疗机构应当为老年人就医提供方便,对七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就医,予以优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为老年病人设立家庭病床,开展巡回医疗等服务。提倡为老年人义诊。
第二十八条 国家采取措施,加强老年医学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提高老年病的预防、治疗、科研水平。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老年保健知识,增强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
第二十九条 老年人所在组织分配、调整或者出售住房,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标准照顾老年人的需要。第三十条 新建或者改造城镇公共设施、居民区和住宅,应当考虑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建设适合老年人生活和活动的配套设施。
第三十一条 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发展老年教育,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
第三十二条 国家和社会采取措施,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群众性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第三十三条 国家鼓励、扶持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兴办老年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医疗康复中心和老年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等设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逐步增加对老年福利事业的投入,兴办老年福利设施。
第三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引导企业开发、生产、经营老年生活用品,适应老年人的需要。
第三十五条 发展社区服务,逐步建立适应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务、文化体育活动、疾病护理与康复等服务设施和网点。第三十六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条件,可以在参观、游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面,对老年人给予优待和照顾。
第三十七条 农村老年人不承担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
第三十八条 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应当反映老年人的生活,开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宣传,为老年人服务。第三十九条 老年人因其合法权益受侵害提起诉讼交纳诉讼费确有困难的,可以缓交、减交或者免交;需要获得律师帮助,但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可以获得法律援助。
第四十条 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和革命、建设经验,尊重他们的优良品德,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
第四十一条 国家应当为老年人参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条件。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鼓励老年人在自愿和量力的情况下,从事下列活动:
(一)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艰苦奋斗等优良传统教育;
(二)传授文化和科技知识;
(三)提供咨询服务;
(四)依法参与科技开发和应用;
(五)依法从事经营和生产活动;
(六)兴办社会公益事业;
(七)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协助调解民间纠纷;
(八)参加其他社会活动。
第四十二条 老年人参加劳动的合法收入受法律保护。
第四十三条 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和有关部门,对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申诉、控告和检举,应当依法及时受理,不得推诿、拖延。
第四十四条 不履行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职责的部门或者组织,其上级主管部门应当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致使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其所在组织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或者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 老年人与家庭成员因赡养、扶养或者住房、财产发生纠纷,可以要求家庭成员所在组织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调解前款纠纷时,对有过错的家庭成员,应当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人民法院对老年人追索赡养费或者扶养费的申请,可以依法裁定先予执行。
第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老年人、捏造事实诽谤老年人或者虐待老年人,情节较轻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暴力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或者对老年人负有赡养义务、扶养义务而拒绝赡养、扶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 家庭成员有盗窃、诈骗、抢夺、勒索、故意毁坏老年人财物,情节较轻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本站推荐)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老年人维权非诉机制更符国情远
文章来源:中顾网 作者:佚名 点击数:611 评论:0条 更新时间:2010-4-28 16:07:06 本文主要讲的是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老年人权益受侵害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在日前召开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探讨会”上,专家、学者们探讨了应对这一问题的对策等内容及相关免费的法律咨询。
推荐阅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今年89岁的黄老先生与老伴有一套二居室住房,其大儿子离婚后回到黄先生的家中居住,但经常酗酒,不做家务,吃住都得老人负担。黄先生对此非常反感,多次要求其儿子搬出,但儿子就赖在家里不走,并因此对黄先生产生怨恨之情,经常制造噪音影响老人休息,甚至对其打骂。黄先生为躲避儿子的粗暴行为,不得已到养老院居住。他现在是有家不能回,有老伴不能在一起生活。儿子的不孝使他晚年生活极为痛苦。他到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但因房产不属于他个人,其老伴有权将属于自己的房子给儿子居住,所以目前没有有效的办法帮他解决问题。
这是一个老年人权益被侵害的真实案例,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十年,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老年人权益受侵害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在日前召开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探讨会”上,专家、学者们探讨了应对这一问题的对策。
三大权益受侵害
去年,北京科技大学公共政策与法律中心对老年人权益状况进行了一项调查,对浙江、河北、北京三个省市、六个项目点(城市、农村各一)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老年人权益受侵害集中体现在财产问题,暴力问题和再婚三个方面。而其中,侵害财产权益是侵害老年人权益中发生率较高的问题之一。
北京科技大学公共政策与法律中心副主任徐维华总结了侵害老年人财产权的四个特点。
首先是再婚老年人的财产问题。离婚后再婚的老年夫妻,如果夫妻双方生前未对共同财产进行处理,发生一方死亡,死亡一方的继子女就驱赶继父母,驱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财产。继子女往往以私自转移、占有、侵吞、抢夺作为侵占财产的手段,或者对继父母施暴,迫使他们无能为力而放弃。
其次是啃老族侵占父母的财产,有些忤逆的子女,在达不到目的时候,甚至殴打、伤害父母,导致父母生气而亡故的事例经常见诸报端。
老年夫妻其中一方出现外遇,这一方事先已将财产转移,并坚决要求离婚。另一方应诉时,才发觉追回财产的困难。几十年相守,将青春和健康都献给了这个家庭,但晚年时被甩到孤独无傍的境地,令人唏嘘。
有的老人丧偶,孤独中想找一个老伴,遭到子女反对。他们往往伴侣未找到,家中的财产便被孩子们控制起来。事实上,老年人再婚之所以受孩子们的反对,就是害怕家庭财产被继父母分割。
可见,老年人权益受侵害所体现的财产、暴力、再婚等问题往往相连的,其中以财产问题为核心。
老年人艰难维权
中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自1996年10月1日起实施,主要包括家庭赡养与扶养、社会保障、参与社会发展三部分权利。但无论城市还是农村,老年人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知道的很少,更别提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了。
而即使是知晓有保护自己的法律,老年人一般也不会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虽然老年人权益受侵害现象频发,但老年人往往采取沉默和忍耐的态度。原因不难解释,老年人的权益侵害往往来自老年人的子女,一方面家丑不能外扬,大多数老人不愿与子女打官司,另一 1 方面,诉讼成本高,很多老年人交不起诉讼费、请不起律师,诉讼程序繁琐,老年人无力应对。
北京市司法局的丁爱筠表示,在法律援助中心接到的求助电话中,有10%来自老年人,而其中,仅有4%可以得到法律援助。
谈到原因,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副处长杨勇表示,我国现行的《法律援助条例》援助面比较窄,因此,他建议修改现有的《法律援助条例》,降低门槛,将老年人遇到的财产、暴力等问题纳入法律援助的范围。
对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北京科技大学公共政策与法律研究中西的徐维华提出,在老年人的财产权、婚姻自主权等,可以通过基层法律援助制度得到保护。在此过程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女性的权益状况将得到改善。
事实上,人们更愿意探索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如有效利用街道老龄工作者、妇女工作者、司法助理员的作用,整合资源,将涉老纠纷解决在诉讼之前。
当下,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探讨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给老年人以良好的社会福利保障,而如何维护老年人权益不受侵害,则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研究。更多法律问题请进入六安律师
