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四气”、“五味”作用探讨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3 20:27: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药“四气”、“五味”作用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药“四气”、“五味”作用探讨》。

第一篇:中药“四气”、“五味”作用探讨

中药“四气”、“五味”作用探讨 关键词:中药药性;四气;五味

中药理论的核心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气与味从不同层面描述了中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对于认识中药的共性和个性,以及指导临床运用都有实际意义。“四气”即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 4 种药性;“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 5 种不同的味道。“四气”、“五味”之说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为次热,凉为次寒;有些药物还常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的区别。可见,中药“四气”有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一些所谓“平性”药,即“中和之性”。平性为气之最和缓者,其实是寒热之性不显,实际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其性平是相对而言,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概括。临床实践表明,药物的味与功效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味同的药物,其作用也相近或有相同之处。1 “四气”作用的传统认识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由于某种因素导致阴阳失衡,从而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素问·调经论》云:“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阳盛则热,阴盛则寒。”说明寒和热的病证,是阴阳失衡在病理上的主要反映;而药性的确定则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云:“入口则知其味,入腹则知其性。”药物的“性寒”是由其对热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如黄连、黄芩、板蓝根等;反之,药物的“性热”是由其对寒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故热性药适用于寒症,如附子、干姜等。这些为临床利用药物的寒、热、温、凉之偏性以纠正疾病的寒热,调整人体的阴阳偏胜,使之恢复平衡提供了依据,即《神农本草经》所谓“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凉”,以及《素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则。寒属阴,寒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热凉血等功能。热属阳,热性药物主要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温经散寒等功能。温属阳,温性药物主要有辛温发散、温胃和中、温中祛寒、补气助阳等功能。凉属阴,凉性药物主要有清热、养阴除蒸等功能。2 “四气”作用的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认为,药性即为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具体地说,药性是由结构相同的化合物决定的,可能是化合物的相同结构类型,亦可能是化合物的相同结构部位。具有相同药性的中药,应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即药性是由所含化合物决定的[1]。

关于四气实质现代研究,近年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①四性与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的关系。通过对热证和寒证患者治疗前后动态测定尿中儿茶酚胺类及 17 羟类固醇的水平,提示抑制交感神经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可能是寒凉药基本作用之一。而温热药可能有直接刺激机体肾上腺素能介质释放增多,且可能有促进其合成作用。有些寒凉药如黄芩、黄连等有降低血压作用;温热药如麻黄、吴茱萸等强心作用尤为明显。细辛煎剂有肾上腺素样作用。不少温热药如附子、细辛、吴茱萸、川椒、高良姜等均含有去甲乌药碱,此成分为 β-受体激动剂,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促进脂肪、糖代谢等一系列活性,这些作用与热性药的药性基本一致。故推测去甲乌药碱可能是辛温药的共同物质基础。温里药中儿茶酚胺类物质刺激有关神经组织,促进了儿茶酚胺的合成、转化及释放的增加,在分子水平上调了 cAMP/cGMP 比值,可能是温里药的基本作用之一[2]。

②四性与代谢功能的关系。温热药如鹿茸能提高大鼠肝、脑、肾组织的耗氧量,促进糖代谢。附子、干姜、肉桂所组成的方剂,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以及麻黄、桂枝、干姜、肉桂等均能提高大鼠、小鼠的耗氧量,而寒凉药如生石膏、龙胆草、知母、黄柏所组成的方剂则明显降低大鼠耗氧量。寒性药物知母、石膏、黄柏、龙胆草等可能使催化儿茶酚胺生物合成的重要酶多巴胺 β 羟化酶(DβH)的活性降低,减少体内儿茶酚胺生成;反之,热性药物附子、肉桂、干姜等则使 DβH活性增强,从而促进儿茶酚胺合成。助阳药可加速 β 受体的生物合成[2]。

③四气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不少寒凉药物如平肝熄风药钩藤、羚羊角,芳香开窍药牛黄、冰片等多有镇静、抗惊厥等中枢抑制作用;清热药中的栀子、黄芩、牡丹皮、赤芍等凉性药也有镇静作用。温热药麻黄及苦温祛风湿药天仙藤、独活、五加皮、伸筋草等大多兴奋中枢[2]。

④微量元素与药性的关系。所有中药内均含有 15 种稀土元素,且含量极微。研究发现,15 种稀土元素的含量分布水平与中药的药性阴阳之间呈密切相关关系,即中药内稀土元素含量水平的升高和降低,伴随着药性寒凉和温热两种不同属性的消长与转化过程[2]。

从已有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温热药对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作用,寒凉药对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和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以初步认为,中药“四气”的现代科学内涵是兴奋和抑制作用,中药也就是通过这种最基本的性能(热性和寒性)调节机体失调的生理功能,使之恢复正常(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3]。“五味”作用的传统认识

中药五味之“味”,本义是指药物的 5 种滋味,通过口尝或鼻嗅辨别而得的真实滋味,即酸、苦、甘、辛、咸五味。辛味: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甘味:有补益、缓急、和中的作用。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苦味:有燥湿、清热的作用。咸味:有软坚、润下的作用。4 “五味”作用的现代研究

①辛味的解表药,如麻黄、桂枝、藳本、柴胡等有抗流感病毒作用,且这种作用来源于所含挥发油。麻黄、桂枝、细辛、生姜、防风、紫苏等能刺激汗腺分泌而发汗,反映其“发散”功效。又如理气药,大多味辛,枳实、枳壳、陈皮、青皮、佛手、木香等所含挥发油对胃肠道黏膜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反射性地兴奋胃肠运动,排除胃肠积气,消除或缓解痞满,反映其“行气”之效。活血药味辛者甚多,如川芎、红花、延胡索、益母草、莪术等,这些药物都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器官缺血等作用,反映辛味药的行血功效。②甘味的补益药,调整人体免疫功能的有效成分以多糖成分居多,如人参多糖、黄芪多糖、枸杞子多糖等。补益药如人参、大枣、龙眼肉、枸杞子等,其所含蛋白、多肽、氨基酸等成分,较其他各类中药为多。故甘“能补”,有其物质基础。实验表明,甘草具有缓解平滑肌和骨骼肌痉挛的“缓解止痛”作用,可作为“甘能缓”的例证。

