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威海国土资源局

时间:2019-05-13 20:29: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威海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威海国土资源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威海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威海国土资源局》。

第一篇:威海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威海国土资源局

威海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修编)

(2013~2025年)

威海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三年七月

目录

前言........................................................................................................1

一、地质灾害概述...........................................................................1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1

三、规划期限与基准年...................................................................2 第一章

主要地质灾害与防治工作现状................................................3

一、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概况.......................................................3

二、地质灾害现状及发展趋势.......................................................4

三、防治工作进展与成效...............................................................5

四、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7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防治目标和任务................................8

一、指导思想...................................................................................8

二、基本原则...................................................................................8

三、防治目标和任务.......................................................................8 第三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10

一、分区原则.................................................................................10

二、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及概述.................................................10 第四章

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及工作部署..............................................14

一、地质灾害防治分区.................................................................14

二、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工作部署.................................................17 第五章

地质灾害防治主要任务..........................................................19

一、地质灾害勘查.........................................................................19

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19

三、监测网络体系完善.................................................................20

四、信息系统建设.........................................................................21

第六章

经费估算及进度......................................................................22

一、估算依据.................................................................................22

二、近期目标任务完成经费估算及进度.....................................22

三、中远期目标任务完成经费估算及进度.................................22

四、资金来源.................................................................................22 第七章

保障措施..................................................................................23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强化管理.........................................23

二、建立健全基本制度.................................................................23

三、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投入机制.............................24

四、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24

五、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普宣传.............................................24

顺序号

图 号

比例尺

威海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图

1:100000 2

威海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

1:100000

附表1 威海市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览表

前言

一、地质灾害概述

威海市地处鲁东低山丘陵区。区内除昆嵛山主峰泰礴顶海拔高度923米以外,其他山地丘陵都在700米以下,大部分为200米~300米的波状丘陵,坡度在25度以下。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条件较复杂,人类经济工程活动较强烈区,易发生地质灾害。

根据2011年威海全市(荣成、乳山、文登和环翠区)1:5万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共68处,其中已发生仍存在隐患的地质灾害点33处,潜在隐患点35处。2013年6月,全市进行了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经巡查已治理11处、有责任主体的隐患点8处、具危险性但危害性小没有威胁对象不列入本次规划的25处,目前仍存在隐患的地质灾害点23处,其中崩塌8处、滑坡和伴生地裂缝合计为1处、泥石流2处、采空塌陷9处、不稳定斜坡3处。共涉及17个镇(街办),威胁人口242人。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

1、政策法规

(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2)《山东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

2、相关规划

(1)《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

(2)《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3)《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3~2020)》;

(4)《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5)《威海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4~2020年)》;(6)《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3、成果报告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乳山市、文登市、环翠区)1:5万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三、规划期限与基准年

本次规划基准年为2013年6月,规划期限2013-2025年,划分为近期、中远期。近期为2013-2015年,中远期为2016-2025年。第一章

主要地质灾害与防治工作现状

一、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概况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地处北纬36°41′~37°35′,东经121°11′~122°42′。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及东南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与烟台市接壤。东西最大横距13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81 千米,总面积5436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731平方千米。海岸线长985.9 千米。

威海市地处鲁东起伏缓和、谷宽坡缓的波状丘陵区,地形地貌条件较复杂,伟德山、昆嵛山一带低山区,侵蚀构造切割较强烈,地形坡度大,沟谷极为发育,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多发区;滨海丘陵地带山体顶部、山坡处有突出岩石,是崩塌、不稳定斜坡的多发区;文登海成平原、乳山北部金矿开采区是采空塌陷的多发区。

威海市在大地构造上属苏鲁造山带(Ⅰ),胶南—威海隆起Ⅳ(Ⅱ),15威海隆起区Ⅳ(,昆嵛山—乳山凸起Ⅳa(Ⅴ)、威海荣成凸起Ⅳa(Ⅴ)。aⅢ)境内出露地层自老至新有新太古代的胶东群、中生代上侏罗系莱阳组和白垩系下统青山组及新生代第四系。褶皱构造有乳山—威海复背斜,其轴在乳山台依,向北东经昆嵛山主峰、汪疃、羊亭,在田村倾没,轴向北东。断裂构造有近南北向的双岛断裂,北北东向的金牛山断裂和老母猪河断裂,北东向的牟平—即墨断裂(迹经乳山西部),北西向的望岛断裂、海埠—神道口断裂、俚岛—海西头断裂。岩浆岩主要有元古代的昆嵛山岩体和文登岩体及中生代燕山晚期艾山阶段的伟德山岩体和石岛岩体、崂山阶段的槎山岩体和龙须岛岩体。

威海市所辖的三市四区均赋存有矿产资源,分布范围广泛。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47种。其中,金属矿产11种,非金属矿产33种,能源矿产1种,水汽矿产2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26种。探明储量矿产22种。探明具有工业规模的矿床103处。受成矿地质条件的控制,探明的矿产 资源空间分布为:金矿资源主要分布在乳山市,探明的矿床(区)约占全市的86%,探明储量约占全市的95%,银矿、钼矿、锆英石矿集中分布在荣成市;天然石英砂主要赋存在环翠区和荣成市的滨海地带;花岗岩、矿泉水全市各市区均有分布;地热资源分布在环翠区、文登市和乳山市。

二、地质灾害现状及发展趋势

1、地质灾害现状

根据威海市1:5万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和2013年6月全市地质灾害点的巡查结果,目前全市共发现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23处,其中已发生各类地质灾害16处,主要类型为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塌陷、不稳定斜坡五种。

(1)崩塌

全市共发现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8处,均为小型规模,以荣成市石岛管理区分布最多为5处,其次为文登市界石镇1处,乳山市乳山寨镇1处,经区崮山镇1处,共威胁人口141人,潜在经济损失1070万元。全市已发生崩塌6处,没有人员伤亡,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万元。

(2)滑坡伴生地裂缝

全市共发现滑坡伴生地裂缝地质灾害隐患点1处,小型;分布在乳山市崖子镇蓬家夼村,共威胁人口4人,潜在经济损失490万元。全市已发生滑坡伴生地裂缝1处,未造成人员伤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

(3)泥石流

全市共发现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2处,其中分布于荣成市夏庄镇1处为中型,工业新区汪疃镇1处为小型;共威胁人口41人,潜在经济损失600万元。全市已发生泥石流2处,共造成死亡4人,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4)采空塌陷

全市共发现采空塌陷地质灾害隐患区9处,均为小型;以乳山市分布最多为5处,其次为文登市3处,环翠区嵩山街办1处,共威胁人口45人,潜在经济损失1274万元。全市已发生采空塌陷7处,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

(5)不稳定斜坡

全市共发现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区3处,均为小型规模;荣成市、乳山市、文登市各1处,共威胁人口11人,潜在经济损失120万元。

2、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在规划期内,自然地质条件发生明显变化的可能性极小,气候因素和人为活动将是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随着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加剧,工程建设引发的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等人为地质灾害有增加趋势。

(2)市域内已存的崩塌、不稳定斜坡、采空塌陷、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在一定的触发条件下有可能成灾。

三、防治工作进展与成效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扎实推进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提升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水平和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能力,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①依靠专业技术支撑,完善监测网络体系

先后开展了各市、区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建立并完善了全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数据库,明确了监测责任人和防灾责任人,对重要隐患点编制了防灾预案,并聘请了部分地勘单位的专家为地质灾 害防治工作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②坚持预防为主,完善防范机制

针对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特点,重点建立了三项制度:汛前排查制,每年汛期前,组织专门力量,对危险区、易发区进行拉网式排查,逐一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定点防范制,在进行详细排查的基础上,对23处隐患点实行定点防范,逐一明确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动态巡查制,组织人员对每一个隐患点进行定期巡查,全面检查汛期24小时值班和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发放情况,逐一核对联系电话、预警信号、撤离路线、避险点选择等,确保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③强化科技支撑,建立气象预警体系

由市财政投资,市国土资源局与市气象局联合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设工作,建立起威海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积极运用科技手段进行防灾。

④科学规划防治目标,合理部署防治任务

根据全市1:5万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市国土资源局及时组织地勘单位技术人员开展了全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修编工作,明确了近期、中远期地质灾害的防治目标和任务,为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每年都要编制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经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发布,方案重点明确当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和措施,为当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具体指导。

⑤运用多种手段,积极开展综合治理

按照“以人为本”和“险大优先”的原则,市县两级财政、国土资源部门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财政资金,先后对荣成市埠柳镇邹家泥石流、文登市张家产镇东泊石崩塌、文登天福街办大架子山村崩塌、威海城区周边及“三区两线”可视范围部分地段开展了工程治理工作,完成夏庄邹家庵河道的清理、乳山市铜锡山采空巷道的尾矿填充治理及蓬家夼村的部 分搬迁工作。开展了槎山、昆嵛山2处省级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工作。

⑥矿山地质环境管理工作有效推进

我市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财政资金,规划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以城区周边及“三区两线”可视范围为重点进行恢复治理。先后申请了中央、省财政补助资金治理项目8个,其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5个,生态恢复示范县项目3个。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的编制审核工作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的收缴工作,积极引导境内矿山企业走绿色、低碳、环保、生态发展的新路子。已建立了成山头风景区、昆嵛山自然保护区。

⑦科普宣传工作成效明显

结合 “5.12防灾减灾日”、“世界地球日”,以布置展板、开展街头咨询、到地质灾害易发区散发宣传单、现场讲解等贴近实际、简便易学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预防、避险、自救和互救等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切实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了全社会应对地质灾害的能力,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创造了人人关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虽进展顺利,并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但防治工作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防治资金不足;

2、监测手段较落后;

3、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落实力度有待加强。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防治目标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总原则,以突发性地质灾害为防治重点,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群测群防的整体优势,做好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预防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同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妥善处理长远与当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改变以牺牲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建设与资源开发模式,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2、轻重缓急,分期防治的原则;

3、根据诱因确定治理责任的原则;

4、综合防治的原则;

5、适时防治的原则;

6、针对地质背景进行规划的原则。

三、防治目标和任务

1、总体目标

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和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严格控制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勘查工作,加大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和工作力度,使重要地质灾害点得到有效治理;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群测群防和气象预警预报体系,使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和损失量明显降低,实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被动、应急、分散向有组织、有预见、主动性的转变。

2、分期目标 【近期】

2013年,开展荣成市夏庄镇邹家庵泥石流、荣成市石岛管理区港湾街办北沟村崩塌、文登市侯家镇大时家采空塌陷、乳山市乳山寨镇到根见村崩塌、工业新区汪疃镇上夼泥石流5处地质灾害勘察与防治工作。

2014年,开展文登市宋村镇姜家庄不稳定斜坡、文登市侯家镇西厫村采空塌陷、乳山市崖子镇蓬家夼村滑坡及伴生地裂缝3处地质灾害勘察与防治工作。

2015年,开展荣成市石岛管理区港湾街办西岚村崩塌、经区崮山镇皂埠崩塌2处地质灾害勘察与防治工作。

【中远期】

(1)进一步完善群专结合的监测网络和预警预报体系,形成以群测群防为基础,现代化专业监测为主导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利用新技术、新方法,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能力。

(2)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勘查工作,在全面掌握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特征和危害程度的基础上,按“先急后缓、险大优先”的原则,对全市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防治工作,使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有效治理率达到90%。

(3)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制度化、规范化,矿山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严格控制人为活动引发的各类地质灾害。

(4)建立基于GIS系统的地质灾害信息与管理系统,完善地质灾害信息化网络建设,对全市地质灾害信息提供适时查询,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市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5)在防治技术、方法和地质灾害体综合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使已发现的23处和新发现的危害较重并需要治理的致灾危险点得到有效治理。

第三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

一、分区原则

结合威海市1:5万地质灾害调查成果,本次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依据以下原则进行:

1、定量为主,定性为辅原则;

2、超前预测的原则;

3、综合命名原则。

二、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及概述

依据上述原则,将全市划分为高易发区(A)、中易发区(B)、低易发区(C)和不易发区(D)四个大区(图3-1)。

1、地质灾害高易发区(1)崩塌高易发区

分布于经区崮山镇皂埠村东丘陵地带、荣成市石岛管理区港湾街办西岚村和北沟村滨海丘陵地带,总面积3.95平方千米。该区共发育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3处,主要危害对象为交通干线、地表建筑及当地人民生命财产等,共威胁人口102人,潜在经济损失670万元。

(2)采空塌陷高易发区

主要分布于环翠区嵩山街办范家埠村西、文登市侯家镇大时家村一带,总面积2.49平方千米。该区共发育采空塌陷地质灾害隐患点2处,主要危害对象为地表建筑及当地人民生命财产等,共威胁人口6人,潜在经济损失212万元。

(3)泥石流高易发区

主要分布于工业新区汪疃镇上韩家—上夼村一带,总面积5.51平方千米。该区共发育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1处,主要危害对象为地表建筑及当地人民生命财产等,共威胁人口8人,潜在经济损失450万元。

图3-1 威海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图(4)不稳定斜坡高易发区

主要分布于文登市宋村镇姜家庄一带,总面积0.68平方千米。该区共发育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点1处,主要危害对象为地表建筑及当地人民生命财产等,共威胁人口7人,潜在经济损失90万元。

(5)滑坡伴生地裂缝高易发区

主要分布于乳山市崖子镇蓬家夼村西南一带,总面积0.57平方千米。该区共发育滑坡伴生地裂缝地质灾害隐患点1处,主要危害对象为地表建筑及当地人民生命财产等,共威胁人口4人,潜在经济损失490万元。

2、地质灾害中易发区(1)泥石流中易发区

分布于荣成市伟德山低山丘陵区,总面积115.51平方千米。该区共发育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1处,主要危害对象为村庄、公路、农田等,共威胁人口33人,潜在经济损失150万元。

(2采空塌陷中易发区

主要分布于文登市侯家镇上冷家村,乳山市诸往镇后庄南、夏村镇西周格庄村和东耿家村、城区街办金晴岭、徐家镇峒岭村一带,面积4.10平方千米。该区共发育采空塌陷地质灾害隐患点6处,主要危害对象为村庄、公路、农田等,共威胁人口36人,潜在经济损失1044万元。

(3)崩塌中易发区

主要分布于文登市昆嵛山、乳山市冯家镇北东部和乳山寨镇到根见村一带低山区,面积169.81平方千米。该区共发育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2处,主要危害对象为村庄、农田等,共威胁人口5人,潜在经济损失270万元。