老年人权益保护--美国老年法的规定值得借鉴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自1996年10月1日起实施,主要包括家庭赡养与扶养、社会保障、参与社会发展三部分权利。王竹青认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确立了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模式,将养老的主要责任给予了家庭,这是造成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低的主要原因。她提出,社会养老才是解决老年妇女权益免受侵犯的根本途径。
“如何完善对老年人权益的保障制度,其根本问题是要完善老年法。”全国老龄办综合部副主任李伟认为,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老年法。
1965年颁布的美国老年法对老龄工作的宗旨、机构设置、机构职能、社区计划、为老服务、经费使用、研究发展、培训计划等方面均作了较为明确详细的规定,为美国此后的老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和切实可行的行动框架,开拓了老龄工作的视野。如该法第二章规定了老龄行政机构的设置和职能,为老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第五章强调专业人员的培训。预见到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专业服务、护理和研究人员的培训将成为老龄工作日益突出的领域,本章规定了培训项目的经费支出原则。
李伟认为,将保障老年人权益的要求与具体所要对应开展的工作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把老年维权工作的体制、途径、项目和保障措施等写入老年法,是今后提升老年人权益保障水平、健康有效开展老年维权工作的必要选择。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无财产则无保障
文章来源:中顾网 作者:佚名 点击数:613 评论:0条 更新时间:2010-4-28 16:09:32 本文主要讲的是“调查显示,侵害老年妇女财产权益是发生率较高的问题之一。”中心副主任徐维华向本报记者讲述了中心曾代理的一起案件等内容及相关免费的法律咨询。推荐阅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老年人权益保障--无财产则无保障
“调查显示,侵害老年妇女财产权益是发生率较高的问题之一。”中心副主任徐维华向本报记者讲述了中心曾代理的一起案件。
秦女士与陈先生1976年结婚,双方均系再婚。1996年双方在北京出资购买了一套三居室住房,但房产证一直未发放。陈先生于1998年因病去世后,秦女士非常难过,到国外儿子家休养。半年后,当秦女士回家时,发现房门已被陈先生的儿子换锁,自己无法进门。房内的所有财产无法取出。
自此,秦女士开始了长达10年的维权之路,几次到法院以侵权要求立案,都被法院以陈的儿子有部分房屋产权为由不予立案;要求继承,法院又以无产权证为由不予受理。直到2008年1月,几经波折才最终以继承纠纷立案,但直到现在,近两年过去了,案件仍在一审法院审理之中。76岁的秦女士多次感叹:“老年人维权,实在太艰难。”
徐维华介绍,侵害老年妇女财产权益存在以下特点:
——离婚后再婚的夫妻,如夫妻双方生前未对共同财产进行处理,一方死亡后,其子女为了获得财产,驱赶继父母。继子女往往以私自转移、占有、侵吞、抢夺作为侵占财产的手段,或者对继父母施暴,迫使他们无能为力而放弃。
——啃老族侵占父母的财产。有些子女在达不到目的的时候,甚至殴打、伤害父母。
——有的老人丧偶,孤独中想找一个老伴,遭到子女反对。他们往往伴侣未找到,家中的财产便被孩子们控制起来。
调查显示,在农村,一些老年妇女处于生活无着的困境。“在农村,以家庭为单位的土地承包制度,使老年人的土地权利成为虚设。”中心主任王竹青指出,“以儿子为户主的宅基地分配制度,使老年人晚年丧失了房屋所有权。没有财产即意味着没有独立的地位、没有自由、没有尊严。”
更多法律问题请进入六安律师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涉老纠纷解决在诉讼之前
文章来源:中顾网 作者:佚名 点击数:613 评论:0条 更新时间:2010-4-28 16:08:34 本文主要讲的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有效利用街道老龄工作者、妇女工作者、司法助理员的作用,整合资源,将涉老纠纷解决在诉讼之前等内容及相关免费的法律咨询。推荐阅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老年人权益保障--有效利用街道老龄工作者、妇女工作者、司法助理员的作用,整合资源,将涉老纠纷解决在诉讼之前。
老年妇女权益受侵害的现象并不少见,但因其处于弱势地位,她们很难发出声音,不易被媒体和社会所关注。
据统计,2006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1.4亿,其中,男性占48.9%,女性占51.1%。
我国已快速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妇女权益问题日益凸显。有研究者指出,老年妇女权益受侵犯发生率较高,不被重视。由于文化观念、社会保障制度等原因,老年妇女权益受到侵犯很少受到质疑。
近日,北京科技大学公共政策和法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发布老年人权益调查报 3 告。通过对浙江、河北、北京三个省市部分城乡的走访调查,调查者聚焦于老年妇女财产、婚姻、人身权益等问题,并提出具体对策与建议。更多法律问题请进入六安律师
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
(1999年10月30日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老年人依法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婚姻家庭生活等方面的权益,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老年人应当遵纪守法,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老年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按照本行政区域老年人口自然增长和经济发展状况,确定老年事业发展经费,增加对老年事业的投入,并鼓励社会各方面投资或者捐资兴办各类老年设施,使老年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四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和协调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组织实施本办法。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承担老年人权益保障的行政管理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研究起草有关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老年事业发展规划,依法制定有关政策措施;
(二)主管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工作,依法做好职责范围内的监督检查工作;
(三)组织协调社区老年服务工作,指导建立适应老年人需要的社区服务设施和网点。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劳动、人事、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司法行政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第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发挥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在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中的作用。
老龄委员会应当做好反映老年人要求、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老年人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工会、共青团、妇联应当利用自身条件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第六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应当开展敬老、养老、助老的宣传教育活动,做好本单位、本地区的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并将这项工作列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和考核内容。
学校应当倡导并组织学生开展义务为老年人服务的活动。
第七条 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为老年人。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本省敬老日。
第八条 赡养人应当在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慰藉老年人,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不低于其家庭成员的生活水平,照顾老年人的特殊的需要。
赡养人不能亲自照料老年人的,可以按照老年人意愿,请人代为照料或者托送养老机构,并及时支付所需费用。
赡养人不得违背老年人意愿,将老年人与其配偶分开赡养。
第九条 老年人有权自主支配自己的财产。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以任何理由索取、克扣、强占老年人依法拥有的财物。
第十条 房产、土地、公安等部门在办理老年人自有或者承租的住房产权变更、土地使 4 用权转移、房屋使用权交换和户口迁入等手续时,应当征得老年人同意,并查验老年人签名的书面材料。
老年人与子女或者其他亲属共同出资购买、建造的住房,老年人依法享有相应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
子女或者有赡养义务的亲属出资购买老年人承租或者居住的住房,应当保证老年人继续居住的权利。
子女或者其他亲属借用老年人房屋,到约定期限应当及时归还;如继续借用,应当得到老年人同意。
居住老年人自有、承租房屋的子女或者其他亲属自租、自购住房后,老年人不同意其继续居住的,应当迁出。
老年人与子女有共同使用权的住房调换、拆迁、改建后,老年人享有与子女同等的使用权。
第十一条 有关单位和组织必须按时足额支付老年人依法享有的养老金,不得拖欠、克扣或者挪用;对老年人享受的其他待遇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落实。
第十二条 城镇职工所在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参加养老保险,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单位可以为职工办理补充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发生困难时,由同级财政给予支持。
提倡个人为自己、赡养人为老年人购买养老保险。
第十三条 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虽有赡养人和扶养人但确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实行社会供养。城镇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给予救济;农村的由乡(镇)人民政府实行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的五保供养,所需费用由集体经济组织提供或者从村提留、乡统筹费中列支。
