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辅导2

时间:2019-05-13 20:1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城镇建设辅导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城镇建设辅导2》。

第一篇:小城镇建设辅导2

小城镇建设重难点辅导

(二)第二章 城镇化理论

一、聚集—扩散理论

该理论是对城乡动态关系,特别是小城镇形成机制的描述。

1、集聚与集聚效应

(1)集聚是因为在工业布局的技术因素影响下,最高的经济效益是通过最大限度的空间集中而获得,其结果是工业由农村疏散布局方式集中到农村中心,随后,人口、建筑等要素在农村快速发展。

(2)聚集效应是由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所形成的聚集经济和聚集不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聚集经济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提供了吸引力和推动力;聚集不经济则构成空间集聚的排斥力和约束力。

聚集效应的两个子概念:聚集经济和聚集不经济。

聚集经济又称聚集经济效益,意指由于一批厂商的相对聚集而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增加或费用的减少。例如工业的聚集,可以共享电力、水源和交通运输等各种基础设施,避免污染的扩散。

聚集不经济是指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空间集中所引起的费用增加或收入、效用的减少。

一座城市的兴衰,实际上由聚集效应的聚集经济和聚集不经济的综合作用所决定。自觉运用聚集效应的原理指导小城镇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扩散效应与作用

(1)扩散效应的概念:是指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发展速度将放慢,原来已经积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开始寻求更高的发展机会,于是出现由增长点向周边地区的扩散,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2)扩散效应的作用:在扩散效应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劳动力、市场、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原因使新的增长点得以形成。

由集聚-扩散产生的地域结构变化推进了农村城市化进程。该过程中城乡支撑体系的完善是关键一步,没有畅通的流通渠道,资金、技术、信息无法从城市输入,而人口、产业等也无法在农村地域上聚集,农村城市化进程必然严重受阻。

二、三元结构理论

1、二元结构与双重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首次指出了二元结构的困境,把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二元性”明确地刻画出来。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可以概括为落后的农业部门与现代化的工业部门同时并存。

双重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指旧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逐步转向城乡之间、城市内部和农村内部的双重二元结构,即位于农村地域上的农村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以及位于城市地域上的城市传统工业区和城市新型经济区。由此构成了城乡双重二元矛盾,使以往的城乡矛盾更趋复杂。

2、“三元结构”

比“二元结构”多出来的另一元,就是以中间技术为主导,以乡镇工商企业为主体的农村非农业部门及其载体——小城镇。

三、中心城市发展理论 1、1933年,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在他的重要著作《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一书中,系统地建立起了中心地理论。

2、中心地理论对聚落地理学具有重大影响的理论。该理论的目的在于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又是怎样的规律。它的基本理论要点是把一个区域分为一个中心点和六边形上均匀分布的6个点,从行政管理、市场经济和交通3个方面对城镇等级、规模及分布进行研究。

3、中心地理论表明,城市服务功能的档次决定着中心城市的等级及其吸引范围。中心城市服务档次越高,便需要更大空间范围的消费者作为服务对象,才能够实现其最基本的收益。

4、中心地理论是一种综合的、宏观的、静态的、以市场为中心的区位论,为具体解决计划、规划问题的动态平衡打下了基础。但在60年代人们刚开始运用中心地理论的时候,却只注意了中心点的作用,集中力量发展中心城市,忽视了周边区域的建设。

四、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经济空间理论和应用》一文中首先提出的。

1、增长极与创建增长极的含义:

增长极一是指具有创新能力、规模大、增长迅速关联效应大的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 二是在地理含义上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地理空间。

创建增长极:根据增长极思想,佩鲁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如果一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缺少发展极,那就应该创建增长极。

创建增长极要区分两类增长极:一类是吸引中心。一类是弥散中心。前者的作用是把边沿地区的居民吸引到发展极来,减少边沿地区的人口压力,使农户的耕作面积扩大并改进生产技术,以提高边沿地区的人均福利水平,后者是投资的结果,将增加边沿地区的人口密度。

2、增长极理论的核心内涵:

区域经济增长总是在某些子区域呈现极快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契机只能出现在个别部门、个别地区,造成经济增长点实力膨胀,形成中心地。出现了带头产业与支柱产业,在其作用下使经济发展出现了增长极核,同周围地区形成一种势差,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经济极化过程既可以是功能性的,也可以是地域性的。

3、增长极理论的应用与作用

(1)在发展中国家,增长极战略主要用于解决三个问题: ①落后地区经济开发和现代化问题;②与自然资源开发相关的城市化问题;③首位城市过度膨胀的控制问题。

(2)增长极策略:把工业和投资集中于极,促使被视为增长极的城市迅速发展、增长和繁荣,然后再由增长极影响周边地区发展,以争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3)该理论被广泛的用于小城镇的发展。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小城镇大多分布在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生产要素富集的地区。小城镇迅速发展带来的产业集聚、生产要素集聚效应及规模经济效应,使小城镇经济增长率迅速提高,其经济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周围广大农村区域,成为农村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五、“广义小城镇学”理论

(一)“广义小城镇学”理论提出的背景:

“广义小城镇学”理论一是根据产业革命240多年来世界性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经验教训;二是直接依据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积极推进乡村工业化,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创新实践。

“广义小城镇学”理论基础:霍华德的《明日的田园城市》;刘易斯·芒福德著《城市发展史》;费孝通的《小城镇,大问题》和《论小城镇建设。》

(二)“广义小城镇学”理论的重要内容

1、霍华德的“城乡磁铁”论

(1)提出的背景:

城乡分离曾经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资本主义的兴起,大大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但无节制地追求物质财富,劳动者的一切都从属于大机器生产,城市环境越来越失去对人的尊重: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城乡对立日益严重;人的心理状态日益被扭曲……这种城市病态在19世纪末已引起许多有识之士的关心,城乡磁铁论就是此时提出的。

霍华德敏锐地看到了这种繁荣和进步的昂贵代价:乡村的停滞、落后和城市生活脱离自然。这种代价抑制了乡村的发展,也抑制了城市的发展。他认为,“城市磁铁和乡村磁铁都不能全面反映大自然的用心和意图。人类社会和自然美景本应兼而有之……。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他于1898年出版了《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目的就是要构建一个城市—乡村磁铁。

(2)田园城市设想

所谓田园城市,其主要特点是中心部分有花园,建成区用农田或绿地隔开,内有公路和铁路相连。它既要处理好城市与农村的关系,自身又有一定的模式,以确保田园城市真正达到城乡融合,进入一个各得其所的良性循环。

在对田园城市的规划提出设想之后,他进一步提出“社会城市”的观念。社会城市在规划方面,倡导一种类似“城市群”的概念。主张田园城市的发展出路在于“靠在其他乡村地带以外不远的地方建设另一座城市来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社会城市”。

(3)“城乡磁体”论

霍华德设想出三种磁力:城市、农村和城乡接合。他为此绘制了“三磁铁图”,认为可以把城市和乡村当作两块磁铁,它们各自力争把人民吸引过去。然而还有一个与之抗衡的劲敌,那就是部分吸取二者特色的代表新生活方式的第三块磁铁:城市—乡村磁铁这个磁铁兼具城市和乡村的优点,而尽可能地避免了二者的缺点。

他指出城市和乡村具有彼此依赖的优点和缺点:城市的有力因素是提供就业机会和享用各种市政设施的机会,但自然环境恶化;乡村有好的自然环境,是一切美好事物和财富的源泉,是智慧、艺术、诗歌、音乐灵感的沃土,阳光明媚,空气新鲜。但缺少城市的物质设施和就业机会,生活简朴。

尽管在现代社会中,霍华德的理想并不能真正实现,但它确实指明了城市健康发展的方向。它向世人展示了一种不同凡响的城市观:即城市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类应该注重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重视城市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2、芒福德的地区城市理论

(1)提出的背景

刘易斯·芒福德提出的地区城市理论设想是对霍华德“城乡磁体论”的继承和发展,具有相同的历史背景。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过分强调了城市的中心地位,毫无节制地索取乡村的土地、水、空气、劳动力和农副产品;不及后果地向乡村排放各种污染。对乡村无情地剥削不仅伤害了乡村也伤害了城市。

(2)芒福德的城市观:

芒福德持一种动态的、社会学的城市观。他认为:乡村是大地的产物,它们反映了农民在支配大地时的技巧,乡村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影响着城市;城市始终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一旦和外部环境脱离,就会逐步丧失活力。原始的农业区不论在生产上还是思想上发展都很缓慢,长期居住在矿区和林区的人知识难以更新,有些中小城市的产品质量长期上不去,都是由于缺乏和外部交流、竞争。因而,城市无论大小,都应该力争把自己的经济、文化活动和全国的,甚至是世界的经济、文化活动联系在一起。

(3)芒福德的区域观:

芒福德把城市社区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区域。他所谓的区域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是既定的,而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单元则部分是人类深思熟虑的愿望和意图的体现。因而,芒福德所谓的区域,是地理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的综合体。

芒福德指出,要划分区域,不能仅着眼于寻求它周边范围,而是要研究它的中心。城市的引力范围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地理因素、这个范围内的能量、人口和商品具有向该城市集中的趋势,这个范围就是区域。城市的活动有赖于区域的支持;区域的发展取决于城市的推动。

在城镇发展问题上,芒福德提出了地区城市理论设想,即在一个大城市地区范围内,设置许多小城市,再用各种交通工具把这些小城市连接起来。目的是在大城市周围通过设置这些小城市来构建一个区域,形成城市与区域的互动关系。

芒福德认为城市与区域的和谐发展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重构大城市必须改变其经济模式:制止人口增长,不再增加造成拥挤的机械设施,制止建成区的不断蔓延,制止难以控制的巨大和不合理的“宏伟”。城市最好的经济模式是关心人和陶冶人。