3、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荣成市市域东北角山区、伟德山北东、南西山区,荣成市虎山镇—东山街办山区、槎山沿海山区;环翠区孙家疃镇、羊亭镇山区;经区崮 山镇、桥头镇山区;工业新区上夼村周围山区;高区中西部山区;文登市张家产镇、大水泊镇北东山区;乳山市冯家镇北东、下初镇南西、诸往镇西南部、大孤山镇南部、乳山口镇、海阳所镇、崖子镇、城区西北山区,面积约2437.45平方千米。该区共发育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6处,主要危害对象为村庄、路人等,共威胁人口41人,潜在经济损失178万元。

4、地质灾害不易发区

分布于高、中、低易发区之外的地区,总面积约2695.93平方千米。地势较平坦,第四系分布广泛,矿产资源贫乏,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不充分,为地质灾害不易发区。第四章

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及工作部署

一、地质灾害防治分区

依据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布、危害对象及危害程度,按照“先急后缓、险大优先”的原则,将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分为重点、次重点和一般三个防治区,在此基础上,按照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的不同进一步划分地质灾害防治亚区(图4-1)。

1、重点防治区(1)崩塌重点防治区

主要分布于荣成市石岛管理区港湾街办西岚村—北沟村滨海丘陵地带、经区崮山镇皂埠村东、乳山市乳山寨镇到根见村丘陵一带,面积约11.24平方千米。

该区共分布地质灾害隐患点4处,受威胁对象以村庄为主,其次为农田、公路,共威胁人口108人,潜在经济损失790万元。区内人口较密集。应采取监测、警示预防性措施、避让、搬迁和工程治理相结合的防治措施。

(2)泥石流重点防治区

主要分布于荣成市夏庄镇伟德山区、工业新区汪疃镇上夼村东部,沟谷较发育,地形地貌条件较复杂,泥石流较发育,面积6.10平方千米。

该区共分布地质灾害隐患点2处,受威胁对象以村庄为主,其次为农田、公路,共威胁人口41人,潜在经济损失600万元。建议采取监测、避让、警示预防性措施和工程治理相结合的防治措施。

(3)不稳定斜坡重点防治区

主要分布于文登市宋村镇姜家庄灭失的铁矿开采区,露天采坑面积大,边坡陡,面积0.68平方千米。

该区共分布地质灾害隐患点1处,受威胁对象以附近居民为主,其次为公路,共威胁人口7人,潜在经济损失90万元。建议采取监测、警

图4-1 威海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 示预防性措施和工程治理相结合的防治措施。

(4)采空塌陷重点防治区

分布于环翠区嵩山街办范家埠村西丘陵地带,文登市侯家镇大时家海成平原区,乳山市城区街办金晴岭、夏村镇西周格庄、徐家镇峒岭东北丘陵地带的金矿开采区,面积3.36平方千米。

该区共分布采空塌陷隐患区5处,受威胁对象主要为村庄、公路、农田等,共威胁人口29人,潜在经济损失977万元。该区金矿资源丰富,矿区及其周围道路交通、耕地密度较大,工矿企业及人口较密集,经济较发达,采空塌陷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威胁严重。应采取监测、避让、警示、选择减小地表变形值的开采方法和顶板管理方式等预防性措施为主,对塌陷区进行土地复垦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5)滑坡伴生地裂缝重点防治区

分布于乳山市崖子镇蓬家夼村东南金矿开采地带,面积0.57平方千米。该区分布滑坡伴生地裂缝隐患区1处,受威胁对象主要为附近居民、公路、农田等,共威胁人口4人,潜在经济损失490万元。应采取监测、避让、警示、工程治理综合防治措施。

2、次重点防治区

(1)崩塌、不稳定斜坡次重点防治区

主要分布于荣成市成山镇成山头、石岛管理区港湾街办的滨海丘陵区、伟德山低山丘陵区,文登市界石镇楚岘村、昆嵛山低山丘陵区,乳山市崖子镇井乔家村丘陵区,面积175.42平方千米。该区山体切割程度中等,开挖山体边坡筑路、建房等人为工程活动较强烈,是小型崩塌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该区共分布地质灾害隐患点6处,受威胁对象以村庄为主,其次为农田、公路,共威胁人口40人,潜在经济损失310万元。宜采取监测、警示预防性措施和工程治理相结合的防治措施。(2)采空塌陷次重点治理区

分布于文登市侯家镇西厫、埠口港管委上冷家海成平原区,乳山市诸往镇后庄、夏村镇东耿家丘陵区,面积10.33平方千米。

该区共分布采空塌陷隐患区4处,受威胁对象主要为村庄、公路、农田等。建议加强隐患区外围地面变形监测,避让、警示和工程治理相结合的防治措施。

3、一般防治区

除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以外的区域划为一般防治区,面积5228.30平方千米。

该区为平原及丘陵区,尽管地质灾害不发育,但区内分布有建材开采矿山和金属开采矿山及废弃矿井,局部地段仍存在崩塌和不稳定斜坡等地质灾害隐患。矿山闭坑区应开展土地复垦、绿化恢复治理,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消除隐患。对采矿遗留的坑、井巷等工程进行封闭、填实或人工放顶等,以恢复到安全状态。应加强对开采矿山的长期监督管理工作,取缔无序、无证滥采乱挖矿山,责令限期对破坏的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或采取经济手段进行处罚,切实作好地质灾害的预防和综合治理工作。建议加强群测群防,辅以警示等预防性措施。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不发育地区,要定期巡视。

二、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工作部署

【近期】

1、完善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塌陷等地质灾害监测、气象预警预报体系;加强科普宣传,设立警示标志;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与管理力度。

2、加强采空塌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建立采空区岩移监测网(点)。

3、加强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完善群测群防和群专结合的监测预报体系。

4、开展荣成市夏庄镇邹家庵泥石流、港湾街办北沟村和西岚村崩塌,文登市侯家镇大时家采空塌陷、西厫采空塌陷、宋村镇姜家庄不稳定斜坡,乳山市乳山寨镇到根见村崩塌、崖子镇蓬家夼村滑坡及伴生地裂缝,经区崮山镇皂埠崩塌,工业新区汪疃镇上夼泥石流,10处地质灾害勘察与防治工作。

【中远期】

1、完善崩塌、不稳定斜坡、采空塌陷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体系及群专结合的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勘查,在深入开展预测预警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地质灾害开展综合防治工作。

2、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和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治理的监督管理;全面改善矿山地质环境与生态环境;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信息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水平。

3、完成境内其余灾害点治理,基本实现矿山开采与环境治理达到同步发展;进一步加强闭坑矿山的土地复垦、绿化等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对井下采矿遗留的坑口、井巷等工程以及露天采矿造成的不稳定边坡,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4、加强重要交通干线、旅游区以及居民集中地周围的地质灾害勘查,对境内因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点进行全面的工程治理。第五章

地质灾害防治主要任务

一、地质灾害勘查

【近期】

1、开展荣成市夏庄镇邹家庵泥石流、石岛管理区港湾街办北沟崩塌、文登市侯家镇大时家采空塌陷、乳山市乳山寨镇到根见村崩塌、工业新区汪疃镇上夼泥石流5处地质灾害隐患区综合勘察工作。

2、开展文登市宋村镇姜家庄不稳定斜坡、文登市侯家镇西厫采空塌陷、乳山市崖子镇蓬家夼村滑坡及伴生地裂缝3处地质灾害隐患区综合勘察工作。

3、开展荣成市石岛管理区港湾街办西岚村崩塌、经区崮山镇皂埠崩塌2处地质灾害隐患区综合勘察工作。

【中远期】

1、按轻重缓急、险大优先的原则,先后开展荣成市成山镇西霞口、石岛管理区港湾街办大鱼岛、文登市界石镇楚岘3处崩塌和乳山市城区街办金晴岭、环翠区嵩山街办范家埠村西2处采空塌陷隐患区的综合勘察工作。

2、开展乳山市夏村镇西周格庄、乳山市徐家镇峒岭东北、乳山诸王后庄村、文登市埠口港管委上冷家4处采空塌陷和荣成市石岛管理区南车脚河村、牧云庵东北、乳山市崖子镇井乔家村1处崩塌2处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区的综合勘察工作。

3、开展乳山市夏村镇东耿家1处采空塌陷的重要隐患区的综合勘察工作。

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近期】

1、在地质勘查的基础上,开展荣成市夏庄镇邹家庵泥石流、石岛管理区港湾街办北沟崩塌、文登市侯家镇大时家采空塌陷、乳山市乳山寨 镇到根见村崩塌、工业新区汪疃镇上夼泥石流5处地质灾害重要隐患点的综合治理工作。

2、在地质勘查的基础上,开展文登市宋村镇姜家庄不稳定斜坡、文登市侯家镇西厫采空塌陷、乳山市崖子镇蓬家夼村滑坡及伴生地裂缝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综合治理工作。

3、在地质勘查的基础上,开展荣成市石岛管理区港湾街办西岚村崩塌、经区崮山镇皂埠崩塌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综合治理工作。

【中远期】

1、按轻重缓急、险大优先的原则,先后开展荣成市成山镇西霞口、石岛管理区港湾街办大鱼岛、文登市界石镇楚岘3处崩塌和乳山市城区街办金晴岭、环翠区嵩山街办范家埠村西2处采空塌陷隐患区的综合治理工作。

2、开展乳山市夏村镇西周格庄、乳山市徐家镇峒岭东北、乳山诸王后庄村、文登市埠口港管委上冷家4处采空塌陷和荣成市石岛管理区南车脚河村、牧云庵东北、乳山市崖子镇井乔家村1处崩塌2处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隐患区的综合治理工作。

3、开展乳山市夏村镇东耿家1处采空塌陷的重要隐患区的综合治理工作。

4、本着“谁破坏,谁治理”和“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在采矿山的地质灾害隐患治理由矿山企业负责,废弃矿山的治理采取治理保证金、社会投资和政府财政资金等多种渠道进行筹资。

三、监测网络体系完善

1、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建立威海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任副组长,由市国土资源局分管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市政府应急办、公安局、民政局、财政局、住房城乡建设委、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局、环保局、林业局、旅游局、气象局等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统一管理和部署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建立并完善县(市、区)、镇(街办)、村(社区)三级监测网络和群测群防体系,成立县级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各地质灾害相关乡镇成立地质灾害监测组,由分管镇长任组长,国土资源管理所所长任常务副组长并负责日常工作;位于地质灾害隐患区的村成立监测组,由村长任监测责任人,并选定灾害点附近的居民作为监测人。

2、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建设

建立以市国土资源局为主体,各相关部门、县(市、区)政府及乡镇、行政村为辅的地质灾害应急反应系统。每年汛期前组织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和监测人员对存在有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点或已发生地质灾害的乡镇、村组进行险情巡查,重点检查各个灾害点的防灾、减灾措施、群测群防网络建设和运转情况,防灾明白卡的发放和填制;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同时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加强监测频率,确保群测群防网络的正常运转和监测数据的及时汇报,发现险情或接到险情报告时及时通知。

四、信息系统建设

建立并完善基于GIS系统的威海市地质灾害信息与管理系统,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及公众自由查询系统,达到满足一般群众能通过网络查询当地或其它地区的地质环境状况、地质灾害历史、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危险性和可能危害范围等信息的需求。

第六章

经费估算及进度

一、估算依据

1、《山东省地质勘查预算标准》(鲁财建[2009]77号)。

2、《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计价格[2002]10号)。

3、《山东省建筑工程概算定额》(2011年)、《山东省园林概算定额》(2011年)、《山东省市政工程概算定额》(2011年)。

4、《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

二、近期目标任务完成经费估算及进度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分期,近期治理崩塌、滑坡、泥石流及采空塌陷地质灾害共10处,其中崩塌4处、滑坡伴生地裂缝1处、泥石流2处、采空塌陷2处,不稳定斜坡1处,估算总费用为4380万元。

时间进度安排为:2013年度5处,2014年度3处,2015年度2处。

三、中远期目标任务完成经费估算及进度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分期,中远期需治理崩塌、不稳定斜坡及采空塌陷地质灾害共13处,其中崩塌4处、不稳定斜坡2处、采空塌陷7处,估算总费用为6730万元。

四、资金来源

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实行分类分级负担,对于因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治理资金由责任单位负责;因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防治资金实行分级出资,除积极申请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资金投入外,还应逐步拓宽投资渠道,本着“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社会、企业和个人投入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来。

第七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强化管理

各级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有关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管理,确立地质灾害防治在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要指标纳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市、县(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均应设置相应的地质环境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主要履行职责,完善县(区)、乡(镇、办事处)、村三级监测网络,乡(镇、办事处)均设监测站,受威胁的村设立监测组,明确监测员和监测手段,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二、建立健全基本制度

1、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

凡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的,均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否则,不得批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

2、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

严格落实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办法》。保证金制度是从经济角度督促矿山企业进行矿山生态地质环境恢复工作,如矿山企业不进行恢复治理,可由当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恢复治理,费用在其保证金中列支。

3、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制度

地质灾害的发生多集中于汛期,认真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由市政府颁布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各负其责。

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制度

新建(或扩建)矿山企业,必须对其矿山进行地质环境影响及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作出全面、详细的评价,并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 治理方案,各矿山企业要严格按方案执行。

5、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报告制度

开采矿产资源的,应当提交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报告,包括本年度矿产资源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开展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等。

三、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投入机制

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市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地质灾害基础调查与区划、监测工作经费,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的防治经费实行分级出资,由当地政府列入财政预算,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的支持;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费用,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逐步拓宽投资渠道,本着“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鼓励社会、企业和个人投入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来。

四、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不断推广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使用新装备,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科学研究,加强与有关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交流、学习,提高监测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五、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普宣传

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科普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增强全社会的防灾意识。

第二篇:威海导游词

威海概况导游词

中国古人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公司有幸接待各位朋友,我感到十分的荣幸和自豪,并希望大

家玩得开心玩的的愉快,留下美好的回忆。既然大家来到了威海那么大家就入乡随俗跟小周做一件事情,下车的时候一定要深呼吸一下,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威海在2003年获得了人居奖也就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现在威海每年都要举办一次人居节。新加坡的总理李光耀来威海时曾说过,威海的空气可以打包起来出口。所以现在的空气是免费的,大家可以尽情享受,如果将来各位朋友再来可能就要收费了。不仅如此咱们威海还是全国第一个卫生城市,第一个旅游城市,第一个绿化城市,第一个园林城市等多种荣誉称号,被誉为海上公园。