第十四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百岁以上老年人给予生活照顾,为其建立生活档案,定期组织慰问;对七十周岁以上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救济的数额应当高于其他同等困难的救济对象。
第十五条 有关部门制定医疗保险办法应当对老年人给予照顾,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各单位对按照规定由本单位承担的老年人医疗保险费用应当及时缴纳,不得无故拖欠。
第十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为老年人提供优先、方便的服务,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指导,开设老年门诊、家庭病床,开展老年康复护理、老年病咨询、巡回医疗、义诊等服务。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实际,将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医疗康复中心等设施的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设立老年人活动场所,有条件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也应当设立老年人活动场所,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
工商、土地、建设、公安等部门对单位和个人兴办老年设施应当给予支持和优惠。
对各类老年公益设施必须加强管理,充分发挥社会效益,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
第十八条 新建、扩建公共设施,应当根据老年人的特殊需要,配有轮椅道、座椅、扶手等,方便老年人生活和活动。
第十九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为老年人服务作为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增加服务项目,逐步健全为老年人服务的设施和网点。
第二十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一规划老年教育,鼓励支持社会各方面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开展老年教育,为老有所学提供条件。
第二十一条 水利等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及村民委员会应当执行农村老年人不承担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的规定。
第二十二条 老年人凭优待证或者居民身份证进入公园免购门票;进入收取门票费的文 5 化宫(馆)、俱乐部、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展览馆和旅游景点以及体育健身等公共文化场所,实行半价;进入收费公共厕所,实行免费。上述场所应当设置对老年人实行免费或者半价的标志。
第二十三条 火车站、汽车站、港口客运站应当为老年人优先进站、检票、上下车站提供服务。购票处应当设置老年人优先的标志,候车(船)室和车船应当设置老年人专用席位。
浴室等服务待业应当对老年人提供优先、优惠服务。
第二十四条 重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鼓励老年人在自愿和量力的情况下,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
劳动、人事部门应当为老有所为提供条件,在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建立有专长的老年人信息档案。
第二十五条 老年人在家庭成员或者其他人发生纠纷,向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基层民事调解组织、当事人所在单位要求调解的,有关组织或者单位应当及时处理。
第二十六条 老年人在赡养、住房、婚姻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有关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及时受理,不得推诱拖延。
老年人行动不便投诉有困难的,有关部门应当派员上门调查处理。
老年人需要法律服务但经济确有困难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帮助。
老年人被家庭成员暴力侵害向公安机关紧急求助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第二十七条 对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单位、组织或者个人,由其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单位、组织责令改正,对有关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1988年6月23日江苏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江苏省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条例》同时废止。
发布部门:江苏省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1999年10月30日 实施日期:2000年01月01日(地方法规)
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
(2001年7月28日安徽省人民第九届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美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
第三条 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社区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依照各自职责,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和服务工作。
第四条 全社会应当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宣传教育活动,树立尊重、关心、帮助老年人的社会风尚。
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应当反映老年人的生活,开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宣传。
青少年组织、学校和幼儿园应当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敬老、养老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第五条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本省老年节。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领导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各级人民政府老龄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有关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检查、监督、协调有关部门和组织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和服务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老龄工作机构办公室设在同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并负责处理老龄工作日常事务。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所将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逐步增加对老龄事业的投入,使老龄事业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协调发展。
第八条 全社会都应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老年人从事关心教育下一代、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咨询服务、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等活动。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兴办老年学校、老年福利院、敬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以及老年医疗康复中心、老年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等老年福利、服务设施;鼓励、引导、扶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老年福利、服务设施。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社会组织及个人兴办老年福利、服务设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减免税费。
非营利性老年福利、服务设施等老龄公益事业使用国有土地,依法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
享受减免税费等优惠条件兴建的老年福利和服务设施,不得擅自改变性质和用途。
第十一条 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使用国有资金兴建的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应当逐步向全社会老年人开放。
第十二条 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资助老龄事业。
福利彩票的福利金、体育彩票的公益金,应当有一定比例用于发展老龄事业。
第十三条 社区组织应当建立社区老年管理与服务体系,完善其为老年人服务的功能;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养老、助老活动和老年人自我服务活动;组织开展老年文化、体育活动。
第十四条 新建或者改建城市居住区,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范》和《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等规定,建设适合老年人生活、活动的配套设施。已建成的居住区,没有老年人生活、活动配套设施的,应当逐步补建或者利用闲置的设施改建。
第十五条 老年人的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疾病医治、精神慰藉的义务,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低于家庭成员的平均水平。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的。由赡养人及赡养人家庭中有护理能力的成员护理,或者由赡养人支付费用雇佣他人护理。
赡养人不得强行将老年人与其配偶分开生活。
第十六条 老年人有选择养老方式的权利。
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并征得老年人同意。赡养协议不得损害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老年人居住地所在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者赡养人所在的单位和组织监督协议的履行。
第十七条 老年人的财产依法由老年人自主支配。
老年人的子女或其他亲属不得侵占、骗取老年人的财产。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老年人婚姻关系变化为理由,强占、分割老年人的财产或为限制 7 老年人对自有财产的使用和处分。
