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急诊科质量控制方案分工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五人民医院等级医院
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卷
急诊科质量控制方案
1、急诊科质控小组: 1.1组长: 李学强
1.2成员: 黄静 廖黎 罗青梅 罗明建 淳正基 杨莹莹 张成凤
2、分工:黄 静: 淳正基:杨莹莹: 廖 黎:张成凤: 罗青梅: 负责急、门诊、病房及各种急诊急救医疗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
协助罗青梅负责科内各种培训、讨论及会议、科内各种文件资料收集归档。
协助杨莹莹负责肠道门诊、传染病报告等工作。
负责医疗安全、医疗投诉工作。负责肠道门诊、传染病报告等工作。
负责院感、消毒、隔离、病案质量、药事管理等工作。协助杨莹莹负责医疗安全、医疗投诉工作。
负责急、门诊、病房及各种急诊急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负责科内质控、安全、院感等检查。
负责护理实习生(进修生)教学管理。
负责科内各种培训、讨论及会议。并负责科内各种文件资料收集归档。
负责医学实习生(进修生)教学管理。
负责科内各种培训、讨论及会议。负责科内各种文件资料收集归档。
负责各种医疗文书、记录本书写质量及科内质控检查。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五人民医院等级医院
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卷
兼二甲创建联络员工作。
3、检查、报告及会议:
3.1检查:每月一次(1——5日)。
3.2报告:各小组负责人于每月6-8日将检查结果以书面资料报告给主任、护士长,及罗明建、罗青梅处,U盘资料(应有标题、检查发现、整改意见、检查人,检查时间等内容。)考入内科室电脑科内质控检查文件夹中。同时各小组负责人自己要作好记录,并将各相关资料装卷存档(包括电子档)备查。
3.3会议:每月一次(10——15日),通报上月质控检查、奖惩情况,并进行学习培训整改提高。
4、奖惩:
对分管工作及日常工作做得好或差者分别给予每月50—500不等的奖励或处罚,并以此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
九龙坡区五院急诊科 2014-2-27 急诊科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为保证我科医疗质量不断提高,实行规范化管理,结合我科实际,特制定医疗质量控制方案,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
一、目的
实行全面医疗质量管理,以医院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控内容并将其纳入科室医疗管理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以求通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五人民医院等级医院
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卷
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科室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二、目标
以质控小组及质控活动为载体,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使科室质量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更加规范化,使工作质量及效率得到持续提高。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使我科医疗质量达到国家二级甲等医院水平。
科室质量控制目标标准:
急诊门诊及ICU满意率≥90% 甲级病历率≥90% 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0%平均住院日 ≤9 抢救药品、物品、设备完好率100% 抢救成功率≥80% 持证上岗率100% 院感控制率≤8% 严重差错事故发生率0 医疗纠纷处理率100% “120”出勤时间(白天1分钟内、夜间3分钟内)达标100%
三、具体措施
(一)成立医疗质量控制小组
成立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生组成的科室质量控制小组,主要负责科室各项核心制度、医疗常规、病历质量、医疗安全防范等执行情况的检查与监督。
1、每月严格按照《重庆市九龙坡区住院病历评价标准》对归档病历、在架病历进行自查。
2、每月定期召开至少一次质控活动。
3、结合科室实际,收集统计医疗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并对异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五人民医院等级医院
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卷
动指标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二)坚决执行查房制度、规范查房及交接班行为 全科各级医护人员要坚决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护理查房制度。
1、新入院病人24小时内必须有上级医师查房,危重病人有高级医师或科主任查房;病重患者副主任医师至少隔日查房一次。
2、住院医师随时巡视病房,每日上下午至少各查房一次,并将患者异常情况向上级医师汇报。
3、主治医师每日至少查房一次。
4、规范查房行为:查房前下级医师必须作好充分准备,提供上级医师需要的各种材料;下级医师汇报病史不得翻看病历;上级医师要为下级医师解答问题,也要向下级医师提出问题;结束一个病例时,上级医师必须要作出明确的诊治指示。
5、住院医师或值班医师交班时做到:书面交班、口头交班及床旁交接班。
(三)加强疑难危急重病人管理,提高抢救成功率
