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勤工助学论文:论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法律保护
大学生论文:论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法律保护 [摘要] 大学生勤工助学的保护是一个非常重要却被忽视的社会问题,目前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大学生应提高鉴别能力,增强对诉讼途径的重视,把大学生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才是最终的治本之策。
[关键词] 大学生 勤工助学 劳动法
一、大学生勤工助学中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和收费制度的改革,贫困生群体也越来越庞大。目前在校生中的贫困生比例为20%,特困生比例为8%,这就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勤工助学的队伍中。但是,不断扩大的勤工助学大军,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勤工助学已经变得非常普遍的大学校园里,无法顺利拿到全部打工报酬成了较为普遍的现象。象牙塔中的莘莘学子,竟然也陷入如民工讨薪一样的难堪境地。
1.大学生勤工助学是法律保护盲区。一些公司对雇佣在校大学生打工“情有独钟”,主要是因为“成本”低,他们通常会极力压低工钱,甚至有的从开始就没有打算给钱。在他们眼中,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又不受《劳动法》的保护,比较好“坑”。
2.高校勤工助学指导机构作用有限。目前,社会实践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外兼职是其中的 一个主要环节。为此,多数高校专门成立勤工助学指导机构,但其工作重心主要是针对校内,由学校开设勤工助学岗位并加以管理,这样校外勤工助学指导几乎出于空白。即使有宏观指导,但效果也非常有限,更谈不上维护校外打工学生的合法权益了。
3.学生维权意识不足。首先,大学生的法制观念不深,虽然高校都开设《法律基础》课,但多数学生学得不深,特别对一些部门法,如《劳动法》等缺乏了解。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甚至不知道该向哪个机构投诉。在实际中也缺乏法律实践,学用分离,重学轻用,最明显表现为多数大学生在勤工助学时没有与用人单位签定相应的书面用工协议,而是采用口头协商的方式,在出现纠纷后较难举证。其次,在校大学生虽有维权意识,但付之于行动的不多。参加勤工助学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劳动群体,其特殊性在于:
①多数大学生的基本生活保障主要由父母提供,面临生存威胁少。
②部分贫困大学生目前在激烈的竞争中,因怕失去来之不易的工作,不敢拿起法律的武器依法维权。
③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依法维权比较繁琐,他们往往采取放弃的做法。一场劳动争议的解决,一般要经过仲裁、诉讼、申请执行等过程,时间漫长,程序复杂,又需要
支出较高的费用,与他们兼职所得的收入相比,维权成本太高,所以大学生依法维权信心不足,往往半途而废。
二、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法律属性
1.从雇用者的法律身份区分在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形式。在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内容多样,形式不一,雇用在校大学生者的法律身份各异。根据雇用者的法律身份,在校大学生勤工助学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自然人雇佣的勤工助学。家教属于该种类型。家教是大学生从事最多的勤工助学工作。有的学生利用周末时间,有的同学利用晚上时间,一次一两个小时,通常按照小时计算工钱,寒暑假也有部分学生按月计酬,雇主提供食宿,陪小孩读书、画画、练琴等,即充当所谓的高级保姆的角色。
②企业雇用的勤工助学。大型国际连锁企业如肯德基等洋快餐,常年大量使用在校大学生廉价的劳动力;一些超市、企业也喜欢雇佣在校大学生从事发单、促销等工作。由于这些岗位对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求不高,即使没有相关的经验,也可以很快上手。还有,在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不少在校大学生也利用业余时间在旅游公司从事导游工作。
③个体经济组织的勤工助学。如小餐馆雇用大学生送餐、小服装店的店员等。由于在校大学生是利用课余时间勤工助学,因此工作时间有较强的时段性,计酬方式也多采用
计时工资,具有非全日制用工的形式。在校大学生的勤工助学究竟是否适用《劳动法》,关键在于是否与雇用者建立劳动关系。
2.建立劳动关系的在校大学生勤工助学适用劳动法 ①受雇于家庭、自然人的勤工助学不适用劳动法。我国《劳动法》的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劳动合同法》虽然将用人单位扩大到“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家庭、自然人仍不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合法主体,受雇于家庭、自然人的在校大学生仍被排除适用劳动法。根据民法理论,在校大学生与雇主建立的民法上的劳务关系和雇佣关系,他们权益的保护适用相关民事法律。
②受雇于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且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勤工助学适用劳动法。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属于建立劳动关系的适格主体用人单位一方,只要在校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就应当无条件适用劳动法。用人单位和在校大学生之间是否建立劳动关系,应根据双方是否存具有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去判断。
实践中不乏用人单位为了规避劳动法的适用与勤工助学的在校大学生签订劳务合同。但判断大学生与用人单位是属于何种法律关系不能单纯以其与用人单位签订的格式合 同为依据,而必须考察其具体的、真实的法律关系的内容。只要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已经建立了劳动关系,满足劳动关系的从属性、有偿性特点,就应无条件遵守《劳动法》。
三、完善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法律保护
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选择了勤工助学作为丰富学习内容、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法律规定存在缺陷等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十分普遍。我们应当不断完善法律规定,对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行为予以更全面的保护。
1.从法律规定而言,有必要加大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保护力度。《劳动法》保护的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除了《劳动法》的保护以外,广义上的劳动者就没有其他法律来保护。如公务员虽然不适用《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但是却受到《公务员法》的特别法保护。大学生作为参与生产实践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在校学生,因此,应在特别法如《高等教育法》中对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给予特别法的保护。