3、费孝通的小城镇理论

费孝通最早注意到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他实地调查了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发展进程对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进行了社会学的研究,研究了农村、农民和农业发展与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的关系,研究了现代小城镇成长和变化的动力。

(1)小城镇道路理论

费孝通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在地方经济社会体系中的影响,作为他构思乡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基本构架。

小城镇道路理论提出了决定发展小城镇的因素:中国人口及其分布特点;避免“大城市病”,大城市模式不利于广大居民安居乐业,况且这种模式与我国国情也很难适应;小城镇为主,大中城市为辅,是费孝通主张的中国城市化的道路;

费孝通主张将“三大差别”和农民一起“消灭”在小城镇里。重视小城镇作为农村地区商品集散中心的地位。

(2)关于小城镇发展动力:农村工业化是小城镇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发展农村特色工业。

(3)小城镇发展的人口流动论:

人口流动的两个阶段: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离井” 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一阶段的主要形式;离土又离乡”和“离乡又离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二阶段的主要形式。

费孝通主张“做活人口这盘棋”,两个棋眼:“一是发展内地的小城镇这种人口蓄水池,一是疏散人口到地广人稀的边区开发资源。

(4)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论

1983年《小城镇·再探索》一文中,提出了“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即从整体出发,探索每个地区发展的背景、条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与其他地区相区别的发展特色。

“苏南模式”:由乡镇工业的兴起而进入工业化。

“温州模式”: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形成了家庭工业与专业市场。即“小商品,大市场”。

“珠江模式”:珠江三角洲借助香港的地缘优势普遍发展“三来一补”企业,与香港形成前店后厂格局。

此外,费孝通还提出了一些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如 “民权模式”、“侨乡模式”等。

(5)费孝通的区域经济思想:费孝通指出,经济发展具有地理上的区域基础。不同地区因不同地形、资源、交通和所处方位等自然、人文和历史因素,因而在经济发展上有不同的特点。

费孝通提出港珠经济一体化的观点,建议推进以香港为中心的华南经济区的整体发展。提出了关于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的建议: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长江为脊梁,以南丝绸之路和西出阳关地欧亚大陆为尾闾地经济区域发展设想。

第二篇:小城镇建设辅导7

小城镇建设辅导7

第七章 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问题分析与政策选择

第一节 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

1.小城镇自身经济实力薄弱

城镇是分散的农村工业化和农村非农经济成分膨胀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上的产物。

一些小城镇经济基础薄弱,湖南851个建制镇非农经济产值达到1000万元以上只有235个。一些地方的领导无视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切实际地推进城镇化,只重视城镇的硬件建设不培育城镇的经济增长点,致使一些小城镇成为一座座“空壳城”,出现硬件设施浪费、土地闲置、楼宇关闭、“高楼大厦乞丐住”的现象,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缺乏

在一些地区,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门槛”很高,买房或建房的价格或成本很高,在小城镇落户要交纳各种费用,并且由于包括土地在内的集体资产的产权不清晰,使得农民不愿完全放弃土地进入城镇,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农村劳动力进入小城镇的积极性。

3.乡镇企业支持力度下降

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大批外资企业涌入中国市场

乡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市场环境与80年代前期相比已经大不相同。

乡镇企业出现增长速度放慢、吸收劳动力能力下降和经济效益下滑等问题。使乡镇企业在广大农村过度分散的问题难以克服。进而影响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难以促进有效公共需求的形成和扩展,使小城镇的发展失去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产业推动力。

二、非农化与城市化未能实现同步发展

1.乡镇企业空间分散布局

据1992年对全国乡镇企业的统计,全国2079万个乡镇企业,办在县以上城市的只占1%,办在建制镇的只占7%,其余的92%都分散在各村庄之中。

乡镇企业的空间分散布局导致以下问题: 1)2)3)4)5)6)7)企业规模过小; 土地资源的浪费; 环境污染源增加;

不能形成集聚经济效益;

企业间缺乏专业化分工和协作;

乡镇企业分散不利于中心城镇的建设,制约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强化了农村兼业化现象,制约了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其结果是导致“非城市化的工业化”现象的发生,成为阻碍小城镇进一步发展的严重桎梏。

2.小城镇人口的非稳定性

突出特点: “兼业人口”众多,“家家务工、户户种田”

“离土不离乡”,小城镇居民兼业务农的状况一直没有根本改变。

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可以分为流动和稳定两阶段:

流动是农业劳动力离开农村和农业向小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

稳定则是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后“沉淀”于小城镇并稳定就业和居住生活。

我国小城镇人口发展仍处于这样的阶段:

非农化进程发展很快,城市化步伐依然滞后;

有形的物质形态的城市化发展相对较快,无形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城市化明显落后。

小城镇居民兼业务农现象的普遍存在,造成其迁移行为具有暂时性、不彻底性和非稳定性的特征。

三、小城镇总体建设水平不高

1.规模偏小

小城镇的发展只有达到最佳规模后才能够发挥出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从目前大部分地区农村小城镇规模还比较小,有的小城镇只是初步具备了雏形,与规模化发展还有较大的差距。这就限制了小城镇的聚集规模效应和辐射功能作用的发挥。

目前,我国建制镇规模主要是1~5万人之间,占80%。其中,1~2万人之间的城镇数居首位,占28.2%;2~3万人之间和3~5万人之间的城镇,各占25%左右。这里的城镇人口是指辖区内的全部人口。如果只考察城镇上的非农业人口,目前小城镇的平均规模,建制镇只有6 000多人,非农业人口仅3 300多人;集镇有1 700人,非农业人口不到400人。

城镇规模小的弊端:

(1)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难以吸引周边的资源,对镇域经济也无法起到辐射作用。

(2)行政人员相对多,加剧农民的负担。

(3)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经济区域的基础设施不能共享,造成资源浪费,各镇各自为政,在同一经济区域争市场、争资源,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其结果是都形成不了规模造成很大的浪费,并阻碍了人口和其他资源的进一步集聚。

2.规划管理不科学

规划管理是一项长周期和长效益的工作,由于领导干部任期一般为三年,导致短期行为严重,一些政府只顾眼前的经济指标,不重视为日后产生效益的规划管理。有的尽管有一个总体规划,但大都质量不高,缺乏科学性

小城镇的规划主要存在的弊端

①论证不充分,规划不科学。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长官意志”出发。造成小城镇建设的规划中不能反映当地的经济水平、产业结构、自然历史风貌、人文景观等要素。不能合理确定人口规模、用地规模,不能统筹安排工业、商业、居住、文化、市政等各项建设,规划不科学。

②规划起点低,缺乏战略眼光。把小城镇建设当作是区域性人口的简单集中,内在结构简单化,不是从农村现代化的高度去推进小城镇的建设,不能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需要与可能、生产与生活等方面的关系。

③重点不突出,布局不合理,生产生活设施不配套。

④特色不突出,个性不明显。小城镇的发展本应有不同的类型,但当前的小城镇建设大多是“一锅煮”,“一条马路两排房”就取代了所有的“风格”。

⑤缺乏严肃性,随意更改规划。规划缺乏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换一个领导就改一次规划。由于规划不科学,执行不严格,当前许多小城镇的建筑物都是沿公路两边延伸,形成马路城镇和带状城镇,给城镇集中的供水、供电、通讯设施的改善以及排水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3.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小城镇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

各镇各自为政,基础设施不能共享;

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4.城镇功能不完备

完备的小城镇功能,是一定区域内农村的工业发展中心,商业和服务业发展中心,交通运输中心,财政金融中心,通讯信息中心,科技教育中心和政治文化中心的“交汇体”和“集合体”。小城镇只有具备这样七个“中心”作用,功能才算完备。

然而现实情况是,多数小城镇还只是简单的商品交换集合地,小城镇的工业、交通、通讯和科技等方面都还很落后。

5.城镇建设缺乏特色

一些小城镇镇区建设千篇一律,一个模式,都是新区加老区,新区街道一字长街,临街建筑大同小异,没有多少变化与特色,显得单调、呆板,缺少个性、活力和朝气。有的只是就小城镇建设抓小城镇建设,没有把小城镇建设同本地区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结合起来,缺少自己的特色。其结果必然导致小城镇缺乏支柱产业的支撑,发展后劲不足,有的甚至还没兴旺就出现了衰落的迹象。小城镇没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内涵,就没有灵魂,难以发展。

第二节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制度性缺陷

一、户籍制度的缺陷

城乡分割的传统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正常流动,导致了大量的“两栖”人群的产生。尽管各地为加快小城镇建设而出台的一系列户籍改革措施,但目前户籍制度仍然是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自由流动的一大障碍。

僵化的户籍制度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城乡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进行限制:

1.形成了游离于城乡之间的“两栖人”。

2.严格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空间范围。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

农村社会保证制度的不完善。

小城镇的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滞后。使得农民不愿意放弃作为基本生存基础的土地。

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备的情况下,土地作为社会保障的替代物,为绝大多数的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也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同时也直接导致了农民进入城镇的不彻底,影响了小城镇的发展。

三、家庭承包经营制的缺陷

家庭承包经营制原有的制度设计是农户分户承包经营,集体组织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事实上,农户变成了各自为政、分散化了的经济实体,给农业机械化的推行、现代农业科技和先进生产经验、先进耕作技术的传播与推广带来很大困难。

四、财政体制的缺陷

政府部门的投资仍然是最重要的渠道。由于大量小城镇财政都是吃饭财政,个别乡镇甚至连工资都难以按月发放,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依靠手中的行政权力来扩大资金来源。主要手段有:

“以地生财”