赡养人不得强行换住老年人的住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改变老年人自有住房的产权关系。
第十八条 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赡养人及其他亲属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以及老年人离婚、再婚后的生活。
提倡老年人对再婚前个人财产进行公证。
赡养人不得以声明放弃继承权或者以老年人婚姻关系变化为理由不履行赡养义务。
第十九条 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其赡养人、扶养人确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户口在农村的,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担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的五保供养;户口在城市的作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由其户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发给生活保障费,或者由政府兴办的老年福利机构供养。
第二十条 提倡组织和个人资助或抚养孤寡、贫困老年人。
鼓励和支持社会志愿者为老年人服务。
第二十一条 老年人不承担集体劳务和社会集资。
农村老年人丧失承包经营能力,要求变更或者解除农村承包合同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予办理。
第二十二条 老年人随赡养人异地居住的,可以将户口关系迁入赡养人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应当按规定给予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第二十三条 对百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月发给不低于100元的长寿保健费;并指定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每年至少提供一次免费保健服务。
第二十四条 老年人依法享有的养老保险金和其它待遇应当优先保障,不得拖欠、克扣和挪用养老保险金,不得降低标准。
第二十五条 制定和实施医疗保险制度,应当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求。
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或者其它组织按照有关规定承担的老年人医疗费,应当优先支付。
农村老年人参加合作医疗等形式的医疗保障,村民委员会应当给予照顾;有条件的地方,老年人可以免交合作医疗费。
第二十六条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增加社区老年医疗保健设施,发展家庭病床,采取定点、巡回、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护理、康复和心理咨询等服务。
第二十七条 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提起诉讼,交纳诉讼费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给予缓交、减交或者免交的优待。
第二十八条 公证处、律师事务所和其他法律服务机构应当免费提供有关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方面的法律咨询。对需要获得法律服务帮助但又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老年人,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提供法律援助。
第二十九条 老年人持《安徽省老年人优待证》或居民身份证,可以享受下列优待:
(一)免费进入公园、博物馆、纪念馆、纪念性陵园、开放文物点、美术馆、科技馆、文化宫等场所。
(二)优先购买车船票、飞机票,优先上下车船、飞机,优先托运行李、物品;
(三)在各类医疗机构优先就诊、化验、检查、交费、取药,需要住院治疗的,优先安排床位;
(四)免费使用收费公共厕所;
(五)70周岁以上的本省老年人免费乘坐城市市内公共汽车,免费进入风景名胜区,在医疗机构就诊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优待。
依照前款规定,应当为老年人提供优待服务的场所,须挂牌明示优待服务内容。车站、码头、机场、医疗机构应当设立老年人优待服务窗口。
第三十条 《安徽省老年人优待证》由省人民政府老龄工作机构监制。本省60周岁以上的公民可以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老龄工作机构申请领取《安徽省老年人优待证》。农村老年人领取优待证,由乡、镇统一办理。
第三十一条 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老年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权要求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老龄工作机构、公安机关以及其它有关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和有关部门,对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申诉、控告和检举,应当依法及时受理不得推诿、拖延。
第三十二条 对不履行赡养、扶养老年人义务的,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家庭成员,有关部门和组织应当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对拒不改正的,可以支持和协助老年人或者代理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十三条 不履行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职责的部门或者组织,由其上级主管部门、老龄工作机构责令改正。国家工作人员不履行规定的职责,致使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其所在单位、组织或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拒绝向老年人提供优待服务的,由其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老龄工作机构可以建议有关主管部门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和开展敬老、养老活动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家庭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依照本办法购规定,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制定优待老年人的具体规定,逐步扩大优待范围。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1991年12月23日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的《安徽省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规定》同时废止。
发布部门:安徽省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2001年07月28日 实施日期:2001年10月01日(地方法规)
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将探索老年人互助模式
2007年01月29日14:07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来源:中国新闻网
德国的人口问题越来越严重。据统计,现在德国妇女平均只生育1.4个孩子,2006年死亡人数比出生人数多14.4万人,预计到2030年,德国总人口将由目前的8250万人下降到7800万人。伴随着人口数量的下降,德国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预计到2030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由目前约1600万人增加到2400万人。
德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人口的老龄化不仅会导致国民经济生产力下降,税收负担加重,而且会加深社会代沟,出现更多生活困难的老年人,影响社会和谐。为帮助老年人的生活,德国一些地方政府和社会团体开始积极探索新的互助模式。
老人与老人互助
德国许多城镇有规模不等的养老院,但对许多失去老伴、子女又不在身边的老年人来说,去养老院是万不得已的选择。养老院里没有熟悉的生活环境,饭菜也不一定对胃口,起居时间还得听任摆布。因此,对于习惯了住自己舒适屋子的老人来说,宁可孤守空房,也不去养老院。
但是,独处的老人毕竟问题成堆,且不说寂寞容易使老年人患病,就是日常的买菜做饭及水电煤气的安全使用,都令人担心。为此,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些城镇,出现了一种社区老人互助生活模式,由年纪较轻的老年人帮助高龄的老年人。
这种老人帮助老人的互助模式与养老院不同。老人可继续住在自己家里,由几个年纪较轻的老人牵头,组成一个邻居互帮互助的小组,轮流到每家活动。
67岁的费舍尔先生是这样一个互助组的召集人。他退休刚两年,老伴去世了,他有时间和精力,也愿意张罗事儿。他的互助组里,有71岁的孤寡老人莫尼卡太太,还有2个70多岁和2个80多岁的老人。6个年龄不同的老人轮流在各家做饭、聚餐、收拾花园、一起聊天。费舍尔先生经常负责采购,有时也开车带大家旅游。莫尼卡太太厨艺好,经常给大家做饭。
这种老人帮老人的互助模式不用政府掏钱,而且效果很好。
老人与单亲家庭互助
在德国,许多失去老伴、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的生活困难,主要是腿脚不灵便,开车采购、收拾院子、冬天铲雪等重体力活干不了。另外,孤身老人的生活非常寂寞,他们有时间却没有人可以说话。
但在许多单亲家庭,单身母亲或单身父亲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工作,经常是两头不能兼顾,需要有人帮助。
为了把这两种人的需求结合起来,在德国弗莱堡,出现了一种叫“三代同堂”的互助模式。这是由当地政府和福利机构出资建造的福利公寓,专门供孤身老人和单亲家庭居住,有公用的厨房和大饭厅,并有专人管理和打扫卫生。
梅拉尼是当地一所学校的老师,离婚后,自己带着2岁的儿子和5岁的女儿一起生活。平时,她既要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又要上班,生活非常紧张。自从搬进“三代同堂”福利公寓后,她认识了同楼的老人玛利亚,玛利亚经常帮助梅拉尼看孩子,而梅拉尼去商场时也常常替玛利亚带些东西。到了周末,她们一起开车出去郊游,就像一家人一样。
在“三代同堂”公寓里,残缺的家变成了完整的家,年轻的单身母亲或单身父亲不再为孩子没人照看而犯愁,而老年人也因有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
老人和大学生互助
德国的大学通常都没有足够的学生宿舍,而另一方面,许多老年人在子女成家搬走或老伴去世后,只能独守大房子度日。于是,德国一些有大学的城市民政局和大学服务中心想出了一个主意,介绍大学生到孤寡老人家居住,可免去房租,但学生要承担部分照顾老人的义务,比如打扫花园、外出采购、冬天铲雪等。这种由大学生和老年人互助的模式,不仅解决了部分大学生住宿难、住宿贵的问题,也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了很大帮助。
刘路路是明斯特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她根据学校服务中心贴出的广告,搬进了退休老人戴维的房子,82岁的戴维一个人住着140平方米带花园的大房子。路路搬进来后,住在戴维的女儿原来住的宽敞房间,家里的厨房设备、电器随便用,条件比原来学生宿舍不知道要好多少。路路对老人很关心,把每天做晚餐的事全包下来,吃完饭还陪老人看电视、聊天,经常陪老人散步,帮助打扫花园。路路在学习方面遇到问题也经常请教戴维,戴维对自己能帮上路路的忙也感到很高兴。