2.地方各级政府应重视对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行为的保护。从法理上而言,地方人大有权在不违反上级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规。因此,地方人大可在权利范围内,在不
违反上级法的前提下,参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制定地方性法规保护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行为。
第二篇:探讨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法律保护
探讨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法律保护
摘要:目前,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现象已越来越普遍,但随之而来的是,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文章从洋快餐店涉嫌违法用工的事件入手,对目前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有关法律规定进行分析,提出完善现行法律规定。加大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法律保护力度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勤工助学;法律保护
2007年1月中旬开始,广东《新快报》派出记者和实习生,对广州市数十家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餐厅使用非全日制员工的情况展开调查。干1小时只有最低工资标准的一半、工作4小时才能无薪休息15分钟、一年下来拿不到劳动协议……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洋快餐店涉嫌违法用工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这些洋快餐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向兼职在校大学生支付报酬的行为是否违反《劳动法》?新的《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打工者权益日益受到社会的关心和重视,而作为特殊的劳动者群体的大学生也应当成为社会共同关心保护的对象,对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权益如何进行法律保护更是人们探讨的话题。
一、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现状
所谓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劳动。通过生产实践,接触社会,增长才干,劳动所得则作为学习期间的经济补益。由此可见,勤工助学是以“工”为前提,以“学”为目的,勤工助学只是学生在课余时间从事的课余活动之一,不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勤工助学所得的收入并不是学生获取生活费用的唯一途径,只是带有补偿性质的支付。勤工助学在当今高校中已十分普遍,大学生从事勤工助学的原因各异,有的是为了赚取生活费,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有的是为了充实课余生活,获得一份社会经历,从而为毕业后迈入社会奠定基础。
按照勤工助学的工作场所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校内勤工助学和校外勤工助学两种类型。校内勤工助学的雇佣者通常是校内各行政部门,学生从事的大多是打字、传递文件等辅助行政工作,学生的各种权益均能够得到较好的保障。但由于财力物力的有限,学校可以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极其有限,难以满足广大学生的要求。同时,相对于校外勤工助学而言,校内勤工助学收入较低,因此更多的大学生选择了校外勤工助学的方式。根据一份调查结果显示,63.6%的大学生有过校外勤工助学的经历,校外勤工助学多集中在家庭教师、技术兼职、商品促销、市场调查和主持礼仪等领域。其中约有47.8%的大学生遭遇过“打工陷阱”,如欺骗介绍费、拿不到工资、超时工作等等,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而这其中仅有2.2%的大学生向法院起诉,7.4%的大学生通过劳动仲裁或向相关的劳动部门投诉,有37.1%的大学生则采取了其他方法。仍有53.3%的大学生在权利受到侵害时采取了忍气吞声的态度。由此可见,在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中介机构经营不规范,大学生本身信用及法律意识薄弱等条件的制约下,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遭受权利侵害的情况十分严重。尽管如此,大学生却普遍没有采取正确的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大学生在校外勤工助学中的弱势地位十分明显。
二、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有关法律规定
根据原劳动部1995年颁发的《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12条的规定,在校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这就意味着,高校大学生不受劳动法的调整和保护,其身份仍然是学生,不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其勤工助学行为不适用《劳动法》。许多人提出,《意见》是1995年颁布实施的,当时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情况还不普遍,现在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越来越普遍,其权益遭受侵害的情况日益严重,其他法律已不足以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因此应当将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行为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将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作为非全日制用工的一种特殊形式予以保护。
但是,根据2007年6月29日通过。并于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第68、69条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该条规定仅适用于劳动者,而不适用于学生等其他人员。也就是说,新的《劳动合同法》依然没有将大学生列入其调整范围。
然而,这是否意味着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行为就不受法律的保护了呢?其实不然。虽然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行为不受《劳动法》的保护,但是依然受《民法》有关雇佣关系的调整。查看我国法律法规,我们找不到对雇佣关系的说明,也找不到“雇佣关系”这个词的使用。因而,根据法律法规认定何种关系属于雇佣关系非常困难。从法律角度对雇佣关系加以界定就难上加难。目前,在我国,我们仅能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找到有关雇佣活动的解释,其第9条第二款规定,前款所称“从事雇佣活动”,是指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雇员的行为超出授权范围,但其表现形式是履行职务或者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的,应当认定为“从事雇佣活动”。同时,我国许多司法解释均对雇主和雇工责任进行了规定。根据以上司法解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法律法规中但凡涉及雇主与雇工,就可以推定两者之间存在雇佣关系。