“集资建镇”。

五、土地规划管理制度的缺陷

小城镇土地利用混乱无序,存在大量不规范的操作行为;

镇政府可根据自身利益或谋求政绩的需要,在土地出让上采取短期行为而无视城镇的长远发展;

利用手中权力,与开发商进行“黑箱操作”,以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造成国有土地资产流失。

第三节 推进小城镇发展的政策选择

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的改革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分阶段、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地进行。

第一阶段,放开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的户籍制度,凡是在小城镇有合法的固定住所和生活来源的,均可在小城镇落户,享受城镇居民待遇。

第二阶段,彻底放开中小城市的户籍,允许有合法住所、固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中国公民落户。

第三阶段是2010年后,放开大城市户籍,在全国范围内按居住地和职业划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实行身份证管理。

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要逐步建立有利于农民成为永久性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现实条件下,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形式的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是降低农民进镇的门槛和风险,促使农民身份的彻底转化,保持小城镇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政策、目标和原则指导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可设定不同的保障方式:

1.对于新进镇的农民,在一定期限内保留其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并允许依法有偿转让。

2.对长期在城镇就业、收入和生活已经相对稳定,但尚无条件加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乡镇企业职工及其他居民,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养老、医疗等保险项目。

3.对已经脱离土地、丧失工作机会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小城镇居民,建立小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对于具备条件的小城镇,要逐步建立规范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待条件成熟时,纳入当地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目标是:

基本建立起以养老、医疗保险为主体,并与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优抚安置事业有机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形成覆盖范围广,资金来源渠道多,社会化程度高,待遇合理适当,管理体制统一协调的小城镇社会保障事业新格局。

三、引导乡镇企业的集聚

可采取优惠政策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

①取消以乡镇企业产值、发展速度作为评价政府领导人政绩的标准,降低企业集中的阻力;

②以市场为导向,打破行政分割和社区限制,促进乡镇企业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③严禁地方政府及各部门向乡镇企业乱摊派,降低企业在小城镇的经营成本;

④维护乡镇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小城镇的规划和管理

1.科学规划是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

正确认识规划的重要性,坚持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规划要有超前眼光和区域意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到“先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建设”。

小城镇与周边地区的农村、城镇,以及中心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密切,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小城镇的规划,不能着眼于单个小城镇的发展定位,而是要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和思路来确定规划。只有将局部的、个别的小城镇放到区域经济的整体中来设计规划,才能形成区域内小城镇群体的合理、有序结构。否则,离开区域发展的整体,既使小城镇个体设计的再好,也会限制区域整体综合优势的形成和发挥。

2.加强小城镇社区建设与管理,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①强化生态环保意识,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放在小城镇建设的首位。绿化工作要与城镇建设同步进行,真正把小城镇建设成“城在山中,房在绿中”的现代园艺式集镇。

②硬件建设要配套,交通、通讯、教育、医疗、卫生以及水电等公用设施建设都应配套,保证居民生活方便。

③加强小城镇的管理和社区建设,培育居民的社区理念和社区的亲和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促进人们生活方式的城镇化和现代化。

3.特别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

①因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分阶段逐步实施的办法,进行分散、分批地投资建设;

②但是要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地确定建设标准,可以采取先“土”后“洋”的办法逐步地发展和提高,不能把建设标准定得太高,以免产生欲速不达的后果。

五、完善土地管理制度

1.小城镇建设用地,要在节约用地、保持耕地的前提下,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出让。

2.对城镇建设用地,可以仍然实行土地部门征为国有,由乡镇或开发单位建设后进行出售、转让或租赁。

也可以考虑由农民以土地入股,与企业合作建设新厂房;也可以由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将土地租给企业使用。城镇的居民住房,既可以由拥有土地的农民利用集体土地建设商品住房,出租或出售给迁入的居民,也可以将土地直接出售给迁入的居民,再由居民自主建房。

3.合理利用土地级差地租,对工业、商业、住宅等用地,采取不同地价政策。有偿出让集镇优良区位的土地使用权,把用地结构调整与小城镇功能区的建设结合起来。

4.为了协调小城镇用地与农村集体、农民的利益关系,改变以往一次性征地、一次性付款的方式,也可以采取租用、入股等方式参与开发,使农民能够享受到土地的长期收益。

5.挖掘土地资源,节约保护耕地。要严格按照城市和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有效保护耕地。

6.在完善土地开发利用管理制度的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六、改革财政体制

可以通过直接引资的方式来解决小城镇的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就是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来共同参与小城镇建设,形成一个包括国家投资、地方政府投资、社会投资、个人投资和引进外资在内的多元化的投资格局,这是扩大投资渠道,增加投资来源的一项基本措施。

第三篇:小城镇建设辅导1

小城镇建设重难点辅导

(一)第一章 绪论

一、农村、城市与小城镇的含义与特点

1、城市的特点:

相当高的人口密度的人类群体;聚集了不同文化、职业、语言背景的居民,居民具有一定的匿名性;是一个地区经济、政治、文化、服务中心;聚集各种组织,活动趋于专业化;

生活方式多样化,竞争激烈。

2、乡村的特点:

规模小、人口少;封闭型;面对面的口头交流;成员的同质性;分工简单,生产自给性强;传统和习俗在社会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农村社会是以家庭为基础组织起来的。

3、小城镇的概念:

小城镇指的是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向着多种产业并存的现代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

广义的小城镇包括了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尚未设镇建制的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乡集镇)和纯属集市贸易的集镇。它区别于大中城市和乡村,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聚集的居民点。

狭义的小城镇包括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

4、小城镇的分类

(1)依照行政建制分类:地方驻地、县城、县以下建制镇、集镇。

(2)依照形成原因分类:经济发达;交通发达;自然资源利用型的小城镇;

(3)依照职能特征分类:工矿城镇、以交通运输功能为主的小城镇、旅游城镇、卫星城镇。

二、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理解和应用

1、发展小城镇战略提出的背景:

中国将驶入城镇化的“快车道”,预计到2030年左右全国城镇化水平将提到50%以上,基本完成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的社会结构变迁过程。

2、小城镇建设与“三农”问题

小城镇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它对于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着重要贡献。

3、小城镇与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在大中小城市合理发展的基础上,有选择地重点发展小城镇;要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

龙头和中心,小城市、小城镇为基础,中等城市为纽带,使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相互依托,相

互协调、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化道路的一种必然选择;

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最优,更重要的是考虑可能和可行

尽管就规模效率而言,大城市比小城镇要优越得多,但现有大中城市不仅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而且国有企业尚有1000多万下岗职工等待安置,加上城市每年新增的数百万劳动力需要就业,不可能大规模地吸纳农村人口。在这种现状下,选择小城镇是必要的。

三、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功能)

1、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和“节流闸”

目前我国农村大约有2亿富余劳动力,有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70多个,安排这样庞大的富余劳动力难度很大。发展小城镇,让富裕起来的农民到小城镇投资办厂经商,发展第二三产业,可以增加就业空间,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突破口。

2、小城镇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平衡杆”

没有小城镇的充分发展,就不会出现城乡协调发展,小城镇处于城乡融合的交汇点,兼有城乡特点。具有承上启下作用,把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理经验传播到广大农村,成为我国亿万农民接触城市文明的媒介,既加强了城乡联系,也避免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大城市膨胀、农村不断衰落的“发展的陷阱”。因此,发展建设小城镇,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进程。

3、小城镇是城市化的“推进剂”

促进乡镇工业的发展,加快农村工业化的进程;

小城镇完善了城市化建设网络;小城镇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

4、小城镇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承载体”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有利于居民的素质提高。在小城镇建设具有一定水平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信息服务设施,可对农村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各个方面具有示范和指导作用,可以有效地将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科技知识向农村扩散,成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

四、小城镇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1、我国近期小城镇建设的规划:

计划2010年达到2.5万至3万个。优先发展沿河、沿江、沿海、沿路、沿边境等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优越、资源丰富、乡镇企业有一定基础、农村批发和专业市场初具规模的小城镇。

2010年建成1.8万个人口规模1万以上,能够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具有特色的新型小城镇,其中人口3万至5万的小城镇争取达5000个,部分突破10万人口。

2、小城镇建设的目标:

(1)建立完善的城镇化体系。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走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

(2)推进城镇的经济发展。要注重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各种服务,吸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3)健全城镇的功能。完善社会服务及居住服务功能;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仅是道路建设,还应包括供排水、交通、能源、信息、防灾减灾、环境改善与营建,以及健全城镇的社会公共服务以及社区服务功能等系统工程;强调以人为本。

(4)改善城镇的环境。要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和保护;加强城镇污染综合治理;

(5)加强城镇管理。加强城镇的规划管理;加强城镇建设的管理;加强城镇流动人口的管理;城镇的综合管理。

3、小城镇建设的原则:

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第四篇:小城镇建设典型案例分析辅导_7

小城镇建设典型案例分析辅导

案例1 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典型

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看,遵循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城镇化模式或两者并存?