1、对住院三天未确诊的疑难病历组织全科讨论,一周未确诊的疑难病历组织全院会诊,必需时向医教部申请院外会诊或远程会诊。
2、发现急、危、重病人应即刻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报告,上级医师指导应及时到位,治疗方案应安全合理,对治疗效果有评价、分析记录。
(四)规范医疗文书书写,提高病历质量
全科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按照《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一人民医院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五人民医院等级医院
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卷
病历书写规范》书写病历,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危重病人6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当班完成)。
病历采集应真实、完整,术语规范,诊断应符合《国际疾病分类》要求。24小时内完成血、尿、便常规化验,并根据病情尽快完成肝、肾功能、胸透和其它所需的专科检查。新入院病人48小时内必须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上级医师若修改下级医师病历,必须要有上级医师签名。住院30天以上必须要有住院小结。
(五)加强“三合理”管理。
根据重庆市“三合理”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素使用指南》合理选用抗生素,严格按抗生素分级管理原则使用,力求做到有使用指征。各项检查合理及时,病程记录中对主要检查项目的必要性要有说明,对主要检查项目结果有分析意见和综合评判记录。同时结合医保和合疗规定,因病情需要的自费药品和检查项目应及时告知患者同意后签字确认后方可使用。
(六)急救设备药品管理:
定期检查科室急救设备及药品,并作好相关记录,确保能够随时使用。
(七)首诊负责、专病专治管理
加强门诊首诊医师管理,提高科室专病专治率,规范医疗行为。
四、奖惩措施
1、科内自查发现1份乙级病历当事人扣奖金50元,丙级病历扣当事人100元;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五人民医院等级医院
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卷
2、若由医院抽查出乙级或丙级病历者,除接受医院的相关处罚外,科室将对质控医生、科主任、当事人追加扣款50元。
2、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者,每1人次扣奖金50元。
3、处方检查不合格者,每一张扣奖金10元,医嘱不按照规定执行者每次扣奖金10元,申请单不按规定书写,每份扣奖金10元。
4、不执行首诊负责者扣奖金200元,停医师或护士行医资格3-6月,推诿病人者,每人次扣奖金100元,并扣年终奖,取消晋升和评优资格。
第二篇:急诊科医疗质量控制方案(模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海南分院
保亭县人民医院
急诊科医疗质量控制方案
(2014年)
为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促进急诊科工作上等级、创特色,强化急诊工作的质量意识何服务意识,提高急诊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医疗行为,制定本方案。
一、急诊医疗质量控制目标:
1.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是医疗质量科学化管理的基础,是各级医护人员必须遵守的规范和达到的指标。
2.更新管理观念、用前瞻控制、过程控制、终末控制,实现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改变。
3.重视提高全体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自觉性,认识到提高医疗质量是医院工作的中心任务。
4.推行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必须抓各种技术常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的具体落实尤其是重点抓好基础质量管理规范、临床科室质量规范,确保正常医疗秩序,使正常工作步入规范有序的轨道。
二、成立急诊医疗质量管理小组:
质量管理小组由科主任、科副主任、护士长和一名科员等组成。由科主任任组长,分设医疗质控员、护理质控员、门急诊、留观病历质控员三个质控岗位。分别履行以下职责: 组长对质控工作负总责,负责质量控制的组织、协调工作;质控制度的修订;质控工作岗位分工,职责的调整,确保质控各项工作的落实何质控目标实现。
1.医疗质控员负责对急诊科相关法规、急诊科相关制度、急诊科工作流程等在日常医疗行为中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向组长汇报检查情况。负责对新上岗的轮转医师进行岗前培训及考核,定期对在岗的医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的培训及考核。定期组织科室内业务学习、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
2.护理质控员负责对急诊科各项护理制度的执行及达标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并向组长汇报检查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负责对新上岗的轮转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及考核,定期对在岗的护士、护师进行知识更新的培训及考核。