台湾地区民法学专家王泽鉴先生指出,雇佣合同,即受雇人于一定或不一定之期限内,为雇佣人服劳务,雇佣人负担给付报酬的契约。而在梁慧星教授主持的民法典专家建议稿中对雇佣合同又专设一章进行规定。该草案合同篇第15章第301条规定:“雇用合同是受雇人向雇用人提供劳务,雇用人支付报酬的合同。”在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行为中,双方签订的用工协议或口头约定即可视为雇佣合同,可以认定双方存在雇佣关系。即使双方没有签订雇佣合同或进行约定,但只要符合一方提供劳务,另一方给付报酬的要件,仍然可以认定双方存在雇佣关系。因此,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行为适用雇佣关系的有关法律规定,可以通过雇佣关系予以保护。
三、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法律保护分析
由上述法律规定我们可知,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也是受到民法雇佣关系保护的,为什么人们强调要将大学生勤工助学纳入《劳动法》的保护范围呢?事实上,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是有根本区别的。根据法律规定,一旦确立劳动关系,即适用《劳动法》的各项规定,包括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社会保险、工伤保险等,而民事雇佣关系则没有关于此方面的规定。由此可见,《劳动法》的保护要比《民法》的保护层面高、力度大。
但是,是不是所有公民都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呢?其实不然。不但以学生为代表的不以劳动所得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不适用《劳动法》,即使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均不适用《劳动法》。事实上,《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的范围是很狭窄的。一般意义上,劳动者是以劳动所得作为自己生活来源的人,而学生作为消费群体,其生活来源大部分来自家庭的支持,即使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勤工助学等途径完全承担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但关键的一点在于,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一旦把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行为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将会涉及许多复杂的问题,如最低工资、社会保险、福利待遇等是否均适用《劳动法》的有关规定,而一旦适用后,学生是否还是学生的主体身份呢?因此,《意见》的规定是有其合理性的,虽然颁布时间距今已过了十几年,但只要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依然是学习,而不是劳动,那么大学生与劳动者就存在质的区别,不能适用《劳动法》的保护。
那么,《民法》有关雇佣关系的保护是否足以保护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权益呢?就目前的规定而言,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尚未对民事雇佣关系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这就给法律适用带来一定的困难。如何认定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行为受民事雇佣关系的调整,司法实践中可能存在不统一的做法。同时,目前法律仅在涉及雇主和雇工责任分担时才提及雇佣关系,规定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非故意地引起第三人伤害时,由雇主承担责任,以保护雇工的权益。但是法律对如何更全面地保护雇工本身的权益则有所欠缺,如当雇工本人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受到伤害时则只能适用《民法》有关人身伤害赔偿的规定,这比《劳动法》中有关工伤赔偿的标准要低得多,这显然不利于雇工权益的全面保护。同时,大学生作为参与生产实践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主要任务仍然是学习,因此,与《劳动法》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身体健康等权利相比,对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行为的法律保护应着重落在对他们健康权利的保护上,如规定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最高工作时间,保障他们不因工作而荒废学业,顾此失彼。
由此可见,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行为不适用《劳动法》的保护有其合理性,但是目前我国有关民事雇佣关系的法律规定对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行为的保护明显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完善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法律保护的建议
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教育内容和形式进一步多样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选择了勤工助学作为丰富学习内容、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法律规定存在缺陷等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在勤工助学活动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十分普遍。我们应当不断完善法律规定,对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行为予以更全面的保护。从法律规定而言,有必要加大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保护力度。《劳动法》保护的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除了《劳动法》的保护以外,广义上的劳动者就没有其他法律来保护。如公务员虽然不适用《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但是却受到《公务员法》的特别法保护。大学生作为参与生产实践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在校学生,因此,应在特别法,如《高等教育法》中对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给予特别法的保护。另外,法律应对民事雇佣关系予以明确规定,统一标准,使各地法院在判断民事雇佣关系时有法可依。地方各级政府应重视对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行为的保护。从法理上而言,我国法律体系分为宪法、基本法、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等。