威海位于山东半岛的最东端,濒临黄海,东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西与烟台市接壤。现辖三市三区,分别 是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市,环翠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荣成市是威海,山东甚至于中国江北最发达的一个县级市,在综合实力方面位列中国前十位,它的主要产业是渔业的捕捞和加工。最初这里只是一个小渔村,但在60年代我国的海防建设还不是很完善,当地居民就钻了这个空子,进行走私活动,也就像邓小平所说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虽然他们是渔民,但他们并不落后,挣了钱不是坐吃山空而是继续发展其他产业,向老人们所爱吃的深海鱼油就产自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荣成的西霞口村,因晚霞从这里流走而得名。它是我国十大富裕村之一,据说这个村子已经打到了共产主义水平。这里的村民家家住洋楼?,家家有汽车。这个村还拥有自己的医院,自己的码头,自己的三星级酒店,自己的旅游景区。中国成山头风景名胜区也属于这个村庄。并且呢,荣成市还是威海旅游景区聚集最密集的地方,像著名的石岛赤山风景名胜区,西霞口神雕山野生动物园,福通天河乐园,海驴岛,摩天岭炮台,福如东海景区,成山头风景区。乳山市是一个气候水土都非常好的地方,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如乳山的阳梨,著名的威海特产胶东大花生就产自于这里。除此之外乳山是也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观区,像是具有天下第一滩的银滩,母爱圣地大乳山,岠嵎山等。文登市是一个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是山东省的第二强县,在山东仅次于荣成。其中手工业和纺织业最发达,而且刺绣在全国都很出名。当地还有一种很好吃的食品,叫做媳妇饼。别看这种饼子只用面粉鸡蛋和糖做成,吃起来特别香甜,油而不腻啊!这种饼子是女子在出嫁时,带到娘家的礼品,其中一枚压在箱底留给新郎吃,俗称媳妇饼。文登的苹果和大樱桃是很出名的,人们经常说的烟台苹果莱阳梨其实指的就是文登昆嵛山一代的苹果,(以前文登属于烟台的管辖范围之内)。文登的景区有,召文台,圣经山,青龙山度假村,天沐温泉,南海金滩,天福山起义纪念馆等。环翠区是市政府的所在地,也是威海市的市中心,著名的刘公岛风景名胜区就位于威海市中心。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集中一些大型企业,比如三角轮胎,蓝星玻璃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集中一些韩资企业和威海比较知名的企业,韩资企业比较出名的有,三星集团,大宇汽车等。比较出名的企业有金猴集团,咱们祖国60周年大庆典礼上女民兵方队所穿的皮靴就是金猴集团制造的。威高集团,主要生产一次性针具和一些医疗器械,全国百分之90以上的医院都会在这里购买医疗器械。除此之外还有光威渔具,环球渔具等。威海市的总面积为5436平方公里,人口250多万,其中市区面积731平方公里,人口60多万。其中这60 多万中就有十万是流动人口,主要是韩国人和东北人,因为威海是整个中国离韩国最近的城市,海上直线距离只有94海里,有三个国家一类港口,多条国际航线通往韩国,所以走威海的大街小巷,我们到处可见韩国的文字,也正是因为交通的便利所以很多韩国人选择在威海投资办厂,现在在威海的韩资企业约有3000多家,常住威海的韩国人约有3万多人。而我们威海本地人是不会说韩国语的,所以很多东北牡丹江一带的鲜族人就陆续来到了威海充当着翻译的工作,所以在威海有两多,韩国人和东北人多。威海因为恰处在南北平分线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海洋,山林调节作用,是这里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可以

说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平均降水量700多毫米,一年之中最冷的1.2月份的平均温度不到零下1℃,最热的7.8月份平均温度是25.3℃,可说是避暑疗养胜地。威海历史悠久,早在7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人类居住,繁衍生息。当时呢,被称为石落村,因为威海有条河

叫石落河而得名。到元代时成为清泉夼,夼字上面一个大下面一个川,寓意有水洼的地方。清泉指的是温泉,从字名上就可以看出威海的温泉资源非常丰富。威海是山东省首个被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的城市全省18处温泉,仅威海就占了9处。到了明洪武31年也就是1398年,我国东部沿海经常受到日本倭寇的侵扰,明朝政府深感为患,为了加强海防明朝政府便在这里设卫屯兵,取名威海卫有威震海疆之意。从此威海作为地名开始出现。1888年,因为威海卫地理位置险要,清政府把我国第一支近代海军北洋海军的总部设在了威海的刘公岛上。1894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甲午海战,由于清政府的腐败致使北洋海军全军覆没。1898年威海被英国强租强租长达32年之久。1930年收回。1945年设立威海卫市,建国后改称为威海市,属于烟台市的管辖范围之内,1987年脱离 1 烟台市的管辖,成为地级市。威海呢是在1403年的时候建成的,占地只有55公顷,现在的威海就是在那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啊,以前的人形容威海小,就有那么一段顺口溜“一条马路一盏灯,一个喇叭全城听,一个警察管全城,一家烧鱼半城腥”,这是对威海旧貌的具体写照。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1987年建市以来,威海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一条马路一盏灯的情况早已不存在了,现在的威海交通四通八达,从海陆空都可以到达威海。威海早已开通威海—大连,威海—韩国的轮船。威海机场的航线也很多,有直飞北京,上海,哈尔滨,太原,广州等多条国内航线,并且还开通了威海—仁川的国际航线。而且威海是我国第一个民兵共用机场,还是我国接待外宾率最高的国际机场。铁路也毫不逊色,每天都有开往济南、北京、天津、汉口的火车。唯一存在的就是一个警察管全城,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威海的治安是非常好的,大家到了这里可以有绝对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障。虽然说威海是一个小城,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威海的旅游资源那是相当的丰富,有中国最美八大海岸排名第三的成山头风景名胜区,有北洋海军的建军基地,素有不沉战舰之称的刘公岛风景名胜区,有威海唯一一家的佛教寺院,中、日、韩三国友谊见证地的赤山法华院风景名胜区,这三处都是国家4a级风景风胜区,除此之外还有神雕山风景名胜区,海上仙山之祖昆嵛山,九顶铁槎山,荣成天鹅湖等多处景点。威海的物产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全市海岸线长达1000多公里,约占山东省的1/3,是我国最大的渔业生产基

地,盛产海参、鲍鱼、对虾、贝类、藻类及各种经济鱼类300多种海产品。这里还是山东省重要的商品粮食基地和花生水果重点产区。“胶东大花生”、“威海萍果”、“荣成黄桃”、“乳山阳梨”、“文登大樱”等土特产品驰名中外。大家一路走来,可以看出威海绿化建设特别好,威海政府提出的三三原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什么是三三原则小周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是说一亩地三分之一用来建筑,三分之一用来修路,另外三分之一用来绿化,并且还有一个宣传品号“找缝插绿,见缝插绿,造缝插绿”。大家也看到威海的楼房建的都是比较低矮的欧陆式风格建筑,这样可以体现出我们小城的风光。威海最高层建筑就是中信实业银行,如果座飞机从上往下看大楼是一个中国的“中”字。

我们现在看到的大润发是台资企业,它是威海首家拥有免费班车接送市民购物的大型现代化超市,天天有特 价,每周搞活动,在加上环境和服务好,所以笼络了很多威海市民的心,是威海购物的天堂。

改革开放以来,威海的工业有了巨在的发展,威海是全国钓鱼杆最大的产地,光威渔具,环球渔具远销海内

外;威海是小型木工机械的最大产地,全国轮胎的第二大产地,三角轮胎,成山轮胎都产自这里;还是全国地毯的第二大产地像人民大会堂的地毯和挂毯都产自于威海;威海同时也是亚洲最大的医用高分子生产基地,像北京萨丝病毒时所用的一次性针管和口罩大多产于威海;威海的金猴皮鞋更是闻名全国,国庆60周年阅兵式里面女民兵,还有女兵方队所穿的马靴都是出自于金猴集团。

威海公园的幸福门高45米,宽42米,是威海公园的标志性建筑,威海的千里幸福海岸线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威海公园是威海所有公园中最长的一个,全长32665米,在2001年威海公园获得了中国建筑工程的鲁班奖。威海概况

位于山东半岛的最东端,三环海一面依山,北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从它重要的地理位置来看,素有的“首

都的钥匙和门户”之称。总面积 5436平方公里,人口 248 万左右,其中市区面积 731平方公里,人口 52 多万。

威海历史: 早在 7000 多年以前,威海这个地方就已经有人类居住了,那时候呢叫“石落村”,只是一个海边小渔村。在明初,我国沿海受到海上倭寇不断侵袭,当时日本武士勾结中国商人、海盗经常骚扰我国东南沿海(由于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国,所以把劫掠中国的日本人称为“倭寇”),在明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是朱元璋执政的最后一年公元 1398 年,为了防止倭寇侵袭,明政府在东南沿海设威海、靖海、宁津、成山四卫,(卫为明代驻兵的地方),威海取名威震海上倭寇的意思。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仅 7 年的时间便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1898年威海被英国强租,1930 年收回,长达 32 年之久。大家都知道香港被英国强租了 100 年,这段屈辱的历史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但是威海也曾被英国强租 32 年,1938 年又被日本强占三年之久,也许这段历史不是每个人都知道。99年澳门回归时,有一首歌唱遍大江南北,它就是闻一多先生所写的七子之歌。他用拟人的手法把被帝国主义强行瓜分的七块领土比喻成无法回到妈妈怀抱的七个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诉它们被迫离开母亲的怀抱、受尽异族欺凌蹂躏的悲痛,表达了重回母亲怀抱的渴望。那大家能不能说出七子是哪七个地方?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今广东湛江)九龙、旅大(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我背后葬的 2 尽是圣人的遗骸!母亲!我要回来,母亲!)直到 1949 年威海卫正式更名为“威海”,直到今天。在 1987 年 6 月以前威海还是烟台的一个县级市,1987 年 6 月以后正式独立为一个地级市,市辖三个市,三区。现在我们平时所说的威海主要就是指环翠区。此外呢,我们威海现在还建设了两个开发区,一个叫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我们通常简称高区,是我国四大火炬高新技术开发区之一,这里主要发展一些高技术无污染的大型企业。比如金猴集团,威高高分子生产集团,光威环球渔具等等。还有一个开发区叫经济开发区,威海人简称为经区,经区主要发展一些轻工业,比如说纺织业、渔业、轮船业等等,正式由于威海发展的都是无污染的产业,所以我们的空气质量非常好。

城市名片: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海洋、山林的调节作用,使这里具有海洋气候特点。威海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卫生城市”, 也是中国首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1996年被联合国确定为“迪拜改善人类居住全球最佳范例城市”之一,06 年的一届迪拜奖就是在威海评定的。为全国综合实力 50 强和投资环境 40 优城市之一。国民经济以平均 30 %的速度递增,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2003年,又是联合国“最佳人居奖”的获得者(联合国人居署从1989年开始创立“联合国人居奖”,这是全球人居领域最高规格的奖励。“联合国人居奖”主要表彰世界各国为人类居住条件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政府、组织、个人和项目,被誉为世界人居领域的“奥斯卡”。中国城市参与这一奖项角逐,必须首先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再由建设部向联合国人居署推荐。“联合国人居奖”推荐的内容可涉及人类住区的各个方面,如住房、基础旧城改造、可持续人类住区发展、灾后重建、住房解困等。为了确保人居奖的权威性,人居署聘请了一批资深的官员组成评委会,对所有候选者的申报材料进行严格的评审和筛选,最后选出获奖者。每年的获奖数量由人居署视情况而定,一般在10个以下。在每年的世界人居日期间,联合国人居署将在一个事先选定的城市举行该项奖的颁奖仪式。中国从 1990 年开始申报联合国人居奖,到目前为止,中国已 14 次荣获联合国人居奖,这 14 位获奖者及获奖时间分别是:唐山市政府(1990),深圳市住宅局(1992),上海市住房解困项目(1995),建设部侯捷部长(荣获“人居特别荣誉奖”,1996),中山市市长黄子强(1997),成都府南河综合整治项目(1998)、沈阳市市长慕绥新(1998),大连市市长***(1999),杭州市政府(2001),包头市政府(2002),威海(2003),厦门(2004)烟台(2005),扬州(2006))。05年夏季,被评为“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城市”(19 个),06 年 3 月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2006年11月世界银行公布的中国120个城市中,投资环境最佳的十三个银牌城市中,威海和北京、大连、东莞、福州、广州、宁波、上海、深圳、天津、珠海、江门一起入选榜单。

城市特色: 1,地名特色: 疃(tuan)村庄的意思,山东较常见的地名组成部分,尤其是沿海地区;

夼(kuang)山谷的意思,如戚家夼,院夼等等 “泊”平原的意思,威海机场叫做大水泊机场,由地名来看机场选址很得当。

2、姓氏特色:“戚”姓,发源于山东江苏沿海交界处,明朝洪熙年间,戚姓二世戚林从扬州到威海,从此便在威

海落户生根,现威海附近地区是其主要分布地区之一。如戚建波老师,威海一中副校长,威海文化界有名的人士,《常回家看看》、《父亲》作曲者。

“丛”姓,东晋时发源于威海文登

3、人口组成:“ 4、3、3 ”四成威海人,三成东北人,三成韩国人,可能韩国人的比例有些夸张,威海 91 年与韩国通航,现有 2 万多韩国人,有人做过一个调查,平均每 100 个威海人就有一个韩国邻居,韩资企业在威海外资企业中占到了 60% 以上。威海还是著名的侨乡,90% 的韩国华侨都是威海人,仅环翠区就有华侨 6 万多人,侨属有 3 万多人。

4、住房特点:海草房:荣成石岛镇现在存有我国保存最完整也是最集中的海草房,这种房子是用大石头砌成的房子,然后在屋顶上覆上厚厚的海草,冬暖夏凉,百年不坏。海草房是用海带草做成的,这种海带草活着的时候颜色翠绿,晒干后为紫褐色,柔软有韧性,而且不容易腐烂,至少可以保存 6、7 十年不坏,很多房子都可以保存百年以上。海草房的保存年月长短是和不同时节的海草有关的,老人们讲,老的海草比嫩的耐用,春冬的海草要比夏天的结实,在以前,盖房子的海草是攒够的,像现在父亲为儿子攒钱买房子一样。现在海草房民居建筑技艺成为山东省首披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海边比较潮,所以海边的人有睡炕的习惯。

5、温泉特色:威海多温泉,占到全省温泉的50%。市区内的温泉,更是明朝时就被人发现。后凿井建池,供人洗浴,泉水水温高达 70 摄氏度,含 20 种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神经、运动、消化系统的疾病及心血管、皮肤 3