德国帮助老人的模式还很多,许多经验值得借鉴。中国社会也逐步进入老龄化,如果说西方国家是富裕起来后面临老龄化问题,中国则将可能是未富裕起来就面临老龄化问题,因此更有必要为社会老龄化问题早做准备。(科技日报/顾钢)
(责任编辑:黄芳)
第五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全局老干部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老干部各项方针政策,配合全局中心工作,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新经验、新方法,以落实老干部“两项待遇”为重点,进一步抓好离休干部“两费”发放工作,不断完善“三个机制”,大力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和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开展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充分发挥老干部在财政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关心重视,形成老干部的工作合力
几年来,市财政局党组十分重视老干部工作,从老干部“两项待遇”的落实到老干部的生活、学习情况等都非常关心。今年两次拨款1万元,对老年活动中心进行了维修,更新了麻将、象棋等设施,配备了办公桌等的设施,院内设有门球场、广场。利用原西面围墙改造成文化廊,是展示现代老学员夕阳风采的平台和窗口。院外环境进行了绿化、美化,为老年人的学习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月20日,局党组召开了老干部工作会议。讨论了2012年工作重点和专用经费。会上,杨大银局长要求各财政所机关股室,二级单位负责人都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重视老干部工作,切实把老干部工作摆在重要日程上来,要加强老干部工作的领导,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把老干部工作放在财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之中统筹把握,把老干部的利益维护好、落实好。
二、加强政治学习,落实老干部的政治待遇。
1、组织老干部政治学习。4月28日,老干部支部组织全体老干部在财政局四楼会议室召开了会议,一是传达全市三级干部重要会议精神和有关涉老文件;二是学习了杨大银局长在全市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三是传达全市形势报告会的主要内容。共组织老干部政治学习3多次。每月15日,定为老干部政治学习日。主要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及传达一些全市重要会议。通过学习,老同志了解了国内外基本形势,增强了党性,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2、举办茶话会、报告会、座谈会向老干部通报全市财政工作形势。
春节前夕,我局组织召开了老干部迎春茶话会。会上,老干部支部书记胡必荣通报了2012年全局财政工作形势和2012年的工作思路。分管局长张绍斌作了讲话。他指出,老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局党组都十分关心老干部,支持老干部工作。五
一、端午、重阳节举办了老干部座谈会。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挤出有限的资金,改善老干部的学习环境,增加老干部活动经费,严格按照中央、省、市要求,认真落实老干部的“两项待遇”,让老干部安度晚年。会上还广泛地征求老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倾听老干部的心声。
3、不断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我局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老干部党支部的建设,确保各支部组织生活正常有序地开展。对老干部支部的情况进行调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针对支部成员年纪大,身体健康原因创造性开展工作,让老干部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上门收取党费。
4、开展为老干部送温暖活动。重大节日,局主要领导要深入到老干部家中走访慰问。春节期间,局拨出专款4000多元,由分片的局长带领对口包所的人员走访慰问乡镇财政所退休的老所长,分管机关的副局长带工会、老干股的慰问机关老干部,所到之处,向他们嘘寒问暖,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并希望他们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财政事业的发展。对因病住院的老干部及时看望,全年看望老干部72人次。
5、为老干部订阅报刊杂志。为老干部活动场所订阅了《人民日报》、《湖北日报》、《孝感晚报》、《中国老年报》等老同志喜爱的报刊杂志。并且,为机关老同志定阅了《当代老年》和《楚天都市报》,保证了老同志的日常学习。
三、落实工作机制,确保“两费”的正常发放。
今年来,全局离休干部“三个机制”运行比较平稳,离休干部的离休养老金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医药费按规定实报实销。2位离休干部护理费,按政策规定按时足额发放,老同志的生活待遇得到全面落实。对此,老同志非常满意。
四、抓好来信来访,做好老干部的思想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冲击着老干部的切身利益。对于来访的老干部,我们总是笑脸相迎,端茶倒水。耐心细致的向他们解释清楚,做好书面记录,请局领导出面协调督促有关单位按政策办,实在办不到的或难以解决的及时向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今年共接待来访老干部4人。二河所离休干部杨培银反映津贴补贴、住房、工资纳入机关管理的问题,我们落实了津贴补贴,要求在城区安排住房目前局一时无法解决,工资纳入机关管理按政策也难解决;马口退休干部曾宪国反映工龄少算一年、原来任过会计管理站副站长有经济师职称,没有享受经济待遇、津贴补贴月预拨150元不合理问题,我们查阅他的档案,工龄没有错,因为财政部门一直实行的是职级工资制度,他的中级职称没有与待遇挂钩,我们分管人事的党组成员潘新洲,人教股长到曾宪国家中作了解释说明。
五、加强中心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1、加强管理与服务,提高活动中心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活动中心是老干部集娱乐、交流的主阵地。我们各厅室制定规章制度,可以适度的约束老同志谈论的话题是积极向上的,使老同志克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杂物的坏习惯,保持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对于活动中心的服务工作,局领导要求活动中心每天开放,室内外要保持清洁的卫生环境,牌具、桌椅,定期消毒。为老干部创造一个优雅整洁的活动环境,指定退休干部胡承轩有专人负责清洁卫生,茶水供应财物的保管。
2、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组织老干部30多人参加汉川市离退休老干部学习十七大文件知识竞赛活动,有5人获奖;5月份,组织老干部20多人到华东五省和云南进行了夕阳红“红色之旅”参观考察,开阔了老同志的视野,让老同志看到了改革开放给祖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信心和决心。老同志通过亲眼所见,大开眼界,看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重视,丰富了老学员的课外生活。《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贯彻落实情况 汇 报 各位领导:
近年来,在**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人大的有力监督下,我镇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宣传动员、努力为老服务,使全镇老年维权工作逐步走向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共**个村委会,**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万人,目前全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万人,占全镇户籍总数人口的**%。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 保障经费投入
我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专门召开了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会议,要求各村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大力推进老年人权益保障事业快速健康发展。镇政府建立了老年人权益保障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副记担任;成立了老龄委和老龄办,老龄委主任由分管的镇副镇长担任、下设了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办公室,主任由民政助理兼任。村委会成立了老年人协会组织,负责人由村委会主任兼任,成员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兼职,负责具体村委员会的老年人工作。2近几年,我们通过积极争取资金,不断加大了对老年人权益保障事业的经费投入,完善了王爷府镇敬老院及村级老年人活动中心基础等基础设施。近三年来,累计投入60多万元加强了以敬老院为主的硬件建设。同时,积极上下协调,尽力将我镇60岁以上特困老年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较好地解决了特困老人生活困难的问题。
(二)、加强舆论宣传 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我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的学习、宣传。一是纳入我镇普法内容与计划,不断深化学习宣传。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工作。在老人节等重大节日,充分利用标语、横幅的宣传作用,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三是抓好典型,以典型推动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工作发展。如在全镇开展了“敬老孝星” 评比活动,2011年,有四名村民被评为自治区级“敬老孝星”,并获得了表奖。
(三)、贯彻落实各项保障制度和政策 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一是加强了敬老院建设。**镇敬老院总占地面积为6508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387.43平方米。院内有院民生活用房40余间。现有床位60个,院民50名。2010年,在**民局、财政局的支持下,我们克服困难,筹集了部分资金,加上上级配套的资金,对敬老院进行了维修改建。提高了五保供养水平,为改善院民生活条件打下了基础。我镇现有“五保”供养对象221人,其中集中供养50人,分 散供养171人,集中供养率为22.6%;城镇“三无”人员41人,其中,分散的9人,集中的32人。从2011年开始,“五保”供养资金和城镇“三无”人员资金全部实行了“一卡通”发放,保证了资金及时到位;同时合理使用集中供养资金,通过分级服务、特殊化服务,重点提高院民的生活水平。在敬老院的管理上,健全组织了机构,加强了制度建设,实行了院长负责制,强化了卫生及安全管理,食堂管理,保证了敬老院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是对贫困老年群体重点帮扶。每逢重大节日期间,由党委、政府领导带队对特困老年人进行慰问,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对家庭困难的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纳入了农村低保进行保障。全镇现享受低保人数为3345人,其中有2112 名60至80岁的老年人享受了农村低保,占总人数的63.14%。今年将有358名80岁以上的老人将开始享受高龄津贴。