3.门急诊、留观病历质控员负责急诊观察室病历及急诊住院病历质量的检查和监督,应定期对科室病历进行检查并对质量进行评分,定期抽查急诊门诊病历、急诊处方,着重对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及各种医疗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负责向组长汇报检查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并督促落实。
三、急诊科质量控制工作计划
1.建立并汇总急诊科医务人员规章制度及相关法规,建立科室工作流程,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要求各级医护人员熟知以上各项法规、制度、流程,贯彻至日常工作中。
急诊相关法规:《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方法(试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洗手法》。
科室相关制度:本科室《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预案》、《首诊负责制》、《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急诊抢救工作制度》、《急诊抢救预案》、《入、出重症病房的标准》、《入、出重症病房的护送制度》、《对入住ICU的病人实行预告知制度,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观察室制度》、《洗手制度》。
急诊科工作流程:
(1)熟知院前、抢救室、住院的衔接过程,并进行演练。(2)院前急救预案。
(3)急诊室转诊护送制度(包括转院患者应在生命征平稳,并与接诊医院联系后,派专人、专车护送)。
(4)急诊抢救预案(包括各种常见疾病的抢救流程图)。(5)抢救绿色通道制度。
(6)对ICU病人各项特殊检查、有创性抢救操作、特殊治疗进行预告知、签署相关同意书。
急诊工作流程质量控制标准:(1)危重病人抢救脱险率 ≥ 80%。(2)急诊住院留观患者诊断符合率 ≥ 90%。(3)急诊接诊临床诊断符合率 ≥ 90%。(4)医师技术操作合格率 ≥ 95%。(5)急诊病历合格率 ≥ 90%。(6)急诊处方合格率≥ 90%。
(7)护士执行医嘱及时,符合要求,护理技术操作总合格率≥95%。
(8)基础护理合格率 ≥ 90%。(9)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 ≥ 95%。(10)护理表格书写合格率 ≥ 95%。(11)传染病漏报率 0。
(12)科室管理合格率 ≥ 95%。(13)医疗工作制度落实合格率 100%。(14)教学任务完成良好率 100%。(15)护理单位管理合格率 ≥ 90%。(16)常规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17)急诊科各部分设置布局合理,减少交叉穿行,有利于就诊和抢救。清洁和污染区分开,环境整洁、肃穆、工作有序。(18)急诊用运输工具、急救医疗设备及急救药品等做到定品种、定数量、定位置、定专人管理,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保持性能良好齐全。医疗器械、设备、物品完好率要求达到100%。
(19)有平时呼救和大规模灾害事故以及常见危重病的急救预案。接到呼救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动并到达急救现场。(20)医疗事故率 0。2.急诊工作人员规范化培训:
(1)急诊科轮转工作的医护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要进行过急诊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专门培训,在上岗时进行岗前培训。
一直在急诊岗位工作的急诊科医护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学习、知识更新的再培训和考核,并且每年专门培训班的学习和提高(2)每月不得少于一次。
培训内容:包括综合素质的培训和急诊急救医学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培训。
培训的目的:了解、熟悉急诊和急诊医疗体系的运作程序和特殊的工作性质,系统学习急诊医学知识,熟悉和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承担医院和基层医疗单位在职医务人员急诊医学教学和业务指导。特定岗位的人员应在培训和资格考核(结合上级部门资格考核结果)合格后方可上岗。人员培训要逐渐规范到上岗证制度和定期考核、复审制度。未能取得上岗证或复审不合格者,不得单独从事急诊、急救工作。
急诊人员培训方式:(1)每年医院内定期组织培训班(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2)各级医学会、急诊医学会或其他专业组织开办的继续教育培训班和组织的专业学术会议。(3)急诊抢救预案的修订和学习。(4)科室内定期组织学术活动。(5)结合特定病例进行病例讨论和学习。(6)科室根据具体情况开展的其他专业学术活动。并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考核应同时采用笔试和具体操作的面试两种形式。科室对考核成绩应有一定的奖惩规定,对不合格者要重复培训直至合格为止。要求急诊科医生和到急诊科轮转的医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独立开展初级生命支持、初级创伤生命支持和高级心脏生命支持、高级创伤生命支持等的能力。(2)具备心肺复苏的知识和方法。
(3)具有多发伤和复合伤的抢救、处理能力。
(4)具有批量患者,特别是批量创伤患者的初级评估、分检和处理能力。
(5)具有各种意外伤害如中毒、服毒、中暑、自杀、淹溺、触电、烧伤、冻伤、毒蛇(虫)咬(螯)伤等处理能力。(6)各专科常见急诊的抢救和处理能力。(7)院前急救的知识和技能。
(8)与特定的急危重症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解释能力。(9)协调和处理各类纠纷的能力。急诊人员培训内容 急诊医学基本知识:
(1)院前急救和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运作程序和方法。(2)了解、熟悉急诊科的工作程序和特殊的工作性质。(3)了解流行病和烈性传染病的疫报制度和疫报程序。(4)心搏、呼吸骤停的快速诊断和处理程序。(5)初级生命支持(现场心肺复苏)和高级生命支持方法。(6)初级创伤生命支持和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方法。(7)严重多发伤和复合伤的处理。