自上而下就是东北模式和苏南模式,特点是由政府大规模兴办国有企业或引进外资企业推进工业化,通过征地将农民变为工人,农民没有城镇化主动权;粤、浙、闽则自下而上走农民自主建城,规划虽不太规范或基础设施配套短缺,但经济繁荣。两条城镇化道路结果不同。

中国乡镇之星———小榄

小榄地处广东珠江三角洲中部,属亚热带气候,四季怡人。小榄镇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距香港、深圳150kg,距澳门、珠海90公里,距广州60kg。到香港、深圳、广州、澳门、珠海五大国际机场仅需60~90分钟车程。建设和规划中的江中高速和广珠轻轨将贯穿小榄。

中山市小榄镇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镇域总面积75.4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3km2。户籍人口 15.6 万人,另有长年在镇内生活、工作的外来人口15万人。

小榄镇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市北部著名的工业重镇,经济实力雄厚,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小榄人自古酷爱菊花,菊艺盛名,尤其是60年一届的菊花会规模盛大,饮誉海内外,被誉为“菊城”小榄镇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中部地区,总面积71 km2,其中城区面积9.3 km2。户籍人口15万多人,还有流动人口10多万人。设有3个社区、13个行政村。

小榄镇被国家定为村镇建设示范镇,首先按高起点科学制订全镇的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然后按高标准发展新城区和搞好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提高城镇管理水平。近年来,初步建起了占地 7 km2,设施较完善,功能基本配套的新城区和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对老城区的马路、设施、面貌进行了全面改造;加大投入完善水利设施;在全镇城乡加强环境保护,广泛开展创建卫生镇、卫生村(区)和生态示范镇(村)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目前已有11个村被评为省卫生村、2个村被评为市卫生村;镇内有两家二级甲等医院。

在总体规划改建住宅区的过程中,实行住宅区与工业区分离,将原设在住宅区内的工厂逐步搬迁。

为搞好村的环境卫生,10多年来,投资2000多万元改造了辖区内的自来水和居民生活用电设施,其达标率为100%。投资2000多万元改造、修建辖区内道路和下水道,实现全面畅通和硬底化。

同时,为美化、绿化环境,几年来植树达1500多棵,建花基2400多米。组建城监分队和清洁卫生队共90多人,健全了卫生制度。

实行“门前三包”和定时上门收集垃圾。为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140多人的治安队伍和工业小区治安队一批,并设有5个报警站,实行24小时值勤巡查,安全文明小区覆盖率达100%。

三大产业比例为1.2:65.1:33.7;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2万元,农村人均年纯收入1.1万元。

小榄轻工业产品门类较为齐全,区域经济特色明显。到2004年底,全镇有工业企业5801家,其中规模企业555家,五金制品、电子电器音响、食品饮料、服装制鞋、化工胶粘、印刷包装六大支柱产业全面发展。

截至2004年底,全镇共有国家、省名牌名标41个。其中,“中国名牌产品”4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国家免检产品”5个、“广东省名牌产品”18个、“广东省著名商标”12个。华帝、长青、建华三家企业荣获首届“广东省民营百强企业”称号。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小榄人民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不断开拓进取,完成了农业镇向工业镇的转变,逐渐发展成为中山市北部的工业重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累累硕果,为小榄镇赢得了各种荣誉。近年来,先后被授予和评为“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国家卫生镇”、“全国造林绿化百佳镇”、“全国体育先进集体”、“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五强镇”、“全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示范点”、“全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中国花木之乡”等荣誉称号,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定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试点”。

改革开放初期,小榄镇充分利用珠江三角洲的地利和其拥有的众多旅港澳、海外侨胞的人缘优势,引进了一批“三来一补”企业,以“借船出海”的方式,为经济发展积累了必需的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上世纪80年代末,利用国家对乡镇企业的优惠政策,发挥“船小好掉头”的优势,迅速发展了一大批乡镇企业,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随后又于90年代开始,面对大中型企业“猛虎下山”的激烈竞争,小榄人及时调整了发展策略,提出了“船大好冲浪”的口号,关、停、并、转了一批作坊式的小厂的效益不佳的“夕阳企业”,重点扶持乐百氏、固力、长青、永大等集团公司加速发展。

90年代末又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积极引导集体企业转制,实行集体资产“无风险”经营。引进国外有实力的财团和国内知名企业投资设厂,努力借助外资内资发展地方经济。现已开发333hm2的小榄工业园区,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益产出为目标,集工业区、商业区、生活区为一体,综合配套商业,饮食、银行、医疗卫生等设施,成为了全国企业科技园区。

过去,小榄镇是一个典型的岭南水乡,“五榕六路三丫水,一洞梅花十二桥”的自然景色曾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但是,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小桥流水”形式的布局已无法满足工业和商住用地的需求。而不足3 km2的老城区因道路狭窄,工商企业和民居混集,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再发展。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多方论证,他们按照既有超前意识又保留地方特色,还要有繁荣兴旺的原则。制定出以老区为依托,新区为中心的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投入二十多亿元建设了7 km2功能齐全、分区明确、交通方便、居住舒适、环境优美的新城区。还建成了吞吐量120万吨的港口码头和海关货柜查验车场、日供水量25万吨并被评为“全国农村百佳水厂”的自来水总厂、总装机容量4.8万kw的发电厂和省一级汽车站。由此,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高档现代的宾馆酒店,连接全球的通讯系统,快捷高速的信息网络,整齐规范的商品房,错落别致的小别墅,繁华的购物商场,清幽的园林公园,美丽的绿化,清澈的河水,一个“蓝天、碧水、绿地、鸟语、花香”的现代城镇已取代了过去落后的小村庄。

1996年11月,参加国家建设部在小榄镇召开的全国村镇建设工作会议的全体代表,看到小榄的城镇建设后,一致同意授予小榄镇“村镇建设全国楷模”的荣誉。

经济和城镇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推动了小榄社会文明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完善了体育设施。兴建了有4800个座位的多功能体育馆,建有游泳场两个、篮球场278个。承办了’97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赛、第二十届世界杯男子乒乓球赛和全国“九运会”男子篮球赛。

———提高了医疗卫生水平。现有二级甲等医院两所;其他医疗卫生服务机构56所;投资二亿多元,按三级甲等标准配套的新的现代化医院正在兴建。“门前三包”和“三级保洁”的卫生管理制度日臻完善。1998年小榄镇成为全国首批卫生镇,11个村被评为省卫生村,2002年获得“广东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称号。

———发展了教育事业。小榄镇已建立起幼教、特教、小学、初中、高中、职中、中专到成人大专的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还办起日语、英语等外国语学校。近年投资2.3亿多元新建、扩建了多所中小学校,现有中学11所、小学23所。学校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常规教学仪器达到省一级标准。8所学校分别被评为广东省和中山市的一级学校,所有中小学被评为市“四优”达标学校。

———繁荣了社会文化。小榄镇自办有线电视台,并实现了全镇光纤联网,每天播出《小榄新闻》专辑和信息节目。文化中心和文联指导十多个文艺社团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和企业文化活动。

———促进了文明进步。小榄镇十分注重营造“爱民”的社会人文环境,以亲民、爱民、为民的实际行动,始终不渝地做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认真关注民生,想方设法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建立了扶贫济困基金,每年均举办“慈善万人跑”活动,大力倡导团结互助,逐步形成“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困有所扶”的良好社会风尚。

广东中山市小榄镇是个小城镇,城市小,并不等于功能的落后,城市建设质量的马虎,企业的弱小等等。相反,小榄镇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小而精当,只是小在城镇规模和人数上。在这个小地方,有许多知名大企业、有影响的品牌、完善的公众服务体系。比起许多所谓的大而空乏的城市,它有影响有内涵,毫不逊色。

首先就觉得小榄镇的规划建设很大气,并且建设的眼光和意识都十分超前。它的市政设施相当配套,可以看出他们的发展不是随意为之的,而是经过了充分酝酿和规划了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不仅能保持固有特色,在功能的满足方面也不会落伍。

再就是从“小”中看到了一种巨大的产业支撑力量。这个小镇不是一些居民的简单的集合体,它呈现生活的状态,但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巨大空间。那么多的外商外企和富有生命活力的集体经济,昭示它必将有着大的发展。

小榄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活型城镇,它走的是一条以工业化推进的道路。当然,这是结合了它的实际的。我们的小城镇怎么发展和规划?答案是不确定的。但小榄镇给了我们一个如何“以小见大”的启示。

江南千年文化古镇-------梅李镇

江苏省常熟经济开发区通港工业园一区及通港工业园二区,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的江苏省常熟市的东部沿江重镇梅李镇。

梅李镇位于常熟市东北部,东靠上海,南频苏州,西邻无锡,北依黄金水道长江,距常熟港10km。镇域面积78.6 km2,中心镇区面积10 km2,其中建成区面积5 km2,常住人口达3万多人。

梅李镇水陆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境内常浒河、盐铁塘在镇区交汇;苏嘉杭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205省道、通港公路等交通主干道在境内穿过,连接苏嘉杭高速公路的苏通长江大桥位于镇区东侧,境内有两个高速公路互通(沿江高速常熟东互通、苏嘉杭高速董浜互通)。

梅李镇历史悠久,是江南千年文化古镇。教育设施完备,全镇有省级重点高中一所,初级中学3所,省级实验小学一所。位于镇区东部的农民公园--聚沙园,集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学习培训、休闲游览多功能于一体,是常熟新虞山十八景之一。园内聚沙百福宝塔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对于梅李三镇合并后,新的运行机制、集约化发展等进行专题研究,提出城镇发展的新思路及规划调控措施。规划提出符合城镇密集地区的“镇—中心村”镇村二级结构。提出形成“一镇三片”的镇区规划结构,重点发展中心镇区,弱化及控制发展其它片区的策略、措施。规划对于发达地区小城镇规划与建设具有创新和借鉴意义。

梅李镇天字村 位于梅李镇北入口,常熟通港一级公路贯穿全村,是江苏省卫生村、苏州市现代化建设先行村、常熟市文明村。全村设2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66人,耕地总面积173hm2。

梅李镇聚沙村 位于梅李镇东,全村设17个村民小组,耕地总面积143hm2,总人口2841人。现已迈入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苏州市现代化建设示范村、苏州市安全文明村。

近年来,村里投入500多万元,完成了村民住宅区的老村改造,新建了现代住宅小区和休闲广场,村组道路实现硬化,环境优美,农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全村有线电视和自来水入户率均达到100%。