③酸味药大多含酸性成分(有机酸),其次为鞣质。据统计,16 味纯酸和酸涩味药中,除木瓜、绿萼梅外,其余如五味子、山茱萸、乌梅、金樱子、五倍子、诃子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收敛功效。酸涩药中常含有大量鞣质,鞣质的收敛作用也早为现代医学所确认,它与黏膜接触后,能与组织蛋白相结合,后者被凝固于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与肠黏膜接触,可减少有害物质对肠黏膜的激惹,起到收敛止泻作用,与出血创面接触,则由于血液内蛋白凝固,堵塞创面小血管而奏止血之效。说明酸味药能涩的特点同所含鞣质具有一定的规律联系。

④苦寒药中的生物碱为其主要活性成分,特别是清热药和抗肿瘤作用的药物,味多苦寒,并以生物碱为主要成分。主要含有苷类,包括蒽醌苷、强心苷、皂苷、黄酮苷等,比其他气味的药物含量多。研究表明,苦寒药的清热作用大多与所含这些成分有关,如黄连、黄柏抗菌作用的主要成分为黄芩苷,秦皮抗菌作用的主要成分是七叶苷,都属苷类化合物。大黄抗菌作用的主要成分是大黄素等蒽醌类成分,也是大黄苦味的主要来源。

⑤芒硝味咸,含有硫酸钠盐,具有治疗燥结便秘的作用;海藻、昆布味咸,能软坚散结、治瘿瘤,主要因其含有大量碘,故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有效。说明都是所含无机盐的作用。参考文献:

[1] 岳凤先,陈晶岩.中药现代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2] 甘师俊.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8.7.[3] 丁兆平.趣味中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阎秀菊 ,2000.5.

第二篇: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药性——四气五味

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法除病邪,消除病固;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治疗作用,乃是因为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也称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把药物治病的多种多样的性质和作用加以概括,主要有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及有毒、无毒等方面,统称为药物的性能。

药物性能的认识和论定,是前人在长期实践中对为数众多的药物的各种性质及其医疗作用的了解与认识不断深化,进而加以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并以阴阳、脏腑、经络、治疗法则等医学理论为其理论基础,创造和逐步发展了中药基本理论。是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气和五味:

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性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所以平性是指相对的属性,而不是绝对性的概念。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至于其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综合历代用药经验,其作用有如下述。

辛: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等,都有辛味。

甘: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如党参、熟地;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药物,如饴糖、甘草等,皆有甘味。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

酸:酸有收敛、固涩作用。一般具有酸味的药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证,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

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多用以治疗虚汗、泄泻、尿频、精滑、出血等证,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能涩肠止泻。

苦:有泄和燥的作用。泄的含义甚广,有指通泄的,如大黄,适用于热结便秘;有指降泄的,如杏仁,适用于肺气上逆的喘咳;有指清泄的,如栀子,适用于热盛心烦等证。至于燥,则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温性的苦味药如苍术,适用于前者;寒性的苦味药如黄连,适用于后者。此外,前人的经验,认为苦还有坚阴的作用,如黄柏、知母用于肾阴虚亏而相火亢盛的痿证,即具有泻火存阴(坚阴)的意义。

咸:有软坚散结、泻下作用。多用以治疗瘰疬、痰核、痞块及热结便秘等证,如瓦楞子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等。

淡:有渗湿、利尿作用。多用以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猪苓、茯苓等利尿药。

由于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因此,两者必须综合起来看。例如两种药物都是寒性,但是味不相同,一是苦寒,一是辛寒,两者的作用就有差异。反过来说,假如两种药物都是甘味,但性不相同,一是甘寒、一是甘温,其作用也不一样。所以,不能把性与味孤立起来看。性与味显示了药物的部分性能,也显示出有些药物的共性。只有认识和掌握每一药物的全部性能,以及性味相同药物之间同中有异的特性,才能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和使用药物

第三篇:中药四性五味

摘要:中药理论的核心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气与味从不同层面描述了中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对于认识中药的共性和个性,以及指导临床运用都有实际意义。“四气”即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4 种药性;“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5 种不同的味道。“四气”、“五味”之说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为次热,凉为次寒;有些药物还常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的区别。可见,中药“四气”有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一些所谓“平性”药,即“中和之性”。平性为气之最和缓者,其实是寒热之性不显,实际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其性平是相对而言,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概括。临床实践表明,药物的味与功效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味同的药物,其作用也相或有相同之处。关键词:中药药性;四性;五味 “四气”作用的传统认识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由于某种因素导致阴阳失衡,从而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素问·调经论》云:“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阳盛则热,阴盛则寒。”说明寒和热的病证,是阴阳失衡在病理上的主要反映;而药性的确定则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云:“入口则知其味,入腹则知其性。”药物的“性寒”是由其对热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如黄连、黄芩、板蓝根等;反之,药物的“性热”是由其对寒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故热性药适用于寒症,如附子、干姜等。这些为临床利用药物的寒、热、温、凉之偏性以纠正疾病的寒热,调整人体的阴阳偏胜,使之恢复平衡提供了依据,即《神农本草经》所谓“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凉”,以及《素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则。寒属阴,寒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热凉血等功能。热属阳,热性药物主要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温经散寒等功能。温属阳,温性药物主要有辛温发散、温胃和中、温中祛寒、补气助阳等功能。凉属阴,凉性药物主要有清热、养阴除蒸等功能。“四气”作用的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认为,药性即为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具体地说,药性是由结构相同的化合物决定的,可能是化合物的相同结构类型,亦可能是化合物的相同结构 部位。具有相同药性的中药,应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即药性是由所含化合物决定的。关于四气实质现代研究,近年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①四性与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的关系。通过对热证和寒证患者治疗前后动态测定尿中儿茶酚胺类及17 羟类固醇的水平,提示抑制交感神经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可能是寒凉药基本作用之一。而温热药可能有直接刺激机体肾上腺素能介质释放增多,且可能有促进其合成作用。有些寒凉药如黄芩、黄连等有降低血压作用;温热药如麻黄、吴茱萸等强心作用尤为明显。细辛煎剂有肾上腺素样作用。不少温热药如附子、细辛、吴茱萸、川椒、高良姜等均含有去甲乌药碱,此成分为β-受体激动剂,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促进脂肪、糖代谢等一系列活性,这些作用与热性药的药性基本一致。故推测去甲乌药碱可能是辛温药的共同物质基础。温里药中儿茶酚胺类物质刺激有关神经组织,促进了儿茶酚胺的合成、转化及释放的增加,在分子水平上调了cAMP/cGMP 比值,可能是温里药的基本作用之一[2]。