(8)常见的有机磷中毒、CO中毒、安定类药物中毒和重症中暑的特点、处理原则和治疗方法。
(9)其他各种意外伤害如电击伤、烧伤、自杀、淹溺、毒蛇(虫)咬(螯)伤等的处理原则和方法。(10)紧急手术的围手术处理原则。
(11)各种休克、ARDS、DIC和MODS的预防和治疗原则。(12)急性昏迷的诊断和鉴别诊断。(13)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4)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的急诊处理。(15)严重急性过敏反应的处理。(16)各种急性大出血的急诊、急救处理。
(17)全身各主要脏器的急性功能不全或慢性功能衰竭进行性加重的处理。
(18)一些虽属各专科、却十分紧急和危重的病症的急诊处理,如哮喘持续状态,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危象,致命性的心律失常,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危象,糖尿病急诊(包括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和低血糖昏迷),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大出血,小儿高热惊厥,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头、胸、腹的严重创伤以及严重的骨折等。急诊、急救基本技术:
现场心肺复苏术(畅通气道、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 心肺脑复苏中的药物应用。
心肺复苏中的特殊设备(如萨勃心肺复苏机)的使用。 心脏电除颤和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使用。 气管内插管。 气管切开术。
环甲膜穿刺(通气和给药)。 面罩式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呼吸器的使用。 心电监护仪的使用。
抢救异物卡喉窒息的Heimlich手法。 止血。 包扎。 骨折固定。
搬运、转运伤患者的原则和方法。
批量创伤患者的初级评估、分检和初步处理的程序以及方法。 深静脉穿刺和插管(包括套管针的使用)。 动脉穿刺和插管。
微量注射泵和输液泵的使用。 膀胱留置导尿和膀胱穿刺术。 胸腔穿刺和胸腔闭式引流术。 开胸心肺复苏术。 腹腔穿刺和腹腔灌洗术。 心包穿刺术。
清创术,包括毒蛇(虫)咬(螯)伤的伤口处理。 外周血氧饱和仪和快速血糖自动测定仪的使用。 洗胃术。2.病历质量管理:
(1)由病历质控员对急诊观察室及住院病历,每月不定期抽查架上病历,重点检查入院病历书写是否及时;病程书写是否详尽、规范等,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病历归档前按照医疗质控指标检查,着重了解各项医疗制度执行的情况,合理诊断、检查、治疗;危重、疑难、急诊手术病例的处理及转归,对检查结果进行评分并上报科室质控小组。
(2)每月由病历质控员对急诊门诊病历及急诊处方进行抽查,重点了解合理检查及合理用药情况,尤其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进行检查、监督。杜绝滥开检查、滥用药,规范抗生素的应用。
四、急诊工作质量控制实施情况:
1.详见各季度急救科质量安全分析报告。(见附件1)2.详见各月份急诊科质控自查记录表。(见附件2)
第三篇:急诊科医疗质量控制方案
急诊科医疗质量控制方案
为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促进急诊科工作上等级、创特色,强化急诊工作的质量意识何服务意识,提高急诊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医疗行为,制定本方案。
一、急诊医疗质量控制目标:
1、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是医疗质量科学化管理的基础,是各级医护人员必须遵守的规范和达到的指标。
2、更新管理观念、用前瞻控制、过程控制、终末控制,实现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改变。
3、重视提高全体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自觉性,认识到提高医疗质量是医院工作的中心任务。
4、推行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必须抓各种技术常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的具体落实尤其是重点抓好基础质量管理规范、临床科室质量规范,确保正常医疗秩序,使正常工作步入规范有序的轨道。
5、通过质量控制,使急诊科的各项工作质量达到《福建省急救中心急诊工作流程质量控制标准》(参考三级甲等医院作为标准)。
二、成立急诊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质量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总住院、科秘书、护士长等组成。由科主任任组长,分设病历质控员、医疗质控员、护理质控员三个质控岗位。分别履行以下职责:
1、组长对质控工作负总责,负责质量控制的组织、协调工作;质控制度的修订;质控工作岗位分工,职责的调整,确保质控各项工作的落实何质控目标实现。
2、病历质控员负责急诊观察室病历及急诊住院病历质量的检查和监督,应定期对科室病历进行检查并对质量进行评分,定期抽查急诊门诊病历、急诊处方,着重对三级查房、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及各种医疗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负责向组长汇报检查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并督促落实。
