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报告名词解释(合集5篇)

时间:2019-05-13 20:24: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预算报告名词解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预算报告名词解释》。

第一篇:预算报告名词解释

预算报告名词解释

公共财政预算: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行使、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指政府通过向社会征收基金、收费,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指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发生的收支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指根据国家社会保险和预算管理法律法规建立,反映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的年度计划。我国自2010年开始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等内容。2011年试编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积极的财政政策:指通过减少税费或增加财政支出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财政政策。

中央财政收入:指中央财政年度的收入,包括中央本级收入和地方上解收入。2009年,将地方上解收入与部分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作对冲处理后,中央财政收入即为中央本级收入。

中央本级收入:指根据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规定,划归中央财政的税收和非税收入,主要包括消费税、关税等固定收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共享收入部分。

中央财政支出:指中央财政年度的支出,包括中央本级支出、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支出。

中央本级支出:指按照现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划分,经全国人大批准,用于中央政府本级事务所需的支出。

税收返还:指1994年分税制改革、2002年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2009年成品油税费改革后,对原属于地方的收入划为中央收入部分,给予地方的补偿。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返还,所得税基数返还,以及成品油税费改革税收返还。

转移支付:指中央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财政体制和政策规定,给予地方政府的补助资金。现行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主要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

一般性转移支付:指中央政府对有财力缺口的地方政府(主要是中西部地区),按照规范的办法给予的补助。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调整工资转移支付以及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等,地方政府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统筹安排和使用。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是指以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选取影响各地财政收支的客观因素,考虑地区间支出成本差异、收入努力程度以及财政困难程度等,按统一公式分配给地方的补助资金。

专项转移支付:指中央政府对承担委托事务、共同事务的地方政府,给予的具有指定用途的资金补助,以及对应由下级政府承担的事务,给予的具有指定用途的奖励或补助。主要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农业等方面。

中央财政赤字:一般为中央政府年度收不抵支的差额,通过发债弥补。由于我国设立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中央财政赤字计算公式为:中央财政赤字=(中央财政收入+调入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收入)-(中央财政支出+安排或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指中央财政通过超收安排的具有储备性质的基金,用于弥补短收年份预算执行的收支缺口,以及视预算平衡情况,在安排年初预算时调入并安排使用,基金的安排使用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单设科目,安排或补充基金时在支出方反映,调入使用基金时在收入方反映。

地方本级收入:指根据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规定,划归地方财政的税收和非税收入。主要包括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固定收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共享收入部分。

地方本级支出:指按照现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划分,经地方人大批准,用于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支出。

超收:指财政收入执行数超过预算的数额。

非税收入:指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征收、收取、提取、募集的除税收和政府债务以外的财政收入。

国债余额限额:指全国人大限定的年末不得突破的国债余额上限。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指为统筹和引导各类资金,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设立的,专项用于汶川地震受灾地区城乡居民倒塌损毁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以及工农业恢复生产和重建等的财政资金。

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指为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以实现县级政府“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为目标,中央财政根据地方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情况实施的奖补机制。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以地方财政为责任主体,中央财政根据地方工作实绩实施奖励,对地方给予支持和帮助。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指村民通过规范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开展村内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政府采取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的方式,给予适当财政奖补。其目的是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基础,以政府奖补资金为引导,建立多方投入、共同推进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

粮食直补:即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原则上按粮食种植面积,把粮食补贴直接落实到种粮农户手中,实现对种粮农民利益的直接保护,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补贴资金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列支。

农资综合补贴:指国家统筹考虑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对农民种粮的增支影响,对种粮农民给予适当补助,以有效保护农民种粮收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良种补贴:指国家对农民选用良种进行的资金补贴,目的是支持农民积极使用优良种子,加快良种推广,提高良种覆盖率,增加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

农机购置补贴:指国家对农牧渔民、农场(林场)职工和直接从事农机作业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目的是促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林业保险保费补贴:指财政为引导和促进农业林业保险发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支持“三农”事业建设和林业经济发展,对符合条件的农业林业保险业务,按照保费的一定比例,为农户等投保人提供的补贴。

科技重大专项: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科技工程,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了16个科技重大专项。中央财政于2007年设立专项资金,并建立滚动预算管理机制,保障科技重大专项实施。

保障性安居工程:指政府为解决城乡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而出台的一项惠民政策,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限价房、各类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和游牧民定居工程等。其中,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又统称保障性住房。

增值税转型改革:指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即在征收增值税时,不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所含增值税进项税额。改革后,企业在计算缴纳增值税时,允许将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予以全额抵扣,有效地消除了重复征税因素,优化了税收制度,减轻了企业设备投资和更新改造的税收负担。

改革资源税制度:指对现行资源税制度进行改革,主要包括:对部分资源品目改为从价定率计征;提高部分资源品目税负水平;适当扩大征税范围;统一各类油气企业资源税费制度。2010年6月1日起在新疆进行试点,2010年12月1日起在西部地区试点。

成品油税费改革:指通过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税额,替代公路养护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路客货运附加费等六项收费,并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成品油税费改革规范了政府收费行为,公平了税费负担,建立了以税收筹集公路发展资金的长效机制,以及以税收调控能源消费的新机制。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指从2006年开始,用四年时间,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起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项目、按比例分担,全面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系列制度。具体内容是免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并制定和适时调整公用经费生均基准定额,建立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等。