三是建立法律援助机制。我镇协调和解决了部分关系老年人切身利益的财产、赡养、福利等方面问题。对老年人反映的问题,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并跟踪督促落实重点问题,及时有效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
四是探索村级开展“居家养老”工作。依托老年人协会等现有平台,初步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活动。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服务办法。鼓励村委会建立日间照料站、老年日托服务中心。以便为初步形成涵盖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心理咨询、文化学习、体育健身、娱乐休闲等综合性的为老服务网络奠定基础。4 五是保障老年人享受优惠待遇。根据上级安排,正在进行60周岁以上老年人颁发老年人优待证工作,保证老年人在全市范围内享受优惠待遇。如:优先购买车票、飞机票,优先上车、登机;上医院优先挂号、就诊;免费进入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纪念馆等场所参观游览;免费或优惠乘坐公共汽车;免费使用公共厕所等。
六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近年来,我们在镇中心组建了老年人秧歌队,配合党委、政府在重大节日搞好各项宣传活动。并组织参加**政府每年组织的老年人运动会,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四)、推进新型医疗制度 缓解老有所医问题
我镇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同时,对处于高龄、高发病“双高”期的农村高龄老人,全面纳入了大病救助范围,对确有困难无法缴纳医疗费的老人,尽最大可能的由民政救助,并根据特困老人的申请发放临时救助金,较好地解决了特困老人看病难的问题。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我镇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工作上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从当前我镇老年维权工作的实际情况看,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具体表现在: 一是家庭养老功能呈现弱化的趋势,空巢老人家庭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二是有些村委会对老年维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一般化,缺乏力度。5 三是老年人的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工作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比较薄弱;歧视、虐待老年人的情况时有发生;老年人房屋被侵占、赡养无保障等问题仍然存在。
四是老龄工作机构和老年维权组织尚不健全,经费、人员少,工作条件差,严重制约老年维权工作的正常开展。活动经费不足,一些大型老年人权益保障活动难以开展工作。
六是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相对单调,精神文化生活比较贫乏。从全镇来看,老年人活动场所仍然不足,综合性服务基础设施十分薄弱。老年人活动场所条件简陋,功能不配套,有近80%无活动场所,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老年服务产业起步晚,经验不足,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一是要加强对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老年法》宣传,使全社会充分了解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家庭、社会和单位对老年人应尽的义务,增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和为老年人服务的意识;二是要大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教育,提倡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积极开展家庭美德教育,把传统孝道的精髓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新的内涵,形成新型的孝文化;三是要广泛培育和树立新时代敬老先进典型,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报道,形成生活上关心老年人、精神上慰藉老年人、权益上维护老年人的良好氛围;四是要通过家庭、学校等多种途径的宣传教育,使人们从小养成仁爱之心和责任意识,懂得感恩回报和奉献社会。
2、加强组织领导。继续落实“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方针,把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解决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机构的作用,使我镇老年人权益保障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3、加强维权工作。认真落实和完善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促进形成全面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制度和机制。不断充实老年人优待优惠办法的内容。认真开展执法检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诈骗、伤害、遗弃、虐待老人等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4、进一步加大社会福利设施和服务照料体系建设的力度。积极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每村设置一处老年人活动之家。鼓励老年人参与文体活动,提高文体娱乐活动场所的老年人使用率,扩大老年人的受惠面。
5、加大老有所为引导的力度。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营造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社会环境,鼓励老年人继续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老有所为”。根据自愿、量力的原则,鼓励农村低龄健康老人从事种植、养殖和经营等经济活动。积极倡导和支持老年人广泛开展自助互助活动。努力探索实现老有所为的新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有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页底)
1、根据联合国的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超过()即进入老龄社会。A.20% B.15% C.7% D.10%
2、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我国进入老龄社会的时间是()年。A.1999 B.2005 C.2010 D.1995
3、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不包括()。
A.老龄人口基数大 B.老龄化速度快 C.少子化现象严重 D.“未老先富”特征明显
4、我国出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时间是()年。A.1986 B.1996 C.2009 D.2012
5、《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是()通过的。
A.2012/10/01 B.2012/12/04 C.2012/12/28 D.2013/01/01
6、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自()开始施行。
A.2012/12/28 B.2013/7/1 C.2013/9/9 D.2013/12/04
7、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定的根本依据是()。A.《宪法》 B.《民法通则》 C.《婚姻法》 D.《刑法》
8、根据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是指()周岁以上的公民。A.55 B.60 C.65 D.70
9、根据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国家鼓励地方建立()周岁以上低收入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
A.75 B.80 C.85 D.90
10、每年()是我国的老年节。
A.阳历7月7日 B.农历7月7日 C.阳历9月9日 D.农历9月9日
11、为应对老龄社会的严峻挑战,()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A.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B.养老社会化 C.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D.优先发展长期照护事业
12、老年人养老以()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A.社区 B.机构 C.居家 D.单位
13、设立养老机构应当向()申请行政许可。
A.乡镇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老龄委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14、人民法院对老年人()的案件可以依法裁定先予执行。A.追索债务 B.追索基本养老保险金 C.追索基本医疗保险金 D.追索赡养费或抚养费
15、保障老年人权益是()的共同责任。A.家庭和政府 B.家庭和单位 C.单位和政府 D.全社会
16、老年人以遗嘱处分财产,()为老年配偶保留必要的份额。A.可以依法 B.应当依法
C.在有些情况下可以不 D.应当依配偶的要求
17、赡养人有义务耕种或者委托他人耕种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或者委托他人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归()所有。A.老年人 B.赡养人 C.委托人 D.受托人
18、国家建立健全()政策,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为老年人随配偶或者赡养人迁徙提供条件,为家庭成员照料老年人提供帮助。A.政府养老支持 B.家庭养老支持 C.社会养老支持 D.企业养老支持
19、根据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赡养人的配偶()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A.应当 B.可以 C.按照合同约定 D.按照个人心情
20、老年人婚姻关系的变化()引起赡养人赡养义务的变化。A.能 B.不能 C.视老年人情况能 D.视赡养人情况能
21、赡养人放弃继承权()免除赡养义务。
A.不能 B.能 C.视老年人情况能 D.视赡养人情况能