②四性与代谢功能的关系。温热药如鹿茸能提高大鼠肝、脑、肾组织的耗氧量,促进糖代谢。附子、干姜、肉桂所组成的方剂,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以及麻黄、桂枝、干姜、肉桂等均能提高大鼠、小鼠的耗氧量,而寒凉药如生石膏、龙胆草、知母、黄柏所组成的方剂则明显降低大鼠耗氧量。寒性药物知母、石膏、黄柏、龙胆草等可能使催化儿茶酚胺生物合成的重要酶多巴胺β 羟化酶(DβH)的活性降低,减少体内儿茶酚胺生成;反之,热性药物附子、肉桂、干姜等则使DβH活性增强,从而促进儿茶酚胺合成。助阳药可加速β 受体的生物合成[2]。

③四气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不少寒凉药物如平肝熄风药钩藤、羚羊角,芳香开窍药牛黄、冰片等多有镇静、抗惊厥等中枢抑制作用;清热药中的栀子、黄芩、牡丹皮、赤芍等凉性药也有镇静作用。温热药麻黄及苦温祛风湿药天仙藤、独活、五加皮、伸筋草等大多兴奋中枢[2]。④微量元素与药性的关系。所有中药内均含有15 种稀土元素,且含量极微。研究发现,15 种稀土元素的含量分布水平与中药的药性阴阳之间呈密切相关关系,即中药内稀土元素含量水平的升高和降低,伴随着药性寒凉和温热两种不同属性的消长与转化过程[2]。从已有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温热药对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作用,寒凉药对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和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以初步认为,中药“四气”的现代科学内涵是兴奋和抑制作用,中药也就是通过这种最基本的性能(热性和寒性)调节机体失调的生理功能,使之恢复正常(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3]。“五味”作用的传统认识

中药五味之“味”,本义是指药物的5 种滋味,通过口尝或鼻嗅辨别而得的真实滋味,即酸、苦、甘、辛、咸五味。辛味: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甘味:有补益、缓急、和中的作用。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苦味:有燥湿、清热的作用。咸味:有软坚、润下的作用。“五味”作用的现代研究

①辛味的解表药,如麻黄、桂枝、藳本、柴胡等有抗流感病毒作用,且这种作用来源于所含挥发油。麻黄、桂枝、细辛、生姜、防风、紫苏等能刺激汗腺分泌而发汗,反映其“发散”功效。又如理气药,大多味辛,枳实、枳壳、陈皮、青皮、佛手、木香等所含挥发油对胃肠道黏膜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反射性地兴奋胃肠运动,排除胃肠积气,消除或缓解痞满,反映其“行气”之效。活血药味辛者甚多,如川芎、红花、延胡索、益母草、莪术等,这些药物都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器官缺血等作用,反映辛味药的行血功效。

②甘味的补益药,调整人体免疫功能的有效成分以多糖成分居多,如人参多糖、黄芪多糖、枸杞子多糖等。补益药如人参、大枣、龙眼肉、枸杞子等,其所含蛋白、多肽、氨基酸等成分,较其他各类中药为多。故甘“能补”,有其物质基础。实验表明,甘草具有缓解平滑肌和骨骼肌痉挛的“缓解止痛”作用,可作为“甘能缓”的例证。

③酸味药大多含酸性成分(有机酸),其次为鞣质。据统计,16 味纯酸和酸涩味药中,除木瓜、绿萼梅外,其余如五味子、山茱萸、乌梅、金樱子、五倍子、诃子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收敛功效。酸涩药中常含有大量鞣质,鞣质的收敛作用也早为现代医学所确认,它与黏膜接触后,能与组织蛋白相结合,后者被凝固于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与肠黏膜接触,可减少有害物质对肠黏膜的激惹,起到收敛止泻作用,与出血创面接触,则由于血液内蛋白凝固,堵塞创面小血管而奏止血之效。说明酸味药能涩的特点同所含鞣质具有一定的规律联系。

④苦寒药中的生物碱为其主要活性成分,特别是清热药和抗肿瘤作用的药物,味多苦寒,并以生物碱为主要成分。主要含有苷类,包括蒽醌苷、强心苷、皂苷、黄酮苷等,比其他气味的药物含量多。研究表明,苦寒药的清热作用大多与所含这 些成分有关,如黄连、黄柏抗菌作用的主要成分为黄芩苷,秦皮抗菌作用的主要成分是七叶苷,都属苷类化合物。大黄抗菌作用的主要成分是大黄素等蒽醌类成分,也是大黄苦味的主要来源。