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指为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0-2015年集中力量解决义务教育发展面临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的计划。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按照国家基本标准配置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体音美等器材,县镇学校扩容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及其附属设施建设,以及配置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等。

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指为进一步提高基层政法机关经费保障水平,从2009年起,将基层政法机关“分级负担、分级管理”的经费保障体制,改革为“明确责任、分类负担、收支脱钩、全额保障”的体制。中西部地区政法机关的办案(业务)经费和业务装备经费,由中央、省级和同级财政按照规定分别承担,同时要求同级财政切实做好本级政法机关的经费保障工作;东部地区政法机关的办案(业务)经费和业务装备经费原则上由同级财政负担,中央财政予以奖励性补助。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按照“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配套,保障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

第二篇:预算会计名词解释

1、财政总预算会计: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总预算执行情况(1分)和财政性资金活动(1分)的专业会计。

2、财政周转金放款:指财政直接贷放给用款单位的财政周转金(1分),财政对此有债权(1分)。

3、预算外资金收入:指财政部门按规定从财政专户核拨给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1分)以及部分经财政部门核准不上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而直接由行政单位按计划使用的预算外资金(1分)。

4、财政直接支付:由财政部门开具支付令(1分),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将财政资金支付到收款人(即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账户(1分)的支付方式。

5、事业基金: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1分),主要包括滚存结余资金和投资产权等(1分)。

1、财政总预算会计:又称政府财政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和监督政府财政预算执行和财政周转金等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的会计(4分)。

2、财政周转金:财政周转金是财政部门设置并管理的有偿占用、周转使用的财政资金。(4分)

3、行政单位会计:是国家各级行政单位对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核算和监督借以反映单位预算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的专业会计。它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组成部分。(4分)

4、财政直接支付:是国库集中支付的一种方式,是指预算单位按照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确定的资金用途,提出支付申请,经财政国库国库执行机构审核后开出支付令,送代理银行,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的财政零余额账户或预算外资金支付专户,直接将财政性资金支付到收款人或收款单位账户。(4分)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预算会计有什么特点?

答: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一门专业会计(1分)。预算会计是一种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活动(1分)。预算会计主要适用于政府总预算会计及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执行(1分)。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构成我国会计的两个分支(1分)。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是非营利组织,预算会计的会计要素是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预算会计以现金收付制为主要的核算基础等(1分)。

2、财政总预算会计管理和核算有价证券有什么要求?

答:(1)只能用各项财政结余资金购入国家指定的有价证券(2分)。(2)购买有价证券的资金不能列为支出(1分)。(3)当期有价证券的兑付利息收入或转让收入与有价证券账面成本的差额,根据购买时的资金来源作收入处理(1分)。(4)管理严格,视同货币一样妥善保管,防止损失(1分)。

3、事业单位材料入账价值如何确认?

答:以购价、运杂费作为材料的入账价值(1分)。购入自用材料和小规模纳税人购入材料,按“含税价格+运杂费”计入“材料”账户(2分);一般纳税人购入非自用材料,按“不含税价格+运杂费”计入“材料”账户,增值税计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2分)。

4、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答:(1)财政部门开设的银行账户:

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国库单一账户(国库存款账户)(1分)、财政零余额账户(1分)、预算外资金专户(1分)。(2)财政部门为预算单位开设的银行账户:单位零余额账户(1分)。(3)特设专户(1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会计要素有哪几个?

答:会计要素又称会计报表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结构的基础。预算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5大类,其中,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三个要素构筑资产负债表,所以也称为资产负债表要素;收入和支出两个要素构筑收入支出表,所以也称为收入支出表要素。资产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1分)。负债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包括借入款项、应付帐款、其他应付款、各种应缴款项等(1分)。净资产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所拥有的资产净值,从数量上等于会计主体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差额(1分)。收入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在业务活动中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1分)。支出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单位按照批准的预算发生的各种资产耗费和损失(1分)。

2、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收入包括哪些内容?

答: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收入包括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专用基金收入、专业性收入、财政周转金收入(1分)。具体来说,一般预算收入: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有计划组织的国家支配、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1分)。基金预算收入:是按规定收取、转入或通过当年财政安排,由财政管理并具体指定用途的政府性基金收入(1分)。专用基金收入:财政部门按规定设置或取得的专用基金收入(1分)。资金调拨收入的主要内容包括:补助收入、上解收入和调入资金三项(1分)。

3、事业单位发出材料可采用哪几种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各种方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事业单位发出材料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确定其实际成本(1分)。先进先出法是指根据先入库先发出的原则,对于发出的存货以先入库存货的单价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先按存货的期初余额的单价计算发出的存货的成本,领发完毕后,再按第一批入库的存货的单价计算,依此从前向后类推,计算发出存货和结存货的成本(2分)。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2分)。

4、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答:财政部门开设的银行账户:

(1)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国库单一账户(国库存款账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一般预算资金和基金的收入和支出活动,并用于与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进行清算,实现支付(1分)。

(2)财政零余额账户。由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用于财政预算资金直接支付和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1分)。

(3)预算外资金专户,由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外资金的收入缴款、拨付情况(1分)。

财政部门为预算单位开设的银行账户:

单位零余额账户。由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用于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及清算(1分)。

特设专户。经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批准或授权开设的特殊过渡性专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特殊专项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活动,并用于与国库单一账户进行清算(1分)。

1.与企业会计核算相比,预算会计具有哪些特点?2.各级财政购买有价证券有哪些相关的规定?