梅李镇瞿巷村 位于梅李镇西北部,北依黄金水道——长江。全村设12个村民小组,耕地总面积51hm2,总人口1461人,是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苏州市现代化建设示范村。

从1993年起,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着手实施老村改造工作,到目前为止,基本实现了主要干线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厂区绿化和环境管理集镇化。2003年又投资150多万,兴建了占地1 hm2的瞿巷村农民公园,为村民休闲、娱乐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004年初,全镇拥有各类中、高、低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864名;全镇共有3所中学,其中省级重点中学一所,中心小学3所,其中省级实验小学一所。在职教师782名,其中省级特级教师1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1名,常熟市级学科带头人24名,常熟市级教学能手37名。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义务教育先进镇;

建有各类医院3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5个,专业医务人员136名,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稳定在100%;养老保险、扶贫救灾、民政福利等各项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

去年以来,梅李镇紧扣城市化发展要求,按照国家卫生镇标准和集镇总体规划,切实加快老镇区改造步伐。

一是建设景观大道。对梅西路、梅北路进行拓宽改造,拆除旧房2万多m2,铺设路面、人行道近6万m2,新安装路灯130盏,改造后的道路宽畅漂亮,面貌焕然一新。位于镇西连接通港路、常浒路的寺泾路绿化景观带已全面形成。

二是加快镇区改造。位于集镇中心地段的集商贸、食宿、健身、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新天地广场将于年底前竣工投运,届时,将成为梅李镇区一大亮点。荷花井部分民宅拆迁改造已全面启动。投入5000多万元新建设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即将竣工启用。

三是全面进行了白化、绿化。按照集镇白化、绿化、美化、亮化的要求,投入130多万元,已对镇区道路两侧店面、老街两侧民居和居民新村的墙体全面白化、美化。绿化采取拆墙造绿、见缝插绿、治理补绿的方法,今年已投入216万元,新增绿地12万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7.6 m2,镇区绿化覆盖率达30.2%,主要道路绿化率达100%。

四是全面更新店招店牌。针对店招店牌破旧杂乱的状况,投入200多万元对镇区各道路两侧、商业街所有店面的店牌店招统一规划设计制作,全面更新。

案例2 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

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个时髦的标签,可持续发展理论也不是一个没有具体内容的空中楼阁。

我们中国有38290个乡镇,72万个行政村。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有些村镇已经被城市蔓延所吞没,没有了特性,甚至还染上了“城市病”,不过,大部分村镇仍处在十字路口,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问题。十二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有效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怎样的城镇化是健康的呢?这还需要我们去认真详细地研究。当然,外国人的教训也许值得注意。

Davis

土地面积100 km2,62200人,是一个农业镇和大学城。它的特征是,若干邻里街坊由农业用地、湿地、小径和公园构成了绿色空间体系环绕;完备的邻里街坊服务设施;市中心的开放空间与市外的绿化带连在一起;尽可能在交通设施的设计上安排用步行和自行车取代汽车交通,全市有40000辆自行车,25%的居民出行是在自行车上的,号称“世界自行车之都”;Davis市有15个委员会与城市规划相关,每个委员会有20个成员,每个成员再联系100个居民,这样,把市民参与城市规划与决策联系在一起。

家园——当今可持续发展村庄的最佳设计

“家园”在美国加州的小镇迪维斯外,占地283 290m2。“家园”的设计布局: 1、32英亩住宅用地,约占总用地的47%,住宅分为八个由绿地隔开和道路相接的组团,建造225套单层住宅和20套公寓式单元,372m2的商业办公室空间; 2、12 英亩绿带和公共场所,12 英亩分享的农田,两个公园,两个葡萄园,两个果树园,两个公共园艺区,以至开放空间占总用地的40%,这里还不包括私人的庭院空间;

3、道路与停车场占总用地的13%;

4、每家住宅都是坐北朝南,没有围墙,以便最大程度的使用太阳能,节约能源和自然资源;实际太阳能利用率在家庭能耗的1/2-1/3;于是,这里家庭的能耗支出大大低于城市家庭;

5、所有的道路取东西向;每家住宅的背后与共有空间相通,一分钟可以到达;

6、街道宽度小于8米,一般不与人行道相连,并呈弯曲状,以便降低汽车在村庄内部街道上的速度;同时狭窄的街道减少了太阳的辐射热量;

7、与街道相关是一个步行和自行车道系统,它与农田、绿地、庭院、游乐场地等相通;大多数住宅面对农田和绿地,而不是面对街道;在住宅区内大家以步行和自行车而不是汽车为主;

8、在农田绿地等公共区域里建造自然排水系统和小沟网络,以便雨水自然渗透到地下,而不让雨水从下水道里排走;同时,不仅增加了那里的湿度,也提高了那里的景观效果。

“家园”是可持续发展村庄的最佳设计:

1.不同季节的30多种水果和干果类果树成为那里的主体景观,不仅供各家食用,还到市场上出售;同时,不同季节的各类农产品,特别是蔬菜均在附近市场上销售出去;于是,这里家庭的食品支出大大低于城市家庭;

2.每个家庭距社区中心不到三分钟;在这个村庄里,平均每个人可以直接与47个邻居打交道,每周花3.5个小时与邻居在一起;

3.村庄紧靠加州大学迪维斯分校,在那去上班的人只需步行;那里的家庭汽车拥有量为1.8辆,低于2.1辆的全美平均数;汽车不再主导这个村庄;

4.村庄的全部建设和发展都是按最初的设计而展开;

5.这个村庄的整体开发费用为230万美元,而回报利润为每年30%。

公共中心是这个规划的核心,与之相连的主街和街头广场,主街两旁的不仅有住宅,也有各类商店和办公室,可以安全步行的人行道和街道两旁的树,这些构成了这个设计的特征。它不仅有城市式的街道,同时,又有城市中心不具有的自然景观。在4公顷的湖区,有步行道、公园和垂钓台。尽管仅有420户人,但是,却有各式各样档次的住宅,以致不同收入的人混合在一个街坊里。

Celadon

设计保证每家居民仅仅用五分钟就可以步行到村庄的中心,买张报纸,喝杯咖啡,寄封邮件或会会朋友;

街道曲曲弯弯,种满了树;街道和树为这个街坊划定了一个自然的边界; 那里大部分的住宅都有院落,当然也有相当数量的便宜住宅,以供不同收入的人居住;

学校设在这个街坊的入口处,而在它周围有社区的各类社会设施,并形成了一个广场,那里成为了居民的活动中心。

Seaside

Seaside 地处佛罗利达的海边,占地80hm2,设计尺度仅仅是一个街坊。但是,这个设计实现了让每家居民都能看到大海,都能步行到海边和市政中心;强调了从广场到人行道等公共场所规划设计;安排了从维多利亚式、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到新现代主义的建筑物,甚至于院落的围墙也是变化多样的;保证居民都可以在五分钟步行距离内到达学校、商店、邮电局;他们希望通过设计使居民能相互作用,产生社区意识。结果,Seaside包括了300个花园式住宅,300个其它形式的楼式住宅,人口2 000。这是美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典型小镇规模。

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评价与启示

1、发达国家小城镇发展健康的标准

以上都是发达国家在讨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时常提及的案例。目前发达国家逐步形成了一套判断小城镇发展健康与否的标准:

(1)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标准:①功能混合与土地使用的多样性;②适合于不同教育背景的多样性的工作机会;③适合于不同经济部门和经营规模进入的产业结构;④独立的地方经济。

(2)社区公共设施与服务标准:①道路系统:以公共交通为导向,适合于步行的道路设施;②公共设施:人人可以分享的医疗、教育、零售和娱乐设施;③建筑空间:适合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多样化的住宅;适合于不同商业和社会机构的用房;④开放空间:易于接近的街头公园,公园和休闲场所。

(3)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标准:①社区:不同社会群体混合居住;②卫生:良好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自产农副产品,健康的精神生活;③社区安全:交通安全的街道,邻里和睦和相互关照;④平等和选择: 不同收入水平的人有适当的住所。

(4)社区环境标准:①美观:步行尺度的景观小品;②公共场所: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间;③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持地方文化特色;④社区意识:每个人视那里为他的家。

(5)自然资源标准:①空气:减少交通擁堵,减少私人机动车辆在居民区内的出现;②水:控制对地方水资源的使用,完整的污水处理和回用;③土地:比较高的容积率,以减少村镇建筑用地的使用;④土壤:垃圾特别是有机垃圾在当地的回收。

(6)生态状态标准:①交通能源:尽可能减少人们的出行距离,同时,以公共交通为主导;方便安全的步行包括自行车的交通系统;②建筑能源:节能性建材,有效节约能源的建筑布局;尽可能在社区范围内公同使用可再生能源;③生物多样性:给野生动物和植物留下生存空间;④生态循环:尽可能把村庄与周围环境间的循环圈封闭起来,如水、能量、食品、资源。

2、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评价

就目前情况看,发达国家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应用已经得到了证明,如节能、污水处理与利用、可再生的建筑材料、有机农产品、生物多样性,等等;地方社区居民参与决策也是可行的。这些属于第一代持续发展设计的内容。相比第二代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内容,还有很大的距离。

第一,因为对人的行为的考虑仍然不周全,许多村镇设计不能满足居民和经营者出行和接近社会设施的要求;理想的自给自足的社区几乎还没有出现。

第二,鸟语花香,绿茵环抱的村镇仍然是罕见的,尽管规划设计方案无懈可击,但是,它们常常与地方落后的法规相悖,或不为市场接受。

第三,把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从街区层次扩大到整个已有的城镇,仍然有设计上的问题,如交通的综合安排。