地方人大有权在不违反上级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性法规,部分地方政府有权在不违反上级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政府规章。因此,地方人大及地方政府可在权利范围内,在不违反上级法的前提下,参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保护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行为。如北京市教委与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制定了《北京地区高等院校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规定》,对在校内外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由北京市教委会同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一规范《勤工助学活动协议书》样式,维护学生在勤工助学中的合法权益。另外,南京市劳动局劳动力管理处有关人士指出,学生打工可以参照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寻求自我保护。温州市规定,打工学生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可以比照《劳动法》上关于工伤的规定处理。通过这些规定,弥补目前法律规定的不足,使大学生既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有所区别,但是其校外勤工助学行为又能参照《劳动法》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学校作为大学生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应当承担保护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合法权益的责任。高等学校应当成立勤工助学指导中心,对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行为进行统一指导和管理,保护学生的权益。如学校勤工助学指导中心可以联系用人单位雇佣在校学生进行勤工助学活动,代表学生与用人单位进行集体谈判,统一签订协议约定工作条件,当大学生权益受到侵害时,还可以作为大学生的代表,与用人单位协商,甚至提起诉讼,降低大学生的诉讼成本,更好地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行为虽然不受《劳动法》的保护,但是仍然受到民法有关雇佣关系的保护。目前我国法律规定仍存在一定缺陷,对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保护力度不足。我们应当不断完善法律规定,政府和学校都应当共同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使大学生既能通过勤工助学得到锻炼,又能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三篇:大学生勤工助学现状探讨论文
摘要:勤工助学不仅是高校大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在引导学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促进大学生适应社会的一条有效途径。以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勤工助学为例,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条件下,分析大学生勤工助学现状,并针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进一步促进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勤工助学;自立自强
一、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的意义
勤工助学是指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运用科学知识、专业才能等为用工单位或个人提供智力、体力服务劳动,从而获得报酬的一种活动。作为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勤工助学不仅能从物质上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且有助于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自立及创业能力,是将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良好方式。大学生勤工助学是高校大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促进学生成才成人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来说,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勤工助学能培养锻炼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二是勤工助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三是帮助学生树立“自立自强、回报社会”的意识,正确认识困难,勇敢地接受生活的挑战,用乐观向上的态度,学会自我调适。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现状与困境
贫困大学生倍受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贫困大学生的人数也有所增加,他们主要来自农村、边远山区、多子女上学、城市双下岗职工、父母离异、单亲、重病户、突遇天灾人祸等家庭,为了接受高等教育,他们承受着极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为保证贫困大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在普通高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的通知》,通知中规定,各高校每年必须从学费收入中划出10%的经费专门用于勤工助学工作,与此同时,各所高校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竭尽所能来帮助贫困大学生。
安徽师范大学于2010年6月制定了《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校内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并开始在校内本科生中开展勤工助学岗位的招聘工作,这些举措为缓解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心理压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切实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及对勤工助学岗位的认识,笔者对安徽师范大学的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6份。
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实际操作中遇到的情况,现将制约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开展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投入资金有限。尽管安徽师范大学为勤工助学岗位设立了专项资金,但随着现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每月两百多元的报酬对于缓解贫困学生的生活压力仍十分有限,从调查结果来看,因为待遇低而不愿意申请勤工助学岗位的学生达到27.9%。此外,部分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由于其成长环境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他们性格自卑,不愿意在人前暴露家庭经济困难的窘境,因此难以积极参与和配合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调查显示,因为不愿意让别人知晓自己家庭经济困难而不愿申请的达18.1%。