3.事业单位专用基金的特点有哪些?

1、答:(1)具有统一性、广泛性和非营利性;(2)预算会计核算指标体系必须与预算管理要求相适应;

(3)一般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的基础;

4)只核算预算收支和余超,兼有成本核算。

2、答:(1)各级政府只能用各项财政结余资金(包括-般预算结余和基金顶算结余)购买国家指定的有价证券,如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不能购买公司股票和债券。

(2)支付购买有价证券的资金不能列作支出。

(3)当期有价证券兑付的利息及转让有价证券取得的收入与账面成本的差额.应计入当期收入。原来用一般预算结余购买的,作一般预算收入入账;原来用基金预算结余购买的,作基金预算收入入账。

(4)有价证券(含债券收款单)要视同货币一样妥善保管。

3、答:(1)专用基金的取得,均有专门的规定;

(2)各项专用基金,都规定有专门的用途和使用范围,一般不得互相占用、挪用;

(3)专用基金的使用,均属一次性耗费,没有循环周转,不可能通过专用基金支出直接取得补偿。

1.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特点?

2.事业单位事业基金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3.总预算会计的原始凭证包括哪些?

1、答:(1)固定资产不必计提折旧;(2)固定资产账面上只反映原值;(3)设置“固定基金”账户;

(4)按实际成本计价原则对固定资产进行计价;(5)取得固定资产所支付的货币资金列入当月的经费支出。

2、答:事业基金的来源主要包括:

(1)各年收支结余的滚存数;(2)已完项目的拨入专款结余,按规定留给本单位使用的,转入事业基金;

(3)单位年终结账后,发生以前会计事项调整或变更,涉及到以前结余的,一般应直接转入或冲减事业基金;(4)对外投资时,投出资产的评估价或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记入或冲减事业基金。

3、答:(1)国库报来的各种收入日报表及其附件;

(2)各种拨款和转账收款凭证;

(3)主管部门报来的各种非包干专项拨款支出报表和基本建设支出月报。

(4)其他足以证明会计事项发生经过的凭证和文件。

1.事业单位的结余应当如何分配?

2.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上缴同级财政专户的办法有哪些?

3.简述预算收入的划分、报解程序。

1、答:结余分配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有所得税缴纳业务的单位应计算应交的所得税;二是按规定提取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进行上述分配后,对于当年未分配结余,应全数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账户。

2、答: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上缴同级财政专户的办法有三种类型:一是全额上缴同级财政专户;二是按确定比例上缴同级财政专户;三是收支相抵后的结余数上缴同级财政专户。

3、答:划分和报解的具体做法:各级国库收到预算收入后,应按照财政管理体制规定的预算级次和收入划分,将固定收入分别列人各级财政的预算收入日报表,将共享收入按规定的划分比例分别填入各级财政预算收入日报表,并将库款分别划解到各级国库。

1、说明预算会计的组成与分级。

答:预算会计由 财政总预算会计、事业单位会计、行政单位会计组成。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的会计组织系统根据国家建制和经费领报关系,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三级。

2、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财政会计、行政单位会计相比,有何特点?

答:(1)核算对象:不仅要核算预算资金的领取、创收、使用及执行结果,还须核算经营资金活动过程及其结果。(2)会计记账基础:除了采用“收付实现制”,又采用“权责发生制”。(3)会计核算内容:不仅要核算预算收支余超,还要核算成本费用,计算收益。(4)会计科目设置:既有预算资金收支科目,又有成本费用科目。(5)会计报表种类: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有经营支出明细表,而财政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报表中没有此表。

3、说明“事业基金”科目的结构、性质、用途及账务处理。

答:事业基金下设“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两个明细科目.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拥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

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用来核算滚存结余资金,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用来核算对外投资部分的基金。

年终单位应将当期未分配结余转入本科目,借记“结余分配” 贷记(本科目)“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对外投资时 借记“对外投资” 贷记本科目(投资基金)。

1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反映和监督中央与地方预算以及事业行政单位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是我国两大类会计体系之一。

2政府基金:是为符合法律要求而设置、用来处理法律许可的收入和支出。它并向享有其服务的用户索取费用。分为普通基金、特种收入基金、基本建设项目基金、偿债基金、特征税捐基金。

3权益基金:是一种需要由受益用户支付费用的基金。分为企业基金和内部服务基金。

4信托基金:是用来处理某政府机构以受托或代理人身份持有的资产。分为动本信托基金、留本信托基金、养老信托基金、代理基金等。

5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

 财政总预算会计——财政总预算资金的集中、分配及其执行情况,反映为各级财政总预算的收入、支出、资产、负债与净资产的情况。

 国有事业单位会计——不仅仅是预算资金的领拨、使用情况,还扩展为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对事业单位预算(财务收支计划)执行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记录、反映和监督。

 行政单位会计——以预算拨款为主,全面核算、反映和监督行政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