第四,许多新发展仍然在重复以往不健康的的模式,如为私人交通提供设施,而不考虑非私车使用者的利益;按需求安排基础设施,如供水排水,供电供气,而不去控制需求,提高地方自主性;服务设施的集中。

这六类二十四条标准并非封闭的,随着人们对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新的指标还会出现,这些指标的涵义还会变更。

3、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启示

(1)城市化的基本原则,各个国家都是相同的。但是在小的原则和基本原则的表现形式方面是有不同的。比如,在“化”法上,各有不同,有很多的不同。英国人从1947年以来,就基本上没有改变当时划定的用地功能,农田还是农田,宅地还是宅地,而美国人50年以来,就没有给城市扩展划一个界线,汽车到那,房子就盖在那。这两种形式都是世界上少有的。城市化的表现形式一定有许多样子。前几十年,美国人从城里往乡下跑,跑到九十年代,回头一看,糟糕,买一块面包还要开汽车,也不知城市在哪里;这二十年,中国人从乡下往大城市跑,今天一看,那里有时走路比坐车还快,虽是楼上楼下,却老死不相往来。

(2)多样化也包括接受外国的先进文化。我们要熟悉外国的东西,但是并不等于我们要完全照外国的葫芦画中国的瓢,并不等于我们必须亦步亦趋,更不等于进口外国的设计方案。我们学习外国的东西,是要用来研究中国的问题。先了解外国城市与乡村发展的经验,再来研究中国的村镇规划与设计,是可以快一点把我们的事情办好的。这是倒行的,却要快些。

(3)我们要学习外国的好东西,更要注意外国人批判了的东西,外国人不要了的东西。接受外国的教训,会使我们自己的村镇规划和设计思想有一个跃进。这叫前车之鉴,勿蹈覆辙。在与著名外国规划师进行交流时。这些外国规划师都给我们的留下了这样的忠告:你们应该更关注其它国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尽可能避免重犯其它国家已经犯过的错误。

(4)小城镇建设可以采取外国的合理规划原则,但是在设计上总要有中国的特色和风格。说中国的古镇小村布局不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把它们都拆了,这是否定中国的东西,是虚无主义。

(5)村镇设计不仅是工程设计,也是艺术设计,人文设计、生态设计,因为,村镇设计离不开人民的习惯、感情以至建筑语言,割不断历史的文脉,又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6)中国有38290个乡镇,72万个行政村,别说设计成一个面孔,一百个面孔都是不行的。要想发展有个可持续性,必然是顺其自然,而顺其自然就必然是多样化的。

4、我国小城镇建设的目标

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整理中国的小城镇规划与设计经验;创造出一百年后的儿孙们还交口称赞的小城镇来。

第五篇: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

1991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把小城镇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且日益重视。洛南县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对小城镇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措施不断加大,目标逐步明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国家对农村工作的重视程度的逐步加深,对小城镇建设的提法和工作重点也在不断变化,呈现出由城市向乡(镇)、村倾斜和转移的趋势。大体经历了由城乡建设到小城镇建设,再到2006年响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个发展时期。

第一节 概况

洛南县小城镇形成时间早,建设基础好,布点合理,自成体系,很有规律。

战国时期已现雏形,秦时已初具规模,明代有较大发展,大的集镇有9个,清时发展成11个,民国时期为12个,其中大集镇5处,县东路四镇,以景村镇尤为繁荣;北路四镇,石门为首,石坡次之;西路三镇,永丰较大,保安居二。

这些小城镇的形成,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由关口要道形成的小城镇。县城北部巡检镇,地处秦岭南麓,故为洛南通往关中的出山要道,军事要塞,古设巡检司。县城东部三要街,南通丹凤武关,东接河南卢氏,北望河南阌灵,是两省三县的交通、军事要道,故名“三要”,故设三要司。二是因交通便捷兼经济富庶而形成的集镇。东路古城镇为通衢之地,物产丰富,历史上是洛南的“米粮川”,洛南县的治县首设古城。三是以工业兴起的集镇。县城以东的景村,史书记载地藏铜、铁,以铜铸钱,唐时矿业发达,宋代又有发展,设阜民监(钱监),工匠数万,景村镇应运而生。县城以西卫东镇,原系太平乡,1960年末,四个国防厂和406医院迁居此地,昔日面貌大变,服务业迅速发展,遂成立了卫东镇。

2006年,全县辖25个乡镇,其中15个镇,10个乡,383个村,人口45.1万多人。总面积2791平方公里。绝大部分土地(96%)属黄河的一级支流洛河流域。

洛南县四周群山环绕,洛河及其支流在境内呈叶脉状分布,所有集镇均分布在支流河谷中。自然地理和历史变迁形成了洛南县的小城镇的布局模式和空间结构,即以县城为中心,分为东、西、北三条轴带,每个小城镇之间的距离很有规律,大约为30华里。东路有景村、古城、三要、灵口;西路有永丰、保安、洛源;北路有石门、石坡、巡检和寺耳。

这些集镇,各有区域性经济特色,除寺耳每年腊月仅逢一次集外,其余各集镇多以农历单日、双日确定。旧时有的为1、4、7,有的为2、5、8,有的为3、6、9.西路永丰,自古4、7、10逢集,1986年改为与县城双日逢集相对应的单日逢集,其他集镇仍为三天一集。地处山区的三要、保安、巡检镇,以交易生漆、药材、木耳山货为主,石门的大麻、洛源的豆腐干、西洋参、洋芋,均为集日交易的大宗物资。现在的保安、古城、石坡三个中心集镇以及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石门、永丰、景村、三要等集镇,它们已显示出了二级辐射的城镇带动活力,人均收入、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商贸流通量连年攀升。

这些集镇,是一个区域内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中心,是传播精神文明和商品信息传递的主要场所,成为县城与乡村的联结点。

在这些集镇,农居民混居,旧时房屋多为土木结构的瓦房,老式门窗,低矮陈旧;街道多为土路,道路狭窄,布局混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因发展思路、资金短缺的原因,全县小城镇面貌变化不大。自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提倡和鼓励个体私营经济,洛南县工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商业网点剧增,货物供给充足,市场迅速繁荣。

20世纪90年代以来,洛南县把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于1997年5月、6月,先后发出了《洛南县加快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步伐实施意见》、《洛南县改革小城镇管理体制,加快小城镇建设(试行)办法》等专题文件,对加快小城镇建设从规划到实施作了周密部署和安排,从而推动全县小城镇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这两个文件要求,第一,小城镇规划编制工作必须超前进行,以指导和规范各种建设活动。第二,要按照现代化、社会化、城市化的方向编制小城镇规划,并从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发展趋势发展,按照高起点,特色化,重科技和以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为依托原则,坚持“合理布局、设施配套、交通便利、管理科学、环境优美”的总体标准和“规划到位、分期建设、量力而行、加快发展”的要求开展工作。第三,要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扩容增容,提高农村城市化水平。按照公安部《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方案》,放宽农民常住户口迁移政策,准许农民在具备一定条件后迁移到小城镇落户。第四,要加强政府对小城镇建设土地一级市场的绝对垄断,扩大土地有偿使用范围,为小城镇建设“聚财”。同时,严格保护耕地,严防浪费和撂荒。在具体实施步骤上,以县城和14个建制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按照“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思路,并做到“七个结合”,即小城镇建设与专业市场建设、与主导产业建设、与扶贫开发、与土地综合利用和防汛工程、与边贸经济开发、与特色产业、与建设经济强镇结合。经过几年努力,使县城和14个建制镇成为全县小城镇建设的模范,起到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成为县域经济“龙头”,从而推动全县小城镇建设步伐,推动县域经济整体上台阶。

在中共洛南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科学决策和一系列措施推动下,全县小城镇建设按照规划、设计方案,扎实尾部开展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建设规模、投入资金、设施水平均创历史新高。至2005年底,洛南县小城镇建设仅投资已累计完成1.3亿元。

在小城镇建设辐射带动下,2005年以来,洛南县又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新时期的发展目标,以示范村建设为契机,结合扶贫开发、移民搬迁等工作,通过新村规划、房舍改造建设及村庄通路、通水、通电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村容村貌极大改变,群众生产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涌现出以三要镇北司村、保安镇文峪村、寺坡乡高塬村等为代表的新兴村庄,以县城、集镇、村庄为主体的城镇发展格局已显雏型,城镇化步伐显著加快,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城镇产业不断壮大,投资环境焕然一新。

第二节 小城镇建设

洛南县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把小城镇建设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且呈现出县政府强力推动、工作力度加大的新局面,始于1991年对石门镇的开发建设中。当时全国各地都在创办改革开放试验区。原中共商洛地委确定石门镇为全区三个开发开放综合试验区之一,也是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保留的商洛唯一的一个开发开放实验区。洛南县为此专门组建了“洛南县石门开发开放综合试验区”领导机构,专职负责石门镇的开发建设,并在资金、政策、上予以倾斜,从此拉开了新形势下,大力开展小城镇建设的序幕。三要、景村、永丰、古城、巡检、保安等镇紧随其后,相继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集中开发建设,使这些乡镇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化初步显现,特别是集镇呈现出房屋整齐美观,街道宽阔平坦,公共设施齐全,商店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现代化城镇气息浓郁,旧貌换新颜的喜人景象。此节仅就石门镇、三要镇等6个镇的历史沿革,基本概况,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小集镇建设予以简述。

石门镇

石门镇,距县城30华里,是洛南县北部距县城最近的重镇和“咽喉”之地。北去石坡、巡检、陈耳、寺耳都要经过此镇,是通往华阴、华县、潼关的主要通道。也是华北、西北通往华中、华东的捷径,素有“洛南北大门”之称。至2006年,全镇总面积180多平方公里,2.8万多亩耕地,辖20个村184个村民小组,2.4万多人。