(二)大学生勤工助学部分岗位设置不够合理。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在2010年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招聘中,图书馆、学生处、网络管理中心等部门的招聘岗位,工作相对轻松,工作环境较好,申请这些岗位的学生约占全部申请学生数的76.4%,但这些岗位提供的数量较少,只有42个岗位,出现了“粥少僧多”高比例竞争的状况;而保卫处安全巡逻员、宿舍治安员、伙食管理助理员等岗位工作相对繁重,更有少数同学觉得这些岗位的“名声”不好听,因此,虽然提供的岗位多达123个,但申请人数偏少,只占申请学生的23.6%,以至出现岗位空缺的状况。
(三)勤工助学岗位短缺且层次偏低。高校提供学生参加的勤工助学岗位十分有限,临时性、一次性岗位较多,而且大多停留在低层次的劳务性岗位上,如搞清洁卫生,收发报纸信件,宿舍管理,图书馆和资料室的书籍上架等,这种勤工助学虽然能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务实精神,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经济压力,但很难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培养相结合,助学自强功能不大。而现在的社会兼职,数量多,形式丰富、层次也较高,如家教、代课、市场营销,各种辅导班、杂志、手机卡等业务代理,这些兼职和社会接触面广,能更好地锻炼个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有些还和学生的专业有所关联,且工资相对较高,时间也多集中在晚上或是周末,所以,许多学生更愿意接受社会兼职。
(四)勤工助学岗位申请的条件之一就是必须在本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中被认定为家庭经济“一般困难”及以上等级。而部分学生由于认定过程中的操作问题等一系列因素未能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因此不符合申请条件。
三、加强和完善高校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对策与建议
为更好的帮助贫困大学生度过难关,缓解经济和精神压力,保证大学生勤工助学政策切实有效的实施,提出如下建议和改进方法:
(一)提高认识,健全机构,加强制度建设。高校应充分认识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意义,把勤工助学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高校有专门负责勤工助学的职能部门以及下属部门,并配备具体负责人组织实施、统一指导、统一协调。也可以建立创业团队,由教师专人指导,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对学生进行相应岗位技能培训,让学生尽快与岗位要求接轨,这些工作的实施,却必须在学校的规章制度范围内。
(二)广开渠道,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拓宽勤工助学岗位。学校要积极支持勤工助学工作,扩大校内岗位的同时,应多开发校外兼职岗位,如家教、市场营销等。勤工助学工作应以学生为中心,立足校园,逐步导向社会,在社会市场上拓展大学生勤工助学的领域和岗位。建立相对独立的勤工助学基地,并予以政策上的扶持,保证学生勤工助学参与面和规模性。
(三)拓展领域,促进勤工助学活动向高层次、专业领域发展。学校在扩展一些如家教、促销,产品营销,市场调查等助学岗位同时,应优先从育人角度出发,从增加有效实践机会的角度,把勤工助学岗位从单纯的服务岗位向管理型、智力型、科技型延伸。
(四)发挥勤工助学的育人功效。勤工助学的根本目的是助学,即学生在不影响自身专业学习的情况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偿劳动,以缓解家庭经济困难,解决部分学杂费和生活费。勤工助学的功效远大于直接给予他们补助,所以不能把勤工助学活动当作单纯的经济活动,更不能把安排学生勤工助学与安排校内临时工一样作为劳动力使用,勤工助学在帮助学生经济脱贫的同时更注重心理脱贫。“左手给予岗位,右手给予尊严。“培养他们树立”自主、自强、自立、自信”的品质,明礼诚信,凭借自己的双手度过生活的难关,顺利完成学业,勇敢地迈进社会。
(五)进一步放宽政策,扩大勤工助学参与面。勤工助学一方面要合理公平竞争上岗,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坚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优先的原则;另一方面,勤工助学也应惠及其他学生,放宽申请要求,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机会,让他们在大学生涯里,锻炼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
(六)建立勤工助学数据库,实行信息化管理。通过建立贫困生助学数据库,实行登记制度,将每个困难学生的详细资料如学生的学习成绩、专业、资助情况、获奖情况、应聘意向等录入数据库;建立学生诚信档案,明确学生勤工助学中的责、权、利;建立考核制度,包括考勤,用人单位评价及奖惩记录;同时把所有岗位信息全部在相关网站公布,形成公开、公正的录用机制,便于勤工助学岗位灵活、稳定的管理。
实践证明,勤工助学活动是资助贫困生的重要渠道之一,勤工助学活动是加强大学生与社会实践联系的纽带,也是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切入点。我们应加强宣传力度,鼓励学生勤工助学,自强不息;同时竭尽所能,帮助他们度过人生难关,助他们成人、成才、成功。
第四篇:大学生勤工助学申请材料
大学生勤工助学“服务之星”申请材料
认真 真诚 仔细----我在勤工助学的三点感悟。
服务源于真诚,当我以真诚对待他人,总会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赞赏。不需要说太多,用真诚的微笑打开与别人的交流通道,用真诚的心与他人交流。一个微笑,给来健身的同学一份好心情同时也给自己一份好心情。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要坚定不移的继续这样做下去,因为在健身房我是这么做的,同时也得到如此丰富的回报。在健身房,每个人都是那么的真诚,我们交流的很好,感情也越来越深,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不仅仅是同事,更是好朋友。
认真是做好工作的不二法门。值班伊始,带上值班证,认真打扫卫生,给前来健身的同学创造闲适的环境。作为一名服务中心人,我认为最基本,最重要的是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首先,我既然志愿加入这个部门,承担这份工作,就有责任,也是义务,把这份工作做好。而且,我是勤工助学,是那别人的工资的,只有认真工作才能对的起自己的良心。最后,也是同样重要的一点,只有认真工作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锻炼。认真工作,我会用心思考自己的工作,想想自己在工作时,哪一点做的不够好,如何改正,怎么才能做的更好等等问题。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我就在不断的成长。每每反思自己,都会有收获。仔细是服务人的又一法则
我作为一名服务中心人,代表的是服务中心的形象。也许我的一次“不小心”,便会给同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的一次“不小心”,就会招致同学们的投诉,就会使服务中心的形象在一位同学的心中大打折扣。我觉得,每服务好一位同学,就会在为服务中心的光辉形象中加上绚丽的一笔。仔仔细细工作,快快乐乐做人。以上是我在勤工助学三点最大的感悟,感谢勤工助学助我成长,在这里真的学到了很多,希望勤工助学越办越好,更加辉煌!