病和慢性炎症,均有显著的疗效。如今,在不足 300 米长的宝泉路上建有浴池十多处,还建成有一座大型室内游泳池和水疗大楼(威海 404 医院,市立二院的水疗基地都在这里),还有大型室内游泳池和水疗大楼,人称“温泉一条街”。在宝泉汤原址建起了一座四层楼房的宝泉宾馆,旅客至此下榻,每天都可以作温泉浴。环翠区另一处温泉在温泉镇温泉村五渚河中,目前大型的温泉洗浴中心正在建设中。2006.12.22号威海正式成为我国矿物质院批准的“全国温泉之乡”。(广东省恩平市〈03.4.8号全国第一个〉黑龙江大庆林甸县04.6、海南省琼海市05.8、北京小汤山05.10.21、湖南郴州05.10.28、广东清远06.1.6、河北雄县06.5.7、湖北咸宁06.10、威海06.12.12),在威海的温泉汤,当地村民都去五渚河里洗温泉,为了避免男女“碰车”的尴尬局面,村民们还约定俗成,以日落为证,日落前男洗,日落后女洗,后来又改为单日子男人洗,双日子女人洗。

6、海边渔民禁忌:渔民禁忌很多,说话、做事都要按照规俗,不能违背。说话最忌“翻”、“破”、“碎”、“远”、“扣”、“完了’’等字。“翻过来”为“划过来”。“破了”、“碎了”为“笑了”、“挣了”。“扣过来”称“划过来”,“完了”称“满了”。在渔船上,坐、立、行都有规矩,不能坐船头和后主(拴缆木柱),不能在船头大小便,不准背着手,不可蹦跳,走动要轻慢,不可吹口哨,不能将筷子横放在碗上,勺、碗、盆、瓢不能扣放。

7、特色饮食:威海是我国八大菜系之首鲁菜的发祥地,素有“烹饪之乡”之美誉。在威海,您一定要品尝一下正宗的原汁原味的鲁菜。威海 980 公里长的海岸线上盛产名贵的海参、扇贝、鲍鱼、海螺、大对虾、加吉鱼等,这就决定了威海烹饪以海味原料为主的特色,比如葱烧海参,扒原壳鲍鱼、芙蓉干贝等等,此外威海的鲅鱼饺子、咸鱼饼子、海蛎子汤、韭菜炒海肠都不错。

各位亲爱的团友,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你们。今天我们相聚于此,真是印证了孔老夫子的那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都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小郭在此盛情欢迎大家的光临。大家朝窗外看去,丛丛的绿中还有点点的红。貌似陶渊明笔下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意境吧。接下来的几天小郭就带领大家游一游这被青山绿水环抱的城市。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及东南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与烟台市接壤。总面积569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6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985.9公里。辖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市和环翠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威海的历史是咱民族史上不可被磨灭的一页。有人说威海象是一首古老的歌谣,在这里是指威海历史悠久,早在7000多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到了明朝1398年,为了防止海上倭寇的侵扰,在此设卫屯兵,取威震海疆之意,始称“威海卫”。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1895年北洋海军全军覆灭,1898年威海被英国强租,当时的形式可谓: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强租达32年之久,1938年又被日本侵占三年之久,直到1945年获得解放,设威海卫市,建国后改成威海市。大家还记得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吗?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的海,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当我们再一次诵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再一次回想到当时的情形呢?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中央电视台对我们威海的宣传呢?它的宣传标语是这样的: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走遍四海,还是威海。威海的亮点在哪呢?接下来小郭给大家细细说一说。首先是威海的美景。春天,这里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夏天这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冬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银装素裹的白色世界让游人留恋。四季的美景吸引着我们,同时,威海的旅游资源更是不胜枚举,如:海上不沉之战舰——刘公岛。破釜沉舟,悲愤殉国,香火千秋大节全。民族魂,浩气化长虹,拱卫河山。甲午海战还让我们铭记于心。大家还可以游览见证中日韩三国人民友谊的赤山法华院,有天之尽头之称的成山头,还有天下第一滩——乳山银滩。我相信大家会慢慢爱上这座城市的。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来到威海,不能不提的就是海鲜了,说到这啊我想到了范仲淹的《江上渔者》中叨鲈鱼的美味,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里。想必大家能在此一饱美食了。大家来的时刻正好是樱桃成熟的季节,昆嵛山的樱桃大家有所耳闻吧。说到樱桃大家有没有流口水啊?我呢,倒是相到了蒋捷 的《一剪梅》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说了吃的,当然还有喝的,我看咱团里的壮年很多哦。大家是不是爱喝酒呢?咱威海的酒也是名不虚传的。像文登学,威海卫。不过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希望大家还是以身体健康为首,适度饮酒。说话间我们到达了我们所要下榻的酒店,请大家带好物品,4 下车时注意安全!如果说山东是一只面向大海振翅欲飞的雄鹰,那威海就在这只雄鹰的喙,她地处中国大陆的最东端,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隔海相望,是中国最早能够看到海上日出的地方 也是传说中太阳神的故乡.威海的总面积是5436平方公里,总人口是249.83万,现下辖三市三区,三市分别是荣成、文登和乳山三个县级市,三区分别是火炬高科技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环翠区。环翠区是威海市政府所在地。早在七千多年以前伟大的发现者就找到了这个充满灵气的地方,在海边以渔猎为生,四千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始用海水煮盐,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和现在的日本、韩国进行海上贸易,历史上齐国和唐朝之所以这么富裕、这么强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学习了海边东夷部落的煮盐技术,进一步扩大了海外交往。由此可见,威海远在两千多年以前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口岸。当然,那时候这里不叫威海,威海的名称在历史上也有几次变更.汉朝的时候因为这里有一条石落河,所以河周边形成的村落就叫石落村,元朝的时候叫清泉夼,为什么是清泉夼呢?清泉说的就是威海的泉。泉水有温泉冷泉之分,我们省会济南的泉大部分是冷泉,而威海则是以温泉为主,胶东有13处温泉,威海就有九处,泡温泉现在是威海的时尚旅游项目,吸引了很多的日韩和东南亚、欧美游客。而夼就是大山的意思,古人爱竖着写字,加上大字又宽有扁,川字是又长又窄,所以干脆把大和川写到了一起,念做夼.夼说的是威海的山,威海一带是丘陵地形,虽然海拔不高,但却各有特色。最古成山头,遍布秦皇汉武的足迹;最秀昆嵛山,被称为海上仙山之祖;最幽圣经山,是中国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最峻九顶铁槎山,绝顶之上,堪称人间仙境;最奇崌嵎山,奇石林立,是一座天然的石雕园。到明朝的时候又称威海卫.因为明朝初期由日本的海盗、武士和浪人组成的倭寇开始不断的侵扰我国的东部沿海一带,于是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在沿海地区设卫屯兵。在威海设威海卫,取威慑海上倭寇的意思,这也是威海城市名字的由来。1888年,中国第一支近代北洋舰队在威海内的刘公岛上成军,成军之初,拥有大小舰船25艘,实力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八位.1894-1895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海军竟又在他的诞生地全军覆没,给我们留下了一段费解 悲伤的记忆。战争之后,威海被日军统治了三年,1898年又被英国强租达32年之久,1930年才由国民政府收回。而威海正式成立地级市是在1987年,到现在只有20年的时间.威海没有名山大川,也没有颤动的人群,我们业内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到北京看墙头,西安看坟头,上海看人头,桂林看山头,杭州看丫头,每个吸引人的城市都有它独特的地方,那到威海要看什么呢?很多到过这的游客说,上海是有岛没山,北京有山没海,大连有海没沙,西安有沙没雾,重庆有雾没路,济南有路没树,而威海则是一个有岛有山有海有沙有雾有路有树的城市,由于威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海洋 山林的调节作用,使这里具有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年平均气温12度,降水量800多毫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所以说 ,环境就是威海最大的优势!到威海以后总会有很多感触,海风徐徐吹来,让人忍不住闭上眼睛,做一个深呼吸:干净、清爽!这是很多人到威海以后的第一个感觉。这里一年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被评为中国第一个“国家为生城市”,第一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第一个“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群”。城市群的意思就是除了市区,威海辖属的三个县级市也全包括。此外还获得了第一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两度荣获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2003年又荣获全球人居领域内的最高奖项“联合国人居奖”,被誉为地球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所以从2004年开始,威海每年的九月份都会举办国际人居节。节日期间,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朋友都会赶到威海来感受一下威海的环境。现在威海还是中国56个最具民族特色的旅游城市,中国青年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城市和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旅游城市。这些称号就像是威海的名片一样,把威海诠释得淋漓尽致,让中国人更加喜欢威海,外国人更加向往威海。

来威海的第二个感觉是漂亮。山在海中,城在山中,楼在林中,人在绿中。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海鸥 沙滩 渔船,他们就像是在五线谱上跳动的一个个音符,在中国的东方演绎着婉转悠扬的乐章。诗人说,威海就是由红、白、黄、绿、蓝五种不同的颜色组成的五线谱。这五种颜色就像是一件美丽的衣裳,把威海打扮得像春天一样,花枝招展。它虽然没有北京的大气、上海的豪华、苏杭的秀气,但是却非常的舒心、精致。威海作为一个主推的旅游城市,不想给游客一种很森严很压抑的感觉,所以在威海早期规划的时候就规定,把大部分建筑控制在七层以下,以不抵挡山海风光为主。当然,伴随着城市的越来越现代化、开放化,威海也建起了一些高楼和异国风格的建筑,这样整个威海就形成了中西合璧、一区一势、随坡就势、错落有致的建筑格局。

现在您可以找一下诗人口中威海的五种代表颜色。看一下窗外,不难发现,威海房子的房顶大部分都是红色 5篇二:导游词--威海刘公岛 刘公岛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威海旅游!我是山大旅行社的导游,今天将由我和司

机张师傅陪同大家完成这次刘公岛之旅。大家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尽管向我提出,我愿为您提供满意的服务,使您有一个愉快的旅行。

下面我先把刘公岛的情况想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刘公岛作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中日甲午战争的战场而扬名海内外,素有“不沉的战舰”之称。刘公岛东西长4。08公里,南北最宽处1。5公里,总面积3。15平方公里。距市区码头2。1海里。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横卧于威海湾中,与南北两岸的小岛形成“二龙戏珠”之势。自古就有“东隅屏藩”之称。地势北高南低,最高点旗顶山海拔153。5米,北破陡峭,海岸悬崖峭壁;南坡平缓,山体连绵起伏。全岛植被茂密,郁郁葱葱,以黑松为主。1985年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1988年被国家确立为胶东半岛海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被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名胜风景区,2001年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4a级旅游区,可谓光环闪耀。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 是一座驰名中外,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园内有北洋海军忠魂碑、旗顶山炮台、忠魂碑炮台、刘公亭、军魂亭、动物园、刘公像、五花石、听涛亭、刘公泉等15处名胜景点和自然景点。野生梅花鹿随处可见,有各种禽兽鸟类30多种。园内林木葱郁,山花烂漫,古木参天,林木覆盖率达85%,60多种树木在此竞相生长。登上主峰,全岛风光尽收眼底,恍如隔世,心旷神怡,历代游人曾赋予“十里绝尘埃”,“此向即洞天”的美称。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会叫它刘公岛呢。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传说东汉末年刘氏皇族的一支人,不堪曹魏政权的迫害,逃到了岛上避难,他们在岛上垦荒种地,生活逐渐安定富足,此岛渐渐的被称为“刘氏别业”,后又被成为刘公岛。另一种说法是传说岛上有一对姓刘的神仙夫妇,他们经常为迷途的航船导航,受其帮助的人们为了感谢刘公夫妇在岛上修建了刘公刘母祠,并把此岛取名为刘公岛。

另外,岛上还有两大怪事:一是刘公岛上的居民没有一户姓刘的,二是岛上的居民没有一户以捕鱼为生的。因为刘公岛几经战乱,岛上的居民多次迁进迁出,大部分都是从内陆迁来,不会捕鱼,这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罕见的。

介绍了这么多我相信大家都对这个小岛充满了好奇吧,别着急。一会到了岛上我们就可以在神奇中畅游了。船马上就要靠岸了,大家拿好自己的东西准备下船,下船的时候要注意安全。篇三:a威海概况导游词

威海概况导游词

中国古人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公司有幸接待各位朋友,我感到十分的荣幸和自豪,并希望大家玩得开心玩的的愉快,留下美好的回忆。既然大家来到了威海那么大家就入乡随俗跟小周做一件事情,下车的时候一定要深呼吸一下,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威海在2003年获得了人居奖也就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现在威海每年都要举办一次人居节。新加坡的总理李光耀来威海时曾说过,威海的空气可以打包起来出口。所以现在的空气是免费的,大家可以尽情享受,如果将来各位朋友再来可能就要收费了。不仅如此咱们威海还是全国第一个卫生城市,第一个旅游城市,第一个绿化城市,第一个园林城市等多种荣誉称号,被誉为海上公园。

威海位于山东半岛的最东端,濒临黄海,东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西与烟台市接壤。现辖三市三区,分别是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市,环翠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荣成市是威海,山东甚至于中国江北最发达的一个县级市,在综合实力方面位列中国前十位,它的主要产业是渔业的捕捞和加工。最初这里只是一个小渔村,但在60年代我国的海防建设还不是很完善,当地居民就钻了这个空子,进行走私活动,也就像邓小平所说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虽然他们是渔民,但他们并不落后,挣了钱不是坐吃山空而是继续发展其他产业,向老人们所爱吃的深海鱼油就产自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荣成的西霞口村,因晚霞从这里流走而得名。它是我国十大富裕村之一,据说这个村子已经打到了共产主义水平。这里的村民家家住洋楼?,家家有汽车。这个村还拥有自己的医院,自己的码头,自己的三星级酒店,自己的旅游景区。中国成山头风景名胜区也属于这个村庄。并且呢,荣成市还是威海旅游景区聚集最密集的地方,像著名的石岛赤山风景名胜区,西霞口神雕山野生动物园,福通天河乐园,海驴岛,摩天岭炮台,福如东海景区,成山头风景区。乳山市是一个气候水土都非常好的地方,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如乳山的阳梨,1