6预算会计的职能

 传统的核算、反映和监督职能;

 预测预算资金的发展变动趋势,以便采取正确及时的决策措施;

 宏观经济调控职能;

 参与政策决策职能。

7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的比较

8国库单一账户制度(Treasury Single Account System),是指政府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银行开设账户,集中收纳和支付财政资金(包括预算内租预算外资金)的一种结算制度。

国库单一账户制度也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我国财政资金收付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目前经过了试点改革,扩大试点范围等阶段,目前正在逐渐推广。

9事业单位按社会功能可以划分为行政支持类、社会公益类、经营开发服务类三种类型。

10核定收支:指事业单位要将全部的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和各项非财政补助收入与各项支出统一编报预算报告,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定其预算收支的规模,其中包括财政补助的具体数额。

11定额或定项补助:指对非财政补助收入不能满足支出的事业单位采用的补助办法。所谓12定额补助,是指根据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依据相应的标准确定一个总的补助数额。所13谓定项补助,是指根据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确定对其某些支出项目进行补助。

14超支不补、结余留用:指事业单位的预算经上级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以后,由其自求平衡(除特殊情况外),其增加的支出,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不再给予补助;因增收节支形成的结余,可由事业单位留用。另外少数非财政补助收入大于支出较多的事业单位,可按规定向国家上缴部分收入。15医疗基金

指未纳入公费医疗经费开支范围的事业单位,按当地财政部门规定的公费医疗经费人均预算定额提取,并参照公费医疗制度有关规定用于职工公费医疗开支的资金。

行政单位

16特点:与财政和事业单位相比,行政单位具有以下的特点:

 行政单位行使对社会经济行政管理职能,它的业务活动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发展需要,具有明显的非盈利性和非市场性;

 行政单位的收支必须服从预算管理要求,不能发生没有纳入预算的业务;

 由于非盈利性质,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基础严格执行收付实现制原则,不进行成本核算。

17行政单位会计:各级行政机关和实行行政财务管理的其他机关、政党组织等行政单位核算、反映、监督本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

18行政单位资产的分类及特点

 按其流动性及存在形态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

 特点:

o 在流动资产的核算内容方面,科目设置较少,对债权类和存货类核算是粗线条的。

o 对外投资只设置了“有价证券”科目。

o 没有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类的核算。

19非税收入管理与会计核算

1、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的财政性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属于财政资金范畴。广义地说,非税收入是指政府通过合法程序获得的除税收以外的一切收入。按照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包括:

2行政事业性收费: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有关规定,依照国务院规定程序批准,在向公民、法人提供特定服务的过程中,按照成本补偿和非盈利原则向特定服务对象收取的费用。

 政府性基金: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为支持某项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 3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包括土地出让金收入,户外广告资源有偿使用收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收入(包括河道采砂权),场地和矿区使用费收入,出租车经营权、公共交通线路经营权、汽车号牌使用权等有偿出让取得的收入,政府主办的广播电视机构占用国家无线电频率资源取得的广告收入,以及利用其他国有资源取得的收入。

 4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包括国家机关、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出租、出售、出让、转让等取得的收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内实行特许经营项目的有偿出让收入和世界文化遗产的门票收入,利用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道路和公共场地设置停车泊位取得的收入,以及利用其他国有资产取得的收入。

 5财政直接支付是指由财政部门开具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将财政资金支付到供应商或收款人(用款单位)账户。

 范围: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财政性资金包括用于工资支出、工程采购支出、大宗物品和服务购买支出、上级对下级的转移支付和其他具有特定用途项目的支出,具体包括:

(1)实行财政统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经费;

(2)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的支出,即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所列品目实行政府集中采购的支出;

(3)没有纳入政府集中采购,但单笔金额超过规定金额的支出;

(4)基本建设投资中财政性投资超过规定金额的工程采购支出;

(5)上级对下级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包括税收返还、原体制补助、过渡期转移支付、结算补助等),对企业的补贴和未指明购买内容的某些专项支出等;

(6)上级对下级的专项转移支付。

 基本程序:预算单位按照批复的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向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提出支付申请,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根据批复的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及相关要求对支付申请审核无误后,向代理银行发出支付令,并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国库部门、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开户银行,通过代理银行进入银行清算系统实时清算,财政性资金从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划拨到收款人的银行账户。

 20拨入的专项经费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第一,资金的用途是指定的,行政单位在使用时必须做到专款专用,不得任意挪用;

第二,专项资金拨款必须做到单独报账结算,不能单独报账核销的资金不能作为专项资金,而只能作为拨入经常性经费处理。

21预算外资金收入指财政部门按规定从财政专户拨给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和部分经财政部门核算核准不上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而直接由行政单位按计划使用的预算外资金。

 经费支出的列报口径

1、发给个人的工资、津贴、补贴和抚恤金等,按实有人数和实发金额,经本人签收后列支。实行工资由财政统发的单位,以财政部门开具的拨款通知书和单位职工工资表等有关票据列支。

2、购入办公用品和行政用的零星材料,一般直接列支,数量大宗的,通过库存材料核算,使用时按领用数列支。

3、社会保障费、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按提取数经经办人员签收后列支。

4、购入固定资产,经验收后列支,同时记入“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

5、其他各项费用,均以实际报销数列支。

 管理原则:

1.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保证人员经费和日常工作开展的必须开支。

2.加强经费项目使用情况分析,对节约潜力大、管理薄弱的支出项目实行重点管理与控制。

3.严格专项支出的管理,保证专款专用,不得任意扩大适用范围或改变内容。对于有限定用途的资金,应严格按限定用途使用,不得挪用。专项资金单独设账、专门核算,及时监督资金支出、结算等情况。

4.建立健全经费支出监督控制制度,依据经批准的预算和相关规定审核办理各项支出。

5.有计划并结合实际业务进展安排资金使用,既要节约开支,又要讲求支出实效。

 财政总预算会计是指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预算执行和财政周转金等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情况的专业会计。

22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

 信用主体不同。财政周转金属于国家信用,其主体是政府(国家),是一级国家政权的代表;银行信用的主体是企业性质的金融机构。

 资金来源不同。财政周转金来源于财政安排的预算资金,是无偿资金;银行信用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社会闲散资金,并支付利息。

 目的不同。财政周转金往往是贷放于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差、宏观效益好微观效益差的项目,不以营利为目的;银行信用则是以营利为目的,在保证其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强调项目的经济效益。

 在信用体系中的地位不同。在信用体系中,银行信用是主体,起主导作用;财政周转金则是一种补充,在国家信贷计划中起“拾遗补缺”的作用。

 资金运用范围不同。财政周转金的贷放有指定的范围;银行贷款的原则是兼顾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择优发放,没有指定范围。

23地方财政周转金存款是地方财政周转金管理机构代表政府掌管的财政资金,须在央行批准的金融机构开设计息的存款账户,并按照实际发生数及时入账进行管理核算。

总预算会计报表是各级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定期书面报告,是各级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了解情况、掌握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预算的基础

第三篇:新编预算会计名词解释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是指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收付的事业单位根据财政部门付款复的用款计划收到和支用的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是指终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中的预算指标数与事业单位从零余额账户中实际支用的数之间的差额,即事业单位当年尚未使用的预算额度其他应收款:是指除应收 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应收暂付款项。非流动资产基金:是指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占用的金额,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资金包括:长期投资基金 固定资产基金 在建工程基金 无形资产基金等。财政补助结转:是需要结转到下一按照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财政补助资金。财政补助结转分为基本支出结转和项目支出结转。非财政补助结转:是指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支意外的各项专项资金收入与其相关支出的相抵后剩余的滚存的 须按规定用途使用的结转资金。上级补助收入:是事业单位从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它由事业单位的上级单位用自身组织收入或集中下级单位的收入拨付给事业单位的资金,是上级单位用于调剂附属单位资金收支余缺的款项。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是指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规定标准或比列上缴的收入,包括附属的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和附属的企业上缴的利润等。上缴上级支出: 是指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标准或比列上缴事业单位的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是指事业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暂付款:是行政单位在公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 所属附属单位或本单位职工发生的临时性待结算款项。应缴预算款:是指行政单位在公务活动中按照规定取得的应上缴财政的收入,主要包括: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收入 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收入 罚没收入 其他应预缴预算的资金。暂存款:是指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待结算款项,如临时性暂存资金 应付未付的款项 不明性质的资金等。

4固定基金:是指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所占用的基金。

5结余:是行政单位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包括:基本支出结余和项目支出结余 分别为基本支出收支相抵后的余额和项目支出相抵后的余额。拨入经费:是指行政单位按照经费领报关系,由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投入的预算经费。拨入经费的方式有三种:财政直接支付方式 财政授权支付方式 实拨资金方式预算外资金收入:是指财政部门按规定从财政专户拨给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以及部分经财政部门核准不上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而直接由行政单位按计划使用的预算外资金。8 经费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完成业务活动所发生的各项支出。

9拨出经费:是指行政单位按核定预算将财政或上级单位投入的经费,按预算级次转拨给下属核算单位的资金.包括:拨出基本支出经费和拨出项目支出经费。

11结转自筹基建:是指行政单位经准用拨入经费以外的资金安基本建设,其所筹集并转存建设银行的资金。

第四篇:汕头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名词解释

《汕头市濠江区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7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名词解释

1、全口径预算: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全口径预算就是把政府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统一管理,其目标定位于构建一个覆盖政府所有收支、将所有类型的财政资金收支都纳入统一管理体系的制度框架,包括三个含义:一是指全部预算草案,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二是指全部预算收支,公共财政预算包括各种税收收入、非税收入以及上级返还、补助、转移支付等收入和各项支出,政府性基金预算包括各项基金预算收入和支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包括所有单位拥有的全部国有资本的收益和支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包括各项保障预算收入和支出;三是指全部预算单位预算。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政府为履行职能,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收取的纳入预算内管理的各项税收及非税收入总和。具体划分为中央固定收入、地方固定收入、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三部分。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上级与区共享收入、区级固定收入二部分组成。

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指地方政府为履行职能需要,用于维持政权运转及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支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类别分为“类”、“款”、“项”、“目”四个级次,具体划分由国家财政部门统一规定。

4、政府性基金: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为支持某项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5、非税收入: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征收、收取、提取、募集的财政性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主要包括:

跟踪监控和事后检查稽核相结合的特征。财政监督的主要任务是财政管理服务,确保财政政策顺利实施和财政预算任务圆满完成,维护财政资金安全和完整。财政监督的法律主体和机构是各级财政机构。

14、营业税改征增值税: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自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国务院将扩大营改增试点至8省市;2013年8月1日,“营改增”范围已推广到全国试行,将广播影视服务业纳入试点范围。从2014年1月1日起,将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至此交通运输业已全部纳入营改增范围。从2014年6月1日起,将电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改增改革,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全部纳入营改增试点,至此,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增值税制度更加规范。

15、现代财政制度:此次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就是健全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科学的可持续的财政制度。总体来讲,体系上要统一规范,即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公平统一、调节有力的税收制度,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功能上要适应科学发展需要,更好地发挥财政稳定经济、提供公共服务、调节分配、保护环境、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的职能;机制上要符合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包括权责对等、有效制衡、运行高效、可问责、可持续等一系列制度安排。

16、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新预算法规定,各级一般公共预算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可以设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弥补以后预算资金的不足。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是指各级财政为保持不同预算的稳定性,根据预算超收和结余情况从中安排的具有储备性质的资金,主要用于弥补短收年份预算收支缺口,以及视预算平衡情况,根据需要在安排年初预算时调入使用。

第五篇:2008预算报告

关于孝昌县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08年 2月15日在孝昌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孝昌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县财政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工业强县、项目立县、旅游活县、农业安县、科教兴县”发展战略,加强收入征管,严格依法理财,多方筹措资金,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保改革、促发展,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较好地完成了财政预算任务,为县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07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13600万元,占调整预算13020万元的104.5%,比上年增长31.5%,超额完成了市政府确定的收入目标。其中:上划收入完成4243万元,增长2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357万元,增长36.8%。分征收部门为:国税部门完成3456万元,增长26.1%;地税部门完成4828万元,增长34.6%;财政部门完成5316万元,增长32.4%。

全县财政支出完成40276万元,占调整预算38866万元的103.6%,比上年增长29.8%。财政支出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一是一般预算收入 增加2516万元;二是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增加2144万元;三是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保障经费增加2712万元;四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省下达补助765万元。全县财政支出中,农业、教育、科技等政策性支出增长幅度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2007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加上级补助收入和上年结余,减去财政总支出和专项结算上交,结余2326万元。其中用于规范公务员津补贴补助计入当年财力,应结转下年支出1982万元,净结余344万元。

2007年县直预算执行情况是:收入完成10806万元,占调整预算8863万元的121.9%,比上年增长37.6%。其中:上划收入完成3785万元,占调整预算3840万元的98.6%,增长 22.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021万元,占调整预算5023万元的139.8%,增长47.3%。

县直财政支出31922万元,占调整预算25631万元的124.5 %,增长33.6 %。

县直主要政策性支出完成情况是:农林水事务1485万元,增长26.2%;教育15058万元,增长27.8%;科学技术495万元,增长31%,均达到有关政策要求。

2007年县直财政平衡情况是:资金来源40138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021万元,税收返还566万元,省体制调整基数返还1161万元,原体制补助567万元,各项转移支付补助28877万元,结算补助423万元,上年结余1523万元。

资金运用38304万元,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1922万元,补助乡镇支出5550万元,上解省财政832万元。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相抵,结余1834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1602万元,净结余232万元。

2007年,我们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和全年财政工作目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增收节支,圆满完成了全年财政收支目标。收入方面,充分挖掘增收潜力,完善税收信息化征管体系,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对重点税源加强监控,实现了主体税种和重点行业税收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加强非税收入控管,加大了对国有资产非转经收入、政府性基金、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的征管力度,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不断增加地方可用财力。支出方面,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牢固树立公共财政理念,着力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财政资金坚决从市场竞争性领域中退出,重点转向保运转、保稳定、保重点、保发展。一是始终把保工资放在财政支出的首位,工资预算足额安排,乡镇干部工资做到了及时足额发放。优化支出结构,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公务员及参公人员津补贴政策落实。二是大力压缩公用支出,牢固树立“节支就是增收”的理念,严格控制预算追加,清理一次性预算专项,大力推行会议及公务定点接待制度,对大宗购置和服务实行政府采购,压缩公务开支。三是财政支出重点向农村义务教育、新型合作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领域、困难群体和基层倾斜,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沐公共财政阳光。

(二)积极拓展财源,壮大了地方财政实力。一是加大投融资力度,支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五县战略”,拓宽投 融资渠道,运用财政投资公司和信用担保公司,广泛吸纳和筹措资金,支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不断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顺和投资开发公司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等5个建设项目贷款10127万元,已投入使用5000余万元,城市面貌大为改观,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政府出资500万元组建永兴信用担保公司,共筹集股本资金1190万元,落实中小企业担保贷款930万元,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二是大力支持招商引进和全民创业活动。完善招商引进奖励制度,把握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内移和加速建设武汉城市圈的良好发展机遇,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和全民创业。三是整合财政资源,盘活土地、厂房等国有资产,为激活投资和引进企业创造了优越条件。荣昌宾馆成功拍卖,取得国有资产转让收入2010万元,拉动了房地产投资。四是加大对河砂、碎石、房地产等重点行业的税收专项整治力度,促进规模经营、规范管理、规矩纳税。