⑤芒硝味咸,含有硫酸钠盐,具有治疗燥结便秘的作用;海藻、昆布味咸,能软坚散结、治瘿瘤,主要因其含有大量碘,故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有效。说明都是所含无机盐的作用。

3:食物的“四性”“五味”

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四性”又称为四气,即寒、热、温、凉。寒和凉的食物能起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如在炎热的夏季选用:菊花茶,绿豆汤,西瓜汤,荷叶粥等,可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等等。热和温的食物能起温中除寒的作用,如严冬季节选用:姜、葱、蒜之类食物,以及狗肉、羊肉等等,能除寒助阳,健脾和胃,补虚等等。食物除“ 四性”外,尚有性质平和的“平性”食物,如谷类的米、麦、及豆类等。

2、“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食物的性味不同,对人体的作用有明显区别。

辛味食物:祛风散寒,舒筋活血,行气止痛。如:生姜,发汗解表,健胃进食。胡椒,暖肠胃、除寒湿。韭菜,行瘀散滞,温中利气。大葱,发表散寒。

甘味食物:补养身体,缓和痉挛,调和性味。如:白糖,助脾,润肺,生津。红糖,活血化瘀。冰糖,化痰止咳。蜂蜜,和脾养胃,消热解毒。大枣,补脾益阴。

酸味食物:可收敛固涩,增进食欲,健脾开胃。如:米醋,消积解毒。乌梅,生津止渴,敛肺止咳。山楂,健胃消食。木瓜,平肝和胃等。

苦味食物:燥湿、清热、泻实。如:苦瓜,清热、解毒明目。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枇杷叶,清肺和胃,降气解暑。茶叶,强心、利尿、清神志。

咸味食物:软坚散结,滋润潜降。如:食盐,清热解毒,涌吐、凉血。海参,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海带,软坚化痰、利水泄热。海蜇,清热润肠。

每种食物都有不同的“性味”,应把“性”和“味”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分析食物的功效。同为甘味,有甘寒、甘凉、甘温之分,如白糖、红糖。同为温性,有辛温、甘温、苦温之分,如姜、葱、蒜。因此不能将食物的性与味孤立 起来,否则食之不当。如莲子,味甘微苦,有健脾、养心、安神作用。苦瓜,性寒,味苦,可清心火,是热性病患者的理想食品。一般说: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肝病忌辛味,肺病忌苦味,心肾病忌咸味,脾、胃病忌甘酸。因此我们只有对“五味”有了全面的认识,才能在饮食中吃得更合理,更科学,才能取得理想的功效。

4:简单的药膳功效及其做法(一)薄荷粥

功 效:清热解毒 防暑 咽炎

材 料:薄荷20克,粳米100克。冰糖5克

制作方法:1.将鲜薄荷叶去杂质及老、黄叶片,清水洗净,沥干水,备用。2.粳米淘洗净,直接放锅内,加水适量。

3.煮锅置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用文火慢煮,米烂粥稠时,倒入薄荷叶及适量冰糖,烧沸即成。

(二)炒丝瓜

功 效:美容 减肥 清热解毒 防暑 痛风 咽炎 解毒消痛,化淤清热的作用。适用于治疗成痈期咳嗽咽痛

材 料:丝瓜250克。大葱10克,姜5克,味精2克,盐2克,植物油15克 制作方法:1.丝瓜去皮洗净,切成薄片;

2.油烧至九成热时,入葱煸香,放入丝瓜、姜、精盐翻炒; 3.至丝瓜熟时,加入味精稍炒即成。

(三)明目菊花鸡片

功 效:疏风润肝明目。适用于治疗高血压伴头晕、目眩、面红。材 料:菊花l0克,鸡脯肉250克,鸡蛋1只,猪油40克 精盐、料酒、胡椒粉、淀粉各适量。

制作方法:1.鸡脯肉洗净后切薄片。菊花加水100克煎煮5分钟取汁。2.将鸡肉片盛人碗内,打入蛋清。

3.碗中加精盐、料酒、胡椒粉、淀粉,调匀拌好。锅内倒入猪油烧热.放入拌好的鸡片,翻炒5分钟后,加人菊花汁翻炒均匀即可。

(四)海带黄豆汤

功 效:可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甲状腺疾病 材 料:海带(鲜)100克,大豆100克。盐2克,味精1克,大葱5克 制作方法:1.将海带清洗干净,切成丝; 2.黄豆用温水浸泡半天,捞出备用;

3.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倒入黄豆煮至熟烂,加盐; 4.再下海带丝和葱花煮10分钟至入味; 5.食用时加入味精即可。

(五)玉米牛奶浓汤

功 效:健脾开胃 小儿营养不良

材 料:牛奶20克,玉米(鲜)30克,芹菜10克。淀粉(豌豆)5克,盐1克 制作方法:1.玉米和牛奶倒入锅内加热,以盐调味。

2.沸腾后倒入太白粉(淀粉)水,稍微勾芡,盛入碗内,撒上荷兰芹末。

(六)绿豆海带粥

功 效:防暑食谱 高血压食谱 中风食谱 甲状腺疾病食谱 材 料:绿豆100克,海带(鲜)100克,稻米50克 制作方法:海带切碎,与绿豆、大米同煮成粥。用 法:长期当晚餐食用。

结束语:总而言之,药膳食疗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通过饮食达到调理身体,强壮体魄的目的。食疗文化源远流长,药膳食疗是一种长远的养生行为。以前的人通过食疗调理身体,现在的人通过食疗减肥、护肤、护发。药膳食疗是一种健康的健体之道,起到“细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微妙作用。

参考文献:

[1] 岳凤先,陈晶岩.中药现代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2] 甘师俊.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7.[3] 丁兆平.趣味中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4]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 年5 月第17 卷增刊