著名的威海特产胶东大花生就产自于这里。除此之外乳山是也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观区,像是具有天下第一滩的银滩,母爱圣地大乳山,岠嵎山等。文登市是一个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是山东省的第二强县,在山东仅次于荣成。其中手工业和纺织业最发达,而且刺绣在全国都很出名。当地还有一种很好吃的食品,叫做媳妇饼。别看这种饼子只用面粉鸡蛋和糖做成,吃起来特别香甜,油而不腻啊!这种饼子是女子在出嫁时,带到娘家的礼品,其中一枚压在箱底留给新郎吃,俗称媳妇饼。文登的苹果和大樱桃是很出名的,人们经常说的烟台苹果莱阳梨其实指的就是文登昆嵛山一代的苹果,(以前文登属于烟台的管辖范围之内)。文登的景区有,召文台,圣经山,青龙山度假村,天沐温泉,南海金滩,天福山起义纪念馆等。环翠区是市政府的所在地,也是威海市的市中心,著名的刘公岛风景名胜区就位于威海市中心。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集中一些大型企业,比如三角轮胎,蓝星玻璃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集中一些韩资企业和威海比较知名的企业,韩资企业比较出名的有,三星集团,大宇汽车等。比较出名的企业有金猴集团,咱们祖国60周年大庆典礼上女民兵方队所穿的皮靴就是金猴集团制造的。威高集团,主要生产一次性针具和一些医疗器械,全国百分之90以上的医院都会在这里购买医疗器械。除此之外还有光威渔具,环球渔具等。威海市的总面积为5436平方公里,人口250多万,其中市区面积731平方公里,人口60多万。其中这60多万中就有十万是流动人口,主要是韩国人和东北人,因为威海是整个中国离韩国最近的城市,海上直线距离只有94海里,有三个国家一类港口,多条国际航线通往韩国,所以走威海的大街小巷,我们到处可见韩国的文字,也正是因为交通的便利所以很多韩国人选择在威海投资办厂,现在在威海的韩资企业约有3000多家,常住威海的韩国人约有3万多人。而我们威海本地人是不会说韩国语的,所以很多东北牡丹江一带的鲜族人就陆续来到了威海充当着翻译的工作,2 所以在威海有两多,韩国人和东北人多。

威海因为恰处在南北平分线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海洋,山林调节作用,是这里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可以说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平均降水量700多毫米,一年之中最冷的1.2月份的平均温度不到零下1℃,最热的7.8月份平均温度是25.3℃,可说是避暑疗养胜地。威海历史悠久,早在7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人类居住,繁衍生息。当时呢,被称为石落村,因为威海有条河叫石落河而得名。到元代时成为清泉夼(kuang),夼字上面一个大下面一个川,寓意有水洼的地方。清泉指的是温泉,从字名上就可以看出威海的温泉资源非常丰富。威海是山东省首个被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的城市全省18处温泉,仅威海就占了9处。到了明洪武31年也就是1398年,我国东部沿海经常受到日本倭寇的侵扰,明朝政府深感为患,为了加强海防明朝政府便在这里设卫屯兵,取名威海卫有威震海疆之意。从此威海作为地名开始出现。1888年,因为威海卫地理位置险要,清政府把我国第一支近代海军北洋海军的总部设在了威海的刘公岛上。1894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甲午海战,由于清政府的腐败致使北洋海军全军覆没。1898年威海被英国强租强租长达32年之久。1930年收回。1945年设立威海卫市,建国后改称为威海市,属于烟台市的管辖范围之内,1987年脱离烟台市的管辖,成为地级市。威海呢是在1403年的时候建成的,占地只有55公顷,现在的威海就是在那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啊,以前的人形容威海小,就有那么一段顺口溜“一条马路一盏灯,一个喇叭全城听,一个警察管全城,一家烧鱼半城腥”,这是对威海旧貌的具体写照。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1987年建市以来,威海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一条马路一盏灯的情况早已不存在了,现在的威海交通四通八达,从海陆空都可以到达威海。威海早已开通威海—大连,威海—韩国的轮船。威海机场的航线也很多,有直飞北京,上海,哈尔滨,太原,广州等多条国内航线,3

并且还开通了威海—仁川的国际航线。而且威海是我国第一个民兵共用机场,还是我国接待外宾率最高的国际机场。铁路也毫不逊色,每天都有开往济南、北京、天津、汉口的火车。唯一存在的就是一个警察管全城,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威海的治安是非常好的,大家到了这里可以有绝对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障。虽然说威海是一个小城,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威海的旅游资源那是相当的丰富,有中国最美八大海岸排名第三的成山头风景名胜区,有北洋海军的建军基地,素有不沉战舰之称的刘公岛风景名胜区,有威海唯一一家的佛教寺院,中、日、韩三国友谊见证地的赤山法华院风景名胜区,这三处都是国家4a级风景风胜区,除此之外还有神雕山风景名胜区,海上仙山之祖昆嵛山,九顶铁槎山,荣成天鹅湖等多处景点。

威海的物产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全市海岸线长达1000多公里,约占山东省的1/3,是我国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盛产海参、鲍鱼、对虾、贝类、藻类及各种经济鱼类300多种海产品。这里还是山东省重要的商品粮食基地和花生水果重点产区。“胶东大花生”、“威海萍果”、“荣成黄桃”、“乳山阳梨”、“文登大樱”等土特产品驰名中外。大家一路走来,可以看出威海绿化建设特别好,威海政府提出的三三原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什么是三三原则小周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是说一亩地三分之一用来建筑,三分之一用来修路,另外三分之一用来绿化,并且还有一个宣传品号“找缝插绿,见缝插绿,造缝插绿”。大家也看到威海的楼房建的都是比较低矮的欧陆式风格建筑,这样可以体现出我们小城的风光。威海最高层建筑就是中信实业银行,如果座飞机从上往下看大楼是一个中国的“中”字。

我们现在看到的大润发是台资企业,它是威海首家拥有免费班车接送市民购物的大型现代化超市,天天有特价,每周搞活动,在加上环境和服务好,所以笼络了很多威海市民的心,是威海购物的天堂。

改革开放以来,威海的工业有了巨在的发展,威海是全国钓鱼杆最大的产地,4 光威渔具,环球渔具远销海内外;威海是小型木工机械的最大产地,全国轮胎的第二大产地,三角轮胎,成山轮胎都产自这里;还是全国地毯的第二大产地像人民大会堂的地毯和挂毯都产自于威海;威海同时也是亚洲最大的医用高分子生产基地,像北京萨丝病毒时所用的一次性针管和口罩大多产于威海;威海的金猴皮鞋更是闻名全国,国庆60周年阅兵式里面女民兵,还有女兵方队所穿的马靴都是出自于金猴集团。

威海公园的幸福门高45米,宽42米,是威海公园的标志性建筑,威海的千里幸福海岸线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威海公园是威海所有公园中最长的一个,全长32665米,在2001年威海公园获得了中国建筑工程的鲁班奖。

威海概况

位于山东半岛的最东端,三环海一面依山,北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从它重要的地理位置来看,素有的“首都的钥匙和门户”之称。总面积 5436平方公里,人口 248 万左右,其中市区面积 731平方公里,人口 52 多万。

威海历史: 早在 7000 多年以前,威海这个地方就已经有人类居住了,那时候呢叫“石落村”,只是一个海边小渔村。在明初,我国沿海受到海上倭寇不断侵袭,当时日本武士勾结中国商人、海盗经常骚扰我国东南沿海(由于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国,所以把劫掠中国的日本人称为“倭寇”),在明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是朱元璋执政的最后一年公元 1398 年,为了防止倭寇侵袭,明政府在东南沿海设威海、靖海、宁津、成山四卫,(卫为明代驻兵的地方),威海取名威震海上倭寇的意思。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仅 7 年的时间便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1898年威海被英国强租,1930 年收回,长达 32 年之久。大家都知道香港被英国强租了 100 年,这段屈辱的历史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但是威海也曾被英国强租 32 年,1938 年又被日 5篇四:威海市区导游词--威海市区沿途导游词 中国古人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公司有幸接待各位朋友,我感到十分的荣幸和自豪,并希望大家玩得开心玩的的愉快,留下美好的回忆。既然大家来到了威海那么大家就入乡随俗跟小周做一件事情,下车的时候一定要深呼吸一下,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威海在2003年获得了人居奖也就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现在威海每年都要举办一次人居节。新加坡的总理李光耀来威海时曾说过,威海的空气可以打包起来出口。所以现在的空气是免费的,大家可以尽情享受,如果将来各位朋友再来可能就要收费了。不仅如此咱们威海还是全国第一个卫生城市,第一个旅游城市,第一个绿化城市,第一个园林城市等多种荣誉称号,被誉为海上公园。

威海位于山东半岛的最东端,濒临黄海,东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西与烟台市接壤。现辖三市三区,分别是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市,环翠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荣成市是威海,山东甚至于中国江北最发达的一个县级市,在综合实力方面位列中国前十位,它的主要产业是渔业的捕捞和加工。最值得一提的是荣成的西霞口村,因晚霞从这里流走而得名。它是我国十大富裕村之一,据说这个村子已经打到了共产主义水平。这里的村民家家住洋楼?,家家有汽车。这个村还拥有自己的医院,自己的码头,自己的三星级酒店,自己的旅游景区。中国成山头风景名胜区也属于这个村庄。并且呢,荣成市还是威海旅游景区聚集最密集的地方,像著名的石岛赤山风景名胜区,西霞口神雕山野生动物园,福通天河乐园,海驴岛,摩天岭炮台,福如东海景区,成山头风景区。乳山是也有很多著名的旅游景观区,像是具有天下第一滩的银滩,母爱圣地大乳山,岠嵎山等。文登的苹果和大樱桃是很出名的,人们经常说的烟台苹果莱阳梨其实指的就是文登昆嵛山一代的苹果,(以前文登属于烟台的管辖范围之内)。文登的景区有,召文台,圣经山,青龙山度假村,天沐温泉,南海金滩,天福山起义纪念馆等。环翠区是市政府的所在地,也是威海市的市中心,著名的刘公岛风景名胜区就位于威海市中心。威海市的总面积为5436平方公里,人口250多万,其中市区面积731平方公里,人口60多万。其中这60多万中就有十万是流动人口,主要是韩国人和东北人,因为威海是整个中国离韩国最近的城市,海上直线距离只有94海里,有三个国家一类港口,多条国际航线通往韩国,所以走威海的大街小巷,我们到处可见韩国的文字,也正是因为交通的便利所以很多韩国人选择在威海投资办厂,现在在威海的韩资企业约有3000多家,常住威海的韩国人约有3万多人。而我们威海本地人是不会说韩国语的,所以很多东北牡丹江一带的鲜族人就陆续来到了威海充当着翻译的工作,所以在威海有两多,韩国人和东北人多。威海历史悠久,早在7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人类居住,繁衍生息。当时呢,被称为石落村,因为威海有条河叫石落河而得名。到元代时成为清泉夼,夼字上面一个大下面一个川,寓意有水洼的地方。清泉指的是温泉,从字名上就可以看出威海的温泉资源非常丰富。威海是山东省首个被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的城市全省18处温泉,仅威海就占了9处。那威海著名的温泉疗养景区有天沐温泉和汤泊温泉,时间到了明洪武31年也就是1398年,我国东部沿海经常受到日本倭寇的侵扰,明朝政府深感为患,为了加强海防明朝政府便在这里设卫屯兵,取名威海卫有威震海疆之意。从此威海作为地名开始出现。1888年,因为威海卫地理位置险要,清政府把我国第一支近代海军北洋海军的总部设在了威海的刘公岛上。1894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甲午海战,由于清政府的腐败致使北洋海军全军覆没。1898年威海被英国强租长达32年之久。1930年收回。1945年设立威海卫市,建国后改称为威海市,属于烟台市的管辖范围之内,1987年脱离烟台市的管辖,成为地级市。威海呢是在1403年的时候建成的,占地只有55公顷,现在的威海就是在那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啊,以前的人形容威海小,就有那么一段顺口溜“一条马路一盏灯,一个喇叭全城听,一个警察管交通,一家煎鱼半城腥”,这是对威海旧貌的具体写照。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1987年建市以来,威海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一条马路一盏灯的情况早已不存在了,现在的威海交通四通八达,从海陆空都可以到达威海。威海早已开通威海—大连,威海—韩国的轮船。威海机场的航线也很多,有直飞北京,上海,哈尔滨,太原,广州等多条国内航线,并且还开通了威海—仁川的国际航线。而且威海是我国第一个民兵共用机场,还是我国接待外宾率最高的国际机场。铁路也毫不逊色,每天都有开往济南、北京、天津、汉口的火车。对了,有订票的游客注意了,我们旅行 1 社可以代订票!那么现在唯一存在的就是一个警察管全城,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威海的治安是非常好的,大家到了这里可以有绝对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障。虽然说威海是一个小城,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威海的旅游资源那是相当的丰富,有中国最美八大海岸排名第三的成山头风景名胜区,有北洋海军的建军基地,素有不沉战舰之称的刘公岛风景名胜区,有威海唯一一家的佛教寺院,中、日、韩三国友谊见证地的赤山法华院风景名胜区,还有以华夏文化文明的华夏城,华夏城内包含山东半岛最大的深有海洋世界和神游华夏大型山水实景秀,其中晚上参观的神游华夏的表扬演绎内容从悠远的华夏文明进程中撷取开天辟地、寻祖溯源、世外桃源、烽火惊涛、九州风情、古道侠影和太平盛世 7 个精彩片段,由 700 多名演出人员在 7 处实景舞台上震撼呈现。这四处处都是国家4a级风景风胜区,除此之外还有神雕山风景名胜区,海上仙山之祖昆嵛山,九顶铁槎山,荣成天鹅湖等多处景点。这些景点我们旅行社都可以代订票,有需要的朋友和我联系!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来到威海,不能不提的就是海鲜了,威海是我国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盛产300多种海产品,威海是我国八大菜系之首鲁菜的发祥地,素有“烹饪之乡”之美誉。在威海,您一定要品尝一下正宗的原汁原味的鲁菜。威海 980 公里长的海岸线上盛产名贵的海参、扇贝、鲍鱼、海螺、大对虾、加吉鱼等,这就决定了威海烹饪以海味原料为主的特色,比如葱烧海参,扒原壳鲍鱼、芙蓉干贝等等,此外威海的鲅鱼饺子、咸鱼饼子、海蛎子汤、韭菜炒海肠都不错。这里是环翠楼公园,是今年年初才整修完毕重新向游客开放,整个景区包括环翠公园和环翠楼广场两部分,因园内有古典式建筑“环翠楼”而得名。环翠楼始建于1489年,坐落在奈古山东面,西靠大山,东眺大海,南北分别与佛顶、古陌岭群峰相望。登楼可见“碧波浩淼于城东,绿翠掩映于四周,兼沧海山川之胜、水光山色之美”,遂以“环翠”名之。现环翠楼是1977年重新修建,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主楼三层,高16.8米。登上环翠楼放眼远眺,威海市貌尽收眼底,在环翠楼观海上日出尤为游人所称道,“山楼初旭”是威海八景之一。威海最高层建筑就是中信实业银行的办公大楼,高42层,170多米,坐飞机从上往下看大楼是一个中国的“中”字。