22、对于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作为赡养人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侵占 B.擅自改变产权关系 C.擅自改变租赁关系 D.需要维修时维修
2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制定优待老年人的办法,逐步提高优待水平。对常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外埠老年人给予()优待。A.同等 B.差别 C.适当 D.相应
24、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办理房屋权属关系变更、户口迁移等涉及老年人权益的重大事项时,应当就办理事项()进行询问,并依法优先办理。A.是否为老年人所在单位的真实意思表示 B.是否为老年人配偶的真实意思表示 C.是否为老年人赡养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D.是否为老年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25、农村老年人()兴办公益事业的筹劳义务。
A.承担 B.不承担 C.视老年人经济状况承担 D.视公益事业内容承担
26、具备()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自己关系密切、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个人、组织中协商确定自己的监护人。A.部分民事行为 B.限制民事行为 C.完全民事行为 D.无民事行为
27、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看望或问候老年人。A.必须经常 B.应当经常 C.应当 D.必须
28、国家通过(),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A.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B.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C.长期照护保险制度 D.养老补贴制度
29、对()的老年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逐步给予养老服务补贴。A.无赡养义务人 B.无子女 C.生活孤独 D.经济困难
30、国家制定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无障碍设施的()应当保障无障碍设施正常使用。
A.施工单位 B.所有人 C.管理人 D.所有人和管理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道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得分,请在答题卡上把您认为正确答案后面的“○”涂黑,每道题一分,共30分)
31、制定《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目的是()。A.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B.发展老龄事业
C.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美德 D.弘扬中华民族助老美德
32、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目标是要实现()。A.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B.老有所为C.老有所学 D.老有所乐
33、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目标是要实现A歧视 B 侮辱 C虐待 D遗弃
34、我国所要建立和完善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以()。A.居家为基础 B.社区为依托 C.社会为主导 D.机构为支撑
35、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A.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成绩显著的组织、家庭 B.敬老、养老、助老成绩显著的组织、家庭、个人 C.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成绩显著的个人 D.对参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年人
36、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的赡养人是指()。A.老年人的子女 B.老年人的配偶
C.老年人的父母 D.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37、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的义务包括()。A.经济上供养 B.生活上照料
C.精神上慰藉 D.照顾老年人特殊需要
38、下列关于赡养人对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的说法,正确的是()。A.应当亲自照料
B.不能亲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意愿委托他人照料 C.不能亲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意愿委托养老院照料 D.不能亲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赡养人意愿送到养老院照料
39、老年人对个人的财产,依法享有()的权利,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不得以窃取、骗取、强行索取等方式侵犯老年人的财产权益。A.占有 B.使用 C.收益 D.处分 40、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包括()。
A.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B.享受社会服务和社会优待的权利 C.参与社会发展的权利 D.共享发展成果的权利
41、我国将逐步开展长期护理保障工作,老年人获得护理补贴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生活长期不能自理 B.经济困难 C.无劳动能力 D.文化生活匮乏
42、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可监督赡养协议的履行。A.村委会 B.居委会 C.老年人组织 D.赡养人所在单位
43、养老保障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据,我国将根据()适时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A.经济发展水平B.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情况 C.物价上涨状况 D.老年人的精神需要
44、老年人的住房条件需要得到良好的保障,因此,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实施()时,应当优先照顾符合条件的老年人。A.廉租住房 B.公共租赁住房 C.危旧房屋改造 D.商品房建设
45、国家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老年人和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参加()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A.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B.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C.商业保险 D.社会保险
46、遗赠扶养协议或其他扶助协议是我国立法总结人民群众实践经验而创造的遗产处理方法,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老年人可以与()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或其他扶助协议。A.集体经济组织 B.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C.养老机构 D.个人
47、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当老年人去世后,在没有遗嘱继承的情况下,()是该老年人第一顺位的继承人。A.老年人的配偶 B.老年人的兄弟 C.老年人的子女 D.老年人的姐妹
48、根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设立养老机构应当符合的条件是()。A.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
B.有与服务内容和规模相适应的资金、基本的生活用房、设施设备和活动场地 C.有符合相关资格条件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 D.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49、养老机构可能会因为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更或终止,此时养老机构()。A.应当妥善安置老年人
B.应当依照规定到有关部门办理手续 C.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帮助 D.将老年人强行推向社会
50、老龄事业的发展需要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国家鼓励()设置相关专业或者培训项目,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A.高等学校 B.中等职业学校 C.职业培训机构 D.高级中学
51、老年人因其合法权益受侵害提起诉讼交纳诉讼费确有困难的();需要获得律师帮助 但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可以获得法律援助。A.可以缓交 B.可以减交 C.可以免交 D.可以少交
52、下列场所中,应当对老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的是()。
A.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 B.纪念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 C.影剧院、体育场馆 D.公园、旅游景点
53、各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城乡规划时,应当根据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老年人口分布和老年人的特点,统筹考虑适合老年人的()建设。A.公共基础设施 B.生活服务设施 C.医疗卫生设施 D.文化体育设施
54、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可以促进老龄事业的建设,实现老年人的价值,因此国家应当()。A.重视老年人的知识和优良品德 B.珍惜老年人的技能和经验 C.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
D.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55、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第三人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A.应当对侵权的第三人实施同等报复 B.可以与侵权人协商处理 C.可以要求有关部门处理 D.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56、老年人与家庭成员因赡养、扶养或者住房、财产等发生民事纠纷,可以采取()等救济措施。