[5] 李正祥,李红霞,李志海,等.中药标准化工程设想[J].中药材,1993。(05)[6] 张振山,刘金成,李玉山,等.中药标准化初探[J].中医药学报,1993,[03 [7] 赵玉姬,关于实行中药标准化的浅议[J].黑河科技,1994,(01)[8] 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正式组建[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2,(04)

[9] 王铮涛.胡之璧.中药标准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药学实践杂志,2000,(05)

[10] 王庆芝.试述我国中药标准化的问题的迫切性[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1997,(03)

[11] 邹广珍.常用中药同名异物的区别[J]。实用医技杂志,2004,(18)[12] 吴建平,等.中国乳品工业,1999,1:12-15

[13] 吴淑金等.纳米中药的发展前景,现代医药,2004.4(5)

[14] 郭国荣等.纳米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9)

[15] 王浩等.纳米中药的特点,中国中医药杂志,2005.3(4)

[16] 蛋白钙肽在食品中的应用(续).中国乳品工业 , 1998, 26(6).[17] 汤亚杰 , 吴思方.蛋白磷酸肽的研究进展.食品科学 , 1998, 19(5)

[18] 吴思方 , 汤亚杰等.固定化酶生产活性肽 CCP研究.食品科学 , 1999, 12

[19] 冯凤琴 , 许时婴等.酪蛋白磷酸肽功能性质的体外研究.食品与发酵工业.1997, 23(2).[20] 庞广昌 , 陈庆森.生物活性肽-酪蛋白磷酸肽(CPP)的研究 , 应用和展望.食品科学 , 1996, 6

[21] 曾文,药膳滋补莫随意[J].食品与生活,2006,(03)

[22] 杨曜中 , 欧伶等.酪蛋白磷酸肽的制备及性质.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 1999, 25(6)

[23] 蔡为荣 , 薛正莲等.生物活性肽-酪蛋白磷酸肽(CPP)的研制.食品科学.2001, 22(4)[24] 庞广昌 , 胡志和等.利用 2709碱性蛋白酶水解酪蛋白制备 CPPS的研究.食品科学 , 2000, 21(12)

[25] 刘北辰,话说药膳[J].保健医院,2006(09)

[26] 梁玉虹,药膳与食疗浅议[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1998,(02)[27] 邱洪等 纳米中药简介,中国药业,2005.14(4)

[28] 黄燕,纳米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前景,时珍国医国药,2002.13(9)

[29] 蓝海,对纳米技术运用于中药研究的新路径的思考,医学与哲学,2002.23(9)

[30] 张海波,中医食疗之源流探讨[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02)[31] 中国药膳的奇功妙效(英文)[J].Women of China,2008,(06)[32] 孟力民.中国药膳源流[J].职业技术,2006,(06)

[33] 赵新怀, 徐红华.碱性条件下水解酪蛋白的胰蛋白酶酶促水解研究.食品科学, 1996, 17(5)[34] 万德光.中医的食疗思想与实践[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01)

[35] 齐崴等.胰蛋白酶水解全酪蛋白反应过程色谱分析.色谱 , 2002, 1

第四篇: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

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 2011年3月9日学习课件

四气五味,就是药物的性味,代表药物的药性和滋味两个方面。其中的“性”又称为“气”,是古代通用、沿袭至今的名词,所以四气也就是四性。性和味的作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说药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别,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发生的反应归纳出来的,例如,感受风寒、怕冷发热、流清涕、小便清长、舌苔白,这是寒的症状,这时用紫苏、生姜煎了汤饮服后,可以使病员发一些汗,就能消除上列症状,说明紫苏、生姜的药性是温的。如果生了疗疮、热疗、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小便黄色、舌苔发黄,或有发热,这就是热的症状,这时用金银花、菊花来治疗,可以得到治愈,说明金银花、菊花的药性是寒凉的。

中草药的药性,通过长时期的临床实践,绝大多数已为人们所掌握,如果我们 熟悉了各种药物的药性,就可以根据“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和“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针对病情适当应用了。一般是,寒凉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温热药,大多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寒性病症。此外,还有一些药物的药性较为平和,称为“平”性。由于平性药没有寒凉药或温热药的作用来得显著,所以在实际上虽有寒、热、温、凉、平正气,而一般仍称为四气。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它主要是由味觉器官辨别出来的,或是根据临床治疗中反映出来的效果而确定的。各种滋味的作用如下:

(一)辛 有发散、行气或润养等作用。一般发汗的药物与行气的药物,大多数有 辛味;某些补养的药物,也有辛味。

(二)甘 有滋补、和中或缓急的作用。一般滋补性的药物及调和药性的药物,大多数有甘味。

(三)酸 有收敛、固涩等作用。一般带有酸味的药物,大都具有止汗、止渴等作用。

(四)苦 有泻火、燥湿、通泄、下降等作用。一般具有清热、燥湿、泻下和降逆作用的药物,大多数有苦味。

(五)咸 有软坚、散结或泻下等作用。一般能消散结块的药物和一部分泻下通便的药物,带有咸味。

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它们的意义和作用是这样的:

(一)淡 就是淡而无味,有渗湿、利尿作用。一般能够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大多数是淡味。

(二)涩 有收敛止汗、固精、止泻及止血等作用。

由于淡味,没有特殊的滋味,所以一般将它和甘味并列,称“淡附于甘”;同时,涩味的作用和酸味的作用相同,因此,虽然有七种滋味,但习惯上仍称“五味 ”。

气和味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每一种药物既具有一定的气,又具有一定的味。由于气有气的作用,味有味的作用,必须将气和味的作用综合起来看待,例如,紫 苏性味辛温,辛能发散,温能散寒,所以可知紫苏的主要作用是发散风寒;芦根性