3、医疗质控员负责对急诊科相关法规、急诊科相关制度、急诊科工作流程等在日常医疗行为中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向组长汇报检查情况。负责对新上岗的轮转医师进行岗前培训及考核,定期对在岗的医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的培训及考核。定期组织科室内业务学习、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
4、护理质控员负责对急诊科各项护理制度的执行及达标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并向组长汇报检查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负责对新上岗的轮转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及考核,定期对在岗的护士、护师进行知识更新的培训及考核。
三、急诊科质量控制工作计划
1、建立并汇总急诊科医务人员规章制度及相关法规,建立科室工作流程,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要求各级医护人员熟知以上各项法规、制度、流程,贯彻至日常工作中。
急诊相关法规:《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方法(试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洗手法》。
科室相关制度:本科室《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预案》、《首诊负责制》、《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急诊抢救工作制度》、《急诊抢救预案》、《入、出重症病房的标准》、《入、出重症病房的护送制度》、《对入住ICU的病人实行预告知制度,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观察室制度》、《洗手制度》、《听诊器使用制度》。急诊科工作流程:
(1)熟知院前、抢救室、住院的衔接过程,并进行演练。(2)院前急救预案。
(3)急诊室入院护送制度(包括转院患者应在生命征平稳,并与接诊医院联系后,派专人、专车护送)。
(4)急诊抢救预案(内、外科分开,包括各种常见疾病的抢救流程图)。
(5)抢救绿色通道制度。
(6)对ICU病人各项特殊检查、有创性抢救操作、特殊治疗进行预告知、签署相关同意书。急诊工作流程质量控制标准:(1)危重病人抢救脱险率 ≥ 90%。(2)急诊住院留观患者诊断符合率 ≥ 90%。(3)急诊接诊临床诊断符合率 ≥ 90%。(4)医师技术操作合格率 ≥ 95%。(5)急诊病历合格率 ≥ 90%。(6)急诊处方合格率 100%。(7)护士分诊准确率 ≥ 90%。
(8)护士执行医嘱及时,符合要求,护理技术操作总合格率 ≥
95%。
(9)基础护理合格率 ≥ 90%。(10)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 ≥ 95%。(11)昏迷患者和瘫痪患者褥疮发生率 0。(12)护理表格书写合格率 ≥ 95%。(13)传染病漏报率 0。(14)科室管理合格率 ≥ 95%。(15)医疗工作制度落实合格率 100%。(16)教学任务完成良好率 100%。(17)护理单位管理合格率 ≥ 90%。(18)常规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19)急诊科各部分设置布局合理,减少交叉穿行,有利于就诊和抢救。清洁和污染区分开,环境整洁、肃穆、工作有序。
(20)急诊用运输工具、急救医疗设备及急救药品等做到定品种、定数量、定位置、定专人管理,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保持性能良好齐全。医疗器械、设备、物品完好率要求达到100%。
(21)有平时呼救和大规模灾害事故以及常见危重病的急救预案。接到呼救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动并到达急救现场。
(22)医疗事故率 0。
2、急诊工作人员规范化培训: 急诊人员培训规划:
(1)急诊科轮转工作的医护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要进行过急诊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专门培训,在上岗时进行岗前培训。
一直在急诊岗位工作的急诊科医护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学习、知识更新的再培训和考核,并且每年专门培训班的学习和提高(2)不得少于一次。
(3)平时急诊科内部也有计划地组织本科室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和技能的训练。
(4)急救中心必须每年不得少于一次的定期组织所有临床科室医护人员进行急诊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提高,进行相应考核,并制定一定的奖惩条例。
(5)新医护人员上岗、转岗和新服务产品、新技术推出前也均应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综合素质的培训和急诊急救医学专业技术和技能的培训。
培训的目的:了解、熟悉急诊和急诊医疗体系的运作程序和特殊的工作性质,系统学习急诊医学知识,熟悉和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承担医院和基层医疗单位在职医务人员急诊医学教学和业务指导。
急诊科还要承担各类医学生和卫校学生的理论教学和临床带教任务。
特定岗位的人员应在培训和资格考核(结合上级部门资格考核结果)合格后方可上岗。
人员培训要逐渐规范到上岗证制度和定期考核、复审制度。未能取得上岗证或复审不合格者,不得单独从事急诊、急救工作。急诊人员培训方式
(1)每年医院内定期组织培训班(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2)各级医学会、急诊医学会或其他专业组织开办的继续教育培训班和组织的专业学术会议。(3)急诊抢救预案的修订和学习。