第五篇: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总结
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总结
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总结1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进入勤工助学中心做勤工助学工作已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这个组织带给我很多,是个人能力的提高,是团队合作的快乐,是无比珍贵的友情…回首走过的路程,无数的闪光点交织成绚丽的光彩。勤工助学中心以勤工助学,帮助贫困同学为宗旨,能加入这个组织我感到无比的自豪,以下是我对这一年班工作的总结。
一、以踏实的工作态度,适应工作特点
助学服务中心是学校工作运转的一个重要枢纽部门,需要对许多学生进行协调、沟通,做到上情下达,这就决定了工作繁杂的特点。而有时为了更好更快的完成主任交代的工作,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来进行“补课”,对此,我都毫无怨言,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因为这个岗位的特殊性,为了更好地为同学服务,保证各项日常工作的开展,值班时间我都会到办公室协助老师完成各项工作。
二、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并对工作进行不断的反思
一年来,无论在思想认识上还是工作能力上我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差距和不足还是存在的:比如说,做事还不够细心,与各系老师的沟通还不够,处理问题不够果断等,事后我认真的总结,反省自己,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从那以后,无论做什么事,大与小,我都认真的对待,从容不迫,仔细的完成,绝不马虎。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做的很好,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做的更加出色。新的一年有新的气象,面对新的任务新的压力,我会以新的面貌、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迎接新的挑战,在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大的进步。
工作建议
(一)从大学生自身角度看
1、端正勤工助学的目的,选择合适的工种。
勤工助学首先要端正目的,那种把赚钱作为勤工助学首要目的的显然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在作怪。当代大学生生存意识明显增强,适当地追求合理的经济利益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功利化的心态过于严重便会扭曲大学生的人格,腐蚀大学生的心灵,影响大学生对生活的态度,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不
把赚钱作为首要目的,也有助于我们在勤工俭学中坦然地面对各种困难和问题,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其次应选择合适的`,真正能锻炼自己的工种。勤工助学还是要尽可能找与专业相近或自己有兴趣的工种,这样才能缩短自己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努力进取,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2、坚持适度原则,正确处理好勤工俭学与学习的关系。
其实,做到勤工助学与学习两不误是完全可以的,关键在于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好分寸,安排、协调好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当代大学生还是应以学业为主,为勤工俭学而荒废了学业就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了。
(二)从学校角度看
1、建立完善校内有意愿勤工助学同学的信息。
校内每学期都会进行勤工助学岗位的招聘,届时都会有很多同学提交报名表,这些具有勤工助学意愿的同学只有一小部分能够顺利进入岗位,上学期,我们完成了报名表向信息录入存档的转换,方便了信息的查询和筛选,并可以及时的向用人单位输入人才。陈老师也在拟建立直接通过信息门户报名参加勤工助学、完全网络化的方式让同学参加报名、面试。勤工助学中心的每次进步都意味着我们能越来越多的为同学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2、断完善校外勤工助学协议书。