味甘寒,甘能生津,寒能清热,所以可知芦根的主要作用是清热生津„„等。

一般说,性味相同的药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同;性味不同的药物,功效也 就有所区别;性同味不同、或味同性不同的药物在功效上也有共同之处和不同之点。例如,同样是寒性药,若味不相同,或为苦寒,或为辛寒,其作用就有所差异,如黄连苦寒、可以清热燥湿,浮萍辛寒、可以疏解风热;同样是甘味药,但气有所 不同,或为甘温,或为甘寒,其作用也不一样,如黄耆甘温?可以补气,芦根甘寒、能清热生津。所以,在辨识药性时,不能把药物的气与味孤立起来。

在临床具体应用时,一般都是既用其气、又用其味的,而在特殊应用的时候,配合其它药物,则或用其气,或用其味。

第五篇:中药四气

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升降浮沉)

发表时间:2009-09-13 发表者:赵东奇(访问人次:504)中药的性能,指与中药治疗作用有关的性质和功能。是所有的药物共同具有的一些普遍特性。中药的性能理论,又称为药性理论。它既是中药功效的高度概括,也是认识中药功效和应用中药的理论基础。

祖国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而致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经络功能失调的结果。因而,药物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乎祛邪去因,扶正固本,协调脏腑经络功能,从而纠正机体阴阳偏盛偏衰,使其恢复阴平阳秘。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作用,是由于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也称之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古人未能对药物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深入的探究,以药物的偏性来解释药物作用的基本原理,这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清代医家徐洄溪总结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生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则不仅指出了“凡药之用”“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而且进一步对药物的各种偏性作了探求。松

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中药治疗疾病的偏性是多种多样的,将其复杂的性质与功能概括起来,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补泻、归经、有毒无毒等方面。这些性能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根据药物的治疗作用,在中医的阴阳、脏腑、经络等理论指导下总结出来的。它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赖以们学习、应用和研究中药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

一、五味

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药食的滋味可以通过口尝而察得。由于药食“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因此古人将药食的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并用滋味来解释药食的作用。而在医学中则以之作为概括药物作用的理论,这样就形成了最初的五味理论。

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是以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的,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五味作为药性理论最早见之于《内经》、《本经》之中。《内经》对五味的作用和应用及阴阳五行属性都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合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药性特征,从而为五味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后世历代医家的补充,逐步完善了中药的五味理论。

药性的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有些药物还具有淡味或涩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药物五味的认定,首先是通过口尝,即用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的,它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但五味更重要的则是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不同味道的药物作用于人体,产生的不同反应和获得不同的疗效,而被归纳总结出来的。也就是说,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自从五味作为归纳药物作用的理论出现后,五味的“味”也就超出了味觉的范围,而是建立在功效的基础之上了。因此,本草书籍的记载中有时出现与实际口尝味道不相符的地方。总之,五味的含义既代表了药物味道的“味”,又包含了药物作用的“味”,而以后者为据构成了五味理论的主要内容。五味和其他一切事物一样,具有阴阳五行的属性,《内经》云:“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洪范》谓:“酸味属木、苦味属火、甘味属土、辛味属金、咸味属水。”《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指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是对五味属性和作用的最早概括。后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补充,日臻完善。现据前人的论述,结合临床实践,将五味的作用及主治病证分述如下: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如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等。此外,《内经》云:“辛以润之”,就是说辛味药还有润养的作用,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润补肾等。大多数辛味药以行散为功,故“辛润”之说缺乏代表性。此外,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往往也标上“辛”,亦称辛香之气。这样,辛就不只与味觉,而且与嗅觉有关了。随着中外交流的发展,外来香料、香药不断输入。到了宋代,由于香药盛行,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对芳香药物作用的认识也不断丰富。具有芳香气味的辛味药,除有能散、能行的特点之外,还分别具有芳香辟秽,芳香化湿,醒脾开胃,芳香开

窍等作用。

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几个方面。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

食中毒等。

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酸味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涩肠止泻、山茱萸涩

精止遗以及赤石脂固崩止带等。

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来讲,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如黄芩、栀子清热泻火,杏仁、葶苈子降气平喘,半夏、陈皮降逆止呕,大黄、枳实泻热通便,龙胆草、黄连清热燥湿,苍术、厚朴苦温燥湿,知母、黄柏泻火存阴等。

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一般来讲,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积、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瘰疬痰核、瘿瘤、癥瘕痞块等症。如芒硝泻热通便,海藻、牡蛎消瘰散瘿,鳖甲、土鳖虫软坚消癥等。此外,《素问·宣明五气篇》还有“咸走血”之说。肾属水,咸入肾,心属火而主血,咸主血即以水胜火之意。如大青叶、玄参、紫草、青黛、白薇都具有咸味,均入血分,同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素问·至真要大论》又云:“五味入谓,各归所喜攻„„咸先入肾。”故不少入肾经的咸味药如紫河车、海狗肾、蛤蚧、龟板、鳖甲等都具有良好的补肾作用。同时为了引药入肾增强补肾作用,不少药物如知母、黄柏、杜仲、巴戟天等药用盐水炮制也是这

个意思。

淡,“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水的作用,故不少利水渗湿的药物都具有淡味。淡味药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之证。如薏苡仁、通草、灯心草、茯苓、猪苓、泽泻等。由于《本经》未提淡味,后世有些医家主张“淡附于甘”,然淡味与甘味的作用,各具自己的特点,应

该分别论述为是。

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多用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症)。如莲子固精止带,禹余粮涩肠止泻,[sa4]乌曲骨收涩止血等。故本草文献常以酸味代表涩味功效,或与酸味并列,标明药

性。

以上是五味药性的基本内容。但就某一具体药物来说,则当具体分析。药物的味往往单味者少,多数药物具有几种味,对这些药物功效的认定,必须全面综合并结合临床疗效来认识概括。此外,上述的五味作用,只是药性的一个方面,对于药物性能的全面认识,必须结合其他特性,才