我们现在看到的大润发是台资企业,它是威海首家拥有免费班车接送市民购物的大型现代化超市,天天有特价,每周搞活动,在加上环境和服务好,所以笼络了很多威海市民的心,是威海购物的天堂。

威海海滨公园的幸福门高45米,宽42米,是威海公园的标志性建筑,威海的千里幸福海岸线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威海海滨公园是威海所有公园中最长的一个,全长32665米,在2001年威海公园获得了中国建筑工程的鲁班奖。

2篇五:威海刘公岛导游词

刘公岛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位於威海以东7海里处。它四面环海,被称为胶东半岛的前沿阵地,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清朝的北洋海军基地就建在这个岛上。刘公岛之所以远近闻名,是它不仅具有优越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具有吸引力的是它真实的记录了历史。在中国近代史上,由於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在这个岛上。刘公岛,当年是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血腥战场,也是中华民族蒙受耻辱的历史见证地。它给后人留下的不仅是刻骨铭心的历史教训,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甚至是今后几代人记住:腐败亡国,落后挨打。那麼,来刘公岛参观,其教育意义,是其他一些景点所不及的。

胶东半岛、辽东半岛是扼守京津的门户。北洋海军先后在大连的旅顺口、威海的刘公岛建海军基地,按理说,其防御体系是坚不可摧的。而清政府派李鸿章筹建北洋海军,其目的也是为了抵御外来侵略。然而,李鸿章却把建成的北洋海军只当成一个摆设。他心里藏著重重的私心(关於这一点,后面我会讲到),他为了讨好皇上,炫耀自己的功德,每年定期将所有的战舰粉刷一新,让水师

官兵换上崭新的号衣,列队於甲板,礼炮齐鸣。皇上呢,看了是非常的高兴,一高兴,就对李鸿章是百般恩宠。其实,北洋水师是一支威武之师吗?不是!北洋海军各级大大小小的官员,大都来自淮南、江浙一带,或与朝廷或与李鸿章,都有私下的联系,征得的兵员质量也就可先想而知了。这些官员大都倚仗自己的后台关系,整日花天酒地,从不组织军事训练。其中也有极少部分的爱国将领,像邓世昌、林永升等,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也没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因此,中日甲午海战的失败,不是偶然,也不是意外,而是在北洋海军初建时就已决定了它失败的命运。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在日本的胁迫之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席卷而来。在中国人民自己的土地上,作为中国人,失去了应有的尊严,任人奴役,任人宰割。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在没落的清政府手中,四分五裂。

刘公岛导游词2007-09-10 11:36各位团友: 今天我们要去的旅游景点是威海的刘公岛。威海,位于烟台市以东80公里处,乘车需要1小时20分钟左右。而去刘公岛则需要在威海乘旅游船走25分钟才能达。说起刘公岛大家可能比较熟悉了。它是国家级旅游 来凡是在海中遇难的船只都会受到老人的接济和指航,人们为了感谢老人的大恩大德就在这岛上建了一座刘公庙。

第三篇:赞美威海

赞美威海

湛蓝的天,碧绿的海,翠绿的山,清新的空气,鳞次栉比的建筑,宽广整洁的马路,开阔净美的公园绿地......让人心旷神怡!这就是我的家乡——小城威海。

家乡的海水真蓝啊!蓝的可以与蓝天相媲美;家乡的海水真柔啊!柔的像母亲的手,轻抚你的肌肤;家乡的海水真淘啊!高兴时会用浪花挠你的小脚丫。微风轻轻拂过面颊,不远处的大海在阳光的照耀下抖动着绸缎一样迷人的光芒,让人沉醉其中......是我的家乡——小城威海,让我领悟了什么叫海纳百川,什么叫胸怀博大。我祈愿生命是一朵浪花,永远随着你奔腾跳跃;我祈愿生命是一条小鱼,永远浮留在你的怀抱;我祈愿生命化作一只小舟,让你载着我去远航,驶向远方......

第四篇:地理空间数据提供使用许可协议-威海国土资源局

地理空间数据提供使用许可协议

本协议赋予使用方享有本协议所明确规定的地理空间数据的使用权。提供方保证,提供方是地理空间数据的法定授权提供者,并被授权具体行使地理空间数据的版权及相关权利。本协议为不可转让和非独占的。

1、使用方的责任和义务

⑴ 必须根据地理空间数据的密级,按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的要求使用,并采取有效的保密措施,严防泄密。

⑵ 地理空间数据仅限于在本单位(本单位以使用方在登记机关的登记为限)的范围内使用,不得扩展到所属系统和上级、下级或者同级其他单位。但获得特别许可的除外。

如委托第三方开发,项目完成后,使用方必须保证第三方不得保留地理空间数据,使用方必须督促、监督其销毁相应地理空间数据。第三方为外国组织或个人以及在我国注册的外商独资企业或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被许可使用人应当履行对外提供我国涉密成果的审批程序。

⑶ 在使用地理空间数据形成的成果的显著位置,注明地理空间数据版权的所有者。

⑷ 使用方主体资格发生变化时,应向提供方重新提出使用申请,重新签订使用许可协议。

2、提供方的责任和义务

⑴ 提供方根据威海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文件,向使用方提供地理空间数据。

⑵ 提供方不承担因地理空间数据本身的瑕疵而对使用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的任何责任。

3、违约条款

⑴ 提供方违反申请表中关于提供数据的内容、时间等的约定,应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补救。

⑵ 使用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及本协议的约定,除按国家相关规定处理外,提供方将终止其使用权,并收回其所提供的地理空间数据及相关资料。

4、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另行协商解决。

提供方(盖章): 地址:

分管领导(签字): 日期:

电话:

协议签订地点:

使用方(盖章):

地址:

法人代表(签字):

日期:

电话:

第五篇:新昌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新昌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8—2015年)新昌县人民政府

录 前言.1

一、地质灾害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2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11

三、主要防治任务.14

四、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21

五、地质灾害防治重点项目.28

六、保障措施.34

附表:

1.新昌县主要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点基本情况一览表„„.附-1

2.新昌县主要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一览表„„.附-3

3.新昌县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说明表„„„„„„„..„.附-4

4.新昌县地质灾害防治分区说明表„„„„„„„„„..„.附-8

5.新昌县2008-2015年重点地质灾害点监测实施安排表„..附-10

6.新昌县2008-2015年地质灾害点勘查治理实施安排表„..附-11

7.新昌县2008-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经费估算表„„„„.附-12

附图:

1.新昌县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1∶172000)

2.新昌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1∶172000)

前言 本规划所指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近年来,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实施,新昌县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与此同时,全县人类工程活动规模与强度也不断加大,并不断向山区拓展,加之气候异常,新发生地质灾害点有增多趋势。虽然上一轮规划实施了地质灾害防治,使部分群众免于地质灾害危害,但现今全县地质灾害防治任务仍然繁重。在新形式下,地质灾害的防治在于如何通过体制创新、技术提升和应急能力的加强,合理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变被动应急防治为主动预防,前瞻性地预防地质灾害,提高防灾减灾效率,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适应构建和谐新昌的要求,为新昌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地质安全保障。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2010)》、《关于做好市、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办[2008]57号)、《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新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浙江省和绍兴市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文件,并结合新昌县建设、交通、水利、旅游等相关规划,编制《新昌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是在全面、系统收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资料及相关规划和对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及地质灾害点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和发展目标编制而成。是我县2008年至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县政府各职能部门及乡(镇、街道办事处)人民政府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要依据,适用于全县范围。

规划基准年2007年,规划期自2008至2015年。

一、地质灾害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一)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新昌县位于浙江省中东部,绍兴市东南,行政区隶属绍兴市。辖3个街道,8个镇,5个乡,415个行政村,县域面积1212.8平方公里,人口43.55万(2007年底),平均人口密度358人/平方公里。境内交通便利,截至2007年底,全县公路里程达1200公里,其中三级以上公路约522公里,乡村级公路约677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

“十五”期间,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以新型医药、汽车零部件、制冷核心部件、轴承制造、纺织机械和旅游业等为支柱的产业结构,连续多年跨入全国百强县之列。2007年全县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实现生产总值15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2.6%,人均达到35011元。区内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城建方面,实现由新昌江流域向三江流域跨越,创建“三江”发展时代的战略目标,通过外联内拓,优化县域空间发展结构,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同时培育特色镇,并加大对欠发达山区发展的帮扶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交通方面,以强化重点公路建设和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为重点,完善“三纵九横”交通网,形成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儒磐线等主要干线的公路网。水利方面,在重点加快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将安排农村供水扩建工程及污水处理等生态建设工程。在旅游方面,提出大力发展休闲度假、生态观光、科普考察等新型旅游,加大大佛寺、穿岩十九峰、沃洲湖等三个省级风景名胜区的整合力度,构建旅游休闲基地。

(二)地质环境的基本特点 新昌县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全县多年平均气温16.6℃。年均降水量1313mm,时空分布不均,多集中在5-9月,且东南部山区雨量相对丰富,常形成暴雨等气象灾害,诱发山洪及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境内发育澄潭江、新昌江、黄泽江,流域面积1209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山区性河流,支流多,落差大,水力资源较丰富。

新昌县属浙东低山丘陵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呈阶梯状下降,可分为山地、丘陵台地和河谷盆地三个层次。山地丘陵、台地面积1100多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90%以上。山地丘陵区溪流发育,河流切割较强,全县最高峰位于小将镇的菩提峰,海拔996m。

新昌县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南褶皱系第一级构造隆起带的南端,境内山地丘陵区出露大面积侏罗系火山碎屑岩,在盆地边缘及台地区则以白垩系河湖相沉积岩和上新统玄武岩夹沉积层为主;东部和南部的沙溪镇、儒岙镇和小将镇分布大面积的以花岗岩类为主的侵入岩,“三江”沟谷地带则沉积了大面积的松散堆积层。县域山区地质构造发育,以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构造为主,褶皱不发育,构造对地形地貌的形成和空间展布起着控制作用。由于地质构造破坏及岩石风化作用,岩石破碎,在玄武岩台地斜坡区和局部山体松散堆积层厚度较大,是形成地质灾害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地质灾害现状

新昌县地质灾害具有分布面广、相对集中、稳定性较差、危害程度大等特点,其发育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等地质环境条件关系密切,多与修路、切坡建房、附加荷载等人类工程活动相关,强降雨则是最直接的引发原因。

根据上轮规划及2003-2007年新发生、发现地质灾害的统计数据,截止2007年全县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四类,共计111处,已发生地质灾害点64处,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47处,其中2003-2007年期间,新发生地质灾害11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0余万元,但未造成人员伤亡。全县地质灾害及隐患点中滑坡86处,占灾害点总数的77.5%,崩塌14处,占12.6%,泥石流隐患10条,占9.0%,地面塌陷1处。按规模分,大型8处,占地质灾害总数的7.2%,中型26处,占23.4%,小型77处,占69.4%。

滑坡:是我县地质灾害主要灾种,共86处,其中大型8处,中型25处,小型53处,以浅层土质滑坡为主,岩质滑坡和岩、土质混合型滑坡次之,人为削坡、加载和强降雨是引发滑坡的主要因素。玄武岩台地区分布最多,达60处,占全县滑坡总数的69.8%,为大、中型滑坡主要分布区域,具有威胁范围广,危害程度大等特点。

玄武岩台地区滑坡以表层土质和岩质、土质混合滑坡为主,主要特点为蠕滑变形,与表层岩土体及下部基岩中软弱层-褐煤层、粘土层相关。玄武岩台地型滑坡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大、影响范围广、危害性大、治理难度大;其他滑坡地质灾害主要为道路、房屋建设引发,分布零星,规模小,易于治理。

崩塌:我县发育较少,共14处,中型1处,小型13处,多分布于低等级公路沿线和房前屋后地带,以岩质崩塌为主,具有突发性和多发性,难于防范,但规模一般较小,易于治理。

泥石流:我县泥石流分布少,上一轮规划中确定4条泥石流沟。经全县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工作后,共发现10条泥石流隐患沟谷,均为低易发,主要分布于沙溪镇、城南乡等低山丘陵区。

地面塌陷:仅1处,系由开凿引水隧道引发,现已稳定。

上述111处地质灾害及隐患点,经过上一轮规划期间监测、应急排险、勘查治理、搬迁避让等防治工程的实施,其中已有一半以上的灾害点已搬迁移民,或得到治理,或已趋于稳定。根据是否具有潜在危害对象、规模大小、危害程度及易发程度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其中有60处不再作为主要的监管对象。余下的51处灾害点因列为全县的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是本轮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和监管的重点对象。这51处灾害点对2324人的生命和3820万元财产构成威胁。

(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展

上一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实施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省、市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经县各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基本建立。我县成立了政府负责领导为组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机构,履行地质灾害防治监管职能,并延伸到了乡(镇、街道办事处)政府和国土所,各职能部门、乡(镇、街道办事处)政府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安全。针对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特点,制定出台了《新昌县地质灾害移民避险安置实施意见》、《新昌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新昌县防汛防台应急预案》以及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等,形成了以汛期防灾应急为主的应急预案、预警预报、汛期值班、险情巡查、灾情速报、应急处置制度以及治理、应急排险、搬迁避让等治理工程实施制度;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备案制度,2003-2007年期间全县共完成各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120余项,基本从源头上遏制了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深入进行。继2002年完成了全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后,又陆续开展两次大规模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先后完成了全县16个乡(镇、街道)1:1万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分区编图以及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专项调查评价工作,此外还开展了新昌县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七星新区、大市聚镇集镇及新昌轴承特色工业园区、儒岙镇规划建设镇区等新昌县重要工程规划建设区地质灾害专项调查与评价工作以及10余处地质灾害应急调查。通过以上调查工作的开展,基本查明了全县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发育特征、影响因素;对稳定性与危害性进行了初步评价,建立了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依据。

群测群防监测体系逐步完善。在县域内基本建立起了覆盖全县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县、乡(镇、街道)、村三级群测群防监测防御体系,对103处灾害点落实了监测责任人和监测人,并给予经费补贴。针对受威胁对象发放了1000余张防灾明白卡和避险卡,并利用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县、乡(镇、街道)、村三级干部及村民、师生的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及相关政策的宣传,对灾害点主要责任人及监测人员组织专业培训。通过宣讲,增强了广大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的防灾避灾意识,群众报灾的主动性和积极配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自觉性明显增强,防灾自救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经过专业培训,监测队伍素质得到了提高,主要责任人和监测人员基本掌握了简易监测、记录方法和巡查内容、灾害前兆识别以及各项防灾制度等,促进了全县以基层为重点的群测群防监测网络体系的完善,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高。我县成立了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及应急小分队。2003至2007年的每年汛期,安排人员对全县重点灾害隐患点组织巡查和抽查,及时协助当地政府开展紧急避险和应急排险,先后派出100余个小组2500余人(次)开展紧急检查和排险,对34处灾害点的3150人(次)实施紧急转移,对10余处地质灾害点实施应急调查和排险,使190余人脱险,免遭地质灾害危害。特别是在2007年10月“罗莎”台风期间,我县发生10余起地质灾害,县政府迅速启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时转移群众,并对多处规模较大、危害较严重的灾害点开展了应急排险调查,避免了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每年汛期虽然险情不断,但成功实现了地质灾害“零”伤亡。