(4)科室内定期组织学术活动(每二周一次)。(5)结合特定病例进行病例讨论和学习。
(6)科室根据具体情况开展的其他专业学术活动。并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考核应同时采用笔试和具体操作的面试两种形式。科室对考核成绩应有一定的奖惩规定,对不合格者要重复培训直至合格为止。
要求急诊科医生和到急诊科轮转的医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独立开展初级生命支持、初级创伤生命支持和高级心脏生命支持、高级创伤生命支持等的能力。(2)具备初级脑复苏的知识和方法。
(3)具有视患者为有机的整体的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能力。(4)具有多发伤和复合伤的抢救、处理能力。
(5)具有批量患者,特别是批量创伤患者的初级评估、分检和处理能力。
(6)具有各种意外伤害如中毒、服毒、中暑、自杀、淹溺、触电、烧伤、冻伤、毒蛇(虫)咬(螯)伤等处理能力。(7)各专科常见急诊的抢救和处理能力。(8)院前急救的知识和技能。
(9)与特定的急危重症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解释能力。(10)协调和处理各类纠纷的能力。
(11)急诊外科医师还要有能开展常见急诊手术和进行围手术期处理的能力。急诊人员培训内容 急诊医学基本知识:
(1)院前急救和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运作程序和方法。(2)了解、熟悉急诊科的工作程序和特殊的工作性质。(3)了解流行病和烈性传染病的疫报制度和疫报程序。(4)心搏、呼吸骤停的快速诊断和处理程序。
(5)初级生命支持(现场心肺复苏)和高级生命支持方法。(6)初级创伤生命支持和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方法。(7)严重多发伤和复合伤的处理。(8)初级脑复苏。
(9)常见的有机磷中毒、CO中毒、安定类药物中毒和重症中暑的特点、处理原则和治疗方法。
(10)其他各种意外伤害如电击伤、烧伤、自杀、淹溺、毒蛇(虫)咬(螯)伤等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11)紧急手术的围手术处理原则。
(12)各种休克、ARDS、DIC和MODS的预防和治疗原则。(13)急性昏迷的诊断和鉴别诊断。(14)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5)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的急诊处理。(16)严重急性过敏反应的处理。(17)各种急性大出血的急诊、急救处理。
(18)全身各主要脏器的急性功能不全或慢性功能衰竭进行性加重的处理。
(19)一些虽属各专科、却十分紧急和危重的病症的急诊处理,如哮喘持续状态,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危象,致命性的心律失常,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危象,糖尿病急诊(包括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和低血糖昏迷),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大出血,小儿高热惊厥,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头、胸、腹的严重创伤以及严重的骨折等。急诊、急救基本技术
(1)现场心肺复苏术(畅通气道、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2)心肺脑复苏中的药物应用。
(3)心肺复苏中的特殊设备(如萨勃心肺复苏机)的使用。(4)心脏电除颤和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使用。(5)气管内插管。(6)气管切开术。
(7)环甲膜穿刺(通气和给药)。(8)面罩式简易呼吸器的使用。(9)呼吸器的使用。(10)心电监护仪的使用。
(11)抢救异物卡喉窒息的Heimlich手法。(12)止血。(13)包扎。(14)骨折固定。
(15)搬运、转运伤患者的原则和方法。
(16)批量创伤患者的初级评估、分检和初步处理的程序以及方法。
(17)深静脉穿刺和插管(包括套管针的使用)。(18)动脉穿刺和插管。
(19)微量注射泵和输液泵的使用。(20)膀胱留置导尿和膀胱穿刺术。(21)胸腔穿刺和胸腔闭式引流术。(22)开胸心肺复苏术。(23)腹腔穿刺和腹腔灌洗术。(24)心包穿刺术。
(25)清创术,包括毒蛇(虫)咬(螯)伤的伤口处理。(26)外周血氧饱和仪和快速血糖自动测定仪的使用。(27)洗胃术。
3、病历质量管理:
(1)由病历质控员对急诊观察室及住院病历,每月不定期抽查架上病历,重点检查入院病历书写是否及时;病程书写是否详尽、规范等,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病历归档前按照医疗质控指标检查,着重了解各项医疗制度执行的情况,合理诊断、检查、治疗;危重、疑难、急诊手术病例的处理及转归,对检查结果进行评分并上报科室质控小组。
(2)每月由病历质控员对急诊门诊病历及急诊处方进行抽查,重点了解合理检查及合理用药情况,尤其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进行检查、监督。杜绝滥开检查、滥用药,规范抗生素的应用。(3)每季度由科室质控小组根据归档前病历检查评分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将最终结果通报全科,并与各级医师的奖金分配直接挂钩。
(4)每年年终由质控小组对本科室已归档病历再次进行抽查评分,坚决杜绝丙级病历,控制乙级病历比例。
四、急诊工作质量控制实施情况:
1、详见各季度急救中心质量安全分析报告。(见附件1)
2、详见各月份急诊科质控自查记录表。(见附件2)
第四篇:加强急诊科护理质量控制的探讨
加强急诊科护理质量控制的探讨
【摘要】 探讨急诊科护理质量控制,对提高急诊急救病人的抢救、诊断、治疗和护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措施为:加强硬件建设,保障医疗护理需要;加强软件建设,提升服务技能;更新观念,改善服务意识;规范服务流程,保障措施到位;实施风险管理,制定防范对策;制定质量控制指标,严格质量管理。【关键词】 急诊 质量控制 护理