能全面地掌握药物功能。二、四气

四气,即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是通过调节机体寒热变化来纠正人体阴阳盛衰的,为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药性

理论。

对于四气的认识,起源甚早。《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曰:“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可知药性分寒温,不晚于西汉时代。文中还指出药性之寒热,是“因气感之宜”所形成,所以《本经》首先提出了“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可见最早药性的四气,是以四时气候特征来概括药物性能的。然而宋代寇宗奭为了避免与药物的香臭之气相混淆,主张将“四气”改为“四性”。李时珍亦从其说,谓“寇氏言寒热温凉是性,香臭腥燥是气,其说与《礼记》文合。但自《素问》以来,只以气味言,卒能改易,故从旧尔。”。寇、李之论,虽然亦有其理,然而未能说明四气的原始含义。

四气药性也和五味一样,寓有阴阳属性,即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寒凉与温热是相对立的两种药性,而寒凉与温热之间则仅是程度上的不同,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有些本草文献对药物的四性还用“大热”、“大寒”、“微温”、“微凉”加以描述,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示以斟酌使用。此外,四性以外还有一类平性药,它是指寒热之性不明显、药性平和、作用较缓和的一类药。一般平性药物的功效主要通过五味和其他药性来反映出来。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这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如病人表现为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脉洪数,这属于阳热证,用石膏、知母、栀子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说明它们的药性是寒凉的;反之,如病人表现为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脘腹冷痛、脉微欲绝,这属于阴寒证,用附子、肉桂、干姜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说明它们的药性是温热的。

一般来讲,寒凉药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水、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而温热药则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

源、回阳救逆等作用

《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本经》序例“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指出了如何掌握药物的四气理论以指导临床用药的原则。具体来说,温热药多用治中寒腹痛、寒疝作痛、阳痿不举、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证、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虚脱等一系列阴寒证;而寒凉药是主要用于实热烦渴、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疸水肿、痰热喘咳、高热神昏、热极生风等一系列阳热证。总之,寒凉药用治阳盛热证,温热药用治阴盛寒证,这是临床必须遵循的用药原则。反之,如果阴寒证用寒凉药,阳热证用温热药必然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引起死亡。故李中梓《医宗必读》谓:“寒热温凉,一匕之谬,复水难收。”

由于寒与凉、热之温之间具有程序上的差异,因而在用药时也要注意。如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则反伤其阴,当用凉药反用寒药则易损其阳。至于寒热错杂的复杂病证,则当寒、热之药并用,使寒热并调。尤其要辨清寒热的真假,如遇真寒假热之证,则当用热药治疗;真热假寒之证,又当选用寒药以治之。切不可真假混淆。

由于每种药物都同时具有性和味,因此必须将两者综合起来。缪希雍谓:“物有味必有气,有气斯有性”,强调了药性是由气和味共同组成的。换言之,必须把四气和五味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地辨别药物的作用。一般来讲,气味相同,作用相近,同一类药物大都如此,如辛温的药物多具有发散风寒的作用,甘温的药物多具有补气助阳的作用。有时气味同、又有主次之别,如黄芪甘温,偏于甘以补气,锁阳甘温,偏于温以助阳。气味不同,作用有别,如黄连苦寒,党参甘温,黄连功能清热燥湿,党参则补中益气。而气同味异,味同气异者其所代表药物的作用则各有不同。如麻黄、杏仁、大枣、乌梅、肉苁蓉同属温性,由于其味不同,而作用各异,如麻黄辛温散寒解表,杏仁苦温下气止咳,大枣甘温补脾益气,乌梅酸温敛肺涩肠,肉苁蓉咸温补肾助阳;再如桂枝、薄荷、附子、石膏均为辛味,因四气不同,又有桂枝辛温解表散寒,薄荷辛凉疏散风热,附子辛热补火助阳,石膏辛寒清热降火等不同作用。又有一药兼有数味者,则标志其治疗范围较大。如当归辛甘温,甘以补血、辛以活血行气、温以祛寒,故有补血、活血、行气止痛、温经散寒等作用,可用治血虚、血滞、血寒所引起的多种疾病。

一般临床用药是既用其气,又用其味,但有时在配伍其他药物复方用药时,就可能出现或用其气,或用其味的不同情况。如升麻辛甘微寒,与黄芪同用治中气下陷时,则取其味甘升举阳气的作用;若与葛根同用治麻疹不透时,则取其味辛以解表透疹;若与石膏同用治胃火牙痛,则取其寒性以清热降火。此即王好古《汤液本草》所谓:“药之辛、甘、酸、苦、咸,味也;寒、热、温、凉,气也。味则五,气则四,五味之中,每一味各有四气,有使气者,有使味者,有气味俱使者„„所用不一也。”由此可见,药物的气味所表示的药物作用以及气味配合的规律是比较复杂的,因此,既要熟悉四气五味的一般规律,又要掌握每一药物气味的特殊治疗作用以及气味配合的规律,这样才能很好地掌握药

性,指导临床用药。

三、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的不同趋向,在于说明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趋向性能。药物的作用趋向是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相对而言的。

《素问·六微旨大论》谓:“升降出入,无[sa5]器不有。”指出气机升降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如一旦发生故障便会产生疾病。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以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阐明了应根据升降出入障碍所产生疾病的病势和病位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为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金元时期升降浮沉学说得到了全面发展,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旨承《内经》,首倡“气味厚薄升降图说”,用运气演说阐发了药物具有升降浮沉不同作用趋向的道理。其后,李东垣、王好古、李时珍等又作了进一步的补充,使药物升降浮沉学说趋于完善。它作为说明药物作用的理论依据,是对四气五味的补充和发展。