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03—2007年全县财政共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采取以搬迁避让为主、治理和监测为辅的防治措施,实施了搬迁避让25项、勘查治理8项,消除了一大批地质灾害隐患,使2446人的生命免受地质灾害威胁,其中搬迁避让707户2156人,治理脱险290人,社会效益显著。基本完成了上一轮规划预定的近期目标。

按照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百矿示范,千矿整治”的有关要求,我县共实施治理废弃矿山6处,不仅消除了地质灾害隐患,改善了生态环境,还盘活了部分土地资源,综合效益显著。其中小寺岙及般若谷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大佛寺景区景观建设相结合,建设成为风景旅游区。

(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实施较困难。全县目前需搬迁人口仍较多,但面临自筹置房资金困难、搬迁移民再就业压力大、搬迁安置点土地资源稀缺等困难。因经济问题困扰,群众积极性低,加大了搬迁防治工程的实施难度。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全县已查明的灾害点中尚有51处需要重点防治,威胁着2324人的生命和3820万元财产安全。随着工程建设活动继续,人为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加大。加之近年来气候异常,以往地质灾害点及近年来形成的人工边坡,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发生地质灾害的机率较大,成灾的可能性增加,地质灾害防治和监管工作任务十分艰巨。

地质灾害防治和监管体系有待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预报预警网络体系的建设有待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防治工程与主体工程的“三同时”制度尚未得到严格贯彻执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备案制度尚未形成;各职能部门、乡(镇、街道办事处)和防治责任需进一步明确。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组织有待加强。管理机构薄弱、管理技术人员缺乏,地质灾害防治的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长效监管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六)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全县地质灾害易发区范围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康庄公路”建设以及他工程建设有向周边山区拓展的趋势,地质灾害易发区中工程建设强度和开发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加大,造成的危害也会进一步增大。

全县尚有5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特别是城镇建设区、玄武岩台地斜坡区,在一定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极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

气候变化异常,极端暴雨事件频发,以往未发生地质灾害的人工边坡,特别是位于高、中易发区内的人工边坡、自然斜坡、沟谷,在强降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概率加大。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紧密结合新昌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提高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和防治水平,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新昌县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地质灾害防治要始终把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把受灾害威胁群众脱险、改善人居环境作为防治重点。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全社会防治,变消极被动的应急处置为积极主动预防,从源头防止地质灾害,同时积极采取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构成的威胁。

突出重点,保障安全。重点抓好易发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优先安排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的重要灾害点、重点地区、重点时段、重点工程,集中力量加以防治。讲究实效,带动和推进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综合考虑全县地质灾害发育特点,全面规划,按轻重缓急进行有序、有计划的防治。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与功能区建设、环境保护、下山脱贫、新农村建设等密切结合,从实际出发,整合社会资源,充分调动各方参与防治的积极性,帮助山区群众脱险、致富,改善生存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加强对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统一领导,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职责。明确界定自然因素诱发和人为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落实相关主体的防治责任。

完善制度,依靠科技。健全和完善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增强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的执行力度。同时加强防灾减灾的科学研究和新技术开发应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水平及实效。

(三)规划目标 到2015年的总体目标是:

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制度及各项政策制度更加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情况和危害程度全面掌握;建立地质灾害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和救援体系,预报预警水平明显提高;通过监测预报、应急避险、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使已查明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基本脱险;人为引发地质灾害得到进一步遏制,形成积极、主动、有预见性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新局面。

具体目标:

地质灾害专项调查。至2010年底,对现有和新增地质灾害点进行全面复核,建立并完善地质灾害点动态管理、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全面开展山区公路沿线、玄武岩台地区重要城建区和经济区的地质灾害专项调查与评价;适时开展重点工程建设区地质灾害专项调查与评价。

地质灾害预防。健全和完善全县地质灾害县、乡(镇、街道)、村三级群测群防体系;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防灾水平、自救互救能力显著提高;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工程建设项目及城市、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率达到100%,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实施备案制度,加大防治措施实施的监督力度。

地质灾害应急。全县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案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应急处置、救援系统和避险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建立一支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装备精良的应急小分队,以能满足县域内突发地质灾害时,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指导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

地质灾害治理。通过应急排险、勘查治理和搬迁避让等防治工程,到2010年全县已查明受主要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数减少40%以上。至本规划期末,使已查明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基本免于地质灾害的威胁,新增地质灾害基本消除隐患。

三、主要防治任务

(一)深入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

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建设、交通、水利、旅游等部门,进一步开展本县范围内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全面准确地掌握地质灾害的现状,为各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开展现有和新增地质灾害点复核工作。2009-2010年对全县现有和新增地质灾害及隐患点的位置、类型、规模、稳定性、影响范围、危害程度以及防治现状等,进行一次全面的复核和评价,特别是对规模在中型以上的灾害点,应重点核实,力求符合实际,为探索建立并实施地质灾害点动态管理和分级分类管理模式提供基础数据。

加强公路沿线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县交通主管部门、乡(镇、街道办事处)加强山区公路以及其他新建和改建高等级公路沿线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评估工作,2009-2012年完成约450公里山区公路沿线地质灾害专项调查。

其他地质灾害专项调查。县水利主管部门及风景旅游管理部门根据我县实际情况,适时选择重点水库、风景旅游区、矿山集中区开展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县建设、国土资源部门应根据规划的中心城镇建设区、村镇规划区、重点经济建设区、重点工程建设区、新农村建设、山区学校建设、搬迁避让安置点建设等实际情况,开展详细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建议,为工程建设提供安全的地质环境保障。

(二)建立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和监管体系 实施地质灾害动态和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复核制度,对现有和新增的地质灾害点的变化趋势、危害程度变化以及防治措施落实和实施情况进行复核,根据复核结果调整地质灾害信息管理数据库,修订防灾方案以及监测预警体系,变更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和避险卡,实现地质灾害信息的动态管理。

探索并建立统一管理与分级分类、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地质灾害监管体制。按灾害点的规模、危害程度、稳定性和防治难易程度将地质灾害划分为重点防治点(A类)、较重要防治点(B类)、一般防治点(C类)和历史灾害点(D类)四个级别。县负责A类灾害点的防治工作和B类灾害点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管工作,乡(镇、街道)配合防治工作实施;B、C类灾害点作为乡(镇、街道)主要防治和监管对象,各村配合防治工作实施;D类灾害点不再作为日常监管的对象,可由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组织人员进行巡查。根据对各类地质灾害点动态变化情况复核结果调整其防治级别,更新信息管理数据库。

对规模小、危害程度轻、责任主体明确、易于治理、且治理经费1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点,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由乡(镇、街道办事处)负责落实治理,采取简易治理措施消除其隐患。对规模大、危害程度较大、地质条件较复杂、经费投入大的灾害点,严格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规范和规定,进行勘查和治理,或采取搬迁避让。

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由相关责任主体承担治理责任和费用。地质灾害的责任认定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管和检查。

健全和完善突发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覆盖本县51处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的县、乡(镇、街道)、村三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及相应的管理和工作责任制。对纳入群测群防的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要逐点落实责任主体和监测责任人,并根据地质灾害点特征、监测责任人的素质,合理选择监测手段和方法,切实加强汛期地质灾害的巡查和监测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和险情要按规定及时上报,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监督和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制、地质灾害应急、预防、危险性评估和备案、“三同时”监管以及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值班、灾情速报、地质灾害信息发布等现有的制度。根据绍兴市地质灾害防治监管体系建设及要求,制定并适时出台地质灾害动态管理与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新农村地质灾害防治实施方案、地质灾害避难场所建设工作要求、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监管要求、地质灾害工程防治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通过以上工作,使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能够前瞻性地预防地质灾害,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加快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国土、气象、水利等部门的协作和信息、资源共享,根据省、市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发布的信息,结合我县雨情变化情况,探索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适时发布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预警信息,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与救援系统

县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及其管理和运行机制,落实相关责任。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建设、交通、水利、民政、卫生、公安等部门,参照上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制订、完善、修订和更新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在充分利用水利部门山洪灾害避难场所的基础上,补建地质灾害避难场所。加强由国土、建设、交通、水利、民政、卫生、公安等部门和地勘单位技术人员组建的应急小分队和应急处置与救援队伍的建设,适时组织应急预案的实施演练,增强快速反应、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

切实做好台汛期地质灾害隐患点及高、中易发区的险情巡查,监测预警,根据气象部门预报和省、市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系统信息,适时启动应急预案,转移受灾害威胁的群众,并根据险情或灾情情况采取应急措施,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四)地质灾害勘查、治理和搬迁避让

按照以人为本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与下山脱贫、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土地整理等相结合,根据县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规模、稳定性、危害程度、防治技术难度以及经济合理性等实际情况,分别实施应急排险、勘查治理、搬迁避让等防治工程。

搬迁避让。对规模大、危害范围广、治理技术难度大、经济上不合理、且自然环境条件差,不适宜人居的灾害点,在调查论证基础上实施搬迁避让,使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脱险。2009—2010年安排完成10~15处地质灾害点的搬迁避让。2011—2015年,根据对已查明灾害点长期监测的实际情况,对稳定性差的灾害点继续安排搬迁避让工作。

应急排险。对规模较小,危害程度较轻,易于治理、费用低的已查明灾害点以及新近发生的、条件简单的灾害隐患点,在调查的基础上实施应急排险,消除隐患。2009—2010年期间预计安排10-15处灾害点应急排险,2011—2015年预计安排20-30处灾害点应急排险。

勘查治理。对规模较大、稳定性差、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则在勘查的基础上实施工程治理,消除隐患。2009~2010年期间安排3-5处灾害隐患点实施勘查治理。

通过上述应急排险、勘查治理、搬迁避让等治理工程,到2010年使现已查明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数减少40%以上,至2015年使已查明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基本免除危害,新增地质灾害点及时予以防治,基本消除隐患。

(五)强化工程建设与运行的地质灾害防治

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要求,严格落实易发区内工程建设项目、城镇总体规划、集镇、村庄规划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备案制度,加强对评估成果审查的监督和备案,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率达100%。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建设、交通、水利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本行政区内的工程建设项目是否按照规定进行评估以及评估成果中提出的防治措施、“三同时”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监督检查。

(六)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地质灾害防治 相关职能部门要结合新昌县实际情况,做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新农村建设的选址、旧村改造、移民迁建及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地质灾害调查、论证和评估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相关费用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切实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加大农村地质灾害基本防治知识和相关法规政策的宣传、培训,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防灾抗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七)加快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建设

加强以地质灾害点及相关防治成果等信息资源的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建设,不断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信息资源的集成、整合、利用与开发,至2015年基本建成安全稳定、功能完善、服务管理、服务社会、覆盖全县的地质灾害空间信息网络。

(八)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示范区、点建设 根据《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2010)中要求及我县地质灾害发育的实际情况,在地质灾害分布较为集中的玄武岩台地区建立1~3处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和群专结合监测示范点建设。

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搬迁避让、综合防治等示范点(区)建设,使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走在省、市前列。

四、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

(一)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具备发生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条件,容易或者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地质灾害易发区是相对,而又随时间变化的概念。考虑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气候植被、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人类工程活动等主要因素,综合运用了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1:10000乡镇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编图、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以及本次灾害点核查等成果,将全县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附表3)。

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全县共划定地质灾害高易发区6个片区,面积38.12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3.1%,主要分布在梅渚镇、澄潭镇、回山镇等玄武岩台地区。区内地质环境条件脆弱,人口集中,分布大面积的玄武岩夹粘性土、褐煤、砂砾石以及白垩系软硬相间的砂砾岩、砂岩、粉砂质泥岩等,斜坡区地势较陡,表层碎石土厚度大,并夹有相对软弱的粘土,切坡和加载极易引发大面积的表层土体和岩质滑坡。区内发育主要地质灾害点22处,占全县主要地质灾害点总数的43.1%,均为滑坡,其中中型以上滑坡18处,区内受主要地质灾害威胁人数1627人,占全县威胁人数的70.0%,威胁资产2530万元,占全县威胁总资产的66.2%。

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全县共划定地质灾害中易发区6个片区,面积153.03平方公里,占县面积的12.6%。主要分布在新昌县城区-大市聚镇、新林乡北部、回山等玄武岩区以及镜岭镇沿江两岸、南明街道、城南乡局部地带。区内地质环境条件较脆弱,分布大面积玄武岩夹相对软弱的沉积层和河湖相软硬相间的沉积层,斜坡区地势相对较陡,表层堆积厚度较大的松散层,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切坡和加载易引发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区内现有主要地质灾害点18处,占全县现有地质灾害点总数的35.3%,以滑坡最多,达15处,崩塌1处,泥石流隐患2处。受地质灾害威胁人数528人,威胁资产1017万元。

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全县共划定地质灾害低易发区6个片区,面积共902.87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74.4%。主要分布在新昌县东部、中部及南部低山丘陵区。区内现有主要地质灾害点10处,占全县主要地质灾害点总数的19.6%,其中滑坡5处、崩塌3处、泥石流2处。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数160人,资产253万元。

地质灾害不易发区(D)。地质灾害不易发区主要分布在三江河谷地带及玄武岩台地顶部,面积118.78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9.8%。在区内的玄武岩台地顶部的局部地带发育小型崩塌地质灾害点1处,威胁人口9人,资产20万。

(二)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分

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结果,结合新昌县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城镇及重要工程建设布局、旅游开发、人类工程活动等特点,综合考虑地质灾害对经济社会易损性大小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危害性大小,将全县划分地质灾害重点和一般防治区(附表4)。

1、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I)

全县共划定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3片,总面积245.38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20.2%。共有主要地质灾害点35处,占全县主要地质灾害点的68.6%,受主要地质灾害点威胁的人数2068人,威胁资产3506万元。

(1)新昌县城区-大市聚玄武岩台地斜坡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I-1)

基本概况:该区位于新昌县北部,包括新昌县城区、大市聚镇、梅渚镇玄武岩台地斜坡区,面积约99.42平方公里。该区位于新昌县城市建设区、经济开发区、重点工程建设区以及梅澄经济组团、大市聚经济组团区,本区人口密度大,改造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范围广、强度大。区内总体属玄武岩台地地貌,地形变化较大,分布玄武岩夹粘性土、砂砾石和软硬相间的砂砾岩、粉砂岩、泥岩等,斜坡地带分布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的碎石土。