(三)加大财政投入,支持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中央“两个确保”的要求,加大财政投入,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积极参与项目申报,大力争取支农资金。申报生产发展、基础设施、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财政扶贫项目120余个,已争取到位资金1752万元。二是积极落实各项惠农资金,真正把党的惠民政策送到千家万户。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综合直补、退耕还林补助、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578万元,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户手中。三是以改善农业发展条件为重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实施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投资2986万元,支持了白沙、花西项目区2.73万亩低产田改造和道路、排灌设施等配套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投入117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和中低产林1.4万亩。四是加大农村公益事业投入。争取国债资金1352万元,支持乡村道路建设,重点解决农村“行路难”问题;投入资金642万元支持村级文化室和广播电视“村村通”;投入395万元加快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五是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投入“以钱养事”资金861.8万元,继续完善“以钱养事”新机制。落实县级配套186万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多方筹资1500余万元,推进农村中小学校改水、改厕、改食堂,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

(四)关注民生,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一是积极支持就业再就业。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再就业优惠政策,加大小额贷款担保资金筹措力度,努力增加再就业资金投入,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再就业。二是努力筹措社会保障资金。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市低保补助标准,做到应保尽保。实行养老保险金财政代扣代缴,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三是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征收与管理,保障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顺利实施。全县参合农民达到47.8万人,参合率达到84%。筹措农村合作医疗基金2390万元,发生医疗基金支出2107万元。住院基金结余160万元,农民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五)坚持改革创新,提高了依法理财水平。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部门预算改革,规范编制办法和审批程序,增强执行刚性。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延伸到所有乡镇,为逐步实施“乡财县管乡用”奠定了基础。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监督与管理,提高国库直接支付比例, 完 善县级报账管理办法,减少中间环节,有效防止截留、挤占和挪用。利用政府采购网络系统,实现网上办理申报、审批和资金支付,增强政府采购透明度。全面推进政府非税收入改革,组织和完成了全县非政法系统“收支两条线”达标活动专项检查,逐步建立全面、系统的非税收入管理机制。实施政府收支科目分类改革。加强新旧科目、不同预算编制与执行的衔接工作,确保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平稳过渡。进一步推进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以信息网络系统为平台,向社会公开累计50项财政专项资金拨付使用情况,真正实现“阳光理财”。

(六)加强财政监督管理,维护了财经秩序。开展了经常性的财政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对政府非税收入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共追缴财政专户资金312万元,乱收费资金50万元。加强重大预算支出项目资金、财政专项资金监督与管理,对重点专项资金实行专户核拨、封闭运行。对全县170多家行政事业单位上报的资产数据进行了核查,核查面达到100%。加大《会计法》执法检查力度,严格会计从业人员资格管理,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行业公信力。

一年来,尽管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乏力,人均可用财力仍然偏低,财政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解决基层困难任务很重;政府债务风险不容忽视;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监管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对此,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

2008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大财政观念,继续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做大经济财政“蛋糕”;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优财政资源,做强财政公共保障能力;坚持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努力提高财政管理绩效;加强队伍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干部综合素质,为建设和谐孝昌作出新的努力。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2008年全县财政收入安排18000万元,比上年增长32.3%。其中:上划收入6494万元,增长53.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506万元,增长23%。

2008年全县财政支出安排44179万元,增长9.7%,其中农业、教育、科技等政策性支出分别按有关政策安排。

2008年全县一般预算收入加上级补助收入和上年结余,减去财政总支出和专项结算上交,收支相抵,当年收支平衡。

以上预算是代编的,按照《预算法》的规定,现提请审议2008年县直财政预算草案:

2008年县直财政收入安排14706万元,比上年增长36.1%,其中:上划收入6006万元,增长58.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700万元,增长23.9%。

县直财政支出安排34846万元,比上年增长9.2%。重点支出项目为:农林水事务1588万元,增长6.9%;教育16430万元,增长9.1%;科学技术542万元,增长9.5%。农业、教育、科技等政策性支出增幅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2008年县直财政预算执行平衡情况是:资金来源43143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700万元,税收返还689万元,省调整体制基数返还1161万元,原体制补助567万元,各项转移支付补助28669万元,结算补助323万元,调入资金1200万元,上年结余1834万元。

资金运用41358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4846万元,补助乡镇支出5680万元,上解省财政832万元。

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相抵,当年收支平衡,滚存结余1785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1602万元,净结余183万元。

各位代表,实现2008年的财政经济目标,有机遇,也有挑战。我们将正视困难,坚定信心,确保2008年财政预算圆满完成。

(一)积极支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发展职能,广辟“生财”、“聚财”之道。一是加大节能减排支持力度,落实各项鼓励节能减排财税政策。二是充分利用税收扶持政策,整合财政资金,促进县域科技创新。三是支持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进,保障项目争取前期费用,为争取项目和招商引进铺路架桥。四是充分利用投资公司和担保公司融资平台。至少融资1.3亿元,重点支持城区水厂引水、观音湖路、迎宾大道、站前三路、铁路涵洞、垃圾处理场、橡皮坝等基础设施建设。五是支持产业结构性调整。重点支持机械电子、化工建材、食品医药、轻工纺织“四大支柱”产业,支持工业园区建设和“亿元产业”工程。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服务业和旅游业发展,拉伸生态旅游产业链。六是支持加快融入武汉城市圈建设, 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搞好 产业对接和优势互补。