石门镇,开发历史较早,早在隋唐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到了宋元时期,此地较为富庶,小城镇已具规模,引得周围居民向石门川道涌入。明清时,又有山西大槐树及南方荆襄流民定居。逐渐设集立市,商贸活动日趋活跃。

石门镇政府所在地石门川,南北长五公里,东西宽一公里,四周有麒麟、凤凰、苍龙、朝阳、北极、五龙、黑虎等群山环绕,构成了秦岭山脚下的“小盆地”。至于石门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石门河汇麻坪河后石山突起,中辟一门,高宽各五六丈,二水河流其中,状如龙首,士人以地占科第之样,因号曰‘龙门’”(《洛南县志·地理篇》)。水从石门中冲出,激起浪花飞溅,朝为雾霭,暮为青烟,本地士绅与河畔建一寺庙,名曰“石门寺”。久而久之,人们便以石门名之;还有一说是因洛华路东侧有石门山,其山脚下有一立柱体石窟,望之如门,因而称此地为“石门”。

石门镇古为军事重地。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在商洛屯兵期间,曾有一部分人马驻扎在石门川道北部的“三龙庙”(今桥河小学),今寨子梁上还有其练兵场遗迹。闯王在此练兵,不入民宅,露宿檐下,秋毫无犯,深受当地人民爱戴。一次路过菊峪时心情激动,诗兴大发,挥笔在秒完古庙墙上留诗题词,可惜年久散失。当地人为示纪念,将“菊峪”改名为留题。1935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攻克洛南县城时,曾派一部分兵力前往石门防御关中来敌,当地民众踊跃参军。抗日战争期间,石门川道曾多次驻军,并在“三龙庙”办兵工厂,曾制造、修理枪支弹药、军械等;1945年,一二五后方医院在石门街曾驻防两年多时间。解放战争中,中原人民解放军、商洛武工队曾多次在石门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张国安、龚贤安等革命党人领导的“洛华游击大队”曾先后活跃在石门、黄龙铺等地,抗粮、抗捐、抗丁,打击顽敌。建国后,石门川成为理想的军事训练基地。多年来,常有部队在此野营拉练,实地培训占地人才。

石门镇区域开阔,地形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自然资源丰富,是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理想基地。境内生产小麦、玉米和各种豆类等五谷杂粮,其中尤以生产白麻闻名秦岭南北和晋豫一代。白麻又名大麻,用途极广,特别是麻皮,为纺织、制造、交通、矿井、港口和其他民用不可缺少的纤维原料。长期以来,民间流传着“白麻通身都是宝,麻皮工农离不了。麻灰能把火药造,麻油食用味道好,麻杆可以把明照,麻根烧柴好燃料”的顺口溜。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除了金、银、铅、钼、铁、钨、锰等有色金属外,非金属矿种类多、分布广,特别是钼、石英砂、二氧化硅以及可以提炼镁的白云岩等,含量大,品位高,极具开采价值。石灰石藏量更为丰富,几乎到处都是,氧化钙含量达百分之五十以上。还有绿、红、黄、白四色大理石,已有十多处正在开采利用。林产品资源丰富,用材林以油松为主,总蓄量超过百万立方米。还有栎、栢、柳、桐、桦、椿、油松等杂木品种。经济林以核桃为主,是全县核桃主产地之一,产量占全县总量的百分之二十以上,且品种优良;中药材资源得天独厚,国家挂牌收购的一百多个品种药材,石门镇都有。如天麻、丹参、桔梗、柴胡、党参、朱苓、五味子、麦冬、半夏、连翘等产量相当可观。交通方便快捷,四通八达,为来往客商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尤其是近年来,黄龙的钼矿开采业发展迅速,为镇域经济和县域经济增添了新的活力。

石门镇文物古迹众多,文化旅游资源独特,山有北极,洞有玉虚,水有庙沟清泉,林有桥河核桃林带,地有带古哺乳类化石等等。更以“石门烟雾”、“将军帽与王辩墓”、“玉虚溶洞”为佳。

“将军帽与王辩墓”是石门镇又一大景观,素有“耸立孤峰冠群山,自麓至顶纯属园,独松挺立盔顶间,将军帽名自此传”之说。在石门镇庵沟村西北方向有一座高山,巍然耸立于丘陵之间,麓宽顶尖,很像将军战盔,因此名焉,故云“将军帽盔挨着天”。隋唐大将军王辩的墓地亦在此山,是洛南县重点保护文物之一。王辩,字警略,号整容、冯翎,原籍蒲城,祖辈行商,至辩徙居洛南石门庵沟村。王辩少时酷读兵书,更善骑马射箭,怀有大志,以军功授帅都督。隋统一中国后,王辩升为大都督、车骑将军。后在于王世充、李密作战中失利,溺毙于洛河。死后,将士多方寻找,终将其归运故里,厚葬于此。

“玉虚溶洞”位于石门镇罗沟,洞口有灵隐寺,洞高一丈二三,宽约三丈多,深约二里,洞里支洞十多个,有雪花洞,葡萄洞,牛皮洞„„等。正洞偏洞,洞洞相连;奇石、异石、怪石林立;石佛、石人、石鼓、钟乳石、通天柱,鬼斧神工,天然而成。洞里神潭遍布,著名的有黑虎潭、九龙潭、佛潭、圣母潭、大圣潭等,令人遐想万千。其中,以锣鼓洞最为奇特,游人以石击岩或大声吼之,即有嗡嗡之声传出,如锣如鼓,悦耳动听,响彻全洞。如今“玉虚溶洞”已经开发为旅游之地,供游人观赏。

石门建置较早,元以前,资料散佚无考。明初属石门里,明成化十三年(1497)分设石门、抚宁二里。轻触石门为北乡石门、庵沟保。民国二十三年(1934)洛南区划四十六乡时,石门、庵沟保分属全民乡、新民乡。民国二十八年(1939)全县立镇时,石门名列全县四大镇之一。是年起,原左洛保(今尖角、白洛)管辖之现麻坪镇、石门镇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建国后,曾设石门公社、石门区公所,1997年撤区并乡,改制为石门镇人民政府。至2006年,全镇共辖20个村,184个村民小组,6818户,耕地2万6千余亩,总面积约180平方公里。改革开放后,石门镇加大了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力度,整个城镇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开通的新街与老街形成了“丁”字形结构,并在“丁字街”西北侧,修建了石门大桥,连接石门河两岸,沟通石麻三大川。同时,又开发“兴农街”、“北路街”、“南路街”和“兴工街”,使石门集镇建设步入了高层次规划建设阶段。

石门镇文化艺术生活丰富。早在清光绪年间,石门民间业余剧团一直活跃在秦岭南北,当时就有“庙底自乐班,闻名潼关塬”之说;民国十一年(1922),也有“两个民间团,活跃四道川”之说;抗日战争时期,更是显现“十股办剧团,唱红洛南县”的景象;建国后,素有“戏乡”之称的石门镇先后组织起各种形式的文艺宣传队,深入乡村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

1991年8月5日,中共罗南县委在召开的全委扩大会议上,通过了创办石门开发开放综合试验区的决定,并讨论通过了《关于创办石门开发开放综合试验区的总体方案》。11月,商洛地委、行署确定石门镇为商洛地区3个开发开放综合试验区之一,给石门镇的小城镇建设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洛南县乘势而上,加大工作力度,成立了“洛南县石门镇开发开放综合试验区”。1996年,根据上级有关政策,将名称变更为“洛南县石门镇开发开放区”,调配了专职工作人员,城建、土管、工商等职能部门全力配合,使开发区,尤其是小城镇建设进展顺利。从1991年至2006年,已先后投资1240多万元用于集镇建设。拆迁房屋167户、800余间,改造老街两条,拓宽改建20米宽500米长的主街。又相继改建了兴民街、丁字街、兴隆街和兴工街,硬化街道5490平方米,新修下水道3100米,铺设人行道10280平方米,绿化了5条街,新修了长70米的西河大桥,新建停车场1个。开通了移动和联通通讯站,修建了通往麻坪镇的四级公路10.5公里,新建30千伏安变电站1座。建设了以集镇为中心,辐射邻近6个村的自来水工程,埋设管道总长度1034米,全面形成了路网布局。按照市场专业化的要求,先后建设了药材、蔬菜、工业品等专业市场12个,市场总面积达到4万多平方米。工商经营户750余户,有固定门店468个,市场摊位952个,年商品交易额3600多万元。市场繁荣,车水马龙,到处一派蓬勃发展气象。开放的环境,优惠的政策,优越的条件吸引了各地客商来石门谋发展。已有10多个省市30个单位和客商来到小区开矿办厂,仅黄龙钼业小区引资就达1.1亿多元。

大开放带动了大发展,全镇经济活跃,税源充足,财政自给。为实现“农业立镇”发展目标,石门镇政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养殖、种植业,先后开发和设立了商品洋芋、中药材种植基地,烤烟、蔬菜、油料作物和经济林木基地等,其中烤烟种植面积占全镇耕地面积的12.5%;发展10个肉牛重点村,2个示范村,317户养殖大户;建成经济林基地5个5200亩,其中核桃林4500亩,使石门镇成为市、县核桃、肉牛产业基地的示范镇。在优势产业的带动下,石门镇的农业产业化特征日益明显,各产业科技含量、效益和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给石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巡检镇