急诊科是接受急诊病人就诊、抢救危重病人的场所,是医疗护理工作的最前线和窗口。急诊科的特点:病人具有突发性、危急性、复杂性、情绪急躁性,数量不定性。医护人员具有高风险性、高技术含量性、快节奏性、思维敏捷性。急诊科质量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因此,思考和探讨急诊科护理质量控制,对如何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急诊科的救治和护理水平、降低护理风险、预防护理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硬件建设,保障医疗护理需要
1.1 设置要求 我院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按照管理年的要求,急诊科用房面积达到了500 m2。设有诊断室、抢救室、留观室、治疗室、处置室、手术室及其他辅助配置。抢救床位四张,留观床位十张,符合管理年标准。
1.2 设备要求 急诊科配备了除颤仪、监护仪、呼吸机、吸痰器、洗胃机、心电图机、输氧装置、气管切开设备。抢救车上物品齐备,抢救药品齐全、充足,其他基本的诊疗设备也很完善。2 加强软件建设,提升服务技能
2.1 人员数量 护士人数与病床的比例:抢救室1.0~1.2∶1(每班至少1人),留观室:每班至少1人。
2.2 人员资质要求 护士长:为主管护师,在急诊科连续工作3年。护士:均有护士执业证,4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均具有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2.3 人员培训 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首要条件。因此,急诊科必须有明确的人才培养计划,有全面的人员培训制度。2.3.1 制定各类人员的培养计划 包括科内固定人员、新进人员、进修护士的培训计划,定期复训。新进人员必须经岗前培训并达到要求后方能上岗。2.3.2 制定本科人员医学继续教育规划 科内不满45岁的副主任护师以下职称的护士必须参加医学继续教育,每季度参加一次“三基”理论考试,每年至少参加一次院级“三基”技能培训和考核。要求每位护士必须掌握急诊科所有仪器的使用,常见故障的排除,组织经常性模拟抢救配合演练,熟背各种急救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2.3.3 建立定期业务学习制度 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学习,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科内每月业务学习至少1次。3 更新观念,改善服务意识[1]
3.1 快速反应观念 这是急诊急救护理质量控制的关键内容,也是急诊科的主要工作特点。不能快速反应,就不能适应急诊科的工作性质,不能适应急诊急救病人的需要。反应快、行动迅速、操作准确、抢救成功率高,这是快速反应观念的四要素。
3.2 院前急救观念 院前急救观念指一有呼叫,能迅速拉得出,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在现场有能力开展救治,途中的不间断救治;具有现代的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
3.3 现代监护观念 包括:(1)首先要具有现代监护设备;(2)对现代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3)准确的判断监护仪的各种数据;(4)各种管道的观察;(5)病情观察,这是一个急诊科护士应具备的最重要的技能,病情观察能反映一个护士的基本理论知识及临床护理经验。
3.4 现代服务观念 现代服务观念的核心是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病人及家属满意是现代服务的最高标准。服务就是效益。
3.5 现代效益观念 这是现代急诊急救的突出特点。救治病人应坚持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原则。但人道主义不是不收钱,而是以抢救病人为主,按规定、按标准收费,效益好有利于扩大“再生产”。
规范服务流程,保障措施到位
4.1 建立“急诊绿色通道” 切实保证急、危重病人的就诊治疗。
4.2 成立急诊工作领导小组 以主管医疗的院长为主要负责人,成员有医疗、护理、后勤和急诊科负责人。每周护理部、质控科室期和不定期检查急诊环节质量,及时反馈信息,以改进急诊科工作的缺陷与不足。
4.3 制定并执行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 落实急、危重症病人抢救制度,落实各工作单元工作制度、急诊交接班制度、急诊会诊与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急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急诊医疗护理纠纷和投诉处理制度等,并有相应的实施记录。
4.4 制度紧急医疗护理救援预案 制定大批病员抢救预案,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预案。并将组成人员备案在册,定期演练,保持24 h通讯通畅。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5-05 13:47 4.5 提供多种便民措施 如轮椅、开水、茶杯、手纸、便器、拐杖等;为无陪人患者提供全程陪伴服务;对危重病人检查过程实行全程陪伴,并备好各种急救药品与用物,严密观察病情,防止意外发生[2]。
实施风险管理,制定防范预案
(1)急救物品、器材时刻处于备用状态,随时可用。抢救药品齐全、充足。(2)完善管理制度。急救物品做到“四定一保持”:即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保持完好。(3)班班交接,各班下班前及时补充本班消耗的药品、器材,对损坏的器材及时报修。(4)一万元以上设备登记建卡,并有使用和维修登记。(5)建立危重病人交接班认定卡,使口头交接与书面交接相结合。(6)制定每周工作重点和每周工作程序。(7)制定急诊科常见风险防范预案如:抢救仪器故障防范预案、护理投诉防范预案、护理文书缺陷防范预案、医护配合不协调防范预案等。