(二)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继续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实行以奖代补、民办公助、先建后补、以物代资、奖补结合等引导激励手段,调动农民和社会各方面增加投入的积极性。二是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退耕还林粮食补助、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项补贴政策;落实关于扶持牲猪、油料生产发展的财税政策;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三是支持农业生产发展。支持民办公助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支持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支持特色农业发展,扩大特色产品规模。四是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加快乡村道路、电网、广播电视、通讯、安全饮水等工程建设。继续实施“阳光工程”,搞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多渠道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加大农村社会保障投入,完善农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社会救助体系。五是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强扶贫开发与其他支农政策协调配合。六是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以钱养事”新机制。用2至3年时间,全部化解“普九”债务,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三)积极支持解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一是保障优先发展教育。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相关政策,实行国家课程教科书免费发放,落实免费提供地方课程教科书所需资金。进一步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按中央要求,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定额,分2008、2009年两年落实到位。支 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二是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投入,参合标准由每人50元提高到100元,财政人均补助标准由40元提高到80元,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加强社会保障,落实城市居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落实减免税费、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职业培训等促进再就业的财税政策。四是启动廉租住房保障,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政策。五是大力支持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广播电视、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发展。

(四)扎实推进各项财政改革。一是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规范项目支出预算的编制,加快综合财政预算改革,推行零基预算。二是国库集中收付要提高直接支付比例,加强对授权支付的管理,推行公务卡结算方式,建立较为科学规范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运行,取消乡级国库代办处,逐步实行“乡财县管乡用”。三是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监管和操作水平。四是深化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认真落实财政部第35、36号令,将行政事业单位包括土地在内的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和处置收入,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

(五)大力推行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一是严格预算管理。科学编制预算,优化编制流程,细化预算编制,强化预算执行,完善管理方式,严格预算约束。二是强化收入征管。重点加强对砂石、房地产等行业的税收征管,力争工商税收入较去年净增5000万元。三是强化支出管理。切实保障“三农”、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重点支出。严格控制“人、车、会和网络、招待”等支出增长。严肃财经 纪律,勤俭办一切事业。四是加强财政监督。强化事前和事中监督,促进监督与管理的进一步融合。强化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资金和其它专项资金的监督,做到每项必审,一项一结。加强内部监督,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五是夯实财政管理的基础,加强基本数据信息、定员定额、支出标准、项目库、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财务会计等各个方面的基础工作,切实改进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六是加强财政政务公开工作,明确界定可公开文件范围和标准,进一步扩大涉及民生的财政专项资金公开范围,提高群众满意度和社会关注度。

(六)切实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廉政建设,按照“廉洁、务实、规范”的要求,通过制度约束行为,形成党风廉政建设合力。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大力倡导“外树服务型机关形象,内兴学习型机关新风”,提高干部职工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为民理财。

各位代表,2008年财政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喜人,但任务也十分艰巨。我们坚信,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全县人民的广泛支持,只要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团结奋进,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圆满完成2008年财政预算目标,为全面构建和谐孝昌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下载预算报告名词解释(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预算报告名词解释(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预算报告格式

    青岛价信工程造价咨询 有限公司咨询报告 关于青岛茂森皮革有限公司 已完工程造价的编制报告青岛茂森皮革有限公司: 根据贵公司的委托要求,我公司遵循“诚信、优质、高效”的服......

    述职报告名词解释

     政军公职人员或聘用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同志,按照法定程序或组织程序向上级机关、任免机关或本级干部、群众报告自己任职期间尽职尽责情况的文字材料。从时间上分,有临时述......

    经费预算报告

    关于“一二九”活动的经费预算的报告 根据我院2015年“一二九”活动安排,现我专业根据学院院的指示精神,并结合报名同学的实际情况,策划并组织青花瓷舞蹈的排练,现初步拟定平时......

    办公用品预算报告

    办公用品预算报告 总公司: 在新公司筹备过程中,我们本着“保证工作、节约开资、一切从简”的筹备原则,对各办公室和会议室最基本的陈设用具,经过认真调研比价后,进行了费用预算,......

    预算审核报告

    ***工程预算审核报告 ***(委托单位): 我们接受委托,本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审核了贵单位送审的**工程预算,现将审核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址: 3......

    预算的报告

    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将市第一中医院病房楼工程开行贷款项目资本金及回购资金列入市本级财政预算的报告 ——2009年8月19日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副市......

    预算审核报告(样本)

    *****公司 预算评审编号 项目名称:******工程 委托单位:******公司 编制单位:*******公司 编制时间:2013年*月*日 工程招标控制价审核报告呈送函 ******公司: 我公司接受贵......

    筹资预算报告

    筹资预算报告 一、固定资产投资预算 (1)建筑性工程预算。 1)厂房建设包括费用预算:××万元(明细表略)。 2)辅助设施建设费用预算:××万元(明细表略)。 (2)配套设施建设费用预算:××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