校外勤工助学是勤工助学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勤工助学同学、用人单位及助学服务中心所签订的三方协议是同学在校外勤工助学安全及获得劳动报酬的法律保障。
但目前由于协议的不尽完善,导致勤工助学中的校外勤工助学部分无法充分开展,企业缺乏进入学校的合法通道,学校无法与大型企业建立长期的用人合作;勤工助学同学缺乏学校对其在校外勤工助学的保障,学校无法为同学提供安全兼职的平台,所以目前校外勤工助学通道较为封闭,勤工助学中心无法充分利用企业来扩展勤工助学岗位。
我认为应该尽快完善三方协议,探寻一条校外勤工助学的创新道路,以保证同学在校外勤工助学的各项权益,为学校提供更多更放心更安全的勤工助学岗位,给广大学生创造一个自我锻炼的平台。
工作展望
勤工助学中心的工作将伴随着这一学期的结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在这个句号的后面,是我们勤工助学工作另一个篇章的开始,也是我们勤工助学工作阔步前进、奋勇发展的前奏。在下个学期的工作中,我深信在陈老师和胡老师的指导下,在勤工助学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的工作一定会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总结2
20xx年11月8日,第五届大连大学勤工助学中心换届大会在博学楼112教室举行。出席本次大会的有:学生处副处长xx老师、勤工助学中心指导老师xxx老师、大学生自律委员会主席小李学长、国防教育工作室负责人xx学长、第四届勤工助学中心副主席小明学姐、第五届勤工助学中心主席小明学姐、第五届勤工助学中心副主席小明学姐、第五届勤工助学中心副主席小李学长及第四届,第五届勤工助学中心全体成员。
首先,指导老师xxx老师上台致辞,简要介绍了过去一年勤工助学中心的工作成果,老师的讲话表明我们勤工人有自信也有能力将以后的工作做的得更好,同时对第五届新成员的殷切期望也溢于言表。大会在迟老师充满祝福与希冀的精彩讲话中拉开帷幕。
接下来,一段包含了勤工人过去一年点点滴滴的视频映入眼帘,在场的每个人都深受感动。视频结束后,xx学长和xx学长为第四届勤工助学中心的部长们颁发荣誉证书。
第四届勤工助学中心主席崔林杰学长由于在广州实习无法到达大会现场,特意为我们准备一段充满深情的'视频,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收获与大家共勉。每一届勤工人都将把大连大学勤工助学中心打造成为连大人信赖的优秀组织作为发展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会旗交接仪式,传递瞬间,信任与坚定相遇,那舞动的会旗,是勤工助学中心新的希望,也是新征程的开始。
第五届勤工助学中心主席小明学姐讲述了自身在勤工一步步成长至今的经验与收获,同时也对新一届的干事们提出了建议和希望,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未来的期待。接着,xxx学姐宣读了新一届成员名单,每一个名字都读出了并肩而行的友谊,也读出了义不容辞的责任。
xx老师和xxx老师为新一任主席团和部长颁发荣誉证书及聘书,紧接着新任部长为各自部门的干事代表佩戴工作牌。
换届大会在副主席小明学姐带领大家宣读勤工誓言的仪式中到达高潮。宣誓过后,xx老师上台致辞,对第四届勤工助学中心成员的出色工作做出了肯定,也对第五届的成员提出了殷切的希冀,希望新一届勤工人能再接再厉,不断前进。
大会在全体成员的合影留念中落下帷幕,至此,大连大学勤工助学中心换届大会到此圆满结束。而同时,第五届勤工人表演舞台的序幕才刚刚升起,让我们一起努力,始终秉承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工作态度,去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
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总结3
在进入大学的第二学期,辅导员刘老师便安排我在学院图书馆做勤工助学。首先,有这样的机遇,我感到很荣幸,因我比其他同学多了一个锻炼自我的机会,从中我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但能不能做好这一工作,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挑战,因我之前从没接触过这样的工作。
可能对参加勤工助学的同学来说,这是众多勤工助学岗位中平凡的一个,对于勤工助学,参加者很多都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有些甚至是机械式的工作,毫无激情,老师吩咐什么就做什么,做事没有什么积极性,一个月下来,最开心的就是发“工资”的那一天。这样的工作态度,我认为是很失败的!对这份工作,我是抱着很大的激情去做的,因我从小我秉承: “要么不做,做了就要做到最好”!