制定质量控制指标,严格质量管理
急诊科质量控制以“零缺陷”为最高目标,并有相应的制度和要求来进行管理。(1)成立院方、科室、自控三级质量管理体系,科内定期对护士进行质量管理教育,随时进行护理质理检查,建立检查登记和质量控制信息反馈制度。(2)质量控制指标:预检分诊正确率≥95%;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急、危重症抢救记录和监护记录合格率≥95%;三测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准确、全面,合格率≥95%;年护理事故发生数为0;年褥疮发生数为0;基础护理合格率≥90%;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90%;急救物品完好率100%;抢救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病人对护理工作、服务态度满意率≥95%;三基考试合格率100%。(3)制定常见急、危重症抢救规范或程序,抢救室有抢救规程备查。(4)制定并落实急诊病人告知制度,如:入院告知、出院告知、特殊诊疗和有创操作知情同意书等。(5)建立急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按要求登记上报并及时处理。特殊(毒、麻、限、剧)药品应专人专柜专锁管理,品种、数量正确,有用药情况登记,药品合格率100%。(6)抢救室原则上实行封闭式管理。(7)治疗室设施完好,布局合理,操作规范。(8)处置室布局合理,符合消毒隔离原则,用物分类清楚、整洁、有标志。(9)洗胃室单设,符合规范,污物处理符合要求。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5-05 13:47 7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命越来越重视,急救意识也不断增强。我院通过加强急诊科的护理质量控制,抓住“抢救病人生命”这个主题,在“急”字上做文章,在“快”字上下工夫,在“救”字上多研究,在“高”(效率、效益)字上多思考,不断加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使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有了根本的转变,急救技能有了不断地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有了更进一步地增强,科内管理也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任真年.现代医院医疗质理管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324-328.伍宏英.加强急诊室服务意识与风险管理的思考.当代护士,2007,1:36-37.
第五篇:急诊科医疗质量控制小组
急诊科医疗质量质控小组
急诊科: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质量管理规定,切实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保证医疗安全,经急诊科研究决定成立医疗质量质控小组。
一、急诊科医疗质量质控小组
科主任:
成员:
二、医疗质量管理质控工作制度
1)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进行工作,负责完成急诊科医疗质量管理,对急诊科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对急诊科的业务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
2)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每周开会一次,讨论和审定临床、医技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3)负责组织和实施医疗、护理、院感质量的检查、评价、考核、提出整改措施和反馈情况、检查落实等工作。
4)组织疑难病例、抢救、手术病例的讨论。5)组织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鉴定工作。6)对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进行严格审核并按规定上报。7)参加各种医疗文书、技术操作、诊疗水平、“三基”考核、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检查,并进行评价。
8)医疗质量管理成员要自觉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医疗业务水平,要熟悉和了解各种质量指标,以及具体的考核标准。
三、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
1)负责全科室医疗、医技工作的质量监督和管理。2)负责制定科室医疗、医技工作质量管理工作计划。3)负责制定和完善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持续改进方案,对各项医疗质量标准、各种诊断治疗技术操作规程和各种医疗文件的书写进行规范。
4)负责讨论、决定科室医疗、医技工作中的差错、过失和事故等事件的院内处理意见。
5)负责宣传贯彻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的有关知识,开展对全科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和质量安全意识教育工作。制定医、技人员质量教育、培训的要求。并检查其落实情况。
6)定期组织科室人员对临床、医疗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并提出整改意见。按医疗质量标准规范医疗环节,使质量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