巡检镇位于洛南县城以北90华里的秦岭腹地,镇政府驻地巡检街。东临寺耳镇,西接驾鹿乡,南界石坡镇,北依秦岭头与潼关县为邻,是古时洛南东部、北部以及丹凤、商南等地群众徒步去潼关、山西、渭南、西安的主要交通要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许多革命前辈,从陕北、西安到商洛从事革命活动时,大多坐车到潼关,经太峪翻秦岭,经巡检到洛南、商县等地。该镇总面积146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平均18人,属地广人稀之地。平均海拔1080米。辖10个村民委员会,70个村民小组,人口7000余人,耕地7308亩。镇内人口可分作本地人和下湖人两大部分。本地人除原有一些古老巡检人后裔外,绝大部分是元末明初时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移而来。下湖人则是清代自湖广一带迁居而来的。“本地人”和“下湖人”在风俗、俚语方面多有不同。下湖人平常敬奉“天地君亲师”,本地人则敬奉家宅六神、福禄财神。

巡检时洛南县北部的边贸重镇,为洛南北达潼关之要道,境内山峦起伏,地势险要,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按民间传说,夏朝时,洪水漫天,无边无际。围困着大山,淹没了丘陵,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救民于水火,大禹曾三过其门而不入,治洪期间,到过洛南巡检,因而巡检境内便有了“禹坪川”这一古老的名称。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李耳)曾于巡检街北的高山上隐居修炼,后人称此山为“老君山”。明英宗正统三年(1438)设“石家坡巡检司”于巡检街,设巡检一员,皂隶民壮六名,并派重兵把守,以镇其地,因而得名巡检司,简称巡检迄今。从古到今,这里一直是洛南北部之关隘重地。据《洛南县志》载:明崇祯八年(1635),义军李自成兵败潼关南塬,夜走秦岭,曾在巡检司重整兵马,再展义旗。清代曾在境内路家街、禹坪川、黑彰等处设有驿站,以传递洛潼之间公文书信,并供司兵与过往官员憩息之用。当时曾任潼关道兵备副使的江南(今江苏、安徽一带)人狄敬,路过并夜宿路家街驿亭时,写有《路家街驿亭》,诗曰:

百里无邻一驿亭,孤衾永夜梦难成。山鸡不报人间晓,啼断猿声是五更。

诗中既有作者对民众生活的苦叹,也有对山中荒凉之感慨。

清代,随着康乾盛世的出现,巡检的商业活动日渐繁荣,山中的药材、白麻、木柴、木耳,关中的粮棉、工业品均在巡检交易。马帮往来,行人甚多,店铺林立,成为洛南北部重要的边贸集镇之一。

民国元年至十六年(1911~1927)分属独鹿、禹坪保,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成立了石墙、新民、三元三个乡。1958年公社化,撤三元、驾鹿、新民三乡设巡检公社。1961年调整公社规模时,分设巡检、三元人民公社。1966年“文革”中分别改名先锋、先进人民公社。1968年恢复巡检、三元人民公社。1983年商洛地区实行小乡体制时,设巡检、石墙、上庙、三元、王庵、黑彰六个小乡,1985年废小乡,复为巡检乡、三元乡。1997年撤区并乡建镇时,巡检乡和三元乡合并,建立了巡检镇。

巡检镇地处禹坪川上游,地势北高南低,禹坪河由秦岭南麓发源入境,于巡检街北处与三元河汇集,形成40里的禹坪川。地表为黑沙土壤,植被良好。以农为主,主产玉米、豆类兼产小麦。林地面积17万多亩。以油松用材林、栎类薪炭林为主,核桃、柿子经济林为副。全镇矿产资源丰富,有金、银、铜、铁、锡、铅等。林特产有黑木耳、连翘、天麻。野生动物有大鲵、獐子、野羊、草鹿等。乡镇企业以采矿、选矿、陈醋、麦饭石,运输、贸易货栈等为主。镇内设有中小学26所及卫生院、供销社、信用社、畜牧站、文化站、林业站、农技站、广播站、工商所、电管所等单位。特别是新建的邮政、电信两大楼,服务周到,堪称一流。巡检镇的气候差异较大,有“六月禹坪似初春”之谚语,空气清新,是天然的避暑圣地。庵巡公路与洛华公路相接,巡驾公路、巡寺公路通往驾鹿和寺耳镇。

巡检镇风景名胜较多,以老君山为最。此山群峰俊秀,怪石嶙峋,苍松翠柏,四季常青。春季山花烂漫,馨香四溢;夏季秀色可餐,清爽宜人;秋季红叶似火,热情奔放;冬季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新建登山盘道,路面平整,曲径通幽;2999集台阶周围古藤错落,鸟语百啭,山风一起,松涛汹涌,啸声阵阵,不绝于耳。雨中登山,薄雾缭绕,风雨潇潇,如泣如诉,凭高远眺,醉若天仙。山上有千年老君洞、玉皇殿、老君庙。民间每年古历正月二十三举办庙会,老君洞中的圣君卧榻、系牛柏、炼丹炉、石塔林、青牛、老君神像、玉帝及王母娘娘牌位等栩栩如生,香客接踵,老君山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成为自然生态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佛教文化早在汉代,便出入巡检山区。隋唐时代,佛教内部产生了华严、净土、法相、天台、密宗等教派,巡检为华严派活动中心之一。并在此修有华严寺,寺院周围,群山耸翠满目葱郁,溪水潺潺,鸟声百啭,环境优美,景色幽雅。不知何代,寺院毁于一旦,据碑文记载,明正德年间重建。此后寺院几经修葺,成为秦岭深处的佛教圣地。其后,寺院又毁于战火。《洛南县志》载:“民国二十六年(1937),和尚觉善在巡检重修华严寺。当时寺内有地323亩,庙宇60间,耕牛7头,柴山2600亩,年收租约40余石。寺产殷实,香火兴盛。华严寺下辖有丁兰寺(西峪河)、万寿寺(县城西门外)、圣寿寺(县城东门外)、相嚎寺(巡检镇荒地沟村)、灯山寺(寺坡乡)、香山寺(驾鹿)、竹林寺(保安)、柏峪寺(景村)等八大寺院。每届佛诞节(农历四月初八)、成道节(农历腊月初八)等例会,寺僧诵经,举办水陆道场,此为鼎盛之时。”巡检的佛教盛况,可见一斑。

巡检镇自古以来便是洛南乃至商州、丹凤等县北出潼关的要道,洛南去潼关之驿道越境而过。自巡检经杨树岭头,史志称作“太要岭驮道”,石铺路面,宽约3米。相传岭南为太要岭上古庙道士捐款兴建;岭北为太要人王丙乾修建。宽台村四组位于巡检与寺耳、潼关、太要三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北宋年间,杨六郎曾带兵镇守此地,树立起杨家帅字大旗,故称此地为“杨将树旗岭”,简称“杨树岭”。岭下黑彰公路西侧的山岩上,有一大一小两个天然石洞。大洞口径4米,深14米,可容纳50余人。小洞口径12米,深3米,可容10多人。民国三十八年5月25日,商洛武工队第七区干队挺进洛北,接受了巡检镇公所起义人员,成立了巡检区人民区公所和区干队。从此以后,巡检古镇焕发出新的生机,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走向胜利。

历代文人被巡检这块美丽而神奇的地方所吸引,不辞辛劳,来巡检探险揭秘,赏老君山之奇,观禹坪川之秀,留下了精彩华章。明代天启三年三月初四至初六,徐霞客游历洛南时曾到巡检探幽猎奇。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也多次来巡检老君山古洞、华严寺进行采风,许多文人学士都在巡检的名山大川作诗绘画,引吭高歌,给巡检增添了美丽而神奇的色彩,留下了开发建设边贸重镇可依赖的丰富文化底蕴。

1999年,洛南县城建局对巡检集镇建设进行了设计,此后镇政府始终坚持集镇带动发展战略,扩大延伸了主街道,并不断完善集镇功能。供电大楼、工商管理大楼、电信大楼、畜牧服务中心、供销社商贸大楼等建设项目相继投入运营,28幢商业用房相继建成投入使用。主街于2000年3月动工建设,至2001年9月竣工。该街呈南北走势,经过扩建,使该街总长1100米,宽14米,其中两边人行道各2.5米,车行道宽度9米。主街硬化面积1000平方米,投入资金81万元。集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了集镇各项建设,临街原有建筑纷纷改造,各类公共建设投入资金420万元。使昔日古镇功能得到了极大提升和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巡检经济发展。巡检镇人民淳厚朴实,知书达理,热情好客。这里交通便利,是人们回归自然,消夏避暑的绝佳去处。这里交通便利,柏油路铺设平整,每天有30余趟定时班车往返县城。餐饮、旅馆、商店应有尽有,商贸流通繁荣,楼房林立,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成为洛南开发的重点镇之一。

下载小城镇建设辅导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城镇建设辅导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城镇建设

    所谓“三置换”:就是在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一是以农业用地区内的农户宅基地面积及住宅面积置换城镇商品房。具体按照“规划先行,总量平衡,统筹兼顾,分......

    浅谈小城镇建设

    浅谈小城镇建设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各类矛盾凸现。为有效解决工农两大产业间的利益失衡问题,增加城镇人口,扩大农副产品......

    小城镇建设

    津政令第 18 号 天津市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管理办法 《天津市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管理办法》已于2009年5月31日经市人民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

    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 目前,作为有战略意义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但是,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长远的社会性......

    小城镇建设

    3.小城镇是城市化的“推进剂” 4.小城镇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承载体”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有利于居民的素质提高。在小城镇建设具有一定......

    浅谈小城镇建设

    浅谈小城镇建设姓名:倪文涛班级:2012年秋专业:农村行政管理【摘要】:协调城乡是发展中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大课题,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而当前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的思考摘要: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条件下,小城镇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城市与农村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 在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也伴随而来......

    小城镇建设[推荐]

    论小城镇建设目前,作为有战略意义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但是,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长远的社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