在学院图书馆参加勤工助学的还有大二的师哥,相对于我来说,他们是我的指导“老师”,因为他们比我早进入图书馆,对图书馆的日常工作比较熟悉,因此,在进入图书馆参加工作的第一天,我便虚心的向他们请教:担任图书馆管理员,我们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应如何协助老师完成工作?这些,师哥都悉心的教导我,让我受益匪浅,让我能尽快的适应图书馆的工作。刚进入图书馆,都是那么的陌生,那么的新鲜,让我充满好奇,这是我的一个新起点,我对此十分珍惜,并尽最大努力去适应这一岗位。对以后的工作,我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胜任这一职务,做老师的`好帮手。
通过一个月来的不断学习与实践,以及老师、大二师哥的帮助,现我已完全融入了这一工作,个人的工作技能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虽然工作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但总的来说,这一年付出了不少,但也收获了很多,我感到自己成长了,也逐渐成熟了。现在就今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踏实的工作态度,适应图书馆工作特点。
图书馆是学院工作运转的一个重要枢纽部门,是学院老师、学生的重要学习场所,这就决定了图书馆工作繁杂的特点。而我的工作重点主要是将图书及时整理、上架,以便于读者及时享受文学,每天除了做好这一工作外,还经常有工作之外的事情需要临时处理,而且通常比较紧急,让我不得不先去解决,然后在匆匆忙忙跑去上课。而有时为了更好更快的完成老师交代的工作,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来进行“补课”。对此,我都毫无怨言,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因为这个岗位的特殊性,为了更好地为师生们服务,保证各项日常工作的开展,每天我都会到图书馆协助老师完成各项工作,然后才去处理自己的事情。
二、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进入图书馆以来,我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协助老师管理图书。
2、及时把师生们还来的图书分类上架。
3、协助老师处理日常事物。
4、搞好图书馆卫生。
进入图书馆以来,无论在思想认识上还是工作能力上我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差距和不足还是存在的: 比如说,做事还不够细心,与各系老师的沟通还不够,处理问题不够果断等,出现了错误,事后我认真的总结,反省自己,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从那以后,无论做什么事,大与小,我都认真的对待,从容不迫,仔细的完成,绝不马虎。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做的很好,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做的更加出色。新的一年有新的气象,面对新的任务新的压力,我会以新的面貌、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迎接新的挑战,在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大的进步。
大学生勤工助学工作总结4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期末考试已经临近,这个学期也即将结束了、还记得,刚迈入大学的我,带着几分的稚气与十分的热情、在军训期间,经过两次面试之后,终于很幸运的成为大学生勤工助学中心宣传策划部策划组中的一员、接到组长短信的那一刻,心中的欣喜与激动是难以言说的大学生勤工助学中心,宣传策划部是我进入大学之后的第一个家、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爱中心,我爱宣策、在中心的陪伴下,我们也在逐渐成长成熟、下面就我个人本学期的工作做一下总结、
一、本学期的大记事
1、每个月“自强影院”的`放映与“优秀组员”的评选活动自强影院”是中心的特色活动,也是中心向外界宣传自己的一种媒介;“优秀组员”的评选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旨在激励组员更好、更努力的工作。当然,这两项活动也是策划组的首要工作。
2、11月份感恩文化月启动仪式和部门风采展活动看一篇感恩的文章,说一句感恩的话,做一件感恩的事。感恩文化月,旨在教育组员常怀一颗感恩之心;部门风采展,为了丰富组员文化活动,加强组织内部建设。
3、“壹圆基金”的募捐活动“凝聚每份爱,点燃颗颗心”。壹圆基金,以自愿为原则向广大在校学生募集爱心,建立爱心储备机制;是中心广大成员回报社会、感恩生活的具体体现;旨在方便帮助困难同学,加强全校感恩氛围。
二、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阻力
由于宣传不到位和相应体质不完善,自强影院的观众始终不多,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当然,最主要还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也有工作不到位的地方,如:和日常各宣策副部交流不够等。
由于硬性条件“电脑”的限制,自己对优秀组员评选活动接触较少,还有许多要学习的地方。
三、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对于自强影院,在宣传方面多做改进;经常和各副部交流想法和经验;硬性要求各部门成员必须到场至少一半。
对于优秀组员评选,在每次颁奖现场自己都尽量到场,帮一下忙,顺便学习下经验。
四、工作收获与经验心得
任何活动的开展都要讲究计划性和组织性,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如期高效地进行。与兄弟部门的合作应该及时的沟通交流,避免因为时间、前期准备等问题而耽误活动的开展。
对待工作要认真负责,不仅要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部门的其他事情也要尽力去帮助。在考虑问题时,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我感觉该怎样”,而应该站在整个中心的角度去全面看问题。
自己处在这个职位,就要能扛得起这份责任,不能总以“小孩”“新人”自居。
五、工作建议
继续加强组织内部建设,多交流经验。
每次任务或活动安排尽量提前发放,增强组员工作的能动性与高效性。
六、工作计划和展望
1、继续“自强影院”的放映工作,但争取做的更好。
2、继续加强与其他日常宣策副部的交流。
3、主动参与中心举办的活动并主动承担一些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