地质灾害概况:该区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包括了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1和中易发区B-

1、B-3区的全部以及部分低易发区,是我县最易引发地质灾害区之一,区内分布7处滑坡和1处泥石流。其中中型3处、小型5处,稳定性差或较差,或低易发泥石流。危害程度方面,重大级1处、较大级6处、一般级1处,威胁人数363人,资产871万元。城镇、道路、水电建设、旅游开发、新农村建设等开挖山体、切坡、加载等,引发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潜在经济损失大。

防治工作重点:玄武岩台地区的规划重点建设区块、沿新昌县城区山体工程建设区,规划阶段需综合考虑所在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并开展详细地质灾害调查;开展新昌县城建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以及新昌县城区-大市聚镇玄武岩台地区地质灾害专项调查;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及应急处置和救援系统,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加强监测预报预警;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备案制度,加强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防治监督和管理工作;区内地质灾害点采取搬迁避让为主,工程治理和监测为辅的措施,至2010年末区内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数减少40%以上,到本规划期末,使已查明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基本免于地质灾害的危害。

本区防护重点是新昌县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新昌县七星新区以及新昌县城区玄武岩台地前缘斜坡区的工程建设区,人口聚集区以及公路沿线。

(2)澄潭、回山玄武岩台地斜坡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I-

2、I-3)

基本概况:两区位于新昌县西南部的澄潭、回山玄武岩台地前缘斜坡地带,面积145.96平方公里,包括澄潭镇、回山镇、东茗乡、双彩乡等乡镇玄武岩台地区和镜岭镇沿江两岸。两区属于新昌县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区内玄武岩台地区人口相对密集,边缘分布有澄潭镇工业和经济建设区、镜岭镇工业区等。属于玄武岩台地地貌,地势起伏较大,分布玄武岩夹河湖相沉积砂砾石、褐煤层、粘性土、风化壳等以及软质和硬质沉积岩组,斜坡区松散堆积物厚度大,并夹有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软弱的粘土层,总体工程地质性质差。区内修路、工业区、居民区建设等人类工程活动较频繁。

地质灾害概况:区内属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

2、A-

3、A-

4、A-5区以及中易发区B-5全部、低易发区C-1部分,现有主要地质灾害点27处,主要为滑坡和崩塌,其中大型7处,中型12处,小型8处,均属稳定性差或较差。危害程度方面,重大级3处,较大级21处,一般级3处,威胁人数1605人,资产2635万元。区内可开发土地资源较少,与斜坡交接的山间谷地区、斜坡区及玄武岩台地区将成为未来工业、居民区重点建设区,引发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潜在经济损失大。

防治工作重点:严控玄武岩台地斜坡区工程活动,工程规划阶段需进行地质灾害专项论证;开展地质灾害搬迁避让示范区及群测群防示范区以及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群专结合监测示范点建设;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及应急处置和救援系统,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加强监测预报预警;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备案制度,加强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防治监督和管理工作;区内地质灾害点采取监测和搬迁避让为主,勘查治理为辅的防治措施,至2010年末区内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数减少40%以上,到本规划期末,使已查明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基本免于地质灾害的危害。

本区防护重点是玄武岩台地斜坡工程建设区、人口聚集区的村庄、风景旅游区、拟建儒磐线沿线。

2、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II)

除重点防治区外,全县共划定3片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共计面积约967.42平方公里,占县面积的79.8%。区内共有主要地质灾害点16处,占全县主要地质灾害点的31.4%。其中滑坡8处、崩塌5处、泥石流3处。规模方面:中型2处、小型14处。危害程度方面:较大级8处、一般级8处,威胁的人数256人,财产314万元。一般防治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点是:预防为主,建立和健全区内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应急救援系统,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御和监测预警工作;认真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加强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的防治监督和管理工作;规范人类工程活动,严禁在玄武岩台地斜坡区随意堆放工程弃土弃渣及排放生活生产用水,避免人为引发地质灾害;对必须勘查治理的灾害点进行勘查治理或搬迁避让,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到本规划期末使区内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基本免于地质灾害危害。

本区重点防护对象:大市聚镇集镇及新昌轴承特色工业园区、改建36省道沿线以及玄武岩台地斜坡区中的人口聚居区、工程建设区、城南乡上任村周边沟谷及高等级公路沿线及风景区等。

五、地质灾害防治重点项目

(一)玄武岩台地区地质灾害专项调查 为保障我县主要经济建设区地质环境安全,对工程活动强度和地质灾害分布集中的新昌县城市建设区、梅澄经济组团、大市聚经济组团等玄武岩台地区开展1:10000比例尺的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专项调查,面积约200平方公里。查明玄武岩台地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分布情况,特别是查明玄武岩台地区古滑坡分布情况,通过深入分析研究玄武岩台地区地质灾害的分布发育规律、发生机理和影响因素,并对其稳定性、危害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科学划定工程准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建议,为建设部门规划工程建设区提供科学依据。

该项目由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建设、交通主管部门及相关乡(镇、街道办事处)配合,2010年底前完成,预算经费:60万元。

(二)山区公路沿线地质灾害调查

围绕我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建设全面小康新农村的发展目标,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构建良好安全的地质环境条件,全面开展山区公路沿线地质灾害专项调查。详细查明山区低等级公路沿线,特别是“康庄公路”沿线地质灾害(隐患)分布与发育特征,对其稳定性、危害程度进行科学评价,总结分析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引发地质灾害特征,提出切实可行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至2012年,完成全县范围450公里的山区公路沿线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工作,调查比例尺1:10000~1:5000。

该项目由乡(镇、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和落实,县交通部门协助,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指导,2010年前完成试点乡(镇、街道)的调查,2012年底前完成全县调查,预算经费90万元。

(三)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小分队建设

按照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规定,健全和完善应急机构,加强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建设,特别是要加强由国土、建设、交通、水利、民政、卫生、公安等部门和地勘单位相关技术人员组建的应急小分队和应急处置与救援队伍的建设,到2010年建成一支具有高素质、装备精良、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极强的应急小分队和救援队伍,适时开展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演练,提高我县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同时加强乡(镇、街道)和村级地质灾害应急知识和应急能力的培训工作,使之成为应急机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迅速地协助组织人员疏散和灾后自救。重要的地质灾害点应结合山洪灾害避灾场所建设,落实或建设避灾场所,建立明显的应急标志。

该工程由县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牵头,各成员单位、乡(镇、街道办事处)配合,每1-2年开展一次应急演练,预算经费400万元。

(四)地质灾害治理和搬迁避让工程

根据新昌县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规模、稳定性、危害程度、防治技术难度以及经济合理性等实际情况,分别实施应急排险、勘查治理、搬迁避让等防治工程。

(1)搬迁避让。经专项调查论证后,对治理技术难度大、经济不合理,自然条件差的地质灾害点进行分批搬迁避让。至2010年安排10~15处地质灾害点620余人搬迁避让工作。根据对地质灾害点的长期监测结果,结合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和村民搬迁意愿,到2015年对有威胁人员的且稳定性差、治理难度大、经济不合理的灾害点进行实施搬迁,预计安排15~20处,涉及760余人。

(2)应急调查、排险。对规模小、危害较轻、治理技术难度小和新增的地质灾害点实施应急调查、排险,消除隐患。2010年末完成 10~15处已查明和新增地质灾害点应急排险工作,减少受已查明地质灾害点威胁人口130余人。2011-2015年期间根据新增地质灾害点及对已查明灾害点监测实际情况,实施应急调查、排险,预计安排20~30处,涉及威胁610余人,并根据应急调查结果,开展搬迁避让、工程勘查治理等工作。

(3)勘查治理。对规模较大、稳定性差、危害严重且治理费用又远小于预期损失值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依据轻重缓急,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实施工程勘查治理。至2010年安排3~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勘查治理工作,减少威胁人数200余人。

该项目由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县农办、民政部门、相关乡(镇、街道办事处)共同实施完成,预算经费:1653万元。

(五)地质灾害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工程 在以往地质灾害防治成果工作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成功能完善、方便实用的地质灾害管理综合信息系统。

以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1:1万乡(镇、街道)地质灾害易发区图、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勘查治理、搬迁避让、应急排险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平台,建成集地质灾害点、易发区、防治分区、小流域泥石流调查和地质灾害防治成果管理为一体的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地质灾害相关信息采集、查询、统计、发布等自动化。通过地质灾害点的复核,不断更新地质灾害点发展趋势变化情况和防治管理级别,实现地质灾害相关信息动态管理,相关部门能及时查询、了解县域内地质灾害及防治动态变化,提高地质灾害主管部门决策和快速处理突发性地质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开发易发区管理、用地审批、项目申报、地质灾害防治监管相结合的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功能为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工程建设、城市和集镇、村庄规划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全程监控。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防治信息,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及相关规章制度,提高人民群众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水平。

该项目由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建设、交通、水利、气象和通信等部门协助,在2015年前完成,预算经费200万元。

(六)地质灾害防治示范工程建设

为推动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全面开展,探索一条适应我县地质灾害防治监管体系及技术方法,选择防治区中具有代表性的重点灾害类型、重大地质灾害点、代表性的区域,开展各类示范工程的建设。

开展专业监测示范点建设。根据新昌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分布特点,结合省、市专业监测点建设,选择位于玄武岩台地区的回山镇下山滑坡作为专业监测示范点建设。将回山镇下山滑坡建设成为省级地质灾害示范点,力争将其建设成为国家级地质灾害监测示范区,成为研究玄武岩台地型滑坡成因机理和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试验场,推动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地质灾害防治水平的发展。

开展新昌县城建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我县城建区可开发土地资源稀缺,周边山区位于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地质环境条件脆弱,地质灾害发育,不规范的人类工程活动极易引发地质灾害,同时城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工程建设强度大,地质灾害防治任务繁重。通过对地质灾害的预防、勘查治理、搬迁避让以及群测群防网络建设、汛期监测预警预报等工作的开展,探索一条高效、适用的地质灾害防治新思路、新方法,为我县城镇建设及经济发展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开展澄潭镇地质灾害搬迁避让示范区建设。认真调查研究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分析搬迁避让工作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对搬迁方案进行科学的论证,落实好搬迁避让安置点的规划、评估、建设以及群众生产生活与宅基地的土地整理等工作,探索地质灾害搬迁避让新模式、新方法,使下山脱贫与地质灾害搬迁避让有机结合,提高群众积极性。

开展澄潭镇地质灾害的群测群防监测示范区建设。开展人民群众基本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以及相关制度法规宣传、简易监测方法传授,落实重要灾害点主要责任人和监测人员,适时开展监测人员监测技术知识的培训,提高监测人员素质,动员全体群众参与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之中,不断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自觉加入地质灾害巡查监测、预警和防治之中,使澄潭镇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真正得以落实,探索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新方法、新形式,推动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

该项目由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牵头,县农办、民政部门、相关乡(镇、街道办事处)配合,2009-2012年期间完成,预算经费:500万元。

六、保障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是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地质灾害防治是县政府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实行主要领导目标责任制,要始终把保护人民的生命和安全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本县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建设、交通、水利、气象、旅游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及其监管检查。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人民政府应在上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和汛期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组织、落实群众转移和安置,以及统计、上报灾情和隐患等。各村(居)民委员会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协助、配合和实施工作,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工作等。

县人民政府应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本县政府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将规划目标和防治任务分解为计划,并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实行严格的考核和政绩评价。

完善地质灾害规划体系,加强规划管理。建立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的领导责任制。特别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检查、评价和监督,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强化规划的指导和约束功能。

(二)健全基本制度,强化管理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已有的地质灾害项目管理以及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监测网络体系、汛期地质灾害巡查、值班、速报制度,将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建设规范化、制度化,以适应突发性地质灾害防治需要。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动态管理和分级分类管理制度,突出重点防治对象,按计划实施一般防治点的防治。

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的执法力度。县政府及其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的管理和执法监督力度,有序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违反《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造成地质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通过政策、法规和规划,理顺部门关系、明确部门职责。

(三)建立多元化、多渠道保障资金投入机制 《规划》实施经费主要由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以及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等组成。2008-2015年预计各级财政投入经费3151万元(见附表7)

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防治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和保障机制,专款专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在积极争取部、省、市支持的同时,县人民政府应充分整合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将地质灾害防治,同水利建设、公路建设、下山脱贫、城镇建设等有机结合,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社会化程度,同时尽最大努力解决搬迁群众安置和再就业的培训工作,提高群众搬迁积极性。经认定属于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坚持“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治理责任和费用。

(四)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充分发挥地勘单位及相关大专院校的科技优势,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建立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紧密结合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将地质灾害调查、预报、监测以及防治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提高综合防治地质灾害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和专业队伍的建设,大力提高群测群防、监测预报预警的科技含量,扎实推进群测群防和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预报成功率。

(五)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将地质灾害防治的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纳入宣传教育计划,通过各种媒体,利用节假日,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活动,特别是要有计划的开展面向基层乡(镇、街道)、农村、学校、厂矿企业及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和灾害隐患点附近的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和相关法规、政策的宣传,加强公众的地质灾害防治意识,提高广大干部群众自防、自救和互救能力。

下载威海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威海国土资源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威海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威海国土资源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海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海南省 地质 害防治规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 二○○四年九月 灾划 目录 前 言 ..............................................................................................

    邯郸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邯郸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05-2020年) 一、前言 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最南端,地处晋冀......

    北海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北海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20年) 第一章 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一、地质环境背景(一)北海市概况。 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濒临北部湾,位于东经 108°50′~109......

    威海学习考察报告

    课程引领,特色发展,助推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2017年3月29日至31日,为期三天,在市教研室师训中心领导的带领下赴威海市环翠区五所学校考察学习,深刻感受到了五所学校科学系统的学校课......

    威海导游词(5篇)

    威海导游词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导游,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在游览时为口头表达而写的讲解词。我们应该怎么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威海导......

    威海导游词5篇范文

    威海导游词(精选4篇)作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可能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具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的特点。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更有条理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威......

    威海房价调查报告

    威海房地产调查报告 日前,山东大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山东社科院省情研究中心发布《2012年山东公众十大关注问题调查报告》显示限购令与房价居第一位。因此,我想探究一下威......

    威海民俗--printed

    威海民俗文化 威海文化以建设“千里海疆长廊”为主线,群众文化蓬勃发展,民俗文化、特色文化得传承和发展,涌现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剪纸艺术之乡”、“全国歌咏文化......