A、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B、向其他有关组织申请调解 C、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向检察院申诉
57、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致使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承担的责任包括()。
A.由其所在单位责令改正或者依法给予处分 B.由其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或者依法给予处分 C.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D.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8、养老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按约定提供服务,其侵害老年人人身权益或财产权益,或者未按约定提供服务的,应当承担的责任包括()。A.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B.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C.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D.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9、未经许可设立养老机构的,要依法承担的责任是()。A.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责令改正
B.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养老机构条件的,依法补办相关手续 C.逾期达不到法定条件的,责令停办并妥善安置收住的老年人 D.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60、涉及老年人的工程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无障碍设施所有人、管理人未尽到维护和管理职责的()。A.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B.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C.对有关单位、个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D.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判断题(您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A,表述错误的请选择B,请在答题卡上把A或者B后面的“○”涂黑,每道题一分,共40分)61、青少年组织、学校和幼儿园应当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敬老、养老、助老的道德教育和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制教育。()62、老年人可以以年龄为由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63、赡养人应当安排老年人的住房,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强迫老年人居住或者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
64、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65、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
66、由兄、姐扶养的弟、妹成年后,有负担能力的,对年老无赡养人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
67、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68、非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可以依法使用国有划拨土地或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可以随意改变用途。()69、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应当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70、医疗机构应当为老年人就医提供方便,对老年人就医予以优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为老年人设立家庭病床,开展巡回医疗、护理、康复、免费体检等服务。()
71、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网络等应当反映老年人的生活,开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宣传,为老年人服务。()
72、国务院制定国家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国家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制定本行政区域的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和计划。()
73、国家进行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增强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意识。()74、国家支持老龄科学研究,建立老年人状况统计调查和发布制度。()
75、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76、老年人与配偶之间没有相互扶养的法定义务,但可依照个人意愿约定相互间的扶养义务。()77、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78、老年人有依法继承父母、配偶、子女或者其他亲属遗产的权利,有接受赠与的权利。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抢夺、转移、隐匿或者损毁应当由老年人继承或者接受赠与的财产。()
79、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80、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对流浪乞讨、遭受遗弃等生活无着落的老年人给予救助。()
81、国家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增加老年人的社会福利。()
82、国家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扶助制度。()
83、农村可以将未承包的集体所有的部分土地、山林、水面、滩涂等作为养老基地,收益供老年人养老。()
84、老年人依法享有的养老金、医疗待遇和其他待遇应当得到保障,有关机构必须按时足额支付,但可以根据本机构经济状况予以克扣、拖欠或者挪用。()
85、国家鼓励慈善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为老年人提供物质帮助。()8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逐步给予养老服务补贴。()
87、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建立适应老年人需要的生活服务、文化体育活动、日间照料、疾病护理与康复等服务设施和网点,就近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88、由于老年照料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国家不倡导老年人互助服务。()
89、省级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养老服务质量和养老服务职业等国家标准,建立健全养老机构分类管理和养老服务评估制度。()
90、国家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制度,依法规范用工,促进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合理增长,发展专职、兼职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养老服务队伍。()91、国家不鼓励养老机构投保责任保险,也不鼓励保险公司承保责任保险。()
92、国家采取措施,发展老龄产业,将老龄产业列入国家扶持行业目录。扶持和引导企业开发、生产、经营适应老年人需要的用品和提供相关的服务。()
93、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为老年人及时、便利地领取养老金、结算医疗费和享受其他物质帮助提供条件。()
94、鼓励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其他法律服务机构为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免费或者优惠服务。()
95、基于营利性的考虑,城市公共交通、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客运,不应当为老年人提供优待和照顾。()
96、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共政策,涉及老年人权益重大问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不听取老年人和老年人组织的意见。()97、国家发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98、单位和个人可以根据需要安排老年人从事危害其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99、老年人和老年人组织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老年人权益保障、老龄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100、侮辱、诽谤老年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答案 2 3 4 5 6 7 8 9 10 C A D B C B A B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D D D B A B A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D A D B C B A D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C ABCD ABCD ABD ABC AD ABC ABC ABCD AD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ABC ABCD ABC AB AB ABCD AC ABCD ABC ABC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ABC ABCD ABCD ABCD BCD ABC ABCD ABD ABCD ABCD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A B B A A A A B A A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A A A A A B A A A A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A A A B A A A B A A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B A A A B B A B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