由于疾病在病[sa6]热上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呃逆、喘息)、向下(如脱肛、遗尿、崩漏)、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表证未解而入里);在病位上有在表(如外感表证)、在里(如里实便秘)、在上(如目赤肿痛)、在下(如腹水、尿闭)等的不同,因而,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了。

药物的升降浮沉性能,主要是以改善脏腑气机升降紊乱和病势顺逆的功效为依据,但与药物的四气五味、气味厚薄和其质地的轻重及药用部位等也有着密切联系,此外还受炮制和配伍的影响。

就药物的性味及厚薄而言,一般而言,凡味属辛、甘(味之薄者),气属温、热(气之厚者)的药物,大都属升浮药,如麻黄、升麻、黄芪等药;凡味属苦、酸、咸(味之厚者),性属寒、凉(气之薄者)的药物,大都属沉降药,如大黄、芒硝、山楂等。

从药物的质地、部位与升降浮沉的关系来看,一般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如苏叶、菊花、蝉衣等;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重者大多属沉降药,如苏子、枳实、牡蛎、代赭石等。除上述一般规律外,某些药物也有特殊性,旋覆花虽然是花,但能降气消痰、止呕止噫,药性沉降而不升浮;苍耳子虽然是果实,但功能通窍发汗、散风除湿、药性升浮而不沉降,故有“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之说。其实这是受药物气味的因素所决定的。

升与降、浮与沉都是相对立的作用趋向,升是上升、升提,降是下降、降逆,浮是升浮、上行发散,沉是下沉、下行泄利。一般来讲,升浮药性趋向于上行向外,具有升阳举陷、发散表邪、宣毒透疹、涌吐开窍等作用;而沉降药性则趋向于下行向内,具有清热泻下、潜阳息风、降逆止呕、止呃、利水渗湿、重镇安神、降气平喘等作用。一般药物都具有升浮或沉降的性能,但部分药物并不具此性能,而有些药物则具有双向性,如川芎能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白花蛇能内走脏腑、外彻皮肤。由此可见,既要掌握药物的一般共性,又要掌握每味药物的不同个性,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才能确切掌握药物的作用趋向。

药物具有升降浮沉的性能,可以调整脏腑气机的紊乱,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或作用于机体的不同部位,因势利导,祛邪外出,从而达到治愈疾病之目的。具体而言,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如外感风热则应选用薄荷、菊花等升浮药来疏散风热;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浮,如热结肠燥大便秘结者则应选用大黄、芒硝等沉降药来泻热通便;病热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则应选用代赭石、石决明等沉降药来平肝潜阳;病热下陷者,宜升不宜降,如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则应用黄芪、升麻、柴胡等升浮药来升阳举陷。总之,必须针对疾病发生部位有在上在下在表在里的区别,病热上有上逆下陷的区别,根据药物有升降浮沉的不同特性,恰当选用药物,这也是指导临床用药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然而,药物的升降浮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临床上往往受到炮制与配伍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有些药物酒制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如大黄,属于沉降药,峻下热结、泻热通便,经酒炒后,大黄则可清上焦火热,以治目赤头痛。故李时珍说:“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又药物的升降浮沉通过配伍也可发生转化,如升浮药升麻配当归、肉苁蓉等咸温润下药同用,虽有升降合用之意,实成润下之剂,即少量升浮药配大量沉降药,也就随之下降;又牛膝引血下行为沉降药,与桃仁、红花及桔梗、柴胡、枳壳等升达清阳、开胸行气药同用,也就随之上升,主治胸中瘀血证,这就是少量沉降药与大队升浮药同用,随之上升的例证。一般来讲,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反之,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故王好古云:“升而使之降,须知抑也。沉而使之浮,须知载也。”由此可见,药物的升降浮沉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对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必须从多方面的来分析,才能得到准确的认识。

下载中药“四气”、“五味”作用探讨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药“四气”、“五味”作用探讨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药的四气

    中药的四气 中药的四气老许说神话 2018-01-05 12:58:46 四气,即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它是通过调节机体寒热变化来纠正人体阴阳盛衰的,为说明药物作用性质......

    2018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中药四气五味的现代研究进展

    1、四气是指 (单项选择)A A.温、热、寒、凉 热、寒、平2、什么是两种食物(药物)同用后,相互牵制,使原有的功能降低甚至丧失。8. 指两种食物(药物)同用后,相互牵制,使原有的功能降低甚......

    药物四气五味特性(5篇范例)

    一、药物的四气: 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又称四性。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一般寒凉药多具清......

    说说食物的四气五味与养生的关系

    说说食物的四气五味与养生的关系 什么是四气五味 很多网友现在都很关注食疗,尽管号称中国食疗第一人的张悟本被打压了,但是其推行的食疗思想仍深入人心,因为老祖宗的经典《黄帝......

    2第二单元 中药的性能 四气

    第二单元 中药的性能 何谓中药性能?又称药性,即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与特征的高度概括。 何谓药性理论?即有关药性的理论,包括 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药物之......

    领导四气

    的日志《领导者的四气》 1、正气 一个什么样的团队最强大? 首先,一定是简单的团队。那么要打造一个简单的团队,首先一定是其领导者要正气。其实,一个人做事,或是处理一个团队中的......

    《中药学》习题中药的性能——四气和五昧[大全5篇]

    《中药学》习题:中药的性能——四气和五昧 四气和五昧 一、 A1 型题 中药的作用包括: A.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 B.药物的副作用 C.药物的治疗作用 D.药物的不良反应 E.以上......

    炮制对药物四气五味的影响(主管中药师炮制辅导精华)[五篇材料]

    常年开展医师资格、执业药师、卫生资格、继续医学教育辅导。24小时报名咨询热线:010-82311666 炮制对药物四气五味的影响(主管中药师炮制辅导精华) 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